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婴范文

时间:2023-11-15 22:50:34

夏侯婴篇1

摘 要:本文研究了敦煌写本P.2444《洞渊神咒经》卷七《斩鬼品》中败军死将信仰。揭示出当时人们观念中败军死将会导致瘟疫,故对其进行祭祀。而且道教对民间的败军死将信仰进行了规整。

关键词:败军死将;道教;洞渊神咒经

道教谶纬类经典《洞渊神咒经》中认为战场上死亡的众多战士成为疫鬼,会给人间造成瘟疫,死亡的将领则是他们的头领,即大鬼主。敦煌文献P.2444第97行到131行云:

道言,自大汉之后,有五尺大鬼,鬼名王煎(翦)、白起、韩章、乐阳、楚枉、郝景、女娲、祝融三万九千人,人八亿万人。此鬼从伏羲以,帝王相承,此大鬼主,各领十二万人,天下小鬼依凭求食,与此鬼王作刀兵,耗动万民。万民患之,各各伺人之家,取人男女病,病厄急,口舌、官事、水火、田蚕不收,子孙暴死,六畜不盛,鬼兵熬熬,千万为众,枉其良人,病煞无辜,敕人家亲,摧捉君,令人宅中神不安,每事不果,行万种病痛急疾。乘风驾雀妄作光怪,自顷以,不唯一条,今遣正一功曹、太明使者、监神使者、煞使者,各铁骑九亿万人,手持大戟,煞鬼之具,太上力健士九人,一合下,收捕此土中国死之鬼、一切魔邪。百千媚,不政之,来病痛主人之家者,一一为灾人等,收捕打煞之,令荡除宅中煞鬼、生民鬼王等,悉加用力,次次之,若有一鬼不去者,鬼王等千斩不恕,急急如律令。道言,中国有大鬼主,邓艾、钟士季、赵凶、王莽、李哉、杜周、刘斗、王离、夏侯婴、公琰、南阳叶公、北里夏支、萧何、由白、韩信、佃进、梁洪、高沛、温、司(迥)、刘元达、有此大鬼主,今世人或有祀者,与武帝、文王人人悉立祠,祠之。今世间传养,立祀不绝,各各有兵马百万,为天下人作祟。祟病煞人,年命月日,行千万种病或四支(肢)沉重寒热,敕色下利,臃肿、腹黑,头目悉痛,胸背懊熟,或有疽咳声、咽喉不通,一切万病,煞人无度矣。道言,此等之人皆悉是往大,在事之后,死亡之后,各有人立祠,祠之不止。今传有百鬼附之,唯成大众,仍伺人刑,便煞害百姓。令人水火、口舌、官事万凶。凶奄人,人口多卒(猝)死,从非一。今遣赤卢大禁兵,身长万丈,八十万人,人领三亿万众,来下将捕此等之鬼主,得便斩煞之,不恕也。

此处所讲的大鬼主中,不少是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的人物,有王煎(翦)、白起、邓艾、钟会、王莽、王离、夏侯婴、蒋琬、南阳叶公、萧何、韩信、高沛、司马等人,王煎即是秦国名将王翦,与其子王贲在秦统一六国的战争中功劳很大①。武安君白起也是秦国名将,长平一战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万。邓艾是三国时人,曹魏的大将,在灭蜀之战中起了关键作用②。钟会也是三国时曹魏将领,大书法家钟繇的儿子,与邓艾一同平定蜀国③。王莽是西汉时人,篡汉建立新朝并托古改制,因改革措施失败而亡④。王离是王翦的孙子,秦朝将领,巨鹿之战失败后被杀⑤。夏侯婴是西汉开国将领,沛人,与汉高祖刘邦同乡⑥。南阳叶公是春秋时楚国的大夫,平定白公胜的叛乱,使楚惠王复位,拯救了濒临灭亡的楚国⑦。萧何是汉初贤相,治理关中,为刘邦提供了稳定的大后方⑧。韩信是刘邦手下的名将,为刘邦夺取天下的重要助力⑨。高沛是三国时人,刘璋的部下⑩,为刘备所诱杀。司马是晋朝宗室,司马昭的孙子,齐王司马攸的儿子,袭封齐王B11,八王之乱的主角之一,死于战乱中。

