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效祖国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10-26 09:20:14

报效祖国的诗句

报效祖国的诗句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文陶冶;语言魅力;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有。从我们古人留给我们那浩如烟海的爱国诗词中就是明证。2009年湛江日报报一则报道《中小学生爱国教育亟待加强》引发我们深思。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出现危机了吗?本文选取几首小学语文教材内爱国诗歌为例,探讨诗歌教育中如何对学生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爱国主义教育给我们的反思

在《中小学生爱国教育亟待加强》报道:“让人们担忧的是,在这次的爱国主义浪潮中,不少90后、00后却没有赶这个时髦,国庆阅兵和举国欢庆的气氛似乎并没有给这些张扬、自信的孩子们带来的一次洗礼……” 面对上面的报道,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我们不该反思吗?

二、诗歌中的爱国情怀的培养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爱国主义诗词在中国古典诗歌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这些爱国诗歌给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爱国史册。从诗歌文学形式来看,中国人的爱国情节是非常强烈的,绝不是一般的国家可比的。本文选取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其二)、王昌龄的《出塞》、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赏析对象。学生们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诗句,感受其中的诗文意思,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陶冶他们的心情。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得到很好的教育,比起平时说教好有效果。

为了便于赏析这些诗歌,笔者分为两大类:一为太平盛世时期的诗歌,二为国难当头时期的诗歌。具体如下:

(一)太平盛世时期的爱国诗歌

古代中国太平盛世的时期较少。在这些人民能够安身立命,安居乐业的时代,我们的爱国诗人们,没有放下为人们的福祉安康,为国家的繁荣强大而奔走呼号。此类诗歌还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诗;二是边疆美景下寄托和平的边塞诗。

1、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诗

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歌首推李白的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其二)。该诗选自鲁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请看诗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本诗是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江西省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七言绝句的《望庐山瀑布》堪称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本诗融情于景,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

首句形象贴切比喻庐山的形状及其烟雾情景。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学生对老师讲解后了解到庐山的形状,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们前去实地旅游考察,自然而然喜欢祖国山水。这就是语言修辞魅力所在。

次句“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挂前川”把瀑布比喻成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最后两句句则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一词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疑是银河落九天”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本诗夸张、比喻、想象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对中国语言修辞的魅力所吸引,自然了解到李白的“诗仙”的语言能力,学生对李白描写的庐山美景所吸引,深深理解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自然得到应有的教育。

2、边疆美景下寄托和平的边塞诗

战争是惨烈的,王昌龄曾写过“黄尘足古今,白骨乱蓬蒿”(《塞下曲》);王翰也曾写过“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的诗句。古代的边塞之作,往往抒发了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表现了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也描写了西北边疆奇异壮丽的景色。同时也反映了征夫思妇们的幽怨和士兵们的艰苦,歌颂这些将士的爱国英雄气概,同样表达了深刻的爱国情怀。王昌龄的《出塞(其一)》选自语文版六年级上册,诗文如下: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本诗表现了诗人一方面希望唐王朝也能起用得力干将来抵御胡马的侵扰;另一方面也饱含着战胜敌人、保卫祖国的信心,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的愿望。通过诗意文化领悟到祖国文化,学生由衷的学国语言,爱国情怀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通过诗文把原本西北塞外戈壁荒漠的情景在作者笔下描绘的边塞美景,打消了学生心目中塞外无风光的心理,学生自然喜欢这首诗歌。“秦”、“汉”两字暗示边塞战事自秦汉以来连年战争,表达时间之久。用两个字把战事连年概括的也是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第二句中的“万里”也表达出征战之苦,“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读到这里,学生对作者的抒发的感情已经接受并影响。最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也显示出强烈的英雄主义气息,字里行间也透出大国子民的一种内心强烈的自豪。学生读此诗句除了领略到祖国文化的深沉与博大,也领略到语言文字的精简凝练概括性强特点,自然激发了学习文化的重要性。

(二)国难当头时期的爱国诗歌

当国家国力日减,面临动乱,或将要灭亡之时,人心中的爱国情感才更加的深刻,更加地真切。生活在各个朝代的这样的国难当头时期的爱国诗人,比较典型的代表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屈原,唐朝的杜甫,宋元以后的陆游、辛弃疾、岳飞、文天祥等。小学语文人教版中的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最具有代表意义。先看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本诗深刻而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学生结合作者写作背景资料,在老师的讲解下,不难理解本诗的思想感情。只有理解了本诗所表达的感情,才能很好的了解杜甫的写作目的,赏析诗文的语言文化内涵,难道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还要担忧吗?

