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乳义母范文

时间:2023-11-01 05:47:55

巨乳义母篇1

中图分类号:R245.9+1 文献标识码:A

[摘要] 目的:观察剖宫产后产妇肠蠕动的恢复时间及乳汁分泌量的变化,探讨穴位埋线法的干预效果。方法:将3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处理;观察组在产科常规处理基础上,选用足三里、上巨虚两穴,分别用羊肠线做穴位埋线。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的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初乳分泌时间、乳汁满足新生儿需要时间及42天纯母乳喂养率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主题词] 剖宫产术/针灸效应;胃肠活动/针灸效应;泌乳/针灸效应;埋线

剖宫产属病理性分娩手术,是处理难产的重要手段,但手术的麻醉、损伤、刺激及术中术后失血等,必然会耗气伤血,导致产妇功能状态的相对降低,胃肠功能减弱,影响了肠蠕动的恢复和排气的出现,致使产妇的饮食受到限制,营养及能量供应不足,脾胃运化无力,气血化生乏源,极易出现泌乳延迟,乳量少甚至无乳的现象,影响了母婴健康。本研究以中医的整体理论为依托,通过穴位埋线的方法调理脾胃的功能以促进胃肠蠕动,促进乳汁分泌,获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2003年3月-2005年5月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初产妇,身体发育良好,无内、外、妇科疾病,传染病和严重妊娠合并症及精神性疾病;新生儿为正常发育的单胎儿,Apgar氏评分为8~10分。按产妇入院顺序单双号随机分组,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各150例。两组产妇在年龄、身高、体重、职业、手术持续时间及新生儿身长、体重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产科常规对产妇及新生儿进行处理,产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横切口剖宫产术,术后皮内缝合。产妇送入病房后,按常规进行护理及用药。新生儿脐部严格无菌操作,常规护理,30分钟内母婴体肤亲密接触,术后母婴同室,按需哺乳。早期无乳时可适当喂少量清水,初乳出现较迟或乳汁分泌较少不能满足新生儿需要时可适当添加奶粉等辅食。

2.2 观察组

在产科对产妇及新生儿进行常规处理的基础上行穴位埋线治疗。

(1)材料准备:9号一次性注射针头2个,磨平尖端的75mm已消毒针灸针2枚,消毒磨口瓶2个,镊子1把。将oo号羊肠线剪成1cm长的线段,放人磨口瓶内的酒精中浸泡1小时以上备用。操作前5分钟取出两段放入另一磨口瓶内,用生理盐水冲洗2次待用。

(2)操作方法:在产妇回病房后1小时内进行穴位埋线。取9号一次性注射针头1个,磨平尖端的75mm已消毒针灸针1枚,将针灸针从针头的后端放入针头内,针灸针的前端不能露出针头之外。然后从生理盐水中镊取一段1cm长的oo号羊肠线置于针头内,羊肠线的前端在针头斜面以上,后端与针灸针的前端相接触。选取一侧足三里穴,用碘伏消毒后,右手持针头尾部以执笔式快速刺入皮下,然后以与体表垂直的方向进针约2.5cm,施以捻转手法使局部产生明显针感后,左手扶持针灸针的针尾不动,右手缓慢将针头向上提起,当针头上提约1cm后即有明显滑利感时,表明羊肠线已被埋入穴内,此时即可松开左手,右手快速将针头拔出,用消毒干棉棒轻轻按压针孔片刻,然后用创可贴贴敷针孔。以同法将羊肠线埋入对侧上巨虚穴。

(3)疗程:治疗1次即可,在医院内观察6天,42天时随访,观察新生儿的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情况。

2.3 观察项目

(1)疗效观察:①产妇术后首次肠蠕动出现的时间及首次排气时间作为胃肠功能恢复的指标。②产妇术后初乳出现时间及乳汁满足新生儿需要时间作为机体气血恢复状况的指标。

(2)泌乳素(Prolactin,PRL)浓度的测定: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各随机选择20例测定PRL浓度,并同期选择符合一般资料要求的自然发动宫缩、经阴道分娩的20例产妇作为阴式分娩组对照。产妇于产前、产后1小时内及胎儿娩出后24小时和产后第6天分别采取肘静脉血4次,每次6mL,室温下静置2小时后,离心3分钟(3000r/min),取上清液,置-20℃冰箱内保存待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1989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主办的母乳喂养定义会上制定的分类标准拟订如下。

(1)肠蠕动及排气:术后每小时听诊1次,以闻及肠鸣音为依据,记录肠鸣音出现时间;排气以产妇自我感觉为准。肠鸣音的出现代表肠蠕动功能的恢复,排气代表胃肠功能的初步恢复。

(2)初乳出现标准:微胀,轻轻挤压乳晕,即可见淡黄色黏稠乳汁,乳量每次不少于5mL,每日总量不少于40mL。

(3)乳汁满足新生儿需要标准:有明显满胀感,轻微挤压后有喷射状乳汁出现,能随需哺乳,哺乳后新生儿能安睡,无哭闹。

(4)产后42天母乳喂养情况:①纯母乳喂养,母乳能满足新生儿需要,不需添加任何辅食,哺乳后婴儿能安睡无哭闹;②混合喂养,母乳不能完全满足新生儿需要,需添加一定量的辅食如奶粉或牛奶等,婴儿方能安睡不哭闹;③人工喂养,产妇无乳汁分泌,婴儿完全靠奶粉或牛奶等辅食喂养。

3.2 结果

(1)两组产妇术后首次肠蠕动及首次出现排气不同时间的例数比较。

产妇首次出现肠蠕动的平均时间,观察组为(16.31±4.01)小时,对照组为(30.25±5.22)小时,经υ“检验,υ=25.93,P

首次出现排气的平均时间,观察组为(26.70±6.10)小时,对照组为(40.69±7.21)小时,经υ检验,υ=18.14,P

(2)两组产妇术后初乳出现时间及乳汁满足新生儿需要时间比较。

初乳出现的平均时间,观察组为(17.53±5.02)小时,对照组为(27.03±5.12)小时,经υ检验,υ=16.23,P%0.01,说明观察组初乳出现时间早。

乳汁分泌量6天内能满足新生儿需要者观察组142例,对照组105例,满足新生儿需要的平均时间观察组为(2.62±0.69)天,对照组为(4.28±1.12)天,经υ检验,υ=15.45,P

