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懂范文

时间:2023-11-09 17:23:39

没人懂篇1

1、人累了,就休息;心累了,就淡定。长大了,成熟了,这个社会就看透了。累了,难过了,就蹲下来,给自己一个拥抱。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同情你,怜悯你。你哭了,眼泪是你自己的;你痛了,没有人能体会到。那么你只有流着泪去微笑。

2、没人懂人前人后装作傻子的心情,没人懂明明想反驳却无力反驳的无奈,没人懂就连受伤都不能哭泣的心情,没人懂当所有委屈聚集只能一个人细数伤悲的绝望,没人懂就连在无边的黑夜都不敢哭泣的人的懦弱。

3、有些话,说直白了没人信说含蓄了没人懂;有些照片,顺光拍没层次,逆光拍看不清,那就朦胧到底吧,真实远没有想象精彩。

(来源:文章屋网 )

没人懂篇2

不是因为生活失去了欢愉

只因这双灵澈的双眸里

影射出了太多的迷离

让忧郁凝聚成了一条小溪

浅浅的流在心里

可谁能懂得这样一种别样的情感

不是对生活的抱怨

也并非前路渺渺而激荡起得些许伤感

就像秋风懂得叶落

落叶懂得花残

只用那一缕扑朔难寻的眼神直直的插入心间

为你爱,为你恨,为你情伤,为你愁离

忧郁的不是自己

它总是飘落在那目光交融的晚霞,心灵触碰的禁区

忧郁

或许是甜蜜

没人懂篇3

抛开音乐这个专业不谈,从导师与学员的种种关系说起吧。

我是学设计的。拿设计专业的训练来说,也常常是将10个学生分成一个组,由一个老师辅导,经过评图和选拔,最后每组挑选出一个优秀作品,在年级评比中展示自己的作品,而那些业界出名的老师们,会对作品进行各种点评,各种互掐、插科打诨等,几乎与“好声音”如出一辙。

其实这是我们很多人都熟悉,而且经历过的过程。

在这种过程中,任何一个领域的老师,都一定会有这么几类,业界无可争议的主流泰斗,如刘欢;人脉广阔豪爽直率的大妈,如那英:风趣幽默创意非凡的(往往是外籍或有海外背景),如哈林:还有本校的学长刚刚混到教师职位的,如杨坤。

而同学的类型也大体是这样的分类:拿着优秀高考成绩入学的牛逼高才生;从乡村学校考来有一个历尽千辛万苦的成功故事的,有谨小慎微从不出错,严格按照老师和父母的期望去成长的:当然,也有个性鲜明充满争议的。“好声音”中的学生,哪一个属于哪一种类型,我们尽可自己填空。

虽然我对音乐一窍不通,但是最后这种师生间的互动,却让我感到了出乎意料的熟悉,结果让我觉得是如此地似曾相识。学院派的刘欢,最终把队员打造成了四个外形不同的“刘欢”,于是吉克隽逸最后决赛唱了首老歌,唱了首山歌:那英是市场的主流,就好像大学里那些能揽到大量商业活儿的老师,那英最终留下了市场已经被类似郑钧、汪峰等前辈验证过的梁博(校园民谣、摇滚风格):杨坤是刚刚评过教授的年轻教师,选择的学生就是尽量不要“出乱子”,不能一不小心抢了其他导师的风头;哈林是真想学生学点什么的老师,没有把学员向某个方向拉,他把金池打造成了金池加强版,把莫愁打造成了莫愁加强版,把大山打造成了大山加强版,把师太打造成了师太加强版。

“刚才吴莫愁这个是……我想了半天,她那么弄,我没怎么看明白她到底要干什么,这到底是干嘛,这事没看懂。”这是刘欢在某场评价吴莫愁时说的。

这句话,实在太熟悉了,不走寻常路的学生,遇上了最一本正经、治学严谨的老师,就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接受这样的教育。

“像什么”和“是什么”的不同结局

许多人说决赛夜有黑幕,所以梁博夺冠。微博上那么多人说喜欢莫愁,喜欢吉克,那是因为微博上的人根本不是中国市场的基石。

中国的主流受众。在评判一个不熟悉的领域时,不会看重独特性和创造性。而会看——这个东西“像”一个什么他们所熟悉的另外的东西,“像”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是”什么。

所以,梁博无论是市场考虑还是真的观众投票,都会夺冠。决赛夜的另外三个人,你无法很明确地说他们像谁,他们也许多多少少地像他们自己,可是“自己”是一个未经过验证的市场模式,无论是大厂商还是消费者都会心存疑惑。

梁博呢?他完全不做自己。他用从开始到最后的表演,明确而直白地告诉了所有人:“我就是学的汪峰、郑钧!我就是玩的他们这种调调!我能学他们学得惟妙惟肖!”

