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饿坏了那匹马主要内容范文

时间:2023-11-13 06:06:53

别饿坏了那匹马主要内容

别饿坏了那匹马主要内容篇1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创设,是指为了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或者相同的氛围或者场景,以此引导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促使其心理机能和谐而又全面地发展。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模式大多为“教师讲,学生听”。然而,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标的深入实施,上述教学模式不仅日益显现其弊端,而且与“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向导”的现代教育理念已经显得格格不入。此等情势之下,情境创设运用而生。那么,在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怎样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阅读情境呢?

1演示模型创设情景

小学生鉴于知识储备的薄弱,对说明文介绍的事物往往感到比较陌生与抽象。教学时,为了引导学生感知并熟悉说明对象,我们可以把实物或者模型带入课堂,为学生创设实物或者模型演示的情境,指导学生观察说明对象。在此过程中,教师配以准确的生动的语言描绘,让学生了解与熟悉说明对象。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 考虑到学生对于“地球”这个概念缺乏最基本的了解,笔者曾把地球仪带入教室,指着地球仪对学生说:“地球很大,但是我们的科学家根据一定的比例把我们居住的地球缩小,做成这个地球模型,学名‘地球仪’。我们就住在这上面。”之后,笔者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了解地球仪中的下列问题:地球半径、水资源、森林资源、目前被开发与被污染的状况等,由此顺利导入新课。如此,既激起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又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教学效果非常好。

2还原生活场景创设情景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原生活场景创设情境,就是将课文中抽象的文字演绎成与学生非常贴近的真实生活,引导学生加以理解与体验,由此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教学《窃书记》时, 笔者将讲台布置成一个小小的书店,讲桌上放着我从家里带来的一摞书本。而后,请同学们翻到课文,一边倾听笔者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播放的这篇课文的配乐朗读,一边用笔在课文中分别圈出“我”“窃书”的过程及“窃书”后的喜悦心情等方面的语句。然后,笔者指着讲台对学生们说:“这就是课文中描写的那个书店,这里有窃书少年要窃读的书。哪位同学有兴趣上讲台表演课文中‘窃书’少年‘窃书’的经过、心理活动以及‘窃书’成功后的喜悦心情?”学生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结果一个比一个表演得好。

3再现图画创设情景

语文课文虽不及数学等学科抽象,但是诸如《匆匆》《索溪峪的“野”》《大瀑布的葬礼》等课文,还是比较抽象、陌生与深奥难懂的。这就是教材的编者给上述课文配备插图的原因。因为,语言文字的描述对表情达意、描摹事物的状态等毕竟难以尽述,况且对于陌生的事物,学生一时也难以接受。故此,阅读教学时, 笔者常常利用再现图画丰富与形象课文内容的方式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现图画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张挂教学挂图,运用多媒体设置放大课文插图或者播放PPT幻灯片等,有时候笔者也用简笔画勾勒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画。教学《索溪峪的“野”》时,学生因为没到过张家界索溪峪,无法感知索溪峪中“山是野的”“水是野的”“野物是野的”“游人也是野的”的深刻含义,笔者就运用多媒体设施播放与索溪峪的山、水、野生动物、游客等相关的图片给学生欣赏,将索溪峪的“野”趣立体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学生便在极短的时间内理解了课文内容。

4言语导引创设情景

尚在接受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尚未具备高深的阅读水平。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常常不具备具体感知艺术形象的能力。故此,阅读教学时,笔者常常运用言语导引的方式创设情景,将学生引入到课文特定的情境中,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发展想象思维。教学《月光曲》时,笔者一边播放《月光曲》的背景音乐,一边用下列言语导引创设情景:“请同学们微闭眼睛,跟着老师与皮鞋匠、盲姑娘等一起面朝大海。然后,请同学们想象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大海中冉冉上升的情景:海面上微波粼粼,银光闪烁……月亮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越升越高了。忽然,海面上飓风大作,巨浪滔天。雪白的浪花在月光的照耀下,一个接一个地涌向岸边……”如此,学生在音乐与言语的导引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顺利地进入了课文营造的意境之中,为深刻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

5角色表演创设情景

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了不少寓言故事、童话故事、历史故事、现当代故事等,比如《卖火柴的小姑娘》《穷人》《将相和》《别饿坏了那匹马》等即是。这些故事都是学生表演课本剧的极好素材。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最乐于表演课本剧,以此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故此,教学上述课文时,笔者常常充分利用上述课文故事的素材,引导学生将之改写成简单的课本剧进行表演,以此创设情景。如此,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兴趣,又培养与提高了学生的表演水平。教学《别饿坏了那匹马》时,笔者指导学生在熟读深思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选出三位表演水平比较高的学生上讲台分角色表演这篇文章的课本剧。其中一位学生表演作者“我”,一位学生扮演“残疾青年”,一位学生扮演“我”的父亲。三位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行设计、表演对话、动作、表情等,其他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给三位小演员分别打分,评选最佳演员。在此过程中,学生们既亲历了《别饿坏了那匹马》的故事情节,又听到看到了《别饿坏了那匹马》的戏剧性表演,对课文的理解也由此加深。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形象的、立体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形象、具体、生动的阅读环境,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了出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学生的审美感受被最大限度地丰富起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也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 詹德塘.小学语文学科“研学问题”设计内容的情境创设研究[J].亚太教育,2015(2).

别饿坏了那匹马主要内容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思维训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过程正确与否,思维品质的高下,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要自觉遵循教育心理学的规律,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造条件,增强学生参与意识,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脑思考、动手写作,多层次、全方位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动眼观察,启发思维

观察是思维的起点,有人称观察是“思维的知觉”。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的显著特点,指导学生动眼观察,以启发其思维。小学生因其年龄关系,对文字往往不感兴趣,而对具体可感的彩图却兴致勃勃的。把握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利用课文插图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指导他们学习新课。如在教学《亲人》时,教师先指导学生看图:从小姑娘的装饰可以看出她在这里干什么?老奶奶为什么要捧着小姑娘的头?从年龄上看她们可能是什么关系?课文题目叫《亲人》,她们真是“亲人”吗?利用插图指导学生动眼观察,切合了他们好奇心强的特点,可以较好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为掌握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事实上,观察与思维是互为表里的统一体,学生由近及远,由人到景,从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从人物的衣着动作到表情的观察过程,也就是他们沿着这一路线展开思维的过程;只不过观察是思维的外显行为,而思维则是观察的内在活动罢了。充分认识观察与思维的内在关系,我们就能更加自觉地通过动眼观察来启发学生的思维。

二、动口表达,激发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结果,人们的认识活动都是通过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的,只有通过语言的表达,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动口的欲望。要善于启发,善于设问,将问题摆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不断设疑,问疑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动口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仅以提问而言,就有“直问”和“曲问”之分。所谓“直问”,是指疏通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较为直白的提问;所谓“曲问”,是指有一定难度,富有思考性的提问。为了能够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受到训练,我们必须因材施教,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可多用“直问”,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多用“曲问”。动口表达的训练还应注意思维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首先,必须准确地回答问题,也就是说要扣住问题的中心,答在点子上,而不是答非所问。只有这样的动口表达才具有思维的准确性。其次,要求学生完整地回答问题,就所答的内容来说应是全面的,就所用的语言来说在结构上是最完整的。也只有这样的动口表达才具有思维的完整性。

三、动脑思考,展开思维

启发动脑,培养学生多思考的习惯,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学习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反映在思考问题的自觉性上。教学是要鼓励学生动脑,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培养获得知识的能力。启发动脑,要在知识的关键处质疑,在思维的展开点设问,做到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由浅到深,由表及里,富有启发性。这里有两种倾向需要注意纠正:一种是训练要求过低,没有动脑思考的价值。例如《别饿坏了那匹马》这一课中的“别饿坏了那匹马”一句在课文中出现过三次,每次出现的用意是不一样的。有位教师在教学中直接说出了“别饿坏了那匹马”,不仅告诉学生分别是什么用意,而且进行板书,这是让学生“伸伸手,结果子”,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没有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另一种是人为制造深奥,损害了学生动脑思考的积极性。如《我爱故乡的杨梅》第一段:“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仅此一句很平实,明白的话,有的教师却要学生动脑思考,完成四项训练:一是“浓缩”,要求学生把这句话的词语“浓缩”出来。二是“类比、递向思考”,要求学生“类比”各自的故乡,各自喜爱的水果,并据此作莫名的“递向思考”。三是“剖切”,要求学生将这句话“剖切”成上半句和下半句。四是“聚敛”,要求学生把“剖切”开的两部分再找“闪光点”,如“爱”字,并以此为所谓的“闪光窗口”,“辐射”开去,领会出段意,从而在心中“泛起”所谓的“一波涟漪”。由此不难看到,这种人为制造的深奥训练,把本来平实的语句变得晦涩难懂,乍看起来是一种“创新”,但仔细审视就会发现其华而不实的石弊。如此动脑思考,只会把学生的思路搞乱,当予以纠正。

