杨万里的诗范文

时间:2023-10-23 22:31:32

杨万里的诗篇1

【关键词】杨万里 悯农诗 同情 关怀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水人。他生于建炎元年,于绍兴二十四年登第。历任太常博士、宝谟阁直学士等职。奸相当国,家居十五年不出,以忧愤国事而卒。

杨万里家境清贫,父亲杨蒂却常常“忍饥寒以市书,积十年得数千卷”[1]以此教育他,使得杨万里明经重教,这些对杨万里后来的成长及其诗歌创作都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周汝昌在评论中指出:“杨万里家世没有做官的,很清贫;他做了官,始终保持俭苦的家风。”[2]正是由于杨万里继承了深厚的家学渊源 “导致他转益多师的求学道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杨万里浓厚的理学家气质,决定了他抗金立场和谋道亦谋食,忧国亦忧民的处事态度,决定了他试论主张的发展与艺术创作道路”。[3]

杨万里的诗作数量惊人,“其最晚的诗编为《民体集》。总计一生存稿4200首之多,诗文全集130余卷,今俱在。”[4]他在四千二百多首诗中,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南宋前期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在当时诗坛自出机杼,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诚斋诗”,可以说是“雄吞诗界前无古,新创文机独有今。”[5]

杨万里反映民间疾苦之作有百篇左右,占其诗总量的四十分之一,比例虽少,但他悯农诗的思想价值却是不容忽视的。

由于杨万里出生清苦,出仕后或守或闲居,在农村时间较长。因此与劳苦群众有深厚的感情,对百姓的生活有深刻体会。在贬官或生活困顿潦倒的时候,不斤斤计较自我的不幸。一生关心农业生产,一忧一喜牵挂着农民四季的生活。常年生活在农村见多了朝廷对农民的种种剥削。于是,杨万里立足现实,坚持“诗者,矫天下之具也”的观点,描写了农民的悲惨生活,表达自己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同情。

杨万里的悯农诗主要内容是以下三方面:一是记录官府剥削人民的苛酷;二是反映农民的辛勤和生活的痛苦;三是对农业生产的关心和丰年稔岁的喜悦。诗人则是从朝廷和籴政策和当时的灾情这两方面入手,表现这三方面的内容。

南宋朝廷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小朝廷,“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统治者不思进取,偏安一隅,与金和议。南宋的国土面积很小,然而正是这有限的国土却要承担每年向金政权进贡的所谓“岁币”、南宋朝廷冗繁的行政和军政开销以及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费用。因此,统治者加重了对人民的经济剥削,苛捐杂税繁多并且沉重。而且,南宋国内天灾不断,造成庄稼大量减产,农民流离失所,生活极端困苦悲惨。杨万里走出书斋,关注民生疾苦,立足现实,从税收和天气两个视角,深刻表现农民的悲惨生活。

(一) 残酷沉重的杂税

杂税集中体现在“和籴”上。“和籴”名“助军粮草”,是官府以为筹助军饷,官民商量以交易为名实际向人民硬摊派数额,强买粮食的毒辣办法,名为买实为抢。杨万里针对这一现象,在诗里进行了深刻的描写,竭力揭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虚伪的面目。“自怜秋蝶生不早,只与夜蛩声共悲。眼边未觉天地宽,身后更用文章为?去秋今夏旱相继,淮江未静郴州沸。饿夫相语死不愁,今年官免和籴不。”[6]全诗悲愤沉郁,国事国民困扰于心,充溢于字里行间的是一腔爱民悯民的感情。末尾二句是杨万里借用农民怨恨的口气:“反正早晚都要饿死,还怕什么和籴!”可见老百姓对政府“和籴”的悲愤。“饿死何愁更平籴,野夫半去只荒田。未辞托命长铲柄,黄独那能支一年。”从诗中可以更直接看到“和籴”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杨万里在诗中毫不留情地指斥云:“饿死何愁更平籴!”

(二)“雨”是其喜忧的媒介物

“雨”在中国历代的诗歌中的意象是丰富多彩的,有让人怀念故人的“清明雨”;有让人徒增愁思的“黄梅雨”;也有让人怜爱的“芭蕉雨”。然而,杨万里笔下的“雨”是作为他喜忧的媒介物而存在。自然界的晴雨变化,影响着农作物收成的丰歉,关系着农民的忧乐,也牵动着诗人的心弦。因此,杨万里的悯农诗中,“雨”很少作为单纯的审美对象,而是作为诗人的喜忧媒介物。自然界的晴雨变化,影响着农作物收成的丰歉,关系着农民生活的忧乐也牵动诗人的心弦。

“已旱何秋雨?无禾始水声!”老天爷啊!禾苗都旱死了,你的雨下得不是太迟了吗?老农悲痛欲绝,声声怨天,无不充溢着诗对庄稼枯死的痛惜,对农民生活的担忧。杨万里关注农民、关注庄稼还直接表现在:“雨月春霖三日晴,冬寒初暖稍秧青。春工只要花迟著,愁损农家管得星!”[8]

三天两头下雨,庄稼怎么能长好,春神哪得管农民庄稼长势好与不好的小事情,他只想把花期推迟让闲人们尽情玩耍。针对当时多雨的天气状况,诗人解嘲讽刺的口气道出了他对劳动人民遭际的深深同情。

面对多灾多难的农民,杨万里还有类似于杜甫舍己为人的济世情怀。杜甫希望“大庇天下寒士”而愿意“吾庐独破受冻死也足。”杨万里看着受苦的人民,宁可舍弃万朵红花,希望换来田中片片新绿,得到一个好收成,“拼却老红一万点,换将新绿百千重。”灾年求生,本已很难,变幻莫测的天气往往会使农民的生活难上加难,也使得杨万里的心情异常敏感。

