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柿子范文

时间:2023-10-27 20:02:38

软柿子篇1

从4月份的出口统计数据和广交会来看,情况并不乐观。不过,越在严峻的形势下,就越要增强自己的信心。为此,在现阶段的制成品出口贸易尚未全面复苏的情况下,十分有必要在局部范围内寻找相对亮点。应当看到,现阶段中国制成品出口价格水平是否适宜,决不能单纯看价格的涨跌,还要看到与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贸易量变化。从这个角度出发,对现阶段中国制成品出口价格水平的评价可以有如下四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价量双增类型。作为当今世界贸易大国,如果要想成为贸易强国,就必须立足于转变出口增长方式,既要努力增加出口制成品的附加值,又要发挥出口贸易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不过,现在毕竟是全球金融危机肆虐的时期,能够实现价量双增的制成品出口贸易自然“稀有”一些。从2009年2月的情况来看,只有非合金钢平板轧材、汽轮机、音像录制及重放装置、医用诊断装置等极少数类别的制成品出口贸易属于这种情况。

第二种类型是价升量减类型。从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的角度来看,靠缩量保价的模式来提升制成品出口的附加值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项,但要有一个“度”。从2009年2月的情况来看,对“度”的把握大体可以再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方面,现阶段有些类别的制成品出口价格上涨幅度比较大,而出口数量虽然有所减少,但收缩幅度并不明显。对于具有这种特征的制成品出口贸易,还是要立足于支持和鼓励,能够尽快实现价量双增固然十分理想。可是,如果因暂时的客观原因难以如愿,保持这种状态也难能可贵,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更要抓住一切机会提高制成品出口的附加值。其中,钢轨及铁道铺轨用钢铁材料、首饰等少数类别的制成品出口贸易属于这种情况。

另一方面,现阶段更有许多类别的制成品出口价格上涨幅度并不是很大,而出口数量却有较大幅度减少。目前,“保增长”是各项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不能不顾客观条件片面追求曲高和寡,而是应当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当前,属于这种情况的制成品出口贸易比较普遍,其中,包括棉机织物、玻璃、钢铁型材、工具、农业机械、土木工程机械、纺织机械、印刷机械、金属切削机床、办公机械、照明装置、钟表等种类。

第三种类型是价跌量增类型。前些年,中国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张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这种模式,而这种模式基本上又等同于粗放式增长。当然,面对着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我们也有一个把握分寸的问题,这就是要讲求先生存,后发展。从2009年2月的情况来看,在把握“分寸”上大体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方面,现阶段有些类别的制成品出口价格下跌幅度比较大,而出口数量的增长并不明显。对于具有这种特征的制成品出口贸易,还是要将注意力转向提高产品附加值方面。具体来看,初级形态苯乙烯聚合物、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医疗器具、乐器等部分类别制成品出口贸易属于这种情况。

另一方面,现阶段有些类别的制成品出口价格下跌幅度并不是很大,而出口数量却较大幅度增长。对于具有这种特征的制成品出口贸易,面对着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适当采用价格竞争战略不足为怪。具体来看,医药品、非电动发动机等少部分类别的制成品出口贸易属于这种情况。

第四种类型是价量双减类型。制成品出口即使价量双减,出口企业还要去做,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保存生产能力的长远考虑。应当看到,“出口转内销”使出口企业自身的规模经济优势依然得以保留,原材料价格的下降也有助于出口企业控制成本,无疑增加了出口企业的生存机会。具体来看,皮革、化纤织物、钢锭、镍、造纸机械、电视机、光学仪器等若干类别的制成品出口贸易属于这种情况。

就中国的出口贸易发展方向而论,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是必由之路,可是,面对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市场容量的萎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短期内过于强调制成品出口价与量方面两全其美并不现实。不难看出,按照SITC的3位数编码分类,在全部161个税号的工业制成品中,只包括7个税号的价量双增型,占4.3%。既然绝大多数制成品出口难以做到两全其美,那么,现阶段出口企业就有一个取舍的问题。实际上,无论是保价优先还是保量优先,都仅仅是出口企业的选项。至于选取什么,出口企业自然很清楚,肯定要体现出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现在看来,侧重于保价的出口企业要明显多于侧重于保量的出口企业。按照SITC的3位数编码分类,价升量减类型和价跌量增类型的种类分别包括94个税号和15个税号,各占58.4%和9.3%。除此之外,近期还有45个税号的制成品出口出现了价量齐跌的情况,大约占28%。对此,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如果出现价量齐跌主要原因在于自身经营与政策方面,那么。也就是一个“亡羊补牢”的问题。可是,如果价量双减的出现的确因为外部环境所致,就一定要立足于“算大账”,既不要在国际市场上去盲目逞一时之勇,也不可因一时的价量齐跌而失去信心。

