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语录范文

时间:2023-10-26 17:13:26

乔布斯语录篇1

[关键词] 纪录片;《乔布斯》;教育意义;启发

一、纪录片《乔布斯》的故事梗概

由探索频道播出的特别节目《史蒂夫·乔布斯:改变世界的力量》,介绍了史蒂夫·乔布斯跌宕起伏的一生;回顾了从最初的Macintosh到皮克斯到现在的苹果帝国,这一系列令人惊叹的成就;本节目由《流言终结者》的著名主持人亚当·沙维奇和杰米·海曼共同主持,沙维奇这样评价乔布斯:他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他不会一味地去适合大众所需的产品。他以全新的方式定义了现代数字生活的思考方式:生产力,创造力,音乐,通信,媒体和艺术。他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着我们所有人的生活。他们亲自访问苹果曾经的CEO们以及一些在苹果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比如史蒂夫·沃兹尼亚克(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还有音乐人史提夫·汪达、皮特·温兹,各大报刊网站的编辑,听他们讲述乔布斯的创新是如何影响他们的职业生涯,一步步影响着科技圈甚至是全世界;以此来纪念逝去的苹果联合创始人,前CEO史蒂夫·乔布斯。探索节目的主要特点就是以英文原版的模式吸引许多观众,在视听说上都让观众有全新的体验,用快节奏和逻辑感极强的教学方式将英语和拍摄人物或景物独特的内在精神展现给每一个人,让观众都以其个人不同的方式去探究和分析其中的道理和意义。本文将选取其中的英语片段进行分析,得出一定的分析结论,利用分析讲解英语和使用的技巧,笔者将帮助观众通过英语分析得出影片拍摄和剪辑的技巧,从而让观众对该纪录片和片中的人物乔布斯更感兴趣。

二、纪录片《乔布斯》中英语经典教学引用

(一)乔布斯成长生活的英语阐述

在影片的开场针对乔布斯的家庭做出了一定的阐述,乔布斯是一个家庭环境和背景不太好的出身,这就造成了他个人心理和思想的一定偏激的变化,也对他个人发展以及目标确定具有一定的影响。乔布斯的生活环境与他所遇到的人在他事业努力的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笔者将对电影中的片段进行分析:

第一段:电影中的英语原文是He was born in 1955 to a pair of unmarried graduate students,intellectuals who put him up for adoption. 这句话的翻译是1955年乔布斯出生,父母是一对未婚研究生情侣,他们把乔布斯送人抚养。英语片段的简单刻画只用了短短的19个词语,就把乔布斯的身世背景交代出来,让人对现阶段成功的乔布斯又有了新的认识,乔布斯父母是unmarried graduate students,这也足以看出美国是一个自由主义的社会,对婚姻和爱情的观念是超前的。第二段:He grew up with a loving working—class couple in Californias Silicon Valley.翻译为他成长在硅谷的一个和睦美满的工薪家庭中。英语原文的陈述在影片中低沉有力,仿佛在告诉观众,乔布斯的成长环境对他日后的崛起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乔布斯与斯考利关系发展的英语阐述

乔布斯在苹果公司发展的过程中,对苹果公司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中在苹果公司前期发展时选择了百事公司的前CEO斯考利作为苹果的CEO,在苹果电脑发展的前期两个人相处得非常融洽,但是在苹果电脑MAC的定位上两人却拥有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乔布斯在MAC的定位中认为应该将它打造成美国甚至世界的大众消费产品,而斯考利固执认为MAC应该击败IBM成为商用电脑的代表。

在英语原文中,这样写道:Jobs himself recruits John Scully from president of PePsiCo to become the new CEO.They get along well at first,but Scully wants to market the Mac to corporate America taking on IBM while Jobs sees the Mac as a consumer product and believes it will define apples future.本段话的翻译就是讲乔布斯亲自招募了约翰·斯考利前百事公司的总裁做苹果的CEO,他们开始相处融洽,但是斯考利想让苹果公司取代IBM在美国商用机地位,而乔布斯却认为MAC应该当成一种大众消费品,并且坚信这会决定苹果的未来。这些英文原本的作用就是将观众引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带领观众品味两个人的发展历程,从融洽到不合的过程都已经表述清楚,简单有效地说明了问题。

(三)对乔布斯的评价英文解读

对乔布斯的评价是该纪录片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因为乔布斯本身已经去世,该记录片要用第三者和客观角度去分析和解读生前的乔布斯,这就需要他身边的朋友和合作过的伙伴去解读这个人,利用他们的分析可以读懂生前的乔布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影片中大多数人都是美国人,他们的英语会话方式更具轻松感和实用性,更注重对人物情感的描写,对刻画乔布斯这个人来说,的确是一种最直接、最方便的描写。

其中的一段会话为:I think Steve Jobs knew he was on to something big ,real big.

乔布斯语录篇2

史蒂夫·乔布斯逝世,与他有关的图书在日本大卖特卖

10月份,乔布斯病逝。乔布斯在世时推出的各种电子产品、乔布斯对公众的影响力、乔布斯的至理名言以及乔布斯聚集全世界关注目光的能力,等等,都成为日本出版业热捧的选题。

由讲谈社出版、伏达·艾萨克索与井口耕二共同创作的《史蒂夫·乔布斯(Ⅰ)》和《史蒂夫·乔布斯(Ⅱ)》,在乔布斯逝世前印刷出版。在两本书正式发行的当天,赶上乔布斯逝世,讲谈社马上决定增印,这在日本出版界成为一大热门话题:普遍认为讲谈社抓选题很有预见性,很有超前性,且出版发行的时机也把握得恰到好处。纸介质版的《史蒂夫·乔布斯(Ⅰ)》和《史蒂夫·乔布斯(Ⅱ)》在面世后的一周时间里,发行合计突破100万册,平均每本书发行50万册。与此同时,以讲谈社的“原创公司”网络平台为主,其他相关网络平台积极配合,使《史蒂夫·乔布斯(Ⅰ)》和《史蒂夫·乔布斯(Ⅱ)》的电子图书销售也创了纪录。

其他畅销的关于乔布斯的图书和杂志书如下:

由麦克国民公司编辑、(日本)美国信息交换·汽车竞赛公司出版的《Steve Jobs Keynote History》和杂志书《CEO史蒂夫·乔布斯 MacPeople 2011年12月号增刊》;由桑原晃弥撰写、软件银行独创公司出版的《1分钟的史蒂夫·乔布斯》;由高木利弘创作、三五馆出版社出版的《史蒂夫·乔布斯传说》;朝日新闻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史蒂夫·乔布斯100个人的证言 AERA MOOK》;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的乔布斯的《史蒂夫·乔布斯们改变世界的语言》和乔布斯的《史蒂夫·乔布斯们激励自己的语言》;由乔治·比姆撰写、三笠书房出版的《史蒂夫·乔布斯们关于梦想和命运的通信》;由桑原晃弥编辑、PHP研究所出版的《史蒂夫·乔布斯们的发言总汇》;由吉姆屈恩撰写、甲书房出版社出版的《学习史蒂夫·乔布斯临场控制技术的书》;由卡迈克尔·卡洛创作、日经BP社出版的《史蒂夫·乔布斯们惊人的创新能力》;W.L·西蒙创作、软件银行独创公司出版的《史蒂夫·乔布斯之路》等。

