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秀闻笛范文

时间:2023-09-19 10:41:58

向秀闻笛篇1

《裸婚时代》让姚笛事业前景看涨,媒体和公众对她的另一半也颇感兴趣,每每接受采访总被问到感情话题,对此姚笛回答说“没空交男友”、“一切随缘”,实际芳龄已经29岁的姚笛真的闺中无伴吗?

“十一”前夕某天晚上记者到首都机场接人,九点左右记者在涌动的人潮中发现一位容貌清秀的女孩颇为眼熟,她表情平静,独自快步而行,经过一再辨认记者终于认出她就是《裸婚时代》中童佳倩的扮演者姚笛。当晚姚笛打扮非常休闲,戴着黄色的发卡,穿着具有卡通味道的衣服,令她看上去备显年轻活泼。姚笛一出闸口就拨打电话,当她走出机场大厅后,记者在远处看到有两位男士与她“汇合”到一起,其中一位身穿灰色T恤的高个子男士亲密地搂住了姚笛的肩膀,而姚笛则紧紧地搂住了男士的腰,两人如同热恋中的情侣那样边走边聊,大有畅叙“离别之苦”的味道,他们一起朝停车场走去。

记者注意到那位年轻男士三十岁左右,五官端正,身材健硕,留着“朋克”式的发型,看上去很有几分“摇滚歌手”的“范儿”,姚笛不时与这位男士四目相交,脸上挂着甜蜜的微笑。后来他们一起上了一辆吉普车向市区驶去。半个多小时后姚笛乘坐的汽车来到了朝阳北路附近的一处高级公寓社区,令记者感到有点奇怪的是姚笛独自走进了一幢公寓,而那位“朋克男”和朋友则在地库等候。姚笛返回的公寓很高级,有很多明星在这里居住。

一个小时后依旧来时装束的姚笛提着两个精致的礼品袋走出公寓,与“朋克男”再度上车离去,不久汽车来到了万达广场商业区停下,姚笛和“朋克男”下车与开车的朋友挥手再见,然后两人走进一家餐厅吃饭。当两人走出餐厅时已近午夜时分,姚笛和“朋克男”情浓耳热,十指紧扣,甜蜜地漫步前行,几分钟后两人并肩走进了附近的一幢高级公寓。

传事业背后有金主力撑

今年姚笛接受采访频频表示自己“没空交男友”,处于单身状态,现在看来她并没有实话实说,因为从她一回京就约会“朋克男”,两人甜蜜无间的情形看,显然姚笛已经恋爱了,而且正处于热恋之中,不过两人目前还没有发展到“裸居”的地步。至于姚笛这位男友的身份记者目前还不得而知,从“朋克男”的形象气质看,他并不像是演员,而更像是歌手或健身教练。当晚姚笛与“朋克男”回的公寓应该是男友的住所,该公寓地处黄金地段,房价昂贵,这说明“朋克男”身家不浅,以后姚笛不会过上“裸婚生活”。

姚笛成名后,网上关于她男友的传闻一大串,又说是演员,又有说是制片人,还有人说是某神秘大款、“京城名少”,而有多位人士向记者透露,姚笛与“红楼梦中人”的主赞助商昌平某度假村的老板来往密切,曾有目击者称该企业家对姚笛事业上颇多关照,使姚笛在“红楼梦中人”活动中脱颖而出,演艺方面在“红楼选手”中处于领先地位。

YY时间

姚笛恋爱声明

向秀闻笛篇2

我曾在基层做过木工、泥工、车工、赤脚医生和汽车司机等,在振兴中华读书活动中踏上自学成才之路,荣获全国职工自学成长奖,成为一名记者、作家和摄影家。我曾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被中央领导称为“中国工人的秀才”。

进入上海《劳动报》后,我先后在特稿部、评论部任记者、编辑,后因工作需要,一夜之间便成了摄影记者。我撰写的通讯《主人与公仆》获上海市好新闻一等奖,还被改编成电视剧,在全国引起反响;组照《营业员百乐图》获上海市好新闻三等奖;新闻摄影作品《与民同乐》、《叫我邦国》等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其中《与民同乐》获第一届记者节“天下事记者心”摄影作品一等奖。在十余年的摄影记者生涯中,我博采众长,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新闻摄影风格。

多个心眼:买笛子干什么?