首联写诗人虽偏居“剑外”,但听到官军收复了遥远的“蓟北”后,喜极而泣。河南河北被收复,曾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安史之乱被平定,想着自己即将会与广大人民一样获得安定的生活,诗人怎能不喜极而泣、热泪纵横呢?联系写作背景,了解安史之乱事件,学生肯定能理解这两句诗句意思,典型的“文史不分家”理念,促使学生学好祖国历史、祖国文化的兴趣。颔联写出了诗人的妻儿子女笑逐颜开、欢天喜地的心情,这使得诗人更是激动万分,从而漫卷诗书、兴高采烈。此两句妙笔传神,诗人那种大喜欲狂的情状,跃然纸上,惟妙惟肖。本联学生想象自己就是诗人,这种场景能不感染吗?诗的后两联,继续就喜意升华,由前面的国喜、家喜,转入写喜归,表达了诗人意欲开怀痛饮,放声高歌,准备趁着大好春光早日返乡的心情。最后两联语言得到升华,学生想象这几个画面,很快理解这两联诗句的意思。

三、小结

报效祖国的诗句篇2

关键词:刘溥;诗歌;文体特征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020—01

刘溥(1392—1453)为明初“景泰十子”主盟,字原博,长洲人,生于医药世家,祖刘彦敬、父刘观皆因医得名,早年随祖父游学两京,精通天文历数之学,有志用世。宣德初,刘溥以文学征,有人说其善医,遂被授为惠民局副使。土木之变后,有进言者荐其才,却仍以医职升太医院吏目。但他“耻以医自名,日吟咏为事。”与汤公让、刘廷美、徐武功等相善,景泰年间卒。

王鏊《姑苏志》称刘溥“初学西昆,所拟辄似,晚亦奇纵,自经时变悲愁叹愤,一寓于诗”。溥早年诗学李商隐,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形成典丽绵密的风格。早期所作多为台阁诗歌,但因地位低下,故少了台阁忠臣的道学气和刻意歌功颂德的虚假感情,土木之变后,溥诗有了绮丽放纵的特色,悲愁叹愤,多发自内心深处,思想的深刻性与感情的浓烈性增加了。从当时诗坛来说,刘溥的诗是笼罩在台阁体诗风下的一种诗歌别调,从诗歌史上来说,它是西昆体的一股衍流。

姚绶为刘溥《草窗集》作序,称其集“众体悉备”,《草窗集》分上下卷,上卷分为乐府、五古、七古;下卷分为歌行长短句、五律、五排、七律、七排、五绝、七绝。刘溥乐府比重较少,却有重要的价值。如《看花吟》:白日已堕地,回光烛青天。人生时景只如此,莫将眉目夸盛年。花开容易落,花落难复开。开落竟谁有,对之心为摧。君不见玉山山下树,曾见主人罗笙歌。主人去后亭馆废,空余满树秋风多。若将金玉驻光景,鉴之前事将如何。此诗句式长短不一,全用生动口语,亲切朴素,用独白形式将叙事同抒情结合,把时光不再的悲哀抒写出来,有感而发,感情真挚动人。且“花开容易落,花落难复开”回环往复之特色,颇有汉乐府的韵味。

五古所占比重较多。胡应麟《诗薮》有言:古诗有质,然甚文;自直,然甚厚。指出五古虽然所用不过是闾巷口语,但用意之妙,绝出千古。《送驾北征》是为英宗亲征而作,全诗采用娓娓道来的手法,表达作者对入侵者的痛恨!并在结尾流露出对皇帝亲征的担忧。(“稽首早回銮,天位要有主。”)即便如此,也坚信祖宗基业的稳固,皇帝定能得胜归来。(“钦哉祖宗业,正拟磐石固。”)《复仇》四首是英宗被掳后作。第一首表达急切的复仇愿望,开篇点题“天有必还运,人无不报仇。”对于皇帝蒙尘的现实,心中的恨直接发泄出来,希望能够组织有效力量“斩旄头”。第二首用勾践灭吴的故事,暗示明王朝只要能够卧薪尝胆,趁其不备,最后一定能够杀敌救主。第三首点明战争失败的原因是“实为权奸误”。战士死伤无数,亲人虽痛心,但仍勉慰亲人、鼓励战士奋勇杀敌。第四首作者谴责朝廷赏罚不明,封赏之人只求苟安,有愧于赏,却依然希望他们能够“济时艰”,救回皇帝。这四首为组诗,向读者传达了一个信息:渴望各方力量营救皇帝。诗歌的语言质朴内容充实,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感喷薄而出,正是五言古诗尚质却又有文采的典型。刘溥反映国家变政的诗歌,充满炙热的爱国情感,为同时代诗人中所少见。

七古篇幅较长,容量较大,用韵灵活。如《范宽寒江待渡图引为梁光禄仲齐赋》,全诗有12句,“画”与“挂”,“糊”与“无”,“可”与“舸”,“通”与“工”,“乐”与“恶”,“谱”与“与”,两句一换韵,用韵自由。叙事多样完整,先叙述梁公持图找我欣赏之事,再叙述图的整体样貌和画中具体内容,最后是我告诫梁公之言,将整个事情交待得一清二楚。

歌行长短句在刘溥诗集中占的比重很少,多为赠诗和题画诗,相较其他诗体稍弱。写得较好的《慷慨歌送叶黄门与中赴山西参政》、《题戴武库山水图歌》,感情激昂,大气磅礴,有“回乾转坤在顷刻”句,感情喷涌而出。

