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分解范文

时间:2023-11-16 15:40:05

力的分解篇1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熟练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力的分解,能用力的分解分析简单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经历力的分解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过程中的作用;

2.通过经历力的分解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能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具有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况中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分解。

教学难点

怎样正确确定力的效果方向。

教材分析

力的分解是高中第一个重点也是第一个难点,也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基础之一,是初中上高中的第一个台阶,分力与合力间不再是同向的相加减,而是矢量运算,所以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很重要的。

学生目前的状态分析

1.通过前边的学习,对力的概念,力的表示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2. 通过力的合成的学习知道了分力,合力以及他们之间的等效替代关系,知道了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环节

新课引入

学生游戏:请两位同学各拉细绳的一端,使绳水平,然后再将一重物挂在绳子上,观察绳子是否还能处于水平。

师:为什么不能水平了?是力不够大吗?换力气大的重做实验,结果相同。

学习这一节的知识——《力的分解》就明白其中的奥妙了。

板书课题:力的分解

新课教学

一、分力 力的分解

师:多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可以产生一个总的效果,那么一个力能不能同时产生多个效果呢?

预测学生回答:能

师:多媒体展示图片,拖拉机耕地,分析拖拉机拉耙的力产生了哪些效果。

引导学生得到:一是使耙前进,有一个水平向左的效果,由力F1产生;一是竖直向上提耙的效果,由力F2产生。

师:说明一个力也可以产生多个效果。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与多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我们就把这几个力叫做那一个力的分力

师:通过前边的学习我们知道分力与合力之间满足什么样的法则?

生:平行四边形法则。

师:已知了分力求合力,我们把它叫做力的合成;那么如果已知了合力求分力我们就把它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互为逆运算,都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师问题1:已知了分力,合力是唯一的,那如果已知了合力分力是不是唯一的呢?

生:思考并回答。

师:分析学生的答案得到已知一个合力可以分解成无数对的分力。如果没有其它限制,对于同一个合力,其分解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师问题2:如果知道了分力的方向,分解方式是否唯一呢?

生:根据已学的数学知识,思考并回答。

师问题3:如何确定分力的方向呢?在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时,常采用两种方法:

* 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

* 正交分解法。

二、按力的效果分解

【探究一】把一个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从力的作用效果看,应该怎样将重力G分解?并求出它们的大小。

体验实验:在水平伸出的手掌上放一本书,然后手逐渐倾斜,直至书下滑。

师:当书放在平伸的手掌上时,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当手逐渐倾斜时,又有什么感受?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手平伸时,只感到手掌受到书的压力

回答:说明书所受的重力只产生一个使它紧压手的作用效果

当手倾斜时,除感到手掌受到压力外,还感到书有沿手掌下滑的趋势

师总结:这些感受说明重力产生了两个作用效果,使书沿手掌下滑和使书紧压手掌,因此,重力G可以分解为这样两个分力:平行于掌面的下滑力 F1和垂直于手掌向下的力F2,如图(1)示

F1=GSinθ F2=GCosθ

图(1)

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当手掌逐渐倾斜时,同学们是否感到手掌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小,而且明显感到书沿手掌下滑的趋势越来越大直至书下滑?这是为什么?

(引导学生用F1= GSinθF2=G Cosθ来分析)

【探究二】一个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在垂直斜面的方向上有一块挡板,在斜面与挡板之间放上一个重物,试分析重力产生的效果,并求出分力的大小。

师:实验演示重力产生的效果

通过观看请学生分析出重力产生的效果,并画出力的分解图,求出力的大小如图(2)所示。

图(2)

【探究三】取一根细线,将细线的一端系在右手中指上,另一端用一只筷子的尾端顶在细线上的某一点,下端悬挂重物,感受重物通过细线拉杆的力产生的作用效果

由学生体验并画出重力的作用效果

生:操作

师: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分析得到答案

图(3)

三、力的分解的应用(本部分由学生共同参与来完成)

通过今天的所学,分析刚刚在上课之前提出的问题,以及生活中的实例

* 为什么刀刃的夹角越小越锋利?

* 高大的桥梁为什么要修建很长的引桥?

课堂小结

> 应该掌握的知识:

* 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是等效的;

* 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 应该学到的方法:

*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分解某个力;

力的分解篇2

文献标识码:B

“力的分解”是高中力学最基本的一种矢量运算,由于力的分解这一概念较为抽象,教材中要求学生按照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一个力。这种概念思维能力较强,学生不好寻找力的实际效果,对此概念难以掌握。对于教学中老师与学生产生的疑惑和不解,笔者进行了深刻的、系统的分析。

1.教材与教学中的困惑

关于力的分解,众多教师认为,进行力的分解时,必须要注重对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分解。然而实践证明,学生根本无法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证实这一分解依据。力的作用效果是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简称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通常发生形变是指挤压或拉伸的效果;发生运动状态改变是因为产生了加速度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人们在长期的教学中都专注于开发各种实验来证明力的实际作用效果。以下实验是表示力的作用效果的典型实验(如图)。

对于典型的力的斜面分解和力在水平面上的分解两种分解产生的问题,到底哪种分解方法较为合理,让学者做出评价。对此,教材中的“分析”认为,“从力的分解所遵循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来看,这两种分解方法都可以。但考虑到斜面上物体重力的作用效果时,第二种实验更为合理。”进一步,教材结合“生活经验”进行了解释与定量分解。然而笔者认为,这一理解是有问题的。在分解某个力时,常采用按作用效果分解力和正交法分解力,到底应按哪一种方式分解呢?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老师认为按作用效果分解没有用处,因此一律按正交法分解就行;也有的老师强调应按作用效果分解;笔者认为,这两种做法都不可取,都是片面的,因为每种分解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不能片面地否定对方的观点,应区别对待。

2.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再认识

力的分解是等效思想的具体应用,等效思想是物理学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学习力的合成时学生对此已有所了解,学习这类知识是为牛顿定律乃至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奠定基础。但是传统教学着重强调 “力的作用效果”的演示,而忽略了“力作用的现象”,实际上“力的作用效果”就是对“力作用现象”这一物理概念的具体描述。

