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爷爷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10-14 09:53:42

袁隆平爷爷的故事

袁隆平爷爷的故事篇1

写给袁隆平的一封信通用2021

敬爱的袁隆平爷爷:

您好!

虽然您已离开,但我相信您的成就和为人民着想的伟大品格会永远印在我们的心中。

您,从一所中等农校的教师,逐渐成长为了举世闻名的杂交水稻的培育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这个过程,我们都深深地知道那是您付出了超出常人多少倍的心血与艰辛啊!当您头顶烈日,脚踏大地,冒着酷暑在稻苗中寻找雄性不育体,培植杂交水稻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世界人民不再被水稻产量低的问题而困扰,是为了人们吃得饱饭啊!袁爷爷,您一生培植了很多水稻,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在您面前,五湖四海,谁不感您德,不颂您行,不为您苍然而涕?

袁爷爷,还记得您曾经做过的一个梦吗?您梦见“超级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稻穗有扫把那么粗,您和您的助手在稻穗下乘凉,开心地笑着。您为了让全世界人民都能吃饱饭、稻种提高产量,辛苦操劳了一生啊!您的这种大爱,感天动地!

袁爷爷,您淡泊名利,从不申请专利,无私地为全人类奉献着;您多才多艺,用英语全程授课,擅长拉小提琴,还博览群书;您生活俭朴,据说您买过最贵的衬衫才一百多元。您用毕生的精力为全世界服务。我有理由相信,您的事迹和英名必定被人类铭记,孩子不会忘记您,祖国不会忘记您,浩浩历史长河中必会留下属于您的一朵绚丽的浪花!

袁爷爷,我虽然知道这是一封永远寄不出去的信,但我觉得您一定能看到!袁爷爷,您英魂不泯,永远活在祖国人民的心中!

祝在遥远的地方幸福、快乐!

写信人:

日期:

写给袁隆平的一封信通用2021

敬爱的袁隆平爷爷

您好!

我是一名来自xx附属学校的学生,我乐观开朗,是个爱笑的孩子。

在开学后,我转到了这里,看着开心农场的稻子慢慢成熟,我想到了您的"超优千号"。它是不是也成熟了呢?在我们种植、育苗的时候,它也在生长吧。不过相比于经验丰富的农民伯伯,我和同伴们实在是业余:水量不知道,移苗的间距不知道,就连水也用的地下水……还好有家长们帮忙,老师自己也查资料,时不时的组织我们照顾水稻。现在,稻田里不仅有水管,而且还搭上了白霎霎的"天网″。今天是我们班收获的日子。我想到了观察水稻的日子,在那些日子里,我见证了只有小腿高的稻子如何抽穗、开花、结出一粒粒的稻谷,也留下了许多的美好回忆。

您知道吗?在观察水稻时,我时常想起你,想起您那两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你那为梦想而奋斗的精神总让我钦佩不已,尤其是您在南红良种繁育场时,当助手发现了"野败"一一株天然的雄性不育株野生稻,并发来电报时,您正在遥远的北京开会,却连夜赶火车奔回海南岛,仔细检验它的真伪。那需要多少精力呀,在北京开会已经有些累了,连夜赶火车,仔细检查会雪上加霜。而您却为了梦想赌上健康,让自己无怨无悔。又为了改进杂交水稻,一直奋斗了22年,将自己最好的年纪献给了研究。这还不够,你把安逸的老年都献了出去,90岁高龄,您的办公桌上依然资料成堆,别人在享受,你却在努力。您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

青岛,一个美丽的城市。它拥有约50万亩的盐碱地,对海水稻的研究可谓是如虎添翼,这里不缺少人才,也不缺少杂交水稻接班人,研究者可能会变,但是一代一代接力,总会完成您的梦想。在一万人中,总会有伟人出现,创新、探究。您的三个月,影响着青岛,影响着全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迈步向前。

青岛,正翘首以盼,期待着您的到来!

写信人:

日期:

写给袁隆平的一封信通用2021

袁隆平爷爷勋鉴: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您安详地与大家告别了。有人说,您是在等大家好好地吃过午饭,再和大家告别。我认为,您是不想看到我们一边饿着肚子一边难过。因为这是您的初心——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袁隆平爷爷,您知道吗?我还记得小学教科书里记载的关于您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九个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那时候我还很小,不懂什么是杂交水稻,后来是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大家吃的大米就是水稻成熟之后的产物,全国上下现在每顿饭能吃饱吃好,是有着袁隆平爷爷的汗水在里面的,听罢,深感您的`伟大,难怪,米饭如此香甜。

袁隆平爷爷,您知道吗?我在学校的走廊里看过您的大幅画像。您身着白衬衫,深蹲在稻田里,双手轻柔地捧着金黄饱满的稻穗,面带微笑又稍显一丝庄重。后来我知道,您在考大学时就坚定了自己的理想,深刻明白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没有农民种田,就不能生存。可见,在那个一穷二白的时代您就有了这么深远的目光,有了这么崇高的理想,并一直坚持不懈地去努力拼搏,这注定了您终将成为“国士”,终将成为“大师”。

袁隆平爷爷,您知道吗?我昨天读过您写给母亲的那封信,深受感动。您在信中写了很多很多,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在我幼年时种下的!”字里行间,我看到了您内心深处最柔软的一面,如果说,您的理想是让人们远离饥饿,那么母亲就是助您实现理想的不竭之力。袁隆平爷爷,不要觉得有所亏欠,我想您的母亲一定能够理解您是在“舍小家,为大家”,明白您是为了“中国人民的饭碗一定要端在自己手里”这个目标在奋斗,明白您是为了全世界的人类造福。

