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古诗意思范文

时间:2023-12-08 14:28:41

寒食古诗意思

寒食古诗意思篇1

中国传统节日中,清明是唯一与农时节律“二十四节气”相吻合的节日。这是一个追忆和祭奠先人的日子。《左传》一书中就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说法。在古人看来,祭祀的重要性甚至可与国防和军事这样的大事相提并论。所以中国古诗文中写清明的篇什着实为数不少。而众多有关清明的诗篇中,笔者以为,颇具代表性的作品无疑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清新隽永的诗不用典故,也无华丽的辞藻,而是以白描的手法和朴素的语言,写出了清明时节的气候特征和人们缅怀祭祀故人的心情。白居易《寒食望野吟》一诗同样写得悲恸不已,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代诗人高菊卿也有诗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读完这篇小诗,亦让人不禁悲从中来。宋代另一诗家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则一反常态地走出“魂断最是春来日,一齐弹泪过清明”的悲切气氛,而是兴致盎然地描述了作者踏青赏春的愉悦心境,诗曰:“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北宋文学家王禹的《清明》诗亦可算是咏清明诗中的另类:“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作者在诗中没有写踏青探春、怀古祭祖的心境,而是一反常态地描写了诗人寂寞清苦的生活和不同流俗的追求。清人郑板桥描写清明的小诗言简意赅:“小楼忽洒夜窗声,卧听潇潇还淅淅,湿了清明。”一个“湿”字,将清明前后多雨阴湿的天气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诸多古诗人笔下的清明,亦悲亦喜,亦诗亦画,亦人亦物,各种各样的情感尽在其中。

与清明节有着密切关联的是寒食节。寒食节一般在冬至后105天、清明前的一二日。是日要禁烟火,吃冷食。这一节日源自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曾辅佐他的介子推而设立的,至今已延续2640余年。唐代诗人卢象的《寒食》一诗阐明了这一节气的来历:“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代之后寒食、清明两节便合而为一了。

端午节在中国也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曾先后入选国家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该节日本是夏季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气,后因楚国诗人屈原端午这一天投江殉国,从此端午又成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唐代诗人文秀有《端午》一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节”,因为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所以这个传统节日颇具浪漫色彩,由此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有关七夕的古诗不胜枚举,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当属五代后唐时期杨璞的诗作《七夕》:“未来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杜牧的七言绝句《秋夕》亦堪称为此类诗文中的上乘之作:“云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首诗写得形静而神动,表现了对爱情的向往。全诗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哀怨与期待相互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白居易《七夕》:“烟霄微月澹长空,云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宋代著名词人秦观的《鹊桥仙》也是描写七夕的名篇:“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首词描写的是天上景象,实际是词人七夕仰观星空的所思所想。特别是词的最后两句,不落俗套,立意很高。时至今日,依然为人们所引用。

中秋当属一年之中又一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是一个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的节日,因而千百年来,历代文人墨客的咏月诗大都与思乡怀古有关。苏轼《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词句是作者大醉之后的高声纵情。中秋之夜,为怀念远在他乡的弟弟,苏轼以童稚的真率和赤诚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亲人的思恋。在幻想与现实之间,推出一轮人世间同享共照的朗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充满暖意的诗句让本是清冷的月光显得浪漫而又温馨。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望月》也是唐诗中众多咏中秋篇什中的佳作。诗曰:“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渲染了中秋特定的环境氛围,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感,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八月十五夜月》采用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了作者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内心感情:“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民间在这一天有登高的习俗,故又称之为登高节。杜甫的《九日》诗曰:“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从此不须开。”诗人借助重阳登高、饮酒赏菊,因花生情,表达了思亲念乡、忧国忧民的情怀。此外,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等,都是描写重阳节的经典名句。

腊八是一年之中最后一个传统节日,民间有煮食腊八粥的习俗。对此,宋人陆游在《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的诗中写道:“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小诗写出了隆冬腊月之中透露出的春意,也描述了人们互赠腊八粥的热闹场景,读后顿觉清新气息扑面而来。

寒食古诗意思篇2

古诗鉴赏能力是初中阶段必须培养和提升的,初一

开始了解以下几种诗歌表现手法,并结合相关知识体会品味诗人的情感,有事半功倍之效:

1.对比反衬。

例如:“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

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2.动静结合。例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淌于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诗人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3.虚实结合。例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燕”是实景,而王谢堂前歌舞兴盛、六朝古都的繁华则是虚景。作者以实写虚,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便油然而生。

4.以乐景写哀情。例如:“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全诗以色彩鲜明、清新怡人的美好风光反衬诗人强烈盼望归家的心情,乐景衬哀情,更见其哀,抒发了作者长久旅居他乡、思乡情切的感慨。

唐代诗人孟云卿天宝年间科场失意后,曾流寓荆州一带,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在一个寒食节前夕,他写下了《寒食》这首绝句。寒食节时值当春二月,江南气候温暖,二月已花满枝头,与这种良辰美景相配的本该是赏心乐事,第二句却出人意外地“堪悲”。作者乃关西人,远游江南,独在他乡,寒食佳节时倍思亲人,不由得悲从中来。作者以乐景写哀情,在写“他乡寒食远堪悲”前却描绘出“二月江南花满枝”的美丽景色,在悲苦的境遇中面对繁花似锦的春色,便与常情不同,正是“花近高楼伤客心”,乐景只能倍增其哀。这样作者的情感表达就更有力量。