我的右肩和左肩高低不一,那是日积月累背摄影包所致。自从当上摄影记者以后,我天天都背着沉甸甸的摄影包,哪怕走亲访友也不例外,十余年从未间断。“一个背大包的高个子来过了”,难怪有人这样介绍我。我觉得摄影记者的镜头应该是365天、24小时全天候。记者按下快门仅仅在瞬间,脑子里的那根摄影神经却时时刻刻紧绷着,稍一松懈便可能漏掉重大新闻。《与民同乐》那张新闻摄影作品便是我在一个不经意的场合,抓到的一个重大新闻线索。

那是1988年,同志时任上海市市长。正值五一国际劳动节,应邀参加全市劳模大联欢。会前,我听见市总工会领导请工作人员赶紧到商店去买一支笛子。“会议安排紧锣密鼓,这个紧要当口,买笛子干什么?”我多长了一个心眼。工作人员买回笛子,我紧随着他进了休息室。只见市总工会主席江荣把笛子端给,并关照工作人员拿些酒精来。“还要什么酒精,不用,不用。”欣然端起笛子,似乎遇见了一位久违的伙伴。他用自己的手帕往笛子上擦了擦,就试吹了起来。我这才明白,联欢会上,要为劳模吹笛子,摄影的神经不由一下子吊了起来。发言、颁奖,联欢会按正常次序进行。颁奖高潮一过,记者纷纷退出,赶回去发稿。唯独我还端着照相机在等。大联欢即将结束,在欢乐而融洽的气氛下,兴致勃勃登上台,为劳模们来了段笛子独奏。笛声悠悠,情溢会场,掌声雷动。我从不同的角度,一口气拍下了近十张照片。与民同乐,一时传为佳话。这组抓拍的照片成为我的独家报道,它不仅具有很强的新闻性,而且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成了“大泥人”之后

1991年7月,上海青浦县成为上海抗洪第一线。我和一批记者在青浦安营扎寨。7月5日,青浦县丢卒保车,建成33年的红旗塘坝被炸,一曲新时代的“龙江颂”在此奏响。炸坝前,各报的摄影记者早早来到现场,各自寻找最佳的摄影点。我见到一些同行躲在远处,不免暗自窃笑他们胆小。我冲锋在前。深一脚,浅一脚,小道泥泞不堪。我的一只脚忽然被泥土粘住,猛一拔,皮鞋底竟然脱落下来。顾不上这些了,我连走带爬到了警戒线的边边上,准备拍一张最具冲击力的照片。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红旗塘坝被炸得飞上了天。泥浆随即倾盆而下,把我从头到脚涂成了一个大泥人。我“勇往直前”的故事在抗洪救灾的前沿传开了,以致数年后,青浦县委书记见到我时,还幽默而深情地说了一句:“青浦人民欠你一双鞋。”然而,各报炸坝的新闻照片见报后,我却大吃一惊。自己的照片平平,仅仅是纪录实况而已,而那些被我窃笑为“老爷兵”的同行的照片,却让我感到震撼、感到汗颜。他们把观看炸坝的群众作为前景,把炸坝飞溅的泥浆作为后景。由于画面有对比,又有人群,因此显得壮观而生动。我不由暗暗折服。我开始懂得一个摄影记者光有吃大苦耐大劳的敬业精神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得有思想,必须得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几天后,我们一车记者从青浦练塘镇返回市区。途中,我看见一黄鱼车队装载着新鲜的茭白往市区运,我不由一阵心动,大叫一声:“快停车!”汽车尚未停稳,我就心急火燎地跳下车,对着茭白车队拍了起来。等我跳上车,同行才反应过来,可汽车已经跑远了。多好的新闻啊!洪水还在肆虐,作出了牺牲的青浦人仍心系市区和兄弟省市。那几天,上市茭白6万吨,占全市总量的95%。同时,大批番茄、豇豆和冬瓜等蔬菜源源不断地运往各地。

那天凌晨一点,我被电话铃声惊醒,对方是《解放日报》的一位夜班编辑。他告诉我,他们的副总编陆炳麟对《解放日报》当天的头版照片不满意。陆炳麟说,青浦抗洪救灾的后续报道不能停,读者最想知道的是青浦人民现在在干什么。一位记者告诉他,《劳动报》记者陈丹路拍了几张青浦人赶运茭白的照片。陆炳麟拍案称好,并关照立即派车上门,把照片要过来。第二天,我抓拍的青浦人支援市区赶运茭白的大幅照片刊登在《解放日报》头版显要的位置上。陆炳麟老师是我敬仰的新闻界前辈。我的作品得到了他的肯定,对我来说这无疑是一种鼓励和鞭策。

表达出与众不同的感觉

我在前辈和同行的搀扶下,学着走路,在路途中不断探索。在实践中,我慢慢地懂得了角色转换,也学会了换位观察与思考。1999年6月,本市举行普通高校招生咨询。原本我想拍的是咨询场面如何火爆的照片,然而到了现场给我强烈感受的却是未来大学生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大草坪上,“养草期间请勿入内”的告示赫然醒目,一些学生却“占地为王”。他们有的席地而卧,有的则摆开了扑克战场。“游勇散兵”撤退后,大草地一片狼藉。与火爆的咨询场面相比,以上观察到的情景更促使我“一吐为快”。组照《未来大学生要补公德课》见报了,它以独特的视角报道了这次招生咨询,在所有关于这次活动的“千人一面”的报道中独树一帜。

