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大全范文

时间:2023-10-29 04:05:19

俗语大全篇1

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黑)

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冀)

大雪不寒明年旱(冀)

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皖)

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冀)

大雪不冻,惊蛰不开(苏、皖、赣、鄂、湘、贵、京、冀、晋)

大雪节气的雪多、雪大均预兆来年丰收。比如:

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殃(苏、浙、鲁、湘、粤)

今年的雪水大,明年的麦子好(甘)

大雪纷纷是丰年(川)

农谚大雪

冬天骤热下大雪。

大雪纷纷落,明年吃馍馍。

积雪如积粮。

冬雪一层面,春雨满囤粮。

今年麦子雪里睡,明年枕着馒头睡。

麦盖三层被,头枕馍馍睡。

今冬大雪飘,来年收成好。

今冬雪不断,明年吃白面。

今冬麦盖一尺被,明年馒头如山堆。

雪在田,麦在仓。

雪多下,麦不差。

雪盖山头一半,麦子多打一石。

雪有三分肥。

白雪堆禾塘,明年谷满仓。

大雪三白,有益菜麦。

冬无雪,麦不结。

麦浇小,谷浇老,雪盖麦苗收成好。

下雪不冷化雪冷。

化雪地结冰,上路要慢行。

雨水泥泞溅一身,冰地摔倒伤骨筋。

大雾不过三,过三十八天,十八不下一冬干。

大雪封河。

大雪封了河,船民另找活;大雪河未封,船只照常通。

半上午插犁,半下午停,中午前后把地耕。

大雪封地一薄层,拖拉机还能把地耕。

机器不怕用,就怕用后随便扔。

机器用罢跟检修,日后再用就顺手。

光会用,不会修,到老是个离八头。

一遍生,二遍熟,三遍不用问师傅。

熟能生巧,巧能生精。

牛羊啃一层,最少减一成。

冬天不护树,栽上保不住。

冬天把粪攒,来年好种田。

天气渐寒,畜舍堵严。

俗语大全篇2

1、俗话说:男子汉大丈夫,宁折不屈!

可俗话又说:男子汉大丈夫,能伸能屈! 《荀子·不苟》

2、俗话说: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

可俗话又说: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3、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

可俗话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

4、俗话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黄易《大唐双龙传》第三十四卷)

可俗话又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元·关汉卿《单刀会》)

5、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

可俗话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宋·俞文豹《清夜录》)

6、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红楼梦》刘姥姥语)

可俗话又说: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7、俗话说: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可俗话又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

8、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淮南子·泰族训》

可俗话又说:人靠衣裳马靠鞍! (唐·李贺《马诗》)

9、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 (明·李渔《十二楼》)

可俗话又说:狗改不了吃屎! (教育部成语典 修订本)

10、俗话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五十九)

可俗话又说:开弓没有回头箭!

11、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

可俗话又说:狭路相逢勇者胜!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2、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可俗话又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北宋·汪洙《神童诗》)

13、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 (陆游)

可俗话又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清·黄景仁《杂感》)

14、俗话说:金钱不是万能的!

可俗话又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晋·鲁褒《钱神论》)

15、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 (元·无名氏《货郎担》第四折)

可俗话又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16、俗话说:出淤泥而不染! (宋·周敦颐《爱莲说》)

可俗话又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17、俗话说:捉贼捉赃,捉奸捉双! (宋·胡太初《昼帘绪论·治狱》)

可俗话又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

18、俗话说:贫贱不能移! 《孟子·滕文公下》

可俗话又说:人贫志短,马瘦毛长! (惟白《建中靖国续灯录》)

19、俗话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宋·苏洵《衡论·远虑》)

可俗话又说:沉默是金、祸从口出! (唐·韩愈《杂说》)

20、俗话说: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荀子·劝学》

可俗话又说:姜还是老的辣!

21、俗话说:后生可畏! (孔子《论语·子罕》)

可俗话又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5回)

22、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4回)

可俗话又说:不是冤家不聚头! (《红楼梦》贾母语)

23、俗话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唐·白居易《长恨歌》)

可俗话又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24、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 (宋·俞文豹《唾玉集·常谈出处》)

可俗话又说:纵虎归山,后患无穷! (晋·司马彪《零陵先贤传》)

25、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缨络经·有行无行品》

可俗话又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26、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可俗话又说: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 《名贤集》《增广贤文》

27、俗话说:小心驶得万年船!

可俗话又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28、俗话说:量小非君子!

可俗话又说:无毒不丈夫! (元·马致远《汉宫秋》)

29、俗话说:日久见人心! (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

可俗话又说:人心隔肚皮! (清·钱彩《说岳全传》)

30、俗话说:光阴似箭! (唐·韦庄《关河道中》)

可俗话又说:度日如年! (宋·柳永《戚氏》)

31、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篇》

可俗话又说: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庄子·盗跖》

32、俗话说:邪不压正!

可俗话又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西游记·第五十回》

33、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篇》

可俗话又说:不蒸馒头蒸(争)口气!

34、俗话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可俗话又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佛说十善业道经》第二十四集)

35、俗话说: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可俗话又说:众口烁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36、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可俗话又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37、俗话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颜渊》

可俗话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38、俗话说:百事孝为先!

可俗话又说:忠孝不能两全!

39、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可俗话又说:今朝有酒今朝醉! (唐·罗隐《自遣》诗)

40、俗话说:人定胜天! (宋·刘过《龙州集·襄阳歌》)

俗语大全篇3

关键词:“两会”报告 俗语分类 转喻认知 翻译策略

一、引言

在2013年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两会”报告)中,涌现出许多有带有生活气息的群众语言,像“摊大饼”“打断骨头连着筋”“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等。这些短语形象生动且寓意深刻,体现出浓厚的中国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翻译过程蕴含着特殊的认知机制。周吉(2006)从功能对等角度出发,探究政经类俗语的翻译;李红霞(2010)从目的论视角出发,探索政论文体对俗语翻译的要求;谌莉文(2011)从概念范畴的认知视角出发,研究意义协商在俗语翻译中的作用;刘思雨(2012)从语域理论出发,解析俗语对政府报告整体翻译的影响。以上研究并非是针对俗语翻译的专门研究,因此在基本语义域内的翻译难以适应其复杂多变的使用和功能。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转喻认知观为视点,以2013年“两会”报告中出现的俗语为语料,首先进行范畴分类,在此基础上完成转喻跨域认知分析,最后总结出不同类型的俗语翻译认知策略。

“转喻认知”①指用一个事物的名称代替与其存在附属或关联关系的另一个事物的名称。在修辞学上,文旭、叶狂(2006)认为转喻把两种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理解,间接地表达语言的隐含义,在提供信息的同时也展现语言的魅力;在认知语言学中,Panther & Radden (1999)和Koch(2004)认为,转喻不仅把语义的表达替换成另外的形式,还简化了人们对复杂概念的认知过程;在翻译领域中,研究人员(谭业升,2010)发现,转喻反映出人们产出信息和认知语言的过程,具有推进和易化的作用。本文研究的是俗语的转喻认知翻译,因此采用的是谭业升的观点,即在某一特定语境内的概念框架下,若载体和目标体之间可及的基础关系是邻接关系,并且载体具备激活目标体的作用,就可判定两者存在转喻关系。这种观点与Rubin(2001)的图形-背景概念(Figure-Ground Concept)呼应。后者强调了认知过程中焦点的重要性,指出图形作为认知焦点,能够实现跨域映射,是人们在相邻语义域内完成认知的动力。基于此,本文认为转喻是一个概念现象和认知过程,由凸显的图形提供理据,把焦点映射到相邻的语义域内,建立起完整的语境进行分析的认知机制。

