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破红尘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9-25 15:42:45

看破红尘的诗句

看破红尘的诗句篇1

本课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唐诗宋词选读》第十一专题《“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中的精读篇目,是一首激昂豪壮的抒情诗。鉴于《唐诗宋词选读》以“读”为核心,进行鉴赏的教学要求;以及让学生在诵读涵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的教学目标;我把教学本课的主要任务确定为体会作者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把握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把教学本课的主要方法确定为 “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①把握诗歌内容,体悟诗人情感;②分析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③背诵本词。

二、过程与方法:①参读赏读美读比读;②知人论世、考析词意、疏通章句、比较鉴别。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会诗人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②培养积极乐观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或歌曲《满江红》、《满江红》朗读、岳家军作战的画面;学生预习课文,参阅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岳家军作战画面,同时播放歌曲《满江红》。

教师满怀激情的引导:同学们,八百多年前,有位民族英雄以“精忠报国”名垂青史,这个人就是岳飞。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书写怀抱的诗篇《满江红•写怀》;我们将通过赏读他的词,走进他的内心,体会他的炽烈爱国情怀。(教师板书:满江红•写怀)

二、播放朗读带,布置学生参读并检测:(参读就是参阅课本注解及有关的各种资料,初步把握诗歌内容,为进一步鉴赏打好基础。此环节有助于学生考析词义、疏通章句、了解大意。)

⑴ 解释下列加点词:

怒发冲冠( ) 凭栏处( )潇潇雨歇( )臣子恨,何时灭( )

(2)概括本词的大意(可分上下两片概括)(本环节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词内容)

点名让学生回答,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

发:头发

处:……的时候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灭:平息

上片书写作者渴望为国杀敌立功的情怀和抱负。

下片申述作者雪耻复仇、重整乾坤的豪情壮志

三、教师介绍作者及背景:(对课本注解做必要补充,帮助学生做到知人论世)

1、作者作品(补充课本注解①)

岳飞(1103-1142),南宋军事家。20岁应募入伍,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官至枢密副使。因力主北伐、反对议和,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而死,年仅40岁。孝宗时追封鄂王。工诗词,但流传甚少,内容皆表达抗金的伟大抱负和壮志未酬的深沉慨叹,风格悲壮,意气豪迈。代表作《满江红•写怀》、《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等。

满江红,词牌名。此曲格调沉郁激昂,宜于抒发怀抱,为苏辛词派人所喜用。

2、背景信息(补充课本注解①)

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1136年,岳飞率军取得节节胜利,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老巢之势。但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即刻班师,岳飞痛感坐失良机,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满江红》。其词英勇悲壮,高亢激越,唱出了千百年来爱国热血之士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表达了诗人扫荡敌寇、还我河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的信念,反映了深受分裂隔绝之苦的南北人民的共同心愿。

四、师生赏读

朗读本词,鉴赏词中重点语句:(学生分组讨论,委派代表作答,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答案)

1、试分析上阕“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两句所使用的手法及表达效果。

教师明确:

“怒发冲冠”运用《史记》蔺相如“怒发上冲冠”的典故,表明有不共戴天之仇。“潇潇雨歇”点明此时秋雨乍止,风清烟净,光景澄澈;但诗人此时心情郁闷,只能仰天长啸,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长啸”则是诗人心灵深处迸发出的一声怒吼,是岳飞雄武个性的有声化,音乐化。“壮怀激烈”是诗人的内心活动。这两句从外貌神情、动作到内心活动,多角度地展现了英雄的形象,具有先声夺人的审美效应。

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教师明确:

“三十功名尘与土”是回顾过去。绍兴四年(1134),岳飞正值30岁,回首往昔,数十年抗战,艰危险绝,尘满征衣,但对国家的贡献还很小,当下的功名、事业犹如粪土,微不足道;是作者的自谦之词(这是课本采用的说法。教师还可补充另一种为大众所认同的看法,即“三十功名尘与土”是作者的激愤之词。是作者在抗金取得节节胜利大有直捣金国老巢之势时,却因宋高宗一心议和而被迫班师回朝的愤激之语,是多年的努力化为尘土的不甘,是作者感到痛失良机的牢骚话)。

“八千里路云和月”, 是瞻望前程。抗金斗争,任重道远,须披星戴月,日夜奋战,长期斗争才能获得胜利。

这两句诗自然引出下文作者对自己以及抗金将士的勉励“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教师小结上阕:上片写诗人远眺失地心潮澎湃,涌起为国杀敌的豪情与建功立业的迫切心情。)(板书:壮志难酬精忠报国)

3、“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

教师明确:表达诗人挥师北伐,驾战车,踏破险关要塞,直捣敌人巢穴的决心。与对金人蹂躏中原、荼毒生灵的切齿痛恨。

4、“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收拾山河为什么说要从头再来,试分析这句话的作用。

教师明确:“旧山河”指的是沦陷的中原地区,“收拾旧山河”意思就是收复失地,是夺回自己的江山,因此作者说“从头收拾”。“朝天阙”指的是朝拜皇帝。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必胜的信心,又表明了诗人对朝廷和皇帝的忠诚。

(教师小结下阕:下片申述作者雪耻复仇、重整乾坤的豪情壮志。)

(板书:雪耻复仇还我河山)

教师对照板书小结: 这首词,通篇贯穿了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和气壮山河的英雄主义气概。如果说苏轼的词豪放,那岳飞的词则是雄壮。它表现了一个爱国将士的凛然正气和崇高境界。

五、美读

1、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自由朗读本诗,并尝试当堂背诵。(或再次播放朗读带,让学生跟读,背诵)

2、个性化阅读:

《满江红》是一首穿云裂石、激昂悲壮的杰作,其中很多名句至今仍具有激励人心、启迪人生的作用。请从中摘出你最喜爱的句子,并说说你喜爱的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举例如下: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惜时)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自信)

3、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人们都说“文如其人”,通过学习《满江红》你认为岳飞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精神在现代社会是否还有积极意义?(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即可)

举例:爱国、自信、珍惜时间等等。

六、比读 (本环节属于课堂自测,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并体会岳飞的爱国情怀)

阅读《小重山》,回答下面问题。

小重山岳飞

昨夜寒蛩①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注:①[蛩qióng]蟋蟀

1、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一句?(明确: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2、词中说的“心事”指的是什么? (明确:希望抗金报国)

教师补充:岳飞的抗金事业,不仅受到赵构、秦桧君臣的忌恨迫害,而且还受到一些同僚的阻挠,故岳飞有曲高和寡、知音难遇的慨叹,这首词就是书写这种心情的。词的上阕写忧深思远之情与阮籍诗“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意境相近。下阕“白首”二句,表面看,似有消极情绪,实则是壮志难酬的孤愤。“欲将”三句,用比兴手法,点出“知音”难遇的凄怆情怀,甚为沉郁。

3.这首词与《满江红》在思想情感与风格底蕴上有何异同?

教师明确:①思想情感:表达的都是诗人抗金杀敌、收复中原的雄怀壮志,但心境有所不同。《小重山》表现了建功不易、苦无知音的沉郁情怀;《满江红》词则侧重抒发了对敌人的怒与恨,及抗金救国的信念与壮志未酬的悲慨。

②风格底蕴:《小重山》蕴藉沉郁;《满江红》情词慷慨、悲壮激昂

教师补充:现代词学家缪钺在《灵G词说•论岳飞词》中有绝句:“将军佳作世争传,三十功名路八千。一种壮怀能蕴藉,请君细读小重山。”

七、课堂小结:

岳飞的词大多雄壮悲慨,表达都是抗金的伟大抱负和壮志未酬的深沉慨叹,意气豪迈 。

八、课堂延伸(本环节属于拓展部分,也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使用,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岳飞其人其诗,并见识一下高考诗歌鉴赏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赏读水平)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2009高考江苏卷)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上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①。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教师明确:想当年,到而今。借代。

⑵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教师明确: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

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教师明确: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注重方法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阅读能力;并把相关高考试题引入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看破红尘的诗句篇2

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常见考点:

1.概括主要故事情节或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主题。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顺序(其中包括材料安排顺序,句子的顺序及词语的顺序)。

3.体验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揣摩人物心理状态及感情变化。

4.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分析散文中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表达效果。

6.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领会文章中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效果和作用。

7.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探讨疑难问题。

8.根据文章内容,进行联想、揣摩、感悟和拓展。

9.现代诗歌赏析的考点有:①朗读的节奏、语速、语调、重音等;②对重点句的理解与品析;③把握诗歌的意象与象征意义;④理解诗歌的主旨。

文学作品阅读是中考的重点和难点,分值大、题量大、答题费时费精力,被许多考生视为“拦路虎”。近年来,文学作品阅读的命题形式呈现出重整体感知、重问题探究、重内涵解读的走势;从内容上看,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文质兼美、富有教育意义的选文方向仍然没有变;命题中一般追求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并直接与实际生活接轨,让考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同时能考查出考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分析以及个性化的感悟评价能力,从而提高我们的综合语文素养。

【知识储备】

文学作品阅读考查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

一、文学作品(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的体裁。

二、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小说允许虚构。

三、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四、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出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有重要作用。