(3)42天随访,两组婴儿的纯母乳喂养和混合

喂养情况比较。

(4)血清PRL浓度的测定结果。

4 讨论

剖宫产在中医学中并无明确记载,但施行剖宫产术产妇的临产状态应属祖国医学的“难产”“胎位不正”“胎气不正”等范畴,产前可行“艾灸至阴”等方法进行纠正,但临产时仍有胎位不正者,中医并无特异性治疗,难产也成为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剖宫产术成为处理难产的重要且极为有效的手段,但术中的损伤又不可避免地破坏了机体的整体性,致使腹部气机被扰乱,导致其内在各组织器官如胞宫、大肠、小肠、胃、脾等的功能失调,产妇易出现脘腹胀满、食欲降低、便秘等症状,加之术前、术后对产妇饮食的限制,影响了脾胃的运化功能,致使气血化生乏源。另外,剖宫产产妇术中术后的失血量平均约1000mL,高于自然分娩出血标准。气血的大量丢失和化生不足极易导致产妇术后出现气血亏虚的状态,呈现出面色苍白、唇舌指甲色淡、疲乏嗜睡等表现;又由于气虚不能摄津,致使津液大量外泄,产妇表现出汗出过多的现象;津血同源,故汗出过多又加重了产妇气血亏虚的情况。由此可见,剖宫产术对机体气机的扰乱及术中、术后的失血,是导致产妇气血亏虚的直接原因。

《女科撮要》曰:“乳汁为气血所化,在上为乳,在下为经。”《景岳全书》曰:“气血之化,总由于水谷,水谷盛,则血气亦盛,水谷衰,则血气亦衰,而水谷之海又在阳明。”《灵枢・海论》曰:“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从经络的循行看,胃足阳明之脉与大肠手阳明之脉属同名经,经脉首尾相连,脉气相通。胃足阳明之脉沿乳中线下行,循行于腹部,经过胃、大肠及胞宫所在部位,属胃络脾,故所分泌的乳汁当为胃所腐熟的水谷之精气在脾的运化及升清作用下通过胃之经脉运行至化生而成。而足三里、上巨虚两穴有健脾胃、益气血、通腑气等作用,当剖宫产产妇因术中损伤及术中、术后失血而出现气血亏虚时,选用足三里、上巨虚配以适当刺激,可达健脾胃、益气血、通腑气之目的。腑气通畅,气血充足,乳汁自当分泌有时。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的首次肠蠕动出现时间、排气时间、产妇初乳的分泌时间及乳汁满足新生儿需要的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研究结果同时显示,PRL在产前达较高水平,机体为产后哺乳已做好准备;PRL随分娩发动而下降,至产后24小时又明显升高,说明分娩过程中机体的应激反应对PRL水平有较大影响,产后机体可再次调整PRL水平为哺乳作准备。产后1小时阴式分娩组PRL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42天随访纯母乳喂养情况的结果表明,纯母乳喂养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综上所述,依据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乳汁为气血所化生的理论,选择具有健脾胃、益气血、通腑气等作用的足三里和上巨虚穴,采用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穴位埋线法,只需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做一次治疗,即可利用羊肠线作为异体蛋白被埋入穴位后,在其软化、吸收过程中对穴位产生持久的刺激,充分发挥穴位的调治作用,可促进肠胃蠕动及排气尽早恢复,促使初乳尽早分泌,加速母乳满足新生儿需要的过程,达到提高母乳喂养率的目的。

巨乳义母篇2

【关键词】

婴幼儿; 巨细胞病毒;感染调查

巨细胞病毒(Cytomelgalovirus, CMV)感染是宫内感染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据文献报道CMV感染占活产婴儿0.5%~2.5%。此外3%~30%新生儿由于接触有感染的宫颈分泌物或母奶获得感染[1]。为了了解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对我院对2010年长春市儿童医院就诊的147例伴有黄疸或不明原因低出生体重等疑似病例,进行尿液标本中巨细胞病毒DNA检测及研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12月在我院就诊疑似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小儿147例,其中男79例,女68例。年龄3 d~12个月。平均年龄6.5个月。

1.2 方法 取晨尿1 ml于无菌干燥的试管中密闭送检。取100 μl尿液严格按照试剂盒要求处理并进行尿cmvDNA荧光定量检测。试剂购自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检验仪器为博日linegene FQ PCR 仪。

2 结果

2.1 巨细胞病毒检测的阳性率 综上病例中检出阳性病例58例,CMVDNA浓度在8.60×103~3.94×106间。阳性率39.46%(58/147)。男37例,女21例,男女比例为1.76∶1。6月龄内阳性率为82.76%(48/58)。

2.2 巨细胞病毒检测阳性患儿临床表现

2.2.1 黄疸 是所有CMV阳性患儿最明显的表现,占全部病例的87.93%(51/58)。1月内小儿黄疸多出现在生后2~4 d,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超过15 d。2~3个月小儿黄疸表现为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或黄疸经治疗消退后又出现,并且直接胆红素明显增高。

2.2.2 与喂养方式的比较 巨细胞病毒检测阳性的小儿中母乳喂养儿占62.07%(36/58);母乳与奶粉混合喂养儿占13.80%(8/58),奶粉喂养占24.14%(14/58)。巨细胞病毒检测阴性的小儿母乳喂养58.43%(52/89),混合喂养14.61%(13/89),人工喂养26.97%(24/89)。统计学分析进行组间卡方检验显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母乳喂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

2.2.3 其他表现 27.59%(16/58)的小儿排不消化便或稀便及27.59%(16/58)的小儿有呕吐等消化道症状;41.38%(24/58)的小儿伴有吐沫、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56.90%(33/58)的小儿有哺乳较差的表现。低出生体重儿占(9/58)15.51%。

2.3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增高占62.07%(36/58);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占:60.34%(35/58);贫血(RBC<3.5×1012), 70.69%(41/58);血小板减少13.64%(9/58);转氨酶增高84.48%(49/58);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62.07%(36/58)。

2.4 更昔洛韦治疗 病情好转巨细胞病毒PCR转阴75.86%(44/58);无效13.79%(8/58);6例放弃治疗或出院。

3 讨论

巨细胞病毒感染十分常见,多为潜伏染,仅少数引起临床症状。据统计先天性感染婴儿在新生儿期有疾病迹象者仅占10%[2]。 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可以充当病毒的携带者,持续数月至数年排毒的倾向,构成病毒流行学的重要来源。

