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社区范文

时间:2023-12-11 01:32:49

同社区

同社区篇1

甲方:_________

(街道、镇社区服务中心) 地址: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

户口所在地:_________

第一条 劳动合同期限: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其中试用期为_________个月,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第二条 工作岗位及要求:甲方安排乙方在_________社区从事社区_________工作。乙方必须根据工作职责和要求,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规定的工作和任务。

第三条 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甲乙双方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工作安全、劳动保护、职业卫生等规定。甲方应为乙方的工作提供符合规定的劳动保护设施和保护条件,应自觉执行国家有关女职工劳动保护等规定。乙方应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第四条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作时间按照社区工作的特点,实行综合计时工作和休息制。

第五条 劳动报酬:乙方试用期间的工资为每月_________元。试用期满后乙方的工资福利待遇按照区有关文件执行,遇到工资政策调整,按新政策执行。甲方不得无故拖欠乙方工资。

第六条 人事档案及社会保险:乙方的人事档案及社会保险由甲方委托_________劳动事务服务中心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有关文件规定办理。

第七条 劳动纪律:甲乙双方都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乙方必须遵守甲方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服从甲方的日常管理,并接受区、街道(镇)民政部门监督及所在社区的领导。

第八条 劳动合同变更、解除、终止的条件:

1、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的相关内容:

(1)本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本合同无法履行的;

(2)乙方不能胜任原工作岗位的。

2、乙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以随时解除本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甲方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甲方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4)职责调整造成岗位取消的;

(5)年度考评不合格的;

(6)泄露工作机密的;

(7)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8)被依法罢免的;

(9)依法不再担任社区相关职务的。

3、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以解除本合同,但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

(1)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由甲方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到协议的。

4、乙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不得依据本条第3款的规定解除本合同:

(1)患职业病或因工(公)负伤被确定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2)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3)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5、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乙方可以随时通知甲方解除本合同:

(1)在试用期内的;

(2)甲方以暴力、威胁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3)甲方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4)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者低于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5)甲方未按政策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6、除本条第5款规定的情形外,乙方解除本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

7、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本合同可以解除。

8、本合同期满或者甲乙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应当即终止。由于工作需要,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续定劳动合同。

第九条 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1、甲乙任何一方违反合同,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根据后果和责任大小,向对方支付赔偿金。

2、乙方违反本合同中约定的行业秘密的,给甲方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3、因不可抗力造成本合同不能履行的,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

4、乙方未满约定服务年限解除本合同时,其在职期间参加的由甲方或乙方所工作社区出资进行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甲方可以按照实际支付的培训费(包括培训期间的工资)计收赔偿金,其标准为每服务一年递减实际支付的培训费总额的33.3%。

第十条 其它:

1、本合同在履行中发生争议,任何一方均可向所在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或区民政局申请调解,也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本合同未尽事项,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3、本合同条款如与国家下达的法律法规相抵触时,以国家的新法律法规为准。

4、本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必须严格履行。

5、本合同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人事档案管理单位存档一份,鉴证机关(乡镇、街道)备案一份。

甲方(盖章):_________

乙方(签字):_________

签约日期:_________

签约日期:_________

鉴证机关(盖章):_________

鉴证人员:_________

鉴证编号:_________

同社区篇2

2012年11月5日—15日,以市社会工作党委周缙副巡视员为团长,由市社会工作党委研究室主任方士雄、市社会工作党委基层工作处副处长童强、静安区静安寺街道副主任陈敏、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何驷驎一行五人,组成社会建设和管理考察团,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行了专题考察,先后拜会了澳大利亚凯恩斯市政厅、澳大利亚昆市兰州政府社区服务部、新西兰奥克兰市家庭和社区服务中心及新西兰奥克兰公民咨询局等部门的官员和相关人士,就大家共同关心的社区服务、社会工作志愿者以及改善民生等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在增进相互间了解的基础上,也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学习考察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在有效管理中注重提高“志工”整体素质

澳大利亚凯恩斯市政厅团队(特指社会志愿工作者,以下简称“志工”)总负责人艾瑞女士介绍,凯恩斯有很多活跃在社区、乐于帮助他人的社会志愿工作者。作为凯恩斯团队总负责人,就是建设好这支团队,发挥好这个团队的作用,服务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身份的人,使全市居民生活在一个愉快、健康的环境里,让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能够较快地融入社会。凯恩斯的“志工”团队主要由三种人构成:一是政府部门的公务人员(是拿薪水的),从总体上对“志工”进行规划、管理、培训、协调、服务;二是大学生;三是由各种社会成员组成的“志工”。

在凯恩斯,“志工”的影响广泛。他们都有各自的职业,同时也是社区中的居民。他们非常热爱自己的家园,为了家园的安宁,加入了“志工”的行列。“志工”不领取报酬,但政府给他们提供必要的交通工具、对讲机等设备,同时,还有警察等配合他们工作。做“志工”者,大凡由当地居民中品行良好、无犯罪记录、具有各种技能和特长、又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人向政府提出申请,政府相关部门,针对服务不同领域的“志工”,如有服务老人、服务小孩、协助警察、服务医院、服务教育、服务环境保护等不同领域的“志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多元化、差别化培训,尤其是对服务小孩的“志工”,政府对他们培训后,颁发可以做小孩工作的资质证明(即“蓝卡”)。在凯恩斯为我们做翻译的切瑞先生,是从台湾移民到澳大利亚凯恩斯的,他告诉我们,他就是成千上万“志工”中的一个,他所从事的职业是导游,因此他做的是旅游“志工”,每个星期有一个半天,根据“志工”管理部门的安排,为到凯恩斯的旅游者,提供向导的服务。对做得好的“志工”,政府会采用一些方法进行激励,但没有金钱的奖励,主要是利用一些社会资源,如各个风景区都会给政府无偿提供一些客房,每年组织一些表现突出的“志工”去度假。新西兰奥克兰公民咨询局通过宣传广告招募志愿者,凡有意者先是电话申请,然后进行面试,要求志愿者自备电脑、会操作电脑,对通过面试者进行五个星期的培训(每个星期两天),能够坚持者就成为志愿者。但是上岗后还要继续接受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

二、在有效购买中注重建立社会协同互动机制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政府很注意对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的培育扶持,特别注重以政府购买服务和财政扶持的方法,建立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力量三位一体的社会协同互动机制。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社区服务部副厅长勃莱士王介绍说:社区服务部的工作就是改善和保护昆士兰州居民的民生,特别是那些弱势及最需要帮助的人。社区服务部提供的服务项目包括儿童安全服务、社区及青少年司法服务、土著居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服务、残疾人和无家可归者服务、房屋及社区照顾服务、多元文化服务、体育和娱乐服务、妇女服务。勃莱士王主要是负责儿童安全服务、社区及青少年司法服务的。在避免儿童遭受伤害方面,他们主要针对儿童受到肉体伤害、心理伤害、性伤害或者因家境贫困儿童不能上学、缺少基本生活保证等,通过电话中心等网络,在接到警方、校方、医院、邻居或家庭成员报案后,社区服务部就立案调查,对情况属实者,社区服务部就把儿童领出来,由非政府组织性质的专门护理机构及志愿者家庭进行看护,政府给志愿者家庭一年1万澳元食宿补贴。每年,昆士兰州接到儿童遭受伤害的报案10万起,有1.1万名左右的儿童需要昆士兰州社区服务部提供帮助。其中,8000名儿童领出来,寄养在志愿者家庭,3000名儿童仍在自己家庭,政府通过非政府组织的员工渗透到儿童的家庭中,与家长共同照顾孩子。昆士兰州的社区服务部分三个层级,州社区服务部一个——区域性社区服务部七个(一个区域包括若干个市)——分部社区服务部100个(在中等城市),三个层级的全职人员有1万余人,服务于社区家庭。2010年和2011年,昆士兰州社区服务部拨款超过4000万澳元给昆士兰各地的非政府组织,来提供一系列的家庭援助服务,把重点放在加强对弱势儿童、青少年和家庭的服务。澳大利亚最大的非政府组织是红十字会,有2000多名“志工”,政府给这些“志工”工薪以外的补充。

新西兰家庭和社区服务中心是一个政府部门,作为社会发展部的成员之一,主要职能是对社会和家庭提供支持和服务进行协调。在新西兰家庭和社区服务中心的介绍资料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致力于对家庭的早期介入和预防,通过加强个人和组织在社区内工作的活动去支持家庭。研究显示,要阻止和扭转问题发生以及对一个人的人生产生积极意义,那么在一个孩子的早期时候就采取行动,成功的几率是最大的。我们也知道,介入孩子的早期生活或问题的早期阶段会降低日后对社会救助、社会公平和卫生方面的需要。建立更好的服务和家庭支持网络也有助于进一步降低问题发生的概率。从这个意义上讲,投资于儿童、家庭和社区就是在保护新西兰的未来。”因此,新西兰政府舍得在这方面投入。新西兰家庭和社区服务中心奥克兰地区的项目经理贾斯汀女士介绍说,政府每年用于扶持非政府组织及社会工作者、社会合作者、社会协调者服务家庭和社区的财政预算约2800万新币,而奥克兰地区居民约140万人,可见新西兰政府购买非政府组织服务家庭和社区的财政投入力度之大。

三、在有效合作中注重整合社会资源

在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有关人士交流中,他们十分强调依靠社会各方力量来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他们认为,很多事情,一个部门或一个“志工”的力量是有限的,关键是把所有的社会资源都利用起来,才能有效开展工作。

