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10-01 06:36:15

孝子的故事

孝子的故事篇1

孔子称赞“孝哉阂子鸯!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仅仅在大方向上肯定了阂子鸯之孝,但如何理解阂子鸯之孝,为何人们对其父母兄弟的话没有异议,则是后世对《论语》这部经典的解释需要回答的问题。陈少明先生认为,在经典解释的传统中,思想的阐释既可以用知识注评也能用故事重塑的方式进行。具体到阂子鸯之孝,历史上既有故事建构方面的阐释,如《史记》《韩诗外传》《说苑》《孔子家语》等;又有知识注评的解释,如《论语义疏》《四书集注》《四书训义》《论语正义》等,当然这两种方式也存在交叉的可能。因此,本文以经典解释为视角,分别从故事塑造和知识注评两个方面来考察阂子鸯之孝,以期对阂子鸯之孝认知的深化,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孝道的现代转化提出一些思考。一、阂子孝子形象的历史建构    

《论语》一书涉及到阂子鸯的记载共有五章,分布在《雍也》《先进》两篇中。在这些记载中,阂子鸯的形象尽管具有多面性,但孝子形象开始确立。阂子鸯在孔子身旁,恭敬而正直,即“阂子侍侧,阖阖如也”(《论语·先进》)。阂子鸯辞却季氏任命的官职,具有洁身自好的美德,“季氏使阂子鸯为费宰。阂子鸯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坟上矣(《论语·雍也》)。孔子赞美阂子鸯善于言说:“鲁人为长府。阂子鸯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阂子鸯被列人孔门德行科,因孔子以孝赞美阂子鸯:“孝哉阂子鸯”,因此,阂子鸯的孝子形象开始确立。    

阂子鸯的孝子形象在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被突显出来。《仲尼弟子列传》有云:“阂损字子鸯。少孔子十五岁。孔子曰:‘孝哉阂子鸯!人不间放其父母昆弟之言。’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如有复我者,必在坟上矣。”’太史公这里的记载与《论语》相似,可能是他取材于叹论语》弟子问”的缘故。实际上,司马迁删减其他材料,保留孔子赞阂子鸯孝的记载,无形中起到了凸显阂子鸯孝子形象的作用。此后,伴随着《史记》的巨大影响力,阂子鸯的孝子形象进一步被突出。    

阂子蓦的孝子形象在《韩诗外传》所载的家庭故事里更加生动形象,更富感染力。《艺文类聚·人部四》引《韩诗外传》曰:“阂子鸯兄弟二人。母死,其父更娶,复有二子。子鸯为其父御车,失髻,父持其手,衣甚单,父则归,呼其后母儿,持其手,衣甚厚温,即谓其妇曰:‘吾所以娶汝,乃为吾子。今汝欺我,去无留。’子鸯前曰:‘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其父黔然。故曰:孝哉阂子鸯,一言其母还,再言三子温。”圈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是阂子鸯和他的父母,还设置了家庭成员(后母与阂子鸯)之间的矛盾。阂子鸯的后母偏爱自己亲生的儿子,对阂子鸯不友善,阂子鸯的父亲发现后,十分愤怒,意欲休妻。阂子鸯宽容后母的行为,力劝父亲不要休妻,由此生动地表现了阂子鸯的孝子形象。    

刘向《说苑》亦采用故事的形式对阂子鸯的孝子形象进行了演绎与丰富。据《说苑》载:“子夏三年之丧毕,见于孔子,孔子与之琴,使之弦,拨琴而弦,衍衍而乐作,而曰:‘先王制礼不敢不及也。’孔子曰:‘君子也。’阂子鸯三年之丧毕,见于孔子,孔子与之琴,使之弦,援琴而弦,切切而悲作,而曰:‘先生制礼不敢过也。’孔子曰:‘君子也。’子贡问曰:‘阂子哀不尽,曰君子也;子夏哀已尽,曰君子也。赐也惑,问何谓?’孔子曰:‘阂子哀未尽,断之以礼,故曰君子也;子夏哀已尽,能引而致之,故曰君子也。夫三年之丧,固优者之所屈,劣者之所勉。”’    

《说苑》关于阂子鸯这段故事的叙述虽然没有直接提到阂子鸯之“孝”,但事实上间接地塑造了阂子鸯的孝子形象,无疑可视为对《论语》中“孝哉阂子鸯”的一种故事化解释。“三年之丧”是儒家极为重视的一种礼仪,孔子称之为“天下之通丧”。阂子鸯在三年之丧过后,心中仍有失去亲人的哀痛,并在弹琴的过程中表现出来了,孔子很认可,称赞他是“君子”。这个故事主要是通过阂子鸯与孔子的互动来表现阂子鸯的孝子形象。从阂子鸯孝子形象的建构角度来说,阂子鸯与孔子乃是师生关系,凭借师生间发生的事情来表现阂子鸯的孝子形象,相对于《韩诗外传》的记载来说,终究不够具体、直接。《说苑》的这段记载的主要宗旨虽不在孝,但不可否认的是,《说苑》亦展现了阂子鸯的孝行。    

元代郭居敬所辑《全相二十四孝诗选》一书对于阂子鸯孝子形象的流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全相二十四孝诗选》记载:“阂损,字子鸯,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闻,悔改。”文中配诗“阂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川。应当指出,这里记载的阂子鸯的故事与《韩诗外传》大体一致,只不过把阂子鸯的衣服具体描述为“芦花衣”,并把阂子鸯选人“二十四孝”。现在人们谈论的“二十四孝”,其主要渊源是《全相二十四孝诗选》。可见,《全相二十四孝诗选》对于阂子鸯孝子形象从中国古代社会流传至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孝子的故事篇2

姜诗,汉代广汉人,即今天的四川德阳。“涌泉跃鲤”的故事,最早见于《后汉书・列女传中》。据说,赤眉军经过姜诗的住地,不仅不侵犯他,而且赠送他米和肉。姜诗后来出任江阳令,卒于任上。

姜诗夫妻二人的孝行对现代人也很有启示:

一、除了儿子孝顺外,还有媳妇的孝顺问题。当然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像他家那样,儿子是孝子,媳妇也孝顺。正如诗句说:“子能知事母,妇更孝于姑。”这个故事点醒世人,儿子孝顺尤为重要,因为会影响到他的妻子。如果儿子自己都不孝顺父母,那么很可能妻子也步其后尘了。当然也有这样的情况,媳妇很贤惠,自己孝敬公公婆婆,从而感应并改变了丈夫对父母的不孝敬。

二、有时老父母有特殊的嗜好,对子女提出了一些难办到的事情,比如“好饮江水”、“更嗜鱼脍”,但是孝子还是应该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要求。

三、“有涌泉,味如江水”“日跃双鲤”等自然是不科学的,但是社会中至诚之孝也会产生其他的“感应”,比如让下一代“感应”孝道,比如会给周边的家庭带来感应,使之家庭和谐――这不也是一种有意义的回报吗?

