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庭广众的意思范文

时间:2023-11-01 06:17:42

大庭广众的意思篇1

一、增强地域文化意识

突出地方文化的首要问题是增强地域文化意识。县级广播电台的收听对象主要是以县城为中心,覆盖本行政区域内的特定群体。因此,县级广播电台的地位和风格、栏目设置及节目特色等都应更多地体现本地区的文化特征。

文化上的亲和力、地域上的亲近感,最能使本区域的观众产生思想共鸣,最后获得审美认同。县级广播电台应根据本区域收听对象的文化结构、民俗风情、生活习惯、人员素质去构思、设置、安排播出不同的节目,使内容和形式更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符合当地群众的文化取向和欣赏习惯。这样才能吸引听众,为听众所接受。

区域文化是本地区人民群众长期生活的创造和积累,并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因此,县级广播电台的节目应当立足当地,以弘扬本地文化为主,吸收外埠文化之长,既融会贯通又个性鲜明。

新野县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化日新月异,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精神文明建设、新市区建设及旧城改造都十分迅速,传统的内陆小县城已变为现代化的居民区和机声隆隆、厂房林立的新兴城市,原来封闭的文化已被现代文明所代替,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已被抛弃。作为地方广播电台,有责任将这个时代与社会的变迁过程以及旧城老屋的历史文化资料记录下来,设置一固定的栏目播出,同时为后人留下了解这一阶段独特的人文景观。这些是中央台、省台不去做也无法做的事。

依此而论,深入挖掘本地的历史文化,创制这种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及时代意义的广播作品,应当成为县级广播电台首选的题材。它会促使人们对于当地文化内涵形成富有个性的共识,县级广播电台的节目,亦将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烙上鲜明的地域性与时代性兼备的文化印记。

二、增强社区文化意识

突出地方文化的第二个问题是增强社区文化意识,以社区文化作为报道的主要题材。这主要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方面,县级广播电台作为最基层的宣传媒体,就目前人力、物力、经验等方面而言,无法与中央台和省、市级台匹敌。表现重大题材、制作广播专题显然不是其所长。因此,县级广播电台除搞好正常的新闻报道外,要眼睛向下,把话筒对准寻常百姓,对准社会生活的微观细部;去表现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去细致地描摹、展现普通老百姓的真情实感,这些正是县级广播电台得天独厚的优势所在。另一方面,寻常百姓也乐意接受这样的节目,愿意让话筒对准他们的生活,希望能通过电波表达他们的酸甜苦辣,希望能够让社会听到他们真实的声音,以满足他们渴望接触社会、参与生活的情感需求。所以这一类广播节目,必定能触发他们的收听兴奋点,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

三、增强家庭休闲文化意识

突出地方文化的第三个问题是要增强家庭休闲文化意识。这主要表现在县级广播电台的节目最贴近本地人民的生活,反映的都是他们身边的事,与每个家庭息息相关。

其一,是每个家庭现代生活的需求。一是现代家庭的社会发展空间增大。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比,给每个家庭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家庭的个性不断凸显。如当前家庭经济的异常活跃就是例证。在城区,家庭宾馆、家庭商店、饭店到处可见,家庭加工厂、运输户、修理户越来越多;在农村,家庭养殖户、种植户、林业承包户不断壮大。家庭经济组织的兴起,极大地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家庭在社会的自主地位不断增强,家庭成员对文化知识的需求也日趋家庭化、共性化。二是家庭自主支配的时间增多。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实惠的同时,也给每个家庭带来了更多的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双休日、“五一”、“十一”等节假日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这无疑增加了城市居民家庭休闲的时间,作为大众传媒的县级广播电台要研究居民家庭的文化消费趋势,更好地开发老百姓的家庭休闲时间段,丰富他们的家庭休闲文化。三是现代家庭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随着家庭物质生活的富裕,家庭成员文化水平的提高,他们在享受丰裕物质生活的同时,更渴望有多彩、充实的家庭文化生活。现代家庭对广播节目的欣赏水平不断提高,这既为我们精办节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我们办好节目提供了更多可以利用的节目素材。

其二,是县级广播电台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新野县广播电台的节目基本都实现了共缆传输,广播信号质量明显提高,听众群体显著增加,为了吸引听众,我们开办了适合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听众收听的节目,使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层次的听众,都可以听到自己喜爱的节目,极大地丰富了家庭休闲文化。因此,如何进一步开发与家庭休闲文化相关的广播节目,提高节目质量、品位、审美趣味,寓教于乐,理应是县级广播电台努力的目标。鉴于这种考虑,在市场经济相对活跃的今天,相应地多开辟一些知识类、趣味类、服务类、观众参与类的节目,或多一些适合老人、少儿、妇女收听的节目,这样既把当代社会文明及时有效地传输到每一个家庭,同时县级广播电台又自觉地承担了加强家庭文化建设、改善家庭文化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使命,使县级广播电台的节目更贴近家庭文化的需求。

突出地方文化特色,要处理好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辩证关系,县级广播电台是大众文化的传播媒体之一,在其消闲娱乐方面应力避“平、俗、浅”的弊端,但是同样也不能因此而忽略了它应该具有的消闲娱乐功能。事实上,任何严肃的文娱节目总是有一定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的,融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于一体。为了给广大听众创造一方健康的精神休闲绿地,县级广播电台作为老百姓身边的电台,理应为他们创造、提供更多更好的反映地方文化特色的广播节目。

(作者单位:新野县广播电台)

大庭广众的意思篇2

今天,市“文明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召开全市创建“文明家庭”活动工作会议,主要是回顾总结前一阶段全市“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情况,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创建“文明家庭”的工作任务,下面,我就创建“文明家庭”工作讲二个方面:

一、两年来“文明家庭”创建工作简要回顾

两年来,我市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和协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不懈地在全市广泛深入地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使全市“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呈现可喜局势,到20*年底,全市共有149402户家庭参与创建活动,树立文明家庭76003户,参与率达98.2%,建成率达49.9%,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促进“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开展

各级“文明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在当地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加强了领导,把创建活动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统一部署,对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进行调整充实,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使创建活动的任务更加具体明确,措施更加有力,齐抓共管,加强合作,发挥整体优势,形成了社会化工作格局,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各单位结合自己行业特点,突出家庭美德建设和提高家庭成员素质,开展了富有特色的各类活动。如市广电局、市卫生局等单位把创建活动列入局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中,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加强教育,利用橱窗、墙报,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开展环境保护、计划生育等知识的宣传,组织家庭成员积极参与社区清洁、绿化美化环境和便民利民等公益活动,充分展示了广大干部职工及家属的精神风貌。

(二)、围绕改革大局,为经济建设、社会稳定服务。

针对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失业、失土人员不断增多,家庭受到冲击的实际,在创建工作中我们重点抓了家庭成员就业技能培训和家庭稳定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报告会等形式,引导下岗家庭成员转变观念,鼓励她们从事家政,发展个体经济,自立自强创新业。市劳动局、市妇联等部门开展了失业、失土妇女调研和培训工作,20*年全市参加免费技术培训的1900名人员中,女性占53%。新增的6275个就业岗位中,有1907名失业人员重新上岗,其中女性占了41.79%。

在农村,各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教育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通过开展“双学双比”竞赛活动,组织妇女参加“农函大”、“农广校”学习,培养了一批女科技致富带头人,让她们带领家庭脱贫致富。同时组织广大家庭发展种、养、加特色经济,在市妇联的扶持下,龙翔街道妇联、乌镇镇妇联积极组织广大妇女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湖羊养殖、苗木种植等,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针对部分家庭因病、因残等原因生活比较贫困,高桥镇妇联向贫困妇女家庭赠送湖羊、优质黑麦草,龙翔街道妇联开展了“千名妇女万头羊”工程,帮助24户贫困妇女家庭脱贫。

各地还针对影响家庭稳定、幸福的社会不良行为进行专项治理斗争,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和各具特色的“不让进我家”活动,群众认识提高,参与禁毒的积极性高涨;基层妇女禁毒组织进一步巩固和壮大;重点宣传整治工作收到了明显实效,屠甸镇狠抓落实,组织了“不让进

我家”万人签名活动,成立妇女禁毒帮教小组,制定帮教措施,对本镇吸毒人员摸底排队,进行帮教和强制戒毒。在她们的爱心关怀下,一部分吸毒者戒断毒瘾,20*年屠甸镇被评为浙江省“禁毒”工作先进集体。市文体局还把禁毒知识、法律法规、典型事例搬上舞台,通过群众自编自演,深入到社区、乡村,走村入户,进行生动形象的演出,达到了宣传教育目的。

(三)、开展多形式宣传教育活动,推进家庭美德建设

各地以创建“文明家庭”为载体,立足于提高家庭成员的素质,坚持不懈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党的基本理论教育,帮助广大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开展家庭读书活动。20*年4月,市妇联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的实施意见》,倡导广大家庭成员多读书,读好书。市妇联向桐乡市级“文明家庭标兵户”、农村种养女能手赠送《家庭教育》杂志、科技致富、法律等书籍。根据市妇联的要求,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梧桐街道、崇福镇召开创建学习型家庭动员会,把倡议书分发到每户家庭,举办了“家庭读书知识竞赛”。濮院镇妇联开展了“重家教,以德治家;学法律,以法护家;用电脑,信息富家;读好书,文化兴家;习艺术,才艺美家”活动。洲泉镇利用家长学校、文化示范户,广泛宣传创建目的、意义,组织了1万余户家庭参与“读书进万家”活动。高桥镇落实妇女骨干、种养大户等100户家庭,分三个阶段开展“家庭读书活动”,以点带面营造了“家家爱学习,人人爱学习”的良好氛围。各地还通过知识测试、读书征文、送书入户、写学习体会等形式引导人们多读书、读好书,“读优秀书,做高尚人”“知识改变命运”“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已在家庭成员特别是妇女群众中形成共识。

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各地紧扣家庭文明建设的主题,举办家庭才艺赛、绘画征文大赛、女子健身展示、母子同乐会等富有特色的文体活动,寓道德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市妇联举办了“家家创文明、合力奔小康”家庭摄影大奖赛,收到参赛照片133件,这些作品以摄影艺术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家庭生活的各个层面,反映了桐乡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以及家庭文明进步,合力奔小康的良好精神风貌。为倡导婚事新办,移风易俗,龙翔街道妇联与文化站联合为举行婚礼的青年农民放映电影。各社区成立了秧歌队、健身操队、太极拳、太极剑等群众健身队,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社区的文化活动。巩固和发展“巾帼志愿者”队伍,全市建有“巾帼志愿者”队伍139支,志愿者达1735人,全年开展“你丢我捡”、“清除城市牛皮癣”、“上街为民服务”等活动264次,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

发挥阵地宣传教育作用,深入开展家庭教育活动。市一报二台及镇乡、街道广电站围绕文明家庭创建的内容,有策划、有部署地了制作一批专题节目,致力于通过丰富多彩的节目形式,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做了多期群众反响大、社会效益好的节目。各地还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妇女之家、新婚夫妇学校、婚育学校等阵地,向广大家庭成员传授家庭教育、卫生保健、新《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知识。为使贫困家庭的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梧桐街道妇联在“六一”节开展了“巧手妈妈献爱心”活动,把巧手妈妈纺织的54件毛衣,全部赠送给孤儿和贫困学生,使他们感受到了社会妈妈的关爱。

