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二模范文

时间:2023-11-02 06:38:48

海淀二模篇1

恰逢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也迎来了他二十岁的生日。经历过2008年金融风暴,汶川地震,北京奥运,面对联系愈渐紧密的世界各国,面对已走出国门深深置于世界之中的实际国情,面对现如今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海淀园应该制定怎样的发展战略来适应环境的变化,继续发挥优势推动改革开放的发展?

2008年12月26日在京召开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国际化工作报告会”,就是旨在总结试验区、中关村不同历史阶段坚持国际化发展不断推动园区创新发展的经验和启示,向大家做一个汇报,以便在新的时期,振奋精神,为实现国家对高新区提出的“四位一体”奋斗目标,迎接世界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去努力奋斗。

回顾海淀园20年来所走过的路,勇于创新,善于总结,遵循规律,重视发展。海淀园国际合作之道的建设过程,就是“联网联心联世界”的实践过程。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靠政府优惠政策到综合运用政策、平台、网络等手段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了从单纯传统外事事务到主体提升参与国际合作的历史性跨越。1995年海淀园首次承办了IASP组织年会;2003年开创性的推出iBridgeWeb2.0 新型网络平台;直至今天形成的中关村特色的国际合作之道,海淀园不断摸索发展规律,拓展创新;通过电子政务,产业聚集,国际化升级等不同发展阶段来奠定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国际化的成功之路。所有这些努力不仅使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为实现国家发展高新区战略长远目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使它在二次创业和“四位一体”的新时期转型发展有了坚实基础。国际化之路上的“四个一,一个多”战略即是发展的奥妙所在,即一个平台――iBridge web2.0新型网络平台、一个窗口――海淀园与凤凰卫视共同合作的《直通中国》项目、一个办法――海淀园中小型企业国际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一个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中关村示范中心。再加上多个研究成果的诞生,这样的“四个一,一个多”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国际合作之道”的一个重要特征,不断进取,边开发、边研究的做法,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按照自身的特点制定的发展规划。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国际合作之道不仅在于已有的“四个一、一个多”,而更在于对它规律的把握、领会、运用以及不断的创造。国际合作之道是活的,它是一种技巧,一种创意,一旦被人们接受和掌握,它能创造出许多有价值和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他的成长和改革历程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性,可谓是中国改革开放总历程中的一个典范,为其他科技园区提供了一个可学习可借鉴的样本。

经过20年摸索发展的海淀园已逐渐的稳定成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成就属于过去,已有的优势并不能成为高枕无忧的资本,未来世界的发展既迅速又充满不可控制的因素,那些能够以知识作为经济发展主动力并高度集成资源的地区和组织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导,而这一模式是由世界各地极具活力的科技园区所创造的。海淀园敏锐的把握住新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科学地总结既往成功规律,冷静地分析全球大环境和国内发展需求,果断的做出将机构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以在未来的国际化道路上取得更辉煌的成就,这也是海淀园举办2008年国际化发展报告会和答谢酒会的初衷。

在这次召开的报告会上,科技部国际合作交流协会顾问吴贻康、北京市科委处长万运良等相关领导到会祝贺,海淀区人民政府区长助理、中关村海淀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傅首清和中关村海淀科技园区管委会国际合作与品牌建设处处长张秀英做主要发言。会上还公布了2006―2008年获得“海淀园专项发展资金-海淀园中小型企业国际化发展专项资金”企业名单,并《海淀园企业国际化指标体系研究》课题成果。报告会上总结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的国际合作之道,让我们清醒地意识到作为试验区,作为20年的中关村,它所承担的绝不仅是一种追寻历史足迹的角色,它还承担着继续开拓新路的探索者角色。当前,金融危机正在蔓延全球,在这个国界开始模糊的时代,世界开始变得“荣辱与共”。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近段暴露出的发展缺陷,这种局面对中国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海淀园多年来探索出的国际化道路在这个非常时期更是应该结合实情谋求发展。

科技创新发展到今天,世界科技园区已经成为全世界智者竞相竞争的宝地,它已经被公认为是全世界吸引和争抢创新人才的源头,是产生具有竞争价值优势的聚宝盆。于是,如何打造海淀科技园区模式,吸引创新人才聚集,产生具有竞争优势产品已经成为国际科技园区乃至国家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关心的事情。为此,海淀区委区政府已经为下一步海淀园的发展做出了规划,即做优做强海淀园。做优就是要保证发展的质量,做强就是要保证发展的规模,做到质量和规模的统一,也就是要保证海淀园又好又快的发展国际化道路。

到2015年,做优做强海淀园的总体目标就是要深入贯彻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立足“重要载体、强大引擎、服务平台、前沿阵地”的功能定位,加快特色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组建一批前沿领域的产业技术联盟,制定一批国内,国际标准,取得一批关键技术突破,推出一批自主品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形成一批有具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把园区建设成为创新意识活跃、创新要素完备、创新能力强劲、创新环境优越的创新型园区,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核心引领区,成为全球重要的研发中心和领先科技成果的发源地,迈入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行列。

海淀二模篇2

一、“小份额”带来的“大惊讶”

2015年底,为充分把握海淀区“十二五”教育科研工作现状及成效,聚焦问题与不足,了解学校的现实需求,进一步提升海淀区教育科研服务质量,提高区域教育科研水平,海淀区开展了区“十二五”教育科研工作现状问卷调查。本次调研面向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科研干部及科研种子教师三类人群开展。

在问卷统计的过程中,笔者意外地发现有20份问卷来自于民办学校。这个数字在460份问卷回收总量中虽仅占4.34%,但是,如果从民办学校本身数量就少导致其所占基数小来考虑,并以其以往参与类似活动时的“不积极”做反衬,可以发现这个群体的参与度真的是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了。而且,尤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该调研是以无记名网络投票方式开展的,无法定位到参与校具体信息,仅仅凭借各学校自愿、自觉、自发参与。这20份问卷虽是“小众”,在笔者的眼中却被放大了。笔者能从中切实地感受到,这样一个“小众”对教育科研工作的极大热情,以及他们默默的关注与支持。这引发了笔者对海淀民办学校科研现状的追踪,而其结果则让我彻底改观。

二、“小群体”发生的“大变化”

海淀区民办学校对科研调研的积极参与,促使笔者在亲身经历过的几项科研大活动之中做了一个追踪分析。当把一个个小数据汇集到一起,运用对比分析、关键词提取、词频分析等手段后,可以发现:民办学校这个“小群体”在海淀区科研领域正悄悄地发生着“大变化”。

1.市科研论文参与度直线上升

北京市教育科研优秀征文活动,因其组织者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官方身份,而具有较高的公信度和认可度,其获奖作品所代表的学术研究水平也相应地具有了一定的标尺作用。此项活动的参与度可以从参与学校的数量以及提交论文的数量两组数据中得出。

为验证民办学校在此次科研调研中的积极参与究竟是“一时兴起的偶发事件”,还是对科研工作的参与度真的提高了,笔者对比了2014-2015两年中海淀区民办学校参与市科研论文活动的数据,惊喜地发现民办学校在此项活动中的参与度有了大幅度提升。

(1)参与学校涉及面广

2015年,北京市教育科研优秀论文评审征集活动中,海淀区有9所民办学校参加,相对于2014年参与的6所学校,学校数量增加了50%。从学校类型看,9所民办学校涉及完中校4所、,一贯制学校4所,以及幼儿园1所,参与学校的类型丰富多样,覆盖面广,参加学校范围有所扩大。

(2)提交论文数量大幅提升

2014年,海淀区民办学校提交66篇论文,占论文总篇数(2074)的3.18%;到了2015年,海淀区9所民办学校共提交论文155篇,占论文总篇数(2376)的6.5%。对比分析可见,2015年民办学校提交的论文数量已增加到2014年的2.34倍,属大幅增加。

2.市区规划课题申报立项呈上升态势

课题是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基本单位,是教师研究交流的主要载体和平台,也是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教育科学研究以课题为载体,围绕课题开展教育研究和改革实验。采用课题研究的方式推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是基层科研最基本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科研课题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一个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在此次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到,近几年海淀区民办学校市、区规划课题申报立项的数量和质量表现出上升态势。

