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志向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11-10 11:45:16

表达志向的诗句

表达志向的诗句篇1

【关键词】语言艺术;情感性

中图分类号:H1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275-01

一、诗歌的情感性:从“诗言志”到“诗缘情”

早在《尚书・尧典》中便提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①在这里诗是用来表达诗人思想感情和志向抱负的,歌是以声音延长诗的语言以高低长短的音韵配合表达出诗词的意境。随后在其《毛诗序》中提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②诗人心中的志向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诗词,情感在人心中被|动就会表达为语言,明确表达了以诗歌来吟咏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向外传达着诗人丰富的情感志向。而在西晋陆机对诗歌的抒情特性认识更加充分,“诗缘情”的提出突显了“情”在诗歌本体论中的地位,也使诗歌摆脱了“志”对“情”的约束,使得情感不再遭受儒家礼教“止乎礼义”的束缚。

二、诗歌中情感的表达

在舞台表现中能够准确表达出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并且能准确把握作品中赖以支撑思想感情的语句这样的作品才是有生命的。因此要求表演者在对文字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中要能够做到“知人论世”,要通过了解作家其人,作家的生平思想及时代背景等因素,以此来理解并评价作品。这样在舞台上对于作品中人物情感变化色彩的渲染就可以做到“丰富、具体、深刻”。同时还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性的手法。“声音”和“变化”可以说是一部朗诵作品的根本,好的声音我们可以日积月累地去练习,而情感的变化则需要通过语调、节奏、停顿来表现。

(一)语调。舞台语言中语调的作用是以塑造角色、背景、环境为主,在此基础上塑造出贴合人物的声音形象,舞台语言的语调来源于具体的故事情节和规定情境中。(台词)舞台表演中声音所传达出来的语调所蕴含的内容是丰富多变的,因此在舞台上不能只追求表面浅层次的华丽而枉顾了整体的内容与剧情相脱离。

例如:“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此句若无前后的交代则一看便是一首情诗,但当我们还原它的前后背景,以完整的诗句来分析“白头吟”这样完整的解读,实则是一首妻子写给丈夫的诀别诗。因而在舞台上如果我们以“气足声重”的语调来处理这句诗词便会使整首诗的意境发生改变,所以在语调的运用上一定要根据作品的来选择,要“知人论世”。

(二)节奏。节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更是艺术的灵魂之美。③在舞台语言的运用中“速度”和“变化”是节奏技巧的外在特征。首先要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和作者表达的目的,以此为依据来规划布局。节奏可以分为轻快、舒缓、低沉、高亢、紧张等类型。以《岳阳楼记》为例:

舒缓:开篇可以用舒缓的节奏来进行讲述声音位置略高但不发力,语言气势跌宕但轻柔舒展,语速徐缓。“庆历四年春……”轻快:多扬少抑,声音明亮语速较快,整体的语调色彩和语言气势转换都比较轻快。“予观夫巴陵胜状……”凝重+低沉:“凝重”的节奏需要多抑少扬,多重少轻,色彩多浓重,语速偏慢;“低沉”声音偏暗下沉,语言气势多为低沉,语速较缓。“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三)停顿。停顿在舞台上用无声对应着有声是为了引起观众的期待心理,停顿对台词节奏的影响甚至比台词内容与动作环节的连接更为重要,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例如:在诗歌朗诵《兵车行》第四部分表述了因当时穷兵黩武对人们社会心理变化的影响。“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在舞台朗诵中若是在第一句结束时用一个短暂的“降停”,即会使观众产生一种审美期待心理。停顿之后再接下句则会使人幡然醒悟为何重男轻女这种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会在这个历史时期发生变化,常年的战乱和征兵造成了大量青壮年男子的死亡,使人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使得人们一反常态。

综上三点来说,语调、节奏、停顿,是构成舞台语言艺术的三个基本要素,也是表演者在舞台阐释台词感彩的基本技巧,在有了技巧的同时更多情感色彩一定是源自剧中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态度,要有感而发。

三、总论

从《诗言志》的抒发志向到《毛诗序》的抒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再到陆机《文赋》提到的“诗缘情而绮靡”。由此可见艺术作品中情感性的重要,当情感注入艺术作品便会使作品在原有的基础上具有更加丰厚的蕴意,艺术作品的情感性往往都是通过舞台传递给观众达到“以情感人,打动欣赏者,并产生教育作用。

注释:

①②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③胡爱民.台词-表演词阐释的艺术[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7.

作者简介:

表达志向的诗句篇2

在考场上,一道诗歌鉴赏题留给考生的时间仅有六七分钟,快速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是考生做题的关键,也是鉴赏的基础。方法有以下三点:

(一)关注诗题、诗眼、诗注

在诗歌阅读中,我们触目所及的首先是诗题,诗题往往体现了一首诗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趣、手法等。如杜牧《山行》,表明作者是山中行走所见之景,是一首写景抒情诗。2007年全国高考题诗歌鉴赏题是王维的《新晴野望》,标题直接表明了久雨初晴,作者放眼远望村野之景是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从题目中得知,这是一首抒离愁别恨的送别诗,贺知章的《咏柳》是一首咏物抒怀诗,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标题的一个“问”和正文相互照应,更是意趣横生,亲切自然。读诗时,一定要细品标题,把诗歌标题中隐含的信息了然于胸,切不可绕道而行,舍近求远。

诗眼是一首诗中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字眼,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情感趋向,抓住了诗歌的主题。诗眼可以在诗歌标题中,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个“喜”字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夜晚一场春雨的喜悦之情;诗眼可以在诗的正文的某句中,如杜甫被称作“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诗中“眼难苦恨繁霜鬓”一句,把国家民族命运的艰难和个人前途命运的伤感浓缩在一个“恨”字中,家国之恨让人感到无尽的沉重与辛酸!宋之问《渡汉江》中有名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怯”字真切表达了作者由贬所还归家乡,既渴望了解家中近况,又害怕听到家中近况的矛盾心情。

诗注是在一首诗后命题人所给的补注,可能是对作者写这首诗时相关的时代背景的介绍,也可能是诗中难读字句的解释,还可能是诗中涉及的典故等,对阅读整首诗和后面的答题都至关重要,切不可轻易放过。

(二)学会知人论世

中华诗歌早在遥远的古代就明确提出“诗言志”的主张,并且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载体,是诗人所处的时代,诗人的人生际遇和命运沉浮的直接反映,因此,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的理解和把握。

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再如高考中几次考到王维的诗,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以禅悟诗,故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杰出代表,再加上其人多才多艺,诗歌而外,兼擅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几者相互影响,故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以山水田园诗为主,诗风或清幽恬淡或壮丽雄阔,“诗中有画”就是王维诗的主要内容和风格。当然,如李白的乐府歌行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五七言绝句豪放飘逸;杜甫一生工于诗作而命运多舛,其诗以其爱国忧民的激情,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广阔现实;东坡才冠古今,虽宦海沉浮屡遭排挤却超然豁达,其诗词更多地表达经过人生历炼后的一种大气,一种感悟,更体现了他不凡的人生境界。

