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道王朝范文

时间:2023-11-10 14:26:52

黑道王朝篇1

关键词:董仲舒;《春秋》;三统;三正;三代

中图分类号:B23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3)02-0067-006

应该承认,在汉初的建德过程中,从高祖开始,一直到武帝,各朝的议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董仲舒不可能没有注意到。然而,如果根据《三代改制质文》篇之“三统”、“四法”说,其思想却未必发挥过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但根据其五行之学,特别是“五行莫贵于土”、“土者,五行最贵者也,其义不可以加矣”[1]64之类的言论,董仲舒又对汉朝土德之建构贡献过不小的智慧。与《吕氏春秋·应同》所主张的“五德转移”说有所不同,董仲舒提出了自己的“三统说”。(1)

一、黑、白、赤三统

按照董仲舒的理解,一年十二个月,有三个月可以被确定为岁之首,即所谓“正月”,并以此月的颜色为本朝崇尚的主色彩。这三个月分别是寅月(农历正月)、丑月(农历十二月)、子月(农历十一月)。“统”字则蕴涵着开始、根本、纲领、纪要之意。根据寅、丑、子这三个月所建立起来的朔始律法、度制服色,就是董仲舒意义上的“三统”。

黑、白、赤三统之所建的根据与要求,在董仲舒那里具体表述为:

(1)建寅、正黑统的根据和基本要求在于:“以黑统初,正日月朔于营室,斗建寅,天统气始通化物,物见萌达,其色黑,故朝正服黑,首服藻黑,正路舆质黑,马黑,大节绶帻尚黑,旗黑,大宝玉黑,郊牲黑,牺牲角卵,冠于阼,昏礼逆于庭,丧礼殡于东阶之上,祭牲黑牡,荐尚肝,乐器黑质,法不刑有怀任新产,是月不杀,听朔废刑发德,具存二王之后也,亲赤统,故日分平明,平明朝正。”[2]41、42

三正如果从黑统开始,正月初一之日,太阳与月亮在北方营室之位汇合,《礼记·月令》所谓“孟春之月,日在营室”[3]340也,北斗星之柄就指向寅位,天便开始统领阳气而化育万物,万物处于萌发、始生的状态,于是,一切度制、服色都以黑为正。所以,《春秋感精符》曰:“人统十三月建寅,物大生之瑞也,谓之人统,夏以为正。”[4]736天、地、人三统中,夏得人统。

(2)建丑、正白统的根据和基本要求在于:“正白统者,历正日月朔于虚,斗建丑,天统气始蜕化物,物初芽,其色白,故朝正服白,首服藻白,正路舆质白,马白,大节绶帻尚白,旗白,大宝玉白,郊牲白,牺牲角茧,冠于堂,昏礼逆于堂,丧事殡于楹柱之间,祭牲白牡,荐尚肺,乐器白质,法不刑有身怀任,是月不杀,听朔废刑发德,具存二王之后也,亲黑统,故日分鸣晨,鸣晨朝正。”[5]42

三正如果从白统开始,正月初一之日,太阳与月亮在虚宿之位汇合,《礼记·月令》曰:“季冬之月,日在婺女。”[3]351北斗星之柄就指向丑位,天便开始统领阳气而使万物突破皮壳束缚,得以生芽、初长,于是,一切度制、服色都以白为正。“故汤受命而王,应天变夏,作殷号,时正白统。”正白统的基本特征是:“亲夏、故虞、绌唐,谓之帝尧,以神农为赤帝,作宫邑于下洛之阳,名相官曰尹。作濩乐,制质礼以奉天。”《逸周书·周月》说:“夏数得天,百王所同。其在商汤,用师于夏,除民之灾,顺天革命。改正朔,变服殊号,一文一质,示不相沿。以建丑之月为正,易民之视,若天时达变,亦一代之事。”[6]《白虎通·三正》说:“十二月之时,万物始芽而白。白者,阴气,故殷为地正,色尚白也。”[7]《春秋感精符》曰:“地统十二月建丑,地助生之端也,谓之地统,商以为正。”[4]736天、地、人三统中,商得地统,属阴气。

(3)建子、正赤统的根据和基本要求在于:“正赤统者,历正日月朔于牵牛,斗建子,天统气始施化物,物始动,其色赤,故朝正服赤,首服藻赤,正路舆质赤,马赤,大节绶帻尚赤,旗赤,大宝玉赤,郊牲骍,牺牲角栗,冠于房,昏礼逆于户,丧礼殡于西阶之上,祭牲骍牡,荐尚心,乐器赤质,法不刑有身,重怀藏以养微,是月不杀,听朔废刑发德,具存二王之后也,亲白统,故日分夜半,夜半朝正。”[2]42

三正如果从赤统开始,正月初一之日,太阳与月亮在牵牛之位汇合,《礼记·月令》曰:“仲冬之月,日在斗。”[3]350北斗星之柄就指向子位,天便开始统领阳气而施化万物,万物则处于施展、运行的状态,于是,一切度制、服色都以赤为正。《春秋感精符》曰:“天统十一月建子,天始施之端也,谓之天纪者,周以为正。”[4]736天、地、人三统中,周得天统。《春秋公羊传》记,桓公四年,“春,正月,公狩于郎”,何休《解诂》则讥讽其不合时宜,破坏生态,指出:“周之正月,夏之十一月,阳气始施,鸟兽怀任,草木萌芽,非所以养微。”[8]

二、 三代、三统与三正

在同一个法统之内,先王与后王之所制也不尽相同。周代之文王、武王、周公之所制分别为:

文王受命而王,应天变殷,作周号,时正赤统。亲殷、故夏、绌虞,谓之帝舜,以轩辕为黄帝,推神农以为九皇,作宫邑于丰,名相官曰宰。作《武乐》,制文礼以奉天。

武王受命,作宫邑于鄗,制爵五等,作《象乐》,继文以奉天。

周公辅成王受命,作宫邑于洛阳,成文、武之制,作《汋乐》以奉天。

文王顺应天命,取代殷商,建立周人政权,定国号为周,改以十一月为正月,服色尚赤,存夏、商二王之后,封其故都,留其传统,而免除了上溯三代、虞王之后的一切优厚待遇;创新排列九皇,在丰邑建立宫殿,称呼辅佐之相为“宰”;创作了《武乐》,制定具有一定文饰的礼仪用来侍奉上天。及至武王接受天命,则在鄗地建筑宫室,划分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2),创作了《象乐》,继承文王之礼仪用来侍奉上天。等到周公辅佐成王接受天命的时候,他则在洛阳建造宫城,完善文王、武王所制定的礼法度制,创作出《汋乐》用来侍奉上天。一统之内,也非铁板一块,时过境迁,物移事变,后王改先王之法,也属正常。儒家并不一味保守教条,毋宁始终强调融通,适时应变,因事制宜。

为了简明起见,三正、三统与三代的关系可列式为:

以寅(正月)为首 建寅 正黑统——夏

以丑(十二月)为首 建丑 正白统——商

以子(十一月)为首 建子 正赤统——周

黑统、白统、赤统形成三种不同的历史基调,远古中国的不同朝代依据自己不同的天命而各正一统。似乎接下来的数千年中国王朝史也必须遵循这样的基本法则,黑、白、赤三统形成了一个个历史演变的循环。按汉初公羊家的这种逻辑,周以后各个朝代的道统也应该沿着黑、白、赤的顺序推演下去。如果说前朝秦帝国还算作一个王朝,并且它“以冬十月为年首,色上黑”[9]207,是正黑统的,那么,国朝大汉则似乎应该是正白统的。

然而,因为国祚短促,董仲舒对秦的建德似乎颇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周代礼多,秦朝法多,秦与周在根底上是一回事,其治都应该属于文,继周代而兴起、明显异于周王之治理特征的,似乎不是秦王朝,毋宁是倾注了孔子王道理想的《春秋》一经。《春秋》继周代的赤统之后,在学理逻辑上应该“尚黑”。“《春秋》上黜夏,下存周,以《春秋》当新王。”[5]42汉德应该与《春秋》的道统相一致。秦帝国,尽管在现实上是真正实现了中国统一的王朝,但因其施行暴政、多用酷吏、任于刑法,始终没有能够获得上天的认可,不得命符,因而是不合法的历史存在,注定要短命而亡。这种近似荒唐的结论,深刻地反映着汉初学者对秦帝国的地位和作用的评判还没有走出道德主义和情感主义的窠臼。纵观中国历史,朝代的变换,在形式上并不都是那种统一的帝国,如果三统或五德仅以统一的帝国为标志,那么历史上长期的分裂、混战年代,又怎么计算呢,它们是否也应该被列入三统或五德转移的进程之中呢?朝代计算的弹性、模糊性或不确定性,暴露出三统或五德说的主观性、任意性、非严密性和狭隘性特征。董仲舒以及其他许多古代学者在这些问题上并没有作进一步的交代,是学力不足,因而看不到、看不透,还是碍于可能的政治迫害,而刻意含糊其辞,颇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

董仲舒的“三统”之说与他的五行理论似乎不尽一致,二者之间好像存在着明显的断裂痕迹。董仲舒一方面在他的宇宙构成论中提出了“五行莫贵于土”[1]64、“五行之主,土气也”[10]的主张,而以为,土既是宇宙构造和物质生成的基本元素之中的一种,同时又是古今政治生活中最为尊贵、最为核心的因素。另一方面,在他的历史意识中,却并不把某一特定的历史朝代直接限定或归结为土德,甚至也不愿意简单地把五行配以历朝各代,这是董仲舒不同于《吕氏春秋·应同》篇的地方,同时也可能是董仲舒的高明、过人之处。将宇宙论与历史观分开来处理,并且,在表达时并不作过多的阐述和铺陈,虽然有所矛盾或不尽圆润,也不在乎,因为这不仅可以避免陷入理论上的被动,也可以省却许多不必要的实际麻烦。方术家的惯用技法,于此可见一斑。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把五行与历史朝代相匹配,以及赋予各个朝代以质、文特性,并且强调其互换、流转,对一切统治者来说,也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和限制作用,这样至少可以提醒现任统治者:所有的王权都是暂时的,如果不以天下黎民百姓为执政基础,懈怠从事,,则必然被新的王朝所取代。在政权民主没有得到理性、有序发挥的中国古代社会里,公羊学家通过一种循环论历史观、以经学权威的形式多多少少还能够规劝、诫告、乃至制约一下那些通常情况下可以为所欲为的集权者。

公羊家“夷夏之辨”的思想也在“三统说”中有所体现。董仲舒说:“三统之变,近夷、遐方无有,生煞者独中国。”一个还没有自己历史的民族,是不可能产生历史哲学的。三统之说是中国文化的产物,也是人类进化到一定文明程度、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因而绝不可能孕育于蛰伏在华夏周边、时刻觊觎中原文明成果的夷狄部族,也绝不可能生发于更为遥远的野蛮人群。华夏中国率先经历三统之变,所以才可以先行于其他民族,所以才作为文明之区、礼义之邦而彪炳于世界历史。

董仲舒说:“三代改正,必以三统天下,曰:三统、五端(3),化四方之本也。天始废、始施,地必待中,是故三代必居中国。”华夏中国成就出、积累了夏、商、周整整三个朝代的文明成果,既是一种特定地缘政治的产物,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法天奉本,执端要以统天下,朝诸侯也。是以朝正之义,天子纯统色衣,诸侯统衣缠缘纽,大夫士以冠,参近夷以绥,遐方各衣其服而朝,所以明乎天统之义也。”[5]42新王改正朔、易服色,执掌治理天下之机密枢要,必定能够使一切夷狄部族和远方愚昧之民人归化天朝。

三、“三统”与汉德建构

《春秋繁露》一书凡八十二篇,《三代改制质文》篇集中讨论上古三代法统之建构和演变的问题,洋洋洒洒的文字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是汉德选择与确立的艰难过程。《汉书·郊祀志》录班固之赞辞,简要总结了这一过程,其文曰:

汉兴之初,庶事草创,唯一叔孙生略定朝廷之仪。若乃正朔、服色、郊望之事,数世犹未章焉。

至于孝文,始以夏郊,而张仓据水德,公孙臣、贾谊更以为土德,卒不能明。

孝武之世,文章为盛,太初改制,而儿宽、司马迁等犹从臣、谊之言,服色数度,遂顺黄德。彼以五德之传,从所不胜,秦在水德,故谓汉据土而克之。

刘向父子以为,帝出于《震》,故包羲氏始受木德,其后以母传子,终而复始,自神农、黄帝下历唐、虞三代而汉得火焉。故高祖始起,神母夜号,着赤帝之符,旗章遂赤,自得天统矣。[11]569、570

可见,汉初从高祖开始,到文帝、武帝,再到宣帝、元帝,儒官从叔孙通、张苍、公孙臣、贾谊,到儿宽、司马迁,再到刘向、刘歆,德运从水德、土德,到火德,争论旷日持久,纵观整个西汉时代好像从来就没有消停过。据《史记》之《封禅书》、《历书》等篇记载,明确提出并极力标榜汉之德运者,张苍法秦而演绎水德(4),公孙臣据邹衍学说而力主土德,贾谊首推“色尚黄”(5),刘向、刘歆则提倡火德。(6)作为史家学者班固的个人意见却在土德与火德之间模棱两可,“昔共工氏以水德间于木、火,与秦同运,非其次序,故皆不永”,汉朝取法土德也行,火德也行,就是不能取法水德,因为有前秦失败、短命而亡的惨痛教训。班固本人可以明确肯定的一点是:“祖宗之制盖有自然之应,顺时宜矣。究观方士、祠官之变,谷永之言,不亦正乎!不亦正乎!”[11]570祖宗之制法,理当继承,但也应该适应时代特点而作必要的变革。汉代无论取法土德、火德,都应该以追求天道公正、历史真理为根本目标。

根据《史记》的记载,秦灭六国后,始皇帝自以为“获水德之瑞”,将黄河更名为“德水”,以冬十月为正月,色尚黑。战国以来,邹衍“五德终始”说影响颇大,以至于几乎完全左右、决定了秦德的最终确立。《封禅书》记载,秦始皇既并天下而帝,或曰:“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殷得金德,银白山溢。周得火德,有赤鸟之符。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于是秦更 “河”之名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为名,音上大吕,事统上法。[9]207、[11]539