二、“两会”报告中俗语的范畴分类

目前,学者对俗语的分类视角大相径庭。史式(1979)分析俗语的出处,认为其主要来自民间口语,其次来自历代文人创作,即书面语;向光忠(1985)研究俗语的定型过程,并提出四种途径:径直引用、变更原义、加工改造和摘要概括。2013年的“两会”报告中频频出现来自民间的词语、短句以及典故,大多与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有关。本文在史式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认知凸显的不同,将俗语分为四类:日常行为类、心理期许类、生活物品类和人体器官类。

(一)日常行为类俗语

日常行为类俗语产生在生活和生产中,与人们的日常活动息息相关,具有高产性和具体性。以动宾结构居多,凸显出动作,并依赖于特定的语境。在不同领域承载着不同的意义。如:改革报告中的“趟深水”,发展报告中的“摊大饼”。

(二)心理期许类俗语

心理期许类俗语是通过心理活动来实现一定的愿望和期待,凸显人自身的思想活动。在报告中通常用来表达政府的态度、看法和承诺等,将复杂抽象的心理以简洁明了的形式表达出来。如:“断掉发财念想”“花好月圆”等。

(三)生活物品类俗语

生活物品类俗语指的是使用有相似特征或性质,或有一定的相关性和可比性的生活物品来指代“两会”报告中的特殊政治词汇。这些物品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具有独特性,借用于政府报告中,给人们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如:“防腐剂”“安全网”等。

(四)人体器官类俗语

人体器官类俗语是人们通过其突显的器官来进行理解和认知的,它们给人最深刻的感受,能传达出强烈的感彩,显得更有说服力和信服力。这类俗语通常用于报告结尾处,用以号召群众,增强感染力。如:“壮士断腕”“铁面问责”等。

三、“两会”报告中俗语翻译的转喻认知过程

转喻认知强调同一个框架内的不同概念间、不同概念与整个框架间,以及一个大框架内的不同框架间的邻接关系。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首先对语言中凸显的部分进行分析,再通过这个中心成分来唤起其它成分的理解,从而完成整个语句的认知(谭业升,2010)。这说明,在汉英语言差异明显的情况下,可以借助转喻的跨域理解原则来进行俗语的翻译。鉴于上述四类“两会”俗语,下文进一步剖析其转喻认知翻译过程。

(一)日常行为类俗语翻译的转喻认知

日常行为类俗语来自人们平时的工作经验和体验,因此人们的日常行为对事件的认知就起到了关键作用。如:

(1)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因为别无选择。

(2)城镇化不能靠摊大饼,还是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在转喻认知模式下,例(1)中的“趟水”是整句话凸显的部分,能够为英汉民族共同理解,是人们试探水深的动作。报告中使用这一俗语,说明改革充满困难和未知,但中国人有勇气并愿意为之拼搏。我们在翻译时,把“趟水”从生活域映射到“改革”这个政治域中,以动作部分来解读整个语句。既完成了俗语的转喻认知,实现了跨域理解,对翻译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使得译文的信息传递更加准确。

例(2)中,“摊大饼”这个动作是整句话的中心成分,但大饼是一种中式小吃,对英语国家的人来说,“城镇化”与“摊大饼”搭配,句意难于理解,这时转喻认知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把“摊大饼”从生活域映射到“建设城乡”这个政治域中,旨在表达中国政府坚持协调一致、力度恒定的城乡发展战略。在完成整个句子的分析后,就可在政治域内进行英译,使俗语脱离汉文化的束缚,为英民族所理解,从而传达出中国城乡建设的实施计划和推进方式。

(二)心理期许类俗语翻译的转喻认知

心理期许类俗语的使用,是借助期望和现实之间较高的相邻性和发生的可能性,来表达政府的立场和态度,是精神层面的具体表现。如:

(3)大陆和台湾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想花好总有月圆时。

(4)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

例(3)中的“花好总有月圆时”是对两岸和平统一的期望,通过塑造“花好月圆”这一温馨的场景来唤起人们对祖国统一的良好愿望。在此借助转喻认知获得的两种相邻场景,把心理域里的内容“花好月圆”映射到了政治域的“和平统一”中,这样就使得“花”和“月”这两项在汉语言文化中代表美好、温馨的意象翻译成相应的英语情感词汇,顺利地完成跨域英译。

在例(4)的“断掉发财的念想”中,“断”与“念想”的搭配具有口语化特色。在进行转喻认知时,考虑到“断”和“消除、遏制”等词的语义相邻性,把“断……念想”从抽象的心理域映射到政治域中,并赋予其“遏制的欲望”之义,通过它在政治域中的意义来完成转喻思维,实现跨域认知翻译。

(三)生活物品类俗语翻译的转喻认知

生活物品类俗语以其特性和作用(尤其是英汉民族共认的性质)代替了一些有着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适应人们的理解能力。如:

(5)把权力涂上防腐剂,只能为公,不能私用。

(6)要编织一张覆盖全民的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网。

在例(5)中的“防腐剂”凸显了保鲜功能,旨在表达政府权力为公的长时性。本文把“防腐剂”在物品域中的防腐性映射到了政治域中的“政府权力”的恒久性,实现了性质的跨域转化,这在英语中也是如出一辙。因此只需翻译“防腐剂”在政治域的意义即可。

例(6)中的“安全网”凸显的是“保护性”,表达政府对民生安全的重视。“安全网”在物品域中的保护作用映射到政治域中的保障作用,也在转喻认知模式中完成。在进行翻译时,与例(5)一样,只需翻译其在政治域中的意义。

(四)人体器官类俗语翻译的转喻认知

与人体直接相关的器官类俗语最能为人直接感知和体验,也是最能传递情感的一类俗语,以情感为主线贯穿于转喻认知中。如:

(7)改革需要发动勇气,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

(8)政府应当铁腕执法,铁面问责。

例(7)中的“壮士断腕”是修饰“决心”的器官类俗语。英汉语中对“断腕”的看法尚未统一,但感受是一致的,都是无法忍受的切肤之痛,能够达成心灵的共鸣。这就意味着在英汉语言中,“壮士断腕”所表现出的气概能巧妙地把整句话的意义从人体器官域映射到政治领域。因此,我们就只需翻译“断腕”承担的“坚定无畏”之义,巧妙地避免了因英汉语的文化差异而引发的“断腕”语义误解。

类似地,例(8)将政府执法的原则与手段和态度联系起来。在英汉语言中,器官域中的“腕”和“面”分别代表政治域中的“手段”和“态度”这两个抽象事物。我们在转喻认知中关注俗语在政治域内的实际意义,进行跨域分析,深入到报告的实质,这样得到的翻译也就更令人信服。

四、“两会”报告中俗语的翻译策略

(一)动作凸显

这类俗语中凸显的是动作本身,在英译时需要注重对动作的准确解读。

(9)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因为别无选择。

“趟水”这个动作是人们在转喻认知时选择的焦点,是理解整句话的动力,需要在转喻认知过程中凸显,翻译时采用动作凸显的翻译策略。

译文:However hard the course of the reform and open up may be, we will proceed without any hesitation because we have no alternative.

(二)情景凸显

人类的心理活动是复杂的,在表达情感或想法时,为了让对方更容易理解,就很有必要将想法具体地描述出来。

(10)大陆和台湾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想花好总有月圆时。

例(10)可将“花好总有月圆时”使用完整句进行详细描述,以体现出想法与现实的高度相邻性,翻译时应采用情景凸显的翻译策略。

译文:We should maintain and develop well our common homeland to make it full of flowers, and with flowers in blossom, there will be a time for the moon to be full again.