袁隆平爷爷,您知道吗?我昨天看过一段关于您的视频,深受震撼。您说到了您的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水稻的更加高产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在您和您的团队努力下,水稻亩产公斤量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这对实现我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具有重要意义。而中国的杂交水稻,在您和科研人员们的不断努力下,已经在40多个国家成功示范,并在10多个国家大面积推广。2019年9月29日,89岁的您获得“共和国勋章”这一至高无上荣誉,进京之前,您先是下田和超级稻告别,回去后第一件事,还是下田。“年纪大没关系,我还没有痴呆,还可以干下去。”您是这样说的,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袁隆平爷爷,“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会好好牢记,并“以光盘为荣”。袁隆平爷爷,您的坚定理想、不辞辛苦、心有大爱、淡泊名利,我们会认真学习,积极向您看齐。袁隆平爷爷,我们会谨记您的勉励,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实践、厚积薄发,不辜负时代担当!

袁隆平爷爷,您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我知道那里有“稻香满溢”,那里到处可以“禾下乘凉”,愿您安息!

写信人:

袁隆平爷爷的故事篇2

一粒小小的种子,种下了袁隆平爷爷伟大的梦想,给整个世界带来了希望。是啊,梦想源于点滴小事。正是因为有了梦想,才让人们从蛮荒走向文明,从历史走向未来!袁隆平爷爷的梦想源于一个梦,有了这个动力之源,他遇事从不气馁,从失败中找原因。经过多次波折,袁隆平爷爷成功培育出了杂交水稻,解决了世界性粮食不足的问题,被人们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生命是有限的,无限的循环。

一名短跑冠军,经过魔鬼训练,历经千辛万苦,甚至病痛折磨都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永不放弃。最终,他为中国赢得了许多金牌,让我们的中华母亲更加闪闪发光!没错,他就是刘翔。难道,我们遇到一点挫折就选择放弃吗?不,坚持自己的梦想,永不放弃!以自己顽强拼搏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与决心,冲向世界的终点,完成梦想!

大家一定听过凿壁偷光的故事吧。西汉时期,家境贫穷的匡衡用自己对知识的渴望感动了富人,因此获得了许多书本,供他读。晚上,他就借着邻居家从缝里钻出来的灯光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匡衡长大成人,是汉元帝的丞相,也是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经过这点点滴滴的事情,我们深受启发:

燃烧自己,点亮他人。老师这个神圣的职业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为了这个远大的梦想,我也想放弃过,但在放弃的同时,我想到了那些为梦想而不懈努力的人们。我打消了这个念头。从此,我立下决心,一定要刻苦读书,把每一次失败,把每一次遇到的困难看做是前进的动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完成自己的教师梦想!

袁隆平爷爷的故事篇3

慈禧听说这辆车不用马拉就能跑时,感到很奇怪,立即口谕在场的德国司机开车。德国司机爬上车,踩响马达,洋车真的轰隆隆地跑了起来,慈禧看了喜不自胜,高兴地问:“这车跑得这么快,要吃许多草吧?”德国司机头摇得像拨浪鼓,连连说道:“挠、挠、挠!它不吃草,用油作燃料。”慈禧听不懂,吩咐太监李莲英端出珠宝,赏赐了袁世凯和洋司机。

让一个语言不通的洋司机开车,慈禧当然不放心。当时,举国上下还没有会开汽车的人,便让李莲英寻找学开汽车的人。给老佛爷开车,吃皇粮,拿国饷,当然会有许多人应试。最后,京郊哈德门一个名叫宋福林的人入选,并很快学会了开车,成为慈禧十分赏识的御驾司机。

宋福林经常驾车拉着慈禧在京城游玩。玩来玩去,老佛爷慈禧竟玩出瘾来。一日,慈禧坐车玩了两个多小时,心情特别高兴,当即赏赐一大碗白酒让宋福林喝。宋福林受宠若惊,一口将一碗烈性酒喝下。酒壮英雄胆,他踩响马达,洋车哗哩哗啦地跑了起来。不料前面冒出一个小太监,这时宋福林已酒兴发作,心慌意乱,情急之中怎么也找不到刹车,可怜小太监一命归西。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起饮酒驾车肇事案。

事故发生之后,没有人敢对老佛爷给司机喝酒的错误之事说三道四,一些大臣对这辆“忽里拉”开始议论纷纷,还联名上书,说这“忽里拉”的名就不吉利,更为可恼的是,一个开车的奴才竟然和老佛爷平起平坐,设计有失规范,真是岂有此理?

慈禧闻听,觉得也有道理,便给车起了个好名叫“福利亚”,还传旨李莲英,拆掉司机座椅,让宋福林跪着开车。这下麻烦大了,跪着手脚难以配合,再加上有一次事故的教训,宋福林心有余悸,天天提心吊胆,一旦有个闪失,脑袋迟早要搬家。开了几次,宋福林双膝都磨起了血泡。

让宋福林感到庆幸的是,这车没多长时间就出现了故障。当时没有人会修汽车,慈禧也没有硬逼着修理这辆车。宋福林趁机举家逃出京城隐居起来。

袁隆平爷爷的故事篇4

   《袁隆平》电影观后感最新700字

   袁隆平,一位在世界上赫赫有名的“杂交水稻之父”,一位农民朋友眼中的“当代神农”,“米菩萨”,离我们的生活如此遥远又如此接近。12月2日,学校组织我们五年级全体师生观看电影《袁隆平》,让我对“杂交水稻之父”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在平凡中见到了伟大。

