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的传说范文

时间:2023-11-18 22:14:56

炎帝的传说篇1

因为把火广泛地用于生活和生产,有火之德,人们便

尊他为“火师”、炎帝;

传说他得五谷、制耒耜、教人稼穑,发明了耕播农

业,有神之功,因而人们又称他为“农皇”、“神农”;

传说他“尝味百草,宣医疗疾,救夭伤人命”,开创

了医药之先河,因而又被奉为“先医”;

传说在他及其部落的积极努力下,人类完成了由

游牧渔猎到农耕畜牧这样一个伟大的进化,为中华民

族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他

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世世相传,代代祭祀……

美丽而古老的传说,如生生不息的稻谷代代相

传,绵延至今,成为每一个炎黄子孙心底一种彩色的

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传说不是真

实的历史,但传说与历史不可分割。炎帝生活的那个

时代,离我们很遥远很遥远,是那样的陌生,那样的神

秘莫测,却又让人感到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真实可

信。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在与大自然的拥抱中访

寻炎帝神农的足迹,感受造化之伟大,感受古老的文

化带给我们的震撼!

自春秋战国到今,历朝的历史学家、历史文献都

有有关炎帝的记载,据《史记》记载,炎帝“起于烈山,

居姜水”。远古时,炎帝率其部落在我国西北方沿着大

河游牧渔猎,逐渐来到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曾在

今山西省长治市西南约15华里的黎侯岭建国。据《竹

书纪年》记载,“炎帝神农氏,其初国伊,又国耆,合而

治两市的18县、市中,为炎帝神农氏所建的陵、庙、

祠、宫以及以炎帝神农命名的地名物名,不下百余处,

仅在羊头山南北的高平、长治、长子三县、市就有50

多处,散佚民间有关炎帝神农建国、祭祀、农事、医药、

婚嫁、丧葬等各方面的故事传说,可收集整理百万言。

在不过方圆二三百里的地域内,能有如此繁密有序的

为同一人(氏族)所建的祭祀建筑,能有如此众多动人

的以同一人(氏族)为主人公的民间故事,绝不是偶然

的、人为的,这是一种复杂甚至神秘的历史文化折射

现象,使人不能不细细品味、认真思考。

至于炎帝葬于何处,史书则有不同的记载,以至

于在国内的许多地方都有炎帝陵的存在,如湖南有炎

帝陵,陕西有炎帝陵,河北也有炎帝陵,而在山西高平

羊头山下的庄里村,则有明万历三十九年石碑一块,

上书“炎帝陵”三个大字,从残留的地基来看,炎帝陵

庙原来的规模也很宏大……

我们无需考证这些炎帝陵存在的真伪,毕竟已年

代久远,毕竟掺杂有许多传说的因素,只是从这些现

象中,我们能细细品出龙的传人将炎帝作为中华民族

原初缔造者、始兴与统一的象征、凝聚力与认同感的

共同标志所具有的新的意蕴。炎帝创业奉献、敢为人

先的创造精神,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华

夏民族获得了高度的团结和统一。数典念祖,敬祖爱

国,终将成为一代代炎黄子孙不了的情缘而继续发扬

炎帝的传说篇2

那么,在我国有没有记载中国原始社会及其道德的资料呢?最近,我抱着这一问题,翻阅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炎帝神农氏的一些资料。我感到,资料是相当多的,遍布于经、史、子、集各类着作当中,其中最重要的文献有《逸周书》、《国语》、《周易》、《左传》、《管子》、《庄子》、《列子》、《韩非子》、《世本》、《新语》、《淮南子》、《史记》、《山海经》、《帝王世纪》等50多本。另外,陕西省宝鸡、岐山、扶风等地发掘出的仰韶文化遗址及龙山文化遗址大都和炎帝的史料有关,把这些资料梳理出来,估计有十多万字。如果我们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整理、研究一下这些文献资料,不仅对认识、填补中国原始社会先民们的道德面貌有很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丰富炎黄文化的内容,总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早期的传统美德,搞好当前两个文明建设,也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炎帝时代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时代

大约从170万年以前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祖国的广大土地上劳动、生息、繁殖子孙后代。在云南省的元谋、陕西的蓝田、北京市的周口店等地区,都先后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遗骸和遗物。这充分说明我国从很早的远古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历史。

在十分漫长的原始社会里,我们的祖先开始只会简单地用石制工具,考古学上叫做“石器时代”,把只会打制加工石器的阶段叫做“旧石器时代”,把掌握了磨制加工石器的阶段叫做“新石器时代”。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大约经历了几十万年。就在这个过程中,原始人群开始向氏族社会过渡,首先是母系氏族社会出现和形成。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黄河中下游和长江流域的许多氏族部落达到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阶段,无论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妇女为中心进行。再经过3000年左右,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即从公元前3000年的仰韶文化后期向龙山文化时期转变,炎帝及其后裔就出现在这个时期。

据历史文献记载,炎帝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是存在的。《国语·晋语》说:“昔少典娶有@①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东汉初年的《说文解字》进一步肯定了“炎帝以姜水成”,即姜姓的炎帝之后长于今扶风县内的记述:“邰,炎帝之后,姜姓所封,周弃外家”。随后,不少文献都有关于炎帝活动在姜水一带的记载,即今宝鸡市辖境内。《世本·帝系编》说:“炎帝即神农氏。”东汉宋衷注:“炎帝即神农氏,炎帝身号;神农代号也。”西晋皇甫谧撰的《帝王世纪》说:“有@①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尚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我焉。”郦道元在《水经注·渭水》中说:“歧水又东径姜氏城南为姜水。”他认为,《国语》、《世本》、《帝王世纪》中所说的“炎帝长于姜水”之姜水,正是岐水。《括地志》、《雍录》等书认为姜姓原始氏族活动地区在古邰国,即今扶风揉谷乡一带。上述所有记载都说明,炎帝是出生、活动在今宝鸡、岐山、扶风、武功一带。

那么,炎帝出生的时代是什么时代呢?根据大量的文献记载,可以肯定地说,是氏族社会的原始农耕时代,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时代。《逸周书》说:“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破木为@②、chú@③、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以助果luǒ@④之岁。”意思是说,神农时代,谷类像雨一样从天上掉下来,生长甚多。神农制作陶器、斧、犁、锄等农具,开垦荒地,然后,使五谷兴盛,并获取了各种各样的果实。《庄子·杂篇》说:“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就是说,神农时代,人们睡卧时安然恬静,起身时,宽舒自得。人知其母,不知其父。《淮南子·齐俗训》说:“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天下为先。”从这段文字记载,我们可以看出,神农时代,已经形成了一些明确的规定:若果丈夫身体强壮而不耕种,那么,天下的人就要受饥饿;若果妻子当年不纺织,天下的人就要受寒冷。所以,神农带头率先亲自耕种,妻子带头率先亲自纺织。这样,就把所有的丈夫和妻子,带动了起来,进行耕种和纺织,这样就能保证人们有饭吃,有衣穿,不受饥饿和寒冷。