刘邦在得天下之前,当初被立为汉王的时候也自以为是“赤帝子”。《封禅书》记载:“高祖之微时,尝杀大蛇。有物曰:‘蛇,白帝子也,而杀者,赤帝子。’高祖初起,祷丰枌榆社。徇沛,为沛公,则祠蚩尤,衅鼓旗。遂以十月至灞上,与诸侯平咸阳,立为汉王。因以十月为年首,而色上赤。”(7)及至建政之初,高祖又曰:“北畤待我而起。”也还自以为“获水德之瑞”,当时的群臣亦无异议,所以汉初只得“袭秦正朔、服色”。

汉文帝时鲁人公孙臣以“终始五德”上书,称汉朝应该“得土德,宜更元,改正朔,易服色”。因为能够与土德相感通、呼应,公孙臣甚至坚信,不久将会有黄龙出现。但当时的丞相张苍也精通历书,对公孙臣之说颇不以为然。可偏偏“其后,黄龙见成纪”,张苍于是不得不“自黜”。[12]175加之“汉兴六十余岁矣”,而“草巡狩、封禅、改历、服色事”,一直迟迟“未就”,文帝终于下定决心,“乃召公孙臣,拜为博士,与诸生草改历服色事”。[9]213、212可惜,于文帝、景帝之时,汉德之确立始终悬而未决,迟迟不能落实。

及至武帝即位,在“招致方士唐都,分其天部”,又利用“巴落下闳运筭转历”之后,才正式确定本朝之“日辰之度”与“夏正”相同,进而,“乃改元,更官号,封泰山”。武帝为此还专门下诏御史大夫曰:

乃者,有司言星度之未定也,广延宣问,以理星度,未能詹也。

盖闻昔者黄帝合而不死,名察度验,定清浊,起五部,建气物分数。

然盖尚矣。书缺乐弛,朕甚闵焉。朕唯未能循明也,紬绩日分,率应水德之胜。

今日顺夏至,黄钟为宫,林钟为征,太蔟为商,南吕为羽,姑洗为角。

自是以后,气复正,羽声复清,名复正变,以至子日当冬至,则阴、阳离合之道行焉。

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已詹,其更以七年为太初元年。年名“焉逢摄提格”,月名“毕聚”,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12]175、176

至此,争论已久、一直悬而未决的汉德,终于正式确立了下来,此后,汉代知识分子便基本与官方立场保持一致,一时间似乎再无异议。而武帝元封六年,夏,“汉改历,以正月为岁首,而色尚黄,官名更印章以五字”[13]141。于是,法夏、主地、取文,其正建寅(正月,或十三月),用土德而放弃赤统或黑统,成为汉武帝太初改制的基本内容。《三代改制质文》如果确系董仲舒本人之作,无论它完成于武帝建汉德之前,还是在其后,都不可能对武帝的最终决策发挥直接的影响,更谈不上什么决定性的作用,武帝取夏正而不法殷质,建寅不建丑,即为明证。但董仲舒的研究至少也足以反映出当时帝国知识分子在汉德问题上所做的认真探索和严肃思考,尽管其结果未能有效干政,但对王制法统问题的学术推进却功德无量,在《春秋》学术史乃至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也可以留下浓浓的一笔。

值得注意的是,从武帝太初改制的结果看,似乎相传已久的“五德转移说”占足了上风,而董仲舒的 “三统说”、“四法说”或“忠、敬、文”说则杳无音讯。其实,作为最高决策者的武帝并没有简单地只依傍某一家一派或一人的观点,这似乎也能够说明,当政者的思路还是非常清晰的,或者刻意要回避既有学术成就,而表明帝王自己已经拥有了一套独立、完整的想法,看透了王朝德运问题的实质与要害,改正朔、易服色终究不过是虚晃一招,而聚拢天下人心、加强意识形态管理才是最高目的,因此有总比没有好,顺总比不顺强,根本不屑于落入当时任何一家一派或一人的窠臼。这种做法也并非没有先例,早在登泰山封禅的时候,朝野群儒针对仪轨礼式,甚至小小的“祠器”争执不休,武帝感觉到这一班人颇有点“牵拘于《诗》、《书》而不能骋”,最终不得不“尽罢诸儒不用”,因为在他的心目中,这一类事情毕竟不过是“采儒术以文之”[9]220、[13]138的东西,犯不着太认真、太计较。当初高祖从受汉王到建政,服色制度也是一会儿赤、一会儿黑,对自家德运也没有太在意过。回想起来,当初严安跟武帝汇报的那句话还是很掏了心窝子的:“政教文、质者,所以云救也。当时则用,过则舍之,有易则易之。故守一而不变者,未睹治之至也。”[14]

董仲舒竭力主张汉德应该“主天、法商而王,其道佚阳,亲亲而多仁朴”[2]43,或者,“五行莫贵于土”,“忠臣之义、孝子之义,取于土”[1]64,与武帝太初改制似乎只有一丝理论上的关联或观点上的相似,并没有任何被采纳、被吸收的痕迹。关于汉德确立之诸多史籍文献中,无论是早先司马迁的《史记》,还是后来班固的《汉书》,都只字未提董仲舒的名字,更不屑说具体到他的质文互动、忠敬文循环、三统流转的思想与观点了。甚至,顾颉刚还怀疑道:“董仲舒的古史系统,究竟孔子曾经梦想过没有?”连董仲舒与孔子之间的学理关联与道统一致性都已经成了问题。“《汉书》中说董仲舒三年目不窥园,亏他关了门会想出这样的一个古史系统来!”[15]这样看来,说《春秋繁露》之《三代改制质文》的一部分属于后人杜撰、晚学衍生也并非没有可能,文本的混乱杂芜,已经严重影响寻找和还原董仲舒思想、观念的内在统一性,而如果其全部为董仲舒之亲撰,其影响也只在思想、哲学,而绝不在当时的现实政治。

注释:

(1)《吕氏春秋·应同》“五德转移”说的具体内容与过程分析,可参阅余治平《“十如更始”与“三统”、“四法”——董仲舒历史哲学的内在根据》一文,见王中江主编《中国儒学》,第五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2)按照周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见《礼记·王制》,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第328页。

(3)所谓“五端”,苏舆指“五始”,即元、春、王、正月、公即位。此五者具有发端、初始之义。见《春秋繁露义证·三代改制质文》,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96页。

(4)《史记·张丞相列传》曰:“张苍为计相时,绪正律历。以高祖十月始至霸上,因故秦时本以十月为岁首,弗革。推五德之运,以为汉当水德之时,尚黑如故。”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第707页。

(5)遗憾的是,贾谊对汉德建构和确立的贡献经常被后人遗忘。“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于是便“草具其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奏之”。结果尽管“文帝谦让未皇也”,但此后“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见班固《汉书·贾谊传》,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第979页。

(6)刘向根据“五行相生说”推演出汉当为火德,并为王莽政治集团所利用。《宋书·符瑞志》曰:“五德递王,有二家之说:邹衍以相胜立体,刘向以相生为义。”所以在汉兴之后271年的节骨眼上,王莽说:“予前在大麓,至于摄假,深惟汉氏三七之厄,赤德气尽。”现如今,“皇天明威,黄德当兴,降显大命,属予以天下”。见班固《汉书·王莽传中》,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第1803页。

(7)司马迁《史记·封禅书》,第210页。汉王早在战争年代就已经大量使用赤帜了。《淮阴侯列传》记,韩信“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闲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第680、681页。

参考文献:

[1]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对[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2]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3]礼记·月令[M].长沙:岳麓书社,1989.

[4]春秋纬·春秋感精符[M]//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编.纬书集成.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

[5]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6]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周月[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251

[7]白虎通·三正[M]//百子全书(第四册).长沙,岳麓书社,1993:3557.

[8]何休,徐彦.春秋公羊传注疏·桓公四年[M]//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1.

[9]司马迁.史记·封禅书[M].长沙:岳麓书社,1988.

[10]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之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66.

[11]班固.汉书·郊祀志下[M].长沙:岳麓书社,1994.

[12]司马迁.史记·历书[M].长沙:岳麓书社,1988.

[13]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M].长沙:岳麓书社,1988.

[14]班固.汉书·严安传[M].长沙:岳麓书社,1994:1212.

黑道王朝篇2

[关键词]羊牧隆;邪没笼;黑水河谷;灵湫崇拜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4-0023-06

羊牧隆城是北宋天禧元年(1017)曹玮经营“六盘山外”过程中带领军民于葫芦河上游开拓修筑的“山外四寨”之一,①后来改名隆德寨,并成为德顺军防区下的一个重要镇寨,由泾原路第十将驻守。《武经总要》称隆德寨“天禧中筑,寨属渭州。地名邪没笼川,蕃语讹谓之羊牧隆城。庆历初改今名,隶德顺军,在陇山外,隆德、静边二寨居边壕外。东至笼竿城六十里,西至边壕四十里,南至静边四十里,北至得胜寨三十五里”。[2]城址就在今宁夏西吉县的火家集古城,由北城和南城两部分组成,外城平面呈正方形,南、北各有一个瓮城,面积达27.3万平方米。

关于这个地名的意义,有不同说法。其中一种说法从汉字角度理解,认为是“斜(邪)没陇川”的音变。这种说法在建寨之初就存在,《武经总要》说:“隆德寨,天禧中筑,寨属渭州。地名邪没笼川,蕃语讹谓之羊牧隆城。庆历初改今名,隶德顺军,在陇山外。”[3]“邪”通“斜”,“笼”与“陇”音同,“邪没笼川”即“斜没陇川”,意谓这是一条斜向而行的陇川。《清朝续文献通考》沿用此说,言平凉府隆德县“古为番地邪没陇川讹为羊牧隆,宋称隆德砦,金升为县,在今县西北九十里”。[4]联系今六盘山西侧葫芦河古称瓦亭水,又号“陇水”的记载,[5]这种认识似乎有一定道理。另一种说法是“隆德县别号邪洛”,[6]盖历来有“德顺故寨,邪洛归区”的说法。“斜络”与“邪洛”同音,因而就有邪洛之名。联系陇山呈弓形盘亘于渭水与黄河之间的现状和“六盘”与“略盘”、“络盘”音同的现象,[7]“斜络”之说好像也有道理。近来有部分宁夏学者认为,“羊牧隆”就是“适宜放牧的地方”,是把“关牧隆”与蕃人以畜牧为主的经济方式联系起来。当然,蕃人牧羊之地不只这一个地方,这种观点没有依据。笔者认为,“羊牧隆”和“邪没笼”都是同一蕃语词组的音译,由“羊牧(邪没)”和“隆(笼)”两个词构成,意为“黑水谷”,其得名与六盘山一带的湫池黑水龙君有关。

先说“隆”。之所以产生“羊牧隆”是由蕃语“羊牧”和“隆”组成词组的认识,是受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的范育上奏之语的启示。

臣又闻:聚卜结隆川,西人语十八为“聚卜结”,谓谷“隆”,盖言诸谷共凑一川耳。故游师雄欲每于贼马出入之路,据其要害,建为一堡,如此则结珠龙川一带悉无寇患,然其地多在一抹取直之外。缘臣之议论遵于朝命,不逾官守,未免拘挛之失,在其中矣。若游师雄将君命图利害,不得不为朝廷极言而究陈之,此所以有异同之论也。然异时夏贼纳款,一切将循旧约,则臣之前议无时而不可用。若正其犯顺干纪之罪,一新大号,则师雄之论乃边防之至计。若又能舍区区之守,破拘挛之议,则六堡之外盖有不劳而制贼者,此又臣之不可得而言也。[8]

范育所谓的“西人”,指当时的吐蕃人。“聚卜结隆”又作“珠结龙”(一作结珠龙),地在今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驿。元v七年(1092),游师雄上疏请示宋廷“今兰州距贼境一里,而通远军不及百里,又非有重山复岭为限障,夏人之势得以潜窥而轻突,边民不安其居者屡矣。宜自兰州定远城东抵通远军、定西城,与通渭寨间建汝遮、纳迷、结珠龙(即珠结龙、聚卜结隆)三寨及置护耕七堡,所以固藩篱,此边防无穷之利也”。[9]“诏以师雄所言令范育参详”,范育极力赞成这一主张,便上奏建议在这些地方修筑寨堡以巩固边防。元v七年(1092)二月十四日,诏诸路择形势进筑,聚卜结隆寨城后更名西巩。今西巩驿城所在的川区呈东西向,有宋家沟、任川河、刘家沟、高家沟、曹家岔、车路沟、孙家沟、李家沟、花沟等18条主要沟壑共聚于营房川。范育曾屡任边郡长官,奉诏行边环庆,往~延议画宋夏地界,深谙边情;以直龙图阁镇秦州,元v初又出知熙州,争守质孤、胜如两堡保全兰州、熙河。???他也受到父亲范祥的影响。范祥曾为镇戎军通判时曾率军拒城打退西夏李元昊的围攻,筑刘[堡、定川寨加强了泾原路的防御,后历任庆州、汝州、华州知州,皇v中以权转运副使身份率领军民筑古渭寨城。因此说,范育对于边情与蕃俗了如指掌,对蕃语也颇为熟悉。就这段奏言中关于“聚卜结隆”解释不是随意而言,而是在语言调查、熟悉蕃情的基础上从蕃语规律作出的结论,是可靠的。

宋代蕃语中的“隆”还有被音译为“浪”的现象,这个词与古羌语中的“戎”的意义相近。蕃语“庄浪”,其意汉译为“野牛谷”,[11]就是由“庄”(野牛)和“浪”(沟谷)合成的词组。宋元之际的蕃人中庄浪族及其有关的庄浪河、庄浪路、庄浪卫、庄浪县,上世纪80年代庄浪县丁广学先生在解读“庄浪”名称的基础上,提出庄浪路、庄浪县的得名与庄浪族的迁移有直接关系,[12]后来,平凉的祝世林先生肯定并坚持这个观点。[13]显然,“庄浪”之“浪”与“聚卜结隆”之“隆”应为同一蕃语词。宋时有勒浪族、[14]卧浪族、[15]外浪族[16]等蕃人或党项人,就是因所居地“勒浪”、“卧浪”、“外浪”等而得名,这几个词组的结构均与“庄浪”相同,其中“浪”的意思也是河谷、沟谷。任乃强先生曾对羌族源流做过专门研究,他指出,“羌语中,适于耕种的河谷叫戎(Rong译字一作绒)”,“羌族居住在陇西的,既乐于从事农业,就必然入居河谷,并发展成为定居族落,所以牧民称之‘戎’”。[17]联系先秦时期河陇地带考古学文化遗址一般分布在黄土河谷台地的特征,这一认识符合当时古羌人的生活环境,也对研究古羌发展去向很有帮助,应当说这是一个创见。从“戎”与“隆”古音相近,且蕃人与古羌有渊源关系角度考虑,任先生的这一创见与宋代范育关于蕃语词“隆”的解释十分相近。根据范育的解释,对宋代史籍中与“聚卜结隆”结构相同的“古骨龙(一作隆)”、[18]“羊牧隆”“捺龙(或作纳克隆)”等西部地名,俱可从蕃语词组的角度分析。“羊牧隆”正是由“羊牧”和“隆”两个词组成的,蕃语的“隆”就是汉语中溪谷、河谷的意思。