(三)把握古代诗歌的常见类型

我国诗歌众多,类型多样,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赠友送别诗。一般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或别后的思念。

写景咏物诗。这类诗歌类型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多,其中写景诗多是借景物描写来表达诗人或喜或悲或忧的感情,即“一切景语皆情语”。咏物诗多为托物言志之作,借物表达自己的志趣、胸襟或抱负。

山水田园诗。下笔多描写山林的静谧、田野的悠闲,借以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安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羁旅思乡诗。抒写羁旅之愁,表达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忧愁伤感,真切动人。

咏史怀古诗,一般是凭吊古代的人或事。追慕古人,表缅怀之情,实则是怀古而伤今,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吟咏史实,多为借古讽今,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

以上几点谈到了快速把握诗歌基本内容的方法,在迅速领会古诗大意的基础上,下一步就是懂得诗歌表达的基本技巧。

二、懂得诗歌表达的基本技巧

和其它文学作品的阅读一样,古典诗歌表达的基本技巧主要从以下二个方面把握。

(一)表现手法

1.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指的是诗中有直接表达喜怒哀乐和理想愿望等情感的字句。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直接抒情,表达了一种旷世的孤独感。还有如“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都是直抒胸臆,真切感人。

借景抒情在古诗中很常见,因为中国诗人作诗有一个共同的宗旨——诗贵在含蓄。诗人的感情往往通过景物描写含蓄地表现出来,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以丞相祠堂的冷落凄清来表达命运不济,壮志难酬的失落;李清照《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表达出无限的凄凉之情,感人至深。

2.象征和托物言志

象征是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来表达特定的事理和感情。诗歌中一些传统意象往往被赋予一定象征意义,如望月多表达怀远,思乡思亲之意;古人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写春花秋叶多指人生中美好年华和生命的凋零伤感,柳树则寓含留恋情别之意……

托物言志和象征的主要区别在于:托物言志是通过某种具体的事物来表达主观的志向情趣或节操,其理解的重点在于“志”的把握上,如于谦的《石灰吟》就是借对石灰的描写赞颂来表达自己保持清白节操;古诗中常用的“岁寒三友”——松、竹、梅及兰、菊、荷也常是作者用来抒发自己不畏环境艰难而保持高洁品行的事物。

3.衬托、反衬与对比

衬托和反衬的共同点都是“以次要衬托主要”,衬托是用相类似的事物来陪衬主要事物,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拨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其中用高大的五岳、赤城山以及天台山来衬托天姥山的高大。反衬是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主要的事物,古诗中常用的反衬方式有以乐景衬哀情,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等,《长亭送别》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段唱词描写了蓝天、黄花、秋风、北雁、如醉的霜林,景物自高而低,有远有近,动静结合,色彩明丽,但由于相爱的人即将长久离别而归期难料,泪雨纷纷中这优美如画的秋色更增添了无尽的哀情。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几句,用泉声、浣女归家的说笑声,渔舟在永中掀起莲叶的动来表现“空山”的幽静美好,还有李白的《蜀道难》中“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以子规夜啼声来反衬夜行蜀道的冷寂。

对比和衬托的最大区别是:对比的二者是平等的,没有主次之分;而衬托的二者之间有主有次,以宾衬主。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用自古以来人们的悲秋与自己认为“秋胜春朝”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表达自己乐观豁达的情怀。

4.动静结合与虚实相生

古代诗人在写景诗中十分注意色彩、远近和动静的调和。2007年高考Ⅱ卷考王维的《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前面三联主要是静景,最后一联写农家在田地辛勤耕作为动景,动景和静景相映成趣。

虚实是相对而言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现实为实,梦境为虎,叙述为实,议论为虚……柳永《雨霖铃》一词中,词的上阕写眼前离别实景,下阕则写离别后设想的种种情景,此为虚写,全词通过虚实结合来表达离别的伤感依恋之情。

(二)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于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双关等。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在诗歌鉴赏题中,常会有“作者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用)?”这两种问法的实质都是考察学生对表达技巧的赏析,如有明显的修辞手法,应从修辞的角度去答;反之,则应结合全诗从表现手法上赏析。

三、答题方法及得分技巧

(一)熟悉考题范围,明确答题思路

《考试大纲》对古诗文鉴赏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里的文学作品主要指古代的诗、词、曲。

1.形象

古诗中,形象既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景物,还可以是事物,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通过寄情于物的方式,把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感情投射到客观形象上,达到“意”和“象”的相互交融、相互统一,从而构成“意象”。因此,鉴赏诗歌的形象,其最终目的就是抓住意象的主要特征,感受作者的主观感情。

2.语言

语言方面常考的热点有以下两点:

(1)对诗人所锤炼字词的赏析。古人写诗注重炼字炼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就是明证。因此,常有许多精妙传神的地方,这类字词多为动词、形容词的使用,答题时应准确阐释这类字眼在本句及全诗中的语境意义,再简析其对作者表情达意所起的作用以及语言使用上的准确传神、精练生动。

(2)把握诗歌语言的大致风格。古诗中常见的语言风格有:清新明快、自然质朴、豪放飘逸、委婉含蓄、慷慨悲壮、辞藻优美、富有韵律等。

3.表达技巧

解答此类题应在熟悉诗歌常见表达技巧的基础上,细心审题。答题的思路一般是:根据题目要求指出所用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或结构技巧),再结合相应的诗句简要分析,最后分析此类技巧对更好地表达作者情感所起的作用,即用什么技巧——怎样用——所起的作用。

4.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念态度

要准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必须在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认真辨别诗歌中的字词,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用意,从而领悟作品蕴涵的思想情感,不能根据只言片语就下结论,更不能断章取义。

(二)精练答题语言,学会看分答题

回答诗歌鉴赏题要特别注意答题策略,对“问答型”题,做到“问什么,答什么”;对“综述题”一般采用“总——分——总”模式,即“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好处”。同时,考生应关注所答题目所含的分值,因为高考评分时一般有明确的采分点,如所给题目为4分,答案一般从两个方面作答,如是3分,答案可能是用三句话,从三个角度解答。

由以上分析可知,古代诗歌的鉴赏虽然是难点,但只要树立信心,掌握技巧,再加上训练和积累,就一定能在考试中应对自如,取得理想的成绩。

【摘要】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仅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光辉历史。在这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论诗人,名家辈出,灿若群星;论诗作,名篇纷呈,争奇斗丽。其中无数的优秀篇章,至今脍炙人口,具有广泛而永恒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高考为了体现学生对诗歌艺术的传承,设置了诗歌阅读鉴赏题,直接考查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作为阅读题中最高层级的测试,学生不掌握诗歌阅读的基本方法和鉴赏技巧,是很难得到好分数的。本文就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技巧进行了论述。