   这部影片主要讲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充满坎坷的研究道路上奋力跋涉,把绿色的梦想书写在大地之上,在布满荆棘的实验丛中踯躅前行,呕心沥血。历经无数次的挫折与失败,为生命中弥足珍贵的杂交水稻事业无怨无悔,倾其一生;经历数十载的不懈探索和艰难实践,袁隆平终于成功了!他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影片通过再现袁隆平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进行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研究并取得成功的风雨历程。表现了袁隆平心忧天下、造福人民的宏大抱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和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操。

   有句俗话说:“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袁隆平取得这些成果不是靠运气,而是经过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探索,才使他得到回报。我想,他成功的“秘诀”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正是有了这些,袁隆平才一次又一次地攀登高峰。而古今中外,哪一位成功者手中的鲜花,不是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呢?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李时珍经过长期艰苦的实地调查,编写成了约190万字,五十二卷,载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的《本草纲目》;“炸药大王”诺贝尔,由于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发明创造上,终身未婚……

   我们也要在人生的起跑线,经过“加速”到“冲刺”中展示,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发挥美丽人生!

   《袁隆平》电影观后感最新700字

   12月2日下午,我校在博学楼二楼组织参看了电影《袁隆平》,影片使我受益非浅。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袁隆平从普通的农业教育者通过实验,经过不懈努力,饱经风霜后成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故事。在实验中,袁隆平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形状奇特的植物,他欣喜若狂,经过研究证明出了它是杂交水稻,而且它比一般的水稻结出的稻粒还多出了许多,于是袁隆平就在崔主任的阻碍中不懈努力研究杂交水稻。有一次,崔主任和一些人来袁隆平家闹事,还把袁隆平精心研制的杂交水稻摔烂,幸好袁隆平的徒弟把几盆比较好的给藏好了,不然袁隆平多年来的心血就会在这转眼间就化为乌有了。还有一次,袁隆平的一块杂交水稻田也被崔主任他们全部糟蹋了,虽然崔主任一直在和袁隆平作对,但袁隆平始终坚持着他的信念,所以他取得了成功。

   看完《袁隆平》,我又联想到了自已,现在我们的家庭条件可比以前好多了,照道理说我们成就自已的理想也比以前更容易了,可是在我小时候学笛子时,刚开始笛子对我来说是一种新事物,因为好奇所以我学得很高兴,学得也很好,可是时间长了,觉得太没劲了,学了一年我就不学了。我又去学跳舞,可是有许多动作做出来都很疼,我便也不学了。可是现在看到小伙伴们吹笛子,跳舞时心里酸酸的很不是滋味,回想起来当时没有坚持自已的信念真的很后悔。还有一次,我在科学课上做实验,好几次我都没能把电池装到小装制中,虽然如此,但是我没有气馁,坚持又做了七次,终于把电池装了进去。这件事让我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

   电影《袁隆平》告诉我们一定要坚持自已的信念,最终才能取提成功。我们一定要向袁隆平学习!

   《袁隆平》电影观后感最新700字

   今天,我去了电影院看了一部电影,电影名字叫做《袁隆平》。

   电影的主要内容是讲袁隆平为了使地球上的人们不在饥饿,决定研制杂交水稻,在研制中虽然遇到很多困难,但是他毫不放弃。最终,杂交水稻被研制成功了。

   袁隆平的成果,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更不是坐在电脑前面,按一下鼠标的。现在想发明东西的人,还有多少人拥有袁隆平这种勤劳的精神呢?

   袁隆平性格坚韧、干劲,一次次的失败,不但没有打倒他的信心,反而使他更有动力。在逆境中他还常开玩笑,他痴心地总是想着研制杂交水稻成功,就算没有人支持,他也不会轻易放弃,还是一样有干劲!

   袁隆平曾经说过:“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这种“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多么值得我们崇拜!他“甘于奉献”的精神,现在还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在电影里,袁隆平在课堂上推崇了孟德尔和苏格拉底,否定了米秋林和李本身,这种做法令到了领导的批判。他们的批判,让我感到可恶!他们没有想到:科学是没有国界的!

   刘老师等人更令我感到憎恶,他们不但无能,而且还阻止别人的事业,阻碍别人的发展。还有一些红卫兵,趁袁隆平不在的时候把他培养的稻苗全给砸了。这些自私自利的小人,天才应该都是给这些小人给扼杀的,他们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耻辱!

袁隆平爷爷的故事篇5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与世长辞,享年91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袁隆平先进事迹学习心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袁隆平先进事迹学习心得1袁隆平把毕生精力用在了杂交水稻的培育创新上,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生做出了杰出贡献”。袁隆平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身上所释放的精神却令人感动。

“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隆平从小就立志做一名农业科学家,1953年,23岁的他从西南农学院毕业之后,扎根基层,几十年来一直从事农业科研工作,为了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他呕心沥血,把科研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把科研成果写在人民群众饭碗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我们哀悼和纪念袁隆平,就是要学习他立志为国为民的追梦情怀。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他依然牵挂着一方稻田,心心念念的依然是自己毕生追求的梦想。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像袁隆平那样,敢于播散梦想的种子,并让梦想生根发芽,抽穗结果。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深深扎根于广袤的大地,努力地吸取阳光与水分,奋力向上生长,哪怕做一株小小的秧苗,也要开出最绚丽的稻花,也要结出金灿灿的稻谷。袁隆平的一生是奋斗创新的一生。作为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袁隆平不仅敢于冲破传统学术观点的束缚,而且始终淡迫名利,始终奋斗。面对鲜花与掌声,他始终牢记自己的“种子梦”。耄耋之年,依然奋斗不息。“外面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入院之后,袁隆平还牵挂着第三季杂交稻。敢于有梦,奋斗筑梦,青春追梦。“90”后的袁隆平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依然穿行在稻田之中。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创新精神,必将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砥砺前行。“一粥一饭,当思来自不易,向袁老致敬!禾下乘凉,吾辈接棒!”。

