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声词作文范文

时间:2023-10-24 16:01:39

象声词作文

象声词作文篇1

关键词: 英语拟声词 象似性 理据 语义 教学

拟声词(Onomatopeia)是指通过对人、动物、自然现象及物体等发出的声音的模仿而造就的词。拟声词与非拟声词不同,拟声词把描写的声音直观地表达出来,使听者觉得生动、形象。由于具有传神、逼真、生动的特色,以及句法上的灵活多样和语义上的不拘一格,拟声词已经成为英语词汇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被大量地用于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中,给人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从而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拟声词因为它外形上的鲜明的特点引起人们纯粹的好奇心和兴趣,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研究它的重要学术上的成果。当然也有不少学者有过研究,从我在CNKI搜索到的近60篇有关英语拟声词研究的文章中,发现多数文章只是关于英语拟声词的形式结构、语法和修辞作用的研究,很少有人根据英语拟声词的理据出发,探索英语拟声词的教学。我还认为,英语拟声词研究也是现代英语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英语拟声词的研究,不仅对语法学和修辞学,而且对词汇学,既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又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拟声词的理据性概念

英语词汇中词义与事物或现象的命名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大量词语的意义和形式、语音和语义之间确实存在着种种不同程度的关联。词汇学把这种现象称为词的理据(motivation)。词的理据指的是事物和现象获得名称的依据,说明词义与事物或现象的命名之间的关系(陆国强,1983:62)。词的理据性有四类:语音理据、形态理据、语义理据和文字理据。

1)词的语音理据表现在词的语音形式与词义的联系上。具有语音理据的词称为拟声词。

2)词的形态理据是指一个词的意义可以通过对该词的形态构成进行分析而获得。具有形态理据的词都是派生词或复合词。

3)词的语义理据是借助于词的基本语义(有些还要借助于词的背景知识)的直接引申、隐喻引申、借代引申和提喻引申取得的。

4)词的文字理据表现为词的文字书写形式与词义之间的联系,可以从一个词的文字书写形式上推断出该词的词义。语言的文字书写形式大致有两种:表音和表意文字。前者采用字母拼音。尽管一些字母的来源与表意有关,如字母A最初是牛头形,表示牛,但是一旦字母用作表音符号便失去了表意的功能。一般说来表音文字不具有文字理据性。表意文字则采用一些象形会意的文字符号。这些符号虽然经历过历史演变,与词义的直观联系模糊了,但多少还留下一点理据性的痕迹。

从词语的理据类型来看,英语是字母文字,形态理据性强,文字理据性弱,因此,分析其理据性更注重其形态理据和语义理据性。从英语拟声词构成的特点出发,英语拟声词的语音理据和语义理据具有重要意义。

(1)语音象似性。

所谓象似性,指的是语言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王寅,1999:4)。语言符号象似性概念最早是由19世纪美国实用主义和符号学的创始人皮尔士提出来的。他指出,每种语言的用法结构借助约定俗成的规则,都具有合乎逻辑的象似性(张,2004:16)。拟声词的发音往往近似于自然界或是人的某种声音,因此可以说是属于语音象似的范畴。语音象似主要体现在词汇的语音层面上,指的是发音与其所指之间存在着很多自然的相似关系。拟声词又可再被细分为基本拟声和次要拟声。基本拟声指音与义的相似,引起音与音之间的联想,如,buzz(作嗡嗡声),crack(裂开),growl(低沉地吼叫),hum(发出嗡嗡声),plop(扑通地坠落),whizz(飕飕地飞驰)等。次要拟声指音与某种象征性的意义发生联想。例如,词的前半部分辅音连缀sl-含有滑(slippery)的意义,如,slide(滑动),slip(滑倒),slick(光滑的),sloppy(泥泞的)等。又如,-ump表示圆形体,如plum(丰满的),chump(厚肉块),rump(臀部),hump(圆形隆起物),stump(树桩)等。

(2)拟声词的语义特征。

英语中的一些拟声词不仅可以用作名词,转指发声体或是与其相关的事物,也可以用作动词、形容词或副词等,在句子中承载着不同的语义,发挥不同的语法功能。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拟声词的转义,包括名词性转义和动词性、形容词性及副词性转义等。

名词性转义是指拟声词由指称自然声音转指发声体或与该声音有关的事物,例如crack由爆裂的声音转指“裂缝”,bubble由冒水泡或汽泡的声音转指“水泡”或“汽泡”,splash由溅水的声音转指“溅起的水或泥浆”,bump由碰撞的声音转指碰出的“肿块”,等等。此外,当拟声词用作名词时,还可以有形形的比喻性转义。例如crash原是“撞击声”或“爆裂声”,可喻指“失败”或“”;clash原是刀剑等金属的“碰撞声”,可喻指“抵触”或“冲突”;crack由“裂缝”再转指“缺点”;bang由猛烈撞击的“砰砰声”转指十分抽象的“热情”“精力”,等等。英语拟声词的动词性转义十分普遍,英语中不少动词是由拟声词转义而来的。例如groan,由“哼哼”的声转为“”;chatter由“唧唧喳喳”转为“饶舌”;tap由“轻叩声”转为“(用打字机)打(字)”;clap由“拍击声”转为“鼓掌”;clump由“沉重的脚步声”转为“以沉重的脚步行走;tinkle由“叮当声”转为“叮当地报出(时间)”,等等。

2.英语拟声词的教学

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将拟声词的语音象似性理据及其语义特征贯彻到日常的词汇教学中,对学生词汇习得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根据拟声词的拟声词词素的象征意义,帮助学生记忆单词。

拟声词中的次要拟声词,由于其语义与声音之间的联系并不十分明显,记忆起来有一定难度。这部分词汇教学应着重介绍单词的韵头、韵尾的字母组合的象征涵义。如,[b]常表示“碰撞、气流、隆隆响等的声音”:bang(砰,砰地关上,猛击),bark(吠叫,咆哮”,blow(吹气,吹响,吹风,爆炸),bomb(炸弹,轰炸),bounce(跳起,弹回),bound(跳跃),box(拳击,打耳光),burst(爆裂,炸破,突然发作);[w]可表示呼呼作响或与空气的摩擦声:whip(鞭子抽打),whirl(旋转,打转),whisper(耳语,轻声说),whistle(口哨,汽笛),wire(电线),swing(摇摆,旋转,秋千);部分词尾或词中含有[l]的词具有卷起、弯曲等意义:curl(卷曲),peel(果皮,削皮),coil(卷,盘绕),roll(滚动,旋转),circle(圆圈,局期),belt(腰带),cable(缆,电缆),double(弯腰,把……折起来)。

(2)根据拟声词丰富的语义特征,利用引申法解读单词的用法。

语义的派生性是拟声词的特性之一,某一个拟声词可能派生其他词性或引申相应的语义。在词汇教学时不妨从词性找到突破口,再由其表层语义引申涵义扩展。拟声词的各种转义尤为常见,例如wet one’s whistle(喝酒)中的“whistle”已从“口哨声”转指“喉咙”;hold your clack(住嘴)中的“clack”已从“劈啪声”、“喋喋不休的唠叨声”转指“舌头”;clap by the heels(逮捕)中的动词“clap”已由“镣铐的叩击声”转为“捉拿”;bang something into somebody(硬将某事物灌输进某人头脑)中的“bang”已由“砰砰的撞击声”转为“强行灌输”。

(3)根据词与词之间的联系,由一词引发成串相关词汇的联想,进行词汇教学。

教师可以尽可能地发挥想象的空间,对相关联的词汇进行组合,使一个单词激活大脑中的一系列单词。识记lighting(闪电)一词,可以想象其发出的声响crack,进一步联想到“树枝的断裂声”crack,thud,snap;“雷的轰鸣声”rumble,roar,boom,peal;“风的呼啸声”whistle,whir,whimper;“雨点的吧嗒声”thump,crump,clunk,bump,pad,patter;“洪流的咆哮声”thunder,growl,howl;还可以进一步联想雨过天晴,“鸟的鸣叫”chirp,warble,squawk,squeal;“昆虫的哼唱”drone,buzz,moan,murmur,hum等。

3.结语

本研究阐述了英语拟声词的语音和语义理据,根据拟声词语音象似性原理及其语义特征,探讨英语拟声词的教学方法,旨在拓展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帮助学习者有效地记忆拟声词。同时,基于拟声词语音和语义理据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拟声词学习的效率,有助于发挥学生语言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2]戚雨村.语言学引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3]孙丽红.英语拟声词的理据和认知策略[J].外国语言文学,2005,(4):255-258.