姜诗妻子庞氏的故事录入《二十四孝》以后,姜诗故里四川省德阳市孝泉镇成为一个著名的“孝子故里”。近年来,当地曾举办“中国孝文化节”。据说当地还建立了一个以宣扬孝文化为宗旨的有教化意义的“德孝城”。这里崇阁巍峨,层楼高起,画栋雕梁,龙盘螭护,古色古香。石砌山门上刻着御敕“圣旨”二字,在门坊的正中镶有两块石碣,一是“姜孝祠”,一是“跃鲤名区”。

孝子的故事篇3

董永公园导游词【1】

各位游客,欢迎光临孝感董永公园,我是(自我介绍),我代表我们旅行社欢迎大家到汉孝子董永的故里参观游览。黄梅戏“天仙配”大家应该都听过吧?天仙配里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孝感地区,为了纪念这段佳话,同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敬老尊贤的传统美德,1984年我们孝感地区建成的第一个人民公园,就是以董永的名字来命名的,现在大家看到的董永公园在2010年进行了翻修改造,它占地约七十五亩,园内的建筑风格以江南园林为主,可以说是一个展示董永和七仙女故事的主题公园。今天小李陪同大家游览,也将以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作为线索,让大家漫步在江南园林之中,感受这段千古流传的感人佳话。

大家进门后,迎面看到的就是这座假山了,这是摹拟孝感古八景之一的“双峰瀑布”大假山。据考证,董永其实是山东人博兴人,后来是随父亲逃荒来到孝感的。相传董永当年曾在这座山上打过猎、砍过柴。在双峰山上,还有这样的一个传说呢,相传董永随父亲逃荒来到孝感时,父亲已经病重了,病危之际想喝口鲜鱼汤,于是孝顺的董永便找来到一处水塘边捉鱼,正巧就碰到了下凡沐浴的七位仙女,神仙姐姐们觉得与此人有缘,便问他有何愿望,老实的董永便说,“我要吃鲜鱼。”此话一出,神仙姐姐们都说这个小伙子真是有眼光,想要我们七妹呢!好吧,就满足你的愿望吧!原来啊,七仙女和吃鲜鱼在我们孝感方言里,发音是一样的呢!当然,传说毕竟是传说,大家都知道,董永之所以感动七仙女下凡,是因为他卖身葬父的感人事迹,而且董永是山东人,怎么会说孝感的方言呢?传说流传千年,反映的是我们孝感地区人民对这段爱情佳话的称赞,以及对董永孝心的肯定和传颂。除了传说,我们孝感的很多的地名、街道名也都是跟董永有关的,董永公园门口的街道就叫做槐荫大道,那么槐荫大道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小李暂且在这里卖个小关子,在接下来游览中再告诉大家吧!

董永公园

现在大家来到的是槐荫岛,我们要去拜访董永和七姐的大媒人——槐荫树,小李刚刚卖的小关子现在就有答案了,原来槐荫树就董永和七仙女的大媒人呢!古话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婚,相传董永与七仙女陌路相逢,素不相识,幸亏槐荫树开口媒,才促成这对天造地设的神仙眷属,在他们叩谢槐荫树时,槐树精一高兴,竟然将鬼谷子先生教给它的“百年好合”说成了“百日好合”,也就因为这一字之差,竟害得董永与七仙女只有百日缘分。那这对神仙眷侣的百日姻缘是怎么渡过的呢,请大家随我继续往前参观。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是孝感动天牌坊,这四个字实际上就是我们孝感市得名的由来,相传南朝刘宋时期,有位皇子刘劭残忍的杀害了自己的父亲而获得皇位,他的弟弟刘骏打着孝字的旗号替天行道,短短两个月便打败刘劭。刘骏登上皇位后将国号改为孝建,并决定选取一个地方以孝字来命名,正好我们这里孝道昌浓,孝子辈出,皇帝便就把这个地方赐名孝昌。而到了后唐时期,庄宗李存勖为避其皇祖李国昌的名讳,将孝昌改为孝感,取董永卖身葬父孝行感天之意,并沿用至今。

请大家下台阶时注意脚下带有梭形图案的路径,梭形图案象征的是七仙女向织女借的天梭。槐荫树开口为他们做了媒后,夫妻结伴来到董永卖身的傅员外家打算赎身,傅员外是个心狠手辣的人,他看七仙女年轻貌美却嫁给了董永,于是心生一条毒计,刁难他们说:“如果你们一夜之间能将这捆乱丝织成十匹锦绢,就免去你三年长工,让你们夫妻双双把家还”,一捆乱丝如何能在一夜之间成为十匹锦缎呢?聪明的七仙女借来了织女的天梭,又请自己的六位姐姐下凡,众姐妹用这桥下滚子河的清水,把丝漂净,在桥上把丝晾干,果然一夜织成了十匹锦绢,现在大家看到的“理丝桥”也由此而得名。

现在我们越过理丝桥,就来到了介绍董永生平轶事、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尊贤美德的“孝子祠”,大家迎面看到的就是董永和七仙女“夫妻双双把家还”的汉白玉塑像,夫妻满怀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希望过上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却不知他们的百日缘份已到,玉皇大帝已派人威逼七仙女返回天庭。塑像后面的大厅上高高悬持着“董永故里”四个大字,里面供奉的是七仙女的父亲,也就是董永的岳父大人——玉皇大帝,右首是玉女和托塔天王,左首则是金童、太白金星,下面展柜陈列着与董永故事相关的部分陈列品。

出了孝子祠,我们最后来到的是二十四孝长廊,这个长廊里浓缩了中国二十四孝的故事。二十四孝的版本诸多,但每一个版本都收藏了卖身葬父,扇枕温衾、苦竹生笋这三个故事,而这三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我们孝感人,剩下的就请大家在这长廊里漫步来慢慢感受吧。1个小时后我在门口等大家。

好了,各位朋友,由于时间关系我的讲解就到这里了。百善孝为先,二十四孝故事实际上是“孝”的化身和形象代表。千百年来,二十四孝故事一直被人们奉为孝亲敬老的典范,而在当今社会,我们对“孝”的理解更是从孝敬父母、敬老尊贤的小孝,上升为了为人诚信、懂得感恩、回报社会的大孝。大家今天来到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参观者,更是我们中华美德的发扬和继承者,孝德铸千秋,爱心传万世,欢迎大家以后再来孝感做客,谢谢!

董永公园导游词【2】

各位游客:

欢迎大家参加我们的旅游团游览孝感董永公园,(自我介绍)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尽管提出,我将尽力为您解决。希望今天能用我的热心,细心和耐心,换得大家的放心,舒心和开心。在这即日即时即刻很荣幸带大家到汉孝子董永故里游览。

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吧!没错,故事就发生在我们孝感地区,为了纪念这段佳话,同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敬老尊贤的传统美德,1984年孝感地区建立了第一个人民公园,就是以董永的名字来命名的。

董永公园是一个AA级旅游景区,位于孝感市城区,它占地约75亩,圆内的建筑风格以江南园林为主,可以说是一个展示董永和七仙女故事的主题公园,今天小吴陪同大家游览,也将以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作为线索,让大家漫步在江南园林之中,感受这段自古流传至今的感人佳话。

进门迎面而来的,就是这座假山了,这是摹拟孝感古八景之一的“双峰瀑布”大假山,相传当初董永跟随父亲逃荒之时,曾在这座山上打过猎、砍过柴。据考证,董永其实是山东人博兴人,后来是随父亲逃荒来到孝感的,这里还有个传说呢!相传董永随父亲逃荒来到孝感时,父亲已经病重了,病危之际想吃口鲜鱼汤,孝顺的董永来到一处水塘边打算捉鱼,正巧就碰到下凡沐浴的七位仙女,神仙姐姐们觉得与此人有缘,便问他有何愿望,老实的董永便说:“我要吃鲜鱼”此话一出,神仙姐姐们都说真是有眼光,想要我们的七妹呢?好吧,就满足你的愿望吧!原来啊,七仙女和吃鲜鱼在我们孝感方言里,发音是一样的呢!当然,传说毕竟是传说,大家都知道,董永之所以感动仙女下凡,是由于其卖身葬父的感人事迹,而且董永是山东人怎么会说孝感的方言呢?传说流传到今天,反映的是我们孝感地区人民对这段爱情佳话的称赞,以及对董永孝心的一种特殊的肯定和传颂。除了传说,我们孝感的很多的街道名也都是跟董永有关的,刚才我们过来时所走的街道叫做槐荫大道,那槐荫大道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小吴暂且在这里卖个小关子,在接下来游览中再告诉大家吧!

