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动为主题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11-25 19:39:05

以劳动为主题的作文

以劳动为主题的作文篇1

今年是我市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省、市、区劳模评选表彰年。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充分展示我市劳动者在建设产业强市、文化名城、现代化大城市和富裕和谐佛山中的光辉业绩,进一步激发劳动者干事创业的热情,市总工会决定在“五一”前后,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五一”节系列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今年庆祝活动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评选表彰劳模为契机,在全市开展以“魅力佛山、时代栋梁”为主题的庆祝“五一”系列活动。通过多种文化手段和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唱响时代主旋律,展示当代劳模奋发有为、昂扬向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风采,激发劳动者在我市“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建功立业的工作热情,为建设产业强市、文化名城、现代化大城市和富裕和谐佛山做出新的贡献。

二、活动内容

(一)举办庆“五一”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时代栋梁》MTV首映礼。拟于4月中旬,与市电视台、电台和佛山日报等新闻媒体合作,联合举行庆“五一”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热情歌颂我市各行业劳动者为建设现代化大城市、和谐佛山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同时以《时代栋梁》歌曲烘托劳模精神和创业精神,进一步提升我市职工文化素养,激发广大职工投身“十一五”规划建设的热情。此项活动由市总工会、市电视台和电合主办。

(二)开展以弘扬劳模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拟于4月底前,开展以弘扬劳模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一是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召开市劳模表彰大会。对佛山市2006年劳动模范、先进劳动者和先进集体进行表彰。通过表彰活动,广泛宣传劳模先进事迹,在全市范围内掀起学赶先进的热潮;二是举办慰问劳模招待会。组织今年我市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市劳模和先进劳动者、先进单位代表参加招待会;三是开展“劳动模范林”植树主题活动。结合今年我市争创“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工作,组织今年我市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市劳模,开展“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营造义务植树劳动模范主题林”植树活动。通过活动影响和提高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动员全社会形成关注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三)开展“五一”万人长跑活动。拟于4月底,举办以“时代栋梁、精彩省运、绿色家园”为主题的“五一”万人长跑活动。通过市区互动、五区联动的形式,以开展长跑活动为主,结合开展步行、登山等活动方式,大力弘扬新时期劳模精神,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群众切实举办好第十二届省运会,以实际行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努力在全市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奋发有为的社会氛围。此项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和市体育局联合主办,各区协办。

(四)开展服务外来工专题系列活动。一是拟于4月底,举办“佛山市外来员工服务中心”挂牌仪式暨服务外来员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开展服务外来工系列活动:向全社会发出倡议书;举行免费旅游保险和法律咨询、会员优惠卡等多项外来员工庆“五一”欢乐日活动;推出300个三包工作岗位活动;举办职工权益论坛。二是拟于5月份开展“外来员工本地想(LANG)”有奖征文活动、“外来员工亲情房活动”和征集外来员工维权案件活动。通过上述各项活动,进一步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关爱外来员工、服务外来工,展现工会活力,共同建设和谐佛山的良好氛围。此项活动主要由市总工会主办,与电台和《打工族》互动合作。

(五)开展职工有困难找工会活动总结暨评选表彰工会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活动。拟于“五一”前,一是召开职工有困难找工会活动总结推广会议,交流前一阶段试点单位在开展职工有困难找工会活动中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推动职工有困难找工会活动的深入开展;二是在全市表彰100个先进职工之家、100名优秀工会工作者、100名支持工会工作优秀党政领导(经营者)和优秀员工、十佳工会主席、十佳外来工。通过评选表彰活动,进一步推动建家活动向前发展,激发基层工会活力,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佛山中的重要作用。此项活动由市总工会主办,五区总工会协办。

(六)召开佛山市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现场会暨工会维权工作座谈会。拟于4月中旬通过经验交流会和座谈会的方式,总结推广部分区、镇(街道)在开展帮扶工作方面的先进经验做法,进一步推动全市各级帮扶中心努力打造帮扶工作品牌。同时,对今年困难职工帮扶工作进行全面的部署,研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会维权工作。此项活动由市总工会主办,五区总工会协办。

(七)组织开展系列体育竞赛活动。拟于4月,在市直机关中组织开展以“庆五一、迎省运、增活力、促和谐”为主题的系列体育竞赛活动,进一步丰富和活跃机关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排头兵实践活动及和谐机关建设。此项活动由市总工会、市直机关工委联合举办。

(八)开展庆祝“五一”系列活动的宣传。庆祝“五一”活动期间,通过佛山日报社开辟“走近劳模”专栏,宣传劳模事迹;通过佛山电台对当天活动进行报道,在“早安佛山”、“相聚在他乡”栏目专访外来工劳模、重点工程建设者代表;制作公益宣传资料,在活动前十天及活动当天持续报道;通过佛山电视台,在《佛山新闻》专栏跟踪报道活动当天情况,开辟《时代栋梁、竞展风流》专栏,系列报道劳模事迹,在《飞鸿茶居》访谈劳模。另外,制作劳模事迹展板展示,利用市总工会网站、简报开设专栏,对活动情况进行全面报道。此项活动由市总工会与省市新闻媒体合作。

三、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开展好庆祝“五一”系列活动,是我市各级工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区总工会一方面要按照市总各项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要求积极配合做好全市性的庆祝活动;另一方面,各区、镇(街道)总工会要结合实际,利用本地区文化活动场地,举办大型节日庆祝活动,市有关企事业单位工会要积极争取行政支持组织开展文体活动。活动要面向一线职工群众,结合企业文化活动,不拘一格地创新形式,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基层工会活力。

(二)突出主题,务求实效。各级工会在今年的庆祝“五一”活动中要突出以宣传劳模先进事迹、弘扬劳模精神为主题,创新活动载体,广泛宣传广大劳动者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伟大作用和光辉业绩,大力营造“学习劳模、尊重劳模、关爱劳模、崇尚劳模”的社会氛围,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时代新风。同时,要将开展庆祝“五一”系列活动与开展工会维权主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扎实开展职工有困难找工会活动,通过开展关爱职工尤其是为外来员工办好事实事的活动,扩大工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三)广泛宣传,扩大影响。为使庆祝“五一”职工群众系列活动及时、深入地向社会宣传、扩大影响,各级工会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渠道,借助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共同营造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认真做好系列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

以劳动为主题的作文篇2

五一劳动节活动方案模板一

一、活动时间:20xx年4月28日-20xx年4月30日

二、活动地点:**区实验幼儿园多功能厅、操场

三、活动目的及意义:

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弘扬劳动光荣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幼儿园的文化建设,丰富老师精神文化生活。决定在全园开展我劳动,我光荣,我健康,我快乐五一主题文化活动,通过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的教职工文化活动,努力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让教师度过一个激情、快乐的劳动节。