[4]王德春.论语言单位的任意性和理据性――兼评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J].外国语,2001,(1):74-77.

[5]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5):4-7.

象声词作文篇2

关键词:拟声词;语义;对比

拟声为一种指称手段,在事物命名及语义转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用作名词时,拟声词可以转指发声体,也可以转指其他相关事物。用作动词、形容词或副词时,同样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语义转移现象。国内学者对汉英拟声词的语义转移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例如,《英汉拟声词的语义转移》(李国南)一文中写道:“拟声词不仅用以指称各种自然声音,而且还经常用来转指与声音相联系的各种事物,这种语义转移现象充分表现出拟声在人类语言中的语义功能。”该研究也给汉语拟声词与维吾尔语摹拟词的语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一、维吾尔语摹拟词的语义转移

语义转移是由于相似或相近联想而形成的词义变化,一个词语产生以后,因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会发生变化。词的语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经过各种演变过程和变化。维吾尔语摹拟词也不例外。这种语义转移现象能充分发挥摹拟词在人类语言中的语义功能。

二、拟声词名词性转义

名词性语义转移是指拟声词原本指自然声音,语义转移指称与此声音相关的事物。其用作名词时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即转指发声体和转指其他事物。

(1)拟声词转指发声体。拟声词由指称声音转指发声体,例如,用蛐蛐转指蟋蟀。维吾尔语和汉语中有不少动物名称,人们都是通过其叫声对其进行命名的,有的名称与其叫声基本对应。例如,杜鹃也叫做布谷鸟,是根据其鸣叫声“布谷”而得名。而维吾尔语中咕(鸽子、斑鸠叫声)称做?????。

(2)拟声词转指其他相关事物。拟声词除了转义称名发声体,还可以指称其他与其声音相关的各种各样的事物,这种情况稍微复杂一些。例如,转指声音所引出的结果:??????(扑通(落水声)),转指落水的结果。???????(喀嚓(绳子断的声音)),表示绳子断的结果。???-???(嘀、嘟),指汽车喇叭的鸣笛声。?????-?????(噼里啪啦、噼噼啪啪),指放鞭炮、干柴燃烧、干枝折断等声音。??????(砰、乒(开关门窗、箱子等的声音),转指毛躁鬼。?????(嘟嘟),用来哄小孩儿时转指汽车。

三、拟声词动词性转义

将拟声词用作动词时,也出现语义转移现象。虽然汉语拟声词很少用作动词,但是也不乏语义转移现象。例如,古代汉语中,诸侯的“死”称作“薨”,《释名・释丧制》云:“薨坏之声也。”用现代汉语解释为:诸侯的死就像房子坍塌一样,发出轰隆轰隆的巨大响声而令人震惊。这虽然是借助拟声词的一种比喻手法,但是更形象。

在现代汉语中,拟声词的动词性转义里,部分意义仍然与该词原义密切相关。例如,“嘘”用作动词,可以转义为“发出‘嘘’的声音来阻止或者驱赶”,如: “大家把他嘘下去了。” 再例如,“轰”这个拟声语素,可以组成动词“轰击、轰动、轰隆、轰炸” “轰走”等。“哄”字可组成动词“哄传”“哄抢”“哄抬(物价等)”等。

维吾尔语的摹拟词用作动词时,也存在语义转移现象。例如,???????????转指吵架、打架。又如,???-???(呼噜呼噜)转指吵架、拌嘴。???嗡(蚊蝇等的声音)转指吭、哼之义。???????????转指吵嘴、闹意见之义。????????汪汪叫(狗)转指嚎、嚎叫之义。??????????呼啸、呼呼响转指大发雷霆、大动肝火之义。??????????喊、大喊大叫,转指吵嚷、吵闹之义。????嘘嘘(给小孩儿把尿),转指尿尿之义。??????????哗啦作响(水)转指松动、散架之义。??????????O@作响,转指“轻快地走”之义。

四、拟声词形容词性转义

汉语拟声词还可以用作形容词,具有形容词的特征和用法,加上“的”在句中做定语成分,有时也可转义。例如,“顶呱呱”比喻出色、优秀、最拔尖儿,“呱呱叫”形容非常非常好,“黑咕隆咚”比喻非常黑暗、伸手不见五指,用作形容词时多以复合词形式出现。以上例词中的几个拟声词已经失去了拟声词本来的意思,而是转义为视觉的感受。

维吾尔语摹拟词表现出形容词的特征,而且有时出现语义转移现象。例如,???-???(瑟瑟)转义为空的之义。???-???(熙熙攘攘(用于集市))转移为吵嚷的之义。???(喀(喉咙卡住东西时发出的声音))转义为特别、极之义。??????(当啷)转义为容易上当的、易受捉弄的之义。???-???(咯吱咯吱),转义为忐忑不安的之义。???(忽闪(飞鸟展翅状))转义为纷纷扬扬的(大雪飘落状)之义。???(密密麻麻),???????(蜂窝状的),转义为许多的之义。???-???(汪汪)转义为大口地(吃)之义。???-???(闪闪发光的、亮闪闪的)、????????均转移为有光泽的之义。????-????(一嘟噜一嘟噜),转义为一条条、一串串之义。?????(哗啦),转义为老掉牙的、破烂的之义。??????????(发哐啷声),转义为机器物品松散、松动之义。

五、拟声词副词性转义

语中少数拟声词还可以转义用作副词,汉语中表示突然的词语有“霍地”“霍然”,其中“霍”字原来也作 “霍霍”,如“磨刀霍霍”。???(嗡(蚊虫等聚集声))转义为轰地一下(形容聚集状)之义,作副词。???????(嗡地一下)转义为一下子,????????(咔嚓一下)也转义为副词一下子之义。???????(忽闪)转义为忽地、蓦地之义,???或??? ??????转义为副词忽地、猛地之义。???????(噔地、噌地、忽地)转义为快之义。?????-?????(扑哧扑哧、喀昕辏,转义为赶快之义。???????(吱的一声)转义为全是、都是、纯粹是之义。???????(嘎吱一声)转义为副词作全都、统统之义。

六、拟声词修辞性转义

维吾尔语的摹拟词很丰富,使用频率也很高,常用作比喻。在表达中运用拟声词可以起到生动形象的效果,有时在一些没有声音的场合或表达一些抽象的事物或情感时往往能更传神,产生夸张的修辞效果。