表达志向的诗句篇3

唐诗中的马的意象大致可分成两类:一是骏马类。如骏马、千里马、宝马,诗如李白的《天马歌》;一是病马类。如老马、瘦马、病马,诗如杜甫的《病马》。

唐诗中的骏马意象形神兼备,大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其一,通过渲染骏马英武的外形,表达豪情壮志,抒写激昂情怀。如杜甫的《房兵曹胡马》一诗,前四句写马英武的外形、矫健的身姿。先写马的俊逸,再写马耳锐利劲挺,突出骏马出身不凡、傲骨铮铮的特点。然后顺势写骏马四蹄腾空、肆意奔驰的雄姿,别具神韵。后四句是虚笔,由咏物转为抒情,既是写马驰骋万里,也表达了房兵曹为国立功的愿望,更是诗人自己的人生志向的写照。整首诗洒脱豪迈,表现出青年杜甫锐意进取的精神,彰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激昂情怀。

其二,唐诗中的骏马形神兼备,具有强大的内在力量。诗中的骏马或凌厉勇猛,或不辞辛劳,或不畏艰险,表现了诗人对纵马边塞、建立军功的崇尚与期盼,同时也表现出唐代欣欣向荣的社会气象和诗人积极的生活态度。在《房兵曹胡马》“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这四句诗中,诗人将驰骋沙场的雄心壮志寄托在飞奔的骏马上,并使社会环境和自己的人生理想相契合,既反映出时代特征,又表达了自己的精神追求。

其三,唐诗中的骏马意象寄寓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李贺有咏马组诗《马诗二十三首》,诗中所咏之马虽资质超群,却无伯乐赏识,英雄无用武之地,但在逆境中依然不失气节。如:“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其四)“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其九)咏马就是咏志士,咏马就是在写志士的非凡才华、远大抱负和生不逢时的感慨与愤懑;诗中的骏马,就是诗人超凡脱俗的人格的写照。

表达志向的诗句篇4

首先应让学生掌握诗歌大体上的几种主题和各种表现手法。古代诗人写诗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借助某种表现技巧来表现诗人自己的感情、志向、愿望或表现事物的特点。因此学生大体上要掌握不同题材的诗的不同主题,如田园山水诗、羁旅诗、思乡怀人诗、送别诗、咏史诗、怀古诗、边塞诗、咏物诗、闺怨诗等。如送别诗又大体上有这么几种主题:1.离情别恨(依恋和牵挂);2.深情厚谊;3.激励劝勉安慰(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4.表明心志的(表明自己纯洁感情和高尚志向)。还要掌握古诗词的表现技巧和相关术语,如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用典等)、各种描写方法(各种修辞、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正侧面描写等)、常见的表现手法(衬托、借古讽今、托物言志、象征等)、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用典故抒情等)。不管是哪种题型的考查,最后都要落实到技巧和感情、主题。为此,必须让学生强记古诗词的有关知识点以便学生答题时,相关术语能信手拈来。例如:2016年福建省毕业班单科质检卷中杜甫的《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十五使君》中第一题的设题为“与诗的首联相比,颈联描写江涨之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很明显,这道题要考的是颈联的描写方法。这时,同学们就应该想想描写的方法有哪些,而且请注意审题,与首联相比,描写角度有什么不同,“不同”,这个题目隐含着比较。首联“宿雨南江涨,波涛乱远峰。”很明显,这是直接的正面的描写波涛高涌,水映远峰有似摇乱,而颈联“霄汉愁高鸟,泥沙困老龙”写的是水涨而阔,故鸟愁;水涨而荡,故龙困。很明显是从侧面来描写江涨之景,借高鸟发愁,老龙受困,从侧面突出江水上涨后江面变阔以及江水激荡高涌之势。所以说,这首题考的是景物的描写方法:正面描写与侧面的描写的不同。

其次要读懂诗。要把短小精悍的古诗用自己的理解翻译出来,读懂诗人写什么,为什么要写,写这首诗的目的何在。然而,学生常常遇到看不懂,难以把握诗的思想,难以入题的情况。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看题目。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题目是眼睛,也是体现诗人写诗的内容、情感和目的。如:2016年福建省毕业班质检卷中苏轼的《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从题目来看,这是首送别诗。为此,就可以想到送别诗的四种情感。

第二,看作者。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诗风。对一些重要诗人的生平、思想、写诗的风格都要有所了解。如李白的浪漫洒脱,豪气干云,但却怀才不遇;苏轼的豪放豁达;杜甫在安史之乱前的愤慨激昂,忧国忧民,战乱后的穷困潦倒,迟暮伤感;辛弃疾的爱国报国却壮志难酬等。特别是同学们不了解的诗人,可以借助注释的补充。如:2016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检卷中张耒的《发安化回望黄州山》,给出的注释是:①安化即安化驿。张耒,“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诗风与苏轼接近。1097年因朝中党争,被贬黄州;1101年宋徽宗新立,被召回京师,担任太常。此诗写于回京途中。这个注释给了我们两个信息:一是张耒的诗风与苏轼接近,二是被贬黄州后又被召回京师的途中。

第三,猜读每一句的内容。在读题读人之后仍不能了解诗词的情感的,便要猜读每一句诗的意思,抓住重要的字词进行理解,找到每句诗的名词,注意意象(平时要积累重要意象蕴含的意义),看看写的是什么,抓住句中有感彩的形容词,看看能表达诗人什么情感。如:辛弃疾的《蝶恋花送v之弟》,找找描写了哪些意象(每一句中的名词)或是带有感彩的词,从诗中可以找到如:“衰草”“孤鸿”“凄凉”“两鬓”“新来病”“离愁”“恨”这些词语,可以猜到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大体上是孤独忧愁、伤感郁恨的。

因此,诗词鉴赏要顾全到诗词的题目、作者、内容、注释等多个方面的信息,只有全面把握,才能更好地把握诗词的诗意。

最后,要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模式和技巧。古诗词鉴赏的设题一般从作用题、炼字(语言)题、形象题、表现手法题、思想感情题等方面进行考查,要根据题目的设题作具体解答,避免答非所问,题目问什么就答什么,注意解答时分点作答,逐点表述,做到层次清晰,简明扼要。当然,学生必需熟练掌握各种答题的方向和运用相关术语,进行模式性的答题,如作用题考查,就要抓住“内容”“结构”“情感”三个重要的答题步骤。“内容”方面要答出诗歌描写的景色或描写的对象,“结构”方面首先要区分关键词或者关键句所在的位置,如句首的结构作用有:①总起下文、开篇点题。②引出下文,引出话题。③奠定某种感情基调,渲染某种气氛,营造某种氛围,烘托某种情感。④为下文作铺垫或作对比,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最后“情感”是重点,要结合全诗的内容进行分析。有了答题的步骤后,还要根据考查作用题有考查引用典故的作用,那么就要求学生必须记住引用典故的作用有哪些。如:①表达对某人或美好事物的讴歌和赞美。②表达对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进取和追求。③表达对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慨叹。④引用典故来影射时事.达到借古讽今的表达效果。⑤用典是对历史故事等的高度概括,在增加诗歌容量的同时,还可收到言简而意丰的艺术效果。例如:李白的《古风》(其十五)的第一题的设题:这首诗开头四句运用燕昭王招贤纳士的典故,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题时,注意引用典故的作用题答题的技巧和方法,可以得出答案为:①以燕昭王招贤纳士典故引出诗歌话题,引出下文对现实人才际遇的描写;②与下文描写的现实中人才的遭际构成对比,突出诗人不被重用,怀才不遇的现实处境;③赞许燕昭王招贤纳士之举,表达诗人的向往之情。