四、动手写作,拓展思维

写作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复杂思维过程。从材料的收集,到主题提炼,到语言的选用等,都离不开慎密的思考。学生作文的过程,就是观察事物——收集材料——思维加工——转化为语言文字的反映过程。因此,动手写作,是拓展学生思维领域,提高学生思维层次的重要途径。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动手写作有仿写、续写、改写、命题作文等多种形式。仿写要根据小学连句成段的一些规律,采用下列几种形式来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一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仿写,二是按总起分述的顺序进行仿写,三是按人物连续动作的先后顺序进行仿写。在进行仿写训练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根据课文里所写的人物心理活动,对话或故事情节、场面,启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进行联想补充,再进行续写或改写。例如《穷人》一课当桑娜告诉丈夫自己已经把孩子抱回家后,课文就戛然而止了。孩子的命运会怎么样呢?桑娜与渔夫又会带领孩子怎样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这些问题牵动着学生的心,这时,就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造,进行续写。古诗语言精练,意境优美,教学时可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改写。例如,学习了《送孟浩然之广陵》后,学生懂得了李白对老朋友情深谊厚。教师可启发:李白在什么情况下为老朋友送行?他怎么为老朋友送行?会说什么?看着孤帆远去,李白心情怎样?学生受到启发后驰骋想象,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别的情景跃然于脑海,再动笔改写就化难为易了。至于命题作文,则是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带有创造性的高层次的思维训练。

别饿坏了那匹马主要内容篇3

关键词:备课;朗读;课堂练笔;阅读指导

一直以来,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也是为整个学习阶段做好铺垫的关键时期。学生语文能力的强弱,语文素养的高低基本取决于此。而阅读教学这一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重视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走向新高的突破口。而阅读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又是关键,究竟怎样的课堂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得到实质的提升?这些能力的培养教师又将做到哪些方面,注意哪些地方呢?

一、备课是起点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认为备课不等于写教案,教案只是备课环节的最后一个步骤。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备课是相当艰巨、复杂的一项工程。教师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备自己。(1)教师备课得有个全局观念,要清楚小学阶段的整体教学目标是什么,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每一册要达到什么目标,每个单元的目标是什么,而单元目标下,你的课文教学是否应了教学目标?每一堂课你的目标达到了什么标准,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此,你的教学方案才能有根据、有价值。(2)教师要深入钻研文本,通过反复地阅读教材把握教材内容,了解文本所传达的真谛,挖掘教材的教学价值与文学价值,拓展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许申高的文章《别饿坏了那匹马》,文中三次出现“别饿坏了那匹马”。这些特别的地方首先就应该引起教师的注意。前两次是因为残疾青年为了使“我”无所顾忌地来看书,用善意的谎言来取得我的信任。但细心的老师在自我朗读的过程中就会发现,文中的“马”不仅指那匹不存在的马,还指“我”,“别饿坏了那匹马”其实是说“别让嗜书如命的我没书读而处于饥饿状态”,由此体现出残疾青年对我的良苦用心。而这一层意思很容易就会被遗漏掉,所以教师要留心细节,结合生活实际和已有的水平抓住文本深层次的含义。只有教师的文本解读达到了一定水平,才能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方案,在课堂上去引导学生挖掘出有思想、有价值的东西。(3)阅读参考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材料、文献也相当重要,对这些资料的了解能很好地辅助教师深入解读文本内涵,开阔教师视野,扩展思路,能有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尴尬,适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为课堂教学做铺垫和渲染,这种主题阅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发展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试问,还有什么比能激发学生主动求知、学习兴趣更重要?(4)了解学生的现状,备课不应该把全班学生看做一个整体统一准备教学目标与方案,而应该针对不同水平,不同学习态度的学生在备课中设置与其相应的教学环节,如特意针对班级部分后进生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这些问题稍微动动脑筋就能作答,再通过教师及时的鼓励,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争取每个层次的学生每一堂课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学到东西,这样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课堂,也是我们教师应当竭尽全力追求的备课境界。(5)教师还应具有较高的朗读水平和书写功夫,备课时做到熟悉教材内容,能符合语境地、有感情地朗读出文中的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段落,以致课堂范读时理直气壮,为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解读教材重点。而对于具有较高模仿能力的学生来说,一手漂亮的黑板字能为课堂及教师个人魅力增分不少,人皆有爱美之心,模仿您的字,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看您规范而充满艺术感的板书是一种享受。(6)语文教师除了这些还得广泛阅读各级各类书籍。有些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成绩而局限性地选择了功利性阅读,阅读书籍只针对于教学理论,教学专著类书籍。其实这样的阅读并不能使教师全面发展,也不能很好地满足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文学名著、社会杂志、报刊、哲学甚至佛学等方面的广泛阅读能提高个人的文学修养,提升精神境界、开阔视野,使教师成为一个能写善思,有文化底蕴的人,做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于一个老师来说备课是一辈子的事,而不仅仅是伏案写作那一会儿。所以,上课如烹饪,一道好菜,除了要有充分上好的食材,还要有一个厨子经久的磨炼。

二、朗读是关键

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朗读。”好的朗读是一堂阅读教学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朗读至关重要。新课标要求高段阅读教学中朗读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这是一个分步骤、有计划的训练过程,其要求最高就是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感情朗读是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读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感情态度,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训练朗读做到哪些呢?(1)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在训练学生朗读时切忌急躁。很多时候,教师担心朗读耽搁时间太长会延误教学进度,不愿把时间花费在学生吃力的朗读上,导致朗读训练并未得到落实,而是走走过场。试问,朗读作为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你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去训练,只匆匆完成教学内容,你的教学目的真的达到了要求吗?这岂不是舍本逐末?因此,学生朗读时你一定要静下心来听,读得不正确、不好的地方要耐心指导,直到学生能把这个地方读正确,读好为止。久而久之,学生的朗读水平自然会在您一次又一次的指导中进步。(2)教师的范读不可小觑。精美的范读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备课时如果教师已经在朗读上做足功夫,那么在学生理解有困难、或朗读始终不到位的地方你恰到好处的朗读确实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不但为课堂锦上添花,还能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那么这堂课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何乐而不为呢?(3)关注标点符号在文中的作用。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如,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中省略号和感叹的运用。文中第九自然段中讲到桑娜从死去的邻居家抱回两个孤儿后她的心情变得特别忐忑,为了表现她不安的心情和纷乱的思绪,本自然段多次用到省略号,每一处省略号都暗示着她的思绪跳跃不安,那么学生在朗读时,就要注意此处的省略即桑娜担心、焦虑、同情、惊恐、自责等多种情绪的杂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出每一种语气,也可以试着把多种情绪都读出来。在反复的朗读中让学生去感受桑娜的心,感受她的善良和大爱精神。后面几个自然段里感叹号的频繁使用更是体现了渔夫一家生活的不易和渔夫善良的品质。所以朗读中应注意到不同标点符号其不同的用意应当用到不同的语气、语调,才让学生在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中走进人物的内心和精神世界,深入地理解文本内涵。(4)适当的渲染气氛、创设情境对朗读是否入味相当重要。学生的内心世界其实是细腻而敏感的,但这些潜在的东西需要诱导才能散发出来。如,在教《穷人》一课第一自然段的环境描写片段时,播放了一段《波涛汹涌》的音频,让学生从音频里去感受寒风呼啸、波涛汹涌的恶劣天气。学生听完后感慨万千:如此恶劣的天气,渔夫竟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出海打鱼。从他们的表达中我听出他们完全能感受这一家人生活的艰辛,这时我再要求大家带着自己的理解去读文中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话,果不出所料,同学们把这句话朗读得非常带感情,朗读声中感受到了海风的剧烈,波涛的汹涌澎湃,更感受到了学生对渔夫一家贫穷命运的叹息与深深的同情。接着我又让学生读“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严寒和风暴出去打鱼……菜只有鱼”,学生抑扬顿挫的朗读,有心酸,有同情,有无奈……为了让学生更切身地去体会,我让他们以手代脚放到冰冷的地上半分钟,去感受“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的痛苦。通过这些渲染,文中所表达的东西学生已能深切感受,为后面展现渔夫、桑娜的高贵品质做足了准备,这也正是作者用笔精妙之处。在这样的渲染和情境创设下学生的朗读自然也就入味七八分了,对课文的解读也有了自己独特的看法。(5)多种方法的朗读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我们不妨让个别朗读、集体朗读、小组朗读、男女生分开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充满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这样的课堂书声琅琅,学生兴趣盎然,活跃了课堂气氛,抓住了学生注意力,缓解了学习疲劳,更重要的是大声朗读能刺激大脑语言皮层,使我们更加乐学会思。多次读过的东西铭记于心,越来越多的精彩句段积淀在他们的语言库里,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积累,提高写作水平,让他们的文章佳句迭出,精彩不断,还能不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勤动笔墨是抓手