(四)、构筑新颖载体,开展农村妇女“文化示范户”创建活动

文化示范户建设是开展思想文化教育的新颖阵地和提高农村妇女整体素质的有效载体,我们在分析了当前我市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和思想道德教育状况的基础上,把开展文化示范户建设作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文明家庭创建的一个重要举措。目前,全市建成文化示范户735户,(其中市级309户,镇乡街道级426户)。市妇联在此基础上,今年着重抓了妇女文化示范户建设,我们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精心选户,严把“五好”(思想素质好、邻里关系好、户址位置好、住房条件好、热情服务好),“五关”(支部推荐关、实地考察关、征求意见关、党委审核关、上报审批关),建立了30产妇女文化示范产,向她们赠送了图书及文化活动器具。利用文化示范户这块阵地,妇联组织“妇女宣讲队”入户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行家庭美德、维权、保健、防非、禁毒知识讲解和咨询,开展“四有”、“四自”精神教育。龙翔街道妇女宣讲队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排练节目,进村入户宣传抗非知识,被当地党委、政府称为“拉得出,叫得响”的一支队伍,街道妇联送书入户照片被刊登在《人民日报》上。市农经局组织农技专家农技辅导或现场指导,利用电化教育传播信息,把特种养殖技术送服务进户,切实为农业增效、农村妇女增收服务。文体部门还定期送戏、送影、送书入户,组织流动图书和宣传片巡回服务,丰富活跃农村业余文化生活。卫生部门组织医护人员进户开展健康咨询、身体检查、医疗服务,增强环保意识和抗病能力。妇女文化示范户的运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村妇女的思想素质、文明素质、科技素质有了新的提高。通过文明家庭、文化示范户创建活动,吸引和集聚了一大批农村妇女在农闲期间有了活动场所,可以看电视、读报纸、传信息、谈技术,有效地遏制了农村封建迷信和赌博等不良风气。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广大农村妇女受到了健康、文明、向上的先进文化的熏陶,逐步摒弃了保守、落后、封建的思想,走上了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发展之路。

(五)、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倡导家庭文明新风

为促进广大家庭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各地注重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并加大对典型的宣传力度,共表彰了户“文明家庭”。濮院镇妇联开展了“三十佳”(“十佳敬老型好儿女”、“十佳学习型好家长”、“十佳创业型好家庭”)的评比表彰,龙翔街道、河山镇、同福乡等镇乡、街道开展了“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河山镇把评出的9位好媳妇的喜报送往娘家,感谢她们培养出了一位好女儿,并向全镇妇女姐妹发出倡议,人人行动起来,争做好媳妇,从而教育引导广大家庭、广大妇女学习她们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美德。

两年来,我市“家庭文明”创建活动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发展不够平衡,有的镇乡、街道重评轻创现象仍然存在;分类指导不够;有的协调成员单位作用有待加强。

二、开展“文明家庭”创建工作的要求

(一)、突出重点,着力加大学习型家庭的创建力度。今年创建工作的重点是:继续广泛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进一步叫响“家家勤学习,人人求发展”的口号,争创“学习型家庭”。要加大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按照创建活动实施意见,切实推进“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从家庭普遍关注的重点内容着手,不断丰富“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的内涵,实现家庭成员学习意识普遍化、学习行为终身化、学习方式科学化。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提高“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的吸引力,扩大参与面和覆盖率,增强创建活动的群众性。要通过培训讲座、座谈交流、典型事迹宣传等形式,使广大家庭认识和了解,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能够改变人们的生存状态,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从而调动广大家庭参与创建学习型家庭的自觉性,形成人人是学员,时时能学习的良好氛围。要把创建学习型家庭与创建学习型机关(单位)、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结合起来,使创建工作成为有机整体。二是保证创建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方法手段的多样化。由于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多元化、生活内容的多样化,每个家庭的情况各异,类型不同。部分家庭侧重于高新科技,大多数家庭侧重于文化、才艺,下岗工人家庭则更多地关注生产和生活技能的培养。因此,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适应不同类型家庭的需要,探索不同的模式和方法,使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更能贴近群众,更加富有生命力。三是突出重点人群,加强能力培养,增强创建活动的实效性。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改变家庭成员的知识结构,增强家庭成员的创新能力,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因此,要把创建学习型家庭的重点放在普通家庭,关注那些下岗职工家庭、生活技能一般的困难家庭以及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帮助他们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积累知识和技能,坚定创造新生活的信心,充分发挥学习型家庭在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中的作用。今年,市里的主要活动有:家庭学习格言有奖征集、“我学习、我快乐、我发展”征文比赛、“人人学习忙,家家飘书香”家庭读书节、“学习的家、快乐的家”家庭文艺晚会和家庭网络知识大赛。

(二)、注重结合,着力增强创建活动的生机和活力。各地要把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与其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自觉为全市工作大局服务,不断拓展工作领域,丰富和深化工作内容,创新活动载体,着重抓好“三个结合”。一是要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相结合,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建设。要以“弘扬文明新风、营造绿色家园”为主题,把创建“绿色家庭”作为参与“全国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建设的切入点来抓,通过开展“绿色家庭”创建活动,大力宣传普及环境科学知识、环保法律法规,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进一步增强家庭成员保护环境的公德意识、责任意识,树立绿色消费理念,使营造“绿色家庭”成为广大家庭的自觉行动,从家庭入手,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充分发挥家庭在“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二是要与文明社区创建相结合,发挥家庭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以文明社区评创统揽其他各项社区系列文明评创活动的原则,找准工作结合点,根据城市家庭文化、职业、人口结构变化的特点和居民家庭住宅单元化的发展趋势,从改善楼栋环境、融洽邻里关系、提高居民素质三方面入手,抓好“文明楼栋”的创建。要通过相认、相识、相知、相助,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形成平等友爱、良好和谐的社会风尚,邻里互助、团结进步的人际关系;传播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观念,满足家庭成员增长知识、崇尚文明、学习法律、健身强体、娱乐身心等方面的需求;组织多种形式的家庭志愿者活动,引导群众“关心小家爱大家,共育社区文明花”。三是要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推进家庭美德建设。按照“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的要求,以“家庭生活文明化、家庭教育科学化、家庭成员知识化、家庭生活环境优化、绿化、美化”为目标,广泛深入开展“美德在农家”活动。要巩固提高农村文明家庭创建水平,探索和改进文明家庭的评比标准和评创模式,进一步提升农村家庭的文明程度。四是要与加强小公民道德建设相结合,努力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以小公民道德建设为载体,把德育教育放在家庭教育首位,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基础性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亲子观、育人观,通过各种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营造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务实创新,着力增强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从群众需求出发,坚持“三贴近”原则;因地制宜,创出特色,打出品牌。一是要贴近实际,增强创建活动的可操作性。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区别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因地制宜地进行分类指导,积极探索和不断创造符合当地实际的新鲜经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使创建工作常抓常新,不断增强创建活动的凝聚力和渗透力,始终保持勃勃生机。二是要贴近生活,增强创建活动的吸引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和群众的需求,精心设计创建活动,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并根据群众的意见及时加以改进与完善,努力扩大创建活动的覆盖面。要特别关心城市下岗职工家庭、特困家庭、残疾人家庭、单亲家庭和孤寡老人的生活状况和思想状况,鼓励家庭之间的互助。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探索寓思想教育于各种服务之中的新途径,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三是要贴近群众,增强创建活动的针对性。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和理论思考,了解当前我市城乡家庭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从帮助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增强科技致富能力,提高家庭成员素质,促进家庭发展着手,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实效性。顺应时代变化,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创建工作实效。

(四)、加强领导,着力推进创建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合力推进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深化文明家庭创建、广泛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是提高广大公民整体素质的需要,是创建“学习型城市”的需要,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创建“学习型家庭”,是深入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在内容上的拓展和形式上的创新。各级党委政府担负着领导本地区、本部门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的重任,要把创建工作摆上议事日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常抓不懈。定期听取工作汇报,提出意见建议,做好督促检查,及时帮助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发挥优势,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确保各项创建活动落到实处。要借助大众传媒和一切可以利用的阵地,大力宣传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及文明(特色)楼栋典型,宣传创建活动的成果,要在扩大活动的宣传效果上下功夫,让更多的群众通过不同渠道了解和参与创建活动,使创建活动走进千家万户。

大庭广众的意思篇3

妇女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城台的重要基石。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了解当前形势下不同层面妇女思想状况,探索创新开展妇女思想引导工作的有效途径,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听党话、跟党走,在“四个全面”建设进程中贡献巾帼力量。城台乡妇联工作人员通过对妇女群众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乡妇女思想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和研究,对新时期创新开展城台乡妇女思想引导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现将此次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思想状况

1、基本情况

城台乡位于乐都区西南部,距区府驻地30公里。辖11个行政村60个生产合作社,1238户5299人,其中妇女2184人,占总人口的41%。接受调查的人员中,年龄在36-45中占总被调查人数的60%,46-55中的占4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90%,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0%,党员占70%,个人月均收入在0-250中的占60%,251-500中的占30%,500以上的占10%。

2.妇女群众对党和国家的认知和满意度情况

据调查显示,我乡的妇女群众对党和国家的认知和满意              

情况均为一般;60%的妇女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社会环境满意,20%的妇女很满意,10%的妇女不满意,说明了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建设意识增强。

3、妇女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和对妇联组织的认知

60%的妇女通过妇女组织获取信息,40%的妇女通过网

络、手机微信等获取信息。

90%的妇女对当地妇联组织很了解,10%的妇女对当地妇

联组织一般了解。说明妇女群众对妇联组织的认知明显提高。

二.妇女重点关注的问题

1、关注对象问题  60%的妇女群众认为妇联组织应重点

关注高龄妇女的思想状况,因为她们文化程度有限,思想观念封建落后,不容易接受新鲜文化的传播。40%的认为应该关注弱势群体的思想状况,原因在于弱势群体在妇女当中占得比例较大。

2、工作创新问题  在问到“您觉得妇联开展妇女思想

引领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存在哪些问题”时,90%的人认为创新方法不足,妇联组织在工作时方法单一,遇事不会变通,想法较死板,还有10%的认为上级对妇联工作的重视不够,感受不到政府和组织对她们的关怀和照顾。

3、权益问题  在问到“您对当地妇联组织和妇联工作有哪些需求和期待?希望从妇联组织得到哪些帮助和服务?”时,90%的认为能更加的维护妇女的权益,只有10%的认为妇女的地位能进一步提高;90%的妇女提出能够进行创业技能培训。

三.意见和建议

1、关心、关爱弱势群体及高龄妇女。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只有大家一起来关心弱势群体,才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级各部门应始终把关心关爱妇女儿童的健康、教育和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从家庭、学校抓起,让妇女树立洁身自爱,有高尚品德。继续开展“寻找最美家庭”、“五星级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平安家庭”、“美丽小庭院”、“巾帼建功”、“双学双比”等活动,树立正气,弘扬传统文化。

3、加强对基层妇女干部的创业培训力度。要充分发挥妇联对农村妇女转移就业培训的组织、协调优势,建议党委、政府进一步协调,切实把培训经费方便、快捷、合理地落实到农村贫困妇女劳动力创业培训工作上。增加基层妇联活动经费,以便开展正常的工作。并且加大对农村基层妇联干部,特别是妇代会主任的培训的力度,在政策上、经费上给予倾斜。   

4、加强宣传,促进群众思想观念改变。通过妇女组织、宣传栏、网络等形式进行普法教育。广泛组织妇女参与《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反家庭暴力法》学习。

扩展阅读:城台乡妇女思想引导工作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了解当前形势下不同层面妇女思想状况,探索创新开展妇女思想引导工作的有效途径,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听党话、跟党走,在“四个全面”建设进程中贡献巾帼力量。8月中旬,盐津县妇联联合县委党校,重点对盐井镇、滩头乡、普洱镇以及及滩头玉屏社区、普洱镇小河社区等地开展实地走访、座谈、问卷调查,听取汇报、收集资料、实地查看,对当前盐津县妇女思想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对新时期创新开展盐津妇女思想引导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现将此次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盐津妇女思想现状

盐津县妇联组织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协作下,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确立“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工作定位,广宣传,重教育;抓典型,树形象;办培训,提素质;应民意,助维权;搞活动,促和谐;给帮扶,送温暖;近交流,融情感。不断加强妇女思想引导工作,较好地推动妇女积极地为家庭建设及盐津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但是,受山区地理条件及经济发展的制约,全县妇女当前的思想状况呈现参差不齐。

