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孔文范文

时间:2023-09-28 01:20:19

祭孔文篇1

这是题为:“把儒家文化思想推向世界”一文中的主要观点。另外,还有篇《儒学——华夏民族之精神存焉》。

而时至今日,官方竟然大张起鼓地祭孔,不能不令人深思。

且不说儒家文化思想能否推向世界,就国粹的问题,想必答案也是不会统一的。不是有人就视京剧为国粹么。还有书画国粹观,青铜器国粹观,陶瓷国粹观,汉字国粹观,丝绸国粹观,四大发明国粹观,……如此等等,有很多的国粹观。就传统文化思想中的各种流派的文化思想而言,也会有不同意儒家文化思想为国粹的。而认为或道家,或墨家,或佛家或其它什么家的文化思想是国粹。如此等等,又会出现许多的国粹观。这些国粹观,不必有客观性,或以某种文化思想在自己头脑中占有的程度为标准,或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或以自己从事的职业为标准,或以自己的研究对象为标准,或以自己的既有的利益为标准 ……标准很多。

尽管标准很多,但都是一个标准 ,即主观标准。

不必先去追究何为国粹的问题,就把儒家文化思想作为救世良药推向世界而言,也很难办。

人类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尽管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都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传统文化思想,但是,彼此的交流是不可避免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交流日益加快,范围更广。

而文化思想的交流,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会有选择的。一个民族的文化思想强加于另一个民族,是行不通的。人们吸收外来的文化思想,是要其质量优劣、作用大小的。

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是,我们的包括儒家文化思想在内的传统文化思想,曾经对其它一些国家产生过重大影响。但是,另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我们的儒家文化思想,并没有拯救我们中华民族,它没有使我们赢得鸦片战争;没有挡住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没有阻止割地赔款、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没有使中国独立强大起来。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的传统文化思想中,就没有优秀的,不可能推向世界的。也有不用推销就有人来掠夺的。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所创下的“战功”之一,就是到圆明园抢烧一空,把能够带走的载有传统文化精华的物品都带回其各国。敦煌中的载有传统文化的物品,也多次被外国人偷了不少。据有关专家统计,我国的文物,目前在国外达2.8万件之多。这是强盗对我们传统文化“喜爱”的方式。

另一种以正常友好方式喜欢我们传统文化的,是通过收藏。近几年,有一个西方国家的人,就专门收藏中国的“三寸金莲”绣花鞋,收藏种类颇丰。说起收藏的原因,这位外国人说,手工艺了不起,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绣花鞋,能反映出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和文化。他说的很客气,没有说是传统的陋习。我们的传统文化很丰富,他独选了这种“文化”来研究,真是令人尴尬。

我们不能否认有许多正直的外国人看中的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而收藏研究其载体。我们也不能否认有的外国人是出于金钱的原因,掠夺和收购各种载体。我们也不能否认有的外国人是出于仇视中国,在搜刮我们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糟粕性的东西。

话又说回来了,儒家文化思想没能够救中国,它就能拯救外国?外国人登上月球,外国人造出航空母舰,这总不能归功于儒家文化思想的作用吧。日本、德国并没有因为没有我们的儒家文化思想,而没有在战败后短短的几十年里迅速成为世界强国;美国、法国也并没有因为缺少儒家文化思想,而没有成为世界强国。他们的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的发展,没有因此而耽误过。反而,我们自己却一误再误,最后,落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步。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也不是因为把儒家文化思想作为国粹的结果。恰恰相反,是批判旧思想引进新思想的结果。可能外国人也看出来了,儒家文化思想不是富民强国的神丹妙药,因而他们没有搬回国内。

这样一来,儒家文化思想的“国粹”,在中外都没能粹起来。

众所周之知,儒家思想是以孔子为代表所创立的一种学说。应当承认,这一种学说,有其合理的成分。但其核心,是维护奴隶制度,反对社会发展,把周朝奴隶制的“礼”治,视为至高无上的“礼”,维护奴隶社会的等级贵贱的统治秩序。到了东汉,孔子的学说被封建统治者加以改造和完善,形成了儒家文化思想体系,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封建主义文化思想的基本内容。其特征是维护祖制,反对改革;维护传统,反对发展;维护专制,反对民主;维护思想禁锢,反对思想自由;维护封建迷信,反对科学信仰。其本质是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是禁锢人的思维活力和人的思想自由的工具。

一个民族,一旦被驯化成为失去了思维活力和能力,失去了思想权利和思想自由的奴隶,那么,这个民族就失去了发展的活力,失去了竞争的能力。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在封建社会转了两千多年,转来转去,又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封建专制的文化思想的根深蒂固是个重要原因。

因而,作为维护封建专制和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的儒家文化思想,不是“对于人性的修养”,而是对于封建社会人性的修养,不是“对于社会道德的拯救和重建,”而是对于封建社会道德的拯救和重建,不是“对于社会文明的塑造等主面”,而是对于封建社会“文明”的塑造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维护封建专制的“国粹”,是扼杀民主的“国粹”。

“历史的民展,好像是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有可能把他们从历来的麻木状态中唤醒似的。”(《马克思恩格思选集》第二卷——《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马克思这里说的“中国革命”,指的是太平天国革命。

太平天国革命是一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但是,它和历次农民起义一样,没有完全摆脱也不可能完全摆脱封建主义文化思想的束缚,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因而失败是必然的。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政党,觉悟地认识到,只有推翻封建专制,建立民主国家,中华民族才能发展。这是中国资产阶级觉醒的标志,也是当时中国人民觉悟的标志。1912年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固有的问题,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没有取得最后成功,封建势力仍然强大。

接着,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驱者,重新审视中国历次革命的教训,寻找根本改造中国的有效思想武器。引进了民主、科学、自由的文化思想,特别是引进了马列主义,以此作为无产阶级政党进行革命的指导思想,最终,建立起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了。中国人民第一次从封建主义文化思想中解放了出来。

事实进一步说明,只要破除封建主义文化思想的禁锢,运用科学的文化思想作指导,中华民族不仅站了起来,而且快速发展了。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有的人至今仍在历来的麻木状态中,死抱着封建主义文化思想不放。