新西兰家庭和社区服务中心致力于对家庭和社区之间的积极合作,以提高社会凝聚力、社会参与和社会福利。扶持家庭,使他们帮助自己与社区建立联系,帮助社区达到使他们家庭变得强大的目标。新西兰家庭和社区服务中心同社会各界共事为家庭提供服务,扶持他们帮助自己和子女实现美好愿望。“中心”通过提高预防和早期干预服务的范围,并确保他们随时都可以提供服务;通过改善家庭和社区获得信息和建议的途径,避免问题变得更糟。通过改善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对家庭工作的伙伴关系,加强为家庭和社区提供社会服务。从而实现“让有能力的家庭生活在充满活力的社区,能够充分发挥潜力”的愿景。但是,新西兰家庭和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有一个很重要的价值取向,就是“我们相信合作才能有所作为,齐心协力工作比单独工作能够取得更大的效益”。

他们的工作方式,就是协同工作并建立伙伴关系。新西兰家庭和社区服务中心奥克兰地区的项目经理贾斯汀女士反复强调:“我们的工作离不开我们社会发展部其他部门的合作伙伴,也离不开活跃于新西兰的许多社会组织。政府方面的社会部门涉及家庭和社区的机构范围比较广,包括教育、卫生、公平、治安、住房、社会救助,以及行政协调会、税务局、家庭事务委员会、儿童事务委员会等等。我们通过与部门的合作伙伴朝着共同的目标协同工作,从而获得共赢。”

他们非常强调用好各方资源,进行社会合作。如,他们经常遇到需要帮助的家庭有多方面困难,其中包括就业、子女学习、家庭成员患病需要医治等问题,社会合作者就会在了解这个家庭实际困难和需求后,把劳动部门、教育部门、卫生部门等政府相关部门的有关人员请来,一起制订帮助这个家庭解决困难的计划,并予以落实。贾斯汀女士说:“我们的社区合作伙伴,包括当地政府,志愿者和新西兰的土著居民。他们往往在面对危机时能更好地对家庭和社区作出反应。通过合作,我们确保家庭和社区能够从当地的服务机构那里得到帮助,这些服务机构由我们提供资源保障。”

新西兰奥克兰公民咨询局也十分重视运用社会资源为社会各类人员提供公益性义务咨询。公民咨询局是非营利性组织,工作人员基本上由具有各类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志愿者组成,公民咨询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信息,促进理解,从而给予人们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帮助。奥克兰公民咨询局提供26种语言的服务,服务内容包括消费服务、暴力受害、法律援助、就业问题、入学、税务服务、精神健康、房屋租赁、教育、移民、财务预算等,服务是免费和保密的,服务方式可以通过电话、邮件或面对面咨询。奥克兰公民咨询局现在有2600多名接受过培训的志愿者,每年提供60万小时的志愿服务。志愿者通过客户问询数据库、案例分析,结合事件特征和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来识别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实施,这些志愿者就是丰富的社会资源。

四、在有效服务中注重发挥作用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无论是服务社区和家庭的政府部门还是社会组织或志愿者,都十分重视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发挥有效作用,使社区居民得益。

新西兰奥克兰家庭和社区服务中心区域关系合作经理杰妮佛介绍说,新西兰正在实施一个新的方案,名称为“社区回应”,旨在把政府部门与所辖社区更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居民知道政府有哪些服务项目,让政府知道居民有哪些需求,什么样的服务更适合居民。全国有14个专门人员实施这个项目,在奥克兰地区有4个专职工作人员,他们经常深入到各个社区,听取社区居民意见,商讨社区发展计划,并将社区居民意见及时收集、梳理、汇总后,报新西兰总理。政府给这些专门人员拥有一定的项目经费,他们在了解民情基础上,帮助完成一些居民需要的项目。

杰妮佛列举了一个叫“莱勒斯克社区”的例子,这是一个有180个不同种族的人居住的社区,而且社区里的居民大多收入较低,需要得到政府的帮助。实施“社区回应”计划的工作人员,深入社区3个月,广泛与社区中不同种族的居民沟通,把政府扶持社区的计划告诉大家,请大家提出需要政府帮助的要求。工作人员在调查中发现,政府已经有很多项目在那里实施,但由于政府部门与社区居民之间联系渠道不畅,很少沟通,居民知晓率很低。同时,工作人员在调查中又发现,这些居民很希望政府把他们组织起来,分享这些项目的实惠,包括创造就业机会等。在调查研究掌握实情的基础上,工作人员任命了一个社区管事者,也就是明确了一个社区居民公认的领头人,这个人会同180个不同种族的人打交道。他所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了解政府在社区里已经有哪些服务项目了,同时让居民知道政府能为社区提供哪些服务。在此基础上,他把所有为社区服务的政府部门相关人员请来,共同商量形成了一个“莱勒斯克社区”的帮扶计划,并予以实施,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杰妮佛说,我们的目标是希望所有家庭都能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所有国民,尤其是那些在贫困边远地区的人们都能享受到社会服务;我们希望人们的需求通过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的协调合作来解决,成为一个积极的、稳定的儿童和家庭扶持部门。

凯恩斯市政厅团队总负责人艾瑞女士介绍说,市区西边有一个区域,治安情况不好,经常发生偷窃、抢劫、吸毒等事件。艾瑞女士就到了这个区的团队办公室,针对这一情况,他们商量采用澳大利亚比较通行的办法,委派专门的心理咨询师,在社区的公园和路边行走,与这些人进行心理沟通,了解他们心里想什么,有什么需求,从而进行心理疏导,让这些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的移民,能够正常地融入社会大环境中。

新西兰奥克兰公民咨询局简·勃兰特女士介绍说,他们拥有一支庞大的具有各种技能和知识、又能持续来公民咨询局义务工作的志愿者,他们一般每个星期到公民咨询局志愿服务一个半天(四个小时),可以帮助各类求助者解答各种咨询问题,帮助其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她举了个例子,就在我们与她进行会谈的当天上午,接待了一个在奥克兰完成了学业的外国女留学生。她遇到的问题是,因为目前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拿不到工作签证或居留证。简·勃兰特女士就把这个留学生转给了另一个专门研究留学生政策的志愿者,为她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从而鼓励对方从这些建议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社区篇3

论文关键词:多民族社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一、相关概念解析

1、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概念

民族认同主要指一个民族的人们对其自然及文化倾向性的认可与共识,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民族认同包含了民族关系的认同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民族关系认同是针对一个民族作为一个群体而言的,这种认同主要来自于本民族与其它民族之间的界限划分;民族文化认同指的是在一个民族发展中,一种文化体系以民族为载体,而民族以文化为聚合。

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一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国家认同实质上是一个民族确认自己的国族身份,将自己的民族自觉归属于国家, 形成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主体意识。

2、多民族社区的概念

多民族社区是指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的多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与交往,从而形成具有多元文化特点的社区。多民族社区的构成要素:不同族属的多个群体、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社会体系和结构。 多民族社区以社区民族关系的行程过程为标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传统型多民族社区、识别型多民族社区和建构型多民族社区。

传统型多民族社区是指,在历史上就一直存在,也一直被社区成员所意识到的社区。该种社区类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历时性。历史上长期存在,不受解放后民族识别工作的影响;(2)多元性。这主要表现在文化上,各民族文化长期共存,形成了现在地区文化多元共存的现象;(3)传统性或原生性。这是就社区本身而言的,是放在现代化背景下的传统性与原生性,这类社区相对于现代都市社区而言,它的传统建筑、饮食与服饰等都保存较好,具有原生态的一面论文格式模板。

湘西州现有民族43个,主体少数民族是土家族、苗族。其中毕业论文题目,人口过千的少数民族有回族、瑶族、侗族和白族。通过上述的介绍,很明显湘西州属于一个多民族社区。按照我们民族学对多民族社区的分类,由于湘西州是自古就存在这样一个多民族共聚的情况,所以我们把这样一个社区定义为传统型多民族社区。

二、多民族社区民族认同的维度研究

本文主要采用美国学者phinney概括出民族认同的三个维度,来探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们的民族认同情况。

1、民族身份的认知:包括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的认知

湘西州是有着四十三个民族共同居住的多民族大家庭,尽管这里有着不同的民族群体相互杂居,但是这里的人们对于自己民族历史传统和自己的民族身份的认知度却依然十分强烈。以他们的主体民族土家族和苗族为例来讲,这两个民族都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有着极高的认知度,历史上的民族记忆至今仍然在这些民族的人们心中留着深深的痕迹。例如湘西的土家族至今仍然保留着“所居必择高居”的居住传统,传统的吊脚楼工艺一直是当地的一大建筑特色;湘西苗族的民族认同更加是能够通过当地至今仍保留下来的“落洞”、“赶尸”、“种蛊”三大习俗来体现;土家族的传统技艺“西兰卡普”,就被称为中国三大名锦之一,这对于如今的土家族人们而言,无疑是一件十分值得自豪的事情。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湘西州的各个民族都对自己的民族历史文、宗教习惯保持着十分积极地态度,这个多民族社区内的人们是有着很强的民族认同的。