实验家的物理实验不能全面地把理论提高到最抽象的领域中去,需要尽可能地从假说或者公理出发,多通过逻辑的演绎,概括尽可能多的经验事实。通过从直接经验到一般原理是直觉道路这一逻辑,可以看出力作用的现象与其他二者的思维联系在本质上都是直觉的,是逻辑性的。而人们着重于力的作用效果,则认为其思维联系是从直接经验到一般原理,是直觉道路,是非逻辑性的。从而在教学中容易混淆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也不能具体形象地了解物理知识反映出来的物理意义,得到的是片面的,甚至是不正确的物理知识。

3.对力的分解依据的再认识

由此可见,力的分解依据并不是单单指力的作用效果,对于力的分解依据,有老师研究出这样的结论:力的分解依据是按照实际情况来下定义的,研究问题的需要不同,其依据就不同。力的分解目的主要是为了解析物体运动状态情况,结合牛顿定律,描述和推测物体运动变化。要求分解者从创造性思维看,只有把非逻辑的、非理智的、非必然的与逻辑的、理性的、必然的心理能力交织为一体,才能使物理问题更加清晰化。

力的分解篇3

关键词:阿恩海姆;张力;运动;动力

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张力”的章节中,开篇便提到了“不动之动”一词,运动分两种形式,一种是通常我们可以看到的物体的位移活动,另一种是从不存在物体运动的地方观察到的运动,这就是张力,也是美术形式极为重要的性质。阿恩海姆认为,这种动感来自“具有倾向性的张力”的形式,他分析了大脑视觉中心在接受刺激后为达到“相对平衡”状态的一系列反应,得出我们之所以能够在“不动的式样中感受到‘运动’,就是大脑在对知觉刺激进行组织时机器的生理活动的心理对应物”。“张力”是首先并且主要是视觉经验到的,是负责空间知觉的视觉感官所完成的,而不是其他非视觉感官或者联想活动经验到的,它们只能是辅助性的“共鸣因素”而不是不可缺少的。

我们在绘画中常见的力就是从不存在物体运动的地方观察到的力,因此所见的图形并不是孤立存在于画面,如果不能触发观看者对于画面的第一反应,那么任何画面的运动都是不自然的。还有,张力不仅仅存在于运动及其相关动作、姿势,张力来源于对比,只有对比才会出现张力。只有慢才能体现快的速度,只有小才能体现出大的体积,同样,没有静止的物体就对比不出运动的张力,没有直线也衬托也不出曲线的张力。

阿恩海姆通过两大理论基础谈到了张力产生的可能依据:一个是伽玛运动研究试验,实验将短暂视觉延迟现象做了详细的研究实验,比较出各种形状之间运动的方向和力的大小,从而得出将垂直定向上的运动和水平定向上的运动相比较,水平定向上的运动趋势要比垂直定向上的运动强烈得多;就垂直定向上的各个方向的运动比较,向上的运动趋势比向下的运动趋势强烈些。另一种是俄普恩海默和布朗对运动力的研究。这两种实验验证了不动的图形在视觉上的力是不同的。阿恩海姆在后面详细的论述了不动式样中具有倾向性的张力的试验。

在对张力做进一步的论述当中,阿恩海姆总结了几个影响张力的因素,如具有动感的火焰形状,巴洛克艺术中的曲线的大量使用,以及在倾斜造成的动感中“作品所使用的媒介本身,也可以通过使画笔和明暗线条作为加强其运动感的因素”。“倾斜”是阿恩海姆又提出的张力理论可能。他认为倾斜产生不稳定性从而产生包含倾向性的张力,倾斜是否能产生出运动效果,最主要的是要看物体是否偏离那个较为稳定的空间定向的程度。此外,阿恩海姆还从变形产生的张力原理和频闪的运动原理来试图将张力的范畴均融入其中。张力的运动想要表现的并不是该运动本身给人的感受,而是运动这整个事件。阿恩海姆认为张力不是简单独立于绘画外存在的,单独抛开绘画的主体和背景而去解读张力是不合实际的。画面中张力的表现也跟作者的艺术修养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没有作者精心、巧妙的布局和安排,那各种要素准备再充分也是没有意义的。同样,一个修养欠缺的艺术家也不可能创造出充满美感的绘画作品,即使他掌握了再多的技巧。了解了这些之后,下面应用该方法分析巴洛克大师贝尼尼的作品《阿波罗与达芙妮》:

阿波罗与达芙妮

这件作品描绘的是太阳神阿波罗与女神达芙妮的爱情故事,达芙妮变成月桂树那一瞬间的情形。在阿波罗奔跑地抓住达芙妮的这一刻,达芙妮的手指和下半部肢体已经变成了月桂树的叶子和枝干,她仓皇的情态以及整个人的体态显示出变化得匆忙,而阿波罗追逐的动作我们也可以从中一览无余。该作品可以说是巴洛克风格的雕塑代表作,它拥有着极强的运动感,夸张的变形,澎湃的激情。那么我们到底是怎么知觉到这种强烈的张力呢?首先,是整体的雕塑造型,可以将其看作一个有基地的三角形体:达芙妮的手指为顶端,紧接着,她的头与阿波罗的头,阿波罗的手指尖端连成一条线,作为三角形的一边,达芙妮的身体侧面和月桂树底部大致构成了三角形的另一边,根据“伽玛运动”的原理,这种形态向着顶端的运动方向十分明确,并且在垂直定向上,“向上的运动倾向总是比向下的运动倾向强大”,而雕塑的基地消除了运动方向上的模糊性,这就给人明确地向上运动的整体感。其次,根据“频闪”运动原理:如面部视觉中心点眼睛,从阿波罗到达芙妮的四只眼睛成斜线出现,这种倾斜方向中产生出了张力,产生了向前并向上的推进力。两人的四肢构成亦为同理。再次,阿波罗和达芙妮的身体动作,手臂的抬升,肢体的扭转,腿部的跑动状,这些由于偏离了正常稳定的身体位置产生了强烈的运动效果。而按照“运动动作的强度,取决于它偏离正常位置的角度”这一理论,在这座雕塑上两个人摆出的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实现的扭曲造型,却恰到好处的加强了运动效果。最后,雕塑中树的枝杆向上升长的方向,头发旋转飘散的造型,衣物褪下的褶皱和漂浮的状态,这些都可以归结为“自然物的形状,在物理力作用之后留下的痕迹”,这些物理力转化为了视觉力,让眼睛直接知觉到自然物体的形状中所活跃的张力和力,知觉到运动。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这座雕塑给人以强烈的运动感是由它各个部分不遗余力地表现出来的,这些构成部分经由协调组合,就被我们的视觉知觉为张力。

在整章对“张力”表现的论述中,从提出问题到解释问题然后到举例说明产生张力的运动原因,阿恩海姆是把绘画中物理意义上的张力向视觉上的张力转化的过程。阿恩海姆说过:“在艺术家的眼中,任何物体或物体的组成部分,都是一种能动的时间,而不是一种静止不动的物质”。这说明他对作品更深层次的剖析,得出作品是有灵魂的,有情感的。而人的视觉也是有情感的。虽然由于当时时代的限制,科学技术和文化水平的相对落后会导致一些研究成果是片面的。但是阿恩海姆的分析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现代科技融入绘画研究的范 畴。为更深入的分析了解作品提供了理论和心理学上的依据。

【参考文献】

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阿恩海姆等著.艺术的心理世界周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2.