四、活动过程:

(一)劳动最美交流会

时间:20xx年4月28日

地点:多功能厅

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劳动者的美丽瞬间,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现幼儿教师真实的工作场景,让大家走进幼儿教师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工作状况,切身感受幼儿教师工作的辛苦,并在辛苦的工作中寻找劳动的快乐,体验劳动的光荣、劳动的美丽,掀起学先模、比贡献的热潮。

(二)健美操比拼

时间:20xx年4月30日

地点:多功能厅

内容: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师健美操大比拼活动,既展示了老师的活力,又丰富了教师的精神生活。同时也能展现教师扎实的基本技能。

五一劳动节活动方案模板二

五月,是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的季节,是体现劳动价值和劳动美的月份,为迎接我国第个五一劳动节,我镇宣传办、团委、工会、宣传文化中心、劳动和保障分局、教办联合举办镇五一劳动节征文比赛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参加对象:

凡在镇工作和学习的各界人士均可投稿参加。

二、征文要求:

(1)题目自拟,内容在1500字左右,体裁不限,以共创繁荣,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

(2)所有参赛文稿必须用A4纸打印(标题小二号字,正文用四号字,并在标题下注明单位及姓名)。

三、投稿办法:

自通知之日起至年4月25日前,学校的作品交镇教科文卫办老师,电话:社会(机关、厂企、群众)的作品交镇宣传文化中心,电话:。

四、展出时间地点:

获奖作品从年4月30日-5月8日在文化广场文化走廊展出。4月30日早上10点在现场颁奖

五一劳动节活动方案模板三

活动目的:

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培养劳动意识,学习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生活,幼儿园将结合每月一事,根据体验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以劳动最光荣为题,开展系列劳动教育活动。

活动对象:全园幼儿。

活动时间:5月1日--5月31日。

活动主要负责:各班正、副班主任、保育员。

活动口号:十个手指动动动,什么活儿都会干!

活动过程:

一、且歌且吟故事讲述篇

1、各班搜集各种有关劳动的图片在主题墙上张贴,进行宣传。

2、各班搜集适合本班幼儿的关于劳动为主题的儿歌、故事、歌曲,在活动中让幼儿念一念、听一听、讲一讲、唱一唱。

3、各班在家园栏里进行有关劳动内容的宣传,达到家园共育的教育目的。

二、小鬼当家劳动实践篇

(一)小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展我会自己洗手、我会自己穿衣服、我会自己吃饭等系列活动,让幼儿在日常的劳动中学会生活的自理,逐步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

1、各班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围绕我会自己穿衣服、我会自己洗手、我会自己吃饭等内容设计活动方案并开展活动。

2、每个人选自己认为做得好的一种劳动,参加班级组织的比赛,各班根据比赛结果,评选各种劳动之星。

(二)中班我是快乐小帮手1、各班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选择适合本班幼儿的活动并开展。

2、各班利用晨间谈话,给孩子讲解几种劳动技能。(擦桌子、扫地、叠被子、分餐点、分饭菜)3、各班每天选出班级小值日,帮助老师、阿姨做好班级各项日常工作。(擦桌子、扫地、叠被子、分餐点、分饭菜、收发本子等)4、各班每周评选出本周的值日之星。

(三)大班劳动最光荣1、开展爸爸妈妈真辛苦调查活动。让幼儿调查自己的爸爸妈妈每天工作回家后所做的事情,利用晨间谈话进行交流,谈谈感受,让大家体会父母的辛苦,激发幼儿为父母分担家务劳动的激情。

2、通过调查,了解父母艰辛之后,想一想,如何去做,并与家长共同商量,定好家务劳动计划。

3、让幼儿根据自己订制的家务劳动计划,开展家务劳动小能手!的家务劳动实践活动。每天在家做一些家务劳动,家长把孩子当天所做的家务记录

下来。(发记录表)4、周末让家长对孩子在家的劳动进行评价。(在记录表上进行评价)5、每周一各班评选出班级家务劳动之星,实现家园共育。

三、我能行活动展示篇

我能行劳动技能大比武:(分年级组进行比赛、每班男女各10人)

小班:穿衣服比赛。

中班:剥毛豆比赛。

以劳动为主题的作文篇3

关键词:和谐;劳动关系;劳动争议;处置机制;作用

中图分类号:D9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06-0062-02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视阈下的劳动争议处置机制作用

劳动争议的劳方当事人通常都属于多数人或团体,他们拥有共同的争议内容与请求。如果劳方的争议主体和企业组织者因为权益、义务或者签订合同中的履行问题而产生了一定的争议,那么争议双方之间即存在劳动争议。随着经营工作的不断创新和推进,社会用工方面引发的诸多的问题挑战。例如劳动合同主体的变更等等。目前我国的《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在实施之后,受到了广大劳动者的权益意识保护,社会保险、劳动安全权益在受损之后会提出劳动仲裁,由此企业也陷入了越来越多的劳动争议风险当中。劳动争议的涉及的问题较多,如果护理不当,将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所以建立劳动的处置机制是社会劳动管理者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二、当下劳动争议处置机制的问题分析

在普通的调节制度上强化并没有有效地提升劳动问题调节效率的提升。从理论上来讲,能够影响到调节机制最主要的作用在于处置机制存在明显的缺陷。根据已有的法律制度,根据劳动调节的运行成本来看,目前最主要的成本还是应由企业来承担,在劳动关系的处置中,对企业存在一定的经济依附,所以调节过程具备充分的意志自由和行动自由。不仅如此,在劳动关系处置中,无论是行政管理、工会、还是职工代表,都属于企业的内部机构,这种调节和处置机制下,没有形成公正、中立的处置力量,还缺乏一定的权威性。在普通的调节活动中,容易让法律和制度在争议中陷入角色模糊和冲突的状态。我国的法律中明确规定工会是劳动意志的代表,所以从理论上来讲,不应该成为第三方介入劳动争议问题当中。不仅如此,企业工会要接受党委的领导,在一定程度上被纳入行政行列。劳动关系中的各路工会、企业管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利益联系,所以,也没有充分的中立证明。劳动关系的基层调解组织在劳动争议中难以满足工作的实际需求。劳动争议本身具有一定的动态性与复杂性,在争议过程中所设计到的制度、规范都十分复杂。具体负责调解的人员都需要正确、深入、全面地去分析这些问题,同时也还具备一定的说服力和调解能力,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帮助双方达到调解。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普通企业的调节组织中的调节人员往往无法承担这类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他们大多对相关制度的了解停留在表面,无法做到深层次、透彻的理解。法律和相关制度缺乏对争议双方的妥协安排。从以往的案例来看,影响到劳动争议双方妥协的因素通常都是手段的有效性。劳动争议的主体在工作机会、集体争议行动上会面临一定的压力,所以会选择妥协。在这方面,企业就有着明显的优势,所以妥协倾向较弱。根据我国的法律制度来看,目前对于这种失衡的倾向还没有过多的关注,争议双方中资金力量较弱的一方通常不愿意选择调节来解决问题,因为即使申请了调节,解决途径也较为狭窄,恐难解决实际问题,还易承担较高的成本。

