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灭亲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09-27 02:34:24

大义灭亲的故事

大义灭亲的故事篇1

一、要把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实施的侵害行为与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犯罪分子所实施的不法侵害行为加以区别

无责任能力人的侵害毕竟不同于有责任能力人的故意犯罪。对于这类案件,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如果防卫人确实不知道侵害人是未达到责任年龄的人或者是精神病患者因而实施了防卫行为的,应当认为是正当防卫。如果是明知的,一般不允许进行正当防卫,应尽可能采取其他方法躲避侵害;只有在迫不得己的情况下,才允许实行正当防卫。对于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的不法侵害行为则不同,实行防卫是国家鼓励支持的合法权利,可以直接实行正当防卫。

二、要把正当防卫与相互斗殴加以区别

正当防卫是侵害者明显地实施不法侵害,而防卫人则明显地处于被迫防卫的地位,他所进行的防卫是正当的、合法的。互相打架斗殴、聚众械斗等行为,双方都有侵害对方的故意,双方的行为都是不法侵害行为,都不属于正当防卫的范畴。

处理这类案件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在双方结束斗殴以后,一方出于报复,又重新主动侵害对方,而对方不愿再行斗殴,退避不予还手,但在无路可退的情况下,确属被迫自卫反击的,不能再当作互殴案件对待。如果防卫行为没有过当,则应视为正当防卫。二是区分正当防卫与互相斗殴,不能单纯以行为人过去有无劣迹、当时是否携带凶器为划分界限,而必须以行为人是否符合正当防卫条件为标准。在审判实践中,往往把一些曾因打架斗殴被拘留过或者有过其他违法犯罪行为,或者为了防身而非法携带管制刀具的人所实行的正当防卫,误认为是“互殴”或者“寻衅械斗”。对于这类案件,必须结合具体案情作实事求是的全面分析。应当指出,任何公民包括犯过错误或者犯过罪的人,在其面临不法侵害时,同样享有正当防卫的合法权利。

三、要把作为正当防卫对象的故意实施不法侵害的行为人与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加以区别、

正当防卫要制止的是有意识的不法侵害行为,即故意的行为。对过失犯罪行为不适用正当防卫。因为它是一种无意识发生的行为,只有在危害结果实际发生以后,犯罪才能成立;过失犯罪一旦成立,危害行为也就已经结束,自然也不存在正当防卫的问题。

四、要把在实行正当防卫时,由于事实认识错误而对第三者造成损害与故意对第三者造成损害的加以区别

因事实认识错误对第三者造成损害的,防卫人不具有非法伤害的故意,一般都是由于第三者的突然出现等客观原因,而使防卫人误认为是侵害者的同伙所致。对于这种因事实认识错误而对第三者造成损害的,应按处理事实认识错误的原则解决。有过失的,按过失承担责任;没有过失的,就不负刑事责任。如果防卫人明知第三者(主要是指定侵害者的家属)没有参与实施不法侵害行为,出于报复或者为迫使侵害者停止侵害而故意加害于第三者的,则应按故意犯罪论处。

五、要把执行职务的正当行为与正当防卫行为加以区别

所谓执行职务的正当行为,是指负有某种特定职责的人员,执行合法的命令或者进行符合本人职务责任的行为。执行职务的正当行为与正当防卫行为一样,都是排除犯罪性的行为,同样都不能认为是犯罪的行为。但是,执行职务的正当行为与正当防卫行为又不完全相同,不能把两者混淆起来。其主要区别:一是正当防卫是公民的一项合法权利,而不是公民的一项法律义务。而履行职务的行为则不同。对于负有某种特定职务责任的人员来讲,它不仅是一项法律上的权利,而且主要是一项法律上的义务。在必须履行职务的时候,放弃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严重损失的,要负法律现任。二是正当防卫人必须以存在不法侵害的事实为前提;而执行职务的正当行为,则不要求以不法侵害为前提。当然,有的也会面临不法侵害,如人民警察佩带的武器遭到暴徒抢夺时,所实行的武力回击行为,就是正当防卫行为,而不属于执行职务的正当行为。但有的则不存在不法侵害,而是其职责的要求。如执勤哨兵发现正在服刑的罪犯逃跑而鸣枪制止罪犯逃跑,或者在鸣枪警告后罪犯继续逃跑时,哨兵将罪犯枪击致伤或者死亡,这是合法的正当职务权力,也是应尽的义务,否则就是失职。因此,负有职务责任的人员,不能借口没有不法侵害而拒不执行应当履行的职务。

六、要把所谓的“大义灭亲”行为与正当防卫行为加以区别

所谓的“大义灭亲”,是指父母兄弟等对自己亲属中的“不肖子弟”私自予以处死。某些地区把这类案件习惯统称为“大义灭亲”,有的还把它当作正当防卫处理。

大义灭亲的故事篇2

(一)正当防卫的概念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侵害人所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行为且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二)正当防卫的意义

1、有利于鼓励和提倡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保护国家、公民利益和其他合法权益。

2、有利于培养广大公民见义勇为、互助友爱的良好社会风尚。

3、可以对犯罪分子起到一定的威慑和警诫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制止和预防犯罪活动。

二、正当防卫的五个要件分析

(一)须有不法侵害行为,且不法侵害必须是实际存在的,这是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不法侵害行为,是指客观上发生的社会危害行为。而社会危害行为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故意或过失,在客观上又有社会危害性的违法犯罪行为。

目前,刑法学界就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存在着三个方面的争议:

1、不法侵害是仅指犯罪侵害,还是既包括犯罪侵害也包括一般违法侵害。笔者主张有限制的犯罪违法侵害说:即不法侵害既包括犯罪侵害也包括一般违法侵害。

2、不法侵害是否包括不作为犯罪。笔者认为主要看其能否形成紧迫危害。如果不作为人能构造成对他人的伤害,可以以正当防卫的名义用适度暴力迫使其作为。但如果其不作为行为不能形成紧迫危害,则不得对其施以“正当防卫”。