本文进行了147例疑似病例的检测,在58例检测阳性结果患儿中黄疸是最主要的症状,占全部病例的90.91%,说明黄疸可能是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一个常见症状,也可能由于被发现病理性黄疸疾病的小儿更多被重视于进行巨细胞病毒的检测,而使得黄疸患儿巨细胞病毒的检出率较高。本文还显示母乳喂养儿CMV感染率大于混合喂养儿,混合喂养儿感染率大于及奶粉喂养儿,但是经过与本文中非巨细胞病毒感染小儿相比,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本文病例数量较少有关。巨细胞病毒感染小儿还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呼吸道症状及贫血、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低出生体重儿占一定比例。提示如果不典型临床病例伴有上述症状,或者无明确原因的上述症状表现时,应注意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存在。本文中巨细胞病毒检测阳性病例主要集中在6个月龄以内小儿,小婴儿可能更容易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后表现出的症状多样,应引起人们的注意,及早进行针对巨细胞病毒的诊断和治疗。所有病例的治疗以更昔洛韦为主,同时予以中药及对症治疗,本组病例疗效较明显,有效率75.86%。更昔洛韦对控制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十分有效。另外加强巨细胞病毒感染小儿的护理及隔离治疗,对于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传播非常重要。

参 考 文 献

[1] 姚敏,马增凤.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产前诊断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应用.中国妇幼保健,2008,29(23):4109.

巨乳义母篇3

关键词:综合护理;母乳喂养;成功率;喂养时间

2000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及世界卫生组织提倡婴儿4~6个月纯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优良的天然食品,母乳易于消化吸收、对婴儿胃肠无刺激、能提供婴儿生长发育全面的营养。但目前我国各地,特别是大中型城市,母乳喂养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并且初产妇的早断奶率高,这与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家人与社会对母乳喂养的支持及产妇自身条件(内陷、损伤等)有关[1]。本次研究对初产妇进行产前与产后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母乳喂养率与喂养时间。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200名初产妇,均为阴道自然分娩;产妇年龄18~34岁,中位年龄为(25.6±2.5)岁;孕龄37~41+4w,中位孕龄为(39-1±1)w;所有产妇无肝肾功能异常、无心功能异常、无重度贫血、无可经乳汁传播的传染病等产科合并症与并发症;所有产妇至少接受过小学教育。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产妇的年龄、孕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产妇产后进行常规护理,包括24h母婴同室、母乳喂养宣教、哺乳技巧、哺乳时注意事项。必要时进行按摩防止胀奶。

1.2.2观察组产妇产前指导保健,对有缺陷(内陷)的孕妇指导3~5次/d自行将提出、宣教母乳喂养的优点(包括对产妇及新生儿的优点)、对孕产妇的家属进行宣教,使其家属充分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并支持母乳喂养。产后帮助产妇角色转换,说明母亲的伟大,说明哺乳有助于产后恢复、指导母乳喂养的方法与技巧、的家庭护理、加强营养多进食汤水、保证充足的睡眠、指导按摩手法等。出院后对产妇进行跟踪随访,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并帮助解决,疏导心理郁结,鼓励产妇坚持母报导喂养。

1.2.3对两组产妇进行跟踪随访10个月时间,确定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奶量情况及喂养时间。

1.3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比较差异,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两组产妇均进行有效的跟踪随访,无1例丢失,对比1w后的母乳喂养率、奶量情况;跟踪10个月对比喂养时间。其中观察组1w后的母乳喂养率达87.9%,对照组为56.8%;观察组的奶量情况明显多于对照组;跟踪随访10个月后发现观察组喂养时间大多超出6个月,部分超过10个月,平均时间为(8.52±1.26)个月,对照组部分3个月后停止哺乳,部分超出6个月,极少达到10个月,平均时间为(5.36±1.32)个月。见表1。

3讨论

产妇分娩后最初几天时间,身体变化剧烈:子宫明显缩小、产道疼痛、乳腺小叶开始分泌乳汁,但部分产妇难于适应初为人母的角色转换出现一系列症状,如精神紧张、疲劳倦怠、气血虚弱、食欲差等均可影响乳汁的分泌。部分产妇由于缺陷(内陷)难于哺乳,甚至有些爱美的产妇认为哺乳后影响美观而放弃哺乳。这就需要对产妇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让其了解哺乳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好处。本次研究选择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为观察对象进行比较,避免剖宫产孕妇因腹部切口疼痛影响哺乳,及经产妇的哺乳经验影响可比性。

大量的文献研究证实母乳喂养的自信心决定了母乳喂养率及喂养时间[2-3],许多产妇因各种原因放弃哺乳或过早终止哺乳,这需要综合护理干预帮助产妇建立自信心,本次研究将20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产前产后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高、奶量足例数多、喂养时间长。朱杰敏[3]的研究中说明孕妇的间接经验、产前是否决定进行母乳喂养、家庭及社会支持度对母乳喂养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本次研究对孕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提前让孕妇做好心理准备并建立足够的自信心;产后加强护理、传授母乳喂养经验、喂养技巧及注意事项;出院后进行跟踪随访,消除哺乳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对提高母乳喂养率及延长喂养时间都起到极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杰敏,李伟丽,沈曲,等.孕妇对母乳喂养自信心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7):464-467.

[2]黄俊岭.母乳喂养自信心的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J].天津护理,2011,19(2):65-67.

巨乳义母篇4

【关键词】流动儿童;营养;健康状况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469-02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年龄在5岁以下、户籍在外地,在宽城区辖区随父母居住6个月以上的儿童。

1.2 抽样方法

已街道社区为单位,从流动人口较多的宽城区兰家镇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共抽取490名符合条件的儿童为调查对象。

1.3调查内容

1.3.1.1基本情况

家庭经济、教育状况、人口数、儿童出生体重。

1.3.1.2营养状况调查

母乳喂养情况;采用食物频率法收集24月―60月龄儿童过去1月内各种食物消费频率及消费量;6月―24月龄儿童辅食添加情况;调查儿童饮用水及饮料、营养素补充剂的摄入情况。

1.3.2医学体检

采用电子体重秤(常州市武进衡器有限公司,RCS-200型)分别测量儿童身高和体重,3岁以下儿童采用卧式身长测量器(常州市武进衡器有限公司,WB-A型)身长测量仪测量身长。身高(身长)以cm为单位,精确到0.1cm。体重以kg为单位,精确到0.1kg。

1.4指标的判断标准

1.4.1儿童生长发育指标

根据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美国国家卫生系统计中心(NCHS/WHO)参考标准计算儿童3个指标的Z评分,包括年龄别身高(HAZ)、年龄别体重(HAZ)和身高别体重(HAZ)。定义