例如,???-??? ????????比喻粗声粗气地说话,形容想起什么就说什么。???-???(呼呼、嗡嗡),形容风扇转动和鸟类飞动的声音。??????????(哐啷,哐啷作响),转义为很神气的样子。??????????(哐啷),比喻咋呼的意思。???(寒战),比喻打寒战。???????瑟瑟发抖的样子。???(扑腾),形容惊恐导致的心跳的样子。?????(刷刷),刷东西的声音,转义为湿淋淋。?????-?????形容水汪汪的、水淋淋的、湿漉漉的样子。???-???哐啷哐啷,呼呼的意思,转义为扯皮、拖来拖去的意思。??????????,噌噌作响,比喻针扎似的。

七、拟声词在成语中的转义

汉语中很多的成语之中都少不了拟声词,例如,牙牙学语的“牙牙”,书声琅琅的“琅琅”,诸如此类还有哄堂大笑、轰雷贯耳、喋喋不休、哼儿哈儿、振振有词、吞吞吐吐、呱呱坠地,等等,这些成语都离不了拟声词。有的拟声词在成语中还出现了比喻性语义转移,如,铮铮悦耳、铁骨铮铮中的“铮铮”,原本是金属的撞击声,现已经转义为坚挺、刚强之义。

维吾尔语成语中拟声词的各种转义也很常见,例如,??? ????????本义为弄出噼啪声,转义为成语找岔子的意思。???-???本为叽叽的意思,转义为成语絮絮叨叨、喋喋不休、搬弄是非的意思。???-??? ?????转义为成语形容生意兴隆的市场。???-???意为咯吱响,转义为三下五除二、大刀阔斧、一下子之义。??????????本为发咯吱声的意思,转义为忐忑不安之义。

八、拟声词的简单转义与复杂转义

简单转义是经过一次语义转移的转义现象,例如,???????(喀嚓)原指绳子断的声音,现转义为绳子断裂的结果。?????????(扑通)原来是模拟物体下落的“扑通”声,现转义为下落、落地这一结果。????? 和???????的转义形式是简单转义形式。

拟声词复杂语义形式,指声音经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转义才能表达非声音的意义或者非声音结果的语义转移现象。例如,???-???(晟、噗噗声)原指液体发泡或沸腾时发出的声音,现指沸腾的现象。?????-?????(咕嘟咕嘟声),现转指液体沸腾的现象或结果。???(嗵嗵、扑腾),原指心跳声,如果用来形容人的感情,转义为害怕、激动的情感。拟声词的复杂转义,都是先产生简单语义转移,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次发生语义转移的现象。

九、汉语拟声词和维吾尔语摹拟词的语义特点

拟声词作为一类特殊的实词,在语音、语法和语义方面都有别于其他词。本文对汉语拟声词和维吾尔语摹拟词的名词性语义转移、动词性语义转移、形容词性语义转移、副词性语义转移、成语语义转移现象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与对比。

从宏观上看,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汉语和维吾尔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因此拟声词在语义层面上有很大的差异。但是,拟声词本质是作为摹拟自然界声音的一类词语,且在两种语言中都存在,同为拟声词,决定了二者间在语义上所具有的共性要远大于个体差异,本文仅对两种语言中的拟声词语义转移的现象做了初步探索,今后会不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廖泽余.《词典》编后谈[J].语言与翻译,2007(4).

[2]程适良.现代维吾尔语语法[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6.

[3]姜冬梅.汉英拟声词语义转移对比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

[4]杨 超.探讨维吾尔语摹拟词的语义特征[J].语文学刊,2010(12).

[5]杨 超,阿布里克木・亚森.维吾尔语摹拟词的理据性探微[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

[6]王沙沙,汤允凤.汉语拟声词与维吾尔语摹拟词对比浅析[J].语言与翻译,2014(1).

象声词作文篇3

[关键词]新闻;要素;构成关系;分析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过程就是编辑、记者理清创作思路、建立作品架构、进行内容表述的过程,是整理、加工、提炼新闻素材,综合广播电视新闻其他表现要素,进行新闻创作的过程。广播电视新闻写作主要是指新闻文字稿的写作。广播电视新闻文字稿的写作具有自己的特性和写作规则。作为一种非独立的文字语言,它必须与广播声音及电视声画语言有机配合、相互补充,在广播电视新闻各要素的总体构成中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

广播电视新闻写作考虑写作所具有的广播电视特点,重点是处理好文字稿与声音,对于电视新闻来说,尤其是与画面的关系,又要考虑新闻文体自身的风格和特点,遵照规律,精心构思组织创作。由于广播文字稿与解说词之外的声音的关系同电视新闻写作中解说词同采访同期声以及现场环境声之间的关系是相同的,因此在以下的内容中,为讲解上的方便,我们将以电视新闻写作中各要素的关系为主来展开相关论述。与传统媒体不同,电视具有声画双通道传播的特点,通过声音与画面所包含的多种表现元素进行信息传播,解说词、文字稿只是多种表现元素之一。了解电视写作的特点,必须首先了解电视声画构成,认识文字稿在整体构成中的位置和特点。

一、广播电视新闻的构成元素

电视新闻画面元素主要包括:图像、图表、字幕等。图像是摄像机所拍摄的画面、特技合成画面或动画等。图像元素是电视画面重要、具体特征的元素,把形象、可视的信息直接传递给观众。其中,特技画面、动画画面扩展了图像的表现范围,使画面更加直观、醒目、美观,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力。图表、图形则能够使一些抽象的时空概念、枯燥的数字变得直观、具体,使观众易于接受。字幕有助于提高新闻时效、强调重要内容、完善信息传达。电视传播的发展也越来越将这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增加了单位时间的信息量,增强了传播效果。

广播电视新闻声音元素主要包括:采访同期声、现场环境声、解说旁白声和音乐效果声等。采访同期声是在新闻拍摄时同步收取采录的采访对象的采访谈话。采访同期声能够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和权威性,而富于个性化的同期声语言,还能够展示采访对象的性格、思想和感情。现场环境声对于烘托现场气氛、增强临场性和新闻真实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解说旁白声在表现抽象、思辨、概念化的内容时,具有其他元素无法替代的作用。音乐、音响效果声主要是指后期制作时所配上的声音,有利于表达某种情绪、营造某种氛围,增强广播电视新闻的表现力。

二、电视新闻文字稿与画面的构成关系

文字稿以字幕的形式出现在画面中,成为画面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不是新闻文字稿通常的和主要的形式。我们研究的是以解说旁白形式出现的文字稿与画面的关系,是属于声画关系的一种。

文字稿与新闻画面之间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不同的报道形式的主从关系不同,声画各有侧重,但在大部分新闻节目中,声音即文字稿解说占主导地位。只有在一些现场性较强的新闻、欣赏性新闻以及强调过程和细节展示的新闻报道中画面占据主导地位,解说词仅起解释、说明、补充等作用。电视新闻中文字稿与画面的构成关系有两种:声画统一和声画并行。

1.声画统一。解说词与画面协调统一,二者内容基本吻合、同步推进,相互补充、配合,实现完整的视听信息的传播。声画统一是声画关系中常见的,也是最适合于电视新闻表现的一种声画关系。在这种声画构成方式中,解说词可以发挥其作用和优势。

(1)介绍新闻要素,补充背景材料。具象的画面很难明确、完整地表现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原因、过程以及相关的背景资料等内容,而这是文字稿的优势。

(2)阐释抽象理念,增加内容厚度。画面本身不能对作品的内涵、新闻的主题、深邃的思辨进行充分的阐释和表达。解说词则善于表现画面形象内部所蕴涵的思想、哲理、知识这些抽象的理性观念. 对于深化作品主题、增加内容厚度有较大作用。