3、不法侵害是否包括过失犯罪。笔者认为当危害后果已经发生时构成过失犯罪,这时,由于不能形成正当防卫的紧迫感,所以就失去了正当防卫的必要性,因此,对过失犯罪。在通常的情况下不存在正当防卫问题。

(二)不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这是正当防卫成立的时间条件。在一般的情况下,应该在不法侵害行为着手实施以后,才能实行正当行为,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也允许正当防卫时刻可以比不法侵害着手实施早一些。而这种早一些,又必须是防卫人直接面临明显的、不可避免的不法侵害的危险状态,否则将会使“防卫”变成“预防”,产生滥用正当防卫的弊端。在司法实践中,有一种事后防卫。事后防卫有两种形式:一、故意的事后防卫,又称报复侵害。二、因对事实认识错误导致的事后防卫。笔者认为,对因为认识错误而导致的事后防卫应当按照对事实认识错误的一般原则处理。根据当时的主观和客观的情况,防卫人对事实认识错误是有过失的。即应当预见到不法侵害已经过去而没有预见,以致实行了事后防卫的应负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如果防卫人对事实认识错误没有过失,即没有预见也不可能预见的到。不法侵害已经过去,则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应属于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三)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行。即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

(1)对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正当防卫问题。防卫人如果不知道侵害人是未成年人,可以实行正当防卫;如果知道侵害人是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在正当防卫的条件上就加以限制。只有在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受到十分紧迫的侵害的危险情况下,当时当地无条件采用其他方法躲避或制止未成年人的侵害行为,即在迫不得已的时刻,才可以实行正当防卫。

(2)对醉酒人的正当防卫问题。我国《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人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人在醉酒状态中。并没有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只是由某种程度的减弱。而且,行为人在醉酒前,对自己醉酒后可实施不法侵害的后果是可以预见到的。所以对实施不法侵害的醉酒人没有理由不实施正当防卫。

(四)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财产或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才能施以正当防卫,即防卫目的的正当性。就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来讲,我们要注意区分形似正当防卫实为违法犯罪的以下三种情况:

1、防卫挑拨。正当防卫成立的实质在于防卫目的的正义性。如果行为人为达到某种目的,以挑拨、寻衅等手段,故意激怒、诱惑他人向自己实施侵害,而后借口“防卫”。造成他人伤亡的则是防卫挑拨,不是正当防卫。

2、相互斗殴。只要形成相互斗殴,双方的行为就都是违法的,任何一方都不是正当防卫。任何一方给对方造成了损害的,都要付法律责任。

3、“大义灭亲”。“大义灭亲”是指秉公执法、为维护正义而不惜牺牲亲属的私情,也就是对亲属的犯罪同样依法处理。但是在实践中,有的对“大义灭亲”理解为可以把亲属中的违法犯罪分子私自处死是不允许的,是破坏国家法制的。“大义灭亲”同样不是正当防卫行为。但是,如果亲属正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时,同这种违法犯罪作斗争则是正当防卫行为。

(五)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即正当防卫成立的限度条件。

与此条件相对应的是防卫过当,当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惩罚。防卫过当造成的重大损害,在主观上一般为过失。成立具体的过失犯罪,但也不排除间接故意成立下的故意犯罪。

三、关于无过当防卫(即特殊防卫问题)

(一)行凶的含义

对“行凶”一词应严格解释、缩小解释。是指严重的故意伤害行为,是介于故意伤害与故意杀人之间的模糊不清或不确定的伤害行为,也就是说该行凶至少是故意重伤害程度以上的暴力行为。

(二)无过当防卫的前提

无过当防卫的适用前提必须是存在现实的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性犯罪行为,而非一般的不法侵害行为,也不是所有的暴力性犯罪行为。如果仅仅是针对财产的暴力性也不能适用无过当防卫,即要求暴力性与危及人身安全同时具备。比较常见的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性犯罪行为有故意杀人、故意重伤害、和抢劫等。

参考文献:

[1]杨春洗,杨敦先.中国刑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高西江.刑法的修订与适用[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年

[3]高格.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M].厦门: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大义灭亲的故事篇3

在《哈姆雷特》这一不朽剧作中,始终存在着善良与邪恶等一系列激烈的矛盾冲突。哈姆雷特作为该剧的主要角色,他的命运不可避免地处于这激烈矛盾冲突的漩涡之中。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哈姆雷特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哈姆雷特读书心得1《哈姆雷特》取材于12世纪丹麦历史中“丹麦王子为父报仇”的故事,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不仅代表了莎士比亚的最高戏剧艺术成就,也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细细读来,慢慢咀嚼,愈发让人感到内心的震撼。

本文最初的哈姆雷特是天真、单纯,也是幸福的一个王子,他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希望。后来,父亲的暴死、母亲的改嫁,让他觉得一切都天翻地覆了。于是,他失望、孤寂,开始忧郁了,他无目的地,浑浑噩噩地生活着。

恰在此时,父亲的鬼魂告诉了他事情的真相,这下,哈姆雷特愤怒了,他从浑噩中觉醒过来——他要为父报仇。

哈姆雷特凭着自己的智慧,验证了事情的真实性之后,他开始平静下来,并认真地沉思着自己是否应该担起重任。最终,哈姆雷特做出了决断,他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放弃了自己的爱情,放弃了许许多多安逸的物质生活。

然而,就当一切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做好安排的时候,却中了国王的奸计,被毒剑刺伤,但他最后还是杀死了国王。他虽然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但却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铺平了道路。他的灵魂因为自己的抉择而走得更远了,直到消失在那条通往天堂的大道上。

哈姆雷特是英雄,他是人,而不是神,他也有人性和爱情。正因为如此,他能对母亲发出心底的愤怒,面对奥菲利娅的死,他悲痛欲绝,而当他面对自己的仇人、国家的仇人时,善良的本性又使他犹豫不决、迟迟不愿行动。如今读来,我仍能感受到他当时内心的矛盾和痛苦的挣扎。

他从“时代脱臼了,真糟糕,天生我要把它板正过来”这句豪言壮语,到“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句话中,我从中体会到了深深地无奈。他一系列的语言表明他是一个纯洁,高尚,有道德,有知识,有决心,欲挽救世界,而又无能为力的人的人,但他却不停地与不平抗争!