五、散文以抒情为主,也使用记叙、议论等叙述方式,常常是将抒情、记叙、议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夹叙夹议的笔法。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分三种: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

六、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是指取材广泛,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驰骋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所谓“神不散”是指用明确的立意统领全篇,放得开,收得拢。正因为这一特点,散文一般有贯穿全篇的线索。

【高效应对】

【中考题例】(2011年永州市中考题)

赵文英

①无数次邂逅荷,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这个夏天,天大旱,烈日炙烤着大地,热浪蒸腾着大地。渐渐地,碧波荡漾的湖泊干涸了……此时此刻,荷临危不惧,坦然自若,正满面春风地迎接着我的到来。

②这是怎样一番惊人的情景!往日蓄得一池清洌碧水的荷塘一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原来在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田田荷叶依然绿亭亭翠叶如盖,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莲花,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有流香。

③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肆虐旱魔的冷冷嘲讽,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

④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的勇敢而执著的荷,唯有它在风风雨雨的岁月中,卓然傲立,风吹不退缩,雨淋不着痕,一副以不变应万变的王者风仪。生命的高贵、圣洁与它不屈不挠的精神伟力相伴相随。

⑤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最终,狂妄的风在它的面前乖乖地败退。荷,静立如山,依然故我。

⑥若遇秋雨骤至,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挟着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活得精精神神,活得清清白白,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再,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掷地有声。

⑦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碎了,荷的枝,被折断了,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惟见冰天雪地中屹立着它独立自尊、不馁不屈的铮铮傲骨。

⑧在风霜雨雪的洗礼中,在百般磨砺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矫健中自有别样的典雅端庄、柔媚明艳,真正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它不受风尘诱惑的潇洒出尘,那一派清远的标致与神韵,不知令多少爱荷的人如醉如痴!

⑨据记载,远古,荷还不被西方人认识时,它便早已赢得了中国人的赏识与喜爱。那些精神的种荷者,更是将荷看作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他们远离人欲横流的凡俗社会,隐居山间,徜徉在去俗清雅的荷塘浅吟低唱,赞荷、咏荷、赋荷,借荷出淤泥不染、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抒发自己不慕荣华、不求高贵、不媚不谄、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那些闪烁着高尚思想灵辉的荷,早早地就在《诗经》中绽放了:“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彼泽之彼,有蒲与荷”、而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众多的荷姗姗而来,纷纷娉婷玉立在诗人华丽、隽永的诗章中,尽展君子的襟怀、佳人的风采,至今还在荷皎皎如玉的花瓣上熠熠生辉,轻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

⑩楚楚动人的荷,永远是一首迷人的旋律。穿行在画屏般的荷塘,风吹绿叶送爽,缕缕荷香盈袖。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这高雅、脱俗的净地,细拂心尘,顿开茅塞,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

{11}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走进了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

(选自《美文》)

【中考原题】

1.第③段说“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从全文看,作者笔下的荷创造了哪些生命奇迹?请仿照下列句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2分)

①烈日炙烤下,临危不惧,坦然自若;②在沉睡千年后,仍能绽放;③ ;④暴雨骤至,清音飞扬,回肠荡气;⑤ 。

2.纵观全文,作者是按照夏、秋、冬的季节顺序描述荷的,而第④自然段所写内容却不是任一季节的荷,与前后文不一致,是否应当删去?请说明理由。(3分)

3.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本文语言优美形象,意蕴丰富。请从第②段和第⑥段画波浪线的两句中,任选一句,加以品析。(3分)

(1)在早已焦渴得干巴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尖角的小荷。

(2)若遇秋雨骤至,站成一林舞姬的荷,便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气息的缕缕清音,挟着空灵、洒脱的美韵,轻轻飞扬。

我来品析第 句: ?摇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4.结合文本,说说文章第⑨段画线句子“至今还在荷皎皎如玉的花瓣上熠熠生辉,轻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中“红尘人”是指什么人?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4分)

红尘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

5.文章最后说,“荷,不答”。你在“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后,又有怎样的回答?请把你的回答写下来。(2分)

【最新拟题】

6.结合文章内容,从表达方式或语言表达的角度对文章进行鉴赏。

7.回顾全文,说说荷告诉了我们哪些“生命的真谛”?

8.文章对荷精神的理解,是重复古人的思想呢?还是有所创新?

【答题指导】

一、如何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这类试题是对考生逻辑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可按照以下顺序品读作品,把握主题:一是逐点梳理,层层压缩无关紧要的语言,抓取关键词句,如中心句、过渡句、开篇结尾句、议论抒情句等,获得答题信息;二是捋清思路,跳出字字句句的禁锢,逐段进行内容概括,多角度获得文章的整体印象,不求言传,但求心领神会;三是发散思维,深入探究信息间的关系,从中揣摩作者的为文心思,掌握要义;四是灵活转换,完成从思维向语言的转化,把对文章主题的理解,用准确精辟、简洁凝练的语言进行表达。

永州卷《荷》一文中的题7,就是考查理解文章主题思想的变式题。荷告诉了我们哪些“生命的真谛”,是文章主旨所在,可以按照上述方法,对文章进行逐项盘点,通过压缩文本获得很多重要信息,比如第③段的过渡句,比如临危不惧、坦然自若等拟人化词语,可以通过浏览文本获得文章表面写荷、深层写人言志的结论,归纳出状物抒情的手法。经过分析与揣摩,便可得出文章的主题思想,“生命的真谛”是:无论在何种恶劣的环境下,都应该宠辱皆忘、淡泊宁静、坦然自若,保持生命的伟力。

二、如何回答鉴赏类试题?

此类试题一般分值较大,答案比较抽象。很多考生认为“无路可寻”,其实这类试题的答题思路还是很有规律的。我们通常采用“四定”答题法。第一步是定调。就是根据题干要求,确定鉴赏对象种类,是词、句还是篇。第二步是定点。就是根据对鉴赏对象的分析,确定鉴赏点,到底是用词精准传神,还是句子富含深意,还是通篇特色鲜明。第三步是定规,根据鉴赏点,确定答题思路,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并阐明表达效果或作用。

如永州卷《荷》一文中的题3和题6,就分别属于句子鉴赏和通篇鉴赏,赏析点分别为修辞手法、语言特色。答题时只要考生能够准确掌握两个鉴赏点的作答规律,便可以顺利得出答案。题3中第(1)句,可这样回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在干涸龟裂的恶劣环境中生长的荷、荷尖拟作一群壮硕挺拔、如常地站立的勇士,生动写出了荷临危不惧、坦然自若、满面春风地迎接严酷考验的顽强生命力。第(2)句可这样回答: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将满塘“亭亭的荷”拟作站立的“舞姬”,将“荷塘雨声”比作“舞姬”弹古筝发出的“清音”,写出骤雨袭来时,荷依然保持空灵、洒脱的美好神韵。题6可以答为:一是大量采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将荷花的精神、气质、形象具体化,古诗词更多是心灵的共鸣,《荷》则是视觉的冲击;二是大量引用诗词使文章更有文采,大量运用修辞使文章生动形象,连用四字短语使语句铿锵有力。

三、如何体味重点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理解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一般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可以借助词语本身的含义理解;可以联系具体语言环境进行揣摩,也就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还可以结合修辞方法理解词义,作者往往通过某种修辞手法赋予一些重点词语以特殊含义,因此,理解重要词语,就要弄清词语的比喻义、双关义、象征义、反语义、色彩义、语体义、仿词义等;要联系文章的主旨理解词语的含义,将词语与文章的主题思想联系起来加以理解。

如永州卷《荷》一文中的题4,理解“红尘人”和画线句子的意思。该句上下文就渗透着重要的答题信息。比如上文的“他们远离人欲横流的凡俗社会,隐居山间……那些闪烁着高尚思想灵辉的荷”一句和下文的“君子的襟怀”一词,通过这些关键信息,可以得出“红尘人”其实就是追名逐利者,以此推断出正确答案为:红尘人是指物欲横流的世俗社会中为名利得失纷争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古诗文中所赞美的荷的高尚人格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物欲横流的世俗社会中的人,还在纯洁着为名利得失纷争者的心灵。

四、如何根据文章内容表达感悟、启迪?

很多考生回答此类试题,常常有无从下手或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感觉,因此把它视为难以逾越的高峰,望而却步,以至答题时迷迷糊糊跟着感觉走。其实,此类试题只要做好“三个结合”便能有效应对:一是结合文章主题,二是结合社会现实或自身实际,三是进行叙议结合的表达。

如永州卷《荷》中的题5,题目要求“把你的回答写出来”,这是对文章内容感悟和启迪的变体考查形式,其中“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确定了感悟的对象,限定了感悟的方向,按照“三个结合”的原则,我们首先结合文章的主题,分析“生命真谛”的内涵――忘却名利、坦然自若、不屈不挠等,然后结合社会现实或自身实际进行夹叙夹议的表达。此题若能体现唤起人们坚守淡泊名利的品格和情操,努力创造生命的奇迹,做到言之有理、自圆其说、语言通顺精炼即可得分。答案示例:生命的高贵、圣洁与它不屈不挠的精神伟力相随相伴。生命需要忘却名利,忘却宠辱,生命需要恪守淡泊,坚守情操,才能闪烁着高尚灵魂的光辉。

五、如何结合文章内容探究疑难问题?