力的分解篇4

【关键词】 解题能力 基础知识 通性通法 建模 新题型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2-017-02

随着新课标的要求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尤为重要。学生能够把题作对,就必须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对陈述的材料能够读懂并进行分析,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高考数学的命题原则是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强调了综合性。这就对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试卷的题型更新,更具有开放性.笔者就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组成及培养谈几点刍见。

一、注重基础知识形成,解题找好题目的切入点

学生把握好基础知识能很好地帮助解题,但大部分学生会遇到一类问题,就是能看懂题目,但不知道怎么入手解题,这时审题必须找好题目的切入点。审题是对条件和问题进行全面认识,对与条件和问题有关的全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隐含条件以及化简、转化已知和所求的能力。如果要快捷、准确在解决问题,那么基础知识的形成,找好题目的切入点,分析题意,掌握题目的数形特点、能对条件或所求进行转化和发现隐含条件是至关重要的。

例.已知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函数f(x)=ex+x-2的零点为a,函数g(x)=1nx+x-2的零点为b,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

A. f(a)

C.f(1)

二、注重通性通法的培养,提高合理应用知识、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好数学基础知识是解题的根本,但具体问题中我们还是发现学生在解题方面有盲区,老师讲解很容易听懂,感觉会做,真正应用方面还是欠缺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平时应注重数学通性通法的教学,只有注重通性通法的培养,才能提高合理应用知识、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使问题解决得更迅速、顺畅。

例2.设函数f(x)=x-■-alnx(a∈R).讨论f(x)的单调性;

分析:这是求超越函数的单调性问题,遇到这类问题我们都会选择求导的方法来解决,参数a的出现还须进行分类讨论。

在上述的解答过程中可以看出,本题主要考查超越函数的单调性,不等式的解法、函数的单调性等基本知识,体现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注重数学建模能力培养,使学生不慌不乱解应用题

近几年来,在高考数学试卷中,都有几道实际应用问题,这给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数学知识和临场处理问题的挑战.而数学建模能力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核心,这要求学生注重生活中的数学,学会建模式来解决问题。

例3.某地建一座桥,两端的桥墩已建好,这两墩相距m米,余下工程只需要建两端桥墩之间的桥面和桥墩,经预测,一个桥墩的工程费用为256万元,距离为x米的相邻两墩之间的桥面工程费用为(2+■)x万元。假设桥墩等距离分布,所有桥墩都视为点,且不考虑其他因素,记余下工程的费用为y万元。

(Ⅰ)试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Ⅱ)当m=640米时,需新建多少个桥墩才能使y最小?

解(Ⅰ)设需要新建n个桥墩,(n+1)x=m,即n=■-1

所以y=f(x)=256n+(n+1)(2+■)x=256(■-1)+■(2+■)x

=■+m■+2m-256.

(Ⅱ)由(Ⅰ)知,f′(x)=x■+■mx■=■(x■-512).

令f′(x)=0,得x■=512,所以x=64

当0

当64

所以f′(x)在x=64处取得最小值,此时,n=■-1=■-1=9.

故需新建9个桥墩才能使y最小。

在该题的解答中,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建模能力,能正确解决此题。

四、注重进行开放题和新型题的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近几年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要求数学教育培养出更高数学素质、具有更强的创造能力的人才,这一点体现在高考上就是一些新背景题、开放题的出现,更加注重了能力的考查。开放题的特征是题目的条件不充分,或没有确定的结论;新背景题的背景新,这样给学生在意的理解和解题方法的选择上制造了不少的麻烦,导致失分率较高。

例4.设S是至少含有两个元素的集合.在S上定义了一个二元运算“*”(即对任意的a,b∈S,对于有序元素对(a,b),在S中有唯一确定的元素a*b与之对应)。若对于任意的a,b∈S,有a*(b*a)=b,则对任意的a,b∈S,下列等式中不能成立的是

(A)(a*b)*a=a (B)[a*(b*a)]*(a*b)=a

(C)b*(b*b)=b (D)(a*b)*[b*(a*b)]=b

【命题意图】在新情景下考查对元素意义的理解

【参考答案】A

【原题解析】用b代替题目给定的运算式中的a同时用a代替题目给定的运算式中的b我们不难知道B是正确的,用b代替题目给定的运算式中的a我们又可以导出选项C的结论,而用代替题目给定的运算式中的a我们也能得到D是正确的。

高考中的此类创新型题目,大多数具有高等数学背景,往往在题目中给出一种新关系或定义一种新运算,要求学生由此展开推理论证,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途径就是深刻理解新关系和新运算的实质,搜索满足题意的关系或考查提供的运算等式,获得答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必要补充。

解题教学的目的并不单纯为了求得问题的结果,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而这一教学目的恰恰主要通过回顾解题的教学来实现。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解题的回顾,与学生一起对解题的结果和解法进行细致地分析,对解题的主要思想、关键因素和同一类型问题的解法进行概括,可以帮助学生从解题中总结出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加以掌握,并将它们用到新的问题中去,成为以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

[ 参 考 文 献 ]

[1] 王丽高.中数学解题能力的组成与培养策略.《中学课程辅导》.

力的分解篇5

关键词:英语;听力理解;语法成分;听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060-01

学习英语的首要途径是要通过听的途径来获得语言信息,也就是说,宰课堂学习中,学习者需要从听英语的路径来开始来习得和掌握英语,实则,听的方式也是人类各种学习活动所必须依赖的方式。但是,谈及学习英语中的听力理解又与普遍意义上的学习有所不同,因为,虽然听力是人类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最重要的途径,但在英语学习中的听力与语法知识的占有程度成正比,不具备语法基础,对于所听到的句子中的各种成分及其相互关系是弄不清楚的。那么,怎样来认识英语听力理解中语法成分的作用呢?

