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的古诗范文

时间:2023-10-23 05:40:43

大雪节气的古诗

大雪节气的古诗篇1

【关键词】诗词;云雾雨雪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古诗文中有许多描述自然现象的优美诗句。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等。自然景象是人们熟悉的场景,正因如此,诗人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个人的感觉并用某些自然现象来衬托个人的思想感情以及人生理想。在关于远古时期,我们先人对云雾雨雪何时出现的猜测进行过探究,如:

“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

――郭沫若《卜辞通纂》;在《周易》中:“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暑。”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和《楚辞》,到建安时期曹操的《观沧海》,再到可以成为“诗的国度”的唐代,都是诗人笔下经久不衰的意象。

一、诗词中某些佳句是阐释自然产生过程

关于云雨的产生和用途在诗句中也有描述: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说到了春季,大片的云彩汇集在一起,产生飘浮在空中的水蒸气,当空气承受不住大量汇集的水蒸气的时候,就会下雨。此时的云,不管是对流云还是层状云,一般情况下都是云层较厚,含水量大,也就是在垂直方向积分含水量大,此时太阳的短波辐射不能直接穿透云层,所以陆地上看,灰黑色的云居多。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与暖空气频繁地进行着较量,既不甘退出主导的地位,也不肯收去余寒。更为此时的雨,提供了条件。由此,万物复苏的春季,天空中的云已为古人(如杜甫等)所熟知,这是一条较为准确的雨情信息。

二、诗人感官地对待自然现象

诗人从他们自己独特的角度和感观来对自然现象下定义。国际上对雨有一套分类、方法和定名,气象观测上对云的定名、特性、编码也有规则,二者之间是不一样的,如何彼此理解和沟通,应该是有意义的。对于雨,相似地有:朝雨、夜雨、春雨、秋雨、过雨、宿雨、新雨、积雨;从大小及浓度上说有烟雨、微雨、轻雨、丝雨、小雨、暴雨、倾盆雨、密雨;还有寒雨、冷雨、飞雨等等。

诗词中普遍能见到的密雨、微雨、急雨、细雨、杏花雨、小雨、飞雨等。例如:

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

从中可以分析:

(1)以上小雨、微雨、轻雨、细雨等雨都是属于小雨,在现代气象上,就是指雨量小于2.5 mm/h的雨。雨滴大小倒是没有明确规定,从云物理学来看这种小雨雨滴的直径一般应在0.4 mm以下。但上述几种小雨,彼此间还是有区别。

(2)烟雨或许是雨滴最小、浓度较大的雨,在诗人眼中,经常是烟雨蒙蒙,能见度较差,眼前的状态,景物忽隐忽现,朦朦胧胧,好比眼前有一层雾。这种烟雨的雨滴直径的平均值小到10-150lam (0.O1-0.015mm),它大小则是雨滴定义直径中的下界附近。

(3)轻雨、微雨、丝雨应该是在烟雨和细雨之间,可算是毛毛雨,就是雨滴小、浓度大的3种雨。它们对物体、草木、树叶只是稍微打湿,其平均直径约在150-250lam,雨量在0.2-0.4mm/h。

三、以雪为题的感情释放

中国古诗词中还有大多是以雪为题的诗篇,在诗中诗人常常以雪为背景,在描述中加入情景,把关注点放在后半段的诗词主题上,大都是借题发挥,寓情于景。下面我们只以雪等为例,剖析诗人是怎么借题发挥的。

关于雪的诗有: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农谚中说,瑞雪兆丰年。黄河流域冬天下了雪,来年庄稼会有好收成,冬雪可冻死害虫,到春天雪融后,湿润土壤,有利于春耕播种、植物生长,这是一般的说法。但农业上的丰收,其因素很多,气象上风调雨顺是一个因素,冬天的一场雪,并不能代表来年从春到秋的风调雨顺。丰收也与农业上的耕作、培育有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社会因素、治国的因素。所以1-2次瑞雪不一定能保证来年的丰收。

古诗中描述的北方,行走在路上很难,白天尘土飞扬,下雪天路上积雪很厚,只会下马艰难地步行。这就是北方与江南不同,江南绿树青山,灰尘较少,即使是下雪的天,雪也是细小的不大,随下随融,有雪也会是浅浅的一层。

综上所述,云、雾、雨、雪等自然现象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文人们把这些自然现象作为意象运用到诗词创作中来,一方面可以点明诗词创作的地域特征和季节气候特征,另一方面文人也可以假借这些意象来传达自我独特的某些情感,增添诗词的内涵和深度。

参考文献

[1]工岚选.中华诗词名句鉴赏[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2.