“袁爷爷,一路走好,一路走好!”当灵车缓缓驶出医院时,在闻讯前来送行的市民悲恸高呼中,在车辆的呜咽鸣笛中,在每个人的泪水中,在湖南长沙,在全国各地,在国内外,大家都在不约而同地表达一种哀思与缅怀。为啥袁隆平的离去会触动亿万人心,关键就在于他始终心怀人民,心系人民的温饱。面对上世纪60年代的粮食短缺,作为学农的袁隆平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提高粮食产量作为了他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理想要高雅一点,要向前看,不要专门向钱看。赚钱可以,但要赚对社会、对老百姓有益的钱。”心里装着人民、装着社会,人民才把他高高举在头上。“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袁隆平始终脚踩大地,专务于伟大事业,才赢得了人民的热爱与拥戴。

世间从此再无袁隆平,但在遥远的太空,有一颗星星更加闪亮,那就是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袁隆平星”。我们在表达哀思的同时,赓续他献身祖国和人民事业的伟大精神,才是对他最好的纪念与追思。

袁隆平先进事迹学习心得2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那位永远不服老、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国家功勋获得者的“90后”袁隆平老院士永远离开了我们。斯人已去,精神长存。缅怀先生,踏着他奋斗的方向努力前行。

传承追求实践出真知的科学精神。袁隆平院士生前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隆平院士是亲力亲为的,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到田里检查,他对所带的研究生说“培养研究生,因为是搞水稻的,我第一个要求你要下田,不下田,我就不培养”。正是有着异于常人的科学精神,吃苦奋斗精神,湖南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最高产量达到了亩产1500公斤,在江苏南通的海水稻试验田,最高亩产802.9公斤。打赢种业攻坚战、端好中国人自己的饭碗,才有保障。袁隆平未竟的事业,将由中国水稻科学家们奋斗实现,他所弘扬和代表的杂交水稻精神,将永远成为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不竭动力。

学习他淡泊名利追求卓越的人格品质。袁隆平院士从来不关注金钱的多少,即便获得各方面的奖金,他也把这些奖金用在杂交水稻的研究经费中。穿几十元的衬衫,戴十几元的领带。即便荣誉无数,他仍然能够扑下身子,两脚沾满泥土来到水稻中研究水稻长势。淡泊名利,才能矢志于毕生致力的事业。他已经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钟南山院士对袁老的评语真挚和简约。这是袁隆平院士的人生写照,也应是每一位中国人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的精神标杆。

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安全。袁老的梦想是解决吃饭问题,但另一方面,浪费无度问题又从另一方向抵消着增产的努力。就在不久前,《反食品浪费法》刚刚获得通过。在袁老去世后,有网友称“今天他好好吃饭了,一粒米也没剩”。确实如此,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牢牢记住“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以珍惜每一粒粮食来永远缅怀这位不知疲倦的老院士。

如今,天问一号已经着陆火星,祝融号已经开始巡视火星。天宫一号飞翔太空,更多的成就正在创造,袁隆平院士未竟的事业,将在每一位中国人身上延续,将在每一位自强国人的奋斗中实现。

国士无双,彪炳千秋。袁隆平院士逝世后,无数湖南人,亿万中国人纷纷深切缅怀袁隆平,联合国官微高度赞誉。荣誉无数,难抵亿万民众的口碑,这就是袁隆平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处。

袁隆平先进事迹学习心得3“我有着一个梦,埋在泥土中,深信它不同……”这是袁隆平为歌曲《我有一个梦》写下的歌词,也是他梦想的寄托。

一个人,一颗种子,一个梦想,一生追求,歌声犹萦绕耳畔,斯人已去。他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但让我们记住袁隆平,这位让中国人“端牢饭碗”、也为世界粮食生产作出贡献的英雄。把一生浸在稻田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他“从土地里来,到白云中去”,他走了,但我们都在他的“稻穗下乘凉”,他的故事、他的精神永远伴随我们,也永远值得我们每一个国人缅怀、尊敬和学习。

他一心为民,永葆初心。中国是农业大国,却不是农业强国。袁隆平青少年时期就立志要让中国的老百姓远离缺粮的威胁,1949年夏天高中毕业后,父亲打算让他报考南京中山大学,但他毅然选择了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当农业科学家,为中国的粮食增产作贡献,成为他的青春理想,他也真正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土地,交给了祖国和人民。“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这条挂在袁隆平试验田的横幅,就是他对祖国、对人民诚挚热爱的真实写照,他一生奋斗在杂交水稻事业上,实现着他的“豪言壮语”,践行着他的为民初心,无愧于“共和国勋章”的至高荣誉。

他尊重科学,永远攀登。袁隆平以科学报国,不屈不挠,勇攀高峰,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半个多世纪,为今天14亿人民饭碗装上中国粮食作出了卓越贡献。一路走来,他的科研也不乏质疑、失败、挫折,但如他所说,“哪有搞科学研究不失败的呢”。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正是他对科学的尊重与执着地追求,才闯出一片新天地,不断成就着他的科研梦想。

他锲而不舍,永生奋斗。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但袁隆平却一辈子专注杂交水稻研究这一件事,直到耄耋之年,梦想依存,他曾表示,我一直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此,他一生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试验田里劳作、观察、研究,每天到稻田地“打卡”成为习惯,也体现出他“农民科学家”的本色和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两年前,他还曾说:退休对我来讲是不存在的,只要身体好,只要不老年痴呆,我就一直工作,一直坚守我的“禾下乘凉梦”。“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儿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这虽只是一个梦,却彰显了袁隆平活到老、奋斗到老的精神,因此,才让他梦想不断成真。