(一)积极方面

1、广大妇女积极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广大妇女对国家大事、社会热点问题的了解需求更高,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贯彻落实的要求也更高。85%妇女由于受电视、手机、网络等媒体的影响,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有一定的了解,随着盐津脱贫攻坚工作的逐步深入以及各项农村惠民政策的宣传落实,如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贫困家庭救助,贫困妇女法律援助等。因此,95%以上的妇女对国家当前的各项政策特别是农村政策是十分理解和拥护的,一部分妇女感慨:“现在党的政策好,我们的日子好过了”。

2、广大妇女弘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

妇女的思想观念紧跟时代步伐,学习也不断跟进,吃苦耐劳,自强不息,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热情也在高涨。农村大批妇女正在投身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一些社区妇女自主创业,经营剪纸艺术、跑客运、搞美容美发、养生、餐饮、种植养殖等等,甚至将它们作为终身职业追求。各村至少有5名以上妇女带头搞养殖、种植,部分村(社区)整村妇女都在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村妇代会主席谈到:“多数农村妇女做事细腻,搞养殖、种植细心管护。许多男人不愿意从事这样的劳作,宁愿外出务工。”广大妇女们正以“四自”精神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盐津涌现出了一批致富女带头人,如豆沙镇金丽剪纸、柿子镇三河朱贤凤半边红李子、滩头乡肖恒锦养羊基地、落雁乡罗云群乌骨鸡养殖大户,等等。

3、农村妇女参与文化活动的意愿日趋强烈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妇女的劳动强度减小,她们更加重视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也希望通过一些文化活动强身健体、愉悦心情,提高生活质量。广大妇女群众依“托妇女之家”、“妇女儿童家园”、“互助会”等阵地开展宣传培训、文体表演等活动。全县60%以上(村)社区有广场舞健身队,妇女群众性文艺团体90余支。但各乡镇发展不平衡,有的村(社)拥有多支文艺表演队,部分村(社)受场地、资金制约,没有健身场所,群众性文体活动比较匮乏,她们渴望得到各级组织的支持。

4、农村妇女受教育的愿望增强

新时期妇女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开放性和多元性明显增强。农村妇女不满足现有的学习状况和知识水平,而一分部女性的学习途径,只能通过电视、手机进行,她们希望能开阔视野,更新观念,系统地掌握1至2门农村实用技术,或知晓一定的法律常识等等。她们在生活相对稳定富足的条件下,希望有更多的机会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广大妇女希望各级各部门能组织一些适合妇女的各类培训,让更多的农村妇女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多为妇女提供发展平台。

(二)存在问题

1、党委政府重视妇女思想引导工作的责任意识有待加强

在创新妇女思想引导工作中,地方党委政府在妇女儿童发展的实际工作中,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普遍现象,淡薄妇女对家庭、社会的稳定及经济建设的关键作用。因此,在妇女思想引导工作中,经费受限制,甚至微乎其微,拟定议事议程的妇女建设往往被其它事物充斥的状况比比皆是,缺乏积极性、灵活性。村级“妇女之家”建立后没有活动资金,缺乏管理,多数处于瘫痪状态。

2、农村公立幼儿园的建立建设亟待增加

在妇女思想引导工作中,孩子的发展是妇女最关心的问题,也是社会发展不可小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座谈中,妇女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现在二胎政策出台后,公立幼儿园的建立却太少,就拿盐井镇来说,一个大镇,没有一所公立幼儿园,仅仅依靠县城2个幼儿园,根本不能满足孩子入园需求。入园难是目前的大难题。我们农村家庭也希望孩子入园的愿望在不断增强,都希望就近就地能让孩子入园。希望党委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加速建设建立农村公立幼儿园”。目前,全县39.6万人口,只有11所公办幼儿园,9所民办幼儿园,严重的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3、赌博、喝酒等陋习存在于妇女群众中

走访中,一些村临街门面麻将桌就有几十张,年轻的留守妇女赌瘾很大。还有一部分妇女在集镇租房带孩子上学,但在孩子上学期间,由于没事可干,一些留守妇女长期痴迷于玩麻将,从而疏忽对孩子的管理,导致一部分家庭支离破碎。还有另一种现象,在滩头乡生基苗族聚居村,由于那里的茶叶产业萧条,苗绣产品没有销路,许多年轻男人外出务工,留守妇女们闲暇无事,就约上三五个聚在一起喝酒聊天,有的妇女经常喝醉,不注重言行举止,有伤风化,给家庭带来负面影响;有的在受到婆母的责斥和丈夫的暴力后,选择一走了之,给孩子带来更深的痛苦。

4、全县农村妇女“小婚”现象较严重

由于男女比例失调,部分农村女性在义务教育期间,就有人家来提亲,在达不到结婚年龄的情况下,一些女孩受物质诱惑,贪图享受,就到男方家生活,在未办理结婚证期间生育了孩子,随后受地方经济制约和打工热潮的影响以及外界诱惑或丈夫家庭暴力后,选择分手或扔下孩子不管,孩子又成了农村新的留守群体。调查中了解到,全县农村“小婚”现象达70%以上。

5、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繁衍,妇女健康安全堪忧。

少数农村女性小学毕业、初中毕业,更有甚者,小学未毕业就外出务工,由于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苦活不愿干,轻活又不来钱,部分女性把“四自”精神抛诸脑后,随波逐流,自甘堕落。也有部分女性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成为受害者。从2015年全县艾滋病检测看,农村妇女患艾滋病呈上升趋势,农村妇女身体健康堪忧,危及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二、对策建议

(一)党委政府应加大妇女思想引导工作的重视、关心、支持力度

1、强化地方党委政府对妇女思想引导工作的责任意识。

2013年10月,总书记在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要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这关系到家庭和睦,关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长。”妇女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农村妇女更是农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家庭教育和“村容整洁”的推动者,“乡村文明”建设的主要创造者。为此,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将妇女思想引导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综合考核内容,推动党委政府对妇女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兑现奖惩制度等。特别是加强队伍建设,将女性参政议政纳入制度管理,让妇女也有话语权。同时,将农村妇女的“小婚”现象和“乡风文明”建设纳入地方政府的日常工作来管理。

2、在妇女发展的资金上给予保障

每年给基层安排一定工作经费,纳入年初财政预算,切实做到“有人干事、有阵地做事、有钱办事”。从而确保基层妇女组织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建立相应基层妇女组织管理制度,保证妇女的活动载体不断创新,内容更充实,帮扶更实在,评比能激励。整合社会资源,将农业、科协、产业办、教育、卫生等部门对农村培训经费纳入妇女发展计划中。争取上级各部门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完成“十三五”全县新建45所村级点公立幼儿园建设规划进程,才能满足社会需求。

3、妇女在创业中适当给予政策倾斜

对有一定发展规模的种植业、养殖业的妇女,制定相应的扶持、激励政策,给予技术与资金的支持,便于让她们在产业发展中大显身手。继续稳步扩大妇女小额担保贷款。根据发展实际,对确实有实力的妇女在创业过程中给予优惠贷款政策。对涌现出的“女能人”、致富女带头人,政府实行声势较大的表彰活动、优先选派培训学习政策,发挥典型带动作用。

4、关心、关爱弱势群体及特殊家庭

近年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大幅增长,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的数量也不断增加,随之也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只有大家一起来关心弱势群体,才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级各部门应始终把关心关爱妇女儿童的健康、教育和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积极探索,努力创新,摸索出一条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以及残疾、智障等特殊困难群体的新路子,建立帮扶机制,形成帮扶合力,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天地,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二)发挥妇联组织示范引领作用

妇联组织在妇女思想引导工作中,要努力创新载体,拓宽渠道,争取支持,贴近妇女发展实际,在提升妇女素质和文明程度上彰显作为,限度激发妇女的创造活力与参与热情。

1、加强自身建设

继续践行“三严三实”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找差距,不断增强党员爱岗敬业、服务群众的信心和决心。强化加强组织内部学习,提升妇女思想引导工作能力。进一步拓展妇联组织网络,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妇委会,乡镇配齐妇联主席,农村基层妇代会,社区妇代会,非公经济妇委会,增加省、市、县“妇女之家”。

2、引导妇女群众提升素质。

妇联组织要积极实施“女性素质工程”和“科技致富工程”,经常开展妇女创业和再就业培训工作、“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限度地把妇女吸引到提高科技文化素质中来。把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与节约型社会建设、文明乡(镇)村(社区)创建与美丽乡村建设等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家庭弘扬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的生活方式,继续开展“好婆媳”、“好家长”、“好村民”、“和谐家庭”、“平安家庭”、“书香之家”等,多种形式的文明户创建活动。通过评选先进,引导妇女群众改造村容村貌、关心文化教育、自觉移风易俗、维护社会秩序。

3、引导妇女群众创新创业

按照盐津县妇联“巾帼成才助推精准扶贫实施计划”,大力开展“妇女自主大创业”活动。培养一批巾帼创业带头人、创建“妇字号”基地以及妇女领办的专业合作社。深入开展“巾帼建功”活动,针对农村妇女,重点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主题,扶持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女性,重点围绕优化发展环境主题,积极引导妇女群众摒弃思想慵懒、工作懈怠的观念,进一步增强争先进、创造一流的思想意识,干好本职工作。

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从家庭、学校、社会抓起,让妇女树立洁身自爱,有高尚品德。积极在机关、农村、学校定期开展美德教育讲座,继续开展“寻找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美在家庭”、“美德女职工、“美德女生”等活动,大张旗鼓的对那些具有优良中华传统美德的妇女进行表彰,树立正气,弘扬传统文化精神。

5、加大妇女维权力度。开设法律知识讲座,宣传普及《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反家庭暴力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等法律法规。同时拓宽妇女维权渠道,广大妇女儿童可以通过多渠道、全方位及时地了解到法律知识、解决法律难题,为妇女儿童维权提供新的平台,延伸妇女儿童维权工作手臂。

篇二:妇女思想引导工作调研报告

妇女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祁县的重要基石。为了全面、客观地总结评价我县近年来妇女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县妇联采取座谈、走访、问卷等形式,对近年来我县妇女思想道德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和研究。

一、全县妇女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特点

我县现有妇女13.21万,家庭4.2万户。近年来,我县各级妇联组织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创新活动载体,以提高女性整体素质为核心,在引导广大妇女投身三个文明建设方面做了很多文章,妇女思想道德建设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近年来,全县涌现出先进女性典型2人,省、市、县级先进女性典型314人;全县五好文明家庭创评率达80%以上。通过调研了解到,我县妇女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成果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妇女思想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

五年来,妇女思想道德建设在全县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日益增强和凸现,初步形成了“党委重视、妇联牵头、部门协调、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基本工作态势,特别是与妇女道德素养密切相关的素质教育和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实现了宣传导向与社会需要的有机统一,形成了浓厚的工作氛围。

一是领导重视,高度关注。五年来,各级妇联组织努力争取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推动党委和政府站在构建和谐社会、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高度,把妇女思想道德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动纳入本级党委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2007年,我县出台了《*祁县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妇女工作的意见》,意见规定,县委在每届任期内要召开一次妇女工作会议,研究制定一个时期妇女工作的方针和任务;县委常委会每年至少要听取一次妇联工作的汇报并专题研究妇女工作,及时讨论解决妇女工作和妇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把加强和改善对妇女工作的领导纳入各级党委领导班子工作目标责任制,定期进行考核;同时把妇联工作纳入党委主要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机制中,进一步把妇联工作量化、细化、硬化。

二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县妇联利用县妇儿工委办公室设在妇联的优势,联合公、检、法、司、文化、教育、卫生等成员单位加强对妇女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县委宣传部、妇联、教育局、计生局等六个部门联合启动了“关爱女孩行动”,为“独女户”、“双女户”发放慰问金,为特困“独女户”、“双女户”发放救助金,表彰了计划生育家庭中高考和中考取得优异成绩的自强女孩;县妇联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对下岗女工、农村女劳动力开展培训,使3229名下岗失业妇女实现就业、再就业;县残联和县尚巾医院共同实施的“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免费为白内障女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公、检、法、司等部门加大了对侵犯妇女合法权益案件的惩处力度;县卫生局、县妇幼站大力实施“母婴安全”、“降消”等项目,加大了妇科病的普查普治力度,促进了城乡妇女的身心健康。通过多年来的努力,社会化工作网络和体系不断健全,突破了由妇联孤军奋战的工作定式,发挥了整体运作效能。在调查中我们也看到,各级妇联组织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妇女思想道德建设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成为党群工作系统共同的基础性研究课题。一方面党委系统自上而下层层部署发动,另一方面社会需求自下而上呼应配合。

