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9-30 01:19:10

想念的诗句

想念的诗句篇1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①,竟夕②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③。

不堪盈手赠④,还寝梦佳期。

【注解】

①情人怨遥夜:相恋之人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

②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③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熄烛后但见月光满屋,更觉可爱;出户时衣衫润湿,始知夜露已重。怜,爱。

④不堪盈手赠:不能捧着满手的月光相赠。盈手,双手捧满之意。

【作者简介】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位至宰相。在位直言敢谏,举贤任能,为一代名相。曾预言安禄山狼子野心,宜早诛灭,未被采纳。他刚正不阿,后为奸臣李林甫所害,被贬为荆州长史。开元末年,告假南归,卒于曲江私第,谥号文献。他七岁能文,终以诗名。其诗由雅淡清丽转趋朴素遒劲,运用比兴,寄托讽喻,对初唐诗风的转变,起了推动的作用。

【关键词】

月夜怀念远人 混成自然 构思奇妙 意境深幽

【品读】

古人对月,有着深厚的感情,联想非常丰富。望月怀人,常常成为古诗词中的题材,但像张九龄写得如此幽清淡远,深情绵邈的,却不多见。

诗歌通过主人公望月时思潮起伏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远方之人殷切怀念的情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二句,寄景抒情,出句写景,对句由景入情。正因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就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之情。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诗着一“生”字,极为生动,这同张若虚“海上明月共潮生”诗句中的“生”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二句,是说多情人怨恨着这漫漫的长夜,对月相思而彻夜不得入眠。这是对诗中人由想象而返回现实,由望月而转身就寝的矛盾心情的表述。这里写出了多情人由怀远而苦思,由苦思而难眠,由难眠而怨长夜的种种连锁动作过程,也包含着有情人的主观感彩。这一声“怨遥夜”,包孕着多么深沉的感情!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二句,写诗中人因遥思远人,彻夜相思,灭烛之后,犹觉月华光满可爱,于是披衣步出室外,独自对月仰望凝思,不知过了多久,直到露水沾湿了衣裳方觉醒过来。这是一个因相思所苦的非痴即呆的形象。这一联貌似写赏月,实则写怀远幽思。月的清辉,最易引人相思,诗人神思飞跃,幻想月光能成为所思念之人的化身,身可与之相依为伴。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二句,写因思念远人不得相见,故面对月华情不自禁地产生把月赠送远人的想法。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痴念,但借此更衬托出诗人思念远人的深挚感情,使诗的怀远更为具体、更有含蕴。诗便在这失望和希望的交集中戛然收住,读之韵味深长。

【名句积累】

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译文: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天各一方,此时此刻却能够共享这美丽的月色。

想念的诗句篇2

《无题》(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李商隐晚唐诗人。擅写七律,七绝,尤以“无题”著称;

作品集为《李义山诗集》,此首《无题》是一首爱情诗。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表现忠贞,执著的爱情,抒写了男女双方深挚的相思之情。

二、课文串讲

全诗分为四层。

第一层:1—2句。描写离别之情。

第二层:3—4句。运用比兴手法,述说离别之后,自己情思难断,哀愁不已。

第三层:5—6句。设想对方的思念之情,年华流逝,孤寂难眠。

第四层:7—8句。借神话传说表达自己要去探望对方的心愿。

三、词语解释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晓镜:拂晓照镜但:只;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相见的机会很难,离别时更难分手;暮春东风吹得无力,百花逐渐凋残。

学习要点:

1、这是一首七言律诗,爱情诗;

2、重点掌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句的含义。

所用比兴句。蚕“丝”用谐音,比喻相思;腊“泪”比喻眼泪,表示无穷尽的思念。

3、说明“晓镜”一句由自己推及对方,在表达感情方面的作用。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两句是在设想对方。其作用有:(1)设想情人也在思念自己,更加强自己的无限思念;(2)转写对方,也表现出自己对情人时时刻刻挂在心中。

重点段落分析:

全诗。

《蜀相》(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杜甫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其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转衰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有“诗史”之称。

杜甫诗歌的风格是“沉郁顿挫”。

本诗属于七言律诗。

主旨:

作者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三国时蜀汉开国丞相诸葛亮祠堂,对诸葛亮历史功绩和忠心为国的精神给与热情地肯定,对其“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给与高度同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在国家动荡之阶,未能有所作为的感概。