下篇写到断火,寒食禁火,相传是为纪念春秋时的贤者介子推。但作者却发人所未发,由“堪悲”二字,引发出贫居寒食时与众不同的感受,而“无烟

火”更是为生活所迫的结果。于富人,

一朝“断炊”,意味着佳节的快乐;于贫家,“往往”断炊,包含着多少难堪的辛酸!作者巧妙地把二者联系起来,以

“不独”二字揭示出当时的社会本质,

寄寓着深切的不平。

【诗歌展示】

寒 食

[唐朝]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达标练习】

1.分析本诗前两句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

寒食古诗意思篇3

酬赠诗: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酬赠诗,顾名思义,就是诗人赠送酬答之作,内容多为送亲别友、寄远怀人,特点是常用比兴手法,表达委婉曲折。酬赠诗产生于文学摆脱经学的束缚,走向独立,人的意识开始觉醒之时,诗人们开始注意利用独立后的文学抒发一己之怀。他们融情于诗句,故语深情浓,真切动人,且诗格品格清迥出尘,自抒怀抱而思致深刻。酬赠诗的针对性很强,其酬答唱和从不同侧面反映诗人的生活经历、社会理想和内心情感,因而在漫长的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且长盛不衰。

酬赠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两点:

(1)要知人论世,熟悉写作背景,特别注意原诗后面的注释。

(2)要运用联想和想象,能研读出比兴之外的深意。

【高考链接】(2008年高考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 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解析】 本诗兼有酬赠诗和节令诗的双重特点。处士,旧指有才德而不肯出来做官的人,王处士,名炜,是作者的好友。九月九日即重阳佳节,在这一天有登高、饮酒、赏菊、怀远的习俗。诗人从“惊秋老”起兴,写出了他们虽天涯沦落,却肝胆相照的友情,写得沉着深挚。与一般应酬之作不同的是,本文在抒写离情别愫之中,又交织着对国家兴亡的深沉感慨,两种情感有机地熔铸在一起,使得整首诗苍凉沉郁,颇具老杜之风,抒发了作者对清朝统治者的强烈不满。

【参考答案】(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2)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熔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节令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从2008年起,国务院对法定节假日进行了调整,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纳入法定假日体系,因此节令诗也越来越受人关注。

节令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鉴赏节令诗的关键是要了解不同节令蕴含的民俗活动:如人日,即正月初七,古代诗人在这一天大多表达思家、想友的感情。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寒食,在农历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传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的节日。清明,是祭祖扫坟的日子,这一天也可到郊外踏青,后来演变为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端午,五月初五,这一天要吃粽子、赛龙舟,相传是为了纪念屈原。七夕,七月七日,传说此日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在古诗中多借七夕表达爱情。中秋,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月色最好,是阖家赏月的日子,所以人们在这一天大多会思念亲人。重阳,九月初九,这一天古人有登高、饮酒、赏菊的习俗。

(2)在有些古诗中,并没有明显的节令字眼,鉴赏时要抓住诗歌中的细节,看看作者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物候,诗中记了哪些景物、哪些事情,再结合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推究诗歌中反映的节令。

【高考链接】(2008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解析】王安石早年入仕,主要是为了养家孝亲,并非乐意官场,汲汲于富贵。在他早年的诗歌中,就表达了“收功无路去无田”的无奈。《壬辰寒食》是皇佑四年壬辰,王安石自舒州通判任上回江宁扫墓时所写。王安石为父亲和长兄王安仁扫墓,不觉悲思万缕,泪若江潮,白发先出,朱颜早凋,因而发出了轩冕(古代公卿大夫的车服,指代“官位爵禄”)不足乐、终欲老渔樵(渔人和樵夫,指代“隐逸生活”)的感慨。诗人受父兄虽然学问卓越、志节高尚,却穷老仕途、英年早逝的惨淡经历的触动,引发了潜藏于心中归老田园、渔樵为生的意愿。全诗语言清新峻拔,感人至深。

【参考答案】“雪”隐喻(借代)白发,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的感叹更为深沉。

题画诗:画者得于心,诗者会以意

题画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诗画合一”艺术精神内核的外化。题画诗有抒写怀抱、惠赠他人和画艺评论等类别,其创作是诗人参透了画家之画的神韵情思,从而与画家共鸣,诗画融通,其素材、情思均与画同,正如高山流水的契合,达到一种至高的境界。

题画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题画诗的共同特点是将静止的画写活写动,写得画中之物仿佛能跳出画外。画是诗的脸面,诗是画的神韵,诗是对画的提炼和概括,更赋予了题画者自己特有的观感和情思。

(2)题画诗多采用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即借景抒情,借对画中的某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自己的感情,延伸画意,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使景致与情怀相互融通,达到和谐统一。

(3)题画诗在意境上一般有三大特点:一是寄寓主观情思,二是展开艺术联想,三是借题发挥、抨击时弊。

【高考链接】(2008年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题李世南①画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注: 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析】这首诗好在不单单写出了静态的画,而且发挥想象,探索画家心理,给画赋予动态、声响,揭示出了画外的景与趣。诗人是这样构思的:画面有水,诗人便使水发出潺潺的声响;画上林木纷披、黄叶飘落,诗人便由此想到秋风,添入风声;画中有人抱瓮汲水,诗人马上想到这应该是附近村庄的村民;画中远远的佛寺,又使诗人想到了富有韵味的钟声。这样,诗通过想象,加深形象,赋予了画作勃勃生气,使诗与画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富有感染力。

寒食古诗意思篇4

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多是关于意象的审美,诗词中的意象多属自然之物而少人造之物,究其原因是人造物缺乏生命力而难以成为常用意象。随着社会文化及风俗习惯的发展变化,一些人造物也慢慢成为了文人诗词中别具风韵的意象,且被反复吟咏,其中“秋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关于“秋千”的起源,说法颇多,由于文献资料的匮乏,学界尚未得出统一的结论。根据庞锦荣《也谈秋千的起源与流传》的介绍,在汉武帝时期秋千传入中原的说法比较可信。无论秋千起源如何,不可否认的是自秋千传入后,秋千活动逐渐由宫廷走向民间户外,并且进入了庭院之中,成为古代女子闺阁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唐诗中涉及“秋千”的诗有40余首,宋词中涉及“秋千”的词达200余首,由此可见“秋千”是我们研究古典文学审美意蕴的重要意象。在唐诗中“秋千”意象多与美人同时出现,二者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本文将主要研究唐诗中“秋千”与美人给我们带来的多重审美意蕴。