有的人本身就是封建主义文化思想的产物,而不是现代科学文化思想的产物。因而,一提国粹,就是传统的,好似现代中找不出国粹性的东西了。他们只会把祖上曾经国粹过的东西到处炫耀,这无非是对外人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你们算什么东西。

如果有人审视传统的东西时,他们就指责道:你们是拿着我们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缺点与西方的优点比较,以证明我们中国人的劣根性。并冠以“民族虚无论”。“民族虚无论”是一回事,无情地剖析自己又是一回事。要尽快赶上发达国家,使我们成为一个强大的民主的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尽快实现国家的统一,避免挨打,避免受制于外人,就必须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较。只有这样,才能取别人之长,以补自己之短。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事实,证明了取别人之长,补我们之短,是促进我们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的正确之路。如果相反,永远拿自己优点的与外人的缺点比较,那必然会走向沉醉于“天朝大国”的晚清老路。

我们祖上是阔过,如今我们比祖上又阔多了,但是比外人我们还不阔。

世界上不存在法西斯观点所分的优劣民族。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思想,这些传统文化思想,都有其精华和糟粕;不同的民族和国家,都有其长处和短处;互相取长补短,是全人类共同发展和进步的需要。

我们的传统文化思想中,有丰富的优秀部分,应当继承和创新,而对于今世影响颇深的那些封建性、落后性、陋俗性的糟粕,必须给予揭露和批判,决不能视为金科玉律、圣贤之物,谁也动不得。

把儒家文化思想作为国粹推向世界,作为救世良药拯救和重建当今社会,是十分有害的。同时,也是对当代社会表现了一种虚无的感情。如果要真寻找国粹,那么只能从能够指导我们中华民族走向富强、民主、文明道路的科学文化思想中去寻找。

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我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社会,所形成的封建主义文化思想体系,是庞大的而又完整的。其根深蒂固的程度,其专制性之强,把人们禁锢得失去了思维活力,失去了思想的动力和自由。它的确“麻醉着这个国家的人民。”尽管封建专制的社会制度被埋葬了近百年,但是,现在有的人群仍处在“历来的麻木状态中,”成为封建文化思想的奴隶,“死人拖住了活人”,“死人使他们受苦”。而另一种情况是,有的人群紧抓封建主义文化思想不放,却不是在“麻木状态中”,倒是极清醒。

历来的改革之难,不是除旧制立新制,而难在根除陈旧的文化思想。且不说社会革命性的变革,就看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内部的变革,也说明了这一问题。唐朝的“永贞革新”、宋朝的“王安石变法”、清朝的“戊戍变法”,从根本上来看,都不是废除封建帝制,只是调整封建统治的方式。但是,“变革”集团不仅以失败而告终,而且,或被赐死,或被贬官,或被杀头,就连两个皇帝,也被夺了权。这是封建主义文化思想具有强烈的排异性、具有强烈的文化思想的禁锢性的表现。

今天,作为社会主制度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改革,必然有诸多阻力。但其最大的阻力,就是封建主义文化思想的遗毒。客观上,封建专制制度漫长,到社会主义社会之间,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社会对封建主义社会的冲击,而社会主义社会历程又短;思想问题并不是行政命令所能解决的。主观上,缺乏一个彻底的正确的反封建主义文化思想的阶段。因而,这种封建主义文化思想遗毒,至今还附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而成为改革的最大阻力。

社会发展的传继性,是文化思想无法间断的客观原因。但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封建主义文化思想的存在,说明当今社会,还有它存在的社会基础和条件,有需要它的市场。

那些不是在“麻木状态中”,而是在清醒中紧抱着封建主义文化思想不放的人群,有他们的特殊的社会存在。有的因靠人民赋予的权力,横行专制,执政为已,在经济上、政治上、司法上获得了一般公民不能获得的特殊利益;有的则利用手中的钱财,在权力层中寻找了保护伞、关系网,因之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还获得政治、司法上的特殊利益;有的因靠研究挖掘和宣扬封建主义文化思想,而在社会上有地位,在学术上有“成就”,有权威,在经济上有利益;有的则靠封建主义文化思想的迷信成为什么“大师”,统治者一部分人,满足了经济政治的欲望;有的装神弄鬼,打卦算命,靠骗人生活。……

与无民主性、科学性而成为封建主义文化思想的奴隶不同,这些极力维护和宣扬封建主义文化思想的人群,他们的特殊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司法利益、社会地位,构成了他们的社会存在。这种社会存在,决定了他们的社会意识必然是对封建主义文化思想的钟爱和需求。封建主义文化思想是他们的既得的特殊利益的保护伞。谁要是无情地剖析、揭露、批判、抨击封建主义文化思想,他们是不能容忍的。他们则以美名“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为由,拚命地维护封建主义文化思想,并对批判者群起而攻之,扣上“崇洋媚外”、“民族虚无”等罪名。实质上,他们是在极力维护他们既得的特殊利益的保护伞,极力维护他们的特殊社会存在。因此,封建主义文化思想久灭不死,反对和批判的任务异常艰难。

“崇洋媚外”者确实有之,“民族虚无”者也确实有之,这只是极少数人。这类人不是批判封建主义,而是完全否定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极力丑化中国人;他们极力吹捧美化西方发达国家的一切,尤其是极力肯定资产阶级的一切民主,而只字不言其民主的虚伪性 面。但是,这类极少数人的嘴脸,人民群众会一目了然的。他们缺乏社会基础。

相比之下,以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为由,极力维护封建主义文化思想的人群,更具欺性,他们的危害性最大。他们的危害性在于欺骗和麻醉人民群众,而不是似“崇洋媚外”、“民族虚无”者那样赤裸裸的。同时他们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封建主义文化思想,其强烈的专制性和排异性,不仅排斥社会主义文化思想,还排斥资本主义社会中有益的东西。因而,危害性极大,成为改革的最大阻力,成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最大阻力。