2、民族归属感:通过民族群体内部的团结情况和对本民族之外的群体的接纳与排斥情况来了解该民族的民族归属情况。

由于湘西州是个多民族社区,在这里居住的人们每天除了要与自己本民族的人们相处共处之外,还要与当地的其他民族交往联系,在这种情况之下,在与其他民族的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当地人们的族群自我意识会有所增加。费孝通教授曾指出一个民族在于外界其他民族交往过程中会增强自我的族群意识和群体归属感。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所得,湘西州内的各个民族都内部都十分的团结,对自己族群内部有着极高的归属感,都承认自己属于某一民族群体,同时,在与其他民族交往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强化本民族的族群意识和族群归属感。例如,当涉及到民族政策、利益分配等问题的时候,不同民族之间的民族认同会被进一步的加强,但从总体上而言,湘西州内的各个民族之间的人们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毕业论文题目,他们的相处还是十分融洽的,各民族之间都能够和睦相处。

3、行为卷入:包括人际交往的范围和偏好、社区或民族社团参与情况等。

多民族社区里的民族主体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不仅要参与自己本民族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的活动,还会积极参与其他民族的文化活动,最后形成了很好的民族融合,这种文化上的互动,不仅没有减低民族主体对本民族的认同,相反,还因为在参与其他民族的节日活动的时候,更加意识到和珍惜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可贵性,从而使得在湘西州这样一个多民族社区内,最终达到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共生的局面。例如在湘西州境内,土家族的摆手舞不仅是当地的土家族人在跳,在举行盛大的晚会的时候,来自周内的各个民族也都会参与在其中;凤凰城里的苗寨,每天也都吸引着周内不同的民族的人们来参加这个活动。

三、湘西州多民族社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现状

1、多民族社区内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性问题

根据我们的研究所得,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样一个传统的多民族社区中,与其它的单一民族社区一样,州内的各个民族也都存在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如今州内有部分人的民族认同是基于工具性的思考上,而关于传统的原生性认同却在逐渐减少,这一群体以新一代的青年人居多,他们对于祖先们的许多历史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都不是怎么热衷,他们这部分人会觉得自己的民族身份给予自己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国家政策方面的照顾、考试可以优惠加分等。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这部分人却有着极高的国家认同感;而社区内的老一代人们,对自己本民族的认同度却是原生性的认同多一些,不过他们对于国家层面的认同却不如青年群体。

2、多民族社区内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特殊性问题

由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传统型的多民族社区,那么在这样一个社区的各个民族之间就免不了相互之间的交往与接触,这样也势必会使得在这个多民族社区内的人们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会与单一的民族社区有所区别。

(1)多民族社区内的民族认同较为强烈。

在上面介绍民族认同的维度的时候,我们都已经讲过了,在多民族社区内,各民族的人们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过程中,会不自觉的去维护本民族的利益与尊严毕业论文题目,会增强对本民族的民族记忆和归属感,从而会导致各民族的民族认同有所增强。在我们所了解到的湘西州内,尽管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会增强各自民族对本民族的认同感,但是并没有出现因为这个原因而造成民族不和的结果,在湘西州内的各个民族还都是很和睦的相处在一起的。

(2)多民族社区内的国家认同存在很大的对比性论文格式模板。

多民族社区里的民族国家认同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认同的对比性,具体来讲就是说在这个多民族社区之内,大到国家的方针政策,小到社区内部的一些政策决议必须要公平公正,否则,很容易引起社区内各个民族之间的不和谐状态。就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个多民族社区来讲,如果州内的政府只是单纯的给予土家族人民一些优惠政策,而忽视其他民族,那么这样的话,会在这些民族的心理产生对比心理,他们就会觉得国家没有很好的照顾到他们,这样一来,他们的国家认同度会大打折扣。

从总体层面上而言,湘西州这个多民族社区内的各个民族都对自己的民族有着很高的认同度,尤其是像土家族和苗族这些在湘西州占主体地位的民族,他们都为自己的民族身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在谈及到对国家层次上面的认同的时候,州内的大部分民族也都对国家的各种民族政策表示支持和感谢,他们也都能以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四、余论部分

1、民族认同的原生论和工具论讨论

目前我门国家基于保护民族平等的原则,对我国少数民族实行民族优惠的政策,这些政策一方面来讲确实对促进少数民族共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来讲,这种民族优惠政策又使得的当今社会中民族认同的原生性受到了一些质疑。于是,在学界里关于民族认同的原因探讨就出现了两种声音,一些学者持原生性理论,这批学者认为民族认同应该是基于对本民族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认同;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当今有一部分民族认同是带有功利性的毕业论文题目,这些民族主体主要是基于国家优惠政策可以给自己带来种种好处而产生和维持自己对本民族的认同感的。然而在少数民族地区该究竟如何更好的处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至今仍需大家不断共同的探讨。

2、民族政策的文化隐喻问题

我们国家为了实现各个民族事实上的平等,而对少数民族实行政策上的倾斜和优惠,例如我们国家目前在全国各地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这些被国家化为民族自治的地方,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确实享受到了国家的很多政策上的照顾。可是,这些被国家化作自治的地方,一旦带上“自治”的头衔,其带来的文化隐喻就是代表着“落后”和“贫穷”,这些地方在从国家那里得到很大的资金支持的同时却又使得很多市场投资机会白白流失,因为很多市场投资者是不会在落后不发达的地方进行大规模投资的。

关于如何解决民族自治地区文化隐喻所带来的问题,在这里提供三种解决途径,希望与大家共同思考和探讨。(1)对少数民族地区取消自治称呼,而同样的享有政策上的优惠。(2)深入研究与弘扬民族文化,让民族地区文化品牌的旗帜飘得更远。(3)调整有关少数民族的文化叙述,比如说“贫穷”、“落后”这些用来形容少数民族地区的词汇,在今后的官方叙述中尽可能的少出现。

参考文献

[1]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3]宁骚.民族与国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谭必友.清代湘西苗疆多民族社区的近代重构[M].民族出版社.2007.

[5]孙桂香.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心理研究[J].西南大学.2009

[6]董珞.湘西北各民族文化互动试探[J].民族研究.2001年05期

[6]凌纯声、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M].民族出版社.2003.

同社区篇4

[关键词] 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 FT13.35 [文献标识码] B

党的十再次提出要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可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同时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社区教育作为面向社会大众的、无围墙的教育,在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提高市民文化素养、建设和谐社区、提升城市品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教育部已先后批准多个部级社区教育实验区,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并取得了良好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一是社区教育资源稀缺。二是社区教育个体办学能力较弱。三是社区居民参与度、认识度、认同度不高。四是管理手段单一封闭。五是各地区社区教育发展不平衡。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改变社区教育机构单打独斗的局面,是社区教育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社区教育共同体的概念应运而生,为社区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困难找到了新思路。本文试图探讨社区教育共同体的路径机制来为社区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一、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的作用分析

社区教育的主体是全体社区居民,他面向民众,尤其是草根民众,是一种弱势群体优先的教育。社区教育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平民的教育问题。它的重大责任就是要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共同富裕做出贡献。社区学习不仅是学习者的个人需求,也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社区教育依旧存在普遍认知程度不够,参与缺乏主动性,教育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因此,培养“社区教育共同体”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主要作用体现在:

1.提高全民素质的要求

“社区教育共同体”是一种围绕共同的目标,追求整体高效发展,合理调配和共同享有教育资源的社区教育联盟。它是草根阶层接受全民教育的有效方式,具有普及性、基础性。开放与共享是其开展的核心理念,要想培育社区教育联盟,就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大力度、大范围的普及措施,使所有城乡与社区内的居民、单位、机构、教育组织等都能够参与到“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建设中来。若社区中普遍存在着“社区教育共同体”,才能使一些对参与社区教育没有主动性,没有教育基础的群众不自觉的加入到受教育的行列,使学习成为一种生活常态,并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这不仅能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更能够提高居民素质和知识水平。

2.改善社区教育发展现状的要求

社区教育肩负着普及大众教育的使命,却面临着软、硬件教育资源缺乏的现实短板,同时社区教育机构个体办学能力较弱,群众参与度、认识度、认同度不高。而“社区教育共同体”开放与共享的特征能很好的改善社区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出现,使共同体的各个成员要素联系在一起,树立共同的愿景发展社区教育,提升社区教育质量。在共同愿景的指引下,成员单位可以为共同体提供不同的教育合作资源,丰富共同体的实践,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实现地区内各部门协调合作,使社区教育发展上升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3.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创造和谐社区的需要

社区教育作为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和过程,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是实现终身教育体系的必要手段和途径。社区教育共同体的构建就是为了促进全体社区居民的全面发展,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是推动社区教育大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社区居民队伍不断壮大,告别了曾经的大院,人们普遍感觉孤独,失去学习的兴趣。居民没有归属感,和谐社区的建设就面临着困难。“社区教育共同体”将居民以教育为中心进行合作、交流,促进了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加强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因此,创造和谐社区,就要从人本出发,将人与人用某种方式联系在一起,共同参与某种活动,“社区教育共同体”正是以个人的学习需要出发,运用集体教育的方式将居民联系在一起,促进社区和谐化发展。

二、社区教育共同体的结构模型

1.组织框架

这种以成人学校为主体,联合乡镇成人学校及其他各类学校、街道社区的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及街道等不同个体,围绕共同目标,追求整体高效发展,合理调配和共同享有教育资源的社区合作已取得一定的成绩。要想充分发挥地区各个方面的资源优势打造社区共同体,必须从共建教育基地、搭建网络平台、教育项目结对等方面入手,构建起混合型、综合性的合作、互动、分享的新型社区教育联盟,搭建起教育共同体的组织框架,形成了以政府推动为主,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教育的“四位一体”的力量,形成“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区教育社会化管理工作格局,使社区教育覆盖面更广、参与性更强、课程更丰富、教育效果更显现。