截止到2011年12月底,以上图书的销售都在几万册至十几万册,在日本出版行业营造出前所未有的“史蒂夫·乔布斯热”。

著名的《ぴあ》杂志停刊,其他一些老字号杂志也相继停刊

2011年,对日本杂志业来说,依然是不愉快的年份。尽管没有大型杂志停刊,但不少有个性的杂志、老字号的杂志相继停刊。其中像《ぴあ》杂志的停刊,甚至成为热门话题。主流报纸《朝日新闻》指出,《ぴあ》杂志停刊,“意味着‘ぴあ’时代的终结”。

1972年,当时还是日本中央大学在校大学生的矢内广,在东京创办了一份地域性信息杂志,取名为《ぴあ》。《ぴあ》以刊登电影、戏剧、音乐、展览会等娱乐信息为主,受到年轻读者的青睐。据矢内广介绍,杂志名称“ぴあ”,意味着“理想之国”,来源于“乌托邦”一词。《ぴあ》创办之初,刊期为月刊;从1979年开始改为双月刊。《ぴあ》起初只有“首都圈版”,之后诞生了“关西版”和“中部版”。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ぴあ》的“首都圈版”发行超过了50万册,这个时候为《ぴあ》的黄金时期。到了2011年即将停刊的时候,发行册数下降到6万册。不过,《ぴあ》的“最终号”意外增印,发行达到20万册。因为读者特别是那些老读者怀念“ぴあ时代”,纷纷抢购《ぴあ》的“最终号”作为纪念。《ぴあ》杂志的停刊,实实在在地表现了在互联网时代纸介质版信息杂志所处的困境。

日本相扑比赛弄虚作假的问题,也对相关杂志产生了负面影响。属于双月刊的《NHK大相扑中继》杂志,在2011年被迫停刊。

按年级划分的学习类杂志,也因为“少子化”,刊物内容不合时代需求而纷纷停办。2010年至2011年,小学馆的《小学五年生》《小学六年生》停刊;学习研究社的《学习》《科学》停刊。进入2012年,停刊势头丝毫没有减缓。3月份,小学馆的《小学三年生》《小学四年生》以“3月号”为“最终号”,宣布停刊。

《旅》杂志是新潮社于1924年创办的,被日本杂志界誉为“最古老的旅游杂志”,进入2012年,也是以“3月号”为“最终号”,宣布停刊。著名作者松本清张的文章《点与线》在《旅》杂志上连载57年,《旅》杂志虽然停刊,但松本清张的文章却不是句号,而还是逗号。专家们指出,《旅》杂志之所以停刊,主要是因为旅游需求的下降。

乔布斯语录篇3

网络上、微博上都是对乔布斯的赞美之词,包括美国总统。其中有一条是这样写的:奥巴马、三星、比尔盖茨、扎克伯格、苹果CEO纷纷发表了悼词悼念乔布斯。一人能集总统、竞争对手、学生、合作伙伴的纪念,重如泰山。

奥巴马: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领袖之一,他拥有非凡的勇气去创造与众不同的事物,并以大无畏的精神改变着这个世界。 盖茨:在这个世界上极少有哪个人像史蒂夫这样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扎克伯格:史蒂夫,谢谢你,你是一个朋友,也是导师。

为什么会这样呢,乔布斯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

这使得我想起一句话:“你可以不喜欢我,但你必须尊重我”!乔布斯可能并不是一个受大多数人喜欢的人,但他一定是一个让人尊敬的人。这才是让美国总统或者竞争对手对其肃然起敬的原因吧。

乔布斯带给我们希望。乔布斯跟比尔盖茨不一样,后者家庭环境富足,不需要艰辛的工作就能养活自己;而前者是一个私生子,出生就父母遗弃,需要依靠自己生活,从底层做起但乔布斯成功了,这就给了我我们希望,普通人也能成功,只要有足够的才华和能力。尽管,申音在《商业的常识》中感叹的说:为什么中国出不了乔布斯,而美国也出不了史玉柱现在的经济环境,乔布斯如果出身在中国,不要说造就苹果帝国,活下去都很难。但毕竟,给了我们一个梦想。

有人说这是苹果的胜利和乔布斯的失败。我觉得有点煞有介事和哗众取宠。苹果的成功恰恰说明了乔布斯的成功,两者相辅相成,而不是冲突的。没有乔布斯就没有现在的苹果,尽管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如何?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在的中国,很多人就是太现实,现实得除了钱什么也不要了;但是什么都不要又怎么会有钱呢?!何兵教授说:“正是因为现实很骨感,所有我们的理想一定要丰满”。讲这话,我总觉得很无奈,也有些绝望的感觉。如何让理想变成现实——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现在何处?我们要走向哪里?这正是乔布斯回答我们的,用他短暂而闪亮的一生,做了完美的诠释。而正是他将理想变成了现实,才凸显出乔布斯的伟大。

创造,而不仅仅是创新。我们都在谈互联网的创新方式的时候,苹果用一个叫iphone的东西征服了手机用户。当我们还在讨论是模仿、山寨还是“微创新”应用的时候,苹果已经创造出他得帝国——:【《财富》:乔布斯生前改变世界十大途径】美国《财富》杂志就乔布斯生前十大改变世界的途径做出了一番盘点。具体如下:1、设计2、音乐3、个人电脑4、带领世界进入“后PC”时代5、广告6、iPhone7、苹果生态系统8、Mac OS9、Apple Store10、苹果公司 。

诺基亚是被谁打败的——苹果?Android?都不是,是诺基亚自己。【苹果不需要打败任何对手,她就像一位绝世的武林高手,只有自己是最大的敌人。因为乔布斯创造和定义了一切的规则。

从美到体验。《创业家杂志》的创始人牛文文说:“乔布斯在我心里,是信念之王。在出道之初,他就立定将美注入冰冷电子产品的信念,一生起伏,从未改变初衷,并在不长的一生给全世界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人类留下永恒之美。工业时代以来,靠美与审美成就一大企业者,唯乔布斯一人”。我认为,乔布斯不但将美注入冰冷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将最好的体验融合到产品中,牢牢的黏住了消费者的手和消费者的心。

这源于乔布斯对的美的与生俱来的深刻体验,也是对消费者的深刻洞察,这些,需要天赋,美国还能出乔布斯吗?谁又知道呢!

产品制胜。对产品本身的近乎严酷和“变态”的要求,乔布斯永远都是苹果产品的第一产品经理,直到他离去之前都是。对于我们每天挂在嘴上的“品牌”两字,我们又作何感想呢?回归到本质和原点来想想——没有好的产品,品牌又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

创造移动互联网时代。乔布斯逝世了,一代“传奇人物”终于离我们而去。他是美国创新精神的代表, 是过去一百年全世界最伟大的企业家。他一手开创了PC(苹果电脑), 数字电影(玩具总动员),数字音乐(iTunes),无线互联(iPhone)四大工业。他是真正硅谷的儿子。如果硅谷只为一个人下半旗,就应该是乔布斯。这是网友对他的评价,虽有溢美之词,但也恰如其分。

乔布斯的产品和苹果体系,改变了人们对于同时代产品的认识,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而他仅仅用了ipnohe,便做到了创造无限互联的时代。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这些是摘录的乔布斯语录:1、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2、只有热爱,才能让你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3、生也有涯,要时刻听从内心的召唤4、要象婴儿一样永远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5、引领者和山寨的区别就在于创新4、看电视的时候,人的大脑基本停止工作;打开电脑时,大脑才开始运转。

姜汝祥说,感恩乔布斯:1、20世纪是美国梦的世纪,乔布斯是20世纪美国梦最好注释:财富源于创新!2、21世纪以互联网重演盗版与复制称王开始时,乔布斯再次重演美国梦的精髓:智慧与思考最值钱,它是用企业家创新做标准,人类要永远拒绝平庸!3、21世纪是中国世纪:只有中国出现无数乔布斯才是中国站起来的标准!