三是全面参与,多措并举。全县各级妇联充分发挥“文明家庭”的品牌效应,从家庭文明建设入手,以家庭道德实践为重点,在全县广泛开展了“家庭助廉”、“学习型家庭”、“绿色家庭”争创活动,与县文明办联合开展了“十佳好公婆、十佳好儿媳”、“十佳好妯娌”等评选活动,大力推进家庭文明建设的创新和发展,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入到文明家庭创建设工作中,将和谐家庭创建工作纳入全县文明创建工作的大格局中,引导广大妇女大力弘扬家庭美德,崇尚科学精神,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通过座谈我们了解到,在各级妇联组织及相关部门的引导下,主动参与思想道德建设进程、接受先进文化理念熏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经成为我县广大妇女的自觉意识。

(二)妇女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体系日益完善

通过调查了解到,我县妇女思想道德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相对独立、完整的工作体系,从而夯实了妇女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基础,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是组织体系纵深发展。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我县妇女思想道德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良好态势,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培育了强大的组织优势,扩大、延伸、完善了妇女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网络.截至2010年底,全县已建立起乡镇(管委会)妇联11个,机关事业妇委会69个,村级妇代会160个,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妇女思想道德建设组织结构。

二是工作队伍规模壮大。五年来,妇女思想道德建设凝聚了一大批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形成了专兼职相结合的工作队伍,成为我县妇女思想道德建设的支撑力量。据初步统计,截至2010年,全县专职从事妇女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人员已经达到420人,通过举办家教讲座、开设公民道德建设课,大大提升了我县妇女思想道德建设的整体水平。

三是工作机制日趋完备。五年来,在我县不少乡镇、村(社区)相继成立了妇女思想道德教育培训班,专门为妇女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文明礼仪等知识,还通过举办各种文体活动,把学到的道德知识编为小品、相声、话剧等,增强了宣传教育效果。我们通过世达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在全县各村开展巡回培训,在教育妇女通过创业提高自身地位的同时,也对她们进行文化知识和道德知识的培训,使妇女能走出小家庭,自觉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我们还通过成立巾帼司法维权组,通过普法帮助妇女群众提高法律素质,提升她们学法用法的水平。成立了巾帼志愿者队伍,通过开展巾帼志愿服务行动,让妇女大众在为别人奉献中体现自我价值,提高她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妇女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显著

调查显示,妇女思想道德建设的突出成果就是以提升妇女整体素质为核心,把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使全县妇女思想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突出体现在形成了五种意识:

一是学习意识。在调查中我们深切体会到,祁县妇女的学习意识显著增强,成为我县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主要力量。而且通过调查我们还得知,广大妇女的学习范畴已经从单一学习文化、学习技术扩展到了学习政策、了解时事、接受先进的思维观念等前沿领域。

二是公德意识。近年来,我县妇女的公德意识彰显,突出表现是社会责任感日益增强。通过“巾帼建功”、“文明示范岗”创建等载体,举办“提升女性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等讲座以及组织女性人才围绕祁县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等活动,使各行各业的职业女性培育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全县涌现出巾帼文明示范岗 个,省、市、县级巾帼文明示范岗 个,巾帼建功标兵 个,任改萍、张吉变等一大批杰出女性和行业标兵不断涌现。家庭美德教育也是我县妇女思想道德建设的一支奇葩,夫妻互敬、互爱、互学、互帮,邻里和睦相处已蔚然成风。

三是自立意识。随着我县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妇女的自立意识不断增强。从女性群体分析,集中体现为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意愿和能力有了显著提高。据调查,我县女性参政议政比例稳步提升,女性参政范围不断扩大,广大妇女在各个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县十四届人大女代表和县十三政协女委员的比例分别占22%和12.7%,她们在社会事务管理和民主监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县、乡镇(管委会)两级党政领导班子中至少配备了一名女干部,副科级以上妇女干部有69名,一大批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的优秀女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广大妇女积极参与基层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热心社会公共事务,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是奉献意识。调查结果显示,奉献意识已经成为我县妇女思想道德的核心,妇女在思想上正在完成从关注自我到关爱他人、从立足家庭到放眼社会的社会化演变过程,突出表现为社会救助意识的形成。县妇联组织的“恒爱行动”、“巾帼志愿行动”,为孤残儿童和非洲、新疆等儿童编织毛衣捐款捐物等活动,得到了广大妇女的广泛响应。

五是法律意识。据调查了解,妇女法律意识的提升代表我县妇女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近几年来,妇女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解决各类矛盾纠纷、理性面对突发事件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县妇联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利用“三八维权周”、“6.26”禁毒日、“12.4”法制宣传日等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送法进社区、送法下乡、送法进家庭,使广大妇女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县妇女思想道德建设情况的调查,我们看到,五年来我县妇女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妇女思想道德教育没有实现全覆盖。从全县范围来看,我县妇女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网络还处于不断的延伸之中,目前还没有实现全覆盖,专职工作人员队伍还不健全,工作对象和工作范围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发展不够均衡,农村妇女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对留守妇女的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关爱还是一个薄弱环节,措施缺少、手段缺乏、责任缺位。

二是妇女思想道德建设标准模糊。调查中,关心妇女思想道德建设的各界人士普遍反映,目前从全国范畴来看,一个共性的问题是妇女思想道德教育缺少细化的、具体的标准,不同行业、不同界别、不同区域的个性化标准体系尚未确立,致使思想道德建设没有清晰的参照系,缺少一个“导航系统”。

三是妇女思想道德建设缺乏评价与激励机制。由于道德建设标准模糊,也导致思想道德建设的评价体系难以确立,同时思想道德建设的激励机制也没有形成。目前还存在着以经济发展状况替代思想道德建设标准、经济决定一切的倾向,导致妇女思想道德建设缺乏相对独立的工作体系,特别是在乡镇村层面,妇女儿童思想建设大多附属于经济建设工作。

四是教育载体缺乏创新突破。随着经济的发展,妇女对思想道德建设的品味、形式和手段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从全县范围来看,教育载体的创新突破滞后于群众日益提高的需求,活动单一,形式呆板,采取多年一贯制的做法,难以吸引妇女投身于思想道德建设活动中来。

三、工作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对今后我县妇女思想道德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在工作切入上注重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今后我县妇女思想道德建设要开阔思路,把现已取得的成果不断放大,融合于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要引导广大妇女跳出群体自身的局限性,把“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文明女性精神和“敬老孝亲、帮人律己、团结互助、保护环境、独立自主”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有机结合起来。各级妇联组织要引导广大妇女熟悉了解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战略决策和目标体系,把抽象的思想道德建设同具体的经济实践相衔接,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创业建功。

二是在工作队伍上建立严密的工作网络。要大力培育妇女思想道德建设的志愿者组织,壮大思想道德建设的专、兼职工作队伍。要通过培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要不断改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队伍结构,针对职业女性心理压力较大的问题,建议培育专业化的心理疏导、心理理疗队伍和组织,如成立专为妇女服务的心理诊所、建立心理咨询热线;发挥妇联维权窗口作用,定期组织专家研究我县妇女的思想道德发展动态,建立妇女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机制和预警机制。

三是在工作保障上加大投资力度。建议我县设立妇女思想道德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设施建设、人员培训以及奖励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典型。积极推进县妇女活动中心建设,形成全县妇女思想道德建设的基地和龙头,各乡镇也要加强教育阵地建设,并向村一级延伸。要重点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的投入,建设乡村妇女文化活动广场,在农村建设一批巾帼书屋。

四是在工作方式上重点实行典型引路工程。要营造妇女思想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将思想道德建设的群众性与示范性相结合,重点是培育一批先进典型,选树一批道德标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继续开展“巾帼明星岗”创建、“五好文明家庭”创评等活动,并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开辟专栏弘扬她们的事迹,形成全社会“崇尚楷模、尊重楷模、学习楷模‘的良好风尚。

大庭广众的意思篇4

文明家庭创建调研报告一 作为党的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纽带,xxxxx镇妇联一直以来把文明家庭创建工作作为参与社会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把家庭美德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以家庭的和谐促社会和谐。但当前社会经济体制、社会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巨大变化,必然带来人们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意识的转变,这就给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带来新的挑战,如何进一步增强文明家庭创建的时代性,有力推动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探入持续开展,上半年,xxxxx镇妇联通过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走访群众等多种形式,对xxxxx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进行了调研。

一、 基本情况

xxxxx镇共11个村,12533户,自xxxxx0年文明家庭创评工作开展以来,全镇文明家庭挂牌的共有10141户,占全镇总户数的81%。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在全镇已经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通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开展,使群众的思想觉悟有所提高,精神面貌也得到了较大的改观,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也明显加快,农民群众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氛围日渐浓厚,社会日趋稳定和谐,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活化载体,强化宣传,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开展奠定基础

利用宣传栏、标语、发放宣传单等各种宣传载体,采取讲座、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积极营造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社会氛围,使家庭成员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自觉认同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努力使更多的家庭成为十星级文明家庭。

(二)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扎实推进文明家庭创建活动

1、将文明家庭创建工作同思想教育活动相结合

(1)强化阵地建设,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提供条件。从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开展以来,镇党委、政府把村级文化活动阵地建设纳入日程。全镇11个村,村村都建立一个较规范的文化活动室、科技文化大院和妇女之家。还定期、不定期组织农民群众开展学科技、学法律、学政治等学习活动,阵地的建设为活动的开展、农民群众整体素质的提高提供了较好的场所。

(2)选树典型,加强示范引导,有效推动了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每年都评出一批好婆婆、好儿媳、好丈夫等优秀家庭角色进行表彰。自xxxxx0年以来,共表彰优秀家庭角色1800多人次,并利用座谈会、联欢会等形式对典型进行广泛宣传,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典型的辐射作用,是镇文明家庭的典范。

2、把文明家庭创建工作同科技相结合

为了发展庭院经济,妇联部门每家每户入户调查摸底,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与农业部门联合搞科普之春、科普之冬、科普大集等培训活动。不断引进新品种、新项目,帮贷款等,帮农民科技致富,目前有15000多人掌握两门以上技术,有800多人获得农民技术职称。

3、把文明家庭创建工作同法律教育相结合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团结和睦是社会稳定的基础,镇妇联通过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法律宣传来提高广大农民法律意识,全镇11个村,村村都达到治安模范村的标准,其中潘屯村还被评为大连市平安村称号。4月份,结合文明家庭,在潘屯村进行的家家创平安,户户促和谐为主题的活动,进一步深化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

(三)成立组织,加强领导,为文明家庭创建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证

为了更好地开展文明家庭创建工作,镇党委成立了文明家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将文明家庭创建工作纳入日程,统一研究、统一部署,制定文明家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各村目标考核中,与村干部工资直接挂钩,为文明家庭创建工作更好地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 存在的问题

(一)创建机制不够完善。

还存在评轻创的现象,程式化套路化开展活动,在上级下文,下级上报的行政形式中,尽管有公示,但作为组织者和评审者却显有下去细看之举,即使去看,也是走马观花,有些文明家庭名不实归也是可能存在的。而且,文明家庭一旦创建成功,就是永远上墙,没有监督,没有复评,更极少有摘牌,这时的文明家庭创建缺乏必要的机制保障,在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上还存在差距。

(二)内容和形式有待进一步创新。

传统的载体在历经十年之痒或者更久以后,很难吸引群众的视线,兼之宣传不够广泛,活动缺乏感召力和凝聚力。

(三)创建活动缺乏有效的激励。

活动经费的严重缺乏,极大地制约了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表现在对文明家庭的激励上,显得软弱无力。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仅是一个牌子是很难引起家庭的共鸣的。如何在物质精神的层面予以不同形式的激励,并让这个激励机制促生更强大的创建动力,是值得我们思考并探索的。