首先请大家到槐荫岛上去看董永和七姐的大媒人——槐荫树,小吴刚刚卖的小关子现在就有答案了,原来槐荫树就是董永和七仙女的大媒人呢!古语说:“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婚,相传,董永、七仙女陌路相逢,素不相识,幸亏槐荫树开口做媒,才促成这对天造地设的神仙眷属,在他们叩谢槐荫树时,它一高兴,就将鬼谷先生教给它的“百年好合”说成了“百日好合”,就因这一字之差,竟害得董永和七仙女只有百日缘分,请大家慢慢地下桥阶,注意脚下带有梭形图案的路径,梭形图案象征七仙女向织女借的天梭。

七仙女想织女借天梭是做什么用呢?原来槐荫数开口为他们做媒后,夫妻结伴来到董永卖身的傅员外家,傅员外是个心狠手辣、非常歹毒的人,他看七仙女年轻貌美却嫁给了董永,于是心生一条毒计,刁难他们说:“如果你们一夜之间能将这捆乱丝织成10匹锦绢,就免去你三年长工,让你们夫妻双双把家还”。于是七仙女借来天梭,又请自己的六位姐姐下凡,众姐妹用桥下滚子河的清水,把丝漂净,在桥上把丝凉干,果然一夜织成了10匹锦绢,“理丝桥”也由此而得名。

现在我们越过理丝桥,就来到了介绍董永生平敬老尊贤的“孝子祠”,大家迎面看到的就是董永和七仙女“夫妻双双把家还”的汉白玉塑像,塑像后面的大厅上高高悬挂着“董永故里”四个大字,里面供奉的是七仙女的父亲,也就是董永的岳父大人——玉皇大帝,右首是玉女和托塔天王,左首则是金童、太白金星,下面展柜陈列着与董永故事相关的部分陈列品。在大厅的四周是24孝蜡像,这24个孝子的故事都是流传至今的千古佳话,其中包括孝感三孝,以董永卖身葬父最为世人所传颂,还有孟宗苦竹,黄香温被也广为流传。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瑶池仙境”,它是根据传说中七姐出嫁前夕,在瑶池沐浴梳妆的情景,池中岛上竖立着七位仙女的玉白色塑像群,在这可以看到各位神仙的千姿百态,而且隐隐约约的可以听到仙女姐姐们对七仙女的叮嘱私语。大家猜一下,哪个塑像是七仙女呢?大家都非常聪明哦,猜得很对,就是那个含情脉脉地对镜梳妆的那位仙女。

现在我给大家介绍的是“董墓春云”,也就是董永及其父亲的墓址,墓中埋藏着与董永有关的部分陶器,相传每年清明这一天,总有一朵祥云缭绕董墓上空,久久不散,人们都说:那是七仙女来看董永呢!

和“瑶池仙境”遥遥相对的就是象征董永和七仙女相爱的“鸳鸯楼”,这是一幢仿古建筑,造型别致,上层是鸳鸯阁楼,相互依偎,恰似董永和七仙女相亲相爱,这是也是孝感人民一个无声的愿望,希望董永和七仙女合家团圆,幸福美满。在这里,小吴也祝我们团里的各位游客合家美满,有情人终成眷属!