(三)特征凸显

生活物品随处可见,翻译这类俗语时,需要准确地寻找出该物品的特性,在译文中有所凸显。

(11)把权力涂上防腐剂,只能为公,不能私用。

“防腐剂”在这里是用来比喻政府权力的公平公正,代表官员的自律清廉,是公正、透明的代称,翻译时应当采用特征凸显的翻译策略。

译文:We should keep the power fresh and honest, for public not private.

(四)意象凸显

人体器官与人类的感觉密切相关。这类俗语赋予了人们更加真实的感受。

(12)政府应当铁腕执法,铁面问责。

在例(12)中,我们把器官作为焦点凸显于译文,同时翻译字面义和引申义,强调器官与人们感情之间的邻近性,翻译时应采用意象突显的翻译策略。

译文:The government should solve the problems “without mercy and with iron fist”.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两会”报告中的俗语虽然形式多样,但在表达上都是为了降低政府报告的理解难度,做到通俗易懂。尽管这些俗语凸显的信息不同,但都能通过转喻认知机制进行准确地解读,在此基础上的英译也可以在转喻模式下完成。本文对2013年“两会”报告中出现的俗语进行了语料整理和范畴分类,总结出四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俗语转喻:日常行为类、心理期许类、生活物品类和人体器官类。根据转喻认知模式,翻译时可分别使用动作凸显策略、情景突显策略、特征凸显策略和意象突显策略。

总之,政府报告在增添了俗语后显得生活化,而其隐含义在转喻翻译的模式中变得形象、生动。

注释:

①解释来自韦伯词典(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

参考文献:

[1]Koch,P.Metonymy between pragmatics,reference,and

diachrony[J].Metaphorik,2004,(7).

[2]Panther,K.& G.Radden.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M].

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9.

[3]Rubin,E.Figure and Ground[A].In Yantis,S.(Ed.).Visual

Perception[C].Philadelphia:Psychology Press,2001.

[4]谌莉文.口译思维过程的意义协商模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2011.

[5]李红霞.目的论视域下的政论文英译策略研究:以2010年《政府

工作报告》为例[J].外国语文,2010,(5).

[6]刘思雨.从语域理论视角解析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J].文

学界,2012,(2).

[7]史式.汉语成语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

[8]谭业升.转喻的图示——例示与翻译的认知途径[J].外语教学与

研究,2010,(6).

[9].政府工作报告(中英文)[Z].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第一次会议,2013.

[10]文旭,叶狂.转喻的类型及其认知理据[J].外国语学院

学报,2006,(6).

[11]向光忠.成语概说[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

[12]张辉.熟语及其理解的认知语义学研究[M].北京:军谊出版

社,2003.

[13]周吉.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中国特色政经用语的对等翻译[J].广

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社科版),2006,(28).

俗语大全篇4

    论文摘要:本文将举例并对比分析汉英词语国俗语义差异的几种类型,即国俗语义基本一致;国俗语义部分一致;国俗语义不一致或者相反;国俗语义只在一种语言中存在。旨在充分了解汉英两种语言在这些方面的异同,为进行更好的翻译、跨文化交际做好准备。

    一、引言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涉及到得不仅仅是语言,更多的是对两种文化的转换。作为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词汇本身承载着很多文化民族意义,也就是国俗语义。因此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考虑到汉英两种词汇在国俗语义方面的差距,为更好的跨文化交际做准备。

    二、汉英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关系及其翻译

    国俗语义是指在词汇的实体指称意义上添加的一个民族文化含义,在反映概念的基础上增添了附加民族文化色彩,离开民族文化背景,难以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英汉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呈现出同异并存的现象。下文就这四种情形分别举例植物词以及习语进行讨论。

    1 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基本一致时的翻译

    由于事物本身的属性是一致的,人们对某些事物的现象的认识能力大同小异,因此,英汉有些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基本一致。在对此了解的基础上,译者方可直译意象,达到传神。

    植物词。laurel(桂树):中西方人都将laurels(桂冠)视为“胜利”、“荣誉”和“辉煌成就”的象征。汉语中“蟾宫折桂”喻指科举及第、“丹桂”是月亮的代称、“桂树”喻指“长寿”。因此在翻译“look to one’s laurels”和“win one’s laurels”可分别洋为“确保声誉”和“金榜题名”。

    习浯。这里的国俗语义基本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在内容方面也就是二者的意思、思想等完全一样或几乎完全一样。形式方而也就是二者在词、句的表达方面完全一样或几乎完全一样。比如“just so so”和“不过尔尔”;”A No.1”和“天字第一号”等等。第二种如“to burn one’s boat”和“破釜沉舟”;”t0 one’s heart’s desire”和“称心如意”等,这些习语形式不一,但是表达了相同的内容。从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了解国俗语义差别对翻译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2 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部分一致时的翻译

    汉英对应词的国俗语义存在只有部分一致或相似,也就是说,对应的国俗同语在某些方面会引起不同民族的共同联想,而在其它方面却会引起不同的联想。此时要求译者充分了解语境,对词汇意义进行分析,而后选择翻译策略。

    植物词。willow(柳):从前英国人戴柳枝编成的帽子表示哀思,英美许多文学作品中,就用willow来象征因失去心爱的人,尤其是恋人而感到的悲伤。“柳”在汉语中也有“离别”、“忧渤”、“苗条”、“避邪”等国俗语义。古代送别诗中,常以“折柳赠别”或以“折柳”代称送别,其中蕴含着诸多令人神伤的离情别绪。同时汉语中也用“柳姿”形容女子姿色,又用“柳”比喻女子眉毛纤细、身段苗条。这在英语中就会显得奇怪,如红楼梦中对黛玉的描述,在翻译时要注意。

    习语。在习语方面,汉英的对应词上出现了一种不对等的部分对应,即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的却是相同的国俗语义。例如,“torob Peter tO pay Paul”和“拆东墙补西墙”,“the kiss of Judas”和“口蜜腹剑”,“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和“挥金如土”等等。习语国俗语义上的相似,可以使得译文的传神达意更加的到位。

    3 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不一致或者相反时的翻译

    基于以上谈到的两点,我们不难想到在汉、英语言的对应词中,会有一部分词汇的国俗语义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这时作者最好采取意译的翻译方法对其进行解释说明。

    植物词。“Apple(苹果)”一词在汉语中与“平安”谐音,因此中国古代新娘出嫁坐花轿的时候要手捧苹果,意蕴平安。而在英语中,对“a11 appie of discord”的翻译应为,引起不和的因素。在希腊神话中,竞美的三位女神为争夺它而引发特洛伊战争,因此有意为引起不和的寓意。

    习语。英语中跟“dog”有关的习语大多有褒义,如love me,love my dog;lucky dog;dressed like a dog’s dinner。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以上英语俗语应翻译成:爱屋及乌,幸运儿,穿着极为讲究等。汉语中跟“dog”有关的习语大多有贬义,如“狗急跳墙”;“狗尾续貂”;“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

    4 对应词语的国俗语义只在一种语言中存在时的翻译

    每一种文化都有一些其独有的词汇;这些词汇包含的文化蕴涵是来自于另一文化背景的语言使用者不明了或者很难理解的,尤其是那些包含历史、地理、宗教、风俗习惯、典故知识的习语。此时译者可以根据译文的目的分别采用意译或直译加注释的方法进行翻译。

    植物词。竹(bamboo):“竹”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极深的关系。古人常用“高风亮节”概括其品性,象征“正直、坚贞、有骨气”等高尚品格。如《孔子家语》曰:“山南之竹,不博自直,斩而为箭,射而达”,以此教人正直、坚强。竹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由此,竹子便成了活跃的喻体,如“势如破竹”、“功垂竹帛”、“胸有成竹”、“竹篮打水一场空”等等。

    习语。汉英习语空缺主要出现在宗教、文学和神话等方面。例如“the Achilies’heel’’;“the Tower of Babe”等在汉语中均找不到相应的对应,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则要通过上下文进行解释,分别译为“致命弱点,薄弱环节”和“空想的计划”。

    三、结语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汉英对应词的国俗语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往往具有其独特性,作为跨文化交际主体的我们应该充分了解汉英两种语言在这些方面的异同,为进行更好的进行蕴含文化民族语义的词汇翻译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谭颖:中英动物语汇及其文化价值之关联与比较[J].武汉大学学报,2002(1).