从《庄子·杂篇》和《淮南子·齐俗训》两段文字记载来看,前后似乎有矛盾。前者记载炎帝神农时代好像是母系氏族社会,“人知其母,不知其父”。后者记载,炎帝神农时代好像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出现了一夫一妻制家庭。由于当时氏族首领还没有什么特权,所以,炎帝神农亲自带头耕种,妻子亲身带头纺织。其实,也可以认为是不矛盾的。从炎帝传说来看,炎帝是远古传说时代某一氏族或部落联盟的领袖,也是少数先知先觉的圣哲,也可能是某个氏族或部落联盟的代号。这个氏族或部落联盟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也许几百年,甚至一千年或更长的时间。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把炎帝神农时代看成是中国原始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由蒙昧到野蛮、文明的转变时期。由于炎帝为氏族成长、壮大和发展作了巨大的贡献,人们一代一代把他的伟绩用语言流传下来,成为神话传说,更加为人们所崇敬。马克思曾说:“每一个这样的氏族都有一个神话上的祖先,他被认为是赋予氏族名称的始祖和英雄。”[1](P165)炎帝和黄帝等上古人物在传说中被神化,人们把许多发明创造归功于他们,一方面是对本氏族发展有过重大贡献、伟大功绩与影响的人物的无比怀念、尊重和崇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继承他们的精神,发展本氏族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人类的历史,在文字未出现以前,都是口耳相传下来的。在千百年的流传中难免有些前后出入,甚至失真,但是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关键人物则是有根据的,即便有些神秘的色彩,那也是那个时代现实生活的折射。我们把这些传说和考古资料结合起来,能进一步证明炎帝的存在及其时代的变迁。

解放后80年代,宝鸡北首岭考古文化的整理、发掘,进一步证明了炎帝活动的时代距今7000年—5600年,属于仰韶文化晚期。《帝王世纪》说,“炎帝初都陈,又徙鲁”,意思是说,炎帝氏族初期的活动中心在陈,陈为陈仓的简称,即今宝鸡一带,后来又徙移到鲁。首先,从宝鸡北首岭6万平方米的遗址居址和出土工具可以发现:农业生产工具占26%,狩猎工具占8.6%,渔具占0.6%,这说明北首岭氏族已过着长期比较稳定的以农业为主的室居生活。其次,北首岭氏族创造了发达的彩陶制造业。出土的陶器和陶片不仅数量多,而且有很多写实的花纹。再次,遗址还发现了房址50多座,均为半地穴式,多数呈方形或长方形,墙壁平齐,多数还涂有草泥和料礓石浆。各房址都有灶炕。这都证明“神农耕而作陶”[2](P 725),“(神农)身自耕,妻自织”[3](P185),“神农之世,卧则居居”[4](P995),“神农时,民方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5](P1244)是真实的,可信的。

总之,炎帝神农时代,是中国原始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转变时期。炎帝也就是这一时期氏族社会一位杰出的首领。他虽出生成长在今宝鸡姜水一带,但他的氏族活动范围还是很广的,如《淮南子·主术训》所说:“其地南至交zhǐ@⑤,北至幽都,东至@⑥谷,西至三危,莫不听从”[3](P128)。也就是说,炎帝及其氏族部落当时活动南已到达了今南岭以南的地方,北到达幽燕即河北、北京一带,东到达齐鲁今山东一带,西到达了今甘肃敦煌一带。最后,炎帝本人“崩葬长沙茶乡之尾”[6](P95)。

二、炎帝时代的道德状况及其传统美德

原始人类道德的发生并不是从原始人诞生那天起就开始的,而是经过了上百万年漫长的蕴育、萌芽和生长的过程。

在刚刚脱离动物界正在形成中的早期原始人群时代,人类的一切活动几乎都是靠本能进行。在大自然残酷无情的威力面前,人类依靠本能组织起来,共同采集,共同狩猎,共同捕鱼,共同抵御野虫、猛兽的侵袭,向大自然索取天然食物。在生殖方面,也没有什么道德规范约束,而是靠本能的冲动杂交。总之,当时原始人的两种生产即物质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都是在非常简单的本能习惯的基础上进行的,还不是在自觉意识支配下进行的。因此,还不能说产生了原始社会的道德。但是,原始人的这一系列活动,在漫长的岁月中,为原始道德的发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原始人群在进入氏族社会以后,由于自然界的人化,人本身的社会化,以及社会关系的多样化与复杂化,天然的秩序开始升华为一种真正属于人的社会新秩序。这时,原始人在氏族社会首领的率领下,在同自然的斗争中开始成为自然的主人。于是,他们在朦胧的、反反复复的生产生活斗争过程中,在人和人的一切关系包括关系中,慢慢感悟到应当怎样做才有利氏族生存和繁衍。这样,就逐步产生了原始氏族社会人们的道德需要、道德意识,比如氏族成员经过漫长的经验教训,认识到近亲通婚会带来很多不好的结果,而没有血缘亲属关系的婚姻,生育出来的新生代在体质上和智力上都更加强壮。于是,原来那种由杂婚演变而来的同辈婚,这时也被排除,同一氏族内禁止通婚,这是人类增强自制能力,有意识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协调的一种表现,也可以说这是人类最早的道德表现之一。总之,原始氏族社会的道德是氏族成员在长期生产劳动协作的过程中,在人与人交往包括两往的过程中,随着智力和意识的发展而逐渐产生的。马克思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7](P551)而且,随着智力的发展,随着道德意识的发展,还会形成道德法。正象恩格斯所说:“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产品生产、分配和交换用一个共同规则约束起来,借以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共同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不久变成了法律。”[8](P221)这里说的法律就是习惯法,也就是道德法,即原始氏族社会道德规范产生的过程。

炎帝时代由于是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时代,应该说,中国原始社会的道德已由蕴育、萌芽到了形成、发展的阶段,根据炎帝传说文献的记载,当时的道德状况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韧不拔,团结拼搏

原始社会人类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刚刚开始,生产工具又十分简陋,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原始先民们生活十分艰难,“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衣其羽皮”,“时多疾病毒伤之害”。因此,怎么生存和发展,对原始先民们来说,是时时刻刻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尖锐的问题。面对如此巨大、凶煞的自然压力,以炎帝为首的姜炎族,没有胆怯和屈服,而是以坚韧不拔、团结一致、勇敢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行为,以超人的力量和智慧,推动着历史向前发展。炎帝神话传说中的一些故事,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充分反映了炎帝及其部族们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英雄气概和无比伟大的神力。

《山海经·北次三经》说:“发鸠之山,其上多拓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xiāo@⑦;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大意是,北方的发鸠山上,有一种鸟,是炎帝的小女儿女娃所变。她游东海,不幸淹死在东海里。她的冤恨不解,变做了精卫这种鸟,常去西山街小树枝、小石子投在东海里,想要把大海填平。小鸟这种坚韧不拔的志向比沧海还要浩大,充分反映了姜炎部族与自然作斗争的大无畏精神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列子·汤问篇》中关于《愚公移山》的故事,讲述了炎帝后代愚公及其子孙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终于感动了“天神”,“帝感其诚,命夸蛾氏二子负二山,一cuò@⑧朔东,一cuò@⑧雍南,自次,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两座大山背走了,从此以后,从冀州的南部到汉水以南,都成了一片广阔的平原,连一处较高的丘陵都不见了。这是多么令人敬佩的“神力”。

《山海经·海外北经》讲:“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这种与日逐走,饮河渭大泽水,道渴而殆,弃杖成林的精神,不仅显示出了炎帝及其子孙们巨大的神力,而且也显示出了他们气壮山河、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炎帝神农时代先民们已认识到日光天象与农耕播种的关系。

(二)民主友爱,人人平等

炎帝时代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时代,生产资料公有,没有私有制,氏族成员之间,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民主友爱,人人平等。

《淮南子·主术训》说:“昔者神农之治天下也,神不驰于胸中,智不出于四域,怀其仁诚之心。……养民以公。其民朴重端悫,不忿争而财足,不劳形而功成,因天地之资而与之和同。”意思是说,炎帝神农治理天下,沉静于胸,有聪明的智虑,有仁爱诚义之心,以公心教育氏民,所以,氏民质朴、稳重、正直、诚实,没有什么忿争,没有什么检察牢狱之事,依靠天地的资源,与天地融和一起。正因为如此,纯朴的原始民主友爱、天下平等是炎帝神农时代氏族社会内的一条重要的道德规范。