一、“秋千细腰女,摇曳逐风斜”:动态美

对比深闺庭院的约束与压抑,秋千带给女性的是自由与愉悦。在百花盛开春意盎然的寒食节,年轻女子换上轻盈的春装罗裙,载着满心的期待与兴奋走出深闺,外出郊游,踏青。三三两两的女子漫步在草长莺飞的城郊,此时此刻最能吸引她们的不是撩人的春色而是那驾在空中摇摆不定的秋千,如“村落清明近,秋千稚女夸”(郑谷《旅寓洛南村舍》)。对于久居深闺的女性而言,若只是安静优雅的踏青赏春不仅无法满足她们内心对自由的渴望,也无法宣泄她们内心压抑已久的情绪。她们长期生活在庭院深处,连说话的人都没有几个,更别说有外出的机会了。久居深闺的女性内心寂寞空虚,并且压抑的情绪也无法得到释放。寒食节打秋千成了她们为数不多的宣泄方式。她们借助摇荡的秋千宣泄内心情绪,释放真性情。春天,气温回升,女子们褪去笨重的冬衣,换上了轻衣薄裙,显示出姣好的身材,轻盈的体态。那纤细的腰肢,飘逸的裙裾随着秋千来回摇摆而摇曳在半空中,跌宕起伏。女子们打秋千时的欢声笑语似是人世间最美妙的天籁,歌唱着她们的愉悦,炫耀着她们来之不易的自由。也只有在打秋千时,她们才会如此的肆意大笑,其他时候恐是不会的吧!那摇曳的身姿、飞舞的罗裙、令人倾心的笑颜,无不让人联想到唐玄宗所说的“半仙之戏”。女子们如同天上翩翩起舞的神仙妃子,在秋千的立板上摇摆不定,忽远忽近,似是想要跃身飞走,却又恋恋不舍,来回徘徊荡漾,给人一种飘逸出尘脱俗之美,让人挪不开眼球。唐诗中有不少着力描写这一美态的诗句,如“秋千细腰女,摇曳逐风斜”(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风烟放荡花披猖,秋千女儿飞短墙”(李山甫《寒食二首》),“云间影过秋千女,地上声喧蹴鞠儿”(曹松《钟陵寒食日与同年裴颜李先辈、郑校书郊外闲游》),“长长丝绳紫复碧,袅袅横枝高百尺”(王建《秋千词》)等。

在百花竞开的季节里,身着靓装踏青的女子们在万花丛中摆荡秋千,摇曳的身姿,甜美的笑声,如花的笑靥,无疑是这寒食节里最引人注目的一道L景线,令行人驻足欣赏,感受她们的青春活力以及自由的美好。人们不禁猜想,深闺女子最爱的节日当属这寒食节了吧,在这一天她们走出闺阁房门,窥探院外的世界,在生机勃勃的城郊欣赏迷人的春景,再荡上一会儿秋千,宣泄压抑的情绪,享受片刻的自由。

在古代,无论男女都打秋千,如:“醉里不知时节改,漫随儿女打秋千”(徐铉《柳枝词二十首》),“彩绳芳树长如旧,唯是年年换少年”(白居易《病中多雨逢寒食》),但其中女性尤为钟爱这项娱乐活动,如“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韦庄《丙辰年~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古代的女性不仅仅只有平素里矜持的娇柔美,还有活力的动态美。青春活力是上天赐予女性最美好的礼物,是每位年轻女性都有的,只是因为封建的社会环境压制着她们活泼开朗的本性,让她们只能遵循传统的封建礼教,成为多端庄矜持,却少了一分天真活泼的女性。幸运的是我们还能在女子打秋千里目睹她们的天真活泼。如“蒙蒙百花里,罗绮竞秋千”(张仲素《春游曲三首》),“秋千争次第,牵拽彩绳斜”(刘禹锡《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平日里矜持娇柔,举止优雅的女子,这时也变得争强好胜起来,一个“竞”和“争”字把她们不服输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她们打秋千的欢乐状态、率真神态,均展示着她们真实的内心,让她们压抑的生命充满活力,就像是被困的笼中鸟终于得到了自由。在宋词中也有不少着力描写女性这一形象的词句,如“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苏轼《蝶恋花》),“一生下雨谁家女,秋千映,红粉墙西”(李冠《蝶恋花》)等。秋千成为了她们自由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她们忘却了平日里该有的矜持温柔,让她们无拘无束地释放自己的真性情,让她们做最真实的自己。

在春意浓浓的寒食节里,女子独爱秋千,打秋千成为了她们宣扬青春活力摆脱束缚的有力方式。在衣袂飘举中,在欢声笑语中,在争强好胜中,女性独有的动态美和活力美遥相呼应,成为春日里一道最亮眼的风景。

二、“想得那人垂手立,娇羞不肯上秋千”:柔丽美

随着时间的推移,秋千与美人意象也在变化发展。秋千渐渐疏离于寒食清明的节日色彩而单独出现,成为女性闺阁中的必需品,打秋千也就成为了更加常见的生活场景。相比之前女子户外打秋千的活泼率真,庭院中打秋千的女子多了一份柔丽含蓄。中国诗词讲求含蓄朦胧,唐诗中也有不少诗句着力描写女性打秋千时的含蓄柔丽,如“想得那人垂手立,娇羞不肯上秋千”(韩《想得》)。秋千逐渐演变为了青年男女爱情的见证之物,在心上人面前那个曾经在户外肆意大笑,不顾形象的女子这时也变得娇羞起来,倚靠在秋千架旁,扭捏着不肯上秋千,娇羞妩媚之态让人觉得甚是可爱,少女含羞腼腆的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肖,含蓄柔丽之美尽显无遗。又如“佯羞不顾双飞蝶,独背秋千傍画楼”(陈允平《思佳客》),这时女性的阴柔美应该是最为含蓄且妩媚动人的吧!