课文串讲:

前四句描写景物。首句设问句,表示自己崇拜已久,来到成都,急于往访的心情。“自”“空”两字,表明物是人非,人们已经忘记诸葛亮了。

后四句抒发感情。“三顾”是明君求贤,“两朝”是贤相图报。最后两句是感叹诸葛亮大业未成,也寄托自己的感叹。

词语解释: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几次开济,开创基业,匡济国家。

出师未捷身先死。捷:成功。

学习要点:

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前四句描写景物,但景中有情。寓情于景。五六句叙事,内中也含着感情。最后说出自己的理想,愿望,发表了议论。

颔联对丈工整。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映阶”对“隔叶”。“阶”平声,“叶”仄声。“碧草”对“黄鹂”,“草”平声,“鹂”仄声。

重点段落分析:

想念的诗句篇3

诗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即重阳节。因为“九”是阳数,所以叫重阳节。古代风俗:每年重阳节,人们都把茱萸插在头上或身上,登山饮酒,据说可以避灾疫。“忆”是思念的意思。“山东”,指华山以东的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并不是指现在的山东省。当时王维正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考取功名,离家在外,在重阳节这一天,思念家中的诸兄弟,因而写出了这首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独”,单独,孤身一人;“异乡”,他乡,远离家乡的地方;“为”,作为;“异客”,在他乡作客。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独自一人客居在他乡作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逢”,遇到、碰到;“佳节”,欢乐愉快的节日;“倍”,加倍的意思;“亲”,“亲人”。这句诗的意思是:每遇到佳节“我”就加倍的思念亲人。因为佳节一般都是亲人团聚的时候,此时,诗人却身在他乡,所以特别思念自己的亲人。“遥知兄弟登高处”。“遥知”,遥远地料想;“登高”,旧时重阳节人们都要登上高处;“处”,地方。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在遥远的地方料想到兄弟们一定登上了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遍”,都;“插”,插上;“茱萸”,一种有浓烈香味的植物,又名“越椒”、“艾子”。南方风俗: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身佩茱萸,登上高处,可以避灾祸。这句诗的意思是:他们都插上了茱萸登上了高处,却少了“我”一人在场。

这是一首怀念亲人的诗。古代一个人到外地去客居,没有人关心他,是很孤寂的。特别是碰到过节的日子,见到别人全家欢聚,会更加想念自己的亲人。诗的后两句不说自己的情况,而是想象兄弟们在一起登高的情景;不直说“我”思念自己的兄弟,或兄弟思念“我”,而是用兄弟们一起插上茱萸去登高的时候,单单缺少“我”一个人来衬托,使情意更加深远。

由于这首诗的情感内涵非常丰富,所以只有在充分理解和掌握该诗所蕴含的深厚情感的基础上,才能正确朗读和讲解这首诗。笔者认为,关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朗读应该如下进行。(注:单斜线“/”表示轻微的停顿;双斜线“//”表示一般停顿;着重号“.”表示逻辑重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朗读诗题时,教者要注意朗读节奏的指导。“九月九日”后面要有较小的停顿;“忆”字用重音读,停顿时间要稍长一些;“山东兄弟”要读得重一些。诗题可读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的前两句表现了诗人寂寞、冷落、凄凉的心情。读的时候语调可以偏低,速度要放慢,用以抒发、烘托出作者对亲人深沉的怀念。两个“异”字可读逻辑重音。“倍”是感情重音,可以用重读的方法来处理。“独在异乡”和“每逢佳节”后边要有较大的停顿;“为”和“倍”后边作小的停顿。前两句可读作: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后两句是诗人的遐想,因此可以把节奏放慢,“遥知”后边要有较大的停顿。要引导学生根据诗意产生恰当的想象,使学生们眼前能呈现出这样的场景:兄弟们正在登高望远,欢快地畅谈着,尽享着手足之情,此时却偏偏缺少一个人,而这个人正在远离家乡的地方独自徘徊着。他时而凝思,时而翘首远望,时而喟然长叹。“登高”,可读逻辑重音。“少一人”,是情感重音。它表现了诗人不能与亲人团聚时那种无可奈何和异常遗憾的心情。后两句可读作: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想念的诗句篇4