有位老师在给通讯员讲课时引用了我的这次报道。他说,只有把你在现场感受最深的东西告诉读者,只有把你与众不同的感觉告诉读者,你的作品才会鲜活,才会富有生命力。

微笑是沟通的良方

“布拉克贝希”是维语泉水边的意思。新疆喀什老城诞生在“布拉克贝希”。单身去老城采访,还真有些害怕。老城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现居住着12.5万维吾尔族兄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它渐渐向世人撩开了神密的面纱。老城内的布局真有“迷魂阵”之惑,陌生人入内会晕头转向,没有两小时很难转出来。

2002年,我只身去喀什老城,拍摄了大量的照片。采访得以顺利完成,一靠微笑,二靠交流。多年来,为陌生人拍照使我养成了短时间内缩短彼此心理距离的习惯。在维吾尔族聚居的地方,忽然来了一位汉人,面对我的是一双双警惕的眼睛。我以真诚的微笑相对,对方也都一一以微笑回报。此时此刻,我才真正体会到微笑是“国际语言”。我用手比划照相机,再作请求的意思。也许是我的真挚感动了他们,对方不但同意让我拍摄,有的甚至还让我到他们家里去拍。这让我大喜过望。当然拍摄过后,我必定会鞠躬向他们表示感谢。

“龙门阵”中抢镜头

1987年,《解放日报》副总编辑居欣如老师请我随她一同去康平路,为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的曾庆红同志拍张生活照,准备刊登在《支部生活》上。曾庆红很随和,他告诉我,自己很怕拍照。我说,咱们不摆姿势,越自然越好。趁他到里屋接电话的当口,我把快门、光圈一一处理停当。通话完毕,我和曾庆红摆开了“龙门阵”:“居老师以前是复旦大学的老师。我们新闻界都称她为居老师,几乎没有人会直呼其名,以致有一次在解放日报编前会上,周瑞金说,下面请居老师同志发言……”我的话音未落,曾庆红便开怀大笑起来。我抓紧时机,一连按下几次快门。我抓拍到了理想的照片,就没有浪费领导更多的时间,曾庆红再次去里屋接完电话出来时,我已经下楼了。他追到楼梯口,对我挥了挥手,大声说:“丹路,再见,谢谢你!”

那次拍摄短时间内得以顺利完成,我想这得益于自己长期来注重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时也借助于注意培养自己短时间内缩短与被访者心理距离的本领。

“感谢你对我们工作的监督”

最近几年我分管报社的社会新闻报道,碰到了形形的“难题”。如何处理,得讲究艺术。在我用镜头鞭挞假恶丑的同时,常常有教育与被教育者的角色转换。

去年12月,我在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康定路支行营业大厅看到,一位中年营业员在工作时对着手机聊家常,而柜台前顾客却排着长队。我端起照相机,抓拍了一张她打手机的照片,同时又抓拍了一张顾客焦急等待的照片。我的本意是想批评一下在外资银行大举进入之际国资银行个别员工没有紧迫感和危机感的现象,而不是要让那位员工难堪。因此,我在文字说明上没有直接点明哪家银行,同时又请编辑在她的脸上作了“马赛克”处理。第二天,题为《一个长电话排起长队伍》的组照见报了。此报道在本市金融界引起了反响。没想到,图片上的人物仍被该行领导认出。有人告诉我,此支行的领导动了真格,要炒那位员工的鱿鱼。我心急如焚,两次赶到银行去为她求情。我对两位银行领导说,千万别除她的名,一个中年妇女有了一份银行工作很不容易,只要她能接受教训就可以了。两位银行领导说,首先我们要感谢你对我们工作的监督。你的批评非常及时,我们支行出了这样的问题是我们领导的失职。我们当夜就查看了录像,她的电话长达5分40秒,这是我们绝对不容许的。我们已连续两天作了整改,欢迎你今后随时来我行作“啄木鸟”。两位行长的真诚及雷厉风行的作风感动了我,也教育了我。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国有企业的希望。过了几天,我又特地去营业大厅,看到那位营业员还在自己的岗位上,心里才松了一口气。如今,我和那两位行长成了好朋友,我也真挚地希望和那位营业员交朋友。我想她应该懂得两位行长和我的一番苦心。

向秀闻笛篇3

【关键词】《牧童短笛》 钢琴曲 民族风格

《牧童短笛》(原名《牧童之笛》)是迄今为止我国第一部完全意义上的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钢琴曲。这是贺绿汀创作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钢琴曲经典杰作。《牧童短笛》钢琴曲虽然整首作品的演奏时间不到5分钟,并且所谓的级别程度也只有六级,但该作品1934年首次在上海演出后,很快被国内外音乐界认可,并给予很高的评价,奠定了《牧童短笛》在中国钢琴曲中的重要地位。