[2]黄美元,徐华英,等.云和降水物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中国古代诗文经典选本).史礼心、史海阳、张洪夔等注[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大雪节气的古诗篇2

近年来,著名国画大师、诗人石林先生致力于山水雪景的研究创新,形成个人独特风格,他的许多大型作品被中央和地方政府作为礼品馈赠和收藏。曾多次在国际国内大展大赛中荣获金质奖、银质奖和优秀奖。

石林先生是个很具个性的画家,专业学的是中国画,尤以雪景山水见长,他所画的雪景具有独特的韵味,堪称一绝。他在国画方而的艺术造诣可谓炉火纯青,在国内画坛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而被中国新闻界称誉擎起了中国书画界半边天,被业界人士称谓“中国画坛四大天王”之一。

欣赏石先生的画作,能产生一种“画中有诗,画中飘乐”的感觉。当走近石林先生所画雪景的作品前,看到画而上那纷纷扬扬的雪花,像千万只玉色的蝴蝶在漫天飞舞;飞够了,飞累了,落在树上,便是玉树银枝,亮晶晶,毛茸茸,如龙飞似蛇舞,使人心醉神驰;飞雪落在山上,群山便披上了银装,银装素裹中的群山没有瑟缩在寒冷中,这千岩万壑像铮铮铁汉倔强地屹立着;还有那雪中古刹、亭阁和小径,似乎隐藏着几多情话和迷人的故事。

石林先生所画的雪景,非常重视虚实关系的处理,在虚处做文章,在结构上有内涵、含蓄、留有余地,使观者根据各自的感受而从事各自的欣赏,各自的想象便会盛开出层层叠叠绚烂的花朵。

骨法用笔,以形写神,是石林雪景的另一个特点。书画同源,我们习惯叫“写”画。石林先生的雪景画就是写出来的。他在笔法上,线含筋骨,墨气滋溢,千湿呼应,枯润互补,疾涩相济。在他的笔下,山石坚挺,峰峦俊秀,寒林枯枝,无不生机盎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一改前人,侧重表现晴雪、雪霁,刻画表现古刹、雪挂的画风,通过他独创的“挤压法”将传统的静态雪衍化成大雪飞扬的万千动态,去捕捉雪花迷离中榨出冬去春来的气息。同时,他把绘画的镜头推向江河湖岸、林删山庄、幽谷林海、兀突悬崖和山间古刹的奇景,置于梦幻般的夜空,皎月辉映,浓雪、雾雪、淡雪,眼、脑、手并用,每一笔都牵涉到结构的整体和画幅的构图,从结构上去理解分析眼中对皎月辉映、浓雪、雾雪、淡雪、风雪、初雪、雪霁等不同的态势,去表现不同的自然境界,抒发对大自然的不同感受,或借雪野的雄阔寄托依恋的乡情,或借飞雪思发怀古之念。雪,在他的笔端成为塑造自我、感受自然的元素,成为借物启兴、渗透人类精神的山川之魂。

有人说石林的造诣来自于他的天赋,深厚的笔墨功力、独特的审美意识和科学的方法。然而从深层的角度看,驮起他艺术飞升的真正原因却是他那宽阔的艺术胸怀。

他勤奋好学,向古人学、向现当代大师学、向同行学、向外国艺术学,“继承传统”、“借鉴外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他像春蚕一样,吃百家桑吐独家丝。他喜走万里路,并无数次地沉醉于名山幽谷之中写生。眼、脑、手并用,每一笔都将物象的形体绘于书画中,惯人脑子里。

石林先生不仅是画家,而且还是一位诗人。他为作品“梅、兰、竹、菊”各赋诗百首。这是我国诗坛的一项创举!他认为画家不能没有诗的修养,诗是画的灵魂。画家唯以诗心作画,才能建构起画的境界。拜读石先生的百首《青竹赋》,从字里行间里都能感悟到它清秀优美的画面;他用诗人的心胸、诗人的性情,表达着对于生活的感悟、对于艺术的追寻和对于美好事物的赞美。石林为作品“梅、兰、竹、菊”各赋诗百首,充分调动着自身的想象力和才情,挥洒着艺术的灵性。

读了石林的百首《清竹赋》,在惊叹之余,我对他的才思、诗词的素养有了更深的了解。“诗言志”是人所共知的,而关于题画诗,在和画面互为表里、互托互补中言志,在表达画境的同时吟咏书画不易表达的思想感情,则是“诗言志”中极为难得的。诗之于画,能为画在无声中创造出深邃的意境和心灵的感悟,使作品更具感染力。石林的百首《清竹赋》,便具有这样的魅力。

《清竹赋》以《满江红颂竹》为第一首,以七律诗《百竹图》结尾。《满江红》下阕这样写道:“踏炎暑,吟冰雪。抱顽石,筛明月。恰菊竹君子,松梅豪杰。不为浮名欺尘世,唯留清气写史节。更铮铮铁骨作歌管,凌宵阙。”诗中蕴含着生命、世界演变的哲理,使我们不仅感悟到竹的高风亮节、四季的变化,更感受到生命的坚韧和超脱俗世的清骨之气。石林的才情更从中彰显出来。

七律《百竹图》的后两旬则是这样的:“百竿长帚冲天扫,万剑利刃朝空劈。君子有志称清格,浩然正气千年弥。”