(四)宣传不够,对创建文明家庭的重要性和紧迫感认识不深,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创建文明家庭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对于期间涌现出来的典型,缺乏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典型引导相对滞后,很难引起人们的共鸣。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激活创建活动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要注重点面结合,既要抓住三个层面:向领导宣传,向社会宣传,向妇女宣传,切实发挥各种舆论阵地的宣传和引导作用,做到领导知晓百姓熟了,为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更要抓好点:选树群众身边平民典型,让平常百姓上得了镜头,走得进更多家庭,以点带面,发挥示范推动作用;还要发挥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即巾帼文化志愿者,这是一支很有宣传潜力和活动空间的队伍,可以通过自编、自演大家身边的人和事,使群众在自娱自乐之中,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二)支持创新发展,提高创建活动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载体,其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广大群众和家庭的积极参与,如何实现要群众参与到群众要参与的转变,可以从以下着手:一是机制创新。改变较为单一的评选项目,除文明家庭、绿色家庭、学习型家庭外,设立多种更符合时代性和个性化的单项文明家庭的评选内容,百花齐放,以此吸引带动了更多的家庭走向文明和谐,打破传统的评选手段,实行村民直选文明家庭的做法,使评选过程由封闭式变为开放式,由上级单位评定变为群众参与评选,提高群众民主参与意识,而文明家庭的创建在百姓中也会有口皆碑,心服口服,创建活动的实效性也得到真正体现;健全激励机制,在加大宣传的同时,要给予精神和物质多层面的鼓励,特别是紧扣时下热点,和求职、就业、创业、贷款、养老等群众关心的利益紧密结合,予以相关优惠政策,以此激发他们创建文明家庭的积极性,感染更多家庭树立家庭美德,共同参与和谐社会建设。二是载体创新。近年来妇联开展的弘扬孝道、学礼仪等到主题活动,在群众中影响颇大,成效明显。可见,富有时代感,贴近群众的活动载体至关重要,惟有从实际出发,从群众需求出发,增强活动的针对性,才能使创建活动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使家庭对创建活动的参与成为一种自觉的意愿。立足社区和村,尝试从打造新型社区或者特色村的角度去促进文明家庭的创建;同时利用当前群众文体健身活动潮涌,大力打造家庭文化艺术节品牌,以广场赛事、家庭攻擂、社区间家庭文艺交流展演、文化赶集会、楼栋对歌会等形式,让家庭成员广泛参与,真正做到创建活动进家入户,深入人心。

(三)注重调查研究,加强创建活动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群众在想什么,家庭需要什么,是我们活动开展中所必需要了解的。这就需要我们立足实际、深入调研,加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特别是针对新形势下在创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新居民家庭、留守家庭、空巢家庭、单亲家庭等这部分特殊的群体,我们更要加强调研,通过座谈会、实地察看、问卷调研等方法,加强对这些难点、热点的跟踪把握,梳理思路,寻找对策,为文明家庭创建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确保创建活动能立足家庭更具参与性,面向社会更具广泛性,服务大局具实际性,构建和谐更具时代性。

文明家庭创建调研报告范文二 近年来,我县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主要工作

1.抓家风家教,促家庭美德建设。开展了以和谐家庭,幸福慈利为主题的道德大讲堂大型公益活动。3年来,全县共建设公益道德讲堂120多个,涵盖90多个乡、镇、村和30多个企(事)业单位,义务宣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4000多场次,5万多个家庭20多万人受到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全民道德素质和家庭美德建设。特别是**镇、**镇、**镇、**乡等乡镇深入广大农村及乡村小学持续开展道德大讲堂活动,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2.抓整治整顿,促文明素质提升。坚持把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积极融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八项行动当中,做到教育、建设、服务、管理并举,群众广泛参与和引导、整治、惩戒并重。打牌赌博、随地吐痰、乱倒垃圾、乱停乱靠、乱搭乱建、乱穿马路、追客赶客、欺客宰客、制假售假、偷税漏税、奢侈浪费等不文明现象明显好转。全民读书学习之风、文明礼仪之风、勤俭节约之风日渐兴起,社会风尚日益好转,人文环境大为改观,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3.抓典型引导,树家庭文明新风。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大力宣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类先进典型,在全社会开展了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近年来,先后推出了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省道德模范提名奖**,**市道德模范**、**等。2015年,我县**部队士官**救车祸中的群众,自己不幸牺牲,并捐献了自己的器官,被海军总部评为见义勇为、爱民模范;身患绝症不忘三尺讲台的**老师被**市评为敬业奉献道德模范;三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小叔子的村民景冬梅被**市评为敬业奉献道德模范、最美家庭;**镇**村桃李美术班创始人高桃初,义务办班20余年,分文未取,资助10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被评为中央文明网中国好人提名奖、**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今年5月又传喜讯:推荐的王次忠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家庭荣获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我们充分发挥英雄模范的社会影响力,大力宣扬他们的感人事迹,先后在中央、省、市、县各种媒体上宣扬、刊载他们的事迹500多条,在城区街道、乡镇社区、车站码头制作广告宣传牌200多个,在全社会形成了讲道德、重道德、守道德的良好风尚,有力地促进了家庭美德建设。

4.抓关爱帮扶,促家庭健康发展。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家庭教育、友情亲情、社会关爱缺失等社会问题。近年来,我们把家庭的健康发展作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重要目标,积极参与县委组织开展的一进二访、双联双建、三联四建、四走四问四解驻村帮扶等活动,做到物质、精神双重帮扶。在全社会广泛开展了礼遇道德模范、关爱道德模范的活动,开展了寻找最美家庭、最美创业家庭和评选五好家庭、十星文明户等文明创建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了文明、健康、和谐、向上的社会风气。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全民文明素质不高的问题。在广大农村,封建迷信、打牌赌博、打架吵架、摆阔浪费、乱倒垃圾等不文明现象依然突出。在城区,随地吐痰、乱穿马路、乱停乱靠的现象也很难杜绝。这些不文明现象很多是生活陋习,治理起来相当困难。

二是家庭不稳的问题。农民可以进城就业务工,但很难在城内安家落户,很多农民家庭长期处于父母分离、夫妻分离、子女分离的状态,动摇了家庭生活和情感基础,农村离婚率在逐年上升。值得重视的是现代年轻人的婚恋观念、择偶观念都在发生着深刻改变,农村单身汉和剩女逐年增多,离婚也正朝着年轻化方向发展。

三是家教缺失的问题。在广大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同时,农村留守儿童也面临着学习失教、道德失范、生活失助、亲情失落、安全失保等诸多困难和问题。他们不但从小就失去了父爱、母爱,也从小失去了家庭教育,很多留守儿童已成为家教不严格、学习跟不上、心理不健全、性情很孤僻、行为很极端的问题少年。

三、几点建议

一是大力提高全民道德文明素质。一方面是要要结合城乡同治,大力革除封建迷信、打牌赌博、乱倒垃圾、乱穿马路等各种生活陋习;另一方面要大力倡导文明出行、文明祭扫、尊老爱幼、勤俭节约、互帮互助等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切实提高全民文明素质。

二是重视家教、家风、家训建设。切实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要让家庭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要把道德大讲堂活动向街道、社区、乡村、农户延伸,做到城区、农村全覆盖,切实提高全民道德素养;要充分发挥农村乡贤、社会五老、志愿团体的作用,动员他们深入学校、农村、农户面授科学教子方法,让青少年在社会正能量中健康成长。

大庭广众的意思篇5

一、农村家庭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家庭文化生活简单、乏味,文明、健康、科学的文化生活缺位。

首先是家庭文化娱乐生活方式单一,文化生活品味不高。劳作之余,农民的消遣活动大多集中在走亲访友、串门、闲聊、看电视、聚众喝酒,甚至赌博打牌。几乎没有什么特色的家庭文化娱乐和集体文化娱乐活动。人们反映:农村真是越来越枯燥了,不要说农闲,就连过年过节也觉得没多大意思!光是吃团圆饭、走亲戚已经满足不了农民的精神需求。相反,农事、国事、天下事吊不起人们的“胃口”。广大农民群众迫切希望能看到的农业技术、农业法规以及农经信息方面的电视节目较少,贴近农村生活的电视题材也偏少。

(二)传统、迷信、落后的娱乐方式在农村仍有市场,仍然是农村家庭休闲活动的主体。

乡村神汉、巫婆、看相、算命、看风水等封建迷信的“不良文化”又有所抬头。“”、赌博不仅侵蚀了一部分人的精神,更摧毁了一个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农村红白喜事中还存在大操大办的现象,不仅浪费严重,也为封建迷信的滋长提供了土壤。很多农民不仅在精神上寄托于神灵,而且在经济上依靠神庙。传统落后的文化娱乐方式不但没有能够为农民的生活带来身心的愉悦,还给他们的生产生活造成负担。

(三)农村婚姻家庭生活中仍存在不和谐的因素,有相当数量的家庭严重缺乏处理婚姻家庭矛盾的知识和技巧。

在构建和谐家庭中,婚姻家庭关系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因为受文化水平、生产生活方式、传统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不和谐的家庭关系困扰着广大的农村家庭,主要表现为:家庭成员交流沟通的程度不够,方式欠妥;生女孩的妇女仍然受歧视;有的处理家庭矛盾方法简单粗暴,靠暴力来解决家庭纠纷;弃老啃老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父母打孩子为数不少,特别是在农村家庭中,发生在父母与未成年子女之间的暴力可能较婚姻暴力之外更为普遍和常见,只不过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而已。诸如此类的婚姻家庭问题,使农村中有相当部份家庭不和谐,不和谐的家庭对构建和谐农村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四)农村出现新型“留守孩”群体,部分家庭功能出现缺失。

慈溪农村的孩子们基本上不必为经济问题而辍学,家家户户经济条件相对宽裕,即使实在困难的家庭也有相关福利措施保障孩子入学,生活上更有政府照顾。但是就在这样一个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不少农村家庭出现了“空巢”现象:一些家长因为要忙事业,子女往往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代管寄养,这类占到了本地“留守孩”的79%,这类孩子虽然生活在健全的家庭,但因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照顾和相互缺乏交流,家庭教育功能被弱化,思想道德教育不到位,父母和子女的亲情关系被疏远,引发了一系列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问题,这对农村和谐家庭建设以及新农村建设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二、对策和建议

(一)充分认识构建和谐家庭建设的重要意义,把和谐家庭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考核体系,形成和谐家庭建设的合力

构建和谐家庭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追求的生活目标,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谐家庭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标志,应当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的目标管理体系。要重视和支持开展农村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对和谐家庭创建过程中的各项活动进行引导、指导、策划,在人力、物力和政策上给予支持。要建立活动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使创建活动形成长效性和可持续发展。广大基层干部、村妇代会主任要成为创建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策划者,形成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妇联牵头,各方配合,广大农村家庭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以构建和谐家庭为切入点,依托活动载体,为和谐家庭建设搭建平台和注入活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家庭必须依托活动载体,要以“富裕在农家、美德在农家、和谐在农家”为主题,根据群众的需求,有的放矢,正确引导,精心设计,周密策划,因地制宜地搭建好活动载体。要善于依托妇女学校、老年活动室、党员之家、青年活动中心、村落文化宫等优势资源,既要在形式上为广大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易懂易学,生动活泼,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在内容上更加要健康向上,科学文明,反映群众向善、爱美的愿望,不能脱离群众的接受能力和实际需求。在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家庭文化活动中,积极倡导讲文明、树新风、革陋习的现代农村新风尚。帮助农村妇女和家庭成员在参与和谐家庭创建活动中移风易俗,陶冶情操,引导广大农村妇女和家庭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平安保家、节约持家、和谐兴家,全面提升农村家庭和社会的文明程度。(三)以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为目标,提高广大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重大问题,对于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表现在经济层面上,建新房,修新路,生活富裕,还需要农民及其家庭成员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培养新型农民。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摆在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特别要和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广泛开展“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大力弘扬“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爱岗敬业、服务人民,崇尚科学、优质服务,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引导农民及家庭成员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把“八荣八耻”转化为具体行动。通过多种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形成人人身体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良好局面。