(1)市规划课题立项中“掷地有声”

以往,海淀区民办学校很少参与市规划课题申报,截止2012年,参与量一直为零。直到2013年,民办学校开始积极投入到市规划课题申报中来,并且当年年终就有2项成功立项,占当年区立项总数22项的9.1%,不仅实现了海淀区民办学校市级课题立项零的突破,更是为海淀区单年立项总量创历史新高助了一臂之力。值得一提的是,其中1项青年专项课题还是为数不多带有市规划办经费资助的项目,着实在海淀区的市规划课题史册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此之后,建华实验学校又在2015年实现了1项市级课题的成功立项。三年内3项市级规划课题的成功立项,逐渐得到了市里的认可,标志着海淀区民办学校这个为数不多的“小众”,其教育科研水平已达到一定高度。

(2)区规划课题立项中“逐渐升值”

海淀区民办学校在2015年度区“十二五”规划课题申报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立项总数为12项。其中,重点关注课题2项,重点课题4项,一般课题6项。相较海淀区民办学校2010年在区“十二五”规划(第一轮)中的课题立项情况,重点关注课题及重点课题占民办校立项课题总数比例均有所提升,重点关注课题的比例提升了近3个百分点,重点课题则提高了8.33%。这说明,近五年内,海淀区民办学校整体科研水平有了一个大幅度的提升,课题的“含金量”在提升,处于升值中。

(3)群体课题研究中“大显身手”

群体课题是海淀区在教育科研工作中的一种创新性实践,是一种行动性强的基层课题组织和推进方式。群体课题围绕海淀区教育发展中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的解决,在全区范围内选择一部分实验校,在教科所专职科研人员的带领下开展团队合作的研究。各实验校在总课题组内部形成统一的研究思路,按照一致的研究进度开展合作研究,并且各实验校在参与群体课题之初即通过子课题的申报,在研究历程中开展相对独立的子课题研究。群体课题独特的组织方式和推进方式,有利于基层学校的一线教师在教科所专职科研人员的带领下,实现理论素养和科研素养的提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办学校参与到海淀区群体课题的研究中来,利用其“自主性”更强的优势,开拓创新,在学校管理方式变革、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教学改革等诸多方面“大显身手”。在追踪中,笔者发现了逐渐成为项目组骨干校的北外附校及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分别在海淀区“爱生学校”项目 及“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模式创新及育人模式研究”两个群体课题中的“不俗表现”。

北外附校从海淀区群体课题研究中汲取能量,在教师队伍建设方式方法改革上实现教师凝聚力的提升。学校引进旨在提高教师教育忠诚度的项目,让教师共同参与海淀区群体课题“爱生学校项目”的系列工作,听取各行业典范人物的励志报告,或者在学校组织的各类事务上轮换工作,以此培养教师以虔诚之心对待“有益于所有学生生命成长的那些事”。

作为海淀区群体课题“海淀区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模式创新及育人模式研究”骨干学校的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在群体课题研究中积极开展“以一贯制校本课程的规划与实施为核心的育人模式变革”的实践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学校通过“组建学校‘课程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课程中心”“成立教师研发项目小组”等行之有效的行动研究,实现了学校育人模式的创新,也实现了学校的变革与发展。

三、“小研究”中蕴含“大视野”

教育科研论文是学校干部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智慧的凝练,是在日常“小研究”中孕育出的“小果实”。北京市科研论文题目是一片“富矿”,从其中可以挖掘出一线教师眼中的“宝石”,了解到他们当下研究中的兴趣点和热点。笔者在“追踪”中,挖掘出了海淀区民办学校教师从日常的“小研究”中折射出来的“大视野”,欣喜地发现:教师们研究涉猎范围广泛,触及了当前研究前沿和政策热点,同时不忘坚守课堂教学的主阵地。

1.触及当前研究前沿,践行教学新理念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以及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入,教学方式也必须要进行相应的变革。学校需要时刻关注教育教学新理念和改革新动态,并且注意将新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在检验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根据关键词分析,海淀区民办学校的干部教师在教学类的研究中,对“自主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多有涉及,这反映出民办学校勇于探索实践新课改以来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对近两年海淀区教育改革热词 “深度学习”的实践尝试较多。

2.落实政策热点,落实课改新政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先。随着传统文化日益受到国家与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纲要》,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阶段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所应承担的关键性作用。为把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教育部于同年下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海淀区各学校都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中加强关注传统文化教育和立德树人,包括民办学校。

海淀区民办学校依据新的课改理念,对“传统文化教育”“立德树人”等方针政策的落实与实施,在教师们提交的市科研论文的题目中得以清晰地反映。有6篇文章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其中尤其注重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来塑造学生优秀品格。

3.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育教学实践无论怎样创新,都要把课堂教学的研究做好,坚守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民办学校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突出,这从2015年市科研论文的提交情况可以看出。

2015年市科研论文征集活动中,民办学校共提交论文155篇。在论文类别分布上看,“学科教学”类比例最大,82篇,占52.90%;“教育教学理论”类位居第二,48篇,占30.97%;紧跟着的是“德育、班主任工作”类与“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类,数量分别为19篇与6篇,比例分别为12.26%与3.87%。

从数据统计分析看,民办学校参与市论文评审活动的积极性在提升。其中,一贯制学校和完中校的学科教师是参与的主体,这也是教师作为教育科研工作主体的体现;干部及班主任群体也有参与,但在今后还应提高他们参与的范围及力度。

另外,广大干部教师在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中,关注教学方法策略较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较多,也有些教师把精力集中于探索新的学习方式。

从关键词词频分析看,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学习,其中,关注教学中“方法”“策略”“途径”的研究较多,有28篇论文涉及到;对学生的学习关注比较多,关注学生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文章有8篇;关注内容的范围也比较广,除了“学习方法”,还有“学习过程”“学习动机”“学习效果”等,涉及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

四、“小发展”后面的“大力量”

在追踪挖掘到以上线索之后,不禁让人心生疑问:为什么海淀区民办教育这个‘小众’群体会有如此大的科研积极性,并且有这样良好的发展态势?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大量查阅有关资料后,最终在海淀区教委陆主任的一次讲话中找到了答案,发现了海淀区民办学校一步步“小发展”后面的“大力量”。

近些年,海淀区加大办学体制改革力度,予以民办教育更大的政策倾斜,为其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力量。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和办学潜力,海淀区依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关于“要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的要求,遵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在教育改革中,体制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结构调整是重点、提高质量和办学效益是目的”的精神,结合海淀区的实际,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办学,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探索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办学方式,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逐步实现海淀区办学体制的多样化。

海淀区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对民办教育进行科学规划和宏观统筹。支持民办学前教育发展,促进民办中小学办出水平、办有特色,鼓励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加快精品化、集团化发展。委托民办学校承担有关教育和培训任务,给予相应的教育经费支持。依法完善对民办学校的管理和督导制度,建立办学风险防范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健全民办学校变更与退出机制。

2013年, 海淀区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和规范民办教育实现健康发展。制定《关于促进民办基础教育发展的若干办法》,努力创设平台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积极引导民办教育抓住机遇、壮大规模、提高质量,实现品牌化发展。2013年,海淀区民办中小学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呈现较大增幅,有12所民办教育培训机构通过海淀区“示范性民办培训学校”评估检查,民办教育办学声誉进一步提高,整体保持了健康稳定发展。在海淀区的基础教育发展目标定位中,到2025年,将创建10所示范性民办教育培训机构。

海淀区教委陆云泉主任在接受裴娣娜带领的“基础教育未来发展新特征” 项目调研时指出:“为了使海淀区教育形态让人民满意,就要提供丰富的、可选择的教育。现在不满意在于不能选择。美国几百年的教育都是有选择的。西方国家精英都在私立学校……海淀区要支持民办学校的大力发展。现在全国人大通过民办教育修正法,修正案一打开,民办教育要大发展。……在海淀今后的教育结构中应该是多元的。……以后可能最好的学校是私立的。”