从开头与结尾大气磅礴的气势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百首《清竹赋》的主题旨在歌颂真、善、美,而对污秽、丑恶则给予了无情的打击。

我们从百首《清竹赋》中可以看到竹从南到北、不同季节的变化。既风姿绰约、婀娜多姿,又刚健挺拔、不惧狂风暴雨,诗人以拟人的手法抒怀、言志,使人读起来,忽而心旷神怡,忽而痛快淋漓。

大雪节气的古诗篇3

二、 尝试教学“新古诗”

所谓的“新古诗”,就是以韵文写新诗。其实,影响很大、流传很广的我国传统蒙学中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等古代的普及读物,都是用诗写成的,都是韵文,都是“新古诗”。再如,陶行知的《自立歌》:“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又如,徐特立的教育诗:“半节粉条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算细人。”都是现代的“新古诗”,真可谓是诗教的经典之作。

为了将“学写‘新古诗’”引进到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2011年的下半年,我到镇江市孔家巷小学上了一节复式调研课。经启发引导,每个小学生当堂就能写出以“我”和“笔”为题材的“新古诗”。如,以“自我介绍”为题材写的“新古诗”有:“我的名字叫×静/唱起歌来很开心/数学语文样样通/不怕苦累我都行。”“我姓×来名为晟/说起上课不发愣/要是有谁提起我/什么作业都不剩。” 又如,以“笔”为题材写的“新古诗”有:“喝进墨水吐出字/龙飞凤舞真神奇/我的一支宝贝笔/头发长来身子细。”“我是一支水彩笔/绘起画来美如意/身着美丽五彩衣/小小彩笔真神奇。” 通过对以上这些从未学过写诗的小学生真实的教学调查,足以证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不仅非常喜爱“新古诗”,而且也完全有能力仿写、创作“新古诗”。

那么,其他老师能否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进行学写“新古诗”的教学?2009年,我设计了《古诗两首》(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教案,让淮安市洪泽县实验小学的一位青年教师来上课。全班的每一个同学也都能仿创出他们各自的“新古诗”。如《学垂钓》:“春光明媚花草香/微风轻拂柳条荡/小娃坐于池边草/悄然抛线钓鱼忙。”又如《捕蝶》:“风和日丽花飘香/桃红柳绿蚕品桑/持网儿童丛中窜/翩翩彩蝶入笼网。”这一课例得到了原全国小语会会长、人教版小语教材主编崔峦先生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在点评中指出:“教学有特色,有创新。”“安排了仿、创诗歌的教学环节,应当说,这并不是本学段必须达成的教学目标,但从教学效果看,这个班的学生完全有仿写乃至创编诗歌的能力。这也提醒我们,教学既要‘依标扣本’,又要‘因材施教’。”

事实证明,我们的小学生和我们的小学语文老师都是爱写和能写“新古诗”的,我们的小学语文老师是能把“学写‘新古诗’”引进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的,而且也会教出成效来。

三、 新闻特写“文包诗”

所谓的“文包诗”,就是文章中包裹着一首诗,文聚诗意,诗点文旨。此种文体自古有之,其代表作可推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编选了很多这类课文。此类“文包诗” 体裁的文章诗文互补、相得益彰,可读性强。

我在给老师们写说课稿的评析时,大多采用这类文体。对单篇说课稿评析的“文包诗”,如,《量体裁衣教阅读,读写融合力用足――评张伟〈恐龙〉说课》:“……总之,本说课艺术地体现了在说明文的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读和写的能力,做到了‘文’和‘意’的兼得及‘读’和‘写’的双赢。再归纳一下,那就是:量体裁衣教阅读/说明方法读中熟/举一反三读到位/深入浅出巧运幄/举例比较列数字/渗透写法力用足/读写融合珠璧联/文意兼得双赢促。”

以上所举之例,可以看作是我对“文包诗” 文体的学习和借鉴的写作小实验。以下所举之例,则是我对“文包诗” 文体写作的创新性的小实验了,即“诗包文”。

所谓的“诗包文”,也就是文章的主标题用诗句来表达,文章中每一自然段的开头也用诗句来概括。我主持的润州区语文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新闻报道,都用这样“诗包文”的文体来写,既别具一格,又有可读性。如,《润州语文出奇招,古诗教法构想妙》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开头所用的诗句分别是:“红叶遍地金秋爽,硕果满枝桂飘香”“古诗教法构想妙,诗教之花竞妖娆”“推陈出新出招奇,仿中学创新古诗”“研讨教学‘基本式’,开拓创新不拘格”“洒诗雨来吹诗风,风调雨顺播诗种。”这种“诗包文”,受到很多老师的欢迎。

“同学们,我们来玩个游戏好不好?”

“好!”