根据1989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主办的母乳喂养定义大会,定义纯母乳喂养指除母乳外,不给婴儿吃任何其他液体或固体食物。

2 结果

2.1基本情况

2.1.1儿童基本情况

共调查5岁以下儿童490例,男童253例(51.6%),女童237例(48.4%),男女性别比为1.07:1。其中2岁以下儿童168例(34.3%),2岁―5岁儿童322例(65.7%)。一半以上儿童(271人,55.3%)在现居住地出生。

2.1.2父母基本情况

父亲和母亲平均年龄分别为31.4岁(±5.2岁)和29.5岁(±4.8岁)。父母亲文化程度均已初中和高中/中专为主,父亲初中和高中/中专文化程度分别占40.2%和26.7%,母亲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分别占37.7%和29.1%。母亲无业在家的比例较高,占55.0%。

2.1.3家庭基本情况

被调查儿童所在家庭子女总数为1个的有334人(68.27%),2个的有140人(28.57%),3个及以上的为16人(3.27%)。大多数家庭中子女都被带在身边抚养。有63个(13.86%)儿童所在家庭在原籍还留有1个子女,有9个(1.84%)家庭留在原籍的子女超过1个。这些家庭用于原籍女子的每月供养费平均为689.13元,身边子女的每月供养费平均为901.08元。

2.2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

2.2.1出生体重

共调查到416例儿童的出生体重,平均出生体重为3 397.9g(±505.6g)。出生体重不足2500g低出生体重儿有12例,占总调查人数的2.45%,52例儿童出生体重达到巨大儿的标准(出生体重≥4000g),占总调查儿童的10.61%。不清楚出生体重的有74人(15.1%)。

2.2.2母乳喂养情况

在450例6月―60月龄儿童中,77例为非母乳喂养(17.11%),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为67.11%(302人),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为49.78%(224人)。

母亲文化程度对婴幼儿断奶的结果影响见表1,母亲为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婴儿断奶时间较早,平均为8.69个月,其他文化程度之间的差别不大,约为11个月左右。

表1不同母亲文化程度的婴幼儿断奶时间(月)

人数 P50

文盲 1 15

小学 25 10.88

初中 83 12.20

高中/大专 79 11.86

大专/职大 43 10.05

大学及以上 39 8.69

合计 270 11.23

2.2.3 2岁以下儿童辅食添加情况

2岁以下儿童的辅食添加的143人,达85.12%,全部9类调查的食品的添加率都超过一半,谷类、水果、蛋类的添加率最高,达到80%左右;水产品、畜禽肉类的添加率相对较低,均接近六成。已添加的各类辅食中,每添加超过50%的有奶及奶制品、谷类、水果、蛋类、蔬菜,其中谷类添加频率最高达到68.07%;而豆类及制品、畜禽肉类、水产品添加频率较低,都在一成到二成。详见表2。

表2已添加辅食的婴幼儿各类食品添加频率(X10-2)

每天均添加 每周2-3次 每月1-4次 未添加

列数 百分比 列数 百分比 列数 百分比 列数 百分比

奶及奶制品 98 59.04 4 2.41 11 6.63 53 31.92

谷类 113 68.07 4 2.41 16 9.64 33 19.88

豆类及制品 39 23.49 10 6.02 53 31.93 64 38.55

蔬菜 84 50.6 7 4.22 19 11.45 56 33.73

水果 97 58.43 7 4.22 23 13.86 39 23.49

蛋类 88 53.01 12 7.23 29 17.47 37 22.29

水产品 18 10.84 11 6.63 67 40.36 70 42.17

猪牛羊肉 25 15.06 14 8.43 58 34.94 69 41.57

禽肉 19 11.45 13 7.83 60 36.14 74 44.58

2.2.4儿童生长发育状况

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率为3.27%,低体重率为0.61%,消瘦率为2.04%,超重率为4.49%,2岁以上儿童的生长迟缓率低于2岁以下儿童(P

表3不同月龄儿童营养不良状况(X10-2)

月龄 生长迟缓 低体重 消瘦 超重

例数 百分比 例数 百分比 例数 百分比 例数 百分比

0 10 5.95 2 1.19 2 1.19 8 4.76

24 6 2.17 1 0.31 8 2.48 14 4.35

合计 16 3.27 3 0.61 10 2.04 22 4.49

*经卡方检验,x2=5.844,p

3.1流动儿童营养状况

根据长春市疾控中心提供的数据2008年长春市4月龄以内婴儿母乳喂养率为56.6%。本次调查流动儿童的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为67.11%,高于2008年长春市平均水平。世界卫生组织提倡4-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提出婴儿母乳喂养率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达到85%的目标[2]。于这个目标相比,流动儿童的母乳喂养率还存在差距。

3.2结论与建议

总之,流动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一般,虽然总体生长发育较好,但是仍有部分儿童存在身高体重不均衡的状况,有相当比例的儿童近两周内曾患呼吸系统疾病、腹泻等儿童常见病。

参考文献:

[1] 荫士安,赖建强.中国0-6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1

[2] 杨晓光,王志宏,何宇纳,等.我国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及变化趋势[j].营养学报,2005.27(3):185-188

作者简介:

巨乳义母篇5

【关键词】 电话随访;妇产科;延伸服务

产褥期是女性特有的生理时期, 与孕期相比较生理、心理均发生巨大转变, 加之巨大的体力、精力消耗, 极易引发并发症、后遗症等不良事件, 以产后大出血为例, 临床上不乏产后数日延迟并发者, 其中多数是可以避免的, 产后保健水平直接影响母婴长远预后[1]。为提高产后保健质量, 本院拟对妇产科出院产妇进行电话随访, 取得一定成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以2014年1~10月, 妇产科接产并顺利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认知、精神均正常;②顺利妊娠, 排除合并有严重并发症者, 均为普通产妇, 无不良妊娠结局。排除标准:①失去联系者;②转他院接受产后保健服务者;③死亡者;④因严重并发症等主客观原因无法继续随访者。共纳入产妇294例, 孕周36周以上, 年龄22~41岁, 平均年龄(26.3±3.0)岁, 将其中通过电话随访产妇142例纳入观察组, 无电话随访只进行末次随访产妇152例纳入对照组, 两组产妇年龄、孕次、出院时状态、新生儿评分、妊娠期合并症情况、妊娠方法、妊娠次数、家庭经济条件、地区分布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不进行电话随访, 只接受被动随访。观察组, 进行主动电话随访, 主要步骤如下。