我们在他的“稻穗下乘凉”缅怀袁隆平。今天,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任重道远,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就是要像袁隆平那样追梦,像一个90后,永葆青春活力,永远精力充沛,在平凡岗位上,不屈不挠、不懈追求,努力奋斗、创造卓越,为民造福、为国奉献。让袁隆平的精神、力量和成果薪火传承、永不熄灭,如此,也才是对他最好的缅怀与学习。

袁隆平先进事迹学习心得4能成为院士谈何容易?没有真本事和创业精神,以及吃苦和怎么面对困境的毅力,想都不要想成为,科学界一颗闪耀之星。在袁隆平院士八十寿辰的时候,虽然完成了人生的所有要达到的境界,却还在老骥伏枥孜孜不倦追求。国家领导人的祝贺,既是对袁隆平院士的身体关心,也是对知识分子的关怀,更是对科学知识的尊重。

袁隆平院士的才智和科研能力,我们无需置疑。但是我想袁院士身上,还有一层更闪光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那比所有的才华更重要。首先是袁隆平院士心怀祖国和人民,把人民的生活,看得比自己的身体还重要。也因此几十年如一日,矢志不渝,默默奉献。就是心底这种信念,支持他在科学路上不断超越。有人曾嘲笑他自找苦吃,何不轻松点。袁院士坦然说:“为了大家不饿肚子,我心甘情愿吃这个苦。”一句话,能让我们不从心底感动?第二,能承受失败打击,但信心不倒。刚开始研究条件简陋,尤其滇南育种遭遇大地震威胁,但上千次的失败,都动摇不了袁院士,研究杂交水稻的决心,就是倒,也要倒在稻田里。第三,袁隆平院士注重实践,讨厌信口胡来。他有一句经典名言: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他始终坚信真正的权威来自实践,使他在第一线义无反顾的坚守,锻造出了战略性的眼光,科学的光芒四处闪耀。第四,袁院士胸怀宽阔,甘当人梯。他重视培养杂交水稻科研人才,并深邃认为,团结协作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他捐出奖金,设立科研基金。他将实验材料,毫无保留的分送全国一些科研单,位加速了“三系”杂交稻研究的步伐。由此让我国杂交水稻界精英辈出,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三十多年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杂交水稻还被推广到,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袁院士只要哪里有需求,都亲自前往指导,并不在意自己是不是科学家。第五,老骥伏枥永不满足。尽管袁院士已是高龄,但是在有生之年,他还要实现两个愿望:一是争取九十岁时,水稻亩产达到一千公斤。第二把杂交水稻推广到全世界,并已做好准备,帮助其他国家研发杂交水稻。

这都是袁院士才智以外,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自然他获得多少奖励,授予多少职位,都是应该的。没有他的新型杂交水稻研发,中国和世界都将为粮食增产伤透脑筋。袁院士的这些精神,不是他故意作秀给人看的,而是发自内心对国家和人民的爱。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自己,不要说具备袁院士的所有精神品质,就算能拥有其中一项,都算是经典人才了。我们常说没有国家没有人民,就没有我们自己。我们以有强大的国家、强盛的民族而自豪,但是这种自豪怎么来?就需要我们努力奉献,不讲条件,不讲报酬,只要要相信国家这个大家庭,是会给你温暖的就行。让我们永远记住并学习,袁隆平院士深邃的对待国家和人民,对待事业的进取精神,马不停地、只争朝夕朝前奋斗,把国家建设的更强大!

袁隆平先进事迹学习心得5“隆平高科”是我国第一个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股票,2000年上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现任该公司名誉董事长,持公司5%股份,每年分红20多万元。10月6日,重回母校、出席前身为博学中学的武汉四中110周年校庆的袁隆平,在回答记者“是否关注‘隆平高科’的股价”的提问时,平静地说:“我从来不管这个事。”

袁隆平是人不是神,他也要吃饭穿衣,自然不能脱俗地拒绝金钱。但是,他尊重自己,明白自己的价值所在。袁隆平说:“我的主要精力是做研究。只要田里有稻子,从播种到收获,每天都要下田,这是我的本职工作,也是我的兴趣。”

与此事业观相呼应的是袁隆平的平民生活观。他说自己每月工资6000多元,还有股份分红、稿费、咨询费等“额外收入”,每年总共有30多万元收入。这位八旬老人坦承自己的财富观:“钱是要的,因为要生活,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钱是拿来用的,该用则用,不挥霍不浪费,不小气不吝啬。”

所以,袁隆平对“隆平高科”股价的“从来不管”,语气虽然“平静”,却让我们看到了一名科学家对名利的淡泊,对科技事业的执着。没有正确的荣辱观,没有对毕生追求的事业的热爱,面对滚滚而来的股票红利诱惑,也许就不会有头顶烈日、脚踏泥地进行田间科研的耐心,超级杂交稻亩产700公斤的纪录,也许就将作为袁隆平一生的终结标签载入历史。但是,我们的亩产现在达到了800公斤。袁隆平还说,杂交稻亩产900公斤有希望在2012年实现,比预计提前3年。