祭孔文篇2

[关键词] 论语;祭祀观;文本解读

祭祀,起源于原始社会人们对于超自然神秘力量的崇拜,目的在于祈求神灵的庇佑和免除神灵的责罚,神具备了超人的力量,成为人的主宰,因此,这时的祭祀是人们祈祷乃至报答神灵的重要意识。然而,孔子的祭祀观却与之不同,更多的是表达对往生者,特别是祖先的恭敬,身怀哀痛,缅怀故人。在孔子的祭祀观中更多的融入了“孝”、“德”的观念,认为父母的养恩不可以忘记,必须“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在世的时候,必须尽最大的孝道,而父母往生时更是必须恭敬的祭祀父母。

一、重视外在细节

在《论语·泰伯》篇中有这样的表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其意思是孔子为对禹没有批评了,他自己吃得很坏,却把祭品办得极丰盛;穿的很坏,却把祭服做得极华美;住的很坏,却把力量完成用于沟渠水利。从中可以看出,孔子非常讲究祭祀礼仪的细节,对于穿着、礼器、祭祀品、时间等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在时间方面上,孔子非常强调“三年之丧”,他认为孩子生下来三岁才离开父母的怀抱,我们从父母那得到了不止三年的爱护,因此守孝三年是儿女在父母死后必须做到的事情。一次孔子的弟子宰我对孔子说到:“父母死了,服丧三年,为期也太久了。君子三年不行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失传。旧谷吃完了,新谷登场,钻燧取火的木头轮用了一遍,一周年可以结束它了。”子对其进行了严重的批评,并且告诉他,君子守丧,吃美味不觉得甘美,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也不感到舒适。在我看来,这所谓的“三年之丧”并不仅仅只是这三年之内的恪守孝道,而是一生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宰我连三年守孝都做不到,这是对父母的不敬不孝,也是祭祀礼仪的破坏。因此,孔子才会对其进行严重的批评。

孔子在祭祀的时候讲究“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即在进行祭祀的时候,必须洁简自己的衣食与生活行为。在进行祭祀前为了要洁净自己,必须进行沐浴;在沐浴之后,不能够依着绸缎,而必须穿着“明衣”;同时改变平时的饮食, “不饮酒、不茹荤”;居住也一定搬移地方,不和妻妾同房。

二、内在投入的真情哀思

《论语·八佾》篇中写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这表明了孔子在祭祀的过程中不仅强调外在礼仪,更注重人的内心的真情流露。当我们祭祀祖先的时候要表里如一、恭敬真情,好像祖先真在那里;祭神的时候,就好像神真在那里。同时,孔子也强调必须身体力行,如果因为没有时间,而没有亲自参与祭典,只是象征式由别人去代表,这样就等于没有祭祀。“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就可以看出孔子非常强调在祭祀过程中内心的悲恸,如果参加丧葬内心不“哀”,而仅仅只是做表面上的功夫的话,那么就让人看不下去了 。“哀”是孔子祭祀观中重要的情感标准,这种真切的“哀思”是对祖先诚挚的敬,是生人对先人养之恩德的缅怀。孔子的弟子颜渊早夭而死,孔子的行为就可以看出其深刻的履行了这一标准。《论语·先进》篇中写到颜渊死的时候孔子悲伤地说:“噫!天丧予!天丧予!”意思是颜渊之死等于上天在毁灭他,可谓悲痛之极。周围的人认为孔子“子恸矣”,孔子告诉他说不为这样的人悲伤,那么还为谁悲伤。孔子不仅为自己的弟子的逝世进行沉痛的悲伤祭祀,还对不认识的人也投入同情,这些都可以从“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等句子中看出来。

三、治理国家的工具

祭祀在孔子力图重建的古礼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可以在《论语》中多处得到体现。如《论语·述而》篇中写到:“子之所慎:齐,占,疾。”其意思是孔子所小心慎重的事有三样:斋戒,战争,疾病;同时在《论语·尧曰》篇中也写道:孔夫子“所重民、食、丧、祭”,主要说明统治阶级应当重视丧葬祭祀,才可以更好地治理国家,这也直接表明了孔子对丧祭的重视;再比如季康子在孔子讲到卫灵公昏庸无道的时候质问孔子为什么卫灵公没有灭亡,孔子便回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从中便可以看出孔子认为祭祀也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认为统治阶级必须重视祭祀,恭敬哀思,而不是流于形式。他认为“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孙铁骑.论孔子祭祀思想的现代人文价值——从“祭如在”谈起[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8)

[3] 余泽浩.人的主体凸显——孔子对鬼神祭祀文化的承传[J].兰州学刊,2005(1)

祭孔文篇3

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是整个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共同参与的伟大事业。包括孔教,儒学、儒官、儒商、儒将、儒医在内的六类儒家,遵照孔夫子及历代各位贤者的教导,按照仁、义、礼、智、信五常去参与社会活动,手中掌握着促进中国和平统一的精神武器,以孔子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和平统一大业的积极推动者。儒学阐释孔子儒家文化,孔教以多种途径向广大群众传播孔子儒家信仰,从而建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培养中华民族的民族共同意识,形成中华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儒商则是以儒家理念推动中华经济圈的形成,建立连接海峡两岸的经济纽带。儒官、儒将在儒家仁爱、和平理念的指导下,推动两岸关系向着和平统一的方向发展。

祭孔作为一种崇敬思想先贤和传统文化的仪式,在古代被称做“国之大典”。自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后,祭孔活动开始升格。

宋代后祭祀制度扶摇直上,明代已帝王规格。至清代,祭孔更至巅峰。但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孔子及其所代表的儒学已成旧思想,不再受到尊崇,公祭典礼便随之终止。发展至“文革”的“批林批孔”运动,孔子更遭遇前所未有的践踏,这段惨痛的民族记忆,不仅毁灭了不计其数的文物古籍,更对当代的文化生态造成了致命的破坏。几十年后的今天,这一历史恶果开始显现:如今的年轻学子大多可以历数出各国明星的星座、血型、化妆品名,甚至早餐食谱,惟独对中国浩瀚的文化古籍、精深的思想遗产了无兴趣;就连号称国之瑰宝的唐诗宋词,现在被国人传诵的,也多半只剩下收录到中学课本里有限的几首;至于汉语表达和汉语写作的能力,更是今非昔比了……