1. 2. 1 回访准备 在产妇出院前, 收集产妇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如妊娠情况、合并症情况、心理特征、病号、联系方式等, 同时对产妇家庭环境、经济状态应有一定了解。出院前详细填写一般资料, 并与随访管理单装订在一起, 由科室长、责任护士负责联系。

1. 2. 2 回访方法与时间 电话随访主要通过固定电话、手机随访等主动随访, 时间在出院后1~42 d, 随访1次/周, 共6次, 部分合并有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患者酌情增加随访次数, 视具体情况而定, 回访时间一般在16:00~19:00, 10:00~11:00, 严格控制时间, 时长一般在10 min左右。

1. 2. 3 回访内容 ①一般情况, 如饮食、作息、大小便、自我感觉、精神状态等;②产后情况, 胀满、泌乳情况, 有无红肿、皲裂, 是否有恶露, 恶露量、气味、颜色, 会阴伤口或切口愈合情况;③妊娠合并症转归情况, 如糖尿病是否遗留;④新生儿基本情况, 有无母乳喂养、睡眠情况、神经功能发育情况;④健康教育, 基本内容如妊娠期生活、饮食管理、育儿、产褥期保健等。

1. 3 观察指标 主动问询电话量≥10次, 产褥期健康状况自评, 睡眠质量, 随访期间获得医疗资源(因母婴各种疾病就医), 新生儿母乳喂养率, 42日复查。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产妇产褥期相关指标对比 观察组主动问询电话≥10次比重、睡眠质量下降比重、获得医疗资源比重低于对照组, 自评产褥期健康状态好比重、新生儿母乳喂养率、42日复查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产妇主动问询内容 对照组产妇问询的问题中乳汁分泌不足、恶露、复查内容与时间、吐奶、呛奶处理、哭闹不止、正确母乳、生活护理、腹泻比重高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当下许多孕产妇多为初产, 且独立性较差, 产后自我保健能力严重不足, 自开通产后服务热线后, 接受咨询十分评分, 部分产妇几乎每日都要电话咨询, 频繁出现各种问题, 反映出产妇严重缺乏产后保健、育儿经验。电话随访化被动为主动, 通过掌握母婴基本情况, 答疑解惑, 并进行基本的健康宣教, 有助于增强产妇产后保健、育儿能力[2]。结果显示, 观察组产后保健水平显著提高, 产妇自评状况良好者更多, 获得医疗资源率更少, 复查率更高, 反应电话随访确实有助于提高产后保健整体水平, 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从产妇自我问询的内容来看, 母乳、体型恢复、新生儿腹泻是所有孕产妇均较关注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 许多产妇除母乳等环节外, 其余新生儿护理多由长辈承担, 至产妇难以获得实际经验, 一旦脱离长辈后, 常用患儿哭闹、吐奶、呛奶等常见易处理问题打电话问询, 相较于长辈, 新生代妈妈更愿意相信专业医护人员指导, 特别是在建立母婴热线、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后, 打电话更为频繁, 甚至开始就家庭角色与职能转变所引起的心理不适进行咨询[3]。观察组与对照组担心体型、担心改变、家庭角色与职能转变、新生儿沐浴、黄疸等异常比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此类问题可分为两种类型:①简单、少见问题, 如沐浴、黄疸等, 因纳入对象例数有限, 差异不显著;②非产褥期保健、育婴问题, 包括担心体型、担心改变、家庭角色与职能转变, 问题来源层次更深, 体现产妇自身需求特点、性格特征[4]。在进行电话回访时, 应事前打印好常见问题对策单, 有助于提高解答效率, 同时针对关于体型回复等非产褥期保健、育婴问题, 应安排闲时进行访谈。

综上所述, 电话回访有助于提高妇产科产后保健整体水平, 有助于降低病理性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解决产妇育婴、产褥期保健实际问题;应做好常见问题管理, 通过打印单据, 提高解答效率;针对心理问题, 应安排闲时, 进行访谈。

参考文献

[1] 李炜.电话回访在产褥期母婴保健延续服务中的应用.中国妇幼保健, 2009, 23(32):4530-4531.

[2] 吴英.电话回访剖宫产出院产妇存在问题及健康指导.现代预防医学, 2009, 36(13):2449-2451.

[3] 陈爱珠, 胡其秀, 马红明.电话回访在妇产科出院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 9(18):1412-1413.

[4] 刘春慧.出院患者电话回访的实践与体会.现代医药卫生, 2012, 28(17):2702-2703.

巨乳义母篇6

[关键词] 母乳喂养;认知行为;喂养方式;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7-0055-04

母乳喂养是人类繁衍的本能,但受到人工乳制品宣传概念和营销手段、亲子观念的改变、产妇对身材维持的愿望增加及社会支持力度减少等诸多因素影响,纯母乳喂养率明显下降,而代以混合喂养或纯人工喂养[1],但人工乳制品仍无法取代母乳在婴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将对婴儿体质及长期健康造成不利影响[2]。目前,社会对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有重新认识,并给予较大关注,通过加大力度宣传母乳喂养优越性而提高产妇及家庭对科学喂养知识的认知程度。本研究对378例孕产妇进行母乳喂养认知调查,对比纯母乳喂养和非纯母乳喂养产妇行为,分析影响产妇纯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开展母乳喂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随机选择2011年3月~2012年8月在我院住院待产并进行生产的孕产妇378例,年龄22~41岁,平均(26.24±3.15)岁,初产妇232例,经产妇146例,单胎妊娠279例,双胎妊娠99例,足月妊娠315例,早产63例。自然分娩246例,剖宫产132例。产前调查孕周33~38周,平均(35.28±1.25)周。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48例,初中194例,中专或高中75例,大专以上61例。在职291例,失业87例。依据产后首次复查时母乳喂养状况,分为纯母乳喂养组和非纯母乳喂养组(包括混合喂养和纯人工喂养)。

1.2调查方法

产前采用沈莉萍[3]编制的孕妇母乳喂养认知调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初乳认知、母乳喂养优势、早吸吮好处、按需哺乳、正确哺乳姿势、促乳汁分泌方式、挤乳及母乳保存、胀痛预防、母乳喂养充足指标、婴儿大便判断等10个项目,每项分为完全了解、部分了解、不了解,以2~0分表示,总分范围0~20分,总分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收集由专人负责,采用双人双录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唯一性检查和核对检查,导入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相对数表示,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向后逐步删除法,入选和剔除检验水准α分别为0.05和0.01。P

