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名言范文

时间:2023-09-27 06:14:08

俾斯麦名言篇1

在德国近代史上,只要一提到奥托・冯・俾斯麦(下称俾斯麦),世人脑海里就会呈现出这样一种印象:身材魁梧、桀骜不驯、刚愎自用、飞扬跋扈、傲慢无理、性格粗俗、暴力残忍。像彼得大帝、拿破仑一样,俾斯麦在世时就是人们争相传颂的传奇式人物。他运用“铁血”的手段,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大业,把德意志作为世界强国推上了历史舞台。

大学时决斗25次

1815年4月1日下午,被后人称之为“伟大年代的英雄”的俾斯麦出生在一个普鲁士庄园主家庭。他狂放而又机智的性格在年轻时便显现出来。有一天他到外地去玩,住在一家旅社。俾斯麦的房间没有电铃,于是他把旅馆的主人叫来,要求装一个电铃。旅馆的主人不想花这笔额外的开支,便说:“我们旅馆没有一个房间有电铃,你若要装,得自己付钱。”等旅馆主人走了以后,俾斯麦掏出手枪来,“砰!砰!”地连放几枪。大惊失色的旅馆主人跑回来说:“你怎么可以无缘无故地乱放枪?”俾斯麦若无其事道:“我在叫茶房呀!”那晚,他的房间马上装了电铃。

1830年,欧洲大陆连续发生大规模革命,这对于正处于求学阶段的俾斯麦影响很大。作为一个德国人他深切感受到国家四分五裂的痛苦,从而在内心深处萌发了统一德国的念头。1832年俾斯麦考上大学。在当年美国独立战争纪念日上,他同自己的美国朋友莫特利用25瓶香槟啤酒打赌:25年内德意志必然统一。德意志统一比他的赌注晚了10年,但毕竟在他的手中实现了。不过在大学里他恶习难改,在三个学期中,他总共进行了25次决斗,有一次受了重伤缝了14针。虽然劣迹斑斑,但他总算勉勉强强毕业了。

用抽烟挑战奥地利权威

1846年秋,俾斯麦被任命为负责易北河右岸从耶里肖夫到圣道的一段堤坝总管,这是他的第一个独立自主的公职,也是他从政的开始。俾斯麦35岁时,担任普鲁士国会的代议士,这也是他政治生涯的转折点。当时奥地利是德国南方强大的邻国,曾经威胁说,如果德国企图统一,奥地利就要出兵干预。1851年5月11日,年仅36岁的俾斯麦作为一名新代表进入法兰克福联邦议会。议会由各邦诸侯代表组成,为争夺联邦的领导权,各邦诸侯代表们同床异梦。当时奥地利在各邦中势力最为强大,而俾斯麦所代表的普鲁士势力相对较弱。在联邦议会中,他对奥地利藐视一切的做法十分不满,想找机会对奥地利人提出挑战。

在议会中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就是只有担任主席的奥地利人才有权吸烟。俾斯麦看不惯这种做法,在一次会议中,当主席抽出一支雪茄烟时,他立即拿出一支烟,并向主席借火点燃,大模大样地抽了起来,以此表明普鲁士与奥地利是平起平坐的。当然,因为两国实力相差悬殊,很难争取真正的平等,但俾斯麦这一举动令主席和其他各邦代表刮目相看。

俾斯麦做梦都想击败奥地利,统一德国。但令人惊异的是,这样一个好战分子居然在国会上屡次主张和平。其实这并不是他的真实意图,他说:“没有对于战争后果清醒的认识,却执意发动战争,这样的政客,请自己去赴死吧!战争结束后,你们是否有勇气承担农民面对农田化为灰烬的痛苦?是否有勇气承受身体残疾、妻离子散的悲伤?”在国会上,他为奥地利的行动辩护,这与他一向的立场背道而驰。很多人被他迷惑了。他甚至公开鼓吹要满足奥地利的要求来让德国统一。不过,当他当上首相后,立即对德国公众说:“对于一个外交家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抱有幻想。”并立即想方设法对奥地利宣战。法国外交家格腊蒙曾对俾斯麦进行过细致的观察,深刻揭示了俾斯麦善变而灵活的秉性:“他的眼睛从来不显出笑意,他说话时,好象总咬着牙关⋯⋯他的言行举止表现出他对秘密故意采取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似乎他不愿意影响事物的自然发展。尽管如此,却使人感到,他随时都准备斗争⋯⋯”

遭遇刺客后步行回家

1862年9月,俾斯麦迎来了人生最重要的转机,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命他为普鲁士首相兼外交大臣。从此他得以在德国统一大业中一展才华,成为“千古名相”。

在统一德国过程中,俾斯麦纵横捭阖,无所不用其极。1866年4月8日,他同意大利结成同盟,随时准备向奥地利开战。但是俾斯麦的战争政策遭到宫廷和许多民众的反对,大家都指责俾斯麦如果推行武力政策失败,他将成为历史的罪人。俾斯麦在御前会议上坚定地说:“我知道,我被普遍咒骂。正像人们常说,命运无常。我拿脑袋作赌注,哪怕我上断头台,也要赌到底。普鲁士和德意志都不能保持原状,两者都必须走(武力)这条路,别无他途!”

群众的反战情绪终于达到极致。5月7日,俾斯麦回家途中突然听到身后两三声枪响。他急转身,看到一个青年正向他射击!俾斯麦猛扑过去,一手抓住青年的右手腕,一手抓住青年的喉咙。刺客用左手拿过手枪,再向俾斯麦射击两枪。一颗子弹打在俾斯麦的褂子上,一颗击中了他的肋部。俾斯麦死死卡住青年的喉咙。这时一个过路人和两名士兵赶来抓住刺客,俾斯麦才得以脱险。

俾斯麦肋部隐隐作痛,但他还是坚持走回官邸。夫人约翰娜正陪客人用餐。俾斯麦没有打搅他们,而是走进书房,给威廉一世写了一个简短的报告,然后走进餐厅,吻了夫人的前额,像讲故事似地说:“小宝贝,你不要害怕,一个人开枪打我,感谢上帝,我没有事!”就是凭着这种冷静和毅力,俾斯麦走到了统一德国的最后一步。

更改电文促使德法宣战

在1866年击败奥地利后,俾斯麦就为对法战争做准备,但一直找不到借口。当时,西班牙王位空虚,为制造普鲁士与法国的纠纷,俾斯麦唆使西班牙迎请普鲁士霍亨索伦家族的利奥波德亲王去继承西班牙王位。过高估计自己实力的法国拿破仑三世对此表示强烈抗议,他令法国驻柏林大使贝纳得梯同在德国西部温泉疗养胜地埃姆斯疗养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进行谈判。法国要求威廉一世承诺永远不赞同霍亨索伦家族的成员登上西班牙王位。拿破仑三世态度粗鲁,对威廉颐指气使,威廉对此十分不快,就派人把会谈的情形写成电报,发给俾斯麦,让他公布与法国大使会面的详细情况。俾斯麦看完埃姆斯电文,略作思索,将电文稿进行了删节和修改,夸大了法国的无礼和威廉一世的愤怒。俾斯麦认为,修改后的电文将起到“红布对高卢公牛的作用”。当俾斯麦向普鲁士总参谋长毛奇宣读了已删改的电文后,毛奇说道:“前封电文像是命令退却的鼓号声,现在这封电文却成了进军的号角。”

随后,俾斯麦在法国国庆(7月14日)这天公布了经篡改的电文。事态的发展完全在俾斯麦的预料之中。1870年7月20日,刚愎自用的拿破仑三世以国家荣誉遭到侮辱为由向普鲁士宣战。结果,法军被以逸待劳的普军打得惨败。法国被迫向普鲁士赔款50亿法郎,并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俾斯麦终于完成了统一德意志的历史任务。

俾斯麦名言篇2

像俾斯麦这样一个在欧洲政坛上纵横驰骋、所向披靡的历史强人,从某种意义上讲,必然是一个对世界各国的大势洞若观火,有着极为敏锐的直觉的战略家和预言家。对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向西方学习运动的成效,俾斯麦就曾经有过一段十分精到的分析。他说:“中国和日本的竞争,日本必胜,中国必败。因为日本到欧洲来的人,讨论各种学术,讲究政治原理,谋回国做根本的改造;而中国人到欧洲来的,只问某厂的船炮造得如何,价值如何,买了回去就算了。”

根据现有的资料披露,当时,对于发生在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这场近代化竞争,很多欧洲人其实是看好中国而不看好日本的。即使是在甲午战争发生的前夜,当时的国际舆论仍然倾向于认为中国会占据上风。英国的《泰晤士报》等就以为:日本敢和拥有世界第七强舰队――北洋水师的清国开战,是近似于“疯子”式的行为。欧洲的有些评论甚至指出,日本的海军倘若具备起码的海战常识,是断不可能与中国海军贸然开战的。所以,在这种普遍性的倾向于中国的论调中,俾斯麦在甲午战争之前即持有“日本强于中国”这样的立论,肯定是多少有些惊世骇俗的味道了。

在明治维新之后羽翼逐渐丰满起来的日本,终于借口朝鲜问题,在1894年向中国的“老牌东亚霸主”的地位发起了全面挑战。出乎大多数西方人预料、而被俾斯麦不幸而言中的是,无论在军队的数量,还是GDP的总量,还是海军的力量等诸多方面,均高出日本一大截子的“天朝大国”,在实战中竟然如此不堪一击,演成了近代中国的又一奇耻大辱。

根据已经发现的史料记载:甲午战争结束之后的次年――1896年,北洋水师的缔造者、洋务运动的主要推动者李鸿章曾经借远赴欧洲访问时,亲自上门拜见过当时已经81岁的老俾斯麦,并与之推心置腹地谈到了中国的强国之策等诸多话题。对此,梁启超在其名作《李鸿章传》中有如下记载:

李之力聘欧洲也,至德见前宰相比斯麦(原文如此),扣之曰:“为大臣者,欲为国家有所尽力。而朝廷意见与己不合,群掣其肘,于此而欲行厥志,其道何由?”比斯麦应之曰:“首在得君。得君既专,何事不可为?”李鸿章曰:“譬有人于此,其君无论何人之言皆听之,居枢要侍近习者,常假威福,挟持大局。若处此者当如之何?”比斯麦良久曰:“苟为大臣,以至诚忧国,度未有不格君心者,惟与妇人女子共事,则无如何矣。”李默然云。……

另据有关的史料显示:俾斯麦在此次会见结束时曾告诉李鸿章说:“对中国来说,希腊有一个谚语:一切都在流动,一切又都碰撞在一起。”显而易见,这位进入暮年的“铁血宰相”的内心,已经因为李鸿章的来访而受到巨大的触动。他或许是在给李鸿章和古老多难的中国一个乐观的祝福吧?

