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开始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11-30 10:58:27

从现在开始教学反思

从现在开始教学反思篇1

[关键词]教学 反思 反思性教学

对一位教师而言,“他有丰富的教育经验”是一句很高的评价,从走上讲台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渴望着教育经验。仔细观察周围的同事,我们发现,对于从来没有教学经历的人来说,我们很难说他有教学经验,似乎教学的经历决定了教学经验。可是,同时我们发现,有些有二三十年教学经历的老师又未必比三四年教学实践的年轻教师更有经验。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室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爱限制。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研究的过程。作为教师,反思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对教学进行反思,开展反思性教学。

一、反思什么

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教学实践合理性由教学主体理性,教学目的合理性以及教学工具合理性等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又形成更高层次的合理性。为此反思活动中应对教学主体合理性、教学目的的合理性、和教学工具合理性进行反思。

二、什么时间反思

1.课前反思,指向于未来教学,使未来的教学设计建立在过去的经验基础上。课前反思具体落实在教学设计中,反思的结果是形成更加成熟有效的教学方案,年增加教学效能。

2.课中反思,指向于当前教学,对教学过程本身进行反思。课中反思需要教师有一种闲适的心态准备。事实上,很多老师没有养成课中反思的意识,也没有那种随时对教学活动进行审视的准备,所以出现问题总是来不及纠正。

3.课后反思,指向于未来教学,对教学经验和教学结果进行反思,包括对学生的表现和发展进行评估,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分析。

三、反思性教学的步骤

1.明确问题,确认教育困境的存在。

在反思时,应选择特定的问题加以关注,作为反思的对象。问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中碰到的困难,也可以是有效教学的经验,或是在业务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明确问题时要划清几种问题的界限,一是真问题与假问题的界限;二是个别问题与普遍问题的界限;三是感性问题与理性问题的界限,明确不同的问题有利于选择和采取不同的解决策略。

2.收集资料

围绕已明确的问题,从课程、学生、管理等等方面收集有关资料。如教师的经验、学生的感受、理论的指导等都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资源。

3.分析资料

以问题为中心,分析收集来的资料,达到理解问题,并形成对问题的表征。在这一步骤中,教师可以不断地进行自我提问,并对提出的问题在已有的知识中搜寻与其相关的信息。如搜寻不到,也可向其他教师请教,或阅读专业书籍,甚至上网查询。这种调查分析的结果有助于形成新的,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4.建立理论假设,解释情境,指导行动。

一旦理解了问题,就应开始尝试建立理论假设,以解决问题,并且在内心对行动的短期和长期效果加以考虑。比如“学生喜欢,师生融洽;面向全体,不歧视后进生;及时总结,学会整理;教学联系生活实际;相信学生,期待学生;让学生具有初步的自学能力和质疑能力;对学生的评价以激励为主。。。”就是好课的假设。

5.实施行动

在对行动的各种效果进行认真评价后,就可以开始实施行动计划。当这种行动再被观察和分析时,就开始了新一轮循环。

四、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以下是教学反思的一些常见方法,有:写反思日记,课后备课,开展观察课,召开备课组学术研讨会等等。反思日记可以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写下自已的教学经验,并与其他教师一起共同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缺点,同时学会在上课和作业批改后主动征求了解学生的意见,详尽记录教学的背景、效果、上课的具体感受,存在的问题以及经过反思后得出的解决办法与设想等。而课后备课则有助于教师从正反两个方面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专业水平。

如今,课改已实施10年,作为今后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更应不断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在教学中多思考,多质疑或评价自已教学的有效性,多运用反思的结果矫正自已不良的教学行为,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实践运用。

从现在开始教学反思篇2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规律;探索;教学模式

“情境—问题—讨论—反思”教学模式建立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上,在现代教学理论、数学教学哲学指导下,以初中数学基本知识和数学基本思想为目标,形成相对稳定的、循环的、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有四个环节:(1)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炼出数学问题,激起学生的己有经验和对新知识的求知欲;(2)师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进行独立思考,在个人的经验中各自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3)对各个方案进行交流、比较、讨论,给出相对合理的结论;(4)对上述结论进行检验、反思,进一步观察是否包含新的问题,从而在结论中提出值得探讨的新问题。

1、初中数学“情境—问题—讨论—反思”教学模式的宗旨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涵其中》指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作为中学基础学科的数学教学,担负着重要责任,要教会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会提出问题,然后经过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现代数学教学应关注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关注数学思想方法,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思维及创新意识的培养。然而,我在教学实践中深切地感受到,在初中流行的“教师讲学生练、一切为了考试”的单调重复的教学方式,正在一天天地消蚀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即使教师有时意识到要用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教学过程,往往也是由教师单方面提出问题,问题的产生也缺乏特定情境(尤其是学生熟悉的情境)的烘托和激发,学生依然是木然地对待问题。因而,我在实践中尝试探索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始终贯穿“情境—问题—讨论—反思”这几个基本要素和环节,其主旨在于:创造性地体现数学新教材内涵的基本理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基;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情境中隐含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求知: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在经常不断的思考、讨论和交流中,在迎接智慧挑战、有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成就与乐趣,不断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提供多层次选择和发展空间;构建学生必须的共同基础,加强数学的应用和实践。

2、初中数学“情境—问题—讨论—反思”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初中数学“情境—问题—讨论—反思”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是:“设置问题情境一提出数学问题一思考、讨论、交流一得出结论、反思提高”。设置问题情境是教学的前提;目的是在情境中产生围绕教学目标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将带领师生开展思考、探究等教学活动;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解决问题的方案,经过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思想,基本达成共识,得到相对合理的结论;对结论进行检验、反思;对已经解决的问题的结论进行讨论分析,提取其中包含的数学信息作为新的数学情境,进一步反思、质疑又提出更深层次的数学问题,就这样不断在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这一教学模式的四个环节相互依赖,每一环节都为后一环节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而后一环节又将教学活动推向新的阶段。