此类试题涉及主题、构思、结构、手法、形象、情景、语言等各个方面,或是顺势提出探究性问题,或逆势发出深层反思,有时还可能加入其他文字材料进行综合分析考查。答题时应该首先明确考查范围,弄清试题的指向,是考查文章的结构还是主题,语言还是形象等,然后根据知识积累,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获得答题思路。此类试题关键在于抓住要领,只要能够命中出题意图、自圆其说,便能得分,语言表达要力求准确精炼、层次清楚。如永州卷《荷》中的题2,综合考查文章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答题时应该将二者紧密结合,尽可能运用专业术语进行表达。答案示例:不能删。这一段由眼前的荷联想到千年古莲一经挖出便可奇迹般生长的状况,突出强调荷不屈不挠的顽强生命力。这段内容也是对第③段“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的进一步补充和照应。在写法上体现了丰富独特的联想。

【名师提醒】

中考文学作品阅读选文体裁上以小说、散文为主。

小说阅读可以采用“据点切入,逐项突破”的方法。一是以情节切入,突破内容。就是通过对小说情节“开头――发展――高潮――结局”的梳理,弄清文章脉络,把握全文内容。二是以人物切入,突破典型意义。就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简要分析,明确主旨方向,把握现实意义。此外,还要特别注意情感体验法的运用,就是将自己真正融入作品的生活场景中,与人物形象同呼吸、共命运,在人物形象的喜怒哀乐中体验作者的爱憎,进而获得更有深度的阅读体验。如此,小说阅读的问题便迎刃而解。

散文阅读可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找文眼。文眼就是文中能够揭示主题或对主题有提示作用的词或句子。构思精巧、富有意义或写得含蓄的散文往往都有文眼。表达方式上应该高度关注议论性、抒情性的句子,特别是处于文章首尾、段首段尾的议论抒情的句子。二是定基调。就是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气息氛围和作者的心境情绪,据此推断文章到底是在赞颂讴歌、鞭挞批判,还是在揭露讽刺,为理解文章中心做足准备。三是抽线索。形象地说就是“剥茧抽丝”,从而理清文脉,体察作者谋篇布局的匠心。四是展联想。可以进行由此及彼的串接式联想,可以采用一点爆破的辐射式联想,还可以进行由物到人的对应式联想,通过联想有效对接因思维跳跃造成的散文内容之间的间隙,顺利拿下散文阅读。

【仿真练习】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

又到满山枫叶红

淡月清风

循着秋天的脚步来到这里,是为了圆一个真实的梦。在去往本溪关门山的途中,道路两旁的槐树美丽耀眼,似乎在用满腔的热情欢迎我的到来。而我最渴望见到的是那满山的红叶。

走进关门山,扑面而来的是清爽宜人的山风,映入眼帘的是如诗如画的美景。天空蔚蓝辽远,群山起伏跌宕,山谷一片清幽,溪水清澈如镜。这里不仅天美、云美,山美、水美,叶更美。

平日里最怕登山,可红叶的艳丽和内心深处的渴望,却让我毫不犹豫地爬到了山顶。登高而望,终于体会到了层林尽染的美丽。一道道的山岭,一座座的山峰,色彩缤纷交相辉映。铺满落叶的山径,曲曲弯弯,向枫林深处无尽地延伸。满山遍野的枫叶,铺展成红色的海洋。那一抹抹、一簇簇的红,一处深来一处浅,叫人心襟飘荡。大大小小的枫树伸展着层层叠叠的枝叶随风飘摇,那红色是不变的情愫,是生命的激情。枫叶的美,美在傲然临风,美在从容飘逸。它不比春花的妩媚,不比夏花的妖娆,不比冬梅的傲骨,却在秋色中独放艳丽。

一朵朵白云在蔚蓝色的天空中自由飘荡,与蓝天白云辉映的是远处那一泓斑斓的五彩湖。潺潺的溪流,幽深的湖泊,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妙曼地衬托出秋的丰富层次和诗情画意。好一幅曼妙天然的图景,好一片空灵多彩的世界。我内心深处一直渴望的不就是这样一幅天然的场景吗?

枫叶红了,相思满山。那一抹苍翠,一抹流红、一抹金黄、一抹鲜橙,如天边的流霞,装点出秋的浪漫,托起秋天瑰丽的梦,恣意地把秋色渲染。枫叶舞秋水,天地共绡红。静听秋语呢喃,掬一捧秋水,望一弯秋月,赏一叶秋枫,是何等的美丽!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多想在这清幽的山谷,在清澈的溪水边,建一座木屋。每到秋意渐浓时,静看云卷云舒,笑看花飞花落,是何等的惬意!

又到满山枫叶红,那条被秋枫染醉的溪谷,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一片九角枫成了记忆中五彩的斑斓,我会记得,它来自关门山。

当枫叶再度霜红,我依然会徜徉在深秋的枫林,漫步在飘满红叶的小径上,把枫叶夹进喜爱的书中,把秋天收藏在记忆里,用一生的岁月记下如诗的情怀。

(选自《短篇原创文学》2011年10月18日,有删改)

1.文章开篇“循着秋天的脚步来到这里,是为了圆一个真实的梦”,其中“真实的梦”是指什么?

?摇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摇 ?摇?摇

2.文中通篇写景,但在写景的过程中,有些语句明显带有作者情感的渗透,请试着从文中找出两处这样的语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多处运用衬托的表现手法,请结合相应语句分析运用此法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的三处句子,在内容和表达上有何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语言极富表现力,请结合文章内容归纳文章语言表达的主要特点(最少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1.把秋天藏在记忆里,记下如诗的情怀。

2.示例:那红色是不变的情愫,是生命的激情;枫叶红了,相思满山;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3.示例:如文中“枫叶的美,美在傲然临风,美在从容飘逸。它不比春花的妩媚,不比夏花的妖娆,不比冬梅的傲骨,却在秋色中独放艳丽”一句,用春花、夏花、冬梅衬托枫叶,更加凸显了枫叶之美,达到了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效果。

4.内容上都表现了作者的美好向往,是一种对自然宁静生活的渴望;从表达上看,第一句是反问句,二、三句是感叹句,感情强烈,发人深思。

看破红尘的诗句篇3

秋天的天,很高,很高,有一种走进去,就豁然开朗的感觉,我喜欢这种感觉,也总爱走进秋的世界,和它融化在一起,仿佛自己就是秋天。

秋天的水,很清,很洌。这种清冽,不是从来就有的清冽。它是那种经过无数次风雨的洗礼,沉淀,摒弃一切浮华后的清冽。它丰富的内蕴,耐人寻味,望着它,心底会油然生出一种敬仰之意。

秋天,也是一个硕果累累的季节,四处飘荡着果香。火红的高粱,金黄的玉米,又大又圆的苹果,白里透红的桃子 ,还有那一串串挂着露珠像紫色宝石的葡萄,无一不是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回首曾经再多的苦涩,如今也都变成了甜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无论收获的是大还是小,是多还是少,曾经的付出,总算都有了回报。

秋天美吗?我抚心自问 。我觉得美,这是我由衷的赞美,没有一丝浮夸,也没有一丝虚意。我欣赏秋天的静美和深沉,就像女人过了40岁的那种风韵之美,这种美,是万水千山洗练出来的气势美:是风雨霜雪磨练出来的修养美:是四季轮回,造化出来的淡泊美,是沧海浮沉中,大浪淘出来的襟怀美。它凝练而又蓄势待发,源远流长,收放自如。不再是少女单纯的缠绵,青涩美,宛如薄若蝉翼泡沫弹指而破。40岁的女人若明秋,有着破茧成蝶的洒脱美。这种美有着唐诗宋词阅历出来的墨香,有着岁月跋涉中行走出来的干练超脱。

秋天是风情的,也是诗意的。不信,去望一望夜空中那轮明月吧!月色如水般清凉,心情也如镜子般明亮。皓皓长空,清风徐来。即使此时此刻,胸无点墨,然而秋波摇心,星辉荡旌;桥思飞雀,秋虫试弦,弹拨数遍,由感而发。月挥秋毫,铺地泼墨,诗味浓浓,不吟也醉。不想嫦娥,也忧织女。鹊桥散步,可有仙乐?银河畅游,郎可陪同?月宫仙子,倦恋红尘,千年之别,谁传书信?万年寂寞,散做月华。飘飘渺渺,相思难逃。他们是如此的寂寞,我分明看到夜空有晶莹的露珠滑落。是谁说过,只羡鸳鸯不羡仙,是啊,我们是平凡的红尘夫妻,但我们可以牵着手,互相温暖着,慢慢地去散步,依依杨柳下,潺潺小河边;或春早,或夏晚,但最好,还是这个月圆的秋夜。40岁了,我们不再在世人面前诠释青春相依的甜蜜。我们已步入秋天,这个季节,我们再也不会无病呻吟,也不再有欲说还休的缺憾,不离不弃的走过,踏踏实实的相守,牵手的温度,足以抚慰我们偕老的爱情。 草窠中呢喃的秋虫 ,好像告诉了我们什么,这样的夜里,总觉得有什么情怀让人不肯眠去。