软柿子篇2

一时间,“延长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养老金并轨”等与养老金改革相关的话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热议。

如何“完善社保待遇与缴费紧密联系的激励机制”,以便确保说服人们“自愿延长养老缴费年限”?很多人认为,养老改革最大的共识其实应该是“公平”。不从根本扭转养老公平性与福利性的差别,任何向退休人员分摊负担的改革措施,注定只会让弱者更弱、强者更强。养老金并轨如此,延长退休如此,延长缴费年限更是如此,养老改革不能总“捏软柿子”。

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要难

1000万公务员是否与3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同时参与养老保险并轨,这已经成为养老保险制度顶层设计面临的一个焦点。“这个问题不解决,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无法有效推进。”一位参与养老保险制度顶层设计方案评议会的专家表示。

另一位与会专家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公务员是不是进去是个很大的障碍,如果公务员不进去,事业单位和企业合并比较困难。”

中国的养老金实行双轨制,企业职工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公务员和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根据《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中国2012年普通城镇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占退休前工资的比例)只有30%左右;而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用个人缴纳养老保险,养老金替代率高达80%至90%。如此差距悬殊的养老金待遇引起社会的强烈不满。

“目前社会上反映比较强烈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养老金待遇方面,由于双轨制所导致的待遇差距过大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近年来人大、政协两会之前和期间反应比较强烈的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仪式上称,“这个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要高度重视和采取必要措施解决的时候了,不能再拖下去了。”

从2008年开始,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省市先期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并轨试点。但时隔五年,基本没有实质性动作。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称之为“失败的试点”。

试点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并轨难度大。根据社会福利的“棘轮效应”,任何国家的养老金都是增加容易、下降困难。这使得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面临一个两难的困境:如果不并轨,一方面社会的不满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积累下去以后改革的难度会更大。如果并轨,要动这几千万人的奶酪,是件相当困难的事。

正如总理所言,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要难。

在养老“并轨”这样的问题上,固然要拿出成熟的方案,设计出现实可行的路径,但是,也应该用勇气和智慧,以实现改革的突破。

新华社报道,有权威人士向记者透露,养老改革顶层设计有望年内完成并上报给决策层。这项由人社部等部门负责制订的改革方案涉及养老“并轨”、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退休年龄调整等多项重大问题。

养老改革最大的共识是“公亚”

有专家曾质疑的,“最低缴费15年,(女职工)到了50岁就可拿退休金,活到75岁,那就是拿25年的养老金。缴15年,拿25年,这个制度可持续吗?”

我国目前规定的养老保险(放心保)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很多人二十几岁就参加工作,工龄可达二三十年,实际缴费年限远远超出了15年。虽然与“延迟退休”、“推迟领退休金”等养老新论相比,“延长缴费年限”对公众的“剥夺性”要温柔很多,看起来阻力更小些,但实际上面临的问题依然棘手。首先,现行的年限——15年已经明确写入了社会保险法,修改年限面临程序合法的问题。其次,缴费满15年就停缴的人,很大一部分是社会非正式部门的人员,增加缴费年限无疑将增加他们的经济压力。

然而,不管是延长退休年龄还是延长缴费年限,都是试图从增收减支的角度,填补社保资金的窟窿,缓解账户支付的压力。需要看到的是当前养老制度,存在公平性与福利性两大差别,让普通退休人员产生相对剥夺感。一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时的替代率可达80%至90%,而普通企业职工的替代率则低于50%,保障成长有很大的差别;二是养老金征缴的多轨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由公共财政承担部分,甚至公务员无须缴纳统筹,养老身份背后的公平感也没有得到应有弥合。并且,他们的养老金并不参与社保统筹,使得养老金盘子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供血来源。同时,我国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仅为10%左右,福利的成色弱,且增长幅度低于财政收入的涨幅,公共财政在社保中的托底功能得不到相应的体现。