再说“羊牧”等。这个词的汉字写法较多,有“邪没”、“扬博”、“杨牧”、“扬博隆”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天圣三年九月丙午”条:“诏笼竿城增置蕃落兵两指挥,静边寨、扬博隆城各一指挥。”其实,“邪没”就是今藏语中的“冶木”一词,意为“黑水”。在临夏市康乐县有一条叫冶木河的洮河支流,此河即源自甘南州夏河县扎尕梁草原的黑水河,流经卓尼、临潭二县东北部,在冶力关镇纳入羊沙等溪水后称冶木河,自冶力关进入冶木峡,在牙扎坎入康乐县境,终汇聚洮河。2009年11月,笔者在康乐县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时,县文化局的同志赠送的由徐正文先生编著《康乐之歌》一书。该书第五部分为“本地部分常见藏语羌语意译”,里边收有“冶木”一词,谓其意为“黑水”。[19]笔者由此推知,“邪没”的读音与“冶木”相同,其中“邪”字不读“斜”而与“冶”同,“没”按陇右方言音为“墨”,与“木”音近。冶力关由“冶力”得名,而“冶力”即“冶木力”、“冶木隆”,也就是“黑水河谷”、“黑水峡谷”的意思。因此,“冶力”、“冶木力”与“邪没陇”、“羊牧隆”、“扬博隆”等可能为同一词组。另外,这个词组可能与金沙江支流雅砻江名中的“雅砻”意义相近。刘尧汉先生认为羌裔彝族人将金沙江及支流雅砻江都称为“若(诺)矣”,其义为“黑水”。[20]因此,可以说“羊牧隆”是蕃语中“黑水河谷”之义,与此地古称“黑水”的什字河及北联池神主黑水龙君有一定关系,与斜没陇川说、邪洛归区说、牧羊之地说均没有什么关系。

六盘山区的北乱池神当为黑水龙君。流经邪没陇川的是今名什字河的葫芦河支流,其源头是今隆德县东北部大庄乡前庄村的北联池,至今民间传说北联池的主神就是大名鼎鼎的黑水龙君。明嘉靖《固原州志》记载:“北联池阔一百七十十丈,莫测其深。旱祷雨辄应,有胡元时及国朝正统年碑。”清常景星修《隆德县志》“古迹”中记载:“北联池,在县东六盘山。岩极高峻,池居半山中,阔约十五六亩。水流有丝竹声,清泠可听。瀑布时飞,横如白练。山势合抱成池。上建惠泽大王庙,遇旱祷雨,每多灵验。”北联池也作北乱池,明嘉靖《陕西通志》记固原州“北乱池,在州西南九十里”。[21]民国《重修隆德县志》卷1“八景”之“北联灵湫”下说:“北联古称北乱,以乱石丛居而得名。”同时还提到湫边有惠泽大王祠,系宋乾德三年(965)敕祀者祠之。又在卷4《艺文志》之“石刻”内收录元至顺二年(1331)“黑水龙王庙碑”上忽都鲁沙祈雨灵湫记文。其文称“是湫也,肇于春秋,盛于炎汉,享祀唐宋嘉时。至于我圣元,以其能兴云致雨,普万物,通百和,有益于人者祀之”,“天历二年改元,承事O同知开城州事脱因以清命莅是邦……岁辛未抵夏,弥月不雨,脱因愧禄之报,顺民之则,沐心浴身,露顶跣足,跪拜圣湫。越三日,阴阳乃翕,风雨应起,戢润器物,稼穑咸亨”。[22]2006年7月24日,北联池建设工地挖掘出该碑残块,证明宋元时期北联池灵湫就在此处,所谓湫神即是朝那湫的黑水龙王。从碑文可知,在宋元之际,关陇地带的人们把北联池的黑水龙君当作古代的朝那湫渊中的灵物来看待,似乎其历史可远溯至先秦时期。

河陇地带有着悠久的祭黑水、崇拜黑龙的传统习俗。清及民国时期隆德县的志书中均记载城西35里或40里处有个黑龙大王庙(祠),其地应在羊牧隆城附近的邪没陇川,即今西吉县火家集古城之东的什字河一带。什字河及北联池、古朝那湫的神主实乃黑水龙君。

中华是崇龙的国度,大凡有水之处,民间必认为有龙居于其中,龙崇拜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神秘的特征之一。西北地区的以朝那湫渊居首的灵湫信仰和祭祀祈雨活动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先秦时期,朝那湫即有盛名,战国时秦国曾投《诅楚文》之一的《告大沈厥湫文》于此,[23]“及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自华以西,名山七,名川四。水曰河,祠临晋,沔,祠汉中,湫渊,祠朝那”。[24]秦人祀朝那湫并诅楚朝那湫,与其尚水德、尚黑的传统有关,“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秦始皇进而“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色上黑”。[25]林剑鸣先生曾经指出,秦人“独特的宗教传统”是以其“固有的多元拜物教”为基点而形成的“一种多神论的拜物教”。[26]秦汉时人们所崇拜的朝那湫灵物就是龙,裴s《集解》:“苏林曰:‘湫渊在安定朝那县,方四十里,停不流,冬夏不增减,不生草木。音将蓼反。’”司马贞《索隐》:“湫音子小反,又子由反,即龙之所处也。”颜师古注曰:“此水在泾州界,清澈可爱,不容秽浊,或谊污,辄兴云雨。土俗抗旱,每于此求之,相传云龙之所居也。而天下山川隈曲,亦往往有之。”

据任乃强先生研究,古羌语中黑色为“勒”,彝文“倮苏(或洛苏)”意为黑色的群落,亦为尊贵之义,考其语源出于古羌,盖古羌取音义于黑牦牛,黑牦牛比羊贵,因而黑色为高贵之色。[27]联系春秋秦文公“伐南山大梓,丰大特”,[28]为“怒特”[29]立祠的行为和秦人兴起戎狄的史实,秦人尚黑或许深受古羌族习俗的影响。薛方昱先生考证,“朝那”一词是古羌语“龙”的音译。[30]赵小刚指出,古羌族崇龙尚黑,其生活地域的山水和居民点多以黑或龙命名,古羌语“朝那”正是古羌族人对所居地的命名,其意就是“黑龙”。[31]

直到明代,在关陇地区人们仍然认为湫渊之灵为蛟龙,曾任陕西分守关西道右参政的胡松在《己未秋曰与乡中旧知书》中记录下这种现象:

又八十里至固原。原即《诗》所云“薄伐猃狁,至于太原”者。本是侯服……秦文王所为诅楚于朝那湫者在焉。然有二,一在州东二十里,一在州西三十里。水各方数十里,深不可测。传有蛟龙藏其中,人莫之敢狎。然历世滋邈,忘其本名。工人但称东西海子云。而西海子水流百数十里,经隆德、静宁两界,即好水川也,宋与夏人大战场在焉。[32]

由此可知,从先秦时期起河陇地带就有着历史悠久的祭湫祭黑水、崇拜龙尤其是崇拜黑龙的习俗。

什字河有“黑水”之名,在《水经注》“新阳崖水”即“瓦亭水”(今葫芦河)下有记载:

渭水又东与新阳崖水合,即陇水也,东北出陇山。其水西流,右迳瓦亭南。隗嚣闻略阳陷,使牛邯守瓦亭,即此亭也。一水亦出陇山,东南流,历瓦亭北,又西南,合为一水,谓之瓦亭川。西南流,迳清宾溪北,又西南,与黑水合,水出黑城北。西南迳黑城西,西南流,莫吾南川水注之,水东北出陇垂。西南流历黑城南,注黑水。黑水西南出悬镜峡,又西南入瓦亭川。又有泌水自西来会,世谓之鹿角口。又南迳阿阳县故城东。中平元年,北地羌胡与边章侵陇右,汉阳长史盖勋屯阿阳以拒贼,即此城也。其水又南与燕无水合,水源延发东山,西注瓦亭水。瓦亭水又南,左会方城川,西注瓦亭水。瓦亭水又南,迳成纪县东,历长离川,谓之长离水。[33]

这段话中提到的黑水在陇山之西瓦亭水上游的一个支流。乌氏戎故地即汉安定郡乌氏县,其境跨陇山东西,而瓦亭在乌氏(一作枝)域。乌氏戎因乌水而称名,乌水很可能为黑水,因为“乌”字本意就是“黑”。据任乃强先生研究,乌氏故县在六盘山区,当清水河(高平川水)与泾水的源头处,先秦时为月氏之乌氏居住。“此族习于家耕,下居乌水河谷。因而县与水都以此族为名,后来又转音为胡卢水”,“亦称其人为‘卢水’”,“卢即乌黑之意”。[34]清人赵一清注《水经注》中的这段话时,注意到瓦亭与乌水及王莽之乌亭的关系,早就提出“乌水即黑水之异名乎”。杨守敬在纂疏《水经注》的这段话时写下一段按语,说悬镜峡“与阿阳县近,当在阿阳县地……当在今静宁州北”。[35]由此推断,六盘水西瓦亭水的支流“黑水”很可能就是距羊牧隆城约5里的今什字河或好水川。

然而,高平川水古称若水,其意为黑水。《水经注•河水注》称:“河水又东北迳于黑城北,又东北,高平川水注之,即若水也。”顾祖禹说陇山“亦曰大陇山,有若水谷,高平川出焉。《水经注》汉武八年,世祖征隗嚣,从高平第一城若水谷入。即此谷也。若水当作苦水”,[36]现在多数版本的《水经注》中均改为“苦水”,这一改值得商榷。司马迁《史记•封禅书》载:“秦文公获若石云,于陈仓北阪城祠之……以一牢祠,命曰陈宝。”所谓“若石”不过是一块鸡状的青黑色陨石,秦人本尚黑,且此石乃天上降落,故而文公认为是受天命的瑞应。“若石”之“若”其意可能就指黑色,此名很可能是发现它的当地土著羌戎人命名的,似乎早在先秦时期西部羌戎人语中就有把黑色称之为“若”的现象。加之今四川羌裔彝族人将雅砻江称为“若(诺)矣”(意为黑水)的现象,据此笔者认为改“若水”为“苦水”值得商榷。或许“若水”就是高平川水的本名,古羌语称黑色为“若”,“若水”即为“黑水”,这样才能与郦道元所指的那个“黑城”周边环境及其得名相符。明代人仍知道固原北境有大黑水和小黑水,[37]小黑水是大黑水的支流。宋熙宁四年(1071),~延将刘g打算自延安入安定黑水堡,德顺军判官游师雄料定西夏设伏于黑水川,便建议他改道而行,随后既有侦查人员报告“夏伏精骑于黑水傍”。[38]顾祖禹认为此事涉及的安定黑水即是固原的大黑水。[39]

陇东泾河有条支流也有黑水之名,在西周时被称为“Α薄K未发现的秦《诅楚文》刻石本是三块,“告巫咸文”、“告大沈厥湫文”和“告亚驼文”分别出土于陕西凤翔开元寺地下、朝那湫水旁和真宁县(今正宁县)要册湫。裘锡圭先生考证要册湫“告亚驼文”中的“亚驼”即是“亚沱”,亦即“恶池”、“滹池”、“呼池”,与西汉六牧师苑之一的呼池苑地望有关,推断陇东泾水至正宁一带应有一条河流与呼池苑同名,要册湫当与此河有关。[40]雍际春先生进一步考证,呼池苑与晋地之滹池河(今滹沱河)无关,而是安定之滹池水有关,安定之滹池水就是泾水支流黑河,黑河古称滹水,亦作芮水,“亚驼文”所告的对象大神“亚驼”乃是滹水水神。[41]联系1967年甘肃省博物馆在灵台县白草坡村考古发掘的西周Σ墓及出土的Σ卣、Σ尊等青铜器,[42]笔者认为“Α本褪卿锼。《广韵》:“Γ水名,在雍州。”今灵台县汇入黑河的达溪河又名南河,《重修灵台县志》在达溪河下说“东至邢县梁山入泾,志所谓梁山黑水即此”,则黑河本由南北二水汇为一水,后在梁山附近入泾河,Σ之国正是因此而得名。届此,笔者想到上世纪80年代初在静宁县城川乡刘家沟看皮影戏《魏征梦斩泾河龙王》的经历,戏开演不一会,即有村人匆匆制止,说是本村供奉的黑龙大王正是泾河老龙王,不能演,赶紧换戏。由此可知陇东泾水流域也有一条黑水河,其水神也是黑水龙王。作为祈雨对象,它长期受六盘山东西泾渭流域民众广泛地崇拜祭祀。

由此可知,发源于六盘山的乌水或黑水有三条:一条北流入黄河,一条东流入泾河,一条西南流入渭河支流瓦亭水。它们都曾是古羌人或乌氏戎人的故地,得名与古羌人或乌氏戎人有关。

关于朝那湫的位置,古代有三种观点:一是彭阳东海说,二是固原西海说,三是华亭联池说。后二者分别是北联池和南联池。

《嘉庆重修一统志》引用《明一统志》、《明嘉靖固原州志》说:“《明一统志》:湫有二,俱在山间。一在县东十五里,一在县西北三十里。土人谓之‘东海’、‘西海’。《州志》:西海在州西南四十里,六盘山之阴。山腰有泉眼。东西阔一里,南北长一里。北岸有庙,旧传祭龙神润泽侯。明正德十年,以城中井水咸,遂导人州城,公私便之。又东海在州东南十五里,泉流有声,广五里,阔一里。东岸有庙。其水亦引流人清水。”[43]《甘肃通志》卷5中有关“朝那湫”的记述与此大致相同。[44]