踏着落叶走来,我就是秋天的灵魂,顶着落花而来,我就是秋天的诗篇。秋天是颗痴情的种子,落到哪儿,哪儿就有忧伤。但感伤的背后,总有一份美丽支撑着一个成熟的梦。“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忧伤;“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这是唐朝大诗人杜牧的叹息;“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这些凄美的诗句,都滚动着秋天的露珠,古今中外,伤秋的人大有人在。但,在这些忧伤的诗句里,又附着着多少眷恋的灵魂?我们不能完全解析,但我们从诗句中,可以察觉到那份对秋天的爱与痴。不只他们,我们不也是同样无法拒绝吗?喜欢秋天连绵的细雨.,看它洗尽红尘,滴落成花;任它“雨打芭蕉”,溅湿罗衫;听它“雨扣西窗,撑梦难眠”;喜欢秋天纷飞的落花,它们即使飘落,也带着一份忧伤的美丽,令人怜惜,令人疼爱。睹物思人,看到这些枯萎的花容,凋零的花瓣,总会联想到40岁的女人,青春不再,红颜已改,这样的情景,总分不清是心疼那些飘落的花,还是怜惜自己逝去的花季。或许两者都有吧!但我们比花幸运,花已凋落成尘,但我们依然还能翻阅古今,侃侃而谈。更荣幸的是我们的秋天正果香满园,老人康健,儿女优秀,爱人相伴,好梦正甜。40岁的女人,不是一朵忧伤的落花,而是一轮中秋的明月,它正照着小桥流水,正照着红枫金菊,照着一个更远更甜的梦......

看破红尘的诗句篇4

关键词:张梦机 《师橘堂诗》 台湾诗人

一.张梦机的生平与创作概述

张梦机(1941―2010),当代著名旧体诗人。祖籍湖南永绥,生于四川成都,长于台湾高雄。曾任教于中国文化大学、淡江大学等校,讲授诗学。1990年任国立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系主任,1999年退休。2010年8月因病逝世。

张梦机一生钟情于旧体诗创作,代表诗集为《师橘堂诗》,曾获台湾省文艺作家协会第二届中兴文艺奖。晚年中风后诗风变化较大,有《药楼近诗》等。

《师橘堂诗》有两种版本。台版[1](下称“华正本”)为首次刊行;大陆版[2](下称“黄山本”)则为选录。本文引诗,以华正本为底本,参校黄山本。引诗系年依黄山本。

二.《师橘堂诗》的思想内容

1.纪游诗

纪游诗指旅游登览之作。台湾地处亚热带,自然环境优越。张梦机长于台湾,于台岛美景多有登览,发而为诗,尽得山川之美。《师橘堂诗》第一首即是纪游诗:

长歌醉倒春风前,杂芳献萼诗思鲜。冈峦萦纾势初起,忽挂匹练成飞泉。繁樱照海纷满眼,万象起灭胸中填。小潭浅碧出石罅,锦鳞跃水生漪涟。尘埃野马绿诗梦,飞文染翰尤清妍。我来海峤寻十载,今日始造蓬瀛巅。花下人家画图里,红日未上生炊烟。非关惜花每起早,流莺语滑惊春眠。整驾将归有余兴,烟霞笑我耽市廛。出山回望云木合,惟见野鹘盘遥天。(《阳明山春游》)

诗写春游阳明山,作于1963年。阳明山被称为“台北的后花园”,“有台湾原生山樱花和多种日本樱花,还有梅花、杜鹃花、茶花、碧桃、杏花等花木,每年春季吸引满山人潮。”[3]全诗前八句写景,涉及众花、山峦、瀑布、樱花、小潭、游鱼等众多景物。“尘埃”以下四句抒情。“尘埃野马”,用庄子《逍遥游》典,形容悠然自得。“飞文染翰”,表现诗人见到美景后急欲形诸笔墨的心情。“花下”至诗结尾八句,又转为写景,涉及人家、炊烟、流莺、云霞、高树、野鹰等景物。最后两句,写出山后回望所见:林木参天,野鹰高旋,极写阳明山的高峻。

长篇适合铺写,短篇则很精练:

小渡船家已夕曛,频来多恐白鸥嗔。欲裁一片匡庐碧,补作空潭半顷春。(《碧潭》)

诗作于1973年。碧潭是早年台北郊区很受欢迎的风景名胜之一,张梦机常来此游玩。诗的三、四句,以庐山为衬托,巧妙地突出了碧潭小中见大的水文景观。

2.咏物诗

咏物诗是“以一种具体、特定的事物为对象,用诗歌的形式来展开一种联想与观照、进行一番情与理的比喻、象征与寄托,并且展开一种挖掘与升华”[4]。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门类,历代多有佳篇传世。《师橘堂诗》中,《牡丹诗》和《李花诗》两首长篇咏物诗颇具特色。此录其一:

佳人元住瑶台内,镜里容华矜绝代。倚风低舞郁金裙,露尚垂雕玉佩。自然艳不矜夸,时欲分香及众花。闻道洛阳春似锦,尘埃谪去换韶华。日暖雕栏春睡足,万朵红云芳馥。才报欧家浅碧开,推楼旋成看花局。贵擅笙歌得意初,绛罗高卷倩人扶。得亲微润堪醒酒,偶拈残片留煎酥。瀛东千载当何恋,赎得文姬陵谷变。弱姿犹是掌中身,憔悴已非倾国面。荒台梦断几经秋,玉笛吹残客倚楼。十幅轻帆归艳质,一钩新月挂清愁。天涯相顾俱飘泊,莫遣檀心忆京洛。炎州尚有护持人,归去恐遭秦火灼。漫诩人间富贵姿,谁从晚惜离披。华天上思缨络,珍重园林风雨时。(《牡丹诗》)

诗作于1965年。有序:“顷有牡丹数十株,自东瀛移来,云为唐苑旧物,红欧碧,各矜佳态。既往观,不副所闻,意深怜之,赋此寓怀。”据此,此诗为触景伤情之作。诗用比兴手法,通过写牡丹的命运浮沉表现人的命运变化。前八句写牡丹身份高贵,品质优良。“日暖”八句写牡丹偶降凡尘,世人争宝之,享受到不凡待遇。“瀛东”句笔锋陡转,以下八句,写牡丹误落异乡,经历世事变迁,高下易位,已非昔日雍容面貌。“天涯”八句,名为写花,实为写人:牡丹虽漂泊海外,饱尝艰辛,然尚可生存;而还乡在当时却难以实现。最后四句,诗人发出感慨:美人迟暮,贵贱无常,处世应有平常心(华、缨络,代指佛教境界)。

作为长篇,此诗先叙后议,层次分明,既继承了咏物诗塑造意象的传统手法,又借咏物寄托了渡台人士特有的家国之思。

3.感怀诗

感怀诗彰显诗人对现实的独特看法以及丰富的感情世界。《师橘堂诗》中,组诗《碧潭秋感》和《辛亥秋兴八首用杜工部韵》为其代表。此录二首:

笛不闻刁,濮上遗音入夜遥。大野何曾翻健隼,泮林惟是集飞。可能紫盖看犹在,独有苍峦峙不摇。默对秋潭三顷碧,千愁付与往来潮。

流辉素月向空垂,薄晚秋声不满帷。歌馆从无罢灯夜,竹城宁得解围时。有花有酒增宵媚,为雨为云入梦迟。长羡浣花旧诗意,一轩春雨对僧棋。

(《碧潭秋感》四首选二)

这组诗写于上世纪60年代末,当时,张梦机正在攻读硕士学位,致力于近体诗的研究。从“长羡浣花旧诗意”一句可以看出组诗有意学杜,风格也较沉郁。二诗怀古思今,抒写了淡泊的心境。

4.赠答诗

龚鹏程指出:“台湾诗坛,主流当然是现代诗,传统诗词的阵营甚小。可是小领域中却又横分若干畛域:本土诗社,自成传统;来台诗家,是另一批;学院是一批,学院外又是一批。诗风、诗观、人际关系各有脉络,梦机师则是它们的接合点。”通览《师橘堂诗》,赠答师友之作很多。这里各举一例:

(1)题赠

图南双翼待垂天,共惜离杯一惘然。晴塞斜阳吹画角,冷云别路满寒川。丝桐一拂仍流水,亭榭重经只暮烟。前约莫忘春草绿,归来高咏对芊眠。(《送昆阳之凤山军中》)

此诗赠颜昆阳。颜昆阳曾任教于台湾多所高校中文系,为著名学者、作家。张梦机与之过从甚密,有多篇赠答之作。凤山,台湾陆军官校所在地。“台湾义务征兵制自1956年正式施行”[5],适龄男性公民须服兵役,故颜昆阳有此一经历。全诗首尾两联寄意,中间两联写景,突破了传统送别诗“有别必怨,有怨必盈”[6]的情调,蕴含了深厚的友谊。