早前,有人拿发达国家的例子来说明延迟缴费的可行性,比如欧美,欧美等发达国家养老缴费年限一般大都在40年左右。但要注意的是欧美的养老很完善,最重要的是,社会投入这块也做得很实很足。德国与美国政府投入占比分别为55.5%和30.2%。而反观我国政府社保投入仅占财政的7.5%。诚如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曾指出的,“养老金存在巨额债务缺口,实际上是长期以来政府财政对社保投入太少累积而成的”,“要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应该加大财政投入。”

在人社部辟谣之前,《新京报》10月20日的社论也注意到这一点同时表达了一种担忧:“以延长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来说,虽然这是重要国际经验,但当听到延长的新闻,网上质疑声还是很多。这也是一种提醒,在改革设计阶段,不妨就多一些公开说服和征询意见,在公共讨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共识。”这种担忧不无道理,在“开门决策”已渐成惯例的背景下,任何改革都需要和多数民众达成共识。

与《新京报》对闭门决策的担心相比,《广州日报》10月21日的评论员文章也算是为“延长缴费年限”建言献策。该评论指出,如何保证多缴费者不吃亏,这也是现实必须考虑的问题。比如专家提出“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超15年后,每多一年可在原有应得养老金的基础上多计发1%”,“这1%,跑不过CPI,比不上银行定期存款利率3%,实际是亏本生意,这对缴费者来说是不公平的。”

舆论已经等不及了。《南方都市报》的社论旗帜鲜明指出,“养老制度改革须厘清问题主次。”在评论者看来,养老并轨便是养老制度改革的主要矛盾,“若在关键的环节没有实质的进展,而将精力放在所谓的完善现有制度,恐怕将背离改革初衷。”也算是一种舆论接力,第二天的《新京报》继续呼吁,“并轨”改革不宜再拖。

讨论来讨论去,养老改革最大的共识其实应该是“公平”。这是光明网评论员对养老改革“共识”的认识,其实也是民众对养老改革的期许。“不患寡而患不均”,养老双轨制饱受诟病,对于这一点,改革者应在制度设计上予以充分考量和回应。因此,如果延长缴费年限与养老制度并轨都成为改革的一部分,并轨就应该先行破题。只有首先打破养老制度碎片化的局面,让大家享有同等、公平的养老制度保障,其他改革步骤才具有公平基础。否则,新的改革如果一开始就建立在非公平的根基上,难免制造新的不公。

相关链接

数说

根据现行《社会保险法》,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应做到全民覆盖。不过,胡晓义表示,到9月底,我国城乡基本养老保险(16岁以下少年儿童和在校学生无需拥有基本养老保险)覆盖8.06亿人,依然有约2亿入未覆盖;同时仍有几千万人,游离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外。

胡晓义分析称,没有基本养老保险的2亿人中,大部分是就业流动性强的农民工,还有一部分青壮年农民和城市无业及灵活就业居民。

软柿子篇3

1、选择果大,含水量适中,无病虫害,不软烂的柿子。最好挑选无核或少核品种的柿子。从外观看,色泽金黄略带红色,萼尖薄黄的成熟果最佳。柿子要适时采收进行加工,如过早采收,柿子水分多,糖分少,加工成的柿饼质量差。如采收太迟,柿子软熟,不易加工。可用铁刨子将选好的鲜柿子的外表硬皮刨净,保留接近柿子萼盘和果梗的梗皮。

2、将刨净外皮的柿果,逐果整齐地摊放在晒垫上(晒垫可用竹子编织)用太阳晒。晒垫应放在离地面1米高的架子上。柿果摊晒时萼盘朝下,夜晚露天晾。白天若天气不好,可用塑料薄膜架空遮盖,但薄膜不能直接盖在柿子上。遭雨淋的柿子,要及时用干布擦干。若长期阴雨,可在晚上用文火烘干。一般柿子白天吹风和夜露2天后,到第3至4天,外果肉稍软时,即可开始捏饼。以后边捏边晒,继续翻晒10至12天,晒至半干时,即可停晒。