户外打秋千的女性多是愉悦率真的,不仅是因为她们对自由的向往,年轻貌美也是原因之一。及笄之年的女子对爱情充满无限的向往,父母却把她藏在家中并未许嫁。思嫁的女子面对盎然春色,如无秋千摇摆亦是无法变得欢愉起来。如“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泣”(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拂面的春风撩起了她的情思,面对见证爱情的秋千不禁感到青春易逝容颜易老,只得背对秋千架下欢乐的同游伙伴们而独自黯然神伤,悄悄抽泣,感叹时光易逝容颜易老,伤春之情油然而生。“背面秋千”而泣的女子叫人更生怜惜,她们美丽的容颜上总有一丝愁苦、无限情思。女性的柔弱愁苦之态展现的淋漓尽致。“背面秋千”的描写,增添了整首诗的阴柔美。秋千作为青年人所钟爱的游戏活动,它一方面是女性生命力的昭示,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女子韶华易逝的愁苦。对于那些与意中人在秋千架下结下一段情缘的女性来说,更易被惹出无限相思之情。“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晏子道《生查子》),昔日与少年一起嬉戏的秋千架下如今只剩得女主人公一人。无限的相思不仅无处诉说,而且这份相思来得太深太浓烈,无法言表,只得一个人默默承受。如“海棠花下秋千畔,背人撩鬓道匆匆”(韩《后魏时相叫人作李波小妹》),海棠花下一位佳人独自来到秋千架旁,黯然惆怅,梳理着自己的鬓发感叹时光匆匆。又如“夜半无灯还有睡,秋千悬在明月中”(薛能《寒食日题》),“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韩《寒食夜》),温婉美丽的女子走下秋千,静静地倚着秋千,情深意重地望着远方,散发出淡淡的忧郁。这些诗词的描写将古典女性的柔弱显露无遗,相比昔日争强好胜的形象,浓浓的柔丽美油然而生。庭院中的“静”和户外的“闹”形成鲜明的对比,秋千的欢乐与女子的忧伤相映衬。一幅幅“佳人倚秋千”图展现了女性的多愁善感,极富柔丽美。

女子走下秋千或倚或靠,借秋千衬托出女子的柔弱,突出表现了女性的阴柔美。秋千代表的青春活力与女性独守空闺的寂寞形成鲜明对比,更加深刻丰富地展现了古典女性的阴柔美。

三、“饮散无人收拾得,月明阶下伴秋千”:孤寂美

如果说欢乐是秋千意象表现出来的青春活力美,那么凝结了愁思的秋千则更多的传达出一种孤寂凄婉的美感。随着“秋千”意象的广泛运用,其内涵也越来越丰富,除去秋千女子的情思以外,还被诸多文人用以寄托自身的情怀,借“秋千美人”的形象来感慨自身的不幸遭遇或抒发思乡之情等。如“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杜甫《清明二首》),杜甫感叹自己的人生就像球一样被人踢来踢去,正如秋千一样飞荡往复高低起伏不定。诗人也因清明时节蹴鞠,打秋千等相同的习俗而忆起自己的亲朋,陷入惆怅之中,柔肠寸断。

中国绘画讲究构图技巧,诗画相通,诗歌亦是讲求意象构图美的。诗人们常常通过对审美意象的构图来衬托诗词内外的意蕴,在寂静的时空,偌大的空间环境里,没有了昔日飞荡的倩影,仅剩一架空秋千孤零零地悬在半空中。如“淡月照中庭,海棠花自落。独立俯闲阶,风动秋千索”(韩《效崔国辅体四首》),淡淡的月色映照在庭院中,娇嫩的海棠花不知在何时也悄然谢落了。凄清的春夜里女主人公孤零零地伫立在窗前,俯视着屋前的台阶,但台阶上却什么都没有,空荡荡的,只有院子里的秋千被风儿摆弄。整个画面幽静寂寥,清冷的气氛浓烈无比,让人觉得甚是凄凉伤感。庭院里空荡荡的秋千和孤零零的自己与早前庭院里热闹欢愉的场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愁绪,以动衬静的手法让人倍感凄清孤寂。。秋千本是寒食清明的标志性事物,代表着草长莺飞,明丽俊秀的春景,也代表着女性的青春活力,它与朦胧的烟雨、皎洁的圆月、空寂的庭院对比,突显出了诗人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却依旧愤懑不得志的忧愁心情。月下秋千生出更多的愁思,让伤感的人更孤寂,让不得志的人更忧愁,甚至有的人为此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只得起身独自走到秋千架下熬过漫漫长夜,任由脑海里佳人打秋千的背影扰乱心绪折磨自己。如“夜深斜塔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韩《寒食夜》),凄凉的雨夜,庭院里空荡无人,只有一架秋千被细雨敲打,在诗人的眼中摇摆。在这夜深人静之时,看着那闲置的秋千微微摇晃。深夜烟雨中无人打秋千,那一架空秋千依然最吸引他,究其原因是那“秋千索”曾被佳人纤手所握。此时此刻不禁想起白日里打秋千的热闹场景和那打秋千的佳人,心底的孤独寂寞涌上心头,难以消解。在成彦雄的《柳枝辞》(其二)中这样写到:“饮散无人收拾得,月明阶下伴秋千。”热闹的欢宴过后,人去楼空,只留下一片杯盘狼藉,宴会上的欢愉与现在的孤寂形成鲜明的对比,此刻心生郁闷的诗人只得来到秋千下想要在昔日与佳人共打秋千的地方寻得一丝慰藉,可此时让人更惆怅的是佳人已然不在,只留自己与院中秋千相伴。一颗孤寂的心满是叹息与愁闷,难以安抚。