有目标才会有追求,有追求才能有实现梦想的可能。不是说袁隆平就应该劳作一生,“每天都要下田”,用稻穗书写成大写的人,只是当我们听老爷子表述着自己只管自己份内的事,学有专长的事,我们才感到,人原来并不是万能的主。袁隆平当然可以挂着他“杂交水稻之父”的招牌,坐在气派的“隆平高科”老板桌前“指点江山”,而且我丝毫也不怀疑以他的聪明才智,赚取的必将是大笔的钞票。但袁隆平的“兴趣”却让我坚信,即便他家中多出了成吨的票子,世界却少了亩产900公斤1200公斤的水稻田,袁隆平一定依然若有所失,视为人生的耻辱。一份评估机构的报告称,作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身价为1000亿元。袁隆平说:“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或许,他就觉得这是对他的侮辱。

都说“术业有专攻”。袁隆平对持有5%股份的公司“从来不管”,当是对许多自诩的“能人”当头棒喝。用充沛的精力和体力,一心无二用地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谋求更大的作为,这是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也是对自己一生的珍惜。学学袁隆平对“本职工作”内外的“野心”和“平静”,也许会有更多的人能用平凡充实的人生创造出不平凡的功勋。

袁隆平爷爷的故事篇6

大家好!我叫雷cc,今年十岁了,是cc区xx实验小学的学生。我演讲的题目是《梦想,在勤奋中长大》。

XX年,我们学校开展了“中华魂”(放飞梦想)主题教育活动,老师带领我们认真读书、领悟道理、树立理想、为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奋力进取!

说到梦想,我有很多,拥有一只可爱的小熊、一件漂亮的衣裳、小伙伴的一声笑语,老师的一句赞扬,像鞠萍阿姨、月亮姐姐、曹xx哥哥一样做一名优秀的少儿节目主持人……梦想就像肥皂泡泡,天空中绽放的烟花,五彩斑斓、惊喜而又紧张、美丽而又短暂。

为了实现做一名优秀的少儿节目主持人的梦想,我经历了很多的艰难困苦,尝试了很多次的失败和纠结,但是更多的是感受到了在勤奋中长大的喜悦和收获。

当主持人首先要从练习绕口令开始,记得刚学的绕口令是《巴老爷的八十八颗芭蕉树》,老师教我们读这个绕口令时,同学们哄堂大笑。等我们磕磕绊绊的学完,老师让我们每个同学背着说,背的那个同学在笑,听的同学也在笑!说实话——这个绕口令真的很绕口!轮到我了,在大家都笑时我尽力在心里背,我信心百倍的站起来:

“巴老爷有八十八颗芭蕉树,来了八十八个把式要在巴老爷八十八棵芭蕉树下住……”背到这,我怎么也绕不回来了,老师看着我笑了,同学们也都笑了,那时的我恨不得有一个地洞钻下去才好呢!

我沮丧着脸回到家,看见妈妈就大哭起来,妈妈安慰我说:“难受了就哭出来吧,咱们一起再读一遍中华魂读本《袁隆平的故事》吧。”……我大声的读着每一句,渐渐地我找到了面对困难的勇气,从那一刻起,我开始了勤奋的训练,每天都对着镜子,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妈妈告诉我,晴晴说梦话都在背绕口令呢。

第二次上课时,我是这样背的:巴老爷有八十八棵芭蕉树,来了八十八个把式要在巴老爷八十八棵芭蕉树下住。巴老爷拔了八十八棵芭蕉树,不让八十八个把式在八十八棵芭蕉树下住,八十八个把式烧了八十八棵芭蕉树,巴老爷在八十八棵树边哭。

背诵完,大家雷鸣般的掌声告诉我成功了!

经过无数次这样的失败和挫折,在实现梦想道路上我始终坚持,我牢牢记着“中华魂”读本中的一句话:“学习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这句话伴随着我成为洛阳市网络春晚少儿主持人,全国少年主持人“蓝话筒”大赛一等获得者,全国故事大王比赛一等奖获得者。

我知道这是“中华魂”《放飞梦想》读本给我的力量,这是勤奋的力量,这是梦想的力量。我深深体会到,实现梦想需要艰苦卓绝的奋斗,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需要为国家贡献青春和热血的气概!

有人说,梦想是冬日里的暖阳,赋予我们温暖的力量;也有人说,梦想是黑暗中的灯光,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我想说,梦想是天使的翅膀,是勤奋的源泉,是奋斗的基础,是报国的雄心,是滋养少年的成长的阳光。只要我们怀抱为中华复兴而奋斗的决心,用勤奋和坚持拥抱梦想,用爱国和报国的拳拳之心去守护梦想,终有一天,它就会带着我们在广阔的天空自由翱翔!

袁隆平爷爷的故事篇7

大家好!我叫雷雨晴,今年十岁了,是涧西区景华实验小学的学生。我演讲的题目是《梦想,在勤奋中长大》。

2014年,我们学校开展了"中华魂"(放飞梦想)主题教育活动,老师带领我们认真读书、领悟道理、树立理想、为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奋力进取!

说到梦想,我有很多,拥有一只可爱的小熊、一件漂亮的衣裳、小伙伴的一声笑语,老师的一句赞扬,像鞠萍阿姨、月亮姐姐、曹震哥哥一样做一名优秀的少儿节目主持人……梦想就像肥皂泡泡,天空中绽放的烟花,五彩斑斓、惊喜而又紧张、美丽而又短暂。

为了实现做一名优秀的少儿节目主持人的梦想,我经历了很多的艰难困苦,尝试了很多次的失败和纠结,但是更多的是感受到了在勤奋中长大的喜悦和收获。

当主持人首先要从练习绕口令开始,记得刚学的绕口令是《巴老爷的八十八颗芭蕉树》,老师教我们读这个绕口令时,同学们哄堂大笑。等我们磕磕绊绊的学完,老师让我们每个同学背着说,背的那个同学在笑,听的同学也在笑!说实话——这个绕口令真的很绕口!轮到我了,在大家都笑时我尽力在心里背,我信心百倍的站起来:

"巴老爷有八十八颗芭蕉树,来了八十八个把式要在巴老爷八十八棵芭蕉树下住……"背到这,我怎么也绕不回来了,老师看着我笑了,同学们也都笑了,那时的我恨不得有一个地洞钻下去才好呢!