3、初中数学“情境—问题—讨论—反思”教学模式的特征

初中数学“情境—问题—讨论—反思”教学模式具有问题性、探究性、循环性和开放性特点。首先,带有较强的问题性。设置情境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创设他们熟悉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并能适当地提出问题,然后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是这一教学模式的主要任务之一。其次,具有明显的探究性。在该教学模式中,学生不仅仅要被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或书本上的问题,更要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学生从问题出发,经过思考、讨论与合作交流,主动提取数学信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探讨并检验问题的结论。因此,该教学模式自始至终体现着明显的探究性。第三,具有循环性。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是“设置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思考、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反思提高”。在最后一个环节“反思”阶段进行讨论,仍然可以提出新的有意义的问题继续研究,接着便开始了又一个新的“问题、讨论、反思”环节,将教学活动推向更高阶段。在最后可以以“讨论”环节结束,也可以以“问题”环节结束,还可以以“反思”环节结束,下节课应从后面的相应坏节开始。所以,这一教学模式的四个环节相互依赖、不断延伸,形成循环形式。第四,具有开放性。本模式的开放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从学生主体层面看,教学模式虽然有一定的教学目标作导向,但由于学生的个人兴趣、认知水平、思维方式等差异,对情境中呈现的数学信息的识别和分析的角度也不同。因而,学生提出的问题会灵活多样,甚至会提出超前的、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从教师主导层面看,每堂课的结构和形式因课堂上师生的活动情况而不断变化;时间分配和教学进度因课堂的生成而需要适当调整。所以,一节课可以以提出问题、讨论、或者反思后带来的新的数学问题等任何一个环节结束,下次课当然以后面的相应环节开始。这样使本教学模式从内容到形式均具有明显的开放性。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数学方法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9。

[2]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

从现在开始教学反思篇3

在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英国民族正在初期发展的进程中。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相辅相成,影响着整个英格兰民族的文明,同时也影响着早期的英国文学。基督教在当时的英国占主导地位,对英国的文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众多的早期英国文学作品中,创作于8世纪的英雄史诗《贝奥武夫》标志着英国文学的诞生,也是具有早期英国文学宗教思想特色的代表作品之一。

虽然至今学界仍对《贝奥武夫》的文学色彩持有不同观点,但就我看来,它是一部具有浓厚基督教色彩的作品。《贝奥武夫》主要讲述的是以贝奥武夫为主人公的英勇事迹和神奇故事,但由于作者是基督教徒,整部作品中还是糅合了不少基督教思想和文化传统。当时基督教开始在英国盛行,圣经对于当时的英国文学作品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将贝奥武夫看作是基督教中耶稣基督的化身。贝奥武夫的英雄形象,领袖气概和基督十分相似。尽管他不是宗教人物,但是他身上有明显的基督精神,一种强烈的救世精神,以及受到神力的帮助和指引,体现出的智慧和力量。同样作为领袖人物,身上担负着救赎受难大众的使命,贝奥武夫和耶稣都选择牺牲自我来换取民众的幸福。作者在这种刻画这种人物精神的同时,其实就是展现了一千多年前当时的英国人的价值取向以及人们对圣明君主的诠释。贝奥武夫所表现出来的人物特征,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敢和智慧,以及对人民的献身精神,就是凝聚了当时民众心目中伟大君主所必须具备的领袖特质。而作者则是通过在诗中对于此智慧和英雄行为之间关系的探究,来表达出这样的宗教文学思想。

然而这样的文学思想并没有持续很久。由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社会不稳定,战乱和疫病让人民开始呼唤人文精神。

从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更是将这股人文主义思想风潮推到前线。

二、人文主义思想的兴盛

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作为欧洲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不仅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开启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思潮。掀起欧洲历史上这场史无前例的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等奋臂疾呼,不遗余力地倡导以人性取代神性,以科学取代愚昧,以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取代消极悲观,遁世厌世的人生哲学,以追求个人理想和幸福作为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挑战腐朽的封建势力。这种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同样也在英国如火如荼展开,其思想精神也扩散到了当时的英国文学作品中。

在文艺复兴时期众多杰出的英国作家,如托马斯·莫尔,埃蒙德·斯宾塞,菲利普·锡德尼等中,最具代表性也是最伟大的莫属威廉·莎士比亚。他的诗歌和戏剧集中体现当时英国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其代表作《哈姆雷特》通过刻画了一个性格忧郁,为父复仇的王子形象,将哈姆雷特作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的人为主义代表。哈姆雷特并非生来就是忧郁的,面对父亲被谋害,母亲改嫁,自己爱情无果,这个黑暗的社会和残酷的现实逼迫他走向忧郁,内心的煎熬让他变得优柔寡断。然而,他并没有就此沉沦,内心满怀的理想和对人生的热情和希望让他决心复仇。他渴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击垮这股黑暗势力,拯救自己同时也拯救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正是莎士比亚将哈姆雷特内心的迷茫和彷徨描写得如此细腻,才能更加衬托出他冲突这样的思维局限,为了国家,为了正义决心挑战,并牺牲自我的精神。哈姆雷特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一切丑恶事物的憎恶,以及他坚信人类前途的光明,相信依靠人的理性和力量能够创造出美好的人生和理想社会都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精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升华了莎士比亚的悲剧思想,并不仅仅是描写一个悲剧,而更重要的是透过悲剧所要传达给读者的文学思想。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爱情是崇高永恒的,友情是真挚纯洁的。在诗人眼中,拥有爱情和友情就能摧毁世界的邪恶和腐朽。莎士比亚在诗中对这种真善美的追求,是他的诗歌的灵魂,也是当时英国文学作品中人文主义思想的灵魂所在,对于积极的人性美和人情美的追求,体现了他反封建,反教会的人文主义追求,表达了对人类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盼。莎士比亚的作品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反映着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文艺复兴带来的冲破封建主义的旧俗,开启全新的资本主义社会。新科技新文化促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用理性代替盲目信仰,用科学的眼光思考人生,认识到人的价值。这也是莎士比亚文学作品中的核心思想,也是当时英国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学思想的主要代表思想。