陈田《明诗纪事》提到:“原博在景泰中负盛名,惟律体及绝句差有可观。”虽有对刘溥的批评却也肯定了律体及绝句的价值。五律如《晚过扬州》“衰柳愁边断,残霞雨外明。人喧扬子渡,钟动广陵城”二联,融情入景,一动一静,对仗工整,诗情画意浓郁。最有特色的还是七律,其写景之作《春晚漫成》、《斋居杂兴》等,捕捉景物准确精细,抒写情怀幽深含蓄。题画之作中有两首写钟馗杀鬼的诗,颇能看出刘溥的才气与诗风,一首是《钟馗杀鬼图》,另一首是《终南进士行为刘主事廷美赋》,二诗意向迷离惝恍,结构奇诡跳跃,笔法绮丽放纵,讽时刺世明显。

七绝《题双喜图》写到:“远随金印出边州,早报平安入凤楼。剪取白罗飞绣影,旗竿十丈挂胡头。”据刘昌《悬笥琐探》记载,汤胤绩亦作此题,见刘溥之作,乃叹服曰:“此真题边将白鹊诗,吾诗乃学课语耳。”遂焚其稿。五绝有以小总多、因小见大的特点,刘溥五绝充分体现了这个特色。如《枇杷》诗,诗情画意熔于一炉,人读之便觉清新可爱。又如《题姑苏善慧庵八咏》组诗,为表现庵的寂静,多用冷词,“寒”“阴”“清”“孤”“寂”“幽”等,在短章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报效祖国的诗句篇3

一、选择题

1.下列作家中,生活于南宋王朝的爱国词人是()

A.李清照

B.辛弃疾

C.陆游

D.柳永

2.下列词句中,借用典故抒情的是()

A.遥岑远臼,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B.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温英雄泪。

3.“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所用修辞手法是()

A.排比和比喻

B.比喻和拟人

C.拟人和比拟

D.比拟和排比

4.词题“登建康赏心亭”的建康是今天的()

A.南京

B.洛阳

C.开封

D.西安

5.辛弃疾的作品集是()

A.《漱玉词》

B.《稼轩词》

C.《淮海词》

D.《清真词》

6.“刘朗才气”中的“刘朗”是指()

A.刘备

B.刘邦

C.刘桢

D.刘禹锡

二、填空题

1.辛弃疾,字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时期伟大爱国词人。

2.辛弃疾在词坛上与________齐名,并称“苏辛”。

3.“求田问舍,怕应羞见,________”。

4.“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________,________。”

5.“倩何人唤取,________,掘英雄泪。”

三、解释旬中加点词语

1.遥岑远目

2.无人会,登临意

3.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4.断鸿声里

四、简答题

1.说出“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的含义。

2.全词用了哪两种抒情方法?

3.这首词的主要思想内容是什么?

4.在本词中,作者采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并活用了三个典故,谈谈它们的作用。

五、分析题

阅读词的上片,然后回答问题。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1)作者慨叹“无人会,登临意”,你觉得他的“登临意”是什么?

(2)这里的“江南游子”指谁?

(3)“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是什么描写?表达词人怎样的感情?

(4)这首词的上片,可分三层,具体如何划分?

六、背诵这首词

参考答案:

一、1.B2.C3.B4.A5.B6.A

二、1.幼安;稼轩;南宋2.苏轼3.刘郎才气4.无人会,登临意

5.红巾翠袖

三、1.望2.理解3.请;擦试4.离群的孤雁

四、1.(1)用夕阳残照楼头,暗喻南宋朝庭已日薄西山;

(2)用孤雁的哀鸣暗喻自己流落他乡的飘零身世。抒发了词人国破家亡,流落异乡的幽怨。

2.用了借景抒情和借典故抒情两种抒情方法。

3.这首词的上阕表达了作者在清秋的季节里,面对远山落日联想到国势的危殆而引起的对祖国北方故土的怀念,抒发了作者远离家乡,流落异地的失群游子的幽怨,以及诗人一心报国,积极抗金,投身战场的思想、主张无人支持,无人理解的慨叹。下阕运用三个典故,将“登临意”曲曲道出。诗人表示,他既不像张季鹰那样感秋风思鲈鱼而弃官回乡;他不屑于像许汜那样求田问舍;他赞赏桓温振旅北征,迫切期望能提兵北伐,收复失地,可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致使诗人被投闲置散,无以报国,表达了作者渴望报国而又志不得酬的苦闷心情。

4.本词的上阕,作者采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使情因景深,景因情显,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如“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使情景浑然一体,既是写远山之美,又是浓郁的抒情之笔,诗人将自己的“愁”、“恨”之情赋予北国的山色,就愈发突出了诗人的愁之深,恨之痛,更曲折、深细地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北方故土的怀念。

下阕运用了三个典故,大大增加了词的容量,如张季鹰感秋思鲈鱼的典故,内涵就很丰厚,它至少有两层意思。第一,表达了诗人无尽的乡思之情。每到秋末,长林落叶,四野飘风,常常使人有怅然若失之感,飘泊异乡的游子又何尝不思念故乡呢?第二,诗人又决然否定了张季鹰的做法。在国耻未雪之时,有志男儿岂能学张季鹰,为思恋故乡就忘怀国势呢?尤其是最后一个典故,它所包含的内容更为丰富,诗人羡慕当年桓温振旅北伐,渴望自己提兵北征,收复失地,但南宋朝廷却偏安江左,致使自己蹉跎岁月。眼看光阴流逝,人生易老,却请缨无路,抱负难图。这样曲折、深挚、复杂的感情,若不用典,是很难在短短的词中表达出来的。