有句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强调我们学生在自主阅读和听课时在书上或笔记本上作批注、勾画、写心得体会等。其实勤动笔墨不只指这些,课堂练笔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素养的提高就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因此,阅读教学课上的“写”我认为重点还是指随文练笔。但随文练笔绝不是为了练笔而练笔,这是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之一。而是通过渲染气氛,有感情朗读等方法把学生情绪推到一个高潮点,如果学生已经达到了愤而发的临界点,这时候教师顺势而为让学生一吐为快,当然这样的练笔已经掩盖了练笔的本来面目,学生有感而发,当然情感喷涌,文思流畅,精彩文字自然落成。如,《穷人》一课中,在学生深切感受了渔夫和桑娜生活的艰辛,以及穷困生活里依然还那么勤劳和善良后,我再让学生完成课后小练笔,学生结合课文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展开续写,几分钟的时间里学生就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而且内容真实感人,还把渔夫、桑娜的善良和勤劳表现得更加突出。当然,如何施展练笔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有些精美片段适合仿写,那就要求学生积累精美词句,学习其遣词造句,从而进行模仿性创作;有些适合先通过学习其谋篇布局、表达顺序后再进行自我创作,这样方能做到心中有文章的全局观念。好的课堂、精心设计的练笔能促进学生的写作水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切不可放任自流。

四、课外阅读是渠道

著名特级教师斯霞说:“指导学生阅读优秀的课外书籍,不但可以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效果,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词语,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更为重要的还在于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对于普通教师来说,无疑于找到了一直以来语文教学质量不高的一大病因――学生不爱读课外书,不会读课外书。那么这就应该从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如何正确选择、如何正确阅读入手。

首先,培养阅读兴趣。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孩子如果有了阅读兴趣,老师和家长就不用担心他们的阅读了。(1)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的兴趣点和阅读水平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低年级主要推荐一些图文并茂的童话、寓言、儿歌等形式丰富的读物,高年级则可以推荐阅读名人故事、文学名著、杂志、专刊类书籍。随着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知识量的增加不断变换阅读内容。(2)阅读教学课堂上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某一类书籍或某一作者的书籍进行集中阅读产生兴趣。(3)教师推荐阅读,教师的阅读水平应该高于自己的学生,在阅读中能快速把握作品内容和写作特色,阅读后教师加以引导推荐,比学生盲目地看课外书效果更好。(4)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读书心得,互相推荐优秀的阅读书籍,还可以向同学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交流好的读书方法,并把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探讨并改进。

然后是指导阅读。阅读指导是一门学问,教师是不可让学生放任自流的。这样既不能达到阅读效果,又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指导课外阅读,先关注课本的阅读,只有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正确拼读课文内容,正确理解词句的含义,对课本内容产生了兴趣才有可能对相关及类似文章有阅读的欲望。如,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声色情意,我们在学了课文《山中访友》后可以去读一读作者李汉荣写的其他关于描写大自然的文章,也可以在学完《山雨》后读读作者赵丽宏描写自然风光的作品。从中总结他们的文字风格,写作特色,更全面、直观地了解写景状物这类文章的特色。第五单元认识了解鲁迅后可以推荐学生去读一读他的《故乡》《阿Q正传》《狂人日记》《祝福》等相关的文章,也可以读读其他作者写鲁迅的文章,加深人物印象,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兴趣,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甚至对其人生价值观、思想境界都有一定的升华。

当然,要全面提升阅读教学效率需要下的功夫远远不止这些,但如果能把这几方面做好,您的阅读教学课将会上升一个新高度,学生的能力和语文素养也会大大提高。作为一名当代语文教师,应该抱有虔诚的态度在探索教学方法的道路上行走下去,愿通过语文老师的不懈努力,我们的语文课堂越来越高效,越来越精彩。

参考文献:

别饿坏了那匹马主要内容篇4

   学生《神笔马良》读后感

   读了《神笔马良》我有很多感受。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神笔马良》的主要内容:

   从前有个孩子叫马良,他特别爱画画,画什么都像活的一样。他的家里非常穷,买不起笔。一天,他干完活回到窑洞里休息。在这时,窑洞里亮起了金色的光芒,一个白胡子老爷爷给了他一支神笔,并交代要好好用它。当马良醒来时,以为是梦,可是老爷爷送给他的哪支笔就在他手中。

   后来,马良就专门帮助穷苦人家画他们需要的东西,人们都非常感谢他。不久,被官府和皇上知道了,就把马良抓了过去,马良用神笔一次次摆脱了困扰,最后还把皇上淹死了。马良又回到自己的家乡继续给穷人画画。

   我从马良身上学到了善良,懂得了我们要用自己的能力尽力帮助别人。同时,也从马良身上学到了不怕困难,同坏人斗争到底的勇气。“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我要用我的爱心和自己的能力来帮助别人,让我们每天都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

   如果马良来到21世纪,他会用那只神笔画好多的课本,送给那些生活困难而无法上学的小朋友;马良还要画好多的学习用品,给那些买不起学习用品的同学送去;马良还会画好多电视机,送到贫困山村去,让小伙伴们从此走出大山,认识世界;他会画一堆又一堆的粮食,送给哪多灾多难的国家,让那些吃不上饭的人们不再挨饿;他还会画好多好多的房子,送给那些遭受战争的城市,让那些失去家的人们居住,不管刮风下雨,都不在发愁。

   愿马良的神笔能让天下人幸福、美满。

   学生《神笔马良》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叫做《神笔马良》。

   这本书讲的是有一个小孩叫马良,他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只能靠自己打柴、割草过日子。

   他很喜欢画画,可是他一支笔也没有。只能在上山打柴时,每天折一根树枝,在沙地上画画。一年一年过去了,马良学画画从没有一天间断过。当然,他的画画进步也很大啦。一天晚上,马良躺在窑洞里,很快就睡着了。半夜不知什么时候,洞里发出了一道五彩的光芒,来了一个白胡子的老人,他给了马良一支神笔。还说:“马良,好好珍惜它。”马良一惊,就醒了过来。

   他以为是梦,可那不是梦。马良拿起笔,从家里跑了出去,他在地面上试了一试,他画出来的东西变成了真的,马良很高兴。他拿着神笔为穷人们画需要的东西。大财主听说了,去抓马良。马良灵机一动,画出了一匹马,跑出村了。他到了城里,皇帝派人把马良抓起来。皇帝要马良画一个摇钱树,马良先画了一片大海,然后,他画了一棵摇钱树,画在海的`对岸,再画一艘船给皇帝。皇帝坐上船,说:“太慢了。”马良画了几阵风,皇帝说:“风够了。”马良不听,继续画风。船翻了,皇帝淹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像马良一样做好事帮助别人,不能像大财主和皇帝一样贪心。这让我想到了《增广贤文》里的一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日子未到。”

   学生《神笔马良》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神笔马良》,我觉得写得非常好,于是想写一下读后感。

   我读完知道,里面的马良是一个非常可怜的孩子,从小父母就死了。但他有一个梦想。想成为画家,当他向别人借笔的时候,别人都拒之门外,甚至还打她。有一天,马良做梦梦见有一个老人送他一支笔,结果醒了之后却发现是真的,而且还有魔力。于是他帮助人,但却被官府的人诛杀。

别饿坏了那匹马主要内容篇5

物质“穷养”,精神“富养”