三、启蒙思想的全面展开

随着英国政治革命的展开,17世纪开始英国作家们开始从对人性的追求转为对理性的思考。在哲学领域,约翰·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全面深入解释了经验主义的核心观点,认为人类一切知识的泉源就是经验。洛克开创的经验主义被后来的乔治·贝克莱以及大卫·休谟等人继续发展,成为欧洲的两大主流哲学思想。在科学领域,弗朗西斯·培根在《新工具》中号召人们采用实验调查法。他认为要清楚头脑中一切错误的观念,偏见和幻象,就要首先收集事实,通过科学化的实验方法,归纳推理手的段从这些事实中总结其差异性,寻求性质和特点,最后得出结论。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归纳法。在政治领域,托马斯·霍布斯在《利维坦》中指出,人因为贪婪自私的本性一直发生战争,要让社会和平,结束战争,就必须制定社会契约。在这种博弈的社会关系中,有必要通过订立社会契约来规范所有人的行为,以达到自我持存的目的。他认为君主政体是实现契约原则的最好形式,这也正是影响深远的君主立宪制的最初形式。在宗教领域,伴随着宗教生活的多元化,以约翰·班扬为代表的社会底层民众与约翰·弥尔顿为代表的中产阶级为争取平等的宗教权利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着名的《失乐园》中,弥尔顿采用宗教讽喻的形式,通过揭露当时的反革命力量,表达对自由的强烈呼吁。自由在欧洲历史上第一次作为一种政治主张被明确的表达了出来。在教育领域,约翰·洛克在经验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 “白板说”的教育理念,他认为他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经验。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个集德性,理智,才干与修养于一体的绅士阶级人物,并提出了极为具体的教育内容,开创了现代教育思想的先河。

四、18世纪人性的推求

18世纪的英国,君主立体确定,科技飞速发展,为工业革命奠定基础。在这个英国社会转型之际,英国作家的文学思想也逐渐转为现实主义。由于启蒙思想的传播,人们认识到要铲除愚昧和宗教迷信,昔日的宗教寓言和骑士小说已不再走俏,因为当时的读者似乎更渴望了解现实生活,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封建专制,从而实现自由,平等、博爱、基于天赋人权的理性国家。我认为这正是现实主义在小说创作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由于科学的发展和科学思想的引入,作家们更推崇理性的文学思想。当时的小说大都体现了追求表现个人主义的创作取向。小说家们纷纷抛弃了以往的罗曼司和寓言小说留下的创作模式,将创作视线转向了更为现世的生活。

作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可以说是影响英国文学的一部着作。作者通过描述主人公鲁滨逊漂流海岛,战胜困难,艰苦创业的传奇故事,塑造了一个坚韧不拔,具有超强理性的个人主义英雄形象。其实我们可以透过鲁滨逊这个人物来看笛福。 笛福出生于英国下层中产阶级家庭,一辈子在英国日益蓬勃发展的工商业奋斗。他热爱商海的挑战,喜爱投资和冒险性的事业。因此他也把自己的这份感情融入到了他的文学作品中,笔下的人物都极具冒险精神,不受世俗的约束,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也开启了18世纪英国小说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五、19世纪的浪漫主义思想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文学思想出现了重大的改变也由此达到鼎盛时期。英国作家们不满资本主义城市文明的高速发展,追求向往自然,于是纷纷摒弃了古典主义追求典雅,规范的原则,转向重个性,好想象,尚自然,反权威的创作思路。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和理想境界的呈现。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崇尚创作的绝对自由,追求个性解放。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反抗习俗的束缚,要求文学突破描绘现实的范围。

2、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迷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的腐朽和沉闷,具有很强的革命性。

3、从历史中选材,酷爱描写中世纪以往的历史,从司各特开始,到雨果、大仲马等浪漫派小说家。但并不注重反映历史的本质面貌,而是重想象,力图通过想象创造出全新的艺术领界。

4、这一时期的文学题材转向自然,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的文明和现实,寄忧思于自然,用自然美来对照社会的丑。英国也是最早出现浪漫主义文学的国家之一。

六、批判现实主义思潮

伴随着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维多利亚时代的到来,英国的文学思想也从浪漫主义思想过渡为批判现实主义思想。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学作品更多的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罪恶和腐败,严厉批判了种种弊端和邪恶。注重道德内涵,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表现出对人类命运和前途的深切关怀。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小说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简奥斯丁和她得《傲慢与偏见》。作者通过小说中的一个家庭中的五桩婚姻,向我们表达了对在相互理解,真诚爱情基础上的婚姻的赞许和对以门第财产,衣食之计,以及相貌为基础的婚姻的讽刺。通过表达作者的婚姻观和价值观,我们也能从中看出作者对于当时社会女性地位低下,命运不公的愤愤不平。她的小说为英国文学从浪漫主义思想过渡到现实主义思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开始对女性生活和命运的关怀。

七、20世纪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20世纪的英国文学一方面延续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承继英国文学的优秀传统,并发扬光大,另一方面,许多作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传统进行突破。应和当时社会,科技,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变革,现代主义文学开始兴起,纷纷表达反传统的精神,否定固有的文学观念,表达方式,审美原则。他们崇尚全新的时空概念,重视艺术形式的改革和创新。杰出代表为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伍尔夫的《戴洛维夫人》和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此外,女性作家群也在壮大。女性作家开始涉足文坛,通过文学作品来争取女性群体在社会的地位。代表作家有阿加莎·克里斯蒂,莱辛和默多克等。