炎帝神农时代这种“养民以公”、“仁诚之心”即民主友爱、天下均平的社会道德状况与《礼记·礼运篇》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氏族社会“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的道德状况的描写是一致的。

在氏族社会里,这种通行的民主友爱、人人平等的精神,不仅表现在一般氏族成员之间,就是一般氏族首领也与一般氏族成员处于平等的地位,他们是社会劳动和对外战争的带头人。《淮南子·齐俗训》中记载炎帝神农“身自耕,妻亲织,以天下为先”的描写就反映了这种情况。不仅如此,炎帝神农氏为了氏族大众操劳过度,如《淮南子·修务训》里所说:“神农憔悴”,“圣人之忧劳百姓甚矣”。炎帝神农氏为了给氏族成员及时治病,弄清哪些草能食,哪些水能喝,常常带头“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百死百生”。民间传说,炎帝在辨尝百草中,误食了一种毒性极强的草——断肠草而死。这个传说虽有很大的附会性,但他的死不仅表现了他作为氏族首领那种民主友爱、人人平等的精神,而且表现了他伟大的为氏族大众献身的崇高精神。

(三)克服困难,勇于创新

炎帝神农氏为了使姜炎部族生息、发展、壮大,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在生产实践中,领导部族成员们不断积累经验,克服困难,勇于创新,发明、创新了许多东西。

1.火的发现,人称“火神”。《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火的发明,对早期人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利用火可以蒸煮食物,防治疾病,抗寒保暖。这样,人们就不受气候和地域的限制,对于部族繁育、发展很有利。同时,把火推广、应用到农业方面,用火烧荒,开垦土地,“刀耕火种”,对当时发展 农业生产有重大意义。恩格斯曾说:“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乃是决定性的武器。”[9](P20)

2.始作耒@②,教民耕种。《周易·系辞下传》说:“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②,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意思是说,伏牺氏以后,神农氏开始发挥作用。他用刀斧砍削木制的与犁上的铧相似的东西,用木条作@②上的把手,用农耕锄草之利,教育天下部族进行农业劳动。在当时情况下,犁、锄等农具的发明,是一个重大的发明。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他“教民耕农,故天下号曰神农氏”[10](P1012)。

3.织麻为布,制作衣裳。初期先民们在未有麻布作衣以前,冬天是“衣其羽皮”,夏天是“衣其树叶”,穿着十分艰难。炎帝神农“教之麻桑,以为布帛”[6](P91),即教人用麻织成布,然后作成衣服。这也是使人类向文明迈进的一个重大创新发明。他不仅教导所有妇女织布,而且“妻亲织,以为天下先。”[3](P185)

4.遍尝百草,发明医药。初期先民们由于生存条件恶劣,部族成员患病者不少。当时的情况是“民有疾病未知药石”。于是,炎帝神农氏冒着生命的危险,对百草“皆口尝而身试之,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或云神农尝百药之时,一日百死百生,其所得三百六十物,以应周天之数”[11](P1517)。后世承传为书,谓之《神农本草》。这种为部族敢冒生命危险、勇于探索试验的科学精神实在令人敬佩。炎帝神农由此被誉为“医药之神”。

5.首辟市场,互通有无。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期间,由于农业、手工业、畜牧业等的发展,各职业集团之间的发展,需要把各自的产品拿到一定交换的地方,互通有无。为适应这种形势的发展,炎帝首辟交换市场。“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12](P624),即在太阳正中午的时分,大家把各自的东西,拿到市场上去,以物易物。这种市井交易,饮食之道,都取诸于此。

6.台榭而居,烧陶为器。炎帝时代,由于部族有了农业种植,所以告别了游牧生活,开始定居;由于有了陶器作炊具,部族也都吃煮热的食物,如古书所载,炎帝神农时,部族们“作陶冶斤斧”[13](P1222),“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5](P1244),“乐其俗,安其居”[4](P357),“相土停居,令人知所趋避”[6](P91)。当时陶器肯定是有的,至于“冶斤斧”,恐怕有些夸张。宝鸡北首岭炎帝遗址的发掘,就曾发现了大量的陶器和陶片。陶器上人面纹,或为黑彩,或为紫彩,都有相当高的研究价值,但却没有金斧一类的用具。

7.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吴越春秋》上说,炎帝时,已发明了较好的弓箭:“神农皇帝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四方”。意即是炎帝神农氏用弦绷紧木料成弧形,做成弓,把木材削尖锐,做成箭。由于有了弓箭,不仅可以很好地保卫部族,而且,猎物成了通常的食物。

8.削桐为琴,练丝为弦。为了“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神农氏为琴七弦,中以通万物而考理乱也”[14](P153-154),就是要用和谐的音乐使部族们明白万事万物的道理,以治理混乱。

炎帝的传说篇3

关键词:陕西;茶文化;茶马互市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2)04—0082—06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茶以其独特的自然功效和文化内涵,深深融入每个中国人的生活。陕西作为中国古代长期的文化及政治中心,其茶业发展同样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在茶业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将在对相关历史记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详细论述陕西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神农氏与陕西茶文化

对于国人饮茶的起源,以往学者多据成书于战国至汉代间的《神农本草经》中“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以解之”之记载,将神农氏与茶叶联系在一起。但据陈文华等学者的考证,今本《神农本草经》中并没有关于神农氏“得荼”或“得茶”解毒的记载,类似的记载晚至明清时期才出现,所以,以往的研究多属以讹传讹。此外,以往学者所常引用证明“神农氏得荼”的《淮南子》等书中也仅有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毒的记载。目前看来,最早明确将神农氏与中国饮茶起源联系在一起的,是被称为“茶圣”的唐人陆羽。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七之事”中又引《神农食经》的“茶茗久服,人有力悦志”为佐证,明确提出神农氏是“茶之为饮”第一人。

神农氏最早见载于春秋时成书的《周易》“系辞下”:“包犧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而以神农氏著称的部落,起源于古羌人,生活在渭水支流姜水流域。其部落活动的时段应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仰韶文化时期。距今约5000—7000年。据《庄子·盗跖篇》的记载,神农时代“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这说明当时正处于母系社会。考古证明,宝鸡地区是仰韶文化遗存较丰富的地区,发现文化遗址700多处。其中,又以北首岭文化最为典型。从北首岭发掘出土的5000余件文物和男男合葬、女女合葬的墓葬制度来看,它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比较繁荣的阶段。从时间和地域上判断,北首岭文化很可能是由神农部落所创造的。而考古工作者在当地所发现的人面鱼纹图,又可与《山海经》的神话互为印证。北首岭文化形态持续1000多年,后来的炎帝文化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时代,神农氏作为部族推崇的首领更合乎情理的解释应是女性。

此外,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又有“炎帝神农氏”的记载。先秦以前的著作一直把神农氏与炎帝神农氏分开。公元前1世纪成书的《世经》将神农和炎帝神农氏合并记载,而将神农氏与炎帝视为一人。此后,古籍多把两者合称为“炎帝神农氏”。但经过笔者考证,发现神农氏、炎帝神农氏是最早活动在陕西渭河流域的两种前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原始文化。

《国语·晋语四》载:“昔少典娶于有蠕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这是关于炎帝生长地的最早记载。此外,《水经注·渭水》《路史·国名》也都记载炎帝长于宝鸡。《帝王世纪》又载:“神农氏,母曰任姒,有乔氏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农首感女登于尚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氏焉”。“华阳”和“尚羊”分别指今天陕西华山亦即秦岭之南及宝鸡市南神农乡常羊山。郭沫若先生指出:“传说最早的是炎帝,号神农氏。据说炎帝生于姜水,姜水在今陕西岐山东。”据此推测,第一个炎帝神农氏是距今4700年左右在少典氏与有蠕氏家中诞生的。炎帝神农氏诞生时已属娶妻生子,知父知母,知子孙的父系社会,即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时期。由于这位神农氏及继承人创造了辉煌的农耕文化、经济文化,功绩突出,被氏族尊为炎帝,尊号与氏合称为炎帝神农氏。

