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课件范文

时间:2023-11-12 13:11:23

黄土高原课件

黄土高原课件篇1

一、地理位置的描述和重要性

1.半球位置是经纬度位置

一般来说,地理位置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人教版教材中,大洲位置的描述,是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等方面进行的。这样的叙述,看起来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好像是并列的关系。实际不然,我们知道,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为界,也就是东、西半球分别是一定的经度范围,即东、西半球位置是经度位置。

2.强调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许多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理位置,如亚洲东南部显著的季风气候,是因为地处世界最大的大洲和大洋之间。

(1)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东南亚一节的第一框题――“十字路口”的位置,就突显和强调位置的重要性。课文中,又对马六甲海峡大篇幅叙述。这样,许多人对“十字路口”的位置和马六甲海峡在课文中的作用就会产生理解上的混淆。笔者认为,“十字路口”的位置和马六甲海峡位置的重要性是东南亚位置重要性的两个主要表现。如果说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是锦,那么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必经之地的马六甲海峡则是其上的一朵鲜花。

(2)中东――“三洲五海之地”:和东南亚一样,中东位置细化,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三洲五海之地”、苏伊士运河和土耳其海峡上。中东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周边有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被称为“天下咽喉”,是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唯一海峡。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间接地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是世界上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

二、强调地质要素的案例:主要在《日本》和《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中

1.多火山、地震是日本主要的环境特征

教材以“多火山、地震的岛国”为标题介绍了日本的自然条件,把日本的位置、领土、地形多山、海岸线曲折多港湾、火山地震活动频繁等特点联系了起来,并用图文资料多火山、地震对日本的影响进行了举例描述。从中可见,“多火山、地震”在日本一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2.黄土是一种岩石,也是这一区域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一节课题是由原来的《黄土高原》改进来的,意在突出“黄土”这一地质要素。首先,要明确黄土在地理科学中是一种岩石,在教材中可以理解为黄土这种岩石及其上的黄绵土。其次,黄土已成为黄土高原这一区域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因为黄土是影响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黄土高原水土严重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是影响黄土高原许多人文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有甚者,人们提到“黄土”“黄土地”已经不单指一个自然名词,而往往带有特定的人文含义,如“黄土文明”“黄土文化”“黄土风情”等。

三、初中地理中出现的自然环境要素有哪些

对自然环境要素,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概括和分类。有的认为自然环境要素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组成;有的认为包括土壤、位置、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生物、资源,灾害等;有的认为包括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土壤圈和水圈;还有六大要素、五大要素等说法。

人教版课本中,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分为《位置和范围》和《自然环境》两节;八年级第一章为《从世界看中国》、第二章为《中国的自然环境》。从中可见,位置没有被列为自然环境要素。须注意,在学习每个区域自然环境之前,必须学习位置。

四、日常生活用语与地理专业名词的区分

在日常生活中,也就是在学生的脑海中,有许多地理概念是错误的、或者是与教材内涵相差很远的。如每到冬季,天气突然变冷,随时都可以听到人说“西伯利亚的寒流来了”。这句话中的“寒流”就是一个典型概念错误的例子。我们知道洋流是海水大规模的运动,寒流是其中的一种。而冬季影响北方地区降温的是来自西伯利亚地区的冷空气,如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就称为寒潮。

黄土高原课件篇2

1. 有利于学生对复杂、抽象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在黑板上画出黄河的形状,标出黄河的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和纬度位置,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的吸引到课堂中来,并让学生仔细观察黄河的形状,它像巨大的“几”字形,横亘在北方的大地上(如图1)。

2. 有利于学生对众多地理内容的认识和记忆,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接着,我在“几”字形上沿途标出周围各山脉符号,如巴颜喀拉山脉、贺兰山、阴山山脉、太行山脉、秦岭-淮河的位置符号,让学生标出名称。