一、《牧童短笛》开创中国民族钢琴音乐新纪元

《牧童短笛》之所以影响力较大,还在于这首中国钢琴曲自公开发表那天起,就得到国际上许多较具影响的音乐界人士的认同和喝彩。比如,苏联钢琴家、作曲家齐尔品(A.N.Tcherepnin,1899—1977年)把这首钢琴曲带到柏林、慕尼黑、日内瓦、维也纳、纽约、阿姆斯特丹等各大城市,并亲自进行演奏,受到各国听众的热烈欢迎,认为这是“东方音乐和西方音乐奇妙结合的精品”。从此,这首钢琴曲闻名国内外,成为各国钢琴家的常备曲目之一。为《牧童短笛》演奏录音的音乐家、钢琴家、作曲家丁善德,在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上演奏《牧童短笛》;百代唱片公司良好的录音出版也为《牧童短笛》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牧童短笛》也在海外出版,首先在日本出版发行,随后苏联、法国、德国等国家也相继出版了此首钢琴曲。它让中国钢琴音乐作品走向世界,也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

当时,国内音乐界人士认为,贺绿汀最大的成功在于他打通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西洋音乐的界限。他将中国民族和民间音乐与西洋音乐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这样才产生了这首登上世界乐坛而毫无愧色的《牧童短笛》。《新晚报》发文称赞说:“最重要、最值得纪念的,是他打通了中国音调与西洋乐理的界限,他那作品的成功鼓励了我们复兴改进中国音乐而研究西洋乐理的技术,给予一般极端保守古乐者和主张完全欧化者以同样的警醒。”作曲家瞿维多年之后依然如是说:“它的出现有着很不寻常的意义,为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开创了一个新的天地。”

不仅如此,国外一些音乐人士也表示,《牧童短笛》是以中国民族民间乐曲作为素材,采用了西乐传统作品技法,创作出的一首结构严谨、形象鲜明、优美动听、乡土气息极浓的钢琴独奏小品。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考验,《牧童短笛》当之无愧地被公认为是一部中西合璧真正具有中国风格的成功钢琴曲。70多年来,《牧童短笛》艺术魅力经久不衰,它是中华优秀的民族文化奉献给世界人民的一件艺术瑰宝。

自《牧童短笛》问世以来,中国又有上千首钢琴曲创作得到出品,其中就有不少优秀之作。可是,以音乐史学的眼光看,比较客观地讲,《牧童短笛》是第一首完全成熟的中国钢琴曲,至今仍是最优秀的中国钢琴曲之一。这首具有鲜明音乐形象和浓郁江南风的乐曲,在我国的外来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创作中具有开拓性意义,至今仍是钢琴教学中的保留教材。

《牧童短笛》在创作上巧妙地运用钢琴的技巧表现中国民族乐器笛子独有的音乐风格,可以说无论是演奏方式上还是创作形式上,都是民族音乐前所未有的突破。当时我国条件有限、音乐教育停滞不前,民间音乐处于自生自灭的原生态状态,没有专业人士对民间音乐加以收集整理,民族音乐就难以推进创新。在中国民族音乐很少被国外音乐界认知、认可的情况下,《牧童短笛》的确为中国民族音乐创造了一大奇迹。《牧童短笛》作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成功,以至于为后来改编中国元素的钢琴曲,在推动中国民族音乐创作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无论是《牧童短笛》在中国钢琴音乐历史地位,还是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影响力方面,都可以说它是中国民族钢琴曲代表作的第一部,是中国民族音乐的一大杰作。

二、《牧童短笛》是融入中国元素最多并且最早的成功名曲

中国钢琴艺术最早萌芽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赵元任于1915年和1919年分别创作了《和平进行曲》和《小朋友进行曲》等。这些构思简单、曲式短小的钢琴曲标志着中国钢琴音乐的诞生。虽然这些作品在当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产生多大影响,但是20年后,它却为《牧童短笛》的创作带来了启发和灵感。用钢琴曲来创作中国民族音乐是一种新的音乐尝试,而钢琴作为乐器之王,这种尝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音乐无国界,音乐作品需要与时俱进,能让中国元素融入到钢琴曲中进行创作无疑是一种最好的尝试,这有助于推动中国民族音乐走向世界,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音乐。当然,中国作曲家借这种外来的艺术形式,创造出中国钢琴曲这一新颖的艺术作品,必然有一个从模仿、探索、实验到创造成熟的历史过程。

《牧童短笛》成为中国民族钢琴曲首创最成功的名作绝非偶然。当时除参展的《牧童短笛》获得一等奖外,贺绿汀还有《摇篮曲》获二等奖。《思往日》虽然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却影响不大。除此之外,此次11人共有20首参展钢琴曲,也仅有《牧童短笛》大获全胜。这也是因它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贯穿了古老东方文明古国的含蓄之美,展现了中华民族勤劳纯朴、开朗活泼的民族性格。

《牧童短笛》结构简洁,全曲C大调,为A加B加A的三段式组成。整部作品清新、流畅,呼应、对答式的二声部复调旋律成功地模仿出中国民间乐器笛子的特色,向人们展示了一幅传统的中国江南水墨画。第一乐段采用徴调式,速度舒缓,旋律宁静而悠扬。通过复调手法将上下两个旋律同时进行,犹如相互映衬的红花绿叶的田园风光呈现于眼前: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竹笛,在田野上悠闲地漫游。第二乐段采用宫调式,运用传统民间舞蹈的节奏,主调音速稍快,情绪更加热烈、高涨,牧童骑牛吹笛的生动活泼跃然眼前,主旋律像竹笛特有的颤音技法,明亮而高亢,伴奏跳跃欢欣。第三乐段借用第一段复调写成,曲调更加流畅、欢快和紧凑。在旋律上多了变化,乐曲快结束时的速度渐转慢,结束在明亮的高音区,看牧童远去,有一种曲尽意犹未尽的审美感,勾起人们浮想联翩。