一个有着自己伟大“文统”和“道统”的国度,一个向世界贡献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李白、杜甫、曹雪芹等无数杰出人士的国度,会出现今天这种自身文化贫瘠的局面,个中原因自然是出在我们缺乏对自己的历史和传统的尊奉。

历史的遗祸,当由今人理性面对历史的方式来清理和纠正;文明的中兴,则该以尊重传统为重新出发的起点——而在中国,尊重传统的核心之一即是尊孔,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已有2500年以上的积累,孔子集其大成;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有2500年以上的演进,孔子开其新统。“在此五千多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因此,新中国首次公祭孔子,表面上看,只是一种传统仪式的重现,但在这种仪式的背后,我们不难看出一个民族内部正在悄然复活的对思想先贤、古代文明的那分感情和热望。

中国以尊奉外来思想为时髦,已达一个多世纪,这给中国带来了现代化成果的同时,也日益使中国失去思想个性和精神创造力。如果连一些新生国家都不忘在自己的教 育课程中宣扬本国的文化和哲学,那么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为何就不能在自己的 大学、中学课堂开设一门《中国思想》或《中国哲学》的基础课程,以尽早培养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感情?

祭孔文篇4

关键词:交流;和谐;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184-02

教学目标

1、 掌握“敢、与、语、务、归”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2、 理解“敬鬼神而远之”的含义

3、 明确孔子对待鬼神的态度,初步理解孔子“在天道和人事之间,更重视人事”的天道观

教学重点:理解“敬鬼神而远之”的含义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孔子“在天道和人事之间,更重视人事”的天道观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课题的导入

师:平时我常听到我们学生在谈论一些鬼片,我想问一下大家:你相信世

间真有鬼神吗?

生:有

生:没有

生:信则有,不信则无

师:那大家对它又是什么态度呢?

生:(敬畏)害怕、诚惶诚恐

生:不信、不屑

师:那结合我们的预习来说一下,至圣孔夫子对鬼神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生:敬鬼神而远之(在学生明确的同时打出投影)

……

二、 课题探讨

孔子对鬼神的“敬”有哪些举动,对此我们如何理解?

师:孔子对鬼神的“敬”有哪些举动呢?找出文本中相关的文字。

生:(讨论后明确)“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

“慎终,追远”

师:这“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是什么意思呢?

生:祭祀祖先的时候,好像祖先真的在那里;祭祀神的时候,好像神真的

在那里。孔子说:“我不亲身参加祭祀,祭了就好像没有祭祀一样

师:嗯,理解得不错!由此我们似乎看到了孔子毕恭毕敬地事鬼敬神的模样。这里也请大家关注“与”字的读音及其意义。

生:读“yù”,意为“参加”,作动词。

师:好!完全正确!那“慎终,追远”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谨慎地对待丧礼,恭敬地追思远代祖先。

师:理解得不错!请大家说说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敬鬼神”的举动呢?

生:清明扫墓、鬼节祭祀

生:大年廿三夜的时候送灶神、正月初一的凌晨请菩萨

师:看来大家对我们的一些传统习俗还了解得不少呢。那我想问问大家,平常大家参与家里的祖先祭祀吗?大家对祖先的祭祀抱着怎样的态度呢?(举手示意:不参与的有三位同学。)

师:看来参与的是大部分同学,那我们同学在参与的过程中态度怎样呢?是很庄重恭敬呢,还是随随便便的参与一下?

(举手示意:庄重恭敬的有四位同学)

师:看来咱们大多数的同学是参与了这个仪式,但是没有想到要以恭恭敬敬

的态度去对待这个仪式。虽然我们今天的重点不是讲孝道,但我觉得我们可以借此做一下反省。

师:我们来讨论一下,孔子是否真的很在意这些形式呢?

生: (讨论后)不是。

师:从哪里找到依据呢?

生:“吾不与祭,如不祭”,说明孔子非常重视自己亲自参加,而不仅仅只要有祭祀这个形式就可以了。

师:说得非常好!孔子在另外的篇章里也说过“丧,与其易也,宁戚。”“易”在这里指有关丧葬的礼节仪式办理得很周到。在孔子看来,丧葬的形式与内心的悲哀,内心的体悟更为重要。在此句中所表达的意思也一样:祭祀这个形式如果失却了内心的虔诚,那也是有如同无了。丧葬之礼于死者没有实际的意义,于生者也没有实质性的好处,而且我们也从句子中体会到了孔子也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尽管如此,孔子还是讲究“慎终,追远”,这又是为什么呢?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吗?

生:可以。“民德归厚矣”

……

2、 如何理解孔子对鬼神的“远之”。

师:通常我们对于自己敬的对象常常挂在嘴边,可是孔子敬鬼神却不谈

论鬼神。文本的哪一章节告诉我们这个信息的呢?

生:第二章节。(齐读)子不语怪、力、乱、神。

师: 句中的“语”是什么意思呢?

生:谈论的意思

师:对!孔子不谈论怪异、强力、叛乱和鬼神。那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孔子认为只要心里有它们就好了,不需要多说。再说鬼神是虚无的,对于说不明,道不清的还是不说为妙。

师:有一定的道理,就如孔子说的(学生同时说出)“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但我觉得这位同学的理解还只是抓住了句中的“鬼神”两字而已,大家说是不是啊?对于怪异、强力和叛乱也不谈论又怎么理解呢?