一轮明月,一座庭院,一架秋千,一段回忆,一个人,凄清孤寂。秋千也不再只是简简单单的娱乐活动了,更是一种心绪的写照,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成为了极富感染力的人造物意象。

四、结语

“一个意象的历史就包含着一种精神的历史,它包含着文化体验方式对它的渗透。”唐诗中,诗人们从女性打秋千到走下秋千的书写变化反映着秋千意象的发展同时也体现着我们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的变化发展。秋千在被反复吟诵的过程中,它所代表的时间空间以及人物情感不断变化发展,正是这种变化使其具有了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意味。“秋千”在中古典诗词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审美意味,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参考文献:

[1]庞锦荣.也谈秋千的起源与流变[J].体育文史,1986(5):12.

[2]王仁裕等著,丁如明辑校.开元天宝遗事十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88.

[3]杨义.认识诗学[J].创作评谭,2005(6):12.

寒食古诗意思篇5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人格的道德价值、崇尚节操的民族,这已经深入到民族文化心灵的深处,并且表现在审美意识之中。而松柏在我国又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松柏意象”里,世人不仅可以感受到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精魂,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史悠远并绵长延续的“松柏情结”的审美佳境。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人文精神的积淀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和感情的载体,也是维系国家统和民族团结的基础。在世界文化中唯有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载,持续至今而未曾中断。而传统文化主要是一种精神文化,这种精神如果从自然界中找一种对应物的话,松柏自然是首选。古人对松柏习惯于并称,“有松哪可独无柏,恰似夷齐弟与兄。”松柏在我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世人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的悠久渊源和绵长延续的“松柏情结”。

一、高洁人格品性的象征物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松柏独特的自然属性被人格化,被赋予了道德伦理的内涵,从而成为高洁品性和高尚人格的代表。“松柏”四季常青,既顺四时而郁郁葱葱,又挺立于四时之外。人们在与松柏的实际接触中,从松柏之美发现了人性的理想品格,将松柏看作理想的人格形象寄托,于是在言谈中常常用“松柏”来状述人物的品格个性之美,并以此来捕捉人的神韵。

最早以松柏形容人的文章出现于《礼记》中:“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如松柏之有心,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其后,孑L子也以自然界的松柏为师,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苟子则把松柏喻君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无日不在是。”通过对松柏的礼赞,在松柏的自然属性与儒家的人格特征之间找到了呼应与契合,并借助于松柏使儒家的人格特征得以直观、清晰的表达。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有以松柏来品评人物的记载。魏晋士大夫崇尚清谈,讲究言谈容止,品评标榜,如李元礼是东汉名士,天下楷模,世人称其“谡谡如劲松下风”。和峤也是当时的一位名土,有人品评:“森森如千丈松,虽磊柯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嵇康,字叔夜,是三国时期魏国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日:‘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日:嵇叔夜之为人也,崖崖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这都是拿松来比喻不群的杰出人物。

在古诗中“以松喻人”的就更多了,最早的当数《郑风·山有扶苏》:“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诗中以山上生长的挺拔的青松来比喻、烘托人世间的好男儿。人们以松象征高洁的人格,不屈的精神,历代均有这种写法。建安七子之一刘桢的《赠从弟》,以不畏风霜的松树为喻,勉励他的从弟要有独立的人格和坚贞不屈的操守:“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一》,亦是借松表达人的不同流俗和高风峻节:“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心不改,然后知君子。”这对别人是鼓励、鞭策,于诗人自己,则是明志、抒怀。这位被称为“谪仙人”的诗者,在人生理想始终不能实现的黑暗现实下,将松柏这种人格特征张扬到了极点:“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幽香风远,松寒不改容。孔子《论语·子罕》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对松柏的赞美和歌颂,正是中华民族刚正不阿,面对任何权势和压迫决不低头的伦理传统和高尚品德的具体体现。

二、强烈忧患意识的代言人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华夏民族的顽强生命力植根于几千年长期延续而未曾中断的民族文化之中。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将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诗人正是以松柏形象、松柏精神来象征和暗示民族精神,让这顽强的生命形象来感动读者,并以这种生命所显示出来的理性力量来震撼世人。