屏幕上跳出四个大字:“智力风暴”。同学们明显跃跃欲试起来。讲台上的青年男教师面露喜色。

“请注意,判断题来了!――第一题:‘天上下起鹅毛大雪,庄稼被压死了’。”

话音刚落,一只手迫不及待地高高举起。

“这道题答案是错的!‘鹅毛大雪’是指鹅的毛做成的雪,肯定很轻。”高高壮壮的小男孩一脸得意洋洋。

老师一愣,转脸问其他人:“你们知道什么是‘鹅毛大雪’吗?”

“‘鹅毛大雪’是讲雪下得很大。”另一个孩子回答,“我认为这道题答案是错的。下大雪会杀死害虫,不会把庄稼压死。”

“说得对。有句话叫作‘瑞雪兆丰年’。”老师长嘘一口气,鼠标一点,“瑞雪兆丰年”几个字在屏幕上出现。

……

坐在台下的我,不禁遗憾地轻声叹息,唉!老师啊老师,你错过了一次和学生心灵相逢的机会。第一个回答你的孩子,你与他擦肩而过了。六年级的小学生,会不懂什么是“鹅毛大雪”吗?那么,这个小男孩为什么会有对“鹅毛大雪”这个词的刻意“曲解”?这个问题你想过吗?可惜的是,此刻你的心里塞满了所谓的“标准答案”,压根没有留下一点空间给另类答案的可能性。

下课了,我悄悄走到男孩身边,问他:“你上课答题时是不是把‘智力风暴’当成‘脑筋急转弯’了?”孩子点点头,眼神有几分讶异,也有几分欢悦。

在我看来,教学之所以有无限的乐趣,就在于它本质上是一场生命与生命的相逢,既不可复制,也不可重来。在一个个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瞬间里,每个学生的学习究竟如何发生、发展、变化,这是个非常复杂的无法预测的动态生成的过程,也注定是个充满意外的过程。而这,恰恰是学习最真实的面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程的敏锐观察、准确领会就显得十分重要。换句话说,教师有一双善解人意的耳朵是最重要的事。这双耳朵,不仅要“听得清”学生表达的语言,还要“听得进”学生语言背后的想法,更要努力“听得懂”看似毫无道理的想法背后的逻辑。

你知道吗?越是高明的教师越是有这样的“听力”!最著名的例子是斯霞老师,她从小朋友“法国阿姨是女的”的话语中,听出了完全正确、理直气壮的儿童逻辑。而这样的“听力”,背后是对儿童的真切同情和深切理解。

遗憾的是,很多教学现场,不要说“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清”,即使是“听得见”都成问题!事实上,不是我们的“听力”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的观出了问题。不是吗?让我们都静静地问问自己的内心,比起旁逸斜出、措手不及的突发状况,我们是不是更喜欢行云流水、势如破竹的感觉?公开课上,我们是不是常常会选择性地倾向于请那些容易“答在点子上”的学生发言?“一个答在点子上”,是否就代表“个个想到一起去”呢?

只要你把目光从站着的某一个或几个学生投射到坐在教室里的更多的学生,你就会发现在我们努力营造的热闹、完美、顺利的假象背后,隐藏着大量的“失语”“困顿”“错误”。可是,我们所有的教学努力,不正是要使尽浑身解数地去想办法,教得让“失语”的学生不再失语,“困顿”处豁然开朗,由“错误”通向“正确”的吗?

大雪节气的古诗篇4

【关键词】东西南北风;意象;地理季节

中国古代诗歌注重表情达意,形成了凝练、含蓄、形象等特点。意象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特有的表现物,很好的满足了这一需要。王弼在《周易略例》中说,意以象尽,象以言著。得意而忘言,得意而忘象。意象的表意性、暗示性,让形象丰富、立体、多极。在几千年中国古代诗歌文化的积淀中,一些意象被古代诗人们赋予了特定的内涵,具有了固有的表意表情功能。比如中国古代诗歌中的风这一意象,在诗歌的应用过程中,不同的风被赋予不同的情感、思想。本文从这一思路出发,试着浅谈一下东西南北风的各自被赋予的内涵和成因。

一、东风

东方旭日东升,为一日之始,预示着生机活力,诗人们往往借东风表达温暖、和煦、热闹、喜庆、欢乐之情。东风往往又和春天联系在一起,变成了春风的代名词。如李商隐的“沛国东风吹大泽,蒲青柳碧春一色”(《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青玉案》)。作为春风,还有唤醒万物、破旧立新的功能。如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中“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东风催化万物,诗人们或喜或愁,表现各部相一,但春风的意义是很明确的。有时诗人为了反衬对比,往往又借东风表达忧伤、烦恼之情。如欧阳修《青玉案》中的“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再如晏几道《玉楼春》中“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此时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东风既可以欢愉,又可以伤情,往往一忧愁居多,尤其在宋词中,这和那个时代是紧密相联的。