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图文转换能力,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从源头开始,我顺次扫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地形区,请学生标出名称,这对接下来讲授黄河各游段的忧患产生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办法做了很好的铺垫,增进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同时充分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学生根据以上黄河流经的地形,认识了第一、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分别对黄河上游、中游和下游的情况分析归纳,提出可利用的资源和存在的问题,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措施。上游:梯级开发、修水库、建立水利枢纽工程。中游:陡坡上植树造林、缓坡上修梯田、沟壑中打坝淤地等,关键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下游:加固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4. 动态静态相互转换,提高学生的地理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提问:对下游地上河的问题思考:①画出黄河 “地上河” 剖面图,说出黄河下游河床有何特点。②泥沙是黄河下游河床抬高的主要原因,泥沙是从何而来的?③黄河流经了哪些地形区?④黄河流经的地形区都是什么气候类型?通过思考这一系列的问题,帮助学生找到了黄河堆积泥沙的源地——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

我又设计如下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①在黄土高原上,从甲地往乙地走,眼看很近,但常要绕道远行,为什么?(生答:从黄土高原的景观图很容易看出黄土高原的地面被切割得支离破碎,在深沟两边,眼看相距很近,但无法越过,只好绕道远行。)②为什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若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可以给出提示语:土层特点、植被状况、降水条件等。)③这么多泥土流失,你知道这些泥土被带到哪里吗?(生答:这么多的泥沙被带进黄河的中游。)④这些泥沙在中游没有大量的沉积,为什么到了黄河下游却大量的沉积了?( 再一次指导学生看板图的地形区,让学生看中下游不同的地形,在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时,河道一下变宽了,水流速就慢了,造成泥沙大量淤积,不断抬高河床。) ⑤黄河“地上河”的危害是什么?治理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方法有哪些?学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时,总是在黄河下游做文章。这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回到泥沙来源上想办法。在黄土高原上要采取哪些措施?在山坡修水平梯田或在沟壑打坝淤地,但是一定要同造林、种草等生物措施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保持水土的目的。众多的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之间存在着复杂多样的联系,学生往往不易理解。但是,如果对照有关的地理板图进行观察、阅读、分析、对比时,问题就容易得到解决。最后,我还根据标出来的纬度位置分析初春和初冬凌汛现象的成因。

黄土高原课件篇3

地理学科的空间性、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的特点决定了现代化教育手段必将在地理教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下面本人就多年来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突出重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地理课中尤其是职高的地理课中有许多重点、难点,可参考的资料特别少,有时单靠教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费力,而多媒体地理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介绍我国长江中游和下游的洪水原因时,它既是这一课的重点,又是这一课的难点。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出长江水系图,用闪烁的方法显示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即宜昌以上的干支流,以及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水系、北面的汉江。教师很容易给学生介绍清楚,在有些年份,流域内普降暴雨,三股主要洪水来自同一时期,河水猛涨,就会使长江干流出现特大洪水。另外再插入一些近年来上中游山区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等影视片段去启发学生,它是使洪涝等自然灾害不断加剧的另一主要原因。多媒体的运用,使难于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清楚易懂,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一是多媒体的多功能直接带来的,二是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变化促使学生调整学习状态带来的。多媒体教学速率明显加快,教学环节和信息变换频繁,学生必须作出快速反应,好的学习习惯随之养成。教师在设计教学课件时,应该提示学习环节,如做笔记、看图、阅读、思考、活动,设计好自动播放的时间,留有足够的学生活动时间,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我的课件把要做笔记的内容设计成稿纸和笔的图形,把阅读环节设计成人头和书的图形,把思考问题设计成问号回旋动画,当这些标志出现时,学生就会迅速进入该学习活动环节。