八、总结

从现在开始教学反思篇4

反腐倡廉教育心得体会(一)通过宣传教育月活动,深刻反思自己,认识到自身在理想信念方面、在政治生活学习方面、在改造自己主观世界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决心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尽快克服和纠正,做到“三个始终坚持”。

一是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山区高速运营一线工作人员,我深知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只有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才能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好党政交给的工作任务,才能更好地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因此自己将坚持经常性的深入学习和钻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展观”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言行;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反面案例与正面教育相结合,注重学习效果,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同时,自己要按照党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确保不出任何违法违纪问题。

二是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完成好党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最根本的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要时刻注意树立警醒意识,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正确立场和态度,自觉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进一步加强世界观的改造,用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判断、检验是非功过。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心系组织重托,心系群众冷暖。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端正思想作风,提升思想境界,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三是始终坚持执行党的各项廉政建设规章制度。王怀忠、肖作新等被绳之以党纪国法的事实,再次昭告世人:在社会主义中国,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违法乱纪,终究逃不脱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以身试法者必亡。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积极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既用宪法和法律约束自己,也用党章和党的纪律规范自己,以实际行动带动党风、行风的进一步好转。特别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

四是注重调查研究。经常深入基层班组,了解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指导工作。调研中注意把一些事关全局的重要问题和工作想法带到基层班组,解剖典型,深化认识,廓清思路。

反腐倡廉教育心得体会(二)4月28日下午,有幸参加了在公司总部举办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报告会,听取了潍坊奎文检察院渎职侦查局局长李娓霞同志做的专题案例警示教育报告和公司纪委副书记刘志良同志、监审部副主任刘乃娥同志分别进行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和政纪法规教育,受益非浅,感慨良多。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有些党员干部在个人欲望的驱使下逐步淡漠了法制观念,在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子女关面前前丧失原则,置党多年的培养教育于不顾,利用职务之便做出有悖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原则和宗旨的事情,迈出了罪恶的步子,把自己送入了地狱之门,最终身败名裂,甚至是以生命为代价。教训是深刻的、令人痛心的,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我们一定要从这些案例中吸取教育,引以为戒。结合公司当前开展的反腐倡廉教育活动,我认为,公司广大党员干部应带头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不学习思想就无法进步,能力就无法提高,领导方法就无法改进,做出的决策也就不可能正确。一些党员干部在学习上总是静不下心来,总是以工作忙为借口,推三阻四,走形势主义,结果是“只闻学习口号响,不见学习水平涨”。许多东西只有静心研读,才能有所思,有所获。活生生的事实还告诉我们,不学习,思想就得不到改造,心就不静,心不静,欲望就容易膨胀,就拒绝不了诱惑,一遇到诱惑就容易乱了方寸,就容易被诱惑的绳索绊倒。因此,党员干部必须要经常认真学习,从书本上学,从实践中学,学到真本领,努力做一个新时期优秀的党员干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是始终保持廉洁自律的行为规范。两袖清风,清正廉洁,这是每一名干部最基本的行为准绳。党一直教育我们要廉洁奉公、严格自律,经常向大家敲警钟。党员干部不廉洁,不仅会使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受到扭曲和破坏,而且会使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有些党员干部并非学识不高,能力不强,就是因为未能廉洁自律,最后走向犯罪。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重、自律、自醒,排除非份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官之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三是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优良传统。近年来,有一部分党员干部,淡忘了艰苦奋斗作风,贪图享受,热衷于追求个人和小家庭的安乐,抛弃党纪法规,贪污腐化,走上犯罪的道路。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恪守党的宗旨,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始终不渝地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反腐倡廉教育心得体会(三)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中,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同时也与消极腐败现象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反腐倡廉的理论与实践,深刻认识反腐倡廉建设贯穿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必要性,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腐败是私有制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的痼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开放社会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容易滋生和蔓延。这就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始终与腐败现象作斗争,把反腐倡廉建设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

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的危害性是全方位的。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说,如果不坚决防范和惩治腐败,任凭腐败现象蔓延,最终将导致经济衰退、政治动荡、文化颓废、社会混乱,导致党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就必须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指出:“我们自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个方面的政策以来,不到一两年时间,就有相当多的干部被腐蚀了”,“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么,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他还强调,整个改革开放过程都要反对腐败。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们党对改革开放过程中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反腐败的必要性的认识更加深刻。xx同志指出:“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经历一个艰难的新旧体制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制度和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工作中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也会给腐败现象滋生以可乘之机。”“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对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和任务的认识更为清醒,xx同志在党的xx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夺取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胜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第一,坚定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和决心。正确认识形势,是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当前的反腐败斗争形势,我们必须看到两个方面:一是成效比较明显,必须坚定信心。通过这些年来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腐败现象进一步得到遏制,党员违纪案件有所减少,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提高,要继续坚定反腐败必胜的信心。二是要清醒地认识到,形势仍然严峻,必须坚定信心。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消除。反腐倡廉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既要树立忧患意识,增强紧迫感,又要坚定信心,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

第二,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夺取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胜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当今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不同,反腐败的模式也不尽相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渐形成的反腐败模式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体制下建立的,本质上是政党主导型的反腐败模式。这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

第三,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反腐倡廉建设中。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反腐倡廉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是反腐倡廉必须始终为促进发展服务。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科学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着力解决影响和干扰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执纪为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反腐倡廉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民意、关注民生、维护民权,坚决查处违纪案件。三是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性。要全面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做到惩治和预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真正做到教育、制度、监督并重,使反腐倡廉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

第四,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是党的xx大提出的重要任务。作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腐倡廉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是思想观念要更新。当前,反腐倡廉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用新的眼光审视、判断和分析新形势,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各项工作。二是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尤其是在促进权力阳光运行上要有新突破,在加强**监督上有新举措,在查办案件上有新动作。三是创新体制、机制。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实现体制、机制和制度的改革创新,找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对策和办法,不断取得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成果。