什么才是英雄?我认为,像哈姆雷特这样能抛弃个人情感,维护大众利益,做出正确选择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哈姆雷特读书心得2哈姆雷特是莎翁中的四大悲剧之一,其所述的故事,真挚而又震慑人心。讲了哈姆雷特在老国王的庇护下生活,像一朵温室里的花,高枕无虞,接受西方最优越的教育。后发生变故,父王遭其手足杀害并篡位,母妃改嫁,使得哈姆雷特性格阴郁,犹茹寡断,错失报仇良机,误杀大臣波罗纽斯——奥菲丽娅之父,怜得奥菲丽娅一片痴心,后因无法承受事实真相,后精神恍惚,溺水而亡。最终,哈姆雷特虽报仇成功,但连自己和母妃皆中毒而身亡,全剧遗憾而终,故为四大悲剧之一。

西方有一句谚语“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对这个形象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这本是一个阳光正直的青年,未来的明君圣主,接二连三的变故使他生活在仇恨的执念之中。原本炯炯有神的清澈明亮的眸子,却流露出阴郁恐怖的目光,这仇恨的眼神穿透了理智。为此逝去美好年华,芳香馥郁的蓓蕾凋零了,这种仇恨如锁链般将他紧紧束缚,腰酸背疼,手脚酸楚,以至于无力挣脱反驳。然而,新国王及其爪牙使出浑身解数,用尽鄙夷的奸计至哈姆雷特于死地,哈姆雷特无奈,只得装疯卖傻。那哈姆雷特的人形似乎浮现在脑海之中,头发蓬乱,衣衫褴褛,上衣扣子搭错地方,蚕丝领带褪了色,凌乱地系着,白色的丝袜沾满了泥垢,丝毫看出是个王子。悲惨遭遇铸成了他的性格阴暗面,受人民爱戴,却不相信人民。

在这一期间,哈姆雷特说:“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从而使这个充满哲学含义的问题,议论至今。它早已成为一个古老而又经典的问题。有人生存着,被摧残得体无完肤,在这纤华虚空的世,耗尽心力也只是苟延残喘罢了,反到是一种折磨,如果毁灭,得到一个静美而又悲凉的结果,却又是一种解脱;有人毁灭了,并不能得到所念所求,用遗憾提炼出了无限惆怅,一个又一个沧海桑田,眼睁睁地看着离自己的梦想愈来愈远,却无能为力,多么奢求生存着,为理想放手一搏……

在生活中,白昼陨落,勇往直前的步伐中总有牵牵绊绊,欲血负创也是在所难免,这才是成长的意义,生活的意义,生存的意义。生存着,那些浮华平坦的生活,是风平浪静的,也是空虚寂寞的,有挑战的生存着,才是精彩年华。

哈姆雷特读书心得3纷纭的大千世界有鲜花也有毒草,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题记

“人类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止!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正是哈姆雷特内心善良仁慈的一面。也许,在哈姆雷特遇见父王亡魂之前,在王后嫁给克劳蒂斯之前,他的叔父克劳蒂斯在他心目中正符合这一形象,他父母的爱情也正如他所想的那么忠贞不渝。可是,在遇见父王亡魂之后,在王后改嫁之后,在看戏时克劳蒂斯的一系列反应印证了父王亡魂所告诉他的真相之后,在朋友背叛自己并要把自己推向死亡深渊之后,他愤怒了!他愤怒他的叔父,他的朋友甚至自己的母亲过去一直带者一个伪善的面具,而面具下的嘴脸竟是令人厌恶的丑恶。这样的伪善,这样的失望将王子永远的推向仇恶的深渊。

克劳蒂斯国王对于哈姆雷特那出刻意安排的戏剧感到了极大的威胁“他的疯狂每小时都可以危害我的安全。”国王以王子的疯病为由宣称送他去英国治病,那只是一个伪善的借口。哈姆雷特并不是真正的疯子,它只是在采取一些必要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复仇。可是,当他看到了死去的奥菲利娅,他那充满人文主义思想的内心又激发了那本想因她的欺骗而隐藏的爱情。他蒙受了彻彻底底的打击,如果说疯,或许在这时他才是真正的疯,不仅仅是为痛失心爱的女人而失去理智,因为此时的哈姆雷特,没有了亲情和友情,爱情就这么随着奥利菲亚的死而失去,内心的摧残终于使得哈姆雷特走向了毁灭的复仇,我似乎感觉到仇恨正在啮噬王子的善心,那人善已丝毫不存。

初读此书觉得这不过是一出普通的复仇之戏罢了,可而后细细想来,那善与伪善的对抗,正义与邪恶的对抗,正是残酷的社会现实。而他复仇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死去的父亲,而是为了挽救整个丹麦社会,也是他维护自己人文主义思想的行为。这给她那英雄形象增添了一道光环,使得它高贵的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

从本质上说,哈姆雷特是善良勇敢的,克劳蒂斯是伪善的代表,虽然,哈姆雷特完成了复仇的使命,但并没有实现改变残酷现实的宏伟理想。尽管如此,他的英雄形象已深深留在读者心中。

哈姆雷特读书心得4不久前又看了一遍《哈姆雷特》,对人物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奥菲利亚只能如一条自生自灭的小船,能让她从容美丽的香消玉损,已经是作者的仁慈了。在那样的时代,在那个特定的典型的环境里。

奥菲利亚的命运只能维系在王子身上!王子爱她,至少曾经爱过。她也确信王子爱她。连她的哥哥、父亲都看得出来。可是,王子背负着替父报仇,为母雪耻,为国除害的大任!这些都比对一个女人的爱情来的重要!他在复仇的火海中挣扎,他在叔叔一次又一次的构陷中抗争,他在对母亲的失望中奋斗,他在对周围人的围追堵截中,像个猎豹一样左躲右闪,伺机反攻,这一切,让他没有时间再去关心爱情,关心一个爱着她的女人。