五、(1)他的登临意是:希望驰骋沙场,为收复中原、统一山河贡献力量,建立功业。

(2)江南游子,是指词人自己(辛弃疾)。

(3)“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是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并且暗含了心理描写。这两句词中的“看”和“拍”两个典型动作细节,很有表现力,把词人希望效命沙场、建功立业的报国志向和一片赤诚无人领会的悲愤作了含蓄而又尽情的倾吐。吴钩,是吴地出产的宝刀,前人有“心有不平事,低首看吴钩”的豪侠之语,辛弃疾在这里把这种豪情转用到报效祖国之志上,是对前人豪侠之情的升华。

(4)开头第1句和第2句为第一层,总写秋天辽阔之景;第3、第4、第5句为第二层,具体写远方山峰亦如词人有愁恨之态;“落日楼头”以下七句为第三层,写词人在余辉之下哀鸿声里的倾情行动。

报效祖国的诗句篇4

【关键词】思想感情;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惜别;忧伤;伤感

诗这种文学样式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情绪和感情是诗的基础。而诗歌的情绪感情是借助语言描写来表现的,偏重于抒情言志。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读者只有反复认真朗读,仔细用心品味,领悟意象寓意,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从而感知诗人的情感。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中,对诗歌情感的准确感知,有一定难度。

古人云:诗言志。诗歌既然是用来表情达意的,那么其中一定蕴含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是诗歌阅读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我们初中阶段所学八十余首中国古代诗歌,就其表现的思想和情感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包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说到忧国忧民,当然首推杜甫,如《春望》里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乡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忧及人民的情感在字句之间显露无遗。

又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感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用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激动着所有读者的心灵。

此外,白居易的“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文天祥的“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等诗句,都饱含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之感、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念!

2、包含渴望建功报国,满怀雄心壮志的思想感情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包含这一类思想感情的诗句也很多,像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李贺的“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在这样一些诗句里,我们读出了作者豪气勃发,渴望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以陆游诗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为例,诗人年老了,只能僵卧在孤村,看来只有哀叹人生苦短,去日无多了。但诗人却说自己“不自哀”,这是为什么呢?这会儿他在想些什么?诗人用诗句告诉我们他想的不是个人的命运,而是祖国的前途。此刻,他“尚思为国戍轮台”。想的还是希望参加保卫祖国的战斗。远戍轮台,本来不是七十岁老翁的事情了,但因为一向怀有的收复失地的愿望没有实现,所以风雨之夜,就耿耿于怀。这“尚思”两字,表现出诗人崇高的思想境界。使诗句放射出爱国主义的光芒。

3、包含惜别之情的诗句

所谓男儿志在四方,从古至今,有多少男儿辞亲远游,就有多少临别或慷慨或依依的惜别的诗篇。这些惜别的诗篇有的只字未提送别,但笔端却饱含着悠悠不尽的情思,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有的则一洗离别悲酸之态,于惜别中寓劝勉,独标高格。如“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的在依依惜别的情谊中,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总之,古诗中的别离之情被诗人细细酝酿,最终将珍惜与祝福酿成了陈年美酒,烟雨中,柳丝下,让惜别之情如此的回味悠长。

4、包含游子思乡怀人的情感的

正是有

别离,也就有了奔走他乡的游子,总会在某个时候,或月明之夜,或泛舟之时……他突然就会想到那个叫“故乡”的地方,想到在故乡日日悬望他的那个人,于是,思乡的诗句喷涌而出:“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个愁字,也许早就染白了游子的黑发;“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拭不干的泪,流成了乡思的河;“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大雁若解寄书,怕不累折了双翅;还有“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有“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归乡的路到底有多长多远,他凝成了浓得化不开的思乡之情,将游子的羁旅愁思延续了千年万载。

5、包含悲愁的思想感情的诗句

含愁的诗词涉及内容极为宽泛:壮志难酬;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总而言之,大到国破家亡,小到个人命运遭际,引发愁绪的事情太多太多,而诗人将愁捕捉之后,留下的诗句也格外引人愁思。如亡国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如家破李清照的“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如范仲淹的“将军白发征夫泪”,如辛弃疾的“可怜白发生”……不管是愁为何来,愁之一入诗,直教人读来或扼腕长叹,或黯然魂散。

6、包含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悠闲之乐的诗句

初中阶段所学古诗词中,包含归隐之情的主要的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饮酒》(其五)。如“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样的诗句表现了田园劳作不辞辛劳,辛苦的劳作使他获得了心灵的极大满足,在这份满足中,他慨然写到:“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达了自己归隐园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自得其乐之情在短短的诗句中完全彰显。