家长说事:

在美国费城纳尔逊中学门口有两尊雕塑,左边是一只苍鹰,右边是一匹奔马。雕塑所要表达的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鹏程万里和马到成功,而是象征一只饿死的鹰和一匹被剥了皮的马。原来,那只苍鹰为了加速实现飞遍五大洲七大洋的伟大理想,练就了高超优雅的飞行本领,结果忘了学习觅食,只飞了4天就饿死了。那匹奔马嫌第一位主人──磨坊老板给的活多,就乞求上帝把它换到农夫家,而后又嫌农夫喂的饲料少,要求再换主人,最后到了皮匠家――不必干活,饲料又多,好不惬意。然而没过多少天,它的皮就被皮匠剥下来做了皮革。

家长的讨论:

明明父母:现在,很多孩子的成长条件之优越远非上一代人所能企及,为孩子营造一个丰裕的环境,满足孩子的所有愿望,是父母的梦想和夙愿。但是如果一个人连起码的独立生存能力都没有,连对父母的感恩之情都没有,即便才华横溢,成就斐然,都不算是一个健全的人。

箴箴妈妈:我认为小孩子精神上要“富养”,而物质上要“穷养”。所谓精神上“富养”,是指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让孩子多学些本领,多受些精神上的熏陶;所谓物质上“穷养”,是指不要攀比,衣着大方得体即可,不要怕冷畏热。

澄澄父母:不能娇惯孩子,那样很自然地会给孩子带来不恰当的“优越感”。比如什么好吃的都给孩子,穿的衣服呢,有多好的就买多好的,玩具也成堆地买,等等。我认为这些会让孩子无所适从,或者使孩子霸道任性。当然,孩子是脆弱的,缺乏分辨力,极易受到挫伤,因此我们也不能将孩子置于一种抬不起头的境地,应该让孩子享受到“社会平均”的物质条件。

小琴点评:

“富养不等于溺爱,穷养不等于虐待”,不管“富养”或“穷养”,家长需要把握适度原则,不能对孩子“有求必应”。“富养”或“穷养”,都不能忽视了孩子良好品质的培养,譬如,知恩图报,感恩之心,勤俭节约,等等。所谓精神“富养”是指给孩子提供各种可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让孩子知晓生活的规则和道理。世界上为数不少的大富豪都持这样一种教养理念:再富也要穷孩子,并且躬行实践。所谓物质“穷养”是指不肆意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对孩子的物质需要应该有所限制有所控制。“不溺爱孩子”不是一句口号,需要家长以身作则付诸实践,让孩子从对生活的体悟中来汲取精神食粮。

“穷养”、“富养”VS“顺其自然”

小琴说事:

小新父母都有着很体面的工作,收入也不错,因此小新想要什么,小新父母基本都能让他得到满足。但是小新父母心里也很矛盾:一方面他们担心这样会使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性格太软弱;另一方面又不忍心让孩子吃一点点苦,什么都想让自己家孩子最好……

家长的讨论:

悦奕父母:顺其自然,量力而行。如果家里条件允许的话,给孩子买一些好看的衣服、喜欢的玩具,也不是什么坏事。

铃铃父母:既有从贫穷家庭出来创业成功的人士,也有由中产阶级家庭培养出来的成功人士,“穷养”和“富养”都可能造就人才。我认为不必刻意,只要符合自己的财力,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就可以了。

钊钊父母:家里条件很好的话反而需要适当的“穷养”,让孩子多经历一些;而生活比较拮据的家庭却要“富养”,避免小孩从小心理不平衡,让阳光尽可能普照每一个孩子。

小琴点评:

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和物质生活的充裕使得父母们即使倾其所有也不愿亏待自己的孩子。我们没有必要把孩子放到穷困山区锻炼,但是对孩子的“爱”有所保留也是必要的。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不必刻意。其实“顺其自然”对做家长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即家长必须事事以身作则。但是,现实情况往往不尽如人意,很多家长与子女相处的时间不多,交流沟通少,或者家长本人还存在很多不恰当的言行,祖辈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观念不一致,这种“顺其自然”的做法等于对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不闻不问,甚至有时教育效果还适得其反,给孩子树立了一个负面的学习榜样。

譬如,祖辈教养往往对孩子的饥寒呵护有加,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灵成长;还有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知识量的增加和技能的习得,而忽视孩子个性的发展和兴趣的培养;还有些年轻的爸爸妈妈自己对教育问题意识不够,把小孩当成“宠物”来养,使孩子任性而胆小。这些现象都在不断地提醒现代父母:我们要做一个称职的爸爸妈妈,孩子的教育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父母应该针对自身的情况及时纠正或弥补教育行为,取得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祖辈与父辈之间的沟通。

“穷养”还是“富养”,

男女是否不一样

家长说事:

有种说法认为,生女儿要比生儿子负担轻。看我们单位里的小姑娘天天大鱼大肉,过得很滋润;男孩子却省吃俭用,攒钱娶媳妇。我们家是女儿,她想要的只要我能满足的我都满足她,我觉得女儿就是要在宠爱中长大,这样养出来的小姑娘才充满自信。

家长的讨论:

骏骏父母:实际上现在都是一个孩子,不论男女都是家里的宝贝,父母对孩子都会无条件地献出自己的爱。至于“富养”还是“穷养”,我觉得不要刻意地做,关键是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全面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佳盈父母: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不必刻意地去“穷养”或者“富养”,平凡生活也一样会给孩子带来幸福快乐!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学习必要的生存和生活技能,以安身立命,寻求发展。

小琴点评:

传统观点是男孩子就应该做“拼命三郎”挣钱养家,而女孩子就应该做“窈窕淑女”。从家长的谈话中可以看出,这种现象显得实际与流行。

事实上,女孩子和男孩子一样,同样承担着社会责任。一般情况下,社会传统给予男性的定位是挣钱养家,对女性的定位是生育子女和照顾家庭,但现在有不少家庭是专职爸爸和职业妈妈。现代社会,女性越来越多地加入了被男性垄断的传统行业,并且表现卓越,这也说明了女性和男性在行业分工上没有严格的界限划分。

别饿坏了那匹马主要内容篇6

《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以较为完美的艺术 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的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欢迎大家参阅。

格列佛游记读书心得1作者书名:乔纳森·斯威夫《格列佛游记》

内容简介:

格列佛于1699年开始第一次旅行,格列佛在海上遇到了一个叫利夫普特的国家,但格列佛觉得那里的人不善良,就走了,回到了家乡。可不久他又开始了新的旅程:先是到了布罗卜丁奈格、又是勒皮。他和拉格奈格,最后到了奇怪的慧骃国……

格列佛游记好词:

筋疲力尽、绝无人烟、又长有密、能吃能喝、持续的、静静的、魂飞魄散、纷纷倒地、奇怪的`、必死无疑、--大海、济济一堂、衣服陈旧、高度发达、令人惊讶、难以置信、慷慨大方、无尽生活、策划阴谋、长而低矮、飘洋过海;

格列佛游记佳句:

1.他把我带到了一个又长而低矮的建筑前,里面有几个大而通风的房间,里面没有家具;

其中他的马正舒适地站着或躺在地板上或者毯子上。

2.然后那两匹马走近我,非常感兴趣地看着我的脸和衣服;

他们又互相谈话,然后第一匹马叫我跟他走。

我的感悟:

我觉得人不应该互相残杀、诈骗、战争,应该像慧骃一样天真浪漫,什么事也不操心。其实这样也不好,因为我也尝试过天真、啥事儿不操心,其实这是不可能的。

格列佛游记读书心得2我打算起来,却动弹不得,我仰天躺着,这时才发现胳膊、腿都紧紧地被缚在地上;我的头发又长又密,也被缚在地上。我觉得从腋窝到大腿,身上横绑着几根细绳。我只能向上看,太阳渐渐热起来,阳光刺痛了眼睛。我听到周围人声嘈杂,可是我那样躺着,除了天空以外,什么也看不见。

过了一会儿,只觉得有个活东西在我左腿上蠕动,它越过我胸脯,慢慢地走上前来,几乎来到我的下颔前了。我尽可能用眼睛朝下望,却原来是一个身长不到六英寸、手里拿着弓箭、背着一个箭袋的活人。同时,我觉得至少还有四十来个一模一样的人 ( 我猜想 ) 跟在他的后面。我非常吃惊,大吼了起来,吓得他们回头就跑。