二、西风

和西方相关,夕阳西下,日暮途穷,诗人们往往用以表达忧愁、寂寞、孤独、凄伤、惆怅之情,往往和秋天联系在一起。如白居易的《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如晏殊的《少年游・重阳过后》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诗人有时又以西风表现昂扬乐观、雄壮豪迈之情。如贺铸的《六州歌头・少年侠气》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蓬。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i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借西风表达悲壮慷慨,无非是西风意象自有苍凉萧瑟之意,方可托起诗人的胸襟气魄。诗词中东风西风相反相成,往往对立又相互转化,全在于诗人的所处境遇,所达心思所决定的。

三、南风

南风的意象比较模糊,诗人用得也少,但通常是比较温暖,舒适,幸福的意象,多写暖春以及夏天。比如: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此诗中南风似老友,趣味盎然安慰诗人淡淡寂寥。立夏后是农忙季节,是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所以夏季温暖的南风合乎时令,可以增长老百姓的收成,在诗词中的意象也往往是积极美好的了。南方湿热,所以往往和夏天联系在一起,表现温暖、舒适、幸福之情。如李颀的《送陈章甫》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写庄稼写收获往往和南练习在一起,固然和南亩等传统意象有关联,更重要的是南方适宜、温暖有关,才会有辛福、美满的意味。如宋・刘(bān)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还有宋・沈瀛《减字木兰花・棋枰响止》棋枰响止。胜负岂能全两喜。不竞南风。忽尔三生六劫通。客方对酒。一片捷音来自寿。甚快人何。大胜呼卢百万多。饮酒猜卢,南风送爽,何其愉快。

四、北风

北风是冬季肃杀凛冽的意象,但诗人又往往以北风的磨砺来表现人的坚强或是表现豪迈情怀,尤其是边塞诗之中。比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是冬季大雪纷飞之景。又比如:北风吹,吹我庭前柏树枝。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冰霜历尽心不移。况复阳和景渐宜,闲花野草尚葳蕤,风吹柏树将何为?北风吹,能几时!这是以物咏志了。北方寒冷,北风往往和冬天联系在一起,表意肃杀凛冽。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这种气候的寒冷,也只有北风将其表达的更加深彻、形象,给人切身临境之感。如宋代苏庠的《菩萨蛮・北风振野云平屋》北风振野云平屋。寒溪淅淅流冰e。落日送归鸿。夕岚千万重。荒坡垂斗柄。直北乡山近。何必苦言归。石亭春满枝。北风在表达苏庠离别之情时显得更有气魄和广度,全诗才会体现出畅达之感慨,洒脱之气度。

五、东北风、东南风

(1)东北风也有寒冷的意味,比较北风略轻,往往表现忧愁凄伤。唐代白居易的《送兄弟回雪夜》日晦云气黄,东北风切切。时从村南还,新与兄弟别。但有时在困难中,表现出了诗人的豪迈之情。如王安石的《定林寺》城市少美蔬,想今困捶佟G移径北风,持寄岭头云。

(2)东南风。中国的大江大河大多向南流去,东南风即是顺风,有顺成助长帮扶之意。如白居易的《续古诗十首》虽有东南风,力微不能吹。宋代仇远的《留饮筱坞承隐君山庄》东南风顺帆上桅,一转瞬间行十里。人生交契无故新,他日停云从此始。

六、西北风、西南风

(1)西北风,略逊西风,也有寒冷凛冽的意味,往往表达悲愁凄婉之情。如唐代崔曙的《山下晚晴》云尽山色暝,萧条西北风。故林归宿处,一叶下梧桐。苏轼《与秦太虚参寥会于松江而关彦长徐安中适至分》浮天自古东南水,送客今朝西北风。都有伤感之调,而无贬义,和现在的西北风相去甚远。

(2)西南风,和东南风比,虽也有顺成助长之意,但往往是被动消极的,往往表达忧愁情感。曹植《七哀诗》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赵崇蟆豆嗜恕饭嗜宋髂戏纾遗我一束诗。长哦结幽想,慌惚若见之。

七、结语

由上述可知,不同的风是和地理季节相关联的,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季节特点:东方(春天)温暖,西方(秋天)凉爽,南方(夏天)湿热,北方(冬天)寒冷,与之相对应的东西南北风也就有了程式化的欢快忧郁,豪迈婉约,奔放深沉等。意象要形成特有的表情物,必然是在人民共同的感悟体会下,润如千姿百态、千人千面的个性,形成各自代表的特有的、固有的、可转化的内涵,方可绵延长久,发扬播越,为一代又一代诗人继承创新。东西南北风的意象不仅体现出了古人对于地理气候的直观感受,更传达出的是中国的诗歌文化的深邃内涵及所蕴含的精神、气质和传统。

参考文献:

[1]王祝英.敦煌辞书的集大成之作――读《敦煌经部文献合集・小学类》[J].辞书研究.2013(04)

[2]雷华,王祝英.大国大典盛世丰碑――《汉语大字典》编纂、修订、出版历程侧记[J].辞书研究.2011(05)

[3]江非.推进“诗歌岛”建设,打造21世纪“诗歌海军”――“海南・澄迈诗歌创作基地”授牌仪式暨首届海南诗歌文化研讨会综述[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4]张延文.世纪之交诗歌传播之考察与思索[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