还有考查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到了什么作用,如:2016年全国高考1卷中李白的《金陵望汉江》的第一题: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考查的是景物形象题和描写景物的作用题。这时,就必须注意分点答题,首先回答第一问,第二问就得注意景物描写的作用,根据平时的积累,进行模式答题:这样写的作用是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或铺垫,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注意“为下文作铺垫”“突出主旨”相关术语的运用。因此,平时就要根据不同的题型归纳答题的方向和模式、技巧。

表达志向的诗句篇5

《作家作品》

陶渊明东晋诗人,我国文学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诗人。

代表作有《饮酒》《归田园居》。

《饮酒》是五言诗,田园诗。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本诗表现了陶渊明弃官归田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前四句袒露了诗人能超然出世的原因是“心远地自偏”,后六句描写隐居生活的乐趣,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后陶醉自然的心志。

既反映了厌弃世俗,不满现实,洁身自好的心志,也流露出躲避矛盾,与世无争,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

二、课文串讲

全诗分为两层。

第一层:前四句。强调“心远地自偏”的哲理。

第二层:后六句。描写隐居生活乐趣。表达彻悟人生真谛后的愉悦。

《学习要点》

重点掌握“心远地自偏”的含义。

在看似矛盾的开篇提出设问,然后推出答案:诗人的心早已远离喧嚣的尘世,所以,人虽身在人世间,也能像在偏僻之处一样,不受世俗的干扰。归隐重在心志,不在行迹。表现了作者不慕世俗,超然于世,高洁自守的情操。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六句,表现作者的心情。

六句貌似平淡,却创造出清新淡泊,耐人寻味的意境。前两句,写出了田园生活无比闲适,惬意的心情;中两句,写出了山间的暮景与飞鸟结伴归来的景像,后两句,直抒胸臆,抒写心灵的感受,含有深厚的哲理,表现出诗人真正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达到了大彻大悟的境界。

2、说理,抒情,写景交融一体。

本诗的特点,就是将情,景,理融为一体。如,前四句主要是说理,但是,作者把抒情与写景融入其中。“结庐在人境”是写景,“而无车马喧”是写情,写自己的心理感受,在写景,写情的过程中,阐发了“心远地自偏”的哲理。

3、“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妙用。

“见”为无意之见,境与意会融为一体,传神地表达了作者悠然自得的神情;如改为“望”,则为有意之望,破坏了整首诗悠然的情趣。

《重点段落分析》

全诗。

《从军行》(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王昌龄盛唐诗人,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

擅写七言绝句。基本风格是气势雄浑,格调高昂。

《从军行》是乐府旧题,七言绝句。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人以广袤无垠,关山雄伟的大西北为背景,描写了边塞的壮阔与戍边将士的艰辛,衬托出戍边将士不辞艰苦,戍守边疆的壮志,歌颂了他们卫国热忱和英雄气概。

二、课文串讲

前两句描写景物,边地的景色,衬托戍边将士不辞艰苦,守卫疆土的壮志;

后两句叙事抒情,概括将士们出生入死,无所畏惧的战斗经历,也有他们鏗锵的誓言。

三、词语解释

青海长云暗雪山。暗:使雪山暗。

《学习要点》

前两句写景的作用。

前两句描写大西北特有的广袤荒凉的景色,戍边将士遥望关内,思念亲人。壮阔之景衬托出将士们博大的胸襟和不畏艰苦,守卫疆土的英雄气概。

后两句抒情的作用。

“黄沙百战穿金甲”与“不破楼兰终不还”,构成了对比。条件如此艰难,环境如此恶劣,却丝毫没有削残将士们抗敌保国的雄心壮志,有了“黄沙百战穿金甲”的衬托,才使得“不破楼兰终不还”显得更加悲壮。

本诗的中心句是。

不破楼兰终不还。

《重点段落分析》

全诗。

《山居秋暝》(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王维盛唐诗人,盛唐山水田园派代表作家。

其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作品集是《王右丞集》

《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诗,山水诗。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描绘了山中秋天傍晚雨后的景色,表达了作者陶醉自然景色,乐于归隐,不同流俗的生活情趣。

二、课文串讲

1——2句:交代时间,地点,并创造一个雨后清新,宁静的总体氛围;

3——4句:描写天上明月,地上清泉,一高一低,一静一动;

5——6句:描写人的声音,看到渔舟晚归,一听一看。

7——8句:借春写秋,表达作者归隐的意愿。

《学习要点》

全诗分为三部分。前两句为第一层,中间四句为第二层,后两句为第三层。

掌握“空”字的含义。

“空”字表现雨后山间的清新,静谧,自然的变化带给人的是一种恬淡,闲适的心情。

掌握“秋”字在全诗中的作用。

点出了时令,呼应了诗题,点染了意境。

重点掌握动静相衬,视听结合的特点。

全诗有泉声,笑声,有月光,水光,有松,竹,石,莲,有月照,泉流,人归,舟诗中描写空山雨霁,明月照松,浣女夜归,渔舟唱晚的美丽图景。所表现的是诗人心旷神怡的心境。“明月松间照”写静:“清泉石上流”写动,“竹喧归浣女”写听,“莲动下渔舟”写视。全诗以静为主,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体现了诗情画意的完美结合。

三、写景用白描手法。

全诗这一切描写色彩不浓艳,声音不喧嚣,采用白描手法。

《重点段落分析》

全诗。

《行路难》(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李白盛唐伟大诗人,字太白,号清莲居士。

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歌感情奔放,想象丰富奇特,形成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风格。

《行路难》是一首乐府旧题。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被迫离开长安时的矛盾心理。一方面,长安的生活,使他看到朝廷的黑暗和仕途的艰难;他对现实满怀激愤,却又无可奈何;另方面,积极用世的愿望,对自己才能的坚信不疑,又使他能自我勉励,振作精神,充满希望,向前奋进。