【关键词】《诗经》;内容简析;艺术特色

原文: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一、主旨

全诗以一个随周公东征三年的战士的口吻,写他在历经无数苦难后,得以生还,终于可以归家,以及在他归家途中,因思家心切而不时想像因战争破坏带来的故乡和自家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对家乡的思念。

二、内容简析

首章即写战事已结束,即将归家,以及作战时的异常艰辛。“裳衣”即日常所穿家居所穿的衣服。“制彼裳衣”即说要制作回家的衣服了,而“勿士行枚”即说不再作行军衔仗之事,意为不再打仗。从这两句我们可以看出,战事已结,归期已定,也就是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接下来的两句“蜎蜎者蠋,烝在桑野”用对比的手法以众多野蚕在桑野爬行,象征战士长期在野外露宿。“敦彼独宿,亦在车下”写出战士缩在战车下,极寒交迫,不避风雨,由此可见,行军之路,异常艰辛啊!

第二章主要写归士对故乡荒凉景象的想象,而这荒凉的景象(如荒芜的土地,人烟稀少的乡村)正是由令人憎恶的战争造成的。再一次地映衬主题:思乡,反战。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呢?“伊威在室,蠨蛸在户”此两句写的是诗人想象自己长期出征在外,妻子独自在家经常闭门塞户,不通空气,没有阳光,室内十分潮湿,致使潮虫肆虐。而正是因为自己长年在外,无人出入门户,便有蜘蛛织网封门(“户”即门,“室”指室内)。“町畽鹿场,熠耀宵行”此两句写的是壮丁大都被拉去服兵役,致使土地无人耕种,甚至已印满兽印,成为野鹿所来往的场地,而且鬼火(即磷光)在夜间流动,其光甚盛,极言农村的荒凉景象。以上四句写的是对生产,生活的破坏,表达反战的情绪,当然也有思念家乡的成分,不然也不会想象家里的各种景象了。“不可畏也,伊可怀也”此两句写不论如何荒凉,那都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家乡啊,对她的怀念,不是荒凉景象可以停止的。牛运震曾说它“一反一正,自问自答,便令通节,神情跳舞”,表达对家乡的无限想念。

第三章:想象初归到家之情景。清·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此章是妇念夫之语,还是很有道理的。此章中,归士(即作者)从妻子的角度出发,写妻子对自己的想念,正衬托了战士自己对家中妻子的想念,从侧面写起,含蓄隽永。后世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用的也是此种手法。“鹳鸣于垤,妇叹于室”写出妻子看到垤上的白鹳夫妇长鸣起舞的欢乐景象,又看到冷清无人的穷屋陋室,这鲜明的对比更加勾起她对丈夫的无限思念,呼唤丈夫早日归来。“鹳鸣于垤”一句运用了比兴这一《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用鹳在蚁穴边叫引出了下文妻子在家中叹息。“洒扫穹窒,我征聿至”,可能是夫妻之间的心有灵犀吧,妻子想着夫妻不见已有三年了,过了那么久,战事也该结束了,丈夫应该快要回来了,遂填补坑洼不平的地面,打扫干净屋室,等待远征归来的丈夫。“有敦瓜苦,烝在栗薪”则是以瓜苦象征心苦,写出望眼欲穿的妻子盼望远征归人的那种出苦苦等待却又不知归期的心情。另外,瓜和栗薪都是古代行婚礼时所用,以结婚是的物品引起下文回忆妻子初嫁时的情景。“自我不见,于今三年”,虽浅白平易,然而,生存缱绻依恋尽在其中。

第四章主要回忆新婚时的热闹景象。姚际恒云:“凯旋诗乃作此香艳幽情之语,妙绝。”最后一句“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是诗人自问,给诗人自己也给读者留下一个可以无限想象的空间。贺怡孙曾说“此章诗语极热闹,而诗情最闲冷,其妙趣全在‘其旧如之何’五字”。以人之常情,旧不如新,但常言道:久别胜新婚,诗人以“其新孔嘉”挑起下句,实际是以“其旧如之何”点动上句。

三、写作特色

1. 《东山》之雨贯穿全篇。首章班师遇雨,次章长途遇雨,雨中想象的景物更添战争之哀,思乡之愁。其实,从头至尾只是途中遇雨,点点诗于是尽被雨打湿。

2. 运用叠词,叠句,叠章手法。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具有节奏美,音乐美,增强浓厚的抒彩。