大雪节气的古诗篇5

一、古诗教学应引导学生领会诗的意境,加强诵读训练

“有境界自成高格”,作者总是在诗中精心创造出卓越的意境美。这意境美是作者艺术表现的追求,也是读者阅读欣赏的需要。因此,引导学生进行意境美的分析,是深刻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得到美的感染和提高鉴赏能力的关键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从诗的关键词句中捕捉作者的动情点,引导学生进入诗人创造的境界,从而领悟诗的意蕴。而学生要在整体上完整地理解诗的意境,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师通俗而又形象的文字语言的描述来完成。

例如教学《暮江吟》一诗的后两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时,我就利用录像再现了夜晚江边的景色——草丛上晶莹的露珠,天边的一钩新月,同时辅以饱含深情的语言描述:“诗人从傍晚一直在江边徘徊,流连忘返,直到月亮在西边出现,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出现了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诗人俯身一看,江边的草叶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这滴滴清露多么像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圆润而剔透。再抬头一看,一弯新月初升,真如同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弯弓。这深秋的夜晚多么可爱啊!这时候,同学们想一想,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深秋的夜晚到底美在哪儿呢?”教师指导学生把想象的片断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照画面说说诗意,抒发出诗人的思想感情,真正使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在体会到了意境美的同时也形象地揭示了诗的主题。这种把诗的意境化为形象画面的描述,是教古诗,特别是教写景状物以抒情的古诗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古诗,古称“诗歌”,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字数、句数的限制、平仄的搭配以及押韵等。因此古诗读起来铿锵有力,顿挫有节,自然产生乐感。“高声朗读,以畅其气;低声慢和,以吮其味。”朗读古诗首先要达到字正腔圆,清晰饱满。其次要掌握速度,合理停顿,读出韵律。第三要注意重读,读出与作者所抒发的感情相吻合的语气、语调。反复吟咏有利于学生领会诗的意境,而进入意境后再反复吟咏,则可欣赏、体会古诗凝练的语言、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以及作者的情感,有利于陶冶儿童的情操。

二、古诗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古诗的用字用词讲究推敲锤炼,字词含义深刻,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教学古诗时,我抓住诗中感彩浓厚,思想含义深刻的字词,启发学生揣摩、领会,使学生受到感染。理解字词可用直译、意译等方法,教师不必对学生作过多的限制,而应当鼓励学生,放手让学生用多种学习方法去学,去想、去说,要着重教给学生理解字词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枫桥夜泊》时,我引导学生从声、形、色、感等方面深入揣摩,理解各种具体事物之间复杂的因果、条件关系,分析诗的前幅、后幅布景的疏密程度及其原因,开拓学生形象思维的广阔空间,任其驰骋。在此基础上再让他们创造性地复述,有条理、有层次、形象地再现“枫桥夜泊”时的情与景。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教师和教材提供的材料去发展思维和想象能力。

但与此同时,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一种奇怪现象,就是学生能够进行丰富的想象,却体味不到诗的意境。究其原因,可以发现,诗中所描绘的事物形象的机械相加,并不等于是诗的意境。诗以比较完整的句子为单位,但无论是景还是情都具有很强的连续性,情景的浑然—体,构成了整首诗的意境。因此,教师必须能够在透彻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从诗的整体性出发,提出科学精当的问题,指导学生对诗的意境的体味。

如教《江雪》一诗,在学生弄懂课文的基本内容之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学到这里,你脑海中涌现出了怎样的一幅江上雪境?这时学生就需在心里默默的把整首诗的内容进行体味,从“鸟飞绝”“人踪灭”体味其中暗含的“雪”字。从诗人提供的空间中,充分想象那大雪茫茫的景象;从江面孤舟独钓对江上雪境的点缀,体味那雪境的别开生面;从整幅景象那空旷、孤寂的格调,领略诗人冷寂孤高的情趣。通过这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达到境界全出之目的。

三、古诗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探求美、体验美的能力

小学课本中的古诗不仅语言精炼形象,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而且都是一幅幅神形毕肖、声情并茂的图画,充满着美的因素,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因此,教学古诗应使学生通过对古诗的阅读欣赏,从古诗中探求美、学习美,使学生在美的体验中观察、感知、想象、记忆,巩固旧知识,获取新知识,开拓新的视野,陶冶美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唤起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具体地说可从四个方面来实现这一目的。

1.从推敲字词中探求体验古诗的精确美、凝练美。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语言,正如刘禹锡所说:“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如众所周知的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以形容词作动词用,把春风给江南披上绿装这一变化生动而又形象地写出来了,同时又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思想之情,在诗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从分析色彩、姿态中探求体验古诗的形象美。艺术的基本单位就是形象。诗的意境的最直接的表现也是形象。在古诗中,诗人充分发挥了他们捕捉客观事物的功力,用色彩、线条构成一幅隽永的图画,在非常鲜明的形象里,描绘了自然的景色。例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柳的色彩如青绿的玉石,枝叶漂浮如碧油油的丝绦,鲜明的形象跃于纸上,葱绿的景色宛然在目。