反腐倡廉教育心得体会(四)通过这次认真的学习,看到少数党员干部放松了对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抵御不住诱惑,走向了犯罪的深渊,以致身陷囹圄,结果令人痛心,我对此感受颇深,启发很大。

一 、加强学习思想理论,以案为鉴,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始终坚定共产主义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自我警能力,坚决抵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欲横流的诱惑,过好权利关、金钱关、人情关,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抵御住各种诱惑,立于不败之地。以案为鉴,时刻为自己敲醒警钟,要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反面教材中汲取了教训,从点点滴滴处严格要求自己。

二 、廉洁自律,以身作则,遵守党的政治纪律。

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基层党员干部,都必须从自己做起,廉洁自律。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讲为政者必须身正行直,办事公道。各个违法者的结局再次昭告世人:在社会主义中国,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违法乱纪,终究逃不脱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以身试法者必亡。因此,必须严于律己,以法律己。

三 、加强作风建设,从细节做起。

作风体现于细节,倡导树立好就要从细节抓起。要从细小的问题入手。无论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要做到心不贪,嘴不馋,手不长,洁身自好,时时警惕,不给别有用心者留下可乘之机,在思想作风上过得硬,才能经得起任何考验,永远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党的光辉形象要靠党员的共同努力来增彩,党的利益需要我们大家来共同维护。我将以此警示自己,防微杜渐,警钟长鸣,牢牢树立执政为民、廉政为民的思想观念,以党风廉政建设和个人廉洁自律的实绩赢得上级领导和各级部门和广大群众的理解、信任与支持。

反腐倡廉教育心得体会(五)第一,坚定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和决心。正确认识形势,是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当前的反腐败斗争形势,我们必须看到两个方面:一是成效比较明显,必须坚定信心。通过这些年来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腐败现象进一步得到遏制,党员违纪案件有所减少,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提高,要继续坚定反腐败必胜的信心。二是要清醒地认识到,形势仍然严峻,必须坚定信心。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腐败现象短期内难以消除。反腐倡廉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既要树立忧患意识,增强紧迫感,又要坚定信心,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

第二,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夺取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胜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当今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不同,反腐败的模式也不尽相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渐形成的反腐败模式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体制下建立的,本质上是政党主导型的反腐败模式。这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

第三,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反腐倡廉建设中。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反腐倡廉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是反腐倡廉必须始终为促进发展服务。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科学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着力解决影响和干扰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执纪为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反腐倡廉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民意、关注民生、维护民权,坚决查处违纪案件。三是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性。要全面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做到惩治和预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真正做到教育、制度、监督并重,使反腐倡廉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

第四,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是党的xx大提出的重要任务。作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腐倡廉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是思想观念要更新。当前,反腐倡廉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用新的眼光审视、判断和分析新形势,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各项工作。二是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尤其是在促进权力阳光运行上要有新突破,在加强**监督上有新举措,在查办案件上有新动作。三是创新体制、机制。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实现体制、机制和制度的改革创新,找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对策和办法,不断取得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成果。

反腐倡廉教育心得体会(六)通过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党风建设和廉洁的学习,颇有感受。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国家的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业的规定要求,深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政治思想和世界观方面需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能放松理论学习,不能放松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提高,不能放松工作生活中的小节问题。只有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才能树立起党的威信和党的形象。下面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粗浅的认识。

首先、不断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思维趋向和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密切相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坚持开展党风廉政学习,只有通过经常地学习教育,才能真正打牢思想基础,筑严思想防线,才能树立正确的名利观,以平和之心对“名”,以知足之心对“利”,自觉坚持洁心,洁身、洁行、以廉为荣,以俭立身,耐得住艰苦,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始终具有拒腐防变的能力。自觉做到艰苦奋斗的作风不变,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变,甘于奉献的传统不变,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作为一名教师,所有这一切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岗位、踏实工作、爱岗敬业,把做好本职工作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理想和信念在岗位上闪光。

其次、强化廉洁从政意识,严格自律,做廉洁从政的表率

在实际生活中,要能顶得住歪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袭,一些歪理邪说在社会上流行,在正确行使权力时,就必须提高觉悟,坚定信念,锤炼意志,增强免疫力,真正做到理想信念不动摇,大是大非不糊涂,党性原则不丧失,不被歪理邪说所俘虏。要耐得住清贫。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不能有“左顾右盼”的攀比心理,心中不能失衡,不随波逐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清正自处,做到心正身正,守住自己的阵地。以平和的心态做学问,做科研,要抗得住诱惑。要严格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公私分明,认真处理好亲情与党性的关系;慎重交友、慎重用权;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声誉。事事处处争做表率。在工作中增强政治责任意识,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尽其力,工作办事讲原则讲党性,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良好形象增强自身的影响力、亲和力和感召力,在师训事业上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第三、加强学习和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

一个人想有所作为、干一番事业,必须保持高度警惕,要培养健康、文明、高尚的生活情趣,学会克制,摒弃一切超越道德和法律界限的私心杂念。时时严以律己,表里如一,自觉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断增强政策和法纪观念,自觉做遵纪守法的模范。作为党员,要不断增强政策和纪律观念,使自己的言行置于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的约束之下,做遵纪守法的模范。日常工作中,爱岗敬业,奋发图强,把职业当事业,把事业当追求,实实在在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昂扬锐气,在自己从事的师训岗位上一展身手,坚决破除求稳怕乱、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克服“碰到问题就躲,见到困难就推,遇到矛盾就绕”的不良倾向,做到大事面前勇担当,面对矛盾不回避,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忘我工作,以敢于负责的精神抓工作落实。成就一番事业,以良好的工作业绩回报社会,回报人民。 第四、从小事做起,时刻敲响警钟