(2)酬唱

云心故遣雨徘徊,携酒端因问字来。摇冷灯深娟夜气,回甘茶暖润春杯。欣从微旨通禅味,忽觉高吟噤才。食粥归来还洗钵,解黏一窍谢君开。(《次韵答戎庵》)

此诗是次韵诗,次罗尚《梦机兄见过问手疾》诗韵。原诗为:“层楼坐雨意徘徊,枉驾真同裹饭来。执手相看疑隔世,论文有契欲衔杯。休高蜀郡扬雄赋,必称荆台宋玉才。一缕诗魂如不绝,江山丽藻为君开。”[7]罗尚亦为台湾著名旧体诗人,“与张梦机并称花延年室门下高弟”[8]。诗写二人论诗旨趣相合,一见如故。

5.纪事诗

纪事诗顾名思义,以记录事实为主。《师橘堂诗》中此类诗较少见,兹选一首记时事之作:

湖海人来夕霭苍,茶烟以外是桄榔。梅天才歇连江雨,藜火初分照座光。寸屿潮吞珠泪冷,西台风疾竹声昂。水犀空有三千弩,不假星弧北射狼。

(《宵霁师橘堂同戎庵昆阳作时有钓鱼台事件》)

此诗记上世纪70年代的事件。(亦称钓鱼台)位于基隆东北约92海里的东海海域,1972年美国撤离琉球时,将“行政管辖权”交给日本,而史书记载我国一直对拥有领土权。争议由此而生。诗的中间两联渲染领土争端的紧张气氛,末联用夫差典故和杜牧诗句,表达忧思国事的心情。

三.《师橘堂诗》的艺术特色

1.形式多样

张梦机谙熟旧体诗的各种形式。《师橘堂诗》,总体上以近体诗为主,也有一些古体诗。

(1)近体诗

张梦机学诗从擅长七律的李商隐入手,其后更以《近体诗发凡》[9]获硕士学位,故其于近体诗有深入研究,并能反映在创作中。这里以《师橘堂诗》近体的裁对为例。

一是对比。《发凡》将对比分为数类。对照《师橘堂诗》,“压峰云重疑崩石,逼院春深又落花。”(《默坐》)属于“刚柔”类。上句写厚云崩石,何其之刚;下句写春来落花,又何其之柔。“危碉戍老东溟月,姜被宵寒半榻秋。”(《秋夜梦伯兄寄小金门》)属于“巨细”类。写戍边生活,上句写到东海之月,意象巨大,下句却只写一张小床,对比鲜明。

二是虚实。“寒山不改苍然色,暮水仍垂逝者声。”(《梅山芹庭夜过》)属于“情景”类,上句写景,下句抒情。“到处湖山当簟枕,有时星斗作枰。”(《坡陀》)属于“时空”类,上句是空间概念,下句是时间概念。

三是流水,两句合而观之,其意更明。如“兵从攻后劲,棋向败时翻。”(《排攻击演习竹林午憩作》)将上下句合起来看,知该联是要表达愈挫愈奋的斗志。

(2)古体诗

冯永军认为张梦机的古体诗“束手束脚,不能铺张蹈厉。”[10]持论稍嫌严格。综观《师橘堂诗》古体,能合诗人与学人之诗为一体,实有可观。形式上,亦能打破常规,多用杂言、骈句。如“今我远思君,乃隔溟渤滔天之波涛。琴留为钟期鼓,魂早被江淹销。”(《新雄近示赠殿魁巴黎诗因亦继作》)“红泥炉火,酌武夷之流霞。活水茶铛,试顾渚之新芽。”(《冬日与师大南庐吟社诸生淡水泛夜月出始归》)等等,句式长短不一,变化丰富,很有特色。

2.风格清和

总体而言,《师橘堂诗》风格清和。清,指清丽;和,指平和。元代著名诗人虞集有言:“月到天心,清之至也;风来水面,和之至也。……是以君子有感于清和之至,而永歌之不足焉。”[11]张梦机正是这样一位“老喜欢在碧潭呆坐、烹茶看山的诗人”[12]。他以《师橘堂诗》的实践,在当代旧体诗家中别开生面,成绩斐然。

注 释

[1]张梦机.师橘堂诗[M].台湾:华正书局,1979.

[2]张梦机.张梦机诗文选编[M].合肥:黄山书社,2013.

[3]代云芳.台湾奇山阳明山[J].森林与人类,2012(7):70-72.

[4]杨莉.古代咏物诗的三种类型及其评说[J].时代文学,2010(9):186.

[5]焦萍.台湾兵役制度评析[J].现代军事,2003(11):41.

[6]俞绍初,张亚新.江淹集校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167.

[7]罗尚.戎庵诗存[M].合肥:黄山书社,2014:211.

[8][10]冯永军.当代诗坛点将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4,80.

[9][12]张梦机.张梦机诗文选编[M].合肥:黄山书社,2013:283,21.

[11]王.虞集全集[Z].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755.

看破红尘的诗句篇5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今陕西西安)生于803年,死于853年,二十六岁中进士,先在江西、淮南等节度使手下为幕僚,十年后内迁为京官,又受人排挤,出为黄州、池州等地刺史,后又一度内调,官终中书舍人。

杜牧原有恩济苍生的大志,他的政治理想是恢复盛唐洽世,他希望国家能安定统一,他反对藩镇拥兵作乱,反对吐番、回纥入侵,反对统治阶级的苟且偷安,为此他读书注意“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他的《阿房宫赋》用赋体形式对秦亡的历史教训做了深刻总结,并提醒人们要牢牢吸取这一前车之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这显然是对当时摇摇欲坠的唐王朝提出当头棒喝。同时杜牧尤喜论兵,有《战论》、《守论》等篇,并为《孙子》作注。但是,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又给他带来深沉的苦闷,他晚年离别长安赴池州任刺史时曾说“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深刻地揭示了他将要到遥远的地方去任职之前登上乐游原,凭吊唐太宗陵墓时,向往贞观之治而又无法实现时的苦闷心情。又因为他出身于世家大族,久经宦海浮沉,所以也有借酒浇愁放浪形骇,纵情声色的一面,“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悻名,”是说自己一事无成,只在歌妓生活的青楼之中留下一个薄情负心的名声,这话虽为自我解嘲,但也不难看出这正是他放纵沉沦的写照。

杜牧既有政治才干,又懂兵法,只是因为晚唐主昏政乱,致使他徒具“相才”(《唐诗谈丛》)而未能大用,只能把满怀抱负和一腔愁绪倾注于文学作品之中。他在文学创作中是个多面手,“有唐一代,诗文兼擅者,唯韩、柳、小杜三家。”(《北江诗话》卷二)他与韩愈、柳宗元一样,既善赋诗,又工为文。不仅如此,杜牧还精于绘画书法,曾临摩过顾恺之的维摩像,米芾称赞其画“精彩照人”;其《张好好诗》行书真迹流传至今,后人认为“深得六朝人气韵”(《渔洋诗话》引董其昌语)。

杜牧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他用毕生的精力写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绝句不但占有相当数量,而且艺术成就最高,也最为后人所欣赏。清人吴乔说:“杜牧诗,惟绝句最多风调,余不能。”(《围炉诗话》)杜牧的五七言古风和七律多叙事述怀之作,有较强的现实性和艺术性。如《感怀》长诗,谴责朝廷对藩镇的姑息政策,同情人民所受的苦难,自抒报国胸怀,有深刻的思想意义。但是,杜牧的七言绝句最为人所称道,他的绝句反映面较广,有表现人民疾苦的如《题村舍》;有抒写怀才不遇的如《赠渔父》;有讽刺帝王淫奢生活的如《宫人塚》;有向往自由和爱情的如《秋夕》等。

杜牧的绝句,无论是借景写情,还是吊古抒怀,其风格都可用“清新俊逸”来概括。写景和咏史这两类绝句,诗人都写得十分出色,工巧精致,风格俊爽,文笔流转,词彩清新,蕴藉有味;在语言运用上尤见工力,清新流畅,自然凝练,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这些诗表现了他才气的俊逸,思致的活泼。当然,诗人也有消极颓废之作,反映他郁闷失意,流连酒色的生活情调。

一、抒情写景诗。

他不但能写出眼前的优美景色,往往还能即景生情、流露出对时事的忧伤。诗人的写景绝句,大都画面鲜活,情意浓深。有如技术高超的摄影能手,以鲜明的形象表现出大自然的蓬勃生机,给人以美的启迪和享受。