2.理论及内涵

根据合作教学理论和资源共享理论,构建社区教育共同体。合作教学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方略。在教学实践中,有效的组织合作学习直接决定着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效益。关于它的概念,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温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合作学习内涵主要有。其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所进行的一种课堂教学活动形式;是一种组内成员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是一种以共同目标为导向的学习活动。把合作教学理论用于社区教育共同体的构建中,把社区共同体中的各个成员要素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合作学习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就是共同愿景。为了发展社区教育,提升社区教育质量,社区共同体中的各个成员必须联合在一起为了这个共同愿景加强合作。

“资源共享”是现代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早期的研究认为:劳动力可以共享,可以形成共同的劳动力市场,而劳动力市场的集中可以吸引有专业技术的劳动者。在共享的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有更多的机会去选择喜欢和擅长的工作。套用“劳动力共享”理论,将区域范围内的大部分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教育信息资源库,教育信息资源的集中必然存在资源的优胜劣汰问题,优质的教育资源被保留、重复的教育资源被整合,这样使用者能更高效地找到高质量的资源。;另一方面,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也将大大提升。“资源共享”,其本质都是最大利益的共享,区域教育资源共享追求的是从各部门教育资源差异的“合作”到共享整体教育资源利益最大化的“融合”,实现资源配置的社会整体效率最高。为了发展社区教育,社区共同体内的成员单位本着资源共享以获得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在构建社区教育共同体时都积极提供本身有效的教育资源,同时根据自己的需求利用合作对方提供的教育资源,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也提高了社区成员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3.基本模型

根据上述理论本文试图建立整合社区现有教育资源,实现区域资源共享的实施路径,共分五步实行,从而形成社区教育共同体(如下图所示)。

社区教育共同体构建模型图

三、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建设路径分析

为了实现社区教育从“单打独斗”迈向“抱团发展”,通过整合各种有形与无形的教育资源,围绕教育理念即人人是教育者,人人是受教育者,构建社区教育共同体。最终努力实现教育的本职价值,即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促进全体社区居民的全面发展,并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1.建立社区教育共同委员会

为统一管理、提高决策效率与办事权限,设立社区教育共同委员会。该委员会的成员应该由几个方面的人员组成,一是政府官员,加强社区教育共同委员会的领导权;二是社区居委会干部,可以代表社区居民的意愿;三是社区企事业单位及各种教育组织的代表,既可以代表社会组织部门的意愿,也可以调动社会各种力量的积极性,有利于资金的筹措;四是社区教育机构的代表,可以有效发挥学校在社区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另外要明确社区教育共同委员会成员的权责关系,社区教育应该形成“政府宏观引导,教育机构主管,社会组织机构积极支持,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局面,政府作为社区建设的掌舵者,要凭借其行政权力在动员整合社区资源上特有的优势,包括健全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政策和法规,即提供政策法规资源;用民主、法制、引导的方式方法来指导社区居委会和其他社区组织;为社区建设提供经费支持;协调社区组织与社区单位开展社区共建活动;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等。

2.通过项目结对,构建各种类型的社区学习共同体

通过项目结对开展合作,是能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教育共同体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把社区教育委员会、社区单位、社区居民以及地方政府紧密联系起来,共同参与到项目合作中来。社区教育共同委员会通过对所在地区社区街道所有潜在教育资源的调查,建立社区教育资源数据资料库,对教育资源进行分类,可以划分为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文化资源等。委员会成员应该积极向当地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宣传、面对面交流,获得各方对社区教育的合作意愿和需求,通过确定一个项目来达成双方的合作。例如,南京市华侨社区委员会牵头与社区内医院达成协议为社区居民服务,通过整合南京医科大学、省人民医院、省口腔医院、友谊医院、眼科医院等健康教育资源,建立起健康教育基地,给社区内的居民免费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提供免费体检。与体育中心达成合作,整合体育中心的教育资源建立起全民健身教育基地等。

3.创建社区学院与网络交流平台

由社区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政府联合创建社区学院和网络交流平台,加强社区各成员单位之间的交流,以及把社区资源很好地整合在一起。社区学院是为社区居民或社会弱势人群提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教育机构。是以传播先进文化、打造和谐社区、推进区域发展为目标,由街道办事处统筹监管,社区居委会协办,居民、社区、学院、街道四方共建共享,具有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普及性的一体多元化且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教育实体。学院以对社区成员实施教育服务为主要内容,具有综合教育培训、教育理论研究、教育咨询服务、社区教育服务等多项功能。社区学院的创办是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开放共享的一种实践形式,且这种实践方法是被无数成功案例证明行之有效的。创办的社区学院应以“政府统筹、社会参与、资源共享、功能多样、服务社区”为办学原则,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和旨在提高市民素质的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另外,是搭建网络交流沟通平台,通过开通网络远程学习平台和在线学习,为社区成员提供一个开放交流的继续学习的平台。通过平台既可以让成员享受互联网学习带来的快捷和丰富,也达到了宣传教育的作用。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由驻区单位为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提供一定的师资力量,主要是社区内的高校、教育机构等。要想构建社区教育共同体,首先要有充足的各方面知识具备的师资队伍。如法制学习共同体、健身学习共同体、健康教育共同体需要各方面素质的老师,面对师资力量的不足,社区教育委员会可以通过招募一大批志愿者来从事社区教育共同体的构建,其即可地解决社区人才缺乏兼职教师难找的问题,也可以节约了一部分的资金。

5.建立社区教育共同体投融资体制

由地方政府和驻区单位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社区教育的顺利进行需要一定的资金经费作为支撑,社区内的组织机构在开展项目结对时必须有充足的资金才能保证合作的正常进行,才能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学习共同体。在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中政府要加大投入资金的力度,充实社区教育的资金。对社区、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等提供的教育资源服务,政府要对其进行评估,适当给予补贴,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四、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对策建议

为了保证社区教育共同体的顺利构建,必须采取一定的保障措施,本文从政府和社区共同体成员单位两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1.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社区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共同参与、协同配合的社区教育共同体。政府能有效、充分发挥其在教育事业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区域内各活动单元的互动,确保其所拥有的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形成对社区居民的教育合力,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一套相对稳定的运行机制,实现该教育共同体的高效率。要想做到让社区、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服务中心、个人等教育资源提供者达成共建教育共同体的共识,地区政府必须从上从下做好协调工作,加大教育资源共享的宣传力度,从而带动个人、单位和社区资源的全面共享。

2.完善政府、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的机制

在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应担负起政策制定、统筹协调、经费支持、行政监督、法规规范等方面的管理工作。根据社区教育共同体共建实效,适时地制定长效政策,完善资源共享反馈机制。社会组织在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中要承担沟通协调、经费赞助、参与评估、资源服务等工作,推动社区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

3.建立社区共同体成员单位的利益平衡机制

社区共同体成员单位在开展合作及资源共享过程中,必须在保证自身利益不受损害的情况下参与互动的,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此时,政府应当充分认识到多方互动合作对社区教育的积极影响,应积极承担起架设多方互动的桥梁。政府部门应联合成员单位共同协商运行决策,创新机制,建立利益平衡机制。在不损害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多方的共赢。在人力、财力、物力上加以均衡处理,必要时由政府作为第三方提供帮助,做到互动合作时真正实现利益平衡、融合协调与发展。

4.建立社区共同体成员单位的资源共享机制

社区共同体成员单位要想实现各方教育资源完全共享首先要树立开放互助的理念,要充分认识到开放共享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区教育机构的进一步开放不仅是资源的对外开放,更重要的是将社会优势资源引入校园促进高校自身的发展。社区单位也要参与到资源开放共享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社区教育添一己之力。建立基于共同利益的资源共享机制明确成员单位所享有的资源和要积极配合提供的资源,共同努力实现社区全体成员素质的提高的最终目的。

[参 考 文 献]

[1]汪国新.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与运行[J].中国成人教育,2012(1)

[2]姜华.我国社区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教育与职业,2009(9)

[3]杜瑛.大学与社区互动发展机制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7(9)

[4]厉以贤.社区发展社区服务社区教育[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1):56

[5]金红磊.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社区教育:内涵界定与建设路径[J].湖湘论坛,2010(03)

[6]黄萍萍.依托社区学院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

[7]王云飞.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11)

同社区篇5

关键词:社区治理;协同治理;机制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到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并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社区作为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其治理的好坏,关系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社区的良性发展,除了权力主体积极参与社区的治理外,还要有高效有序、协同互动的运行机制,这样才能使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方针得以落实。

一、我国社区协同治理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区的协同治理就是要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整合社会管理资源,积极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同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解力量互动的社会协同管理网络。[1]而当前的新型社区治理中社会协同机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社会组织发育不良

社会组织没有体现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本质特征,而更多表现为行政系统的附属产品,没有展现出补充、完善政府职能的作用

2、社会组织作用不强

社会组织普遍存在着公信力问题,加之相应的社会环境和资源配套不完善,使得社会组织难以有效发挥其作用,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组织的合法性危机。

3、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的互动性不强

一方面表现为政府机构由于自身的高信用和高权威特征成为居民进行社会诉求表达主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组织的功能发挥产生了挤出效用;另一方面,社会组织与政府的配合机制不完善,双方没有实现社会管理职能的无缝隙对接,造成很多社会管理工作的缺位和越位现象。