一、 听力和语法间的必然联系,由听力获得信息,有语法组装和加工出语义

听力理解是一种以语言知识为导向的复杂心理过程。首先,语言接收者从听到的一系列语音中辨别出音的组合形式,然后判别句子的组成成分,在大脑中识别信息并储存信息到能够识别信息,最后达到能区别所听取信息的固有含义,把各种信息联系在一起来推断所听到的句子的含义是什么,进而,建构正确的认知。再简单些解释,也即英语课堂上,学习者在听讲的整个过程中,听的感觉在积极的运动,运动的轨迹总是积极地从语音、语义、语用三方面对所听取的话语进行内在的剖析,然后全面诠释话语的具体含义的基础上领会所听到的信息的意思。

无论何种语言的任何一个句子都是由词和词组构成的,这些按照一系列规则组合在一起的有意义的话语并不是单词和词组的集合,而其组成规则就是语法。由语法的内涵用来研究句子的各种成分及其相互关系。所以,在学习英语中,听力语法是有系统和规则的,只要掌握了语法,那么语言的学习就会变得通畅顺利。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语法的学习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可见语法学习的重要性。而语法知识对听力理解也确实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听力理解是复杂的认知过程,是语言学习和教学的一项重要技能。有研究认为听力是理解句子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过程。何谓句子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句子的表层结构限定句子的表达,是语音、单词、短语或是从句的线性排列;句子的深层结构限定句子的意义,具有相互关联的命题组成特定含义的句子。听者根据已有的语音、语义、句法和言语行为知识的理解和经验听到的话语。

听力理解可分为组建过程和使用过程。在组建过程中,听者把听到的语音组合成句子的组成部分,根据组合成的句子来确定其内容和功能。把这些组成部分逐个分析,转化成基本的但是属于不同层次的具有一定的含义的命题。听者会把理解后的意思储存在记忆中,去除语音符号。使用过程就是辨别出听到的话语中的言语行为、主题内容和句子结构等理解其意思的要素。听者根据得到的命题信息在记忆里寻找出一致的信息,处理成新的信息。组建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辨别句子的组成成分,然后建构意义命题的过程。句子的各个组成部分是根据既定的语法规则排列起来的,并非任意组合。语法知识是听者分辨句子成分最重要的依据。使用过程是听力理解的第二阶段,是以组建过程为基础的。听者在组建过程中获得相应的信息后,利用在大脑中存储的知识去判断和处理这些信息,理解听到的话语含义。所以,语法知识在听力理解中起着句子组装和加工的积极作用,是再把语言零件组装合成为可被听者领会到的语义。

二、掌握语法知识是提高听力理解的必要条件

留意关键词,排除干扰的附加成分。句子成分主要是由名词或动词短语构成,这类词无疑是句子的关键词。要听懂听力理解中的每个词是很困难的,所以要有选择的听那些对理解句子起重要作用的词语,能够听出关键词也就有助于辨别句子的组成成分。在听力过程中,若出现不熟悉的词,可以暂时忽略,等听完整句话后再回忆那些生词,且根据上下文和其前后词语去推断生词的意思。在英语中,要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很多词要根据句子结构来分析单词的含义。如Since the weather is so bad, we may as well cancel the basketball.在这句话里,since的意思是“因为、既然”,然而很多学生一听到这句话,就认为since是“自从”的意思,如果确定不了since的含义,对整句话的理解就会有误差。当然像weather is bad, cancel the football match 是句子的主干,能听清楚这些词,确定整句话的意思也就不难了。

语法中的时态是一种动词形式,不同的时态用以表示不同的时间与方式,是表示行为、动作、状态在各种时间条件下的动词形式,英语的时态共有16个,任何一个句子必然受到某种时态的限制。对于交流双方来说,说话者根据时态确定动作状态发生的先后顺序,从而确定使用某种时态来表达;而听者就是完全依照时态来确定说话者所要表达的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因此,在听力理解中,对于时态的辨别是十分重要的,判断出准确的时态才能进入正确的语境,从而不会误解听到的内容。例如,听力时,要先抓住段落中第一句话的动词时态,如果是一般过去时,那么后面出现的时态如完成时、进行时或将来时等也都应采用过去时。

力的分解篇6

关键词: 职业汉语能力 能力分解 标准

“职业汉语”,从字面上讲是在职业活动中的汉语运用。狭义讲是指在职业活动中运用汉语交流表达和与人沟通的能力,也可称之为“职场交际能力”,职业汉语应用是职场中的有目的、针对性强的一种职业行动,也是一个人在职业场所中所完成的有目的的交际和沟通任务。

职业汉语能力的基础是运用汉语,职场人首先需要掌握汉语的基本知识,包括文字、语法、语调以及使用的基本规则等。在掌握了汉语使用的基本规则之后进行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的能力训练,从而达到“文从字顺”的标准。当然,运用职业汉语解决实际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不但包括汉语使用规则,还包括个人的思辨能力、逻辑判断能力、思维发散能力等。

在职场中,职业汉语能力强的人往往思维活跃,思路开阔,处理事务得心应手,工作效率和质量都相对较高。发表意见和号召能力也都比较强,同时都有良好的协调、沟通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通常状况下,人们需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积累相关经验才能不断提高运用职业汉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实践证明,往往那些职业汉语能力较强的人获取新知的能力更强,具有触类旁通的悟性,更容易成为职场上的宠儿和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总之,职业汉语是一个宏观的概念,从广义上来讲,职业汉语能力可以泛指在职业活动中的任何需要运用汉语为工具实现工作目标的能力,因此,依据其在工作中的实际应用,职业汉语能力可以细化分解为以下几项,同时,高效的职业汉语能力要具备如下标准:

1.交流表达能力

这是职业汉语的基本能力,也是一项核心能力,它贯穿职场交际的始终,并对交际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应该包括如下三项内容:

1)交谈讨论能力。

主持一个较大规模的主题讨论或会议;代表一个单位就实际问题对外进行对话和谈判;在交流谈论中,能够把握交谈主题、听懂别人谈话内容并作出反应,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当众演讲能力。

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就简单主题,当众做简短发言。在做简短发言时,能提前为发言做可行性准备、当众流利发言、把握说话的内容、方式及恰当借助各种手段增强发言效果。