我沮丧着脸回到家,看见妈妈就大哭起来,妈妈安慰我说:"难受了就哭出来吧,咱们一起再读一遍中华魂读本《袁隆平的故事》吧。"……我大声的读着每一句,渐渐地我找到了面对困难的勇气,从那一刻起,我开始了勤奋的训练,每天都对着镜子,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妈妈告诉我,晴晴说梦话都在背绕口令呢。

第二次上课时,我是这样背的:巴老爷有八十八棵芭蕉树,来了八十八个把式要在巴老爷八十八棵芭蕉树下住。巴老爷拔了八十八棵芭蕉树,不让八十八个把式在八十八棵芭蕉树下住,八十八个把式烧了八十八棵芭蕉树,巴老爷在八十八棵树边哭。

背诵完,大家雷鸣般的掌声告诉我成功了!

经过无数次这样的失败和挫折,在实现梦想道路上我始终坚持,我牢牢记着"中华魂"读本中的一句话:"学习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这句话伴随着我成为洛阳市网络春晚少儿主持人,全国少年主持人"蓝话筒"大赛一等获得者,全国故事大王比赛一等奖获得者。

我知道这是"中华魂"《放飞梦想》读本给我的力量,这是勤奋的力量,这是梦想的力量。我深深体会到,实现梦想需要艰苦卓绝的奋斗,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需要为国家贡献青春和热血的气概!

有人说,梦想是冬日里的暖阳,赋予我们温暖的力量;也有人说,梦想是黑暗中的灯光,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我想说,梦想是天使的翅膀,是勤奋的源泉,是奋斗的基础,是报国的雄心,是滋养少年的成长的阳光。只要我们怀抱为中华复兴而奋斗的决心,用勤奋和坚持拥抱梦想,用爱国和报国的拳拳之心去守护梦想,终有一天,它就会带着我们在广阔的天空自由翱翔!

最后,我想用梁启超的话来结束今天的演讲:"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同学们,无论你的梦想是什么,让我们扬起风帆,洒一路汗水,饮一路风尘,嚼一路艰辛,品一路勤奋,我相信,我们的梦想一定会在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征途中,披荆斩棘,奋勇前进!

小学生中华魂演讲稿(二):我的梦想,当一名科技消防战士

涧西区东升第二小学 何湘怡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叫何湘怡,在这里,我向大家汇报我的梦想—当一名科技消防战士。

2014年,我参加了"中华魂"(放飞梦想)主题教育活动,我要向袁隆平、叶聪、罗阳等前辈们学习,坚定信念,为梦想而努力。通过读书,我更坚定了当一名科技消防战士的决心。

我爸爸是一名入伍20年的消防军官,参加各类灭火救援活动近2000余次。

有一年春节,爸爸在部队值班,我和妈妈就到警营陪他过年,大年三十晚上,当万家团圆、举杯相庆之时,警铃响起来了:一个建筑工地发生塌方,几名工人被埋。警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爸爸和叔叔们扔下碗筷,快步登上消防车,迅速向现场驶去。我和妈妈放心不下,也打了出租车赶到事发地点,只见到工地上残垣断壁、惨不忍睹,吆喝声、吵杂声和悲凄的哭声交织在一起。爸爸和叔叔们先是锁定人员被埋之处,然后就拿着液压开缝器和破拆工具一点一点的进行救援,在通向被埋工人的坍塌处,还时时传来"咔、咔、咔"的声音,随时都有再次塌方的危险,爸爸和叔叔们用支撑棍小心翼翼的进行支撑,动作既干净又利索,爸爸大声的指挥着叔叔们:"注意安全!这边上切割机!快上支撑棍!小心再次塌方!"快接近被埋工人时,碎小的塌方物体他们就用双手去挖,他们戴的手套全烂了,双手在坚硬锋利的水泥和钢筋之间用力的挖着,我看见爸爸和叔叔们的双手鲜血淋淋,但他们仍然坚持着,不抛弃、不放弃……他们此时忘记了危险,忘记了寒冷,忘记了疲劳,忘记了饥饿。时间在一秒一秒地过去,我们也心急如焚……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救援,当几名遇险的工人叔叔被安全救出的时候,现场所有的人都欢呼起来,我和妈妈紧紧地拥抱在一起,远远地看着还在忙碌的爸爸,我高声的喊着:"爸爸,我爱你!"

现在,我的每一天学习都与当一名科技消防兵紧紧联系在一起,正常学习以外,我翻阅了《中国消防》《消防科学与技术》《Fire Engineering》(《消防工程》美国)等消防杂志,中国的、外国的,先进的消防装备是如何制造的我都想知道,用如饥似渴的学习奠定科学素养,开启科技消防的梦想,我曾经对复合夹芯板进行燃烧试验,发现他们的燃烧现象、火焰蔓延、环境温度等燃烧特性,设计了"燃烧浓度预警器",在学校举办的综合实践创意大赛中被评为"最有创意奖",我的学习成绩也在全校名列前茅,还荣获涧西区"中华魂""读书好少年"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让我觉得离我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我决心一定要当一名科技消防战士,用科技的力量成就中国的消防科学,让更多的生命安全、幸福、健康、吉祥!