孝子的故事篇4

《二十四孝》是元代郭居敬编录,另有说法为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流传于后世的版本较多,但是故事一致,仅是在排列次序上有所区别。本文以明朝版本《二十四孝图》为文本,进行评析。(一)孝感动天。舜作为儒家推崇的上古帝王,是内圣外王的重要代表,实现了由孝顺到忠君到治理天下的理想序列。舜的原生家庭比较糟糕,父亲瞎子,生母早亡,继母泼辣,后母所生弟弟性格狂傲。面对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舜选择孝顺服从,由此感应天地,获得大象、小鸟、雷电的帮助;并且由此上达天听,授予大权,成功继位。在这个故事中,较为重要的关节点是由孝顺获得感天动地的效果,从而在世俗生活中获得经济利益、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换言之,当孝顺无法感动天地时,如何支撑内在合理性?(二)亲尝汤药。刘恒作为皇帝,母亲生病三年,衣不解带,夜不合眼,精心服侍,亲尝汤药。这故事看点在于皇帝是真实人物,有据可查,不是凭空捏造的。但是疑点在于,皇帝每天日理万机,国事繁重,后宫佳丽三千,宫斗重重。皇帝能够有那么多精力去伺候母亲吗?故事价值意义在于,皇帝孝顺,被封为道德楷模,其他人必须无条件向其学习。这是政治权力向道德权力的扩张和占领,是政统、道统、法统的相互支持。(三)啮指痛心。孔子弟子曾参上山打柴,家中来客,母亲咬手指,产生心电感应,曾参奔赴回家待客。在这里,“跪问其故”非常有意思。对自己母亲说话,为什么需要跪着?这种潜在的不平等是等级制度固化的彰显。在皇权时代,百姓跪拜县官,臣子跪拜君王,是约定俗成的社会交往礼仪。仅由这一相类似的动作能够看见孝顺与忠君的同质性。(四)芦衣顺母。闵子骞家庭环境与舜相似,早年丧母,后母虐待。父亲知道实休掉后母,闵子骞反来劝阻,后母改过,从此一家人幸福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在这里,我嗅到浓浓的琼瑶味道。闵子骞如同一朵圣洁的白莲花,后母虐我千百遍,我待后母如圣人。这种做法仅靠道德感召,单纯依靠以德报怨促使后母人格升华,价值观逆转效果如何?我对此持保留意见。(五)百里负米。子路为双亲背负米百里。这个故事较为正常,类似于一位居于高位的凤凰男矜持的忆往追昔。故事里没有血淋淋的杀子选择。疑点在于,背负米百里是否值得,难道不可以就近买米吗?难道唯有用一百公里的距离来衬托子路的虔诚和愚蠢?并且,孝顺与位居高位之间缺乏直接的关联性。这里更多是身居高位的子路,在生活和事业双丰收,物质生活极度奢华之后,志得意满地回头遥望。(六)鹿乳奉亲。郯子孝顺父母,装扮成鹿皮,取鹿乳娱亲。郯子作为一个小国的君王,还需要事必躬亲,难道不能指派侍卫、宠臣和下属去获取鹿乳?显然,这是罔顾逻辑的主题先行式撰写方法。同时,对于父母患病后过度索求的病态要求,郯子选择无底线地顺从,这种病患与亲属的相处模式在今天是负面评价居多。“病人家庭(在该故事中即病人之子)对病人予取予求,无异于对这种讹诈行为的纵容,却被叙事者视为美德。”[3](七)戏彩娱亲。隐士老莱子七十岁为取悦双亲,身着彩衣,假装跌倒,学小孩啼哭,愚孝成分颇重。老莱子作为道家隐士的代表,这一事件表明孝顺价值观不仅局限于儒家学说内部,对于追求纯朴、复归自然的道家同样适用。古语云,人生七十古来稀。老莱子活到七十岁,父母应当至少九十岁,这侧面表明家境殷实,衣食无忧。这潜在地在孝顺与富裕之间做了关联,喻示着孝顺能够通达富裕。(八)刻木事亲。丁兰将死去父母刻为雕像,事奉敬仰。妻子作为恶毒配角出现了,针刺雕像,竟然流血垂泪。妻子被尚未谋面,尚未出场的父母通过丁兰之手抛弃了。愚忠的丁兰对于极权统治自然是温顺的绵羊,但是对于妻子恐怕是噩梦的来源。在汉代,妻子家庭地位卑下,一言不合就被抛弃。故事中隐含的敌意在于,父母通灵不是去帮助家庭和睦复兴,而是去毁灭;不是去惩恶扬善,而是将妻子塑造为打扰父子、母子亲情的潜在敌人和外来的破坏者。德国心理治疗大师伯特•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理论重要指向是夫妻关系第一,夫妻与孩子关系第二,其它关系第三。在现代社会中,父子关系、母子关系逾越了夫妻关系,往往带来家庭关系的紊乱。(九)卖身葬父。董永被迫卖身葬父,遇到仙女垂怜,不仅与之结为露水夫妻,而且运用法力织布,偿还欠款。故事里面的奇迹在于孝顺拥有沟通神灵的力量,从而获取仙女帮助,财色兼收。这样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实际上将孝作为交换利益的工具。(十)埋儿奉母。为了母亲活下去,郭巨准备活埋自己的儿子。转折点在于,郭巨挖矿时获得天赐黄金。这是二十四孝中最令人为不寒而栗的故事。我不禁想到,如果没有挖到黄金,儿子就活生生地被杀掉了。难道,郭巨再没有其他选择,例如将小孩送人,例如自己多去挣钱,为何选择如此极端的境遇。其中,有一句“妻不敢违”。妻子不愿意,难道不能有其它选择吗?妻子不能够带着孩子重新生活吗?在这里我想起了清官海瑞,他是一位有名的孝子。但是,他五岁女儿从男仆手中吃东西,为此被逼饿死;他头两位妻子与婆婆不和,先后被休,最后一位妻子与妾先后自杀。这如同鲁迅所言,中国历史渗透着大写的吃人二字。抹灭人性的恶行道貌岸然,以孝顺的名义占据道德制高点,心安理得地做着惨绝人伦的恶行。(十一)涌泉跃鲤。婆婆爱吃鲤鱼,媳妇只能够天天做鱼,逆来顺受。并且,由于狂风大作,妻子取水晚归,竟被姜诗怀疑怠慢母亲,将其逐出家门。经过曲折,终于和好如初。这时候,神迹现身,家里有了堪比自来水的泉水,有了自动送上门的鲤鱼。这一故事是对中国家庭千古难题婆媳矛盾的范式解读。婆婆掌握家庭的绝对控制权,媳妇唯有谨小慎微,等待媳妇熬成婆的那一天。这故事潜在隐喻是,孝顺具有神灵互动的巨大能量。令人不舒服的地方在于,丈夫具有幻想狂倾向,因取水晚归,就欲休妻;那以后会不会因为做饭难吃,坐姿倾斜,言语声音较大等莫须有原因,再次休妻?(十二)拾葚异器。蔡顺孤儿出生,孝顺母亲,桑树果实好些给母亲,差的留给自己。他的行为感动赤眉,赐给白米和牛蹄。这隐含社会反动势力对于孝道的价值认可,并且喻示着孝顺能够带来与强权者的物质授予。(十三)怀橘遗亲。陆绩随父亲到袁术家做客,偷拿橘子,被发现后,称偷橘子是给母亲,由此得到大家称赞。这一故事隐含意义是:偷窃他人财物是错误的;但是,在孝顺名义下,偷拿他人物品是褒扬。在汉代,礼法交融,逐渐礼大于法,孝顺大于法。中国文化的糊涂账在于将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混为一谈。在孝顺的名义上,一切皆可为之。(十四)行佣供母。江革少年父亲去世,与母亲相依为命。遇到劫匪,哭泣告知上有老母,得以逃命。即便跌入赤贫状态,尽力孝顺。这一故事隐喻在于劫匪遵循和认同孝道价值观。并且,江革成为孝廉,从屌丝阶层青云直上,成为官宦阶层,孝道的现实功利价值体现的淋漓尽致。时下,这一求饶模式已经戏剧化了,上有八十岁老母,下有三岁小孩,这已经成为狗血般经典套路。(十五)扇枕温衾。黄香九岁丧母,一心伺候父亲,夏天扇扇子,冬天暖床。获得太守表彰。这故事表述的是,黄香不能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必须以父亲的需要为第一位的。这样的行为呈现,是他内心真实的自由的想法,还是被父母刻意塑造为一个父母利益至上的木偶?这就非常值得思考了。(十六)闻雷泣墓。隐士王裒母亲生前惧怕打雷。死后遇到雷天,王裒奔到坟墓前面,痛哭流涕。巨婴国中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恋母情结,在这里用起来恰如其分,即王裒尽管生理成人,但是在心理上尚处于哺乳阶段,尚未断奶。(十七)恣蚊饱血。吴猛八岁,家里贫穷,无钱买蚊帐,他自告奋勇充当吸蚊器,为了父母少受叮咬。八岁小孩人生观尚未定型,为了父母可以无限度的牺牲,这种牺牲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父母的荣光,为了迎合父母潜在的需求,是付出到了没有自我的限度?可见,中国传统孝道教育是培养出没有独立意识,没有自我边界的空心人,而不是有独立意识,有独立判断能力的公民。(十八)卧冰求鲤。王祥幼年丧母,继母恶毒,父亲不喜,陷入悲惨生活。王祥孝顺如初,为了继母吃鱼,脱掉衣服卧于冰上。奇迹出现了,冰面消融。两条鲤鱼越出冰面。故事主线依然是孝顺感动天地,这使得充满受虐倾向的行为艺术获得传统伦理学的解释。反过来,如果没有奇迹,王祥是否裸冻死在冰面上。(十九)扼虎救父。杨香是一名十四岁的女孩。为了救父亲,爆发洪荒之力,与老虎搏斗并胜利。杨香举动是下意识的,但是未尝有太多的思考,更多的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和对亲人即将丧命的愤怒。这一故事奇迹在于十四岁的小女孩打败了穷凶极恶的老虎。现实中可能性是,如同北京动物园的老虎一样,老虎不费吹灰之力干掉了杨香和她的父亲。(二十)哭竹生笋。孟宗的父亲早逝,母亲年老病重,在冬天蛮横无理地要求吃竹笋。孟宗计无所出,抱着竹子号啕大哭。奇迹出现了,竹子冬天长出竹笋,母亲吃后痊愈了。这里的关键点是,竹笋如果没有出现,孟宗哭声消逝在冰冷的竹林,一切依旧。孝顺到没有个体独立思考,七尺男儿面对母亲无理取闹唯有哭泣,这也是挺悲伤。(二十一)尝粪忧心。庾黔娄刚当上县令,感应到父亲病重,抛弃官位赶回家中。尝父亲粪便,并且向北斗星辰祷告,愿意代替父亲送死。这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故事。有很多尚未出场的人物,她们如同中国画的留白一般,给予人无限的遐想。例如,庾黔娄的妻子对于由县官变为平民的地位落差如何看待,庾黔娄的母亲对于抛弃官位如何看待,对于学习越王勾践一般品尝粪便如何看待,庾黔娄为何不可以先请一个月事假,回家看望父母,或者将父母接到身边照顾?当然,对于主题先行的叙事模式,需要有矛盾冲突,在做官和照顾父亲中做一个斩钉截铁地极端选择。估计编撰者未意识到的是,这一选择隐喻在为皇权服务和为家族服务中,忠君是排在第二位的。(二十二)乳姑不怠。崔山南的祖母唐夫人到六十岁,还用乳汁喂养婆婆长孙夫人。这个故事有些玄幻色彩。一是唐夫人为何到了六十岁还有乳汁,这不符合生理常识。二是唐夫人作为官宦之家,难道找不到奶妈?需要这样子去作秀吗?三是难道没有更加好的孝顺方式?这个故事隐喻在于孝顺与崔山南官居高位有隐蔽的联系,换言之,孝顺带来功利角度的家运昌顺。(二十三)弃官寻母。朱寿昌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妒忌,被迫出嫁。五十年之后,朱寿昌弃官寻母,终于在陕西找到。这个故事潜在含义在于:第一,大家庭中妻妾之间的矛盾天生不可调和,最终刀刃相见。第二,为何需要等到五十年,等到五十七岁才去寻找,不可以提前吗,不担心生母死亡吗,要知道古代人平均寿命四五十岁啊。第三,他对于嫡母、父亲没有怨恨吗,还是不敢有怨恨。第四,孝顺的对象是谁,是生母还是嫡母。(二十四)涤亲溺器。黄庭坚身居太史,竭尽孝顺,每晚亲自为母亲洗涤夜壶。这一故事看点在于,孝顺必须通过洗涤夜壶来表现吗?仆人哪里去了,侍女哪里去了,做秀成分过于实际情况吗?