这个女人甚至成了试探他的筹码,这个单纯的姑娘被人利用了来试探自己的爱人,她自己都不知道,因为利用她的正是自己的父亲,而父亲是受新国王的指使。不得已中,王子杀掉了偷听的老臣——他心爱的姑娘的父亲,王子因此被堂而皇之的遣送出境。可想而知,奥菲利亚,这个孤苦无依的姑娘,在父亲被情人杀死、情人不在身边,哥哥在外流浪的情况下,疯了。

她把一些小花插在王子坐过的椅子上,嘴巴里念念有词:“这是给您的茴香和漏斗花,这是给您的芸香。这儿还留着一些给我自己,遇到礼拜天,我们不妨叫它慈悲草。啊!您可以把您的芸香插戴的别致一点。这儿是一支雏菊,我想要给你几朵紫罗兰,可是我父亲一死,他们全都谢了。”

作为大臣的女儿,她必须谨言慎行,就在不久前,哥哥还要她跟王子保持距离,她这样做了,因为她是个乖女孩。父亲让她试探王子是否真的疯了,她也做了,因为她是个乖女儿。现在,她可以说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爱自己想爱的人。她可以照自己的方式给自己所爱的人采花,跟他对话,在王宫里出出进进。甚至,按自己的意愿,去编织花环,爬到高高的树枝上,唱歌远望,那结果是,树枝断了,连同她一起,顺水漂流、顺水漂流,带着这个美丽的姑娘回到了天国。

没有她的世界里,男人们的血腥的角斗,更加肆无忌惮!

哈姆雷特读书心得5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哈姆雷特》是由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悲剧。它主要讲述了哈姆雷特的叔叔克劳狄斯为了谋取权位杀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皇位,并娶了哈姆雷特的母亲。当得知真相后,哈姆雷特复了仇,但自己也命丧黄泉。

这本书既充分反映了作者对当时英国颠倒混乱的时局不满,揭露了英国封建贵族阶级与普通百姓为了争夺权力进行的殊死较量,批判了王权与封建邪恶势力的罪恶行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存还是毁灭这一问题的观点。

这的确是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在这个剧本中,哈姆雷特对命运的态度几经变化,甚至看似前后矛盾。他起初以为,命运变化无常,既不扬善,也不惩恶,反给高贵的人带来灾祸。他在一次独白中表示要挺身反抗“命运的暴虐”。但在经历一次“突变”之后,哈姆雷特转而完全信靠天意。通过展现哈姆雷特的两种命运观,莎士比亚不仅否定了对待命运两种极端看法,而且显示了正确对待命运的恰当态度:人的不幸,不是归咎于任何外在的偶然性,而在于个人的天性和选择。在剧中,哈姆雷特扮演着许多角色,他显得同时是一名哲人,复仇者和戏剧家。然而,遭遇变故后的哈姆雷特先是没能节制自己的悲愤,接着又一再抱怨命运不公。这对身为丹麦王子的他而言,无疑是个大问题。

哈姆雷特对命运的看法,暴露了他的缺陷,这,无疑是悲剧的开端。

大义灭亲的故事篇4

语言课程是学生进行语言文化学习的必修课程,小说是语言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语言课程中的小说教学进行研究,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英国十九世纪批判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查尔斯?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一直以来都是小说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其课堂教学不仅要将小说的基本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到其中,更要将《远大前程》中呈现出的作者思想以及作者所持有的观点涵盖其中。

一、《远大前程》的课堂教学基本内容

(一)故事内容

小说是语言课堂教学中最能感染学生和打动学生的文体体裁,但是小说却是一种很难进行教学的文学体裁。一般而言,小说能打动人和感动人凭借的是其塑造出来的鲜明人物形象和跌宕的故事情节。小说的故事内容是教学中学生最能接受的,故而,就《远大前程》的课堂教学设计来看,其故事内容是最为基础和最为核心的教学内容。《远大前程》的基本故事内容以第一人称作为叙事体,将友情、亲情以及爱情穿插到故事中,讲述了孤儿匹普在姐姐以及姐夫的抚养之下长大。在其成长过程中,尽管他受到了姐姐的打骂,但是姐夫作为一个老实厚道、和蔼可亲的铁匠对他却像是生命里的一道光芒。在姐夫的影响下,他希望成为一个铁匠,继承姐夫的铁匠铺。故事叙述跟随着他的梦想在递进,直到“郝微香”小姐的出现,他的理想亦或者梦想就此破灭,“远大前程”也随着匹普梦想的破灭而破灭。所以,在进行故事内容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将故事的发生、高潮、起伏、结束涵盖进来,将引人入胜的情节点、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情节点等设计进来,确保学生能够在故事内容的教学中感受到主人公匹普“远大前程”破灭的全过程。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一轮语言课程教学改革及我国《小说阅读指导》等相关教学设计的指导文献来看,《远大前程》的教学目标设计一定要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远大前程》课堂教学设计首先要将小说涵盖的基本知识及其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技能要求包括进去。一般而言,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要将《远大前程》的文体以及相关文体背景内容、作者背景、作者思想观点等涉及进去。与此同时,《远大前程》相较传统的中国近现代小说而言,其阅读方式有着明显差异。在《远大前程》的阅读方式设计上,教师一定要将查尔斯?狄更斯的批判主义学派思想与19世纪英国的社会现状结合起来并融入到阅读方式的设计当中。

第二,《远大前程》课堂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相当重要的。故而,《远大前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又是教学目标应当包括的,有关《远大前程》涉及到的理论内容,课堂实践教学内容要涵盖到课堂教学目标中。

第三,故事内容是小说的基础与核心,这主要是因为小说的故事内容能够将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理论价值观传递出来。《远大前程》是查尔斯?狄更斯针对19世纪法国现状的一种理性批判,其思想感情具有反抗主义时代精神与传统意义,是对19世纪法国社会现状的反思。因此《远大前程》所代表的精神符号、思想观点成为了教学目标设计中的第三个要素。