其中白起、邓艾、钟会、王莽、王离、韩信、高沛、司马是不得善终之人。王翦、夏侯婴、蒋琬、南阳叶公、萧何结局较好,且蒋琬、南阳叶公都受当地人民爱戴,夏侯婴后人即是在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曹魏夏侯氏,夏侯、夏侯玄、夏侯霸都是夏侯婴的后人。可见这些人死后成为鬼主与他们生前是好人还是坏人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他们都成为鬼主,带领手下小鬼造成瘟疫。应该与经文中把他们描述成带兵将领有关,“此等之人皆是往时大将”,死亡之后,人民为他们立祠堂对他们进行祭祀。当时流传有鬼归附于他们,他们便成为鬼主。从传说中第一个帝王伏羲以来,都是帝王或大将担任大鬼主。经文中还提到对这些鬼主的祭祀不绝,他们个个有兵马百万,给天下人作祟,使人“四支(肢)沉重、寒热,敕(赤)色下利,臃肿、腹黑,头目悉痛,胸背懊熟或有黄疽咳声、咽喉不通”,即造成瘟疫的流行。《资治通鉴》唐纪二武德元年(618)九月记载的一个故事颇可说明瘟疫的发生在于这些大鬼主。其云“(李)密新破宇文化及还,其劲卒良马皆死,士卒疲病。(王)世充欲乘其弊击之,恐人心不一,乃诈称左军卫士张永通三梦周公,令宣意于世充,当勒兵相助击贼。乃为周公立庙,每出兵,辄先祈祷。世充令巫宣言周公欲令仆射急讨李密,当有大功,不即兵皆疫死。世充兵多楚人,信妖言,皆请战。”因为当时王世充盘踞在洛阳,故把周公当做洛阳的地方神来信仰,恐吓士兵赶紧讨伐李密,否则周公降下瘟疫。

夏侯婴篇2

原文:

《谱乐歌》朝代:宋    作者:赵由济

悠悠我祖,始于轩辕。

既历高阳,秩秩大猷。

爰自伯益,舜赐皂斿。

中衍仕商,造父御周。

征彼徐方,营营有功。

邑于赵城,大河之东。

建仕晋国,耿光其封。

成宣谕日,畏夏爱冬。

岸贾作难,婴臼立孤。

襄子始大,常山得符。

于赫烈侯,懋建丕图。

肃侯武灵,兆配有虞。

西汉子都,生长河间。

暨于唐末,今族居燕。

卜迁大梁,世系绵绵。

厚德丰功,宜永其传。

中罹多难,西历江沱。

眷焉吾族,丰水居多。

百川有源,众条有柯。

庸修家牒,克俾无讹。

顾及伯仲,忧患更多。

瞻叹古烈,自怜其生。

厥生岂偶,三辰垂精。

德业未进,敢不战兢。

我心伊何,当念于初。

感彼霜露,怆然踌躇。

奉先如在,宗戚相依。

椿台萱草,高堂可娱。

惟忠惟孝,立身有本。

嗟尔后进,朂哉自勉。

万有能销,期道无泯。

温恭朝夕,云胡不谨。

显亲扬名,俾昌俾炽。

善保家声,期于不替。

尚念前人,留心谱系。

夏侯婴篇3

A小时候无论看乡村戏还是看露天电影,最喜欢那些一腔正气的人物。这些正面人物,不管经历多大冤屈多少坎坷,最终都会有一个圆满结局。长大后才明白,所谓的高大全人物与美满结局,只不过是那些舞文弄墨者的“”罢了。

实际上,无论历史还是现实,从来就缺乏正人君子生存的土壤,即使有,肯定也是十分地逼仄与贫瘠。相反,那些贪婪奸狡的小人们,总不缺茁壮成长的阳光与雨露。古今官场,似乎尤甚。

汉景帝时,外戚弄权非常厉害,最大的两位外戚是魏其侯窦婴和武安侯田,他们分别是汉景帝母族和妻族。这两位外戚,明争暗斗得非常激烈。而这两位侯爷为人一正一反,非常有意思。窦婴身为大将军,十分清廉,有次窦太后赏赐他一千斤黄金,他竟放在廊庑下面,对手下的军吏说,你们谁急需就自己去取吧。武安侯田却十分贪腐,《史记》里有明确记载:“治宅甲诸第,田园极膏腴,市买郡县器物相属于道。前堂罗钟鼓,立曲旃;后房妇女以百数。诸奏珍物狗马玩好,不可胜数。”