《牧童短笛》的和声多采用变格手法,伴奏采用平行三度下行和声音型与主持续低音写法,从而减弱调式和声功能进行,与活泼的主旋律相协调。《牧童短笛》中复调手法的出神入化,是近代钢琴音乐在探索中国风格的复调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重要标志。贺绿汀在乐曲中巧妙地运用复调手法、五声性的旋法、多用级进的主旋律、三四度结合的常见终止式、重复法与对偶句式为主的音乐发展等,使得两个声部的旋律都富有中国民歌的风韵。

诚然,《牧童短笛》既运用了西洋音乐的技法,又展示了民族音乐的特点,对于解决中西音乐关系问题,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推进民族音乐文化创新,乃至对于整个中国新音乐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也为世界钢琴音乐增添了一个新品种。

三、《牧童短笛》催生了中国钢琴音乐的繁荣

《牧童短笛》钢琴曲的成功,催生了当时中国音乐界对中国民族钢琴音乐的创作热情。它在中国钢琴音乐史上拥有最多的奇迹,影响力大且意义深远。中国钢琴曲真正显现在20世纪初,当时创作的许多钢琴音乐作品,作曲家将时代性和民族性等因素注入了各种音乐体裁的创作之中。我国作曲家也努力发挥欧洲音乐创作技法的优势,把中国传统音调与民族和声运用得更加成熟,使得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创作既有时代精神,又有新的发展。其中《牧童短笛》作品风格典雅、技法精湛、层次分明,民族音乐的旋律、和声的运用良好,是20世纪中国钢琴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它是一种被改造了的欧洲作曲技术,这既是对欧洲作曲技术的运用,又是对欧洲作曲技术的突破。《牧童短笛》被中国音乐界认为是我国第一部完全意义上的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它对于如何解决欧洲音乐理论与中国民族文化相结合做了最好的诠释。《牧童短笛》作为开山之作,也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带来灵感,它使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自《牧童短笛》钢琴曲成功之后,引起世人关注,成为人们研究、借鉴的成功典范。这对于当时尚处于起步状态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和后来钢琴音乐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也使中国钢琴音乐作品进入了一个历史新纪元。成功的作品不仅在于其作品本身,而且点燃了国内音乐界对民族音乐的良好期望,这也让许多优秀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得以诞生。诸如《摇篮曲》《牧童之乐》《民歌主题变奏曲》《思春》《双飞蝴蝶》《花鼓》《流水》《变奏曲》《阳关三叠》《青年协奏曲》《黄河协奏曲》《红色娘子军组曲》等,这些钢琴曲都挖掘了民族音乐文化,通过民族化的旋律、节奏、和声、曲式以及音色等元素体现其鲜明的民族风格及神韵。中国近现代钢琴音乐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讲,不仅是古代音乐的一种延续,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新音乐”。它证明西方音乐中的某些作曲技巧、原理、因素等是可以用来表现中国气质的,同时也给更多的作曲家的创作道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宝贵的钢琴音乐写作经验,使中国钢琴作品面貌一新。在中国民族文化中去寻根,寻找创作的灵感和开发出新的音乐领域是钢琴音乐民族化的根本。只要我们能像前辈艺术家那样不懈努力,相信会有更多更好的民族钢琴曲不断涌现出来,成为推进中国钢琴曲的新生艺术奇葩。

参考文献:

[1]牟茗.钢琴曲《牧童短笛》创作成功秘诀新探[J].文史杂志,2012(1).

[2]汪波.贺绿汀《牧童短笛》赏析[J].大舞台,2012(9).

[3]王建.贺绿汀钢琴曲《牧童短笛》探析[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9(2).

[4]史中兴.贺绿汀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5]朱国昌.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民族音乐元素[J].艺术探索,2011,25(4).

[6]卞萌.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M].北京:华乐出版社,1996.

[7]周为民.20世纪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音乐,2007(2).