海淀二模篇3

海淀是中国科技创新的策源地,经过20多年的创新发展,海淀区域研发、转化了一批与世界同步或领先的高科技成果,产生了66项国际标准、590项国家标准,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海淀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70%以上的龙头企业坐落于海淀。2011年海淀区域内知识产权申报3万件,占全市41%;技术交易额1000亿元,占全市55%,占全国1/5;2012年2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海淀区域内共获得通用项目91项科技成果,占北京获奖总数的68%,占全国30%。特别是云计算、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等领域核心技术在全国保持领先,实现了龙芯CPU、曙光超级计算机、甲型H1N1疫苗、激光显示、北斗导航、透水砖、小米科技手机等一大批原创性、国际领先的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继续保持领先,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高速增长,高技术服务业不断壮大。2011年,海淀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约为2700亿元,约占北京市的65%,全国的1/6,是全国规模最大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产业集群。

推动产业科学发展

海淀作为全球科教资源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拥有大量的知识和技术资源,区域内已形成投资加孵化、开放创业服务平台、知识产权运营等新型科技服务模式,涌现出清华科技园、联想之星、创新工场、车库咖啡、3W咖啡等新型科技服务机构,未来海淀要通过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等多种创新要素的融合,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实现创新资源优势转化。

(一)研发导向化

发挥科技资源密集的优势,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协同创新。

海淀区内集聚了全市70%的国家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部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开放实验室,这些实验室通过和企业共建企业实验室、共同承担研发项目、共建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共建公共服务平台、共建人才培养基地等形式,为科技企业提供仪器、委托研发、检验测试、技术培训等专业技术服务,有效地促进了实验室和企业之间的成果转移。

(二)成果市场化

鼓励和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通过技术转移中心和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平台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目前海淀已经和北大、清华、中科院等单位共建了3家技术转移中心,与北航、北邮、北理工等单位建立了12家产业技术研究院,还有1家中央研究院,他们将通过模式与机制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发展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撑平台和专业化服务机构,实现技术与资本高效对接。2009年8月,中国最大最全的技术资源平台-中国技术交易所落户海淀,通过多样化的技术交易模式,促进科技成果的市场化。2011年中技所举办的首届专利拍卖会成交率高达40%,远高于发达国家的10%—20%。

积极发展国际技术转移服务,促进创新创业资源的全球流动和全球协同创新。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一期)已在中关村西区鼎好大厦正式投入运营,包括中意技术转移中心、中英科技创新计划、英国加利恒德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西班牙工程数值方法国际研究中心、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中国农科院饲料所技术转移中心等10余家中外机构入驻。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将围绕技术转移全过程提供包括商业拓展咨询、技术展示与推介、项目对接、运维支持等深层次、全方位服务,并探索新型的国际技术转移模式。

(三)创业专业化

培育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创业服务新业态的发展,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多样化的孵化器建设。大力推广“孵化加创投”的培育模式,提升创业成功率和孵化器可持续发展能力。

海淀区内聚集了各种业态的创新创业孵化机构,既有原生态的“车库咖啡”、“贝塔咖啡”、“3W咖啡”等创业聚集地,也有专业化的创新工场、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国际孵化器、加速器等各种专业孵化器,面向全球跨区域创业者和高端人才提供市场、产品、招聘、法律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实现了人才、科技与资本等多种创新要素的涌动与融合,推动了区域的创新创业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创业者聚集。目前,海淀区内有科技企业孵化器35家,其中部级13家;大学科技园16家,其中部级12家;留学人员创业园21家;科技企业加速器5家。孵化场地总面积163万平方米,在园企业总数达3531家,累计孵化企业6579家,累计毕业企业总数1757家。

(四)金融科技化

近年来,海淀区着力于进一步推动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集中力量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为轻资产的软件和信息服务等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的金融支持,助推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

(五)服务全程化

中关村西区聚集了为科技企业服务的知识产权机构、信息咨询公司、会计事务所、法律事务所、投资和管理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这些机构能够满足企业初创、成长和发展中的各种服务需求,有效地推动了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发展。

推进中关村科技金融

创新中心建设

海淀作为中关村核心区,一直把建设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作为核心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监管部门,以及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中关村管委会等各级部门的长期大力支持下,海淀建设科技金融创新中心有关工作一直顺利推进,并在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是科技金融发展环境不断完善。今年,海淀区创新出台“1+10”政策体系,安排18亿元资金用于支持核心区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在科技金融方面,形成了促进金融机构、股权投资、中小微企业发展,企业上市和创投引导基金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海淀区被认定为“北京市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建立地方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信用信息共享合作新模式,探索信用体系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新途径。

二是资源聚集效应持续增强。在强大的产业吸引和有效的政策引导下,海淀区金融资本大量汇聚。截至2012年三季度,海淀区各类金融机构共计1990家,其中521家股权投资机构,15家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2家商业银行的中关村分行等创新性金融机构云集,已经成为海淀科技金融的一大特色。中关村西区作为北京市“一主一副三新四后台”布局规划的新兴金融功能区之一,成为海淀区创新型科技金融机构的主聚集区。中关村西区坐落着PE大厦、中关村金融大厦、知识产权大厦、科技中介大厦等各类科技金融物理空间,聚集各类金融机构280家,其中既有中关村发展集团、海科金集团等金融控股公司,又有中技所、软交所等要素市场,北京银行中关村分行、中关村小贷公司等科技银行(信贷)机构,创新工场、车库咖啡等知名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机构,还有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等专业服务机构。以股权投资、科技银行、小额贷款为特色,协同合作的科技金融组织体系在中关村西区已经初具规模。

三是科技与金融对接机制不断优化。依托创新性金融机构,海淀履约保证保险贷款、信用贷款、投贷联动贷款、企业私募债、机构风险补偿等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目前,海淀正在探索建立中关村核心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社会化大规模协作,推广适用于科技兴中小微企业的创新产品,为企业提供全流程、一站式的融资服务。海淀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有机结合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四是资本市场服务效能日益提升。目前海淀正在积极推进“四板”市场建设。此外,海淀是全国唯一一家与上交所、深交所、纳斯达克交易所都签有合作协议、并开展广泛合作的地级市(区)。海淀上市公司数量也在不断扩大,截至三季度,海淀区现存A股上市公司87家,境外上市公司53家,新三板挂牌公司96家,使我区现存上市、挂牌公司共计236家。

五是辐射带动功能作用逐步显现。在活跃的科技创新带动下,海淀科技金融活动高度活跃,除前述不断聚集的各类金融机构和不断涌现的金融创新外,全球PE论坛和中国股权投资论坛等大型全国性乃至国际性大型会议先后多次在海淀举办,这些活动已经成为中关村科技创新资源与全球创新资本高效对接的重要枢纽,也成为首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金融服务品牌。

推进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

海淀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按照中组部、北京市委市政府等15部委《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的总体部署,自2011年开始,海淀先后出台了《海淀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海淀区推进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若干措施》,设立了1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实施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和优秀支撑人才发展工程两大工程,创新人才工作五大机制、构建人才创新创业发展四大平台,并统筹各方资源,建设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为高端人才打造事业发展平台,将海淀打造成为各类人才事业发展的沃土和成就梦想的乐园。

目前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已入驻50余户高端创业企业,还吸引天使投资人办公室入驻。为了让引入中关村核心区的人才能安心落户,海淀区今年计划建设人才公租房4400套,帮助解决户籍和子女就学问题,同时还对杰出人才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等措施,支持高端人才引进和鼓励创新创业。

截止2012年6月底,海淀企业家入选中央创业类“” 63人,占全国的13%以上;北京“海聚工程”114人,占全市50%左右,中关村“高聚工程”117人,占中关村示范区的70%左右。