(3)表现非现实时空。画面不能再现过去记录,运用解说词则可以轻易地追述过去、预测未来的情形,表现时空比较自由、不受限制。

声画统一由于文字稿与新闻画面的同步性而易于为观众所理解、接受。但同时地要注意在内容上一目了然、画面剪接频率较高的段落中,若解说词与画面内容完全同步、吻合,类似于“看图说话”式的图解新闻内容,就会显得幼稚。因此,除了运用声画统一这种声画构成关系外,电视新闻中较为常用的声画关系还有声画并行。

2.声画并行。解说词不是简单重复、说明画面内容. 二者相互独立、不完全相同. 但所表现的内容、主题是一致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从而使解说词与画面构成和谐的整体,使新闻传播获得良好的整体效果。在运用声画并行的构成方法时,需要把握好几个问题:一是解说词与画面的内容尽管不尽相同.但一定有关联,不得出现声画“两张皮”现象。二是声画并行并不等于滥用“万能镜头”、中性画面。

三、广播电视新闻文字稿与采访同期声的构成关系

解说词完全能转述采访同期声的内容,但转述的内容却不具备采访同期声的实证性、权威感和感彩,所以,解说词不能取代采访同期声在新闻中的地位。在采访段落中,处理解说间与同期声的关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解说词与同期声相互补充、合理搭配、形成节奏;二是为强调某些关键信息、突出某些重要内容,解说词与同期声可以适当重复。

四、广播电视新闻文字稿与现场环境声的构成关系

现场环境声有助于烘托现场气氛,增强现场性和新闻真实感,是广播电视新闻的重要表现元素。现场环境声与解说同共同承担传播功能,带给观众完整、真实、朴素的视听信息。

广播电视新闻现场环境声应该随同画面一起作为背景声自始至终出现在节目中,在出现文字稿解说词时,把环境声压低,而不是全部抹掉,那样就意味着把现场环境声这个表现要素轻易地舍弃,是不合理的。

象声词作文篇4

一、适当使用拟声词,描绘自然中最真实的声音

作文中妙用拟声就是恰当地选用拟声词。拟声词就是一些专门用来摹仿自然声音的词语。巧妙地借用生活中原汁原味的拟声词摹绘声响,是描写声音最常见、运用最广泛的手法。准确地使用拟声词,将会使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大大增强,给文章注入浓厚的生活气息。如谢雪畴的《“老虎团”的结局》一文中,有这样一些句子:

“地上是冰凉的,身子一贴着地皮,那寒气飕飕地直往肚皮里钻。”

“那双堆集上的榴弹炮,咕隆隆,咕隆隆地轰响起来。”

“中午过后,天边忽然响起了飞机的嗡嗡声。”

“在大炮轰鸣中,坦克出动了,排成横队吱吱嘎嘎地轧将过来。”

文中“飕飕”“咕隆隆”“嗡嗡”“吱吱嘎嘎”等几个拟声词,就把当时大王庄阵地上的寒冷刺骨、敌军疯狂反扑的气焰活生生地描绘出来了。

如果学生在作文中也能恰当运用拟声词就能很好地表情达意。一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我听见咚――咚――咚的敲门声,就噔噔噔地跑过去,吱扭一声地把门打开。”这里有意运用拟声词,想法很好,但还要修改。“咚――咚――咚”之间的间隔号要去掉,以显得敲门声音的急促,这样也更好地和下文的“噔噔噔”照应,至于“吱扭”一词也应去掉。全句可以改成“我听见咚咚咚的敲门声,就噔噔噔地跑过去,把门打开”。恰当地运用形象活泼的拟声词,模拟了生活中真实的声响,令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二、巧用比喻,描绘自然界中最美妙的声音

写声音时我们也可以用比喻来描绘。用比喻绘声,一般是通过联想、想象,把无形的声音,外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常常是用人们比较熟悉的形象、可想的各种声音去比喻比较陌生的难以用拟声词摹拟的声音。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两句诗:“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你看: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交错杂弹,就像大珠小珠泻落在玉盘。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闻。

再看陆定一《老山界》里一段文字: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作者一连用四个比喻句写声响,调动读者以往的经验,引起读者多方面的联想,由于处于山谷,有的声音,分明来自远处,很低微,但由于寂静,听起来仿佛近在咫尺,而且响亮;有的声音分明起自近处,很洪亮,可是由于山峰重叠,反响回荡。作者以形象贴切的比喻,用耳朵里感觉到的声响,烘托午夜雷公岩的寂静,生动具体地将自己的深切感受细腻入微地描绘出来了。

下面一段用比喻写声音的语段也相当优美:

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优雅的“水袖”中,从她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掉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叶君健《看戏》)

声音是无形的,人们看不到也摸不到。相较有形的事物,声音的摹写是非常困难的;例句中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具体化了,通过比喻表现了清晰可现的画面:晶莹透亮的“珠子”,“一笑一颦”的表情,“优雅的水袖”及“婀娜的身段”,这些生动的画面调动读者依据这些视觉形象,联想到音乐形象,使人觉得美不胜收。

一些同学用比喻来描绘声音的笔法也相当老练,相当优美,也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如一同学模仿白居易的《琵琶行》,写到:

天不知什么时又阴了起来,雨说着说着也就来了。起初,雨不大,叮叮咚咚,好像无数珍珠落到玉盘上。尤其是敲在屋瓦上的古老的音乐,似乎柔和而又铿锵,似乎远远又逼近。重重轻轻,密密细细,点点滴滴,仿佛俞伯牙《高山流水》中的沉吟。似水柔情,雨仿佛在诉说着婉转的心声。后来雨越下越大,大得砸在梧桐叶上啪啪作响,房檐上飞流下来的水嘈嘈切切,清脆悦耳,真可谓‘大珠小珠落玉盘’,使人心旷神怡,偶尔来阵风,树枝便扭着身躯,叶子呼呼地响,挤出了千万点水珠,飞落而下,与檐下的滴水一唱一和,创作一曲大自然的交响曲。”

这位同学写声音时奇妙地运用拟声词、比喻的手法,十分形象具体地写出了雨声的特点。需要指出的是,用这种方法,比喻一定要贴切,不要牵强附会,生搬硬套。

三、善用侧面描写,间接表现声音之美

侧面写声音即把听众的感受,通过自己的动作、神态、嗅觉、视觉等感觉外化出来。例如,林嗣环的《口技》中,作者一方面着力描写表演者口技的高超,另一方面又注意写听众的反应,从侧面显示表演者技艺的高妙,如第一处写观众的反应“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描写他们专注、入神及叹服的神态、动作,有力地表现了声音那夺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又如《明湖居听书》在王小玉演唱完后,就用“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等描写,从侧面写了歌声的美妙绝伦,并用台下听众的议论(感受)――“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我总不懂……及至听了小玉先生说书,才知古人措词之妙。每听他说书之后,有好几天耳朵里无非都是他的书……”,烘托了小玉的歌声是何等的美妙动听。

四、巧用通感写声音,状美妙声音如在耳边

运用通感这一修辞手法可将人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形容或比喻勾连起来。高明的作者写声音时往往会巧用通感将无形之声化为可见之物。刘鹗《明湖居听书》就运用通感描写了王小玉美妙的声音――“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这段文字,作者先是把听觉范畴的歌声用味觉范畴的吃人参果描绘,表现了歌声的悦耳动听,接着又用触觉范畴的浑身畅快表现了歌声之美妙令人心旷神怡,最后又用视觉范畴的钢丝抛入天际描绘了音调之高令人叹为观止。又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一文中“远处的钟楼上飘来了温暖的歌声。”歌声本来是听到的,用的是人类的听觉;温暖本应是人感觉到的,用的是人类的触觉。可是作才在这里却说歌声是“温暖”的。在这里,作者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人们听到声音之后的那种舒畅的心情。