若以道义来判决两位候爷应获得怎样的结局,大家肯定会将窦婴推向领奖台上。但结果却恰恰相反,窦婴不仅被处死了,连同他的家人也受到了株连。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局?这全因田的“流氓拳法”使然。景帝去世后,汉武帝登基,窦婴因好友灌夫被田所杀,便在武帝前面揭露田的贪腐,田当即承认:我确实既贪财,又好色,我生活腐化堕落,我可耻之极。但是,我只不过生活上存在一点道德问题罢了,不像窦婴,他沽名钓誉收买人心,日夜渴望着国家出大事,以便自己站出来大干一场。田这话击中了汉武帝的心病:田贪腐一点倒没事,男人嘛,哪个不贪财好色的?我虽贵为一国之君,也有这样的缺点呢。但你窦婴却如此清正廉洁,名望这么高,到时一呼百应将我了怎么办?那好,不如我先找个借口将你拿下,了却我的心病。

所以说,在官场里混,小人最易得志。这么说,有人肯定就会很委屈地问,我身在官场,但却做不了小人,怎么办?这里我倒可以给你支一招:不妨学习做一个“伪小人”。

我们先看看王翦的故事。《史记・王翦列传》记载说,秦王嬴政攻打楚国时,他嫌老将王翦太保守,便派李信统率三军。王翦见状,赶紧给秦王写了一张病假条,躲回家休养去了。李信猛冲猛打,败得一塌糊涂。嬴政急了,他连忙亲自去请王翦出山。王翦同意了,但他却跟嬴政提了要求:我已是年龄一大把,也该为儿孙考虑考虑了。这次我去拼命打仗可以,但您一定要赏赐我许多良田美宅才行。赢政一听就笑了:你放心去打吧,打嬴了,良田随你要。王翦在行军打仗中,又接连给嬴政寄了五封特快专递,这些鸡毛信却都与打仗无关,主题只有一个:问嬴政要上等田宅。王翦的一些心腹看不下去了,就好心相劝:您老一世英名,千万就别毁在了这几亩田上呀。这回王翦笑了:你们懂个啥!秦王原本是个多心多疑的人,现在他将全国的兵马都交给了我,肯定日夜都在提防我。我装出一幅贪婪样,他才会觉得我原来也是一个胸无大志之人,这样他就会放心我了。

与王翦一样,萧何帮刘邦打下汉中后,主持汉中全面工作十多年,非常勤政廉政,民望极高,每年组织上考评都被评为优秀。萧何不满足,想搞得更好,争取年终评比立个一等功。有人劝他:别再努力了,你难道没注意到刘邦正忧心忡忡地盯着你吗?萧何恍然大悟,立即化清廉为腐败,刘邦这才放下心来。

夏侯婴篇4

秦王赢政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由诸侯国秦国建立称秦帝国,史称秦朝。赢政自号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朝历二世,共15年。始皇帝赢政,秦二世嬴胡亥。秦 朝,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传三世,共两帝一王,国祚共十四年。秦国原为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到秦始皇继位后,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后攻灭关东六国,完成华夏大一统,后北击匈奴、南并百越,建立中国空前 辽阔的王朝。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与赵高合谋篡改秦法导致秦末农民起义。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秦朝创立帝制及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彻底打破自 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强力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又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统一文化风俗,加强了 大一统的凝聚力,奠定中国 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故称“百代都行秦政法”。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夏侯婴篇5

形势上讲,当时韩信进可与项羽、刘邦三分天下;退可协助两者其中一方立国,成为开国功臣。

从人才储备上讲,韩信是难得一见的帅才,行军布阵是他所擅长的,未得韩信之前,刘邦帐下虽然人才济济,后勤调度有萧何、运筹帷幄有张良、武勇有樊哙、夏侯婴等人,但是战争年代,所有内政、策略、外交都是以战争结果为导向,需要一个能够在战场上一锤定音的人,这个人就是韩信。

因此才有得韩信者得天下的说法。

(来源:文章屋网 )

夏侯婴篇6

关于项羽的失败,他的老对手刘邦在君临天下后,有次面对群臣问其得天下的原因,大臣中有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史记高祖本纪》)于是群臣无不心悦诚服。

用刘邦自己的话来说,他只所以得天下,归根结底,在于用人的成功。

此话当然是对的,如果我们要刨根问底,一路追究,自然不免问道,为什么刘邦善于用人,而项羽却做不到呢?