7、包含热爱祖国山河、赞美自然美景的情感的诗句

祖国山河壮丽瑰奇灵秀多姿,引中华儿女尽折腰。雄关古道、峻岭险峰、飞瀑流泉、幽林虫鸣……指点江山处,尽皆美景逼人,诗人叹赏之情激荡心间,泼墨走笔,于是就有了“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瑰丽空灵;有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雄奇壮丽;有了“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雄伟秀丽;有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景象宏大;有了“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空濛萧然。品味这些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之句,我们会深深感到在或秀丽或雄浑的自然景物中蕴藏着无穷的生机活力。这种生机活力,是属于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文明古国的。正因为有了这份生机活力,诗人们的诗歌才能如祖国的山川河流一样长久。

8、表达男女相思之情

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闺中思妇之忧的。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诗中就大胆写出了君子对淑女的渴慕与执着追求。又如《兼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中艺术地吟咏出主人公与心上人欢会艰难之情与可望不可即的惆怅之情。还有温庭筠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诗句都对男女相思之情进行了深情吟唱。

9、生活杂感类的诗句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类情怀,诗人杂感类的诗句在初中阶段涉及到的也特别多,往往是诗人因事因物突然萌生的感悟。有昔胜今衰的感慨;有借古讽今的情怀;有青春易逝的伤感……这些诗句中往往凝结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独特的感悟,蕴含一定的哲理。如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就借古之赤壁之战成就周瑜一世英名,慨叹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曲折地借史事吐胸中抑郁不平之气。

如朱熹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告诉我们诗歌创作贵在创新求变,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流人物;“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艺术的提醒世人,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新思想新知识,才能才思不断。这样的诗句还有:“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沉舟侧畔,病树前头万木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等等。

综上所述,诗词是情感的载体之一。诗人在诗中传达的情感有欣喜、欢快

、向往;有哀怨、憎恶、忧愁;有忧国忧民、有悼古伤今等。虽然,一首诗传达的思想感情往往并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但是,只要我们我们结合时代背景、诗人身世等多读、多看、多思,再加上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那么,我们终会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感受到诗人的情怀。

读诗、品诗、悟诗,让我们走进了诗人,走进了他们的悲欢离合。遨游诗的海洋,我们亦能感受到诗因有诗人感情浸润而隽永;诗因有情而有了灵气与生命;诗因有情而活泼泼的从古人的笔下跳出,撼动了千万读诗人的心灵,千年万载永流传。

参考文献

[1]《唐诗鉴赏辞典》

报效祖国的诗句篇5

一、熟读成诵,培养学生钻研语言文字能力

所谓“熟读成诵”,也就是使学生读熟、读懂古诗,并达到脱口而出、倒背如流的程度。正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那样:“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古诗四首》的时候,要扎扎实实抓好了如下三个环节:

一是预习环节会动手。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要求他们能够认真研读诗句后面的注释,动手查字典、词典,从而对诗的意思有初步的了解。对于古诗中的重点句子、重点词语,要求学生用笔在书上标出来。

二是上课环节会动口。在上课的时候,要求学生结合预习,向大家介绍诗人的生平和主要作品,讲解古诗的意思。

三是释疑解惑环节会动脑。古诗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难点,也是进一步理解古诗的关键,要和学生一起进行突破,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的情感在体验中得到升华。

杜甫《春望》一诗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为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哪一种对呢?学生不是很清楚。在教学中,不是给学生一个标准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展开讨论。在广泛的讨论中,大家认为两种解释都非常美,都能讲得通,都能够表达诗人触景伤情、感时伤事的心情。

二、熟能生悟,培养学生感悟欣赏祖国语言文字能力

所谓“熟能生悟”,就是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结合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训练,有机地渗透情感、道德、价值观教育,使学生有所感悟,获得更多启迪,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在教学这四首古诗的过程中,始终贯穿一条主线,那就是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让学生感受领悟诗人的爱国之情。

1.把爱国之情读出来。在理解古诗、朗读古诗的过程中,时刻要求学生能够读出诗歌中诗人的感情。

朗读中使学生体会到真挚灼烈的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杜甫的《春望》、杜牧的《泊秦淮》、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都是流传千载的经典爱国诗篇,正是因为他们对国家兴亡、人民悲苦感受至深,所以才把这一腔报国之志、哀怨之情汇聚为一句句诗行。

2.欣赏著名的爱国诗词。把爱国诗句找出来大家一起赏析,学生热情很高。通过查找和深入学习,学生学会了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郑思肖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等名句。

3.就《古诗四首》写作。让学生就其中的某一首诗歌写读后感,可以通过对诗歌中字句的考证写对诗歌的理解。因为这些都是在阅读教学中尝试过的内容,学生兴致很高。情动于中,自然也就笔下如飞,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熟练技能,培养学生创新发展能力

所谓“熟练技能”,就是通过这四首古诗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增加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今后学好其他古诗和文学作品,做一个很好的铺垫和准备。通过《古诗四首》这一单元的学习过程,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1.提高了学生动手查找资料的能力。通过教学,培养了学生对古诗词等工具书的了解和运用。学生把《新华词典》、《古代汉语词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诗鉴赏辞典》等工具书都带到了课堂。笔者还向学生介绍了《辞海》、《辞源》这两部中国著名工具书的作用和运用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工具书解决学习古诗中遇到的问题。