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教育角度的简要启示

在上面的论述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二十四孝》不合时宜的诸多方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教育方面,评析《二十四孝》有以下两方面价值:(一)孝顺需要有边界意识。在中国民族潜意识心理中,孝顺具有核心的伦理价值。这也是南方周末《刺死辱母者》引起如此强烈的舆论反响的重要根源。孝顺的核心在于顺从父母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与传统的孝道相比,新孝道需要具有边界意识,即自己成为独立自主、独立思考的个体。在此基础上,个体对于父母需求和回应在独立思考之后,有限度给予满足和回应。(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教育需要培养儿童的真实个性。《二十四孝》是一本古代的启蒙读物。它的教育群体是针对儿童。这种培养模式在某种意义上是压抑儿童的天性,要求儿童以父母的喜怒哀乐为自己价值抉择的标杆。这种培养模式违背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容易埋下心理疾病隐患,造就人格分裂或者伪君子式的双面人。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教育需要遵照儿童心理成长规律,引导儿童自由表现自我的真实个性,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此基础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公民教育为基础,展开爱国教育、诚信教育、敬业教育和友善教育。

作者:曾永安 单位:咸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夏康达.从“二十四孝图”说开去[J].道德与文明,1997,2:46

[2]陈谷嘉等.论《二十四孝》的人伦道德价值[J].伦理学研究,2008,4:78

孝子的故事篇5

关键词:三国;鄂州;孟宗;孝文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6.016

孟宗(218年―271年),三国时江夏人,后因避孙皓字讳,改名孟仁,字恭武。孟宗以孝著名,见于《二十四孝》中“哭竹生笋”的故事记载。孟宗被举孝廉,在三国东吴官至司空,与古都鄂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本文以“孟宗视角”谈鄂州孝文化资源开发,期待对鄂州的文化产业及社会发展有所助益。

1三国名孝孟宗与鄂州的不解之缘

元代郭居敬的《二十四孝》原文记载:“晋孟宗,少丧父。母老,病笃,冬日思笋煮羹食。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奉母。食毕,病愈。诗曰: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这段文字的大意是:孟宗,晋代(280年东吴灭亡,三国归西晋)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后人有诗云“孟宗哭竹冬生笋是至诚至孝的感动”。

孝子孟宗与鄂州的缘分,可见于《二十五史》中《三国志》吴嗣主传对孟宗其人其事的记录。“吴录曰:仁字恭武,江夏人也,本名宗,避皓字,易焉。少从南阳李肃学,其母作厚褥大被。或问其故,母日:小儿无德致客,学者多贫,故为广被,庶可得与气类接也。其读书夙夜不懈,肃奇之,曰:卿宰相器也。初为骠骑将军朱据军吏,将母在营,既不得志,又夜雨屋漏,因起涕泣,以谢其母,母曰:但当勉之,何足泣也?据亦稍知之,除为监池司马。自能结网,手以捕鱼,作寄母,母因以还之,曰:汝为鱼官,而寄我,非避嫌也。迁吴令,时皆不得将家之官,每得时物,来以寄母,常不先食。及闻母亡,犯禁委官,语在权传。特为减死一等,复使为官,盖优之也。楚国先贤传日:宗母嗜笋,冬节将至,时笋尚未生,宗入竹林哀叹,而笋为之出,得以供母,皆以为至孝之所致感。累迁光禄勋,遂至公矣。

《三国志・吴书》记载:永安五年(262年)冬十月,光禄勋孟宗任右御史大夫。宝鼎三年(268年)二月右御史大夫孟仁为司空。建衡三年(271年)孟仁卒。孟仁即孟宗,前面已说过。《三国志・朱据传》曰:“赤乌九年(246年)(朱据)迁骠骑将军”,而孟宗“初为骠骑将军朱据军吏”。那么孟宗任朱据军吏最早是赤乌九年(246年),也就是说,赤乌九年(246年)至永安五年(262年),孟宗在东吴先后任军吏、监池司马、吴令、典粮谷、豫章太守、光禄勋,永安五年(262年)至建衡三年(271年)任右御史大夫、司空。在今天的鄂州历史大事记中,也有这样一条:271年(吴建衡三年),吴监池司马孟宗卒。宗居武昌(今鄂州),事母至孝,民间流传‘孟宗哭竹冬生笋’故事。

由此可见,三国孝子孟宗不仅以孝闻天下,而且以清廉为官传播美名,他先后在东吴担任的官职有:骠骑将军朱据军吏、监池司马、吴令、典粮谷、豫章太守、光禄勋、御史大夫、司空,他安身立业、孝养母亲在吴国,与古城鄂州有着不解之缘。

2孟宗在东吴做官的孝廉传奇

少年孟宗“哭竹冬生笋”的故事,充满着浪漫的传奇色彩,成年后的孟宗因举孝廉在东吴为官,更是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孝廉传奇的故事,这些故事主要有《孝廉方正》、《望江打虎》、《腌鱼沉池》、《庐墓三载》等,这些故事现在读来依然深受教育和感动。

孝廉方正:孟宗对母亲十分孝顺,对邻里乡亲也非常仁义,无论哪家有困难,他都慷慨解囊予以援助。吴帝派人到江夏一带选贤,当地百姓一致推荐仁心贤德的孟宗。选贤官将孟宗的孝贤事迹整理成文集《至孝贤能集》,举其为孝廉。吴帝阅后深受感动,当即朱笔一挥赐予孟宗“孝廉方正”几个大字的匾幅,悬挂于孟家大厅,以称赞孟宗的孝心贤德。

望江打虎:望江县是吴国的赋税重地,渔盐业又是重要的支柱产业。时任吴国监池司马的官员纷纷落马,其原因是个个经受不住财色的诱惑。那里的情况十分复杂,官商相互勾结,贪赃枉法,严重影响了国税的收入。孟宗奉吴帝圣命卧底外商告破了尘封多年的群体贪污受贿和偷税漏税要案。望江税案告破后,郡守与县令纷纷落马,而且绊出了朝中的某些大官儿,贪官污吏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和制裁,树立了国威,也整顿了市场秩序。昔日那些倚仗权势欺行霸市、偷税漏税的商霸们见了孟宗绕道而行,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样明目张胆地胡作非为了。同时,孟宗通过深入调研,针对群体腐败存在的问题,向吴帝提出了一系列赋税管理的整改措施,堵住了制度上的漏洞,经过整治的望江鱼盐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孟宗为官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高贵品质从此广为人知。