关山天池朝那湫位处甘肃庄浪、华亭二县交界处的关山湫头山巅,与北乱池相对的还有一个南乱池,在今华亭县与庄浪县交界处的关山中的湫头山。明嘉靖十四年(1535),赵时春于曾在华亭率众祈雨于南乱池,在所撰的《朝那庙碑记》中认为华亭县的南乱池庙即朝那庙,“朝那地界故广,而湫则所在有之。惟华亭县北五十里湫头山,山最高,池渊深莫测,旱涝无所增损,且北麓为泾之源,南趾为I源,神灵所莫宜于斯而境内千百泉湫,咸朝宗泾、I在湫头山,实泾、I之源。礼祭河必先源然后委,则朝那之庙会在华亭,又其宜也”。[45]

仔细分析,汉魏时期不见“联池”名目,明嘉靖《固原州志》录明开城州学正李诚撰《重修朝那湫龙神庙记》中“开城州东北距三十五里有湫曰朝那,有山环焉”的记载,结合1978年彭阳县西的古城出土的有“第二十九,五年,朝那。容二斗二升,重十二斤四两”等字的西汉朝那鼎,可以肯定朝那湫就是固原和彭阳间的“东海子”。然而,三地湫神俱为龙形象的“盖国大王”,从崇拜文化发生发展角度来看三者之间必有源与流的关系,即东海子朝那湫最早受崇拜应为“源”,而西海子北联池及华亭南联池的祭祀活动当为“流”。

“联池”二字与“朝那”意义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六盘山区中的“联池湫”应是古安定郡“朝那湫”崇拜流播的结果。

“联池”从古音角度看,很可能是“龙池”、“陇池”或“莲池”的音变,后又讹变为“乱石”。元陈旅《安雅堂集》卷4《乱石湫祷雨诗序》中的“乱石湫”就是北联池湫,这个序记录了元泰定五年(1328)六盘染织提举马某于此祷雨之事。[46]

在静宁州南郊也有个乱石庙,并且衍化出乱石神为严氏兄弟的传说经。清静宁州知州黄廷钰曾在《静宁州志》中议论:“乱石庙在南郊,宋严辉、严茂保障西夏,宋乾德三年敕建祠祀之……骆起明记云:乱石神者,盖宋时乾德间人也,伯仲二人,伯曰严辉,仲曰严茂,保障西夏有功,又为民除虎患,卒于乾德三年八月三日,敕封进爵为王。仲世祀章麻林,伯世祀陇干之西鄙,岁时遇旱祷辄应。按,今乱石庙在南郊,此去西鄙以陇干而言也,殿犹存。”[47]骆起明是清顺治十六年(1659)谪为静宁州判的,曾在南郊乱石庙祈雨,并撰记文竖碑纪念。骆起明、黄廷钰等不知宋陇干县城在今隆德县城所在地,不知元代德顺州治西迁静边寨地并改州名为静宁的历史,误把“陇干之西鄙”认为静宁州城之西鄙,自然产生“南郊”与“西鄙”不相符的情形。

至于北乱池神为宋乾德年间陇干人严辉,因战功敕封惠泽大王(一言盖国大王),受祀于此,[48]显然出于民间传说,并不见于正史记载,乾德年间(963~968)西夏尚未建立,陇干川收复晚在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其中疑问颇多。不过,北宋时期六盘山区的延家族值得注意,仪州(今华亭、泾原一带)制胜关一带的“大王族(一作八王族)”中也有延家族,其首领秃逋于咸平二年(999)等纳马立誓,请以汉法治蕃部,被诏授为本族军主。[49]而镇戎军也安置了内属的延家族,该族原住天都山一带(今海原县境)于景德三年(1006)同妙娥、熟嵬二族款塞内附,曹玮领军迎还后安置于镇戎军(今固原境)。[50]这两个延有族可能是同胞,内属后就分别居于南北联池附近,其首领归宋之际也许与正当崛起的西夏赵德明势力发生冲突并且战死,后被分别奉祀于南北联池的黑水龙君祠中。延家族人汉化后可能改姓“严”或“阎”。笔者认为,联池龙湫崇拜的产生早在北宋之前,而宋代以严氏兄弟英雄附祀于联池龙祠,到明代以来进而以严氏兄弟替代龙神而号称“盖国大王”、“惠泽大王”,这是“流”之又“变”的结果。

据宋人范育关于西蕃语“聚卜结隆”为表示十八数的“聚卜结”和表示河谷意义的“隆”两个词构成这一地名的特征,“羊牧隆”也应是由“羊牧”、“隆”两个词构成的地名;“羊牧”意为黑水,“羊牧隆”就是黑水河谷的意思。羊牧隆城即今西吉县火家集古城址东南的什字河早在汉魏时本名就是“黑水”。自唐代陷没吐蕃后,蕃人据汉语“黑水谷”而意译为蕃语“羊牧隆”。而北宋收复后,汉族人又不解其意,就用汉字“羊牧隆”三字音译了这个蕃语词组。

灵湫崇拜在河陇地区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文化现象,祠龙神之处,往往有湫存在,清及民国时期隆德县的志书中均记载城西35里或40里处有个“黑龙大王庙(祠)”,其地应在羊牧隆城附近的邪没陇川,即今西吉县火家集古城之东的什字河一带,什字河又源于北联池,因而这个“黑龙大王”也就是北联池的神主。北联池龙湫与朝那湫龙崇拜有渊源关系。至于静宁县城南的乱石神湫和黑龙大王庙,不仅是朝那龙湫文化发展传播的结果,更深层次上很可能是元代德顺州治城(今隆德县的陇干城)西迁静边寨境而改静宁州导致的结果。

[注释]

①苏颂《苏魏公集》卷57《姚宝神道碑》记载:“景德元年,曹武穆公玮守镇戎,知其可任,召与语曰:‘若知六盘山西良田万顷,久陷虏疆。若能以力开拓归中原,则世为边圉将,不亦善乎?’于是发私财,募五原弟子千余人,大城陇干,遂辟其西境四十里,筑垒其傍,土人谓之姚氏堡。曹公嘉之,为四寨兵民巡检。渐完,使南牧硝河,有劳,闻于朝廷,未推赏而卒。”

[2][3]《武经总要•前集》卷18。

[4]《清朝续文献通考》卷320《舆地十六》。

[5]《水经注•渭水注》。

[6]戴均良主编:《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7]姚燧《牧庵集》卷10《延厘寺碑》:“岁惟关中,夏则乐其高寒,即六盘者。稽古地者,实汉北地郡之略畔道。道下于县,其吏长而不令,后废。隋义宁中,置乐蟠县。既讹略畔矣,六盘又乐蟠之讹。”又《宣统固原州志》在“六盘鸟道”图说中也说:“六盘或云即《汉书》洛畔、络盘之沿说也。”

[8][9]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70“元v七年二月辛巳条”。

???《宋史•范祥传附育传》。

[11]吴均:《吐蕃时期青海地区的文化钩沉》,《中国藏学》,2008年第1期。

[12]丁广学:《庄浪名称来历考辨》,引自《庄浪文史》第一辑。

[13]祝世林:《平凉古代史考述》,第183~187页。

[14]《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5“咸平二年十月戊辰”条:“以勒浪族十六府大首领、归德大将军、恩州刺史马泥领本州团练使。”《宋史》卷455至道元年六月,“勒浪族副首领遇兀等百九十三人归附,贡马七匹,遇兀旧隶契丹”。

[15]《宋史•党项传》大中祥符元年,“~延钤辖言,小湖卧浪族军主最处近塞,往时出师皆名为先锋,甚著诚节,诏补侍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0“大中祥符元年十二月丁酉”条:“补延州小胡族朗阿为侍禁,赐名忠顺。”

[16]《续资治通鉴长编》卷82“大中祥符七年六月壬戌”条:“诏自今唐龙镇来归人,委本路转运、安抚、钤辖司洎府州规画,于僻远处给闲田,勿复补署职名。时安抚司请于府州诸族收管,上以顷岁外浪族杜庆光等率部下来归,既授职名,复还唐龙,故有是命。”

[17][27][34]任乃强:《羌族源流探索》,重庆出版社1984年版,第62~63页、第139页、第75页。

[18]《宋史•地理三》:“震武军。政和六年,建筑古骨龙城,赐名震武城。未几,改为震武军。不见四至,据童贯奏,古骨龙元属湟州。通济桥,震武城浮桥,政和六年赐名。”《宋史?夏国传》:“法与夏人右厢军战于古骨龙,大败之,斩首三千级。”《皇宋十朝纲要》卷17:“政和六年……六月筑古骨龙谷、清水河新城,赐名震武、德威。七月以震武城为震武军。”

[19]徐正文:《康乐之歌》,第37页、第94页。

[20]刘尧汉:《中国文明源头新探》,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7页、第109页。

[21]明•赵廷瑞修:《陕西通志》卷3,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页。

[22]《重修隆德县志》。

[23]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泾原路经略安抚使蔡挺在朝那湫附近发现《诅楚文》石鼓。详参郭沫若《诅楚文考释》,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94页、第300页。

[24]《汉书•郊祀志》。

[25]《史记•封禅书》。

[26]林剑鸣:《秦尚水德无可置疑》,《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2期。

[28]《史记•秦本纪》。

[29]《水经注•渭水注》记“故道县有怒特祠”。

[30]薛方昱:《陇山源名考》,《敦煌学集刊》,1993年第1期。

[31]赵小刚:《朝那:保留在汉语中的古羌语词语》,《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2期。

[32]清黄宗羲:《明文海》卷209。

[33]陈桥驿:《水经注校证》卷17,中华书局2007年版。

[35]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36]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58《陕西七》之“固原州”。

[37]明•赵廷瑞修:《陕西通志》卷3,第119页。

[38]《宋史•游师雄传》。

[39]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58《陕西七》之“镇原县”。

[40]裘锡圭:《诅楚文“亚驼”考》,《文物》,1998年第4期。

[41]雍际春:《“亚驼”“呼池”与要册湫考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42]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墓》,《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

[43]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卷258《平凉府一》。

[44]《甘肃通志》卷5:“朝那湫二:一在州东南十五里。泉流有声,广五里,阔一里,余波人清水河,即古朝那湫。秦投《诅楚文》于此;一在州西南四十里,六盘之阴,山腰有泉眼,东西阔一里,南北长三里。旧传祭龙神润泽侯处。二水相合,方四十里,水停不流,冬夏不增减,两岸不生草木,旱即祀之,以壶挹水,置之于所在,则雨。雨水不止,反水于泉。俗以为恒。今周回七里,盖近代耗减。明正德间,因城中井水苦咸难饮,导入城泮池,由西门入,环流出东门,公私便之。土人谓之‘东海’‘西海’。”

[45]明•赵时春:《平凉府志》卷11“华亭县”之“寺观”下。

[46]陈旅《安雅堂集》卷4《乱石湫祷雨诗序》曰:“泰定戊辰之岁,陕右大旱,民日益困。有司散利去几索,鬼神莫之能御。六盘染织提举燕山马君某愀然曰:吾虽非守土臣,然食其禄者,忧其事也。”

[47]清•黄廷钰《乱石神辨》,见清王@修《静宁州志•艺文志》。

[48]清•黄廷修:《静宁州志》卷2“坛庙”下。

[49]《宋史•吐蕃传》。

黑道王朝篇3

营州反叛 政权初建

唐朝的渤海国是以的粟末部人为主体、于公元698年到926年在东北地区建立的政权。实际上,族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活跃在中国东北的民族。这一民族先秦时称肃慎,汉时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到了隋唐时期改称。此时,有数十个部落,其中主要部落有7个,粟末部地居最南,分布在松花江中游地区,因其位于长白山以北,依粟末水而居,故而得名。

公元605年,粟末与高句丽作战失利,其首领突地稽率八部之众、剩兵千余投隋,被安置于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一带。唐朝政权建立以后,粟末表示愿意臣属于唐朝。公元668年,高句丽政权灭亡,在其控制之下的另一部分粟末由首领大祚荣率领,也随之徙居营州地区,同久居营州柳城的突地稽建立起联系。由此粟末人口增多,力量增大,并经过长期向汉人学习的过程,增长了许多知识,产生了创建本民族政权的愿望和要求。

公元696年,契丹、奚各族人民不满营州都督赵文为政苛虐贪暴,在契丹首领李尽忠、归诚州刺史孙万荣的领导下,掀起了反唐斗争。人也加入了这次斗争。李尽忠的队伍很快攻陷营州,杀死赵文翔,攻城略地,所向披靡。移居营州的粟末人在赵文翔被杀、营州失控的情况下,在其首领乞四比羽和乞乞仲象的率领下于公元698年,东渡辽河,向故地长白山一带进发。武则天对营州动乱的发起者契丹人实行武力镇压,而对胁从者粟末人采取招抚政策,宣布封乞四比羽为许国公,封乞乞仲象为震国公,并赦免他们的反唐之罪。这时,乞乞仲象已经去世,乞四比羽不愿意接受唐朝的封号。武则天于是改用武力镇压,命大将军李楷固领兵追击,杀乞四比羽。乞乞仲象的大儿子大祚荣骁勇知兵,继任为粟末首领,他率领部众越过天门岭(今牡丹岭),李楷固穷追不舍,大祚荣与李楷回大战,大败官军,李楷固只身逃回,粟末声成大振。

天门岭大捷后,大祚荣继续向东回到长白山东北坡奥娄河(牡丹江)上游一带。公元698年,大祚荣正式建立了以粟末为主体,吸收部分高句丽遗民以及挹娄、扶余、秽貊、沃沮故地原住民的地方民族政权,所建政权,初名“震国”,后因唐朝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而改称渤海。渤海国强盛之时,辖域包括今中国东北地区东部、朝鲜半岛东北部和俄罗斯南滨海地区,下辖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被誉为“海东盛国”。渤海国的都城上京龙泉府,位于今天的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被长白山余脉所萦绕,南瞰镜泊湖,北依牡丹江。

车书一家 象宪唐朝

渤海国建立以后一直臣属于唐朝,其首领也一直接受唐朝的册封。渤海国自大祚荣接受册封后,每一代王嗣位,都要得到唐朝的诏策,加以册封,方能生效,否则只能称“权知国务”或“知国务”。渤海共有15代王,其中接受唐朝册封的有11个,新王继位,亦须遣使至唐,感谢封命。渤海国一直恪守此制,唐朝也依诸蕃渠帅死亡者必诏策立其后嗣制,进行册封。渤海每一王驾崩,都要遣使向唐告丧。