象声词作文篇5

关键词:表演 声乐演唱 作用

声乐演唱中的表演要求演唱者要讲究作品内涵的分析与声乐技巧的结合,讲究内在素质的转换等等。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表演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

一、声乐演唱中的表演

声乐演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力量。它是继声乐作品依词谱曲或由曲填词后的第二次创作,它既忠实于原作也需要在一定尺度内进行重新加工。表演要使形体、眼神和情感都能恰当地表达其内容与形式艺术上的完美统一,达到审美上的形、神、韵要求。声乐演唱中的表演应具有表演的一般特征,但又应具有自己所独有的特征。演唱者一方面要表达作者的意图,另一方面还要对歌曲进行表演,进行再次创作,这样歌曲才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演唱者要在自己的头脑中唤起内部视觉意象,这种意象是在歌曲规定的情景中所创造出来的,要使歌曲内容表演的真实可信,把歌曲的情境变成演唱者自己表演的情境。每一首歌曲都有特定的情境,不同歌曲的情境,就包含着不同的时间、人物、地点、景物等视像,声乐演唱者要准确地理解、认识和运用这些特性。

二、表演在声乐演唱中的一般机理

首先,表演是声乐作品内涵分析与声乐技巧的结合。演唱者在表演一首声乐作品时,除了要拥有好的发声技巧外,还应该具备很好的音乐理解力和敏锐的想象力,也就是要求对声乐作品内涵要加以仔细的分析。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够很好地去表现一首声乐作品。其次,表演是演唱者心理、文化素质的内在转换。作为优秀的演唱者,应该要具有多方面的素质。在具有娴熟的演唱技巧和完美的表现力的同时,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表演是演唱者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内在转换。声乐演唱,要求演唱者不但要有高超的歌唱技巧,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演唱者的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演唱的成败。因为对演唱者来说,表演也是一种心理素质的内在转换;声乐演唱,要求演唱者在理解原作的基础上,赋予声乐作品以新的内涵。而演唱者文化素质的高低,就直接关系到他对声乐作品的悟性和理解力。所以在我们注重发声技巧外,还要求我们丰富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三、表演在声乐演唱中的基本要求

表现真实性: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对原作的把握和理解的准确程度我们称之为真实性。它体现着表演者的感受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也体现着表演者的艺术修养。要求演唱者能准确地分析、理解和把握声乐作品所体现的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方法、音乐风格及作品的历史背景;歌词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段意的句逗分明、音乐节奏的快慢徐迟、旋律的高低起伏、装饰音的丰富多彩、情绪情感的哀乐忧伤;高潮的布局、词曲结合巧妙构思的整体性,也都是表演者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突出创新性:创新性是指在表演真实性的基础上个性化的表现形式。富有个性的声乐表演,要具备对声乐作品的独特认识和理解,包括对自身歌唱条件和特点的准确体现,对个性演唱风格的塑造;同时表现为对原作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包括对原作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的准确把握,对作品音乐结构、表情术语以及音乐构成方式与歌词语句、音韵、词义关系的把握;还要表现为对作品生成背景和相关学科知识的理性分析,以及作品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和影响。体现完美性:演唱者的心理、气质各有差异,对生活的感受也各有不同。同样,他们对艺术的见解和表演也就体现出了不同的艺术个性。选择适合自己的演唱表演发展的技术和方法,扬己所长,避己所短,走自己的声乐表演道路,才是保持声乐表演艺术个性,从而体现出艺术的完美性。

四、表演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象声词作文篇6

关键词:古典诵读;诗词;语文素养

古典诗词是用凝练形象的文字,用极富节奏感的韵律渲染出感人的氛围,营造出独特的情境,传达出作者细腻的情感体验,这就需要读者通过朗诵走进诗词,在朗诵过程中口诵文字、心临其境,拉近语言的时空距离,有助于对文本进一步深层次地挖掘和揣摩,这样,古诗词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才能真正在古典诗词的浸润下获得深厚的语文素养。

一、强化古典诵读,培养学生语感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的确,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语感是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语文学科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在言语活动中的语感。我们很多时候也会说,这个人的语感很好,这个人的语文素养很高。那么,什么是语感呢?叶圣陶认为:“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是对语言文字的正确丰富的了解力。”也就是说,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带上了浓厚的直观感觉、习惯经验,是长期耳濡目染强化和积累后的一种顿悟,是由感性的直觉认识不断上升到理性的理解,然后获取、吸收,自我内化,最后再通过感性的直观表现出的语言技能。

朗诵,其实就是有感情地放声言说,声音联通了眼、耳、口,以及大脑之间的各方信号,可以增强对语音语调、语词组合、语法规范的感受和领悟。初中阶段对学生的文言语感和文言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获得文言语感,在这个过程中,正确有效地发挥朗诵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语感有着重大的帮助。

在朗诵古诗词的时候,因声悟语言,可以更轻松地理解古诗词写作的一些章法、句法、词法特点,能更好地了解作家的个性气质和作品风格,从而整体把握古诗词。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作品均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按照不同时期和体例进行编排,包含了各种题材,体现了知识的系统连贯性和情感的丰富多样性。丰富的语气语调,多变的句式,经过反复朗诵和揣摩,在无形中内化为学生的语言感觉,丰富个体的语言存储,增强对言语的敏感性,提升对文本的理解力,进而内化成自身的语言修养和思想素养。

二、强化古典诵读,体味诗词内涵

1.诗词形象再现

古诗词作品形象鲜明,有诗词中塑造的景物形象、人物形象,还有作者的个人形象,我们要理解诗歌,体悟情感,就要先让其中的形象鲜明可感。朗诵时,朗诵者通过设身处地去感受作品中的各种形象,然后再建立自己的内心形象,让内心形象与作者塑造的形象相契合,从而通过语音表达出生动的场景画面,呈现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反复朗诵,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闻其声,感其情,入其境,就能如见其人,如现其形,让声音再现的形象与诗词作品中的形象互相交融、相得益彰。

2.增加内容理解

朗诵是通过对文本的语音外化,来实现对文本理解的内化。它可以把抽象的思想情感,转变为形象的可以感知的文本声音。与此同时,朗诵的准备练习,也必须建立在理解领悟诗词内容的基础之上,朗诵者心理应和作者心理形成默契。

古诗词语言意蕴深远,语词背后包罗着多层含义,一般除表层义之外,往往有深层义、双关义、隐喻义等。这种暗示的话外音,正是诗歌难以理解的关键,仅靠教师的讲解无法让学生全面理解掌握。如果借助朗诵,一个一个语音在耳畔回响,一句一句诗句在心中感知、琢磨,学生就能在上下句的联系中准确把握语词和句子的含义,对古诗词内容的感性认识就会越来越深,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那么,正确品读古诗词语言深层的含义,充分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怀,就不再是让学生烦恼的问题。