腌鱼沉池:孟宗担任监池司马期间,主管渔盐业。一养鱼户不忘孟宗亲自督导帮他挖荒地为鱼池的恩德,待渔投产时送来鲜鱼以表谢意,孟宗拒之不收。那养鱼人得知孟宗喜欢自己结网捕鱼,于是又变着法的请他到自家鱼池捕鱼。一天夜里,孟宗梦见母亲病了,口中念叨“宗儿,娘想吃你捕的鱼”,于是答应了那养鱼人的邀请,亲自捕鱼精心腌制后托人捎回给家中母亲,其母送还并书信责之:“儿啊,你身为监池司马,领了朝廷俸禄,却到私家鱼池捕鱼供娘食用,难道你不避嫌疑吗?你为官应该清正廉洁,应以你曾祖父为榜样,忠君爱民,为社稷、黎民尽职尽责才算是孟家好男儿”。孟宗看毕,深感愧疚,他遵照母亲教诲,把腌鱼沉入池中,并作文反省自己,立志做一名清正廉洁的好官。孟宗廉洁孝顺的言行也影响下了随从,官场上下风清气正。

庐墓三载:嘉和六年,孟宗的家乡传来噩耗,孟母病逝。孟宗突闻消息心急如焚,立即策马扬鞭,回家奔丧,母亲墓前一守就是三年。孟宗未经朝廷批准,擅离职守,回家办理丧事,使吴帝大为恼怒,按当时吴国律条应当斩首。但吴帝认为孟宗是吴国大孝子,影响较大,且为官清廉,屡建功勋,是难得的忠孝之臣,一时难以决断与处置,便诏令大臣,商议如何发落孟宗的意见。幸得大臣陆逊等鼎力相救,恳请吴帝看在孟宗至孝方有至忠的份上,免孟宗一死,后又诏其复出为官。建衡三年,孟宗病逝,众臣泣不成声,吴帝题字“吴孝子孟公仁墓”,为其立碑,这是三国孝子孟宗一生获得的最高殊荣。

3鄂州孝文化资源开发的“孟宗视角”

3.1廉政教育

孟宗孝顺父母,又在父母的教导下,廉洁从政,是廉政教育最生动的教材。《诗经》载:“率见召考,以孝以享”。孔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至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又曰:“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无父无母,是禽兽也。”《增文贤文》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所以鲁迅骂道:“不孝的人是世界上最恶的人。”不孝的人难道会为国尽忠吗?还会为民尽力吗?故我国古代选才任贤中注重“孝廉”,重孝者也会警惕贪腐。孝为用人之方,也为察人之要。这样的用人举措,也为当代干部选拔的重要参考指标,故有不孝不能当官之说。“大孝之道是为廉和忠,领导干部如果不能忠于职守,受贿去孝敬父母是假孝,因为得来的是不义之财,一失足成千古恨,让父母及祖上蒙羞,这是大不孝;如果为官清正廉洁,就不会担心进牢房,就可以长久地照顾父母,不让父母担心,不给父母丢脸,也不给组织丢脸,这就是大孝。”

3.2核心价值观培育

中国传统孝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两者的价值取向在于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有机统一。孟宗“哭竹生笋”是因孝心而现奇迹的超现实想象,正如《二十四孝》中的另一个故事,与“卧冰求鲤”的叙事艺术如出一辙:“晋代琅琊人王祥(官至大司农、司空、太尉),表字休征。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多次在父亲面前说坏话污蔑他,因此使他也失去了父爱。继母有次想吃新鲜活鲤鱼,当时适值天寒地冻,冰封河面。王祥却解开衣服趴在冰上寻找鲤鱼。冰面忽然自行融化了,两条鲤鱼跳了出来,王祥就逮了鱼回家供奉继母。”孟宗“哭竹生笋”的故事虽然有点夸张和神化,但符合当时人们处于“科学概念盲”阶段的传播需求、接受心理和美好愿望,也使孟宗至诚至孝之举披上了一层浪漫的神话色彩,它倡导的孝需要纯净的诚和敬,这与我们今天提倡的“小孝持家、中孝立业、大孝报国”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二十四孝》讲的是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在不同环境下、用不同方式行孝的故事。鲁迅先生当年曾经评点《二十四孝》时说,“有些故事可以勉强效仿,有些照着做,会有丢掉性命的危险”。可见,今天我们以孝文化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关键是去伪存真的弘扬孝文化。

3.3文化产业发展

孝子的故事篇6

1、可见,封建统治阶级标榜的“忠孝节义”实在是自相抵触的,蔡伯喈行孝的逆境正申明封建社会的所谓“孝”现实上是皇权绝对放置下“忠”的附属品,从而揭露了作者文化心理结构与现实的抵触。

2、这个宣传忠孝节义的故事,为游人平增了一段体味中国封建传统的趣话。

3、中华传统美德集中表此刻伦理道德上的“忠孝节义”和人格理想上的“刚健有为”。

4、“兄妹沾襟”几个朱红大字,流传很广的“忠孝节义二度梅”的故事就产生在这里。

5、我们看到,因果报应思想、封建的忠孝节义、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观点,熔解在戏曲形象中,耳濡目染地对人们产生影响。

6、非论是岳飞也罢,其他的人也罢,他们的步履事实下场不能根柢转变忠孝节义这些封建道德蓝本的阶级素质。

7、将积善成德、忠孝节义等道德观点作为其家族文化的焦点。

8、外面的胡琴持续拉下去,可是胡琴诉说的是一些辽远的忠孝节义的故事,不与她相干了。

9、那些布满了忠孝节义、离合悲欢的故事曾困惑了他。

10、在好汉儿女小说发天成长的过程中,其鉴戒才子才子小说颇多,()笔者从恋爱婚姻观、对忠孝节义的提倡、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对“才”的熟谙等方面,来参议才子才子小说对好汉儿女小说组成和成长产生的重大影响。

11、本章参议了元朝文人忠孝节义观新的时代特点。

12、即对于忠孝节义的熟谙和守卫,也事实下场让人看到了尊重历史的观点,并触摸到复杂历史背地的真实的人性,透射出厚重的质感。

14、岳飞幼时,家中景象亦欠安,怙恃亲在全力连结家计之馀,仍很是正视孩子的教化,不单教岳飞念书识字,也常说些忠孝节义的故事给他听,但愿他从中能有所体味,未来也做个忠孝兼顾的人。

15、民知有忠孝节义,不知妄作邪为。

16、面临这类纲纪不振,风气颓弊的社会现实,王应麟感触解救的根柢对策就是导之以三纲五常,倡之以忠孝节义,以儒家的忠孝节义观点为君臣指明标的方针,明是非,别善恶。

17、关公为甚么在中国老苍生中有那么大的名誉,由于关公是中国人忠孝节义的范例。

18、总结为三个原点,分袂为“宣传忠孝节义”“默示赫然的民族意识”“通达矫捷的人性观点”。

19、而大大都人,祖国旧君之思仍缭绕脑际,忠孝节义如如坐针毡,礼义廉耻似骨鲠喉,民族意识难以消弭。

20、师本文从函?禅师的悟道分缘及其阐教并重的宗趣观入手,申明他之所以能在明末清初之际摄受数千僧俗,乃是因其存在深彻的悟境和完竣的见识,非人们所谓“以忠孝节义垂示及门”所能规模。

21、儒学在辽境内的流传加倍扩大和深化,其所提倡的忠孝节义等汉族封建传统道德观点,也慢慢为契丹人所认同,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标准。