二、《远大前程》的课堂教学设计解读

(一)对小说作者的解读

19世纪的英国,处于一种黑暗且昏暗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下,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学派随着各种思想流派的交流和发展,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而在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学派中,查尔斯?狄更斯作为一个集大成者,对于英国现实社会的黑暗、无情、阴霾等现状进行了理性的批判和揭露,代表着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学派在19世纪中期将针对英国社会批判和揭露的小说创作达到了巅峰时期。

《远大前程》是查尔斯?狄更斯的代表作品,甚至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学派的代表作品。查尔斯?狄更斯通过《远大前程》中涵盖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将小说中所表现的社会气氛展现出来,让作品极具小说张力。所以,《远大前程》课堂教学中的作者解读,就应该将作者表现的意象、小说具备的生命力、作者对于人性的思考等构件纳入其中。

(二)对小说主题思想的解读

在《远大前程》的课堂教学设计中,主题思想的解读必然是设计中的重中之重。关于小说的主题思想解读更是针对查尔斯?狄更斯在当时社会环境下创作惯例的一种解析,解析《远大前程》的主题思想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小说的真实性以及生动性展现出来。

理想与幻灭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远大前程》主题思想的解读。查尔斯?狄更斯通过匹普“远大前程”的破灭这一故事,将社会的黑暗、昏暗、阴霾以及社会理想的毁灭展现了出来。就主题思想来看,与查尔斯?狄更斯早期作品相比,《远大前程》可以作为一种人道主义内涵和人性思考的载体。将查尔斯?狄更斯对19世纪英国底层社会民众的人文关怀,对社会民众优良品质的赞颂表现出来,同时也将英国所谓上层人的虚伪揭露出来。

另一方面,《远大前程》并不只是针对对匹普的了解或者对生活环境的简单介绍,而是将主人公匹普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到的世界表现了出来。尤其是这种第一人称的世界,更是将匹普作为19世纪英国底层人对社会和周遭的看法展现出来,更透过这种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将社会黑暗、传统与现实差异富有张力地展现出来。而且,《远大前程》的主题思想还将现代主义思想逐渐渗透到其中,通过匹普第一人称的视角改变了传统英国小说中类似“上帝化”的叙事方式和思想状态。更好地将主题思想通过人物心灵折射了出来。

(三)对小说的语言解读

小说的语言是小说总体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同的语言对于小说总体思想、故事结构、情节发展、人物塑造等都有着不可分割的作用,语言解读更是课堂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本文中对小说《远大前程》的语言解读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首先,“走到沼泽地上面,雾气更加浓重……并非是我朝着生命目标狂奔过去”。这一段的语言描写了匹普在一个充满大雾的早上送给囚犯食物。通过这些语言的描写,匹普内心的自责、矛盾心理被表现了出来。而且,伴随着这种职责与矛盾心理的所在,匹普的命运也发生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也是“远大前程”所追寻的起点。但是,关于“雾霾”的语言描写却为“远大前程”实现的困难以及破灭埋下了一定的语言伏笔。

其次,语言的描写往往最关注人物塑造、环境刻画以及人物心理表现。在“事情结束以后,伍普赛先生和我一起回家的路上。漆黑一片的夜晚,笼罩着又湿又浓的雾气”一段语言描写中,匹普在当时环境下郁闷、消极以及落寞的心情展露无遗。而且也通过“又湿又浓的雾气”展现出环境的阴冷和压抑,影射了英国社会环境的沉闷、黑暗和恐怖,更是为“远大前程”的破灭添上了色彩。

再次,“马一次次的更换,路程不近反远……展现在我面前的即将是那缤纷的世界。”这些语言描述了匹普已经不断在朝着理想前进。但是有关“朝雾的消逝”却又昭示着他的梦想,即“远大理想”即将破灭。

最后,关于匹普遇见艾斯黛拉的语言描写中“晨雾消逝”“夜雾消散殆尽”等将“远大前程”的破灭彻底奠定。与此同时,“雾霾的消逝”也暗含着笼罩在匹普身上的低劣道德和蛮横无情随之消失。关于爱情、友情、亲情等匹普也会再次找回,这一段的语言恰好与作者心中的人性道德思想吻合。

三、《远大前程》的课堂教学设计优化措施

(一)加强背景铺垫 突出作者信息

《远大前程》作为一部外国小说,其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首先就要与中国传统的近现代教学设计有所区分。故而,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优化的过程中就要加强关于作者以及小说背景的铺垫。通过对小说或者与作者相关的文献资料的查询,积极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准备,确保在课堂教学中,作者的基本信息以及小说的基本内容纳入到教学当中,能够让学生简单、容易地对《远大前程》的基本信息有所了解,并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并且,在背景铺垫过程中教师也需要适当地将英国19世纪的社会环境设计进来。

(二)积极感悟作者思想 了解大意

小说最为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阐述作者思想,表达作者观点。查尔斯?狄更斯在《远大前程》一文中创造了太多隐喻象征,这些象征都是与他自身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的,对于文章结构和故事发展、主题思想等相互契合,积极感悟作者思想,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积极了解文章大意就成为了课堂教学优化设计中必备的一个措施。

(三)深化理解 不断总结

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是小说课堂教学成果的关键。而除了做好以上两点优化措施,教师还应当通过故事情感让学生积极感悟,用激情把课堂气氛带动起来,有的放矢地针对学生的实际理解情况,不断进行推动和总结课堂教学内容。

结语

大义灭亲的故事篇5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左右

   假期里我读完了原版《三国演义》,这部罗贯中笔下的三国取材于东汉末年和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从黄巾起义一直讲到三国归晋,历史再现,精彩纷呈。