3.感悟作者情感

古人云“诗缘情”,每一首古诗词都蕴含着美好的情感,我们学习古诗词,不仅要认知、理解,更要有情感的投入,朗诵的过程需要朗诵者情感的积极参与。如果朗诵时,朗诵主体没有充分调动自身情感,诗词文字的语音呈现就缺乏感染力,这就不是朗诵,而是读。因此,需要朗诵者在朗诵前下好功夫,尝试去分析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然后把这种感情通过自己的语音传达出来,无论是节奏快慢把握,还是停顿重音的设计,语气语调的处理,都要与诗词作品内容、思想感情保持一致,朗诵者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要紧密相融,这样才能以声带情,以音传情,发挥朗诵的积极作用,从而感动听者。

象声词作文篇7

吕先生的话与识字教学关系很密切:一是“本国语文”不过关,首先是指识字教学不过关;二是好学生“得益于课外看书”,但不识字就无法去“课外看书”。吕先生的批评过去了近二十年,今日情况似乎比当初更糟,初中生语言贫乏,写不出象样的记叙文、说明文,且错别字累累,严重影响了表情达意。某市96级中师生升学语文成绩居然三分之二不及格,有的班最高只有六十五分。能考上中师的好学生语文水平如此,其他学生则更差。笔者觉得如此现状源于语文教学界对识字教学重视不够,认识不清,对汉字特点体会把握较差,导致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不当,如不及时扭转,语文教学,尤其是识字教学的前景则很不美妙。为此,笔者就识字教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切望专家同行指教。

识字教学的原则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理应遵循语文教学的一般原则,如理论联系实际、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及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相结合等原则。但识字教学与拼音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相比,教学内容迥异。识字教学的内容是汉字,汉字是世界上现存唯一的表意文字,其特点是以象形为基础,以表意为主体而达音形义的统一。汉字本身的特点与儿童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低级到高级的认识心理特点相结合,必然会产生汉字识字教学的特殊原则。把握了这些原则就等于把握了识字教学的关键,就能事半功倍,否则就事倍功半。

一、以字形为突破口,音形义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据汉字本是音形义相结合的统一体这一特点而提出来的。汉字字数多而音节少,《汉语大字典》收字55000个,国家颁定常用汉字7000个,而音节只有410个,音同音近的字很多。汉字字形包括三个层次:一是零件,指组成偏旁部首与独体字的笔画,基本笔画五种,常见笔画28种;二是部件,即组成合体字的偏旁部首与独体字,常用偏旁140个,《新华字典》偏旁部首189个,独体字数百个;三是结构,汉字的结构既指零件和部件组成汉字的结构,又指零件和部件组成汉字的顺序。汉字字形复杂但可分为三个层次,有规律可寻,掌握了规律便不难书写理解记忆。汉字字义有一字(词)多义和一义多词,有近义词、反义词之分。汉字可独立成词(单音词),又可作语素而与其它语素构成双音词、多音词等合成词,(有的字独立无语义,如徘徊,要二者合起来才组成一个语素,因数量极少,此处不多说)。汉字字(词)义复杂,构成新词的能力强,是汉语成熟的表现。汉字构成新词后,其义或与本义同,或与本义近,有的还与本义大异,但大多有迹可寻,可据本义及前后文进行理解。

汉字是音形义相结合的统一体,识字时首先入目入心的是字形,而汉字又是以象形为基础,以表意为主体,据此就产生汉字识字教学的核心原则——以字形为突破口,音形义相结合的原则,即识字教学不仅要识记汉字的音形义,而且要建立三者之间的联系,主要是见形而知音义,兼及闻音而知义形,表义能辨准字音,写出字形。

识字首先接触的是字形,我们就要以分析字形为突破口,再根据汉字造字或象形或指事或会意或形声的特点,先讲音或先讲义,达到音形义的结合。如教象形字“羊”,字形象羊,是一种家畜,读作“yáng”。如教指事字“刃”,字形是刀口上加一点表示刀口,刃便是刀口的意思,读作“rèn”。教会意字从分析意符入首,再涉及义与音,教学便生动形象有意思。如田中草为“苗”,不正即“歪”,犬叫为“吠”;又如双木为“林”,表示许多树林,三木为“森”,表示更多的树,多得遮天蔽日,三人为“众”,由此引出一条规律:凡三个相同的独体字(意符)组成的新字都表示多或程度深的意思。汉字中形声字最多,形符表意,声符表音,教学时先分清声旁与形旁,再先讲义或先讲声,如教“急,声旁是“几”,读“jī”,形旁是肉(月)旁,肌指动物身上的精肉,词语有“肌肉”。形声字多,规律性也强,但因古今音变,不少形声字的声旁不能准确表音,有的成了近音,有的音差别很大,所以要加强正音教学。对部分形旁声旁换位而组成的不同形声字,如“晖”、“晕”、“纹”、“紊”等尤须注意区别。

二、字词句相联学用结合的原则。

以字形为突破口加强音义联系的识字教学原则能解决大多数汉字的识记,且能通过比较找出许多识字规律,但它往往只能解决该字的本音本义与一字一音一义问题,而一字多音多义和非形声的同音字则难以区分。这就需要按照学习语文的特点,加强字词句的联系,学用结合,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识字,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学习积淀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加强对汉字的识记掌握。符号学告诉我们,语言本身有指示义与隐含义,隐含义由语言环境所决定,就是所谓言外之意。汉语(包括汉字)的隐含义往往曲而且深,就需要结合句段篇,甚至结合句段篇以外的语言环境来理解。

如教“强”,此字本来是形声字,左形右声(右声原为“疆”字的右半部分,汉字简化时作“虽”),本为“弓硬有力”之意,引申为“有力”,常用义“强壮”之“强”,与“弱”相反,读“qiáng”;而强词夺理,强人所难之“强”则是据“有力”之意引申为“硬要,迫使”之意,读作“qiǎng”;“倔强”的“强”念“jiàng”,是据“有力”之义引申为“强硬不屈”之意。三处不同音而音近,不同义而义近,读音意义区别微妙,如不组词入句则难以区分并真正掌握,如编成“他身体强壮,性格倔强,常常强人所难”,学生便很容易掌握了。

又如“差”,在差数、差错中读chā,作名词词素,而“差不多”的“差”则读作chà,作形容词,二者音近义近,而“出差”的“差”读作chāi,与前种用法既不同音又不同义,“参差”的“差”读作cī,是双声连绵词中的一个音节(字)。“差”的四种不同读音与用法,尤其是“差错”与“差不多”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由字组词,由词成句区别与掌握。教非同声旁形声字的同音字亦应字词句联系,采用结合的原则加以区别掌握。如教“再”“在”,二者读音相同,字形大异,难在意义与用法难以把握。

“在”一个作动词,如“他在北京”;一作介词,如“他在北京念书”;一作副词表正在之意,如“他在讲话”。“再”是副词,在动词形容词前表“又”、“接着”之意,如“你再说一遍”。

三、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的原则。

应该说汉字与形象和具体事物有天然的联系:象形字见字而知形象事物;指事字以象形字为主体,只加了一个指示性符号,识字时由象形字的形象联想到指事字的形象,如识“刃”字先想到刀,再想到刀口“刃”;会意字常由两个(或多个)意符的形象而联想创造出新的形象,如“明”由日由月的形象联想到日月当空的光明;形声字虽以表音为目的,但亦有一意符可表形象或与形象有关,有一类形声兼会意的字与形象关系更密切,如“妙”,既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又是会意字表“女少(Shào年轻)为妙”。另据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研究,表音文字与表意文字在思维形式上起着不同的制约作用。日本心理学家认为,人脑对拼音文字与非拼音文字的处理分别由两个不同的部位来职掌,汉字具有“左视野优越性”。(见张人骏编《台湾心理学》,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176页)而左视野传入的信息主要由右脑处理,右脑又主要储存“图像”,所谓形象思维主要由右脑完成。这又说明汉字的表意与形象思维具有天然的联系。