3. 第三章运用了反玄手法。从妻子的角度,侧面写起,从细节描摹。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衬托自己对妻子的思念,含蓄隽永。

4. 比兴手法的运用。“比”如“蜎蜎者蠋,烝在桑野”;“兴”如“鹳鸣于垤,妇叹于室”。

5. 战士以对故乡和亲人的想象叙述全诗反衬出生活的真实。

四、总结

《东山》全诗选择了一个最佳角度,在路上,在回乡的路上。这条路如此远,如此长,载满了三年的思念;又如此短,如此近,窥见的所有风物。远远近近,短短长长之间,容纳了人生无数苦乐悲欣。而思念中的一切,想象中的一切,虽因战争创伤而幽冷凄楚,却又因思念而可怀可想。

【参考文献】

[1]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6.

[2]陈子展.诗经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496.

想念的诗句篇5

我一句一句地背给他听他一句一句地跟着背,看起来很认真的样子。我每背一句他都会很认真地听,好像在找什么窍门。然后就会很宏亮地跟着背出来,我教他背了几遍渐渐地他就自己会背了。主动要求自己背给我听。很流畅地背下来了。弟弟现在的样子很可爱 。

我看着他现在的样子,渐渐地想家了。想我们的老家,想和爷爷的生活。我很清楚地记得这首诗就是爷爷教给我的。当时我也是很小回家时,都会拿着一本书回家。因为我知道爷爷会给我讲那里故事。那天,我也是带着一本古诗词去的。我清楚地记得他也是翻开第一页,也是教我背这首诗。爷爷带着他的老花镜一句一句地教我背。而我呢,托着腮,坐在爷爷旁边。认认真真地听着爷爷读。那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直盯着那首一个字都不认识的诗。爷爷每说一句我都能记住。爷爷说一句我就背一句,我每背一句爷爷就会露出他那灿烂的笑容。爷爷教我了两遍我就会了。还高兴地要背了爷爷听呢。当时我很自信的样子。很自豪地背给爷爷听!背玩了,爷爷就会给我鼓掌。渐渐地我也爱上了背诗。

今天再次听到这首熟悉的诗。好像听到了李白那发自内心的感慨!在这个宁静的夜晚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乡,想起了我那段美好的童年生活。想起了我那位慈祥的爷爷。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现在真正的领悟到了这句的内涵和诗人的感受。

想念的诗句篇6

一、感知层次:

1.了解有关《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涉江采芙蓉》。

二、感受层次:

1. 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2. 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三、感悟层次:

1.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

2.古诗中“思乡怀人”情感的审美价值。

【教学重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情感,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设想】

1.教具:多媒体。

2.教法:诵读法、讨论法、赏析法。

3.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文

(投示:“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萧统《文选》,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诵读感知

1.多媒体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试背诵。

3.提问:诗歌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是谁?

(诗歌中出现可能是“思妇”也可能是“游子”形象。以下我们是从“思妇”的角度来鉴赏。)

三、 鉴赏品味

1. 朗读“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一句,思考: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在什么环境下登场了?她要做什么?

结合多媒体图片明确:抒情主人公在芳草萋萋的江边出现了,她要去采摘芙蓉花。

2. 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作用?

讨论、交流: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3.朗读“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两句,回答:

提问:抒情主人公采芙蓉花做什么?

讨论、交流:送给“所思”之人。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邶风·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明代郭登《送岳委方还京》:“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陆凯《赠范晔》: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又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甚至是红豆,都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既可以传达对亲朋的关怀和思念,又可以寄托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提问:这两句的语气如何?在诗歌结构上具有什么作用?

讨论、交流:自问自答,语气缓和。

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4.朗读“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两句,这两句里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交流:“旧乡”“长路”。

“旧乡”在“漫漫”长路的那头,看不到也望不着,“旧乡”的爱人此时也正凝眸相望吗?相爱却不得相见,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句将“远道”意思说尽。

提问:全诗其他六句都可以理解成“思妇”的语言,唯独这一句像“游子”的口吻。你能试着理解这一句吗?