三、推进劳动争议处置机制和谐构建的策略

(一)建立中立机构

建立中立机构作为调节组织,在理论上而言,要让中立机构具有公正、有效的办事作风。在我国的现行制度上,劳动关系处置机制需要建立中立行业作为调节组织。该行业不受劳动关系和当事人的利益束缚,站在中立地位,可以有效地实现调节工作的设施。劳动调节机构可以按照第三方的原则来进行组建,由企业工会、企业代表以及第三方代表共同组成,第三方代表可以由人保部门、法院法官等相关机构专家来兼任。

(二)增加调制程序

企业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劳动争议,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谐社会的构建,处理好劳动关系,十分有必要。首先可以从增加调节程序入手,规定企业中一旦发生了劳动争议,可以由团体先对个人进行交涉,如果交涉无效进入调节程序。为了进一步推进基层的调动工作,基层劳动争议调节足足可以对行业提出申请派出调解员来做工作指导。其次一旦涉及到公众利益和大规模的集体劳动争议,第三方应主动进入调节,在工作过程中,当事人不能施展任何压力向第三方代表。企业在劳动用工的方方面面面临着诸多问题,分析劳动争议问题的解决途径和解决效率,根据目前劳动争议处置机制面临的问题,结合国家的有关政策和相关问题的时间,通过建立第三方调解人来进一步加强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调节工作。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企业劳动争议处置机制的改进设想,有效地提升劳动争议处置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岳经纶,庄文嘉.国家调解能力建设:中国劳动争议“大调解”体系的有效性与创新性[J].

以劳动为主题的作文篇4

劳动何以为荣?劳动何以崇高?正是因为劳动是财富之母,人类所享受的一切物质成果、科技成果、文化艺术成果无一不是劳动的产物。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几篇五一劳动节主题演讲稿范文3分钟,供大家参考借鉴。

五一劳动节主题演讲稿范文3分钟1

满山的桃花、碧绿的田野、金灿的油菜花望不到边际,农民,您用那粗壮的双臂换来我们的美食,您用汗水浇灌了我们的身体。

钢花的四溅、机床的轰鸣、高楼大厦上看不到原始的印记,工人,您用那坚实的臂膀拖起我们的生活。您用那扎实的工作方便了我们的便利

当你坐在小汽车享受个人的流动空间,当你坐在巴士享受公众的效益,当你坐在远行的大船享受旅途的潇洒,当你飞入蓝天把世界变小,您可知道劳动的美丽。

当你走进饭店、走进商店、走进繁华的商业区,你可知道服务的辛苦,站了一天的腿还是那样站立。

当你走进学校,你可看见知识的闪光,你可听到书与人的交流,你可闻到老师的汗水,知识变的劳动更加的伟大无比。

当你一切容入了社会,周围的一切都是平凡的劳动所给予。

生活是如此的美好,人类是如此的进步,一切的一切无不来自于我们的艰苦劳动、平凡的劳动,劳动是那样的默默无语。

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创造了未来。在新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让我们赞美劳动

五一劳动节主题演讲稿范文3分钟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劳动最光荣》。同学们曾经学唱过这样一首儿歌,“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正像歌里所唱的那样,我们的幸福生活从哪里来呢,全靠劳动来创造。

劳动一词是什么意思呢?它是指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过程。在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我们的某某同志提出“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是对所有劳动者的充分肯定和鼓励。

劳动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是每个公民的根。凡是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人猿到人的转变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古猿人之所以能够直立行走,能够最终走出森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劳动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人类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劳动史。是劳动,创造了历史;是劳动,改变了世界。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说过:“世界上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的劳动而能够得到。” 文学巨匠高尔基说“ 劳动使人建立对自己的理智力量的信心”。

毛泽东有句名言:“一切坏事都是从不劳而获开始的。”不劳而获是犯罪的重要思想根源。马克思曾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了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纵观历史,正如鲁班,李冰……哪一位能工巧匠不都是从平时的劳动中汲取经验总结成事。

没有劳动,就没有现在的人类;没有劳动,社会便得不到发展;没有劳动,人类将变得一无是处。我国宪法规定,“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

劳动是光荣的,通过劳动人类从盘错交织的古树走向陆地,从愚昧无知的远古走向信息发达、光电闪烁的现代文明,劳动创造了人类语言,劳动拓展了人类思维,劳动改造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中华民族本来就是一个勤劳的民族。百折不挠,让华夏同胞不懈努力,迎难而上;孜孜不倦,使中华英豪充满激情,争做栋梁。实际上,劳动对于每个人成长的意义也非常重大。

马克思说过,劳动才是人的第一需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认为,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惊人丰富的思想世界。

同学们,听到这些惊人的数据和分析,你是不是已经有所感触了呢?你是想做一个将来对社会没有用处的蛀虫,还是争做一个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光荣劳动者呢?

劳动何以为荣?劳动何以崇高?正是因为劳动是财富之母,人类所享受的一切物质成果、科技成果、文化艺术成果无一不是劳动的产物。“天道酬勤”。我们中华民族就是凭借这种精神,创造了光耀世界的华夏文明。奋进的中国,不仅要向世界展示物质文明的丰硕成果,更要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

劳动是一首诗,每一个举动都有美丽的韵脚;劳动是一首歌,每一次收获都有好听的音符。劳动让我们沉醉,劳动让我们快乐, 同学们,就让我们努力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观念,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人人争做劳动标兵,让我们的校园处处盛开美丽的劳动之花吧!

五一劳动节主题演讲稿范文3分钟3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许多同学认为劳动就是指体力劳动。那错了。它包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无穷的知识都是劳动的结晶,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我们应付诸行动,相信只要肯刻苦劳动,那所得到的将是更宝贵的财富。对于我们小学生而言,现在正是学习阶段,学习也是一种劳动,在这段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许多诱惑,许多困难。请不要畏惧,不要退缩,把目光放长远,那样,在求学路上,你就不会那么轻易地被困难所打败。要时刻铭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所获得的知识都是老师诲人不倦的教育和自己刻苦学习的成果。

同学们,热爱劳动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理应将它传承下去。在我们的校园里,每天都涌动着一群值日的同学,每天都有人在默默地打扫卫生,每天都有人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是他们共同创造了整洁的校园环境,让我们得以在清新的校园里快乐地学习。

同学们,五一劳动节即将到来,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轻轻放入筒内。认真仔细地完成每一项作业,做个真正的好学生。我们是劳动者,更是未来世界的主人,那就让我们用心感受世界,用行动美化世界吧!