俾斯麦名言篇3

1896年6月6日,李鸿章带领大清国环球使团离开俄国,乘火车西行,进入一马平川的东欧平原,这是后来居上的强大帝国德意志。

随行的德璀琳兴奋起来。这个回到家乡的德国人早就在路上把德国的情况向李鸿章作了介绍了,李鸿章对德国人的印象也确实不错。德国与俄国不同,与大清国没有边境之争;与英国也不同,不向大清国贩卖鸦片。因此,德国可以与大清保持世世代代的良好关系。而更为现实的是李鸿章对德国的军事训练很感兴趣。当时,德国陆军的强大是举世公认的。李鸿章曾聘请过多名德国军官为他的北洋舰队训练士兵,包括身边的德璀琳以及德璀琳的女婿汉纳根都是李鸿章很信任的人。

李鸿章还没下车,就发现站台上列队站着整齐威严的德国士兵。德璀琳对李鸿章说,那是德国卫戍部队司令带领部下在欢迎李相国的到来。李鸿章被搀扶着下了火车,前呼后拥的德国士兵将他和随行人员安排在德国最高级别的宾馆——凯撒宾馆。随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在他举行就职大典的礼堂隆重接待李鸿章。拜见威廉二世时,李鸿章首先向威廉二世递交了国书。然后,耍起了他出色的嘴功:“大清使臣李鸿章久仰德皇盛威,今得面见,十分荣幸!对贵国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代表大清国政府对德国干涉日本归还我辽东表示感谢!”接着,李鸿章又与威廉二世谈及多年来德国人对他创建北洋海军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对于李鸿章的“三个感谢”,德皇听得心花怒放。然后,威廉二世拿出一个本子,有板有眼地念了起来:“今天迎接大清国头等特使李中堂先生,欣喜之情,无以言表。愿德中友谊与日俱增,万古长青!”德皇致词完毕,李鸿章把从北京带来的精美礼品奉上。威廉二世当即回赠李鸿章红鹰大十字头等宝星一枚。据说,这颗宝星上缀有宝石50多颗。

经德璀琳介绍,威廉二世得知李鸿章一向热衷军事,便邀请李鸿章观看德国御林军仪仗训练。由威廉二世陪同,李鸿章走上阅兵台,坐在一张特意为他设置的虎皮椅上。等随行的其他各路要员坐定后,只听见德国御林军教头击鼓三声,御林军士兵立即整齐出动。他们或分或合,或横或纵,变化多端,却整齐划一,口令、动作都似刀切的一般整齐。

李鸿章不仅对德国军队的阵容、纪律由衷赞叹,而且对德国军队的精良装备也十分羡慕。看着看着,他不禁脱口而出:“如果我有10营这样的部队,恐怕大清国的防御形势就不像现在这样惨淡了!”德皇听了,当即表示:“愿意为大清国的军事发展继续培养人才。”

接着,李鸿章由德国军事大臣陪同,参观了德国来福枪厂。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枪支制造厂。李鸿章带领淮军刚进上海滩与太平军作战时,就委托他的大哥李瀚章购买过这种枪;在创办北洋海军时,也从这个枪厂购买过很多枪支。来福枪厂厂长对李鸿章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热情地向李鸿章介绍一种能很快将短枪变成长枪的新式枪支。李鸿章兴致勃勃地拿在手里试了试,说:“我回去之后,就叫大清来你厂买10万支。”厂长听了,乐得合不拢嘴。当了解到来福枪厂已发展到6000人,拥有4000台制枪机器时,李鸿章连连赞叹,说:“这远比我当年在上海办的枪厂规模大啊!”

看完了枪厂,李鸿章去看司坦丁造船厂。在司坦丁造船厂,李鸿章想起了当年他创办北洋海军时,在这里订购铁甲船的情景。当想到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击沉的“定远”、“镇远”舰时,李鸿章潸然泪下。

而作为几十年来的老主顾,德国克虏伯炮厂对李鸿章发出了热情的邀请。当李鸿章一行走进克虏伯炮厂时,发现李鸿章的大副肖像被悬挂在厂史陈列室里。这幅大型肖像至今仍保留在该厂档案室。

想到花大价钱在这里购买的大炮、炮台在抵御日本侵略时,有的竟然没有发挥一点作用,就被日本人摧毁了,李鸿章心情沉重,在欢迎宴会上,李鸿章想起了他的一名小老乡——段祺瑞正在该厂学习,克虏伯炮厂的人赶忙去将段祺瑞等4名大清留学生请来。李鸿章这才面露笑容,并勉励段祺瑞等好好学习,将来报效国家。

在德国,李鸿章还以“东方俾斯麦”的名义拜访了德国已退休的“铁血宰相”俾斯麦。

俾斯麦是当时世界级风云人物。他在1862年至1890年间,一直担任普鲁士宰相,并在这28年间,发动了一系列的对内、对外战争,从而使德国一跃而成为仅次于英国和俄国的“世界老三”。1890年,德皇威廉二世反对他的殖民扩张主张,从而使他坐上了冷板凳,赋闲在家养花种草。

李鸿章与俾斯麦都在军中多年,李鸿章有在日本谈判时遭歹徒暗杀的经历,子弹至今仍藏身在李鸿章左颧骨内;俾斯麦也曾在超市遭人枪杀,结果,他的警卫光荣献身,而俾斯麦却勇敢地将歹徒的手枪踢飞……当李鸿章说到自己的枪伤时,俾斯麦向他介绍说:“去年下半年,我国科学家伦琴发明了‘照骨术’,即X射线。它能清楚地看见人的骨骼和五脏六腑,您不妨去看一下,说不定能把你面部的子弹取出来呢。”李鸿章对这位异域老兄的关心非常感激。他虚心地向俾斯麦请教重振大清国威的举措。谦虚而自信的俾斯麦说,大清与德国相隔甚远,对大清的具体情况,他不甚了解,因此对这一问题,他不便妄下裁判,但他认为,要想国家富强,必须君臣、僚臣、朝野万众一心,齐心合力。

对于自己总在朝中受人弹劾,李鸿章向俾斯麦请教“如何战胜政府”的问题。俾斯麦说:“您最好不要有这种想法,作为大臣,您要严守职分,听从政府的安排;‘战胜’政府那像是乱臣贼子干的事。”

当俾斯麦说一个国家励精图治的根本办法,是要练出5万精兵时,李鸿章觉得这个世界名人也不过如此,俨然一只井底之蛙,因为作为带兵打仗一辈子的李鸿章,他知道大清在拥有军队至少120万以上的情况下,还是常常打败仗啊!是俾斯麦不了解大清国的疆域辽阔,还是李鸿章不清楚德国军队的装备精良,这就无从说定了。

拜访俾斯麦的第二天,李鸿章便在德国官员的陪同下,去柏林医院接受X射线检查。该院院长亲自为李鸿章检查,他说李鸿章左眼之下确实有一颗子弹,而且形状清晰。李鸿章问能不能将这颗子弹取出来,院长说:“做这种手术的技术,我们已完全具备,但考虑到您的年龄问题,我们认为不适合做这种手术。”李鸿章对这台照骨仪器感到神奇。临离开时,他说希望德国能出售一台这样的仪器给大清,该院院长说:“为了中德人民的友谊,我们愿意无偿奉送一台。”由此,李鸿章不仅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接受X射线治疗的人,而且还是第一个把X射线设备技术引入中国的人。

临别时,李鸿章应邀为俾斯麦留下墨宝一副,曰:“仰慕俾斯麦声名三十余年,今游欧洲,谒晤于非得里路府第,慰幸莫名。”“非得里路”是俾斯麦当时居住所在地。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用炮火轰开大清国国门的帝国主义国家。在英国海军司令特来斯的陪同下,李鸿章观摩了英国一年一度、正在进行的海军军事演习。特来斯曾应李鸿章之聘,在天津帮助李鸿章训练北洋海军。后来由于和李鸿章意见不合,辞聘提前回国。

伦敦南边的朴次茅斯港是英国最大的海军基地。李鸿章的座舰刚刚驶入,港口两岸的炮台上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礼炮声。

进入军港,李鸿章感到真是大开眼界,朴次茅斯港内停泊着近五十艘铁甲战舰,舰队整齐,桅杆林立。军舰上的海军士兵列队向李鸿章的座舰行礼,军舰上炮声轰鸣,向李鸿章致敬!

特来斯介绍说,英国海军每年都有一次这样的演习。今年的演习已接近尾声。参加演习的军舰共有100余艘,现在,已有部分舰只归位,朴次茅斯港内只剩下47艘铁甲舰了!

李鸿章听了,十分感慨。遥想当年他创办北洋海军,买几艘铁甲舰已让朝廷感到国库吃紧,以致海军军费屡屡被挪用,英国竟然拥有这种铁甲舰100多艘!力量对比,何等悬殊啊!英国海军的强大威力,李鸿章看在眼里,惊在心里。

在英国,李鸿章还参拜了年已78岁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据说维多利亚年轻时很漂亮, 而且聪明多智。刚过78岁生日的维多利亚女王身穿一袭黑色的衣裙,从容地坐在一张漆金的靠背椅上,身旁站着她的儿孙和侍从。据说,李鸿章在觐见维多利亚女王时,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透露出他骨子里对女人当权的不屑。他不紧不慢,结果,不注意间放了一个又粗又响的屁,弄得全场十分尴尬。

在拜见英国首相沙里士保时,李鸿章提出了提高关税的问题。这一次,沙里士保没给他面子。沙里士保说:“要想英国为大清增税生财,那么,大清必须向英国人作出多方面的‘报答’:一是保护在大清的英国商人的生命、财产利益;二是全境对英国商人开放。除此之外,就甭谈这个问题!”

强国的强盗式外交让李鸿章无地自容,也毫无讨价还价的余地。

在大英博物馆,当李鸿章看见陈列的大部分贵重之器都来自大清时,这位大清老臣感到了莫大耻辱!这里展示的一些镇馆之宝几乎全是1860年英法侵略联军从圆明园抢夺而来的珍贵文物。

可能是为了取得美国人的好感,李鸿章说:“在欧洲访问结束时,有人劝我从地中海走苏伊士运河回国,被我拒绝。我说,我要访问美国。”这一席话,突然拉近了他与美国人之间的距离,李鸿章说话也随便起来。他随口问身边的美国退役将军威尔逊:“你算有钱人吗?”