赏析: 小说一开篇就以构思奇特奠定了全书的基调。格列佛被风暴吹到荒岛上,醒来时发现自己已被百多个小人五花大绑。这段文字生动地描述了初次走进格列佛视野里的小人们的言行举止,特别是他们不断地射箭刺痛格列佛的行为,为以后情节的进展埋下了伏笔。

开篇的文笔朴素简练。作家曾经声明:"我宁愿用最简单朴素的文笔把平凡的事实叙述出来,因为我写这本书主要是向你报道,而不是供你消遣。"尽管格列佛漫游各国情景各异、遭遇不同,但整部小说的布局、风格前后一致,格列佛每次出海的前因后果都有详尽的交待,复杂纷繁的情节均按时间、空间顺序依次描述,文字简洁生动,故事性强,所以雅俗共赏。

格列佛游记读书心得3在前几天,我刚读完了一本书叫《格列佛游记》。

单看这个名字,格列佛像是一个坏人,就跟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一样,没鼻子没心没肺的,但是,又看看这个游记,坏人应该是被关起来的,不应该流浪在外,像所有的旅行家一样自由地穿梭于自己想去的地方,可是,这是讲的一个什么故事呢?格列佛是好人,还是坏人,是逃犯,还是旅行家?

我最喜欢讲述格列佛刚到小人国那一段,格列佛的头发被一个大麻绳缠住了,两只手被绑在一起,脚也绑在一起,动弹不得,而且只要格列佛一动弹,围绕着他的小人们就会拿箭射他,当然,这是在小人国,人小,武器也就小,就跟给格列佛挠痒痒一样,然后,小人国国王给格列佛松了绑,因为他觉得格列佛并不可怕,而且还大酒大肉的招待格列佛,还给他安排了六百个仆人,每次负责每人给格列佛喂两次饭,因为他救了人,国王宁愿牺牲自己国家丰富的食物财产来帮助格列佛的饥饿问题,就是为了让格列佛继续留在这里帮助小人国干小人国居民干不了的事情。让格列佛信任小人国,首先也要让小人国的居民接受这么个巨人。

我的感受是只要你对他人好,他人也会对你好,就像小人国的居民对格列佛一样,虽然他们大小不同,虽然他们语言不通,但是,格列佛帮助了小人国,所以小人国所有的人们都喜欢格列佛。

格列佛游记读书心得4书名就知道,格列佛是这本书的主人。他是一个在船上工作的外科医生,一次航行不幸在苏门答腊岛遇难,就此开始了他的旅行。他漂流到利立浦特岛上。岛上居民身高都只有六寸左右,在这个国度,他简直是一个巨人!后来,他又起航,在巨人岛——布罗卜丁鲁那克岛搁浅了。那里的国王身高有六十尺之巨,这会儿格列佛又变成“小人”了。接着,他又展开了第三次航行来到了勒皮他飞岛,那是个与世隔绝的世界,人们的.观念封闭阻塞。在岛上盘桓数日后,他出发到海上浏览。

格列佛最后航行到一个叫慧马国的地方,那里的主宰者是马有高度的智慧、自制力、礼节,在那个世界里,没有贪婪,没有欺骗,没有战争,没有陷害,心都是纯净的,善良的,就像生存在幻境中似的。他们是慧马族。

格列佛先后共游览了个国家。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马国。这些国家里的居民都有着鲜明的特点,读了这本书后,我很佩服格列佛的智慧、勇气和冒险的精神,他是个与众不同的男子汉,他一见到大海就抑制不住内心冒险的冲动。作为一名医生,他专门搭乘去各地旅行的船只,以为船员看病为由,去环游世界,到处冒险。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渐渐觉得这些书其实很有意思,而且不会看不进去,反而读过几遍之后,越发爱上了这些书。书是人们进步的阶梯,在书的世界遨游是每个人的梦想。

格列佛游记读书心得5《格列佛游记》在这本书中,写得是主人公,一位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冒险故事,其中一些令人心惊肉跳。在小人国里,他成了庞然大物,刀枪不入,一连吞几十头黄牛仍填不饱肚子;在巨人国里,他变成了巨人们的玩偶,被玩弄于手掌间,并与苍蝇和蜂子展开斗争;后来,他来到神秘的飞岛国,这里的人利用鸟的下部的天然磁铁和海底下的磁铁的力量,随心所欲地移动,这同时也是一个可随时传唤鬼魂对话、专门搞些莫名其妙的研究的离奇国家;还有令人深感汗颜的慧?国,在这个人马颠倒的世界里,更有许多不可思议的故事。读着读着,我仿佛随着格列佛一起走进了那个奇幻的世界。那些玩偶般的小人,高大威猛的巨人,长得像鱼的飞岛国居民,以及慧?和耶胡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觉得最特别的要数飞岛国的居民。他们的眼睛都长在一侧,而且是一个爱好乐器的民族,在他们的衣服上也有各自喜欢的`乐器。那里的侍从必须要时刻敲打大臣们的脑袋,否则他们总爱异想天开。……读了这本书后,我很佩服格列佛的智慧、勇气和冒险的精神,他是个与众不同的男子汉,他一见到大海就抑制不住内心冒险的冲动。作为一名医生,他专门搭乘去各地旅行的船只,以为船员看病为由,去环游世界,到处冒险。

别饿坏了那匹马主要内容篇7

关键词:祥子;性格;演变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被视为老舍的代表作品之一,它有着很大的艺术成就,影响也极为深远。小说中,刚开始出现在读者面前的祥子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和进取精神的、有生气的、体面的、要强的青年。他有着勤劳、朴实、善良、忠厚、不服输、积极进取、充满责任心的性格,然而,残酷的社会现实,生活的屡次波折和打击,逐渐把他的希望毁灭、侵吞,美好的性格也失去了坚持下去的动力和方向,最终他蜕变成一个堕落、自私、懒惰、贪婪、麻木不仁、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祥子性格的最终蜕变有力地揭露和批评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病态。

小说一开场,祥子给读者的印象是很正面的。他纯朴,善良,为人正直,具有奋斗的性格和美好的精神世界。祥子是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许多优良的品质。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是农村破产后跑到城里来谋生的农民,为此,“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乎全做过了。”但他终于选中了拉车这一行。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立志买一辆车自己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他年轻力壮,吃苦耐劳,不惜用全部力量去达到这一目的。祥子是人力车夫中的佼佼者,他“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没有家庭的累赘,只要他自己肯咬牙,事儿就没有个不成”。在他看来,拉自己的车就可以“不再受拉车人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他认为:有他的身体和力气,多拉快跑,省吃俭用,过不了几年一定能达到目的。强烈的求生欲望,顽强的奋斗精神,构成了祥子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作者在小说中刻画祥子勤劳刻苦,刚强性格的同时,还从更广阔的生活内容上,着力揭示了他美好的精神世界。他做事认真负责,讲究信用和义气。他拉车出了事,自己被摔得很重,但他首先想到的是车上的曹先生。曹先生被摔伤了,他感到很内疚,并提出了以自己的工钱赔偿损失,他认为曹先生是好人,所以,当曹先生因特务追捕避居在外时,他承受着自己被劫夺的痛苦,而一心想着怎样不辜负人家的嘱托看好曹宅;作品还展示了祥子极富同情心的一面,当他看到比自己更加困难的老马、小马两人在寒夜饿得发昏时,便毫不犹豫地给他们买来羊肉包子;对备受生活折磨的不幸的小福子,他也尽量地给予同情和帮助。这些,都显示了祥子作为一个劳动者的美好心灵。

后来的事实证明,祥子的美好品德最终被旧社会的黑暗所吞没,并且逐渐走上沉沦与自甘堕落的道路。祥子的“三起三落”是他精神堕落的过程,也是整篇小说发展的主要线索。祥子是来自农村的一个破产农民,希望在城市寻求新的出路,经过三年的奋斗终于买上了车,梦想着可以过上幸福的日子,可是才拉了半年的车连同自己的衣服鞋帽全被败兵抢走了,自己也被抓进了兵营,唯一留给他的是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心中只有愤恨和抗议,恨大兵和世上所有的一切,“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地步呢?”但是他失望中仍有希望,决心重打鼓另开张,从此更加起劲地干活。在整个丢车事件中,不幸中的大幸可能是意外地得到三匹骆驼,祥子如同得到三件宝贝,大有塞翁失马的意味,他琢磨着用骆驼去换车,想着想着就感到了一些快活,得到一些安慰。但社会毕竟是黑暗的,以骆驼换车的梦想终究没有成为现实,最后只以三十五块的价格卖掉了三匹骆驼。回到城市之后的祥子得到了“骆驼”的外号,名声比原来单是祥子的时候臭更多了,他的性格逐渐地向消极转化,他开始抽烟喝酒,逛窑子了。不过强烈的买车欲望仍然使他产生了顽强的抵抗力。他变得比先前更自私了,他拼命和别人抢生意,连老弱病残的都抢,“像只饿疯了的野兽”,只是希望尽早买车。