4、社区的公民参与积极性并不高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公民参与意识不强,受制于时间、精力等因素的制约,公民对于涉及自身利益的公共事务并不关心,对于公共事务的管理工作也并不热心。二是公民参与机制不完善,没有形成长效的公民参与机制,公民难以通过有效参与表达自身的诉求。三是公民参与效果得不到保障,公民参与所形成的结果较少地反映在社区治理之中,严重地打击了公民参与的积极性。

二、完善社区协同治理机制的措施

1、建立健全社区组织,优化权力配置

社区协同治理的重要目标就是健全社区各类治理机构。首先,在社区管理中必须坚持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 行使其政治领导权,发挥好领导作用;其次,政府的行政权力在城市社区要适度退出,给社会权力更多成长和发展的空间;最后,赋予城市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社区中介组织和居民更多的社会权力,以实现社区的自我管理。这种权力结构中,社区治理的各主体将拥有较为合理的权力资源,有利于整合各个管理主体的力量,让权力真正置于高效的多元治理之下,提高社区管理效率,推动社区自治走向协同治理的境域,最大程度的实现社区公共利益。

2、完善社区治理制度安排,畅通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

有了健全的组织机构作为载体,还要有相应的决策、议事、管理和监督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民主自治的运行机制作保障,才能确保社区协同治理的实现。一是让社区居民自主决定社区内部事务。如在城市社区中注重落实"三会制度"[2],即社区听证会、评议会、协调会。社区居民依法选举、罢免、监督社区领导人员,自主决策社区内部重大事项,形成了良好的社区内部监督机制。二是让社区居民、组织对政府的工作实施评议监督。通过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让社区自治组织和居民对政府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进行评议、考核和监督,考评的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主要依据,有效落实居民的民利,促进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作风的改进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3、政府大胆放权,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居民自治

自治是社区建设的方向,社区居民自治是低成本的管理体制创新,是社区建设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和加强基层民主。为此,一方面应在社区内大力培育发展各种中介组织和志愿者服务组织等居民自治载体,形成较为完善的自主管理网络,起到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民主建设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在制度层面上进行思考,制定出相对包容的政策、法规,敢于下放人权、事权、财权,逐步去行政化,鼓励和导引社区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早日构建成熟的市民社会,推动我国城市民主治理的深入发展。再者,政府的职能也要相应发生变化,即从管理主导型转变为公共服务主导型,将政府的工作重心下移,以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服务社区,并在这一过程中建构社区,引导社区居民自治。

4、培育社区文化,增强社区居民自主参与意识,提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

文化是一种基因,因此,营造社区民主治理文化氛围, 是社区居民关心社区发展, 参与社区协同治理的重要前提。[3]培育民主文化,可以提高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意识,培养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横向联系,提高社区的社会资本存量,为社区协同治理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

第一,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创新宣传手段,培育和强化社区居民和社会单位的社区理念与民主意识。广泛召开社区建设工作动员会、座谈会,组织社区建设宣传周、宣传日等活动,举办社区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各种专题讲座;组织居民自上而下制定市民公约,社区守则与规范,引导居民依法自治;充分发挥媒体的传播力量和导向功能,利用有关媒体和刊物通过形式多样的访谈专题节目和专栏,不断加大对社区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的宣传力度。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增强社区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形成浓厚的基层民主氛围。

第二,要丰富社区合作治理网络,发挥治理主体能动性,创新治理手段和方式,提高社区民主治理的绩效。要充分发动社区居民,使他们自觉自愿地行动起来,积极参与社区工作。可以在城市社区中开展政府、民警和居民区结成共建对子,发挥各自优势参与社区建设与管理;驻区单位通过参加社区党建联席会、工作协调会,加强与社区联系,形成街道社区和辖区单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社区共建的良好局面[4]。同时,大力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注重网络的力量,使社区治理透明化、高效化,以"网络民主重塑民主治理",激发居民群众的参与热情,推动社区协同治理工作的不断发展。

综上所述,社区协同治理机制是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了机制保障。通过优化社区权力配置,完善制度安排,培育社区组织,培养居民参与意识,最终使得社区的协同治理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凯.努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J].求是,2010,(20).

[2]何晓玲.社区建设模式与个案[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118.

[3]刘雨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的民主治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66.

[4]李晓南.新型社区治理中的制度障碍研究[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1,(4).

[5]李图强.现代公共行政中的公民参与[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196-197.

[6]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197.

同社区篇6

社区认同;家庭;亲属关系;地缘关系C91283A0111-05

〔基金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4B22014)

〔作者简介〕袁磊,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孙其昂,河海大学社区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南京211100。

在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社会治理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新形势下,社区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它既是普通人群的家园,又是个体精神的归宿。但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的社会转型中,社区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美好,而是存在一系列问题。而由现代性带来的社区认同的弱化则是比较显著的问题。现代性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逻辑,进而会影响到个体在社会化进程中的心理和行为方面。而它的抽离化机制使得时空产生了转型的倾向,从而影响人们对日常生活固有的遵循与控制,而这成为“现代人焦虑的根源,但同时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自由选择的机会”。〔1〕现代性作用下的社会与个人的矛盾出现在社区中,构成社区认同的整合问题。在社会转型中,一方面个人拥有了从乡村到城镇的自由选择的机会,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个人要面对这种选择带来的价值和规范的混乱。社会与个人关系的二重性导致社区的异质性,从而造成认同问题。但是,这种二重性也提供了弱化现代性消极影响的路径,因为要解决社区认同的整合问题,还应当回到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中寻找答案。虽然社会转型拉大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距离,使得现代人蒙上了现代性的一丝阴影,但是距离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二者间的断裂,因为不能忽视文化在社会转型中的意义。文化虽然与社会紧密相连,但仍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动态地应对社会转型。从文化角度看,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因此,从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出发,可以寻找文化应对社会转型的机制,进而发现整合社区认同的路径。

一、社区认同

社区概念的内涵是丰富和具有层次性的,因为社区这一名词经历了从德文的Gemeinschaft到英文的Community,再到中文的转换,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它的理解产生了差异,而且又由于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社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2〕社区这一概念进入社会学的视野起始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他提出社区(Gemeinschaft)和社会(Gesellschaft)两个概念用来描述和解释近代社会的历史变迁。他认为社区的精神来源于传统的乡村,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守望相助的社会关系密切相关。传统的乡村社会主要通过血缘和具有共同利益的地缘纽带联结而成,这种纽带对于人们情感的联结和共同信仰的确认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如果缺乏传统乡村社会的组织方式,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强烈共同体意识就会遭到削弱,社区的团结与紧密就会走向松散。而与社区不同,社会的形成不以紧密的血缘与地缘关系为必要条件,而是建立在个人的理性和自由选择基础上的,因此,个体的独立与自由是社会形成的前提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对于个人缺乏约束和控制,它具有一套建立在契约和法律基础上的社会整合机制。〔3〕滕尼斯的描述有助于对社区概念的客观性理解,虽然他没有强调其地域性特征,但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出发,社区涵盖了地域共同体、血缘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20世纪20年代,社区已经成为美国社会学的主要概念,并随着芝加哥学派对社区问题的关注和实践,社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而社区概念扎根于中国则与美国社会学家帕克(Robert E. Park)息息相关,他于20世纪30年代来华讲学,将该概念带到了中国。费孝通认为社区一词的中文译法来自于燕京大学的年轻学生,为了与社会所蕴含的人际关系进行区分,他们用社区来表达具有共同体性质的紧密人际关系。对于费孝通而言,社区应该具有特定的地域范围,因为它是个人生活的时空坐落,联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中国的语境中,社区不仅拥有强烈的精神认同,还要求现实层面上的伸缩性。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国语境中的社区概念呈现出了一系列特点:“对‘区域’、‘地域’的强调,对社区‘物质’内涵的强调,对社区中非人类生命以及社区空间内‘天地万物’的整体性强调”。〔4〕

关于认同,它涉及的是对我们是谁这一问题的理解。虽然认同追求同一性,但是这种同一性建立在事物差异的基础之上,是包含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统一。因此,围绕认同就形成了纷繁多样的理论,比较有影响力的是自我认同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自我认同理论的核心问题是人们对于自身角色的认同,包含各种自我知觉与自我界定。人们的自我认同来源于对自身的社会地位和扮演的角色的认知,以及这种认知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当人们将角色所蕴含的期待塑造自身的行为时,自我认同的过程也就形成了。虽然自我认同强调的是通过角色运用形成自我的一个过程,但它包含着社会认同的一面,因为它要处理自我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情感、认知和评价等问题。社会认同理论指的是“一个人所落入的或感到其所属的社会类别(如民族、政治团体、运动团体),提供给此人根据这一类别描述的自身特点来界定自己的倾向,这种自我界定是自我概念的组成部分”。〔5〕社会认同理论强调知觉上的社会分类和社会比较,进而积极区分群体的界线,因此,它超越了群体成员对物质资源的关注,依赖于主观上的认同感。

因此,社区认同是个人对社区的归属感和依赖感,既牵涉到个人的角色位置和自我的形成,又关系到社会群体与个人的互动。对于个人而言,个体的社会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区认同的影响,而对于社会而言,社区认同则有助于为社区划定符号的边界,为社区整合与凝聚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因此,社区认同既是一种自我认同,也是一种文化认同。此外,关于社区认同,有的学者从管理体制的地方性创新,对现代农村社区认同进行经验性研究,并试图寻找出重塑现代农村社区认同的现实路径;有的学者从社区认同、社区依属、社区凝聚和社区满意构成的社区意识形态的角度进行研究,在时间和现实条件构建的框架下,探讨个人社区意识产生的社会效应价值。虽然社区认同与从外部压力以及个人做出的回应有关,但是其来源关键在于自我与社区的良好互动。因此,要解决社区认同的整合问题,需要回到社会转型中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找寻路径。