渤海还对唐负有“入侍纳贡”的义务。渤海国为了向唐朝表示忠心,从第一代王开始,历代王都向唐朝“入侍”。“入侍”又称“纳质”,是历代中央王朝控制边疆地方民族政权、密切双方关系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自大祚荣接受唐朝册封后,立即遣子入唐为质,留备宿卫,贡献方物,以示臣服。见于文献记载的渤海入朝宿卫的王子有十余人。

渤海国为了表示向唐称臣,还不断派使者向唐朝贺正、述职和进贡方物。仅据《新唐书・渤海传》的不完全统计,终其有国200余年,朝贡就达99次。另据《册府元龟》记载,朝贡多达140多次,平均不到两年一次,有时一年竟达五六次。每逢元旦、冬至、端午及其他重要庆祝日,渤海国都派贺正使,携带大批贡品朝贺。唐文宗曾在《致大彝震敕书》中,盛赞其“梯航万里,任土之贡献俱来;夙夜一心,朝天之礼仪克备。”几乎每年都有渤海远物运抵长安。与此同时,唐朝也给予渤海丰厚的回赠,回赠不仅有丰厚的物资,还对其来使封官赐爵。这些经常性的朝贡与回赠,极大地加强了双方和睦的隶属关系。

渤海的国门是敞开的,他们积极主动地向发达的中原学习,完善自己,振兴国势。他们仿效唐朝国家的管理体制,在国内不断进行管理体制改革。根据《新唐书・渤海传》记载,渤海国的官制基本上模仿唐朝,只有个别依据渤海国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改动,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封建专制管理体制,即所谓“大抵宪象中国制度”。渤海国仿照唐制,在中央设立三省六部一台七寺一院一监一局,在地方设立府州县,统治全国。唐朝官吏的品阶勋爵制度、军事制度也为渤海所仿效。

武艺拓疆 门艺投唐

在渤海与唐朝共存的200多年间,谱写出了无数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繁荣的篇章,只在大武艺时发生了唯一一次边境战争。公元719年大祚荣去世,长子大武艺继立。大武艺足智多谋,有雄才大略,但是多少有一些刚愎自用,自不量力。他凭借大祚荣时期所聚集起来的军事力量,积极采取了大开宇境的扩张政策,取得了畏服诸夷的战绩,使渤海的军事力量进一步上升,而大武艺的扩张野心也随之膨胀,于是无所顾及地图谋向外发展。

黑水是一个生活在黑龙江与松花江汇合点的松散的部落联盟。公元726年,面对大武艺军事威胁的黑水部,避开渤海,单独遣使入唐请求册封,这样就取得了与渤海同等的政治地位。这引起了大武艺的猜忌,他认为以前黑水入唐,都经过渤海,如今不告我而请吏于唐,是与唐合谋,腹背攻击我国。于是派遣其弟大门艺及舅舅任雅领兵去攻打黑水。大门艺曾在唐廷担任过质子,了解唐朝的强大,他认为这是背唐的行为,必与唐结怨,又引述高句丽灭亡的历史教训,劝大武艺不要攻打。大武艺不听,强令他领兵出发。大门艺到达边境,又上书

力劝,这引起了大武艺怨怒,试图将他处死。在性命不保的情况下,大门艺只好逃归庸朝,寻求庇护。大武艺屡次请求唐朝杀掉大门艺,唐朝当然不会同意。大武艺北伐黑水的军事行动失败了。

公元732年9月,大武艺终于按捺不住扩张野心和报复心理,乘契丹、奚叛乱,进攻幽州(今北京)之际,公然挑起与唐朝的战争。大武艺派大将张文休领兵,从水路袭击唐朝登州(今山东蓬莱),杀死了刺史韦俊,唐玄宗派右领军将军葛福顺发兵讨伐。公元733年正月,唐玄宗又派遣大门艺调幽州兵马迎击,又命新罗王侍子金恩兰回国发兵进攻渤海南部。正巧天遇大雪,山路又险,士卒冻死、摔死过半,新罗兵无功而返。葛福顺、大门艺所率之兵也无进展。大武艺从陆路进攻辽西,引兵至马都山(今山海关附近),屠城邑。这时,唐平卢先锋乌承率领本营兵马用石头堵塞道路,绵延400里,黑水与室韦也派5000援军,共同击退了大武艺的进攻。公元733年,大武艺向唐玄宗上表谢罪,表示要与唐恢复友好关系。唐玄宗为了息事宁人,未加追究,在敕书中表示出对大武艺的宽宏大量和殷切希望。从此以后,双方一直比较和睦融洽,再无类似的战争事件发生,实现了唐玄宗“永固东蕃,子孙百代”的良好愿望。

海东文化 别有奇葩

渤海国在长达2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继承了文化传统,又曾吸收高句丽文化,后又效仿唐朝的文化,最后依靠渤海人的聪明智慧和勤劳勇敢,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渤海文化,史称“海东文化”。

渤海国派大批的使臣和留学生在唐王朝学习儒家的经典,学习封建文化,学习古今制度,这些人回国后成为儒家思想和汉文化的积极传播者。渤海人对汉文化的学习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涌现出了很多渤海文人,创造出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但是流传下来的并不多。在日本《经国集》等文献中,保存有渤海人诗9首。这些诗文思流畅,词藻尤工,富于文采,情思真切,宛然唐人风韵,表现了较高的文化造诣。

渤海人的绘画也吸收了中原地区的传统。在京城内,发现了壁画残片和陶盘上刻画的头戴幞头的人物形象。1980年在吉林和龙龙水乡发掘了第三代王大钦茂第四女贞孝公主夫妇的合葬墓,墓的通道东壁、西壁和北壁都发现了较为完整的壁画,画上反映了公主生活的一个侧面。

渤海人创作的渤海乐丰富了祖国的音乐宝库。公元740年,渤海访日大使已珍蒙在日本奏渤海乐,深受日本人的欢迎。日本曾派一个名叫内雄的人来渤海专门学习渤海音乐,10年后学成才回日本。以后渤海乐成为日本宫廷音乐之一,经常演奏。日本后世流传的“大”、“新”、“责德”和“昆仑八仙”等乐曲,都是渤海传去的。

渤海国统治者效仿唐朝,推广佛教,使佛教在渤海迅速传播。渤海国为了弘扬佛教,兴建了许多寺院,今天在渤海故地仍然保存多处佛寺遗址。除了佛寺,也建造了佛塔,直到今天,渤海塔仍然屹立在吉林省长白县。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南大庙还保存有完好的渤海石灯幢,这是渤海时期遗留下来的精美佛教艺术品。这座石灯塔,幢顶为八角攒尖式,尖部环以七层叠轮,下接镂空八窗十六灯室,灯室下为仰莲花形石托,与其下的圆柱形中柱相接,底部为覆莲花式幢座和础石,通高5米多,凝重剔透,显示了渤海人精湛的雕刻功底。

此外渤海人在陶瓷、金银铜器的铸造等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些成绩都为中华文学艺术宝库增添了瑰丽的色彩。

渤海殇亡 血融中华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辽,“以渤海土地相接,常有吞并之志”。为缓和契丹咄咄逼人的攻势,公元918年,渤海遣使到契丹进贡,但未能改变契丹东征的既定方针。公元926年,耶律阿保机以“世仇”为借口向渤海发动全面进攻,精骑直趋忽汗城(渤海上京)。渤海兵败,献城投降,渤海国亡。从大祚荣建国到末代王献城投降,传15王,中间有武王大武艺、文王大钦茂、废王大元义、成王大华琪、康王大嵩磷、定王大元瑜、僖王大言义、简王大明忠、宣王大仁秀、大彝震、大虔晃、大玄锡、大玮,历228年。

渤海国灭亡后,辽太祖把渤海国改称为东丹国(东契丹之意),封长子耶律倍为“人皇王”,作为东丹国王,同时在东丹国的有名无实的官职上掺插了渤海贵族官僚。渤海国遗民一部分仍留居原地,也有相当部分被强制迁至燕、辽东和契丹故地,至金代有些又被迁到山东一带。无论留居的还是迁徒的,经过辽、金两代,渤海人逐渐分别融入于契丹、女真、汉诸族之中,但以直接或间接融入汉族的为多。辽初,治理渤海人即“一用汉法”;金代后期,对渤海人已视同汉人;元时渤海人己成为“汉姓人种”之一,渤海之称不复见于史载。

黑道王朝篇4

母后在很深的夜里,将寝宫灯一盏盏地点亮,她说阿罗,老天爷是很公平的,小时候你受这样的苦,所以注定长大后,会有比母后还要不寻常的人生。

母后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常常会有液体滴落在我的手心,我握着她的手,慢慢地低下头闻,那温热的泪水里,满满的却是绝望的味道。

>>>一

我是永乐朝代中的第一位公主。

父王说我出生的那一天里,朝都里聚集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术师。他们在你母后临盆的时候观看星相,然后,说王后这一胎,不论男女疾病,残疾体弱,都必须保全下来。连国中最有名望的高僧都飞鸽来书,此婴孩将决定永乐朝的命运。

父王的手轻轻拍打我的头,他说阿罗,其实就算不是这样,我与你的母亲也一定会保你下来,你是永乐的第一个公主,只要有一线生的可能,我们都不会放弃。

即使我是盲女吗?父王。我的眼泪划过脸颊,就算生在帝王家,却看不到身边最奢华的物件和庞大的权利,父王,你可曾想过我活下来的意义?

我从父王身边走下来,绸质的裙子拖在地上,是轻微的沙沙声,好似细尘卷过大殿。父王,其实阿罗更愿意,生在寻常家。

除却这里,我想在任何一个地方我都会找到盲女的快乐,我可以在草地上嬉玩,可以跟着邻家的孩子一起读书,可以听到市井的繁华,街市的喧闹。

我转过身来,冲着这个永乐朝至高的王大吼,是你们,让我活在阴暗中,除了地位我一无所有。我不想听到下人的私语,不想听到你们的叹息,更不想听到太医一次次说自己无能的声音!如果没有机会,为什么还要给我一次次的希望!

这朝中上上下下,都知道阿罗公主是如何的轻薄性命。我试过各种方法,让自己消失。然而都不得实现。

我生在帝王家,我们的太医会起死回生,会开颅取物,甚至比每一朝的医生都要技术高超。然而,他们医不好我的眼睛。

我的心一次次死在那些“臣万死”的请词中。

盛大华丽的永乐朝代里,我是几百年中,最悲哀的公主。

>>>二

与父王那一次的谈话后,他将我送去将军沈达的府邸。

他的圣旨下得极为婉转,公主阿罗将在将军府休养数月,一切所需,尽可赐予。

后来的很多日子里,我一直都觉得这是父王为了逃避我责难的目光,而唯一可以做的事。

将军的府邸,于我来说,没有任何不同。我看不到华丽与威严。但这一行,却让我这16年来,第一次感觉到了温暖。

将军沈达的掌心,温暖地,好似我梦境中无数次出现过的江南初春。

是的,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在那么深的夜里让侍女扶我到府中的湖边去,当足底触到湖水的时候,又差她到房中拿披肩去。

在她离去的脚步声越来越远的时候,我一步步走进湖中去。

湖水让我周身打起寒战,我的脑海里出现父王与母后。他们应当身穿锦服,头戴华冠,他们知道我身死异处,必定痛不欲生。但为什么,想到他们心碎而扭曲的表情,我会在如此冰凉的湖水中央大笑出声。

湖水漫过我的脖颈,胸口仿佛被大石沉沉顶住,呼吸开始艰难的时候,我听到来自湖畔侍女惊慌的叫声。

然后是越来越多急速赶来的脚步声,我闭上眼,向前走了最后一步。

从此,我再不必听到宫中窃窃的私语声,再不必触摸到母后绝望的泪水,也再不必在每一次转身后,听到父王沉沉地叹息……

我眼前出现梦境中江南的景色,大抹艳丽的色彩,和身穿盔甲的男子,听到他轻声唤我,阿罗。

我的腰身仿佛被他紧紧拥起,烈日下我看不清他的脸,只是来自他身上青草般气味,终于让我沉迷下去。

>>>三

我竟然没有死。

醒来的时候,眼前仍是一片黑暗,但是手掌却被一个大大的掌心包围着。

我挣脱,努力扯掉蒙在脸上的纱布,却被另一只大手上来死死地压住,有男子的声朗朗响起,公主请勿乱动,眼睛上已被微臣抹了草药,是从西域带回来,尽管一试。

男子的声音有种可以撼人心灵的力量,我的双手忽地失去力量,就任由他那么握着,头转向他的方向,你是谁?是不曾有过的平静与温柔。

我是沈达,这将军府的主人。他的声音中带抹笑,似乎是很纵容,又似是在下命令般的,公主只需忍耐两天,或许,就可以重见光明。

我将手轻轻抽出来,摸索着他脸的位置,那在我复明之前,先摸摸将军的样子吧。

生死劫数后,我竟然第一次笑开来,我的手指划过他的脸颊,每摸一处,心脏好似战鼓奔腾。

那么将军沈达,必定是有宽阔的额,深深的眼,高挺的鼻梁,我冲着他的方向痴痴地笑起来,将军,我说的对吗?

将军,我重新将他手握起来,我叫阿罗。

没有身份殊同,没有权利荣华。只是,女子阿罗。

那是如何欢愉的两日。

我头上包着厚厚的纱,时时跟在沈达身侧,坐立行走,都要沈达帮忙,仿佛一切感官都已失效。

沈达不怪,沈达不烦,沈达拉着我的手,没有军臣没有俗礼,照顾着我的一切。

我便孩子般一遍遍地唤,沈达沈达。

为何没有早些遇见你,沈达。

他带着我在后花园中来回地走,告诉我花儿是什么颜色,鸟儿是如何地飞翔,然后在回廊处停下身来,将我轻轻揽在怀里,叫阿罗阿罗,我要如何感谢你,来到这里。

我的眼眶忽地湿润。沈达怀里,我好似重新活过一回,我将他的话重复说一次:我又要如何感谢,你让我来到这里。

沈达,你可知16年来王宫有多无趣,又可知阿罗身陷何地,除了礼数尊卑,阿罗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炫耀。

沈达为我披上衣服,然后手指轻扳过我脸颊,所以阿罗你那么傻,没有见到这府中主人时,就已经选择了永别。他亦孩子样的击打我掌心,阿罗坏,阿罗从不为永乐朝代着想的吗?