2.提高了学生的诵读能力。首先是让学生反复诵读,通过课堂上的朗读使学生在无意识中读通、读懂、读熟这四首古诗。在学生初步读熟之后,教会学生查找古诗的韵脚,知道在古诗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押韵规律,这样在朗读和背诵的时候,就能够加深对诗句的印象。

3.提高了学生背诵能力。为了让学生更加牢固地记忆这四首古诗,和学生一起创造了背诵古诗的“记忆联想法”,就是把每一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进行背诵,如《泊秦淮》一诗,只要背诵“烟、夜、商、隔”就可以了,联想为“诗人杜牧在烟水茫茫的夜里和歌女隔着一条秦淮河”。这样就把无意识记、有意识记、机械记忆的方法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完这几首古诗之后,能够牢记不忘。

报效祖国的诗句篇6

古诗文教学中应如何真正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呢?我在近两年的课题研究中作了如下的尝试探究。

一、知人论世,在作品背景处激情

绝大多数的诗人都是在借诗抒情或借诗寄意,而大多数诗词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差甚远,这制约着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我们不妨为学生提供与诗词有关的背景材料,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为学生学习诗词作知识、情感的铺垫。

我在上《示儿》一诗时,首先复习引入《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铺垫全文基调,很自然地将陆游的诗句联系起来,加深了学生对于作者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了解。

接着我饱含深情地说:这一盼就是六十五年,诗人陆游在日夜盼望着宋王朝的军队能早日收复失地,实现祖国统一。他等啊,盼啊,盼了一年又一年,他都八十岁了,北方还没有传来好消息,矢志不渝的诗人发出了内心的悲叹。(出示《诉衷情》)

题解:这首词是陆游晚年的作品。这时诗人已退居故乡山阴。但他一日也没忘记抗敌前线,报国信念至死不衰,愈老弥坚。引领学生诵读,大致理解诗意后,老师接读: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转眼又是六年过去了,诗人已八十六岁了,临终之时,还没有看到祖国统一的他挥笔写下了最了不起的遗嘱 :《示儿》。史实材料的补充让学生豁然开朗,学生也在不觉中入境,切身感受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

二、巧用“诵读”,在深化体验中抒情

古诗的情感常常蕴涵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之中。只有让学生反复地读,才能在读中有所感悟。起始阶段的自由读;深入学习阶段的读中悟情;学完全诗后的抒情朗读,等等。如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我用热情奔放的音调给学生范读,充分表现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激情,让学生一开始就受到感染,激起浓厚的情趣。再如教学林升的《题临安邸》,诗中“西湖歌舞几时休”是个问句,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后,我就设置这样的情境:现在你就是诗人,请你指着那些统治者的鼻子问一问。学生愤怒地――“西湖歌舞几时休?”假如这个昏庸的南宋皇帝现在就站在你面前,请你再问一问。学生更加愤怒地――“西湖歌舞几时休?”……在体验角色有情朗读中,学生会渐渐地产生对终日只知游山玩水、欢歌曼舞、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的愤慨及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老百姓的同情。

三、读写结合,在想象写话中融情

当学生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真正被诗中的情景所吸引、陶醉、沉浸之时,老师在结课延伸时对课文主旨的升华拓展和写话,也可谓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在教学《山行》一文后,一孩子问:“那山上的枫叶真的有那么美吗?能让作者那么流连忘返?”这可是给学生练笔的好机会,我灵机一动,说:“你们觉得秋天的山林,是怎样的美呢?试着写写看。”

孩子写作的热情被激起,创作的欲望被点燃了:听,一路上,鸟儿“叽叽喳喳”,那交响乐不禁使人陶醉;看,那火一般的枫叶,织成了一片绚丽的朝霞……短短28字的诗句就这样在孩子们心中逐渐丰满起来。

四、适度“拓展”,在提升内涵中升情

在古诗教学中,我竭力做到用活教材:既凭借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通过适度地拓展阅读,使教学内容丰满充实。例如《墨梅》,这是一首题画诗,也是托物言志诗的代表作。诗的意思并不难理解,如何引领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梅”的冰清玉洁,“梅”的高洁品质,奠定了她所代表的“梅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梅花”的文化内涵如此之深,范围如此之广,何不带学生以一首带动多首,走近梅文化,走进梅的世界呢?因此,我确定了“吟诗咏梅”这一教学的主题,课始,在欣赏了一组梅花图片后,我展示了一组咏梅的古诗词名句,以此来体现梅之高洁品性的多方面内涵,并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领悟梅之精神,再由物及人,以创设情境追问的方式一次次地引读本诗的中心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使学生入情入境。课后,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课后搜集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及故事,办一期以“岁寒三友”为主题的小报。