    [2]潘红编着,英汉国俗语义例话[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胡壮麟,刘润清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俗语大全篇5

【关键词】电视语言; 低俗化现象;通俗化艺术

电视节目离不开语言,语言是电视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电视节目扩大传播,在客观上要求其语言必须通俗易懂,也就是说:电视语言应该让广大观众听得懂,听得明白。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电视节目为了迎合受众、或片面追求收视率,在尝试语言风格变化的同时,把大量方言、谐音、俚语、土话等引入节目,更有甚者以“搞笑”或故能玄虚为能,这些做法不仅背离了语言通俗化的初衷,也使得电视节目变得“低俗”。

一、电视语言的低俗化现象

什么叫低俗,汉语词典给出定义是“低级且庸俗,与高雅相对”。在电视传播中,之所以出现“低俗”现象,其原因就在于迎合市场,满足人们的猎奇欲望,于是“低俗”的泛滥便成为一个文化现象。

现象一:滥用地方特色,以粗俗代替通俗

电视语言的“通俗化”绝不是语言的“粗俗化”和“低劣化”。有人错误地认为电视节目里有几句土话和方言,就是“通俗化”、“大众化”了。比如:新疆人喜欢把“没问题”说成“没麻达”、把“烦恼”说成“婆烦”,“烦恼”本身就是高度通俗化的语言,讲出来谁都能听懂,但如果在电视节目中非要说“没麻达”和“婆烦”,就显得粗俗。

以巴州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巴州零距离》为例:该栏目创办初期,为了提高收视率,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主持人语言里夹杂着很多新疆地方话,如把“很好”说成“得的很”,把“有什么事”说成“有啥事”。这种貌似“口语化”和“地方特色”的语言,背离了汉语语言的基本规范,更与促进文化发展和繁荣背道而驰。

现象二:“恶搞”与娱乐化

近年来,“恶搞”作为流行语时常见诸荧屏,比如把宋词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拼凑成“明月几时有,去问易中天”;《三国演义》的开篇“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摇身一编成了“青山依旧在,只是有点红”,让人啼笑皆非。一些娱乐节目竭尽搞怪之能事,提问出位、以所谓冷笑话博观众一笑,从而满足了受众普遍具有的猎奇心理,把受众的语言思维引向混乱,使节目逐渐走向了无聊和浅薄。

现象三:夸大其词、故能玄虚或盲目滥用

在“收视率”的带动下,一些电视节目语言夸张、甚至夸大其词。比如:画面是街道上三三俩俩的行人,街道两旁几栋高楼,解说词却说“街道上车水马龙”,“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这种词画脱节、违背事实的表述就像是自我否定,成为绝妙讽刺,观众看了也会有一种被愚弄和被欺骗的感觉。

总而言之,电视语言方式、语言风格都可能对社会某一特定群体产生影响,并进而效仿之,尤其这种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消极负面的。诚如赵丽蓉在小品台词中所说的:“这就是不让人好好说话”。

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体,其使命是向社会大众传播信息,本身就承载着信息传播和语言传播的双重使命。如果刻意迎合、或是不加选择的滥用,都会对社会语言环境造成污染。

二、电视语言的通俗化

电视主要是通过声音和画面诉诸受众的功能实现传播的,具有一瞬即逝,稍纵即逝的特点,上一句没听明白,下一句不会等候就来了。所以,电视语言要实现较好的传播效果,必须通俗化、口语化,使广大受众听起来顺耳,好懂好记,便于传播。

那么,什么是通俗?文字解释为“浅显的,适合于一般文化程度的”。因此,通俗的语言要求文字不能过于深沉晦涩,不能半文半白、奇词僻字,更不能不罗列术语和书面语汇;在语气表达上,也要强调 “怎么说”的问题。

简而言之:电视语言的通俗化就是在语言规范的基础上追求通俗易懂、朴实亲切、活泼生动。

1.“通俗化”就是平民化。

平民化就是要让电视语言与普通百姓的生活保持一致。

比如:过去,我们的电视新闻播音方式大都强调“说教色彩”,被群众称之为“播音腔”,它突出强调一种 “气势”,无论是文字语言,还是发声腔调都居高临下,总是像政府红头文件一样,这在客观上给广大受众造成一种不平等的感觉。久而久之,广大受众就会觉得索然无味。

要实现电视语言的平民化,首先,要求我们改变旧的观念,从思想上将高姿态的架子放下来,主动亲近人民大众,然后在文字和语言、语气的表述上都要平和,做到通俗易懂、朴实亲切。

比如:巴州电视台《巴音郭楞新闻》播出一条新闻:《梨城商家备好年夜饭》,导语是:除夕之夜,谁家不备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呢?在库尔勒市精明的商家说,除夕夜,别在家里忙活了,我来给你做饭。这个导语朴实无华,是百姓的大白话,听来亲切可信。

再看新闻报道《“古道雄关”,丝路旅游新风景》的导语是:铁门关地处丝绸之路古道,被称为“天下最后一关”。唐代诗人岑参曾留下了“铁关天西涯,极目少行客。”的诗句。如今依托丝路文化,铁门关已经成为巴州标志性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逾10万人次,铁门关再也不是极目少行客,一望头欲白,而是笑迎天下客。这个导语的最后一句话“铁门关再也不是极目少行客,一望头欲白,而是笑迎天下客。”是点睛的评论,如果没有这个点睛,整个导语就很平淡了。

此外,在具体的文字表述上,也要通俗易懂。比如:用“中午的太阳火辣辣的”替代“正午的烈日炙热灼人”;用“马上”、“立刻”替代“立即”,用“就这样”替代“从而”;用“越来越……”或“一天比一天”替代“日益”;用“这些天来”替代“连日来”……这样一来,语言就顺耳好懂多了。又比如:“这个人口头上总是说得冠冕堂皇,事实上做起来并不是多么的实事求是”。不如:“这个人口头上说得冠冕堂皇,实际上并不实事求是”。

也就是说:电视节目要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首先必须让广大观众听得懂、看得明白,语言要直白。

2.切忌粗俗和土化。

电视语言的通俗化或平民化,不能误解为“土化”,所谓土化,就是指土里土气,没有现代意识,缺少文化味道,一开口就知道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是农民还是知识分子。平民百姓的语言风格,照搬过来,不加修饰,一味追求生活化,这也是不妥的。

电视语言的通俗化的核心是指语言风格要贴近百姓,让电视真正走进百姓,拉近与百姓的距离,给人以亲切感。而在语言的表述上则要减少书面语,减少生冷名词,句式简单短小。

比如“麦苗黄瘦是由于去年入冬以来天气持续干旱继之先后几次寒流袭击的影响所致”,句子的意思是非常清楚的,但是却十分地拗口,一下子很难听得懂。如果改成:“去年入冬以来,天气连续干旱,接着又遇上了几次寒潮,因此,麦苗长得又黄又瘦”,这样的几个短句子合成了一个因果复句,层次清楚,一听就明白。

在电视语言中还要注意区别同音现象,避免产生歧义。 比如“全部”同音于“全不”,意思截然相反,就应当把“全部”改成“全都”,把“全不”改成“全都没有”;“食油”与“石油”同音,却是两种用途不一的物质,那就把“食油”改成“食用油”;“期中考试”和“期终考试”同音,就把“期终考试”改成“期末考试”。