是的,活着就为了改变世界!尽管我们不能像乔布斯一样,用这种方式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但我们可以追随自己的心、听从内心的召唤、热爱自己的工作生活、从而可以改变自身来影响周围的任何事情,使自己和周围的人更加幸福。这些是“乔帮主”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和启示。

乔布斯语录篇4

这个计算机之父和同性恋先驱的故事太多了,但人们要记住他,只需要两个理由:一是他在二战时参与设计的 Colossus是现代电脑雏形,并改变了战争格局;二是他自杀时咬的毒苹果,被传说是苹果Logo的设计灵感。乔布斯在一次采访中遗憾地说:“这不是真的,但上帝啊,我们希望它是真的。”

男神电影:《模仿游戏》 2014

电影根据 Andrew Hodges写的传记《艾伦・ 图灵》改编。据说华纳为买断拍摄权花费的美元超过了七位数。而且,扮演男主角图灵的是“卷福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哦!

70年代创新者 乔布斯

乔布斯很酷,他还试过去印度灵修,秉承了嬉皮士的遗风。他一改过去电脑沉重粗笨、难以操作的形象,以外形好看、操作简便和可以安放在家中使用等鲜明特点,开拓了 IT产品走向个人化的风潮。

男神电影:《乔布斯》 2013

自乔布斯辞世后,不少影视公司都启动乔布斯传记项目。最后阿什顿・库彻版本的《乔布斯》抢得了先机。据说随后还有一个索尼投资的授权版《乔布斯传》呢。

90年代职业经理人 拉里・佩奇

在斯坦福大学念书的拉里・佩奇和朋友创建了谷歌,开启另一个创业传奇 ――IT男不只是个勤奋的天才,还必须有经营才能,以胜任 CEO的角色,拉里・佩奇的语录是:很多了不起的人之所以没有影响力,是因为他们没有将创意商业化。

男神电影: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畅销书《谷歌:我们所知的世界尽头》讲述了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传奇。2010年浪潮娱乐买下了该书的电影版权,此后就没了消息。

2004年赖小子 马克・扎克伯格

他真的不是比尔・盖茨第二。理由如下:盖茨永远是衣冠楚楚的中产阶级范儿,而他接受采访时常常是 T恤和阿迪达斯拖鞋的休闲打扮。他言谈粗俗,成了亿万富豪还是跟大学生一样地生活。一个路人甲般的大学生瞬间改变了世界交往的方式,挑战了传统,这可不就是典型的美国英雄?

男神电影:《社交网络》 2010

就是这部电影,将 IT精英神话推到了一个新高度。影片由大卫・芬奇执导。原小说的副标题是:一个关于性、金钱、天才和背叛的故事。

60年代商人 沃森父子

IBM的出现,意味计算机全面进入商业时代。公司的创办人是老沃森,发扬者是儿子小沃森。上世纪60年代,小沃森投入 50亿美元启动计算机生产线,大获成功。那个时候,美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才用了 20亿美元!

男神电影:空缺

《财富》杂志曾列出 75 本商业必读书,《小沃森自传》赫然其上。遗憾的是,关于这对父子还没有什么特别出名的电影,是在等 IBM出资么?

80年代财富传奇 比尔・盖茨

无论微软影响有多大,比尔・盖茨被人谈论的往往只有两点:1,哈佛辍学生;2,世界首富。盖茨已经成为创业者的范本和鸡汤鼻祖,而不单单是个 IT人。

男神电影:《硅谷传奇》 1999

在不计其数的传记书中,Paul Andrews写的《盖茨》最为著名,此外还有一些关于盖茨的纪录片。值得一提的是在非授权传记影片《硅谷传奇》中,盖茨和乔布斯并列男主角。而且,盖茨是个大反派。

2000年“朋克” 肖恩・范宁

网络的另一面是,大家找到了一个对抗资本、国界限制的乌托邦,免费的音乐分享软件Napster就是其中的代表。创造 Napster的肖恩不是传统意义的黑客,但他做到了黑客渴望做到的事。因为Napster,传统音乐业大受打击,最终联手把肖恩告上法庭,并且胜诉。

男神电影:《Downloaded》 2013

肖恩・范宁被媒体描述为“悲情人物”,但还没被拍成商业大片。不过纪录片《Downloaded》讲述了他的故事,肖恩在片中演了他自己。

2006年体制颠覆者 阿桑奇

2010年,国际刑警以犯罪名通缉阿桑奇,让这位阴影里的传奇人物进入国际视野。他年轻时就是个著名黑客,2006年创建的维基解密网站,揭露了多份机密文件。他认为人类的斗争是个体与机构之争。他还起草了一份名为《阴谋即统治》的宣言,宣称不合法的统治本质上就是阴谋,它是官员们“暗中合作 、致力于损害国民”的产物。

男神电影:《危机解密》 2013

乔布斯语录篇5

一、革命性的用户界面功能

苹果公司专门为iPhone开发出了名为“Multi-touch”的用户界面:该界面利用触摸屏进行操作,用户只要用手指在屏幕上轻轻一点,就可进入特定菜单。在手机画面上一直移动手指,就可以滚动图片或点中音乐的多个图标。可以同时用两个手指操作用来缩放画面。还有Qwerty的软件键盘可供输入。除了用手指“完全接触”输入指令和信息外,iPhone还安装有三种传感器,可用来检测机身的加速度、手机与使用者头部的接近过程以及周围的光线强弱,这些功能都应用在用户界面中。例如,在用户打电话将手机靠近耳边时,显示器上的显示内容就会自动消失,这既可减少手机的耗电量,还可防止因使用者面部接触触摸屏而造成的错误输入。

用户界面中还有自动判断屏幕方向的功能,在乔布斯演示相册功能过程中,无论手机是竖放还是横放,iPhone能自动调节用户界面,使画面迅速调整到正向位置,方便用户观看。

二、强大的软件支持

iPhone革命性的用户界面是建立在强大的软件基础之上。乔布斯在大会上表示:“现在的手机软件,还都是婴儿级的手机软件,并不那么强大,而我们要展示的iPhone软件,比目前任何一款手机软件要先进5年。”

乔布斯表示,iPhone建立在非常强大的软件基础之上,随即透露,iPhone的操作系统正是应用苹果电脑自己的OS X,不过具体版本名称目前还没有公开。这是苹果公司首次在个人电脑以外的设备中采用OS X,用乔布斯的话说是“真正的桌面级应用”。iPhone已经配有相当多的软件,如Max OS X本来就有的Safari Web Browser等,内嵌的Google Maps、Yahoo!iMAP邮件服务、Yahoo!Widgets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iPhone手机操作系统并不向第三方开放。也就是说,用户并不能用iPhone手机去自由下载第三方软件,用户目前在PC上的Widgets,也不能移植到iPhone上。当然,由于iPhone不能自由下载软件,所以iPhone不能安装现在流行的Skype、MSN或QQ软件,目前看来,这也是在IP大潮下iPhone的一个较大缺点。

iPhone平台的非开放性对智能手机而言是一个巨大挑战,不过幸好智能手机领域并不像PC领域那样非此即彼,智能手机领域有Symbian、Windows、Linux、Palm等多个操作系统,每个操作系统的开放性不一样,iPhone的排它性可能一时不会有致命的影响。可以肯定,其它操作系统一定会加大应用软件力度,以增加比较优势。