儿童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事物的外表到事物的本质,从事物的简单联系到事物的复杂变化,其思维特征是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而逐渐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识字,尤其是识记字形,理解字义,就要按照儿童这一认识事物的心理思维特点来进行。

这一原则的贯彻首先在识字要从字形联系到具体事物,进而理解词(字)义,再进而从具体到一般全面掌握该字。有条件的,要采用实物、模型、标本、幻灯录相展示事物,或用动作表示语言描绘等手段,引导学生联想概括思考,进行形象思维与抽象思想。如教“笔”,先让学生观察一支毛笔,明白笔杆是竹子做的,笔尖是毛做的,笔原指写字的毛笔,是个会意字。再让学生思考并列举还有哪些笔,学生列举了钢笔、铅笔、圆珠笔、排笔、油画笔等,进而启发学生明白凡可用于写字画画有笔杆有笔尖的都叫笔。有条件的还可以笔杆是直的来启发学生理解“笔直”、“笔挺”等词的意义。这样学生就从字形到字义,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掌握了字形、字义、字音,既掌握了笔的内涵,还扩展了对笔的外延的认识。

其次,对抽象字(词)的认识要重视由词到具体事物的联系,再到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如教“上、下”,先从字形上看,让学生明白“上”表示尖头向上,“下”表示尖头向下;再以“鼻在上,口在下”,“眼在上,鼻在下”的歌谣让学生形象地体会到上下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小学教材中的反义词归类识字常可采用这种方法。

在具体的识字教学过程中,以上三条原则可灵活使用,如教独体字,可从分析字形笔画入手,能通俗地讲明字是象形指事者一定要讲明,再及音义;教合体字,则从分析字形结构入手,讲明该字是会意或是形声,再及音义;如教抽象字(词)如反义词,则应相互联系,力求从形象到抽象;教多义多音字,则应联系字词句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如区分形近字,则应从字形入手,再及音义。总之,把握分析字形要清楚,教读字音要准确,领会字义要具体形象,老师学生都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那种老师看字词典照本宣科的作法,以为学生能看懂字词典或词语手册就全面掌握了字词的想法是懒人的行为与错误的认识,亟须扭转纠正。不然,学生识字不牢(也不多)就难以进行理解阅读,积淀语言,提高理解与表达能力,亦难以提高其观察、分析、综合比较识记等能力。

对识字教学及文字改革的几点意见 小学生的识字教学是一个极重要的基础训练,中学生的识字教学也很重要,识字不牢不多便影响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写了错别字不唯影响表达,还可能闹出大笑话,伤儿童自尊心,影响儿童一生成长。小学的识字教学涉及到小学老师的教学、中师生的语文教学、小学与中师的语文教学大纲及教材,还旁及国家语言文字改革等诸多因素,要诸方面配合,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笔者仅提以下建议:

一、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识字量2500个太少,应恢复到3500个。

因为2500个常用字在现代白话文章中的覆盖率只有97.97%,学生难以进行一般的课外阅读,还是个半文盲水平;加上1000个次常用字达到99.48的覆盖率,虽比《现代汉语通用汉字表》的7000字还差一半,但已脱盲,可以进行较为广泛的课外阅读。大纲减少小学生的识字量主旨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有利学生的身心发展。其实汉字音形义相联,其音节简洁浏亮,讲究阴阳上去抑扬顿挫,富有音乐美;字形复杂多变而富有形体美,又能从形知义知音;字(词)义复杂却又有迹可寻,其识记是形象的艺术的有趣的。只要教习得法便易学易记,且每课时学一个多生字,小学毕业识字3500左右当不是难事,何况少时识记深刻,终身受用无穷呢?

二、小学教材加大识字量的有效途径有三:一是增加会意字、形声字归类识字量;二是新增同音字、形近字归类识字,因为同音字、形近字是错别字的主要来源,很多东西连老师也不明其所以然,如归类教学,从音形义结合的角度对比区分,学生的记忆理解肯定比分散教学深刻;三是编选一些生字较集中的优秀文章(包括浅近的古诗古文)让学生在识字并理解文句文意的基础上精读记诵,这样既有利于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也达到了通过记诵积淀语言增长知识的目的。

三、小学教师及即将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师生要修习文字课,掌握一定的汉文字基础知识,学习并掌握较为先进实用的识字教学原则及方法,尤其是以字形为突破口音形义结合的教学原则,因为这是就汉文字自身特点而产生的原则,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现行新《现代汉语知识》与《小学语文教学法》的文字部分较旧教材有所充实提高,但仍不够系统科学实用,且不是教学重点,又时间不够,学生难以进行充分修习,以便将来进行文字教学。这种现象也须改变。

四、国家语言文字改革工作要综合考虑汉文字的内部规律、识字教学实际及汉字微机处理等因素,加大改革力度,促使汉语标准化、规范化、实用化。

象声词作文篇8

以卷一为例,卷一“辨字同音异”共收列44个部首,184个字,445个条目。其中四声和清浊变化引起词类改变的有137项;未改变词类,仅引起词义变化的有122项。可见四声和清浊变化引起词性的改变与词性不变而词义变化的总数大致相当。这个数字还说明,所谓“四声别义”,这个“义”不应当只是词义的变化,还应该包括词性的变化。

一、音变构词

音变构词是指通过音节中音素(声、韵、调)的变化来构造意义有联系的新词。只涉及声母变化的,可以叫变声构词;只涉及韵母变化的,可以叫变韵构词;只涉及声调变化的,可以叫变调构词。

《音辨》的这些异读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通假字、古今字;一类是通过改变一个字原来的读音,表示它的意义或作用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传统上叫做“破读”或“读破”。如“解衣、衣我”,后一个“衣”读去声,意思是“给……穿”。

唐宋以前对音变构词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没有对音变构词与音近假借形成的异读做出明确的区分。从贾昌朝的《音辨》开始,才把音变构词跟音近假借形成的异读区分开来。音变构词是由于词义引申而产生的一种构词现象,而音近假借则是一种文字的借用现象,与词义引申无涉,两者的本质不同。因此,由于音近假借而形成的异读与音变构词的破读是不一样的,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

二、四声别义

古汉语中,往往用改变一个字(词)的读音(主要是声调)来表示不同的意义或者不同的词性,前人将这种方法称为“四声别义”,又叫“以声别义”,也即上文所说的“破读”(或“读破”)。

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把音变别义的字纳入同源词中,其中就包括四声别义的字。王先生对四声别义的字跟汉语、汉字的关系做了细致的分析。《同源字典》中说:“分别字可以产生,也可以不产生。例如‘长’字,既是长短的‘长’,又是长幼的‘长’,至今没有人造出分别字。但是‘陈’和‘阵’同形,汉代以后才产生了‘阵’字。”他认为,四声别义是同源词的一种。显然“如字”,就是原始词;所谓“破读”,就是滋生词。滋生词跟原始词在字形上的关系是次要的:滋生词可以造出分别字,也可以不造出分别字;但它们在语言上的关系是一样的。有时候,人们原来不给滋生词造出分别字,后来才给它造成分别字。王力先生《汉语滋生词的语法分析》中列有“同音不同调的滋生词”,其中既有写成同一字形的,也有写成不同字形的,都是透过文字的表面现象,从语言的立场观察声调辨义现象而得来得深刻认识。