讨论、交流:这两句的“视点”仍在江南,表现的依然是那位采莲女子的痛苦思情。不过在写法上,采用了“从对面曲揣彼意,言亦必望乡而叹长途”(张玉谷《古诗赏析》)的“悬想”方式,从而造出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

5.朗读“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两句,思考: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讨论、交流: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读完这首诗,你认为这首诗的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讨论、交流:思妇对远在外地的游子的思念。(或:游子思念爱人 、家乡的思想感情。)诗歌前四句描绘一位思妇采摘芙蓉花送给在外的游子,却又无法送到的情景,以乐景写哀情,间接表现了思妇对游子的思念之情。五、六两句采用“悬想”的手法,设想游子在外的情态,表现思妇的痛苦思情。最后两句先叙述了“同心离居”的生活现状,后直接抒发无尽忧伤之情。

四、 问题探究

1.古代诗歌从情感上大致可以分为这几类:思乡怀人之绪、怀古伤今之悲、羁旅闺怨之愁、怀才报国之愤、边塞征战之壮、即事抒怀之慨、隐逸出世之恋、吟山咏水之美、描花绘鸟之趣等。《涉江采芙蓉》属于哪一类?(明确:思乡怀人之绪)

2.说说同学们知道的“思乡怀人”的诗歌。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讨论“思乡怀人”诗情感的审美价值。

提问:朗读上面的诗句,你是不是觉得它们很美呢?为什么?

讨论交流:(1)借助优美的形象来表现美好的情感。

(2)唤起人们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普遍的、美好的情感。

五、拓展阅读

我们一起看看《古诗十九首》中的《庭中有奇树》一诗,谈谈这首诗和课文在抒情上有何异同?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六、板书设计

涉江采芙蓉

(作者单位:安徽省无为襄安中学)

想念的诗句篇7

一、创设情境,品味意境

古诗词鉴赏一般都从诗词语句的情景描述入手,很多古诗词也都包含着情景描述的语句,但情景描述一般都较为生涩难懂,学生不懂具体情景描写,就难以理解诗词想要表达的真正情感。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设类似的情形,引导学生们品味诗词蕴含的意境之美。

比如,我在讲解苏教版初中语文《水调歌头 》一课时,让学生们诵读全文并举手回答:苏轼想要通过这篇词表达怎样的情感时,学生们迟迟不能做出回答。原因就是部分学生无法根据词中的语句去体会词人当时的思想感情,但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月亮”是浪漫的代名词,能够让人想到中秋节全家人团圆在一起,也能够代表一个人光明磊落的人格。那么到底是怎样的呢?我引导学生们闭上眼睛想象“诗人手里拿着酒杯,举头遥望明月,想要飞到宫阙,又恐惊天上人”的情景,再为同学们讲解了当时“苏轼外放到外地当官,但又想要为国出力”的实际背景,学生们很快就体会出了苏轼当时“即使外放当官,但仍时时刻刻挂念朝廷、想念家人”的心境。

通过创设相应的情景,引导学生们去想象诗人所处的场景以及当时的心境,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学生们很快就能体会出诗人的心情以及诗词中描写的意境之美。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这样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们代入思考的方式,培养学生们的诗词鉴赏能力。

二、自主感悟,尊重个性

在创设出情景模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们自主思考,进而使学生们产生对学习古诗词浓厚的兴趣。在这样创设情境和自主感悟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不仅能够充分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欣赏诗词描写的意境之美,而且对于提升学生们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将有很大的作用。

比如,我在讲解苏教版初中语文《十五夜望月》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们诵读全诗并用自己的语言描写诗中的情形。有的学生回答全诗的前两句都是写景,虽然没有直接写出时节,但我们可以从“地白”、“冷露”、“湿桂花”等词语,看出诗人描写的时节偏冷,也用“地白”一词点明了题目中“十五夜”,十五的月亮映白了庭院中的地面;也有的学生回答说诗的后两句直接点明了时间与气候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如“月明”就表现出今天晚上的月光皎洁,是月圆之夜的象征,而“秋思”一词,又点明了此时的时节正是秋天无疑。综合以上的描述,我鼓励学生们进一步思考此情此景下诗人的思想感情。虽然学生们对于情景的描述不同,但都较为贴切诗人此时的心境,正是“独自一人在外,月圆之夜思念家乡”这一感情。