此外,这是Mac OS X第一次在嵌入式产品上使用,运算能力如何还有待真正使用中的不断考验。苹果公司介绍说已经开发出了iPhone专用LSI,不过没有公开具体情况。微处理器的具体情况也没有公开。

三、iPhone与iTunes同步

乔布斯说iPhone是iPod、手机、互联网的统一体。iPhone也有iPod所有的一切特征,在音乐功能上,iPhone在移植了iPod的音乐播放器的同时,也支持iPhone与iTunes,而具有iTunes,就相当于具有一个随身携带的媒体库。据乔布斯介绍,到目前为止,全球通过iTunes销售的歌曲已经有20亿首。“我们用3年时间销售了第一个10亿,而只用10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第二个10亿,每一天有500首歌曲的交易量。”此外,iTunes也在扩展更多的内容源,除了歌曲之外,还包括电视节目和电影。在“MacWorld Expo 2007大会”上,乔布斯宣布iTunes与派拉蒙(Paramount)电影公司合作,大大扩大了iPod和iPhone的节目源。这样,在iTunes上,节目源拥有量达到5000万个电视节目、1300万部电影之多。

业内常说,iPod的成功其实因为iTunes的成功,现在将iTunes搬到手机上,对音乐手机产品而言将是如虎添翼。但同时,也有一点不利因素不得不考虑:时下全球移动运营商都在致力于通过移动网络建立无线音乐和销售平台,有了iPhone和iTunes,移动运营商如何从无线音乐上赚钱,恐怕乔布斯在给用户更好的产品和更多服务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这一点。

从其他硬件配置而言,iPhone本身有4G内存和8G内存两个版本,相当于iPod nano的大小,远不能与30G和80G的iPod相比,而且iPhone的其他功能还会占用相当一部分资源。虽然4G和8G相对于手机产品而言,已经刷新了目前手机内存的最高记录,但相对于“苹果产品”而言,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其3.5英寸屏幕的设置已经十分利于观看视频短片。

可以预见,iPhone的面世会推动手机产品的发展进程,几乎全球所有的手机品牌都会以iPhone为模版改进自己的产品。我相信所有人都不会再用对普通手机的眼光看待这款手机,它的出现在手机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四、iPhone的强大功能与安全隐患

自从6月29日上市以来,iPhone一直就是黑客所攻击的目标。而且,已经有黑客将iPhone破解成一款高级的“iPod”播放器。此外,iPhone的拨号软件也存在潜在风险。据外电2007年7月24日消息报道,三个安全研究人员周日声称,他们已在苹果的iPhone上发现了首个可以利用的漏洞,一个可以让他们从这款设备上盗取任何数据,甚至可以将它转化为一个可远程控制的监视工具。

据这三人的一份文档,他们在iPhone版的Safari浏览器上发现了这处漏洞,而且他们还编写了一些概念性的攻击代码,这些代码可以通过恶意网站传播,或使用有人参与的诡计诱使用户连接到一个恶意的无线接入点。

看起来iPhone手机首个被报告的漏洞相当严重,利用这些漏洞不仅可以阅读别人的短信记录、地址薄、拨号历史和语音邮件数据,而且还可以攫取iPhone的控制权,利用它来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像窃听器一样)记录语音并经由网络获取这些记录。

据悉,黑客留给苹果修补漏洞的截止日期是8月2日,因为他们将在7月28日开幕的“黑帽2007”大会上公开这个漏洞和攻击代码。

据国外媒体2007年7月18日消息报道,加密技术专家菲利浦・敦克尔伯杰(Phillip Dunkelberger)日前表示,iPhone永远都不可能安全,因为其功能太强大。菲利浦是前苹果公司的雇员,目前是加密技术公司PGP总裁,他说,iPhone手机功能太强大,以至于永远都不会有安全可言。 菲利浦说:“iPhone的安全问题太多,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部手机,而是一款内置通信功能的Linux计算机。”菲利浦还认为,IT部门的重点应该放在保护数据上,而不是如何防止潜在安全漏洞。他说,如果黑客控制了iPhone手机,那么就会利用iPhone拨打信息台等收费较高的通话。

乔布斯语录篇6

史蒂夫?乔布斯是全球亿万“果粉”心中的神。

1976年,他创立了苹果电脑公司,陆续研发生产了苹果Ⅰ型、Ⅱ型电脑,并使公司成功上市。几十年后,他主导的苹果公司先后推出麦金塔计算机、iPod、iTunes、iPad、iPhone等风靡世界的数字电子产品,改变了世界现代通讯、娱乐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

乔布斯赢得美国政府颁发的部级技术勋章,先后成为、入选《时代周刊》封面人物和“年度风云人物”,并被《财富周刊》评选为这十年“最佳财富行政总裁”。

然而,几个月前刚刚上映的人物传记故事片《乔布斯》并未刻意造神,而是把观众拉回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引入一连串跌宕起伏的苹果创业故事,将镜头锁定桀骜不驯特立独行的创新小子,完成“教主”从神到人的淡定还原。

如果“乔布斯”是个充满传奇的世界时代名词,电影《乔布斯》则是这词下真实、清晰、纯朴,为所有人特别是企业家们带来思考的银幕注释。

选择

对人物传记片来说,故事叙述时空环境的选择确定异常重要。其不仅要贴合人物本身的真实客观状况,更浸透着影片编导对人物发展成长的深刻理解。

影片《乔布斯》没有追根溯源去描写乔布斯幼年寄养人家的多舛命运,亦没有着意展现苹果公司新产品频频面世的后来辉煌,而将故事从俄勒冈州波特兰的里德学院开始,到与斯蒂夫?沃兹尼亚克成立苹果公司,再到在苹果高层权力斗争中离开苹果,最后重回苹果接任行政总裁为止的乔布斯经历来拍,可谓是匠心独具。

假若想不到“如果人们没有看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们怎么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呢?”怎么会有苹果电脑的横空出世?如果没有“哪怕是微小的东西,我们也要使它令人难忘”的完美追求,也就不会有后来“苹果”数字产品赢得无数人的青睐。如果放弃了“我宁愿在眼光上赌一把,也不做人云亦云的产品”的发展标准,恐怕也就看不到苹果公司与IBM多年来的执着抗衡……

春华秋实,互为因果。

影片确立如此叙事背景就是要告诉观众,苹果公司收获的累累硕果源自何种理念,经历了多少坎坷,蕴涵着怎样的坚持,而天才是怎样一步一步成为天才的。

作为缔造传奇的平台,苹果公司从诞生到发展,苹果Ⅰ型、Ⅱ型电脑、个人一体机问世,股票上市,丽萨、麦金塔电脑研制开发,董事会发难……兴衰几度,考量着一个年轻企业家的追求,洗礼了一个团队改变世界的美好梦想。

在这样的时空环境里,“神”回归成人。尽管那双明亮的眸子始终闪烁着梦想的光芒,观众还是看到了偶尔泛出的泪花和间或闪过的迷惘失望,也深切体会到“苹果”的成功来自怎样的耕耘呵护,凝聚着多少艰难的守望。

电影《乔布斯》用如此选择告诉人们,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值得欣赏,过程比结果更耐人寻味!