从小事做起,做到严于律己,时时自省、自律、自重、自警,慎防思危。像古人所说的那样“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不该自己得到的,一丝一毫也不沾。要做到防微杜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工作中、生活中的所谓“小事”是防微杜渐必不可少的防线。一些人走上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生活作风的腐化正是他们思想道德防线全面崩溃的突破口。因此生活中的“小事”忽视不得,含糊不得,放任不得。“大节”和“小节”是很难截然分开的,小节不保,大节难守。无论在“工作圈”、“生活圈”,还是在“社交圈”,都要时刻检点自己,自觉约束自己,警示自己,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从现在开始教学反思篇5

一、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反思

孔子的反思是站在他那个时代并以他个人的文化和修养作为背景的反思。从孔子反思的内容上看,主要包括社会历史、个人品质、教育思想上的反思。

1.对社会历史的反思

孔子对周朝典籍的整理就是对历史的反思。孔子整理和研究过古代文献,包括六经等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被后世儒学奉为经典,这些经典成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孔子整理历史文献的原则是“述而不作”,有发挥也有创造。因为在整理历史文献的过程中,运用什么样的眼光,采用什么样的标准,进行什么样的阐述,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

2.对个人品质的反思

从个人来看,作为一个思想家,孔子最伟大的地方在于自孔子始以思想本身作为思想之对象的事实出现,这是中华文明史上又一个划时代的开端,这一伟大开端的标志体现在自我反思的主体。但是这个反思主体及其诉求的对象始终是宗族集团而不是纯粹的个人,这个自觉的“个人”始于孔子。哲学家对主体的反思,总是开始于他对个体的自我的认识。孔子对人的反思,也是从他的自我认识上开始的,树立清醒的自我认识,避免主观偏见,客观对待自己的思想等主张。

3.对教育思想的反思

在教育思想上,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习起来从来不感到厌烦,教起人来从不疲倦。这就是因为他有自省的观念,不自满,不断的学习,并且不断总结教的经验,并付诸教学实践。

二、孔子反思的方法

孔子具有这样强烈的自省观,主要是通过学思行相结合而达到的。

1.学与思结合

孔子注重学与思的结合,体现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强调学思的结合,两者不可偏废,这是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思学并重的辩证命题。从获取知识的角度来看,学与思正是两种路向一致而取道不同的获取知识的形式。学就是获取以往积累下来的知识,思则是根据已有的知识材料不断澄清,找回在历史的流传中被蒙蔽或流失的旧知识。“学”与“思”相结合正是体现了反思精神实质,两者缺一不可。

2.学与行结合

孔子特别强调学行统一,学以致用。他不但要求自己,也要求学生一定要做到把所学的知识用之于实际,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孔子重视“行”的思想对后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思与行结合

孔子已看到了思与行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他提倡“好谋而成”,赞赏“三思而后行”的季文子,认为思对行有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孔子又强调对行需进行“反思”,即由行反之于思。这就是由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

三、反思型教师的培养途径

1.从教师自身着手

教师不仅要学、要思、还要行。我们所有的人既是理论家又是实践者。我们的反思是通过实践来达到的,即付诸于行。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在工作中可能都会有盲点,也就是那些我们从未审查过的实践和假定。可能这些盲点对我们来说感觉不太具体,可能它们看起来是不言而自明的,但是作为教书育人的伟大教师就必须关注这些盲点,使它们成为焦点,促进我们的教师反思性意识的提高。首先,教学日志。这是一种对教师生活事件每周一次的记录,它有意识地生动地表达了教师自己。通过列出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让我们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假定,尤其是那些让我们兴奋或让我们发怒的事件常常具有这种作用。还有一些吸引我们的事件也最能告诉我们自己的情况,这些事件提示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依附的价值观,而不是我们所应该尊崇的价值观。其次,教师学习审计。这是一种反思工具,它特别关注鼓励教师把自己看作成人学习者。作为教师,我们增长的自我知识的一部分就是了解自己要学习关于教学的什么知识,如何去学,利用教师学习审计能够帮助教师识别近来获得的技能、知识和洞察力。这是一种用非正规范化的和附带的方式来了解教师正在进行的学习有多少,让教师获得一种确切的感受,感受到作为教师你是如何改变自己,如何学习的,知道这一点,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运用时间和资金来发展自己,有助于教师做出更加知情的决策。

2.从学生角度入手

从学生角度着手,主要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来培养反思型教师。现在的教育理念也是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而不是知识的简单灌输。教师应成为学习者的指导者和朋友,而不是发号施令的奖惩官,学生可以成为也应该成为自律的学习者,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教师的责任是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努力程度和学习成效进行反思,成为自律的学习者。首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一个方法论特点。孔子是教育史上第一个人文主义教育家,他重视人的价值、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汲取知识、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他始终把基本立足点放在作为主体的学生身上。孔子所说的“君子有九思”就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一个人只有善于自省、明于外察,别人身上好的品质和坏的品质都可以作为自己的老师,自己则应该加以分辨和取舍。他更鼓励学生在老师面前不要谦让,甚至有时候学生也可以作老师。在中国等级制度森严的奴隶制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期间,能如此平等地对待学生就更难能可贵了。其次,注重对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培养。孔子认为,注重对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培养,是教师应该注意的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孔子看来,学习是学生自觉求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引路人,只能指示求知的方向与帮助解决某些疑难问题,真正求知的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本人。

3.从教学方法着手

反思型教师所追寻的是探索,被常识掩盖之下的对于实践经历的真正理解。而作为联系学生与教师的桥梁——教学方法也是值得教师好好反思的。首先,教学相长。教学相长这一教学原则和方法,是孔子一贯坚持和遵从的,在他看来,在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一定能马上解释,需经过学习和思考才能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反过来能促进教师打开思路,增进知识,加深认识,这是完全正常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片面地看到自己教育学生的一面,也应看到学生促使自己提高的一面。其次,因材施教。这一原则被孔子运用得可谓淋漓尽致,因材施教首先要了解学生,孔子的做法大致可分为三种:观察、谈话和调查。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智力发展的水平不同,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年龄阶段来实施教育,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进行不同的教育。只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成为真正的反思型教师。