推动文化科技双轮驱动

海淀作为国内外知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和教育科研区,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诸多优势和条件。海淀的文化创意资源高度密集:区域内有以中科院为代表的多家科研机构,有联想、百度等一大批著名的高新技术企业;有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一流高校,基础教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海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一批国内顶尖的文艺团体和艺术院校,文化资源丰富,文化氛围浓郁;海淀文化创意产业加速发展,形成了一批主导产业。海淀区的文化创意产业保持了首都文化创意产业排头兵的领先优势,2011年海淀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达3320亿元,占全市40%以上。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促进了海淀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海淀拥有中关村软件园、清华科技园、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等年产值过百亿元的北京市级集聚区,上百家在国内外上市的公司,文创企业业绩骄人,园区内百度、新浪、搜狐、神州数码、水晶石、完美时空、汉王科技、北大方正、爱国者这些代表性企业已经成为海淀区创意产业的旗舰,经过未来5—10年的建设,其中将有一些企业成为世界级的文化创意产业。

从2009年起,海淀区政府每年拿出1亿元专项资金,扶助文创企业。两年多来,已经累计支持219个文创项目,支持资金1.9亿元,资金的带动和放大效应达到10倍。作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先行者,海淀区目前正在酝酿更完备的政策扶持体系。

文化融合科技,科技“再造”文化。海淀绘就了未来5年的文化产业发展蓝图——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今后5年海淀将努力建成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文化与科技发展融合示范区,使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40%,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保持全市乃至全国领先。

未来发展规划

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以及北京市“十一次”党代会和北京市科技创新大会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要求,海淀区将紧紧抓住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总目标,进一步落实“1+6”等各项先行先试政策,力争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完善区域创新布局、打造人才高地、优化创新环境等五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实施新兴产业领航工程。加快发展导航与位置服务、移动互联网与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六大产业领域,构建“5+1”专精特新产业集群。重点任务包括:引导企业集聚和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鼓励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组织上下游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建设中关村移动互联网产业基地、云计算产业基地等专精特新产业园,培育一批公共研发测试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等。

二是实施创新创业光合工程。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综合环境,重点在营造政策环境、优化法制环境、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聚集高端创新要素等方面深入推进,使核心区成为创新创业的沃土。重点任务包括:支持社会资本投资设立孵化器、加速器等创新创业服务载体,鼓励社会机构整合资源,利用多种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空间,支持新兴的“科技服务集成商”发展,鼓励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向天使投资人转变,支持面向小微企业专业化服务体系发展等。

三是实施创新能量聚变工程。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通过鼓励创业的方式,聚集高端创新资源,促进先进技术与市场需求、优质产业资源和潜力企业等发生聚变,释放出应有的经济价值。重点任务包括:进一步释放中关村科学城的创新潜力,探索试点中试基地培育工作,引导各方资本、人才、技术等资源合力支持“瞪羚企业”快速发展,支持有实力的企业通过技术并购等方式快速做强做大等。

四是实施内生动力创想工程。坚持开放的创新文化,营造区域内开放的发展环境,鼓励原始创新,为核心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重点任务包括:继续培育和发扬“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创新创业精神,吸引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建立一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强中外创业者之间的商业模式、创业模式对话交流,培育一批有“改变世界梦想”的创业企业家等。

五是实施国际合作链接工程(“双城”工程)。坚持国际化视野,借鉴硅谷经验,不断增强核心区与世界创新集聚区的人才链接、资本链接、技术链接,努力打造全球“创新之城”。重点任务包括:加强与硅谷、以色列等全球创新中心的链接,加速形成国际技术转移集聚区,支持行业领头企业利用自身优势搭建对外合作平台,带领园区中小企业抱团出海等。

海淀二模篇4

创新资源推动产业科学发展

海淀作为全球科教资源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拥有大量的知识和技术资源,区域内已形成投资加孵化、开放创业服务平台、知识产权运营等新型科技服务模式,涌现出清华科技园、联想之星、创新工场、车库咖啡、3W咖啡等新型科技服务机构,未来海淀要通过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等多种创新要素的融合,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实现创新资源优势转化,具体的推进方向有如下几方面:

研发导向化。发挥科技资源密集的优势,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海淀区内集聚了全市70%的国家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部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开放实验室,这些实验室通过和企业共建企业实验室、共同承担研发项目、共建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共建公共服务平台、共建人才培养基地等形式,为科技企业提供仪器、委托研发、检验测试、技术培训等专业技术服务,有效地促进了实验室和企业之间的成果转移。

成果市场化。鼓励和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通过技术转移中心和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平台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目前海淀已经和北大、清华、中科院等单位共建了3家技术转移中心,与北航、北邮、北理工等单位建立了12家产业技术研究院,还有1家中央研究院,他们将通过模式与机制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发展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撑平台和专业化服务机构,实现技术与资本高效对接。2009年8月,中国最大最全的技术资源平台-中国技术交易所落户海淀,通过多样化的技术交易模式,促进科技成果的市场化。2011年中技所举办的首届专利拍卖会成交率高达40%,远高于发达国家的10%—20%。

积极发展国际技术转移服务,促进创新创业资源的全球流动和全球协同创新。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一期)已在中关村西区鼎好大厦正式投入运营,包括中意技术转移中心、中英科技创新计划、英国加利恒德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西班牙工程数值方法国际研究中心、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中国农科院饲料所技术转移中心等10余家中外机构入驻。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将围绕技术转移全过程提供包括商业拓展咨询、技术展示与推介、项目对接、运维支持等深层次、全方位服务,并探索新型的国际技术转移模式。

创业专业化。培育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创业服务新业态的发展,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多样化的孵化器建设。大力推广“孵化加创投”的培育模式,提升创业成功率和孵化器可持续发展能力。

海淀区内聚集了各种业态的创新创业孵化机构,既有原生态的“车库咖啡”、“贝塔咖啡”、“3W咖啡”等创业聚集地,也有专业化的创新工场、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国际孵化器、加速器等各种专业孵化器,面向全球跨区域创业者和高端人才提供市场、产品、招聘、法律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实现了人才、科技与资本等多种创新要素的涌动与融合,推动了区域的创新创业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创业者聚集。目前,海淀区内有科技企业孵化器35家,其中部级13家;大学科技园16家,其中部级12家;留学人员创业园21家;科技企业加速器5家。孵化场地总面积163万平方米,在园企业总数达3531家,累计孵化企业6579家,累计毕业企业总数1757家。

金融科技化。近年来,海淀区着力于进一步推动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集中力量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为轻资产的软件和信息服务等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的金融支持,助推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

服务全程化。中关村西区聚集了为科技企业服务的知识产权机构、信息咨询公司、会计事务所、法律事务所、投资和管理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这些机构能够满足企业初创、成长和发展中的各种服务需求,有效地推动了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发展。

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助力中关村

海淀作为中关村核心区,一直把建设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作为核心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监管部门,以及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中关村管委会等各级部门的长期大力支持下,海淀建设科技金融创新中心有关工作一直顺利推进,并在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是科技金融发展环境不断完善。今年,海淀区创新出台“1+10”政策体系,安排18亿元资金用于支持核心区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在科技金融方面,形成了促进金融机构、股权投资、中小微企业发展,企业上市和创投引导基金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海淀区被认定为“北京市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建立地方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信用信息共享合作新模式,探索信用体系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新途径。

二是资源聚集效应持续增强。在强大的产业吸引和有效的政策引导下,海淀区金融资本大量汇聚。截至今年三季度,海淀区各类金融机构共计1990家,其中521家股权投资机构,15家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2家商业银行的中关村分行等创新性金融机构云集,已经成为海淀科技金融的一大特色。中关村西区作为北京市“一主一副三新四后台”布局规划的新兴金融功能区之一,成为海淀区创新型科技金融机构的主聚集区。中关村西区坐落着PE大厦、中关村金融大厦、知识产权大厦、科技中介大厦等各类科技金融物理空间,聚集各类金融机构280家,其中既有中关村发展集团、海科金集团等金融控股公司,又有中技所、软交所等要素市场,北京银行中关村分行、中关村小贷公司等科技银行(信贷)机构,创新工场、车库咖啡等知名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机构,还有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等专业服务机构。以股权投资、科技银行、小额贷款为特色,协同合作的科技金融组织体系在中关村西区已经初具规模。