3.从深入理解中探求、体验古诗的意境美、人格美。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没有像一般的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的《山行》写得色彩明丽,充满生机。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流露于笔端,既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胸襟。

大雪节气的古诗篇6

【关键词】古诗词 鉴赏途径 时令 景物 感情

鉴赏古诗词的前提是读懂,即能准确解释诗句,整体感知诗词的思想内容――明确作者通过所写的内容(何人、何事、何景、何物),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态度(某种感情、道理、情趣)。但受阅读面的限制,学生不可能了解诗人生活、写作背景,也不可能更多地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心理感受,于是往往不能准确鉴赏古诗词。这样说是不是面对一首古诗词。学生就没有办法进行鉴赏?其实不然,完全可以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简便而快速地鉴赏一首古诗词。

1.从体现诗词反映的时令的词入手

把握诗词所描写的时令,对鉴赏诗词有重要作用。正确把握这些词语有助于理解诗词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如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诗能体现季节或时间的词有:“宿”“暮”“夜”,通过这些词,我们可以感知诗人描写的是:日薄西山,苍山隐隐,空旷的山野中唯有一座茅屋立于风雪之中。诗人极尽旅途之苦,茅屋虽极其简陋,但风雪中得入柴门,顿时感到了一股温暖的气息,好似回家的思想感情。

2.从体现诗词描写的景物特征的词入手

理解诗词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无疑有助于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感情。如王维的《过香积寺》一诗:“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诗人所表现的形象(意象):云峰,木,山,钟,泉声,日色;所表现的特点:古,深,咽,冷。

由此可以推断诗人描写了去香积寺的一路景致,其特点是“幽静”。至于整首诗的内容,还必须结合“安禅”“毒龙”这两个典故加以理解。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观念。借助对这两个词的注解,我们就不难理解,诗人营造了一种清高幽僻的意境,又用佛教故事――佛法可以制服毒龙来说明世人又何尝不能遏制心中的“毒龙”――世俗的欲望。

3.从反映诗人的感情倾向的词入手

在诗词中,有的词语直接体现了诗人的感情倾向,在阅读过程中必须充分把握。我们仍人以刘长卿的诗来说明,《余干旅舍》:“摇落暮天迥,清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在这首诗中,能体现诗人感情倾向的词有:“迥”“稀”“孤”“闭”“独”,另外还有直接体现诗人感情的词:“渔未归”“乡心”。只要我们结合标题,就能看出诗人是寄寓余干旅社,因暮秋景色苍茫,而内心凄清冷寂孤独,禁不住隐隐的离情乡思,就在这乡情正酐时不知从哪里传来阵阵捣衣的声音,是在为远方的亲人赶制寒衣吧?这极大程度地表现了诗人满怀的悲愁痛苦。

这三类词,在诗词中的位置应该说是比较明显的,它们一般都在描写的景、物或形象的前面。它们的特征也很突出,反映季节的词有“春”“夏”“秋”“冬”或“霜”“雪”,或者代表一定季节的花、树、草,如杏花是春末,荷花是夏、和红叶是秋末等;反映时间的词有“暮”“月”“夜”“日中”“朝”“夕”等;体现景物特征的词有“野”“残”“远”“傲”“肥”“晴”等;反映诗人的感情倾向的词“独”“闲”“孤”“冷”“寒”“喜”等。这些词语可以单独表示各自本身表达的意思,也可以共同组合直接表现诗人的感情。

如白居易的《村夜》:“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霜”表明季节,“月”体现了时间,“切切”“苍苍”“绝”“野”“明”“雪”体现了景色特点,而诗人的情感分明也是靠这些词语来显露的,由“霜”“切切”“苍苍”“绝”等冷色而孤寂的词语写出了乡村秋夜的凄清,同时也可看出诗人孤独寂寞之情;由“明”“雪”等亮色的词语写出了村外田野月光朗照的优美,由此也表现了诗人因惊喜而忘了孤寂的情怀。

鉴赏时只要找到这三类词语即可,没有必要非严格按照三类词的表意情形,肢解开鉴赏,而应该遵循“先分后合”的原则,就是先进行分项理解,而后合拢在一起进行整体理解。上文对白居易的《村夜》的鉴赏,就是依照这样的原则进行的。

当然,在诗歌鉴赏时还会遇到许多不属于上面三个方面的词语,而在鉴赏诗歌时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词,上文的“安禅”“毒龙”若不理解,就无法准确理解《过香积寺》这首诗。诸如伯牙摔琴与知音难觅、孙仲谋与年青有为、贾谊与怀才不遇等直接表现诗人感情的典故,梅花的高洁、杜鹃的悲哀与纯洁、东篱的脱俗、白鹭的脱俗不羁、大雁的忧思之情羁旅之情等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在诗歌鉴赏时都必须引起注意。