二、课文串讲

全诗分为五层。

第一层(1——4句):描写自己面对美酒佳肴,不能进食,表现出内心极度的愤懑。

第二层(5——6句):以自然景物的艰险,比喻自己仕途的艰难。

第三层(7——8句):以古代人的典故,激励自己终究会有实现理想之日。

第四层(9句,四个三字句):再次感到人生的艰难。

第五层(10——11句):自信有朝一日,可以宏图大展。

三、词语解释

1、忽复乘舟梦日边。忽复:忽然又;

2、直挂云帆济沧海。直:毫不犹豫;济:渡;

《学习要点》

1、分析本诗以作者感情变化安排结构层次的特点。

本诗是以作者的感情变化来安排结构层次的。第一层是前四句。显示了作者遭到排挤后的苦闷,悲愤心情;五六句是第二层。以自然环境的险恶,来比喻自己人生道路的艰难。七八句为第三层,借吕尙,伊尹的故事,来劝慰鼓励自己。心情由苦闷转为开朗。九十两句为第四层,由幻想回到现实,再次显现了诗人心中的苦闷与激愤。最后两句为第五层,借南朝宗悫的豪迈的诗来表达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乐观进取的情怀。

2、分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表现诗人的心情。

这里诗人连用四个动词,以两个连续动作,真实地刻画出诗人抑郁悲愤的心情。

3、分析比兴句的作用。

以渡黄河,登太行来比喻作者的理想抱负。以“冰塞川”“雪满山”象征自己仕途的艰难。

4、分析诗中所用典故的用意。

借吕尙,伊尹被明君重用的故事,增强了信心,在茫茫前途中看到了希望,表达了对前途的信心;借南朝宗悫的诗句,表达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

5、本诗的结构安排的方式。

是以诗人感情变化发展来安排的。

6、分析诗中的细节描写作用。

“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处细节描写。

《重点段落分析》

表达志向的诗句篇6

一、七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背诵内容

七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背诵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首: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从时代上看,主要集中在汉代唐代宋代,从形式上看,有三首诗歌两首词;从选取的内容看,主要是励志和风景的描绘;从艺术特点来看,选取的诗词都是同时代的翘楚之作,是中华诗词传诵不衰的典范之作,值得学生认真欣赏、涵韵和背诵。

二、从中考考点的角度把握诗词

从中考题的诗歌赏析题来看,所考诗歌都是课内教读的诗歌,考查点主要是:

一是对诗词内容的理解:①对中心思想的理解;②对所抒感情的理解;③对抒情主体形象的理解;④对象征意义的理解。二是对所用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

三是对诗词语言的理解:①对关键词语的理解;②对关键语句的理解。 四是对诗词意境的理解。还可以按内容把初中古诗词分为: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②咏物言志诗,通过所咏之物寄托诗人品质或理想。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而引发感慨。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感慨。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等。按人物形象还可以分为: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乐观豁达的形象,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慷慨悲壮的形象,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忠心报国的形象,如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踌躇满志的形象,如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等等。

解题思路与技巧主要有这些方面:一是从作家、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人手,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二是从作家风格(豪放、婉约等)和语言特征(如简约、含蓄等)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三是从关键词语着手,如抓住诗词中关键的动词的用法、含义及作用去赏析。四是从关键句(如主旨句、哲理句、情感句)着手,分析概括、推理解答。五是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着手,品味语言、想象意境。六是从诗词的具体内容的全面理解着手,把握各类(送别、咏物、爱国等)诗词的思想内容。对于主观性试题的解答,还应注意文字表述应简洁、明了,切中要害。

三、举例欣赏诗词

一是选取《观沧海》进行欣赏。首先可以翻译这首诗文如下: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水波多么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耸立在水中。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的很茂盛。 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雄伟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灿烂的银河,好像出自大海里。(用了互文的手法)喜悦高兴到了极点,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其次是把握其主题思想赏析: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再次可以选取其中的诗句来分析其写作特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互文的手法,虚景,诗人借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怀,最能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二是选取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欣赏。首先翻译全诗: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春天来了,湖面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 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茂而多彩缤纷的春花随意分散着,自然清新,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白沙堤。其次对主旨寄具体诗句的欣赏: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早和新从动物的角度写出了早春的特点。争和啄写出了春光的宝贵和鸟儿们忙碌的动态。莺歌燕舞的场景富有活力和生机。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②“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渐和没从植物角度写出了早春的花草繁茂的景象,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等等。

表达志向的诗句篇7

纵观连年的考试大纲,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评价明确提出了两点:一是鉴赏古典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古典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诗歌的形象,主要是就诗歌的“意象”而言,就是分析概括“物象”中所包含的诗人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目的在于对关键词的鉴赏和对语言风格的鉴赏;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指抒情技巧、描写技巧、修辞技巧在作品中的运用和产生的艺术效果;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的分析和评价。但考生答题却常常是不得要领,泛泛而谈,结果是得分不高。究其原因,除学生自身的诗歌素养不高以外,解题找不到技巧、答题的不规范性是学生丢分的根本原因。在此,归纳出一些诗歌考题类型的答题模式,希望对考生有一定的益处。

一、意境型题目的答题模式

(一)提问方式。

1.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

2.前人评论这首诗的意象或意境图的优或劣,你同意吗?为什么?请就全诗某一联赏析。

3.诗中某两联写了什么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或关系。

(二)答题步骤。

描摹诗歌图景――概括意境特点――剖析作者诗情。

解答提示:

1.描摹诗歌图景,即用自己的优美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象、意境描摹出来。这里应注意几点:①用自己的语言而非翻译。②描摹主要景物而非面面俱到。③语言应优美形象而非平铺直叙。

2.概括意境特点,即用一句简炼的话准确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景的氛围特点。这里应注意的是:①一句简炼的话。②句中概括意境特点时用一两个双音节的形容词即可,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生机勃勃等。

3.剖析作者诗情,即根据这首诗情景氛围的特点谈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根据不同类别的诗确定作者诗情的倾向。如:

(1)送别诗,作者诗情的倾向可有:①离愁别绪,依依不舍;②情深意长,互为勉励;③别后思念,坦陈心志。

(2)怀古诗:①抒物是人非、盛衰无常之感慨;②是古非今,借以劝谏当朝统治者;③赞古人业绩,表缅怀之情,抒英雄迟暮之感慨;④渴望建功立业,悲叹壮志难酬。

(3)征战诗:①边塞征战的壮烈,山河沦丧的痛苦;②统治者的穷兵黩武,百姓的和平向往;③怀才不遇,渴望建功立业;④对百姓离乱的忧愁,对民族命运的担忧。

(4) 思乡怀人诗:①征人厌战,向往团聚安宁的生活;②贬滴时,思乡怀人;③闺中怀人。

(5) 咏物诗:咏物言志,表赞美、仰慕、怜悯、哀伤之情。

(6) 写景诗:一切景语皆情语。抒已忧愁哀思、远大抱负、伤春悲秋、田园归隐等。

从这些诗的归类,都可以看出诗情倾向,也是答主旨题的依据。

二、形象型题目的答题模式

(一)提问方式。

1.这首诗以什么为诗歌的主要意象或刻画了什么形象。

2.诗人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展现出来的?