此外,象“脚气”“娇气”“骄气”“娇妻”“交齐”“胶漆”,“公式”“攻势”“工事”“共事”“共识”“公示”“工时”,“其实”“歧视”“启示”“启事”“起誓”“岂是”等等,都应该加以细心区分。

除了在表述上多用短句,电视语言还应该尽量删除土语、方言、文言、俚语、歇后语、业术语、行业专用语。因为这些词语受地区性、专业性限制比较大,非本地人听起来不好懂。

比如:库尔勒新闻报道《票友社区唱戏曲 居民自由来欣赏》的导语:几把京胡、一面小鼓,虽然条件简陋,可一点也没影响这些老人们喜庆节日的热情。今年已经七十多岁的张秀岩老人一登台演出,心里就特别高兴。这个导语平铺直叙,从人物切入,吸引观众。

巴州新闻报道《“从小农户”到“大市场”》,导语是:十几年前,焉耆县北大渠乡十号渠村还是一片破旧,如今,在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引导下,村民们纷纷鼓起了腰包,十号渠村也成为远近文明的富裕村。这种变化来自特色养殖、市场带动和传统生产方式的变革。这个导语在叙述过程中,做了评论,语言平实、通俗。

3.语言要生动自然、吸引观众。

电视语言生动、自然、幽默、风趣,是拉近节目与观众之间距离的重要手段。如:《实话实说》节目如果没有崔永元诙谐、幽默的谈话风格,如何能吸引众多观众,产生如此巨大的魅力?

语言生动、自然、幽默、风趣,其实是一种智慧。几乎所有的笑话都内涵着幽默的成份。由于有了这种智慧,用诙谐的语言向大家那么一说,许多平时看起来不起眼的普通的事物,就会变得非同一般,变得引人发笑,变得富有哲理。而要实现语言的生动、自然、幽默、风趣,除了根据不同的电视体裁,合理运用外,其基本的道理和技巧却是相通的。

(1)巧用修辞手法

在电视节目文字写作中,要讲究词语的选择、句式的运用、修辞的变化、表达方式的变换。电视语言常用的修辞方式有反语、对称、拟人及借喻等,这些修辞手法只要运用得当,都可达到引人入胜,令人捧腹的目的。

(2)从简单叙述到生动描述

电视节目内容要更多的关注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并以观众为中心,运用平民化语言,从平民的视角去审视受众,成为他们倾诉的对象。

电视节目主持人自然、大方,在角色上,她(他)更像是邻家的孩子,或者像是你的一个朋友,以聊天拉家常的方式,把她亲历的,或是听说的一桩桩新奇的、有趣的、令人振奋的新闻事件转述给观众。而在语言上,则诙谐生动,出口成章,能够使用大量由名言警句改换而来的成语、俗语等。

(3)注意词语的感彩

词语的感彩是非常丰富而细微的,只有仔细推敲、体味、比较,才能区别出词语的褒贬色彩。例如,一个人死了,由于感情不同,用词也不同,如可用“牺牲”“逝世”“走了”“死了”“完蛋了”“见上帝去了”等等。这些词表现的虽然都是同一个意思,但其感彩却是大不一样的。

④语言要个性化

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都要用自己的语言特色,而不是别人的语言或现成的语言。如果把一些“时髦”词,或是套话,或是从报刊、书籍上摘抄下来的话生硬地拼在一起,那么这样的语言虽然听起来挺“新鲜”,其实却是干瘪的、缺乏真情实感的。

三、结论

俗语大全篇6

关键词:吾国与吾民;目的论;国俗语;翻译

项目名称:浙江师范大学实践教学成果(201129)。指导老师:首作帝

1.引言

文化趋同是发展的趋势,但文化差异性依然存在,因而跨文化交际存在种种障碍和困难。在翻译实践中,中国国俗语有一定程度的不可译性,其翻译向来是一大难点。目前国内对国俗语翻译的探讨主要从目的论、跨文化以及功能翻译理论等视角进行对比或题材分析。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林语堂的英文著作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及黄德嘉的汉译本为语料,以目的论及国俗语的英译方法为指导,对语料中汉语国俗词语的英译方法进行探索,总结该书在国俗语翻译上主要应用的策略,并浅析影响其英译的文化因素。

2.目的论及国俗语英译

2.1 目的论及其基本原则

功能主义目的论被称为是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德国最具影响力的翻译学派(谭载喜,2004:255)。目的论包括对一系列问题的探索,如什么是翻译、怎样翻译、如何评价翻译等,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对前人的理论成果进行推陈出新,将翻译研究的重点置于更宏大的文化框架中,而不单单纠缠于处于语言层面的直译和意译。目的论中有三大基本原则,主要原则为威米尔提出的“目的原则”。“目的原则”认为任何翻译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了整个翻译过程。目的对翻译来说是必须的,它对译者在完成整个翻译的过程中所要用的翻译策略起直接主导作用。

2.1国俗语及其翻译

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反映的是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王德春,1990:1)。汉语中有许多词语与中国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和地域风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最早研究语言国情学的语言学家王德春在1990年主编的《汉语国俗词典》中将汉语国俗语分为七种:(1)反映我国特有事物,如太极拳;(2)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词语,如竹子表高风亮节;(3)具有特殊历史背景的词语,如红豆为相思的象征;(4)国俗成语,如守株待兔;(5)习惯性寒暄用语,如哪里!哪里!;(6)具有修辞意义的人名,如红娘表媒人;(7)兼具两种以上国俗语义的词语,如月饼既表示一种特殊事物,又与中秋节联系在一起。翻译从表面上看,仅仅是一种文字转换的语言行为,但是它的实质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它所反映的是一个文化输入和文化建构的过程。文化差异,首先通过语言体现,特别是国俗语,因此国俗语的翻译恰当与否对文化交流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3.《吾国与吾民》中国俗词英译策略及例证

从表面上来看,《吾国与吾民》为英译汉的作品,然而由于其展现的是中国文化元素,因而原作者在撰写该书时,少不了将其中的国俗语以英文表达出来,即为英译的过程。纵观《吾国与吾民》一书中林语堂对国俗语翻译的处理策略,大致有以下四种:

3.1直译

由于人类赖以生存的许多外部条件的共性形成了人类对自身及外部世界的种种共识,于是英汉国俗语的文化意蕴和修辞语义就会出现重合。在这种情况下,首选方法是直译法,保留国俗语的字面语义修辞语义和文化意蕴。如:The situation was therefore ripe for the institution of foot binding, which was the last sophistication of male fancy. (P147)(妇女缠足制度于是乃沿着此种情况的进展而成熟。)(P140)句子“缠足”为中国特有的词语,用foot binding直译。相似的例子还有天上九头鸟nine-headed birds in heaven;失一卒而胜全局by losing that pawn, one wins the whole game等。这些国俗语在英译时,采用直译将其所蕴含的修辞语义字面语义和文化意蕴完整地移植到了译入语中,拓宽读者的视野,促进文化的交流与渗透。

3.2意译

当译出语和译入语的文化意蕴和修辞语义不能重合时,译者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译出原文的真意而不是形式上的对应关系,进行意译,如:have achieved for China the basis of the common brotherhood so much desired now in Europe. (P19)(这替中国建立下“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友爱精神,虽欧洲今日犹求之而不得者。)(P21)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以“common brotherhood”表达,“四海”指全世界,意思是全世界的人民都像兄弟一样。对其进行意译,而意译的译文则可以用具有意义对等的中国俗语,可以让读者阅读时能产生一种顺畅感。再如酒令wine games,是中国人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像这样的国俗语,林语堂先按原文的语气和风格意译其义,点出国俗语的隐含意义,既使译文生动形象,又体现出原文的风格和韵味这种翻译策略使人们领略到不同文化之间不谋而合的妙趣,降低了读者接受的难度,满足西方读者的期待视野,促进了中学西传的现代化进程。