远古氏族部落时代,部落首领殁后,其部落继承人都沿用同一个名号,从而有了“八代炎帝”的说法。传统的说法炎帝共八世,有240到300年的时间。何光岳先生则进一步判断宝鸡姜水是八个炎帝中最早一位的诞生地,在这里正式由神农氏的名称被尊为炎帝,其他地方诞生的炎帝无疑都是他的后裔。第一代炎帝伊耆和第二代炎帝柱的故里在宝鸡,柱的后裔庆甲的故里在湖北,末代炎帝榆罔曾与蚩尤在涿鹿大战,此后,又在阪泉败于黄帝后,退往湖南。所以,笔者赞同张辉杰、路笛等学者的研究结论,认为炎帝、神农氏同源而非一人,炎帝始祖应为神农氏,而神农氏则是炎帝族早期首领的泛称。神农氏族的发展历程应为:神农氏(母系社会)—少典氏(父系社会)—炎帝族—炎帝神农氏。

通过上文的综合分析,我们可知“尝百草”“得荼”的人应是母系社会的神农氏,而不是少典之后的炎帝神农氏。由此看来,通过生活在陕西宝鸡地区的神农氏,陕西已经与中国茶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炎帝的传说篇4

见此消息,教人不胜喜悦。看完整个报道,下面直率地谈谈个人的意见和建议。

一、主流不是源

研讨会上,有人主张从已知推未知,顺着夏商周断代工程往前推。有的专家明确讲:从夏商周三展情况看,中原文化是主流,探源工程应把考古龙山文化研究作为重点。这与我国史学界有的专家"重河轻江"、"重黄轻炎"的思想类似:认为"结合古代传说来考察龙山时代各种文化,将对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形成有进一步的阐发。"

诚然,"中原文化是主流",主流是流,但源是否就在这里?我们要做的是"中国古代文明探源"。

从这次研讨会上反映的这种倾向探下去,就会探出"黄帝是人文初祖",可能将古史前移

四、五百年,虽然离"中国五千年"也差不离了,但依本人多年研究的结果:炎帝才是我国文明史的鼻祖,我国文明的根源早在5200年前!

二、历史上的炎黄二帝

理顺炎黄关系,特别是摆正炎帝神农氏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是我国文明探源的关键所在。

现在的历史课本上,是将神农与炎帝分开的,而将神农说的非常古远。然而,历史上的炎黄关系,《史记》里讲得相当清楚。太史公司马迁认为:公孙轩辕就是生活在神农氏末帝榆罔时期。由于时代局限,当时对神农的故实,文献中记述不多;而在民间流传的,夹杂了许多神光幻影,"荐绅先生难言之",于是史太公"择其言尤雅者"而作《五帝本纪》,其中点明,公孙轩辕是生活在神农天子之世,只是当时"神农氏世衰"。

这里要强调指出的是,在司马迁生活时期及其以前,已有不少学者讲过有巢氏"王天下",燧人氏"王天下",还有人讲"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等等,讲到伏牺氏,还有人讲他为"百王先",是乎在伏牺以前,我国就已有"天下共主"的王,早已进入文明时代。司马迁卓尔不凡,他虽讲"神农以前,尚矣!"表明了他对古圣先贤的崇敬。但开篇时,却从神农氏写起,认定神农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只是"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尽管他在《吕氏春秋·上德》中见过:"为天下及国,莫如以德,莫如行义。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劝,不罚而邪正,此神农、黄帝之政也。"但由于他对神农史实不多见,致使他不无遗憾地说:"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而将他对神农王朝的承认,直率地写进卷首中: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莫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行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豸区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轩辕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过去讲炎黄关系时,不少学者,引用以上的材料时常常斩头去尾,将炎帝与神农两词拼凑一起,没有仔细考察这个炎帝的真伪。而引用司空季子的黄炎之说时,也没有结合有关传说来辨析。

太史公讲的“轩辕之时”,是神农王朝已势衰、历经五百余年了。而轩辕之父少典氏是神农天子驾下的有熊国的诸侯,这时的轩辕兄弟,刚从乃父手中各分得"天下之半。"也就是汉代学者贾谊在《新书.制不定》中讲的"炎帝者,黄帝同母弟也,各有天下之半",这个"天下"系有熊国的天下,而不是华夏;不少学者都说成全中国。这里还得指出的是,这时的轩辕不应称黄帝,他只是诸侯,称黄帝,是禽杀蚩尤以后的事。炎帝不是名号,是轩辕之弟的冒号。都不应称"帝"。当时的帝就是神农天子。

上面那段文章,可以分为三层(已用句号隔开):第一层是讲当时的天下大势。神农王朝已势衰力竭,而对"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天子"莫熊征"。这时公孙轩辕一作诸侯,即以天下为已任,"乃习用干戈"并宣言"以征不享",表明他对天子的一片忠忱。这里得强调,他要征的是背叛天子的"不享"者,因此对诸侯之间的侵伐,即使是"最为暴"的蚩尤,轩辕也"莫能伐";这说明轩辕是讲原则的。

第二层是写阪泉之战。这一战不少史家说成黄炎之战或炎黄之战,都不对,理由同前。这是轩辕尽诸侯之道而大义灭亲,实践他的"以征不享"。

这件事由晋大夫胥里臼季最早讲出,他说"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异什么德?他说"异姓异德"。贾谊讲得比较清楚,他在《新书.益壤》中讲:"黄帝者,炎帝之兄也。炎弟无道,黄帝伐之涿鹿之野,诛炎而兼其地。"就是说轩辕之弟自称炎帝,要谋朝,无诸侯忠君爱民之道。遗憾的是季子和贾谊等人都将称号、冒号作了名号,以致后世为此纠缠了两千年,使有些人将叛贼当了初祖,也有人说他是末帝榆罔。反怪太史公"行文不密致"。

这里顺便说几句:阪泉是涿鹿下面的一个小镇,故称"涿鹿之野",与下面的阪泉之战是两回事。更重要的是历史上真正的炎帝,不论是初祖还是末帝,都未遭诛杀,据《路史》载榆罔是被降封于潞。

第三层是写涿鹿之战。这次是因为"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他公然扯起反旗,轩辕又得"以征不享"了。传说蚩尤将末帝榆罔赶走,在涿鹿兴封禅,号炎帝。传说轩辕这时已被委以摄政,他能"征师诸侯"了。这场战争打得很久,很艰苦,但最终"禽杀蚩尤"。

沧海横流显出英雄;因此"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这时,他本可称炎帝了;但因前两个篡逆者将炎帝称号用滥,他本着少典农业氏族的特点,"以土德瑞"而称黄帝,以示继往开来,显出罕见的睿智。

三.寻根探源

上面讲了,司马迁虽然以黄帝开篇,但他认为是神农开统,他不仅在《吕氏春秋》里见过,此前的《周易》里早有"伏牺氏没,神农氏作。"的说法。但对神农的建国立朝,那时尚无材料,他只好阙如。就像被日机炸沉在长江里的中山舰;过去几十年都知水下有船,但无法得到。现在我们有条件了,前几年不是打捞出来了吗?时代不同了,有关伏牺、神农的故实、轶事,今天已积累不少;近几十年还发掘出一些有关文物;更重要的是有了破谜的钥匙--马克思主义。