   翻开书本,首先展现给我的是一幅三国时期的手绘地图,全是繁体字的地图上清楚地标志着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的地区,把我带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故事讲了黄巾起义后宦官执政,何进等人为灭宦官将董卓引入京城,造成了董卓乱政,董卓用一匹赤兔宝马换来了当世勇将——吕布,势力也越来越大,董卓的暴政引来了官僚豪强的不满。曹操刺董卓失败后,以袁绍为盟主的十八路诸侯会盟。桃园三结义的刘备、关羽、张飞也来会盟,意诛董卓,因而有了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的传说。然而十八路诸侯人心不齐,他们以讨董卓为名义,先后割据一方,并不能共赴大业。王允设连环计杀死董卓。后来曹操渐渐独霸中原,孙权独霸江东。刘备三顾茅庐得到了足智多谋的孔明后“如鱼得水”,后来又得到了庞统,占据益州之后,形成了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之势。但关羽大意失荆州之后,刘备自作主张的彝陵之战大败,使蜀国元气大伤,诸葛亮六出祁山也未能完成大业。后来昏庸无能的刘禅导致蜀国渐渐变弱,司马家族篡魏后创立了晋王朝灭蜀国、吴国,最终统一了全国。

   书中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性格鲜明惟妙惟肖的人物刻画,深深地吸引了我,《三国演义》读完后再读会有不同的收获。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左右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西周末年,七国纷争,被秦统一;秦灭之时,楚汉纷争,又并入于汉;传到汉献帝,国家又一分为三。

   东汉末年,宦官当权,朝政日非。天灾人祸致使天下百姓对朝廷极为不满,群雄蜂起,反抗腐败的朝廷。

   灵帝中平元年,张角兄弟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最后三人于桃园之中对天盟誓,结拜为兄弟。

   桃园三结义,三人异姓,又以兄弟相称,可见刘、关、张三人所取,在同心同德。从初战告捷到弃官而走,无不共同进退。但今天同学们可不要效仿他们,只需学习他们的互相友爱、真心对待即可。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都是母亲在关爱我们,我们却没有关心过她们。有时母亲打骂你,你就会在心里埋怨,觉得父母偏心,别人骂你打你时,你总会在心里呕气,想报仇。其实,如果我们每个人能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关怀,多一分关心国家大事,那么,世界将为我们而改变。就像这篇课文,它告诉我们每个人之间都能互相友好,互相关爱,互相理解,对每个人真心相待,就像这桃园三位英雄豪杰,他们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看那义气深重的关羽,爽直粗豪的张飞,仁义爱民的刘备,他们如今结义在桃园,他们如此的互相关爱,互相理解,让人十分敬慕。这互相关爱,真心相待的精神将永存下去。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左右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纷争,并入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纷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这一段话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而读了这本书后,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相互斗争为主要内容,讲述了历史上有名的三国鼎立的故事。《三国演义》刻画出了一个个色彩鲜明的人物,例如,小肚鸡肠,气量狭小,最后被诸葛亮活活气死的周瑜;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等等。

   在这本书中,最让我难忘的是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情节。诸葛亮运用他的足智多谋,将兵符从南郡夺得,让关羽、张飞夺了城,使得周瑜怒发冲冠,这是诸葛亮的第一气;而后来周瑜想使美人计,却不成,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是诸葛亮的第二气;第三气则是指周瑜想要攻取西川,而诸葛亮心知肚明,使得周瑜病故,并感叹道:“既生瑜,何生亮!”最后大叫数声而死。

大义灭亲的故事篇6

[关键词]《猫城记》;叙事视角;悲剧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10-100-01

视角问题是小说叙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美国小说理论家勒伯克曾指出:“小说技巧中整个错综复杂的方法问题,我认为都要受到角度问题――叙述者所站位置对故事的关系问题――调节。”根据视角的承担者即作品中感知焦点的位置,可以将视角的承担者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叙述者,故事由他观察也由他讲述;另一类是故事中的人物,包括第一人称叙事文中人物兼叙述者“我”,也包括第三人称叙事文中的各类人物。很明显,《猫城记》是属于第二类,叙述者“我”贯穿始终。再根据热奈特的“聚焦”划分方法:非聚焦、内聚焦、外聚焦,我们可以看到小说《猫城记》属于内聚焦。小说通过“我”这个视角叙述了由于“我”意外坠机落到火星,被迫滞留于此近一年,在这期间了解到的猫人世界中的种种怪况。根据焦距的稳定程度,内聚焦视角又可分为三种亚类型:固定内聚焦,即被叙述的事件通过单一人物的意识出现,它的特点是视角白始自终来自一个人物;不定内聚焦,即采用几个人物的视角来呈现不同事件;多重内聚焦,即不同的视角关注同一事件。大致一看,很多人都觉得《猫城记》采用的是固定内聚焦,因为小说始终是由“我”这个视角在叙述,但我们仔细品读就会发现,叙述者还采用了不定内聚焦。

小说通过“我”这个固定的内聚焦去观察猫国所发生的一切:迷叶、国魂、政府、教育、戏剧、军事战争等。“我”的飞机坠落在了火星上,被猫国的人发现,因此我被猫国的人抓了去,但是他们并不拿我怎么样,因为在猫国的规定是不打外国人,反而是利用外国人来保护自己,他们奢望的是外国人与外国人互相打起来。因此,“我”被大蝎捉去帮他照看迷林及护送他们去卖迷叶、在路上抢迷叶。后来“我”遇见了小蝎,从而了解到并亲眼目睹了猫国教育机制的腐朽和学术的腐败。在猫人眼中,一切行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迷叶以及“国魂”。孩子们一进校就毕业,人人当第一:学者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第一a政府对付老百姓的办法就是“哄”。当战争来临的时候,皇帝自己跑了,却不准老百姓逃跑。及至最后,“我”亲眼目睹了猫国的亡国灭种。叙述者在这里采用的是由“我”这个固定的内聚焦叙述故事,“我”是一个外来者,由“我”来充当叙事视角具有“陌生化”的效果,猫国人的命运与生存状况表现得更清楚。在阅读中,它缩短了人物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获得一种亲进感,犹如自己亲身体验猫国所发生的一切,与文本、叙述者产生共鸣。但这种叙事方法也有它的局限,那就是观察者只能了解自己在场所发生的事情,而其他人物只有进入观察者的视野才得以介绍。因此,阅读者看到的只是猫国的一些现状,而这种现状的本质和渊源还得通过猫国自己人叙述才能更清楚。