写真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电影《乔布斯》整个故事的铺陈几乎没有“创作”,均来源于历史真实事件,甚至许多重场戏的台词都是乔布斯本人的原话。

与朋友沃兹成立电脑公司,取名苹果——零售商特雷尔订货“苹果”Ⅰ型电脑——百万富翁马尔库拉来到车库工场决定投资——计算机展览会推销“苹果”二代电脑——苹果公司股票上市——公司经营遭遇挫折,董事会问责,乔布斯辞去董事长——几经辗转,乔布斯重回“苹果”公司执掌大权……如果不假思索简单看去,所有事件在《乔布斯传》书中均有记载,感觉这是一部讲述乔布斯成长历程的纪录片。

有些“果粉”因此抱怨影片忠实“记录”,对“教主”的讴歌不够,故事情节脉络发展过于简淡。

然而,倘若仔细观赏影片并加以深入思考就会发现,这貌似直接的“写真”其实并不简单,蕴涵着影片编导对“教主”非同一般的提炼和定位。

苹果公司的成功不是梦想臆造的神话故事,而是客观发生的真实事件。其中,所有情节均经过了编导的悉心遴选,舍弃了距离本片主题较远的内容(比如乔布斯收购电脑动画工作室推出3D影片《玩具总动员》等),在事件的选材上考虑到影响一家企业成功所需的诸多“元素”,新产品开发,如何争取投资,打造企业文化凝聚团队,确立市场定位应对同行竞争……呈现出一部企业创业发展可依循参照的经典案例。

片尾,影片把乔布斯和创业伙伴们的照片对照贴出。

真实故事,决无虚构,“神”原来是人。

细节

作为银幕形象,影片中的乔布斯有血有肉,极具性格。

影片里,他不穿鞋子走过大学校园;印度之行,他在树下冥想打坐;全身心工作忘记洗澡,他身上的味道让同事掩鼻侧目;因为团队中有人认为字体设计不重要他发飙炒人;做事唯美,认为产品内部的电路板也要“好看”;对朋友同事不留情面甚至冷酷;批评人语言尖刻犀利让人难以接受,脾气怪异无常……

为了让“教主”从“苹果王国”耀眼光环里走出来,影片《乔布斯》铺缀了许多给人印象深刻的细节,使这位世界级的传奇人物带着自己的性格魅力和缺陷充满争议地站立在观众面前。

他用那种特有的步态在人们面前走来走去,如同相向并肩而行的路人,搭乘地铁的同座,百货超市里前后站队等待结账的购物客……他与我们生活在一起,离我们很近很近。

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塑造出真实的“这一个”,树立起千千万万企业家和普通人学习的榜样和奋斗的参照。

乔布斯语录篇7

[关键词] 时间 《尤利西斯》 无限

尤利西斯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乔伊斯是现代文学史上的英雄。所以,我把他们的名字放到了一起。甚至,将后者放到了前面。

――题记

贝克特纳闷,为什么人们喜欢读内容与形式完全脱离的东西,而不愿意看内容与形式完全吻合的《尤利西斯》。

伍尔夫认为《尤利西斯》“具有异彩的暗流。具有断断续续、突如其来而又意味深长的闪光,这的确极为接近思维的实质……无论如何,读第一遍就很难否认这是一部杰作。如果我们想要生活,生活在此无疑”。[1]

著名诗人艾略特“这部小说(《尤利西斯》)是对当今时代最重要的反映,它是一部人人都能从中得到启示而又无法回避的作品。”[2]

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

一、人脑意识再探索

威廉・詹姆士:意识并不是一段一段连接起来的。用“河”或“流”这样的比喻来描述它才恰如其分……我们就称之为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吧。[3]

弗洛伊德:我们赋予心理过程三种品质:意识的、前意识的和无意识的。这样划分既不是绝对的,也不是永远的。我们知道,我们不必加以任何干涉,前意识的会变成意识的:无意识的,经过我们的努力,也会变成意识的。[4]

柏格森:如果我们将绵延视作融为一体的许多时刻。就像被线穿在一起似的,那么。不管这个被选定的绵延有多短。那些时刻的数量是无限的……这种绵延发展到极限便是永恒……一种生命的永恒……一种集中了全部绵延的永恒。[5]

结论:无穷无尽的意识流在心理学、哲学界绵延。

二、作为人学的文学

文学一直在描写人类的精神现象。无论诗歌、戏剧、小说。心理描写作为一种重要的写作手段一直被继承到二十世纪。尤其记得《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大段大段的心理独自,让人望而生畏。然而,传统意义上的心理描写是人物合乎逻辑,条理清晰的思考。它们是理性的。但是,人脑中的思考真的都是规规矩矩的吗?

譬如,上课走神了,窗外的风景真美啊。脑中涌起的尽是一二三四五逻辑理性的思考。好累啊,不如听老师说说吧。

三、布卢姆,布卢姆日

布卢姆,一个平庸的犹太中年人。成为文学的精灵,永垂不朽!

1904年6月16日,文学史上最漫长的一天。我们确信,这天,摩莉和伊博文在埃克尔斯街那栋二层楼房里。而摩莉的丈夫布卢姆则神游六合。幸运的布卢姆,每年的6月16日,竟成了你的节日。

《尤利西斯》――摆脱传统小说刻画人物性格的种种局限,第一次还原了人物的复杂心态,展现了个体生命的无限丰富。文学史上,石破,天惊。

四、大脑,被乔伊斯劈开

意识流到了乔伊斯笔下,真正是一股活物。

乔伊斯笔下的意识流:不具有任何理性秩序,时而断断续续,时而交错重叠,稍纵即逝,难以名状。乔伊斯用语言文字,还原心理。

技巧: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梦境、幻觉……

具体方法:睹物生情、临时跳跃、五官刺激……(我无法理清)

举例:第十五章《刻尔吉》

布卢姆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改革者,眨眼成为都柏林皇帝。受到控诉,经医学检查被宣布成“新型阴性男子的最佳典型”。生下八个孩子,又成为弥赛亚。当林奇撩起左伊半边衬裙时,布卢姆开始与其死去的祖父讨论:接着又同另一个布卢姆,即为调情而杜撰出来的“亨利・弗洛尔”对话。

宁苻从摩莉房间的墙上的画中跳下来,突现妓院,侃侃而谈。

我相信,布卢姆的大脑被乔伊斯辟开了。

五、现在是什么?

现在,此刻,界于过去之后,界于将来之前。

现在,斯蒂芬在领工资,“办公室里空气浑浊,烟雾弥漫,同几把旧椅子上灰褐色的皮革气味混在一起。正如第一天他在这里与我讨价时一样。当初如此,现在依然如此。”

迪希先生开保险库取金币,斯蒂芬那双尴尬的手抚摩石钵里的贝壳,“这个螺纹形的像是酋长的头巾,还有这个圣詹姆斯的扇贝,一个老朝圣者的收藏品,死去了的珍宝,空洞的贝壳。”

斯蒂芬将钱塞进了裤兜,手又空了下来,就回到了贝壳上,“这也是美与权力的象征。我兜里有一小簇。被贪婪和贫困所玷污了的象征。”

迪希先生说,我没欠过人债,斯蒂芬,“穆利根。九磅,三双袜子……我这一小把钱可不顶用。”

天才的窘境一一可见。

现在,此刻,短短的对话问,斯蒂芬的意识飘来忽去,往返于历史、过去、现在、将来。没有任何我们所习惯的界限。失去了界限的现在,是什么?