五一劳动节主题演讲稿范文3分钟4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晚上好:

在此五一劳动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大家有幸聚在了一齐,在那里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劳动者最光荣》,因为公司成立至今所取得的各种成绩都是公司上下每一位员工辛勤劳动的结晶,因此我赞美劳动,赞美劳动者,劳动者是最光荣的!

记得上小学时,老师教会了一首《劳动最光荣》的歌曲,最喜欢其中的那句幸福的生活在哪里?要靠劳动来创造。那时候只把劳动简单的理解为劳作,局限于每周一次的劳动课。多年以后,成长为了千万劳动者中的一员,才深深体会到生活的多味,劳动的艰辛。劳动是汗水,是欢笑;是苦涩,是甜蜜;是给予,更是幸福。有一分劳动,就有一份收获。你给生活付出了多少耕耘,生活就会回报你多少果实,你就会拥有多少快乐与幸福,对于企业也是如此。

5月1日,公司成立,至今已经有9年了,随着公司拓宽国际、国内市场力度的不断加大,公司以依托当地资源优势迅速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发展思路。

公司一年一个台阶,每年都有进步,从而构成了这天的风貌,这些是各级管理者、基层员工的汗水所铸就而成的。大家都还能够记得在尘土飞扬的五月,为了使iso9000体系和haccp体系在公司顺利运行,各部门体系管理人员召开会议修订文件,基层员工学习培训,填写记录,多少人为此忙的心力焦淬。设备技改的六月,为了使设备更适合生产加工,各位工程师前后论证,研究方案,技改人员为了不误产期,争分夺秒的进行装机调试。烈日炎炎的七月,电机24小时不停的轰鸣着,车间里蒸汽腾腾,但是各位操作人员仍然监守自己的岗位,原料人员不停奔波,为了保证均衡供料而日夜不眠,化验人员认真细致,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反馈准确的检验结果,以便于操作人员及时调整参数,保证产品的质量,叉车也在场区内马不停蹄的运转,大家都为生产合格杏浆而作出各自的努力。收获季节的八月,查验发货人员冒着烈日,在场区内检查成品包装。以确保每一桶发出的产品都是合格的。正是有了这么一批优秀的劳动者在奉献,才能走到此刻。只要我们公司全体员工共同努力,自助者天助也,我们必定能够勇往直前!双手是用来劳动的,劳动帮我们创造幸福的生活。有很多人们默默无闻的靠自己全部的力量去拼搏、去进取、去创造,

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没有声名显赫的地位,他们同样享受着劳动带来的快乐和幸福,甚至还要充实,因为幸福不仅仅仅只与物质有关!

劳动者是光荣的,劳动着是幸福的!作为公司的一员,我们更加能够深切的体会到这一点。

五一劳动节主题演讲稿范文3分钟5

同道们:

今日,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并盛大表彰一批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在此,我谨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全区各行各业广大劳动大众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在各条阵线上作出凸起贡献的优秀劳动者和今日受到表扬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群体表现热闹的庆祝并致以高尚的敬意!

××年以来,全区广大劳动干部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实践伟大旗号,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心、市各项工作安排,高低二心,求实进取,使我区公民经济始终坚持疾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富结果。我区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的台阶,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缭绕“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到2010年一大变”的要求,鼎力建设合适创业发展和生活寓居的城区。综合整治城乡环境,城乡面孔产生了一日千里的变更。在普遍发展“讲诚信、树新风、创文化”的主题教育运动,广大职工的公德意识、环境意识一直进步,为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系统建设施展了积极作用。我区的科技、教导、文明、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社会治安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两大整治”获得显明的功效,社会政治稳固。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全区广大干部、职工和劳动群众以高度的主人翁义务感,充散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同心同德、艰难奋斗的成果。实际充分证实,工人阶级始终是先进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联的代表,始终是推进经济发展、社会提高和历史前进的基本力气,始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在这里,我再次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全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表示衷心的感激!

今日,区委、区政府在这里隆重聚会,对在从前三年里表示突出被评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名称的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充分显示了党和政府一贯对优秀劳动者的推重和敬意。同时,也是为了更广泛地向全社会宣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高贵品格,发动号令全区广大职工以他们为榜样,在全区掀起学先进、赶先进、争创先进的高潮。这些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模范人物,是新时代我区工人阶级的典型,是全区广大干部、职工的楷模。在他们当中,有勤勤奋恳、在平常的岗位上默默贡献的一线工人;有忠实于党的教育事业,无怨无悔,用血汗在教坛上辛苦耕耘的人民老师;有为保一方安全,肩负道义,与犯法分子做坚定奋斗,博得广大人民群众赞美的人民警察;有与时俱进、开辟进取、率领农夫致富的农夫企业家;有医术高深、医德崇高、为党的医疗卫惹事业尤其是在抗击各类病菌战役中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勇挑重任的医务工作者;有对社会作出贡献并进一步得到社会认可的民营企业家;还有那些阔别故乡,在某这块热土上发挥才干寻求弘远理想的外来工当中的精英。他们的独特特色是对祖国和人民无穷虔诚,有幻想、有信心,爱岗敬业、勇于立异、忘我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他们用工人阶级的主人翁精神和模范行为推动和影响社会主义物资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他们的思想和举动体现了工人阶级的精良传统和高尚品格。他们不愧为我们民族的精英、国家的脊梁、社会的中坚、人民的榜样。他们是我区千千万万个劳动者的出色代表。我信任,通过这次对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的表彰,一定能够在全区进一步造成尊重劳模、学习劳模的良好风气,以先进模范人物为模范,鼎力弘扬劳动模范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敢于翻新的优秀品德和时代精神,推动我区各项事业更上一层楼。

今日我们在这里庆贺五·一国际劳动节,就是要坚韧不拔地保持党的全心全意依附工人阶级的基本领导方针,坚固建立只有人民才是发明历史能源的基础观点,进一步加大对工人阶级位置作用的宣扬,进一步弘扬工人阶级的巨大时期精神,坚持用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惟和榜样行动影响跟带动全社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我区率先根本实现社会主义古代化而尽力斗争。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都要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国民服务的根本主旨,从坚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护国度长治久安的高度,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层,切实增强同宽大职工的血肉接洽,关怀他们的疾苦,倾听他们的呼声,扎扎实实地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当前尤其要当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在观察广东时的主要讲话精神,要器重解决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的问题,要深刻难题企业懂得情形,及时控制困难职工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况,部署好艰苦职工的出产和生活,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赞助他们再就业,有条件的要踊跃辅助和激励他们创业上岗。我区现有各级劳动模范61人,这些优秀劳动者是咱们党和政府的可贵财产,我们各级党政引导要发自心坎地尊敬他们,爱护他们。