看得太多现实的残酷,朝廷的残酷剥削、天公的无情、农民的辛酸生活,让诗人心生悯惜之情,诗人不愿农民再承受如此辛酸的生活,为他们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的伊甸园。没有纷争、抢夺、天灾,只有农家的恬静、自足的生活:“稻穗堆场谷满丰,家家鸡犬更桑麻。漫栽木槿成篱落,已得清阴又得花。”农民辛勤劳作一辈子最后还不知是否会死于非命。杨万里的忧民之心使得他要把自己向往的农家理想模式推而广之,希望广大农民都能过上其中的生活。

可是在那个时代,诗人笔下的理想田园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杨万里的诗大多是有感而发,悯农诗固然是他感时愤俗之情自然流露的产物,同事他的悯农诗又是他自觉践行其诗歌创作主张的成果。

杨万里在《心学·六经论·诗论》中,在讨论《诗论》

时,他提出了“诗也者,矫天下之具也”的命题,这也成为了他思想上推崇的诗歌审美功能的观念。他认为,矫正社会不良现象是诗歌的基本审美功能,古今圣人正是用诗歌做工具,实现矫恶迁善的目的。他认为圣人治理社会人心会有“徐”、“迫”两种方法,而《诗》是治理社会人心的一种迫的方法,“迫之者,矫之也。”概括而言,诗歌是通过揭露不善的现象,使人产生愧柞之情,迫使人悔过自新,从而改正不善的方面,回到善的正途。

基于这种认识,杨万里怀抱济世救俗之心,以诗歌为武器,对朝廷和社会生活中的不善现象深深痛述。正是因为杨万里对诗歌有自己的见解和艺术体验,所以他的作品现实性很强,写出了同情农民,关心农民的悯农诗,这是他关心时政,深入生活的结果。纵观杨万里的悯农诗,其表现之深刻程度并不似有些评论家所言。或许是因为有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才使后人忽略了杨万里的悯农诗;或许是因为其数量比例很少,使觉得杨万里的悯农诗少而不精;或许是杨万里“杨诚斋体”类诗遮盖了他悯农诗的风采。现在我们应该正视他的悯农诗,还杨万里一个清白,感悟他对农民深沉的关爱。

注释

[1][5]孔望 常国威:《宋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6月重版,第77、80页。

[2]周汝昌:《杨万里家世叙录》,《文学遗产》1986年4月版。

[3]王琦珍:《中国历代著名文学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439—441页。

[4]吕慧鹃 刘波 卢达:《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439——441页。

杨万里的诗篇2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夏日里除了雷暴雨是其特色外,荷花也是夏日独特的代表。荷花是被中国的文人墨客们反复题咏的花象之一,但一般是与高洁、美好、温情甚至男女情爱相联系的,总之是一个偏柔的物象。但是在杨万里的笔下,这荷花也被赋予了夏日的雄壮之美。

与苏轼通过四声平仄来展现夏日生命之力不同,这首诗里与夏日壮气最有关联的莫过于诗人选择的韵脚。东韵是一个音色洪亮的韵部,如铜钟大鼓般稳重与厚实,这是其他阳声韵部所不具备的——江阳韵的悠扬、庚青韵的清劲对于阳声韵之壮气都是一种削弱,唯有在东韵里壮气才能保存得这样完好。

起句“毕竟西湖六月中”便在“中”这个东韵字的收束下显得庄重大气。众所周知,西湖是秀美婉约的,从现存西湖十景的名称中我们就能够看出其与柔美的联系,柳岸的黄莺、花港的游鱼、三潭的秋月……无一不是幽秀柔媚的典型代表。但是这些景色都不属于盛夏,盛夏的西湖有着与平日里婉约不同的雄壮。故而杨万里在起句反其道行之,道出此时是六月,是盛夏,盛夏的西湖与春、秋、冬乃至初夏、残夏展现的风貌都不同。不同之处在哪里呢?前两句并没有给出答案,但是通过“中”、“同”这两个东韵的韵脚字,我们能不自觉地感受到一股与平日西湖所不同的庄重与雄壮。所以,我觉得在读这两句的时候应该用不紧不慢的庄重语气,在韵脚处略带延长,将音气在鼻腔中些许回荡一下,这样才能够体认到东韵的稳重与绵长。

写到这里,关子已经卖够,不与四时同的原因即呼之欲出了,整首诗的情感波动在第三句突然在庄重中震荡起来,略带上了激昂的调子,而入声字“碧”在句末的出现更是将诗的情感推上了顶峰。壮美的是什么?是湖里铺荡开的荷叶。诗人用泼墨的方式将这场景展开,当开阔的湖面上被碧绿色铺满的时候,怎会感受不到夏日生命力的旺盛,而在这旺盛的生命力下自然与平日里的温婉与柔情有所不同了。但西湖毕竟还是西湖,它的秀美是怎么也掩盖不去的,所以在高峰后的舒缓中,杨万里给这片茫茫的碧绿增添了一抹亮红。但是要注意,这色亮红与平常的西湖荷花不同,它不是以风中摇曳多姿的动态形象出现,而是承受这初升夏日的照耀下的静态。这一动一静的区别正是柔美与壮美的不同,杨万里并没有因为这抹亮色的出现而打破了全诗庄重磅礴的韵律基调。

到这里,全诗就在这一抹亮红中戛然而止了,我们似乎完全体认不出杨万里在这首送别诗中究竟要说些什么,似乎除了很好的描写景物的句子之外就没有什么可以言说的了。其实,这首诗也有一般送别诗都有的忧伤调子,虽然杨万里没有明说,也没有通过特定意象(诸如柳枝等)来传达。这忧伤调子的关键还是在于“中”、“同”、“红”这三个东韵韵脚字上。