据王献唐的《炎黄氏族文化考·伏牺考》载:伏牺原属山东泗水流域的华胥氏族,这里开化很早。伏牺主事时发展较快:不仅邻近氏族拥护,还向西发展越过泰山。在距今6500年前后,在陈(河南淮阳)定都,建立了最早的最大的氏族联盟。因其间有巍巍泰山,人称泰皇,称他们为泰族。因伏牺出自华胥,也有称华族的。从社会发展阶段看,当时已进入父权奴隶制时期,就是恩格斯讲的"父权支配着妻子、子女和一定数量的奴隶并且对他们握有生杀之权。"③的时期。

当华族在黄河流域放射出远古文明异彩时,夏族先民则在长江中游的夏(汉)水流域崛起。

长江流域的巫山,是世界古人类诞生地之一,其下游夏水的烈山一带,则是古夏族聚居的地方。据龚焱、李顺忠两先生讲:

"五千多年前,随州烈山(列山)这一带,就生活着许多氏族、部落,根据史籍记载,有名的就有烈山氏、伊耆氏、有虫乔氏、有蜗氏等。"④这个烈山氏,就是很多史家讲的少典氏。桐柏山南麓有一列九条余脉,人称列山。古老的少典氏族在这里"烈山泽而焚之",开出大片良田沃土,发展早期的水稻种植,列山因此名"烈山",少典氏族的领袖被拥戴为天子,人称烈山氏。春秋时鲁大夫柳下惠展禽曾讲:"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疏。"

这个柱,因精于农,人称神农,有关他的传说,今天沉沉淀很多,其中不少神话,但可破译,对这些,我在《跨越时代的巨人--炎帝神农氏》(约20万字,书稿已成待印)里论述较详,这里只简单谈谈"一没一作"。

这"一没一作",意义极大:这是讲一个野蛮时代没落、结束;文明时代兴起、诞生!这不只是在我国,也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

恩格斯曾说:"邻人的财富剌激了各民族的贪欲"。

古代农业,在很大程度上是"望天收"。传说在距今五千二百年前后,一场天灾迫使神农率领烈山子弟,跨过桐柏山,夺取富庶的中原。野蛮时代虽有战争,都只是氏族间的小打小闹;像神农这种大规模有预谋的突袭,此前没有发生过。华族虽是庞大的氏族联盟,这是松散的组织,无常备军。传说神农运用快速、火攻,采取避实击虚,以迂为直,出奇制胜等战法,因此当伏牺末代无怀氏被俘时,还认为是神兵天降。这"一没一作",给后人留下"神农受命之初,了无关争"的印象,王献唐先生还说是"牺农一族"而"迭相为皇,顺理依分,不须兵戎相见"⑥。但战国军事家吴起却说:"承桑之君,修德忘武。以丧其国。""承桑之君"就是伏牺无怀氏;说他"修德忘武"确有点冤枉:当时并无常备军,此前也从未发生过异族入侵啊!这是时代的悲剧。这却反映了神农代伏牺是经过杀伐争夺的。

恩格斯在讲德意志人国家的形成时指出:"我们知道,对被征服者统治,是和氏族制度不相容的……氏族制度的机关必须转化为国家机关,并且为时势所迫,这种转化还得非常迅速地进行。但是征服者氏族的最近的代表人是军事首长。被征服地区对内对外的安全,要求增大他的权力,于是军事首长的权力变为王权的时机便来到了,这一转变也终于实现了。"

传说神农进陈以后,变随征军为常备军,其亲信成为大臣并以之为骨干建起机构,"以火德王"称炎帝,成立大炎帝国。于是在氏族制度的废墟上建起了统一两河流域的多民族的、文明时代初级阶段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首创东方的"两河流域"文明。

初期的繁难的建国重任,历史地落在了炎帝神农肩上。传说他分封烈山子弟到各地作诸侯⑧,对中原华族采取团结笼络政策,提出华夏一家,并自称华夏。对华族中那些能归顺、肯合作的酋长就地封侯,一时间出现上万诸侯。而对以伏牺无怀氏为首的近亲权臣则离析远迁,流放到西鄙三危(今陕甘一带),这些人在那一带繁衍的后裔,时隔势移,后人中还以为这些流放到三危的远祖就是始祖。对战俘降而为奴,对东逃的贬称为东夷。对其周边的后进的兄弟民族,则贬称为西戎、南蛮、北狄等等。

至于有人将伏牺看作东夷,将神农看作南蛮,甚至讲舜亦东夷之人,文王亦西夷之人等等,这是出于古代学者狭隘的地域观念,不符合历史实际。其实伏牺、神农、舜和文王等人都属华夏。

神农建国之初大抵如此;还有不少轶闻趣事,如神农造耒耜、神农祭泰山、宿沙之叛自平、神农伐补遂、神农娶华族少女听言禾为妃以及神农时期的种种文明等等,等等,《跨越时代的巨人--炎帝神农氏》一书中记述较详,不是这篇小文所能尽述的。

神农率烈山子弟,跨越桐柏,跨越野蛮时代,在距今5200年前,在中原融合华夏建立了大炎帝国,揭开了我国文明史的新篇章,我国文明的根源就在这里!

四、说与信史材料

我国早就传说有"两河文明",可是被信使所忽略。而谈到炎黄,我们又不能不动用传说。

上十年前,在一次炎黄文化研讨会上⑩,有的学者提出要弄清楚源流,弄清炎黄其人其事。但另一部分学者认为"炎黄二帝事迹是传说而非信使",不能"考与不可考之处"。那次研讨会就在"不忘先祖,面向未来"中结束。

我们主张"穷源"。当然这只能尽量根据传说来说清炎黄是怎样的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炎黄的关系等等。至于传说能否作为信使材料,这就要看我们如何对待传说。

一般的信使材料,都是指典籍所载。其实典籍所载,有的也是来自传说。如很多学者引用过的《国语·晋语》所载有关炎黄之说,也不是司空季子的亲历、亲见。只是他亲闻而已。季子所闻也是经过了二千多年、辗转很多人之口;其中若有一个环节上的误传或误听,或者他自己误记甚至胡编,就会造成以讹传讹,贻害后代。

炎黄时期代远年湮,文献文物极难找寻。而流传下来的故实轶事都不少。对这些传说,因其不是信史而一概拒之门外?还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细加辨析?显然后者是我们应采取的。对一切有关远古的传说,包括神话,尽管是过去不屑一顾的"纬书",有的还是当今农妇、船工之言,我们都应珍惜。当然不能拿来就用,而要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与文物、考古、文献史册相印证。

炎帝的传说篇5

【关键词】株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炎帝文化

0 引言

产业融合的思想最早源于Rosenberg对美国机械设备业演化的研究。早期的产业融合主要在信息传输业体现最为明显、影响最为深远。[1] 随着产业融合现象日益普遍化,产业融合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各产业之间更加密切的融合催生新型产业结构。学者们开始从更广泛的视角来定义产业融合的概念,产业融合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发展的新模式。以关注民生、关注幸福为导向的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热点之一,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将形成本地区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使本地区旅游更具吸引力。

1 炎帝文化与株洲旅游

旅游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它的核心产品就是文化产品,只有实现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的整合,才能吸引大量旅游者前来游览观光。株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尤以炎帝文化最具代表性。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因寻找为民治病的草药误食断肠草不幸身亡,“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即境内炎陵县鹿原陂。作为中华农耕文化的创始者,炎帝神农氏教民种谷、制陶,教民建居、织布,还教民弓箭、音乐。从尧舜时代起,炎帝就与黄帝轩辕氏一道,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受到世代炎帝子孙的钦敬。炎帝文化主要包括:农耕文化、中医药文化、陶瓷文化、天文地理气象、交易市场和社会文明等六个主要方面。在炎陵当地还流传着“神农盗谷”、“天降嘉禾”、“神鸟播种”、“神农夺鞭”、“茶叶解毒”、“炎帝下葬”等美好的传说。它是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之源,是凝聚全世界炎黄子孙的民族之魂。炎帝文化对于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的归依情结有着极强的吸引力,是联系海内外华人的情感纽带,更是激励华夏儿女不屈不挠、顽强拼搏、创新奉献的精神之光。