有微博说,吴莫愁从开赛到决赛唱了7种不同类型的歌,并把歌曲全都破坏掉转化成了她自己那种诡异的风格,而梁博则一直唱汪峰,而且是学着汪峰唱。发微博的同学以这样的口气表示了鄙视梁博的心态,可是这恰恰是梁博成为赢家的原因。

对于音乐这个行当,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观众,不是行家。去KTV的经历告诉我们,“唱得好”的标准定义是对原唱的模仿越像越好。

吐槽是容易的,但轮到自己对不熟悉的领域做翔断的时候,我们就会成为被那个专业中的人士最不屑的“三俗消费者”。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和熏陶,已经在我们的骨子里植入了随波逐流的基因,这个也许会有部分改变,但绝不会彻底被改变。除了这些,再加上梁博具备了无绯闻、不搞怪、行事低调、四平八稳、造型朴实等一系列中国人喜闻乐见的优秀品质,最后还唱了一首爱国歌曲,他不夺冠,谁夺冠?

别说夺冠,最招老师、长辈们待见的也还是他。想想我们周围的人,你能找出几个喜欢吴莫愁们的老师和长辈?

你懂的——我们又真的懂了多少

据说“好声音”的冠军是要到世界舞台上,跟其他国家的“好声音”冠军Pk的。

有人说,美国“好声音”的冠军无论是音乐修养、演出造诣、临场技巧,都要比梁博强出太多,甚至在美国“好声音”中那些导师一把椅子都不转的,也比梁博更有特点。将梁博放逐于世界,无异于以卵击石。因此,有一种阴谋论的观点说:到了世界“好声音”的舞台前,会宣布梁博因故去不了,而第二名的莫愁会顶上,因此莫愁其实也是内定。

原来,人人都知道中国观与世界观还是有区别的。前几天,我去朋友的公司看他们开发设计的产品,国内版本四平八稳,但他们还准备了国际版本,用色大胆,设计前卫。我问他为什么不直接把后者在国内发表啊,多好。朋友神秘地回答“你懂的!”

快速膨胀的中国市场,最讲究的终究是实用主义。就连很多国际知名的建筑师,在国内也爱设计各种“三俗”作品,完全没办法跟他们在国外的作品相比,精英主义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既消磨时间和功夫又创造不出最有利的效益。

中国人只是希望通过手中的技能,去换取一份养家糊口的工资。以建筑来说,中国的大多数人都不需要什么高品味,不需要高科技的、精致的博物馆和小别墅,而是需要大片大片的经济适用房和巨大的购物中心:从音乐上来说,一个小汪锋就足以让大家满足,至于世界舞台,到时低调处理过去就好了。

“你懂的!”对于中国社会当下的种种,其实我们一直没太懂。看完“好声音”,似乎又多懂了一层——而你,又“懂”到了哪个层次呢?

没人懂篇4

所以,一部几分钟的动画短片其实是很难有存在感的。

第88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熊的故事》(BearStory,智利),10分钟。

看起来,这是一部不能再平淡的动画电影了――

故事的主角熊是谁?连个姓名都没有。熊的一家究竟发生了什么?熊所爱的人究竟身在何方,过着怎样的生活?都不知道,反正熊每天带着一个类似西洋镜般的放映机箱子,招揽人来看他放映的故事:本来幸福快乐的一家,熊爸爸被抓去被逼迫着训练,表演。他一直在找机会逃跑,可一次又一次失败,被打,被关,被饿。终于有一次,他利用高难度的空中骑自行车表演,逃脱成功,从此踏上寻找爱人和孩子之路

电影在技术上也没什么特色,整个世界,包括熊一家和反派都是用废旧金属零件组成的,这让画面看起来稍显粗糙,当然,符合故事里冰冷的世界。

电影从头到尾只有配乐没有对白,看起来像流水账,结尾还是开放式的。

所有这些,让不少网友表示很失望。

是啊,电影是故事的,如果没有冲突,或者有,但很容易猜到结局,都会使人少了好奇。

《熊的故事》是前者,这也是很多人质疑它得奖的最大理由:一个看起来有点温馨,但都算不上多感人的故事,就能得奥斯卡奖?