[8]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答钢琴学习388问[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向秀闻笛篇4

了解西羌是5年前从九寨沟开始的。九寨沟黄龙机场,简称九黄机场,旅游旺季有北京直达的飞机,旅行社工作的朋友提前给我们打预防针,“九黄九黄,十次飞机九次黄,还有一次在返航”,所以推迟两个小时到达,我们居然兴高采烈,捡着了多大的便宜似的。

确切的说,那时候还不知道九寨是四川阿坝州的地盘,更不知道传世过千年的羌碉群和神秘的古羌人后裔原来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大山深处。这里是摄影爱好者、驴友、背包族和民族民俗学家的天堂。

成都下飞机,且不说逛锦里、访草堂、拜武侯,走成灌高速直奔都江堰。告别忙碌,川蜀的安逸早有耳闻,坐在奔腾的泯江河畔品茶赏水,悄然偷得浮生半日,别有安闲。

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山水之间盘桓两日,大快朵颐,探秀访幽,一时忘却烦恼无数。

收拾行李,走都汶高速,一路向西羌。

神秘的古羌人

古羌人,是上古时期现今中国领土上一个重要的古老民族,形成于青藏高原,以羊为图腾,与古汉人、古藏人有较深的渊源。根据文献记载,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姜姓之祖,“古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左传·哀公九年》载:“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后汉书·西羌传》载:“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后东向进入中原地区,在今河南及河南、河北、山东交界地区获得空前发展,成为黄河流域几个著名的部落集团之一,也是羌人进入中原地区的先驱。

甲骨文有关于“羌”和“羌方”的记载,从活动情况看,商代羌之疆域广大,大致据有今甘肃省大部和陕西西部、山西南部及河南西北一带,是商王朝“四邦方”之一。后羌人加入周武王商王朝的联军,《后汉书·西羌传》载:“及武王伐商,羌髳率师会于牧野。”

关于大禹是羌人的记载有很多。《孟子》载“禹生石纽,西夷人也”,《史记·六国年表》云“大禹出于西羌”,《吴越春秋》、《水经注》、《蜀本记》等也都有“禹兴于西羌”或“出于西羌”的记载,其出生地是古代汶山郡广柔县石纽乡。近代学者、民国时期汶川县长祝世德的《大禹志》中,考证出大禹出生在汶川县绵虒镇刳儿坪。夏朝、周朝与秦国的祖先可能都是古羌族。原始藏族在汉文史籍中被称为“发羌”,而藏族早期的神话传说认为藏人起源于东方,故有观点认为藏族起源于羌族,公元7世纪建立的吐蕃王朝盛极一时。公元386年羌人姚苌称帝于长安,建立了十六国中的后秦。北宋时建立西夏的党项族被称为党项羌,有现代学者考证,现代的嘉绒藏族较多的保留了党项人的特点,此为一说。可以确定的是,现代汉族中的“党”姓,源于古“党项族”。

古羌人多融合于汉族,或演变为藏缅语族的诸民族,今天的彝族、哈尼族、白族、纳西族、傈僳族、景颇族、怒族、德昂族、拉祜族等西南少数民族均源于古羌人。

古羌人的一支约在春秋、战国时从甘肃、青海地区络绎迁居于岷江上游一带生息繁衍,与当地居民相融合,逐渐形成为今日的羌族。

中国羌城 汶川

2008年汶川大地震,让国内外学界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和抢救这里的羌文化,它保留着中国最古老的民族文化符号。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就位于汶川县境内,美丽的四姑娘山终年积雪,俯瞰着这片神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

汶川,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绵虒县,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置维州,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改维州为威州,“威治西羌”,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废威州。但威州作为地名沿袭至今,建国后为汶川县政府所在地,是一座拥有厚重历史的文化名城。

汶川县城距离成都市不到200公里,不足2个小时的车程,很是方便。县城位于岷江两岸狭长的河谷地带,经过灾后重建,已经恢复了旧日繁华。传说这里是大禹的故乡,一座巨大的大禹雕塑坐落于县城南郊,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国内外游客。三国名将姜维出生在这里,县城东部至今还保留着姜维庙和姜维城遗址,东北面的姜射坝传说是姜维年轻时候练习骑射的地方。如今岷江依旧逝水滚滚,浪花淘尽英雄。

“中国羌城”的图腾柱在县城里面格外醒目 ,街头不时可以见到头戴漂亮头巾、身穿艳丽羌族服饰的中老年妇女和可爱的女孩子们。她们的服装一般都是手工刺绣,称为“羌绣”,工艺繁复,纹饰精美,以变形的花鸟虫鱼、蓝天白云等生活图案为主,随性而至,风格粗犷,妙手天成,别有民族风情,与细腻曼妙的蜀绣颇有不同。羌绣是羌家女子传统,一般从七八岁就开始跟从长辈学习,绣品通常是做给自己和家里人的,每逢五月、中秋和羌历年,未婚女孩还要绣礼物给男朋友。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工业的介入,这种传统手工技艺已渐渐离我们远去,除在一些偏远山区还保留着手绣传统,机绣代替了大多数的手绣。

红军长征纪念塔和红军桥,是县城著名的红色旅游圣地。当年爬雪山、过草地的英雄史诗,就发生在这里的崇山峻岭之间。这是一片盛产英雄的神奇土地,13世纪统一藏地的格萨尔王就生长在这里。奔腾不息的杂谷脑河在红军桥下注入岷江,正是雨季,一桥之下,褐翠色的杂谷脑河水和土黄色的岷江颜色分明、并肩奔流,绵延出去几公里,颇为壮观。