三是科技与金融对接机制不断优化。依托创新性金融机构,海淀履约保证保险贷款、信用贷款、投贷联动贷款、企业私募债、机构风险补偿等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目前,海淀正在探索建立中关村核心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社会化大规模协作,推广适用于科技兴中小微企业的创新产品,为企业提供全流程、一站式的融资服务。海淀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有机结合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四是资本市场服务效能日益提升。目前海淀正在积极推进“四板”市场建设。此外,海淀是全国唯一一家与上交所、深交所、纳斯达克交易所都签有合作协议、并开展广泛合作的地级市(区)。海淀上市公司数量也在不断扩大,截至三季度,海淀区现存A股上市公司87家,境外上市公司53家,新三板挂牌公司96家,使我区现存上市、挂牌公司共计236家。

五是辐射带动功能作用逐步显现。在活跃的科技创新带动下,海淀科技金融活动高度活跃,除前述不断聚集的各类金融机构和不断涌现的金融创新外,全球PE论坛和中国股权投资论坛等大型全国性乃至国际性大型会议先后多次在海淀举办,这些活动已经成为中关村科技创新资源与全球创新资本高效对接的重要枢纽,也成为首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金融服务品牌。

推进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

海淀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按照中组部、北京市委市政府等15部委《关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的总体部署,自2011年开始,海淀先后出台了《海淀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海淀区推进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若干措施》,设立了1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实施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和优秀支撑人才发展工程两大工程,创新人才工作五大机制、构建人才创新创业发展四大平台,并统筹各方资源,建设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为高端人才打造事业发展平台,将海淀打造成为各类人才事业发展的沃土和成就梦想的乐园。

目前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已入驻50余户高端创业企业,还吸引天使投资人办公室入驻。为了让引入中关村核心区的人才能安心落户,海淀区今年计划建设人才公租房4400套,帮助解决户籍和子女就学问题,同时还对杰出人才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等措施,支持高端人才引进和鼓励创新创业。

截止2012年6月底,海淀企业家入选中央创业类“” 63人,占全国的13%以上;北京“海聚工程”114人,占全市50%左右,中关村“高聚工程”117人,占中关村示范区的70%左右。

实现文化科技双轮驱动

海淀作为国内外知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和教育科研区,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诸多优势和条件。海淀的文化创意资源高度密集:区域内有以中科院为代表的多家科研机构,有联想、百度等一大批著名的高新技术企业;有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一流高校,基础教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海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一批国内顶尖的文艺团体和艺术院校,文化资源丰富,文化氛围浓郁;海淀文化创意产业加速发展,形成了一批主导产业。海淀区的文化创意产业保持了首都文化创意产业排头兵的领先优势,2011年海淀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达3320亿元,占全市40%以上。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促进了海淀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海淀拥有中关村软件园、清华科技园、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等年产值过百亿元的北京市级集聚区,上百家在国内外上市的公司,文创企业业绩骄人。园区内百度、新浪、搜狐、神州数码、水晶石、完美时空、汉王科技、北大方正、爱国者这些代表性企业已经成为海淀区创意产业的旗舰,经过未来5—10年的建设,其中将有一些企业成为世界级的文化创意产业。

从2009年起,海淀区政府每年拿出1亿元专项资金,扶助文创企业。两年多来,已经累计支持219个文创项目,支持资金1.9亿元,资金的带动和放大效应达到10倍。作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先行者,海淀区目前正在酝酿更完备的政策扶持体系。

文化融合科技,科技“再造”文化。海淀绘就了未来5年的文化产业发展蓝图——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今后5年海淀将努力建成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文化与科技发展融合示范区,使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40%,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保持全市乃至全国领先。

核心区未来规划新篇章

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以及北京市“十一次”党代会和北京市科技创新大会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要求,海淀区将紧紧抓住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总目标,进一步落实“1+6”等各项先行先试政策,力争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完善区域创新布局、打造人才高地、优化创新环境等五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实施新兴产业领航工程。加快发展导航与位置服务、移动互联网与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六大产业领域,构建“5+1”专精特新产业集群。重点任务包括:引导企业集聚和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鼓励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组织上下游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建设中关村移动互联网产业基地、云计算产业基地等专精特新产业园,培育一批公共研发测试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等。

二是实施创新创业光合工程。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综合环境,重点在营造政策环境、优化法制环境、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聚集高端创新要素等方面深入推进,使核心区成为创新创业的沃土。重点任务包括:支持社会资本投资设立孵化器、加速器等创新创业服务载体,鼓励社会机构整合资源,利用多种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空间,支持新兴的“科技服务集成商”发展,鼓励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向天使投资人转变,支持面向小微企业专业化服务体系发展等。

三是实施创新能量聚变工程。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通过鼓励创业的方式,聚集高端创新资源,促进先进技术与市场需求、优质产业资源和潜力企业等发生聚变,释放出应有的经济价值。重点任务包括:进一步释放中关村科学城的创新潜力,探索试点中试基地培育工作,引导各方资本、人才、技术等资源合力支持“瞪羚企业”快速发展,支持有实力的企业通过技术并购等方式快速做强做大等。

四是实施内生动力创想工程。坚持开放的创新文化,营造区域内开放的发展环境,鼓励原始创新,为核心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重点任务包括:继续培育和发扬“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创新创业精神,吸引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建立一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强中外创业者之间的商业模式、创业模式对话交流,培育一批有“改变世界梦想”的创业企业家等。

五是实施国际合作链接工程(“双城”工程)。坚持国际化视野,借鉴硅谷经验,不断增强核心区与世界创新集聚区的人才链接、资本链接、技术链接,努力打造全球“创新之城”。重点任务包括:加强与硅谷、以色列等全球创新中心的链接,加速形成国际技术转移集聚区,支持行业领头企业利用自身优势搭建对外合作平台,带领园区中小企业抱团出海等。

此外,还要将促进文化与科技、金融与产业的融合,贯穿于以上五项工程实施的始终,为核心区自主创新注入活力和能量。

海淀二模篇5

编者按:

今年3月,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并明确海淀区的海淀园为核心区。海淀区如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好示范引导作用,是一件关乎到中华崛起和民族振兴的大事情,也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日前,国情研究专家、本刊主笔胡鞍钢教授做了题为《科学发展观:中国理论与实践》的报告,前一部分是“科学发展与中国之路”;后一部分是“海淀如何科学发展”。兹将“海淀如何科学发展”的内容,刊发于后,以飨读者。

我结合自己的认识,结合目前国家对海淀区和中关村寄予的厚望,讨论一下海淀如何科学发展的问题。

最近,我们国情研究中心翻译了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这篇报告是对全球经济地理理论和发展经济理论的集大成者,报告讲到了“世界上1.5%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GDP”这个现象,并以中国的广东省和东莞市为例研究,揭示了三个重要理论。首先来介绍一下这三个理论,以便从理论的视角和实践的视角来认识和讨论海淀的发展。

“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这三个最新的经济学理论涉及到三个方面一体化。第一,区域内部一体化。比如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一般用人均收入等指标衡量。第二,公共服务一体化。用基本服务类的指标衡量,这里指的是不同地区之间的一体化,现在来看,中国已经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三个典型。第三,国际经济一体化。

第一个理论,新增长理论。这个理论指出经济一体化内部,只有货物的贸易、流通是不够的,必须依靠技术、知识、思想、信息和创新的传播和扩散,创造增长的来源和主要驱动力。

第二个理论,新贸易理论。这个理论指出,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贸易与这两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或者市场规模成正比,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新贸易理论借鉴了物理学的万有引力定律。它是“贸易万有引力”定律,这个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在亚洲,中国整个进出口贸易额的42%来源于亚洲国家。也有不符合这个理论的,随着交通基础设施改善,航运、海运的便利带来贸易成本降低,中国跟其他距离较远国家的合作就可以加强,欧盟和美国就成为中国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

第三个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这个理论指出,区域性城市群的形成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效应。规模经济、运输成本、要素流动性、产业关联和经济一体化等多种“向心力”和“离心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对聚集形成综合影响。聚集引发的正外部性是一种自我强化的累积过程。这使得相关区域即使不具有最初的先天优势,也能形成一种内生的后天优势,从而导致“中心―”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城市或者城市群是多种要素密集的地区,这些地区有利于发挥创新。