如前所说,在读此诗的时候这韵脚处需要回荡延长一下,这种回荡延长目的不仅仅在于将夏日的庄重雄壮萦绕出来,更在于给诗人内心的惆怅提供了一个容纳的空间。阳声韵的特点之一就是音能够无限地向远方延长回荡,这种回荡往往又造就了苍凉郁勃的声情,而这声情又正是豪情下的柔肠最好的藏匿之所。

在前人的诗词中,用东韵来外现豪气实则内带忧愁的例子有许多:诗如老杜《咏怀古迹·其四》,即是用东韵兼表刘备诸葛亮君臣的往昔以及今日的破败苍凉,以及老杜由此而生的对自己对家国的丝丝惆怅;词如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更是平声、上声、去声三声同协,一气流转,正可谓奇情壮采,但在收煞处“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的东韵悠荡中,那种壮气之下的惆怅和柔情还是体现得非常明显的。

杨万里的这首诗也是如此。至于杨万里的惆怅是什么?当然与送别相关,自是对于友人离去的不舍。而这点也与对东韵的选择密切相关。诗题是《晓出净慈送林子方》,净慈即净慈寺(有的版本干脆诗题就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伴随着杨万里送别友人的自然是寺院里每天早晨都要敲撞出的钟声。寺院的钟声每每与离别的惆怅相连,因为穷苦的举子们往往寄居寺庙里用功备考,天天得闻晨钟暮鼓。而今日即将离别,在清晨出发,寺院的钟声按时敲响,这是最后一次听这样悠扬的钟声,随着这钟声远去的是寺庙中的时光,无论是寒窗苦读,还是风流情事,都将随着钟声的消逝而零散在过去。至于前程,这一去自然是前程未卜的。人在面对未卜前程的时候,往往会对即将过去的往昔产生深深的眷恋,而寺院的钟声又恰恰敲中了人心深处那最柔软的一瓣,故而寺院或城楼上的晓钟就成了唐宋人送别诗里与杨柳分庭抗礼的一个意象。武元衡《送七兄赴歙州》中就有“车马去憧憧,都门闻晓钟”的句子,元稹更是直白地说:“何时最是思君处,月入斜窗晓寺钟。”

现在杨万里送别林子方也是在这样的一个清晨,在寺外,虽然我们不知道林子方究竟为什么而走,究竟要去向何处,是否如某些评家所说,他即将离京赴任知府,但总归他是要远行,是要离开杨万里了。我相信当晓钟再次准时敲响的时候,杨、林二人的心头同时充满了离别的惆怅。杨万里不想将这种惆怅直白地表露出来,他想借夏日的豪气将其掩盖住,但是一个东韵却又将他内心的情感袒露无遗。东韵延长地读上去的时候,不正如钟声那样回荡,庄重而又情思绵长么?三个韵脚正如晓钟响了三次,敲出了杨万里的内心,敲进了林子方的内心,也敲进了读者的内心。

汉语的声音确实是不会骗人的,不管你用多少奇壮的语句来掩饰、伪装,只要那声情一出,你的心魄自然就会无助地被它悄悄勾走。

杨万里的诗篇3

【关键词】姜夔 清客 酬赠诗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6-0099-01

姜夔,字尧章,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县)人。自号“白石道人”,世称姜白石。约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卒于宋宁宗嘉定二年(1209年)。一生布衣,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

他的父亲,曾做汉阳县官,姜夔时年九岁随侍在侧,十四岁,其父死于任上,后夔倚姊居汉川之山阳村。姜夔三十二岁,他的叔岳父萧德藻(号“千岩老人”)约他到湖州,在湖州生活了,期间结识杨万里、范成大。到过吴松、临安、合肥、苏州、金陵、绍兴、南昌等地。庆元二年(1196)游历苏州、金陵、绍兴、南昌等地。庆元二年(1196)秋,移住武康葛天民处,冬时又与天名、俞灏等一起到无锡的张鉴处。以后,又移家杭州,倚张鉴而居。嘉定十四年(1221),67岁的白石老人卒于杭州西湖,贫不能葬,吴潜等人葬他于钱塘门外西马腾。苏泂挽诗曰“除却乐书谁殉葬,一琴一砚西马腾。”

他生活在宋室南渡之后的偏安时期,一生都在飘泊羁旅之中度过,终身未仕,过着游走江湖、倚人而食的清客生活。白石一生交友甚众,据夏承焘考证,与之交友者共有107人,而对其的政治态度、文学创作、生活道路等有重大或直接影响的有萧德藻、杨万里、尤袤、范成大、朱熹、辛弃疾等。这些前辈和朋辈都具有爱国思想,在政治上力主恢复,品行上注重节操,且其本身也是大诗人,在文坛上也多有名气,自不同于附庸风雅者。对于姜夔,除了对其政治主张的一致外,更欣赏姜夔的出众才华,看重其高洁猖介的人品个性。他们在文学上鼓励提挈,在生活上关怀帮助,因此姜夔和他们的交往固有旅食倚人而不得不颂扬的一面,但更多的是以“道”之相同而相与“谋”之,故不失其风度、气节。姜夔本人在其自述中对当时高官名流之赏识自己及折节相交,可谓作了多侧面、全方位的描述。晚年自述:“嗟乎,四海之内知己者不为少矣,而未有能振之于窘困无聊之地者。旧所依倚,惟有张兄平甫。”这也足见至交之难得。姜夔与这些文坛大师以文节、文才相推许,形成外人所倾羡的文人圈子。比之今日之文学社团、研究会之类的组织关系还要更密切一些。他们相互之间不仅相互传诵作品,提高声誉。而且也时常是一些作品产生的契机,故留下不少酬赠往来作品。如淳熙十四年(1187)以萧德藻荐,袖诗谒杨万里,杨以诗《送姜尧章谒石湖先生》遂往见范成大,姜夔作《次韵诚斋送仆往见石湖长句》:

韵高落落悬甭月,铿锵妙语春冰裂。一自长安识子云,三叹郢中无白雪。范公萧爽思出尘,有客如此渠不贫。堂堂五字作城守,平章劲敌君在口。二公句法妙万夫,西罩来囊中藏鲁玙。只今击乌栖曲,不愧当年驾鉴湖。

杨万里是诗坛前辈,为“中兴四大诗人”之一,首句称道诚斋,自谦为“雌蜺”颇为恰当,次句“衡说诗”出《汉书?匡衡传》:“无说诗,匡衡来。匡说诗,解人颐。”以诚斋说诗妙解人颐与其长于诙谐有关。“一自长安识子云,三叹郢中无白雪”,可见在曲高和寡的赞叹中见惺惺相惜之意。接着由杨转而范,“有客如此渠不贫”这是说范成大有杨万里为客,诗赋益富故不贫,实为一时瑜亮之叹,“二公句法妙万夫”之突出句法,又可见薰沐黄庭坚之影响。

绍熙二年(1191),又作七律《送(朝天续集)归诚斋,时在金陵》:

翰墨场中老斫轮,真能一笔扫千军。年年花月无闲日,处处山川怕见军。

箭在的中非尔力,风行水上自成文。先生只可三千首,回首江东日暮云。

此诗首联称道诚斋诗艺术的高超和笔力的遒劲。颔联写诚斋每逢花朝月夜吟咏不息,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写了形形从没描写过以及很难描写的景象,其作诗勤苦以至无所不至,无所不能。颈联说杨诗写得极其巧妙而自然。尾联总结诚斋的作品几乎可与李白相匹敌了。尾联虽推崇稍过,但全诗对杨万里诗风格特色的评价还是十分准确的,所以常常被人用来评价诚斋诗。

如果说这样的诗作更多是文学的切磋琢磨,那么也有表现亲朋情谊的如《以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为韵奉别沔鄂亲友》十首,几乎篇篇都流露出“顾念依依,殆不能去”之情。

姜夔布衣终生,甚为清贫,但所交游之人物,皆一时之俊杰,他们常常把诗歌作为结识朋友的手段,朋友之间常常互相唱和,有所感受、有所表达、有所思念时,也常常赠诗给亲友,以明其志。姜夔之结识杨万里,得之于“千岩老人”萧德藻的介绍。杨万里评萧是“文学甚古、气节甚高”, 而一见姜夔其诗,又极为推崇,在《进退格寄张公甫姜尧章》诗中评价说:“尤萧范诗翁,此后谁当第一功?新拜南湖为上将,更推白石作先锋。”其中“更推白石作先锋”,不仅是价值高的问题,而且几乎是占卜式的预言了白石作为下一个时代的先驱者的地位。从这些酬赠诗中我们可以再次感受“家无立锥”而“一饭未尝无食客”、“图书翰墨之藏,汗牛充栋”的清客诗人——姜夔。

参考文献

1 孙玄常.姜白石诗集篆注[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杨万里的诗篇4

关键词:杨诚斋;诗歌;功能论

中图分类号:I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3-0105-02

杨万里,号诚斋,为南宋前期著名的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诗坛四大家”,以“诚斋体”名于世。杨万里不仅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而且在诗学理论方面也建树颇丰。其“重味尚变“的诗歌理论见解独到、内涵丰富。而其诗通于道、至于善、书写人之“至情”的诗歌功能论,既有诗人的真知灼见,又具批评家的理性光芒。

诗歌作为一种“按美的规律造型”的艺术作品,它以丰富、新奇的想象和富有节奏、韵律的语言高度概括地表现生活、抒发感情。它给人以直接的感性刺激,使人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和愉悦的同时,在无意中直观事物,产生情绪反映,接纳文本的思想观念,最终在精神层次上起到感染人心的作用。孔子对诗歌社会功能的认识正是基于此。《论语・阳货》载:“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268《礼记・经解》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孔子的“兴观群怨”以及“温柔敦厚”说,奠定了中国古代儒家诗教传统的基础。

杨诚斋继承了儒家“温柔敦厚”的诗学传统,注重诗歌含蓄委婉、蕴藉抒情的特点,从宏观视角确立了重味尚变的诗学观念。同时,他适应当时的时代精神,提出了诗通于道、至于善、书写人之“至情”的诗歌功能论。杨诚斋在《六经论・诗论》开篇即曰:

天下之善不善,圣人视之甚徐而甚迫。甚徐而甚迫者,导其善者以至于道,矫其不善者以复于道也[2]1318。

他认为社会政治以及个人都有善与不善之分。善的言行,应该加以褒扬传颂,并引导它止于至善,归于至道。不善的言行,必须通过讽刺批评,加以矫正,使其改过迁善,回归至道。同时,杨诚斋认为诗与其他诸经相比,特点在于它虽然不像《礼》《乐》等那样直接从道德伦理的高度规范人之行为,使其止于至善。但是,它却能以其独特的题材内容和表达方式引导人们走向至善,达到同样的效果。因此,他强调“诗也者,矫天下之具也”。当然,作为“矫天下之具”之诗,必须要具备悦人心性、启人心智的审美属性;又要具备感人肺腑、陶冶性情,能引起人们情感共鸣的社会属性,只有二者齐备,方可举重若轻地触及人们的灵魂,潜移默化地引导人们归于至善。所以圣人“先有以钩天下之至情。得其至情,而随以矫之。”何为《诗》之“至情”?其解释曰:

诗人之言,至发其君宫闱不修之隐慝,而亦不舍匹夫匹妇复关、溱洧之过。歌咏文武之遗风余泽,而叹息东周列国之乱。哀穷屈而憎贪谗,深陈而悉数,作非一人,词非一口,则议之者岂寡耶?夫人之为不善,非不自知也,而自赦也。自赦而后自肆。自赦而天下不赦也,则其肆必收。圣人引天下之众,以议天下之善不善,此《诗》之所以作也。故《诗》也者,收天下之肆者也[2]1318。

显然,《诗》的“至情”内涵是极为丰富、外延是极为宽泛的,其不仅抒发《复关》《溱洧》等美好的人间真情,而且抒写关乎天下安危,公道人心的世俗民情;其不但歌颂文王武王的遗风余泽,而且揭露统治阶级隐匿的罪恶、讽刺风俗的浅薄、批判政治的黑暗。杨诚斋认为那些不善者,作恶并非不自知,而是自知却首先宽恕了自己。假若再无人指责批评,其势必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假如面对不善之举,能众口一词,予以讽喻批评,予以针刺警示,其不善之举必然有所收敛,进而痛改前非,向良为善。所以圣人以《诗》为具,“引天下之众,以议天下之不善”,以达到“矫其不善者以复于道”的目的。在这里,杨诚斋在发扬《诗经》美刺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了《诗经》的特殊意义就在于群众性,肯定了公众舆论的价值。这是极为进步的观点。

同时,杨诚斋提出了“愧而向善”的观点。他认为这是公众舆论价值得以实现的前提。其指出:

盖天下之至情,矫生愧,愧生于议,议生于众。愧,非议则安;议,非众则私。安,则不愧其愧,私,则反议其议。圣人不使天下不愧其愧、反议其议也,于是举众以议之,举议以愧之,则天下之不善者不得不愧,愧斯矫,矫斯复,复斯善矣。此《诗》之教也[2]1318。

他以理学重道德自觉的心性为基础,从人具有道德自律的羞愧之心,即孟子所谓的良知的角度出发,认为人均有羞耻之心。在公议其非时,必有自觉向善之意为前提,讨论“诗”的价值实现的机理,即“诗”之特性在于可以代表公众舆论,对不善之行为进行讥讽,众讥必然使不善者心生羞愧之意,内心羞愧则会自觉改之,改恶自然向善。所以,杨万里认为诗教之善不同于《礼》《易》《乐》《书》所拘囿之善,它是发自内心,来自灵魂深处的改过自新之善,更具有人性的光辉。显然,诗教的特殊性就在于能从根本上淳化民风。

杨诚斋认为要发挥诗歌惩恶扬善的社会舆论作用,诗人必须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必须要有干预社会,针砭时弊的自觉意识,要敢于“议天下之善不善”。这就需要诗人要有自拔流俗的凛然气骨,要有高尚的道德风范,能够代表公众舆论,秉公理、举众议,以导天下之善。以此为依据,杨万里品评诗人诗作时往往将作家的道德修养置于作品之前。例如,《眉山任公<小丑集>序》开篇即将人物放到具体的社会背景中,在“士习坏P,噤莫先发”之时,

眉山任公来自远方,历诋诸公,移书执法,诡以死义,其言切,痛心刮骨,见者朗诵,闻者递告,传之纸贵。

任公的大义凛然,孤峭忠慨的人格魅力,体现在诗文中则:

盖其五七邃于追古,其四六闳于骋步,其千百长于论事,大抵诗文孤峭而有风棱,雄健而有英骨,忠慨而有毅气[2]1285。

杨诚斋在此将苏轼的“文如其人”论发挥到了极致。其在《卢溪先生文集序》中评价王庭其人其诗曰:

绍兴八年,故资政殿学士胡公以言事忤时相黜。又四年,谪岭表。卢溪先生以诗送其行,有“痴儿不了公家事”之句,小人上飞语告之。时相怒,除名,流夜郎,时先生年七十矣。于是,先生诗名一日满四海。里之士爱先生者,谓“诗之祸,从古昭昭也,先生不戒,又欣然犯之,适以济权臣之威,成小人之名,此先生之祸也,亦先生之过也。”或曰:“先生何过哉?先生言直而诗工耳。言不直,诗不工,世无传也。世有传矣,不见u于明,必见■于幽。故‘庭草随意’之诗,‘空梁燕泥’之诗,‘飞燕昭阳’之诗,‘不才多病’之诗,言非直也,诗工而已耳。诗工而非直,犹且小者逐,大者死,况先生之诗工而言直耶?先生何过哉!济权臣之威,亦稔其恶;先生成小人之名,未若小人成先生之名。先生何过哉?”