3.3音译

音译法是利用译入语中与源语同音或谐音的词语来翻译,借此将一些国俗词语移植到译语中,使译语读者产生与原语读者大致相同的反应,《吾国与吾民》中一些表现传统文化的词语的翻译即采用此法。如Revealing a strong admixture of the blood of the ancient Yueh inhabitants of southern China. (P21)(由此可见广东人含有古代华南居民“百越”民族之强度混合血胤。)(P29)百越是古代中国南方越人的总称,用音译Yueh表达,并加上其属性,方位。相似的还有磕头kowtow、翰林hanlin等。站在现代性的时间维度上,做到了忠实于译出语文化的同时,也给读者提供了更多的异文知识,使传达的文化信息更加形象生动活泼,具有可接受性。

3.4杂合译法

因单纯的直译意译或者音译有时会增加读者的理解难度,甚至还可能导致对原国俗语的错误解读,影响译文的接受性,所以林语堂并非单纯地使用直译法,而是在以异化策略为主的基础上采用直译和其他译法相协调的杂合译法,以便更好地传达译出语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信息,像意译加音译如小调The odd dramatic songs (hsiaotiao)。音译加意译,如白话pehhua, or vernacular tongue;音译加注释,如秀才hsiutsai(B.A.)。

4.影响国俗词英译的文化因素

国俗词翻译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文化因素,体现在历史、宗教、生活环境及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差异。语言的发展受到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同一个项目对于不同的民族来说可能有不同的历史涵义。对于外国人来说,那些跟历史传统有关的中国文化专有项就很难理解。宗教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巨大,中国的和英语国家的差别很大。在中国,佛教和道教比较盛行,其文化已经融入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但是许多英语国家信仰基督教, 因此翻译跟宗教有关的项目时会出现障碍。同时,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 这种差异会体现在各自的语言中,因而给翻译带来重重困难。最后,近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变化,许多新事物不断涌现并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对我们的语言和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土豪、大妈这种带有国俗意义的潮流词。

5.结语

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通过分析林语堂《吾国与吾民》英文原著及其汉译本中国俗语的翻译,总结了该书国俗语翻译采用的五大策略并阐述了影响其翻译的文化因素。就目的论而言,这些词语的翻译所要达到的一个效果是让读者在阅读译文时能理解原文所要表达的国俗语所含有的文化内涵。翻译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中国的国际化,将会有更多的中文作品被译成外文,翻译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文化的传播,因此在翻译国俗语义词时,除了掌握必要的翻译策略外,对源语言和目的语两种语言的掌握也显得至关重要。本文虽然列举了一些例子,对国俗语义词的翻译进行了初步探讨,但是这对于整个文化层面内的国俗语义词来说,仍是冰山一角。所以笔者在对《吾国与吾民》中的国俗语义词翻译进行了分类探析之后,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深入学习国俗语义词的翻译,并在此基础上对国俗语义词的翻译有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Eugene A. Nida,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J].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8).

[2]王德春.国俗语义学和汉语国俗词典[J].辞书研究,1991(6).

[3] LIN YUTANG. My County and My People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4]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翻译通讯, 1984(2).

[5]林语堂.吾国与吾民[M]. 宝文堂书店, 1988.

[6]吴慧坚.翻译的条件与翻译的标准――以林语堂《吾国与吾民》为例[J].外语学刊, 2006(1).

[7]张树池.国俗语义及其翻译探索[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2).

[8]王银泉. “福娃”英译之争与文化负载词的汉英翻译策略[J].中国翻译,2006(3).

[9]戴文静,任晓霏.从林语堂《吾国与吾民》国俗语翻译看其翻译的现代性[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

俗语大全篇7

【关键词】 闽南文化传承;闽南俗语;漫画教学;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己的语言等文化符号和载体,就将失去自己民族的特色和身份,最终被外族所同化,历史上这样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的民族并非没有。可见,中华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载体,是难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而其中独特的地方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异彩纷呈的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不仅增添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内涵,而且充分显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品格,闽南文化就是其中极富代表性的一例。然而,随着社会的转型,人员流动的频繁和文化活动方式的多样性,灿烂多姿的闽南文化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在这样的背景下,依托中小学传承闽南文化自有其重要意义和现实性,且势在必行。而作为闽南地区的艺术教育工作者,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去挖掘、开发和传承本地特有的文化资源,并将其发扬光大,也是应尽的义务和应有的意识。

我们研究的“以漫画形式表现闽南俗语,构建闽南文化传承途径”的课题正是在上述背景下进行教学实践的,以期为闽南文化的传承建构一条行之有效的传播途径。

一、闽南语传承在当今教育中的困境与出路

闽南语是几千年来中国文化在交融互渗中形成的独有语种,堪称“晋唐古音”,现为我国方言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60种语言中的一种。闽南语具有古老性、独特性和厚实的文化底蕴,是独具特色的闽南文化的传承基础与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闽南语这种颇具代表性和实用性的方言,却有日益被冲淡的趋势和失去的危险。《泉州晚报》、《东南早报》等媒体曾以“闽南语的文化底蕴”为题进行报道:在闽南文化的核心区泉州城里,许多年轻父母认为让孩子从小就说普通话,发音就会标准,就不会有“地瓜腔”(闽南腔调)。父母的偏见导致许多孩子在生活中只会听和说普通话,而不会讲闽南话,即使偶尔听得懂闽南话也是一知半解,更别说用闽南俗语进行表达和运用了。显然,闽南语的弱化已经成为闽南地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闽南语的生存和保护正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为此,不少专家学者发出强烈的呼吁:闽南语是传播闽南文化的根基和重要载体。如果不加保护,不重传承,闽南地区许多优秀的地方文化、独特的传统习俗也将随之消失。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双重作用下,多项保护闽南语的工作已经启动,同时传统闽南文化课程也将全面进入泉州乃至闽南地区的中小学和幼儿园课堂,并将结合学科教学进行传承。

二、漫画创作对闽南谷语的作用

如今的孩子处在繁重的学习压力环境下,他们特别需要找寻一种自己喜欢的形式和媒介调剂紧张的情绪与释放心灵的重负。基于此,在教学中只有依托一种孩子喜欢的艺术形式,并以此为载体与所要传承的文化内容进行巧妙的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经过深入的思考和多方面的比较,我们决定采用漫画表现形式对与之在多方面具有相似性特点的闽南俗语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艺术化诠释。

漫画创作不仅在于让学生学习绘画技巧,它具有思想性、智慧性和艺术性等特点,特别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方面有着其它艺术表现形式替代不了的作用。它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和体验生活,从中提取具有思想内涵与情趣的创作素材,进而运用发散式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多角度的创意构想,从中找寻最佳的表现点,从而创作出具有思想性与艺术表现力的作品,以此提高欣赏与思辨能力。因此,体验富有闽南人文本色的俗语漫画创作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在创作中感受闽南俗语的智慧,也能让学生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放松,进而在幽默的氛围中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由此逐步促进他们良好人格品质的形成。2004年,国家教育部就在试行的《“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中写道:“漫画卡通越来越受到中小学师生的喜爱。收藏、临摹、设计创作漫画与卡通的同学已很普遍。学习优秀的漫画卡通作品,不仅可以增添生活的乐趣,愉悦身心,而且可以获得多方面的教育。其夸张幽默的形象、生动的情节和有创意的表现,能体现人的智慧和创造力。设计创作优秀的漫画卡通,还可以提升人的道德品质。”显然,开展漫画教学活动是在素质教育和传承文化的功能方面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契合点与切入口,它兼顾了美育、智育和德育的功能于一身。因此,依托学校开展漫画创作表现闽南俗语的教学实践活动,不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进一步推动新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和弘扬地方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闽南俗语的特点及其在漫画创作中的优势