3.运用什么手法刻画形象的?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

(二)答题步骤。

塑造的什么形象――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特征――分析形象的意义。

解答提示:

1.塑造的什么形象。可用一句话概括形象的总体特征和意义,形象是由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的。它既指叙事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翁(包括作者)。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时应注意:①分析景物形象时,要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来分析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既要分析诗中所描绘的物的形象,也要分析诗中寄寓的思想感情,要体会作品主人翁鲜活的形象,进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思想感情。②一定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里特别区分一下意象、意境和形象:意象侧重于融入作者主观情感的物象;意境侧重由一个或一个以上意象组成的环境氛围;形象可以由一个意象承担。

三、语言特色型题目的答题模式

(一)提问方式。

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谈谈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二)答题步骤。

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具体分析语言特色――表达怎样的诗情。

解答提示:

这类题不重在炼字运用的巧妙,也不是对某一两句采用何种手法做分析,而是重在对整首诗的语言风格的鉴赏。语言风格类的词语有:平淡、工丽、直率、委婉、自然、清幽、雄奇、奔放等;语言特色类的词语有:行云流水、形神兼备、简洁洗练、浅显如话、平淡无奇等;前者侧重对整首诗的语言评价,后者侧重对语言运用时特色上的整体评价。

1.准确点明语言特色,一般选择一两个词即可,所以必须牢记一些语言风格特色的术语。

2.具体分析语言特色,要结合诗中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注意即使在描摹图景、组织语言答案时,也要尽量体现出这种特色。

表达志向的诗句篇8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实现新诗的“歌诗化”,创造优秀的中国现代“歌诗”或“新歌诗”。

而实现新诗的“歌诗化”,创造优秀的中国现代“歌诗”,是一个系统的艺术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多方面的探索。本文限于篇幅,仅就诗体建设的方面进行探讨。本文认为:在诗体建设的方面,可以说“格律化”是实现新诗的“歌诗化”、创造优秀的中国现代“歌诗”的必由之路;进一步讲,此“格律”还不能只是一般的格律,还得从语言的格律发展到音乐的格律,从视觉的格律发展到声音的格律进而到旋律的格律,这个“格律化”的过程才算完成。以下分别予以论述。

首先,不讲格律的诗,或者说自由诗,是不适合入乐歌唱的。跟中国古典诗歌可吟、可唱的“歌诗”传统不同,新诗从源头上就是非歌唱性的,“非歌诗”性的。从黄遵宪的“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到胡适的“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都强调诗歌如何打破格律,如何实施书面的写作,都没有考虑如何符合格律,如何吟诵歌唱的问题。自胡适起,到“绝端自由”的郭沫若、“现代意识”的象征派、诗体“散文化”的艾青、“现代化转换”的九叶诗人群、“诗意朦胧”的朦胧诗派、“Pass一切”的第三代诗群……,这个通常被认为中国新诗的“主流”在诗艺、诗思上都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他们的诗作基本上都是自由派的,都是不宜入乐歌唱的。比如艾青。艾青的一些诗作堪称中国新诗成就的代表,然而艾青“散文化”的诗作却是最不适宜歌唱的。有作曲家陆在易先生破此规则,为《我爱这土地》谱曲:“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单从阅读的效果看,艾青该诗无疑是相当成功的,该诗表现了诗人对民族的深切忧愤和对土地至死不渝的深情,动人心魄。单从歌曲的旋律看,陆在易先生的作曲无疑也是成功的,歌曲旋律紧扣诗作深沉的情感内涵和沉郁的美学风格,悲愤而深情。不过,将其作为声乐作品整体看待,尽管歌曲在诗歌的开头和结尾使用反复,段式上又通过旋律的对比和呼应以强化音乐感,然而在歌唱中,歌曲缺乏声响收拢的中心,一段式的歌词使各乐段貌合神离,不规则的句式使各乐句音响分离,韵脚音节随意不定,咬字吐音各自散落,整体的音响效果不佳,其实《我爱这土地》作为歌曲作品是不成功的。应该说,对新诗“歌诗化”而言,在诗体建设的方面,诗艺诗思的高下在其次,“格律”的要求才是至关重要的;情况往往是,那些越不讲格律,诗体越解放,写作越

自由者,与音乐的距离就越远。

接下来会有人问:以上胡适、郭沫若等不也有被谱曲的成功之作吗?确实如此。不过请注意,他们那些入乐歌唱的成功之作,必是格律化的。胡适的诗作被谱成曲的,不是那些“诗体大解放”者,而是那些诗体格律严整者,甚至一般程度的格律化都不够。赵元任曾为胡适的《上山》谱曲:

“努力,努力,努力望上跑!/我头也不回,汗也不揩,/拚命地爬上山去。/半山了,努力,努力望上跑!/上面已没有路,/我手攀著石上的青藤,/脚尖抵住岩石缝里的小树,/

一步一步地爬上山去/……(胡适《上山》)

《上山》的格律主要体现在韵脚上,全诗或交互性或连续性押“ao”、“u”、“i”、“ing”等韵,还有不断的“努力、努力”的喊声,使该诗整体上尚有一定的音韵之美。不过,《上山》格律化的程度是远不够的,尽管赵元任的作曲深刻把握了《上山》努力奋进的风格和蕴涵,然而受歌词本身的影响,歌曲旋律采用A+B+C+D四段连缀,不合头也不合尾,每个段落句式各异每个诗句字数也不等,押韵没有规则换韵也随意,整首歌曲没有形成反复再现、呼应回旋的效果,《上山》实在算不上音乐上的成功之作。不过,其余赵元任谱曲的胡适的《小诗》、《他》、《也是微云》等,还有1980年代流行的以胡适《希望》为原型的校园民谣《兰花草》,都是如“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小诗》)这样相当“格律化”的作品,不属于胡适“诗体大解放”的文字。而赵元任谱曲的得意之作,也只能是从严整的格律诗中选词,有如以下在诗歌段式、句式、韵律上都很讲究的作品: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教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他》)

郭沫若的诗作入乐有一特殊例子。我们知道,《凤凰涅》是郭沫若“绝端自由”创作的结果,按照以上说法,该诗是不宜入乐歌唱的,然而1940年,作曲家吕骥却创作了《凤凰涅》的大型声乐套曲。这如何解释?原来,此《凤凰涅》非彼《凤凰涅》,声乐的《凤凰涅》对原诗的《凤凰涅》进行了彻头彻尾的文字改编,变成了如下格律化的文字:“足足足足,足足足足,/五百年来的眼泪倾泻如瀑,/五百年来的眼泪淋漓如烛。/流不尽的眼泪,洗不净的污浊,/浇不熄的情炎,荡不去的羞辱。/我们这缥缈的浮生到底要向哪儿安宿?/我们这缥缈的浮生到底要向哪儿安宿?”(郭沫若作词《凤凰涅・凰歌》节选)