未几,时相殂,先生得归。……年馀九十,耳目聪明,赋诗作文,不见老人摧颓之气。朝廷想闻其风采,天下诵传其诗。……盖其诗自少陵出,其文自昌黎出,大要主于雄刚浑大云[2]1257。

王庭在极为严酷的政治环境中,不顾个人安危,正气凛然,挺身而出,赋诗讽今,针砭时弊,因而引火烧身,贬谪远郡。一夜之间,“人”成“诗”名,“诗”显“人”声,诗名满四海,天下诵其诗。其忠直率真、刚正磊落、桀骜不驯的人格魅力与雄刚浑大、凛然骨劲的诗风相得益彰。这既彰显了王庭的凛然气节,更突显了诗歌“救治人病,裨补时阙”[3]98的社会价值,为“诗也者,矫天下之具也”做了很好的注解。

杨万里不但尊崇以诗为具,矫天下之不善的诗人。而且,其本人作为南宋前期最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作为成就卓伟、独树一帜的诗人,自觉以诗歌为“具”,“救治人病,裨补时阙”。他对南宋的政治腐败洞察幽微,对人民的苦难生活感同身受。他一生以“救亡图存、振兴国运”为己任,一生为纠补时阙,救民于水火之中奔走呼号。其除了不断用如椽之笔向执政者上疏陈述执政方略以外,还作有大量的政治诗,这些诗作或者忧国运多舛、揭社会疮痍、批政治弊端,或者关注民生疾苦、关切沦陷区人民、为救民于水火之中而呼号。例如:

郡中上元灯减旧例三之二,而又迎送使客七首(其七)[2]211

村里风回市里声,月中人看雪中灯。满城只道欢犹少,不道谯门冷似冰。

和范至能参政寄二绝句[2]197

梦中相见慰相思,玉立长身漆默髭。不遣紫宸朝补衮,却教雪屋夜哦诗。

晚立普明寺门,时已过立春,去除夕三日尔,将归有叹[2]8

催科不拙亦安出?吾民沥髓不濡骨。边头犀渠未晏眠,天不雨粟地流钱。

悯农[2]33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著霜。已分忍饥度残岁,不堪岁里闰添长。

旱后郴寇又作[2]41

自怜秋蝶生不早,只与夜蛩声共悲。眼边未觉天地宽,身后更用文章为?

去秋今夏旱相继,淮江未净郴江沸。饿夫相语死不愁,今年官免和籴不?

这些诗作将矛头直接指向最高统治者,揭露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无尽压迫。批判执政者穷奢极欲,残害百姓;软弱无能、苟且偷安;忠奸不辨,黜贤任奸的昏庸与腐败。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中原沦丧的愤慨,对国势不振的深深忧虑,对金人刻骨铭心的仇恨,对朝廷昏庸无能的悲哀与愤怒,以及作为小国寡民的屈辱与愤懑;字字句句浸透着作者强烈的爱国激情、表现出对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黎民百姓的关切与同情。

杨诚斋继承和发扬儒家“诗教”传统,重视诗通于道、至于善、书写人之“至情”的诗歌功能,强调诗人道德心性的修养,强调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其本人一生将“诚”作为行为准则,以笔为矛、以诗为具,议天下之善与不善,“导其善者以至于道,矫其不善者以复于道也”,将其诗学主张付诸实践,自觉地履行了一个有良知、有担当的士人、诗人的社会职责。

参考文献:

[1]张燕婴,译注.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杨万里,王琦珍整理.杨万里诗文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杨万里的诗篇5

一、“杨柳曲”也作“折杨柳”,是古横吹曲名。晋太康末,京、洛有《折杨柳》之歌,其曲多言军中辛苦及战争斩获之事。六朝梁、陈及唐人所作大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如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在关外,征人看不到青青杨柳,羌笛却吹着“折杨柳”的曲子,自然就会牵动离愁。

李白诗歌中“折杨柳”的曲调的运用则突破了“怀念征人”这一题材范围,将它拓展为抒游子的离情别绪或羁旅之思。如《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首诗是李白735年(开元二十三年)游洛阳时所作,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听到笛声而引发思乡之情。其意为“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生呢?”此诗第三句点出了《折杨柳》曲。笛乐飘飘,如此动人,究竟吹的是什么曲子呢?原来吹奏的是“折柳”,即《折杨柳》。古人送别时折柳,“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离情别绪。所以,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何人”一词概括性极强,听到这笛声的,谁不会动思乡之情呢?足见诗人思乡之切。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几岁就离家东游,春夜闻笛《折杨柳》曲,触发深长的乡思当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来在旅人游子心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再如:《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首联极写边地苦寒。“五月”在内地属盛暑,而天山尚有“雪”。但这里的雪不是飞雪,而是积雪。虽然没有满空飘舞的雪花(“无花”),却只觉寒气逼人。仲夏五月“无花”尚且如此,其余三时(尤其冬季)寒如之何就可以想见了。同时,“无花”二字双关不见花开之意,这层意思紧启颔联“笛中闻折柳”,“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句表面看是写边地闻笛,实话外有音,意谓眼前无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于“笛中闻”,“无花”兼无柳,也就是“春色未曾看”了,此联除了烘托出边地环境的酷寒之外,也暗含征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颈联紧承前意,极写军旅生活的紧张。此二句只就一“晓”一“宵”写来,并不铺叙全日生活,概括性亦强。尾联用西汉傅介子的故事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愿”字与“直为”,语气砍截,慨当以慷,足以振起全篇。这是一诗点睛结穴之处。

二、《梅花落》,笛曲名,简称《落梅》《梅花》,《乐府诗集》此调题解云:“《梅花落》本笛中曲也。”以思乡怀远为主题,曲调悲凉。南朝至唐许多文人都有《梅花落》歌词,大都表现怨愁离绪。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风将笛曲《梅花落》吹送到关山处处,好像盛开的梅花在风中散落,表现了征人思乡、思妇念远之情。

如李白的《黄鹤楼闻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U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使诗人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然而,长安万里迢迢,对迁谪之人是多么遥远啊!望而不见,不免感到惆怅。忽然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就是“通感”。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三、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也称“关山”,《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多写征戍离别之情。如王昌龄的《从军行》“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戍边将士耳中挥之不去的是《关山月》的曲声,他不由想起万里之外的妻子,于是愁绪萦怀,这如泣如诉的笛声,传达出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怀远之情。