(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探索创建活动新机制,为指导和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理论支持与指导

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征途中构建和谐家庭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需要解决的家庭问题,和谐家庭创建活动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效仿,只有在开展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难题,总结经验,探索建立农村妇女和家庭成员思想动态的调查研究和反馈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妇女和家庭的需求,不断调整策略,创新方式方法,为指导和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理论支持与指导,和谐家庭创建活动才能不断推向深入。

(五)以宣传教育和依法惩治并重,加大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惩治力度,从法律层面上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从农村广大家庭反映的主要问题看,家庭成员沉迷于赌博、封建迷信活动、家庭暴力、虐待老人、儿童失学辍学等一系列问题都与法律法规的健全和执行有关。虽然禁止家庭暴力已逐渐成为社会普遍认同的规则,但在加大宣传教育、正面引导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发挥法律的效力,加大对封建迷信活动的惩治力度,制止和消除家庭暴力、虐待老人等违法行为的发生,从根本上保障农民,特别是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合法利益。

(六)加强舆论宣传,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人人参与创建和谐家庭的良好社会氛围

要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作用,运用黑板报、宣传栏、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和谐家庭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意义,树立和宣传在和谐家庭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典型、好经验,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成员树立新观念,激发和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通过新闻媒体和各种方式,对不利于和谐家庭创建的思想行为给予曝光和抨击。深入开展庭院整治、“法制教育进家庭”、“美德建设进家庭”、“科普知识进家庭”、“和谐新风进家庭”等活动,通过“五好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绿色家庭”、“平安家庭”和“好婆婆好媳妇”评选等群众喜闻乐见、行之有效的活动,不断丰富和谐家庭建设的内涵,增强和谐家庭创建活动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使创建和谐家庭活动的内容和意识深入人心,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家庭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营造有利的社会舆论环境。

三、上剑山村“和谐家庭”建设试点探索

横河镇上剑山村地处慈溪市南大门,北靠市峙山公园,南至高速公路连接线,西至三环线。全村总户数823户,常住人口2106人,外来暂住人口2220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0322元,人均可支配支收入834元。和谐家庭试点工作实施后,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成员因地制宜设计载体,把试点工作与为农民办实事做好事的“民心工程”相结合,与推动农村社会全局进步的“奔康工程”相结合,与营造农村良好投资创业环境的“形象工程”相结合,与更新农民的思想观念、变革生活方式的“素质工程”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造福于民的“德政工程”相结合,有效推进和谐创建工作。

1、发挥优势,夯实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剑山村充分发挥城效农村的区位、信息、资金等优势,理清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城郊型经济,根据年度发展规划对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合理分解,从工业、农业、集体资产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和实施步骤。加大投入,积极招商引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完成了标准厂房前期申报工作,有效增加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实力。

2、学习培训,提高家庭成员素质。村党支部把“八荣八耻”作为村民教育的主要内容,组织村民代表和社员代表到江苏、江阴和杭州等地学习、考察取经,开扩视野。同时还在全村家庭中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青少年思想道德和村民科普知识教育,开放村图书阅览室,引导家庭开展读书活动,倡导“家家学习,人人学习,相互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到目前为止,全村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4次,培训1800余人次。通过各项培训学习考察,有效提高了家庭成员的整体素质。

3、庭院整治,改善人居环境。庭院整治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的有效抓手,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基础工程。上剑山村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庭院整治工作列入年度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拟订了工作计划,制订出台了《关于制止道路两侧乱堆乱放的若干规定》,组建了由村三套班子成员组成的庭院整治工作班子。由村党总支书记任组长,明确各片责任人和完成期限。并先后召开了党员、村民代表、妇女骨干参加的各种会议,广泛宣传庭院整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全村形成了大家参与,人人支持的舆论氛围。组织人员分组对各户的居住条件、绿化状况、庭院环境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做到情况明、底子清,根据调查把整治对象分为高标准整治户、基础性整治户和较低档次整治户三类,按照验收标准进行整治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做好植绿补绿工作。并出台了系列长效保洁制度。通过庭院整治示范村创建,全村新增绿化3068平方米,清运垃圾1200吨,彻底改善了村容村貌,广大村民在日益变清洁的环境中改变了不少不良习惯,自然营造起了和谐的夫妻、婆媳关系和邻里关系,促进了家庭美德建设,维护了农村大环境的和谐稳定。

4、综合治理,建设平安村庄。村庄平安是确保和谐建设顺利推进的前提与基础。上剑山村外来人口多,治安情况复杂,为此,村成立了平安村创建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职责。并依托村社区保安和群防群治队伍,发挥老党员的余热,成立了“平安村庄”巡逻队,以“四防”(防拐卖、防盗窃、防抢劫、防隐患)、“四无”(无、无赌博、无暴力、无犯罪)为内容,积极协助村委会开展“平安村庄”建设。村里也投入治安经费10万余元,用于购买治安岗亭、巡逻必备用品及支付社区保安工资、培训经费等。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建立一户一档台帐,对所有的外来人口登记做证入册,上网管理,并做好夜间巡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目前全村外来人口做证率达到98%。努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与辖区内78家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不定期的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责令限期整改,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正常运行。活动开展以来,全村无重大治安案件和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无非法宗教和活动。

5、培植村落文化,推动家庭文明新风。健康、向上的村落文化可以推动农村文明风尚的形成。为此,上剑山村在和谐家庭创建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村落文化宫建设,不断完善硬件设施,投资27万元增设体育健身设施、新建篮球场、扩建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引导村民开展科学、健康、文明的活动,倡导生活新理念。并将分散在各村落小公园的健身爱好者集中起来,资源共享,成立了巾帼文明互助队,包括剪纸队、民乐队、舞蹈队3支小分队,以她们为主体,不定期开展自娱自乐的文艺活动,并举办纳凉晚会和新市场开业庆典,激发她们的参与积极性。同时也发挥她们的特长宣传文明、和谐、科学、健康的生活理念,帮助更多的妇女群众提高文明意识,促进文明行为,增进大局观念,关心支持村各项工作的开展,理解帮助丈夫创业,争当贤内助。

6、多方救助,加强弱势家庭社会保障。为了使村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村落实社会养老、医疗保险补助政策,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鼓励村民积极参加合作医疗保险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全村2160人全部参加医疗保险,另有1567人参加养老保险,村总计补助15万余元。同时,村党支部还整合资源加强救助,为困难家庭提供生活保障,帮助解决困难户24户,助学10人,帮助落实低保21人。

大庭广众的意思篇6

一、开展“综治进家庭”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家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展“综治进家庭”工程,就是要更广泛更深入地发动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切实把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到每个家庭,通过创建家庭平安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实施“综治进家庭”工程是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开展平安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织密自防网络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密切联系群众、服务民生保障民生的重要途径,也是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大平安、服务经济大发展的重要体现。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开展“综治进家庭”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思想,增强开展这项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实际实用实效的工作方法和措施,全面推进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稳定。

二、开展“综治进家庭”工程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方针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平安”、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面向新老市民家庭及成员,以服务群众需求、引导群众参与、提高群众自防意识、增强群众自治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基层综治工作中心(室)和基层和谐促进工程的网络平台和力量,充分发挥各综治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进家庭、防范工作进家庭、参与工作进家庭”等活动,进一步创新专群结合工作新机制,完善群防群治新途径,探索群众工作新方法,切实有效地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真正把基层基础工作做细做深做扎实,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主要目标

开展“综治进家庭”工程是一项长期而深入细致的工作,也是关系社会平安、家庭幸福的一件大事,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力争在年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1.家庭成员的综治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每个家庭能自觉参与群防群治工作,积极开展“平安家庭”创建,“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分别提高10%,“人人参与、家家行动、自主防范、自我管理”的氛围基本形成。

2.家庭成员的法制观念明显增强。培育一批家庭法律明白人和懂法明理之家,80%的家庭都有一名成员了解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家庭成员都能积极地学法、懂法、守法,公民履行义务、依法维权的意识进一步提高,违法违纪事件和非法事件得到减少。

3.家庭成员的防范应对知识水平有新的提高。治安防范知识全面普及,80%的家庭成员了解和掌握安全防范以及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基本常识、要领和技巧,可防性案件和人生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4.家庭和谐、邻里和谐、新老市民和谐的氛围基本形成。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和睦融洽、互帮互助、包容谦让,新老市民相互融合、平等友爱、团结互助,“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更加深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改善,“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更加广泛,矛盾纠纷、不断减少,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不断增强,全市95%的家庭达到“六无一好”(无家庭暴力、无邻里纠纷、无吸贩、无黄赌行为、无非法、无违法犯罪,安全防范工作做得好)。

三、开展“综治进家庭”工程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措施

(一)宣传教育进家庭

宣传教育进家庭,就是使防盗、防抢、防诈骗、防火、防事故、交通安全知识等防范知识进家庭,碰到上述问题如何应对的方法措施进家庭,具体措施为:

1.制订宣传手册。由市委政法委编印《家庭安全防范手册》,由镇(街道)发送到新老市民家庭,做到一户一册。

2.组织宣讲队伍。由市司法局组织青年律师普法服务团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社区和学校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组织各地乡音讲师团,深入村(社区)、企业、暂住人口集中居住点,对暂住人口进行法律知识巡回宣讲。由市公安局组织责任区民警在村(社区)开展“社会治安防范警民恳谈”活动,了解群众的治安安全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防范知识、应对知识的宣讲。由市委政法委组织政法各部门及各地综治办开展“千名政法综治干部法制宣传教育进万家”活动。通过广泛宣讲,实现“千场宣讲进基层,万户家庭受教育”的目标。

3.开展咨询服务。政法各部门、局、暂口局、规划局、建设局、国土资源局、农业局、科技局等综治成员单位要结合职能,根据群众需求,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开展“进百村入万家法律政策咨询服务活动”,解答群众的法律咨询,宣传群众关注的拆迁政策、保障政策、“三农”政策,提供专业技术服务。

4.加强阵地建设。市“一报两台”和新闻网、网等媒体要结合典型案例,加强家庭治安防范知识的宣传。市图书馆等法制教育基地要充分发挥教育传播的功能。市教育局要抓好全市中小学校“法制教育进课堂”和“学生带法回家”活动,做到一人带法全家懂法。市妇联要通过村(社区)维权站、家长学校、“平安家庭”示范户、流动妇女平安之家等阵地建设组织全市妇女带头学法,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各地要切实加强宣传教育阵地建设,确保每个村(社区)、城市小区要有一个以上的固定的法制宣传窗(板),有三条以上的固定普法标语,每个需求服务站要有一批法律图书,每个村(社区)的法制学校都有计划地组织家庭分期分批开展学法学政策培训活动,每个村(社区)都要组建起一支义务普法宣传队,利用调解、帮教及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深入家庭教育宣传。

5.组织走访活动。各地责任区民警、治保主任、基层和谐促进工程片(组)长,每半年走访一次涉及归正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闲散青少年、精神病人、老访户、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等特殊人群的重点家庭,了解需求和学法等情况,积极开展帮教帮扶。

(二)防范工作进家庭。

1.大力开展治安防范宣传工作。通过媒体、网络平台和宣传窗、宣传栏、旗幔等宣传载体,创编一批文艺节目和策划一批形象直观的图片,广泛宣传各类法律法规,普及法律常识,增强群众的法制意识和守法观念;结合各阶段辖区治安特点和发案动向,及时向群众通报治安状况,广泛向居民发放防范宣传资料,增强居民的防范意识,提高群众的识别能力和自防水平。各地各部门在活动中要重点开展防盗、防抢、防骗、防火、防事故,禁黄、禁赌、禁毒、禁酒驾,反、反传销、反家庭暴力等“五防”、“四禁”、“三反”宣传,做到宣传到户,教育到人。