六、米兰・昆德拉说

小说以自己的方式,自己的逻辑,一个接一个发现了存在的不同方面……它探索时间。与马塞尔・普鲁斯特一起,探索无法捉住的时刻:与詹姆斯・乔伊斯一起,探索无法捉住的现在时刻。

布卢姆和麦格伊在街上停下来:一秒钟内,在两句相连接的对白中间,无数的事情发生了:布卢姆的内心独白:他的姿势(手插在兜呈,触到了一封情书的信封);他所见到的一切(一位太太登上一辆马车并让人看见她的大腿。等等);他所听到的一切;他所闻到的一切。现在时间的一秒钟在乔伊斯那里。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无限。

七、时间停滞了

《尤利西斯》第十章游岩。用十九个部分。描绘了下午三点到四点之间,都柏林生活的一个横切面。大约书中所提全部人物来来回回穿插于这十九个部分中。康米神父、科尼・凯莱赫,斯蒂芬。博伊兰、西蒙、摩莉、布卢姆……其中前十八部分记录了相对独立的事件,而在第十九部分(最后一部分)中,乔伊斯用“总督及夫人车马过闹市区”这一事件,将前十八个镜头显现的所有人物全部涌入。蔚为大观。

据说,乔伊斯在写游岩这一章时。身边就放着一张都柏林地图,一把尺子和一只秒表。他精确计算过他的人物跨越这个城市的某段距离所需的时间。

当凯莱赫和警察在聊天时,康米神父刚上电车。与此同时,布卢姆在小贩书摊上看书,摩莉伸出一只膀子扔给独脚水手一枚铜钱。而总督的车马也开始出发了。本章中,二、三、九部分的事件在各自不相同的地方,同一时间发生着。

乔伊斯通过各种暗示,叙述着都柏林大街上同步发生的无数不同事件。于是,我们一只耳朵听着摩莉扔铜钱的声音:另一只耳朵边又传来狄龙拍卖行伙计的摇铃声“当啷”。我们看着博伊兰脚蹬棕黄色皮鞋,一副趾高气昂的样 子:我们又瞥见斯蒂芬的妹妹迪莉用一便士换了一本旧的《法语初级读本》……我们忘了时间的流动。涌现的是真实喧嚣的都柏林芸芸众生。

时间停滞了,在乔伊斯笔下。现在的一分钟,对不同的人,都是无限。

八、追随先知以利亚

在第八章中,一个基督会成员将一张题为“先知以利亚就要降临”的传单塞到布卢姆先生一只手中。布卢姆将其揉成一团,从桥上扔了下去。接着,“先知以利亚”在下面的章节出现了三次。乔伊斯不厌其烦地交代纸团飘下了利菲河:在渡口冲击物上摇摆:经过了本森渡口……其目的,是用来作为揭示时间流逝的工具,暗示事件的同步。具有同样功能的还有戴着白色帽子的“HELY’S”广告人,瞎眼青年,独脚水手等等。

同样,《尤利西斯》中许多主题也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换角度重复,比如金杯赛。比如布卢姆口袋里的那块肥皂,比如斯蒂芬与布卢姆同构的梦……如此循环,贯穿一整天,贯穿整部书。细微的事件,竟没有了终结。

九、腥味的女人

著名的第十八章,摩莉的意识流。喷涌而出,滚滚向前。女人的感性,幻想,固执,反复,肮脏,纯洁,庸俗,高尚,一发不可收拾。

如果说《尤利西斯》包含了整音《汤氏都柏林词典》和一张详尽的都柏林市地图。令人望而生畏的话,那么摩莉的意识流则是全书中最流畅的一章了。“是的…是的…是的…是的…”。在意识中重复出现,如同一首回环往复的诗,好似一支曲折不断的歌。

乔伊斯以通篇意识流,活现了一个女人饱满玲珑的心。前无古人,后绝来者。

十、锋利的多面体

我在技巧上给本人制定了这样一个任务:即采用我的同胞们显然不熟悉或尚未听说过的十八种视角和相同数量的语体风格来写一本书。加之所选的典故是如此的晦涩,足以使任何人感到困惑。

我觉得《尤利西斯》像一个多面体,每一个棱角都是那么锋利。《尤利西斯》中,我看到了乔伊斯对各种各样非小说形式的模仿:模仿诗歌、戏剧、新闻报道、问答式天主教义,甚至模仿当时廉价女性杂志的庸俗笔调……第十四章(太阳神的牛),采用了从远古时期的头的体及单音节词汇到20世纪初包括俚语及黑人英语在内的现代汉语,简直堪称一部英语语言的发展史。

改变问题,强化或弱化气氛,描绘丝丝意识。形式内容,相得益彰。乔伊斯天才地驾御文体。天才地驾御语言。双关语,词序变换,文字重复。对声音的模仿。对动作的夸张,让人应接不暇,叹为观止。

一部《尤利西斯》,繁缛至极,简约至极。文雅至极,庸俗至极。热情至极,冰冷至极。艰涩至极,流畅至极。精确至极。粗略至极。

极致得恰到好处。

十一、乔伊斯的眼神

尘烟漫漫,人聚人散。生命无限,亦有限。乔伊斯让1904年6月16日的都柏林定格。却无法阻止时间的奔跑,芸芸众生的流逝。或许,他注视着斯蒂芬,仰望苍穹:注释着布卢姆,体味寻常生命的丰富与伟大。合上《尤利西斯》,让喧嚣平定。我仿佛又看到了乔伊斯,尤其是他的眼神,好似洞彻一切,又好似模糊迷惘。其中潜藏了一种,深深悲悯。

乔布斯语录篇8

迪士尼的提防

乔布斯的目光,越过了迪斯尼高管杰弗里・卡曾伯格,穿透了迪斯尼会议室厚厚的墙壁,投射进好莱坞大大小小的电影片场及工作室,停留在动画编辑们正用电脑处理的影像上:竖起鬃毛的狮子王、笨拙转身的机器人和撩一绺秀发的白雪公主。

乔布斯同时就数字技术在动画领域的应用侃侃而谈,似乎忘了此行的目的,向迪士尼推介NeXT公司成立以来新面世的两款电脑:一款是黑白屏幕的低端机,一款是可处理彩色图像的高端机。

看着面前这个外形俊朗、衣着得体的年轻人,卡曾伯格起初产生了一丝错觉,觉得他应该出现在好莱坞演出的片场,而不是这间会议室。但随着乔布斯对数字动画技术远景描绘的展开,卡曾伯格产生了一种不安和怪异的感觉,这就像田园诗画的文艺片中突然插入了《星球大战》的快节奏片段。卡曾伯格定了一下神,就像导演叫停演员的出格表演那样,打断了乔布斯的演说。“好了,这个可以要一千台,”他指着乔布斯带来的那台黑白屏幕的机器。

卡曾伯格接着将目光转向那台被乔布斯渲染得无比神奇的彩色电脑,断然地挥了一下手,就像掐掉一段不喜欢的镜头。他语调凶狠地说:“如果有一个人想和我的女儿约会,我会准备一把猎枪,提防他不怀好意;如果有一个人想动我们的动画,我会立刻将他干掉。”

卡曾伯格是在警告乔布斯不要把手伸进迪斯尼视为禁脔的动画制作领域,可是乔布斯不仅伸手了,而且是身陷其中。乔布斯在被赶出苹果公司、成立NeXT之前,就接触到《星球大战》的导演乔治・卢卡斯,并打算购买后者的电脑动画制作部门――皮克斯(Pixar),它曾为《星球大战》影片设计特技。原来,卢卡斯正在进行离婚大战,和妻子准备进行财产分割。为了付钱给妻子,他忍痛准备把皮克斯出售。

乔布斯闻风而来,开出了1000万美元的价码。卢卡斯称低于3000万不卖。“等你降价时,再联系我。”乔布斯扬长而去。卢卡斯又联系了其他的买家,但过了几个月仍无进展。法院催着他赶紧将公司变现,不然就要查封其名下财产,进行拍卖。乔布斯再次上门,开出的加码还是1000万美元。他为什么这样看好皮克斯呢?