3、用手捏柿饼成形有讲究,具体做法是:第一遍不要用力太大,以免捏破外皮,影响外观。隔2至3天,摊放的柿果面逐渐干燥,并呈现皱纹时,继续捏第二遍,这一遍是影响品质好坏的关键。捏时用力要比第一遍大些,要将果肉的硬块全部捏软。再隔2至3天,果面出现粗大皱纹时,捏第三遍,这次要将果面捏扁,果肉捏软,并及时捏扁整形。宜选择晴天或有风的早晨进行,因为夜间受露的果肉水分外移,果面返潮具有韧性,不易捏破。

4、把加工压扁的半成品装在木箱内,木箱四周与上下铺干净的白纸。等到霜降节前后,将柿饼取出摊放在凉爽的地方,此时注意不能让阳光曝晒。一般上午摊晾,午后把它收回箱内。如遇雨天,以木炭或无烟煤为燃料,文火烘烤。经这样反复几次处理,能使柿饼糖分外溢,其表面出现白霜即成。柿饼上霜的好坏,取决于柿饼的含水量。最后一次整形时的柿饼以外硬内软为好,水分过多易外渗,使表面发粘,不能出霜。水分过少,也难以出霜。品质好的柿饼肉色黄红,并呈透明胶粘状,饼形扁圆,完整,起铜锣边,表层有白色霜。味甘甜,不涩口,干度约95%,无霉变和无虫蛀。

(来源:文章屋网 )

软柿子篇4

柿子树的树干并不高,但长得很茂盛。它的树枝粗壮,树皮很粗,大的枝条任意的扭曲着,向外四面伸展,生出无数条交叉重叠的小枝。它的树冠很大,冬天是光秃秃的;在春风的吹拂下,慢慢的长出淡黄的嫩叶;到了夏天,无数条茂密的枝叶郁郁葱葱,简直就像在天空中撑起了一把巨伞。

柿子花是在春天开放的。它小小的,淡黄的,一簇簇,一朵朵,点缀在密密的绿叶中,就像夏夜里闪烁的繁星一样。它的花香清幽而淡雅,引来了无数的蝴蝶和蜜蜂。

柿子花的花期很长,花谢了,小小的柿子就挂满了枝头。它小小的,圆圆的,挺着骄傲的、圆嘟嘟的肚子,坐落在莲花一样的花座上。

到了夏天,树上挂满了圆圆的青柿子。随着季节的变化,柿子一天天的长大,由青变黄,由黄变红,由硬变软,由涩变甜。到了秋天,柿子熟了,树上像挂满了无数个精巧可爱的小红灯笼。秋风吹来,被柿子压弯了的枝头果实累累,在秋风中摆来摆去,就像要掉下来似的。

到了深秋季节,柿叶在秋风中纷纷落下,只剩下黄灿灿、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成熟了的柿子,皮薄而红,肉软而鲜。摘下一个用嘴一吸,一直甜到了心里。

柿子的营养价值很高。它所含的各种维生素及钾、铁、钙、钠、镁、碘等矿物质,甚至超过了苹果、梨、桃等水果。

柿子的吃法也很多。软柿子去皮和面,烙成柿子饼,香甜可口;破柿子可以做成食醋,真是又酸又香;硬柿子可以把皮削掉,用线串起来挂在屋檐下,风干后把它压扁,就变成了干柿饼。我们老家每年过春节,都是用这种干柿饼来招待客人的。

老家的柿子远近闻名。我爱老家,更爱家乡的柿子!

软柿子篇5

1、可把干柿饼放在温水浸泡1至2个小时,洗净从水里取出柿饼了沥干水,柿饼会有一定程度的回软。

2、快速见效的方法是把柿饼洗干净,放在蒸锅里用上锅蒸制的方法使柿饼回软,具体视柿饼的软硬程度,蒸制时间10至20分钟即可。

3、柿饼干制时放于露天曝晒,如遇阴雨,用塑料薄膜盖严,雨后再晒,晾晒几天之后,表面形成一层干皮,即进行第一次捏饼,两手握柿纵横捏,随捏随转,直至内部变软柿核歪斜为止,再过5至6天,将柿子整串取下堆起,用麻袋覆盖回软两天,进行第二次捏饼,用手的中指顶住柿萼拇指从中向外捏,边捏边转,捏成中部薄四周高起的蝶形,后晒3至4天堆1天,再整形一次,再晒3至4天,即可上霜,而后将柿果置于烘房中,以60至65摄氏度温度烘制,相对湿度保持百分之三十,在整个烘干过程中要经常人工捏饼,直至完全变软为止。