3)阅读能力。

能阅读复杂主题的长篇文字资料,找到需要的资料和信息;为实际问题或研究课题查找和阅读有关资料;能看懂资料包含的思路和要点;看懂资料本身存在的价值和问题;利用资料表达自己的观点。

4)书面表达。

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就复杂的主题,撰写不同类型的文稿。

在进行书面表达时,能够采用多种书面形式、利用和组织材料、掌握基本写作技巧和采用适当的写作风格。

2.与人合作的能力

职场是一个动态的活动场所,身处其中的每个从业者都时刻需要与他人协作分工,推进目标的实施。这项能力包括如下三项:

1)调整计划的能力。

在职场活动中,能够站在合作组织者的角度,根据各方的需要,适当调整合作目标和计划。能够判断各方的利益关系,把握各个合作方的利益底线。发现问题,判定问题的根源。主导合作进程,与合作各方就合作的目标和计划,进行有效沟通。

在合作关系出现变化时,充分使用组织赋予的权限,调整合作目标与计划;调整合作各方的利益及冲突,控制合作过程的诸多可变要素。

2)控制局面的能力。

在职场工作中,能控制不断发展变化的合作进程。能够整合并调动各方资源,在互利的前提下,妥善处理内外矛盾,寻求适度让步,保证合作目标的实现。

判断合作过程中关键人物的影响力,对其加以引导,发挥其积极作用。将性格差异很大、矛盾关系复杂的多方面员工团结在一起。

在同事、伙伴面前,展示乐观的工作态度;进行有效的情绪激励,调动他人的积极性,缓解工作压力。采用积极沟通的方式,促使合作的成功。

3)实现目标的能力。

能够在合作过程中,及时检查合作的成效,分享建设性反馈意见,分析计划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已经实现的目标。

评估同事、下属的工作能力,判断其潜力是否充分发挥,各尽其职。评估合作伙伴的工作状况,对照目标和任务,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

掌握解决问题的实现条件以及问题可能超出控制范围的变化,运用可行性策略,促进团队协同发展。

共同分析研究进一步改善合作的工作方式,包括提高团队积极性和效率的事务等。

3.继续学习和提高的能力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每个职场人都要具备终身学习的信念,给自己及时充电储备,树立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意识,才能在职场不被淘汰。那么,这项能力也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如下几项:

1)明确目标途径的能力。

在制订学习目标和计划过程中,能够主动寻求他人支持,在一个确定的时间范围内,明确将要实现的目标及计划,拟定一个详细的列表。

在制定学习目标时,明确可能影响计划实现的因素;确认哪些目标在一定的时间内是可以实现的;制定每一个学习目标实现的时间表、列出可能需要的支持,以及对学习进度和效果检查的措施;预计可能发生的困难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2)有效实施学习计划的能力。

有效按照计划开展学习活动,以促进目标的实现,通过课程和技能训练,经过进一步的自学和实践,以提高工作能力或业绩。

在实施计划过程中,能够保证并采取有利于实现目标的行动;积极寻求和利用有关方面的反馈以实现目标;为按时完成任务果断处理面临的任何困难;选择并运用与学习内容相适应的学习方法;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及时对计划作出修正。

3)反馈评估效果的能力。

适时检查所取得的进展并汇总学习成果。在检查学习进度和成果时,能够说明已经学到的专业课程、技能、包括核心能力等;指出学习方式和学习成功的经验;分析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以及对学习的兴趣和面临的困难;明确已经实现了的学习目标;证明新学到的东西能对自身有进一步的提升;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听取他人的意见,以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包括工作质量、学习方法,为职业发展和未来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4.信息处理能力

当今世界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从纷繁杂乱的信息中理出头绪,寻找对职业发展有用的部分,并巧妙利用各种信息完成工作任务是现代社会给每个职场人提出的基本要求。那么,信息处理能力又可以分解为如下三个方面:

1)获取信息。

在信息处理过程中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有计划地通过不同的渠道搜寻并选择需要的信息。

在获取信息时,能够明确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信息;根据所需信息的重要性列出先后顺序,比较不同信息来源的优势和限制条件,制订工作计划,分解信息搜索工作任务;选择适当的技术来搜寻信息;防止计算机受到病毒侵害,确保安全操作和保护环境。

2)开发信息。

在信息处理过程中,根据工作任务的不同需要,去探究开发、产生新的信息。

在开发信息时,能判断信息内容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并进行相应分类及筛选,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形成简讯、综述、述评、调查报告类;辨别错误信息及其原因;规范地输入收集到的信息,生成文本、表格,设计框架结构等,对信息进行分类、综合,建立较大规模的电子表格和数据库;生成新的信息。

3)展示和活用信息。

在信息处理过程中,根据工作任务的不同需要,展示来自不同渠道的新的信息,并能评估信息利用的效果。

在展示信息时,能够用口头的形式新闻信息,用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牌、网页、网上会议等方式组织较大规模、复杂信息的与交流;优化和完善相关文本、图像和数字的形式以强化其效果,集合不同渠道的信息进行新的设计;遵守版权和保密规定。

5.解决问题能力

解决问题是职业汉语的终极目的,是检验交际成功的核心指标,也是体现职场人个人能力及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这项能力可以分解为如下:

1)分析问题,提出对策。

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够明确问题的主要特征及解决途径,熟悉可利用的资源及现有条件,明确指出问题核心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或对策。

在确认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时,能够预见问题并说明主要特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采取不同思路形成两个以上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比较;确定一个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2)实施计划,解决问题。

实施具体方案时,能够在相关人员的配合下,制订计划并实施这一计划,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相关资源。

在制订计划和实施解决方法时,能够获取和利用所需要的支持条件;组织实施计划,完成计划列出的各项任务并逐一解决,根据随时出现的新情况适时调整方案。

3)验证方案,改进方案。

调整或改进解决问题的方案时,能适时作出总结和修改。对解决问题的每个步骤和决定作出解释;回顾反思在各个阶段采取的措施的成功与不足;积累未来解决问题的经验。

职业汉语的能力不是靠一朝一夕的训练而形成的,它需要的是日积月累的实际操练和经验总结。对职业汉语的能力进行分解并提出可行性标准是一种助推力,将来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可以适当提出它的层级标准并建立有效的测评体系,对于提高职场交际能力能起到助跑的功效。

参考文献:

[1]陈宇.职业汉语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谢小庆.谢小庆教育测量学论文集.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2.8.1.

[3]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大纲.法律出版社,2004(2).