扔到角落里的珍珠

在乔布斯被赶出苹果之前,一位在施乐公司工作过的员工告诉他好莱坞有家公司正在开发着未来级的炫酷技术。乔布斯开始有些不以为然:“比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还棒?”员工说比那还棒,其创建者包括从施乐过去的天才阿尔维・雷・史密斯。乔布斯动心了,于是决定到皮克斯一游。结果皮克斯电脑上呈现的高分辨率完美图像震撼了乔布斯,他再次像6年前在施乐公司那样蹦起来,连连称赞这是革命性的技术。

“施乐公司没有远见和决心,将其技术突破应用到市场上,而乔布斯则为苹果公司牢牢地把握住了这个机会。现在,他的处境和当年惊人的相似:皮克斯团队耗费多年心血的项目,眼看就要瓜熟蒂落,现在却坐等乔布斯来收获丰收的果实。”作家阿兰・道伊奇曼在《乔布斯东山再起》中这样曾无限感慨地点评。

最后,如乔布斯所愿,他以1000万美元的低价买下了卢卡斯这颗珍珠,将它改组为皮克斯公司。起初,乔布斯对皮克斯的电脑倾注了更多的心血和资金,而任由其实最有价值的数字动画制作小组自生自灭。就是说乔布斯把放进自己手里的一枚珍珠暂时扔到旮旯里。但是,皮克斯电脑销售形势很差,因为它操作很复杂。公司市场经理丽莎・麦肯齐曾调侃说:“使用这台电脑之前,你得学会成为火箭学家。”

电脑业务的黑洞侵蚀着乔布斯从苹果出来时兑现的有限资金,而数字动画制作小组虽然在科技和艺术上有所突破,但却无法变现,因此也需要乔布斯不断地掏腰包。他痛苦不堪,多次扬言要解散数字动画制作小组。

真是“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1988年初春的一天,乔布斯召集皮克斯主管开会,酝酿裁员和和压缩开支,所有的主管都经历了如坐针毡的几个小时。会议结束前,乔布斯问了一句:“就这些内容了吧?”他准备起身离座。

在座的主管们面面相觑,公司副总裁比尔・亚当斯鼓足勇气,站起来怯怯地说,他们正在制作的《锡铁小兵》动画短片需要几十万美元的后期投入才能完成。与会人员都看着乔布斯的脸,预期着风云变色,因为这个会议的主旨就是裁减项目、压缩开支,亚当斯岂不是老虎嘴上捋须吗?

乔布斯沉吟了一会儿,然后说:“看看你们前期的作品吧!”员工们如履薄冰地向他展示了一遍,乔布斯被作品打动了,他同意拨付资金,但半开玩笑地要求下属拿个奥斯卡奖回来。结果,《锡铁小兵》动画短片还真为他捧回了奥斯卡小金人。皮克斯公司名声大震,它开始吸引了好莱坞巨擘――迪斯尼的目光。亚当斯曾得意地回忆了自己站起来的“勇敢之举”:“如果没人站起来提出要求,乔布斯就走出了会议室;如果他不掏钱,《锡铁小兵》就会胎死腹中;如果没有获奥斯卡奖的《锡铁小兵》,迪斯尼也就不可能会和我们坐在谈判桌上讨论向皮克斯投资。”

《玩具总动员》前传

乔布斯看了一下迪斯尼会议室里那张很长的会议桌,毫不犹豫地走到会议桌的另一头――与主持人正面相对的位子。乔布斯不坐会议桌两侧的位子,是为了让自己在谈判中避免处于从属的位置,虽然这样宾客会离得很远。

“如果皮克斯想为迪斯尼制作动画片,那么所有的程序和步骤必须和我们协商,而不能泄露给别的公司。”卡曾伯格一露面,就对着坐得似乎远在天边的乔布斯敲山震虎。当时,谈判的双方都有着脆弱的一面。迪斯尼成立了数十年,虽然声名赫赫,但逐渐僵化的体制让其在数字动画技术的发展上日趋落伍。卡曾伯格虽然曾威胁乔布斯不要涉足动画市场,但迪斯尼自身的数字动画部门难当大任,而乔布斯的皮克斯又光艳照人。卡曾伯格想,既然不能将这个硅谷来的“野蛮人”挡在好莱坞门口以外,那干脆将他招安得了。

不过,卡曾伯格也不知道此时的乔布斯正处于危若累卵的境地。当时的乔布斯正面临多重危机,NeXT和皮克斯公司入不敷出的局面已到了快崩溃的边缘。在皮克斯,终于醒悟过来的乔布斯把硬件部门卖掉,只保留动画制作部门,但这个部门正面临着团队崩盘的危险。

当时,皮克斯公司有两个天才――阿尔维・雷・史密斯和约翰・A.兰斯特,其中前者还是皮克斯公司前身的创建者。令人遗憾的是,阿尔维和乔布斯的关系一直不好。

美国著名媒体人士杰西卡・萨维奇曾说过:“天才与管理层之间的关系至少不会平和。”在一次会议上,双方的怒火爆发了。当时乔布斯在会议室白板上写写画画,讨论中,阿尔维表示不能接受乔布斯的观点,他走上台去,准备在上面写上自己的看法。控制欲极强的乔布斯拦住了他:“你不能在我的白板上写字。”

“什么?我不能用你的白板?”身材魁梧的阿尔维一把推开乔布斯,“少放狗屁!”无可奈何的乔布斯摔门而去。阿尔维随后辞职,他又创立了一家公司,后来这家公司被盖茨的微软所收购。在硅谷,办了两家企业,一家卖给乔布斯,一家卖给盖茨,这样的人好像只有阿尔维一人。

阿尔维的离去,重创了皮克斯的数字动画技术小组,但好在小组内还有另外一位天才级的人物约翰・A.兰斯特撑着。兰斯特早年因不满迪斯尼的官僚体制而转投皮克斯。《锡铁小兵》成名后,迪斯尼一直想把兰斯特召回去,可他不为所动。所以,迪斯尼想和皮克斯合作,很大程度上是冲着兰斯特的才华,他们才没看上自作多情的乔布斯。但没办法,乔布斯是兰斯特的老板,所以,卡曾伯格才会和乔布斯坐到了同一张会议桌上。

有人评价卡曾伯格是具有“具有超凡的人格魅力的可怕暴君”,这评语听起来好像是在评价乔布斯。接触过这两个家伙的人都说,他们的交锋是旗鼓相当,棋逢对手。卡曾伯格准备让皮克斯制作一部动画片,也就是后来的《玩具总动员》。但他提出了三点条件:一是动画片的收入由迪斯尼掌管,皮克斯可以得到纯利的12.5%,而且其衍生品的开发权归迪斯尼;二是约翰・A.兰斯特在影片制作过程中不能离职,以保证影片的顺利完成;三是如果影片制作成本超过了预算,乔布斯要从个人账户上拿出300万美元来垫付。