株洲作为湖南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炎帝活动的重要区域,也是农耕文化―炎帝文化发祥地的核心区域之一。同时株洲的区位优势明显,且株洲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据《株洲市“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湖南株洲文化产业总产值将占GDP的比重要达6%,为更好的壮大文化产业,株洲市政府又印发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挖掘株洲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为了尽快提升株洲的旅游产业,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和株洲市“旅游升温”为契机,供助炎帝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个案研究,为株洲文化与旅游产业全面融合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 炎帝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重视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已成为各地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株洲也不例外,充分利用炎帝文化的影响力,打造株洲的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株洲旅游业发展的方向。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2.1 运行机制不畅,制约炎帝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首先,对于炎帝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缺乏全面的设计规划。株洲对于炎帝文化的旅游功能非常看重,提出打造炎帝品牌旅游产品。但在具体的操作上,缺乏对炎帝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就产品开发、宣传、投资项目等方面缺乏全面而详细的设计规划。在管理上存在多头管理,对炎帝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制度化的合作协调机制缺少有效的合作规划,严重影响炎帝文化与旅游资源的融合发展。

其次,融资渠道窄。近年来,随着炎陵旅游业的发展,当地政府对于炎帝文化旅游投资预算在逐年增加。但由于在陕西宝鸡、湖北随县都有关于炎帝文化的景点开发,炎帝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异议,加之炎帝文化核心区域地理位置稍显偏远,经济基础差,政策优惠措施实施不力,市场运作机制弱,融资渠道窄。由于受资金、人才制约,导致很多与炎帝文化相关的旅游产品开发因为资金的原因被迫延迟甚至停止开发。

2.2 炎帝文化旅游资源产品开发结构单一

炎帝文化历史悠久,内容极其丰富。但从当前对炎帝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来看,对于炎帝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开发的旅游产品更多局限于“炎帝寻根祭祖”文化旅游这种单一产品结构,对于炎帝文化所附有的其它文化内涵开发很少甚至根本没有涉及,导致对游客吸引力有限,制约株洲文化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2]

2.3 炎帝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创意滞后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指为了满足游客对精神方面的需求而策划设计的文化活动内容并形成游客可以体验参与的活动,以及为此而必备的制度安排和设施条件。当今世界,创意产业已不仅仅是一个理念,而是一个新的产业发展模式。纵观上海、北京等大都市的创意空间、创意地标,都因为自身的文化、创意、艺术而成为其主要的旅游吸引物,文化创意产业整合当地的文化科技等要素,将提升当地旅游的个性和魅力。[3]炎帝文化作为株洲文化旅游资源的代表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具备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强大基础,但目前有关炎帝文化旅游创意产品的开发相对滞后,除了当前炎帝祭祀活动与旅游产业融合互动以外,其它相关的创意活动就非常欠缺,游客能参与互动的炎帝文化旅游产品几乎没有,不利于炎帝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从而也制约着株洲旅游产业的提升发展。

2.4 宣传营销力度有限,市场影响力较差

炎帝的传说篇6

这个传言让人感到神奇,又让人觉得稀罕。

传说:“在很多年以前,宁陵县有个县令叫夏炎,说他就是人们传说的‘郦代王’! ‘郦代王’的真名就叫夏炎!”还说:“天神夏鲧和他儿子治水英雄夏禹,就是夏炎的祖先。

又说夏炎跟他的祖先一样心底善良,为官清廉;一样一心为民,时刻把劳苦大众的疾苦和寒暖挂在心间;一样宁愿牺牲自己,也不让平民百姓受灾难!他这种善良的性格和优良的品质,以及他那种为了他人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是他祖先的遗传。-----”

又传说:“夏炎的祖天神夏鲧心眼善良、又富有同情心,他被昏庸残暴的天帝杀害后,他的儿子夏禹继承了他父亲的遗志,会同天下的群神与凶恶的水神共工开战!最后打败了水神共工,终于战胜了洪水,最终解救了民众的苦难,他才算心安。”

后来又传说:“就在治水英雄夏禹根治了洪水多年后,可恶的水神共工还是贼心不死!不服输!他又想残害百姓!死灰复燃!他就打算在宁陵县再用洪水扰乱民安!

就在那年的夏天,共工就让凶猛的洪水一下冲毁了宁陵县老百姓的房屋和家园!弄得老百姓无家可归,苦不堪言!有很多人活活被洪水淹死,没淹死的逃到外乡,也是没吃没穿。

当时正在朝中身居高官的夏炎知道后,心中感到很不安!他不忍心眼看着穷苦的老百姓受灾受难,就想去解救那里苦难的老百姓;他想好之后,就立马向皇帝情愿说:“为了能根治洪水解除民难,我情愿降职到宁陵那个小县去任七品县官!----’

皇帝一听夏炎的这个情愿,就很受感动!他马上就答应了他的请求,满足了他的心愿。

夏炎到宁陵这个小县任职后,马上就把宁陵的每一寸土地都踏遍!到全县各地去擦看;然后又指导民众挖河、修渠、筑坝,组织筹划治洪方案;夏县令的这一举动,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欢迎和称赞。

可那时的科学技术还很落后,还没有钢筋、水泥等现代的物资资源;因此夏炎的防洪措施就很难实现;他辛辛苦苦领导民众修建的防洪土堤坝,还是被一场大暴雨过后的洪水冲垮了!大水又再次淹没了宁陵县;宁陵大地顿时又汪洋一片!老百姓的庄家、房屋、家园统统又都被洪水全淹完!又弄得老百姓苦不堪言!当时有人上了屋顶,有人爬到大树上,还有很多人在洪水中挣扎、呐喊!----眼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要被洪水淹死完!

夏炎一见就感到揪心地难过!万分心寒!他不忍心眼看着老百姓一个个活活被淹死,他马上就派人赶紧去救援;他又命令随从裁掉衙门的门板,跟随从一起亲自去救援。

在救援时,夏炎面对涛涛的洪水大喊:“洪水啊!你能不能退去?不让老百姓遭难?你要是不退,我就死给你看!”

他说完,就将他的乌纱帽扔进水里面。

谁知道他刚把乌纱帽往水里一扔,就见洪水一下退了三尺三!夏炎一见,就一头栽就进洪水里面!

他的随从一见夏县令栽进水里,就马上去救他,可他却对随从喊:“你们别救我,赶快去救老百姓吧!能救一个就救一个!我,你们别管!-----只要能把老百姓全救完,我死而无憾!他说完在洪水里再也没露面!-----”

谁知夏县令投进洪水不多时,就见洪水全退完!

洪水退了,老百姓得救了;可夏县令为救受灾受难的老百姓却命丧黄泉!人们得救后,都跪在地上哭声一片!对挽救他们的恩人夏县令无比的伤心,刻骨的怀念。

从那以后,宁陵县的老百姓才算过上了安稳的日子,再也不受洪水的灾难!

可人们对夏县令是如何战胜的洪水?始终感到很稀罕!不知道为什么,他一投身洪水,洪水就退完?

后来又传说,夏炎投洪水死后,他的精魂就马上飞上了天!一到天上,他就向了天帝为民请愿说:“请求天帝拯救众生!除恶行善!不让可恶的水神共工再用洪水祸害百姓,让人民遭难!”又说:“只要天帝答应,他愿以死换民安!----”

夏炎一席话,和他舍己救人的精神感动了天帝,天帝马上就封夏炎为天神‘郦代王’!让他帅领群神与水神共工开战!

夏炎接到天帝的指令,就帅群神一举打败了水神共工!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从此免遭洪水的灾难。

天帝又立即就把水神共工召唤到面前训斥他说:‘从今以后,不许你让洪水再淹宁陵县!’