如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唐朝国力强盛,但边尘未曾肃清过。李白此诗,就是叹息征战之士的苦辛和后方思妇的愁苦。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这两句是从征戍者角度而言的,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但觉长风浩浩,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以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为特征,构成一幅万里边塞图。这里表面上只是写了自然景象,但只要设身处地体会这是征人东望所见,那种怀念乡土的情绪就很容易体会到了。中间四句在广阔的边塞自然图景上,描述出征战的景象。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西)围困了七天。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这种历代无休止的战争,使得从来出征的战士,几乎见不到有人生还故乡。末四句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月夜,叹息之声当是不会停止的。

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而是言在此意在彼,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李白诗歌中通过“乐府曲调”表现征戍离别之情就是很好的说明。

杨万里的诗篇6

生甲:从“映日荷花别样红”中的“红”感觉到了血,杨万里和林子方的感情血血相融(大概是来自《大江保卫战》,原文是“水水相融”),他们就像兄弟,好像他们身上的血都一样的。

生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接天莲叶”“映日荷花”都是不同的物体,一个代表杨万里,一个代表林子方,“无穷碧”和“别样红”,写出了“浓”,写出了杨万里和林子方的友情很深,林子方走了,杨万里依依不舍。

生丙:只有把莲叶和天一起看,才会显得更加绿,把太阳和荷花放在一起看才会显得更加红;杨万里与林子方也是这样,只有在一起看,才能显得天衣无缝。

生丁:红色与绿色非常鲜艳,表达了作者和林子方的感情很深。用“无穷碧”形容他们的友谊,是无穷的,本来荷花已经很红了,而“别样红”能突出友谊更上一层楼,朋友走而不舍得。

……

(这是课堂中学生解读最为特殊的四部分,原话照录,未作修改)

这段让人看得几乎晕过去的另类解读,是我在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时,学生的发言。当时,正是我已经按常规流程,与学生一起完成了“知诗人,明诗意”而步入“悟诗情,入诗境”之时。我提了一个问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中景色描写如诗如画,仿佛将西湖的美景历历呈现在眼前,在离别的时候,作者将这首诗送给好朋友林子方又是为了表达什么呢?”

网上对这首诗的解读,大致两种:其一,表达离情,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婉转地表达;其二,委婉劝告,林子方外放赴福州任职,自以为仕途升迁,甚是高兴。杨万里并不认同,写下此诗,委婉劝告:毕竟是朝廷里面,和外面官场不一样,只有在皇帝身边,才能前途光明。第二种解读更为合理。但让学生理解到这一层次,比较困难。事实上,教参上未采用这一种说法。

课前也曾想过,将感悟诗意环节省略,将教学的侧重点放在感悟西湖的风光秀美。考虑再三,我还是决定拿出来问一问学生。没想到却引出这样一大段让我哭笑不得的另类解读。因为不是公开课,也就不那么在乎学生“胡说”,看着学生兴致勃勃的解读,个个为自己那“惊人”的发言而兴味盎然的神情,终于我将所有纠正学生的想法忍住了。为了保护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我还特地表扬了一下他们想法“新颖”。为了保留原版实录,未带录音笔的我,要求学生将这些发言记录下来,交给我。

二、问题分析

为什么课堂之中会出现这样的解读呢?除了学生年龄因素,思维水平有待提高的之外,正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前车之辙

已有的知识经验会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巨大影响的。在苏教版中,这首诗是排在坡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之后教的。两首诗都描写西湖的美景,选材有共同之处。教学此课时,我特地将坡因为与朝廷当权者政见不合,被贬官降职来到了杭州,作为背景讲述给学生听,学生能够将这一事件与诗中内容相联系。讲出了风雨来得快与猛,暗示政治打击来得快,来得猛。而坡并没有因为政治上受到打击而一蹶不振,“忽吹散”“水如天”展现其出心境迅速平静。学生对“情景交融”方法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因此,这堂课中也就顺理成章地使用了这种思维方式。

(二)设计之误

课堂出现问题,需要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分析本课问题设计,老师在问题的叙述中强调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西湖之美;2.离别之际;3.朋友之情。这三点容易引发学生这三方面牵强附会的联想。

三、解决策略

解决策略无非是两招,第一招:防,课前预防;第二是治,当堂处理。

(一)防

先谈“防”,“防患于未然”这是解决问题首要思考的。如何让学生讲到点子上,而不至于变成让人哭笑不得、过于另类的自由解读。关键在两点:

1.目标明确。明确目标关键在于“取舍”。即我们教师在课前应该明确我们教学时,学生应该从哪个角度进行理解。从这首诗来说,到底是引导学生从“表达眷恋”的角度进行解读呢?还是从“委婉劝告”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教师首先应该在这两者之间作出选择,相对来说“委婉劝告”更符合思维逻辑。

2.问题准确。设计问题关键是对问题作用的“认识”。教学问题是引导学生去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特别要做到指向明确,层次清晰。

基于“委婉劝告”这一角度,我重新设计了以下问题的组合:

1.介绍背景,引发思考。

语境是学生理解文本的重要支撑,尤其是古诗文,如果离开了当时人所在的时代背景将很难准确地把握当时人物真正的内心情怀(当然,现代也强调从读者角度进行解读。)。

幻灯片出示:林子方担任皇帝的秘书,杨万里是林子方的上级兼好友,两人经常聚在一起畅谈强国主张、抗金建议,一同切磋诗词文艺,志同道合、视为知己。此时林子方将被调离皇帝身边,赴福州任职,林子方很高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杨万里则不这么想,在送别之时,杨万里特地写下了这首诗。

教师质疑:是不是别有一番深意呢?