虽然学生们对于诗中描写的情景解释的不同,但是他们对于诗词大意的理解没有偏差,由此可见,鼓励学生们自主感悟,尊重学生们个性的体现,对于实际学习不仅提升兴趣,而且对诗词大意理解也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链接生活,学用结合

想要进一步理解诗词大意、体会诗人思想感情,学生们还要有相同的生活体验,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去体会,与此同时,也要试着运用自己学过的古诗词去描述不同的心境。而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们链接生活,并将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边学边用、学用结合,这样才会将所学知识记牢,并能够融会贯通。

比如,我在带领学生们鉴赏苏教版初中语文《卜算子・咏梅》一课后,学生们学会了用诗词表达对梅花的敬爱,如用“俏也不争春”表现梅花不爱争抢、淡然处世的高雅姿态。接着,我带领学生们去公园观赏各种各样的花,要求学生们用学过的诗词来表达自己喜欢的花的不凡之处。有的学生喜欢的是桃花,便引用王维的诗句“桃红富含细雨,柳绿更带春烟”来表达“桃花”与“细雨”结合的那种似说还羞的妩媚姿态;也有的学生说最能表现思念之情,若是思念自己的亲人好友,那么就要应景的说上一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知识只有在熟练的运用中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诗词本来就来源于生活中,学生们只有结合实际生活去体会诗词的描述之美,才能熟悉诗词表达之法,也才能更进一步的了解诗词的意境之美。

由此可见,学生们想要学好古诗词,充分体会古诗词蕴含的词语之美、意境之美,必须要想象出适当的情景,细细品味,还要设身处地的进行自我感悟,去体会诗人心中想要表达的情感,更要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达到“会学诗词,也会用诗词”的水平,进而提升学生们的鉴赏诗词的能力。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元的教学方式进行引导,并要注重学生们自主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从诗人的身上学到对自己有益的知识。

想念的诗句篇8

初唐诗人王昌龄提出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中国古代诗词特别讲究言外之意的意境美。诗词的意境在于由外而内的描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运用触景生情、托物言志等手法,抒发诗人思想,可谓是“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痕。巧者则有情于景,景中情”。

在抒感的认知模式中,中西方存在差异。西方往往把重要的部分放到最前面说,不重要的部分放到后面说,呈现焦点背景的认知模式;中国人遵循事物的发展顺序,时间顺序、因果顺序,更加喜欢欲扬先抑,所以在描写事物时往往有很多铺垫,把最终强调的东西放在末尾,呈现出背景焦点的认知模式。所以将焦点-背景理论应用于古诗词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赏析诗歌的义无穷境界。

一、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首诗是以背景焦点背景的方式表达感情的。这首诗通过对诗人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又有异乡异客的情感表达,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首句就写出做诗缘由。节日的到来更加会让诗人回忆过去,思念亲人。诗人没有表达直接,表明自己的身份。诗人以“独”字开篇,开始就刻画出自己孤单、孤独的形象,又传达出主人公孤寂、凄凉的心境,它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叠用“异”字,越发强调了自己溢于言表的孤独之感,、悲凉之情。“独”和“异”都是为第二句的“思亲”做铺垫。为何如此悲伤呢?原来是思乡之情造成的。第二句的“异乡孤独”空间感是从“倍”字开始被打破的,它打破了“佳节”的特定时间限制,思乡思亲是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而“佳节”只是让这种情感得到集聚、放大、爆发的导火索。“倍”字写出重阳佳节身处异乡的孤独感受,与周围热闹、欢乐的场面做对比,使作客他乡、孤独寂寞的游子形象更加生动鲜明,使“思亲”这个焦点更加突出。

后两句诗主要采取互换立场的方式,典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描写。诗人想起从前的重阳节,都会和兄弟相聚一起登高、佩戴茱萸、消灾祈福。诗人在这里通过回忆每逢重阳都会与兄弟佩戴茱萸、登高这一具体细节的描写,而今年相聚一起登高的兄弟独独缺少了自己,用这种遗憾的心情来反射自己的思乡思亲心情,更使人感到诗情真挚,委婉动人。自己从重阳佳节回想到故乡的亲人朋友,同时想到他们也会在“插茱萸”时知道“少一人”,思念自己,从而深刻地说明手足之情,深化了思乡之情。这种联想表面看起来很是平静,其实这种感情更是深沉。自己的孤寂、悲伤不能很好地说明思亲程度,但如果把别人对自己的思念建立在自己以前的悲伤上,思亲的激流更是深不见底。