但是,事情的发展并不如愿。祥子在去曹宅拉包月车的时候,辛苦积攒的钱全部被孙侦探给抢走了。当被孙侦探用枪威胁要钱的时候,祥子还一度“立起来,脑筋跳起得多高,攥紧拳头”,只是当听到孙侦探告诉他外面还有一帮人的时候,祥子显然感到寡不敌众,无力抵抗,希望和抗议都没有了,只剩下委屈和叹息,至多也只是用一种哭音问了一句:“我招惹谁了?”然而祥子并没有失去“穷死不偷”的诚实品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回到了人和车厂,把自己交给刘四父女,从此死了心认了命,变成一个“仿佛能干活的死人”。

和老姑娘虎妞的婚姻对祥子来说更是一场不可磨灭的灾难。虎妞想从祥子身上找回失去的青春,用计骗得了与祥子的婚姻,祥子知道实情后,虽然后悔,却无可奈何。起先虎妞不肯让祥子去拉车,嫌他臭,不愿“一辈子做车夫的老婆”,但是经不起祥子的一再请求,又让祥子继续拉车赚钱,而她却把钱攥在自己的手里。祥子因为要强和倔强,不肯听从虎妞的摆布,也不想当车主人去奴役别人,更不愿做笼中的鸟儿,吃人家食,让人家养着。他只是一心想做一个自食其力的车夫,不愿意闲着,这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但他终于不能摆脱虎妞的控制,受着她的支配。因为他们的婚姻是带有阶级性质的婚姻,虎妞来自一个剥削阶级,习惯了剥削和压榨别人,而祥子却来自于受剥削的阶级,已经习惯了受人剥削。正是这场婚姻的严重腐蚀,才渐渐地摧毁了祥子的生活意志和奋斗精神。虎妞的死更是使他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变化。卖车还钱使得祥子不再想从拉车中得到光荣和称赞,从此走上了自暴自弃的道路。他不仅吸烟喝酒,更重要的是失掉了劳动者赖以生存的本钱――健康和纯洁。

如果说祥子生活的“三起三落”只是他变坏和堕落的过程,那么小福子的死则是祥子生活的一个转折点,当祥子知道小福子死了的时候,“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糊糊地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祥子彻底地走向绝望,最后的结果是人性的毁灭。

祥子悲剧性格的典型意义,在于揭露和控诉了黑暗、冷酷、腐朽的旧制度旧社会对劳动者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骆驼祥子的一生,是肉体与精神被万恶的旧社会咀嚼吞噬的一生。作家老舍从祥子的被毁灭,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统治者提出了强烈的控诉。■

参考文献

别饿坏了那匹马主要内容篇8

甘旗卡牛羊遍地,刘其家却只养马,这在内蒙古是少见的。刘其家养了十匹马,每匹马都十分健壮。

刘其在甘旗卡派出所上班,除了上班外,他家的马也排着号,等着来旅游的人,骑着到草原沙漠玩。一个星期,他家的马能排上两次。他喜欢客人那一句赞扬,钱倒是看得轻。

可是,刘其没有想到,刚到七月,突然炸马了,而且这次炸马与以往不同。炸马其实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马群很快就稳定下来。可是,这次却不同,最初由一匹马横穿马场后,后面的马全跟着炸了起来,而且都把性子使到了最烈,就是马主人也控制不了了,人也炸了起来。当时,有几十名游客在马场。虽然,马场的人极力地保护游客,可是,游客还是伤了一个人。这个人被马踢倒后,竟然被踏了有几十个马蹄子,人顿时就血肉模糊了,还没送到医院,就死了。

这事,引起了很大的风波。马场的管理局也开始调查,最初都以为是马误食了一种茂蓝草。马在食用这种草后,产生一种幻觉,会躁动不安,然后就开始炸群。这种草是在几年前被发现的,知道了这种草后,马场就不让马再散放。两年后,这种草竟然消失了,所以马就慢慢开始散放了。可是这次马场的管理局的调查结果竟然是,没有发现这种草。这次奇怪的炸马也就被当成了一场意外。

马场的管理局加强了马场的管理,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再次炸马竟然就在一个星期后。时间隔得这么短,这在草原的马场上几十年来还是第一次。那天,马场上的游客很多。但是,早晨八点之前,马都在马场栏里,游客都在排队,等候叫号。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一匹马突然嘶叫了一声,其它的马就躁动起来,当时谁也没有太注意,都知道刚炸完马,不可能再炸了。可是,随后马群就挣扎着扯断了缰绳,冲出了马栏,直奔等待叫号的游客。游客一下就乱了,疯狂地四处乱冲,寻找安全的地方。可是,这些马很奇怪,总是绕着一个地方转,这个地方正是马场的转台。刘其看到了,在转台,一个男人跑得都快吐血了,上百匹的马踏起的灰尘很快把那个人淹没了,随后就是惨叫声,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上百匹的马折腾了二十多分钟后,就全狂奔向沙漠。刘其跑过去一看,浑身直发抖,那个人成了肉泥了。这件事闹得实在太大了,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炸马事件了。因为刘其对甘旗卡很了解,所长就让他当组长,派来了一个老警察——老解。两个人开始调查这次炸马事件。最初的猜测是人为的,在这么短短的时间炸了两次马,如果不是人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刘其和老解调查后,排除了所有的线索,炸马是不是人为,还得从其他的方面下手。现在唯一的线索就是从马的身上找。这次炸马,其它的马在跑了一天之后,都回到了马场,可是刘其家的六匹马却没有回来。说起这六匹马,其实并不是甘旗卡的本地马,而是外来马。这马性子烈,而且高出本地马一个头来。这六匹马是刘其父亲留下来的,这是三年前的事了。刘其父亲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买回了这六匹马,买回来马后。刘其的父亲没过三个月,就死了。父亲死后,刘其才发现在父亲的腹部有一条深深的伤口。就是这道伤口,让父亲丧了命。

刘其很奇怪,父亲回来并没有提起伤口的事。而且,在调查的时候,这道伤口是用什么伤的,谁也无法确定。父亲这次到底去了什么地方,又是在什么地方买的这六匹马,刘其无从所知。这事过去后,刘其一直在查父亲的死因,可是三年过去了,依然一点线索也没有。

这次这六匹马没有回来,一下让刘其想到了父亲的死。刘其跟所里领导请示,和老解进沙漠去找马。刘其和老解带了足够的水和干粮进了沙漠。其实,刘其虽然生活在这个地方,但是还没有去过沙漠的深处。因为沙漠太大了,几乎每年都有不知道深浅的游客迷失在沙漠里。所以,刘其知道沙漠的厉害,长这么大也没有往深处走过。这次,他和老解有些担心。

两个人骑着马,一直往沙漠里走。一天后,他们到了沙漠深处,最初还偶尔能看到的青稞,现在没有了,全是沙漠。刘其问:“我们能找到马吗?”老解说:“这么大的沙漠,马也不是骆驼,估计不会走得太远。”

两个人夜里靠在一起休息,天亮继续走。第二天,他们发现了马蹄印,这让刘其和老解挺兴奋。两个人打马快追,可是蹄印清楚,却一直追不到。按道理来说,这六匹马已经两天没喝水了,速度不可能这快。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老解突然叫了一声:“刘其,不对劲儿呀!”刘其一激灵,回头问:“怎么了?”老解说:“你看看这蹄印。”刘其一看这蹄印,大吃一惊。

2. 沙漠里的骆驼

刘其听老解说蹄印不对劲儿,他下了马后,仔细一看,他完全没有料到,这蹄印是没问题,那是马的蹄印。可是,在蹄印的距离上却出现了问题。这个蹄印之间的距离绝对不是马的,而是骆驼的,可是蹄印却是马的。刘其看完冒了一身的冷汗,抬头问老解:“你怎么分析这蹄印?”老解说:“很简单,这是人为的,有人故意引我们到这儿来,我们可能遇到了危险。”刘其站起来说:“我也是这样想的,那么我们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返回去。”老解说:“对,只是我们还能不能返回去,那可不一定。”