因此,在民间就有‘洪水不淹宁陵县’的传言。”

后来,宁陵县的人民为了纪念、感谢他们的恩人夏炎,就为他建庙、立碑、树神像,说:‘有天神‘郦代王’在,洪水就再不淹宁陵县!’

炎帝的传说篇7

而就在这光柱爆起之时,四方的强者也是纷纷赶来,只是在短短的瞬息之间,这片空间就汇聚了无数新一代的强者。

那时萧炎在虚无吞炎上救出的药族二人,已经重新开始延续血脉;古族也诞生了不少新一代的强者,古力与古魅这二人便是古族的代表,小小年纪便达到了斗宗的实力;太虚古龙自然也不落后。如此势头,恐怕在将来,这片世界还会诞生更加jīng彩的传奇。

古元和烛坤悬空靠近萧炎身旁,眼睛不住的看向光柱,低声问道:“这……难道就是通向另外大陆的通道?”

站在周边的强者闻言都纷纷回过头来,萧炎眉头微微一皱,随后点点头。

此时站在离光柱千里之内的人,都感觉到了这光柱中有种奇异的能量在吸扯着他们体内的斗气。古元和烛坤脸sè微微一变,急忙运起斗气护住身形,随即连连后退,眼中都充满了惊讶之sè,仅有萧炎未动,仍旧如此近距离的仰身观看。

“这是……帝之源气?”萧炎猛的一怔,一种强烈的感觉从心中升起,手掌在光柱之中拼命的往外抓着,一把又一把,古元、烛坤乃至几大强者看着萧炎如此,知道这东西的重要,也都纷纷的收集着萧炎抓来的帝之源气,顿时间,斗气大陆上就有了些许帝之源气。有了这帝之源气,他们就将可能晋级斗帝。

在如此距离之下古元烛坤受到了极强的威压,这威压就来自于这万丈光柱,这浓郁的帝之源气不是古元烛坤这些非斗帝强者可以承受得住的,就连萧炎体内的斗气也是微微颤抖。

抓了不少帝之源气后,萧炎扭身而下,搂过薰儿纤细柳腰埋首肩头,轻轻的说道:“别担心我,你好好照顾孩儿些。薰儿,等我回来。”

薰儿的娇躯轻微一抖,萧炎要走,而且,是去一个未知的世界,她怎么会舍得,又怎么会不担心。但是她知道,萧炎不仅是她的男人,还是这个大陆的最强者,永远追求着无上之境,只得极不情愿的轻轻说道:“外面可不像斗气大陆,少逞能,多照顾自己。”

萧炎笑了笑,点点头,应了一声,这时耳边一道不好气的声音响起:“哼,薰儿允许我可是没有允许。”

一道倩影出现于天际,青光一震便来到萧炎身旁,赫然便是彩鳞。

萧炎先是一怔,随即对着彩鳞笑笑,自己对感情方面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是好,无奈只得向熏儿求助了,可怜的眼神看向薰儿。

看着萧炎一副可怜的表情,薰儿忍不住扑哧一笑,可还没等薰儿说话彩鳞又不好气的说道:“哼,别让薰儿来劝我,没用的,反正我可不能让你这么轻易的就走,这么大一家子和这么多的孩子让我和薰儿照顾,哼,你想得倒好!”

周围的一干人看着这对夫妻,只能干笑一声。萧炎也是无奈,薰儿急忙凑过去对着彩鳞笑道:“彩鳞姐,萧炎哥哥毕竟是个大男人,喜欢闯荡,你就让他去吧,要不以后我带孩子就是了。”

彩鳞闻言,看了薰儿一眼,又看了看萧炎哀求的样子,无奈的摆摆手:“好了好了,哼,你最好完好无缺的给我回来,若是少了一根头发,我就扒了你的皮,我可不要孩子没爹,要不然……哼哼,看我怎么收拾你。”

萧炎表情有些木然,彩鳞这话怎么听着有些渗人呢?赶紧一拱手,笑谑道:“多谢老婆,放心,我一定完好无缺的回来。”旋即一挥手,在萧炎面前出现了数个光球,“这是帝之源气,有了它,你们就能突破到斗帝了,等你们到突破之rì再用吧。”说着,挥手将几个光球分别向彩鳞、薰儿、古元、烛坤等。

“各位前辈,我走之后,希望大家帮忙照顾一下萧族,萧炎在这里谢谢大家了。”萧炎对着四周来送行的众强者拱手道,自己要离开,唯一担心的就是萧族了,可不能出现什么岔子。如今萧炎可是儿孙满堂啊,诺大个萧族,在萧炎晋级斗帝之后,由于血脉之力的激活,凡是萧炎至亲之人,通通都受到了血脉之力的好处,实力都如顺水推舟般轻而易举的得到提升,短短的几年时间,萧族就以惊人的发展速度,成为几大家族之首,当然,这少不了有萧炎这位炎帝坐镇。

“哈哈,放心吧,有老夫在,萧族会出现什么岔子?”古元仰头笑道,看着远处的黑衣少年,心中也是不禁感叹,只是短短的数十年,一个无知的少年,恍然之间就成长为了这大陆之上的巅峰存在,真有些让人羡慕啊。

“还有我呢,放心吧萧炎,这里就交给我们了,我和古老头也会尽快突破斗帝的,随后便去找你。”烛坤向前一步拍拍胸脯说道,如今有了帝之源气,他们晋级斗帝也仅仅是个时间问题罢了。

“哈哈,好,小子萧炎到时候一定来迎接。”萧炎拱手谢道,对于萧族他这才放心了不少。

“爹爹!”随着一声娇唤,一道倩影扑入萧炎的怀里,不是别人,正是萧潇。

如今萧潇已经十一二岁了,长得和她母亲一样,天生的魅惑脸,恐怕一般的人还真受不住她。经过这些年的成长,萧潇的实力确实让老家伙们喷血,萧潇的体内有着母亲的九彩吞天莽的血脉,又加上萧炎的斗帝血脉,实力竟然爆发到了九星斗圣,以萧潇的成长速度,恐怕以后彩鳞的实力也是不及吧。

萧炎娇惯的抚摸着萧潇的头,笑着说道:“萧潇,爹爹去去就回,你要替爹爹看好萧族哦。”萧炎抱开萧潇,捏捏萧潇的鼻子,萧潇立马严肃起来,像个大人般很认真的说道:“是!没问题!爹爹放心吧。爹爹,你看师祖也来了。”说完指了指萧炎身后。

“老师——”萧炎扭过头去,一道苍老的身影映入萧炎漆黑的眼眸中,萧炎顿时显得激动起来,自己一个乌坦城的无知少年,正是在这道苍老的身影的庇护之下才得以茁壮成长,如果没有他,萧炎可能一文不值,甚至早就魂飞魄散,哪里还能有今天的成就?