2结果

2.1产前母乳喂养认知情况

产前母乳喂养认知调查中,孕妇对初乳认知、母乳喂养优势、早吸吮好处、按需哺乳、正确哺乳姿势、促乳汁分泌方式、挤乳及母乳保存、胀痛预防、母乳喂养充足指标、婴儿大便判断整体认知不足,均未超过35%,其中按需哺乳、挤乳及母乳保存、母乳喂养充足指标的认知最为欠缺,完全了解不足20%,挤乳及母乳保存、母乳喂养充足指标及婴儿大便判断的不了解超过50%,见表1。

表1 产前孕妇母乳喂养认知调查量表评价分布情况[n(%)]

2.2纯母乳喂养组和非纯母乳喂养组产后喂养行为比较

产后纯母乳喂养组和非纯母乳喂养组当前乳汁量、哺乳后婴儿反应、每日哺乳次数、每次哺乳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纯母乳喂养组和非纯母乳喂养组产后喂养行为比较[n(%)]

2.3母乳喂养认知及纯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

分别以认知情况、首次复查时纯母乳喂养为因变量赋值:①因变量认知好=0,认知不足=1,自变量年龄

表3 母乳喂养认知影响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注:因变量认知好=0,认知不足=1

表4 纯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注:因变量纯母乳喂养=0,非纯母乳喂养=1

3讨论

认知程度是支配行为的重要因素,认知缺乏必然导致行为缺失,故对母乳喂养行为的调查必须了解产前孕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认知情况。孕妇往往受到家庭高度重视,亲属中的女性长辈可能会给予一定程度妊娠期及哺乳期的信息支持,网络、电视等媒体也是重要的信息支持途径,但随着社会医疗发展,优生优育的观念深入人心,科学喂养知识的需求量巨大,但受限于多种因素,孕妇在产前可能无法获取足够有效的知识[6]。本次调查结果发现,所调查的10项哺乳期健康知识的认知率均未超过35%,而综合认知率则更少,常见的初乳认知、正确哺乳姿势、促乳汁分泌方式有超过30%的完全了解率,余大部分为部分了解,说明此类知识孕妇在产前通过各类途径有所涉猎,但知识系统存在明显的不完善,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仅13.76%的孕妇对初乳知识不了解,大部分孕妇能较正确认知初乳对婴儿生长的意义。母乳喂养优势、早吸吮好处、胀痛预防、婴儿大便判断等与哺乳技能有关的知识认知程度表现为完全了解率低但部分了解率较高,说明孕妇对此类知识有所了解,但是由于涉及专业技能知识可能无法在无培训的情况下全面掌握[7],表明产前哺乳知识培训的必要性。按需哺乳、挤乳及母乳保存、母乳喂养充足指标等主要是建立在科学理论数据基础上的喂养知识的认知率最低,孕妇不仅获取知识有难度,掌握知识的难度更大,而此类知识却是能否做到科学喂养的关键,根据婴儿需要进行哺乳和母乳喂养充足指标,需要产妇能掌握婴儿生长发育规律相关知识[8];正确的挤乳手法及剩余乳汁的储存需要专业人员协助并给予培训,而单纯亲属的帮助并不能保证操作的正确性,甚至可能加剧并发症的发生[9]。以上10项哺乳期健康知识呈现不同程度的认知缺陷,根据本次调查的分层状况,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干预措施,而产前哺乳知识培训及干预需求迫切,应切实加以推行。

纯母乳喂养产妇和非纯母乳喂养产妇的喂养行为的差异即是不同喂养的效果体现也是母乳喂养维持推动因素的体现。本研究结果显示,首次哺乳时间、出现涨奶、哺乳间隔时间两组并无显著差异,但纯母乳喂养产妇乳汁量充足、哺乳后婴儿少哭闹、每日哺乳次数多、每次哺乳时间较短。乳汁量不足可能是增加人工喂养的原因,也可能是由于哺乳刺激减弱而减少泌乳量;哺乳后婴儿的表现可能反应了喂养适度或适口与否,母乳喂养表现更为优越,而婴儿哭闹不止也可能成为不能坚持母乳喂养的原因,缺乏母乳喂养过程中亲子亲密的接触使婴儿情绪无法得到满足可能是哭闹的原因之一[10];母乳喂养能更好地完善吮吸刺激和泌乳的机制,从而在生物反馈机制上完成对婴儿需求的满足[11],每次适量喂养,适度增加哺乳次数,则使哺乳效率提高而减少哺乳时间。母体和婴儿在哺乳过程中存在密切的生理机制联系,并增进母婴感情交流,使哺乳过程更适合婴儿,也是科学喂养的体现。

本研究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越高孕妇母乳喂养知识认知程度越高,这体现在对科学喂养知识的渴求度更高,更积极践行优生优育,主动获取知识的意愿更强烈;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多,可以自如利用各种新媒体方式获得知识,更愿意参加专业的妊娠期及哺乳期培训班学习[12]。有过成功生育经验的经产妇随着产次增加其母乳喂养知识认知程度增加,成功的经验和每次生育新获得的知识积累是经产妇认知提高的重要方式,但在政策和提倡低生育的前提下,仅有少数符合条件的产妇有多次生育经历,故其影响力不具有普遍意义。母乳喂养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中,胎数、家庭收入是纯母乳喂养的危险因素;产次、社会支持是纯母乳喂养的保护因素。多胎不仅增加照顾时的劳动强度,更增加家庭经济负担;而家庭收入高则并不会增加母乳喂养行为,反而由于经济能力充足更易受到人工乳制品宣传的影响,而部分职业女性生育后可能选择放弃纯母乳喂养返回工作岗位[13,14]。产次增加了母乳喂养的认知,因而促进母乳喂养的行为,而配偶、父母、亲戚、朋友及工作单位的鼓励、协助和支持则是产妇持续纯母乳喂养信心的重要推动力,不仅是心理支持,在日常生活照料过程中的关怀和帮助,减轻产妇负担,能让产妇更专注于婴儿的科学喂养。

[参考文献]

[1] 刘立新,刘胜全,张琳琳. 社区产后访视对6个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的影响与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3):333-335.

[2] 李盛强,刘巧玉,田慧. 早产儿出院后不同喂养方式对生长发育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刊,2013,34(4):722-723.

[3] 王建敏,李能,谢胜男. 中国10省区农村2岁以下儿童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34(7):682-685.