袁隆平爷爷的故事篇8

《建党伟业》主要截取了辛亥革命、、一大会议三个历史片段,讲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故事,当天的首映庆典也以这三个历史事件串联全场,参演的明星依序登台,讲述拍摄期间的幕后故事。当然,因为参与演员众多,很多人上去只能介绍一下名字以及出演的角色,但已经能感觉到他们内心的澎湃与激动。

辛亥革命,军阀混战

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了封建制度,但是随后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北洋军阀混战,中国进人了动荡的民国时期。在此段故事中,可以说明星大腕儿最吸引人,范冰冰的隆裕太后,刘德华的蔡锷将军,周润发的袁世凯,赵本山的段祺瑞等,这些明星能占预言中8亿票房的6亿吧。首映庆典当天到场的此时段明星有范冰冰、周润发、吴宇森、冯巩等。

周润发称拍摄袁世觊特地减肥5公斤,不过这不算是最大的挑战,他更大的难题是每天拍摄都要忍住笑场,“有赵本山与冯巩在场,我天天被逗乐,他们不是演电影就是二人转,天天转,头都晕了!所以呀,不是袁世凯有问题,而是他的手下有问题’。

吴宇森在《建党伟业》中出演林森,本来他在《建国大业》中也有出演,但最终戏份全被删了,所以在接到这部影片的邀约时,他先问戏份剪不剪,在首映当天,他得到导演黄建新的亲口保证,“这次他的戏进步了,一点儿没剪,全保留了”。

范冰冰在王见场透露了一个拍摄小花絮,当时在横店拍摄她与发哥的戏份,她是直接坐飞机到横店,而发哥是飞到杭州再坐车到横店,结果正好赶上大堵车,发哥为了能及时赶到拍摄现场,与发嫂一路走到横店,走了近一个小时,这份敬业精神让剧组工作人员很感动。

冯巩在拍摄现场搞笑,在首映当天也不忘耍一下嘴皮子,他饰演的冯国璋正是他的亲生曾祖父,是唯一一位与角色有血缘关系的演员,但在现场被朱军口误说成饰演亲爷爷,冯巩立马接过一句“演我爷爷他爹”,在图片对照时,他被赞与角色长得最像,他说:“因为我长得本来就有历史感。”虽然话语不多,但他得到了现场最热烈的回应。

,青春燃烧

1919年5月4日,北大红楼前,为了彻底帝国主义,以及反对外国列强强占中国国土,成千上万的学生开始了示威游行,包括辜鸿铭、胡适、等在内的北大师生都参与其中,中国革命进入新纪元。

刘佩琦出演“清末怪杰”辜鸿铭,据导演透露,之所以选择刘佩琦出演该角色,主要是由于刘佩琦骨子里有种与辜鸿铭气质相当吻合的霸气。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哄笑之声,他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终于理解了这个清高的老师。为了将辜鸿铭这个人物学识渊博,且天不怕地不怕的气场诠释得更为准确,刘佩琦特意设计了“甩辫子”的戏份,刘佩琦说,“在演那场戏时,我用手杖把辫子勾到前面,又甩头把辫子甩回,这场戏剧本里原本没有,是我自己加的,并且我认定这场戏一定不会被删”。

王珞丹饰演“”中的张若名,她说自己以往出演的角色都是都市女青年,表现的都是现代人的情感故事、精神面貌。演完这个角色,她才明白当时那个时代下的年轻人的热血青春,理想、信念、荣誉、奋斗,为了信仰献身,这不是口号,是他们真正的行为,那是一种最浪漫的情怀。

董璇饰演进步青年向警予,她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把向家的族谱都找出来了,真是摸清了他们的祖宗八代,不过她说这不算什么,每个演员对角色都做足了功课,“我见到李晨的时候,他告诉我说他特别紧张,我认识了他七八年,每次看他演戏都很淡定,但是为了这部电影他竟然感到紧张,我想每个演员都跟我们一样,为了这部电影特别用心”。

一大会议,日出东方

1921年,浙江嘉兴南湖上的一艘红船内,、、董必武等来自全国各地的13名代表举行了中国共产党一大会议,通过了各种党规章程,开创中国新纪元的序幕自此拉开。

刘烨饰演青年版,这个在《建国大业》中向敬礼的老兵,在《建党伟业》中成了被敬礼的对象,这是历史伟人们的集体“逆生长”,都是青年演员首次出演该角色,包括张震的,陈坤的,董洁的宋庆龄,当然还有韩庚的邓小平,一切都是新的尝试。

何平导演饰演13名代表中的何叔衡,据他透露这次出演纯粹是与韩三平、黄建新在飞机上的巧遇,“当时我们一起坐飞机到四川,参加5.12纪念活动,两位导演说我很像一个一大代表,让我准备一下,看能不能出演,后来等到电影开机,他们就真来找我了”。其实我一直觉得何平演鲁迅应该更像,特别是那两撇胡子。

戎本来只是电影的录音师,但是后来也成为一大代表“董必武”,他笑称出演这部电影就是“关键”二字,“我就是在最关键的时刻,最关键的地点,站在最关键的位置,我每天都在导演面前晃悠,这个角色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演员,后来导演看到我,就一拍大腿,这么定了”。

李晨扮演一大代表,他说拍摄当天的情形与90年前开一大会议的情形很像,“当时我们都是从全国各地的剧组赶到一起,大家一聊天就是问你从哪里赶过来,当时一大会议的13名代表也是从全国各地赶来,我们都是为了一个目标与信仰而来”。

上一篇:含有风的诗句范文 下一篇:杜甫望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