但是,我要但是了

导演加布里埃尔・奥索里奥接受采访时说:“我是一名智利人,并经历过皮诺切特,这是可怕的。我的祖父莱奥波尔多・奥索里奥于1973年被捕,那时智利正处于皮诺切特独裁统治期间。祖父被关押了两年之后,被迫逃亡到英国,过上了远离亲人的流亡生涯。我的童年里,深深感受到家里有一位‘缺席的祖父’,这个人并没有死,却从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熊的故事》并不是我祖父的故事,但熊的一家可能经历了相同的命运”

也许,这就是真相,或者说起码是个答案。

奥古斯托・皮诺切特,智利人有的说他是“一代枭雄”,有的说他是“杀人犯与小偷”。有人坚定爱他,有人坚决恨他。

1973年,他发动,民选总统阿连德,此后推行恐怖独裁政治,但也就在这段时期里,他大力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奠定了智利经济发展的基础,让智利成为南美洲最有钱的三个国家之一。

链接上这个背景,你会发现,即使只是一部动画短片,我们也不能把《熊的故事》当成温情小故事,感动一下就算了。

否则,你以为奥斯卡那么多评委都是吃素的?要知道,在奥斯卡之前,《熊的故事》在全球已经获得过大大小小50多个奖项。

还记得放映机箱子上放了好多风车吗?这是一个很温暖的线索,熊的孩子喜欢风车,所以熊无论到哪里,都带着。他想用放映机吸引喜欢风车的小朋友来看,这样也许就能增加一点点碰到孩子的可能

不知道为什么,写到这里,莫名有点心酸。这是一份多么无望的等待和尝试。

所以每次小朋友看了故事,交了钱,拿着风车走了之后,熊都会低下头,黯然神伤一下。

那一刻,他心里的阴影面积一定又扩大了一丝丝。

但他很快就昂起头,重新露出笑容,再次摇响手里的铃铛,进入下一次的“希望-失望-黯然-重启”的流程。

电影的结局,有人认为“双人床上印着俩熊印儿,所以他老婆只是一大早带娃出门了”,这是一个“人类剥夺动物的幸福,而动物奋起逃脱,寻找亲人”的公益故事。也有人注意到“床上有熊妈妈的压痕,说明最后熊找到了她们母子”,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没人懂篇5

我不懂为什么人总是不知道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直到失去后才明白当初应该珍惜,当初应该好好对待,往往最后留下的只是感叹。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我知道,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先知的本领,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头脑,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到珍惜现在,老是要等到最后来后悔呢?如果当初没有做到珍惜,到最后就不应该后悔。

我不懂为什么一些人把金钱看得至关重要。是的,金钱的确可以买到很多东西,但朋友你有没有想过,金钱可以买到一栋栋豪华美丽的房子,却买不到温暖和谐的家庭;金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金钱可以买到一支非常好的钢笔,却买不到令人敬佩的好字;金钱能买到书本,却买不到知识……足够多的理由能够证明,金钱不是万能的。那为什么还把它看得至关重要?

我不懂为什么一些人总喜欢伪装自己。没错,每一个人都很注重自己的形象,当然,更在意别人对自己的印象。这是一个好的心理现象,因为谁也不希望自己像一棵被冷落的小草一样被忽视。但是,也不能过分地伪装自己,这样的话倒会被别人说成虚伪,干吗不能活得真实些呢?