生:可能孔子认为多谈论这些会引起百姓的骚乱,社会的不安的,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不利于社会管理的,会引起老百姓恐惧的。

三、结题

师:(总结)这一节课,我们通过对前五章的分析,明确了孔子对鬼神“敬而远之”正是他对人“敬而近之”的体现,在“鬼神”与“人事”之间,他更强调 “知生”与“事人”的重要性。

四、再读1-5章

师:圣人的言语言简意赅,含蓄隽永,让我们通过虔诚地朗读来感受铭记圣人的教诲(师生齐读)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

2、现实社会中,寺庙的香火特别旺盛。有的人仕途不顺,会去烧香;有的人,学业不佳,会去烧香;有的人为了烧新年的头一柱香,会通宵等候,花再多的钱也在所不惜。你如何看这种现象?结合我们所掌握的孔子思想谈谈自己的想法。

教学反思:

《论语》教材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文化论著的研读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对原始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作者思想观点的分析批判能力和联系实际阐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我们现在还初在《论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所以我结合教学目标,把教学的第一步设计为对文本的意义的理解,通过对重要字词的理解,借助于学生熟知的事理来探知原始文本的意义。再运用联系与比较的方法,借助于与文本相关的其它章节和相关资料,试图正确把握孔子的思想内涵,对于这一点,在这一堂课中,我觉得基本上实现了。

整堂课以“探知敬鬼神而远之的含义”为线索,同时用课题研究的方式开展教学,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发现问题之前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贯穿有效的朗读,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老师的启发,最后基本实现了课堂气氛活跃,课堂生动,师生交流和谐自然,学生思维被充分激发的预期目标。不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由于是第一课时,再加上铺垫得内容略显臃肿,以致结尾对文本思想的深度挖掘不够。

祭孔文篇5

关键词:论语;孔子;生死观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050-02

关于生死,一直是与人类最直接相关的问题,因为没有人能逃避不去面对。因此,从人类诞生至今,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就没有停止。从出生开始,就一步步向死走去,是无法被人类所超越的自然规律。人类对死亡的意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已经无法获知具体的时代,但这不并不影响各时代的人去探索“生”与 “死”。儒家是我国古代的主流学派,其对生死的态度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而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者,他的生死观就更有研究的价值,他提出了“未知生,焉知死”的观点,这是他对生死问题的正面直接回答,他所要表达的是“生”与“死”是同一过程,“死”是知的,但“生”是可以探索的,尽管依旧充满着迷茫,至少了可探知的对象,通过对“生”的知晓,从而对“死”做出应有态度。

一般的说法是孔子重视生而避谈死,确实,在《论语》中,孔子关于“死”的言论极少。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以下语句:

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务民之义, 敬鬼神而远之, 可谓知矣。(《雍也篇》)

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篇》)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先进篇》)

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颜渊》)

子夏曰:商闻之矣: 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 颜渊》)

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孔子甚少谈论生死,却对季路的提问几乎是直接的给予了回答。对于“未知生,焉知死”,朱熹说:“问事鬼神,盖求所以奉祭祀之意。而死者人之所必有,不可不知,皆切问也。然非诚敬足以事人,则必不能事神;非原始而知所以生,则必不能反终而知所以死。盖幽冥始终,初无二理,但学之有序,不可躐等,故夫子告之如此。”[1]123他认为知晓生死是有先后顺序的,即要先知道生,才有肯能知道死。朱熹又引用程子话:“昼夜者,死生之道也。知生之道,则知死之道;尽事人之道,则尽事鬼之道。死生人鬼,一而二,二而一者也。或言夫子不告子路,不知此乃所以深告之也。”[1]123他指出死生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知道了生的道理,就懂得了死的道理。马融注:“死事难明,语之无益,故不答。”[2]认为由于死之事超越人类的认识, 所以孔子不说。但是孔子不是回避生死,也没有让人不去祭祀鬼神,要表达的意思是:如果生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又何谈死之事;连人都不能侍奉好,何况是鬼神呢。重点是在指出生死有先后之序。《论语正义》中有:“人有所当死,有所不当死,死非季路所难,莫难乎其知之明,处之当,然而死非可预期之事,故为反其所自生。”[2]认为死是不能预料的事情,所以将生“知之明,处之当”才是要紧的。

孔子为什么避谈死呢?《孔子家语》致思篇有:“子贡问于孔子曰:‘死者有知乎?将无知乎?’子曰:‘吾欲言死之有知,将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吾欲言死之无知,将恐不孝之子弃其亲而不葬。赐不欲知死者有知与无知,非今之急,后自知之。’”[3]如果说人死了之后,还有意识的话。那么孝子们就会忙着去考虑死后的问题,甚至会忽略了活着的人;而如果说人死了之后,就没有意识的话,那么不孝的人甚至不会去安葬自己的父母了。有没有知,不是当今之急,以后你自己自然会知道的。对于死之事,谈与不谈,都有弊端,不能随便言之。况且“死生有命”,一切都是天命。孔子有言“五十而知天命”,要知生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像孔子这样的大儒到五十才知天命,更不须说作为普通老百姓了,可能至死的那一刻都不知道死,因为他们连生都没能明白。有的事情是不能向每个人都说清楚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就是这个意思。此外,可能还有一层意思,死是超越于我们的生活之上的,不是人人都能理解的,没有达到的一定的层次和境

,是谈不了这种问题的,当初孔子没有遇到这样一个人,所以也就只能从重视生的角度来回答弟子的提问。朱熹说:“人受天地所赋许多道理,自然完具无欠缺。须尽得这道理无欠缺,到那死时,乃是生理已尽,安于死而无愧。”①人只要能把生的道理了解透彻,那么面对死亡也就能无所畏惧,心安理得。

孔子其实也谈死。“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颜渊》)“朝问道,夕死可矣。”(《里仁》)他不怕死,活着只要能求的到“道”,那么死又何足惧,因为死也是道的一项内容。《述而》中有一段对话:“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衹。’子曰:‘丘之祷久矣。’”孔子对于子路的行为不认同,在他的意识里生死是应该顺应天意的,坦然的面对。孔子为了求仁,认为该献出生命的时候,就要当机立断的献出。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但是孔子说的死是有灵活性的,并不作无谓的牺牲。孔子说: “暴虎冯河, 死而无悔者, 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 好谋而成者也。” (《述而》)赤手搏虎,徒步涉水,都不后悔的人,孔子是持反对态度的。也就是说不赞成无谓的死亡,这种做法不仅不符合仁的要求,也是没有任何意义飞。与此同时,孔子是重视生的,他说:“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意思是:马厩被焚,孔子退朝问:伤人了吗?不问马。在孔子的观念里,生要求道求仁,死要死得其所,当死则死。