众所周知,海淀区称自己是“文化大区、教育大区、科技大区”,实际上也是人才大区。经济地理强调,优质要素不会分散在960万平方公里上,也不会分散在北京市一万多平方公里上,优质要素一定会聚集在一起。用这个理论分析,“中关村”从经济学含义理解就是要素密集的代名词。我们生活在中关村,大家都深有体会,一出门就堵车,世界最堵。这是要素密集的代价,验证了经济学的至理名言“没有免费的午餐”。

政府要做什么?要减少外部成本。促进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警力,增加监控探头。这就是要素密集的地区,既有聚集力、向心力、也有离心力。海淀区政府的发展思路应该围绕强化“向心力”,减少“离心力”。

这三个理论对于认识北京、认识海淀区、认识中关村,有指导意义和启示意义。人口指标是非常敏感的指标,可以显示要素聚集的程度。经济学家很早就发现,越是移民城市,增长速度越快,活力越强。例如, 2000年美国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美国的拉斯维加斯人口增长率最快,尽管是沙漠地带,没有水,但是这里最繁荣;匹斯堡的人口是负增长。为什么海淀区180多万户籍人口,实际人口确有400万?这些理论能很好的解释这个问题。海淀区的常住人口有400万,如果按照北京市常住人口1600多万计算的话,海淀区占了北京市常住人口的四分之一。

但是现在不同单位对常住人口统计的口径不同。在日本居住三个月以上必须申报户口,算是常住人口,居住三个月以内的不算,我认为日本界定常住人口的口径是比较合适的。现在中国是按照常驻六个月以上来界定常住人口的,这有点问题。如果按照三个月作为口径统计,海淀的人口还不止这个数,单单是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期超过三个月的培训班就有很多,这些都根本没统计,这些学员不会到学院路派出所登记。即便是这样海淀区的常住人口也占北京市的四分之一,是北京市人口增长第一大区,这里面反映了要素聚集理论。

很小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很大的GDP,全世界都是如此。譬如美国的三大城市群,占美国GDP总量的67%;日本的三大都市群,占了日本经济总量的69%;中国的三大城市群,还只占了中国的42%,聚集的程度还不够。实际上,我们希望这三大城市群继续聚集要素。当然地方政府会考虑到城市人口规模问题,但是从全国角度看,还是希望能够进一步的聚集要素。

中国创新在什么地方?从国家的层面看“要素聚集”,“十一五”规划中首先提出按照主体功能区来进行设计。主体功能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的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来重新布局。这就是科学的空间布局。科学发展就是按照这些自然要素、生产要素、流动要素的情况对其进行重新分析、配置和聚集,不是搞计划经济,是要弥补市场失效的部分。因此,不单是中国在搞,包括日本,从战后就开始隔几年搞国土规划,而且写入法律。这就是中国的创新。

中国的创新是和中国的国情有关系的。我研究过日本,日本的工业化、城市化已经完成了,基础设施现代化也完成了,现在留下了66.4%的森林覆盖率。中国的森林相当部分是人工林,但是日本森林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然林、天然林。我们设想一下,到了2050年,当中国基本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基础设施现代化时,我们能留下多少生态空间?留下多少森林覆盖率、草木覆盖率或者其他的覆盖率?要构建绿色中国,这是一个创新。

我们探讨一下海淀区的发展优势,关键就在于“要素密集”,这是海淀,是中关村过去20年成功的最大经验,也是未来20年成功的最大优势。这里拥有最优秀、高质量的人才。这里的人才聚集程度可以说是世界第一的,在每平方公里聚集了这么多研究所、这么多大学、这么多高科技企业,在世界范围内找,波士顿、MIT、哈佛那些大学聚集的地方,都没有这里的聚集程度高。

现在海淀定义的科技创新主力军的队伍有三支,我觉得还是少了一支,缺少跨国公司这支队伍。别搞民族主义,要开放。把世界500强主要的科技研发机构吸引到海淀区中关村来落户这就是本事。我参观过美国思科的中国区总部。在那里,可以直接和思科香港公司、台湾公司、上海公司的CEO进行远程对话,技术非常人性化,非常先进。如果海淀能把这些公司引进过来,跨国会议根本不用出国,坐在办公室就可以和世界各地的人员开会,这肯定是世界最先进的。提高信心,不一定出国才能找到最先进的技术,很多先进科技在中国,在中关村,只是没有通畅的信息交流平台,信息不对称性。

如何更快形成多支科技创新队伍非常重要。再拿思科为例,思科公司投资七、八亿进行风险投资,投资了40多家中国企业,最近又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共同出资2亿美金成立风险投资基金。如果把这类的跨国公司吸引过来,这不是排它性的,会是互补性的。中国的市场太大了,所以海淀还有很大潜力,要更多的聚集优质要素。

这些要素会聚集在中关村,中关村交通堵塞,连出租车司机都知道这边有钱,优质要素本身成为了增长来源,优质要素聚集会降低交易成本,优质要素聚集会产生外溢性。中国企业很敏锐,西方技术创新发达国家的企业要学三到四年,中国企业马上就学习吸收了,只要一年半。这就是要素聚集的结果。是向邻居学习,像我们上大学时跟同桌或者同班学习道理一样。

海淀区的定义是比较清楚的,要成为全球高端人才创新创业聚集区,要成为全球前沿研发技术标准创制的引导区,实际上已经是“全球”的了,这是我的看法。当然作为目标和志向提出来,从第三方或者是作为一个学者来看,我觉得是对的。就是要使得中关村在2020年成为全球新兴科技创新中心,我再加一句话,用跨越式的方法,以创意的形式实现这个目标。

20年前,中关村才刚诞生时我还在科学院自动化所读博士生,和今天的中关村根本不一样。中关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现在要从优秀到卓越,志向是非常重要的。我从国情专家的角度来看,中国需要这样的中心、这样的高度,这样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特点的。

我们看一下海淀区“十一五”规划中的定位。我先声明我是前两天刚刚“做完作业”,才讨论这个问题,还不够专业化,这里头有些数据不对,请在座各位谅解,我也是信息不对称,海淀区的很多信息我不大清楚。海淀的发展目标和定位是非常有气势的,“到2020年成为面向全球的知识中心区”。实际上,一个地方的发展过程,不仅要立足区情、市情、国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定位,需要不断的定位。

如何定位?首先还是站在全国的高度对自己定位,也就是说我这个地区的发展能为国家发展或者说实现国家目标作出什么贡献。这一点在海淀区的规划纲要中没体现出来,我希望你们能够描述的更加具体。其次要站在全球视角给海淀定位。什么含义?今年我们的出口额已经是全世界第一了,同时日元也在升值,按照汇率计算来看,我敢说到不了2020年中国可能就是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了。我们的出口额比美国小多了,除非我们的关税像美国一样,否则到了2020年那我们肯定进口额就超过美国了。因此中国的“超过美国之梦”,也就是“之梦”,在未来十几年就可以实现了。尽管我们人均量还远不如美国,那是另一回事。所以从中国的发展角度来讲,需要中关村,我们需要建立全球的知识中心和创新中心。

根据海淀区的功能定位和中关村科技园区2020年发展战略,第一,一个“龙头”。即建设创新型国家首都、创新型城市的龙头。龙头越大越好,越强越好,越高越好,越充满活力越好,这也是国家的需要。我今天从国情专家的角度来讲这个问题,也算我对你们的定位和战略的一个回应。第二,一个中心。即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大约在1年半之前,我跟美国的两个中国通交流时预测,中国和印度到2030年或2050年,也就是21世纪的上半叶,肯定会成为世界三大创新中心之外的第四个中心。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大国、强国,必须要有我们的创新中心。所以我对这个给予首肯。同样海淀的规划,北京市的规划也把海淀区的城市功能做了清楚的定位。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海淀实现科学发展,就是要不断的聚集优质要素,摈弃和改造劣质要素。怎么样定义劣质要素,我们还可以讨论。比如,双清路上的前八家村和后八家村,虽然我没有数据,但我估计这里可能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垃圾聚集地和分散地。我没有做过详细的研究,但是天天路过。我在考虑你怎么样去疏导这些问题。不是说海淀没有优质要素,但是可能是优质要素和劣质要素并存,当海淀区成为世界最大的创新中心的时候,路透社、CNN来报道,报道了一条新闻:“在全世界最大的创新中心隔壁还有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处理中心”,这就有问题了。