[4] 肖红,龚良晨,罗美华. 健康教育对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相关知识认知行为的评价[J]. 中国妇幼保健,2011, 26(24):3778-377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妇幼卫生司. 母乳喂养培训教材[M]. 北京:北京市新闻出版局,1992:2-3.

[6] 张悦,王惠珊,姚礼明. 医院孕期健康宣教对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1):56-58.

[7] 刘玉芹,赵洋,刘苗苗. 母乳喂养与被动吸烟对儿童哮喘及哮喘样症状的交互作用[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3,47(6):523-528.

[8] 沈莉萍. 产妇母乳喂养认知状态的调查与分析[J]. 上海护理,2008,8(3):39-41.

[9] 何春. 婴儿睡眠障碍与其喂养情况的关系[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13,9(2):190-192.

[10] 中国母乳喂养婴儿生长速率监测研究组. 中国六省经济较好地区城乡母乳喂养婴儿体格发育纵向比较研究[J]. 中华儿科杂志,2012,50(7):484-492.

[11] 王连英. 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后乳汁分泌的影响[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12,8(4):412-413.

[12] 赵艳秋,孙美农. 孕妇对母乳喂养认知情况的调查[J]. 中国病案,2012,13(7):72-74.

[13] 付肖冰,廉洁,施萍. 社区0~36月龄儿童家长对儿童健康管理知识知晓情况分析[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2,34(7):519-521.

[14] 于海静,罗阳,刘兵国. 内外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5):43-44.

巨乳义母篇7

关键词: 电动吸奶器 泌乳量 血清垂体泌乳素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 ,母乳喂养已作为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指标[1],其所含的各种物质最适合婴儿消化吸收,而且具有最高的生物利用率。能提高婴儿的免疫力,促进新生儿胎粪的排泄,婴儿充分有效地吸吮后能促进乳汁的分泌和产后子宫的恢复等[2]。母乳喂养对牙齿发育与保护及大脑发育具有一定益处。在促进婴儿智力和体质方面是代乳品无法替代的,然而由于产妇经历了孕期和产时精力和体力的大量消耗,及对分娩产生的紧张和恐惧,极易造成产后泌乳功能失调,影响乳汁分泌。产妇分娩后是否具有足够的奶量是决定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使用电动吸奶器辅助吸吮,解除产妇的痛苦,奶量增加,母婴都得到满足。现代医学认为血清垂体泌乳素水平影响泌乳始动时间并维持泌乳。笔者自2013年6月-2014年3月100例产妇予电动吸奶器辅助治疗,观察其对泌乳量及血清垂体泌乳素的影响,并设常规护理100例进行观察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3月住院顺娩的产妇200例,年龄23-39岁,孕周38-41周,均无妊娠并发症,内分泌失调及乳腺发育缺陷。随机分为2组,100例使用电动吸奶器,100例使用常规护理,对血清泌乳素和3d泌乳量进行比较。

1.2 方法

两组产妇均从产后6 h开始接受治疗,每天2次,每次20分钟。观察组使用电动吸奶器进行按摩吸乳。方法:治疗前用40~50 ℃热毛巾敷盖整个,避开,持续5 min,然后用吸乳器的护罩中央对准及整个乳晕,用双手固定,按on/of键开启,旋转钮选择舒适吸力,按水滴键切换为吸乳阶段,旋转钮选择舒适吸力[3]。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不做任何特殊处理。

1.3 观察项目

1.3.1泌乳量

优:哺乳后新生儿自弃,有满足感,安静入睡,有足够的尿量(每天小便6次以上)及一次软性大便,生后体重下降

良:哺乳后新生儿经常哭闹,小便每日4-5次,出生体重下降10%-12%。

差:小便

1.3.2血清垂体泌乳素

使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测定,分别测定每组产妇产后1d、产后2d,5min静脉血中垂体泌乳素水平。

2.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

3.治疗结果

3.1 两组产妇泌乳量比较

表1.两组产妇泌乳量比较

由表1可见,两组产妇泌乳量经卡方检验,P

3.2 两组血清垂体泌乳量水平改变情况比较。

表2. 两组血清垂体泌乳量水平改变情况比较

由表2可见,治疗组产后1d、2d垂体泌乳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4.讨论

泌乳早期血清垂体泌乳素和刺激有一定关系,使用电动吸奶器可以产生与婴儿吸吮相似的作用,使产妇的泌乳提前并且可使奶量增多,同时也减少产妇因泌乳少而引起的不良情绪如焦虑等,增强母乳喂养的信心。另有研究[4]报道,哺乳时对的吸吮和刺激对乳汁分泌作用巨大,当受到吸吮刺激时,由传来的感觉信号经传入神经纤维抵达下丘脑,可能通过抑制下丘脑多巴胺及其它催乳激素抑制因子,致使垂体催乳激素呈脉冲式释放,促进乳汁分泌,吸吮动作能反射性的引起神经体释放缩宫素,使乳腺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收缩,增加乳腺管内压,喷出乳汁[5]。但产妇产后血清垂体泌乳素水平受诸多因素影响,如睡眠、吸吮及运动可增加其分泌,而疼痛、焦虑及交感神经兴奋则抑制其分泌。

本研究结果显示,产后1d、2d治疗组血清垂体泌乳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由于产妇产后疲劳、疼痛、忧虑、兴奋等因素影响,加上早期产妇自觉无奶而不愿哺乳以及有些产妇扁平或凹陷者婴儿含吸困难以致喂哺次数减少,而导致刺激减少、泌乳延迟。

电动吸奶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效果明显,产妇乐于接受。其利用双韵律吸吮模式―原创理念,模拟婴儿自然吸吮韵律,以每分钟120个循环的快速抽吸刺激喷乳反射,然后以每分钟54~78个循环的较缓速抽吸频率可以轻柔而高效地进行吸乳。电动吸奶器在产乳初期,通过快速密集地抽吸刺激喷乳反射,刺激乳汁流出,使乳腺管通畅,可使产妇提早泌乳,乳汁流出通畅,增加奶量,预防乳胀,也可以帮助母婴分离的母亲及时吸空,保持泌乳,减轻乳胀的痛苦,同时还可纠正扁平和凹陷,预防乳腺炎的发生。

通过使用电动吸奶器,可以帮产妇提早给孩子喂奶,更好的满足母婴需求。

参考文献:

[1] Buoton V E Gielen AC,Faden RR, et al. Women in-tending to breastfeed predictors of early infant Feeding experiences.An J Prev Med, 1991, 7: 101.

[2] 吴梅华.242例产后奶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M].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12:52.