二、家庭与社区认同

亲属关系,包括基于血缘和婚姻为纽带建立的社会关系,以家庭为核心单位。它包括宗族群体和姻亲群体,在我国农村地区,这些群体是社会群体形成和聚集的最重要的基础,也是维持社会群体臻于持久和超越时空的原始和恒久的力量。同时,亲属关系也是考察家庭与社会变迁关系的较为重要的指标,有助于分析现代家庭的行为特点。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家庭结构呈现出了一系列变化,较为显著的是核心家庭比例的大幅上升。而家庭结构变化带来的结果是家庭功能的专门化,大量传统家庭的功能转交到社会机构,夫妇式家庭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以夫妻关系为主轴,强调个人主义价值观念的核心家庭有助于家庭成员人格的培养,“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社会化)就是在群体里进行和实现的”。〔6〕而自我又在人格中处于核心地位,“可以将人格界定为: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7〕由此可知,人格是具有稳定性的自我,而自我的形成又涉及到角色认同和社会认同。借助于人格,家庭成为自我和认同形成的重要来源之一。

虽然教育功能已经外移,但家庭在角色认同中的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由于核心家庭在社会发展中的十分重要的职能,“社会对其有着特别依赖”。〔8〕良好角色认知和扮演与家庭是密不可分的,家庭拥有无法替代的权威。家庭为成员提供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形成稳定角色认同的基础,有助于自我稳定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家庭的认知会逐步内化到个人的人格体系里,进而影响到个人对于周围世界的感知。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家庭依然向成员传递着责任和义务的观念。文化传递与认同被认为是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机制,社会成员所认识和体验的风俗习惯与民族精神,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依赖于文化传递的机制完成的,而家庭则是这种机制运行的重要推动力。

三、亲属关系与社区认同

除了核心家庭对认同的影响外,亲属关系在自我的形成中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亲属关系可以指除了核心家庭之外的其他血缘与亲缘关系。虽然社区居民来自不同的乡镇,拥有相异的社会背景,但是他们还是具有相似的特征。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即便他们选择城市社区,拉远了与村庄或集镇的地理距离,但亲属关系对于他们的意义并没有随着空间距离的扩大而遭到削弱。“工业社会的地理距离并没有破坏家庭纽带”〔9〕,这种纽带对于家庭成员和亲属间在情感与经济方面仍然发挥着积极的支持作用。这种观点在笔者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印证。社区内一李姓住户跟随亲戚从农村来到该市务工。最初,他在亲戚经营的小餐馆内打杂,渐渐地,勤劳使其获得了学习厨师手艺的良好机会。在亲戚的亲身指导下,他的技艺在较短时间内就有了较快的发展。后来,他顺利地经营起一家小餐馆。

虽然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了社会流动的增加,尤其是地理空间的变动,使得家庭的功能趋于专门化以及核心家庭得以独立,但是亲属网络对于家庭的意义并没有遭到严重削弱。虽然与工业化相适应的核心家庭更加注重个人主义价值观念与家庭成员的独立性,但是家庭并没有实现完全的独立,事实上,它仍然与亲属群体以及邻里保持着密切交往。家庭具有的现代性影响了传统亲属关系的实践,但正是由于相对独立性,使得它能够动态地把握与亲属网络的关系,以创造适应新社会环境的机会。

核心家庭具有社会分化的特征,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方面存在差异,如家庭规模、家庭成员的就业分布、家庭成员的日常互动、家庭的社会地位、家庭与亲属网络的关系等。但是,核心家庭的差异没有影响到其与亲属网络间的互助行为。即便是城市化的进程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居住模式、时空距离以及生活方式,个人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与亲属关系的支助。家庭的社会地位不同,但即使收入较低的家庭成员依然会抽出时间与亲友聚会。虽然时间和收入有所限制,但手机和网络已然成为进行交往的便捷手段。亲属关系并没有随着城市化的到来而趋于消失,而是依然活跃于亲属间的互助行为之中。重大的节日或者农忙时节是亲属间聚会的重要时刻,虽然机会有限,但并不会削弱对亲属群体的归属感。因为不仅可以互惠,而且能够获得慰藉。可以说,亲属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为人们的互惠交换关系提供坚实的基础。但是,亲属网络中的互惠互利是超越工具理性的,中国文化支配下的亲属关系实践将现代价值和利益融入了对传统互助模式的创新之中。与传统亲属互助模式相异的是,个人在现代亲属关系中获得了独立性。

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亲属互助有利于增进社区认同,因为社区认同需要借助于自我形成中的角色认同和社会认同,而自我又处于认同体系的核心地位。因此,现代亲属关系中的互惠互利可以作为自我形成和发展的来源,为自我提供价值和规范的基础。同时,亲属网络也为自我提供了成长的具体空间。虽然社会形态出现了转变,但传统的价值体系并没有消亡,而是与现代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和夫妇式家庭制度相融合,共同作用于家庭成员。传统价值体系的意义并不局限于共同体意义上的亲属关系网络,而是随着社会文化传递机制内化于现代社区的个人人格结构中,而且构成自我认同的价值和规范基础。所以,现代社会中具有独立性的个人会通过社会化的机制,将来源于亲属关系实践中的认同和整合意识运用到不同的社会群体中。因此,亲属关系的现代性特征恰恰发挥了整合的功能。它依然承载着传统价值观,如对长辈的孝道、对家庭成员义务的忠诚等,与现代社会的普遍价值,如尊重个人的权利、强调家庭成员间情感的培养等,处于并存状态。更为重要的是,二者发生互融,共同影响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达致个人与群体的整合。所以,亲属关系蕴含的传统价值也可以成为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础,为现代社会整合提供支持。因此,亲属关系的互惠实践蕴含的价值可以超越时空,它们并没有凝固在一刻或一点,而是将传统的价值体系附着在了现时的空间。

来源于传统社区的亲属关系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获得了新的价值,个人在城镇化中的流动充分利用了亲属关系带来的便利与机遇。传统的社会人际关系并没有成为压制和妨碍个人发展的藩篱,而是为个人适应新的环境与寻求机遇提供了可靠的社会支持网络。亲属关系中的传统互助模式与新的市场经济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契合点,成为个人在陌生的经济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平台。当然,亲属关系的支持网络并不是传统模式的复制,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也容纳了平等、独立、自主等新型价值观。这种新的价值意味着,亲属实践的场景兼具传统和现代的特性,它要求个人要学会动态把握传统与现代的时间界定。时间的界定意味着功能的创新,以及对于自我的不同理解。但自我的不同理解不代表自我的混乱,从传统社区向现代社区的转型中,自我能扮演同一角色,成为强化现代社区认同的关键动力。

四、地缘关系与社区认同

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传统价值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为现代社会的整合提供道德基础。除了传统亲属关系对现代社区认同产生积极影响外,地缘关系也在认同中发挥关键性作用。从空间社会学角度出发,地缘关系是在空间与社会秩序并置中建构的。社会学家齐美尔(Georg Simmel)被认为是较早对空间概念进行深入研究的学者,并从分割性、距离性等方面赋予了空间的社会特性。对齐美尔而言,空间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建构出来,反映着人们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变化。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地缘关系的转变显著地表现为人口从乡村向城镇的流动。它不仅表征着地理距离和空间位置的变化,而且更具象征意义,承载着丰富的价值观念。因此,地缘关系是社会秩序得以可能的必要条件。社会转型中的地缘关系变化会带来传统社会秩序的消极改变,较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会削弱初级群体的社会整合与道德抑制功能。但是,这一过程具有双重性的特征,同时意味着现代社会秩序的建构,因为赋予特定空间意义的特定地缘关系不再仅仅是人们社会行动的舞台,还参与着新的社会关系重建以及提供新的整合规范与道德力量。因此,现代社区成员需要重新认识地缘关系。从乡村定居到城镇,面对的是一个新的环境和秩序,需要谨慎对待地缘关系的问题。农村和城镇具有不同的特质,代表不同的社会形态,社会结构和生成原则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新的环境和社会秩序中的生活会影响到个人自我的认知和构建。

乡村到城镇的地理空间差异,会影响个人对身份的认知。在乡村,广大的田野占据着空间的主体部分,散发出自然的气息;而城市则给人一种经过精心规划的感觉。同时,乡村应对环境的生活方式是经验累积的结果,缺乏明显的目的性。例如,乡村居民虽然可以采用现代的计时工具来安排作息活动,但依据自然景象或者经验来把握时间则更为普遍。类似的生活经验可能已经融入个人的角色中,成为社会交往中稳定期望的来源。由于身份是个人的社会类属,地理空间承载的文化和价值会嵌入到对身份的理解中,进而影响关于地理空间的认同。所以,从乡村到城镇地理空间的流动会带来地缘关系的转变,间接带来社会秩序的变迁,从而产生地缘关系的认同问题。