我不懂为什么一些人与别人不能做到宽容相处。一些人总是小肚鸡肠,为芝麻丁点小事也大动肝火,彼此闹得不可开交,到头来对双方都没有好处。如果静下心来想想:让对方一步,原谅对方,岂不是会更好,说不定对方也会以同样和善的方式对待自己甚至对待别人,从而构造和谐美好的氛围。

我不懂为什么相貌美与不美对一个人是如此重要。有的人虽然相貌平平,甚至长得非常不好看,但是却有着一颗令人敬佩的心;有的人虽然长得很漂亮,相貌出众,但是却有颗丑恶肮脏的心灵。都说人是视觉动物,这句话真是一点也不假。因为,很多人看人都只看外表而不看内在。结果,相处一段时间后才发现自己是错误的,这都是不可取的。为什么还要把相貌看得如此重要?

我不懂为什么现在人与人之间很难做到诚信。诚信的意义是什么?“诚”就是内诚于己,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就是外信于人,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简单来说,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虽然,古往今来,有很多关于诚信的名言、古诗、事例等,但是,人与人之间还是缺少诚信。有的人不坦然相对,对事实遮遮掩掩,对人瞒这瞒那,一点儿也不诚实。或许你曾把自己的秘密、隐私告诉过你最相信的朋友,一旦他把这些讲了出去,那么你们之间也许就没有什么真正的友谊了。因为友谊需要诚信。所以,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诚信的存在,相互之间就一定没有真挚的感情。那为什么还不做到诚信呢?

我还有很多不懂的事,我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总是面临着问题,而那些问题需要我自己读懂解决。但是,现实和历史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让人唾弃,让人愤懑不平,我不明白那些问题的成因,我想也许是一些人身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太匪夷所思了。

没人懂篇6

    “谁解其中味?”是曹雪芹发出的非常感慨。这千古之问,上接人类原初,后启无限深远。其中,既有创作者呼唤知音的殷殷渴求,更包含思想者难被理解的万般无奈。懂与不懂,理解与不理解,不仅在中国是问题。俄罗斯小说家、剧作家果戈理,在他创作的《钦差大臣》最初上演时,因为讽刺剧被剧团、观众当作闹剧来处理,产生了被人误解的痛苦,以致绝望地喊道:没有人,没有人,没有一个人理解!!!

    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在诗歌《不,我不是拜伦,是另一个》中,悲怆地苦吟:“海洋啊,阴郁沉闷的海洋,有谁能洞悉你的种种奥密?谁能向人们道尽我的思绪?是我,是上帝,还是谁都无能为力!”显然,“我”(莱蒙托夫)因为自己被看作是另一个诗人拜伦,感到没有被恰当理解,引起内心深深的苦。这也涉及谁能够懂得作家的问题。令人吃惊的是,连“上帝”都无能为力!可以说把理解的难度提到了顶点。理解问题实在是非常有必要提出来。在现实(还有许多历史上的当时),常常有读者(包括批评家这些特殊读者)对于文学作品提出“不懂”的评价,也有作家认为读者对于自己(或者自己的作品)的评价是“不懂”。“懂”与“不懂”,常常影响作品与读者、作家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不懂”,可能限制了作品的传播,也鼓舞了一些有兴趣者不知疲倦、不惧艰辛的苦苦探索。不懂,对于自己,可能是一句轻松的无奈;对于他人,也经常成为没有经过分析、论证的某些“文学批评”的杀手锏,不经过宣判的致命的利器。以至于常常以一句“不懂”,就轻易地成为评判他人对于作品没有“正确理解”的最终判词,或者是判定是他人作品很“差”(难懂)的一种标准。

    当今,作家对于批评家的普遍不满,抱怨说批评家越来越不懂文学了。使得不少作家正在逐渐失去对于批评家的敬意。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不少作家的共同感受。事实上,文学欣赏与批评的“懂”与“不懂”问题,在许多方面都存在。比如说,20世纪80年代关于“朦胧诗”的激烈论争,就是由一些读者、批评家的“不懂”一种新的诗歌作品的文学潮流所引发的。可以说,“不懂”的问题有时仅仅限于读者的难以理解,有时还可能爆发为文学史上的“事件”。就文学论争来说,关注的是“懂”与“不懂”引起的文学观念、文学内容、文学批评方法之论,而对于文学批评理论,则注意文学批评的理解现象与理论原则。批评史上留下的空白,只能由发展的现实不断提出问题由文学批评理论予以解决。