2.引读强调,呈现材料。

这里所指的材料呈现是指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关键材料的呈现,是教师经过对材料取舍之后的呈现。教师帮助学生从诗句中找出可以用来思考的材料,既能明确思维指向,也提供了思维的基础,降低了学生思维难度,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

教师引读全诗,特别有意识地强调“不与四时同”“接天”“无穷碧”“映日”“别样红”。之后再次质疑:诗中强调西湖的美景,却点出了两个字“接天”“映日”,有什么特殊的意思吗?

3.进行比较,呈现问题。

比较有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同中求异,一种是异中求同。让学生从比较中进行思考,更利于学生准确把握文本,正确进行解读。

我设计了这样一段话:这是一首诗与一般的送别诗不同,诗中没有直接表达朋友之间深情厚谊,没有抒发惜别之时的依依深情。好朋友自以为前途一片光明,杨万里这样想吗?为好朋友的前途着想,杨万里的诗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呢?

在层层铺垫之后,经过深思,一部分优秀的学生能够感悟到这是杨万里借诗句劝告林子方,不要离开皇帝身边,这样才可能更有作为,更有前途。基本实现了课前预设。

(二)治

课前的设计即使非常完美,也难保不发生意外,如果一旦意外发生如何及时有效处理呢?我觉得可以概括成八个字“指出错误,肯定思维。”

指出错误很容易,绝大部分的教师已经认识到一味的表扬是教师教学行为的误区,纠正错误更有利于学生成长,当然指出错误的同时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这种保护一般局限在表扬学生态度的积极,鼓励学生发言的勇气方面。但是这种肯定学生的方式,不应经常使用,这容易让学生觉得教师在虚以应付,产生类似“审美疲劳”的“表扬疲劳”。因此,我觉得指出学生错误非常重要,但指出错误的同时,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答案中的闪光之处。

毫无疑问,从整体上来看,以上学生的解读牵强附会,是完全错误的。但仔细分析,错误的答案中也有着思维的亮点:

1.对情景交融手法的简单理解。如:“无穷碧和别样红,写出了‘浓’,写出了杨万里和林子方的友情很深,林子方走了,杨万里依依不舍。”

2.对反衬手法的初步意识。如:“只有把莲叶和天一起看,才会显得更加绿,把太阳和荷花一起看才会显得更加红。”

3.好词好句的简单化用。如:“水水相融”转化成“血血相融”。

这些无疑是学生思维的亮点,完全可以充分肯定,这不仅有利于保护小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逐步形成准确的思维方式。

杨万里的诗篇7

作者 ygsh

一天,杨万里乘船来到了安仁(现湖南省东南部)。

忽然游到了一条河中。河里有一条小船,船上坐着两个小孩,他俩在上面玩笑嘻戏。可船长收了上来撑船的竹杆,停了船桨坐了上来。可是大晴天他打一把伞干什么呢?杨万里上前问了问才知道不是拿伞遮阳光,而是把伞当成帆来使。

杨万里心里想:这小机灵鬼真是机灵,不用竹杆不用船桨就能让船缓缓行驶。

这时杨万里的诗意大发,挥笔写到:

一叶渔船两小童

収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杨万里的诗篇8

张诗语的眼睛炯炯有神,皮肤较黑,总扎个短短的马尾巴。去年六一,她打扮得超成人,一件紧身无袖白色上衣,配上紧身牛仔裤,怎么看都像二十几岁。

张诗语最大的爱好就是追星,尤其对杨幂情有独钟。她专门收集有关杨幂的纪念品。例如,杨幂照片、杨幂贴纸、杨幂钥匙扣……杨幂拍的每一部戏她都看,像《宫》之类的,还经常上杨幂的微博,关心杨幂的一举一动。

一次,张诗语带了一串杨幂头像的钥匙扣,挂在她铅笔盒的拉链上,向我们炫耀,我们都连连点头称赞。这时,我们看到一张不太像杨幂的照片,张诗语说:“这是杨幂整容前的样子,我讨厌她以前的样子。”原来她还以貌取人啊。

张诗语为杨幂费尽心机,做过一些比较疯狂的事。她不知道从哪儿弄来杨幂的QQ号,于是她大肆宣传,首先在我们组里传播,而后又在班里宣传,现在大部分同学都有杨幂的QQ号,都加杨幂为好友了。我觉得很奇怪,杨幂每天都忙着拍戏、接受采访,哪有时间跟“蜜蜂”――杨幂粉丝聊天?张诗语却说:“不!杨幂在摄影棚里拍戏,摄影棚里有电脑,休息的时候就可以聊天啦!”我想:要聊也是杨幂的助理在聊吧,杨幂有点休息时间还不忙着补觉呀!张诗语还建了一个QQ群,把我也加进去,我进去一看才发现,群里全是追星族。里面好多人的网名都有“幂”,例如:LOVE幂爽、寻寻幂幂、狐小幂……这都是被张诗语在群里改的,超汗!她还为杨幂创作了一首独家歌曲,是从《宫》的主题曲改编出来的:“把幂捧在手上……我用尽一生一世来将幂供养……”多么让人无语的歌曲呀!我不禁感叹。可张诗语却自信满满地说:“我跟杨幂视频聊天时,将这首歌曲唱给她听了,她还拍手叫好呢!”

张诗语不仅自己追星,还带着一些同学追,她和其他几个女同学自称是杨幂的表妹,还说另外几个男生是杨幂的表弟。不过我觉得虽然追星并不是一件坏事,可也不能太沉迷,要是追上瘾了,不学习,不工作,连吃饭的钱都没有,怎么去追星啊?

上一篇:忆江南三首范文 下一篇:美丽的谎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