参考文献

大雪节气的古诗篇7

一、缩句成诗,理解重点字词

理解古诗中的重点字词是理解整首古诗的关键。长久以来,很多语文老师只是按部就班地让学生自己说说对关键字词的理解,再连起来理解整首古诗。这样的教学流程毫无趣味可言,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也仅仅停留于表面。因此,如何让学生既自主又深刻地理解关键字词就至关重要了。如教学《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时,我先出示了陆游在冬天的夜晚教导儿子读书的插图,让学生观察图上有哪些人?在干什么?再分四行出示了图上所描述的内容,指导学生用缩句的方法作一首七言绝句。学生想到自己也能当回小诗人,一定是既好奇又兴奋的。这一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很快融入了课堂。但学生所作的古诗肯定不完全相同,甚至有不合理的,于是我一边展示他们的作品,一边从中选取较好的诗句,连成一首新的古诗:“古人学问不遗力,少年功夫老才成。书上得来终觉浅,深刻理解要亲行。”这时候,让学生打开书本,和原诗对照着比一比发现其中的不同。再引导思考:不同的部分有什么联系吗?学生就能清楚地发现,新诗中的字词就是原诗中所对应的字词的解释,这样,学生对诗中关键字词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这样的理解是建立在兴趣与能动基础上的,因此会更加深刻。而通过这样的作诗练习,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更浓了。

二、由画入境,体验诗句情感

古诗教学,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诗情画意地教古诗,教出古诗的诗情画意。如教学《江雪》一诗时,我在学生初读古诗后提问:“如果要你根据这首诗作画,你会在这幅画上画些什么?”学生很快地给出答案:山、鸟、小路、人、雪、小船、老渔翁。学生在说出答案的同时,已经理解了诗句中的相关字词。于是,我又趁热打铁:“那么这些景物或人物该画多少呢?又有什么特点呢?”学生结合诗句,找出“千”“万”,知道了山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小路一条又一条;找出“绝”“灭”,知道鸟已经躲进丛林,人也不见了踪影,因此鸟和人都不需要画出来;找出“蓑笠”,明白了诗中写的是一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渔翁;找出“孤”,知道江面上只有一只小船;找出“寒江雪”,知道了虽然诗句中没有直接写雪有多大,但却能清楚地感受到古诗描写的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在明白了上述内容后,学生动手绘图就游刃有余了。在学生快画完时,我又问:“同学们有没有想一想,这么寒冷的天气,一个老渔翁为什么要一个人钓鱼呢?”学生有些茫然。此时适当介绍当时的背景,孩子明白了,其实这老渔翁就是诗人柳宗元的写照呀,坐在“孤舟”上“独钓寒江雪”就是表现了自己改革虽然失败,遭遇贬官。内心十分孤独,但依然不屈不挠、当学生继续作画时,大部分孩子把雪画得更大了,但老渔翁却依然临寒不惧。我知道孩子已深入地走进了诗人的内心,因此自然而然地与诗人产生了共鸣,体验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感受,并渗透到了他们的画中了。

三、联系经验,引发学生想象

有人说,儿童是想象的天才。在学习古诗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经验,展开想象的翅膀会拉近诗人与学生的距离。在教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我紧扣“倍思亲”引导学生想象:“在这众人团聚欢笑的重阳佳节,远在异乡的王维可能在哪里?他眼前看到的是怎样的情景?他耳边传来的是什么声音?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展开充分的想象。有的说,王维可能在街上,看到人们相约去登高,孤独惆怅之情不禁涌上心头。有的说,他可能也在登高,看到大家头插茱萸,便想起了以前重阳节和兄弟们其乐融融的情景。此时此刻,他心中充溢着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他多么希望能和家乡的亲人团聚呀!由于本班学生大多数都来自外乡,这种思乡之情他们深有感触,他们的心就和诗人靠得更近了。接着,在诵读全诗时,我并未作任何指导,学生对诗句情感的把握就非常到位了。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让孩子感受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只要我们能根据每首古诗所独有的特点,合理运用教学形式和手段,一定会走出古诗教学的被动局面,让诗情在童心荡漾。

大雪节气的古诗篇8

   立冬的古诗1

   《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见北人云大都是时亦无》

   元代:方回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

   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

   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

   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

   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

   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

   立冬的古诗2

   《立冬前二日》

   元代:张翥

   高秋日凄冷,且复闭门居。

   蟹壮输芒后,醅香出榨初。

   霜篱存晚菊,腊瓮作寒菹。

   更好山翁唱,阳春恐不如。

   立冬的古诗3

   《立冬日野外行吟》

   【宋】释文珦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立冬的古诗4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宋】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立冬的古诗5

   《立冬日作》

   【宋】陆游

   室小才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立冬的古诗6

   《立冬夜舟中作》

   【宋】范成大

   人逐年華老,寒隨雨意増。

   山頭望樵火,水底见漁燈。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幾稜。

上一篇:春节小报图片范文 下一篇:光棍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