地缘关系的变化产生的认同问题,意味着除了亲属关系外,邻里关系在社区认同中也应当扮演关键性的角色。“邻里是邻居相互知晓对方的区域,是形成场所感和归属感的基本尺度”。〔10〕邻里既是人们生活与交往的固定场所,为公共活动提供便利的空间,又是增进人们之间情感的重要力量。随着日常生活中的交往,邻里的空间特性就会逐步被赋予一定的社会特性,成为衡量人际关系远近的重要符号,承载着一定的互惠互利的道德义务。邻里关系是基于地缘关系产生的一种社会关系。在传统社会中,它是一种首属关系,对生活在其中的人意义非常重大。因为在邻里关系中,人们的社会交往是全面的和个性化的。但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传统的邻里群体趋于解体,邻里关系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随着城市社区的发展,传统模式的邻里关系功能遭到削弱,人们在邻里间不再具有无法代替的社会位置与角色。虽然传统邻里的功能遭到了削弱,但这并不意味着邻里在现代社会趋于消亡。邻里关系在社会转型中吸纳新的因素,依然能够成为认同和整合的重要动力。

在现代社区中,邻里关系的生成依然基于地缘关系,但是它影响个人自我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如果说亲缘关系的现代实践强调了价值和规范对于人格的重要意义,那么邻里关系则从社会互动中为个人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提供重要的基础。邻里不仅是现代社区居民日常交往的重要空间,还为日常交往赋予了较为重大的文化意义。邻里居民间的社会交往可以成为人们互惠互利和培养信任的载体,还能够成为推动社区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基础。现代社区的邻里关系是社会资本的重要来源,而社会资本可以增进居民间的信任,增强社区认同。社会资本是嵌入到社会关系中的行动资源,包括结构方面与认知方面两个维度,前一维度包含制度、角色等,后一维度包括人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共享的价值观念、信念等。这意味着结构维度的社会资本培育了互惠的规范和准则,认知维度的社会资本产生了互惠交往的共同期望。因此,社会资本不仅有利于整合居民对社区的认同,而且能够强化来源于亲属关系实践中的互惠价值和期望。

虽然基于现代社会的地缘关系产生的社区具有异质性的特征,但这并不影响邻里关系借助于社会资本整合社区认同的意义。从心里认同机制出发,虽然社区内部的异质性会降低社会互动,较易引起居民心理上的相互排斥,降低居民间的信任水平,阻碍邻里社会资本的形成。但是,社区内部的异质性也为居民提供了多样的互惠交往的场域,从长远看,可以打破隔离,拉低居民间的差异水平。异质性的社会互动有利于居民间普遍信任的发展,“与同质的个人进行的合作相比,与不相似的个人进行的交往更利于普遍化信任的发展”。〔11〕同时,社区异质性也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可以交换的资源,从而强化对社区的认同。

虽然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现代社区的地缘关系发生了变动,异质性趋于增强,但是它借助于邻里关系整合居民社区认同的意义并未遭到削弱。

五、群体路径与社区认同

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是整合社区认同的有效手段,而亲属群体和邻里依然是通向认同整合的良好路径。虽然工业化和城镇化赋予了它们现代性的特征,但这并未影响到它们在现代社区发挥功能。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在具有现代性的环境中做出了新的改变,为社区认同提供了价值和规范的基础。现代社区与传统乡村存在较大差异,而且社区居民的异质性特征比较显著,从而缺乏进行日常交往的原初动力。但是,现代社区承载着分化的日常生活服务功能,恰恰为居民进行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社区的异质性带来的信息和资源的差异,为居民进行互动从而培养社会资本提供了可能。但是,现代社区认同并不是仅仅建立在功利主义的基础上,还具有价值和期望共享的一面。在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的社会转型中,传统亲属关系发生了创造性的改变,有效地处理了核心家庭和相应亲属网络间的关系,使得二者之间没有以对立的姿态出现。这为处于其中的个人培养良好的自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使得现代社区的个人能够共享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和期望。这一共享的价值和期望通过社会化的机制为现代社区认同提供了具体的路径。因此,社区认同群体路径的形成,既需要建立在功利主义基础上的外部条件,又依赖于蕴含在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和期望的共享与内化。结合二者,虽然不一定能够达到共同体层面的理想状态,但至少可以实现整合社区认同的共享层次。

虽然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了社会转型,但传统文化依然在现代社会中实现了创新,继续发挥新的功能。从社区治理的角度出发,应当认识到它的价值,从而探寻它在社区良性发展中的意义。在整合社区认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亲属关系网络的功能,为个人提供良好的成长和发展环境,又要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为邻里社会资本的发达从而构建新的地缘认同提供便利条件。同时,还要结合实际,创新地继承传统文化以推动价值和规范的建设。因此,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意义上的初级群体在具有现代性特征的社区中,依然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所以,应当辩证地对待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从而尽可能地弱化现代性带来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强.现代性中的社会与个人――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J〕.社会,2000(6).

〔2〕程娟.社区概念的演变〔J〕.知识经济,2012(4).

〔3〕姜振华,胡鸿保.社区概念发展的历程〔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4).

〔4〕李晓非.拿来、改造、中国式运用――社区概念中国化的思考〔J〕.学术探索,2012(9).

〔5〕周晓虹.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J〕.社会科学,2008(4).

〔6〕项葵.群体理论在社会化分析中的应用〔J〕.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4).

〔7〕黄希庭,夏凌翔.人格中的自我问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8〕〔9〕唐灿.家庭现代化理论及其发展的回顾与评述〔J〕.社会学研究,2010(3).

〔10〕王兰,刘刚.上海和芝加哥中心城区的邻里再开发模式及规划――基于两个案例的比较〔J〕.城市规划学刊,2011(4).

同社区篇7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山东东营 257000

[摘要] 不同层次护生社区所采取的教学课程及模式需根据每个学生的不A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新型教学方案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方面,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测试考核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护理的需求越来越高,而社区护理作为护理工作中最为基层的一部分,要求护理人员能够掌握相关护理知识与技能,以此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

关键词 ] 不同层次护生;社区护理;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2(c)-0033-02

社区护理作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类新型的护理学科。该学科将护理对象从以往的单个患者扩展整个生命体系,其中最基础的护理对策即为社区护理。现我院针对护理工作现况,对不同层次护生进行社区护理制定相关教学模式,旨在培养社区护理人才,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完善护理服务,顺利开展社区卫生保健工作,现将笔者研究结果如下。

1各学历学生基本情况及教学安排

社区护生主要包括:专科护生、本科护生及中专护生。专科护生所及方式,培养护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对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且进一步培养护生具有独立学课程包括54学时的课堂学习及2周的社区护理实习。本科护生则通过高考招收,学习时间为4年,所学课程包括36学时的课堂学习及2周的社区护理实习。中专护生则要求为初中起点的护生并安排2周的社区护理实习。三种不同层次的护生所学课程均来自《社区护理》,教职人员借此通过对不同层次护生进行护理内容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并熟悉社区护理工作内容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能力,以确保护生在今后护理工作中的顺利进行。

2社区护理实习基地

社区护理应针对其教学内容,建立独立的社区护理实践基地,以此作为社区护理的教学单位。社区护理实习单位要求其具有基本的护理器械、物品及药品并配备几名实践基地教学人员。在实习过程中,教职人员应将护理过程中的预防、宣教、康复及保健等融为一体,为社区提供较为专业的护理服务。

3社区护理实习内容

社区护理需针对不同层次的护生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专科护生的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教职人员了解社区的组成结构及基本信息,了解社区所需的基础服务,并建立相关对策。②根据社区健康现况进行统一调查,并定期进行家庭随访与调查。③参与健康教育讲座与疾病咨询,或建立社区医学论坛。④参与社区健康体检,在体检中心播放相关预防疾病的视频,或在实习期间制作疾病预防手册。本科护生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教职人员需切身带领并指导护生进行护理学习中的每一项内容,并及时作出评价与反馈信息,旨在帮助本科护生熟练掌握各护理学科的知识与技能。②本科护生的实习内容与专科护生的实习内容基本相同。中专护生的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了解社区组织情况与社区人员所需的护理服务。②对社区中常见疾病或高发疾病进行护理实践,并定期进行随访。③在实习过程中主要以妇幼保健为主,并对其护理工作进行总结。不同层次护生的教学方案不仅可提升护生的专业素养,强化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还可以培养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更好的利用综合运用学科,锻炼了护患之间的沟通,建立护还之间的信任等。

3教学质量治疗评价

社区护生的教学质量评价作为社区护生基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质量评价,分别为:课堂测试、实习测评、社区居民评价以及护生自身测评。课堂测试也需根据不同层级的护生指定不同的测试方案,其中专科护生测试以闭卷考试为主,配合平时作业与实习测试,本科护生则以课堂讨论为主,配合平时的作业完成情况,而中专护生主要以闭卷考试为主,其余测试项目可根据教职人员自行制定。实习测评则以教师对学生的考察项目为主,以综合能力测评为主,可附加护理服务质量及职业素养测试,三种不同层级的护生所考察项目基本相同。社区居民评价是指该社区对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进行主观评价,而教职人员需在每次实习课程完成后,主动收集社区居民的反馈情况,对其进行及时评价,总结常见问题,并制定相关策略,对以往护理服务进行改进,并及时向护生进行反馈,呼吁护生对其实习过程进行经验总结与意见交流。护生自身测评要求不同层级的护生可对实习过程定期进行小结,将自身优点与缺点分别列出来,针对优点写出强化对策,针对优点写出改进对策,与其他护理学生进行经验交流或寻求帮助,以此总结自身的不足。此外,不同层次的护理学生也可针对社区居民提出的问题与需求进行总结,对自身护理服务工作作出评价。