    一般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废名的诗歌是不好懂、难懂的。不仅是他的诗歌作品,还包括卞之琳、李金发等人的部分诗歌。这不仅是普通读者的印象,还是有很大影响和成就的诗人艾青的意见。可见,“不懂”可以出在千千万万普通读者身上,也可以是出自名家、专门家的真切感受。“不懂”的提出,常常有三个角度。第一,出于作家,他认为读者(本文中广义的读者通常包括批评家)表达的评论自己作品的意见,并没有真正理解自己的作品。第二,出于读者,他对于所阅读的作品不理解,不知道作家表达的是什么。第三,读者认为,其他读者表达的文学评论意见与自己的理解不一致,没有真正的理解。可能判断为他人的理解错误。这就构成三种关系:读者-作品:读者认为作品不能懂得,难解其意(这是单向的)。作家读者:作家认为读者的理解不符合自己创作的目的、效果,作品不能被读者真正懂得;或者读者以为作品难懂,而不能理解(这是双向的)。读者读者:这些读者认为那些读者的理解不合于自己的理解,没有能懂得作品,即不符合作品本意(这也是双向的)。这三种关系基本的核心是作家、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与思考。如果产生矛盾和冲突,是因为在理解上出现了比较大的差异。而实质上则是人与人之间在文学方面的相互理解与沟通,遇到阻碍。认为对方“不懂”,实质上是以作品的认知为基础的理解差异。这可以概括为以作品为中心,理解了什么,理解了多少,理解的正误等诸多问题。其中,理解得“少”,也可能是被认为没有完整理解的“错误”。

    高玉在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关于“反懂”的讨论进行理论反思的时候,提出“懂”在文学理论的认识中,前辈作家、理论家概括了“懂”两个层面:感觉的“懂”、理性的“懂”。理性的“懂”,偏重于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欣赏与批评。感觉的“懂”,偏重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欣赏与批评。这是非常有建设性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既提出了“懂”本身的两个层面,又提示了不同创作方法之间的异同问题。在讨论文学批评的理解(“懂”)时,我们还有必要区分文学批评与文学欣赏的“不懂”是相关而又相异。文学批评与文学欣赏都需要理解(“懂”)作品,感受作品的内容及形式。欣赏,可以不必把感受(可以是理性的也可以是感性的)介绍给别人,也就不用以理性的方式进行转换。批评,则必须形成确定性的感受与评价,并把它向他人介绍。欣赏,不论是否“懂”,“懂”多少,只要有阅读的感受就可以了。批评,则必须在“懂”的范围内进行相应的理性的讨论和表达。

    文学批评理解的复杂性

    对于文学作品及其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在简单的“懂”与“不懂”的内里,包含着复杂的关系。不是“一言而定之”就可能解决的。

    (一)理解作品

    对作品的理解,是文学批评的基础和中心。作品是什么?王安忆说:“小说是一个独立的人他自己创造的心灵景象、心灵世界。”如果承认,小说是小说家创造的心灵景象、心灵世界。那么,谁能够真正理解这个心灵景象、心灵世界?如果说,作家理解作品本身,甚至包括作品没有写出来的隐秘的部分,那么,作品在社会中的意义、在文学史上的意义,此作品与其他作品的差异,也都由他来说了算吗?实际上,绝对不是那么简单。文学批评理解的复杂性,使得有时评论家(包括创作者以外的其他作家)比作家本人对于作品的认识可能更复杂、更深刻。孙玉石在《一曲爱情与人生的美丽交响———穆旦〈诗八首〉解读》中,对于穆旦《诗八首》的解读,就涉及关于“理解”的许多问题。他对穆旦《诗八首》的解读,包括了作品多方面的复杂关系。其中有,复杂的渊源:外国现代派诗人叶芝、艾略特、奥登与中国“无题”诗的多元影响;复杂的内容:爱情的启示录、生命的赞美诗,人类恋爱的整体过程;复杂的情感:欢笑、痛苦、绝望、孤独、狂想、惊喜等等;复杂的形式:意辞奇涩、词语变异等现象形成的多元关系与错综复杂的艺术情境。而这些,不仅普通读者难以说明白,即便作者本人也未必有兴趣把它阐释出来。更何况不同的人一定会有不同的阐释结果。