我的回答是,两者对人才的激励模式不同,是导致人才能否归附的根本原因。

刘邦用人,哪怕自己并不喜欢的人才,也能隐藏自己的情绪,唯才是用,虚怀若谷,论功行赏。甚至对一些功高者采取“股权激励”模式。在对待韩信的两件事情上,很能说明他用人(激励人才)的模式。

一是京剧中有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韩信仗剑投奔项羽。多次向项羽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于是离开项羽前去投奔了刘邦。有一天,韩信违反军纪,按规定应当斩首,临刑时看见汉将夏侯婴,就问到:“难道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夏侯婴以韩信所说不凡、相貌威武而下令释放,并将韩信推荐给刘邦,但未被重用。后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为萧何所赏识。刘邦至南郑途中,韩信思量自己难以受到刘邦的重用,中途离去,被萧何发现后追回,此时,刘邦正准备收复关中。萧何就向刘邦推荐韩信,称他是汉王争夺天下不能缺少的大将之材,应重用韩信。刘邦采纳萧何建议,七月,择选吉日,斋戒,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从此,刘邦文依萧何,武靠韩信,举兵东向,终得天下。

二是韩信以封“齐王”要挟刘邦之事——

刘邦和项羽还在楚汉之争的关键阶段,并且项羽还处于明显的优势,刘邦要求韩信回师援助其一起抗衡项羽。韩信听信了手下谋士的建议,派使者向刘邦转达了齐国需要一个王来稳定人心等说辞,让刘邦先假封他一个齐王的身份便于他治理齐国,这样他才能有力量大军回援。这明显是要挟刘邦,刘邦大怒,这时在一旁的张良踩了一下刘邦的脚,刘邦立马明白(项羽是大敌,必须先团结韩信),说:我生气的是韩信这小子为什么让我加封一个假齐王,要做就做真的,带上我的使者的封印,封韩信真齐王。于是韩信受封齐王,回援大军救助刘邦,最终得以扭转战争的态势。

而项羽的对人才的激励模式,却截然相反。归根结底,还是个人英雄主义,唯亲是用,舍不得给人才相应的回报及对应的平台去发挥。刘邦与韩信初次对话,韩信说出了项羽的人才激励模式的弱点——

刘邦问韩信:“丞相多次称道将军,将军用什么计策指教我呢?”韩信谦让了一番,趁势问汉王说:我曾经侍奉过项羽,请让我说说项王的为人吧。项王震怒咆哮时,吓得成百上千的人不敢有一点举动,但他不能放手任用有才能的将领,这只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言语温和,有生病的人,他心疼得流泪,将自己的饮食分给病人;等到有的人立下战功,该加封晋爵时,他把刻好的大印放在手里玩磨得失去了棱角,也舍不得给人,这就是所说的妇人的仁慈啊。项王违背了义帝的约定,将自己的亲信分封为王,诸侯们愤愤不平。诸侯们看到项王把义帝迁移到江南僻远的地方,也都回去驱逐自己的国君,占据了好的地方自立为王。项王军队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横遭摧残毁灭的,天下人大都怨恨,百姓不愿归附,只不过迫于威势,勉强服从罢了。虽然名义上是霸主,实际上却失去了天下的民心。

说的是历史,影射的是现实,当下的民营企业,老板对职业经理人的激励模式,何尝没有借鉴意义呢?企业之间的竞争,人才竞争当然是主要的,但通过什么样的激励模式去吸引人才,是摆在我们各位老板面前重要而又紧急的问题。

夏侯婴篇7

此事还得从幼年时期家境贫困的窦绢即后来的窦皇后说起。秦末汉初她出生在赵国的清河观津城东,她的父亲是个穷文人,窦绢小时聪慧,五岁时即随父习字读书。她的哥哥名叫长君,大她三岁。后来又有了一个弟弟名广国,她常抱着弟弟玩耍,一家人过得倒还可以。但好景不长,第二年父亲落水身亡,母亲悲痛得一病不起,不久也随父而去。家中只有哥哥、弟弟和她三人相依为命。弟弟才四岁,还要她操心照料。有一天,她带着弟弟广国去采桑叶,一不小心,弟弟攀树摘桑葚充饥时摔坏了手臂。为了减轻哥哥身上的担子,她甚至想带上弟弟到远方去乞讨。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十二岁的窦绢听到朝廷选秀女的消息,也顾不得“宫门一入深似海”,心想只要自己能去,也可减少一张吃饭的嘴,这样也能让兄弟俩吃几顿饱饭。她由于长得眉目清秀、姿容妙丽而被选中。肝肠寸断的她在驿站中咬牙与哥哥、弟弟分离,乘宫车到了长安宫中侍奉吕太后。

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初,吕太后决定后宫裁员,给每位诸侯王赐五名宫女。窦绢因在吕太后身边,早就知道这个消息,她提出要回赵国,以便与兄弟两人会面。谁知管理此事的宦官却忘记了她的请求,而错将她发送到边远的北部代国(今山西东北部和河北西北部与内蒙古交界的地域)。她在北去的宫车上哭声不绝,但到达代国后,端庄清秀、体态袅娜的她被安排去侍奉代王刘恒,受宠后成了代王之姬,史称窦姬。窦姬为代王刘恒先后生了一女两男。原来的王后生有四个男孩,在代王登基为皇帝时王后死了。等到代王成为皇帝,而王后所生的四个男孩都已相继病死。