为了追本溯源,也为了增加故事的真实感和可信度,叙述者又采用了不定内聚焦,这种不定内聚焦是在固定的内聚焦之内发生的。“我”通过小蝎的聚焦了解了猫国的教育界;通过在大蝎家时给我送饭的那个人了解到猫国除了闲着的人,其他的都是官,“一人当官,众人吃迷叶”,他们的主食是迷叶:通过大鹰的聚焦,看到猫国还有正义人士,只是被世俗的眼光称为“假冒伪善”;通过迷的聚焦知道了猫国人在战争前还结婚的原因,以及猫国的戏剧、皇城里的人用脏东西来抵制打进城来的外国人等等。特别是小蝎关于猫国教育制度的历史与现状原因的描述,这占用了文本整整的第十八节,并在其他章节也偶尔穿插,这里小蝎变成了“我”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这些让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走进了猫国的历史。叙述者“我”看到猫国学校的孩子一进校就毕业,并且人人拿第一,老师和校长向学生索取。“什么把戏呢?我心中要糊涂死!回去问小蝎”。因为“我”这个限知视角无法回答所看到的一切。这个时候就需要视角的转移,只有通过小蝎的视角,“我”才知道了猫国的教育制度的荒诞。文本多次利用了视角转移,向阅读者证实了“我”这个外来者的可靠性。

大义灭亲的故事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消防法律法规为准则,深入开展“消除火灾隐患、构建和谐社会”活动,实行标本兼治,全面排查和整治火灾隐患特别是重大火灾隐患,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各项消防安全措施防,防止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为“元旦”、“春节”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全面部署今冬明春消防安全工作。各乡镇、各部门(单位)要积极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进一步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明确工作重点和目标,制订具体的“元旦”、“春节”期间消防安全保卫工作方案。要研究解决重点火灾隐患和消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对重点消防工作进行督办,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加强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切实整改火灾隐患。各乡镇、各部门(单位)要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消防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党政机关以及供电、供水、供气,交通、物资仓库和通信枢纽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单位和场所。对“元旦”、“春节”期间的重大活动场所实施消防安全“定岗、定人、定责”制。全过程进行监控。

(三)加强执勤备战,做好灭火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市消防大队要根据冬季火灾特点以及老兵退伍期间的特殊情况,组织部队从严做好执勤备战的各项工作,调整灭火救援力量部署,充实基层部队的战斗力;认真开展辖区消防水源、道路、建筑消防设施的调查和维护,加强执勤车辆和器材装备的维护保养、保持通讯设备的畅通,修订、完善重点单位、重点场所的灭火和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开展实地演练;认真指导专职、义务消防队开展冬季岗位大练兵,进行实地实战演练,提高灭火救援能力;加强队伍管理教育,落实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严防事故,保持队伍高度稳定。

(四)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发动群众自觉做好消防安全工作。要结合冬季火灾规律,突出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等基本常识,常见火灾的扑救方法,以及安全疏散和逃生自救基本要领的宣传。要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介,加大消防宣传的力度,扩大消防宣传教育面,提高消防宣传教育效果;利用横幅标语、板报、墙报以及发放宣传资报料、设点咨询、巡回广播、知识竞赛等,做好防火宣传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成立泰兴市“元旦”、“春节”消防安全保卫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组织部署、检查指导“元旦”、“春节”消防安全保卫工作。各乡镇和部门(单位)领导也要亲自组织、亲自部署、亲自检查督促当前消防工作,确保各项消防安全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二)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元旦”、“春节”期间及今冬明春消防安全工作任务不落实、工作不力而导致发生火灾事故尤其是重特大火灾事故,要坚决按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有关规定,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法律和行政责任。

(三)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市消防大队和派出所在协调和指导有关部门、单位做好当前消防工作的同时,要严格执法,对排查出来的火灾隐患,依法责令有关单位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拖延整改的,采取关、停、罚等果断措施,确保安全;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重特大火灾隐患或整改中牵涉到多个部门、单位的隐患,要向政府书面报告,研究落实整改措施。

大义灭亲的故事篇8

被误读的“亲亲相隐”

当代贵州:近年来,学术界有关儒家“亲亲相隐”的问题一直争议不断,焦点之一就在于对“隐”字的理解,作为儒学研究者,您对此如何解读?

郭齐勇:要解读“亲亲相隐”的“隐”,首先得熟悉《论语・子路》篇第十八章。上面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到楚国时,楚国的叶公告诉孔子,说他们乡里有个人很正直,这个人因为父亲顺手牵羊而向官府告发。孔子于是对叶公说,在鲁国乡下,正直的人正好与此相反,“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在这里,“隐”通常被解释为隐瞒错误,也有学者认为“隐”通“a”,是a栝、矫正的意思。但我个人比较赞成清人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一书中的注疏,该注疏总结前贤的释读,又引证相关文献中对这一故事的论说,比较完整、准确。刘宝楠在解读“隐”字时沿用《说文解字》注为“蔽”,进一步,他又引郑玄注《礼记・檀弓》“事亲有隐而无犯”的“隐”:“隐谓不称扬其过失也”。《论语正义》接着说:“盖子之事亲,当时微谏,谕父母于道,不致有过误。若不幸而亲陷不义,亦当为讳匿。”从中可以看出,“隐”至少含有两个义项:一是不公开告发、宣扬;二是微谏,即委婉地批评。

也就是说,在儒家的语境中,当父亲犯下日常生活中的寻常之过,做儿子的不要动不动就向官府告发,或在大庭广众下宣扬父亲的过失,而是在隐讳不公开的同时,私底下采取和风细雨的态度批评和规劝,让父亲自己纠正错误,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

当代贵州:“亲亲相隐”的思想在《孟子・尽心上》第三十五章里也有所体现,当舜的父亲瞽瞍杀了人,孟子出的主意是让舜偷偷背着父亲逃跑,这一假设命题曾被解读为“”,并认为是现代腐败的根源。对此,您怎么看?