在学校的网站中有教师的课件, 学生可以进入随时观看,学习自由度和活动空间加大,摄取和处理信息能力得到培养。我常常把我的课件拆解给学生看,学生不但学到用计算机制作幻灯的技能,还学到了平面设计的一般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地理给学生提供了宽广的信息渠道,学生求知面又在不断扩大,因而培养学生摄取和处理信息能力也是地理教师的一项教学任务。这样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地理不再枯燥乏味。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主要教具是挂图、课本插图和一些投影,由于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学生难以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而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了学生能动作用,使教与学成为有机的整体,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例如:在介绍我国黄河流域的水士流失状况时,我们可以先放一段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影片。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出了黄土高原,黄河流入下游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慢了下来,大量的泥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由于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床高出地面学生便可以分析出,为什么黄河下游支流很少,流域面积狭小。这是由于地面流水不能汇入河道,所以支流少,流域面积狭小。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像和影视,既促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地理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从我校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看到,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但使课堂教学的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对教育的主导者――教师的要求也更高。我们地理教师要为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创造出高质量的视觉、听觉产品和表演节目。这些产品具有即时教育性、教师个性、交互性和因材施教的特点,是市场上的多媒体产品不能代替的。课堂教学课件应是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采用集体创作的高技术多媒体模块,结合自身特长和经验,编辑出可随时修改的课堂教学课件。因而,我们应尽可能采用易于操作的计算机软件设计课件。教学课件要从符号、图形、色彩、声音、节奏等多方位的视觉和听觉心理功能进行设计和开发,还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环节选择最合适的媒体。优质课件并不单是课件的先进设计技术和良好视觉听觉效果,而且是把教学内容、学情、经验与课件设计技术结合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使教学原则和素质教育达到较完美的体现。当然这需要教师平时的不断积累和学习。它促使地理教师用更多的时间去开发多媒体教学的广阔前景。要制作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课件,地理教师不仅要构思地理知识的结构编排,还要应用声乐和美术知识来设计课件,以便达到较完美的视听效果。要使课件表现形式与教学内容完善统一,合理设计动画效果,安排教学活动环节,需要用普通教育学、视听心理学和素质教育理论来指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经过自己设计的教学产品,才能得心应手,师生交流才能达到融洽的最高境界。

黄土高原课件篇4

我们对中学地理教学的课堂教学作了探索,认为课堂教学是一个有多种层次、结构复杂的系统。它应包含着三种重要的结构:地理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课堂的教学结构。

1.由地理教学目标所确定的教材知识结构

知识的现实化,要求学生在原有的地理知识信息储存中,吸取所需要的实在的信息,再输入到新的知识信息中,使新信息成为实在的可捉摸的信息;知识的系统化,要求学生把新知识、新技能纳入原有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之中;知识的具体化,包括知识的应用和评价两方面,是深化和扩展过程。知识的现实化―系统化―具体化过程,应是教与学的辩证统一过程,因此,由教学目标所确定的知识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指导性。

2.学生的认知结构

感知过程,是学生对课程的感性认识阶段;抽象过程,是学生对课程的理性认识阶段,是学生对课程认识的第一次飞跃过程;形成新的心理定势过程,是学生对理性认识再评价和应用的过程,是学生对课程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基本条件。

3.课堂的教学结构

课题的引入―展开―解决过程中,每一个结构层次的实现都有不同的方法,这就决定结构模式的灵活多变性特征。对教学方法的最优选择由教师的主导性和创造性决定。而这一结构功能的充分发挥,取决于教师对学生、教材和教学方法体系的熟悉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教育素养和教学艺术的素养。

二、结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地理学习的策略

根据以上结构,我们对地理教学的优化主要抓以下三方面。

1.优化教材的知识结构

地理知识结构是地理概念、地理事物发展基本规律、原理及其内在联系,是地理教学内容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地理知识结构才算真正掌握了地理学科知识及其体系,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知识联系起来,帮助其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我们作出了如下努力。

(1)优化教材,实现教材价值的最大化。对于地理教材,我们不仅要使用,而且要优化。本着有利于教学的原则,删除枝节内容,保留主干部分,突出学科的基础知识、核心知识、骨干知识,这是量的优化。现行的人教版区域地理教材有的章节在组织教材时涉及的内容过多、过乱,给地理教学带来困难。如“黄土高原”这一节可以安排3个框题:“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主要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及其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地区”(介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其成因);“黄土高原的治理与开发”(主要介绍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和开发建设)。“脆弱的生态环境”这一框题可以糅合、渗透到水土流失原因的分析之中和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之中,从而保证教材结构的顺畅,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学习结构和顺畅的思维过程。

(2)使地理知识结构化、体系化。结构化是指把所学的知识划分为不同或纳入某种更大范畴,在头脑中组织起来,形成知识块,进而形成良好的结构,这样有利于记忆和知识信息的检索和提取。如讲述大气环流的原因和规律后,我们可以集纳成下图:

总之,优化的教学内容,应做到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内容简练、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问题情境要有深度,体现逻辑系统的力量。而要做到这些,教师要有认真的态度、敏锐的思维、顽强的钻劲和大胆的创新精神。