党的十六大讲演明白指出:“要尊重和维护一切有利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管是膂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略劳动仍是庞杂劳动,所有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奉献的劳动,都是光彩的,都应当得到否认和尊重。”在思维上、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涯上都要给予无所不至的关心、爱惜、支撑,实切实在地为劳模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落实好劳模的各项待遇,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在全社会进一步构成尊重劳模、学习劳模的良好风尚。区总工会受区委、区政府的委托,负责全区的评先日常工作和劳动模范的治理工作,要自动汇同纪检、组织、人事等职能部分,研讨制订一套可操作性强的、有必定迷信性、公平性考察尺度的评先机制和措施,让那些埋头苦干、克已奉公的优秀劳动者成为我们真正的代表。通过评先,弘扬正气,弘扬时代所须要的向上精力。今后凡被评为进步工作者的必需在持续三年的考核中称职和有一年以上被评为优良作为前提之一,充足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请求。

五一发言稿

以劳动为主题的作文篇5

摘要:2008年1月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在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中,口头合同继续被保留,但口头合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口头劳动合同基本概念、在我国的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达到对口头劳动合同规制之目的。

关键词:口头合同;法律规制

一、口头劳动合同的定义

劳动合同订立形式分为两种,书面劳动合同和口头劳动合同。书面劳动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达成一致后用文字形式固定下来,是劳动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明之一。口头劳动合同则刚好相反,即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达成一致,但并没有以文字形式记载,而是以电话、谈话等形式达成一致意见,仅凭口头上的约定行使权益义务。口头合同的有点是省时、方便、快捷、没有格式要求,其缺点又在于变化性强、不易保存、取证困难等。因此,对于一些及时履行、法律权利义务关系简单明了的事情可以采取这种形式,但对于权利义务关系复杂、需要取证、一时半会儿法律关系不能结束的事情来说,采取口头合同订立是极为不利的。

二、口头劳动合同在我国的实施现状

我国关于劳动者的权利保护和劳资纠纷主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90年代初期,我国的方针政策确定走市场经济道路,很多部门法在那时被颁布,如:竞争法、公司法、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等。但现实中劳动分工的不细化,劳动力没有开放,母法颁布又太久远,无法对出现的社会劳动问题充当指导作用,因此,对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200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以新旧法来对待的。

我国《劳动法》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法》第10条第1款继承了这种形式,“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时间发展迅猛,导致很多“软件”还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特别是我国目前劳动合同法制程度还不算高,权利义务双方当事人法律意识程度也不算强,执法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所以,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就显得尤其重要。书面劳动合同可以把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自治完整无误地记录下来,使其条文化,方便双方当事人照起其履行。一旦发生争议也有据可查,便于分清是非,明确责任,公正及时的处理争议,以免口说无凭,难以处理。[]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劳动合同法》规定到:“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由此可见,我国的劳动合同在通常情况下属于要式行为。这样规定有利益保护劳动随着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第69条第1款的规定,我国只是在非全日制用工的条件下才允许当事人以口头协议的方式订立劳动合同。

三、关于口头劳动合同在实际中的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劳动合同即使没有用书面形式确立,仅仅是口头上的,也并非全然无效,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但这里的“ 应当”实际上不是强制性规定的一个专用名词,这里的“应当”实际上是一种倡导,提倡这么做,提倡和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鼓励给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不是必须和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即使没有和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在法律上也不是绝对无效。这样一来,条文可以被理解成为好“劳动合同最好以书面形式订立”,是提倡性的规范,鼓励大家都签订劳动合同,以自身利益优先考虑最好的选择就是签订劳动合同。法律之所以没有绝对否认口头合同的效力,原因就在于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太多没有签订书面合同的案件发生,这类案件的受害方往往都是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特别是农民工群体,在面对榨干他们劳动力的企业来说,他们是彻彻底底地弱势群体,如果立法一味地排除保护没有书面合同的劳动法律关系,那么事实劳动关系就很难解释,这一群体的人的权利当然就没有办法由法律保护。

不过,几乎所有口头合同案件的解决过程都很曲折,中国有句古话叫“空口无凭,立字为据”, 因为双方当事人没有书面凭证,很难说清楚事情的缘由,双方权利义务不明确,在纠纷或诉讼过程当事人的权利(主要是受害方的权利)想要保护必经一番波折。除此之外,口头合同案件还隐含着几个问题:

试用期问题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就很难确定试用期,劳动关系从什么时候开始几乎无从知晓,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双方协商决定,这样并没有从根本上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利益:如试用期内被解雇还是试用期外被解雇,直接关系到当事人报酬,试用期外是5000元一个月,试用期内可能只有2000,至于奖金分红等在试用期内一律没有。这样劳动者能拿到的报酬远远少于应该拿到的。因此,对劳动者的保护也很难达到最大化。

劳动条件问题

劳动条件是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吸引劳动者的前来就职的、承诺给予劳动者在劳动年限内享受的物质。这个劳动条件可以是任何优厚的东西,目前的主流是房,也可以是车。如用人单位说“你过来工作,给你一套房”,这个就是劳动条件。劳动条件是劳动合同的一部分,一般都被白纸黑字的记录在合同书当中。那么没有书面劳动合同,这个劳动条件应该如何确定呢?不知道怎么确定,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如何去维护呢?这个是实际操作中遇到的有一个难点。

(三)用人单位保险问题

目前基本所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承诺有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公积金,俗称“三险一金”,并且越来越多的效益好的企业除了上述几种保险以外还加上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俗称“五险一金”。但是同样的,这些条件的前提肯定是成为正式员工的时候才能享受到的,如何证明劳动者是单位的正式职工,这几乎也是一个只能由书面凭证来证明的问题,在口头合同的情况下,想到证明难上加难。

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并没有对上述问题作出规定,但是没有作出规定并不等于没有这些规定,对于保护口头合同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弄清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口头劳动合同在国外立法中的规定

国外有些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均为将劳动合同设定为要式合同。[]德国的合同法中规定法律行为无需特殊形式。也就是说,口头达成的合同原则上足以确立合同双方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实际情况中,与修改或补充已有的书面条款相关的口头协定也发挥一定的作用。德国法律尽可能满足合同双方的要求,即使书面协议中有附则约定不达成附加口头协议,但在一定情况下,也不能以此为由拒绝因事后的口头协议导致的主张请求权。只是在公司成立和购买不动产时除外。