高后(吕雉)八年(公元前180年)九月,代王刘恒被迎立为皇帝,史称汉文帝。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三月,窦姬被立为皇后。皇后新立本应高兴,但她却因十多年未与兄弟谋面而郁郁寡欢。为此,文帝下谕各郡县查找。不久,哥哥长君独自一人来到长安宫中,兄妹俩抱头恸哭。当妹妹一再追问弟弟广国的实情时,他泣不成声地说:“我对不起你,对不起弟弟!我出门去干活,不知哪个丧尽天良的人把弟弟拐走了,至今无消息。”

其实,窦广国在姐姐离家的第二年被坏人掠走后出卖到他乡,被转卖了十余处,最后到了宜阳,为主人入山挖煤炭。文帝元年夏天的一个晚上,一百多个矿工睡在炭崖之下,炭崖倒塌,全被压死,只有广国一人得以脱身。

他只身跑到了长安,时为文帝元年秋天。他听说新立的窦皇后老家在观津,姓窦,很可能是自己的亲姐姐。广国被拐离家时虽然年幼,但还记得县名、姓氏,及与姐姐采桑叶,他为摘桑葚从树上摔了下来的事。他以此事上书自述。文帝召见时,又问广国何以为证,广国回答说:“姐姐离开我西去时和我诀别于驿站招待所,她曾要了淘米水,给我洗头,又要了饭给我吃,然后离去……”所言句句属实,窦皇后在屏风后等不及文帝传旨,就扑上前去,与广国抱头大哭,左右侍奉的人都伏地泣不成声。于是,文帝优厚赏赐广国田地、房屋和金钱。

文帝又下谕,让皇后同祖之后来京同居。时有堂兄窦甫携子窦婴来京,文帝授窦甫为北军校尉。窦婴与窦长君、窦广国在窦府读书。窦皇后之子刘启,史称景帝,景帝拜广国为武侯。

夏侯婴篇8

虹光交互旋转飞逝,我穿梭时空,来到了春秋时齐国宣政殿下。一大臣着红袍戴乌纱帽立于殿外进谏:“臣诚知不若徐公之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他话语恳切,分析透彻,想必这就是齐国鼎鼎大名的邹忌丞相。他迂回论事,以其家事推进至国事,得到“王之蔽甚矣”的结论。巧妙地推已及人,委婉地批评指点,为楚王指出国家社稷之弊,使齐国战胜于朝廷,百年富强。妙极!妙极!

“嗖嗖——”时光的风声在我耳边响过,转瞬之间我又来到了战国时期的齐国。咦?这位臣子究竟所犯何罪,让天子如此震怒?哦,我向宫中侍从细细打听,原来是烛邹养死了齐景公的鸟儿,景公气极欲杀之以泄恨!一位身材矮小、却相貌聪慧的臣子整装急急求见。此人必是那流芳百世的晏婴了。晏婴说:“烛邹有三罪,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于是带上烛邹,晏子说:“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其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其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听到这里,我不由得开怀大笑,这晏婴果真是智慧过人哪!这哪里是在问罪?只不过是在讥笑景公不识轻重、不知后果地爱鸟误事罢了。齐王恍然大悟、连忙叫停,佩服地说道:“寡人闻命矣。”

“休——”我从龙凤盘旋的东方华夏之国来到了热情奔放的西方唯美之邦。在僻静优美的魏玛公园,杰出的诗人歌德正低头潜心创作,他走在一条狭窄的小路,这里只允许每次通过一人。“嘭——”歌德撞到了一个迎面走来的不怀好意的黑衣人。他是一个曾经把歌德所有作品都贬得一文不值的文艺批评家。他傲慢无礼地挤开歌德,说:“我从不给傻瓜让路!”歌德听了,只是微微一笑,说:“好吧!我与你恰恰相反。”我忍俊不禁,走过去拍拍那位面红耳赤的批评家的肩膀,说“你真是自取其辱啊。”

眼前的幻象全部收去,我又回到了家中。一瞬间的喜怒哀乐,让我久久不能释怀。让我拍案叫绝的邹忌;让我豁然开朗的晏婴;让我忍俊不禁的歌德……琉璃灯依然亮着,散发出最闪亮迷人的光彩,普通却又特别着……

上一篇:分配制度范文 下一篇:小老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