松柏的木材纹理直,结构细,有香气,耐腐性强,自古以来多被用作建筑宫殿的良材,称之为“大厦之宏材”“广厦材”“栋梁材”“梁栋材”等。这一用途正切合人们想建功立业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追求。但在封建社会中,只有得到统治者的赏识,才可能有实现抱负的机会。李峤《松》:“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孟郊《衰松》:“终是君子材,还思君子识”,这是有着“济世”之志者对统治者的希冀。皮日休《小松》:“一日造明堂,为君当毕命”;张说《遥同蔡起居偃松篇》:“不借流膏助仙鼎,愿将贞干捧名君。”j这又是怎样的一份殷殷报国之情!济世之志不得施展,眼见国家、民族乃至人类处于困境,危机重重,有着强烈历史使命感的诗人产生了种种忧虑。这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滋润着华夏文化的绵延发展,并极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有一首作于元和四年(809)的《涧底松》,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现状深深的忧患意识。《涧底松》一诗的命名及寓意,显然据西晋左思《咏史》之二“郁郁涧底松”而来。他对左思此诗感触颇深,多次为?涧底松”鸣不平。先作《续古诗十首》(其四)铺陈诗意云:“雨露长纤草,山苗高入云。风雪折劲木,涧松摧为薪。风摧此何意,雨长彼何因。百丈涧底死,寸茎山上春。可怜苦节士,感此涕盈巾。”何等沉痛!然而白居易还觉不够尽意,又直用《涧底松》为题,写了这首政治讽刺诗:“有松百尺十大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金张世禄原宪贫,牛衣寒贱貂蝉贵。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君不见沈沈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这首《涧底松》意蕴丰富,诗人抓住了涧底松既寒且卑和“老死不逢工度之”的特点,来讽喻和针砭这种不平的现象,具有一定的现实审美意义。而以意象的形式出现于诗文中的例子更举不胜举。“涧底松”已经超脱了文学意象的层面,具有了深厚的文化意义,成为众多文人表达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的代言者。

中国古典诗文中结合松柏的实际用途喻之为“栋梁材”的审美意象。古人也有所谓“不爱松色奇,只听松声好”的美誉。世人皆称赞松声为天籁美,松风这一意象也为历代文人所吟咏。此外,松还常和其他事物一同构成极其孤绝优美的意象。比如“松、竹、梅”为传统所谓之“岁寒三友”。因为诗人认为这三种植物具有共同的品格,松竹绕屋更是古代文人的喜爱之处。松菊也是广大中国人民喜爱的植物。陶渊明《和郭主簿》诗云:“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霜威下盛开的菊花和不凋的青松,正是诗人挺立不屈的性格的象征。“松菊”的意象代表了陶渊明的人品与性格,同时也成为后代作家笔下的又一重要意象。此外,还有“松泉”“松云”“松月”“松鹤”等。这些审美意象不仅人诗,而且也入画。而本是自然界的松柏,文学灌注了生命给它,它便成为终古佳吟。文学作品中的“松柏情节”可以在无数艺术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的审美生命力。

三、守志不阿节操的寄托者

中国松柏文化发展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松柏就是这样的树种!诗人对松柏的欣赏也许是最显著、最有诗意。国人对松柏有着传统的情意,歌以赞之、诗以咏之、文以记之、画以绘之。古往今来,实不知有多少以之命名、以之为题的宏篇妙文和丹青杰作。松柏为文学家的情感和观念所浸润,咏松、赋松已成为历代文人骚客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作为自然之物的松柏,在历代文人的主观感情世界里被赋予了多重的象征意义,他们运用托物寓意、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使得文学作品中的松柏具有多重的审美意象。古典诗文中的松柏已不再是自然意义上的松柏,而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内容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松柏”经冬不凋,临风不倒,雪不能毁其志,寒不致改其性,依旧保持着自己坚贞的品格,具有守志不阿的节操。赞颂松柏之品性和节操的例子不胜枚举。如范云《咏寒松诗》:“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宋之问《题张老松树》:“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张说《代书寄薛四》:“岁寒众木改,松柏心常在”等。松柏有着坚贞的品格,贞守着自己的节操。所有爱松柏、咏松柏者,都是从松柏身上吸取道德精神的力量,从而自觉地塑造、升华自身的人格与胸怀。

诗人生命是有限、短暂的,而自然对树木的生命却格外宽容。它们栉风沐雨,阅尽人间风云变化,傲视人间。松柏便是这样的长寿树种,古人称松为“苍颜叟”。面对松柏,人们越发感到生命的短暂。傅玄《诗》云:“世有千年松,人生讵能百”;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云:“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可见,诗人皆仰慕松柏之淡泊、清高和常青。中国文人自古就相信茯苓是一种有长生功效的食品,因为茯苓生于四季长青的松树下,松树油脂据说精炼后服食可“寿考无穷”。松叶按一种摄生术服食,也可以无寒暑饥渴,松脂、柏叶服食具有辟谷延龄的作用,更为道家所推崇,谓之为“上品仙药”,食之长生不老的记载也屡屡可见。松柏除了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外,还给人们以淡泊清高颇有隐逸的感觉。松柏仿佛就该是在没有人烟的深山之中,任明月相照,随山风吟和。江淹《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方学松柏隐,羞逐市井名”。而深谷、长松、隐者也经常是历代画家笔下的素材。另外,古代的隐士还芟松枝为笔管,认为“幽人笔正当如是”,还用松树作琴,名日松雪,妙过于桐。这其实寻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的诗人,他的几次仕与隐的交替,反映了士人对政治难以割舍的情愫,也反映了儒家理想人格与无奈现实在士人心灵中激烈的碰撞。他最后的归田,是在对污浊的现实完全绝望之后,采取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在极端黑暗的社会里,他坚持的是高远的理想和志趣。“抚孤松而盘桓”,是荣辱俱忘、心随景化的时刻,是人与自然在静静地进行着心灵的交流,这反映的不仅仅是一种内在的享受,更是一种人品清雅的外在标志。作者以青松自喻,霜威下不凋的青松正是诗人坚贞高洁人格的象征。

寒食古诗意思篇6

文·诗词整理/无矩

再过几天清明节就要到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朝诗人杜牧的绝句,似乎应是对于清明时节情景的最好描述,清明,是一个沉重的节日。祭祀已故亲人,是一种形式,追忆,才是实质,有思、有感、有悔、更有痛。“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生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有生就有死。生老病死是自然的规律,无论你是富有还是贫穷,无论你是高贵还是低贱,无论你是情愿还是心有所不甘···这就是现实,实实在在的、不以意志为转移的现实。因此,我们只有祈祷,逝去的亲人一路走好。因此,我们只有做到,活着的我们更加珍惜,珍惜亲人、珍惜亲情、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现实中拥有的一切··· ···