闽南语的词汇与普通话一样分为两大部分,其中,一部分叫词语,就是我们日常所用的口语词;而另一部分叫俗语,即我们平常所说的一些有一定的含意、有固定的表达形式、简练通俗并富有哲理性的定型化语句。在日常生活中,闽南人往往喜欢用形象诙谐的语言来表达对于实际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与事物的感悟,这种形象诙谐的方言就是闽南俗语。

林华东先生在《泉州方言文化》一书中认为泉州方言俗谚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押韵上口,流畅回环。如“细空不补,大空叫苦”,意为小问题不解决,发展成大问题就难办了。二是形象生动,明快简练。如“鸡仔飞上树——假鸟”,嘲讽装模作样或喜欢多嘴的人。三是涵义丰富,耐人寻味。如“鸭仔落水身就浮——免惊”,意为遵循自然规律的东西其结果是肯定的,不必要惊慌失措。再如“空嘴哺舌”,比喻空谈无用;“掠龟走鳖”,意为顾此失彼;“有耳没嘴”,意为多听少讲,等等。从以上可以明显看出,闽南俗语与漫画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即二者都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表现手法达到幽默诙谐的艺术效果,以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或抨击人世间的假、恶、丑现象,从而充分表达作者对世事人情的看法。基于此,让学生以闽南俗语为素材,通过漫画创作的形式表现其内在的含义是非常适合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把闽南俗语再创作为漫画,不仅有利于营造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而且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所表现俗语的含义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准确运用俗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尽量挖掘、提炼、利用闽南俗语的精华,将其作为一种漫画教学资源,适时渗透,由此建立起漫画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闽南俗语和运用漫画形式表现闽南俗语的兴趣,使学生有一种亲近感和归属感。与此同时,把学生的视线吸引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利用思维导图通过发散性的构思方法的练习,让他们对闽南俗语漫画创作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动力。

经过上述实践,学生不仅学会了漫画创作的知识,也理解了所创作俗语的含义及获得将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相应场合进行表达运用的本领。

四、运用“思维导图”创作闽南俗语漫画的具体方法

在漫画创作初始,学生面对现成的表现题材——闽南俗语,大多不懂其读法和含义,因此,教师首先应朗读其准确的闽南语读音,直到学生会读为止,然后对该俗语进行解释,并在学生懂得其所表达含义的基础上让他们开始进行漫画构思。然而,此时学生若没有借助一定的构思方法,往往会在创作中觉得无从下手,施展不开。即使有些学生能一时画出自己的想法,也常常显得雷同且无新意,甚至是“图解式”的构思。为此,我们利用“思维导图”拓展学生的构思途径,激发学生找到与众不同的漫画创作点子。

思维导图是风靡全球的思维工具,许多漫画家或设计师就是利用思维导图创作出富有新意的作品。同样,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联想拓展也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下面就是我校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以闽南俗语“人喊跟人喊”为创作素材,在提炼出其“模仿”的含义后作为命题核心,进而运用“思维导图”设计有趣的情节,再用漫画形式进行表现的一个课例。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所表现俗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确立创作主题的核心。如“人喊跟人喊”这句闽南俗语的含义就是“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若用简单概念进行转换就是“模仿”。确定了“模仿”这个命题核心后,接着以此核心放射延伸出可以是“人物”的模仿,也可以是“动物”的模仿,再由其中的“人物”延伸出可以是“老人”或是“小孩”等的模仿;与其相似,“动物”也可以延伸出“老鼠”、“长颈鹿”、“袋鼠”等等的模仿。在启发学生联想延伸出众多的概念后,让他们进行概念间多层次的交叉组合,最后完成有趣的漫画构思。如小孩模仿老人有胡子、老鼠模仿人吹喇叭、老鼠模仿袋鼠有袋子、小孩模仿长颈鹿的脖子长……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发散构思,能让学生避开雷同的创作思路而另寻它途,从而让学生创作出新颖独特的作品。

在借助思维导图创作闽南俗语漫画的课堂上,学生们情绪高涨、思维敏锐、想象丰富、发言踊跃,一个个与众不同、富有创意的构思不时“闪亮登场”。在课外,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或借助网络等媒介积极收集有趣的闽南俗语,并在与同学相互交流中得到适时、自然的运用,引得同学间的欢笑声不断。

五、结语

俗语大全篇8

[关键词]《血色湘西》;民俗文化;多重话语;构建

民俗事象往往蕴涵着丰富复杂的文化意味,当它作为能指出现时往往会超越于具体事象之外,具有特殊的符号指称功能。作为大众文化的电视剧对民俗文化的渲染与表达使其具有构建多种话语的可能。2008年由湖南电视台拍摄的,获第24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剧奖的《血色湘西》就是以用镜头艺术充分展示湖湘民俗文化的审美性、多元性、复杂性和丰富性的叙事策略而构建起电视叙事话语多重语境与声音的成功之作。

《斑色湘西》故事的发生地在湖南湘西西部雪峰山下,是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崇山峻岭几乎使这儿与世隔绝。因而保留了不少古老神秘奇异的巫傩文化习俗以及秦汉以后融入的汉文化习俗。《血色湘西》将湘西原生态的风土民俗自然化、场景化、情境化、意象化,更重要的是它的镜头表达不是为民俗而民俗,而是将民俗融入人物命运的曲折变化与传奇故事的讲述中,用影像的方式将之展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能享受一场湘西民俗视听的盛宴并承受心灵的震撼。

乌丙安曾将民俗划分为四大类: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与游艺民俗。以此观之,《血色湘西》对民俗的展示是全方位的,也是富有创意的。高超的影像技术与唯美的镜头画面尽情展示了湘西优美壮丽的原始地域风貌,为隔绝在这远离世俗繁华现代文明的大山里的人们性情的淳朴原始、血性的刚烈做了铺垫。世世代代居住在这儿的人们有着自己独特的生产习惯、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及制度、行为规范、信仰、婚姻、节日庆典以及游艺等习俗。而这些边地习俗更是融进了以穗穗、月月与石三怒、耀文、耀武为代表的边地人因家族恩怨、情感纠葛而上演着悲悲喜喜的人生故事。在叙事镜头不断切换,光与影、色彩与构图、影调与景深等视觉元素以及语言、音响与音乐构建的声色世界里,巍峨绵延的雪峰山、清澈流淌的青岩潭、古朴原始的山寨民居与青石板小镇,以及淳厚朴实的山中百姓生活历历在目。这儿有造型别致的吊脚楼,身着蓝色印染花布,戴着大串精美银饰的少数民族姑娘;有赛龙舟、“祭龙头”的竞技,有庄重肃穆的祭拜山神、祖先的仪式;有男十八戴银环,赛龙船,女十六戴银锁,拜“梯玛”的竿子营成年人习俗;有韵味无限野性十足的“荤”山歌表情达意的火辣辣的爱情;有“山道”“水路”的生存地盘之争;有赤手空拳红衣红裤斗烈酒疯牛、赤脚竞速上刀梯、以香为靶双枪六响过天坑独木桥的“天坑”赌命;有“乱棍火海跳刀坑”的惊心动魄的生死劫难。有乡民们在崇山丛林中以弓箭、苗刀、鸟铳、竹签、陷阱和自制的土火炮,与拥有现代武器的日寇的殊死战斗。尤其是结合了苗族与土家族婚姻习俗特点的边地婚嫁习俗更是借助人物故事全面展开。如果说沈从文是以“风俗欣赏”方式用文学写作全方位地描绘着湘楚文化和苗文化的各个方面,着力凸显着“与主流文化迥然相异的边地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与价值观念体系,尤其是在山高水险、沟壑纵横的雄强自然背景下所展示的乡村男女的大胆泼辣、浪漫狂热和不拘礼法,对于神仙圣灵、傩神巫术、道士做法、妖精放蛊的虔诚崇拜和由衷敬畏,以及一般居民普遍厌恶金钱和权力、适性任情、淡泊生死的一派质朴醇厚、天真未凿。”那么《血色湘西》则用影像艺术,将具有浓郁民族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活”的形态展现在观众眼前,并涵纳于传奇故事的曲折演绎,在人生命运波诡云谲的叙事脉络中,实现了民俗影像用“异域情调来开拓读者(观众)的心胸,或者炫耀他的眼界”的审美价值。