春雨悄悄下,润物细无声。我想,只要为师者好好把握字词间跳动的脉搏,领悟诗文中流淌的真情,学生们就会在诗中悟情,在诗中育情,在情中咏诗,在情中爱诗。

报效祖国的诗句篇7

【摘要】余光中的散文,清新雅致、诗意盎然,又多元综合,在艺术特色上独具美质。

【关键词】余光中 散文 魅力

余光中是台湾著名作家,以现代诗享誉文坛,迄今已出版了十余部诗集,得到海内外一致推崇。余光中自称“右手为诗,左手著文”,意谓散文造诣不如诗。不过笔者认为,余光中散文的价值实应在其诗之上。在散文写作理论方面,余光中主张文章应感性、理性并重――即作家论述人情世理时固应明白透彻,而在景物描绘、情节叙述方面亦应鲜活生动,不能一味以成语敷衍了事,也不能干巴巴一味说理,只有在感性方面拥有深厚功力,才算得上当行本色的作家。构成散文美质的因素是多样的。而语言之美则不容忽略。余光中的散文给人以清新,舒适,自然之感。我个人最喜欢他对景物的描写,别具一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对景物精心的描摹,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充满了淡淡的乡愁。

《沙田山居》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居室四周海水群山变幻莫测的景色。描绘“千亩蓝田”的海,“禅机深藏的高僧,轻易不开口”的山,“黄铜烧成赤金又化作紫灰与青烟”的晚霞,“弥漫”的云烟雾气,“咆哮翻腾”的风,以及火车的轰鸣。作者充满激情地道来,最后以诗句结尾,与开头相照应。可谓风景与人相看不厌。在作者深情款款的笔触下。山水似人、山水更亲人。拟人化的语言风致达到了禅宗“去留无踪”的化境,因而。“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山已经代我答了。其实山并未回答,是鸟代山答了,是虫,是松风代山答了”。山还可以是高僧,山亦可以是村女,在山的厚重里潜伏着欲望的躁动和不安。而当云烟飘渺时。山又成了可与作者联袂的神仙!在此,人山坐忘,融为一体。全文以“站在阳台上看风景”为线索,将不同美景尽揽胸中,谋篇布局,浑然一体,这也为文中细致的描写和充分的表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功地表达出作品主题和作者那份乡愁。

文章的情和景融为一体,一切景语皆情语。除了直接的抒情外,那景物描写中更包含了作者的深情,作者赞美祖国河山的壮丽秀美,但更深沉的是文中浓浓的乡愁和对祖国统一的渴盼。本文发表于1987年,那时香港还没有回归,作者站在他那似家非家的阳台上,望着“大陆的莽莽苍苍”,必然会心潮澎湃,特别是结尾处的语句,“湘云之后是楚烟,山长水远。五千载与八万万,全在那里面……”那里面是什么呢?我们仿佛感受到了作者那颗跳动着的心,那种爱乡,思乡,想回到祖国怀抱中的急切心情,由此带给读者的也是感情上的强烈共鸣。如果我们再看看他的那首《乡愁》,就更能感受到他那一以贯之的思乡情怀。全文不着一字乡愁,却处处是乡愁。

二、叠字叠句的音韵美,化古求新,别具一格。

读《听听那冷雨》还可以感受到余光中对散文艺术的多方面探索。他努力开拓散文“可读性”的范围。为此,他十分注意词语的音韵美,化古求新,别具一格。叠字叠句的用法在他笔下出神入化了,让人一看便不禁吟哦。余光中对李清照的词风是偏爱的,“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则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这句话师承《声声慢》,但他更注重的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这句,“譬如凭空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沦沦,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叠字连绵,表态、动态、声响三番俱出,把“雨”字的质感写活了。另外,《沙田山居》大量的叠词的运用也加强了语言的节奏感:灿灿、姗姗、碧湛湛、阴森森、莽莽苍苍、零零落落、远远近近、朝朝暮暮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善用叠字,“诗化”散句,似乎也可称作 “余光中现象”,读起来有醉人的韵味,那巧构的谐音辞格又毅出一连串的遐想。再如“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个万伞”一句,“山”、“伞”湘谐,借喻妥帖,寄寓着无尽的忧思与遗憾。桐城文人“因声求气”的观点,在余光中的散文里得到的印证和发展。

有时,作者也排出个把长句,但不累赘,仿佛如歌的行板。他拿手的还是让短语、短句参差跳跃产生出珠落玉盘的效果,读这句便知此说不谬:“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不仅可诵简直可唱了。人们得到了启示:诗句要有节奏,散句也要有节奏;而这节奏千变万幻,调度得当便是艺术。

同类语或近义词的连用在文中也不乏见。“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一下子扫过万千山水,大陆风情,如数家珍。再看这句;“大陆上的秋天,天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一字之别,入木三分。

三、语言的细腻准确,多种表现手法杂糅其间。

余光中是一位诗人,他的文章可以说是诗化了的散文。作者犹如拿着马良的神笔在绘着祖国的壮丽山河,看那“最远的翠微淡成一袅青烟”,“山影黑沉沉睡去”,“千山磅礴的来势如压”,“掀翻海水,吐着白浪”等等,无不如诗如画。

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使用让景物都有了灵性,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与美感。“海被风吹成了千亩蓝田,无数的百合此开彼落”、“山谷是一个爱音乐的村女”、“我登上讲坛说道,烟云都穿窗探首来旁听”、“马远夏圭的长幅横批,任风吹,任鹰飞,任渺渺之目舒展来回”等等,从全文看,作者完全把笔下的景物当作有情感的人来写,表现它的喜、怒、哀、乐,我们仿佛感受到了作者那份人与自然对话的真诚,那份喜悦,那份欣赏,那份赞美,那份依恋,所有景物都脉脉含情,充满了诱惑,难怪作者深入其中,尽情享受。