22、大团圆的终局,忠孝节义的观点,怪力乱神以及迷信的故事,都是农人兴味稠密的题材。

23、中国人的“忠孝节义”是不讲事理的,就象法令那样不讲人情,是一个僵硬的衡量标准。

孝子的故事篇7

一、人伦之孝――“夫孝,德之本也”

“孝”作为儒家伦理道德中重要价值规范,始终左右着人们思想和行为。中国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以“孝”作为重要基础的社会,中国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孝文化。在甲骨文中,“孝”字是由“老”字上半部和“子”字组成,按照《说文解字》解释就是:“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即在物质上奉养父母、在精神上崇敬祖先。当然“孝”的含义也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变的。“孝”始于原始社会末期,随着血缘关系逐渐被重视以及私有制的产生,“孝”逐渐由崇拜氏族部落团体的共同祖先发展到对个体家庭的祖先崇拜,再到对父母的遵从。“孝”逐渐从最初的宗教领域进入到伦理道德领域,具有“追孝”、“享孝”、“孝享”、“孝祀”等含义。孔子认为,“孝”是一种家族道德,赋予“孝”以纯粹伦理意义。

《孝经》将孝的地位抬到史无前例的高度,正如《孝经?开宗明义章》中提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即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是由它产生出来。《孝经》将“孝”界定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就是说孝不仅是一个人德行的根本,还是可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的有效手段。有了孝道,就可达到“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孝经》)的社会治理状态。所说孝是天下第一要道,人之行莫大于孝,为人子女应该以善事父母为先。侍奉父母,祭祀祖先,继承祖德,这是人生的最基本德行。《孝经》云:“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孝经》)也就是说,善行始于事亲之后,才能推己及人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经?圣治章》有言:“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也就是说,一个人连生育抚养自己的父母都不爱,怎能去爱他人呢?所以,人们最基本的仁爱应体现为“孝”、尤其是孝敬父母双亲。在古代很多朝代提拔官员都把是不是“孝子”作为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很多人也不愿意和“不孝”的人交朋友。所以一个人道德修养好与坏的评价标准,最主要是“孝”来衡量。

《孝经》将行孝分为三阶段“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一个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从父母那得来的,应加以爱护,使它不要受到不必要的伤害,这是孝最起码的要求。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最大心愿是我们能够一生都能平安健康、幸福快乐,如果我们受到伤害,最心痛莫过于父母。所以要孝顺父母一大前提就是要爱惜自己、免除父母的忧虑。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当身体的损伤是必要的时候,即当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民族大义有待彰显的时候,我们应当牺牲小我,“舍生取义”,忠是孝的又一种深层体现。它将孝引入到又一种境界。孝最终目标是一个人遵循天道建功立业,从而扬名于后世使父母荣耀显赫。孝子不仅要自爱,而且要自强自立。所以孝子追求最终立身,只有不辱没父母,才是真正大孝。

《孝经》中阐发“孝”的具体内容。《孝经?纪孝行章》指出,孝子在侍奉双亲时应“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即作为孝子在日常生活中侍奉父母要竭尽恭敬;奉养父母要面带愉悦的表情,心怀愉悦的心态;父母生病时要忧伤焦虑,细心体贴地去照顾;父母去世时要悲哀痛心,听从父母遗志;祭祀亡父亡母时,要极尽崇敬肃穆。这五个方面做到后才算侍奉父母尽孝道。可以看出这五事通过清晰阐述如何供养父母,进而侧重强调事亲态度,事亲应该满怀恭敬之情,不应有不敬的心态和举动。《论语?为政》曰:“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可见在父母面时刻保持愉悦心态和表情是很不容易的。要永远保持愉悦,关键是对父母要有发自内心深切敬爱。《礼记?祭义》言:“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悦,有愉悦者必有婉容。”只有源自对父母真诚的爱的孝才是真孝。

君子力行孝道还须遵守三戒,“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孝经章》)。即孝子身居高位时要戒骄傲,要始终保持谦逊谨慎的态度。当孝子身处下位时要戒作乱,无论遇到何种情况都要恭恭敬敬事奉上司;当孝子处于贱位时要戒忿争,注意与别人和睦相处。居上而骄,在下为乱,在丑而争是大不孝。故君子应秉“五事”之法以行孝,戒“三不”之律以修身。修德正行终为家庭之孝子,社会之正人。此外,“致哀”和“祭祀”是孝子事亲的重要内容,同样也代表着孝子事亲的终结,孝子事亲,生则奉养爱敬,死则哀戚葬祭,尽到最基本责任。

《孝经》中这些内容让我们体会到“孝”是作为人伦关系、上下辈血亲关系的一个重要纽带,是人们都应遵循的伦理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这种孝德是人类相生相养自然情感的流露,是人性真善美的本能体现。

二、忠君之孝――“以孝事君则忠”

《孝经》将“孝”这一最初的伦理道德观念从人伦领域推至政治领域,“孝”又成为一种社会性道德准则。《孝经》概括先秦儒家关于孝和忠的关系,把“事君尽忠”纳入孝的范围,这样本是源于血缘宗亲之情的最根本人伦道德被赋予超血缘的政治意义。就社会整体而言,儒家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同时也认为“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孝经》)。君臣关系实际上是父子关系的一种扩展,把君王看做社会百姓的父母、将君权看做父权的特殊体现,这样家庭关系扩大到社会,忠孝合为一体,事亲等同于事君,“以孝事君则忠”,且“忠可移于君”,就此将孝移作忠。儒家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孝经》中的孝将事亲和显亲有机的统一起来,“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孝经》)。为“移孝作忠”奠定了理论基础。即由事亲到显亲,必须经由人子立身行道才能完成。立身行道须通过事君来实现,事君即需将孝移作忠。所以在当时社会忠孝一体是必然,是由孝的内在规定决定。孝不仅是家庭成员之间、晚辈对长辈必须履行的义务;而且社会成员之间、下级对上级所必须履行的责任。所以通过“移孝作忠”,忠孝一体思想被确定下来。而《孝经》中的这种忠孝一体的思想,实际上是体现了家庭伦理和政治伦理统一。孝的含义由最初的事亲敬亲,逐步扩展到政治领域。但《孝经》成书于封建等级制度之下,有着浓厚的封建等级思想,这和当时社会相适应。书中指出,身处社会不同地位的人,对孝的履行也有所不同。《孝经》根据人的社会地位高低将孝分为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以及庶人之孝五等。

《孝经?天子章》讲到,作为一国之君的天子应该“爱敬尽于事亲,而德孝加于百姓,形于四海”(《孝经?天子章》)。即天子以身作则,爱敬父母,为天下人树立好榜样,使天下人皆能爱敬其亲,将这种道德教化于百姓,这就是天子之孝。古人认为天子是受命于天,以天为父、以地为母的,其代天地以大德来育教万民,除爱敬其亲、亲近民众外,还需博爱传孝道于天下,使天下之人皆能修德行孝,最终达到永享太平安乐盛世的状态。此是天子之孝。

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诸侯应该“在上不骄”、“制节谨度”(《孝经?诸侯章》),即居于高位不骄傲,勤俭节约、遵守礼法。只有这样才能“高而不危”,“满而不溢”,“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孝经?诸侯章》)。从字面上看,诸侯之孝重在忠君,以此不坠祖业,以显父母。诸侯作为天子之臣,列国之君,对上要尽人臣之忠,对下要行修德之孝。因此有上秉王道,下施仁政,崇尚礼义,尽忠行孝,积德修善,安和人民,保守社稷的重要责任。此是诸侯之孝。