[4]谢小庆.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的效度分析.中国考试,2008,3.

[5]谢小庆.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的效度分析.中国考试,2008,3.

[6]谢小庆.“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开发中的一些思考/Article.

[7]ZHC官方网站.

课题:2012年华北科技学院高教研究所项目(项目编号:HKJYZD201237)资助。

2012年河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项目编号:SZ129014)。

力的分解篇7

第(1)问学生错解:金属棒克服安培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金属棒的电能.

由功能关系知W安=Qr,得到W安=0.1 J.

分析当金属棒的速度为v时,感应电动势大小为E=BLv,通过金属棒的电流大小为I=BLv1R+r,

金属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

F=BIL=B2L2v1R+r,

此时安培力的功率为P安=-Fv=-B2L2v21R+r,

而金属棒的电功率为Pr=I2r=B2L2v21(R+r)2・r,

整个回路的电功率为

P总=EI=B2L2v21R+r=B2L2v21(R+r)2(R+r)=PR+Pr,

显然,安培力功率的绝对值等于整个回路的电功率.因此,金属棒克服安培力做了多少功,整个回路(而不是金属棒)的电能就增加了多少.

正确答案下滑过程中克服安培力的功即为整个回路产生的焦耳热,由于R=3r,

因此QR=3Qr=0.3 J,

由功能关系知W安=QR+Qr,

得到W安=0.4 J.

点评同学们在应用功能关系解题时,一定要认清什么力做功量度了哪个研究对象的何种能量的转化,切忌张冠李戴.

第(3)问学生错解由于释放金属棒后,金属棒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所以当金属棒的加速度为零时,其速度最大.设金属棒最大速度为vm,则

mgsin30°=B2L2vm1R+r,

解得vm=5.6 m/s.

分析金属棒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安培力作用,其下滑过程有三种可能:若导轨足够长,金属棒先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匀速直线运动;金属棒一直做变加速运动,到达轨道末端时,加速度恰好为零;若导轨很短,金属棒一直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总之,不论哪种情况,金属棒到达导轨末端时的速度必然是其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正确答案金属棒下滑时受重力、支持力和安培力作用,其运动满足mgsin30°-B2L21R+rv=ma,上式表明,加速度随速度增加而减小,棒作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无论最终是否达到匀速,当棒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一定为最大.由动能定理可以得到棒的末速度,因此上述解法正确.根据动能定理

mgs・sin30°-W安=112mv2m,

解得vm=2.74 m/s.

点评同学们在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研究对象所经历的物理过程,切忌生搬硬套、死记结论.

点评物理图线的斜率,其大小为k=纵轴量的变化量/横轴量的变化量.但对于不同的具体问题,k的物理意义并不相同.描述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F与电量q关系的F-q图象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同样,电势对电场方向位移图象的斜率也表示场强.

2.7运用“类比法”求解

例10如图11所示,ab是半径为R的圆的一条直径,该圆处于匀强电场中,场强大小为E,方向平行于圆平面.在圆周平面内,将一带正电q的小球从a点以相同的动能抛出,抛出方向不同时,小球会经过圆周上不同的点,在这些所有的点中,经过 c点时小球的动能最大.已知∠cab=30°,若不计重力和空气阻力,则电场的方向为

A.沿abB.沿acC.沿OcD.沿bc

解析在匀强电场中仅电场力做功,小球到达 c点时的动能最大,则ac间电势差最大.与重力场类比,可知c点为其几何最低点(也是电势最低点),又根据电场方向与等势面垂直,且与“重力”竖直向下类比,则电场方向沿Oc 方向.故选C.

点评类比是以比较为基础的,通过对两个(类)不同对象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或相同点,然后以此为根据,把其中某一(类) 对象的有关知识或结论推移到另一个(类)对象中去的方法.

2.8综合运用力学规律求解

例11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有一带电微粒质量为m,电量为q,从A点以初速v0竖直向上射入电场,到达最高点B时的速度大小为2v0,如图16所示.不计空气阻力.试求该电场的场强E.

解析带电微粒能达到最高点,隐含微粒的重力不能忽略的条件.因此,微粒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mg和水平向右的电场力qE.微粒在水平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B点时,竖直分速度vy=0,设所用的时间为t,运用动量定理的分量式:

水平方向上qEt= m(2v0)-0,

竖直方向上mgt=0-(-mv0),

解得E=2mg/q.

点评带电粒子或带电体在复合电场中的运动时,受到电场力与其他力的作用而运动,运动过程复杂,因此解题过程中要综合分析物体的受力状况与初始条件,然后选择相应的物理规律进行求解.

力的分解篇8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波澜,也是形成课堂教学高潮的前奏。有“问题”,才有未知,也才有教学活动的展开。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因为结论只不过需要些数学或实验方面的技巧。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或从新的角度来分析一个老问题,则需要带有创造的想象力,只有这样才会使科学真正地前进。”由此可见,引导学生科学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为重要。

如何让学生在科学课堂上提出他们自己产生的、有兴趣并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问题,使学生的提问真正成为探究的起点?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树立问题意识,要敢于让学生提问、发问,要有让学生“问倒”的勇气,要善于呈现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这也是科学教学大力倡导的。当然,培养问题意识,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要让学生想问,再让学生会问,最后让学生善问。教师就要在“想问、会问、善问”的引导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间接地培养和打造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索精神。

一、引导学生“想问”,萌发质疑探索的欲望。

在科学课上,虽然学生对大千世界充满好奇,有着探索求知的欲望,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想提问,不爱提问,不敢提问,对“问题”比较漠然,这都需要教师的激发与引导。典型的引导方法就是创设情境、制造悬念,让学生心中起疑,直到“不得不问”、“唯问而后快”的境地。如:在引导学生发现水的毛细现象时,教师准备一杯红色的水,然后剪一条薄纸巾,把它的下部放入水中,过一会儿提问:“大家看到什么现象?”学生惊喜地回答:“水会沿着纸巾往上爬”“纸巾被染成红色了”,更有学生早已迫不及待地脱口而出:“为什么水会沿着纸巾往上爬呢?”“水是怎么爬上去的?”“如果换成别的纸条或其他东西,水还会往上爬吗?”……因为有了“水沿着纸巾往上爬”的悬念,就引发了学生一系列的疑问。再比如:三年级下册《把固体放入水里》的教学,在研究固体的性质时,教师出示铅笔、橡皮擦、树叶、汤匙、弹珠、泡沫塑料、铁块、整个的苹果和整支的蜡烛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学生预测:把这些固体放入水里,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待学生预测后,教师问:“你是根据什么来预测的?”学生答:“重的会沉,轻的会浮”,接着教师课件演示一块小石子沉入水中,而一艘大轮船却浮在水面上。因为前面的情境创设,接着的课件图像演示使得学生的“原有认知(重的会沉、轻的会浮)与实际产生矛盾”,悬念产生了,疑问也就随之产生:“轻的小石子会下沉,重的轮船却浮在水面上,到底是为什么呢?”