[3] 蒋莉莎.美德乐吸奶器对预防产后奶胀的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1 27(20) :3158.

[4] 乐杰. 妇产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98-98.

巨乳义母篇8

母乳营养成分及功能特点

新生儿一出生就需要合理的喂养,而母乳是最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天然营养品。任何一位学识渊博的营养学家都不可能创造出比母乳更适合于新生儿需要的代乳品。

初乳母分初乳、过渡乳与成熟乳。一般所指母乳为成熟乳,初乳一般指产前及产后5天的乳汁。呈灰黄色,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较多,含脂肪与乳糖比成熟乳较少,初乳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成熟乳高。含钠、氯、锌、碘多,有利于新生儿的成长。初乳含有丰富的牛磺酸,可促进小儿生长发育,尤其是含抗体丰富的蛋白质(IgA及乳蛋白),估计初乳除免疫、营养作用外,还有清理新生儿肠道的作用。初乳虽然稀薄,但有较多的特点。蛋白质的测定,产后第1天的初乳,平均每100ml含蛋白质8.84g,第2天5.96g,至第6天稳定在1.40g。产后的乳蛋白含量较高,以后逐日下降。产后第2~3天的初乳平均含蛋白质2.38g,远远超出成熟乳1.2g的含量。

初乳中免疫球蛋白含量较高,特别是免疫球蛋白A和乳铁蛋白,据测产后第1~2天最高,到第6天稳定。这些免疫球蛋白不易被肠道吸收,而是附在肠黏膜内,结合或中和病毒及毒素,避免了微生物与肠黏膜表皮的接触,阻止了感染的发生。所以新生儿早喂奶,可获得较多的营养免疫物质。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在初乳中所含量较丰富,均有防止感染、增强免疫的功能。微量元素,初乳中铜、铁、锌、碘的含量较高,以后逐渐减少。

综上所述,初乳中免疫物质含量高,能防止稚嫩的新生儿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应鼓励母亲尽早喂奶,以保证新生儿营养健康。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新生儿的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够成熟,易发生体温不升、体重下降及各种疾病。新生儿体温调节差,新生儿消化道面积较大,消化吸收面积也相对较大,肠壁的通透性较高,部分食物的蛋白分子能被吸收到体内,新生儿胃是横胃,易发生溢乳;新生儿肾小球滤过按体表面积计算仅为成人的1/4~1/2,肾的稀释功能生后不久与成人相仿,但浓缩功能差,排出同样重量的溶质新生儿所需水分比成人多2~3倍,新生儿肾的排磷功能也差,牛奶喂养者血磷偏高,使血钙降低,易发生低钙血症,新生儿的脑相对较大,其重量为出生体重10%~20%。生后头3个月发育快,胎儿时免疫球蛋白IgG可以从母体通过胎盘传给胎儿,但生后逐渐消失,免疫球蛋白IgA、IgM,则不能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因此新生儿易得大肠杆菌败血症及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再者新生儿非特异性及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成熟,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较弱,血清补体C3、C4、C5及不耐热因子均比成人低,白细胞的吞噬作用较差,对真菌的杀灭能力亦较低使新生儿易得各种感染。新生儿体液总量是体重的80%,每日液体总需要量为:生后第1天每千克体重60~80ml,第2天每千克体重80~100ml,第3天以上每千克体重80~120ml,电解质需要量:钠、钾每千克体重各为0.5~3ml。能量方面:基础代谢需要量约每日每千克体重50卡,总热量刚出生时约每日每千克体重75卡,10天后增至每日每千克体重100~120卡等。

母乳喂养的优点

新生儿每次肚子饿一哭,就需要吃东西,因为他未成熟的身体,是不适合等待的。而母乳可立即喂。母乳是和体温一样,这刚好适合于婴儿。且母乳是新鲜的。夜间喂母乳更方便,不需从冰箱拿牛奶弄热在拿着喂孩子。母乳易于消化,喂母乳很少有消化异常或吐奶现象。喂母乳使婴儿肠内产生帮助消化的益生菌。喂母乳的婴儿是很少便秘的,即使二三天不大便,排出来的粪便也是软的。喂母乳婴儿很少患皮肤病,他们很少有湿疹、或尿布疹等现象。喂母乳的婴儿很少发生呼吸道的严重疾病。吸吮母乳的运动,增进婴儿脸部形状的完美。喂母乳是一种自然的计划生育,根据医学统计,婴儿在9个月以前喂配方奶的妈妈怀孕的机会2倍于喂母乳的妈妈。喂母乳可预防患乳癌的几率。喂母乳可帮助建立母爱,婴儿吸吮母乳可刺激荷尔蒙等的分泌,增建感情。

人工喂养的缺点与危害

乳汁易被污染问题:人工喂养用动物的乳汁,从动物身上挤出奶,经过运输、储藏、加工,在这里各个环节中,动物乳汁都有被细菌污染的可能。

营养成分的含量与搭配问题:比如牛奶中含有较多酪蛋白,脂肪颗粒也大,矿物质过多等对小牛合适对人的婴儿不十分合理,牛奶中异体蛋白还易导致婴儿过敏反应。且牛乳中不含预防疾病的抗体和白细胞,婴儿易得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牛乳中盐分过多,维生素含量不足,铁不易吸收,钙磷比例不当,可致婴儿高钠血症、缺铁性贫血、低钙血症、抽搐痉挛等。

人工喂养婴儿易发生营养偏差,对经济条件较差家庭而言,很可能由于难以支付价格较高的奶类及代乳品费用,喂给婴儿较少的动物奶或代乳品,或者主要选用米粉来喂养婴儿,这样一来,易导致婴儿营养不良。另一种情况,婴儿家庭情况较好,可能过度喂养,导致婴儿营养过剩。还有的家长没很好掌握人工喂养方法与技巧,喂养方法不当,也会引起孩子营养偏差。

关于孩子的心理发育问题。母乳喂养孩子易安静,夜间很少哭吵,从长期观察看,母乳喂养孩子更聪明,这与母乳喂养时母子间皮肤接触,视觉接触所得到良好刺激。加上母乳中含有促进婴儿神经精神发育的物质有关。

其他问题:婴儿一天吃的牛奶量过多时,会引起消化不良,吃了未煮熟牛奶易引起肠道出血,而致小儿贫血。由于各种动物奶及代乳品中营养成分受生产厂家控制,一旦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其后果不堪设想。

上一篇:七步诗的作者范文 下一篇:万圣节的真正意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