县城北部山地,是著名的国宝级文物“布瓦黄泥碉群”景区。布瓦,羌语之意是“住在云朵上的人”,布瓦寨是汶川威州镇岷江西岸一个海拔2170米的山寨,现存3座千年稀有黄泥羌碉,经历了1933、1976、2008年大地震,是四川仅存一处且分布集中的黄土群碉。

羌人谷

羌族聚居区一般建在高半山,山脉重重,地势陡峭,故而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沿杂谷脑河逆流而上,河谷两岸的大山深处散落着大大小小的羌族村寨,这里盛产各类水果,尤以汶川大樱桃、猕猴桃、核桃和青脆李、红脆李最为闻名。

春夏季节,高山崖壁间,不知名的花儿丛丛簇簇竞相争艳,白的挤挤挨挨,红的队列齐整,蓝的勾肩搭背,紫的孤芳自赏,在涧水沟谷间,好不热闹。遥远的盘山道,九曲回肠,隐约云雾间,一片杉林都不见。

317国道向西三十里,就到了羌人谷的入口——龙溪沟东门寨。羌人谷地处汶川县西北杂谷脑河东岸,古时是著名的茶马古道西北线,西连理县桃坪乡,东、西北两面与茂县接壤。东门寨原名东门口,经过近几年的抢救性开发,这里已经成为成都周边市民远近闻名的休闲度假区,品羌族美食,住羌家民宿,赏沟谷美景,购羌寨特产,接待能力和水平初具规模。东门寨羌碉高耸,羌楼林立,墙壁上随处可见拙朴的古岩画和描绘图腾的象形文字,尤其是羌族释比带领族人跳羊皮鼓舞的雕塑,格外引人注目。

进入大山,道路变得狭窄起来,有些地方仅容一车通行,但山路并不难行,随涧水蜿蜒爬升。怪石嶙峋,水鸣山涧,草木葱茏,白云苍狗,偶尔可见风情独特的羌族村寨,恍若置身世外,游览画中。

经过龙溪乡小学,直奔我们的目的地,群山深处的古羌族村落——阿尔村。阿尔,古羌语,“高山上的平台”之意。阿尔村目前由4个寨子组成,依次序分别为白家夺、巴夺、阿尔、立别,其中巴夺寨为该村最大一个自然村寨,99%都是羌族。全村目前保留4座羌碉。高近30米的巴夺寨古羌碉现仅余两层底座,上层部分毁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阿尔寨的古羌碉,历经多次地震,在悬崖边屹立1000余年,为西羌地区现存最古老的羌碉之一。

阿尔村是羌人谷最深处的古村落,有2000余年的历史,民风淳朴,民俗浓郁,保留着较为完整的羌族民俗和文化传统,是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高等院校和国内外研究机构研究羌文化的基地,常年有师生在这里驻扎,为羌文化的抢救、传播、整理和修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沿山间小路深入大山,有一片两千余公顷的原始森林,入口处叫“阿扎窟”,羌语意为秀丽神秘之地。这里山高谷深,风景迷人,有国家珍稀植物珙桐、莲香树、银鹊、圆叶玉等,杜鹃花150余种,野生动物中仅列为国家二级以上的保护动物就达30多种,有大熊猫、金丝猴、鹿、岩驴等珍稀动物随时出没。我们有幸在谷中遇到一只掉队的野猪,棕色带花纹的皮毛,獠牙外露,听到我们惊奇的声音后,迅速没入丛林深处,可惜的是没来得及拍到野猪的身影。沟谷尽头就是海拔4000多米的龙湖,高原湖泊,风光秀丽,也是采摘冬虫夏草的天然山脉。

这次进山,虽是冬季,我们依然在归途中遇到7位来自成都的自驾驴友。他们把车停放在寨子附近,带着一只威风的昆明犬,徒步背包沿阿扎窟进山,夜宿沟谷深处的1号营地。攀谈中我们了解到,一个小伙子已经是第三次徒步进山,他们打算第二天继续徒步约20公里夜宿2号营地,在大雪满山的季节让我们肃然起敬。巴夺寨距离1号营地约15公里,距离龙湖约40公里。早上9点出发,从1号营地一天一个来回下来,天已经擦黑,脚也有点不听使唤了,不经一番艰难的跋涉,怎知一杯热茶,已是世间最为温暖的幸福。

冬季进山,与其他季节,又别有不同,冰雪皑皑,流水淙淙,虽是一片冬日光景,但处处蕴涵着春的勃勃生机。呼吸着畅快的空气,听听鸟鸣山涧,看看青松翠竹,离得近了,才发现,身边的枯枝败叶也是别有一番疏朗风致的。不觉放慢脚步,携三五知己在海拔3400米的幽深秀谷放浪形骸,也算没有平白辜负这一趟快意江湖吧?