2.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学生是“教育事业的中心”,教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学习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是学习者自己的事,学生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为此,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1)使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学生对知识是分层理解和接受的。先认识地理表象,再形成地理概念;先形成地理概念体系,进而认识地理规律,这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客观过程。我们要按“是什么”、“为什么”、“说明什么”的逻辑关系组合地理素材,按识记、理解、运用的能力层次提出学习要求。这样就为认知结构的优化创造了根本的前提。

(2)使教师教的思路与学生学的思路合拍。教师教的速度过快,学生就跟不上;要害处交代不清,学生的思维就会受阻、中断;教师的语言不够正确、鲜明,举例不够恰当,学生的思维就会处于板滞状态。为了使学生思维与教师教的思维合拍,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习惯,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服、心理特点,使“教”适应“学”。

3.优化课堂的教学结构

“所谓教学结构,是教师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完成既定目标,对构成教学的诸要素所设计的比较固定的简化的组合方式及运作流程,实施教学过程的途径和一整套方式及运用流程,是实施教学过程的途径和整套方法论体系”。近年来,我校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尝试“读、讲、议、练”教学法。这种方法,注重“教”与“学”的互相渗透和互相作用,在地理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较好地掌握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观点,把握地理发展的线索及其规律。

(1)“读”即学生进行自学。在自学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思考什么问题。在自学过程中,教师对有关知识不做讲解,而是在严格掌握、控制学生内在认识过程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尤其是内在的动机。同时,教师也要善于为学生创造认识条件,适当地点拨、诱导学生去思考,通过阅读、收集资料,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和表达能力。

如讲大气受热时,为什么说地面辐射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而不是太阳。通过阅读可以发现,虽然太阳在进入地表之前,先经过大气,但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是很少的。

(2)“讲”即教师的讲授。学生自学后,问题暴露出来了,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后便进入“后教”环节。而此时教师的讲应突出一个“精”字。教师的精讲应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并引导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横向或纵向联系、比较,从而使学生从整体上理性地驾驭知识。

(3)“议”即教师有目的地让学生把尚未弄懂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师生一起展开讨论。方法可以由教师先提出疑点,引导学生思维,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或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启发,开启学生的思路,当堂讲清疑点。

(4)“练”即学生在经过读、讲、议几个过程,获得了新知识、新概念后,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练习题,以达到当堂掌握、理解、巩固的目的。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力求做到三点:①保证训练时间不少于10分钟;②训练的内容重在能力的培养,不搞死记硬背;③训练的形式像考试那样完全独立快节奏地按时完成,不得抄袭。这样的课堂作业它能够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能及时反馈信息,便于教师进行补缺。

只有重视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才能充分提示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课堂教学诸因素的内在联系和课堂教学的普遍规律;只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才能实现依靠普通教师教好普通学生的愿望,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布鲁纳.教育过程.1960.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

[3]课堂素质教育手册.九州图书出版社,1998:33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黄土高原课件篇5

关键词:地理教学;课堂优化;实践探索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互动、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要实现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的特色,优化地理课堂教学过程。

一、构建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

课堂上教师是主导,要使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潜能,营造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极为重要。教师首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丰富自身内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平易近人、幽默风趣的讲课方式和良好的亲和力,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要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最大的教学目的和动力,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爱好、个性和人格,给学生自己思维的空间;要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实现互动交流式教学。这样,学生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成教学过程的优化。

二、倡导建立新型的知识观

知识观既是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又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因此,确立新型的知识观,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从“填鸭式教学”向“自主性学习”转变、从“内容知识”向“方法知识”的重心转移,建构地理学科主干知识体系,培养地理素养和综合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在探讨“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时,结合教材“活动”材料和实验步骤,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利用相关教具做玻璃缸内冷热不均产生烟雾流动的实验,使学生直观认识热力环流的成因。探讨“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时,组织学生自己动手,用手电筒表示太阳,照射地球仪观察晨昏线,讨论该分界线与手电筒光线之间的关系,演示地球仪的自转,启发学生思考晨昏线的移动方向,进一步解释昼夜交替的原因等。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生动的实验中获得直接经验,体会学习的喜悦。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发展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有用的地理