其实具有四声别义的字跟写法不同且声调有别的同源字很难区分。常常有这种情况:有些词意义变了,声调也转换了,起先仍写作同一汉字,到后来才为破读音另造一字,如《同源字典》所举的“陈:阵”。甚至后来为破读音另造的字也不用了,又用原来的那个汉字。如“欲”本读入声,贪也;破读去声,嗜欲,后写作欲;今天又简化成“欲”。《音辨》中收录的“同音不同调的滋生词”,有一部分在此书仍是同一字形,后来分化成不同的字形,也就是有了分别字。如箸,《音辨》陟虑切、陟略切、直略切、直虑切,这就属于字音、字义都不同,但是字形并没有分别,但是后来,箸的四个意思,随着意义的分化,字形也有变化,有了分别字,四个意思分离分化为两系。“箸”后来专用来指称食具筷子,而不表示明显、显著、著作等意义;一系用于着衣,附着、着落等,字形再变作“着”。

《音辨》四声别义的词,如字和破读在语音上有四种关系:(1)同纽、同韵、异调,如“好”;(2)异纽、同韵、异调,如“长”;(3)同纽、异韵、异调,如“契”;(4)异纽、异韵、异调,如“食”。

《音辨》异读字读音的改变造成词性和意义的区别,主要有以下8个方面:

1、名词转化为动词,其声调变化有3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平声转去声。例如:

妻:与夫齐者也,七奚切。(平)、

以女适夫,七计切。(去)

王:君也,于方切。(平)

君有天下曰王,于放切。(去)

第二种情况是上声转去声。例如:

枕:首木也,章荏切。(上)

首在木日枕,章鸠切。(去)

女:未嫁之称也,下尼切。(上)

以女嫁人,尼许切。(去)

第三种情况是入声转去声。例如:

北:朔也,博墨切。(人)败也,音佩。(去)

度:约也,徒洛切。(人)

约之有所长短日度,徒故切。(去)

足:止也,子六切。(入)

益而止,子预切。(去)

2、动词转化为名词,其声调变化有3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平声转去声。例如:

量:酌也,龙张切。(平)

酌之有大小,龙向切。(去)

行:履也,户庚切。(平)

履迹也,下孟切。(去)

第二种情况是上声转去声。例如:

数:计也,色主切。(上)

计目也,尸故切。(去)

采:取也,仓宰切。(上)

所以取食,仓代切。(去)

第三种情况是入声转为去声。例如:

结:打结,古屑切。(人)

发髻,古诣切。(去)

契:用刀刻,苦结切。(人)

符契,苦计切。(去)

3、形容词转化为动词,其声调变化有2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平声转去声。例如:

比:和也,蒲之切。(平)

密也,毗至切。(去)

空:虚也,苦红切。(平)

虚之,苦贡切。(去)

第二种情况是上声转去声。例如:

近:迩也,真谨切。(上)

附也,其靳切。(去)

好:善也,呼皓切。(上)

向善,呼到切。(去)

4、由自动词转化为使动词,其声调变化有2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上声转去声。例如:

视:看,承矢切。(上)示意,神至切。(去)

饮:喝,于锦切。(上)

与人饮,于禁切。(去)

第二种情况是人声转去声。例如:

借:取于人,子亦切。(人)

与之,子夜切。(去)

乞:取于人,去讫切。(人)

与之,去既切。(去)

5、由不及物动词转化为及物动词,其声调变化有1种情况,即上声转去声。例如:

喜:悦也,虚己切。(上声)

欢也,虚记切。(去声)

语:言也,仰举切。(上声)

以言告之,牛据切。(去声)

从以上列举的例证看,词类转变可能会引起声调类别的变化。汉语的语法是以语义为基础的,词性变了,词义当然也起了变化。还有一种情形,就是词义变了,词性未变,音读发生了变化。

6、名词词性不变,音读变化,词义变化。例如:

牙:齿也,五加切。车鞣也,五驾切。

贲:饰也,彼义切。文章也,音班。

7、动词词性不变,音读变化,词义变化。例如:

分:别也,府文切。限也,扶问切。

披:张也,普碑切。分也,普彼切。

8、形容词词性不变,音读变化,词义变化。例如:

少:稚也,施诏切。鲜也,施照切。

强:坚也,其良切。坚固,其亮切。

以上列述的《音辨》中以声调变化标志词性或词义变化的情形,王力先生认为这是古汉语词汇的形态变化。他说:“在声调转化的许多词当中,就有一部分是为了区别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而引起声调的分化的。”通过以上的分析也可以进一步看出中古这种用声调变化来表示形态的方法是很盛行的。

《音辨》卷六都是一字两音,这些异读字都是音变构词,通过音变构词,改变词性或词义。通过我们的考察,论证了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去声大多为变调之音读。周祖谟先生曾著《四声别义释例》一文,“就(贾昌朝)《群经音辨》所举之词略释其例”,结论是:“有由平声变为上去二声者,有由入声变成去声者,其中由平变人,或由人变平,则绝少。据此可知古者平与人截然为二。因语义之藩衍,而平声可以读去,入声亦可以读去。此即魏晋以后去声字所以日益增多之故。”卷六229个字,其中:

1、平声变去声的有106个,占总数的46.3%:五,于方切、于放切;妻,七奚切、七计切;衣,于希切、于既切;文,无分切、亡运切;熏,许云切、许运切;媚,七邻切、七吝切;宾,必邻切、必吝切;冠,古桓切、古玩切;枕,章荏切、章鸠切;麾,许为切、许类切。

2、上声变去声的有51个,占总数的22,3%:采,仓宰切、仓代切;两,力奖切、力让切;左,臧可切、臧笛切;远,于阮切、于眷切;重,直龙切、直用切;子,将此切、将吏切;女,尼吕切、尼据切;饮,于锦切、于禁切;粉,夫吻切、夫问切;右,于久切、于救切;重,直龙切、直用切;数,色主切、色旬切。

3、入声变去声的有16个,占总数的7.0%:度,徒洛切、徒故切;折,之舌切、市列切;炙,之石切、之夜切;帅,所律切、所类切;恶,乌各切、乌路切;足,子六切、子预切;宿,思六切、思宥切;祝,之六切、之又切;借,子亦切、子夜切;乞,去讫切、去既切。

变去声的占据了变调构词总数的75.6%,去声都体现为变调之音读,又是后起之音读。各例以意义转变为主,有些词的语法作用也随着意义的转变而转变。

无论异读间表现为语法意义的差别,还是词汇意义的不同,其读音大都表现为去声与其他声调的差别。很明显,正是去声将后起义与基础又区别开来,从而起到别义作用。由此我们可以说,段玉裁的“古无去声”说大致正确。这一结论从《音辨》的四声别义字中取得了参证。去声表现出来得独特位置表明:去声既标示后起的意义,又是后起的声调。当我们将四声别义字所区别的意义展示出来时,就可以理解,去声成为变调的核心不是无缘无故的现象了。

《音辨》提供了大量通过声调变化引起词义和词性改变的异读字,对我们研究“四声别义”现象有很大的帮助。《音辨》在语言学中的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除了声调变化引起的词性、词义改变,还包括许多其他音变构词的异读字。“四声别义”本质上是一种语言现象,清代绝大多数学者之所以否认上古汉语有四声别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研究四声别义问题上,他们囿于汉字字形,没有升华到语言的高度来认识这种构词现象。《音辨》给研究古代异读现象提供了丰富材料,可以利用这些材料证明上古汉语存在着四声别义现象。

整理

参考文献

[1]孙玉文《汉语变调构词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作业指导书范本范文 下一篇:学雷锋标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