约翰・菲斯克将电视代码分为三级:“一级代码,现实:外表、服装、化妆、环境、行为、言语、姿态、表情、声音等等;二级代码,艺术表现:摄像、照明、编剧、音乐、音响效果;传播常规表现代码,并以此规范下列表现手法,如:叙事、冲突、人物、动作、对白、场景、角色选配等等;三级代码:意识形态:把它们组成连贯的被社会接受的东西时,起组织作用的是意识形态代码。如个人主义、男权制度、种族、阶级、唯物主义、资本主义等等”。对电视素材的选择与编码是一部电视剧能否真正有效地表达编导意图并使电视剧获得主流话语认可获得成功的关键。《血色湘西》以“九一八”事变为背景,讲述了在日本大规模侵华战争背景下,湘西雪峰山下世代居住的麻溪铺镇人民,如何摒弃以往恩怨情仇,全力保家卫国、抗击日寇的故事。导演龚若飞将这部电视剧定位为抗战题材的主旋律剧,既尊重历史的真实,具有艺术的精神,满足人们对电视娱乐的需要,又具有政治的品格,契合当下意识形态的导向。这是一个艰难的创意过程。编导结合其历史事件,选择了从地域特色与民俗风情出发,在尊重地域风光民俗风情原生态的基础上,对民俗风情进行了个性化的具有主观叙事倾向与审美价值导向的选择与叙事编码。充分彰显其主流意识形态。

电视剧一开场,连用多个恢弘的场景与镜头来铺陈渲染叙述端午节赛龙舟的民俗节日。本来是以驱鬼逐疫、酬神纳吉为目的,表现其自然、祖先、鬼神崇拜及万物有灵观念的傩祭风俗在《血色湘西》的视听镜像中有了全新的阐释,呈现特殊的价值与意义。电视剧中的端午节、赛龙舟始终是围绕祭奠楚文化的核心人物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为叙事核心而展开的,为此编导不惜进行了刻意的又在情理之中的民俗虚构与编码。湘夫人庙、屈子祠、《祭屈子文》、祭龙头这些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已涵纳特别寓意的意象,经过编导的创意与符号编码,凸显其叙事主题意义。一个民族的民族意识、爱国精神、爱国行为绝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它沉淀在人们灵魂深处,外化在人们的一言一行里。而其民俗仪式是他们心灵世界的最鲜明的表达。而且,电视剧为张扬朴实诚信、血性阳刚的民族精神,特别塑造了田大有这样一个非常典型的山中硬汉。他靠榨油坊维持生计,穿着山中百姓普通衣裳,说话沉稳低调,一举一动都显得朴实憨厚,不善言辞甚至有些木讷。但就是他,顾大局、讲义气、重诺言,不愧是一个敢做敢当的好汉。在他身上正体现这一个民族的性格胆识、精神气质。

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而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自身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湘西雪峰山下这种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意识与阳刚精神的民俗仪式,无疑是其民族所生活的自然环境、民族历史的发展与文化传承造就的,彰显着这个民族浸润在骨血里的爱国情怀与刚烈意志。《血色湘西》将民俗 文化的表达与现代战争的书写连接在一起,从民族心灵、灵魂、民族精神的展现中,赞扬了“中华民族那种不畏、敢生敢死、有血性有胆气的民族性格;那种同仇敌忾、团结御辱的情感向心力;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那种共赴国难、为国捐躯的民族大义和牺牲精神”。编导正是通过民俗符码的选择与叙事编码,构建起主流话语的自然性、权威性和神圣性。

《血色湘西》在对民俗讲述的多元化的叙事格局中,更以一种现代精神和崭新的艺术视角,将民俗作为一种影视符码承载着创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精英话语的生命感悟、文化反思与价值判断。

在一个经济政治全球化的时代,张扬地域民俗文化行为本身就意味着对自身历史和文化的坚守。湘楚自然地理特点与历史文化的传承造就的湘楚文化崇尚自然、尚武、崇神信巫、惟情尚信等主要特征在电视作品中得到充分展现。剧中设置的贯穿全剧的两件民俗器物“银耳环”和“牛角刀”很有象征意蕴。剧中创意“杆子营男子十八戴银耳环”成人民俗仪式,尽情展示了这个地方的历史、现实与内在的精神气质。而“牛角刀”作为具有视觉效果的定情物将石三怒与穗穗之间的苦难坎坷、痴迷坚定的爱情渲染得淋漓尽致,表现了湖湘地域男儿重信“湘女多情”的文化现象。

当然,在赞美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电视编导也没有忽视对乡土文化中落后愚昧的一面予以探讨与批判。广大乡村所保留并坚守的民风民俗也时时流露着一个延续了1000多年封建社会所沉淀下人们的灵魂的灰色和病态。尤其是在雪峰山这样封闭得几乎与世隔绝的大山环境里,更是保留着许多原始野蛮落后的风俗。“天坑赌命定胜负”的残忍的输赢方式;“倒帮出寨”就要“乱棍火海跳刀坑”过鬼门关的寨规;还有耀武失去性能力后习以为然的夜夜对月月的暴打与羞辱;因月月违背所谓礼法就要“投天坑”的残酷的族规家法等等,都暴露着这个地方的愚昧、野蛮与落后。电视剧在用镜头充分展示这个地域风景之美民风之淳亦如世外桃源的同时,将镜头亦对准了这个远离现代文明的偏僻地域野蛮落后的一面。但遗憾的是因为编导摄像过于追求其视觉效果的欣赏性、刺激性、娱乐性,对这些落后习俗的镜头运用铺陈舒展张扬,缺少批判的锋芒。某些情节发展还流露出男权中心意识。月月对悲惨命运的屈从与对耀武爱情的坚守,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夫权文化对女性压迫的残忍性与悲剧性揭示。

“电视首先构筑自己的世界观,然后通过它自己的一套编辑、选择及摄影方法使之自然化并成为一种正确的观点。”湘西民俗的选择与编码使《血色湘西》成为能够容纳多种声音并且使这些声音相互杂糅渗透,以此成功地表达叙事者主观倾向的艺术精品。与《闯关东》《大染坊》等当代众多优秀电视剧一样,均能以民风民俗叙事为其叙事品格,借助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叙事符码具有能指的单一与所指的多重意蕴的特点,有效地将其三种话语声音杂糅在一起,既实现主流话语所张扬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引导、行为规范与教育教化作用,又能蕴涵精英文化所探求的生命意识、批判意识、文化意识等触及人类灵魂与生存意义思考的哲学,还能将两者显得较为沉重的话题与遵循快乐原则叙事的具有通俗性、传奇性、观赏性、娱乐性、煽情性的大众话语品格相融合。创作出多元文化时代既能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又能表达精英文化的内涵深度、并能为大众普遍喜爱具有市场魅力的精品力作。

上一篇: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下一篇:狼的诱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