药老欣慰地一笑,回想起那个还需要自己庇护的少年,如今已然成长为了斗气大陆的霸主,真是感慨万分啊。

“你自己多加小心吧,现在老师也帮不上你什么了,倒是等你出去闯出点名堂后,也让为师跟你一同去见识见识,哈哈……”药老哈哈笑道。

萧炎笑了笑,老师还是和以前一样啊。萧炎一挥手,将几枚丹药和光团向药老,缓缓道:“弟子谨遵师傅教诲。老师,这是弟子孝敬您的,祝老师早rì晋级斗帝。”这是萧炎这些年来,专门为药老准备的九品金丹,还有刚刚获得的帝之源气。

药老看着手中的物品,眼中闪过一抹波动。

烛坤古元看着药老手中的几枚闪烁着金光的丹药,不免有些羡慕,这九品金丹,恐怕在斗气大陆之上无人能及吧,因为那始终是由斗帝强者出手炼制,不是一般的金丹所能比的。

“好了,你去吧,自己多小心些。”药老点点头。

“老师对弟子之恩,萧炎没齿难忘,请受弟子一拜。”萧炎顿时之间跪下,发出了动地的声响,似乎天地都为之动容。

萧炎重重的磕了几个头,眼中是万分的感恩之sè,回想着以前的点点滴滴,怎能让他不动情。

萧炎缓缓的起身,不再多说,身影如一抹流星般的光芒划破天际,冲着通道之中暴掠而去,顿时消失在了天地之间,身后却传来了浩浩荡荡的恭送之声。

“恭送炎帝——炎帝万岁——”

在斗气大陆,萧炎是一个传奇,他的事迹也必将世世代代流传下去,流传千古。

蓝色的光柱充满了狂暴的能量,即便如古元和烛坤这般斗圣巅峰的强者,距离光柱千里尚感受到光柱能量的强横,如果进去,恐怕立马就会被光柱中狂暴的能量瞬间压得粉碎。如今恐怕只有萧炎才有这等力量进入,而且就连萧炎也不清楚进去会发生什么,炎帝,斗气大陆的最强者尚且不敢大意,可见这光柱有多么的强横。

萧炎脚踏虚空,身形直接跨入了光柱之中,随即光柱便消失在了这片大陆之上。

作为一个曾经拯救过斗气大陆的人,萧炎在众强者心中已经占据了神圣的地位,所有的人都不禁为他担心,那毕竟是一片未知的空间,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

这斗气大陆之上,为什么没有一位斗帝留下,难道说,随着时间的流逝,远古斗帝也随着时间的腐蚀而陨落了?还是说,都如同萧炎一般,被带离了这片天地?这是个谜,无人知晓。

炎帝的传说篇8

关键词:宝鸡炎帝陵;大尺度自然观

中图分类号:TU985.13文献标识码:A

宝鸡是姜炎文化的发祥地,宝鸡市天台山是炎帝神农氏生与殁的地方,是中华文明寻根祭祖第一目的地。炎帝陵位于宝鸡市渭滨区神农乡常羊山上,景区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一、宝鸡炎帝陵景区现状问题

(一)常羊山受到城市建设严重侵扰

城市环境及城市功能的用地交叉、叠加,城市建成区从常羊山下将炎帝陵景区紧紧包围,常羊山上有公墓对炎帝陵景区形成挤压之势,对炎帝陵景区的空间环境、陵园氛围形成了影响破坏与干扰,未形成祖陵的环境氛围。

(二)圣地感缺失

炎帝陵的拜谒路线起于神农门,但需经过宝桥家属院、峪沟村,才能进入景区,拜谒线路与居民出行路线混杂,缺乏传统陵墓空间序列中情感酝酿和情感培养的空间。

(三)旅游开发不健全

由于炎帝陵缺乏大规模高标准的祭祀活动,尤其是具有影响力的公祭活动,影响范围不广泛,客源市场还仅限与省内和周边省份。

(四)与天台山遗迹缺乏联系

天台山是炎帝遗迹广为分布的地区,但天台山的旅游在对自然风光的宣传相对较多,对炎帝在此活动所遗留的人文资源宣传较少,因此拉结常羊山与天台山的大旅游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大大削弱了中国山水是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特色。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大尺度景观系统的考虑进行思考的。

二、炎帝陵与天台山景区的关系

(一)炎帝文化与天台山密切相关

炎帝是农业之神,医药之圣,生于宝鸡天台山的蒙峪沟,长于姜水,即天台山。天台山存有丰富的炎帝传说和古迹。同时,天台山自然景观独特,具有峻峰、幽谷、翠绿、碧水四大风景特色,这里林木葱郁,峭壁对峙,云雾迷漫,山环水绕,清幽娴静,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辉映,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二)天台山一直存有炎帝祭祀活动

炎帝祭祀源远流长,最早的祭祀活动处于天台山,而后由于城市到天台山交通不畅,逐渐在其他地区兴起祭祀炎帝活动。现状炎帝祭祀活动主要在常羊山和天台山两个地方,常羊山炎帝陵已经形成拜谒的基础,主要承担清明的公祭,民间春节正月11日集会九龙泉祭祀炎帝诞辰。而每年7月7日集会天台山祭奠炎帝,表达追思,天台山祭祀虽然交通不畅,但仍然有着普遍的民间基础。

三、大尺度自然观的引入

大尺度自然观可以理解为:人们通过城市设计的重要景观与自然环境建立关系,把城市与自然建立起一种内在的有机联系,这种联系是一种自然环境与人工空间秩序的结合。这种设计手法可以将景观与大地风景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城市规划.景观.地景”三位一体的规划理念与方法。与自然和谐的城市设计,不仅关注邻近自然环境的利用,同时也注重城市与大尺度自然山水的关系,在城市设计中,主动寻找与这些大尺度山水环境的关系,在更大范围内寻找城市设计的环境依据。

四、炎帝文化景区规划原则

(一)整合资源,突出圣地感

以营造“自然、古朴、庄严、肃穆”和“圣地感”为规划指导思想核心,营造历史沧桑感,展现风水格局,强化古柏参天、高山仰止的精神感受。设计中宜采用早期祭祀及其空间秩序组织的形式,突出陵寝制度的空间序列感、强化礼仪感、营造出自然、远古、粗犷的环境氛围; 适宜借鉴汉代以前建筑风格较目前的建筑风格及环境氛围;景区不宜成为城市的附属空间,亦不宜成为一般城市性休闲空间场所。

(二)保护历史文脉,突出远古特色

对常羊山景区功能区和游线进行组织,完善景区结构;对炎帝陵拜谒空间序列进行布使之满足拜谒的心理诉求。并使之成为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场所。

(三)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和谐统一

将城、林、山、水整体着眼,构建大体系。强调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保护,进一步强化对宝鸡炎帝帝陵的环境控制,划定保护范围。

(四)引领品牌,综合带动

宝鸡炎帝陵祭祀已初步形成品牌效应,有相对完善的空间格局和祭祀系统,此次炎帝陵的提升改造,需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文化功能的提升和景观空间的拓展,拉大景区骨架,延伸文化体验感受,营造高山仰止、探宗寻圣的意境。

五、炎帝陵景区规划构思

炎帝陵景区规划结构概括为“一带、两区、三大功能”。一带即寻根之路;两区指故里、衣冠冢(常阳山)和寝骨台(天台山);三大功能指炎帝祭祀文化体验区、自然山水观光游览区以及民俗体验区。

图1宝鸡炎帝陵景区规划构思

规划以生态原则和足迹段落的手法展示炎帝文化及其伟业功绩,以寻根之路为线索依次展开。在保护炎帝陵区核心景观并加强生态治理的同时,适度结合五千年文明历程的符号性表述,重点展示和体验以农耕文明为特征的炎帝文化,强化各片区历史内涵逻辑关系,生动感知炎帝文化。

六、结论

本文深入研究了炎帝陵景区现状,通过景区的建设拉结宝鸡城区与秦岭之间的联系,使炎帝陵与秦岭纳入到宝鸡发展的整体空间体系中来,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通过秦岭山水及文化资源利用和旅游开发,促进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1]霍彦儒,从“历史的炎帝”到“文化的炎帝”[J].

[2]任周方,落实思木,饮水思源,重建民族文化精神家园――宝鸡炎帝陵建设的思路和方法[J],宝鸡社会科学,2008.

[3]田军,浅析农耕文化在炎帝陵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湖南株洲市规划设计院.

[4]刘艳,炎帝文化与炎帝陵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2004.05.

上一篇:蒙娜丽莎之约范文 下一篇:流经存在的邂逅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