这个问题在西方的礼仪外交场合是不便提的,它涉及被问者的隐私,但为了避免尴尬,翻译在把这个问题告诉威尔逊后,又特意补上一句:“这在中国是个很礼貌的话,它表示对方很关心您的生活情况。”同时,翻译也代威尔逊回答道:“谢谢!他已经退役,他确实很富有。”

接着,李鸿章又问现役将军赖格:“你富有吗?”只见赖格将军很窘迫,一时语塞,然后又结结巴巴地答道:“我……我不富有。”

李鸿章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穷追不舍地问道:“奇怪!现役将军还不如退役将军?”

翻译说:“是的,因为退役将军可以拿到一笔退休金。”

在与赖格将军的交往中,李鸿章送给他一张自己的名片。由于清朝翰林制作名片都比较大,上面的字也大,赖格将军以为这是李鸿章在有意耍弄他,就特意制作了一张比李鸿章的名片还要大的名片回赠李鸿章。李鸿章一见,气不打一处来,说:“这不是赖格在欺侮我吗?这个没钱的将军!”于是他就叫人特意制作了一张2尺宽、6尺长的特大名片,送给赖格,弄得赖格哭笑不得。

在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李鸿章颇受委屈。起初是不让他在图书馆内抽烟,这让李鸿章颇感不快。要知道,在国内他当着慈禧太后的面都敢抽烟。憋了一肚子气出门后,他“啪”地一口痰吐在图书馆大门前。于是,两个值班的工作人员立即将他拦住,责令他去擦。李鸿章哪会干这种事?他示意随从的人去帮他擦,但值班的工作人员不同意。结果,以罚款了结。

一个泱泱大国的头等钦差在国外居然因随地吐痰而闹出这样的事,恐怕也算得上是外交史上的奇迹了。

李鸿章环球考察的最后一站是加拿大。回国时, 途经日本要换乘轮船。日本人得知李鸿章要从日本经过,特意作了精心的准备。与世界各国相比,恐怕要算日本人最清楚李鸿章在朝廷的地位了。他们知道这个国相能先办事,然后再向皇帝或皇太后请示!这也恐怕是古今中外没有第二个国相能做到的。

为此,日本人为李鸿章准备了条件极好的行馆,准备以“上宾之礼”款待李鸿章,可李鸿章十分痛恨日本人。自签订《马关条约》后,他就发誓此生不再履日之地。

俾斯麦名言篇4

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都需要有耐心,这和钓鱼的道理有点相似。钓鱼的基本要领,可通过其"三部曲"做简单介绍:①做饵与下钩:单从鱼饵的选择或制作而言,需要极强的判断力:如要钓的鱼爱吃什么食(即要针对的人用什么能够激起其欲望):即鱼饵是否更能奏效等等。下约要找对合适的"鱼塘"(即场合)及合宜的计机。②守竿:此阶段第一要有耐心,为人不可急功近利得"一下钓就想见到鱼"。第二要冷静,给"鱼"一点点"甜头"还不足以使其上当,也许对方是在试探是否安全。③收钩:这是最危险的时刻,到嘴边的肉却没吃到的事情大都在这个时候。此时务必要深藏不露,一旦稍露狰容或过于急促,便会功亏一篑。老于世故者,定会随机收放,张驰相宜,吊足对方胃口,让钩进嘴更深,钓得更牢。除基本要领外还应注意把钓到的小鱼喂大、线放长些等钓鱼术的策略,亦即不可忽视平时对于朋友同事等身边的感情投资。1.放长线,钓大鱼唐代京城中有位窦公,聪明伶俐,极善理财,但他却财力绵薄,难以施展赚钱本领。没有办法,他先从小处赚起。他在京城中四处逛荡,寻求赚钱门路。某日来到郊外,却见青山绿水,风景极美,有一座大宅院,房屋严整。一打听,原来是一权要官宦的外宅。他来到宅院后花园墙外。但见一水塘,塘水清澈,直通小河,有水进,有水出,但因无人管理,显得有点零乱肮脏。窦公心想:生财路来了。水塘主人觉得那是块不中用的困地,就以很低的价钱卖给了他。窦公买到水塘,又凑借了些钱,请人把水塘砌成石岸,疏通了进出水道,种上莲藕,放养上金鱼,围上篱笆,种上玫瑰。第二年春,那名权要宦官休假在家,逛后花园时闻到花香,到花园后一看,直馋得他流口水。窦公知道鱼儿上钩了,立即将此地奉送。这样一来,两人成了朋友。一天,窦公装作无意地谈起想到江南走走,宦官忙说:"我给您写上几封信,让地方官吏多加照应。"窦公带了这几封信,往来于几个州县,贱买贵卖,又有官府撑腰,不几年便赚了大钱。而后又回到京师。他久已看中了皇宫东南处一大片低洼地。那里因地势低洼,地价并不贵。窦公买到手之后,雇人从邻近高地取土填平,然后在上面建造馆驿,专门接待外国商人,并极力模仿不同国度的不同房舍形式和招待方式。所以一经建成,便顾客盈门,连那些遣唐使们也乐意来往。同时又辟出一条街来,多建妓馆、赌场甚至杂耍场,把这条街建成"长安第一游乐街",日夜游人暴满。不出几年,窦公挣的钱数也数不清,成了海内首富。窦公为了钓到宦官不惜血本作钓饵,又耐性极好,鱼儿上了钩竟然浑不知觉。他的这种技巧乃"放长线,钓大鱼"。善于放长线、钓大鱼的人,看到大鱼上钩之后,总是不急着收钱扬竿,把鱼甩到岸上。他会按捺下心头的喜悦,不慌不忙地收几下线,慢慢把鱼拉近岸边;一旦大鱼挣扎,便又放松钓线,让鱼游窜几下,再又慢慢收钓。如此一收一驰,待到大鱼精疲力尽,无力挣扎,才将它拉近岸边,用提网兜拽上岸。人情操纵也是一样,如果追得太紧,别人反而会一口回绝你的请求,只有耐心等待,才会有成功的喜讯来临。据说,某中小企业的董事长的交际手腕高人一筹。他长期承包那些大电器公司的工程,对这些公司的重要人物常施以小恩小惠,这位董事长的交际方式的不同之处是:不仅奉承公司要人,对年轻的职员也殷勤款待。谁都知道,这位董事长并非无的放矢。事前,他总是想方设法将电器公司内各员工的学历、人际关系、工作能力和业绩,作一次全面的调查和了解,认为这个人大有可为,以后会成为该公司的要员时,不管他有多年轻,都尽心款待,这位董事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日后获得更多的利益作准备。他明白,十个欠他人情债的人当中有九个会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他现在做的亏本生意,日后会利滚利地收回。所以,当自己所看中的某位年轻职员晋升为科长时,他会立即跑去庆祝,赠送礼物。年轻的科长,自然倍加感动,无形之中产生了感恩图报的意识。董事长却说:"我们企业公司有今日,完全是靠贵公司的抬举,因此,我向你这位优秀的职员表示谢意,也是应该的。"这样,当有朝一日这些职员晋升至处长、经理等要职时,还记着这位董事长的恩惠。因此在生意竞争十分激烈的时期,许多承包商倒闭的倒闭了,破产的破产了,而这位董事长的公司却仍旧生意兴隆,其原因是由于他平常关系投资多的结果。总观这位董事长的放长线手腕,确有他"老姜"的"辣味"。这也揭示求人交友要有长远眼光,要注意有目标的长期感情投资。同时,放长城钓大鱼,还必须慧眼识英雄,才不至于将心血冤枉花在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庸才身上,日后收不回老本。2.钓到的鱼也要喂食俗话说:"钓到的鱼不用再喂食",这道出了很多人的心态。他们人际交往非常急功近利。这种短视完全违背了钓大鱼的原则,试想:一条小鱼你连鱼食都不去喂,怎么会长成一条大鱼呢!有位刚去美国的朋友来信说:"我们在那儿,没有什么社交生活,我们难得去看看朋友,这当然是因为我们初到异境,认识的朋友不多,但后来我听说,其他的人也一样……"我们不能利用假期去探望朋友,因为一到假期,谁都不在家,除非朋友患病在床……"但我们常常和朋友通电话,这是我们唯一可以列入应酬朋友的方法,我们无事也打电话的,哪怕是寒喧几句,或者讲些无关紧要的事。"但一有事情,我们会立刻聚在一起的,比方上星期鲍比(他的儿子)患肚子痛,我急忙起来打电话给友人江医生想办法,他马上驾汽车从20里外赶到,初步诊断,认定他患了盲肠炎,就用他的车子送鲍比进医院施手术……"看了这封信,给人的最大的感想是,他懂得无事之时打电话找朋友,所以一有事时,朋友马上就来帮忙。有事之时找朋友,人皆有之,无事之时找朋友,你可会有过?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当你发生了一种困难,你认为某人可以帮你解决,你本想马上找他,但你后来想一想,过去有许多时候,本来应该去看他的,结果你都没有去,现在有求于人就去找他,会不会太唐突了?在这种情形之下,你不免有些后悔"闲时不烧香"了。法国有一本名叫〈政治家必备〉的书。书中教导那些有心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人,必须起码搜集对个将来最有可能做总理的人的资料,并把它背得烂熟,然后有规律地,按时去拜访这些人,和他们保持较好的关系,这样,当这些人之中的任何一个当起总理来,自然就容易记起你来,大有可能请你担任一个部长的职位了。这种手法看起来不大高明,但是非常合乎现实。一本政治家的回忆录中提到:一位被委任组阁的人受命伊始,心情很是焦虑。因为一个政府的内阁起码有七八名阁员(部长级),如何去物色这么多的人去适合自己?这的确是一件难事,因为被选的人除了有适当的才能、经验之外,最要紧的一点,就是"和自己有些交情"。要和别人有交情才容易得人赏识,不然的话,任你有登天本事,别人也不知道呢。现代人生活忙忙碌碌,没有时间进行过多的应酬,日子一长,许多原本牢靠的关系就会变得松懈,朋友之间逐渐互相淡漠。这是很可惜的。万望大家珍惜人与人之间宝贵的缘份,即使再忙,也别忘了沟通感情。中国人讽刺临事用人,最简练的话语"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有事有人,无事无人"。这是十足的目光短浅,俗话说得好:"平时多烧香,急时有人帮","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伞"。真正善于求人的人都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早作准备,未雨绸缎,这样在急时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帮助。款待或送礼物给那些对你来说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怎么款待,怎么个送礼,什么时候款待,或什么时候送去,这里面很有学问。在别人给你帮过忙之后,再将礼物送去,对方一定认为你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如果从朱拜托人家帮忙,并将礼物煞有介事地送去,受礼者的想法就会大不一样。送礼结才上任的总经理与送礼给即将调离的总经理,所取得的效果也有显著的差异。送礼给原为自己上司,但即将调到其他部门担任其他职务的人,将使对方非常感激。有一位朋友曾提任某公司总经理,每年年底,礼物、贺卡就象雪片一般飞来。可是一当他退职离休之后,所收的礼物只有一两件,贺年卡一张也没有收到。以往访客往来不绝,而这年却寥寥无几,正在他心清寂寞的时候,以前的一位下属带着礼物来看他,在他任职期间,并不很重视这位职员,可是来拜访的竟是这个人,不觉使他感动得热泪盈眶。过了二三年后,这位朋友被原来公司聘为顾问,当然很自然地就重用提拔这位职员。因为他能在没有利益关系的情况下,登门拜访,因此,在他心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同时更让他产生了"有朝一日,一旦有了机会,我一定得好好回报他"的想法。总之,人是有情之灵物,人人都难逃脱一个"情"字。人际交往中,多注意对周围的朋友同事做点感情投资是值得的。说世俗一些,你现在钓不到大鱼,就应该对身边的小鱼来一个"全面撒网,重点培养",为自己创造一个日后发展的人缘基础。如果总是抱着"钓到的鱼不用喂食"的平庸态度,很可能落个众叛亲离,大鱼钓不到,小鱼苗也都让你饿死了。3.保持鱼对鱼饵的"胃口"蜚声世界的英国硬壳虫乐队在其早期久久打不开局面,除在利物浦地区有点儿影响外,他们的唱片一直挤不进全国畅销唱片的目录,人们养成已久的欣赏习惯顽固地排斥着这种反传统的新玩艺儿。&