地理教学内容丰富,但又有许多内容是学生陌生或不感兴趣的,教学中通过教师设计的活动,构建“生活化”地理课堂,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对于生活的价值,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生活与生存能力。在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时,提前一周让学生注意收听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并每天记录好西安的天气变化,同时注意这些天气的变化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课堂上一开始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同时适时引导学生这样的天气又是怎样产生的。通过这样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在进行“昼夜长短变化”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联系本地的昼长、夜长及日出、日落时间的变化情况,这样自然就得出了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规律,而南半球相反。

四、促进整合多媒体,铸造现代教学模式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学科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总趋势。在地理教学中往往有大量的知识比较抽象。通过整合清晰简明的图像更加直接、直观地进行教学,增强教学效果。如,讲解“地球的运动”时,可以将地理中的自转、公转、白昼黑夜和四季形成的知识转换成形象的知识,并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深化认识、积累知识。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课件进行展示,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运用动画的形式,出现直射点的移动过程,让学生观察学习直射点在不同位置、不同半球的地点昼夜长短的变化,明白四季的形成过程。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学中,经过教学设计,运用动画图像,将太阳的直射点在一年中的移动规律的抽象知识转换成形象的动画课件,帮助学生内化吸收,实现教学各个因素的综合统一。

五、充分发挥地图在启发式教学中的作用

地理教学一刻也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语言”,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现象、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慧。教学中要运用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突破教学的局限性,采用教学方法发挥出教学的作用,运用课件增加图片的容量和文字的含量,提高图形选择的精准度,增加图形的类别,让学生通过读图、填图、图形转换的过程,深化学生的认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学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时,采用以读图为线索,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思维教学过程。依次展示出“黄土高原的分布”“黄土剖面”“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黄土高原的降水特征”“黄土高原植被类型”等地图和图片资料,进行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分析推理并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设计,突出了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完成新知识的落实,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设问步步深入,对启发学生思维迁移起到循序渐进的效果。

六、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

教师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转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习,可以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例如,帮助学生学会自己设计和实施野外观察、观测、调查等实践活动;在日常教学中使用探究方法,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研究性学习等。

参考文献:

[1]肖庆顺.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

[2]邵刚.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课程创生研究初探[D].云南师范大学,2004.