这关永乐朝什么事呢?沈达,我们可不可以只做世间普通男女,不再提那琉璃城中的任何事。

沈达安静下去,然后对我重重点头。不提,阿罗,只要你好好活下去,一切便都是希望。

于是我的脑海中,便再一次充满了希望,不论我的眼睛是否复明,但沈达,你将会是我活下去的全部力量,与决心。

我平生来,第一次感激父王。

送我来将军府。

>>>四

纱布解开的那一刻,我死死地闭着眼睛。

沈达的掌心包着我的双手,他说不急不急,阿罗,不要急啊。然后,他的掌心,便满满地都是汗水。

眼睛有微痛的感觉,接下来是强烈的光刺下来,我慌忙用袖挡住。

沈达慌忙站起身来,阿罗,阿罗你是不是能感觉到光。

我点头,手足无措地捏着他的胳膊,怎么办,我是不是可以睁开,是不是沈达?

他的手轻轻拨开我的衣袖,声音微颤,阿罗,你睁眼。

于是,我看到了将军沈达。看到了他一如我所想象的那般俊美,我的手指准确地触到他脸庞,然后眼睛,鼻子。

沈达的眼泪落下来。他忘情地上来拥抱我,说阿罗,再不会有谁可以让你轻看自己!阿罗,他飞快地跑到窗边拿个镜子过来,你也终于,可以看到自己。

我手拿着铜镜,看着里面的女子眉眼清秀,肤色好比一团粉红的绸,喜极而泣,我站起身来死死捏着沈达的手,好像有万语千言,却一句话说不出来。

然后我听到来自沈达的声音,他说阿罗,永乐朝代要改变了,江山要改变了,阿罗,这一切全部都应了当年术师的话呀。

我的手掌忽地滑落下来,沈达,我的双眼复明对于你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沈达的眼里包不住的惊喜,江山!他再次上来握我手,阿罗,千百术师预言,阿罗公主16岁时,将复明,从此改变永乐朝代……

我看着沈达,不可置信地向后退着步子。沈达沈达,我重见光明的那一刻都不曾有泪落下,然而在他说这一切都是为了王朝的时候,我的心,何以那么痛。

我的身子快要站不住,眼睛望着他,大滴泪水落下,然后一字一句问他,全部都是假的,对不对?救我出水,还我光明,还有那一日日的陪伴,读书玩耍,全部是假的,对不对?

沈达的目光复杂开来,他看着我,好似怜惜,却又似为难。他将头扭在一边,我以为阿罗公主你从来都明白,圣上让你来我府上,就是因为公主请愿要出宫休养,而沈达所做的一切,都是尽全力保护公主,以对得起圣上皇恩啊……

沈达说到圣上的时候,脸上是一腔忠诚滚滚热血,沈达不面对我,不论我再如何扯他的衣服,沈达都不再扭头看向我。

我终于在这间曾经那么多快乐的屋子里笑出声来,是阿罗傻,阿罗痴,阿罗眼盲把将军的忠心全部当成私愿……

我扶着床柱对屋外的下人喊,收拾行李,我要回宫。

撑着全身的力量,从将军沈达的身边走过去,每一步皆心如针刺,眼泪生生落下来的时候,我终于再看不到沈达的双眼。

然而,你不爱我,你只效忠,没有私愿,那为何你的双眼中,也会有揉碎般的疼痛。

为何你的双眼,也蓄满泪水。

>>>五

回宫的路上,我的身子随轿子一起颤动。

我早听过母后讲她是如何的违背世俗跟随父王,也还记得母亲眼里坚定的目光,纵使老去时受千刀万剐之苦,也愿意同父王相守。

我知情字难缠,却不知,来时无声无息,走的时候,却足以使我病入膏肓。

殿前见到母后的那一刻,我终于痛哭出声。我在母后的怀中低声呼唤沈达的名字,我说母后,你可知道女儿有多深情,有多痴傻。

脑海中一幕幕出现的,是沈达他手牵着我在庭院中一次次讲花儿颜泽,又一次捧起我脸庞说阿罗,你从不知你有多美……

母后为我抹去泪水,阿罗,儿女情长向来都是撕心裂肺的剑,但是阿罗,打从你复明的那一刻,你要背负的,就不仅仅只是你自己了。

我自泪眼中怔忡,抬起头来看母后,她往殿外一指,那些术师将告诉你,你生来,是什么样的使命。

母后为我抚平衣裙,只叫一声阿罗,她的眼角便湿润开来,从此,没有任性没有娇惯,阿罗,你孩提岁月已经过去了。

门口的术师齐齐拜倒下去,他们口念经语,我听不懂,但共同念出的最后一句话,让我愣在原地,一动不能动。

他们喊,永乐朝阿罗公主永生!

他们带我到占星台上去,在太阳落下的时候,让我闭起双眼。

最长年纪的术师说公主,现在你用心去想一个人,然后告诉我你所看的东西。

我闭起双眼来,冲着落日的方向,没有任何预兆的,眼前就出现了沈达的身影。

我看他慢慢向我走来,身穿盔甲唇间含笑,意气风发,我正要呼喊他的名字,就见天地忽地变色,风云骤起,沈达的身后飞来了铺天盖地的黑色鸟儿,它们包围他,将他困在里面……

我惊慌着回神,飞快睁眼。

那老术师微笑着看我,说告诉我,公主你所看到的。

我犹豫了一下,然后将头扭向别处,我看到永乐朝将代代兴旺下去……

公主!你所看到的,便是那人的命运,而你,只有看到的权利,却不能改变,不然,所有的祸端,将应现在公主身上。

老术师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地离开,我一个人站在星台上,那成群的黑鸟,到底代表了什么?

沈达,你会死吗?会离开我吗?

>>>六

再见沈达,是一个月后的朝中晚宴。

沈达不着盔甲,身穿青衣,发丝高束地出现在宴间。

我坐在母后身侧,看到他一双眼游离于众人间,仿佛寻找什么,一颗心就慢慢痛开来。

终于,他看到了我,众人身影中牢牢地看向我,一眼的关切与爱怜。

我的眼泪轰然落下,推开桌椅,往宫院里跑去。

身后有急急地脚步声,我不回头,捂着嘴没有目的地跑。

沈达终是追上我,拉着我的衣裙,绕身过来,大口地喘息,阿罗,不,公主,我下月就要出征了,我好怕,再无缘见你!

我一怔,将脸转向他,出征,永乐朝有战乱吗?

是,南部边疆安奴人叛乱,阿罗,他将我肩轻轻扳回来,上一次分开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我会有任务,所以……

沈达眼里是沉痛的影子,我不知道能不能回来,阿罗,我没有办法承诺任何事,生死不卜。

沈达!我上前死死捂着他的嘴,沈达你会凯旋的!我从脖间解下玉牌给他,请为了我,保住性命。

玉牌塞入他手中的那一刻,我掉头跑开。

眼泪洒在这浩大的皇宫中,我不知道沈达是不是能归回,那成片黑色鸟儿,到底意味着什么,谁可以告诉我!

而我自己呢,沈达归回之时,我是否还是永乐朝的公主呢。

那一班术师齐齐跪倒喊我永生的时候,我便已经想到,只有朝代的国术师才可以得永生的拜称。

而国术师,只属于这个国家,永生人不可以有儿女情长,不可以有自我。

>>>七

母后面对我的问询,无言以对。

她只说孩子,也许生你下来,就是为娘的罪。为娘日日吟经诵佛,只是为了可以减轻我的罪,但是阿罗,为娘救不了你。

于是,我终于知道了永乐朝不灭的原因。因为永乐朝每一代都会寻找一个女子做术师,可以预示朝代的兴衰,母后说阿罗,不到最后关头,母后绝不会让你的命运同前朝的那些国术师一样!

我低下头去轻笑,前朝的国术师,母后,你想说的是为了朝代,她们用生命换了朝代的兴盛,从而自己受了天惩,对不对?因为她们可以看到将要发生的事情,可以预见将要来临的祸事,所以只有她们才有能力去挽救什么,而国术师的命运,就是用生命去换永乐朝每一次要出现的大祸!

那么母后,如果我的生命不是为了挽救朝代呢?

你也一样,会背负你所救之人的罪责。

可是可惜,母后,阿罗从小听过太多的儿女情事,阿罗身陷情中无法自拔,母亲,阿罗宁要沈达,不要永乐朝。

阿罗!母后的声音在深夜里严厉而惊悚,没有了永乐朝,便什么都不会存在!

她的眼里满满的都是往事,她的口气重回温存,阿罗所有的一切都是上苍注定的,母后抗拒过,但还是给你父王引来了无数的灾祸,阿罗,我不会允许任何人伤害你的父王,就算是我们的女儿!

我望着母亲的眼,终于明白了,为何她一直一直说有欠于我,从一开始,她就预备好了,由我来为永乐朝这一代的兴衰去背负罪责。

>>>八

沈达出征的那一日,我不曾送。

只是远远地躲在林子里,看他与父王共饮起程酒,万千将士共抛酒碗,气势铿锵。我的沈达他一身银装,指挥众人,剑拔弩张,好不威风。

我看着沈达的背影,眼角一点点湿开来,沈达沈达,请为了阿罗,保重。

我开始夜夜去占星台。闭上眼睛,看沈达的战况。一连几夜都看到沈达在战场上英姿勃发,千军万马势如破竹。

心一点点欢喜起来。那黑色鸟儿的事情,也不再放在心里。很快收到了战场的捷报,沈达连胜三场,可以很快回朝。

我日日穿最华美的衣服,在占星台上引颈歌唱,脱掉鞋子起风弄舞,沈达沈达,你何日才能回朝呢?你回来之时,便是我们远离永乐宫之日,我们远走高飞,到无人的大漠去,从此永乐盛与衰,再不过问。

沈达。你听得到吗?

我愿意放弃永乐朝的一切,与你双宿双飞。

沈达,你可以吗?

然而就在我准备去向父亲请愿的时候,永乐宫上空的星相,开始大变。

所有的术师都告诉父王,他们没有办法再预示战争的结果,只有阿罗公主,可以见得。

父王在深夜来敲我房门,他说阿罗,沈达已几日没有战报送回,阿罗你快帮父王看下战况!

我从床上飞快跃起,赤脚跑向星相台,凛冽的风吹得我几近站不稳身子,然而我又一次地看到了大片黑色鸟儿。

它们从疆场上一路追赶着沈达,比上一次更加迅猛地围绕着他,成片的羽毛在天空中洒落,沈达在鸟群中一步不能动,他的目光中是强烈的愤恨……

我从占境中猛地抽回来,转身跪倒在父亲脚下,请父王救沈达,沈达没有死在战场,却在返回的路途上被大片黑色鸟儿围住……

我话没有说完,就被父王喝止住,他说阿罗别再说下去了,你回去,父王自有主意!

我望着父王的眼,那眼里的坚定让我的心稍稍稳定下来,回身下台阶,听到下面的术师议论纷纷,永乐朝可能要遇到百年大祸了,黑鸟,是最深重的苦难……

我的身子忽地失去力气,眼前一黑,终于晕倒过去。

>>>九

醒来的时候,是在母亲的宫中。

她用金色锦袍包着我的身子,手指轻抚我的脸,说阿罗,不要再抗拒了,不论如何,那都是沈达的命。

什么?我用力坐起身子,什么是沈达的命?

沈达战功显赫,朝中他父亲以此拉拢的人,必定会以他为荣,逼他造反,阿罗,为了永乐朝,你还是忘记沈达吧!

那些黑色的鸟儿,是最深重的苦难,难道这意思就是说是人为的祸事?我看着母后,一刻不敢放松。

是。你的父王必须除掉沈达,不论战事输赢,沈达都是一死!黑色鸟儿是人为的祸事,但如若沈达此命不死,大祸将于永乐朝,阿罗,母亲深深看我,你将从此没有父母,没有国家。

真的,就没有两全的办法吗?我可以带沈达走,我们离开这里,沈达不会造反……

没用的,阿罗。你到底明不明白所有的一切都是天意,你爱上沈达,又预言他的生死!你父亲那天深夜让你占星,无非是想让你死心!阿罗,为了母亲,你不要偏执了好不好?

我从母亲怀中坐起来,我会找到办法的。

沈达,不会死的!

我独自来到术师房。遣退所有下人,拔出匕首指向自己喉咙,我冲那老迈的术师大喊:告诉我化解的办法!前朝的国术师是如何化解祸端的!

那要牺牲掉自己!公主,王决定了毁掉沈达,就是为了保住你的命,公主,请不要辜负圣上的旨意!

如果是要毁掉沈达,才可以保全我,那我宁愿不要!刀锋已经割入我喉咙,快告诉我,我要怎么做才能救沈达。

年迈的老术师最后看我一眼,然后将身子转过去,公主你同你的母后一样为情所害,我会告诉你解救的方法,但是公主,你请三思。

那个夜里,我知道了解救之法,也终于知道了母后一直说自己有不寻常的人生,是为了什么。

永乐朝本可以安享万年兴隆,无劫无祸,然而到如今要代代培养国术师,都是因了母亲。

国术师不可以有情爱,不可以有私情,不然她最在乎的东西,将永世不太平。

永乐朝之所以有今天的不太平,一切都是因为母后是上一朝的国术师。

那么母亲,我今天所要做的一切,日后你一定可以,全全体谅。

>>>十

将军沈达次日午后班师回朝。

庆功宴上,早已设计好,父王酒杯一倒,沈达人头落地,如若不成晚宴结束后,还有一场歌舞宴,到时一杯毒酒一样可以使沈达致命。

于是莺歌燕舞的庆功宴上,父王酒杯倒地的同时,设计好的杀手不知所踪;歌舞宴上的那一杯毒酒,被辗转赏赐到了一名手中……

父王所有的计策都告失败,大殿上将军沈达带众兵将轰轰跪倒的时候,将军沈达说,愿以此次战功及全部军权换取与公主阿罗的婚事,沈达愿与公主退出市井,从此男耕女织。

群臣震叹,父王震叹,他知道有什么事情已经在改变,他苦心经营的斩将一事,已经变为将军请命归田园。他皱着眉头不知所措的时候,就只听母后酒杯轰然落地,紧接着大殿上下是母后大声呼吼一声阿罗的声音!