虽然孔子对死之事不明言,但他对死亡仪式却很慎重。对鬼神举行祭祀活动是礼制的要求,孔子在主张事人的同时,还要求事鬼神。但祭祀鬼神须“敬鬼神而远之”,一切都需按礼的要求来做,“死,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为政》),不要过于沉湎于鬼神之事,以免使人迷信,而耽误生产。此外,在孔子看来,对祭祀鬼神应当以诚敬为主导:“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八佾》)《论语集注》引程子的说法:“祭,祭祖先也。祭神,祭外神也。祭先主于孝,祭神主于敬。”[1]64朱熹说: “此谓门人记孔子祭祀之诚意。言己当祭之时,或有故不得与,而使他人摄之,则不得致其如在之诚。故虽已祭,而此心缺然,如未尝祭也。”[1]64

孔子的生死观重生轻死,要积极努力的生,要尽力明白何为生,如果明白了何为生,那么死之事自然也就明白了。但是当死之时,要不惜生命,不要“以身害仁”。对待鬼神之事,要诚敬,同时要守住度,不要陷入迷信的地步。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

[3]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王德明.孔子家语[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柴田笃(日).“未知生,焉知死”再考—— 以《论语》之生死观为中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1).

[6]苏俊霞.孔孟的生死观?a href="baidu.com"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陈踇j].齐鲁学刊,2008,(4).

[7]刘明.先秦儒家生死观探析[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6).

祭孔文篇6

十年来,原先高居庙堂之上的祭祀活动,与现实社会生活充分融合,走出了一条越来越宽广的当代人祭孔之路:用儒家思想浸润现代人的精神家园。

镜头一:音乐会上的老面孔

不少来参加祭孔典礼的嘉宾,早在两三天前就已经先行来到衢州,感受南孔之城的魅力。

衢州方面为此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来吸引大家的目光―9月26日晚,“2014年衢州南宗孔庙花园音乐会”在孔府后花园如期举行,来自德国的杜伊斯堡爱乐乐团木管五重奏乐团在这里奏响莱茵之声。

成立于1877年的杜伊斯堡爱乐乐团一个多世纪来一直活跃在国际乐坛,作为德国的国家音乐使节,该团曾受邀到世界各国演出,作品涵盖古典的巴洛克至现代音乐精品。这是杜伊斯堡爱乐乐团首次来到衢州献演,除了演奏《小步舞曲》《匈牙利进行曲》等经典名曲外,爱乐乐团还准备了不少中国曲目,比如《走西口》《闹元宵》等。

在音乐会现场,记者意外地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德国鲁尔都市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安雅・森茨,他正在现场认真地欣赏音乐。

四年之前的2010年,森茨作为孔子学院代表在祭孔典礼上诵读论语章句。祭孔典礼结束后,记者还找机会专访了她,当时她说:“这是我第一次来衢州,这里的风光很美,这里的人也很儒雅,彬彬有礼。和我想象的孔子故里差不多。”

当记者上前打招呼时,森茨略微思索了一下,就认了出来。谈及上次来访衢州的故事,她说:“衢州比四年前更美了……我相信,这里将成为一个更好的国际儒学文化研究基地和学术交流平台!”

谈到这次再来衢州的因缘,她说:“当年祭孔典礼结束后,我带回了由孔祥楷先生(孔子七十五世宗子、衢州南孔家庙管委会主任)作曲的《大同颂》,杜伊斯堡爱乐乐团通过自己的形式演奏它,在德国非常受欢迎。正是这次契机,促成了今年杜伊斯堡爱乐乐团来到孔府演出。”

森茨透露,其实德国孔子学院十分重视中西方音乐的交流,他们也已经向衢州发出了邀请,期望在明年的杜伊斯堡音乐节孔祥楷先生能够带着《大同颂》去参加。

镜头二:折子戏台下的小面孔

除了来自德国的“洋音乐”,把西方文化演进东南阙里,衢州也借祭孔十周年的契机,努力把自己的人文积淀展示给各国来宾。9月27日晚,悉数到场的各国孔子学院嘉宾,来到了衢州城西的天皇巷里的老宅子―天妃宫里,看了一场为他们特别准备的西安高腔折子戏演出。

天妃宫作为衢州的文保单位,本身就激起了外宾们的兴趣。这座建筑是清嘉庆六年(1800)所建,光绪十九年(1893)重修;因为由闽商出资建造,所以又称福建会馆。如今修旧如旧,前殿即为戏台,整个建筑恢弘大气。孔子学院的来宾们一进来就热闹地争相拍照留念。

衢州准备的折子戏演出非常精彩。衢州既是戏曲之乡,又是浙江戏曲的发源地之一。因为衢州古称“西安”,所以地方戏又被称为西安高腔。整场演出武戏阳刚、文戏柔美,外宾们看得如痴如醉,所以记者也没有打扰嘉宾,而是和翻译们聊了起来。

一谈之下方才知道,这批翻译原来都是衢州学院英语专业大四的学生。鲍张羽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一个出生在杭州、长在杭州的阳光小伙,为什么选择衢州就读,这是攀谈中笔者询问鲍张羽的第一个问题。他沉思了一下说:“其实来衢州之前,我就听说了这里是孔子后裔所在的东南阙里,我想,来这里读书,应该比较合适的吧?”

而事实上,鲍张羽在衢州学院学得很不错,积极参加学校社团活动,成绩出众。这次接待孔子学院外宾,经过学校里的层层选拔,他最终入选,负责来自美国的两位孔子学院负责人的全程陪同。

“其实不少外宾的中文都不错,做翻译压力不大。”鲍张羽笑得很开心,他说,这段经历,对即将面临的毕业择业来说,一定大有裨益。

其实,在四年之前祭孔大典上,负责接待孔子学院领导的时候,衢州的翻译人员还是比较吃紧的。随着教育文化在孔子故里的深入,这批折子戏台下的年轻的面孔,就意味着一个时代的进步。