二、引导学生“会问”,学会质疑问难的方法。

学生想问了,说明已经打开了思维的闸门,这是会问的开端。但是想问、敢问,并不等于会问。许多学生不知如何提问,问的问题很幼稚、肤浅,没有多少价值,有时会提出一些与学习内容毫无相干的问题,浪费教学时间,甚至影响了思维的方向,对问题的探索和解决造成干扰,这不是“会问”。比如:在上面的引导学生“发现水的毛细现象”的例子,有的学生会问:“红色的水里面有什么?”“为什么用的水是红色的而不是绿色的?”,等等。显而易见,“会问”应该是懂得怎样提问比较切合实际,有思考和探索的价值,这就涉及到质疑问难的方法。那怎样引导学生学生“会问”呢?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示范引导学生提问,使学生明确:从哪里问,问什么,怎么问。其次,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技巧和方法。例如:围绕课题提问;围绕重点、难点提问;从研究方法处提问;根据自己的猜想提问;根据实验过程随时提问;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提问;根据可能出现的结果提问等。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是没有针对性,或者和课堂探究的问题产生偏差,关于这一个问题教师要做的就是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要进行分类,哪些可以合并,哪些属于课上研究,哪些属于以后研究,哪些能现场解决,教师必须给学生以交待。比如:在带领学生吹泡泡的活动中,教师示范提问:为什么泡泡在阳光照耀下会有五颜六色?怎样才能吹出大而不容易破的泡泡呢?如果不用吸管(改变吹泡泡的工具的形状),吹出的泡泡还是球形的吗?吹泡泡的水里有什么?……

只有这样,让学生掌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才能从平常中看出异常,从普通中发现特殊,从而不断地探索求知,进而培养创新精神。

三、引导学生“善问”,升华质疑解惑的意识。

当学生“会问”了,就是已基本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意识,掌握了一定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科学教学并不能仅仅局限于此,还应积极引导学生从“会问”向“善问”转化。所谓的“善问”,不仅要向“会问”那样,学会一些质疑问难的方法,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价值,而且要能够多角度地提问题,能敏锐地把握问题的实质,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善问”是问题意识培养的最高境界,是学生的追求,也是教师要极力打造的。怎样引导学生善问、最终达成质疑问难意识的升华?可以有以下做法:一是引导学生抓住矛盾提问,例如: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而利用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为什么我们眼睛看到的景物却是正的呢?二是引导学生利用假设条件提问,如:假如通往白岩山顶的公路只是一个斜坡而不修成盘旋状的,人们要上去容易吗?为什么?三是引导学生学会逆向思维提问,如:地球自转的方向如果变成自东向西会怎样?高塔如果搭成上大下小,它的稳定性好吗?为什么?

这三种质疑问难的方法应该说都是“善问”,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发展,当学生“会问”之后,教师一定要注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善问”。

总之,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非常重要,而要培养问题意识,就应该从引导学生“想问”、“会问”、“善问”入手,结合生活实际和科学社会实践,“问”出创新,“问”出价值,“问”出精彩。

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像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对于学生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物理学的创立和发展无处不体现人们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物理课程对培养学生这些素质具有独特的优势。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应该也能创造更多的机会,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我们在使用物理新教材的过程中,如何依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找出创新教育突破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理

创新活动需要创新动机来激发和维持。由于内在动机是个体评价工作与自己的兴趣匹配时形成的,所以在创新过程中内在动机与兴趣直接相联系。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满自信,主动探索,勇于创新。如教学《流速与压强的关系》一课时,我演示了吹风机托乒乓球的实验。打开吹风机向上吹风,并在吹风机的出风口放一只乒乓球,乒乓球不掉下来,左右移动吹风机时,学生意外地看到,乒乓球随着吹风机移动,或快或慢。这个现象大大出乎学生意料之外,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不需要教师多讲,他们就立即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兴趣的先导是好奇心,好奇是创新意识的潜能,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爱因斯坦就曾说,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值得注意的是好奇心如不加以培养和扶持,就会逐渐衰退和枯萎。因此,当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而提出各种问题或做出某些不合规范的事情时,作为教师,应该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给予鼓励。在教学《电路的初探》一课时,当讲到连接电源两极绝不允许用导线直接相连,以免造成电源短路,损坏电源。调皮的学生会故意将两节电池短路了,此时不能训斥否定他们,而应让他们摸一摸导线的铜丝,引导他们体会手的感觉,会发现手感到烫。接着告诉他们这是电流的热效应。学生不仅巩固了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新的知识,还满足了好奇心,这样,他们上课更喜欢动手和提问题了,创新意识得到了加强。

二、重视物理实验,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创新意识

物理实验是人们认识和研究自然现象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是人们根据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目的,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知识和实验手段,有计划地实施研究性实践活动的过程。因此,实验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地探究过程,物理学发展的历史也充分证明了物理学的任何一项重大的突破,无一例外都是经过实验而取得的。正如波义尔所说:没有实验,任何新的东西都不能深知。当实验被用作学习的途径时,实验的创造性和探究性便充分显示出来。物理课堂实验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必像科学工作者那样做出巨大的发明和发现。物理实验对新问题、新知识的发现,新思想和新方法的形成的过程类似于科学家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同时通过实验过程的亲历和体会及实验故障的排除等,让学生体验创造的艰苦和成功的欢乐,其本身就是一种收获。而且实验的目的,不只是在于结果,能得出一个颇有价值的结论固然很好,但对于学生学习而言,更重要的还是在实验过程中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关注现象、发展个性、培养能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自己主动动脑动手,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所以,物理新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实验这个手段来进行新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创设宽松环境,诱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初次学习物理的学生一般都对物理比较有兴趣,这是因为物理知识、物理现象来源于生活,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许多物理实验都能让学生浮想连翩。但过不了多久,一部分学生就会对教师自认为是很精彩的物理现象、物理知识麻木,甚至是讨厌。这是因为教师在讲解这些知识时没有及时满足学生好奇的各种提问,折断了学生联想的翅膀,把学生的思维一个个地抓进了他们不情愿进去的知识框框中。