作为天子、诸侯之臣的卿大夫应该“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孝经?卿大夫章》)。即卿大夫谨尊先王之命,不敢穿不合礼义的礼服,不敢说不合礼法的话语,不敢做不合道德的事。因其社会地位影响,卿大夫对上“事君”尽忠职守,绝对的服从先王之道,效忠于诸侯;对下“和民、利民”,言忠信,行笃敬。博得美誉以求保全宗庙,扬名显亲。此是卿大夫之孝。

作为地位更低一级的士应该“忠顺不失,以事其上”(《孝经?士章》)。士的“孝”同样体现在忠君和爱亲两个方面,只是由于社会地位更低,他的“孝”更多的是付出。孝源于对母亲的爱和对父亲的敬,推广到社会就是对长辈的爱和对君王的敬。这里把对父母的孝扩展到了社会之中,强调用孝敬的态度去侍奉君主,忠贞恭敬的效命于君王,谨言慎行,谦恭有礼以“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⑨。此是士之孝。

作为国家基本成员的庶民应该“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孝经?庶人章》),即顺应自然规律,区分田地的特性。据此来播种粮食。谨慎修身,生活节俭,以此来赡养父母,使父母衣食无缺。此是庶人之孝。

以上是《孝经》对社会五个等级自上而下做出有关孝道的划分。值得强调的是,《孝经》虽将孝分为五等,但“五等之孝”只是从人的身份地位的尊卑贵贱来做以区分的,“故自天子至於庶人,孝无始终,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孝经》),孝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区别的,它是无始无终永恒存在的,所以如果有人担心自己来不及尽孝,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在这里“孝”已经被泛指为一切美德,成为当时衡量善恶的普遍适用的标准。“孝”渐渐被抽象为一种绝对理念,融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有社会成员的行为都纳入“孝”中。“五等之孝”和“移孝作忠”都为后来的“以孝治天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五等之孝”的规定实际上是想让人们认识到在其位,谋其职。人们应该各安其分,各守其道,各尽其职,以此达到利于政治统治的目的。“移孝作忠”使君权和父权相融合的真正目的,则是力图将伦理与政治统一起来,使伦理政治化,以此宣扬用孝治、德治教化万民。《孝经》中强调的孝治侧重于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自律,通过人的我约束来维护社会安定,这是政治伦理化的体现。统治者以孝教化民众,其实质就是使天下人都甘心情愿的服从统治。“以孝治天下”是适合于当时历史环境的,是“孝”由理论上升为实践的具体体现。

三、《孝经》的现代意义

《孝经》论说人们要行孝道以及如何行孝道,将道德、伦理、政治社会溶为一体,以孝行天下、以孝道治天下。这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尊崇和提倡,孝道也逐渐发展成为封建君主教化万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在今天我们应辩证看待《孝经》的现代意义。

“孝”强调“顺亲”,对父母的绝对顺从,“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下》),即亲子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父亲对子女有绝对的支配权,子女在父亲面前虽可“谏诤”,但如果父亲不同,则子女只能“无违”。本来子女听从长辈的教导和建议无可非议,但若将其绝对化,则只能使子女过分的依赖父母、逆来顺受施行“愚孝”,这样子女很难形成独立的人格,不利于人的解放及个性的展现,这在今天是应该予以摒弃的。但在中国古代,孝被看作是众德之首、教之所由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一切道德善举皆根源于对他人的爱。孝是由于血缘关系和共同生活而自发形成的最朴素的亲亲之情。父母是自己生命之所出,是养育自己的人。因此施爱施敬当从亲始是合乎天性的。

孝提倡家庭养老,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当今各国普遍面临的世界性问题。中国社会老龄化速度如此之快带来一系列问题,社会养老事业发展还不是很充分,总体上来说还不能满足人口老龄化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所以弘扬孝道就显得十分重要。传统孝道为中国社会提供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之法――家庭养老。“孝”最基本内涵就是事亲敬亲,而事亲也就是家庭养老。在孝指引下,老人不仅能在生活上得到子女细心照顾颐养天年,而且还能凭借自己的人生阅历适时的给予子女以指导,真正的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可见孝文化的弘扬,不仅有助于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而且还使家庭人际关系和谐融洽,有利于形成和谐社会风尚。

孝有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中国血缘文化是以家国同构为主要特征的,所以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将爱国和爱祖等同起来,由亲祖而爱国,“自仁率亲等而上之至于祖,自义率祖顺而下之至于祢,是故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岩,宗庙严故重社稷……”(《礼记》)由此将爱国和尽孝联系起来,这种“孝”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是民族团结、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孝经》中所讲“移孝作忠”的“忠”是“忠君”,将它与现代实际相结合,赋予“忠”以新意,即忠于社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这些都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总之,《孝经》将孝与个人修养、家庭和睦与社稷大业联系在一起,指明孝是最高的道德规范,重要的治国之略,是人民归顺、臣子忠诚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思想意识,逐渐成为支配人们行动的道德规范。“孝”以敬老亲老为核心,以稳定家庭和社会为目的。经过两千多年的宣扬和倡导,孝作为中国人最高的道德准绳和行为规范,已经积淀内化于我们心中,成为我们民族固有的道德观念和心理需求。尽管社会制度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行孝的方式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但孝的意义是永恒的。

孝子的故事篇8

鲁迅先生写的很多文章都带有讽刺意义,这篇《二十四孝图》也不例外。中国自古以来就把“孝”做为百善之首,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孝子的故事,而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却颇有深意,耐人寻味。

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处于白话文与文言文的交替的时期,可当时的中国但凡需要变革就会有一群“正人君子”和“绅士”们跳出来抵触,“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鲁迅先生不止一次的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对那些企图阻止中国前进和变革的人的愤恨,他渴望中国进步,更希望中国的下一代可以接受全新的知识和了解这个世界,他希望中国的教育能够得到全面的改革,而第一步就是推广白话文,可以让孩子们从小就读到更多的好书,学习更多的知识。我仿佛可以体会鲁迅先生的愤慨和期许,他想通过自己手中的笔为孩子们的未来撑起一片天空。

整篇文章写的是《二十四孝图》,乍一看,这应该是一本颂扬孝道的书吧,其实不然,鲁迅先生对这些所谓的孝子故事却是十分反感的,尤其是 “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这两个故事:“我至今还记得,一个躺在父母跟前的老头子,一个抱在母亲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样地使我发生不同的感想呵。……然而这东西是不该拿在老莱子手里的,他应该扶一枝拐杖。装佯,侮辱了孩子。”我的脑子里似乎也闪出了这样的画面,一个满头华发的老爷爷,却穿着小孩子的衣服,躺在耄耋之年的母亲的怀里,母亲手上还拿着“摇咕咚”,那场景着实让人可笑。“”郭巨埋儿“就更让我不能理解了,郭巨 因为母亲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为了对母行孝,就永定埋掉自己的儿子,节省粮食供养母亲,当挖地三尺多时,发现了一坛黄金,上面写着:天赐黄金,郭巨孝子,官司不能夺,民不能取。这故事乍一看,觉得匪夷所思,为了养母亲竟然要埋了自己的儿子,埋着埋着竟然还挖出坛金子,可细读后我才了解鲁迅先生的用意,《二十四孝图》上的故事看似都是颂扬孝道,劝人为善的,可实际上这些故事全都是封建社会用来禁锢老百姓思想的工具,“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者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来。”而这一禁锢就是几百年,如此根深蒂固,不得不让人感叹呀!

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封建社会的愚昧和封建教育的落后,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孝道虚伪凶残的本质,也给活在当下的我们予以警示。

上一篇:绝句的诗意范文 下一篇:生肖祝福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