镜头三:祭孔大典上的新面孔

9月28日,迎来了孔子诞辰。孔氏南宗家庙大成殿前被装扮一新,殿外长廊铺上了崭新的黄色地毯。上午8时10分,数百名参祭者汇聚于孔氏家庙之前,陆续进场。

在他们当中,记者看到了不少第一次来中国的洋面孔、新面孔。祭孔典礼结束后,这批孔子学院的来宾和高校的外国交流生,就被邀请与孔祥楷先生做了一次精彩的交流。

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助理德瓦・多文达萨米是第一次来中国,他对衢州人的热情印象深刻。“孔子说有远方来的朋友他很高兴,我觉得我就是朋友从远方而来的朋友。”多文达萨米介绍,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有很多传播中国文化的方式,比如今年开办了首个汉语学生试验课程班,让学员在短时间内掌握粗浅的汉语,培养他们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兴趣。“我认为,我的工作很有趣、很有意义。”这次来中国,他准备了很多名片:“把我的联系方式留下,希望与衢州的朋友保持广泛、长久的联系。”

挪威卑尔根孔子学院下属课堂老师艾达・基利是孔子学院来宾中最年轻漂亮的女孩之一。在衢州,基利第一次见到桂花树,“这是一座笼罩在花香中的城市,难以想象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该有多幸福!”谈到对衢州的印象时,她的评价是:“这里的城市风貌保存得很好,我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辉煌的过去与现在。走在这里的街道上,就像走在800年前的衢州一样!这让衢州充满了神秘感,让人挪不开目光。”

法国布列塔尼孔子学院下属课堂老师玛丽―彼埃尔・科内萨也是第一次来中国、到衢州。“在衢州的所见所闻,让我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感受到孔子文化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力。”每到一处,科内萨女士都专注地看着、听着。“要把在衢州的感受带给我的学生。”

著名国学大师钱穆之子钱逊说,要学做人,就应该从读《论语》开始。而衢州正是一个把儒学经典逐渐变成更多人的生活、学习中一部分的城市,一个正越来越让全世界瞩目的南孔故里。

“期待着这座历史上的南孔圣地在新时期再度崛起!”参加祭孔者立于孔庙大成殿前,仰望苍翠挺拔的古银杏,心中所思是“衍圣弘道”的伟大使命。

祭孔文篇7

关于儒家,西方已经有人把孔子列为对人类文化贡献最大的伟人之首。在当代,随着国学的复兴,孔子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人的尊重。我们的传统文化又到了一个回升和复兴的时期。这或许就是我们当代国学的基本背景。

孔子真正入仕的时间,大概是在二十五六岁的时候。他担任了鲁国太庙的助祭,就是帮助主祭者做一些祭祀的准备工作,相当于太庙里的基层管理员。这份工作,估计也就是帮助摆放祭器啊、在祭祀过程中担任低级司仪啊,以及祭祀过后的收拾整理,诸如此类的事。在这个工作中,孔子很仔细地留意国家的礼仪,不管是祭祀之礼,还是其他的礼仪,他都非常在意。估计正是这个阶段,逐渐奠定了孔子把“礼教”作为儒家根本思想的基础。当时的孔子,对“礼”已经有了非常高的见解。那么,在孔子的心目中,礼到底重要到什么程度呢?礼的本质又是什么呢?我们用《论语》中的两段话来简单说明一下。

第一则是孔子与他的学生子夏的对话:“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眉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启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问孔子的话,前面几句是《诗经》里面的诗句。巧笑倩兮,我们出门遇见一个美女,非常漂亮,她对你轻轻一笑,非常传神,让你心动不已。美目盼兮,就是她不光对着你笑,还用眼睛瞧了瞧你,让你心旷神怡,所谓顾盼生姿就是这样的。素以为绚兮,就是说这个美女穿的衣服很朴素、素净,为什么会让人看起来觉得绚丽多姿,非常漂亮呢?子夏就问孔子说:“这几句诗到底说的是什么啊?”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孔子与他学生之间的关系,是非常亲近、亲密的,不像我们平常理解的,孔圣人就是高高在上,泥塑木雕似的感觉。

祭孔文篇8

在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战史上,国家祭祀作为神圣庄严的政治文化仪式,书写出一页页震撼人心的时代华章。

祈祷祖陵:祭祀轩辕黄帝

一二八事变爆发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如何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成为仁人志士必须面对的时代命题。时任中央宣传委员会主任的邵元冲,努力促成了南京国民政府继承文化传统,重新祭祀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

1933年8月22日,邵元冲收到了西安《西京日报》社社长丘元武寄来的黄帝陵照片。对照凝思,邵氏对炎黄子孙遭受日军铁蹄践踏的不幸与灾难大为伤怀,感到祭祀黄陵以激扬民族大义的时机到了。他随即会见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向他提出祭祀黄陵的建议。林森深以为是,不久组织各“院部会长”,安排修陵筑路等事宜。

1935年4月6日,邵元冲、张继代表中央党部,邓家彦代表国民政府抵达黄帝陵。7日晨8时,中央各机关人员及民众参加者5000余人,以鞠躬礼仪与香花酒醴祭祀黄陵。邵元冲在祭文中缅怀黄帝的文德武烈,痛斥日本侵略者“以相侵”的暴行,最后发出要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大谊”的呼声。礼成后鸣炮志庆,并摄影留念。整个典礼仪式极为庄严隆重。谒陵代表们又绕陵一周,视察陵墓状况。黄陵祭祀由此被列入国家祀典。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的爆发为国共两党共祭黄陵创造了历史性的机缘。翌年清明节,中央代表刘震与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孙蔚如亲临黄帝陵主祭。在陕北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为对中华民族之始祖致敬,并表示誓死为抗日救亡之前驱,努力实现民族团结”,特派代表林伯渠前往参加民族扫墓典礼。在肃穆隆重的祭祀典礼中,在民族大义的神圣召唤下,同室操戈的兄弟党派握手言和,一致对外。国共两党共祭黄陵的合作模式一直延续到1939年。此后到抗战结束,南京国民政府于每年清明节遣员祭祀黄陵。