法国法律没有要求劳动合同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只是对从事某些种类的劳动者,如家庭工作者等要求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这符合欧洲联盟立法精神。[]欧盟1991年10月14日得指令要求成员国在1993年7月1日之前,在国内立法中规定雇主有义务向雇员提供载明其劳动条件等劳动合同基本要素的书面文件。[]这个指令只是雇主对雇员有告知的义务,但这种告知不一定时书面形式,所以,它也没有把书面形式看做是效力要件。因为法律的劳动法并没有规定“书面的劳动合同”,所以,单纯因为没有书面劳动合同而否认事实上的劳动关系是不能说服人的。而且,想要证明劳动关系存在不一定必须靠劳动合同,工资单、工作服、考勤卡等也都能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法国劳动法典中规定劳动合同适用合同的一般原则,劳动者可以通过提供证人和假设的手段证明事实劳动关系。[]法国法院在1982年1月10日得判例中指出,雇员可以利用一切手段证明劳动关系存在及内容。[]

五、对口头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制

我国对调整口头合同的法律法规的法律条文主要有:《关于全民合同制工人合同期满后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的复函》认为合同还是应该以书面为准,应该尽快与没有签订书面合同的劳动者补签书面合同;《关于劳动争议受理问题的复函》第4条规定:“对于事实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予以受理。”《关于关切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条规定:“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与劳动者之间,只要形成劳动关系,即在事实上已经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为其提供有偿服务,适用劳动法。”这条对口头合同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第14条规定:“因用人单位的原因未办理终止或续订手续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 视为续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及时与劳动者协商合同期限,办理续订手续。”从2008年1月1日期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

我认为这样规定是非常切实可行的,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宗旨就在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这种规定是从保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权利的角度做考虑,实际上是将口头合同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来对待,从全方位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保护扩大到最大化。

注释:

张志京 主编 《劳动法学》(第二版)[M]2009年8月第二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

英 主编 《外国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M】 2001年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④欧洲联盟是在欧共体统一市场基础上建立的超国家的地区组织,致力于实现经济一体化和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合作与协同。其立法优先于其成员国的国内法,立法机关是欧洲联盟部长理事会,主要形式是条例和指令。条例在成员国内具有直接适用的效力,指令只是在要求达到的目标上约束成员国,在具体的落实手段上,成员国可以自主选择,即指令必须由成员国在规定的期限内转化为国内法。

⑤《劳动法》关怀、林嘉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6月

⑥《劳动法》关怀、林嘉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6月

⑦ G.LYON-Caen,A.Supiot等:《劳动法》,231页,法国DALLOZ出版社,1999

参考文献:

[1]《劳动法》,关怀主编,中国人名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关怀主编 黎建飞副主编,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6月

[3] 《劳动法学》,贾俊玲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

[4] 《劳动法原论》,史尚宽著,上海世界书局 1934年版

[5] 《劳动法》,(德国)W・杜茨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 《劳动关系》,(美国)丹尼尔・奎因・米尔斯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年版

[7] 《劳动与社会保障立法国际比较研究》,杨燕绥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年版

[8] 《欧盟劳动法》,(英国)凯瑟琳・巴纳德著,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年版

以劳动为主题的作文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知行合一;劳动光荣

大学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大学生的人格,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一所高校的灵魂是它在办学过程中积淀、创造出的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特质。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一些综合性的、研究型的大学都创造、提炼出了宝贵、独特的校园文化与校园精神。而部分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则表现出定位不准、特色不鲜明、内涵不深等问题。但是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文化的浸润是分不开的。创造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是摆在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2014年6月,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总书记的指示为现时期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以“劳动光荣”为主题打造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使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信,自觉学习技能,从而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用创造、劳动、技能打造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知行合一地创造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培养与实践的统一,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

一、知:以“劳动光荣”作为打造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色主题

提出的“劳动光荣”是高职精神最核心内涵、最鲜明特色、最自信认识的表达。“劳动光荣”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之上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将人类的物质生产、人类的劳动放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础地位。同时“劳动光荣”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紧密的联系。“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中,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然规律与指导人生的价值观念通过劳动统一起来。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劳动创造人类的社会历史,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因而劳动光荣。劳动通过其自身的实然性论证劳动光荣的应然性。坚持实然与应然的统一,以劳动作为主线索找到历史发展的动力、规律和人生意义之间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的特色和要义。因此,劳动光荣在各项价值中处于头等重要的地位。劳动光荣引领一切其他价值观念,对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高职院校的存在与发展本身就是在践行与诠释“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应当围绕着赞美劳动、崇尚技能、歌颂创造的主体,使学生能在校园文化中感受到劳动的光荣从而找准自身的定位与自信,树立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正确职业观、价值观。的指示适时、准确的为高职院校的精神文化定了位。在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将“劳动光荣”作为主题,能够解决高职校园的文化缺乏、身份认同危机、特色不鲜明等突出问题。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必须要体现出其自身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的特点,那么“劳动光荣”无疑是高职院校最光荣的旗帜与航标。所以,将“劳动光荣”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能够更好地体现高职的办学与人才培养特色,能够更加有利于打造高职的精神高地,从而创造出属于高职的特色鲜明、主题明确、内涵深刻的校园文化。

二、行:将“动手实践”作为打造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色路径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动手能力强、善于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充分考虑到高职学生的这种突出优点和特长,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舞台同时也打造成高职学生技能实习、创新实践、素质提升的平台。鼓励学生用所学专业技能,来妆扮校园,一方面使学生能够以主人翁的角色来关注、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另外一方面用技能妆扮校园本身就是对“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最好诠释。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多种多样,包含学生活动的开展、校园文化产品的设计创作等。在学生活动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学生关注劳动、体现创新,在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开展中,有意识的将活动中的锻炼与未来职场的素质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校园活动的组织实践中能够贴近社会、职业的实际,从而更加有意识、有目标的提升自己的素质与能力。学生活动中的各种道具、设备、设施,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使学生在活动中融入所学技能,从而更加了解自己的专业,深化专业学习、认识劳动价值。校园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是校园中的一些文化标志、文化产品。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将“文化产品”变成学生的“文化作品”。以举办征集比赛,承包项目的方式,将校园文化建设中所需要的一些产品变成学生的实践、实习项目。比如高职院校开设有设计类的专业,可以将学校的部分校园文化设计项目通过征集评比的方式,变成学生的设计实习项目,将产品的制造环节承包给具有完成项目能力条件的学生团队。将一个项目分解为几个不同的实习、实践环节,有利于学生了解本专业以外的其他领域,能够更加全面的理解工作的全部流程,真正做到足不出户模拟职场,做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无缝对接。学生用创造与技能打造校园文化,一方面实现了学生的锻炼与自我教育,另一方面这样创造的学院文化也是学校发展成果的展现、校园历史文化的积淀,学院专业特色、文化特色的体现。