nbsp;乐队的经纪人艾泼斯坦独具慧眼,看到了该队的潜力,决意改变这种萧条的状况。他把一批代理人派往各个编制唱片目录的城市。这些人到了各个城市之后,在规定的同一时间里到处购买硬壳虫乐队的唱片,并故意到已售缺的商店三番五次地催问下一批唱片的到货时间,同时还向电视台询问购买该唱片邮购商店的地址。大量从各地收购来的唱片,又经艾泼斯坦自己的唱片商店再转手批发和零售出去,从而伪造出硬壳虫乐队唱片十分走俏的"繁荣"假象,经过这样几个月的来回循环折腾,硬壳虫乐队的声望轰地一下子上去了,这种音乐变成了英国的流行乐。不仅如此,硬壳虫效还越出英国国界,飘洋过海,迅速传到了许多国家,成了一种世界性的流行音乐,影响了一代人,甚至使英国在数年之内能借此平衡国际财政收支。流行是大众的趋向性思维和行为。思维可以是不自觉形成的,也可以是人为有意制造的,甚至可以是蓄意伪造出来的。硬壳虫乐队开始的名声大噪就是伪造的结果。在商业活动中,流行尤其重要,流行商品就意味着大批量的生产,广阔的市场和高额利润,因此,为了广开销路,在产品的流行上作些文章是值得的。只要让人们的胃口感觉到饿,他们的欲望便会被勾起来,争先恐后地到处找吃的。这种"吊胃口"的技巧,关键在于不让对方感到满足,使其欲罢不能。切记下钩要慢,收钩要缓,鱼饵更不能让鱼儿吃够吞饱。这一心理规则能够给人以下启示,要想达到自己的目标,就必须刺激起对方的欲望,暗示只要能办成事,好事就在后头,并不时地给些甜头,让他相信你所说的并非是一句空口大话,于是在不断的刺激下,他的欲望也就被挑了起来,这时就是你牵着他鼻子走的时候了。拿谈判作例,真正的谈判高手必须具备以下"三要领"方可成功:①反应敏捷,把握时机。谈判的时候,要随时保持警觉性,认识各种不同的时机:该认真或冷淡的时候,该坦谈或神秘的时候,该说话或保持静默的时候,该让步或坚定的时候,该细心观察和态度和缓的时候,该给予或索取的时候,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注意到各种稍纵即逝的时机。②像猎人般地深藏不露。面对谈判的对手时,切不可直率地表露出自己的愿望或动机。谈判者要很有前心地保持着若即若离的态度,让对方感到焦虑不安,不知道交易能否顺利完成。③像悬念老手般的善于吊胃口。人们总是珍惜难于得到的东西。买主不会欣赏容易得到的成功,所以假如你真的想让对方快乐,就让他们去努力争取每样能得到的东西。除了不要太快便让步以外,也不要太快便提供给对方额外的服务——允诺快速的送货、由乙方负责运费、遵照对方的规格要求提供有利的条件或者降低价格。即使要作这些让步,也不能作得太快。千万不要轻易让步而令对方从容取胜。4.有志者事竟成请看下面一则故事:你知道墨西哥式的披肩吗?就是用整块有挖个洞做成的毛织毯。告诉你我在什么情况下买下这个披肩,自小我就没对披肩产生过兴趣,想都没想过,小时候如此,长大以后还是如此,即使在墨西哥时也没想过我会买个墨西哥式的披肩。七年前我和太太在墨西哥度假,一次,我在街头闲逛。在前方有个当地的小贩沿街叫卖着:"一千二百个比索(比索是墨西哥货币单位)。"不理睬,继续我的脚步,"好啦,"小贩道:"大减价,一千块……八百块比索好了。"这时,我才第一次开口对他说话。"朋友,我实在感谢你的好意,也很敬佩你锲而不舍的精神,但是我丝毫没有兴趣,请你找别人好吗?"我甚至用墨西哥话问他:"你懂我的意思吗?"再一次,我转身离去,但他的脚步声还是在我耳旁响起:"八百比索"。好像我俩是被链子锁在一块儿。不耐烦一再地被骚扰,我开始跑步,但是卖披肩的小贩却与我保持同步速度,而他的要价已经下跌到六百块比索了。因为遇上红灯,我们必须在街口停下,而他仍然继续自言自语:"六百块,六百块就好……五百,五百块比索……好啦,好啦,四百块比索。"当绿灯亮起,我已快速通过马路,希望能摆脱他的纠缠。在我想转头察看之前,耳边又听到他踏拉的脚步声以及叫卖的声音:"先生,先生,四百块比索。"我感到浑身燥热,汗流浃背,又累又喝。对他的腔调感到厌烦无比。我转身面对着他,咬牙切齿地道:"混蛋,我告诉你我不买你的东西,别再跟着我!"从我的态度及语气来看,似乎了解了我的意思。"好吧,算你赢了。"他回答:"只卖你两百块比索。""让我看看你的披肩。"我为什么要看看披肩?我需要披肩吗?我想要个披肩吗?不,我不认为——抑或我改变了主意。回到旅馆,太太正躺在床上阅读杂志。我得意地说:"一位当地的谈判家要价一千两百块比索,但是一位国际性的交涉商——和你一起度假的人——只用了一百七十比索就完成了交易。"她轻蔑地说:"嘿,真有意思,我买了件和你相同的披肩,只要一百五十比索,就挂在柜子里。"你看小贩多么高明:价格一共降了七次,始终在"吊胃口"而他的耐心正是所有钓鱼能手最为珍贵的品质。5。钓鱼的基本常识:见饵不见钩从17.18世纪以来,德意志就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封建割据局面。大大小小的邦国各自为政,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到19世纪前半期,普鲁士已发展成为各邦中力量最强的一个王国,俾斯麦上台后,决心担当起统一德意志的任务。俾斯麦看到,当时,国际形势对普鲁土十分有利: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力量遭到削弱尚未恢复元气,而普鲁土的对头奥地利由于在这次战争中没有支持俄国,相反和英法缔结同盟,致使战后奥、俄两国关系不和,在巴尔干的矛盾加剧,因此奥地利这时不可能指望得到俄国的帮助。法国当时较为强大,而英国深怕拿破仑独霸欧洲,于是便支持普鲁土,牵制法国。法国拿破仑则希望普奥之间互相交战,准备在两败俱伤后坐收渔利。俾斯麦认清了这种形势,决定利用欧洲强国之间矛盾的加剧,施展外交手腕,孤立敌人,逐步各个击破。奥地利也是德意志各邦中力量很强的一个,明里暗里和普鲁土争夺统一的领导权,要实现统一,第一步就是要清除奥地利这个障碍。俾斯麦为孤立奥地利,使出一个高超的外交手腕,就是首先联合奥地利。1863年末,丹麦部队开进了德意志邦联成员国荷尔斯泰因公国和北部的石勒苏益格公国。俾斯麦以此为借口,拉拢奥地利作为同盟,一方面利用其力量对丹麦作战;另一方面又可以排除普鲁士的后顾之忧。奥地利则想利用这个机会共同宰割荷尔斯泰因公国,防止普鲁士独吞,因而欣然同意出兵。战争胜利后,普鲁士占领了石勒苏益格,把荷尔斯泰因大方地送给奥地利,奥地利人欣然受之,却没有想到这正是神斯麦抛出的钓饵。俾斯麦在这一个"免费馅饼"的钓饵下,竞巧妙地布下了二只鱼钩,奥地利却未发觉:首先,联合奥地利是为了进一步孤立奥地利,一旦普鲁士转而对奥地利作战,丹麦就不会出兵援助奥地利,普鲁士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其次,在丹麦战场下,俾斯麦摸清了奥地利军队的底细,从而为对奥作战时战胜对方打下基础。第三,把荷尔斯泰因分给奥地利,是为了制造对奥战争的借口,因为荷尔斯泰因从来就不属于奥地利,也不和奥地利接界,名义上划给奥地利,其实奥地利很难有效地对该地加以统治。俾斯麦特别善于借别国的领土做鱼饵,吊起他国的胃口,许诺甜头给对他有用的国家。和丹麦的战争刚刚结束,俾斯麦立即策划对奥地利作战,除了军事上做好周密的准备外,外交上也作了相应的准备,关键一点是要争取法国在战争中保持中立。为此,俾斯麦又使用"惜花献佛"的外交手段,反复向法国暗示,在这次战争结束后,普鲁士将同意在欧洲划一定的领土给法国做为"赔偿"。法国本想看普奥两国鹬蚌相争的好戏,戏还本演,战利品就送上门来,当然乐得保持中立。稳住了法国后,俾斯麦又和奥地利的仇家意大利结成了攻守同盟,准备一南一北夹击奥地利。上述战争准备工作就绪以后,俾斯麦便把荷尔斯泰因的问题提出来当作战争的借口。1866年6月初,普鲁士提出,奥地利管辖的荷尔斯泰因议会单方面讨论这一地区未来的地位问题,破坏了普奥之间原有的协议。6月8日,俾斯麦下令派兵进入荷尔斯泰因。奥地利当然不能容忍,便于6月17日对普鲁士宣战。俾斯麦等的就是这一天,立即同意大利一起宣布对奥作战。由上可见,用借来的钓饵引鱼上钩,往往能使其见饵不见钩,因为除了人爱占便宜的因素外,人们对于分而食之、瓜分肥肉有着特别高的兴致。如此这般的心理,正是他们自投罗网而趋之若鹜的原因。东汉恒帝时,"十常传"之一的宦官张让因帮助桓帝夺权有功,被封为侯爵,把持朝政,一手遮天。提拔升迁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因此,巴结他的人挤破门,那些想拿钱买官的人都千方百计接近他,以求速升。这时,有位富商叫孟估,贩运来到京师,了解到这一情况,心中有了生财