尤其是要重视科技要素和绿色要素的聚集,这也关系到整个发展,海淀区的“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这个目标,我们给予高度赞赏。海淀确实会成为“科技大区、教育大区、文化大区”,另外我再加一个“信息大区”,海淀要成为一个信息高地,可以为全国产生外溢性。

同样,海淀的发展也存在着制约条件。也即由于要素密集而引起的发展悖论,这和其他国家的要素聚集区的出现的情况是一样的。第一,交通拥堵严重。第二,流动人口比例高。第三,生态环境高负荷、高密度。第四,社会分化加剧。

可以说,中关村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拥挤的地方,也是世界上最充满活力的地方。但是相应也付出了代价,按照400万人口计算,其中非户籍人口占到50%以上。这会出现一个很大的问题,将来如何为这么多的人提供公共服务?同时也发现,这个地区犯罪的人口绝大部分来自于流动人口。海淀人口密度相当高的,会带来巨大的压力,解决民生,既是政府最大的挑战,解决好了也是政府最大的政绩。纽约市长汇报政绩的时候,从来都不说我这个地区GDP增长了多少,首先报告的是纽约市犯罪率降低了多少。

实际上,经济增长率与民生问题并不一定是必然联系的,只有当政府政策能够促进民生解决,经济增长才能够与百姓密切相关。人民关心的是民生问题,而政府应当解决人民关心的问题,政府的职责就是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海淀区常住人口约占北京人口总数(1633万人)的近四分之一,承担着北京市四分之一人口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这是一个最大的挑战。

我想对海淀区“十一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2006-2008)做一点评估,仿照前面对国家“十一五”的中期评估。

有几个数据我觉得非常有意义。譬如,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2007年已经提前达到了90%,现在又实现了全覆盖。第二个就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失业率这么低,只有1.82%,我没想到。我知道北京的数据比较低,没有想到海淀的更低,这可能也是平安海淀的基础。现在衡量社会稳定不稳定,特别关心的就是登记失业率,当然,最重要的是调查失业率,很可惜我没有这方面的数据。另外有一个指标虽然没有写进去,但是我看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6%,这是海淀解决内部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公共服务一体化取得的重要成就。

再看看其他的指标,应当说都完成的得不错。需要说明的是海淀为“科技北京”和“科技海淀”做出了重要贡献,海淀最大的贡献和“外溢性”是技术交易额,占了全国比重的24.8%。我十多年前去过日本的秋叶原,那是日本最好的电子一条街,我一直在中关村生活,当时就想什么时候中关村也会变成这样。现在,我带老外包括日本人去看海龙大厦的时候,给他们推荐,说发展规模绝对超过日本秋叶原,但是我之前没有数据,今天根据你们提供的数据我稍微算了一下,吓了我一大跳:海淀区贸易交易额达到了660亿元,占了全国的24.8%。换句话说,海淀也好、北京市也好,对全国的支持实际上是技术服务的支持,尽管海淀的专利数占全国的2.1%还不够,但是作为一个400万人的区,这个数已经相当可观了,说明海淀贸易的外溢性要超过技术创新的外溢性,这就表明,海淀的技术市场完全由市场驱动,是相当成功的。

我很赞成温总理去年12月27号视察中关村时的讲话。他说要用知识和科技的力量战胜危机,要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示范是什么含义?用什么样的指标来反映中关村在国家中的定位?很显然,技术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海淀属于科技创新驱动型,因此在“节能减排”方面比上海做的好,而且是大幅度的下降。当然,北京包括海淀区,要做到最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对比,和洛杉矶对比,看看海淀在文化产业方面有什么差距;和纽约对比,看看海淀在金融产业有什么差距;和波士顿对比,看看海淀在知识创新方面有什么差距……

海淀区现在要和世界上最好的城市对比,集众家之所长,来不断的优化海淀区的优质要素,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当之无愧的全球创新中心。

实现海淀的科学发展,我最后送给你们几句话;一、宏图大志:不仅要做首善之区,还要成为国际领先的全球中心。二、发挥优势:实现要素密集,构建科技海淀、教育海淀、文化海淀,我再加一个,信息海淀。三、统筹发展:着力解决那些离心力问题,降低改革成本,关注民生,要构建绿色海淀、平安海淀。

对中国来讲,在金融危机面前,我们的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多于不利条件,办法比困难多。就海淀区而言,北京市而言,有利条件更是大大超过不利条件。

最后送你们一句话“寻找契机,乘势而上,再上新台阶”。既然人家来中关村投资办“华尔街英语”学校,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走出去办一个“海淀中文”学校?可以让外国人到这来学习汉语,这是我举个例子,其实实现科学发展需要很多很多的创意,要“乘势而上,再上新台阶”,预祝海淀区能够实现你们的梦想,你们的梦想就是中国的梦想,我们共同来实现这样的一个梦想!

链接:

海淀二模篇6

中关村科学城成效显著

自2010年9月中关村科学城启动建设以来,这片占地330多公顷的土地上,已有46家单位纳入中关村科学城建设体系,推进建设了48个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产业创新园项目,280多家企业及机构入驻科学城,搭建了130多个公共服务平台,80多个联合实验室、联合研发机构和中试基地,吸引了一批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入驻,推进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和产业化,包括大型钛合金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型技术产业化项目、直流永磁同步电机的产业化项目等159个项目在京产业化工作正推进实施。

更令人称道的是,科学城的建设不以GDP、引资额、产业化项目为惟一着眼点。科学城的项目主要是创新园和研究院,这些园区和研究院往往由政府、大企业、高校院所彼此合作,互为补充,一个个创新园、一家家研究院在这里链接,在“中知学”(中关村南大街、知春路、学院路)沿线的区域内,铺展开来。

中关村科学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产业创新园”即是一例。去年9月,北外国际文化产业创新园国际教育大厦项目封顶。作为中关村科学城第四批签约项目之一,产业园将依托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多语种优势,突出国际文化特色,在翻译、出版、外语培训等领域形成北京文化产业新的增长极。产业园规划建设国际教育大厦、国际文化大厦、国际商务大厦和中关村国际文化展示长廊、中关村国际文化街区。“国际文化产业创新园”项目预计在2013年7月竣工,园区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90亿元。据悉,“国际文化产业创新园”已有5个项目签约成为中关村科学城特色产业园建设合作项目,即英国麦克米伦出版集团北京代表处,霍顿米夫林国际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外研社与北京银盘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共建基于云技术的英语教学综合服务平台、北京多语言服务中心、全国多语言服务联盟。

正如《中关村科学城发展规划(2011-2015)》中明确提出的,科学城要肩负起三大核心任务、搭建七大平台。即: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和大力培育高技术服务业三大任务;构建人才聚集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特色产业园、产业技术研究院、平台型企业、创业孵化平台和国际合作平台。

作为中关村示范区核心区,2012年,海淀区将南部地区统筹纳入中关村科学城建设辐射范围。与39家单位的42个科学城签约项目进行对接,中关村国防科技园开工,林业生态产业创新园、生物产业创新园等特色产业园挂牌,信息通信创新园、互联网服务创新园二期、纪录影视产业园一期等项目完成验收并投入使用,北科大等10个产业技术研究院投入运营。

此外,海淀区还建立起特色产业园企业招商准入机制,确保符合科学城产业定位。大力推进南部“城中村”整治和集体产业升级,去年基本完成11个“城中村”项目。玲珑巷、五路居地区启动腾退搬迁,西南饭店改造项目开工。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二期、玉泉慧谷科技园二期开工,学院路科技园已启动拆迁腾退。