    (二)理解主体

    文学批评的理解,不仅在于作品的复杂,还在于理解主体的多种情况。“只有训练有素的读者,才能理解作品深层次所埋藏与隐蔽的意义”。在欣赏和评论中,单纯运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欣赏与批评方法,去欣赏与批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就非常可能会遇到全然的“不懂”。这就不能简单地责怪作品的晦涩和作家的怪异,而应当具体地分析与特别地对待。借鉴有成就的学者的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可以为读者对于一些复杂、难以理解现代文学作品,提供非常有效的启示和帮助。孙玉石在评论中国现代的“象征派诗”时,概括了象征派诗人经常使用的五种方法:象征法、意象法、暗示法、通感法、省略法。其中的省略法,“一方面给象征派诗增加了晦涩难懂的毛病,造成读者理解和鉴赏的困难,另一方面也促进人们提高理解和鉴赏多种方法和风格作品的艺术能力”。而如果不懂得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和鉴赏的方法,是难以进行恰当的文学批评的。对于理解主体来说,既要主动地理解他人,又要被他人所理解。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或者自以为懂得,他人却认为自己不懂得;或者认为自己懂得,他人不懂得。或者认为个人懂得,群体不懂得;或者认为此群体懂得,其他群体不懂得。

    由于理解主体的各自不同,在不同的读者那里,对于同一对象的理解很可能是不同的。人们熟识而且被很多人认可的鲁迅评说《红楼梦》:不同的读者,会看出不同的命意,“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当代学者谭学纯、朱玲在《广义修辞学》中指出:接受者对于表达者的修辞结果的认知,是复杂的社会活动与精神活动。修辞结果,具有多种阐释的可能性。认知,可能是符合表达者的(大体)本意。阐释,也可能使接受者掉进陷阱,离表达者的本意及客观事实非常遥远。修辞表达与修辞接受对等的可能性绝对地小于不对等的可能性。施受对位、错位的情况同时存在。文学作品是广义的修辞成果,文学欣赏是广义的修辞接受,文学批评的成果又成为广义的修辞成果。表达———接受的不一致,是文学欣赏、批评的常见现象。这使得批评的歧义必然产生。

    文学创作的复杂性,常常使得作品的呈现与作家的主观意旨并不一致。作家的主旨在此,而表现出来的却常常在彼。作品的形象越丰厚,寓意越复合,就越来越多地包含丰富的超越作家构想的更多可能。要求读者的理解与作家的构思一致,不仅是不现实的,也是不明智的。这是给文学想象建筑起篱笆,也是对于读者的思想限制,是对于文学的根本否定。读者理解的多角度、多方法,不仅是自由的权力,更是文学的福音。只有对于文学的丰富理解,才能尊重文学的创造达到对于文学创造力的有效发掘。以单一的角度、方法理解文学,不仅是戕害文学,而且是扼杀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理解偏差

    理解的偏差,与理解的同一相互补充。同一,是指理解的结论与理解对象基本统一。偏差,则是指理解的结论与理解对象基本不一致。理解的偏差,几乎是必然的存在。它显示了文学创造和文学批评的复杂,表明人类精神生活的极其丰富与充满变化。在文学批评中,偏差有两个向度。由于误读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洞见,真知;一是误解,错误的理解。并非一切误读都是洞见,真理和谬误有时仅仅一步之遥,却是不能混淆的。正确方向的误读,尽管在后果上,阅读者的理解与作家的本意有一定偏差,却可能是违背作家意图取得了突破原意的真知和创见。这并非是歪打正着或者误打乱撞,而是充分显示文学形象的丰富内涵的多向延展,表明文学评论主体的智力良性发挥。偏见是偏差的根源之一。偏见会使偏差向错误方向加深和固化。如果是以偏见为基础的理解,错误的偏差就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就会影响对于研究对象的正确评价。正确的批评方法、态度,应该是“偏爱而不偏颇”,扫除偏见、避免偏激和偏颇,努力获得积极的理解和良好的效果。