之道。他先打听情况,知道张让因在宫中侍候皇上,所以家中有一管家主持日常事务,有人求见张让,都由他事先安排。孟伦便在这位管家身上做起了文章,打听好他天天去哪家酒馆,自己早在那里等着,伺机接近。也巧,这天管家吃完了酒,却忘了带银子。酒家因是熟人,说下次带来。这时,孟忙赶忙上前,代管家付了帐。管家感激,二人攀谈起来,商人的油嘴和头脑谁比得上,不长时间便把管家"降住",引益论为知己。鱼儿上钩,孟伦加紧使劲儿,在这位管家身上花了不少银钱,最后竟使得这位惯于"吃黑"的老手也有点过意不去,问孟伦有什么要求。孟伦见问,心中大喜,但不露声色,忙说没有什么要求,只是交个朋友。最后管家一再说要效力,孟伦说:"别无所求,若您不为难的话,只希望当众对我一拜。"管家本是奴才,拜人惯了,这有何难,当即满口答应。孟伦此钓只是为了借鱼饵而已,真正的钓鱼好戏即刻上演了。第二天,孟论来到张让府前,那些盼望升迁的权势小人早已挤满了胡同,等候管家开门安排。日头老高了,管家才在小奴才的陪伴下开门见客,众人一下拥上前去。管家在门价上见孟信站在人后,不食前言,率领众奴才拨开众人,倒头便向盘信拜去,把孟佬客客气气地迎进府中。直把那班等候的人惊在那里,心想这位鼻孔朝天的管家对这位益论如此客气,那盘论与张让肯定不是一般关系。所以,那些找管家排不上号的人便转来找益健走门子,送来许多财富。孟论一概应允,不出十天,便收下数万钱财。孟伦瞅个黑夜,裹卷而去,到外地贩卖去了。..与有用处人套牢关系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俾斯麦名言篇5

青春是不耐久藏的东西。——莎士比亚;

对于不屈不挠的人来说,没有失败这回事。——俾斯麦;

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伽利略;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许名奎;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留传。

俾斯麦名言篇6

尽管以佩里·安德森为代表的左派人士提醒人们:现代政治扎根在16、17世纪宗教战争的年代,并警告人们不要遗忘政治是弱化的宗教这一事实,但是现代政治最无可怀疑的基础事实和伦理诉求依然是失败主义的诉求,以及这种诉求所造成的胆怯和怀疑。和早期的政治信仰不一样,今日的政治已经放弃了提出一套完整的社会拯救方案,更确切地说,今日的政治拒绝做出热情的保证,甚至拒绝了热情。现代政治既丧失了新教传统中蒙受上帝恩宠的光辉前景,也丧失了启蒙时期孟德斯鸠所赋予的尊严感和荣誉感,同时也不再奠基于19世纪“社会和文化无止境的进步”这一信念之上,公共生活因此就完全失去了统一性、稳定以及自信的根源。

在此种情形之下,往日里寓居政治当中的荣誉之神也在走出坟墓之后瓦解了其人格化形象,消散在私人化的神秘体验和多少有点虚伪的心理空间当中。政治史学还可以继续书写下去,但除了纯粹外在的事实揭露和坊间传诵的因果分析之外,一度充斥着荣誉感的政治人物的内心世界却不再有关注的价值。毫无疑问,政治荣誉感的主体内容蕴涵在政治人物精神动力的隐秘来源及其严厉的自我理解当中,在距离我们最近的林肯和丘吉尔身上,政治人物的这种由荣誉感加以引导的自我理解,依然以其无可比拟的严厉形式保存在我们的记忆当中;如今政治生活中的这种“个体性的深渊”当然没有全然沦丧,不过即便硕果仅存者也完全蜕化为形式主义民主社会中自欺欺人的领袖心理学。

政治荣誉感一度作为政治人物的一般性行动原则穿插在具有统一性的政治生活当中,它涵括了公共生活的几乎所有德性,这曾经是马基雅维利和孟德斯鸠全面揭示过的。正是荣誉感激发并塑造了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共和国的各个阶层和团体的政治斗争,也在17世纪的伟大内战之后,激发并塑造了辉格党和托利党这种成熟且稳定的政治共同体;毫无疑问,在大革命时期,推动国民议会在内外战争的艰苦环境中寻求法兰西统一性的精神动力也正是荣誉感。所有这些政治共同体实际上在各自的时代都扮演了一种类似圣殿骑士团那样的准宗教组织角色,为各自的理想与现实兼具的政治目标进行入世的斗争,荣誉感赋予他们一种强烈的新教成分,尽管这种成分更多地体现为团体成员个人的内在意识和自我训练,如同弥尔顿所揭示的那样,很少寻求公共认可;不过也正是这一点使他们成为在某种意义上同他人分开的群体,强烈而自足的内在荣誉感使得他们生活在这个他们并无意归属的世界当中,将自身的政治生涯视为背离世界的一段旅程,如同班杨在《天路历程》中精确刻画的那样。荣誉感使这些团体的政治人物最终取得领袖位置,但和现代法治国形态下的政党政治和官僚政治不同,他们并不是作为行政长官取得领袖地位,也不是靠选举,相反,在荣誉感的驱使之下,他们往往更善于在经历牺牲和痛苦之后,或主动或被迫地去领悟或者理解“历史意义”。

然而,碎片化是当今政治生活的特性,而且也作为现代政治生活的本质特性和一项无可更改的铁的事实,达到了无可比拟的空前程度,观念上的政治效忠对象已经分化、碎裂,而且极不稳定,现实的政治承诺无论饰以何等的激情和决断力,也只能说是一种手段,是暂时性的权宜之计;实际上自法国革命之后,所有的政治派系和拥有成熟建制的政党,往往都扎根在地方、种族、具体而实际的经济利益集团以及工商业和农业的部门主义当中;在政党改组时期会有“闪光”时刻显现,比如人们常常会怀念格莱斯顿重组自由党的年代,西奥多·罗斯福的“魅力竞选”,甚至怀念拿破仑三世的全民公决年代,不过这一切已经在人们的记忆中日趋遥远;今日政治议题和社会政策议题都表现出广泛的弥散性质,选票往往围绕具体的、片段性的政策展开,而绝少像往日里那样,围绕一个激进的或者保守的国家展开;当今政治生活中的选民只能要么靠自己,要么在竞选攻势中缴械投降,这给派系阴谋和伪造的公共舆论提供了太多的运作空间,这一切都从根本上断绝19世纪的那种荣誉型政党以及魅力型政党领袖的进展之路;政党不再是沃拉斯所说的那种“值得热爱和信赖的东西,并且在连续的选举中可以被视为与以前那个被热爱和信赖的同一个东西”。不需要半代人的时间,甚至短短几年间,政党就如同变色龙一样,随意改变;实质已经面目全非,唯有外在的组织形式尚能辨识,并阻止人们探究实质的目光。以最为成熟的美国政党为例,在危机年代,人们并不难看清楚:一个政党的实质就在于它的领袖和纲领,此外也延伸到它的成员和积极分子。为此,经历过内战的老派人士常常抱怨被陌生力量接管了,希望复兴“真正的”政党,就如同宗教战争时期人们呼吁“真正的”基督教那样。由此便不难理解英格兰政党史上的“寡头辉格党”和“激进辉格党”之争、自由党与辉格党之争以及托利党向保守党的转化;不难理解美国自内战年代所形成的进步主义政党联盟为何在黑人投票权问题上导致瓦解。无论如何,今日的政党已经不再是昔日的政治教堂,而只是等待选票殖民而且随时可以殖民的街市。这就像一位政治领袖人物在谈到自由党的没落时所说的:信徒们都是实利主义者,他们混杂在一起,各自都有私下的想法,崇拜各自的利益神话。此种局面之下,如果说右翼政党已经成了分肥制的利益博览会,那么左翼政党则不过是现实主义政客们凭借口号进行争权夺利的斗兽场。正如塞缪尔所说:“从意识形态来说,政党日渐呈现为一种混合物,不再对应于任何具有明确信仰体系和思想的选民。每个政党的纲领都由片段构成,它们之间存在大量相通之处。那些如今被视为社会主义的东西,……通常只是改头换面的自由主义进步运动罢了。同样,当代的保守主义也倾向于成为激进个人主义与更为传统的托利党教条的杂乱混合物。在为其非集权化而受到喝彩的政治谱系中,国家主义是被断然拒绝的。所有的政党都采用现代化的语言。多元主义成了普遍价值,不管那个美好社会是什么样的,它都会允许人们走自己的路,允许人们称为各自的自我。”

二、现实政治与荣誉原则的纠葛

不过,碎片化并没有从根本上伤害到政体的民主性质,相反,碎片化也正是大众民主社会的本质命题之一,正如韦伯所剖析的那样,一个成熟的政党必须学会为选票而生,而非为观念方面的“感悟”而战斗。戴雪也同样指出,这正是一个民主体制下的议会政党的成熟标志。政党在经历碎片化和官僚化的同时,也成功融入市民社会的多元空间,并以兼具迎合和领导的态势开始吸纳从市民社会当中生发而来的社会议题以及社会运动,最终实现了社会议题和社会运动的非政治化。实际上,自1789年以来,历次规模大小不等的社会运动随着市民社会的成长和成熟,民族国家管理和控制手段的趋于灵活、温和、多样化和文明化,最终导致了所有这一系列社会运动———从1814年欧洲保守主义的剧烈回潮,到1830和1848年代之间的社会动荡,到英国的运动,到19世纪70年代的那段“美好时光”,再到更为今天人们所熟悉的女权运动、环保运动等等,其本身也趋于温和和文明化,并日益以可能实现的有限目标为己任,而不再像往日那样以某种不切实际的乌托邦理念以及凭借这些理念所激发的激情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时光的流转使得历次社会运动的精英和领袖人物不再以精英和领袖人物的自我意识自居,确切地说,他们不再借助运动来增长野心、寻求荣誉,如果他们在运动中能够获得某种出人意料的“内在生命”的话,他们也并不理解这种内在生命。莎士比亚的一句格言或许是对此种失败主义哲学的最佳概括:人们讨厌那些能获得“高远荣耀”,却无能治疗“当下伤痛”的人。正是此种历史境遇导致了杰斐逊在生前最后一封信中谈道“我们被单独留在了新一代人当中,他们不了解我们,我们也不了解他们”。面对此种局面,政治性的个人只能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面前,成为孤独的个人,在这样的局面中,政治仅仅是个人的,甚至像在杰斐逊和罗伯斯庇尔的情况中所表明的那样,政治往往在日趋文明化的社会运动中,淡入存在主义的日常体验当中。