如《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丰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这首诗写山行所见之景。首句说:“远上寒山石径斜”。“远上”见出山路的高远。“寒山”暗点秋光,为下文枫叶红作铺垫。“石径”是人工铺治的栈道,为下文的“人家”伏笔。次句说:“白云生处有人家”。白云生处正是山之深处,几户人家便生活在那云遮雾掩的僻静地方。这对一个在官场中不甚得意的人来说,自然有很大的吸引力。诗以“斜径”、“人家”作为淡淡出现的背景,使得整个画面错落有致,远近配合,浓淡相间。然而更为迷人的还在后面。第二句的“生”字特别传神,仿佛让人看到白云在冉冉升起浮动。有的本子又作“深”字,把动词换成形容词,顿使全诗黯然失色,因为“深”字只不过写出了白云的浓密幽深,却难以描绘出白云的动态,更不能唤起人们的遐想。“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日枫林,红叶覆山,又恰在晚霞辉映之下,更增一层红润的光泽,所以赛过二月鲜艳的“红花”,引得诗人停车驻足把玩。诗人所写的秋景与春色具有同样的魅力,把经霜枫叶与二月春花巧妙地连在一起,唤起了人们对春光的丰富联想。这首诗写秋景不仅没有衰飒之气,而且是一片红火热烈景象,这也正体现着杜牧诗风的“俊朗”、清快流转。“坐”是因为的意思,因爱枫林晚景而停车。一说“坐”为坐赏,“晚”指观赏之久而至晚暮。这首诗虽然只是即景写景,没有什么更深的寄托,但它写出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趣,这是对秋光的一种赞美,通过赞美深秋红叶,表现了诗人高洁兀傲,不同凡俗的情怀。

再如《齐安郡后池绝句》:“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画面上有“菱”和“浮萍”编织成的“绿锦”,又有鸳鸯身披的“红衣”,色彩是多么绚烂;菱叶“透”浮萍,夏莺“弄”蔷薇,鸳鸯“浴”红衣,动作是多么鲜明;“尽日无人”,环境又是多么清幽。诗人赞赏夏日生趣图的形象油然而生。

杜牧的写景绝句中更多的是寓有感慨,蕴藉有思致,耐人寻味。

如著名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此诗以清新秀丽的笔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景图:树茂花美,娇莺长啼,水村山城,酒旗斜矗、庙宇楼台、烟雨凄蒙,这都是典型的江南春色。而在莺啼之前冠以“千里”更写出春色无边的气势。明人杨慎认为“千里”不合情理,妄改为“十里”,实在是不懂艺术真实的荒唐之论,而在寺前冠以“四百八十”,字样,更突出了江南寺庙之多。这种描写还有一种暗示作用,南朝的寺庙虽然留下来了,但是南朝政权不是早已化为乌有了么,它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也许正是它太崇奉佛,建的寺庙太多了的缘故吧。细玩结尾一句,从“多少”二字还是能体会到诗人的感慨的,意思是当年建造寺院者是何等显赫,而今又在何处?诗人面对江南的春光,自然会有今昔盛衰之感。诗人另有《杭州新造南亭子记》一文,对那些巧取豪夺者为了“买福卖罪”而大兴寺院奉佛表示愤慨,对武宗朝禁佛毁寺之举表示赞赏,对南朝梁武帝“舍身为僧奴,至国灭饿死不闻悟”的愚昧表示谴责。把诗与文联系起来看,诗人感慨兴亡的微意便不难体味了。所以这首绝句表面写景,但暗喻咏史,借暗写南朝诸政权因为崇佛而纷纷灭亡的事,来暗喻唐王朝当今崇尚佛老的弊政,使这首诗情画意的绝句更富有弦外之音。

如果说这首写景绝句命意十分隐蔽,那么《泊秦淮》这首写景绝句的命意就十分明显了。“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全诗只有第一句是着意写景,寒水和岸沙被烟雾和月光笼罩着,这不但是秦淮河景色的真实写照,而且还透露出作者的惆怅心情,而“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虽也是眼前之景,但作者将它放在诗中,显然为了抒发自己忧国伤时的情怀,听到这些歌女仍在麻木不仁地吟唱陈后主所作的亡国之曲“玉树后庭花”不禁感慨万分,他的矛头显然是指向那些醉生梦死,贪欢买唱不顾国家命运的当权者,借景抒情的倾向十分明显的。

再如《齐安郡中偶题》:“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诗写黄州秋天傍晚所见之景。一二两句描绘黄昏落日时分的特有景象:在溪桥上所见落日只有“两竿”高,将要贴近地面了。人们习惯说“日上三竿”,这里却移用来形容落日,化为“两竿落日”,出语脱俗惊人。再看在轻烟似的雾气中溪岸的柳树,模糊隐约,成为“柳影”。人说“一缕轻烟”,诗人偏说“半缕轻烟”,越发形容那水雾的轻袅若浮,若断若续。这两句对偶极工,用语极巧。就在这迷茫朦胧的秋天傍晚,蓦地吹来一阵西风,那在水中早已感受到了秋寒威胁的绿荷只得以背相对了。诗人赋予绿荷以人的感情,所写既有姿态,又有爱憎。“相倚恨”状荷叶之茂密,用互相倚偎来抵抗秋天带来的寒意,表现出它们对秋风的憎恨。而当西风肆虐,一阵又一阵地袭击绿荷时,它们便“回首背西风”,这是风翻绿荷之状,又表现了绿荷不畏强暴的姿态。写的是绿荷,我们却分明看到了诗人的形象。诗人曾自诉“吊庆参请,亦多废阙”,“俯仰进趋,随意所在,希时徇势,不能逐人”,“自顾自念,守道不病,独处思省,亦不自悔”(《上李中丞书》),诗人不肯趋炎附势的自白也就是背对西风的绿荷的最好注脚。这类写景抒情寓慨融为一炉的绝句含而不露,意境绵邈,有着强烈的艺术表现力。

杜牧的这些七绝清新,别致,不落俗套,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他的诗句,绚丽多彩,但又十分流畅,十分自然,如水到渠成,没有故意雕饰的痕迹。更重要的是他的七绝,总是以生动而含蓄的形象,优美而深远的意境取胜的。这些特色也体现在杜牧那些“咏怀古迹”的“史论诗”中。

二、咏史诗。

他的咏史诗,一般都有较强的思想内容,和他的《阿房宫赋》一样是为了让人们从中吸取历史教训,因而都能抓住最富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来加以生发,有的还能结合议论,点明主旨,具有较强的史论色彩。他的咏史绝句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面广,他往往撷取史实的一两个典型情景,评论其得失,表示今昔之慨。诗人的爱憎有时直接道出,有时则通过形象自然地流露出来,总之,他能根据不同的人和事采用不同的写法,绝不雷同。

如著名的《过华清宫绝句》第一首:“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是一首讽刺唐玄宗奢侈腐化的咏史诗。玄宗和杨贵妃在骊山建立了华清宫,杨贵妃爱吃鲜荔枝,玄宗为了讨她的欢心,就命令从四川等地乘快马日夜兼程为她送荔枝,很多人与马跑死在路上。这首咏史讽刺诗抓住了这一典型事例,又描绘了这样一个典型画面,人们远远望去,只见骊山顶上花团锦簇般的宫殿一道道大门突然依次地打开了,人们那里知晓发生了什么大事呢,只有贵妃在山顶上望着山下一匹卷起红尘的飞马破颜一笑,因为她知道,这是她喜欢吃的鲜荔枝送来了。这首诗以小见大,通过送鲜荔枝这一小事,深刻地揭露了唐玄宗和杨贵妃不恤民情,只图一己享乐的腐败政治与靡烂生活,这正是导致安史之乱的内在原因。在艺术手法上,此诗又极为含蓄,它并未加任何评论,也没对转运者疲于道路,死尸枕藉的悲惨场面做任何描写,他单单拈出“一骑红尘妃子笑”这一特写镜头来,让人们在滚滚尘烟和破颜一笑这含蓄的对比中,生发广泛而深刻地联想。该诗不着一字议论,就把他穷奢极侈滥用民力的昏庸荒淫揭露无余,这“妃子笑”的后面含有多少人民的血与泪!又如《汴河怀古》,诗人途经汴河,想起曾经在此动用几万艘以锦为缆的大船游幸扬州,以及更早的西汉大造宫室的梁孝王,他们当年不可一时,如今岂不是烟消云散了吗?