在将军沈达领着将士不顾一切地找寻永乐朝中每一处宫殿,每一条回廊,每一所独院的时候,我已经将自己深藏于永乐宫里最阴暗宫殿中。

年迈的术师告诉我,要救沈达,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自己永远失去占卜的能力,并永生不与被救者见面。

我依然生于永乐朝,依然衣锦华丽,头戴珠花,一样可以引颈唱歌,起风弄舞,然而我再看不到永乐朝的繁华与衰落。

我的双眼重归黑暗。

黑道王朝篇5

圣辉1001年三月,圣辉皇朝18岁的飞骑将军秦炎率本部兵马黑风骑铁军反叛,一日之内连攻克数城,直逼帝都金辉城.皇朝上下无不震惊,各路诸侯纷纷挥师勤王,由被誉为皇朝的“不败战神”烈武王凌镡统领.两军在辽阔的辰辉草原拉开了阵势,仅四万人的黑风铁骑军将独自对抗平叛联军十万之众,一场最史无前例的战役开始了.

平叛联军摆成了十个万人的方阵,兵分三路.中路军三万重骑兵方阵为前锋缓缓前进,五万轻骑兵紧随其后.左路军为一万重骑兵,右路军为一万轻骑兵.而黑风骑铁军则以一万的轻骑兵直取平叛联军左路,一万重骑兵向平叛联军右路移动,还有两万的轻骑兵原地待命.当平叛联军左翼的重骑兵即将对上黑风骑铁军的一万轻骑兵时,一万黑风骑铁军的轻骑兵以弓努射杀平叛联军重骑兵们的座骑.只两轮攻击,就使得平叛联军重骑兵们的座骑全部死光了,一些不太走运的重骑兵更是在利箭的攻击下身亡.于是,黑风骑铁军的轻骑兵向失去了坐骑的平叛联军重骑兵们发起了冲锋,手起刀落迅速解决了他们.与此同时,平叛联军右翼一万的轻骑兵对一万黑风铁骑军的重骑兵发起了冲锋,但黑风铁骑军的重骑兵们向平叛联军的轻骑兵展示了作为重骑兵的优势,将平叛联军的轻骑兵杀得片甲不留.处于中路的平叛联军想救援两翼但为时已晚.原地待命的两万黑风铁骑军轻骑兵,用消灭平叛联军左翼的方法再次问候了平叛联军.平叛联军中路的三万重骑兵在被屠杀了一万多人后向他们所围剿的叛军投降.黑风铁骑军杀入了平叛联军五万轻骑兵的阵中,将这些平叛联军轻骑兵们杀得落花流水.平叛联军的统帅烈武王在黑风铁骑军,猛烈的进攻中阵亡,群龙无首的平叛联军全部投降.这场被称谓“皇朝的耻辱”的辰辉战役,以平叛联军的投降而结束.

黑风铁骑军收编了投降的六多万平叛联军,又从占领的地区征兵,壮大为十五万.其中轻骑兵十万多人,重骑兵五万余.之后一个月时间里,黑风铁骑军又攻克了十五座固若金汤的大城.这拥有十五万兵力的黑风铁骑军让圣辉皇朝的皇帝凌隐和王公大臣们惶恐不已,寝食难安.不久,圣辉皇朝又发动了一场以剿灭黑风铁骑军为目的的大战役.

圣辉皇朝的大皇帝为释辰辉战役的耻辱,派亲王凌风、大将王易、李间和沈固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向毫无防备的黑风铁骑军发起了进攻,将黑风铁骑军击退到灵水河以南,并夺回了被黑风铁骑军占领的五座城池.经过修整,黑风铁骑军渡过灵水河准备进行反攻.在反攻前,秦炎下令士兵每人带足三天的口粮,然后又下令砸碎全部行军做饭的锅,烧掉所有的行军帐篷。将士们都愣了,对执行秦炎的命令有点迟疑.

秦炎没有多做解释,只说了一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骑兵们听到没有了退路,就明白这场仗如果打不赢,那么谁也不会活着回去.当然,即使统帅不这么做,他们也没人想过要在战斗后活下去。作为一名战士,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是逃脱不了的宿命,这才是真正的无上荣耀。

秦炎指挥黑风铁骑军在夜里悄悄包围了凌风的大军,同圣辉军展开了九次激烈的战斗,黑风铁骑军无不以一当十,以十当百,如猛虎下山,个个都奋勇拼杀。沙场之上,烟尘蔽日,杀声震天。黑风铁骑军将土越斗越猛,直杀得山摇地动,血流成河。经过多次交锋,黑风铁骑军终于以少胜多,把圣辉大军打得落花流水,杀死了圣辉军统军的亲王凌风,俘虏了王易.李间走投无路,放火自焚而死,沈固带着残兵五万残兵败将急忙撤退,坚守明镜城不出.

圣辉皇帝凌隐在得知圣辉军惨败,亲王凌风阵亡的消息后,晕厥在地,不省人事,御医束手无策.一时间,朝野一片混乱.大将赵歇擅自率兵二十多万进驻颖城,欲进攻黑风铁骑军,又得谋臣张齐、陈星远相助,可谓是如虎添翼.

秦炎击破了凌风率领的圣辉军主力之后,认为圣辉军元气大伤,坚守明镜城的沈固一不足为患,于是,带领大军北进,渡过黄龙河,攻打驻守颖城的赵歇.初次交战,赵歇出城迎敌,依照谋臣张齐、陈星远的计谋将黑风铁骑军击溃.赵歇取得小胜后,沾沾自喜,目空一切,竟然狂妄地自称天下无敌.一连数日,黑风铁骑军按兵不动,赵歇的军队逐渐松懈.秦炎突然发起进攻,赵歇和他的谋臣张齐、陈星远没有防备黑风铁骑军的进攻,出城迎敌,一战就败,只好退到回城中固守。秦炎派大将上官离和独孤涉把颖城围困得水泄不通,黑风铁骑军又在城外布成了铁墙般的防线,以防止赵歇援军到来.秦炎自己则率领主力在营中挖掘隧道直通入颖城中,不过几日便完成了。在一个没有月亮的黑夜,黑风铁骑军的一支小队在秦炎的带领下,陆续从隧道进入颖城.他们在悄悄解决了巡城士兵后,打开城门,迎接主力大军进城.圣辉军毫无察觉,全部被俘.赵歇宁死不屈,被杀.谋臣张齐、陈星远则宣誓效忠秦炎而得免一死,成为黑风铁骑军的军师.

在赵歇被杀后不久,昏迷将近一个月的圣辉皇帝凌隐奇迹般苏醒,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集六十万大军支援被困在明镜城的沈固.

在改编了二十多万的圣辉降军以及征收兵员后,黑风铁骑军猛增至四十多万.

是年七月,秦炎率黑风铁骑军痛击驻守秦城的十多万圣辉精锐大军,取得胜利,又在东阳城、阳西城、定真城、阳城、北鄄城、移丘城、许城连破圣辉大军。数胜之后,秦炎低估了圣辉军的力量,放松警惕,轻装急进,被三十万多的圣辉军轻骑兵所败。经过修整之后,秦炎布出一个包围圈,以三万轻骑兵诱敌深入,然后发起了猛攻.在损失了一万多兵力后,圣辉军得以突围.黑风铁骑军只伤亡了一千人左右,并且俘获了三万多圣辉军骑兵以及圣辉军主将尹明弦.黑风铁骑军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残余的圣辉军,圣辉残军图进行绝地反击,然而却以失败告终.此战中,黑风铁骑军俘获圣辉降军十多万,歼灭六万余.

经过改编,黑风铁骑军扩大到了六十多万人.然后兵分五路,由秦炎亲自率领主力二十多万,上官离、独孤涉、张齐、陈星远各统兵十万.五路黑风铁骑军,在圣辉军各部的夹击中游走穿行.

黑道王朝篇6

关键词: 西汉高祖朝 火德 水德 合法性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学派均以“欲以其学易天下”的主张,纷纷著书立说,相互辩论。其中阴阳家就是他们的代表之一。阴阳家由齐人邹衍创立,其核心学说就是五德终始说,用五行相胜的理论来解释王朝更替,为新兴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并广泛应用于秦汉之际。关于西汉高祖朝的德制问题,古今史家均有不同的见解。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和班固的《汉书》中均有关于高祖朝火德制的零星记载,东汉人荀悦在其《汉纪》中也同意这一观点,现代人中山大学杨权教授在其《新五德理论与两汉政治――“尧后火德”说考论》中也承认西汉高祖朝有火德制,并称其为“准火德制”。然而与此对立的观点,钱穆和吕思勉两位先生在各自编写的《秦汉史》中,均直述水德制,并没有提到有过火德制。而古史辨派代表人物顾颉刚先生在《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中也认为西汉初年一直是水德制,没有出现过火德制。本文旨在说明汉初高祖朝的是水德制。我们欲探其究竟,则必须对邹衍创立的五德终始说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一、邹衍创立的五德终始说

所谓五德终始说,亦说五德转移。“它是一种按五行相胜的自然属性构建出来而应用于政治历史领域的理论体系,其目的是试图说明王朝更替或政权变迁的根本原因和规律”[1]。五德终始理论认为帝王的统治不会无限期的,一个王朝的命运一旦走到尽头,便必然会出现改朝换代的局面。王朝的更替按五行相胜的次序进行,土、木、金、火、水五行循环不已。新王朝之德兴必因前期之德衰,新王朝所据之德必胜前朝所据之德。然而邹衍的文章大多散佚,唯有《吕氏春秋・应同篇》保留其言论较为完整:

“凡帝王之将兴,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大蝼,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胜气。’金胜气,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实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实则水。水气不知数备,将徙于土。”[2]

通过以上一段材料,我们可以归纳出邹衍五德终始说的几个特征。

首先,邹衍的五德终始说运用了五行相克的原理。夏禹“木德”克黄帝“土德”,殷代“金德”克夏代“木德”,周代“火德”克殷代“金德”,并预言将会出现一个“水德”王朝克周,又会出现一个“土德”王朝克水。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这一理论又是五行循环往复的,邹衍是历史循环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其次,一个王朝占据一德之位,需要出现一定的符瑞作为依据。如文中所述,黄帝据土德的原因是出现了“大大蝼”(上古的土生生物),夏禹据木德是因为“草木秋冬不杀”,殷代据金德的原因是“金刃生于水”,周代据火德是因为“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之后的历代王朝都极力寻找自己所居之德的符瑞,有的认为地附会自然现象,有的故意曲解经书,有的则人为地制造相关符瑞。

再次,土、木、金、火、水五行又与黄、青、白、赤、黑五色相配。土德尚黄,木德尚青,金德尚白,火德尚赤,水德尚黑。这对后来历代的舆服、旗帜的颜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是判断一代德制的重要依据,如周代尚赤,秦代尚黑。

最后,邹衍创制的五德终始理论还相当原始,后人经过的添加和改变,使之更加丰富完善。这一点在顾颉刚先生的《五德终始说下的历史与政治》中有很好的总结(见下表)。[3]这一点十分重要,尤其是每一德所对应的纪数,如秦朝在确定自己是水德时规定:“数以六纪,符法冠皆六寸,六尺为步,乘六马。”[4]秦朝的舆服制度之所以都与六有关,就是因为水德的纪数是六。

五德终始理论在秦汉应用,又于西汉末年发生了重大变化。经学家刘向刘歆父子为王莽篡汉提供天命依据,将邹衍的五行相克的五德终始说改造为五行相生的五德终始说,后代王朝又以五行相生为标准,不过在特殊时期还是有特例存在的。

二、西汉高祖朝没有存在过火德制

首先,从上文可以看到秦始皇扫清六国,建立秦朝,以周为火德来规定秦朝为水德,并推行了一系列的改制措施。秦朝是水德是得到普遍公认的,西汉建立,不应是火德,按照传统的五德终始说,如果不出现什么特殊情况,应为土德,土克水,这是常识。

其次,关于赞同汉朝初年曾经出现过火德制的理由,都源于《史记・高祖本纪》中那个“赤帝子斩杀白帝子”[4]的传说。

“汉兴,高祖大微时,尝杀大蛇,有物曰:‘蛇,白帝子也,而杀者赤帝子。’高祖初起,祷封榆社,徇沛为沛公,则祠蚩尤,衅鼓旗,遂以十月至灞上,与诸侯平咸阳,立为汉王,因以十月为岁首,而色上赤。”[5]

又有:

“汉承尧运,德祚已盛,断蛇著符,旗帜上赤,协于火德,自然之应,得天统矣。”[6]

两者皆认为“赤帝子”正是火德的符瑞,所以汉朝初年当有火德制。我们可以肯定这个故事是为了一定的政治目的杜撰的,在此传说中,白帝子代指秦朝,赤帝子代指汉高祖刘邦,我知道金德尚白,那不就是说秦朝是金德,这与《史记・始皇本纪》中关于秦朝水德的记载不就矛盾了吗?虽然在《史记集解》中有关于秦朝可能是金德的零星记载,但属孤证,可信度不高。况且秦朝是水德这是世人公认的,太史公不至于前后语言矛盾。那么这些赞成火德制的前辈们所依据的前提就不存在了。

最后,虽然火德尚赤,但我们不能笼统地说:尚赤的都是火德。其后的朱明王朝服色就尚黄,但它是火德。刘邦是沛人,项羽是下相人,在战国时期均属楚国,而在秦朝又都流传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谶语。我们在《史记・楚世家》中是可以找到楚文化尚赤的证明的。

“楚之先祖出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辛居火正,甚有功。”[7]

由此可知楚人的祖先曾居火正,与赤色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我认为“赤帝子”之意味着尚赤的楚人刘邦将兴,与后世没有太大关系。

另外,如果高祖建立汉朝之前,已经出现了“赤帝子”的符瑞,那么为什么“好律历”的张苍没有想到,而坚持他的水德制呢?如果“赤帝子斩杀白帝子”的传说为当时人所接受,又为什么会有后来的汉武帝土德改制呢?由此可知关于“赤帝子”的传说应是后人附会的,至少是西汉中后期才出现的。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梁玉绳的认可:“朱子语录以高祖赤帝子之事为虚。续古今考言斩蛇事是伪为神奇,史公好奇载之。”[8]在著名历史学家泷川资言、水泽利忠看来,关于赤帝子斩白帝子的故事是到了光武帝时才有的。“宋均以为高祖斩白蛇,而神母哭,则此母水精也,此皆谬说,又注云,至光武乃改者。”[9]由此可见关于“赤帝子斩白帝子”的故事是受到许多人质疑的,其真实性也值得深思。