然而,指望所有的社会运动都将仅仅发生在人们所暗自期望的“文明空间”当中,这是对历史的最大亵渎;不妨冷静地想一想:难道运动中的偏激、贫困和暴力就一点正面的价值都没有吗?荣誉和野心对于文明社会不是什么好事情,但是,假如为了正义的目标,仅仅凭借善良而没有经验的人们去挣扎和奋斗,结果除了欺骗之外又能是什么呢?最重要的问题在于:所谓的文明社会以及此种社会中的种种运动难道就没有可能仅仅是体现出宏大问题的失落吗?而我们的现实生活若离开这些宏大问题,将会丧失怎样的意义?如此鸡零狗碎的种种运动也许并不代表社会的活力,而是恰恰相反,它们通常是社会“神经衰弱症”的不二征兆。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有充分理由发现我们这个时代和希腊晚期的公共生活存在某种相似之处,正如吉尔伯特·默里爵士在刻画希腊宗教生活碎片化阶段时的著名论断呈现的那样:这是一个以意识到多种失败为基础的时期,这个时期既带着惯常的、缺乏自我意识的病态,又带着那种往往伴随着病态的精神亢奋;在这一时代,人类自身的统治最终证明了在争取美好生活方面遭遇着决定性失败,在这一失败面前,社会运动者们所进行的长期努力似乎仅仅使他们企图传播的那些可怜的理想变得更加愚蠢,更加自欺欺人。

美国在经历内战之后,“自由”观念便开始脱离其《独立宣言》的自然法基础和观念上的新教基础,转变成彻底的世俗观念,此一观念的全部现实基础就是美国上层社会各个既得利益集团之间的连横合纵,以及下层社会力量依据激进的民权原则所发起的抗争;美国正式建立司法集中的体制以应对诸多现实问题,内战之后的很多具体现实问题实际上都有可能造成进一步的宪法解释危机,但严厉的司法集中体制所带来的权威和力量足以引导美国渡过危难,毫无疑问,这一时期的美国在迎来迅猛经济增长和巨大繁荣的同时,也迎来了决绝的政治现实主义时代。在罗斯福新政之后,自由主义的改革能量也彻底消散,自由派由此蜕变为保守派中纯粹注重经济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分支,这一分支对民族国家所抱的看法也因理想成为泡影而转变为彻底的功利主义和政治现实主义。但对作为整体的保守派来说,冷战的结束并没有带来类似19世纪末爱德华七世时期那样的“快乐时光”;自由市场既已赢得普遍胜利和公认,保守派才意识到这样的社会并非他们往昔极力赞美的社会;市场非但未能推出一批敢作敢为的、拥有熊彼特所言的“创造性破坏”禀赋的企业家,相反,它培养的是阶级鸿沟、好逸恶劳的享乐,福利国家运动瓦解之后本来得到预期的创业热忱和精神并没有发扬起来,而是窒息而死。

此种情形,不免使保守派回忆起独立革命和内战的时代,正如同托克维尔回忆1789年以及拿破仑时代那样。尽管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回归那样的时代实在是不可能了,但是他们置身其中的那种秘密的语言风格则热情洋溢,灌注着个人的崇高感和民族的荣誉感。此一时代的政治完全式微,降格为琐屑的阴谋诡计和无原则的妥协,甚至“权力政治”也成了遥远的理想。托克维尔无法认同法国议会中阶级性的物质主义话语,更无法认同阶级本身,相对而言,他更认同法国政治能够围绕激进国家这一观念展开;法国的政党派系及其特性无疑都扎根在缓慢的工商业发展进程当中,同时也扎根于借助大革命而牢牢把握自身权利的农业阶层的利益诉求当中,但托克维尔对此视而不见,他更愿意法国的政党都是针对政治而生的。不过在另一方面,托克维尔也无法认同保皇派和波拿巴派虚伪的保守主义诉求和国家精英诉求,毫无疑问,大众民主是历史大势所在。这一切都导致了托克维尔无法在内部政治当中获取民主政治的身份界定,他清楚意识到,纯粹秩序诉求的中间派联合体制因表现出高度的不稳定性,使得共和派政权只能呈现为党派内部的民主,这样的民主形态在面对教权主义、专制主义和军队派系的挑战时,往往是岌岌可危的。因此,古老的法兰西荣誉原则在这一时代既是一个观念问题、文化问题,更是一个极具现实关切的问题;在法兰西的帝国扩张和征服中,托克维尔看到了比党派民主更具前途的东西,阿尔及尔的海外行动对法国内部政治的重建具有高度关联性,而这一重建必须经由传统的荣誉原则作为引导。穆勒在谈到这件事情时,不缺乏同情,毕竟英国已经获取了一个牢固且繁荣的帝国,但他也指出了单纯的荣誉原则可能引发的复杂结果:“托克维尔认为,法国人被我们的政府如此严重地轻视,以致法国公共人物若不表露出受伤的情感,就会降低民族自豪感,而且他认为这种民族自豪感目前几乎是唯一仍有力量的高尚情感。这样想确实很有道理,但它没有证明且难以宽恕旧的民族仇恨的复苏,更无法支持好战的表现和准备工作。”穆勒显然没有认识到荣誉原则对于法国内部政治重建的分量所在,托克维尔为此致信穆勒:“附和那些大声嚷嚷、不计代价要求和平的人会更危险,这不是因为和平损害了国家安全,而是因为反对如我们这般组织起来的民族的最大祸害,就是逐渐软化的民德、理念的屈节、品位的平庸。”

以孔斯当为代表的“空论派”自由主义者们普遍坚持反帝国态度,在这个问题上,他们显然较之托克维尔更具备不为虚幻所动的现实眼光,这种眼光足以使他们意识到公众舆论在海外投机集团利益观点操纵下会扭曲到怎样的程度,他们毫不留情地指出:“(帝国论者)已经把那些往往容易被说服的为数众多的两个阶级争取过来,这些人分别是:在一种观点满足其自豪感而未伤害其利益观点时,对该观点表示完全信服的人;以及那些发现自身在法国感到不安,而在美好的诺言和谎言中,看到自己苦难的终结和辉煌未来的人。”不过,托克维尔更为深刻地意识到法国议会自由体制面临着至深的认同危机,他对身边政客们的平庸感到悲悯,为此,他在通信中写道:“我常常在想,我们国家留下的最好的东西就是民族自豪感,一种往往天真的、自负的骄傲,尽管有种种荒谬和缺陷,它却依然是我们拥有的最伟大的情感和将这个国家维系在一起的最大纽带。”在“空论派”满足于因政治稳定而带来的现实收获时,托克维尔深知一个自由民主政体的产生和维持单凭民主进程本身是很难实现的,因为无论是议会派的民主自身,还是这种民主所处的历史境遇都会提出一些重大问题,而议会民主不具备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和条件。1789年之后,法国政治实际上经历了很多可以改变民主命运的关键时刻,但是在这些时刻,议会政客们都未能采取重大行动,尤其是在1848年的时候,绝大多数人甚至都没有作好行动的准备,“只有拉马丁,似乎既有立场,也有能力去采取行动”。究其原因,托克维尔指出,不稳定和碎片化的代议制政府是根源所在,这种政府形式培养了一批因缺乏政治想象力而丧失品位的政客,致命的病源就在于这种治理形式所培育并加以迎合的现实主义风格。在给穆勒的信中,托克维尔写道:“亲爱的穆勒,我无需要向你说明,道德观念的逐渐弱化、思想的堕落、品位的平庸,是威胁像我们这样被组织起来的民族的最大疾患;那是未来存在巨大危险的地方。人们不能让一个像我国这样以民主制度构建的国家,一个种族的天然恶习不幸地与社会国家的天然恶习同时存在的国家,轻易地染上这样的习惯,即为了宁静而牺牲伟大,为了小事而牺牲大事;以下现象是不正常的:允许这样一个国家相信它在世界上的地位变小了,相信它正从祖先所处的地位上下降,相信它必须通过建设铁路并使每个人的个人幸福在和平(无论这种和平的条件是什么)中增强并安慰自己。那些行进在这个国家前列的人,如果不想让法国的道德观念水平降到很低的话,就有必要经常保持一种自豪的态度。”很显然,托克维尔比任何人都更清醒地认识到,人民当中涌动着对平等的永不满足的渴求,这种渴求并非“空论派”眼中的乌托邦诉求,也并非某种不切实际的自然法伦理要求,相反,这是切实的法兰西政治生活。1830年之后的历次内部斗争,都表明自由派议会政治既无法控制、也无法领导这种强有力的政治生活;法国政治在这样一个“贵族制已经逝去、民主制尚未成形”的时期,需要的是公共美德的引领,而这种公共美德就是国家和个人的政治荣誉感;即便这样的荣誉感势必会以进一步的繁荣乃至自由为代价,托克维尔也在所不惜;这是因为他很清楚政治生活中的多种益处根本无法获得完全的统一,即便取得某种协调性亦属难上加难,冲突和张力是政治的本质属性,法国现实主义政客和议会政治的平衡、妥协之道通常并非问题的解决之道,相反,这样的政治政策不过是议会自由派政治在面对无可避免的绝对冲突时,实施的精神隔离之法;这种自我逃避、自我辩护和自我欺骗的模式恰恰就是自由主义政治中广泛存在的弱点。这样的弱点在关键时刻往往成为致命的政治短板,要克服政治现实主义造成的这些弱点,就必须诉求国家和个人的政治荣誉感。在国家最易遭遇伤害的时候,荣誉必须取代议会政治和官僚政治主宰之下的平衡-妥协机制。

在同一历史时期,德意志政治抛弃了人文主义时代和浪漫主义时代对“天才”和“荣誉”观念的诉求,在经历了1848年的风浪之后,断然走向现实主义道路,以严酷的普鲁士官僚制为基础,为这种更趋极端的现实主义风格赋予了“神圣品质”。