余光中把散文与诗比作自己的左右手,称自己的散文是“左手的缪斯”,然而这左手的写作丝毫不逊色于诗歌,我们从他的散文之中就感受到了诗的韵味,同时我们又深深地感受到那诗一般的眷恋故土,情牵祖国的民族感情。

参考文献:[1]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1)

[2]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报效祖国的诗句篇8

[关键词] 陆游;爱国主义情感;诗歌

爱国主义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国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生死与共的情怀。我国诗歌一直有着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早在先秦楚国之时,面对楚国复兴无望时,诗人屈原吟咏“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而选择“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自沉汩罗江而死,以死明志。在唐代,面对长安的沦陷,诗人杜甫感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且在他自己晚年处于无助的凄风苦雨中时,还在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第当国家和民族处于生死存亡之时,许多的英雄儿女、爱国志士,无不把自己的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无不关心着国家的前途命运,甚至为了祖国,为了正义,宁死不屈。继屈原、杜甫之后,在南宋诗坛上又出现了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就是至死念念不忘国家,至死还在感慨“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遗愿的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出生的第二年,金兵就攻陷了汴京,尚在襁褓中的他便随家人向南辗转避难。“儿时万里避胡兵”的颠沛流离的生活,给幼年陆游的心灵留下了深重的创伤。其父陆宰是一位爱国志士,陆游幼时常看到父辈“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跋傅给事贴》),深受其父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同时,他也从师从的老师爱国知识分子曾几那儿爱到了良好的爱国教育。29岁赴进士考试,因名列秦桧之孙秦埙之前,受秦的忌恨而不得入仕,直到秦桧死后才入仕。但在后来的仕途中,陆游因力主抗金又两度被罢职,自66岁以后一直闲居故乡山阴。最终怀着“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沉痛憾恨与世长辞。

陆游从十二岁开始学诗,到八十四岁时仍是“无诗三日却堪忧”,他自称“六十年间万首诗”。在其现存的九千三百多首诗中,贯穿始终的核心内容仍是其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章琦说:“剑南诗万篇,半洒神州泪”“爱国情绪饱和在陆游的整个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1]

纵观陆游一生的诗歌,其诗篇的爱国主义情感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报国献身的豪壮之情

陆游所处的南宋时期,正是中原沦陷,国土丧失过半之时,且面临金国的频频入侵。南宋的当权者却是妥协,苟和求安。幼年避难的颠沛流离的生活,人民的生灵涂炭,国土沦陷的现实,以及深受其父和其师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陆游渴望中原收复,九州同一。他不但怀有渴望祖国统一的愿望,而且具有“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然而观其一生,陆游仕途坎坷,始终没有得到重用,但他却永怀“恢复”之志。其诗表现出了他永怀一生的报国献身的豪壮之情。早年,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的报国壮志。在早期的《夜读兵书》中,陆游就说道:“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表现了诗人杀敌报国的决心和壮志。在其中年的《关山月》这首诗中,诗人的一句“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无不把诗人心中面对中原被异族统治的气愤、悲痛之情深深地表达出来了。同样,在其《书愤》这首诗歌中,诗人回顾自己的曲折坎坷的抗金复国之路,仍说道:“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时年62岁的诗人仍要效法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表明仍要报效祖国,恢复中原。82岁时,诗人还在慷慨高歌:“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行》),时至暮年,还渴望着抗金复国。可见,诗人不仅关心国家的命运,而且有慷慨救国的胆识,忘身卫国的决心。在国难当头之时,他始终把自己当作一名报国的战士,具有“铁马横戈”,“气吞残虏”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

二、斥责投降派妥协的愤慨之情

虽然南宋处于内外忧患之中,岌岌可危,但南宋政局长期被主和派把持,他们靠议和求安,置遗民于中原沦陷区而不顾,使中原恢复无望,九州难以同一。诗人陆游在诗中痛斥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国策和投降卖国的行径,表达出他的愤慨之情。

在《醉歌》诗中,诗人愤怒地谴责了南宋当权者的苟安政策:“读书三万卷,仕宦皆束阁;学剑四十年,虏血未染锷”。在此诗中诗人还揭露了主和派的投降政策以及给南宋造成的危险局面:“战马死槽枥,公卿守和约,穷边指淮淝,异域视京洛”。在《追感往事》一诗中,诗人也尖锐地揭露当权者们的妥协的国策:“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关山月》这首诗是表达其斥责投降派妥协的愤慨之情的代表作: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令宵垂泪痕。

诗人仅用十二句诗高度描绘出了隆兴议和十五年来“高官乐”、“战士怨”、“遗民悲”三个画面,而守边战士的报国无门和中原遗民忍死望恢复都是隆兴和约下诏带来的后果。诗人通过“战士怨”、“遗民悲”的画面与“高官乐”的画面的鲜明对比,尖锐地批判了南宋统治者对敌妥协苟安的投降态度,表达了浓厚而强烈的爱国之情。

三、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上一篇:感受自然范文 下一篇:发音练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