黄土高原课件篇6

黄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其河床冲淤演变对流域来水来沙有着高阶的非线性响应关系。河流健康状况主要取决于气候和下垫面因素的变化。不同的气候和下垫面条件,将在河流水系中形成不同的水沙条件(包括流量、含沙量、水位等)和河床边界条件,进而深刻地影响到河流的河型、河性等河流特征和以河流为依托的生态系统,即气候、下垫面对河流健康的影响最终体现于河流水沙过程和水沙约束条件的变化。因此,要实现人类与黄河的和谐相处,必须研究黄河流域水沙变化问题。可以说,水沙变化情势是制定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重大决策的重要依据。 以往研究成果 20世纪80年代以后,黄河的水量和沙量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关人员开始对其变化量及变化原因进行研究。科技部、水利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黄委多年来对黄河水沙变化研究给予了持续的关注和支持。 水利部黄河水沙变化研究基金第一期、第二期项目对黄河水沙变化的研究相对更为系统和全面,重点分析了黄河上中游主要支流泥沙来源、水沙变化及其发生原因和发展趋势等,总结了黄河流域水沙时空分布的特点;研究了水沙变化的机制,逐步建立了“水文法”、“水保法”等分析计算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的方法。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科研基金课题对“水文法”、“水保法”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提出了计算结果的评价方法。“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成果认为:1970~1989年水利水保措施减沙效益为年均约4亿吨,预估到2030年在新增坝库工程条件下,减沙效益年均达到8亿吨。 这一时期不同类型的项目都对减水减沙效益分析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黄河流域1970年以来的水沙变化定量数据。但是,各类项目或课题对水沙变化程度,以及变化原因、不同因素对水沙变化的贡献大小的认识却有一定差异,而且有些相差很大,给治黄生产的应用带来了较大困难。后来,不少研究者对这些差异从基础数据、计算方法、时段选择、样本确定等方面先后做过一些分析,对于取得统一认识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委及其所属有关单位也曾设立一些专题,对黄河水沙变化问题进行研究。开展的项目主要有:“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入库水沙预测研究”、治黄专项“黄河水沙变化及趋势分析”、治黄基金项目“黄河水沙变化及其对河道冲淤、洪水演进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黄河水沙特性与河道冲淤演变”、黄河防汛科技项目“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黄河中游水资源的影响”、黄河流域第二次水资源规划工作对水资源的评价等。这些研究分为两种:一种是比较宏观,要求高度概括水沙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但研究深度有限;另一种是侧重于生产需要,局限性较大。因而,这些项目开展规模相对较小,主要是针对流域某一区域和水沙条件中某一部分进行研究的,但研究较为深入。此外,在组织召开的一些专题会议上,对黄河水沙变化的某些方面也开展了一些研究和讨论,如2011年12月中国水利学会、黄河研究会联合举办的“黄河源区径流及生态变化研讨会”等。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研究,基本摸清了20世纪50年代至1996年黄河水沙变化的历史过程;分析了干流、区间和各主要支流水沙变化特点和成因,对1950~1996年黄河水沙变化原因有了基本认识;建立了适用于黄河流域特点的“水文法”、“水保法”和“水文水保混合法”等计算方法;初步分析了黄河中游干流主要控制断面不同时期多年平均情况下泥沙组成的变化;宏观预测了未来黄河水沙变化趋势。但是,目前,对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减水、拦沙和减蚀的大小及其发展趋势方面还存在较大分歧,对各区间暴雨和大暴雨特性的时空变化与产流产沙的关系等还缺乏深入研究,对渭河等重要支流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关系还缺乏深入探讨。同时,因观测,资料不足以及部分统计资料失真等,尚难说清近20年来黄土高原降雨减少不多但洪水和输沙量却衰减很大的原因。还有,由于黄河源区气候恶劣、观测资料短缺、多学科协作和沟通不够,因而,关于黄河唐乃亥以上地区径流变化的原因众说纷纭,已有的研究成果尚不能说明各个因素对黄河源区径流变化影响的程度和发展趋势。 研究新进展 近年来,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大力推进,加之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流域下垫面和降雨等水文要素进一步发生变化,引起黄河流域水沙发生了新的变化。近期,高旭彪等研究认为,1997~2006年黄河中游潼关以上人类活动年

黄土高原课件篇7

【关键词】多媒体;地理教学;优势

伴随着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进行,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采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多媒体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它打破了“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它能变静为动,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例如在讲解七年级上册《地球的自转》这一课时,通过多媒体,茫茫宇宙中一颗蓝色的星球伴随着悦耳的音乐由远及近向我们“走”来,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目光。随着地球的旋转,地轴及地轴倾斜的方向和角度的出现,太阳在中心位置放射出光芒,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交替闪现等一幅幅动画的展开,学生的注意力被集中到感兴趣的画面上,此时出现了字幕:“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_ 现象。”学生的兴趣立刻高涨,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通过利用多媒体动画、结合有趣的图像和绝妙的声音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了注意力,使他们产生了学习的动机,从而自觉、主动、积极的去获取知识。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突出重点、淡化难点,优化课堂教学

地理课中有许多重点、难点,有时单靠老师的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费力,而多媒体地理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多媒体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又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解黄土高原的形成和生态环境问题时,将黄土高原的一系列变化逐个制成幻灯片放映给学生看。这样,学生既了解了黄土高原的成因,还明白了黄土易流失的原因。特别是在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情况,即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演示,教师利用静变动的放映,给学生一个动的感觉,使学生看了更加明白、清楚。这种教学集声音图像为一体,图文并茂,既拓展了学生视野和思维,也化解了教材的难点,既突出了教材的重点,又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地理教学上的板图、板画内容丰富,复杂多样,在有限的黑板上难以充分展示出来,地理教学中的名词概念多,原理、规律也不少,往往需要借用挂图来帮助学生理解、类比归纳,实现图文转换,课堂上的教学挂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但它往往又是信息容量大、要素繁多、不分主次,而且能见度低,不利于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发展。而使用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充分发挥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达到图文相统一的效果。如可以增加图的用量和文字的输入量,根据需要还可以使图形由小变大、由虚变实,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由远到近,提高图的清晰度、透明度和区分度,有利于学生读图、填图、图文转换,提高认识,拓宽思维,少花时间,多学知识。