4社区护理教学效果

施行社区护理教学的主要目的即为得到良好的社会反馈,主要的社会反馈如下:多数社会居民面对社区护理教学工作持满意态度,且积极响应了社区护理教学模式工作中所需的调查与反馈,并给与了相关的意见与建议。同时社区护理服务人员根据社区的反馈效果,增强并改进以往的社区教学方案,为其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而不同层次的护生所产生的效果与得到的收获基本相同,均增加了对社区护理工作的兴趣,增加了责任心,提高了护理人员独立思考及独立工作的能力,改善了以往护患之间交流欠缺的现象,大幅度的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拓宽了视野,学习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且效果良好。另外,教职人员的反馈情况如下:部分教职人员认为自身需加强及改进教师素养外,应以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学习为主,帮助护生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外,提高其综合素质,以确保社区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5小结

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不断需求,笔者现针对我院社区护理教学工作进行研讨,探究发现,社区护理工作需针对不同层次的护生建立不同的教学方法及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社区护理的重要性,认清自身的责任所在,了解目前护理专业的就业前景,即护理工作不能局限于医院内,还能扩展到社区及患者个人。在提升社区护理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护生综合素质,更加全面的思考问题,有能力处理护理过程之中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此种社区护理教学模式的改进可帮助护理学生综合应用各护理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培养适合社区需要的护理人才,加强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尽早的满足社会需求,并达到良好的社会反馈效果。综上所述,此种教学模式可加以推广与进一步应用于教学模式中。

[

参考文献]

[1] 舒剑萍,张红菱,陈靖.护理专科生社区实习教学模块的构建[J].护理学杂志,2004(3):78-79.

[2] 舒剑萍,黄万琪,张红菱,于雪,吴运生.普通高专护生社区实习模块教学实证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5(1)145-146.

[3] 钮美娥,孙志敏,薛小玲.出院患者家庭访视初探[J].护士进修杂志,2003(3):158-159.

[4] 张国英,李伟,王红妹,张玉芳.社区护理模式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4(11):362-363.

[5] 刘素珍;谢红.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特点与现状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36):478-479.

[6] 舒剑萍,吴运生,柯永红.普通大专护生社区护理实习考核成绩比较研究[J].护理研究,2004(21)332-333.

[7] 阎红;朱丹.社区护士专业教育现状及其培养途径[J].护理研究,2006(19):173-174.

[8] 舒剑萍.护生社区护理实习教学模式研究[J].医学教育,2004(03)124-125.

[9] 张萍,夏旭.社区护理论文产出定量分析及其建议[J].中华护理杂志,2004(9):241-242.

同社区篇8

今天,街道xx社区工会第一次会员大会胜利召开,并成功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会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在此,我代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向大会选举的新一届工会领导班子表示热烈的祝贺!

xx社区工会能够紧紧围绕街道党工委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的职能作用,在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开展为困难职工群众送温暖活动,活跃社区职工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为维护社区稳定,加快我街道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今天工会组织的正式建立为全街道社区工会带了个好头,起到了师范带动作用,这也标志着社区工会工作已走向规范化、正规化的轨道。希望新一届工会班子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团结带领职工群众开拓前进,争取更大的成绩。

下面,我代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社区工会建设的重要意义

社区工会是社区内职工群众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中国工会的基层组织,是社区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随着社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管理体制的变革,在社区这个新的领域中,最大限度地实现各类分散、零星劳动者队伍的组织化,发挥工会组织特有的作用,已成为城市社区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和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社区工会建设,以此推动全街道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加强社区工会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基层政权建设的需要。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国有企业的改革,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下原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职能的逐步剥离,人们的生活方式、劳动生产形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经济组织、社团组织落户社区,下岗、待业、失业、外来工、农民工等各类人员云集、沉淀在社区,社区工作的领域不断扩大,社区服务的对象急剧增加。在这一领域内,增强党与职工群众的密切联系、提高执政党的战斗力、影响力和吸引力,其根本的环节是要加强社区工会等各类基层组织的建设,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把沉淀在社区内的各类职工群众等劳动者组织起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维护社区内的稳定,促进社区繁荣,这是工会服从、服务于社区党的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具体体现。

(二)加强社区工会建设,是促进城市新一轮改革和社区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1991年,国家民政部提出加强城市社区建设,XX年,全区发出了社区建设的动员令后,我街道按照市、区加快城市化战略实施的意见和要求,社区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城市建设有了较大的改观,特别是随着“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的逐步建立,城市社会管理的重心不断向社区下移,因此,城市工会工作也必须实现重心转移,通过加强社区工会的建设,不断增强工会参与城市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自身优势和特长,从而适应城市社会管理体制转轨期间对工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推进全街道城市化战略的进程。

(三)加强社区工会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城市社区是社情~的集中反映地,处于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在城市社区由于企业性质、类型、规模差异,职工来源不同,大量外来务工者、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他们分散难以形成群体的力量,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难以落实到位,受社会关心的程度较少,自我保护的意识比较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成为各类社会矛盾反映比较敏感的集中地。对此,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的要求,把城市社区这一特殊劳动者群体组织到工会中来,团结在党的周围,通过工会组织,协调区域内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处劳动争议案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社会稳定。

二、坚持用“xxxx”重要思想统领社区工会工作

“xxxx”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工会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当前,全区人民正按照市委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一个目标”、“两个率先”、“三个显著提高”目标而努力,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必须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把“xxxx”重要思想贯彻到工会工作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工会工作的各个方面。

一是要增强做好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光荣感。社区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者要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群众围绕全市、全区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要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教育广大职工群众认识到只有发展,才能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物质保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一系列的经济社会矛盾,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要把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作为发扬工人阶级先进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在全街道进一步弘扬先模人物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气,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二要切实履行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坚持在发展中维护,在改革中维护,在参与中维护,在扶助中维护。社区工会要积极宣传《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协助党和政府维护好职工群众就业、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权益,千方百计地为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努力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不断探索建立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劳动保护安全卫生制度、帮扶救助送温暖制度,反映职工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充分代表和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政治稳定。

三要不断加强社区工会自身建设。组织建设是开展工作的基础和保证。要加强和完善社区工会规范化管理,切实做到“八有”,即有班子、有牌子、有章子、有制度、有目标、有档案、有经费、有阵地。要加强工会工作人员的培训,努力造就一支熟悉和掌握工会理论,具有较高政策水平和工作水平,能够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富有敬业和开拓精神的高素质的工会干部队伍,要加强

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大力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风气,牢记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深入职工群众,以满腔热情帮助职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把职工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会工作的根本标准,积极主动地为职工群众搞好服务,增强对职工群众的凝集力,把工会组织真正建成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

三、社区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职责任务

最近召开的省工会十二大明确指出:“坚持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的原则,加大社区工会的组建力度,把社区内的职工尤其是小型、流动单位的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吸收到工会中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贯彻落实好这一规定,街道党工委要求辖区内的8个城市社区争取利用2个月的时间全部建立工会组织。街道工会为加强对社区工作的指导,促进社区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提出了下步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主要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参与城市社区建设,巩固和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维护社区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社区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二)基本思路:以工会代表职工,上级工会指导下级工会为基本工作方式,加强分类管理、协调和服务;以组建社区工会、工会联合会或联合工会为主要形式,建立健全社区工会组织;以探索建立具有社区特点的维权机制为主要手段,把依法维护社区职工合法权益工作落实到位;以创建先进“职工之家”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以加强社区工会志愿者队伍建设为内容,逐步建立与城市社区发展相适应的社区工会工作格局。

(三)社区工会要紧紧围绕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切实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突出工会维护职能,努力协调劳动关系。社区工会要在社区各类企业中积极推进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制度,代表社区职工与企业签订涉及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安全卫生、社会保险和生活福利等内容的集体合同;社区工会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和调解劳动争议;同时还要为社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对严重侵害社区职工劳动权益的违法现象,要提请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②拓展社区服务,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要探索建立工会下岗职工社区服务网络,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服务等社区服务行动,配合社区服务中心,组织技能培训,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积极开发家政服务等系列便民利民服务项目以及小加工、小经营等自救项目;培养再就业带头人,创造提供更多的社区就业岗位;积极帮助下岗职工办理《社区就业服务证书》和工商税务登记手续,协调落实减免税费等优惠扶持政策。

③开展特困职工帮扶活动。社区工会要掌握和了解社区困难职工群体的基本情况,要配合社区有关部门做好社区内下岗、失业、特困人员的登记建档工作。对社区内无收入来源和低收入职工、重病大病等弱势群体以及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贫困户,要积极协助民政部门落实好低保申请和审查核实工作;对生活特别困难的职工家庭,要筹措必要的资金给予临时救助或定期补助,要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使弱势群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④努力繁荣社区文化,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社区工会要积极参与本社区组织开展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要配合社区居委会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利用各种形式,对社区职工进行公民道德、科技知识、劳动技能、法律知识的教育,要利用社区文体娱乐场所,组织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满足社区职工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⑤开展普法教育,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在职工群众中大力开展普法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⑥全面提升职工的素质。社区工会要充分利用工会这个阵地,对职工进行科学技术、业务技术、政治法律等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积极开展“创建卫生城市”“小区安全竞赛”等具有社区特色的劳动竞赛活动。围绕社区建设开展“我为社区献一计”为主题的合理化建议、“文明职工评选”等活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⑦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要不断探索建立社区工会的形式,强化“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各方配合、工会运作”的工作机制,通过建立工会、工会联合会或联合工会等形式,覆盖本社区所属的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而把社区的职工群众都组织到工会中来。要以创建职工之家为目标,不断强化自身建设。

上一篇:山水风光的诗范文 下一篇:元旦板报图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