捍卫文脉:祭祀先师孔子

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将孔子祭祀列入国家祀典,并施行新式祭祀礼仪。是年8月27日,全国各地孔诞纪念活动如期举行。南京城内,在中央党部礼堂举行扩大纪念周,活动礼节十分隆重。当时曾积极表示抗战的在报告中说:“遇着外寇侵入,虽征服了中国的政治军事,却征服不了中国的文化及一切学术思想,中国国家虽亡,种族不灭,仍得由此复兴,使征服的民族反处于被征服的地位,我们认识了这一点,便知道孔子不但是中国四千余年文化之总代表,而实在是中国四万万人的知识之父,绝不能与诸子百家相提并论,我们没有教主,而有这样一个先师,为我们一切知识的先导。这不只是中国的光荣,也是我们的幸福,加以菲薄,真是全无意识。……我们纪念先师孔子诞辰,便须念及中国在现代世界是否站得住,是否站得住在自由平等的地位。”不能因人废言,这段话着实不无见地。南京国民政府不仅在中央党部举行孔诞纪念会,还特派叶楚伧等人前往曲阜主持孔诞纪念会。

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将孔子第七十二代孙孔德成的“衍圣公”爵号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并给以中央官员中级别最高的特任官待遇。如此一来,象征民族文化命脉的“天下第一家庭”也就与南京国民政府休戚与共了。

1937年12月下旬的一天,日军大举向山东进犯,电令韩复榘必须在日寇侵入曲阜之前将孔德成安全护送到后方,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日本人挟持孔德成。孙桐萱接电后,于当夜10点多赶到曲阜,韩复榘亦两次从济南打电话给孔德成,催他赶快在孙桐萱保护下离开曲阜。次日拂晓时分,孔德成在军警保护下登上了津浦铁路北段最后一趟南去的火车。几天后,日寇便侵占了曲阜。孔德成到武汉后就代表孔家发表了抗日宣言。不难想像,传承先师孔子血脉的孔德成一旦为日军劫持,后者必然利用其大做文章,后果不堪设想。

民族团结:祭祀成吉思汗

全面抗战爆发后,成吉思汗陵受到了严重威胁。时任蒙旗独立旅政治部副主任的乌兰夫提醒蒙古民众,要“防止日本利用成吉思汗灵榇,分裂蒙汉两族关系,实现他们‘以华制华’阴谋”。果不其然,1938年9月,绥远地区特务机关长羽山喜郎向关东军参谋长田中隆吉提出了一个阴险的诡计:要征服满蒙,必先占领这个民族的心灵高地――蒙古族人心神向往的伊金霍洛,占有成吉思汗灵榇,从精神上给蒙古族以及全体中国人以沉重打击。1939年1月,日伪军开始进攻伊克昭盟新城,目标直指伊金霍洛。2月,盟长沙克都尔扎布郡王前往重庆面见。虽然消极抗日,但是在要掘老祖宗的问题上,他还是意识到:“成吉思汗是中华历史的组成部分,历史不能丢。现在丢掉了一些地方,我们还有时间再从日本鬼子手中打回来,历史丢了怎么办啊?成吉思汗的子孙可以忍受贫困和落后,但是决不能、也不会容忍外族的侵略和侮辱!”他随即下令西迁成陵,还作了特别指示:成陵所经各省及县城都要举行迎送致礼仪式,通过这种形式继承和发扬成吉思汗精神,激发广大民众的抗日斗志。

按照计划,1939年6月8日,举行成吉思汗灵榇、忽兰哈敦灵榇启灵仪式。翌日,赴苏定霍洛,举行苏鲁定启灵仪式。

成陵祭礼先按照中央政府的祭祀办法举行。启灵致祭官伊克昭盟盟长沙克都尔扎布郡王庄严宣布“圣陵西移启灵典祭仪式现在开始”。之后,又逐项宣布:“主祭人、陪祭人就位”,“奏乐,击鼓鸣号。”准备举行仪式第四项时,楚明善领着八路军120师358旅政委李井泉和358旅参谋长姚迎面走来。沙王大声宣布:“这两位是八路军的代表,也来参加祭典,这说明整个中华民族的团结。”典礼继续进行,依次是祭祀乐舞、敬献祭品与瞻仰成吉思汗,最后一项是陵谒陵扫墓。按民国中央政府祭祀办法举行的祭典结束后,又按照最隆重的蒙古传统仪式举行了一次祭祀典礼。

1939年6月21日,成吉思汗灵柩抵达延安。陕甘宁边区政府事先成立了迎灵办事处,是日发起了盛大祭奠活动。延安的成吉思汗灵堂特用布幔布置,中央上方悬挂写有“世界巨人”的横幅,两侧挂着条幅标语,上面写着“蒙汉两大民族更亲密的团结起来!”“承继成吉思汗精神坚持抗战到底!”此后,陕甘宁边区政府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成吉思汗祭祀典礼,以团结蒙族同胞,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追念“国殇”:祭祀抗日英烈

七七事变前,南京国民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而消极抗日,但爱国官兵义愤填膺,痛击日本侵略者。1932年上海淞沪会战即是悲壮的一幕。会战中,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奋勇杀敌,伤亡惨重。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为第十九路军阵亡将士建造了纪念碑,国府主席林森亲撰碑文。

七七事变后,数以十万计的爱国将士血染疆场。南京国民政府为弘扬烈士精神,振奋民族士气,于1940年9月20日颁布了《忠烈祠设立及保管办法》与《抗敌殉难忠烈官民祠祀及建立纪念坊碑办法大纲》,在重庆、云南、湖南等地为抗战烈士建造忠烈祠和纪念碑,每年举行“国殇”之祭。

南京国民政府的抗日英烈纪念以对张自忠将军的纪念最为卓著。1940年5月,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在湖北宜城县对日作战中为国捐躯,成为抗战以来阵亡沙场的第一位上将。全国各地先后举行的张自忠烈士纪念迅速激起了民族主义的高涨。1943年,在《追念张荩忱上将》一文中力赞张将军的牺牲精神:“在这个(抗日)战争中,我们不仅仅是拿枪炮子弹和敌人作战,而且是拿中华民族的爱国儿女,拿中华民族的军人之魂,和敌人作战。在这里,人的因素是有决定意义的。张上将就是这种对于战争有决定意义的人。……现在,张上将殉国虽已三年,但在他的精神感召之下,我们相信,全国军人定能踏着他的血迹,为中华民族打出一条胜利的康庄大道!”“张上将之殉国,不仅是为抗战树立了楷模,同时,也是为了发挥我国民族至大至刚的气节和精神。”

上一篇:鸡兔同笼练习题范文 下一篇:向诸葛亮借智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