2.大力开展物防技防建设。物防上,广泛推行十户联防制度,积极推行农村封闭式小区和城区小区围合式管理,构筑覆盖每个家庭的防控网络;抓好居民小区、楼道、案件多发地的灯光工程建设,进一步普及推广防盗门、楼宇对讲系统安装,有条件的地方要探索推行实效性强、价格适中的家庭报警装置,提高居民家庭的防盗水平。技防上,在有条件的重点部位推广安装监控系统,不断提高防控科技含量。

3.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充分利用基层和谐促进工程网络和和谐促进员队伍,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时疏导群众思想情绪,做到问题苗头早发现,重要信息早报告,矛盾纠纷早处理,重点对象早转化,及时疏导、依法处置各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和不稳定因素,防止矛盾激化引发“民转刑”案件和。

4.大力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出租房屋管理,提倡旅馆式星级管理,强化房东责任,防止出租房屋藏污纳垢,成为违法犯罪分子藏身之所。加大对出租房屋安全检查的力度和密度,加大对居民特别是暂住人口防火、防煤气、防中毒、防台风的教育宣传,防止发生火灾等人身伤亡事故。对有物业管理的居民小区,全面落实物业安保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减少治安隐患,消除治安死角和盲点。对无物业管理的居民住宅区要开展夜间巡查等,确保各类治安隐患得到有效整治,预防和减少可防性案件的发生。

(三)参与工作进家庭

1.开展“我为社区巡一夜”活动。引导新老市民家庭确立“我为大家守一夜,大家为我守一年”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平安建设共建共享的参与意识,广泛组织干部群众主动参加村(社区)义务夜巡活动。这项活动根据村(社区)实际,由村(社区)统一安排,以片(组)为单位组织开展,要编好轮流表,划好巡逻路线,备好巡逻器材,开展好安全教育,形成户户参与治安防范的良好氛围。

2.开展邻里守望活动。各村(社区)都要建立邻里守望公约,印制居民之间的“邻里守望”联系卡,基层和谐促进工程片(组)长要承担起邻里守望制度的宣传发动工作,要求邻里之间相互熟识,互相了解家庭情况,主动对接治安防范措施,发现邻里之间有火情、警情、险情等安全隐患或异常情况,及时询问或提醒,及时报警,相互救助,做到“相互提醒防范、相互支持防范、相互照应防范”。

3.开展邻里关爱互助活动。大力倡导、引领全市家庭参与“平安家庭”、“和谐邻居”建设工作,通过广泛开展各具特色的家庭节、邻里节等活动,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交流,增进友谊,增强群众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与号召力,有效促进家庭幸福、邻里和睦、社区和谐。坚持新市民家庭与本市居民家庭同教育、同管理、同服务,积极开展“房东房客共同关爱行动”,激励广大房东做到“五多”(多一句问候,多一份关照,多一些宽容,多一点沟通,多一项责任),影响并带动房客做到“五多”(多一份热爱,多一点了解,多一些配合,多一些学习,多一次参与),进一步促进新老市民家庭的相互交流,培育引导新老市民相互融合,平等友爱,减少摩擦与冲突,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

4.开展特殊人群的帮教关爱活动。认真排查精神病人、对社会严重不满分子、人员、上访重点人员(老访户)、社区矫正对象、有犯罪倾向的帮教安置对象、闲散青少年、家庭困难人员、孤寡老人等各类重点人群,分别情况落实家庭加强监管、开展医治,组织志愿者、和谐促进员定期走访开展结对帮教和生活帮扶,发挥邻居的守望互助作用和各综治成员单位积极参与作用,掌握信息动态,促进教育转化,解决实际困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

5.开展文明新风进家庭活动。大力开展和谐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节能绿色家庭、书香家庭、廉洁家庭、科普家庭的创建,广泛组织开展“邻里节”、“读书节”、“学习文明礼仪”“学习交通法规”等活动以及“好儿女、好婆媳、好邻里”评选活动,大力宣传表彰奖励见义勇为行为,弘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弘扬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社会正气,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教育引导群众“讲道德、讲文明、讲科学、讲秩序、讲奉献、树新风”,不断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更全面地推进平安和谐建设。

四、开展“综治进家庭”工程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组织发动阶段(年月—月)。制订工作实施意见,选择先行试点镇(街道)、村(社区),召开动员大会,编印《家庭安全防范手册》,组织各地综治办主任及基层和谐促进工程片长进行“综治进家庭”工程业务培训。

第二阶段:实施推进阶段(年月—月)。各地各部门按照实施意见,制订工作计划,落实责任人员,通过加强阵地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服务活动、参与活动、创建活动,一级抓一级,把“综治进家庭”工程的各项内容和措施落实到各村(社区),落实到新老市民家庭,确保四项主要工作目标全面实现。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年月)。各地各部门认真总结经验,树立一批先进示范和先进典型,研究建立长效机制,制订新一轮的“综治进家庭”工程实施意见。

五、开展“综治进家庭”工程的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地综治委和各综治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综治进家庭”工程,要把这项工作纳入到基层和谐促进工程建设之中,作为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责任制、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抓,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要求和综治委的部署,结合实际,精心谋划,找准切入点,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认真加以实施,真正形成综治委牵头、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贴近群众,注重实效。各地、各综治成员单位要深入调查,根据群众、家庭所需所求,精心设计载体。在宣传上,要从小处入手,从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着手,充分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发动群众;在知识传播上,要充分运用群众语言,运用直观的演示,使群众获得听得懂、学得进、记得住、用得上的各类防范知识和技能;在组织参与上,要加强专门人员的指导、加强参与群众的培训,进一步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水平,让更多的群众在参与互助中得实惠。各地各部门要将“综治进家庭”工程同“平安家庭”、“和谐家庭”的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同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同“六五”普法活动结合起来,同扶贫帮困活动结合起来,整合多方资源,增加活动内涵,注重工作实效,切实提高活动的辐射力、影响力,真正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渗透到每个家庭和成员。

大庭广众的意思篇7

一、强化领导、深化认识,形成创建平安家庭强大合力。

家庭平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和前提。2005年,我市上下各级启动了“平安××”创建活动,“平安家庭”是“平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动员千家万户参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市妇联对“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高度重视,首先认真学习了中央关于“平安建设”的文件和全国妇联等有关部门关于创建“平安家庭”活动的文件和精神要求,做到了明确思想、统一认识,把这项工作的成败提升到一个关乎社会稳定发展、关乎社会和谐进步的高度,做到“三个牢固树立”:一是牢固树立在大局中思考、定位妇女工作的理念,提高服务大局的自觉性;二是牢固树立维护稳定就是维护妇女权益的指导思想,提高参与平安××建设的主动性;三是牢固树立没有千万家庭的小平安,就不会有整个社会大平安的意识,提高抓好平安家庭创建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市妇联还迅速与市综治办、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团市委、市广电局等部门联合制定“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意见和实施方案,成立了创建活动机构,增强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力度感。全市各级妇联组织也积极配合,使创建活动实现了“三个纳入四个同步”,即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纳入当地平安和谐市、县(区)、乡(镇)建设规划,与各级平安建设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表彰。

二、强势宣传、大力推进,营造创建平安家庭浓厚氛围。

“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是各级妇联组织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一次新的有益尝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新突破,更是推进妇联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力支持。××市各级妇联组织充分利用自身工作特点,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是搞好“三个结合”。在城镇结合“双合格”家庭和“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以树家庭文明风貌、做家庭文明成员、学家庭文明美德、搞家庭文明建设为内容,在全市以家庭为单位,做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宣传和普及。在农村结合“巾帼致富”和“美德在农家”工程,引导农村妇女走产业结构调整、养种兴家、劳动力转移之路,大力发展家庭经济产业,塑造社会主义新生活、新风尚、新美德。最后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与各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相结合,将活动方案纳入各级党政领导视野,活动情况纳入各级综治考核目标管理,从而由上至下全面推进“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二是做好“三种宣传”。2006年是新《妇女权益保障法》颁布实施第一年,是五五普法启动之年,是妇联系统的“法制宣传年”,市妇联通过努力将《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列入市五五普法内容和党校的培训内容之一,大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促进两性和谐发展,通过家庭平安建设、廉政建设、和谐建设有力保障构筑和谐社会。创建“平安家庭”活动开展以来,市妇联通过左江日报、××市党政网、××市电视台对活动的开展背景、目标方案及重点内容都进行了充分宣传。围绕创建工作思路和目标要求,各级妇联还采取多种形式抓好主题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气氛。有的发倡议书、出动宣传车、悬挂标语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有的开展文艺演出、举行演讲比赛、山歌比赛,开展知识竟赛等,全面推动创建活动的开展。龙州县妇联在活动中提出了创“守法之家、美德之家、友善之家、安全之家、文明之家、关爱之家、明理之家、卫生之家庭”的“八创倡议”,在广大妇女和每个家庭中倡导“为了你的亲人,为了你的孩子、为了你的生命,请你远离,建设平安家庭”的宣传教育活动,在重点人群中开展禁毒教育、安置帮教等工作,极大推动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宣传工作。三是“实现三种转变”。为更好的发挥妇联组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调动广大妇女群众在创建活动中的积极性,我们号召广大妇女姐妹要以“平安家庭”创建为己任,努力推进实现社会和谐三种转变。即:“平安家庭”保平安,治安环境变一变,“平安家庭”促发展,经济环境变一变,“平安家庭”树新风,生态环境变一变,这三种转变充分体现了将“平安家庭”建设融入和服务经济建设全局的思想定位。在此基础上,我们主要围绕以下三点开展工作,一是提倡“平安家庭”创建人人有责,调动社会每一个分子积极营造“五个”环境(即安定有序的治安环境,优美文明的社区环境,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诚实友爱的人际环境,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二是宣传“平安家庭”创建的思想基础,培养家庭成员主动树立“五种”意识(即增强家庭成员的懂法守法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健康文明意识、和睦相处意识、男女平等意识)。三是明确“平安家庭”创建的具体行动指南,争做“四无、四防”卫士(即无、无赌博、无暴力、无犯罪;防拐买、防盗窃、防抢劫、防隐患)。