爱因斯坦在回答别人问他为什么能作出创造时说:“我没有什么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问问题罢了。”所以,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让位于学生的学,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宽容待人,让学生都能平等地参与教学,使学生能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地质疑问难。其次在教学中,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火花,不要以成人的行为和成熟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世界。多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求异质疑,激励学生多提问题,鼓励他们以研究者和创造者的姿态去独立思考。

四、充实课外活动 ,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课外科技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它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营养及良好的情绪和环境。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可以不受教材范围和教师倾向的束缚,独立地、自主地发展。因此,课外活动要讲究内容丰富、新颖,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如举办科技制作比赛,从而发动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每周布置适当的课外探究小实验,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小实验,让学生动脑、动手,多思、多做,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使学生在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活动中观察课内教学所不曾看出的道理,去领悟课内教学所来不及深透的奥秘,去触摸课内教学所无法获取的东西。通过小制作和小实验等物理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动脑和自我发展的机会,能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技能。

总之,物理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努力探索、勇于革新,把学习与创造、模仿与创新、理性与幻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一定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新课程标准实施至今也已不少时日,它带来了不少变革、不少争议和不少探索,也促使教育不断地向前发展。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归根结底在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数学解题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始终贯穿于教学始终,我们必须把它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具体方法上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数形”结合的能力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数“与“形”无处不在。初中数学两个分支——代数和几何,代数是研究“数”的,几何是研究“形”的。但是研究代数要借助“形”,研究几何要借助“数”,“数形整合”是一种趋势,越学下去,“数”与“形”越密不可分。特别是在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研究函数的问题就离不开图像了。往往借助图像能使问题明朗化,比较容易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解决问题。这样做,不但直观,而且全面,整体性强,容易找出切入点,对解题大有益处。

二、增强自信是解题的关键

自信才能自强,在考试中,总是看到有些同学的试卷出现许多空白,有好多题根本没有动手去做。俗话说,艺高人胆大。艺不高就胆不大。但是做不出是一回事,没有去做是另一回事。稍微难一点的数学题是无法一眼就看出它的解法和结果的。要去分析、探索、比比画画、写写算算,经过迂回曲折的推理或演算,才能显现出条件和结论之间的某种联系,整个思路才会明朗清晰起来。没有动手去做,又怎么知道不会做呢?即使是老师,拿到一道难题,也不能立即答复你。也同样要去分析研究,找到正确的思路后才能讲授。不敢去做稍微复杂一点的题(不一定是难题,有些题只不过是叙述多一点),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在数学解题中,自信心是相当重要的。要相信自己,只要不超出自己的知识范畴,不管哪道题,总是能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把它解出来。要敢于去做题,要善于去做题。这就叫做“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具体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紧紧抓住题目的所有条件不放,不要忽略了任何一个条件。一道题和一类题之间有一定的共性,可以想想这一类题的一般思路和一般解法,但更重要的是抓住这一道题的特殊性。抓住这一道题与这一类题不同的地方,数学题几乎没有相同的,总有一个或几个条件不相同,因此思路和解题过程也不尽相同。有些同学老师讲过的题会做,其他题就不会做,只会依样画瓢,题目有些小的变化就无从下手。当然做题先从哪儿下手是一件棘手的事,不一定找得准。但是,做题一定要抓住其特殊性则绝对没错。选择一个或几个条件作为解题的突破口,看由这个条件能得出什么,得出的越多越好,然后从中选择其它条件有关的,进行推算或演算。一般难题都有多种解法,要相信利用这道题的条件,加上自己学过的那些知识,一定能推出正确的结论。数学题目是无限的,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却是有限的。我们只要学好了有关的基础知识,掌握了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就能顺利地对付那无限的题目。题目并不是做得越多越好,题海无边,总也做不完。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培养起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有没有掌握正确的数学解题方法。当然,题目做得多也有若干好处:一是熟能生巧,加快速度,节省时间,这一点在考试中时间有限制时显得尤为重要;二是利用做题来巩固、记忆所学的定义、定理、法则、公式,形成良性循环。解题需要丰富的知识,更需要自信心。没有自信心就会畏难,就会放弃。只有自信才能勇往直前,才不会轻言放弃,才会加倍努力地学习,才有希望攻克难关,迎来胜利。

三、培养“对应”的思维能力

“对应”的思想由来已久,比如我们将一支铅笔、一本书、一栋房子对应一个抽象的数“1”,将两只眼睛、一对耳环、双胞胎对应一个抽象的数“2”。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将对应扩展到对应一种关系、对应一种形式等等。比如我们在计算或化简中,将对应公式的左边X,对应A;Y对应B;再利用公式的右边直接得出原式的结果。这就是运用“对应”的思想和方法来解题。初二、初三我们将看到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之间的一一对应,直角坐标平面上的点与一对有序实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函数与其图象之间的对应。“对应”思想在今后的学习中将会发生越来越大的作用。

四、培养学生数学“转化”思维能力

解数学题最根本的途径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也就是把复杂繁难的数学问题通过一定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手段,逐渐将它转变为一个大家熟知的简单的数学形式,然后通过大家所熟悉的数学运算把它解决。比如,我们学校要扩大校园面积,需要向镇上征地。镇上给了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地,如何丈量它的面积呢?首先使用小平板仪(有条件的话,可使用水准仪或经纬仪)依据一定的比例,将实际地形绘制成纸上图形,然后将纸上图形分割成若干块梯形、长方形、三角形,利用学过的面积计算方法,计算出这些图形的面积之和,也就得到了这块不规则地形的总面积。在这里,我们把无法计算的不规则图形转化成了可以计算的规则图形,从而解决了土地丈量问题。另外,我们前面提到的各种多元方程、高次方程,利用“消元”、“降次”等方法,最终都可以把它们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然后用已知的步骤或公式把它们解决。“转化”的思想,是解题最重要的思维习惯。面对难题,面对没有见过的题,首先就要想到转化,也总是能够转化的。平时,要多留心老师是怎样解题的,是怎样“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的。同学之间也应多交流成功转化的体会,深入理解转化的真正含义,切实掌握转化的思维和技巧。

五、培养“方程”的思维能力

上一篇:辞旧迎新范文 下一篇:枣子的功效与作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