乔布斯也摆出强硬的姿势,但他主要的目的是从迪斯尼拿到这个动画制作大单,让对方的资金能够及时地流到皮克斯干涸的账户上。他想先保命,其余的以后再说。受到卡曾伯格与乔布斯双重青睐的兰斯特表示,自己很荣幸能得到两位大师级人物的指点。他曾回忆卡曾伯格与乔布斯的博弈是高手之间的击剑比赛,他多次坐在他们中间,看着他们“对打”。

这是事后的回忆,当时,兰斯特和他的皮克斯团队可是被卡曾伯格搞得疲惫不堪。卡曾伯格对《玩具总动员》剧本提出了许多修改建议,有些合理,有些不合理。乔布斯则站在皮克斯的立场上,和他针锋相对。就故事情节安排而言,显然在好莱坞工作浸淫多年的卡曾伯格更有发言权,而乔布斯当时关注较多的是技术渲染。兰斯特后来也认为:“要说电脑创作了动画,就像说笔写了小说一样。最重要的是人物和故事情节。”

在你来我往的争执中,双方隔阂渐深。

坐上痛苦与幸福的过山车

1993年11月17日,这一天,被皮克斯员工称为“黑色的星期五”,迪斯尼公司通知乔布斯,暂停拍摄《玩具总动员》。迪斯尼公司动画制作组的副总裁汤姆・舒马赫说:“我们给了皮克斯过多的自由,他们把我们的要求理解错了。这部动画片太粗糙了,已经失去了它的动人之处。”

皮克斯公司再次陷入财政危机,乔布斯又一次焦头烂额。正所谓“救已败之事者,如驭临崖之马,休轻策一鞭;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者,莫少停一棹”。“如果我在1986年时知道维持皮克斯公司营运需要这么多的钱,我怀疑我是否还会购买这家公司。”在皮克斯屡受挫折的乔布斯恼怒地说。

乔布斯只好再次自掏腰包,维持《玩具总动员》的制作。萌生退意的他四处找买家,欲将皮克斯卖掉。被赶出皮克斯的阿尔维曾回忆:“如果有人出价5000万美元,乔布斯就会把皮克斯卖了。”

阿尔维此时已将自己的新公司,以一个不错的价格卖给了微软,并成为微软的雇员。他不计前嫌地劝说微软高级副总裁纳森・梅尔沃德去看看皮克斯,寻求合作,必要的话把它买下来。 得知梅尔沃德要来,乔布斯在皮克斯的办公桌上,特意摆上了一台运行微软Windows系统的笔记本电脑。

梅尔沃德一眼看出皮克斯的技术价值,他说:“我认为娱乐将会和电脑会结合起来。你可以做出这样的推断。并且我想说的是如果那是未来发展方向的话,那么皮克斯就是我们想要的。”然而在协议签字前,乔布斯忽然改变了主意。他决定不出售皮克斯,而只是转让给微软几个专利的使用权。最后,微软慷慨地一次性付给了乔布斯650万美元,这笔钱缓解了一下皮克斯捉襟见肘的财政危机。

时任皮克斯高管的科文解释乔布斯的突然变卦是因为他意识到皮克斯内部正发生一些重要的变化。“乔布斯不卖皮克斯了,我想,是因为他内心有个声音在对他说:《玩具总动员》一定会是件了不起的作品。”

这时,迪斯尼决定重新启动《玩具总动员》的拍摄,大笔资金又重新流向皮克斯。

乔布斯充分认识到皮克斯数字动画部门的价值,对《玩具总动员》投入了巨大的热情,他亲自参与制作指导,一遍遍地反复观摩,并提出修改意见。他还不断地拉上了自己的朋友――甲骨文公司CEO拉里・埃里森,一起到自己的家中欣赏这部影片的最新版本。

对于埃里森来说,起初几遍是欣赏,后面就是折磨了。他说自己已记不清陪着乔布斯看了多少遍,每次只是10%或更少的修改。乔布斯追求极致完美的精神,在这部影片的制作中得到了“疯狂”的体现。

作家比尔・斯特里克兰曾说过:“激情是无法抗拒的。如果你真的关注生活,那些使你激情燃烧的事物不会离你而去。你的心思不由自主地被这些理想、希望和各种可能性吸引。它们让你心甘情愿地投入时间和精力。不为别的,只因你的心已随它而去。”在《玩具总动员》制作渐入佳境时,乔布斯产生了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将皮克斯公司包装上市。

他看着将信将疑的下属说:“我们需要资金,皮克斯公司上市,我们就能获得充足的资金,这样就不用仰迪斯尼的鼻息了,我们可以和他们重新谈条件。”他的财务顾问不客气地对他说不要做梦了,没人会投资这样一个“烂公司”。这一天,为了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供详尽的财务资料,一大群律师和审计师突然造访皮克斯公司。结果,让这群人大跌眼镜的是,从1991年到1995年的4年时间里,皮克斯竟然没有财务部。当时,乔布斯砍掉了整个财务部门,只留下一名无会计师资质的非正式职员记账。

1995年感恩节那一天,皮克斯和迪斯尼终于联手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全电脑制作的数字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影片以1.92亿美元的票房刷新了动画电影的纪录,成为年度北美票房冠军,在全球也创造了3.6亿美元的票房纪录,它还为导演约翰・A.兰斯特赢得了奥斯卡特殊成就奖。

《华盛顿邮报》做出这样的评价:“终于有这么一次,广告没有欺骗我们。给《玩具总动员》再怎么高的评价都是合适的,甚至可以说是必需的。事实上,我们要回到1939年才能找到有可比性的电影,那就是让全世界为之疯狂的《绿野仙踪》。”在许多场合,乔布斯巧妙地将皮克斯和迪斯尼捆在一起,向公众推介。在迪斯尼的光环下,皮克斯上市梦从遥不可及开始变得逐渐清晰起来。《公司》杂志曾这样评价被赶出苹果的乔布斯:“乔布斯对媒体魅力依旧魅力无限,尽管其事业遭受了打击,被剥夺了苹果公司的领导权,但他继续让人对他报以幻想,公众对他的支持让许多企业家羡慕不已。”

在《玩具总动员》上映一周后,皮克斯首次公开上市,在《玩具总动员》+迪斯尼+乔布斯的光环下,其股价迅速攀升,从22美元的开盘价――分析师认为的一个疯狂价格,迅速攀升至最高的49.5美元。乔布斯持有的股票价值超过11亿美元,远远超出了他十年前离开苹果公司时拥有的全部财富。实现了上市目标,拥有了巨大财富的乔布斯,伸了一下腰,他不需要再低头呆在迪斯尼的矮檐下了。企业家玫琳凯就这样说过:“一个好的目标就像一次剧烈运动,它能使你得到伸展。”

被闪电击中两次

“事实上乔布斯已有违历史,允许被闪电击中两次。最初是苹果公司,现在是皮克斯。这认证了我们将他视为梦想家的观点。”创意战略咨询公司总裁蒂姆・巴加林曾这样评价。

后来,迪斯尼咬着牙以74亿美元的大价钱从乔布斯手中买下了皮克斯公司。此项收购最大赢家当属乔布斯,他在皮克斯上总共投入了大约5000万美元,而他的收获是37亿美元左右,因为他掌握着皮克斯50.1%的股份。

在换购股票之后,乔布斯拥有了迪斯尼7%左右的股份,从而以迪斯尼创始人沃尔特・迪斯尼本人之后的最大个人股东身份,在迪斯尼董事会里占有了一席之位。

上一篇:袁艺范文 下一篇:优秀幼儿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