人们即使在今天也很难理解,在光辉照人的德意志文化的璀璨星河中,为什么竟然会浮现出政治现实主义的大师俾斯麦,在战争的熔炉中锻造出一个帝国。梅内克在《人道理想与民族国家》一文中指出,自腓特烈大帝以来到1870年代,德意志,尤其是普鲁士的历史就是一部政治现实主义不断增长的历史,一部越来越能了解国家的真实本质的历史,在解放和改革年代,德意志的思想领导者无不陷入了种种过分理想化和半乌托邦式的幻想之中,这些幻想导致了德意志民族很少有机会得到国家利益原则的锤炼,这一切对一个严峻的世界是毫无用处的;正是由此,梅尼克将俾斯麦这样一个伟大的政治现实主义者同时也看做德意志政治思考的“解放者”。他说:“如果德意志机体要重新自然地运行,它就必须排除人文主义理想的毒素”,而俾斯麦正是进行这一净化工作的“医生”。也许梅内克并不准备公正对待1870年代之前的120年的德意志思想,但俾斯麦确如梅内克所评论的那样,更愿意与直接的现实以及活生生的历史建立牢不可破的联系,至于古典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德意志文化对他年轻时代所接受的教育来说,是一段颇值得重新评价和反省的往事。

沉溺于想象而不是面对事实,专注于内心的感觉而非外面世界对应的现实物体,无论是德意志古典主义还是浪漫主义,都并不认为描述和改造这个世界是自身的任务,而是尽情沉醉在那种非现实的“天才”和“艺术”观念当中。诸如红胡子大帝、尼伯龙根之歌、千年帝国之类的神话,它们讲述了那些困惑和痛苦的人们如何成为历史中邪恶力量的悲壮牺牲品,这一切都在德国人内心强化了“精神伤害”这一观念。这正是造成德国思想精英都对俾斯麦的成功耿耿于怀的原因,尼采不厌其烦地告诫德国民众,没有精神深度的强权政治会使人们变得麻木而残酷。这反过来反映了德国知识界的精英、文化和教育的护卫者在新帝国制度中的异常、紧张状态和失位感,在他们看来,俾斯麦的“现实政治”原则无异于明显带有嘲讽性质的挑战。毫无疑问,“铁血政策”同德意志文化之间的关系在帝国创立之时并没有得到解决,德意志心灵依然处在备受折磨的分裂和痛苦状态。“铁血政策”所取得的民族统一以及随之而来的“法治国”是19世纪下半叶的伟大成就;但是社会对政治的参与只实现了很可怜的一小部分,实际上这种参与的愿望也不像1848年之前那样强烈了。资产阶级大多数人在思想上是民族主义的和自由主义的,并同对帝国宪法具有强大操控权的普鲁士体制达成一种社会性的协议,共同采取措施防止因社会问题而带来的危险和不稳定因素。帝国就这样走向统一,并迅速地从表面上解决了正当性问题。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似乎有了长期保障。在挺过了1873年到1875年的经济大危机之后,工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工资收入稳定增加,社会保险也开始发挥作用,排除了社会问题所带来的威胁。耶林内克在1906年写道:“我们今天是一个丰衣足食的民族,埋头想一想那曾造成我们痛苦不堪的国家生活的重大问题,我们因此就会满足于以日常方式处理日常政治工作。”

然而,“文化斗争”的失败以及“党人”立法的双重失败证明了俾斯麦对权力和政治范围的理解过于狭隘,他对帝国社会实施的只是一种“消极的统一”,而绝非像德意志社团观念论者常常说起的“有机的统一”,在一个兼具半独裁和半自由化或者社会化的经济体制中,“消极的统一”或者韦伯所言的“消极政治”是无法维系普鲁士君主制在帝国宪法中所要求的权力地位的。正如迈克·曼所评论的那样:在俾斯麦因为过于蔑视议会而下台之后,“国家统治部分转移,部分有意识地修改相对成功的半独裁策略来联合劳工。这种策略转变比美国更偏离马歇尔的‘进化民权计划’,因为统治集权整个时期只部分地作出了民权和政治权利的让步,同时以社会权力的不完全让步来进行实验。劳工们则披着马克思产业主义的外衣,戴着政客的眼罩,什么贡献也不作”。最终,德国人不得不在“1914理想”的政治亢奋中跨越现实领域,突然跃进到纯粹“观念”领域的统一,并不得不在战争失败的屈辱和痛苦中,补上大众民主政治这一重大课程。俾斯麦会因这一切而遭受谴责吗?很显然,这一问题回答起来并不太容易。在韦伯对此一问题进行严肃反思之后不久,梅内克也因自己的普鲁士血统和渊源而感到极度的痛苦。他在老年时悲伤地承认,在普鲁士的特性中总是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向文明发展的倾向,另一种则相反。歌德和托马斯·曼笔下的浮士德仍然是德意志心灵的原型和痛苦、分裂的根源。很显然,“铁血政策”改变不了这一点,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俾斯麦的能力所及。

德意志历史中,关键性的大众力量的缺失延续到了俾斯麦的时代,尽管俾斯麦曾多次带有威胁性地说过“让阿克戎流动起来”的话,并与那一时代德意志民族最具政治天赋的拉萨尔有过实质性的接触,但他明白,此一政策的执行在德意志国内缺乏大众力量的现实基础;因此,现实主义政治便是唯一的选择,而俾斯麦也深谙内战问题和外交问题之间的转移切换之道,并以极度的手腕和审慎完成了一系列的操作;即便1867年实施的普选权以及社会保险法案的出台,也不过是现实主义政治所要求的分化和排挤之举。俾斯麦只是凭借其强有力的性格才成为“全人类的人”,而无法在文化上成为德意志人的典范,他本人以及由他而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则剥夺了德意志政治的文化意义。如果政治的含义仅仅局限于权力和现实的维度,如果政治仅仅是“可能性的艺术”而无关理想和荣誉,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它会在那些决定社会命运的、巨大的非个人力量面前显得相形见绌、无能为力。这也就是为什么铁血宰相俾斯麦在去职之前就迅速转变成为一个悲观主义者的原因。

三、政治与荣誉实为一体

当代最锐利的政治思想家之一史珂拉在回顾19世纪中期以来的政治现实主义以及政治宿命主义时,不得不以一种悲悯的语调评论说:“在‘事实上的人’当中不存在真正的民主政体。即使去尝试也是危险的。……在诸多尝试过的民主政体中,内战的盛行也得到了证明。如果说真正的民主政体对人们要求过高,那么天然的和选举出的贵族政体就是对统治者要求过甚。……人们不能真正指望避免陷入篡位或者普遍腐败。如同老年慢慢逼近每一个体,衰落也慢慢逼近社会。艺术是产生政体的事物,但还不足以抑制自然的力量。药物可以延长生命,但死亡不能避免。如果斯巴达和罗马都灭亡了,又怎么能指望历史上的政体得以存续?……人类最好还是遵循古老的法律,因为变化本身恰是衰落的标志,社会的运动都是朝向一个方向———向下的方向。”关于人类命运,史珂拉由此得出的最终结论就是:“可悲的是,我们能想象一个比我们能创造的世界更加美好的世界。因此,我们能够评判现实,但却不能改善它。”不过,在面对历史的复杂性时,史珂拉也坦率地承认:“当政治生活以共同的和直接的经验为基础时,它就是在冒犯那些将政治看成是人类最崇高的志向的那些人。不过,认为政治崇高的观点也受到了人们的质疑。”

1917年,马克斯·韦伯在战争的硝烟中提醒德意志民族,政治生活的本质属性就是理想和现实、价值和事实,以及荣誉感和宿命论之间永恒且绝对的冲突,任何偏向一方并压倒另一方的尝试都将是灾难性的,韦伯评论道:“如果职业的思想家具有一种直接的责任感的话,那么面对当时盛行的各种理想应当保持冷静的头脑,甚至对与王位有关的理想,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得‘逆时代之潮流’。‘1914年德国思想’是由那些浅薄的外行创立的。‘未来社会主义’是将官僚化和利益集团管理进一步联系在一起对经济生活进行合理化的一种表达。今天,狂热的官方爱国者不仅祈求于德国哲学的精神,也祈求于宗教的精神,以便证明这些纯粹技术手段的合理性,而不是严肃讨论这些手段的可行性,这种可行性其实完全受制于各种财政因素。这种活动只是一种由那些对他们自己过分苛刻的浅薄文人所显示的非常乏味并令人厌恶的形式。但是,就其形成来说,正从战场上归来的士兵们不得不有所知晓的、真实的‘1918年德国思想’能够或可能是什么样子,今天没有一个人能未卜先知。这有待于未来作答。”

俾斯麦名言篇7

A. 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 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C. 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 君权神授与人民的对立

2. 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东西方天平失衡的开端。其观察到的历史影响因素是( )

A. 社会形态转变 B. 民族矛盾激化

C. 革命力量兴起 D. 文化途径迥异

3. 学者们认为,从世界范围内看,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的图家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等。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制度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

A. 对权力的监控 B. 对君主的制约

C. 突出法治 D. 强调在民

4. 1840年3月7日,英国下议院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内阁的侵华议案,3月10日,英国上议院也通过了这一议案。这表明英国( )

①内阁拥有立法创议权 ②内阁对议会负责 ③议会的重心在上议院 ④实行三权分立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5.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

A. 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B. 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C. 实现了由”在君”到“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D. 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

6.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巴林顿・摩尔指出:“没有新的原则在17世纪的成功实施,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这里“新的原则”是指( )

A. 议会至上 B. 和平渐进

C. 自由平等 D. 分权制衡

7.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

A. 《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 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 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8. 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 )

A. 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B. 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

C. 以和平方式进行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D. 克服王权的专制,建立议会的

9. “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为改变这一状况,英国出现了( )

A. 光荣革命 B. 第一次工业革命

C. 文艺复兴 D. 1832年议会改革

10. 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所评价的是( )

A. 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

B. 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

C. 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

D.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 )

A. 工业生产方式确立 B. 工业资产阶级胜利

C. 新社会制度的胜利 D. 君主制度的衰亡

12. 历史学家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因为( )

A.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强大

B. 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

C. 国王的权力受到法律限制

D. 工人阶级获得了普选权

13. 一名英国学者称:“英国人把议会比作政坛大本钟――除了还在那里闹出点动静外,没有更大用处。”这说明( )

A. 代议制民主政治已丧失其存在基础

B. 议会不再代表广大选民的利益

C. 出现了行政权逐渐扩张的走势

D. 英国人厌倦了资产阶级民主闹剧

14. 小威廉・皮特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任期1784~1801年,1803~1806年)。他就任首相后开创了一个先例:即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最能说明( )

A. 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B. 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

C. 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发展

D. 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

15. 有学者指出:“那些为17世纪的大部分欧洲人难于理解和在当时的大不列颠尚未获得全胜的原则(自由与平等),已在新英格兰(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的法律上得到了全部承认,并被订于法律的条款之内。”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 17世纪的欧洲并未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

B. 17世纪的英国还处于封建专制的统治下

C. 17世纪的新英格兰已经是一个法制国家

D. 北美的民主政治早在17世纪就开始孕育

16. 费城制宪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这表明他主张( )