今年,为进一步加快中关村科学城建设步伐,海淀区将发挥科学城建设指挥部作用,统筹中央、市、区、街镇所属资源,梳理南部空间规划,优化城市设计,加快业态升级,把能够调整和发展的空间纳入科学城政策范围,力争新增89万平方米产业空间。推进中关村科学城中心区建设,加快航空科技园等7个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促进林业生态产业创新园等正式投入运营,推动科学仪器产业创新园等开工建设。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配套科技企业,促进特色产业和创新要素集聚。

记者了解到,东升科技园二期、玉泉慧谷科技园二期、学院路科技园、西三旗(金隅)科技园、小月河科技园、小米科技园等项目都将在今年加速建设步伐,玉渊潭科技商务区国际会议展示中心、阜石路科技商务中心、五路科技商务楼等项目将在今年开工。

北部新区加快推进

近日,海淀区正式组建北部生态科技新区招商中心,启动了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总规模达万亿级的全面招商工作。据介绍,招商中心受北部开发建设指挥平台统一领导,主要与意向企业开展项目洽谈和协商,承担北部生态科技新区的项目接洽、招商推广和项目统筹等工作。

海淀北部地区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部集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首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腹地。自2010年海淀北部启动大规模开发建设以来,已吸引一批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入驻。

2012年8月24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总部基地、浪潮集团北京总部、赛尔网络下一代互联网及重大应用技术创新园、信威通信总部、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分院、以及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软硬件集成测试与验证环境能力等6个重点企业项目正式签约入驻海淀北部新区。截至目前,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已落地高科技企业600多家。

海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6个新入驻项目中,既有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又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知名企业;既有企业总部,又有区域性的研发中心,覆盖了通信与电子设备、集成电路设计、下一代互联网、信息通信等多个领域,符合北部地区的产业定位。这些重点项目的进驻将有效推动海淀北部“专精特新”特色产业园建设,并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据了解,海淀北部地区总面积226平方公里,规划有中关村软件园、永丰基地、翠湖科技园、上庄科技园等四大科技园区。

近五年来,海淀北部生态科技新区共实现开复工面积370万平米,竣工200万平米。目前,软件园一期基本建成,翠湖科技园和永丰基地原规划范围内土地一级开发和招商工作基本完成。聚集了软件与信息服务、信息通信、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几大高新技术的领军企业。

海淀二模篇7

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示范区,就是希望我们能整合中关村丰富的科教资源,创新体制机制,为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闯出一条依靠科技、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来。所以说,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不仅是为海淀,更对全市、全国有战略意义和示范作用。核心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就是二句话:一是发展模式,即以创新驱动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驱动作用;二是活化资源要素,发挥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要素的作用,以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为契机。

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内涵式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海淀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海淀园跻身全球科技园前列,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海淀经济的发展支柱,海淀园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标杆和典范,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驱动作用更加突出。发展模式的创新已成为引领海淀科技创新的关键要素,今天核心区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更好地发挥海淀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释放科技生产力。破解这一难题依然要靠创新驱动和制度创新。

核心区建设概括起来说就是围绕示范区“一个中心”、“四个一批”的战略目标,建设“创新引领、高端高效、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新海淀。实质就是以创新为动力,打造一个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环境。具体目标是要产生和转化一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培养和聚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企业;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按照“一个中心,四个一批”的战略目标,核心区建设始终围绕“三个有利于”标准展开工作:即是否有利于释放科技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制度创新,破解科技生产力释放的难题;是否有利于技术创新,产生一批关键技术、技术标准和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推动了核心区科技创新。

一是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突破现有的体制机制对创新的束缚,创造新的更大的发展动力,必须从体制机制创新着手。重点是建立健全核心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促进工作机构和机制,对接首都创新资源平台,落实国务院关于中关村“1+6”系列政策措施,率先组织推进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权改革、股权激励、税收优惠等六项创新政策试点。探索建立政府部门间统筹科技资源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导向作用,积极在建设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方面开展先行先试。

二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集群。核心区高度关注研发和自主创新对产业的支撑作用,坚持走高端化发展路线,逐步形成了以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为代表的高端、高效、高辐射产业集群,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领域增长势头强劲。“十二五”时期,核心区产业发展关键在于抓住能源结构升级、信息技术升级等重大机遇,重点打造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电子信息产业三大竞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航空航天产业、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四大潜在优势产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持续占据产业发展的高端。

三是吸引高端要素汇聚。以中关村西区为重点,各种创新要素不断汇集,形成了以中关村PE大厦为核心的科技金融要素聚集区;以首都科技中介大厦为核心的科技中介服务区;以国内外著名高科技企业为代表的科技型企业总部聚集区;以中国技术交易所大厦为核心的创新技术聚集区;以首都创新人才发展大厦为核心的高端人才公共服务区,初步呈现了技术、人才、资金、科技中介等创新要素融合互动发展的新格局。

建设人才特区,释放第一资源

人才资源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要素。近年来,海淀区依托得天独厚的人才资源禀赋,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全国高端人才的聚集区。

今年,中组部等十五部委、北京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了建设人才特区《若干意见》。上半年,北京市举行了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工作大会,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中关村人才特区的政策放在海淀先行先试。核心区建设将以“人才智力高度密集、体制机制真正创新、科技创新高度活跃、新兴产业高速发展”为目标,在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中发挥龙头和引领示范作用。

建设核心区,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为做好人才特区建设政策的配套,海淀区颁布实施《北京市海淀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建立各类创新型人才引进、培养和管理机制。同时出台《海淀区高层次人才聚集服务实施办法》,设立每年不少于1亿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开展人才引进试点改革;实施企业人才住房工程。2010年,核心区共引进高层次人才251人;入选中央“”36人,北京“海聚工程”66人,中关村“高聚工程”87人;首批人才租赁住房已经到位。6月底,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在海淀落成,成为人才特区建设的又一里程碑。

国务院对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批复以及市委、市政府建设中关村人才特区的战略部署,为海淀人才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机遇。海淀有条件、有责任、也有能力在人才强国战略和首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中当好排头兵、做好主力军,成为世界创新人才发展高地。

海淀二模篇8

200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关村科技园建设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此同时,北京市政府正式明确海淀区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经过二十年的努力,使中关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林抚生认为,这是继改革开放和建立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第三次发展机遇,使中关村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

“全国高新区看北京中关村,北京中关村看中关村海淀园”,这是业内流传的话。海淀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以中科院为代表的科研研究院所一共有200多家,创新型企业像联想、爱国者、搜狐等有16000多家,2008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申请专利达到16500多件,海淀区每年技术交易额占到全国20%左右,海淀区境内外公开挂牌企业121家,占了北京市一半,2008年海淀这些企业获得创业投资案例,已经是49家了,占了北京市一半,约占了全国20%。

透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到,海淀的金融业近几年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对经济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特别在今年全球的经济危机对世界造成影响的特殊时刻,金融业是所有行业当中成长最快的一个行业,对区域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增长有着很大的贡献。” 林抚生指出,到目前为止到海淀注册的各类投资机构已经到了114家,今年新入主32家股权投资机构,管理的资金规模已经超过一千个亿。股权投资机构已经成为海淀科技金融一大特色。

科技金融作为核心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林抚生对政策如数家珍:“我们密集出台推动金融发展各项政策。年初,为了帮助中小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海淀区出台了促进中小企业融资临时性补贴措施,安排5000多万资金,在中小企业一定融资范围内给予补贴。北京市出台关于金融促进首都经济发展意见以后,海淀区马上出台了相应的落实文件,我们率先制定促进股权基金业发展落实措施支持各类主体。前不久,又出台了《海淀区关于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发展的暂行办法》和《海淀区关于促进信用担保机构开展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业务的暂行办法》。鼓励银行金融机构信贷业务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倾斜。”

支持和规范投融资平台建设,打造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和中关村股权交易所,搭建高新技术企业并购重组的平台,发展多种金融工具,推动传统信贷机构组织创新和业务创新,完善海淀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促进企业在主板和创业板上市,支持区域企业利用债券市场直接融资,整合区内现有金融机构探索国有金融控股集团。

上一篇:胜似亲人的作文范文 下一篇:有机农业种植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