    文学批评中理解的确定

    认识文学批评中的理解,需要分析“理解”的基础、标准的确定和确定者。

    (一)文学批评理解的基础

没人懂篇7

我承认我把她当做孩子一样去爱护,冬天我会把棉衣盖在她的腿上,夏天我会用冰镇的毛巾为她擦汗,把她当做小女人这样的错误犯了两年半。忽然懂了的时候,又有多少韶华逝去无法挽回,这么多的借口,让我内疚很多。不是不懂,而是很懂,我确信,这个世界没有第二个人比我更懂她。

我假装不懂,不是退让,也不是没有原则,只是我不想让她输。我所承受的一切,没有人能懂,不要说不成熟,我所承载的是没有第二个人能够承载的起的。她不懂,我不怪她,我是孤独的,我认为承受才是一个男人的最高品质。懂也好,不懂也罢,都无法阻止时间的脚步,无法阻止轮回的步伐。

我们就这样一天一天地变老,我不是不成熟,不是不霸气,我的心已经老态龙钟。她只是懂了我的外表,忽然变冷的天气,两件外衣我故意选择的牛仔服,我的伪装她不懂。她是那样容易被外界感动,而我给她的感动早已变成习惯。变成习惯就好,不需要感动,只需要习惯,需要生活。

生活本来就是平平淡淡,我给不了她想要的霸气,在她的面前我发挥不出我的优点,我愿意去做一个没有优点的人。质朴的爱才最真实,朴实的爱才最深厚,我不会对她霸气,让她求之不得。爱不是一种控制,不是一种要挟,不是一种绑架,不是一种囚禁。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爱到悲伤只有闭关修炼,我承认是我修行不够,我承认是我不够成熟。当我有足够深刻的道行,当我达到她所说的成熟的标准,我便不再是我,而且我相信那种所谓的成熟才是真正意义的幼稚。水至清则无鱼,在清醒与糊涂之间我确信我不傻。

能够做到大彻大悟,又能够装得住糊涂,这样的品德,才是真正的成熟。她不是一个小女人,真的不需要别人去引导,我能够读懂她灵魂深处的渴望,是我无法给予也无法企及的崇拜。我能够做的,依然是做我自己,我没有像她说的那样渴望被在意,我只是按照我的轨道围着她转。

顺从不是懦弱,而是最深厚的爱,这样的爱,注定孤独。爱她就让她赢,只有爱才是懂的至高无上的境界,没有懂,又何来的爱?我承认我和她的爱有时差,她只是还处在懂的初级阶段,我有信心带她走到至高无上的境界,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她愿意紧紧跟随我的步伐吗?

无论前路有多少风雨,无论前路还有多少考验,我依然会坚持我自己,在她疲倦的时候,我想我该闭关修炼了,让她缓一缓,也给自己更多的反思。或许是我太过倔强,或许是我太过执着。我心里清楚她不是神,是我给的骄纵,在爱人的眼里,对方的缺点也是优点。

没人懂篇8

虽然平日里和这位朋友并不怎么联系,但是看到他发这样的朋友圈,突然之间感到特别心疼他,都说网络是个大环境,越来越多的人,现在都不愿意在朋友圈发一些心情日记,总觉得有的时候一些话说出来不好,大家会觉得你矫情,懂你的人,你不说也懂,不懂你的人,你说了也没用!

我想这位朋友一定是心情到了极致,郁闷的时候才会发这样的朋友圈,可是我也特别理解,大概就是因为她太懂事了,所以才没有人理解,没有人关心!

都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这句话真的一点都不假!字面意思上看,虽然有点撺掇别人干任性事情的嫌疑,但实际情况就是这样的,在现实生活中,你越是懂事,越得不到大家的关注!反而越是那些任性撒娇的人,过得越好!

其实无论是亲人也好,还是夫妻也罢,要能够真正做到相互理解,相互体贴太少了!结婚之前如果你连一个瓶盖都拧不开,对方还会一直帮你打开,结婚以后如果你一直是这样的,那么对方除了说你矫情,还依旧会帮你!

可是如果你能够扛水泥,对方反而会觉得你真厉害!最后的结果就是,你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懂事,越来越不麻烦他人,对方就觉得你越来越能耐!

然后你心中的委屈就越来越多!委屈之后变来的反而是各种生气,争吵,而不是对方的理解!

上一篇:我们刚刚好范文 下一篇: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