A. 维护邦联制 B. 加强中央权力

C. 巩固联邦制 D. 保障各州权利

17. “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这体现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是( )

A. 分权制衡原则 B. 民主原则

C. 联邦制原则 D. 中央集权原则

18.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以下实践最能体现潘恩学说的是( )

A. 邦联制 B. 联邦制

C. 共和制 D. 君主立宪制

19. 第二条规定:“各州保有其、自由和独立以及国会召开时十三州设有专门授予美利坚合众国的一切权力、司法权和权利。”这一条款应是选自( )

A. 美国1777年《邦联条例》

B. 美国1787年宪法

C. 1789年联邦政府条例

D. 1791年国会修正案

20. 美国人口普查局2010年12月下旬公布了有关2010年人口普查的首份报告,其内容主要涉及美国全国及各州人口数量变动情况。分析人士指出,这次人口普查结果将对美国政治版图产生重要影响。你认为其可能直接影响到的是( )

A. 总统人选

B. 参议员席位分配

C. 最高法院大法官人选

D. 众议员席位分配

21. 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各州“不得缔结任何条约、结盟或者组织邦联”,“不得铸造货币;不得发行纸币”。材料充分体现了( )

A. 联邦制的原则 B. 民主共和的原则

C. 自由平等的原则 D. 分权制衡的原则

22. “(美国宪法)为了限制众议院的权力,他们便在众议院上面设置了参议院……因为参议院是各州立法会议选出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体现了权力制衡原则

B. 突出了议会至上原则

C. 扩大了各州权力

D. 加强了联邦政府权力

23.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

A. 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 实现三权分立

C. 保证司法的独立性

D. 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

24. 在美国的政治思想中,反对把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权利过分依赖于情绪化的大众,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华盛顿也一再告诫代表们,不要通过仅仅是讨好人民的文件。这种思想在1787年宪法中的具体表现不包括( )

A. 众议员依据各州人数按比例分配名额

B. 总统不是直选

C. 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

D. 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派

25. “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提名了5位自己信任的最高法院法官,并被批准。人们称新法院为‘罗斯福法院’。它在解释宪法时既深刻又迅速,它扫除一切关于新的社会与经济立法是否合乎宪法的怀疑。”这个“罗斯福法院”( )

A. 是罗斯福总统违反宪法的产物

B. 是罗斯福总统操纵司法权的结果

C. 有利于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D. 虽违宪,但有利于实施罗斯福新政

26. 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 )

A. 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

B. 总统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

C. 两大政党轮流组阁

D. 立法与行政权力合一

27. 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以下歌词中,出自德意志国歌的应该是( )

A. “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的国家,勇士的家乡”

B. “统一、权力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C. “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

D. “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28. 1896年3月,李鸿章访问德国,在拜会俾斯麦时,得意地说:“有人说我是东方俾斯麦。”俾斯麦听后就说:“你是东方俾斯表,我自己却难望得到欧洲李鸿章的称号。”俾斯麦的回答表明( )

A. 欧洲人对俾期麦持否定态度

B. 俾斯麦认为自己确实不如李鸿章

C. 俾斯麦对李鸿章的恭维和尊重

D. 俾斯麦对李鸿章持否定态度

29. 某中学一历史研究小组对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进行研究, 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对这一问题, 有四位同学产生了争议,你认为最正确的回答是( )

A. 甲:皇帝和帝国宰相联合掌握行政大权

B. 乙:联邦议会权力较大, 帝国议会权力较小

C. 丙:行政机构权力大, 立法机构权力小

D. 丁: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

30. “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形式。”这种“政体形式”最有可能是( )

A. 英国君主立宪制

B. 法国共和政体

C. 美国联邦共和政体

D.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

31. 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批准骆家辉出任美国驻华大使,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驻华大使。从美国政府运行的程序而言,骆家辉出任驻华大使需经过( )

A. 联邦最高法院批准

B. 联邦参议院批准

C. 中国政府的任命

D. 国会议员直接选举通过

3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①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②所困扰。而另外一方面,我从不为③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它的支持。题中的①②③对应正确的应当是( )

A. ①国会 ②内阁 ③议会

B. ①最高法院 ②参议院 ③下议院

C. ①内阁 ②国会 ③下议院

D. ①国会 ②最高法院 ③内阁

33.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还是世界近现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

①秦朝的郡县制 ②《十二铜表法》 ③英国《权利法案》 ④美国1787年宪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34. 有人说:“德国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次胜利为它在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失败埋下了伏笔。”能为这个论断提供证据的是( )

A. 德国完成对封建割据的改造

B. 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

C. 德国的殖民地范围小于英法

D. 统一后德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35. 1789年6月,法国国民议会宣布:“……这个议会,而且只有这个议会,才能说明并提出全体国民的共同意愿;在君主和这个议会之间,不再有任何否决权或否定的权力。”这说明当时法国资产阶级的主要政治主张是( )

A. 废除君主制度

B. 建立共和政体

C. 实行君主立宪制

D. 向封建保守势力妥协

3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黑格尔在提到古希腊自然环境时说:“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这地方普遍的特质便是划分为许多小的区域,同时各区域间的关系和联系又靠大海来沟通。”这种自然环境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生产、生活方式多样,航海交通和商业贸易发展。……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中华文化主要发祥地中原地区,属于辽阔领域精耕细作型农耕经济,格外安土重迁。……在文化渊源方面更多地呈现出群体和集权的倾向。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二 绝对权力与受限制的权力、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之争,与英国的公民权与君权之争相类似,已成为美国史的要义。……结果美国政府也被公正地称为一种妥协的制度,这就是说,一个缺少一致性的制度。它既不像欧洲旧政府那样建立在传统之上,也不像追随法国革命的政府那样建立在原则之上,而是建立在一系列的相互妥协和暂时搁置对立原则的对抗的做法上,这些原则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居于支配地位。

――[英]约翰・达尔贝格・阿克顿《美国革命的政治原因》

材料三 “法国从美国人那里学来的是革命的理论,而不是他们的政体理论,是他们一刀两断的气魄,而不是修修补补的艺术。”

――[英]约翰・达尔贝格・阿克顿《法国革命演讲录》

材料四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出哪两种基本类型?归纳形成不同类型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进程中存在哪些争执?最后做出怎样的选择?其理论原则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法两国进程有何不同特点?

(4)材料四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 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37.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雅典政制》……,这些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近代的英国两院国会制、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议会制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及法国三级会议,乃至古代希腊民主传统有着历史渊源的关系。

――《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材料二 它或许是英国通过建筑和特定样式来代表它自身的一个最明显的例子。两排绿皮椅,坐席间距为两个半剑身……丘吉尔说:“英国议会机构的全部特质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即议会下院是长方形而不是半圆形的结构。”

丘吉尔概括了议会下院最为重要的两大特征:“长方形的会议厅更适合政党体制。对个人来说,所谓‘左’‘右’立场很容易改变,但是穿过发言席的行为则需要慎重的考虑……其次,它的会议厅不用大到同时容纳所有的议员……否则十分之九的讨论将在拥挤而迫切的氛围中进行。”

――[美]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著《建筑与民主》

材料三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从结果看,法国做得相当不错,到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马克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 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经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的新体制。……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两院制。

――邓小平

(1)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传统传承后世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为后世创造出哪些民主运作方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3)材料三中“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具体指什么?从现代化视角来看,材料三所指美国革命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4)结合材料四,指出中美两国选择和设计民主模式的根本依据。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3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20年11月11日,经过在海上66天的漂泊之后,“五月花号”大帆船向北美大陆靠近。船上有102名乘客,约有三分之一是清教徒(注:英国国教中信奉加尔文主义的改革派)……他们必须想尽办法团结在一起才能够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生存下去。……在经过反复和郑重的讨论协商后,41名男乘客签订了一份公约:……我们在上帝面前一起庄严盟誓签约,自愿结成民众自治团体。为了使上述目的得以顺利实施、维护和发展,也为了将来能随时依此而制定和颁布有益于殖民地全体民众利益的公正法律、法规、条令、和公职,我们全体都将保证遵守和服从。

――杨雁《“五月花号公约”对北美殖民地早期政治体制的影响》

材料二 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

――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

材料三 美国历史学家J・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胜利。……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10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

――《美国的历程》

材料四 在新政时期,罗斯福采取主动行动,通过自己的班子迅速起草制定各种他认为是必要的法律,然后交由国会批准。过去仅由总统建议、国会立法的做法完成被突然增大的总统立法权代替了。……1934年至1936年,最高法院在一连串的案件判决中将新政的核心法律宣判为违宪,阻止了罗斯福改革美国经济和社会的步伐。

――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五 两百多年来,美国的宪法虽然没有根本的改变,但它却仍然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美国宪法的变化和发展……是通过对宪法的修正案、最高法院对宪法的司法解释、宪法惯例及国会和总统制定的宪法性文件等形式来实现的……美国宪法的第二十二条修案……于1951年2月批准生效,该修正案规定,无论任何人,当选总统不得超过两次。

――《西方政治制度史》

(1)据材料一,概括《五月花号公约》所体现的政治理念。结合所学,说明公约产生的背景。

(2)与材料一相比,汉密尔顿的思想有何发展?

(3)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怎样突破古代民主的局限性的?

(4)根据材料四,说明罗斯福新政对美国政治的影响。

(5)材料四指出,1951年生效的美国宪法第二十二条修正案对总统任期作出了明确规定。导致美国制定这一宪法修正案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美国政治体制发展历程的认识。

俾斯麦名言篇8

1、我主要关心的,不是你是不是失败了,而是你对失败是不是甘心。——林肯

2、我们破灭的希望,流产的才能,失败的事业,受了挫折的雄心,往往积聚起来叫做嫉妒。—-巴尔扎克

3、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次的站起来。——张海迪

4、菲利普斯的至理名言“失败是成功之母”。

5、一个人的失败,是他自己的直接结果。——詹姆斯。艾伦

6、失败的教训,成功获经验。—-谚语

7、不论成功或失败,都系于自己。—C朗费罗

8、人在意志力个和斗争性方面长处或短处,往往是导致他们成功或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哈代

9、十九次失败,到第二十次获得成功,这叫坚持。——佚名

10、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C俾斯麦

11、一个人的希望越大,他的遭遇失败的机会也许就越多,就跟一个人走的路越长,踢着的石子会越多一样。——黄茵

12、人的聪明和自己的明智及道路的选择,往往在失败以后。——贾曦光

13、一经打击就灰心泄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毛姆

14、无数人的失败,都是失败于做事情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只差一步就停下来。——莎士比亚

15、许多赛跑的人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几步。——苏格拉底

16、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它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黑格尔

上一篇:诸葛亮的名言范文 下一篇:放牛英雄王二小的故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