见微知著,杜牧通过一件小事却反映了历史上一个重大的事件,一滴水映现出大千世界,融写景、怀古、论政为一炉,给读者以极深刻的印象。

诗人也借咏史以寄托他对清明政治的向往。

《题魏文贞》曰:“蟪蛄宁与雪霜期?贤哲难教俗士知。可怜贞观太平后,天且不留封德彝。”

唐太宗采纳魏征的意见减轻赋税,达到“天下大治”,因而感叹说:“此征劝我行仁义”,“惜不令封德彝见之”(《新唐书.魏征传》)。杜牧就此事写诗,以生在夏天的蟪蛄(蝉类)哪知冬天的霜雪为喻,说明贤哲不被俗士所知,可惜当时反对魏征的封德彝死得太早,不曾见到贞观年间的太平景象。诗人赞美贞观之治,显然是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在咏史诗中最具特色的是诗人敢于发前人所未发,独具慧眼,表现了独到的胆识。

如《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项羽兵败垓下而悲壮自刎,历来赢得人们的同情,可是杜牧却翻出新意,认为胜败为兵家常事,能在失败中崛起才称得上英雄好汉。

就艺术性而言,这类咏史诗虽有新意,富于启迪,毕竟过于直露,缺少余味。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赤壁》诗,其戏剧性的形象十分感人:“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人从沙滩上偶尔捡到折戟,磨洗一番,认出原来是经过六百余年风浪冲击剥蚀的赤壁大战的遗物。一二两句平平淡淡,似无深意,第三句却从反面设想,周瑜破曹是靠东风烧曹军而取胜的,假定没有东风之便,周瑜打了败仗将会有什么结局?真是问得出奇教人意外。第四句答得意味深长,出现在曹操住的铜雀台上的将是大乔和小乔,启人遐想——二乔不是普通美女,一个是孙策夫人,一个是主帅妻子,她们的命运与孙吴的存亡息息相关,胜则安享富贵,败则沦为奴婢。那二乔将被掳掠到铜雀台上供曹操享乐了。这首诗精彩之处不在前两句,恰在三四句的议论,不仅是论史,而且表现诗人自负不平之气。周瑜在赤壁打败曹操,是借东风之势用火攻。三四句强调了东风的作用,自然对巧用天时的周瑜有肯定之意。但这肯定是用假设一种相反的情况来表现的,意蕴就不是单一的肯定了。其中还含有“赤壁的腮利是适逢天缘,周瑜的才能不过如此而已”的意思。诗人反面落笔,含蓄有致,通过富于戏剧色彩的想象,把赤壁大战关系吴国命运的重要性表现了出来。如果不是作此衬托,而是正面叙述描绘,真不知还有什么诗的味道。杜牧好议政论兵,颇有抱负,但却无从施展,也流露出一些生不逢时的抑郁不平之气。这首《赤壁》堪称咏史诗的杰作。

杜牧的咏史诗有这样几个特色。第一,借古讽今,有现实针对性。如《过华清宫》批判的是唐玄宗的荒淫,实际上是为晚唐帝王的荒乐无度立鉴戒。第二,在艺术表现上,能跳出呆板的陈述史实和抽象议论的陈套,选择史实的某一片断,寓讽意于形象描写之中。如《过华清宫》通过飞送荔枝的场面描写来表现主题,短小生动,隽永有味。第三,由于作者具有史识,常在咏史诗中表现一些迥异常人的议论,启人深思。如《赤壁》寓议论于形象之中,寓议论于意境之中。因此,这样的议论毫无抽象和空洞之弊端。试看“铜雀春深锁二乔”句,细细品味一番,不是能让人清楚地想见其中的色彩、季节、环境和人物的情绪,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吗?

看破红尘的诗句篇6

诗酒年华里,李白高吟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坚信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山月尚不能知少年心事,于是他在梦里写下了波澜壮阔的天姥山,诗梦里的场景越美好,现实就越残酷。仕途跌宕,李白游走在诗歌和政治中间。一边是诗人的得意,一边是仕途的失意,而明月就是他的精神寄托。或许比之婵娟,对于李白,明月更像一个相爱多年的爱人,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去到他的诗中,低诉尘寰的爱恨悲欢。咏月诗中,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最为杰出。《春江花月夜》中关于时间与人生的探讨与李白诗中“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处。也难怪自古以来诗人都喜欢咏物明志,屈原问天,李白问月,不过都是借着山河之美抒心中郁郁不平之气。但是比之屈原,李白又是豁达的,失意也不妨事,投河自尽更不可为之。你说众人皆醉你独醒,我便在这十丈红尘里醉一场,找些红颜,找些知己,便看清楚这盛世长安里独醉的只有我一人而已。皇宫不过也是一个酒家,“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朝堂是你唐明皇的天下,并不是我李白的。让力士脱靴、贵妃研墨不过是小意思,“明朝拂衣去,永与海鸥群”,天下之大何处不可去?

“国家不幸诗家幸”,政治的放逐给了李白诗歌的开阔视野。流浪江湖,行至水尽,坐看云起,在壮阔的自然景观面前,胸怀开阔,便留下了豪放奔逸的诗歌;得遇红颜,秦娥梦好,罗帐流苏,便能为美人晨起画眉,月下交杯;相逢知己,流水高山,偶有离别,也显得惺惺相惜。“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且用歌舞升平来宽慰心中离别的忧愁。

看过了权利倾轧,政治压迫,尝遍了世间熙来攘往的辛酸,看得多了便也厌倦了,便也看开了,也很容易就此隐居山林。但他在庐山隐居的生活过得并不久,当永王请他当幕僚的时候,就顺理成章地出山了,写下“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的诗句,来表现自己伟大的政治抱负。可是,如果说李白从来没有放下功名利禄,其实是不正确的。为什么李白执著于政治抱负,不过是因为他从来没有实现过它;如果李白真上的了朝堂,他未必能忍受案牍劳形、权谋累心之苦。否则,他也不会极度厌恶科举考试而不通过科举去完成他的政治理想,毕竟,李白的骨子里是有那么一根反骨的。

于是安史之乱后,他便也如同忧国忧民的诗人一样,举笔讨伐黑暗的政治。不必含蓄,不必委婉,奸臣窃弄国权,“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直言不讳。《沧浪诗话》“诗法”篇讲到:“意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语贵洒脱,不可拖泥带水。”挥斥幽愤,太白从来不会掩藏,总以切深往复之词写自己的“傲岸不谐”。一之不足而再,再之不足而三,狮子搏兔一般,将个人的愤怒不平和社会世俗的不能相容,透彻地表达,极尽淋漓尽致之能事,而不觉其繁冗。

后人谈到李白,奇怪这样一个身似浮萍的不得志的诗人为何会这般潇洒。原因无二,天性如此,这是诗歌的天赋,这样的天才是寂寞的。所以他会写“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初读这句会误以为他与无情之物结有情之游。其实不然,这样人皆可为的胸怀李白怎会再写?其实这句诗前面有一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邀的是明月,把盏的只有诗人一个而已,何来三人对影?他偏将一腔寂寞深情作了无情之想。诗酒风流,文人习性,不用再轻言什么,这样浪漫的诗骨,千古唯李白一人而已。

看破红尘的诗句篇7

“荔枝生巴峡间”

从白居易的《荔枝图序》可以推断出,“妃子笑”源自四川涪陵。《荔枝图序》作于唐元和十五年夏天,当时白居易任南宾太守。因为有很多人没有见过、更没有尝到过荔枝的味道,所以白居易让人画了一幅《荔枝图》,并且写了如下这段文字: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华如橘,实如丹,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白居易的这篇序与杜牧的那两句诗孰先孰后?我以为杜诗应该在前。白居易特别指出:荔枝离树后“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分明是为“一骑红尘妃子笑”作的注解。而“荔枝生巴峡间”,则从侧面透露了运取荔枝的距离。白居易做太守的南宾,也就是“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江州,为古代巴国的国都,即今天的重庆。

宋朝的坡写过一首《荔枝叹》的七言古诗,诗中有“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之句。前一句说,永元年间,东汉皇帝刘肇吃的荔枝来自交州;唐代天宝年间进贡的荔枝取自涪陵。从这两句诗中我们知道,远途运送荔枝并非是唐明皇的首创,汉朝已有先例。交州,地跨今广东、广西和越南北方。可以想象,历史上从南方运取荔枝的,不会只有汉唐两朝。第二句,则确认了唐朝荔枝取自涪陵。

涪陵在今重庆东南,距离长安城也不近呢。更何况自古“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道路崎岖,山岚瘴气,以致人马僵毙相望于道。坡的诗中说:“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杨贵妃口中那甘酸如醴酪的浆液里,浸透着多少人马的血汗呀!

荔枝树曾“越海渡江”

坡所在的宋朝,可能没有给朝廷进贡荔枝的事。可是宋真宗时期,有地方大臣进贡福建龙茶,后又有进贡洛阳牡丹的事。坡死后,宋徽宗“垂意花石”,蔡京等人大肆搜刮各地奇花怪石,集于汴京艮岳。名为“花石纲”。这项工程劳民而伤财,百姓苦不堪言,导致了方腊起义。

搜刮运送到汴梁的奇石有灵璧、太湖、慈溪、武康,花木有福建荔枝、南海椰实。从记载看,这些树可都不是幼苗,而是成年大树。《宋史纪事本末》中说,这些树“越海渡江,毁桥梁、凿城郭而至,植之皆生”――还都种活了。在长江以北的河南开封种活椰子树和荔枝树,这在当时绝不是件容易事。此外,“以健步捷走”快速运送到汴京的还有“异味珍苞”即各种时鲜水果,“虽甚远,数日即达,色香未变也”。这其中,龙眼荔枝之类,是必不可少的。

荔枝“甘酸如醴酪”,虽然味美,如若吃多了后味可能是苦涩的。清代人著的《本草备要》中说,“生荔枝多食则醉。”窃以为醉倒不可怕,“风骨自是倾城殊”的荔枝,恐怕也真能倾城倾国呢。君不见,杨贵妃后来有马嵬坡之变,徽钦二帝遭遇靖康之辱?靖康二年,金兵攻陷汴梁,徽钦二帝当了俘虏,艮岳的奇石花木被辇至燕京。可能那些荔枝树也在被辇运之中,不过由于燕京冬季寒冷,荔枝树都冻死了也未可知。