三、西汉高祖朝应是水德制

首先,西汉高祖朝水德制是许多确切的符瑞相应证的。“是时丞相张苍好律历,以为汉乃水德之始,故河决金堤,其符也”。[10]由此可知“河决金堤”被当作高祖朝水德的符瑞。“自汉兴之孝文二十余年,会天下初定,将相公卿皆军吏。张苍为计相时,绪正律历,以高祖十月始至灞上,因故时秦时本以十月为岁首,弗革。推五德之运,以为汉当水德之时,尚黑如故”。[11]这条材料说明张苍认为把高祖退居灞上与项羽对峙作为他帝业之始,而时间正好是十月,所以沿袭秦朝以十月为岁首的律历和水德的政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其次,然秦为水德,代水德者应为土德,为何汉初的德制却是水德?那是因为汉初有一种越秦代周的思潮,即不承认秦朝是一个合乎王道道统的正统王朝,认为汉朝是直接代周的,以汉之水德取代周之火德。关于汉朝越秦代周思潮在文献中也不乏其例。《汉书・律历志》记载:

“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言虽有水德,在火木之间,非其序也,任知刑以强,故伯而不王。秦以水德,在周、汉木火之间,周人其行序,故易不载。”[12]

这则材料能够明确地说明秦朝“非其序”的原因。其后还有严师古所作的注:“师古曰:‘志言秦为闰位,亦犹共工不当五德之序。’”则以共工氏类比秦朝,都是水德,都在木德与火德之间,所以都是闰统,不在序的。如果以上的材料是类比不够直接的话,那么下面的材料则明确指出了事实:“汉高祖皇帝,著纪,伐秦继周。木生火,故为火德。”这则材料明确地指出刘邦是“伐秦继周”的了。

四、结语

综上所述,西汉在立国之初一直盛行的是水德制,没有存在过火德制。其重要原因是因为汉朝初年盛行的一种越秦代周的思潮,即不承认秦朝是一个合乎王道正统的王朝,西汉代周而兴。而五德终始说在西汉前期的变更,又引起了这一时期的政治变更,同时也为以后的新五德理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古人向来注重律历和国家属性的探究,这是一个王朝存在的根本。如果从五德终始说的角度来观察两汉的政治,会为很多问题找到合理的答案,并能够开辟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陈江风.五德终始说理论与中国古代政权更迭两种方式关系.河南大学学报,1995,(3).

[2]吕不韦等.吕氏春秋・应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303.

[3]顾颉刚.古史辩(第五册).商务印书馆,1992:251.

[4]司马迁.史记・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92:169.

[5]司马迁.史记・封禅书.中华书局,1992:1116-1117.

[6]徐天麟.西汉会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75.

[7]史记・楚世家.中华书局,1992:1378.

[8][清]梁玉绳撰.史记志疑.中华书局,1981:215.

[9][日]泷川资言考证.水泽利忠校补.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34.

[10]司马迁.史记・封禅书.中华书局,1992:1178.

[11]司马迁.史记・张丞相列传.中华书局,1992:2072.

[12]汉书・律历志.中华书局,1992:199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黑道王朝篇7

[关键词]《大敦煌》;瑕疵;辨析

敦煌,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象征,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朵奇葩。同时敦煌又是一块神秘的土地,在很多人眼中,“敦煌”这两个字极富神秘色彩,他们渴望了解敦煌,揭开敦煌神秘的面纱。然而由于这一题材拍摄的困难,长期以来国内外一直没有一部专门描写敦煌的电视剧或电影,直到2006年11月由著名导演陈家林执导的鸿篇巨制《大敦煌》的上映才填补了这一空白。《大敦煌》是一部历史正剧,它第一次以大型电视剧的形式,形象系统地演绎了敦煌的历史,对于扩大敦煌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影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毋庸讳言,尽管《大敦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有待商榷的问题,问题之一就是剧中的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不符,其中包括一些常识性的错误,这不利于观众了解敦煌,甚至还有可能误导观众。其实自敦煌藏经洞发现百年来,经过一代代学者们的辛勤耕耘,敦煌学各个研究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果对这些成果稍加留意就可以避免许多错误。作为一名敦煌学研究者,笔者拟从自己专业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辨析。

一、“敦煌”在宋代应称“沙州”

《大敦煌》第一部在描写宋朝时段时,关于敦煌的称谓有些混乱。敦煌得名于汉武帝时,当时为了防范匈奴,捍卫边关和丝绸之路的安全,汉武帝于元狩二年(前121年),在河西设置了酒泉郡和武威郡。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又将酒泉、武威二郡分别拆置敦煌、张掖两郡,同时采取移民、屯田等政策以巩固敦煌郡。在从西汉到北宋一千多年时间里敦煌又几易其名,到北宋时汉代的敦煌郡已经改为瓜、沙二州。瓜州是今甘肃省安西县,沙州是今甘肃省敦煌市,因此北宋时敦煌应称沙州而非敦煌。

二、于阗并非被大衣黑食所灭,灭亡时间也不在北宋仁宗年间

《大敦煌》第一集中说北宋仁宗年间于阗被黑衣大食所灭,这其实是很大的错误。首先,灭于阗国的并非黑衣大食,而是黑韩王朝,黑衣大食和黑韩王朝名称虽然有些相似,可实际上却是毫不相干的两个国家。黑衣太食即阿布尔・阿拔斯建立的阿拔斯王朝(约750-1258年),是哈里发帝国的一个王朝,阿拉伯帝国的第二个世袭王朝。因其崇尚黑色,故中国史书称该王朝为“黑衣大食”。历史上灭掉于阗的是黑韩王朝。黑韩王朝是五代末至南宋时期(约940-1211年)在今新疆和中亚某些地区使用突厥语的一个封建王朝,也称作“黑汗王朝”。它起源于葛逻禄族,早期是个相当松散的多民族部落联盟,后来萨土克・卜格拉汗率本部族皈依了伊斯兰教,势力逐渐扩大,在1004-1006年间大举扩张进攻,消灭了崇信佛教的于阗国。其次,根据史料记载黑韩王朝灭掉于阗王国是在公元1006年,相当于北宋真宗景德元年,比电视剧中所说的北宋仁宗年间要早十几年。

三、敦煌藏经洞并非因地震而发现

大约是为了渲染神秘色彩,《大敦煌》把藏经洞说成因地震而显现,这是完全不符合历史的。关于藏经洞的发现经过,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王道士雇一位姓杨的助手在16窟中抄经,杨某吸烟,常用点烟的芨芨草插在背后壁缝中,一次插芨芨草时忽然穿过墙壁,恰是17窟密封洞口处,于是发现了藏经洞。一说王道士雇人引水清理16窟内沙子,洞壁遇水开裂,遂发现藏经洞。何种说法为是,今已无从考证。但无论如何和地震丝毫没有关系。

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王道士无意发现了藏经洞后,事后曾多次向敦煌县报告此事,应该说是已经尽职了,并非如电视剧中所说隐而不报,想将宝藏据为己有。而此后文物遭劫。王道士固然难逃其咎,但更多的是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清政府各级官员对敦煌宝藏的价值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保护措施不力造成的。因此不能将责任完全归于王道士。

四、敦煌藏经洞非为保护金字《大藏经》而封闭

关于敦煌藏经洞封闭的原因,学术界目前意见不一,归纳其要者,一为废弃说,二为避难说。持废弃说者认为藏经洞中堆放的就是从敦煌各寺院中收集来的神圣废弃物,古人对神圣废弃物非常敬畏,不可随意抛撒焚烧,所以僧人们就把它堆在这个洞中封起来。持避难说者认为藏经洞是为了躲避外来的军事入侵而封闭的。目前学术界赞同较多的是避难说,《大敦煌》采纳的也是这一观点,但是把藏经洞说成是为了保护金字《大藏经》而封闭则不准确。据记载北宋的确曾赐敦煌金字《大藏经》一部,但后来也就不知所终了,藏经洞内发现的只是三界寺僧倡在避难时存放的各种佛经、文书、幡画、佛教法器等,其中并没有金字《大藏经》,因此这一说法是过于牵强的。

五、归义军节度使府不应悬挂“归义军节度使衙”的匾额

《大敦煌》中归义军节度使府门前上方冠冕堂皇地挂着“归义军节度使衙”的匾额,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古代悬挂在各级政府门前的匾额,一般都写作县衙、州衙等,因此归义军节度使府门前不可能悬挂“归义军节度使衙”这样的匾额。

六、归义军节度使府内布置有误

剧中不仅节度使府肉布置得如同寺庙一般,而且曹顺德的卧室也是如此,墙上面满了佛教题材的壁画,床的两侧还各放置了一个一人多高的佛像。这样做固然是为了描述背景的需要,但是不合乎情理的。尽管敦煌军民笃信佛教,但佛教题材的壁画一般只会出现在寺庙中。并且卧室床前是断然不会放置佛像的,这样会被视为对佛的亵渎。

七、宋和西夏开战并非是因为敦煌

为了突出敦煌的主题,《大敦煌》宋代部分一再突出了李元昊对敦煌的野心,并因此和北宋的敦煌地方政府归义军开战以夺取敦煌。其实历史上宋和西夏的战争绝不是仅仅为了争夺敦煌,而是日趋强大的西夏想吞并宋的土地。

史书记载李元昊于大庆三年(1038年)正式称帝,随即派遣使臣到宋朝上表要求正式承认他的皇帝称号。宋仁宗无奈只好册封其为夏国王。西夏疆域辽阔,东临黄河,西界玉门关,南接萧关,北抵大漠。全盛时期辖地二十二州,包括今宁夏及陕西北部、甘肃西北部、青海东北部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实际上,当时的中国形成了宋,辽(金)、西夏,三足鼎立的局面。

李元昊建国后采取联辽抗宋的战略不断入侵宋边境,夏、宋之间的战争一直到1044年才平息。李元昊之后毅宗昭英皇帝李谅祚、崇宗圣文皇帝李乾顺也相继对宋用兵。可见西夏对宋领土的觊觎绝不仅限于弹丸之地敦煌。

八、李元昊保护敦煌功不可没

从《大敦煌》的故事框架看,似乎是因为李元昊对敦煌的威胁,才导致金字大藏经和数万卷经书以及《菩萨说法图》的丢失。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历史上李元昊对敦煌的保护起了很大的作用。

黑道王朝篇8

明月辉辉,微风习习。在夜色中,忽有一黑影一掠而过。那黑影身如幻影,无声无息,宛如夜间幽灵一般。当世武林中,试问有谁有如此轻功。就是三十年前的侠丐一阵风在世的话也会甘拜下风。

那黑影直往虎山奔去,眨眼已过百里之遥。他所奔去的方向正是在虎山的一带称霸的山贼的山寨,难道是深夜造访虎王?

这虎王乃是山贼的头,一把环形大刀使得掠过风生。一套“朝阳刀法”和“虎形拳”使得炉火纯青。正因为虎王有如此武功,才能在虎山横着走,杀烧抢掠,无恶不作。武林正义之士早已想将其诛之而后快,可无奈在虎山范围遍布陷阱,围剿好几次都未成功,还丧生了不少人。因此虎王便在虎山扎下寨。这帮山贼三天小抢一次,十天血洗一村。若被抢者交不出他们要的东西必死无疑。

黑影在树上踏树而去,稍纵即逝。地面的陷阱对黑影来说形同虚设。来到寨中,此时已为子时,山贼早已睡了,只有几个在站哨。这黑影似乎对寨中情形极为熟悉。他施展轻功,避过放哨者。夜已晚,他又穿着黑衣又有绝世轻功。避过放哨易如反掌。那山贼绝想不到有人可以避过山中陷阱,来到寨中。那黑影落在一间房子的瓦面,形如残叶,飘然而下,无声无息。这房间住着谁,黑影又要干什么呢?

黑影在瓦面上一跃而下,道:“虎王,为何不敢出来迎接?”这声虽小,但传遍几里,看来黑影内力非凡,竟有这样的“千里传音”。也许因为寨中从未有过如此声音,刹时全寨轰动,顿时灯火通明。这时房门开了,走出一个彪形大汉,黑影道:“阁下可是虎王?”大汉道:“老子正是,你是谁,为何夜闯我寨,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黑影又道:“是就好,现该你偿还血债了。:”“的想找死啊,老子送你一程。”虎王大刀一砍,但黑影轻易闪过。虎王能在虎山站立,武功想必很好。他见黑影能闪过一砍,便叫道:“老子就试试你的斤两。”说完,刀式一变,一招“风动云涌”向黑影砍去。虽出一招但内藏六式,敌变我变。此时周围已充满杀气,黑影轻跃而起,虎王刀随影到,但影到哪,刀砍哪。这也是“朝阳刀法”的精髓之处。转眼虎王已发八招,但黑影毫发无伤。

山贼们赶到,见老大与人相斗,拔刀上助,这局面由单打独斗变成以多欺少了。黑影不再闪躲,向山贼手中以奇特手法夺来一把剑,黑影剑一挥,倒下数人,如此剑气是哪位高人?这时虎王一刀砍去,只见白光一闪,虎王人头已落地。山贼们见他半招就解决了自己的老大,都愣住了。纷纷退了下去。

黑影对山贼道:“你们虽作恶多端,但我给你们一次自新 的机会。激昂抢来的财物分给虎山附近的人家。也把抓来的人放了。若再不改过,休怪我无情了。”说完又飘然而去。这黑影飘然而来,又飘然而去,面又蒙着,显的非常神秘。

第二天,黑影夜闯虎寨,为虎山百姓除去一大害的事在武林中传开了。武林人人称快,同时也都是猜黑影是何方神圣。

天色已晚,在融安这集市中,大家已经关门了。这里只是一个小城,到晚上静得很。这暮色中正有一位十七八岁的帅小伙子跑过。关门的掌柜正奇怪,天快晚了这小伙子怎么还不回家?只见这小伙子向红霞山深处奔去。这小伙子大概丢什么东西在山上吧!

上一篇:辩论会规则范文 下一篇:中考百日誓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