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是要求学生把地理事物的位置落实到地图上。教材中的一些图形、运动过程等内容的主要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在复习初中地理《中国西北地区》一节时,针对学生读图、析图、用图能力较差的情况,我设计了“中国西北地区自然概况”,着重了解中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因为西部缺乏现成的文字资料,所以我在设计中加强了读图训练,充分发挥地理图形直观、简明的特点,突出地图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载体的作用。本课时共使用了16幅地图,30多幅景观图和4段旅游风光录像。通过读图训练,让学生讨论、评价、分析归纳出西部的五大特点:大、边、荒、宝、美。而这样多的图形转换也只有在多媒体中得以实现,学生的读图能力也在这样的循序渐进中前进。

四、创设情景,发展思维,激励主动思索

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能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他们对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还在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而,在教学中运用投影或动画创设情景,能帮助学生提高感性认识,发展抽象思维,也使平日感到乏味的知识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如在教学黄河这节内容时,用多媒体课件打出黄河中游流经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时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的画面,利用画面的巨大感染力去拨动学生的心灵。同时打出 “黄河每年带走氮磷钾肥约四千万吨,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等字幕说明,促使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黄河,理解黄河,并关注黄河和中华民族的命运。这一教学情景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他们不仅了解了黄河,而且增强了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初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也有益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构建。

总之,多媒体应用于地理教学中,有利于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2]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课堂整合.

黄土高原课件篇8

关键词:基底;湿陷性;黄土;隧道;加固措施

中图分类号:TD262.1+4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具有湿陷性黄土这种特殊地质结构的隧道,在力学上的受重能力较差,因此基底在承载力上往往很难达到隧道所需要的结构承载力。在这样的基底上修建隧道往往会造成基底变形,这种变形不仅仅包括了压缩变形,同时还具有湿陷变形。加之周遭水环境发生改变,不牢固的基底必然会发生大规模的湿陷变形,使得隧道的衬砌结构遭到破坏,隧道发生环、纵向上的开裂现象,对隧道的运营产生威胁。因此对于此类隧道的建设环境的处理就成为了隧道建设领域需要进行重视的课题。风积沙以及湿陷性黄土一类的隧道建设环境必须对基底进行加固,这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并且隧道的基底在湿陷变形上不应以建筑物进行参照,而是应该根据黄土本身的性质所决定。因此为了隧道在运营和使用上的绝对安全,必须对具有此类地质缺陷特点的隧道基底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措施。

2 基本的处理原则

结合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地质特点以及黄土本身的性质,并将平时对类似基底处理的经验进行综合考虑,隧道基底在处理上应当遵循以下原则。首先,保护为主,内外兼顾,加固在后。黄土之所以会出现湿陷变形主要是因为水的作用,这里就需要考虑到对隧道的整体的排水系统以及防水系统做出良好的处理,之后再通过其他措施对地基的承载力进行提高。而处理的目的就是对土壤的工程性质进行改变,降低土壤的压缩性以及渗透性。通过对湿陷性进行控制达到加固基底的目的。加固方式可以是换土或者是增加紧密度从而对隧道的基底黄土进行加固,或者通过对基底具有的湿陷量进行全部的消除,或者只消除部分的湿陷量,通过对总的湿陷量进行降低,将其控制在规定的可承受范围内,以此防止因湿陷现象而出现的隧道病害。

对水进行严格的控制。湿陷性黄土隧道地基处理方案的设计,首先要考虑水对湿陷性黄土的影响,必须做好隧道工程的系统排水与防水问题;其次就是做好湿陷性黄土地基土的处理工作,增加地基承载力。对黄土而言,进行地基处理的目的是改善土的工程性质,减少土壤的渗透性,压缩性,控制湿陷性的发生。通过换土或加密等各种基底处理方法加固湿陷性黄土隧道基底,或者是消除隧道基底的全部湿陷量,使处理后的基底变为不具有湿陷性;或者是消除基底的部分湿陷量,减小原有基底的总湿陷量,控制下部未处理地层的湿陷量不超过规范规定的数值。