乾隆年间运来荔枝树60桶

在获取新鲜荔枝的方法上,清代的皇帝比较聪明。从雍正年间开始,福建朝臣将种在木桶里的荔枝树载船北上,四月启程,七月抵达,荔枝刚好成熟。据《清宫档案》记载,雍正十年四月,福建将军阿尔赛进贡荔枝树40桶,共有荔枝326颗,由千总徐伯善押解至京。

物以稀为贵。由于运至京城的荔枝数量有限,内务府遂派专人将树编号管理,逐日记载采摘情况,皇帝自食和赏赐朝臣贵族的荔枝颗数都要详尽记录在案。比如乾隆四十七年,一次运来荔枝树60桶,挂果473颗。七月初二荔枝成熟,采摘11颗,自落64颗,皇帝自食4颗,其余赏给皇妃、皇子、王公大臣,除裕皇贵妃得到两颗之外,其余每人只得到一颗。13天后,采摘完毕――王公大臣、皇子王妃,每人才得到一颗荔枝,还得感谢圣恩,可见当时的荔枝是多么的金贵。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里也有两处说到荔枝,但都没有正面描写,很可能曹雪芹也没吃过。一处是第三十七回,袭人找一个缠丝玛瑙的碟子,晴雯答复说,贾宝玉让晴雯给探春去送荔枝,说一定要用这个缠丝玛瑙碟子盛了鲜荔枝才好看。缠丝玛瑙的碟子不会很大,估计只盛了一个鲜荔枝。另一处是第八十三回,贾母身边的丫头回薛姨妈的话,说老太太“谢谢前儿的荔枝”。不知这些荔枝是皇上赏的,还是从南边运来的,总之是比较稀罕。

道光年间,国力渐衰,皇帝下令,不再从福建进贡荔枝。

看破红尘的诗句篇8

从重点字词处设置对诗歌中重点字词的理解,是诗歌鉴赏的第一步,只有正确理解字词,才能准确鉴赏诗歌。因此,重点字词成为题点设置的一个内容。阅读唐代严维的诗《丹阳送韦参军》,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丹阳国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A作者在诗中用一“秋”字,主要是为了交代送别友人的季节。

B“江南”、“江北”在诗中有照应的作用,突出了江水的阻隔;“望”字传达出思念之神态。

C第四句写望中所见,给人以寂寞、空虚、孤独的感觉,“水悠悠”暗含着无限的思想。

D作者将对友人的真挚感情渗透在景物描写之中,言有尽而意无穷。

[解题导引]这首诗,写作者送别韦参军的情景,表现了诗人与参军之间的真挚情谊。对诗中“秋”的理解,关系到整首诗的把握和鉴赏。表面上“秋”是写时令,实际上是表达了当时作者的情绪,作者巧妙地运用拆字法,以“心”上有“秋”说明“愁”,从而表达出作者的千种离情,万般愁绪。因此,如果认为“秋”字主要是为了交代送别友人的季节,那就错了。答案应为A。

从关键语句处设置读懂诗句是阅读鉴赏诗歌的基础,试题多在关键语句处设置题点。阅读辛弃疾词《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选出对这首词的文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醉里”二句写了一个梦境,描写了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战杀敌的形象。

B、“八百里”二句,生动的描写了将士们在军旗下分烤熟的牛肉的宴饮场面,“五十弦”指合奏的各种乐器,“塞外声”指雄壮悲凉的军歌。

C、“了却”二句描写战斗获胜,大功告成时将军意气昂扬的神情,道出了词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大业,赢得青史留名的理想。

D、末句“可怜白发生”,抒发了词人在南宋统治集团的压抑下,收复祖国河山的壮志无从实现的悲愤。

[解题导引]首句“醉里挑灯看剑”由三层意思:“看剑”表示雄心,“挑灯”点出时间,整句是写念念不忘报国。“梦回吹角连营”,是写拂晓醒来时听见各个军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也不是写梦境。而且,这两句也并没有写到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战杀敌的情形。答案是A。

从意象上设置意象是寄托诗人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物象。如果要理解诗中蕴涵的情感,参透诗的意境,那就必须先把握意象。对下面这首《》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A、第一句写从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B、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留恋忘返的情景。

C、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的高洁气质。

D、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义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解题导引]在人们的思维定势中,一谈到,就想到它的高洁气质。但本诗作者之所以喜爱,是因为在百花之中最后凋谢,“此花开尽更无花”,与高洁的气质无关。因此,如果对这一意象的理解出现偏差,就会导致误选。答案是C。

从感情的角度设置感情之于诗,如血液之于人体,如水分之于花草,它是诗歌的生命。鉴赏诗歌就应当从诗歌的意象出发,仔细体味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诗人的情感。对[甲][乙]两首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甲]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乙]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A、从词中所写的人物来看,甲词所写的一是一位思妇——秦娥;乙词中没有人物姓名,没有人物活动,是一首写景词。

B、从时令上看,两词均描绘了秋季景物。

C、两词均以借景抒情之笔收束,均是借对夕阳下景物的描绘来抒发一种悲壮豪迈之情。

D、两词结尾均具博大苍凉之气,但前者略显伤感,后者则透露出昂扬豪迈的英雄气概。

[解题导引][甲]词作者传为李白,从诗中意象看,体现了博大的盛唐气象,同时也给人一种苍凉之感,但仔细体味那幽怨的箫声、秦楼的冷月及西风残照的汉家陵阙,又无不给人一种惆怅空寂的伤怀之痛。[乙]词作者是伟人,从凛冽的西风、雁叫的长空、如铁的雄关、如海的苍山、如血的残阳中,分明感到词中所抒发的是红军战士那种昂扬、悲壮、豪迈之情。答案为D。另外,[甲]词是一首叙事词,写的是冬景;[乙]词没有抒发豪迈之情。据此排除前三项。

从意境上设置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联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古人创作诗歌,十分重视诗歌的意境,把意境的优劣作为评判诗的重要标准。鉴赏诗歌就应当能够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意象,进入到意境中,去领略诗歌的意境美。杜甫的诗《漫成一首》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此相同的一首是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解题导引]备选的四个答案中,只有C项诗的意境由四景组成,即“江山”、“花草”、“燕子”、“鸳鸯”。所以,答案选C。

从风格上设置风格是诗人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不同的诗人有不同风格,同一位诗人在不同作品或不同的创作时期所表现出来的风格也不尽相同。因此,鉴赏诗歌不能不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对辛弃疾词《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见例2)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结构布局奇变,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传统写法,把上下两片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过片(下片的开头)内容不变。前九句为一意,末了“可怜白发生”一句另起一意;前九句是想象中的军容和雄心,末句却是现实情况。

B、“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连用两个比喻,生动的描写了抗金的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十分振奋人心。

C、这首词词题是“壮语”,前九句雄姿英发,堪称壮语,而末句却是感情大转折,使全首词变得低沉凄凉,一变而为婉约派的风格。

D、尾句是写现实生活,与前文的想象之辞形成强烈对比,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大矛盾。

[解题导引]这首词和辛弃疾的其他词一样,格调是豪迈高昂的。末句是对前九句的大转折,使全词顿生悲壮之气,并且一转折即结束,文笔很是矫健有力,其声调、色彩与婉约派的作品完全不同。这种艺术手法正表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他的独创精神。本题答案是C。

从表达技巧上设置古代诗歌十分讲究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D、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解题导引]这首词揭示了作者对大自然变化的敏感和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关怀,内容曲折而含蓄,笔调跌宕而有致,在与侍女的一问一答之间委婉含蓄的流露出惜春的情愫,并非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因此答案为C。

从用典处设置在我国的古代诗词典中,经常出现一些典故,运用典故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对于鉴赏者来说,如果不了解典故的含义,就不能很好的读懂这些诗歌,更谈不上鉴赏。对《出塞》一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A、首句运用互文见义的写法写诗人由眼前的“明月”和“关”联想到秦汉两代曾经有效的抵御匈奴的入侵。

B、二句写外族入侵,战士们因抵御外侮而长期不能归还。

C、三、四句借用飞将军李陵的典故,对当时领兵远征的主将进行了赞扬。

D、这首诗的情绪悲壮而不凄凉,明畅而不浅露,慷慨而又含蓄,体现了王昌龄七言绝句所特有的风格。

[解题导引]《史记·李将军传》中说:“(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清人沈德潜认为这首诗“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这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因此,三、四句是借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对当时领兵远征的主将进行了批评答案是C。

从节奏方面设置诗歌是一种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艺术,我国的古代诗歌非常重视节奏和韵律。把握诗歌的节奏,进行诵读,对于我们鉴赏诗歌有着很大的帮助。对王维《山居秋暝》的诗句,诵读节奏划分不恰当一项是

空山/新雨/后明月/松间/照竹喧/归浣/女随意/春芳/歇

[解题导引]五言诗歌的节奏一般是“二二一”式,但划分节奏不能单看句式,应兼顾内容,联系意义的表达。“竹喧归浣女”一句,“浣女”是一个词,诵读时不能分开,应为“二一二”式。答案为C。另外,还可以从诗歌的背景、分类、层次、化用古语等方面设置题点。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上一篇:非主流留言板范文 下一篇:难忘的校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