面对这样一个传统的节日,也实在写不出像样的东西以示纪念。整理了部分古今对清明节描述的诗词歌赋,表达一下对清明节日的情怀。

清明节对联:

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

三月光阴槐火换;二分消息杏花知。

相逢马上纷桃雨;喜见树前闹杏花。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槐火光阳春替换;杏花消自雨传知。

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犹记心。

山清水秀风光好;月明星稀祭扫多。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

禁火今年逢节早;飞花镇日为谁忙。

寒食雨传百五日;花信风来廿四春。

春风已解千层雪;后辈难忘先烈恩。

有胸中韬略无穷 流水夕阳千古恨;

春风落日万人思 落花残日几多愁

有关清明节的诗歌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明节诗歌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唐】白居易

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

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

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

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

【唐】白居易

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

绮罗从许笑,弦管不妨吟。

寒食古诗意思篇7

清明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它的名称至少出现于西汉成书的《淮南子》中,而其渊源则可上溯到春秋时代。由于清明与寒食节相近,并出于对晋国名臣介之推的怀念之情,所以许多人便将清明节误当寒食节。唐代中叶以后,人们逐渐由悼念介之推及自己的亲友而时兴扫墓活动,更有许多古人给它涂上一层凄凉惨淡,冷火秋烟的色调。其实,清明节既不是寒食节,更非令人“断魂”的日子,而是与大好的时光、绚丽的鲜花紧密联系着的。

当翻开古籍,就不难发现,古人总是把清明与“花”相提并论,似乎是无“花”不清明。二十四季“花信风”中,清明就占有“三信”即“桐华、柳花、麦花”(《文献通考》)。而在《文献通考》成书的前后,历代诗人骚客即将清明以“花”来点缀了。

唐代以来,清明时节,人们无不思亲悼亡。然而无论思亲还是悼亡,也大抵离不开一个“花”字。最脍炙人口的要数宋代著名诗人坡的《东栏梨花》一诗,诗云:“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唐代另一位诗人崔护,进城应试,于清明这一天独游长安城南,见一村舍为桃花环绕,因叩门讨水喝,一女子开门送水给崔护,两人双目对视,情意殷切,铭记心中。那庭院中的桃花和人面,驱使他次年清明重游旧地,风景虽依然,可门扃已锁,院已蓬蒿,人迹杳然,只见到了旧院中纷繁的桃花,崔护不胜惆怅,遂题诗于门上:“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他在深沉的怀念之情中,又浇注下了火红的色泽与盎然的春意。这样的咏桃诗,其实就是一首喻桃恋人的爱情诗,读来回味无穷。后来,成语中的“人面桃花”与“借水赠钗”等戏剧、杂剧故事,皆由此而来。此外,还有徐凝的“一树梨花向春暮,雪枝残处怨风来”;杜牧的“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以及陆游的“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花。常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

社会发展到今天,随着百姓祭奠观念的不断转变,清明与“花”又注入了新的内容。清明祭奠烧纸钱的迷信色彩淡化了,而摆花祭奠的却越来越多,文明祭奠的风气越来越浓。每到清明前后,市民扫墓都倾向选购鲜花,他们擦掉墓碑上的灰尘,清除墓穴边的杂草,在墓碑前放上一束鲜艳的白菊、黄菊、马蹄莲、百合花等素色鲜花,以此来寄托对已故亲人的哀思与怀念。真可谓“墓后凄切切,碑前花纷纷”。

寒食古诗意思篇8

大寒,顾名思义是天气寒冷到极点,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快又是一年的大寒节气了,你们知道这个节气吃什么食物最好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大寒节气吃什么食物较好,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大寒节气吃什么食物较好八宝粥

古时在北方,大寒天气虽寒冷,但因已近春天,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迎接中国人最重要的新春佳节。大寒这天,还会制做传统的八宝粥食材,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八宝饭

民间有大寒节气吃糯米的说法,因为糯米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养胃、滋补的作用。而糯米制作的食品,最典型的就是八宝饭。糯米蒸熟,拌以糖、猪油、桂花,倒入装有红枣、薏米、莲子、桂圆肉等果料的器具内,蒸熟后再浇上糖卤汁即成。味道甜美,是节日和待客佳品。

关于八宝饭的由来各有说法,一说是周王伐纣后的庆功美食,所谓“八宝”指的是辅佐周王的八位贤士。不过更加靠谱的解释是八宝饭源自于江浙一带,经由江南师傅进京做御厨才传到北方。如今宁波、嵊州、嘉兴也都保留着过年吃八宝饭的习俗。

糯米饭

古语有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民间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加之糯米饭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暖笠笠”,更是有吉祥之意。

糯米味甘,性温,具有御寒滋补的功效,人们可以蒸煮糯米饭,也可以用糯米、大米、赤小豆、薏米、莲子、枸杞子、桂圆肉、大枣等一起用旺火蒸熟,然后加点白糖,可健脾益气、养血安神,适用于身体虚弱、倦怠乏力等气血两虚的人群。

鸡汤

到了大寒寒冬季节,南京人的日常饮食多了炖汤和羹。大寒已是农历四九前后,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

炖汤不宜使用高压锅,因为营养物质在小火慢炖的过程中才能慢慢释放出来。使用高压锅尽管可以缩短煮熟肉的时间,却达不到煲汤的效果。因此,熬制鸡汤时应该选用砂锅,先开大火烧煮10分钟,后调小火慢炖。此外,在熬汤时,尽量不要揭锅盖,不然容易“跑气”影响鸡汤的滋味。