诗人注重时空交替、环境描写、情境联想、对比烘托,把这种异乡异客的孤独感和思亲之情推向了高潮。诗人在诗歌中塑造的典型形象其实就是背景,思乡就是诗人表达的焦点。王维实现了时空的交换,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高深境界。有人曾经说过,自己的悲伤不算是真正的悲伤,为他人的悲伤而悲伤的人,才算是真正的悲伤。自己兄弟的登高看似和诗人不相关,实则烘托了诗人自己的思亲悲伤。自己的思亲可能只是独角戏,但是如果亲人在重阳节也在同时思念自己,这种情感的互通,使自己的思亲悲伤得到应和,这种悲伤是溢于言表的。诗人在景和情、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之间的融合,实际上就是由“背景”逐渐走向“焦点”的过程。

二、以清代诗人徐兰的《出居庸关》为例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如果说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朝重阳热闹之景中的思亲之情,那徐兰《出居庸关》则演绎了北方荒漠景象的悲壮之情。徐兰在康熙三十五年随帝征讨漠北噶尔丹,途径居庸关,从居庸关到归化城途中作《出居庸关》。由于有边塞生活的独特体验,诗人把边塞时的所见、所听、所感寄托在诗歌中。

首先,这首诗介绍了居庸关的地理位置:靠山临海、古时边境要地。次句描写了随军途中的感受:大风呼呼,天气严峻。戍守边关的城楼上的风更大,都把旌旗吹翻了。首句写静,次句写动,写出了居庸关的雄壮气势。前两句诗对环境描写与氛围渲染的表现是非常成功的。它既强调了居庸关地处偏僻,地势严峻,又强调了天气和环境恶劣。诗的前两句写关外的外部环境,作为“背景”,是为后面两句诗中所表现的戍边将士思乡之情做铺垫。

第三句重点刻画了士卒出关时的感情。关内桃花烂漫,春光乍泄,甚是一番生机勃勃之景,而关外却寒风刺骨,雪花飞舞。“马后桃花”与“马前雪”,在这里“桃花”和“雪”表面看是意象的对比,更深的还有颜色的对比、心境的对比。以马喻人,这不仅是关内外景色对照,更是如桃花般温馨的家乡生活和如雪般寒冷的塞外生活的对照。差别性的比较蕴含了将士的思乡情感。这是为后面的“回头”做铺垫。这种强烈的反差,怎能不让出关的士卒回头看看自己曾生活的美丽的家园呢?这首诗的精妙在于“回头”,语义双关,一方面是思念家乡,另一方面也在回忆曾在家乡的自己,回首人生。诗人通过对主观感受和客观意象的精心组合,让这首诗带有强烈的画面感和空间感,不仅表达了诗人自身的情感,而且暗含了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在读者中产生了经久不衰的艺术表现力。

这首诗运用对比、双关的手法,对事物进行细致描写,都是为了突出思乡这一焦点的。其中,诗人注重士卒心理活动的描写。诗人把士卒置于特定的环境中,士卒随着环境的改变也有着相应的变化。在保卫家园,建立功业时,士卒一往无前,“争”做勇士,豪情万丈;可是在面临即将出关时,想到远离亲人和故土,不免“回”首看看生养自己的地方,充满留恋。这首诗描绘了士卒保卫家国的豪情与思念故乡的柔情,这对矛盾情感和谐统一,使士卒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诗歌与诗人是密不可分的,诗人都会借诗表达志向或感情。每句诗都只是传达情感,容易引起情感的滥觞,也会使这种情感没有依靠和支撑。所以诗人往往用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描写,实现铺垫或烘托的效果,会让诗歌获得更大的内涵。这些典型意义的事物其实就是背景。背景中的事物可以是一系列的时间、空间,也可以是独立的外在形象个体,不管在组合这些事物中运用何种手法进行表现,都是帮助诗人表达某种观点、思想或情感的。这就是诗人的目的,也就是焦点。古诗的意境在于读者能够随着诗人所写,切身体会到诗人的所知、所悟、所感,从而实现读者和诗人从客观世界到主观世界的精神共鸣。

上一篇:雨巷诗人范文 下一篇:下雪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