两个人骑上马,心里都充满了担忧。返回去的路似乎顺利了很多,可是,他们没有想到,就在夜里休息的时候,出事了。这几天来,他们实在太累了,而且水也不够了,两个人在夜里休息的时候,睡着了。等他们醒来的时候,他们的马没有了,只留下蹄印,还有一串人的脚印。刘其明白了,看来是有人和他们较量上了。此刻,两个人要是走回去,已经不可能了,挂在马上的少量的水和食物都没有了,两个人只好顺着蹄印追过去。

一天过去了,蹄印依然在眼前,似乎,前面的人怕他们失去方向,就在前面慢慢地走着,但总是让他们看不到影子。刘其说:“我们这是在上人家的圈套。”老解说:“我们现在能有什么办法呢?如果不跟着走,我们也走不出沙漠。”天快黑的时候,他们在路上捡到了够两个人喝的水和食物。这些水和食物只够两个人不饿死不渴死的量。显然,这个人还不想让他们死得那么快,似乎要引导他们去一个什么地方。刘其说:“估计这个人暂时还不想让我们死。”老解说:“也说不定,这是折腾我们,说不定到时候死得更难看。我们得想出办法,这样跟着早晚得出事。”刘其说:“这个人会在晚上留下一些食物,我们坚持一下,把食物和水攒起来。然后,我们掉头走。虽然,我们能不能走出沙漠还是一个问题。至少,不能再让这个人牵着我们走。”老解说:“也只能这么办了。”

两个人又挨过了两个晚上,拿到了两份食物和水后,就转身往另一个方向走了。直到夜里他们才停下,躺下休息了。就在他们休息不久后,突然听到了马叫,两个人同时一跃而起。他们在朦胧中,看到一个人骑着马,站在沙包上。远远的,只看到一个轮廓,看不清人。刘其说:“就是这个人,看来他跟定我们了。现在我们过去,看看他要干什么。”老解掏出枪,和刘其冲着那个人走了过去。可是,没等两个人走多远,那个人一打马,从沙包上消失了。刘其说:“看来这个人就是让我们跟着他。他好像并没有害我们的意思。如果要害我们,不给我们水和食物,估计我们两个现在已经完蛋了。”老解说:“我也是这样分析的,可是他为什么把我们的马偷走呢?”刘其说:“为了牵制我们,怕我们不顺着他的意思做。看样子,我们得跟着他了。”

刘其和老解又走了两天。他们的眼前终于出现了土房子。土房子在沙漠中,显得那样的突兀。这些天来,两个人累坏了。两个人走到土房子前,把门打开,里面有草铺在地上,墙上挂着牛肉干。刘其看一眼屋里没有人,走进去后,就把墙上的牛肉干摘了下来,吃了一口,没有其它的味道。两个人坐到草上吃了起来。这时,天已经渐渐黑了,两个人吃了一会儿,才感觉到这牛肉感不对劲儿,特别的咸。这时,刘其心一惊,马上站起来,屋里屋外地找起来。可是,找了很久,也没找到水,刘其一下就坐到了地上,说:“完蛋了,这回我们是完蛋了……”老解也意识到了什么,说:“没有水是吧?我最初就觉得不对劲儿,他没有这么好心,看来他是想用这种方法让我们死。估计这种死法也挺痛苦的。”

两个人不得不面对现实了,现在死在什么地方都一样了,他们坐在屋子的外面,你一句我一句地聊着他们的过去。半夜了,两个人口渴难耐,刘其说:“我们找点水去。”老解说:“这大沙漠去什么地方找水?别做梦了。”就在老解的话刚落下,刘其蹦了起来,呆呆地看着前面。老解吓得一哆嗦,顺着刘其的目光看去,也慢慢地站了起来。他们看到在前面几百米的地方,有一条小河,闪着光流淌着。老解慢慢走过去,刘其却站着没动,半天才说:“白天我们没看到,现在我们看到了,多半是幻觉。”刘其说完坐下了,看着老解,一步一步慢慢地往前走。

就在老解接近小河的时候,刘其猛地站起来,大喊:“老解,你站住,马上回来……”可是,一切都晚了。传来了老解的惨叫声,刘其呆呆地站在那里。十几分钟后,老解不动了。刘其狠狠地拍了一下土屋的墙,眼泪流了出来。

3. 赤青马

刘其呆呆地坐在土屋前,看着那条小河慢慢地消失。直到天亮后,刘其才站了起来,他慢慢地走近老解,老解躺在了沙漠上,已经没有了气息。刘其知道老解已经死了。刘其后悔自己在最后才想起来那件事。

这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刘其的父亲跟他说的。那年他们马队去山西贩马,如果绕道走就太远了,要多走一个月,有人提出走沙漠。于是他们就走沙漠了。可是没有想到,他们进了沙漠后,就迷了路。一个月后他们才出来。一共是三十人的马队,最后只有七个人出来。其实,他们准备了足够的水和干粮。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件事,这件事让他们永远也不会忘记。那天,他们晚上休息的时候,突然有人叫了起来,大家顺着那个人指的方向一看,都惊呆了。就在他们眼前,有一条河,在夜色里闪着金光,太美了。那个人就往那儿跑,说洗个澡去。一帮人就跟着跑了过去,刘父等七个人没动。可是,随后就是惨叫声。那些人都倒下了。七个人都吓傻了。直到天亮后,他们才敢过去。过去一看,都不知道人是怎么死的,一切都正常,和睡着了没有区别。直到,他们从一个人的手中,看到了一条小蛇,才明白。那是沙漠里的银蛇。它们在夜间上万条地聚在一起,形成了一条河,引诱人过去,然后,从人的七窍钻进去,把人的内脏吃掉。

刘其呆呆地看着老解,半天才转过身,进了小土屋,找出一个背篓,走到老解的尸体旁边。他哭着说:“老解,对不起了,我不能把你留在这里。”刘其慢慢把老解的尸体折叠起来。直到折到三分之一大小,这就是内蒙的沙漠折尸。刘其折完后,把老解装在背篓里,慢慢地走着,他不知道能不能走出沙漠。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听到了马的嘶叫声。刘其愣了一下,他看到一匹赤青马冲着他跑过来。那匹马跑到他的面前就停了下来,刘其犹豫了一下,把老解的尸体绑到马上,然后骑了上去。可是,刘其没有想到,马竟然不听话。他骑上后,一路狂奔。刘其后悔骑上这匹马,现在他不知道这匹马到底要去什么地方,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它要跑回它主人那儿。

一个小时后,马停下了。刘其没有想到,这儿竟然是沙漠的边缘了,周围是红色的石头,有一座山绕着,山下是一条石头路,马就停在那儿了。刘其从马上下来,把老解的尸体背上,准备走的时候,他看到一个人走了过来,站在离刘其几米远的地方说:“既然来了,不把事情了解清楚就走吗。这也对不起你死去的同事呀?”刘其看着这个人,个子不高,黑黑的,一脸的坏笑。刘其眼睛里冒着火,问道:“你为什么要偷我们的马?”那个人说:“要说起这话来,那可是小孩没娘,说起话长了。这得从你父亲说起。”刘其听到这儿,一惊,果然和父亲有关。刘其说:“那你说吧!我听着。”那个人说:“想让我说,可没那么容易,你得把东西交出来。”

刘其蒙了,问:“什么东西?”那个人说:“你别明知故问,那可是值几百万的东西。”刘其一听更傻了,说:“如果我有几百万,我还干这个?”那个人一愣,说:“你真的不知道?”刘其说:“我真的不知道。”突然,那个人打了一声呼哨,刘其的那六匹马出来了,围着那个人的身边转。刘其有些不理解了,这些马他也养了三年,可是看到他,就像不认识一样。那个人说:“这六匹马你应该认识吧?”刘其说:“是我的马。”那个人摇了摇头说:“不,这不是你的马,而是我的马,你没看到它们对我这么亲热吗?”刘其说:“可是,这马是我父亲买回来的。”那个人说:“问题就出在这儿,这马不是你父亲买的,是你父亲偷的。”