郭齐勇:《孟子・尽心上》里这一章的故事是伦理学上有名的推理,它把忠孝两难的问题突显了出来,这要从两方面来分析。首先,皋陶既然为“士”,他的职责当然是维护法的公平性,而法的公平性是建立在人人平等、没有特权的基础上。所以,假如舜的父亲瞽瞍杀人,即便瞽瞍有天子之父的尊位,皋陶也不能让他逍遥法外,而应绳之以法。从另一方面讲,舜何以自处呢?舜既是天子,也是人子,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矛盾?孟子给舜出的主意是:让舜从公权力的职位上离开,与父亲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孟子是不是赞成腐败、、徇情枉法?儒家“亲亲相隐”的提倡,是不是该对后世的腐败现象负责任?我们讲,腐败是对公权力的滥用。而孟子这样的设计,一方面针对天子的尊位,另一方面针对亲子的情感,两者都不相伤。我们要考虑的是,孟子所构设的,是将对象推到极端的情势下让人去考量人性的最本源。“亲亲相隐”这句话里,“亲亲”是儒家仁爱思想的立足点,原始儒家的仁爱,正是从对亲人的爱开始,并由此推扩开来的。

“亲亲相隐”是人性的普遍存在

当代贵州:作为古代容隐制的主要思想资源,“亲亲相隐”被立法确定下来是什么时候?如何看待这种思想的制度化?

郭齐勇:在孔孟时代,“亲亲相隐”只限于伦理,并没有进入法律层面。但后来随着中国法系的建设,“隐”字逐渐演变为“隐匿亲人的罪”、“隐匿犯了罪的亲人”的意涵,这是社会法律实践的需要。从秦律(如《云梦秦简・法律答问》)就开始规定,罪犯的亲人可以回避,并且不允许亲人告发指证,反之论罪。汉代董仲舒《春秋》决狱,从公羊学中发掘父子相隐,并推广到养父子相隐。到汉宣帝地节四年颁布诏书(《汉书・宣帝纪》),彻底放弃“重首匿之科”的刑罚原则,正式在道德和法理上保护亲情,承认隐匿。此后,“父子相隐”的思想逐渐推扩至夫妇、祖孙的关系,并为历代刑律所遵循,直到民国。

儒家法思想强调情、理、法的协调,立法的根据无外乎人情之实,以情为本,法方不致沦于抽象蹈空,强为划一。可以说,“亲亲相隐”及容隐制体现的正是维护家庭稳定的人文关怀,是严酷的专制法律中的一个亮点。在本土法律文化中,孔子“父子相隐”思想制度化为汉、唐、清律的“同居相为容隐”、“亲属相为容隐”,也意味着亲情、私领域得到保护,某种意义上,这种个人权利与隐私权意识的生长也制约了专制皇权。

当代贵州:西方是否有“亲亲相隐”及容隐制的思想?

郭齐勇:应该承认,在“亲亲相隐”及容隐的问题上,西方思想史和中国思想史、西方法律史和中国法律史,都拥有许多共通性。譬如,在柏拉图的《游叙弗伦篇》中,苏格拉底非难游叙弗伦控告老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实,不只在古希腊,近代西方也有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

法国启蒙主义大师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商榷了两条法律条文。一条是:盗窃者的妻或者子,如果不揭发盗窃行为,便降为奴隶。孟德斯鸠评论道:这项法律违反人性。妻子怎么能告发自己的丈夫呢?儿子怎么能告发自己的父亲呢?为了对盗窃这一罪恶的行为进行报复,法律竟规定了另一更加罪恶的行为。孟德斯鸠针对的另一条法律条文是:允许与人通奸的妻子的子女或者丈夫的子女来控告他们,并对家中的奴隶进行拷问。孟德斯鸠评论道:这真是一项罪恶的法律。它为了保存风纪而破坏了人性,而人性却是风纪的源泉。最后,孟德斯鸠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貌似公正的法的条文,实则是对法理精神和人性的践踏。

由此可见,亲亲相隐、容隐是一个人类性的问题,法律所要维护的最重要最根本的东西,亲情就在其中。当然,法律一旦制定出来,一定程度要遏制人情,但法理的根据毫不动摇应来自人情,法律要从更大的意义上维持和保护人权、隐私,促进社群的维系。

让儒家精神遗产参与社会构建

当代贵州:“大义灭亲”也是儒家所提出的,这与“亲亲相隐”的主张是否矛盾?

郭齐勇:“亲亲相隐”与“大义灭亲”这两个命题都是孔子、儒家提倡的,但二者并不矛盾。这里涉及角色伦理与伦理情境的问题,需要运用儒家的具体理性或实践理性来厘清,比如在对待“寻常之过”和“大恶”的问题上,儒家的界限,用现代术语说,就有公共事务与私人事务、民事与刑事的区别。孔孟儒家都肯定周公杀管放蔡,因为事关国政,属国家公共领域的大事,此即有公与私的界限。

但在中国伦理法系中,儒家强调的“亲亲相隐”成为了法律的依据,而未将“大义灭亲”作为法律之依据。为什么呢?儒家的区分,实际上蕴涵了私人领域充分自治与公共领域依法而治的深刻思想,以及反对国家公权力垂直到底,肆意干涉私人领域事务的观念。而“大义灭亲”只能是对社会上层人士的道德要求,不能成为对社会下层人士的普遍的法律约束。

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儒家给我们的精神遗产所昭示的是:反对文化、道德上的专制,反对政治上的独裁、暴政,不盲目地鼓励“大义灭亲”。如强迫亲人互证其罪,相互告发,“大义灭亲”,则会对亲人的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乃至动摇整个人伦社会系统之基础。

当代贵州:当下重谈“亲亲相隐”具有什么现实意义?

郭齐勇:尊重隐私是人类文明生活的一个必要条件,我国法律文化的容隐制其实与现代人权的维护也有内在的关联。可以说,“亲亲互隐”和容隐制反映出了中国伦理法系的精神,它是符合人性、人道的,因而是最具有普遍性的。但令人遗憾的是,上世纪50年代初以来,我们以批判封建文化及法律为理由,废止了清末民初律法的亲属容隐条文,在某些方面产生了极不好的后果。

上一篇:爱情经典范文 下一篇:渔家宴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