(来源:文章屋网 )

软柿子篇6

一天,妈妈在超市买了一大袋柿子,我迫不及待地拿来一个洗着吃,可柿子硬邦邦的,又苦又涩,咬完第一口就不敢再咬第二口了。

我问妈妈为什么不买熟透了的柿子,妈妈说:“熟透了的柿子软软的,放在袋子里很容易弄破,我们只要把柿子放在纸箱里,然后放进几个梨子,过三四天,柿子就可以吃了。”我半信半疑,三天过后,我打开纸箱一看,有几个柿子果真熟透了,看着软绵绵的柿子,我馋得直流口水。一剥开皮,哇!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我吃上一口,甜津津的。

柿子为什么熟得这么快呢?带着疑问,我来到新华书店查找相关资料,终于在一本书上找到答案:柿子之所以熟得这么快,是因为是有一种叫“乙烯”的物质在催化柿子。“可乙烯是什么呢?”我再次扑进了书堆,知道“乙烯”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书上还说“梨子是水果的‘克星’,它很容易释放出乙烯,而且放出的数量也比其他的水果多得多。所以它和其他水果很难‘相处’。由于梨的这一特性,人们有时候会把它当作催熟剂”。

原来如此,我想,小小的梨子身上竟然也有这样的秘密,看来留心生活处处皆学问呀!

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龙山小学四年级:贾子楠

软柿子篇7

今天,我在家里玩的时候,忽然看见冰箱上有个蛋糕盒子,我原以为装的是鸡蛋,爬上去一看,原来是柿子。

我数了数,共十三个。里面的柿子有大有小,全是红通通的。每个柿子上面都有个绿色花瓣形的小盖,它们像小小的灯笼,又像喝水的小壶。摸上去,凉凉的、软软的。

这时,外婆看见了说:“你想吃吧?那你就拿一个吃。”我高兴极了,于是就挑了一个又大又红的柿子出去吃。我先揭开小盖,再剥掉薄薄的外皮,咬上一口,软软的,甜甜的,就像棉花糖一样好吃,里面还有黄黄的茎和黑黑的籽。我吃完后还想吃,外婆说:“柿子是凉性的,吃多会感冒的,你就吃最后一个吧,吃时别把柿子油弄身上去了,否则洗不掉的。”我听外婆的话,吃完后就再也没吃了。

我拿来小铁铲,在我家门前的空地上挖了一个坑,然后把我吃过的籽埋了,希望来年长出一棵小树,等它长大了,结出又多又大的柿子来,到时和家人一起吃!

软柿子篇8

平时自己在家中制作蓝柿子时,可以用温水浸泡采摘的新鲜柿子,最好的做法是准备一个干净的铝锅或者铝盆,倒入40度左右的温水,再把准备制成懒柿子的柿子放入到里面,最好让水把柿子全部淹没,然后把盆口密封好放在温暖环境中,大约24小时以后就能制成懒柿子,这时的柿子会又脆又甜。

2、冷水处理法。

懒柿子在制作时还可以用冷水来处理,最好的制作方法,就是把它装在可以透水的箩筐装,然后连箩筐一起把柿子放入到冷水中浸泡,经过5~7天以后就能脱色完成,再把里面的柿子取出以后放在干净的水中浸泡1~2天,这时的柿子就能变软,而且味道会变得特别甜。

3、白酒涂抹。

懒柿子制作时还能借助白酒来进行,在制作时可以把白酒直接涂抹在柿子的表面,并把它放到温暖的环境中密封保存,几天以后就能让柿子变软,而且能让它的口感变得又脆又甜特别好吃,这是现在生活中制作懒柿子的最好方法也是最安全的一种方法。

4、石灰水处理法。

很多地区制作懒柿子还会使用石灰水,石灰水在配置时需要准备1~2千克的生石灰,然后加入适量清水把它融化,再放入清水稀释,得到石灰水以后可以放到干净的容器中,再把准备好的柿子直接放入到石灰水中浸泡,大约三四天以后就能让柿子脱涩完成,这样制好的懒柿子会特别脆,而味道甘甜特别好吃。

上一篇:寒露诗词范文 下一篇:做家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