三、“知行合一”:实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的同构创新

“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教育家王守仁提出的教育思想。如何把握好知行的转化和互动是能否成就道德理想人格的重要因素,王守仁极力提倡“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意在教导学生要懂得真正的“知”———“致良知”并不是纯粹观念上的,而必须落实在实际行为当中。“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在现代被广泛运用,成为加强大学生德育、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注重高职教育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特点,突出动手实践,将动手实践与理念教育融为一体,使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体会理念知识,从而实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工作的同构创新。

(一)实现德育目标与方法的统一

目前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现象。而德育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在心理及行为双重层面表现为道德的思想与行为。“劳动光荣”的观念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理解高职精神、塑造职业品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来源。“劳动光荣”的精神,应当在劳动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所以“,劳动光荣”不能仅体现在理念认识上,而应当在体验中领会、升华,真正内化为高职大学生的思想,真正体现于高职大学生的行动。“知行合一”的德育方法就有助于做到融理论于实践中,使大学生在创造校园文化作品的时候能够理解劳动的价值,践行“劳动光荣”的信念。“知行合一”的教学方法不仅是一种培育人才的方法,同时培养“知行合一”的人本身也是教育的目标之一。所以,“知行合一”的通过大学生自己设计、生产、创作校园文化产品,可以实现育人目标与育人过程的统一。思想的启示通过实践的手段加以体验理解,将倡议变为行动,以情景感染思想,真正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创新型与实效性。

(二)实现建设校园文化与德育的统一

校园文化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德育功能不可忽视。“心手并用”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法,能够更好的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价值观,不仅仅要通过灌输的方式使学生接受,更加要通过实践使学生真正认同。学生通过自己组织校园文化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打造以“劳动光荣”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促使学生深刻的思考这一主题并且加以转换与表现,这样学生对于这种精神的认识与认同程度肯定会更加深刻。在自己动手通过劳动与技能创造校园文化作品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对专业技能学习有更浓厚的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技能、培养团队意识。并且通过项目立项、竞赛评比奖励、作品采用展示等形式,对学生的作品予以资助与肯定,可以使学生在校园中感受职场,在创造、劳动中感受光荣,从而实现“润物细无声”式的价值观教育、专业教育。“劳动光荣”的校园文化建设主题、“知行合一”、“心手并用”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法与途径是对高职精神的最好诠释,是高职校园文化特色的最好体现,是对“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时代精神的最好回应与践行。

参考文献

[1]钟秉林,赵应生.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关于当前大学文化建设工作的若干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9).

[2]张庆熊“.劳动光荣”:以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5(1).

以劳动为主题的作文篇7

1、农村劳动力总量及特点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截至2006年末,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42.57万人。到本乡镇行政管辖区域以外从业1个月及以上的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3.5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重为8.3%。外出比重偏低,究其原因,盘锦市属于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人均GDP位居全省第三,城乡收入水平居全省前列,农民在本地务工就可以获得较高的劳务收人。以市场上的劳力为例,搬运工一天收入可以达到100元左右,电工、瓦工等技术工人一天工资在200元左右,而且农忙时节,农村还会吸引不少外地务工人员来耕种。

2、年富力强是外出从业的主力军

在农村外出从业的3.54万人中,20岁以下的占15.5%;21-30岁占35.2%;31-40岁占25.6%;41-50岁占16.6%;51岁以上占7.0%。可以看出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年龄中21-30岁之间的劳动力所占比重最大,比重最小的是51岁以上的外出从业人员。所以,农村外出从业人员青壮年劳动力占有绝对优势,而年龄大的农村居民多数留守在家,很难走出家门外出从业。

3、初中文化程度劳动力是外出从业劳动力的主流

在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文盲占0.4%小学文化程度占10.9%;初中文化程度占79.9%;高中文化程度占6.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7%。从资料显示出,农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处在中坚力量的是初中文化程度,占80%,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居民通过毕业分配等就业方式落户城镇,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力转移。同时,文化程度非常低的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业的几率较小。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在城乡就业行业范围广泛。

4、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本地居多

在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在乡外县内从业的劳动力占31.9%,在县外市(地区)内从业的劳动力占52.4%,在市(地区)外省内从业的劳动力占7.8%,去省外从业的劳动力占8.0%。从数字趋势上看,农民外出从业主要在市内,占据了84%的份额。这主要是盘锦市农民中不弃农业,兼营其他行业的思想占主流,加上盘锦市农民收入、消费水平较高,没有政府、亲戚朋友的搭桥,大多数农民是不愿承担风险到市外创业的。

二、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

1、农业现代化和集约化水平低,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的比重很小,一般在10%以下,有的国家该比重不到3%。目前,水稻的种植由于机耕、机播、机收等费用较高,如果使用会增加生产成本,水稻收益越来越少,因此,农业机械化很难在农村推广,农忙时,家里劳动力几乎全部上阵,这样就造成盘锦市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业时间减少,外出地区限制较大。

2、劳动力转移后,出现农村内部空巢问题

从数据上看农村外出劳动力中,40岁以下的劳动力占76%,出去的劳动力青壮年占主流,而且男劳动力占66%,可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基本上都是农村中年富力强、有一定知识、有头脑、有手艺的农民,农村强壮劳动力普遍外出打工,家里只留下了老人和孩子,造成了一种乡村空巢现象,这种状况的存在,不仅会造成一些安全隐患,农村老人的赡养、子女教育等问题也会逐渐突出,不少孩子由于处于“散养”状态,文化成绩上不去,甚至染上了恶习。

3、农村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盘锦市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中,初中文化程度占67.6%,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不足11%(住户抽样调查数据)。这表明,盘锦市尽管具有42.57万人的劳动力资源,但文化和技能偏低,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层次和数量。而且农村中一些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率先转移出去后。剩下的劳动力文化水平将更低。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低,一方面难以接受科技知识,农业生产率难以提高,致使农业生产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耕作模式上,很难提高农业现代化。另一方面,适应不了非农产业的发展要求,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在与城市劳动力竞争中处于劣势,只能干一些苦力活,从事低收入的职业,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样的岗位将逐渐减少,实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更加困难。

4、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保障问题

现在,城市中出现了很多农民工,所谓的农民工,即他们仍是农民身份,只不过到外面流浪打工,挣得劳务收入,贴补家用。转移中的社会保障问题就尤为重要,虽然政府在农民工社会保障方面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但在执行过程中并不尽人意,农民工孩子就近入学问题会由于学校门槛高或各种附加条件而无法入学,拖欠农民工工资和从业过程中劳动保障问题也由于很多农民工在从业时并没有签订合同等而屡禁不止,同时,农民身份也使农民在城市从业中处于劣势,这种观念很难转变。