同样是《凤凰涅》,同样是作者郭沫若,现成的优秀诗作不用,却要另外改编歌词,这只能表明格律之于“书面

之诗”和“歌唱之词”,确有分别。

接下来,自然地,那些具有自觉诗体意识的格律追求者,即通常所说的“格律派”,便常常成了作曲家们选词的“词库”。最为典型的,莫如现代诗坛的“新月诗派”和台湾诗坛的郑愁予、余光中。“新月诗派”如徐志摩的《海韵》、《再别康桥》、《偶然》、《山中》、《去罢》、《渺小》、《别拧我,疼》、《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个方向吹》、《雪花的快乐》等,台湾诗坛如郑愁予的《错误》、《雨丝》、《晨》、《牧羊女》、《小河》、《一碟儿诗话》、《相思》、《情妇》、《偈》、《变》、《下午》、《夜》等,余光中的《昨天你对我一笑》、《传说》、《海棠纹身》、《民歌手》、《白霏霏》、《摇摇民谣》、《小小天问》、《回旋曲》、《西出阳关》、《乡愁四韵》等,都是一些文体自觉、格律自觉的样板之作,都成了音乐家们选词的对象。其中不少还成了久唱不衰的金曲。徐志摩诗《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个方向吹》,由台湾作曲家李泰祥作曲,歌手黄磊演唱:“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清波里依洄。/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温存我的迷醉。/……”?穴徐志

摩《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个方向吹》?雪

徐志摩这样的诗作,音韵和谐,句式参差,段式规则,诗体自觉而成熟,格律严整而自然,充分体现了新月诗派“三美”的主张特别是音乐美的主张,是很受作曲家偏爱的,也

是很受广大歌友喜爱的。

不过,这里产生了另一个重要问题。我们知道,徐志摩、闻一多同是新月派成员,同属于格律诗派?熏为何徐志摩的诗作大量入乐而闻一多的鲜有见闻(目前见应尚能作曲的《请告诉我》、李海鹰作曲的《七子之歌――澳门》、周白作曲的《七子之歌――台湾》)?新月诗派格律化的“三美”主张还是由闻一多首倡并身体力行的呢?对此问题,或许我们会说,这有徐志摩、闻一多二人在诗歌创作“风格”、“题材”、“技巧”、“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不过,无论作何种解释,我们都回避不了“格律问题”对于徐志摩、闻一多的分别。必须对“格律”问题作更深入的探讨或者检讨,否则格

律之于新诗“歌诗化”的意义将面对质疑。

这里,我们提出“两种格律”的观点。所谓“两种格律”,指诗人在诗歌创作之中,由追求“看”的效果和追求“唱”的效果的不同,产生了诗歌格律上“语言的格律”与“音乐的格律”的差别,即为“两种格律”。“语言的格律”是在语言表达方面的艺术规则,“音乐的格律”是在音乐表现方面的艺术规则。由于语言、音乐的表达都可以在口耳之间以声音的形式进行,所以语言的格律和音乐的格律都共有“声音的格律”。由于语言另外很重要的表现是“看”,音乐另外很重要的表现是“唱”,所以语言的格律另含有“视觉的格律”,而音乐的格律另含有“旋律的格律”。中国古代诗律如“齐言”、“对仗”、“四六句”、“长短句”、“四声八病”等某些要求,现代诗律如闻一多的“音尺”论,朱光潜的“顿”论,林庚的“半逗律”、“典型诗行”论,赵毅衡的“音组”论,陈本益的“顿歇节奏”论等,主要指包含视觉格律和声音格律在内的“语言的格律”。而体现在古代诗歌如“风、雅、颂”、“楚辞”、“乐府”、“南北朝民歌”、“宋词”、“元曲”等之中,体现在现代诗歌如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他》、徐志摩的《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个方向吹》、光未然的《五月的鲜花》、端木蕻良的《嘉陵江上》、梁上泉的《小白杨》、三毛的《橄榄树》、郑愁予的《错误》、席慕蓉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余光中的《乡愁四韵》、彭邦帧的《月之故乡》等之中,其中在语言文字的视觉、听觉表现之外,还别有一种音乐歌唱的调子,还别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句式参差、段式规则等特点。它们的音响效果特别突出,超出了一般“读诗”、“吟诗”的那种状态,实际上,那就是包含着声音格律和旋律格律在内的“音乐格律”的体现。回头比较徐志摩和闻一多在诗歌格律上的相同和相异,可以明白这一点。如闻一多的《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闻一多《死水》)

闻一多是学绘画的,比较重视诗歌的视觉效果,《死水》一方面具有“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是整齐的“豆腐干”;一方面《死水》在“词藻”使用上五颜六色,有“铜的”、“绿的”、“桃花的”、“白的”、“花的”、“青的”等,充分体现了闻一多自己主张的“建筑的美”和“绘画的美”。在“二美”之外,闻一多跟徐志摩一样,也注重“音乐的美”,表面上看,闻一多的《死水》应该如徐志摩的一样可以入乐歌唱。然而,仔细辨析,却发现闻一多的音乐美与徐志摩的音乐美并非同一回事。闻一多的音乐美基于他的有关“音尺”的主张,他主张或三字尺或二字尺,每行诗句的音尺数要相等。闻一多的“音尺论”适应了有声朗读的要求,体现了一种声音的格律。闻一多自己讲得明白,在其著名的《诗的格律》一文中,他说诗的格律分为听觉的方面和视觉的方面;听觉的方面包括格式、音尺、平仄和韵脚,视觉的方面包括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前者造成诗的建筑美,后者造成诗的音乐美。①原来闻一多根本只注意了包括视觉格律、声音格律在内的语言的格律,他的“音乐的美”是指包括格式、音尺、平仄和韵脚在内的声音格律的朗读效果,他关于格律诗的主张并没有特别地考虑诗歌入乐歌唱的问题。徐志摩却提出要为新诗创立“新格式与新音节”,②尽管徐志摩没有明确解释何为音乐美,但他诗歌创作中实际存在的可歌可唱的美,有如《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个方向吹》那种收放起伏、复沓再现、婉转低洄的调子,实际上就是音乐格律的体现。这显然是如《死水》那样整齐的“豆腐干”诗作所不具备的。所以,新诗入乐歌唱的问题,单纯讲语言的格律不够,还得进一步讲音乐的格律。