4.从教材的编制入手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科技和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导致了“知识爆炸”,爆炸的知识全部涌向教育,使教育所担负的任务越来越重。然则学校教育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教材的内容也是有限的,这就要求在编制教科书时,重新定位教科书功能。而要保证教科书发挥好学习工具、媒介、资源和催化剂的功能,就应更加注意教育和教学的规律,按照学生的认识等方面发展的规律和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和编写教科书。不仅要考虑知识的安排和阐述,更应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为了使教材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更能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教师应具有强烈的反思精神,建立新的教材观,反思教材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从现在开始教学反思篇6

根据**、区**《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我**坚决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和**、区**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坚持将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反思、整改落实四项重点措施贯穿始终,确保主题教育取得成效。现在,我将我**前期开展的主题教育工作汇报如下:

一、近期工作情况

1、坚持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

我**根据**、区**安排部署,制定工作方案,成立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严格责任落实。按照主题教育实施方案,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为基本形式,制定9月、10月、11月学习工作时间表,明确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学习教育贯彻始终。一是集中组织学习。组织领导班子、党员及教职工依托“三会一课”为基本形式,在合理调整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集中到会议室,聚焦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重点,突出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集中精力研读《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和党章等规定书目。单九月我**集中学习次数达五次以上。二是上好党课。组织三名班子成员率轮流讲专题党课,突出针对性,紧密结合学习内容和调研成果,讲悟初心、担使命的感悟,推进了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三是党员带头自学。每次集中学习后,以党小组为单位带领教职工,一个篇目一个篇目读,通过原原本本通读重要讲话和文章,让党员带领教职工在读原著学原文中悟原理,在听原文中提境界。四是交流研讨。九月份我**根据前期学习情况,开展一次集中研讨,组织大家结合各自思想和工作实际,谈心得体会、找差距不足、提改进措施,让大家在交流中共同提升,实现理论学习入心入脑。五是视频教学、网络教学、现场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为深入开展学习活动,我**通过再次观看《从严治党在路上》警示教育片、《齐美多吉》先进事迹专题片,利用“学习强国”网络平台组织党员学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领》,现场学习**故居革命传统精神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丰富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成效。

2、坚持把调查研究贯穿始终

坚持从主题教育一开始就突出问题导向,不断查摆自身突出问题,记录干部群众集中反映问题,组织开展班子成员大调研,结合我**实际班子成员带头确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研究工作方案》。根据《调查研究工作方案》深入学生群体,发放调查问卷50多份,从学习、兴趣、爱好、理想,教育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将调查研究的结果以报告的形式记录下来,为我促进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3、坚持把检视反思贯穿始终

坚持从主题教育一开始就要抓好检视问题,聚焦思想、政治、能力、作风和廉政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检视。一开展“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专题会议。对照党章、党规和中央提出“十八个是否”等方面找差距、找不足,一共列出三个问题清单。二开展检视问题座谈会。组织班子成员畅所欲言,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和前期学习教育、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深入开展个人检视问题,通过谈心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20多份,有针对性的进行了梳理汇总,整理突出问题两项。为下步整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坚持把整改落实贯穿始终

坚持边学边改、立查立改,以整改落实成果检验主题教育实效。根据学习教育、调查研究和检视反思发现的问题,汇总成册,建立专项整治工作台账,制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整改任务。

二、存在不足

1、学习教育不扎实。有的干部看上去学也学了,笔记也作了,讨论也搞了,但就是没有学进去,没有联系思想实际,没有触及灵魂。征集反映上来的意见少。

2、信息报送不及时。宣传主题教育的信息没有及时上报,使得上级未能及时了解我**主题教育开展情况,造成上下信息不统一,宣传进度不一致。

三、下一步打算

1、召开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议,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剖析,一项工作一项工作研究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切实抓好整改,确保任务有序推进,为主题教育取得扎扎实实成效打好基础。

2、开展民主生活会。总结主题教育学习工作,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3、加强主题教育信息宣传,确保信息及时上报。

从现在开始教学反思篇7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反思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中,反思教学可能存在的不足

教师要从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活动表现,反思自己教学上存在的问题。一节课设计的好坏,方法的选择是否合理,教学的组织是否科学等都会影响学生的课堂表现。前段时间,一位数学老师教学《旅游中的租车问题》时,整节课的课堂设计比较合理,教学思路也较为清晰,但教学效果并不好,学生活动和思考的积极性并不高。课后,我对整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回顾,发觉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对教学的组织不够重视。没有把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地留给学生,没有采取积极的措施,调动全体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只关注了部分学生的活动的课堂,当然不是一节高效的课堂,不是一节能使学生投入的课堂,不是一节能使多数学生享受到成就感的课堂。

其实,在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中,如果出现相当数量的孩子听课不集中,活动不积极,那就一定要从教师的教学中去寻找原因。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活动效果,作为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并以此调整课堂教学。一节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一定也是师生互动积极、思考深刻灵活、富有情趣而生动的课堂,这是我们追求的课堂目标。

二、从学生的作业中,反思教学可能存在的不足

作业和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视角,同时更是检验教师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作业中,反思自己教学的不足。作业练习的正确率、学生解决问题方法的灵活性等,都可以作为作业观察的角度。一次听一位老师教学《约分》,没有学生的观察,缺少学生的探究,放弃学生的讨论,在蜻蜓点水中揭示“约分”的定义,集体朗读定义的文字,进而布置相应的练习。可以想象学生练习的效果如何,有的学生约分的方法错了,有的学生不清楚“同时”、“最简”等这些词语的含义。其原因就在于教师将知识的学习抽象化,缺少经历观察、比较、分析、探究完整的学习活动过程,所以导致作业练习效果的不理想。教师如果能够从对学生作业的观察中,发现教学中的亮点和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总结,进而调整、完善教学环节和过程,那么对理解教学、提高教学能力都会有重要的意义。