年糕

吃“消寒糕”的习俗在北京由来已久。“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不但因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而且老百姓选择在“大寒”这天吃年糕,还有“年高”之意,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所以老北京的习俗中大寒这天,一家人分吃年糕,既带着吉祥味,也能驱散身上寒意,所以称为“消寒糕”。

大寒注意事项有哪些1、不损阴津

大寒期间养生的另一个重点在于滋阴。一般在长江流域从冬至开始降水减少,经过一个月之后的大寒节气正是最干燥的时期,白天平均空气湿度一般低于50%,有时室内湿度甚至只有30%左右。

随着天地间水气的减少,人体内的阴液也会容易不足,很多呼吸系统有宿疾的人常常会有咳嗽痰多或痰液黏稠、咳痰不净的感觉。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易造成血黏度的增高。如果由于高血压、年老等造成血管弹性功能下降,则更易诱发心梗、脑梗、脑出血等危险情况。

在起居方面,如果室内常开暖气或者空调,除了注意经常通风之外,最好可以使用些空气加湿器之类以提高空气中的湿度,晚上睡觉如果用电热毯,也尽量不要开过或开太热。尽可能增加饮水量,不要等口干后再喝水。每天入睡前和起床后,都要喝一杯温水。洗澡前后最好也各喝一点水,以补充流失的水分。

2、不宜食用燥热之物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的北京,天气寒冷。养生应顺应自然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本,宜热食,切忌食生冷、粘硬不易消化的食物,以防损伤脾胃之阳气,不要过多食用燥热之物。

大寒节气前后,人们可以根据不同体质进行饮食调补。偏于阳虚的人食补以温热食物为宜,羊肉、鸡肉等都属于温热食物;偏于阴虚者以滋阴食物为宜,可以多食用鸭肉、鹅肉、木耳等。药补要结合自己的体质和症状选择服用,最好咨询专业人员后再进补。大寒之后就是立春。为了顺应季节变化,还可以适当多摄入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以提前适应春天万物升发的特点。

3、不能运动过量

大寒时节,切忌运动过量,出汗太多,避免阳气随汗液而出,受到损伤。锻炼应选在广场向阳的地方进行,运动项目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快走、慢跑、广场舞等。运动强度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而定,以微微出汗最好,雾霾、下雪天,最好暂停锻炼。

大寒古诗词有哪些《大寒吟》

邵雍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

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

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

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

前些日子的雪还未消融,新雪又封闭了门户,屋檐垂挂的冰柱高高在上,这个季节阳光失去了往日的温暖,加上冷风呼号,人与人相见却不敢言—怎一个“寒”字了得!

《大寒》

陆游

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

可怜切云冠,局此容膝室。

吾车适已悬,吾驭久罢叱。

拂麈取一编,相对辄终日。

亡羊戒多岐,学道当致一,

信能宗阙里,百氏端可黜。

为山傥勿休,会见高崒嵂。

颓龄虽已迫,孺子有美质。

大寒时节,冰雪未消,天冷难耐,诗人闭门不出蛰伏在家,清心寡欲,拂麈相对,这般寂静的气氛,与大寒时令的凄清相得益彰。

《大寒出江陵西门》

陆游

平明羸马出西门,淡日寒云久吐吞。

醉面冲风惊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温。

纷纷狐兔投深莽,点点牛羊散远村。

不为山川多感慨,岁穷游子自消魂。

同是陆游的作品,有趣的是,同样是在大寒季节,诗人并没有呆在家中围炉取暖,而是驾马出行。此时外面的世界十分萧条,狐兔归巢不出,牛羊散落点点,令诗人也不由得深深怅惘起来。与前首诗相对来看,别有一番滋味。

《永乐沽酒》

方回

大寒岂可无杯酒,欲致多多恨未能。

楮币破悭捐一券,瓦壶绝少约三升。

村沽太薄全如水,冻面微温尚带冰。

爨仆篙工莫相讶,向来曾有肉如陵。

诗人没有选择写大寒时节的风景,而是专写了酒。确实,酒总是令人越喝越暖的,既然天寒地冻,又岂能无酒助兴呢?而诗人因酒半酣,也显出了一丝恣意和洒脱,读来令人振奋。

《元沙院》

曾巩

升山南下一峰高,上尽层轩未厌劳。

际海烟云常惨淡,大寒松竹更萧骚。

经台日永销香篆,谈席风生落麈毛。

我亦有心从自得,琉璃瓶水照秋毫。

这首诗里,不仅有景,还有人。诗人选择了松竹这样不畏寒气的植物,也是为了写自己。“我亦有心从自得,琉璃瓶水照秋毫”,一片冰心,与这片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相呼应,可谓借景抒情。

《游慈云》

陈著

老怀不与世情更,才说閒行兴翼然。

微湿易乾沙软路,大寒却暖雪晴天。

未曾到寺香先妙,底用寻梅山自妍。

笑问松边人立石,汝知今日是何年。

诗人于大寒时节游慈云寺,似乎并未感受到寒意,而是觉得既“暖”又“妙”。与身边的人言笑晏晏,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就连我们这些读者看完,也觉得十分舒畅。

《苦寒吟》

孟郊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敲石不得火,壮阴正夺阳。

调苦竟何言,冻吟成此章。

诗人用冷的色调,着意描写了一个阴冷死寂的境界和在这个境界中一个穷愁苦吟的形象,在阴冷死寂的意境中浮动着凄凉的情思。

《村居苦寒》

白居易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

褐裘覆紖被,坐卧有馀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

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此诗中把农民的穷苦与诗人自己的温饱作对比的在古诗中极少见,尤其这种出自肺腑的“自问”,在封建士大夫中更是难能可贵的。

上一篇:无双影评范文 下一篇:难忘师恩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