三、创新活动形式,确保创建平安家庭取得实效

为使“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深入扎实开展,我们确立围绕一个目标、搞好三项教育、坚持三个倡导。一个目标,即创建平安、文明、和谐的家庭。三项教育,即教育家庭成员认真学习法律法规,自觉遵纪守法;教育引导家庭成员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拒绝,拒绝黄、赌、毒,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教育家庭成员尊老爱幼,勤俭持家。三个倡导,即倡导家庭成员宽容谦让、互相关爱、平等和睦;倡导邻里相识相助、团结友善;倡导以德育人、科学教子。围绕创建工作思路和目标要求,采取示范带动、会议推动、分类指导、评选表彰等措施,推动创建活动开展。市妇联在龙州县抓试点,探索开展“平安创建”工作路子,在全市面上通过“六抓”,促进平安家庭的创建。一抓家庭美德建设,促进平安家庭创建。通过开展“五好文明家庭”、“无毒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好军嫂、好家长、好儿女等评选活动,引导广大家庭成员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优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平安意识,积极参与平安创建活动,使“美在农家”活动与“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二抓基层妇女文体队建设,促进平安家庭创建。组建基层妇女文体活动队,是妇女参与平安家庭创建的有效形式,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的有效载体。妇女文体活动队以“传播文明,净化环境,服务群众,奉献爱心”为主要职能,利用各节日圩日和农闲时间,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宣传传播科学思想、丰富群众生活。在各级妇联的组织引导下,近年来,这支队伍由原单一的活动形式和内容逐渐向更加广泛的社会沿伸,目前,全市有各种妇女帮教队、禁毒队、禁赌队、防拐队、维权队、关爱艾滋病患者爱心志愿队等2009多个。这些单位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把解决妇女思想问题与实际困难,把教育引导妇女与为妇女服务,为社会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占领了妇女群众的业余活动阵地,而且成为创建平安家庭的一支生力军。凭祥市狮子山社区女子帮教队就是其中一支这样的队伍。这支女子帮教队目前有8名成员,其中最大的55岁,最小的32岁。起初,她们只是由社区的热心妇女聚在一起对刑释解教人员提供一些帮助,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在妇联的组织引导下,在帮教队长陆慧珍的带领下,她们利用女性特有的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以及女性比较擅长做思想工作,刑释解教人员比较容易接受的特点,开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安置帮教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各级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认可。三抓家庭文化建设,促进平安家庭创建。家庭文化建设是新时期提升五好家庭活动档次的有效形式,我们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如“××市十大女杰”、“三八”红旗手、“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五好文明楼栋”、“学习型家庭”、“巾帼建功标兵”、“巾帼文明岗”、“美德在农家”示范户、无毒户、十佳儿童、十佳女童、家庭助廉创建“廉洁家庭”等活动,在全社会树立了新时期优秀妇女、时代儿童新形象。同时,我们联合宣传、教育和学校开设思想道德课,开展爱国、爱社会、爱家庭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和读书活动,开展“双合格”评选,组织感恩教育、红色之旅读书征文、讲故事和演讲比赛等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增强群众的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感,关心、关注孩子健康成长。四抓巾帼致富工程,促进平安家庭创建。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水平,是一方平安的基础和根本。,妇女思想解放的程度,参与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影响着一个家庭的富裕程度,也影响着一个地方的平安与稳定。近年来,我们以“走出去解放思想,谋发展巾帼致富”为主题,连续组织城乡妇女外出参观学习考察,学习先进地区的先进理念和创业精神,激励和鼓舞广大妇女。同时大力推进科技培训、科技服务、科技示范三大网络建设,组织万名妇女参加实用技术培训,发放农村妇女小额信贷,配合各级政府大力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成立“巾帼就业指导中心”,有效地帮助了农村妇女实现增收致富。五抓家庭承诺,促进平安家庭创建。家庭承诺是最直接最有效约束家庭成员、创建平安家庭的方法。我们在继续深入扎实开展“不让进我家”和“南国边关无毒路”活动中,结合“不让进我家”家庭承诺活动,在村村开展“十户联防”,户户开展“平安家庭”建设活动,组织家庭签约要求达到95%以上,在家庭成员中树立起创建平安家庭的意识,极大地推进了平安××建设。六抓妇儿权益维护,促进平安家庭创建。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是促进平安家庭创建的政策和法律保障。我们以“两刚”实施、共同进步、思想观念更新为重点,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基础。市政府重新修改调整印发了××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市委常委、市妇儿工委领导先后三次听取市妇联关于妇女儿童工作汇报,市妇儿工委组织开展了实施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成立了××市妇女儿童维权协调组,市法律援助中心妇联工作站,妇女儿童维权合议庭,“110”家庭暴力报警中心,市妇联维权热线,社区妇女维权站,市、县、乡、村四级妇联网等,社会化维权格局基本形成。今年还我们与市普法办共同开展“法律进万家”、“妇女权益保障法”宣传教育活动,举办宣传月活动,以提高妇女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妇女、保护妇女的良好氛围。

大庭广众的意思篇8

一、找准切入点,践行科学发展观思想认识上要有新提高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我党对包括妇女发展在内的各项事业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指导妇女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妇女事业作为一项需要大力推进的社会事业,各级妇联组织和妇联干部要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做到“四个结合”: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相结合,与学习贯彻总书记在接见全国妇联新一届班子及部分代表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相结合,与大力宣传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相结合,与州党委开展的“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

在思路上实现“六个转变”,即:工作重点由服务经济增长为主转变为服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工作内容由组织妇女参与建设为主转变为推进妇女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工作方式由开展活动为主转变为开展活动与为妇女儿童多办实事并举;组织建设由纵向为主转变为构建纵横交错的组织网络;工作方法由突出几个重点群体为主转变为统筹兼顾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层面妇女的利益和共同发展;工作作风由组织具体的活动和召开会议部署为主转变为加强调查研究,加大宏观指导与源头服务力度,推动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基层。体现“六个更加”,即:更加注重自觉坚持党的领导,把积极构建男女平等两性和谐发展的小康社会作为妇女运动的总体目标;更加注重创新思路和载体,把激发广大妇女作为科学发展主体的智慧和力量,作为妇女工作的重点任务;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在推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消除对妇女的歧视和对儿童的忽视;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公共服务惠及不同层面的妇女需求,妇女儿童的民生问题得到更好的改善和解决;更加注重妇女组织网络体系、妇女教育培训体系、社会化开放式工作体系和妇女儿童事业支持体系建立,使妇联工作和妇女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外部合力不断增强;更加注重优化妇女儿童发展的环境,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办法、路径推进妇女发展。

要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使我们的认识更加清醒、精神更加振奋、作风更加务实、行动更加自觉、落实更加有利,切实把各级妇联干部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各族妇女的力量凝聚起来,在推动科学发展中建功立业、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要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对于推动妇女工作发展的重要意义,以科学发展观统一广大妇联干部的思想,使妇联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广大妇女群众的愿望,充分调动她们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找准对接点,促进全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有新贡献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妇联组织和妇联干部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一步增强在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中谋发展、促发展的自觉性,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州党委作出的重大部署和重要会议精神,把发展作为妇联工作的第一要务,抓住国务院32号文件精神带来的机遇,积极引导广大妇女群众投身经济建设。全州妇联组织要紧紧围绕州党委中心工作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在“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结合上找准对接点,努力做好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促进下岗失业妇女创业与就业等工作,团结和动员城乡妇女在更广领域更多层次参与自治州的经济建设。要按照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提出的“满怀真情、热情、激情做好妇女工作”的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百折不挠的干劲、韧劲和闯劲开拓妇女工作新局面。在今后的工作中,自治州妇联要立足本州实际,结合全国妇女十大会议精神提出的新要求,重点从以下六方面做起:一是实施“巾帼致富工程”,帮助农村妇女创业致富。组织引导农村妇女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节能农业,扶持和培育一批巾帼科技示范基地和妇字号龙头企业,培养一批女科技致富带头人,促进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科技带产业、市场带经营的一体化模式,为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贡献力量。二是实施“巾帼平安工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开展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绿色家庭、爱心家庭、学习家庭等创建评比活动,引导广大家庭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平安保家、节约持家、和谐兴家,提高家庭成员素质,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三是实施“巾帼培训工程”,开展妇女教育培训。大力培育和发展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教育培训、科技示范、信息服务、合作经济、扶贫救助五大网络,以农业新科技、新技术为重点,不断增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本领,提高妇女依靠科技致富的综合素质能力。四是实施“巾帼爱心工程”,切实为广大妇女办实事做好事。妇联组织要继续关爱特困母亲家庭和下岗女工特困家庭,从而逐步使弱势群体女性家庭缩小贫富差距,缓解各种矛盾,促进各种关系的和谐。五是实施“巾帼扶贫工程”,加大扶贫开发和妇女儿童发展项目的执行力度,深化岗村结对帮扶活动,推进“巾帼示范村”的建设,进一步促进城乡妇女的统筹协调发展。六是实施“巾帼素质工程”,为农村妇女送文化、送技术、送项目、送信息,帮助妇女科技致富。同时继续推进节能减排巾帼行动。通过宣传教育、节能技能培训的开展,组织引导广大妇女从岗位做起,从家庭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巾帼行动”活动,推动企业、单位节能增效持续协调发展。

三、找准对应点,切实维护妇女合法权益要有新成效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代表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是妇联的工作重点和主线,是妇联将党的温暖传递给妇女儿童的最佳导体和工作特点的价值体现。要按照全国妇联十大报告中提出的“突出维权职能,推动解决妇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要求,突出维权这条主线,在为妇女群众服务上下功夫。

一是大力提高广大妇女的维权意识,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在继续完善维权网络的基础上积极谋求妇女维权的新渠道。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一直是妇联的重要任务,也是妇联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要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协调联动,运用依法维权、科学维权、源头维权、社会化维权并举的工作手段,全力破解维权工作难题,极大地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建立和发展维权志愿者队伍,开展法律援助行动,提高接待服务质量,及时把握和预防妇女儿童中带有苗头性或倾向性的问题,使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案件得到及时解决。

二是切实履行职责,认真贯彻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积极推进性别平等进程,努力保障妇女儿童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安定和谐。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为重点,开展“三八维权周”、妇女普法教育宣传咨询、妇女普法讲堂等活动,采取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引导广大妇女自觉守法并依法维权,让更多的妇女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提高广大妇女民主法制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引导妇女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努力实现有序参与和有效参与。加大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贯彻力度,坚决抵制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观念,加大舆论监督力度,促进形成有利于男女平等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大力推动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加强调研、主动沟通、建言献策,为妇女发展营造优化的法律政策环境。同时,要把儿童工作的重点放在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上,积极探索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是不断增强维权工作的实效性。大力实施“妇女儿童权益维护行动”,进一步完善妇联维权工作长效机制,推动解决妇女在参政、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婚姻家庭、人身权利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加强妇联网络、法律援助网络、维权监督网络和基层维权阵地建设,健全妇女儿童维权预警机制,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查处和打击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在巩固“两纲”中期评估督导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力度,促进“两纲”目标的全面实现。

四、找准作用点,努力开创妇联工作新局面

妇联是联系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如何在党和妇女群众之间架起一座心连心的桥梁,团结动员广大妇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需要妇联组织找准作用点,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伊犁、造福各族人民”这个主题,更好地组织引领广大妇女为建设更加美好新伊犁贡献力量,做到有“为”有“位”。

首先要有新的理念。面对新的形势,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和探索新时期妇联工作的规律,进一步理清工作脉络,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注重树立三种观念,即以人为本的观念,要从妇女群众的切实需要出发,来明确妇女工作的功能定位,根据她们的需要开展工作,为她们服务,打破固态观念,在“联”字上做文章,学会整合资源,学会借助合力完成工作目标,充分利用妇联组织承担着妇儿工委、三学三比、巾帼建功、五好文明家庭创建的工作职能,积极争取相关单位的支持,加强交流与合作,形成各部门通力合作、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全局观念,要跳出“妇联”小圈子,真正将妇女工作纳入社会大系统、大环境中来深化和摆布,围绕州党委、州政府确定的工作中心和大局来开展妇女儿童工作,发挥合作经济组织的优势,探索“妇代会+协会+农户”的模式,引领妇女在绿色产业建设、文化产业开发等方面建功立业;主体观念,找准妇女工作的作用点,在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三维交点上开展工作,组织策划活动。运用好群众工作的独特手段,开辟一方天地,成就一番事业,带领广大妇女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行动起来“共促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社会、共创美好生活”。

其次要有新的载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妇联起着宣传、教育、引导和组织妇女进一步争取自身进步与发展的关键性作用,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妇女的结合点上找准工作的作用点,立足妇联的优势工作领域,强化三种意识打造新的工作载体。一是强化发展意识,在调动妇女积极性,激发妇女活力上下功夫。要以提高妇女整体素质为目的,以项目带动为抓手,以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为重点,以实施“巾帼致富工程”和“岗位建功”等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技术培训、岗位练兵、争先创优,全面提高城乡妇女素质,引导全州各条战线的广大妇女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为实现州党委确定的总体工作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二是强化和谐意识,在平安和谐家庭创建上下功夫。以和谐家庭建设为抓手,整合各种家庭工作载体和活动形式,把学习在家庭、富裕在家庭、美德在农家等以家庭为对象的各类特色创建活动整合起来,构建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相互和谐的新型文明家庭模式,以家庭的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三是强化政治意识,在充分发挥妇女组织联系群众最密切的优势上下功夫。要不断提高包括妇女在内的各族干部群众的政治鉴别力和免疫力,继续发挥有针对性的面对面宣讲的强大优势,从根基上肃清民族分裂的影响,进一步夯实反对民族分裂,共同抵御渗透的稳固思想基础,不断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事务中寻找妇联的结合点,掌握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的法律武器,在依法管理和服务中达到互利共赢,充分发挥妇女和妇女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上一篇:七度鱼范文 下一篇:工厂安全卫生规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