三、对盘锦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探讨

根据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即将产生的问题,我们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重视农业,发展农业,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

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程表明,农业生产率水平高,可以为工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剩余农产品,释放更多的劳动力。在盘锦市工业化过程中,也绝对不能忽视农业的发展,更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相反,现在是工业反哺农业的时候了。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其中,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盘锦市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前进动力,盘锦市农业应以此为契机,努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2、强化政府作用,发挥政策导向,实现劳动力真正转移

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推动户籍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逐步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等重大决定,为实现真正意义上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只有农民在地位、身份、就业、住房、补贴、劳保、福利等方面享受与市民相等或相似的待遇,才能有效地创造条件使一部分有条件的进城务工农民留在城市,转化为城市新市民。

3、发展小城镇,以小城镇为中心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根据盘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可以着重发展小城镇,树立几个小城镇样本,通过小城镇建设,将兴建小城镇与加速乡镇企业和工业小区的发展结合起来,一方面带动周围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商业等产业的发展,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避免了大量农村劳动力拥入城市,造成城市新问题的出现。

4、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

如何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培训。针对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较低、缺少职业技能等问题,盘锦市应当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鼓励发展结合农村劳动力自身特点并与劳动力市场相适应的专业,注重实效,强化技能,现在许多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虽有政府补贴,但同时也要交纳对农民来说是负担的学费,不少农民特别是青年有心学习,但望而却步,希望政府出资为农民培训买单,积极鼓励民办学校及民办教育机构免费为农村劳动力培训。

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直接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大量劳动力转移不出去,也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并且造成社会问题。依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中农村劳动力资源与农村劳动力流动情况资料,对盘锦市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业的趋势特点进行研究,查找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探索盘锦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出路,并根据问题找出对策。

以劳动为主题的作文篇8

关键词:劳动力商品;劳动力价值;劳动价值

关于劳动价值与劳动力价值的问题,从古典经济学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再到当代西方经济学,一直争论不休。我国经济学界在近20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对这个问题进行过争论,基本上达成了三项共识:第一,劳动力成为商品是雇佣劳动制度的产物,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劳动力不可能成为商品,因而也就不具有价值;第二,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共存,其中个体私营 企业 仍然实行雇佣劳动制度,“三资”企业更是如此,因此在这些企业中的职工仍然是雇佣劳动者,其劳动力仍是商品并具有价值;第三,在雇佣劳动制度下,职工的劳动力是商品,其价值是指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的价值,其使用价值是指职工能从事劳动、作为具体劳动它能创造新的使用价值并转移旧价值、作为抽象劳动它能创造新价值,其超过劳动力价值部分就是剩余价值。

我认为,以上三个共识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的,因此必须坚持。

第一,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 自然 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问的物质变换的过程。”“我们要考察的是专属于人的劳动”,不是指蜘蛛结网、蜜蜂筑巢那种本能的活动,当然也不包括牛耕田、马拉车等活动。

第二,恩格斯指出:“经济学所知道的唯一的价值就是商品的价值”(《反杜林论》)也就是说,不是用来交换的物品就没有必要借助于价值,也就是无所谓价值。因为“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 政治 经济学批判大纲》),不构成这样的关系,也就无所谓价值。

第三,马克思用他的“劳动二重性”理论,来说明商品具有两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马克思指出:这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当然也是理解他的劳动力价值理论的“枢纽”。

第四,关于劳动力商品价值理论,马克思在他的早期著作中是用“劳动商品”、“劳动价值”来表述的,基本上因袭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提法,但是后来感到这种提法有错误,从逻辑上说是陷入“循环论证”,说明不了任何问题,特别是按这种提法,就不能论证剩余价值的源泉;因此马克思提出“劳动力”和“劳动”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劳动力是指人类劳动的能力,是一种“潜在形态”,劳动是指人类劳动力的“流动状态”,价值则是人类劳动的“凝固状态”,于是形成了 科学 的劳动力商品价值论。恩格斯后来指出:劳动力与劳动只是一字之差,但内涵不同,“这里并不是纯粹的咬文嚼字,而是牵涉到全部政治经济学一个极重要的问题。”

第五,关于劳动力作为商品的价值决定,马克思指出:和任何其他商品的价值决定一样,劳动力作为商品的价值,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的社会劳动决定的,具体包括劳动者及其家庭所必需的生活费用和必要的学习和培训费用,其货币表现形式叫做工资,但工资只不过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转化形式而已。(参见《资本论》第1卷第6篇)

根据以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劳动力商品价值论的基本原理,我认为关柏春同志在《经济经纬》2006年第2期发表的《劳动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一文中的有些观点似有可商榷之处:第一,作为经济学范畴,劳动和劳动力应当如何定义?两者有何联系和区别?马克思的定义和论述是否科学?为什么?第二,关文中的“个人劳动;货币工资”的表述公式,与马克思的“工资是劳动力价值和价格的转化形式”的表述有何不同?为什么?第三,关文中指出:“有些人以劳动商品的特殊性为由否认劳动具有价值,并用土地有价格而无价值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这当然是不正确的,但不能由此证明“劳动具有价值”就是正确的,因为劳动和土地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第四,关文提出:“所有作为商品的劳动产品都是有价值的,而劳动本身却没有价值,岂不怪哉?”当然,按照关文对“劳动”的理解,这的确是令人感到奇怪,但是如果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劳动是指劳动力的使用过程,它处于“流动状态”,尚未凝结成为价值,只有凝结在产品中去的时候,这个劳动产品当然具有价值,这也就不足为怪了。第五,关文强调:“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没有价值是以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没有作为商品这种社会现实的前提的,离开了这种社会现实就不能说劳动没有价值了。”如果这个表态是真实的话,那么前面讲的五条“共识”也就不存在什么分歧了。问题在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如何认识呢?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制度下的劳动力是否仍是商品?这是我国经济学界近20年来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从关文的论证中可以看出他的答复是肯定的,只不过认为是“劳动”成为商品而不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因为“劳动有没有价值,这是被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而不是由它本身所能决定的。”人们不禁要问:作为处于“流动形态”的人类劳动力成为商品,处于“潜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难道不是商品吗?!如果认为处于“流动状态’,的尚处于流过程中的“劳动”成为商品并具有价值,而处于“潜在形态”已真实存在的“劳动力”却不是商品从而没有价值,这如何自圆其说呢?!

上一篇:一怒为红颜范文 下一篇:外国科学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