三、从优秀教师身上,反思自身教学可能存在的不足

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要积极地向优秀的教师学习,从他们的教学态度、研究方法和教育教学理念中,吸取营养,改变和弥补自己的教学不足,培养富有成效的教学行为。我有幸在工作之初就接触到一些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积极的钻研精神,以及不断反思完善自我的优良品质,都令我受益匪浅。同教研组有一位优秀的老教师,我发现凡是他所带班级的学生,都特别喜欢数学,而且总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这让我很惊奇,于是就有意识地到他的课堂一探究竟,在多次观察中,我发现课堂上的他,总是面带微笑、充满信任和期待地和孩子们一起探讨问题。在和孩子们平等的交流互动中,他成了孩子们真心的朋友,在他的课堂上,孩子们参与的面广,积极性高,学习气氛和谐而愉悦,每一个孩子脸上都充满着积极、自信和勇于探索的神情,并时刻体验着成功的喜悦。此时的老师已经不仅仅是老师,更是孩子们的学习伙伴、知心朋友,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共同进步者。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严谨呆板有余,信任期待不够,于是我也开始改变自己,在我的课堂上,慢慢地师生的笑容多了,师生的互动更积极而投入了,教学的热情在课堂上洋溢,肯定的评价始终贯穿着我课堂的全程。课后我主动地和他们交流,和他们成为课堂内外的大小朋友,把情给他们,把关爱给他们,把热切的期待给他们,就这样我也渐渐地成了别人羡慕的老师。

从现在开始教学反思篇8

关键词:高中物理;元认知;教学实践;反思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认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即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认识和控制。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例如,在心理学中常提到“如何学习”,指的就是这种层次的认知。元认知在整个认知活动过程起着计划、推动、监控和调节的作用。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伴随着元认知的提高,元认知的提高反过来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如何才能具体有效地提高元认知水平,这就需要不断地训练。在学生的学习中,提高元认知水平最主要的形式是反思。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考过程、学习活动涉及的知识,学习所涉及的思想方法进行反思,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元认知水平。

一、引导学生对学习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

对学习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即回忆自己从开始到结束的每一步解题思路,并分析自己为什么会这么想。如果解题思路正确,则找出规律;如果错误,则找出原因。下面以具体的案例来说明。

【案例一】货车发动机的牵引功率为60 kW,质量为5 T。假设当货车在水平路上行驶时,所受阻力恒定为5000 N。试问:若货车从启动开始一直以0.5 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这一过程能持续多久。

学生的解法:要保持a=0.5 m/s2的加速度,由a=(F-umg)/m得到F=umg+ma=7500 N,则货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最大速度为Vm=P/F=8 m/s,所维持时间为t=Vm/a=16 s。

当学生解完之后,教师要仔细地讲解正确的解题步骤。然后让学生进行这样的反思:自己开始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这么想;做对了是因为运用了哪些知识点,做错了是因为哪个知识点理解错了;出现类似的题目时应该怎么避免出现这种错误;怎么才能在中途发现并纠正这些错误等等。

经过反思,那些做错了的学生发现他们从最开始就想错了,没有正确地理解题目的意思,忽略了货车要想做匀加速运动必须要收到恒定作用力的因素。在这个题目所要考察的知识点是对F=f+ma的正确理解和运用。经过反思,学生对知识点有了深刻的理解,并运用反思及时调整了自己的认知活动,使下次面对同类问题时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此一来,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将会得到提高,进而提升自己的元认知水平。

二、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反思

物理活动中总是涉及一些具体的物理知识,但是很少有学生能主动将活动内容和所用到的课本知识挂钩,这样达不到活动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活动中涉及的知识及时进行反思,做到既看热闹,又看门道,从而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下面以案例说明。

当学生解完之后,教师要仔细的讲解正确的解题步骤。然后让学生进行这样的反思:选择项上为正方向时,H为负值,说明木块掉落时气球在地下1800米处,这显然和事实情况不符,所以解答结果明显错误。然后引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与实际的物理活动相联系,这样就能一眼看出自己所得到的结果是不是严重偏离了实际,以便及时发现错误,进行调整。

所有的物理问题都从实际生活中来,不会偏离实际生活规律。如果每次遇到问题都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所涉及的物理现象进行反思,那么就能避免自己出现低级错误,同时也能帮助自己很好地理解物理问题,久之就会提高认知水平。

三、引导学生对学习所涉及的思想方法进行反思

物理学习的精髓是领会物理思想方法,并能在具体的环境下进行运用。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毕竟有太多抽象的概念,学生一时较难理解。教师也很难将自己脑海中的物理思维方式系统地向学生表述,它往往是心理上的领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启迪、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时时对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使学生在长期的实践、运用过程中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认知,领悟正确的物理思维方式,并熟练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总之,反思不单是一般性回顾和重复,而且是对一个课题的思维结果进行科学审慎的批判性的回顾、分析和检查,深究物理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方法、思路及策略。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丰富学生的元认知知识,而且为学生将来的物理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杜晓新,冯震.元认知与学习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8-23.

[2]汪玲,郭德俊.元认知的本质与要素[J].心理学报,2000(4):91-95.

[3]吴书勤.高中生物理问题解决过程中元认知能力的初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

[4]向宁静.高中生物理问题解决元认知水平量表的设计[D].重庆师范大学,2008.

上一篇:我的美好人生范文 下一篇:儿童天地诗歌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