刘其一听就急了,吼道:“这绝对不可能,我父亲的为人我知道,他绝对不会偷的。”那个人说:“至于会不会偷,你一会儿就知道了。”那个人说完,在前面走,摆了一下手,意思是让刘其跟着。刘其犹豫了一下,把背篓靠在山边说:“解大哥,我一会儿就回来。”那人回头说:“还蛮有感情的。”刘其瞪了那人一眼。

刘其跟着那个人,绕着小道,十分钟后,进了一个山洞。一进山洞,刘其目瞪口呆。他万万没有想到,里面坐着一个人,头发披肩,胡子老长,可是,他还是一眼就认出来这个人是谁了。竟然是他的父亲,刘其傻了,这绝对不可能的。当年是他亲手把父亲埋了,这怎么可能呢?那个人也站了起来,半天,才叫了一声:“我的儿呀!”刘其一听这声音,一下就哭了,他一下跑去抱住了这个人,喊着:“爹。”就在这时,刘其感到头被什么敲了一下,晕了过去。

刘其醒来的时候,已在另一个山洞里,山洞的口被铁门锁着。他的旁边就躺着他的父亲,满头是血。刘其把父亲抱在怀里,半天他才醒过来,醒过来就说:“儿子,千万不能把那个东西交给他们。”刘其愣住了,父亲也说那个东西,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呢?刘其问:“爹,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东西?”刘其的父亲显然一愣,半天才说:“你不知道吗?”刘其摇了摇头,问:“是什么东西?”刘其的父亲说:“不说也罢,如果不交出来,我们就要在这儿待上一辈子了。我倒没什么了,可是你还年轻呀!”说完就哭了。

刘其安慰父亲说:“爹你放心,我会想办法出去的。”刘其的父亲说:“别折腾了,我折腾这么多年了,也没有折腾出去。他们看得严,根本没机会,除非把那个东西交出去。”刘其说:“那就交出去。”刘其的父亲犹豫着,不肯把东西交出去,也不肯说出是什么东西。刘其有些对父亲不理解了。是什么东西,对父亲那样重要?而且,父亲竟然对自己也不说。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刘其发现了一个东西,顿时就冷汗直冒。

4. 血马

就在刘其琢磨他的父亲时,他发现了一个东西。一个挂件,搓色羊骨。这是父亲一直挂在身边的东西。可是,当年他埋父亲的时候,也把这个挂件埋了进去。怎么还会有一个挂件呢?这个搓色羊骨在内蒙是没有的,这是他父亲专门仿着一种搓色的物件自己搓出来的。羊骨被搓成了暗红色,这可不是一年半年就能搓出来的。刘其没有吭声,伸手去拿那个挂件。可是,父亲却躲开了。刘其说:“我看看这个挂件。”刘其的父亲没有给他,而是把话岔开了,说:“你妈还好吗?”刘其说:“家里都好。”然后,就不吭声了。沉闷的气氛让两个人都晕晕沉沉的。过了一个小时后,刘其听到了声音。

随着声音渐渐清晰,刘其的父亲坐了起来。也就是在这一瞬间,刘其看到了父亲的眼神。那眼神让刘其一惊,这眼神是一种得意?一种狂野?一种奸诈?刘其也说不上来这是什么眼神。但是,他马上就感到,面前的父亲是那样的陌生。刘其觉得这个人不是父亲,绝对不是。他太熟悉父亲的眼神了,人的一切都可以装出来,唯独眼睛里的神气是无法装出来的。

就在刘其琢磨着这一切的时候,洞口的铁门被打开了。那个男人进来了,指着刘其的父亲说:“老不死的,你给我出来。”刘其的父亲被带出了山洞。刘其的父亲带出去没多大工夫,刘其就听到外面的惨叫声,那是刘其父亲发出来的,声音是一声紧接着一声,还有拷打的声音。刘其坐在那儿没动。过了一会儿,那个人站在门口,说:“你再不说,我就把你父亲活活抽死。”刘其满不在乎地说:“随你便。”那个人一惊,愣了一会儿后,转身走了。其实,刘其在父亲喊叫的时候,也是大吃了一惊,那叫声里杂着山东的口音。而父亲是河北唐山人,绝对不可能出现山东的口音。刘其更确定了,这个人不是他的父亲。

过了一会儿工夫,那个人和假冒刘其父亲的人进来了。假冒刘其父亲的人站在刘其面前,半天才问:“你是怎么知道我不是你父亲的?”刘其说:“善良的人有一双善良的眼睛,而你却没有。”那个人一惊,说:“你还真是厉害,我确实不是你父亲。”说完,他把脸上贴的塑胶揭了下来,露出了一张狰狞可怕的脸。这个人冷笑着,说:“不管怎么样,你也得把东西交出来,我们会给你一大笔钱。”

刘其笑了,说:“其实,我也知道是什么东西。如果你想要那东西,至少你们得跟我说实话。然后我才能告诉你们那个东西到底在哪儿。”

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后,那个假冒刘其父亲的人说:“好吧!那我就告诉你一切。那是在几年前,你父亲去买马,我们遇到了他。你父亲确实是一个相马的好手,他看中了几匹好马,买了下来。其实,那是我们做的一个套,那几匹马是我们卖给你父亲的。我们在马的胃里放了大量的毒品,就想通过你父亲带回去,那儿有我们一个交易点。但是,我们得让你父亲死。那天,你父亲走到半路的时候,我们让人把他给重打了一顿,回去他也活不了几天。打他的时候,我把那个搓色羊骨拿来了。我挺喜欢的,没想到日后还用上了。可你父亲死了,你不肯卖马了。最初我们想尽了一切办法,可都不行。后来,我们也怕逼急了,出问题。我们就放弃了,说实话,这点毒品对我们也不算什么大事。我们在这个洞的后面有一个加工厂,每天都生产大量的毒品。可是,我们没有想到,马炸群,接二连三的。而且,每次炸群的时候,死的都是我们的人。最初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马总是盯着我们的人。后来,我才明白,原来放在马胃里用塑料袋包着的毒品破了,马吸收了。这和吸毒品一样。我们知道,这样迟早会出事的。果然,你们警察盯上了,我们就想把马弄回来。制造了一次炸马,可惜的是,我们又死了一个兄弟。炸马总是盯着我们的人,是因为我们的人身上有毒品的味道。你们家的那几匹马,都有了瘾。所以,一闻到这种气味,就带头炸马了。”

刘其听完目瞪口呆,原来竟然是这么回事。半天刘其问:“你们既然已经把马弄回去了,怎么还要东西?”假冒刘其父亲的人说:“那几匹马中,只有两匹我们在它们的胃里放了毒品。其它的,我们放到了马的肚子底下的肌肉里了。可是,我们把马弄回来后,发现那些毒品都没了。我们怕因为这事,惹火上身,不得不找回来。”刘其听了,半天说:“那我就不知道了。我倒是想问问,那个搓色的羊骨……”假冒刘其父亲的人“哈哈哈”大笑起来说:“你是奇怪你父亲身上怎么还会有一个同样的。那我告诉你,你父亲身上的那块是假的,一个高仿品。你父亲被我们打了后,可是没有死得那么快。我们怕惹出麻烦,就让人仿了一块,暗中送了回去……”刘其气得脸都白了,半天,他才说:“你们也有一件事不知道,那就是……”

还没等刘其的话说完,他们身后站了十几个警察。刘其笑着站了起来,接着说:“你们不知道的是,这几匹马中,有一匹是军马,它已经在夜里,跑回去报告了,哈哈哈……”那两个人目瞪口呆。

回去后,刘其想起了一件事,那就是父亲曾经让兽医给其中的几匹马动过手术。这显然是父亲把那些东西给取了出来。就在兽医来过的第二天,他看到家里的厕所里,撒了一层白色的东西,当时他以为是白灰,没太注意。这时,刘其明白了。

在审问中,刘其还告诉了那个毒犯头子一件事。那就是,在这几匹马中,有一匹汗血马。这种汗血马已经十分稀少了,至少值一千多万。毒犯头子一听,顿时就傻了,半天才问:“这不可能,它出汗,怎么不是血色的?”刘其说:“因为,它吸入了大量的毒品,身体的机能改变了。可惜呀!”毒犯一下就大嚎起来,说:“如果我知道是汗血马,我干什么还要干这个掉脑袋的活呀……”

上一篇:车水马龙的意思解释范文 下一篇:虎年新春对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