那么何为“音乐的格律”?如前所述,“音乐的格律”是指音乐表现中的一些艺术规则。具体地说,音乐跟其它艺术门类一样,也有自己的组织形式。它以音乐的语言――音符为基础,在音高、节奏等要素的参与下,以一定的逻辑关系构造成旋律。旋律的推进需要有问有答、前后呼应、因果相续;旋律的发展有重复、模进、节奏的伸展、紧缩与加花等基本手法;还在歌曲的曲式、调式、主题、速度、力度等方面也有一些基本的规则、规律,等等,这些都是音乐格律的体现。诗歌要作为歌词入乐,其本身就不得不或潜伏、或体现、或适应音乐的格律,就不得不在诗歌的句式、段式、韵律、平仄诸方面予以规律化。一首诗只有首先具备音乐格律的潜质,然后该潜质为作曲家所捕捉并被开发出来,最后歌手的演唱才可能取得较好的音响效果。

当然,某一诗作从文字的开始到最后的入乐歌唱,诗体上从语言的格律到音乐的格律?熏从视觉的格律到声音的格律再到旋律的格律,也是一个前后渐进发展、步步奠定基础的过程,各格律之间并非相互对立、相互割裂。大凡一首歌唱的曲子,其歌词不管是诗与否,读起来定是朗朗上口、字句铿锵,听觉上悦耳的;在视觉上,其歌词也一定是句段呼应、分节跨行、错落有致的。艺术发生学和艺术人类学上的“诗乐一体”、“歌诗一体”,决定了语言格律与音乐格律,视觉格律、声音格律与旋律格律具有某种融通性。中国古代入乐歌唱之“歌诗”,如“诗经”、“楚辞”、“乐府”、“南北朝民歌”、“宋词”、“元曲”等,视之莫不具有形式的建筑美,读之莫不具有声音的韵律美。古语有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③对这个经典论述,很多人注意了其中的“诗”、“歌”之别,所谓“诗言志”、“歌永言”的区别,然而却忽略了其中包含的很重要的“诗”、“歌”一体,“诗律”、“歌律”沟通的意义。它是说,“诗是用来表达人的心志的,歌是用来延长诗的语言的,‘五声’(宫、商、角、徵、羽)的高低跟长言相配合,‘六律’(黄钟、太簇、姑洗、宾、夷则、无射)、‘六吕’(大吕、应钟、南吕、林钟、仲吕、夹钟)用来调和歌声,‘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达到和谐,不要搅乱了次序,神、人通过诗歌、音乐的交流便能够协调和谐”。这里表明,“诗”、“歌”虽然来源功用不同,但“歌”以“诗”为前提,是“诗”的唱咏与延长,而咏“诗”之“歌”按‘五声’、‘六律’、‘六吕’、‘八音’等规则组织起来,“诗”、“歌”与“乐”便可以达到完美和谐,在表达人类情感、沟通天人之际上统一起来。明白地说,就是“诗”是“歌”的基础,首先有“能歌可歌之诗”,然后“咏诗之歌”配合“音乐的规

则”,最后一首歌曲方告完成。

或许,一个典型的案例――从诗歌《希望》到歌词《兰花草》的改编――能够说明诗歌从语言格律到音乐格律?熏从视觉格律到声音格律,再到旋律格律的整个过程和关系。我们知道,胡适《希望》的原文是:“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好。/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急坏种花人,苞也无一个。/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明年

春风回,祝汝满盆花。”?穴胡适《希望》?雪

从书面阅读的效果看,《希望》一诗语言是白话,内容浅显,就是表达诗人心中的希望,该诗除了情感单纯,格调清新,其余实在没有值得大加阐释的地方。所以该诗几十年来,尽管其作者是名家,却也一直默默无闻,不为广大读者和批评家所注意。不过,该诗自有引人注意之处,便是它的诗体和格律。在平常的诗意之外,该诗别有一种视觉的美和声音的美,它整首一段,每句五言,诗行整齐,而朗读起来,它起伏顿挫,音韵和谐,铿锵有声。这就是说,它兼备视觉的格律和声音的格律,具有语言的格律。更进一步体会,该诗在语言的格律之上,反复吟诵,在敏锐的“音乐的耳朵”听来,它还有旋律节奏的潜质,觉得它是入乐歌唱的好素材。事实也正是如此。在几十年以后,在1970年代台湾的校园民歌潮之中,曲作者张弼、陈贤德发掘了它的音乐潜质,为之谱曲。不过,曲作者也注意到,《希望》一诗如果原封不动照搬入乐,可能并不理想。《希望》全诗共十二句,十二句固然可以六六平分,成为两段歌词,然而在内容上该诗是前八句与后四句对照,不可六六平分。同时,《希望》一诗固然音韵和谐,押韵工整,读之甚好,但从歌唱的角度看,某些音节尚不够圆润和谐,如“坏”、“祝”、“汝”等字比较拗口,还有诗行后四句的“a”韵太响,跟前八句的“ao”、“e”两韵对比太强,韵脚的突转可能脱离歌曲音响的中心。综合多方面考虑,歌词《兰花草》便对原诗《希望》作了较大的改编。一是句式的改编,为适应《兰花草》民谣风格的一段式曲式,适应每两句旋律构成的逻辑整体的歌曲句式,原诗十二句扩展为十六句,分成两个八句,四个四句或者八个两句,使歌词无论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均与歌曲旋律的段式、句式形成对应。二是韵律的改编,改为后八句尾韵全押“ang”韵,同时配合句尾韵,全诗也通押腹韵和句首韵,诗歌韵脚于是在少数“遥条辙”之外,其余多数为“言前辙”和“江阳辙”,分别有“山”、“兰”、“园”、“望”、“看”、“看”、“兰”、“然”、“转”、“眼”、“天”、“兰”、“暖”、“房”、“相”、“忘”、“将”、“愿”、“偿”、“满”、“添”、“香”等音节。经过这样的改编,原诗纯洁清新、柔和婉转的风格保留了下来,同时原诗音响、音乐的潜质被充分发掘出来,还大大增强了歌词的音乐感、旋律感,增强了歌曲听觉的、歌唱的效果。于是,有了几十年以后《希望》一诗的重见天光,有了当代歌坛上久唱不衰的《兰花草》:“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期待春花开,能将夙愿

偿。/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穴歌词《兰花草》?雪

至此可对全文作一个简单的小结。如何实现新诗的“歌诗化”,如何创造优秀的中国现代“歌诗”或“新歌诗”,以上表明:“格律化”可以说是现代“歌诗”在诗体建设方面的一条必由之路;更深入地说,这里所讲“格律”还不只是一般的格律,还得从语言的格律发展到音乐的格律,从视觉的格律发展到声音的格律进而到旋律的格律,这个“格律化”的过程才算完成。从这里入手,或许,这正是当今中国新诗突破困境、歌坛扭转风气、现代“诗”“乐”再融合、再造“诗教”与“乐教”合一的文化理想的开始。

①闻一多《诗的格律》,《晨报副刊・诗镌》第七号,1926年5月

14日。

②徐志摩《诗刊牟言》,《晨报副刊・诗镌》第一号,1926年4月1日。

③《尚书・虞书・舜典》。

上一篇:学期收获范文 下一篇:鸡年祝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