3 加固措施

多数湿陷性黄土隧道通过的地层为第四纪松散风积粉细砂和冲积黄土质粘砂土(新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基底自重湿陷性黄土层很厚,地层承载力低,围岩条件非常差。隧道通过的这种风积粉细砂以及新黄土结构具有特定的结构特点,是一种垂直的节理发育,因此在隧道底部这种性质的黄土层厚度很厚。地基的承载能力基本上是无法满足隧道建设的需求的,围岩条件在类似地区非常的差。而铁道部关于隧道的设计规范中明确的规定了荷载结构的模型计算。规定中指出,通过对基底应当具有的承载力的计算即对底板所受到的压力的计算,得出实际在隧道的基底上所应当承受的承载力,并将此承载力和地基本身的承载力做比较。大多具有这种湿陷性的黄土地质的隧道,墙拱角以及仰拱区的地基本身的承载力无法满足隧道所需要的承载力。得出结论,现有地基无法满足隧道修建需要满足的条件的结论,必须对此区域的地基实施加固的处理措施。

我国在对于这种湿陷性的黄土地区的隧道建设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是非常成熟的。由于我国西北部这种地区较多,因此在修建隧道时就会遇到类似难题,从而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在对于这种地基进行处理时,主要的方法就是:碾压、换填、强夯、动力/振动挤密桩、静力挤密(预制)桩、CFG桩、注浆、高压灌浆、高压旋喷桩等。这些方法是在隧道以外的土木工程中形成,并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尚缺乏在隧道开挖后洞内处理实施的实例。湿陷性黄土隧道基底处理施工场地受隧道掌子面开挖的影响和洞室的限制,断面开挖一断面稳定一基底加固一开挖面支护之间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相互影响和干扰。湿陷性黄土隧道基底处理常用的方法有水泥挤密桩和树根桩等。

水泥挤密桩是湿陷黄土隧道基底处理方法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湿陷性黄土由于其大孔隙性和欠压密性而具有湿陷性。水泥挤密桩就是夯击挤密消除其大孔隙进而消除湿陷性,并对地基起一定的加筋作用。桩锤夯扩成孔成桩的过程中,桩孔中原有土被强制性侧向挤出,桩周一定范围内的土被压缩、扰动和重塑。断面开挖一断面稳定一基底加固一开挖面支护之间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相互影响和干扰。针对湿陷性黄土地段隧道施工的特点:隧道内施工作业面小、振动对围岩的影响要求有限等,对基底加固技术中挤密桩的桩身材料、挤密桩施工机械的选择、桩间距的选择需做一定优化。通过优化,确定适合黄土隧道基底湿陷性黄土加固处理的方法、措施、施工机械、施工工艺、设计参数、检验方法和标准。

树根桩是一种小型钻孔灌注桩。它是利用钻机钻孔到设计深度,然后放入钢筋笼、碎石和注浆管,再用压力灌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的办法制成的钢筋混凝土桩。布桩方式可采用垂直、倾斜设置,也可采用网状如树根状布置,故称为树根桩。树根桩凭借其承载力高,沉降量与扰动范围小,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等优点,在既有建筑物的修复和加层、古建筑的整修、地下铁道穿越、桥梁工程等各类地基的处理与基础加固,以及增强土坡或岩坡的稳定性等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树根桩在隧道基底的加固中开始尝试应用,树根桩施工技术可以在狭小的施工作业空间内最大限度减少开挖对隧道洞身地层的扰动。

结语

黄土的土质疏松孔隙大,在隧道的建设中经常会出现湿陷性的黄土,这种垂直的节理发育使得地基的承载力要小于普通的地基。在这样的基地上建隧道往往会造成基底变形,这种变形不仅仅包括了压缩变形同时还具有湿陷变形。加之周遭水环境发生改变不牢固的基底必然会发生大规模的湿陷变形,使得隧道的衬砌结构遭到破坏隧道发生环、纵向上的开裂现象,对隧道的运营产生威胁。因此对于此类隧道的建设环境的处理就成为了隧道建设领域需要进行重视的课题。必须对湿陷性黄土区域的地基实施加固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敏.如何对湿陷性黄土隧道的基底进行加固处理[J].工程建设,2010.

[2]方玉山.隧道工程的技术管理[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5.

上一篇:关于启示的作文范文 下一篇:给生活加点糖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