羌笛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也许是无意间记录了一个古老民族历史久远的文化符号,使声调绵长的“羌笛”成为偏远边塞戍国守边将士们思国怀乡的精神寄托。

羌笛有2000多年的历史,羌族地区至今仍保留着这一神奇的民族乐器。羌笛在唐时,是西北边塞地区常见的一种乐器,经常出现在唐人边塞诗中。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王昌龄《从军行》“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八)》“东征健儿尽,羌笛暮吹哀,王维《凉州赛神》“健儿击鼓吹羌笛,共赛城东越骑神”,李颀《古意》“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都是脍炙人口的诗篇。但在唐“十部乐”中并未出现羌笛,可见羌笛在唐时只是边塞少数民族地区所用乐器,并未正式进入唐代宫廷或军队。

唐宋以降,文人诗文中多有羌笛的描述,但这时候“羌笛”的含义,更多的演变为边塞去国怀乡、别愁离恨的一种文化指代了,如宋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宋徽宗赵佶被虏北方凄然写道:“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眼儿媚》)”。

那么,羌笛到底是什么样子?据史料记载,西汉前,羌笛面上有四孔,公元1世纪,音乐家京房增加一个高音按孔,成为五孔。东汉马融《长笛赋》:“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故本四孔加以一”。许慎《说文解字》:“羌笛三孔”。宋《乐书》:“羌笛五孔”。发展到近代,羌笛已成六孔,分三组均匀排列,自下而上分别为三孔一组,两孔一组,一孔一组。

羌笛制作工艺复杂,如今古老的羌笛制作技艺几近失传,2006年5月“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羌笛共分三部分,一是吹管,二是笛管,三是装饰。羌笛用两支长约15—20厘米,直径1厘米左右的油竹制作,管体被削成方柱形,用丝线绑扎在一起,两管长短、孔距和音高相同。每只管的上端,置有一个带竹簧片的吹管,竖吹,音色高亢而略有悲凉感,是人们在喜庆丰收、过年过节、劳动之余常用的乐器。制作最精良的是鹰骨羌笛,现保存在羌笛部级传承人——茂县三龙乡合心坝王国亨老人家里,羌笛吹管由雄鹰左右两只翅膀上最长的羽毛管制成,笛管由鹰的两根腿骨制成,装饰部分则由鹰的羽毛组成。据说,此鹰骨羌笛为世间仅存的一支。

羌笛吹奏技法特殊,是文化传承中的精品。吹奏时用特殊的“鼓腮换气法”,指法与笛相同,需要一口气吹奏整首曲调,中间不停顿,乐谱没有间隔符和停顿符,与其他管乐器明显不同,技巧性要求很高。羌笛吹奏中还有喉头颤音,手指的上下滑音等技巧,其音质和旋律独具特色,音色柔和纤细,悠扬婉转,空旷悲凉,动人心魄。它有十余首古老曲牌,表达内容广泛,常演奏的曲目有《折柳词》、《思乡曲》、《萨郎曲》等。

在羌族地区,女孩子吹口弦,羌笛一般由男人吹奏,需要从小练习“鼓腮换气法”,初练者用一根吸管在杯子里不间断吹气,升腾的气泡不能停,一边吹气,一边换气,难度极高,逐渐增加持续吹气时间,最终才能掌握羌笛吹奏技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愿意学习制作和吹奏羌笛的年轻人几乎没有,复杂的工序、讲究的选材以及吹奏技法难度高、耗时费力等诸多因素正成为羌笛技艺濒临失传的主要原因。这也是我国传统民间技艺当前面临的共同困境。我希望这几千年的技艺以后不要变成诗词中美丽的传说。

释比文化

如今的羌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有自己独特的,崇尚万物有灵,通称为“释比文化”。

宗教首领称“释比”,是羌族传统宗教中不脱产的宗教教士或祭师,汉语泛称为巫师、端公等,其祖师叫阿爸木纳。在羌族社会中,释比掌握着宗教经典,是沟通神、人、鬼之间关系的人,需熟记民族历史文化和科技、医学、艺术、音乐、舞蹈等丰富知识,且在羌族民众中属德高望重的人物。在羌族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比如婚丧嫁娶、祭祀、祈雨、祈福选吉、起屋架桥、占卜、还愿、春耕秋收等活动都需要释比主持进行特殊的法事活动,护佑一方平安。

释比们有一套特殊的服饰、法器和师承方式,有十分繁杂众多的口诵经典。释比经文分上、中、下三坛。在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期间,释比带领男性族人跳羊皮鼓舞时用古羌语唱诵,分别祭祀天、地、人(祖先)。近代释比的传承一般为家族、师徒传承,传男不传女。老释比授徒要进行严格的筛选。由于羌族无文字书本,所有经典全凭口传耳授,且只能在劳动之余进行,所以只有记忆力强、能吃苦、心无恶念之人方可拜师学艺,学期短则3年长则9年,拜师后一般能学成一坛经文就是优秀的释比,而三坛经文皆通、能学成盖卦者历朝历代均屈指可数。

龙溪羌人谷为古羌人冉駹(máng)部的繁衍生息地。这里释比人数众多,居所有羌族聚集地之首,是我国唯一的羌族释比文化发祥地。巴夺寨是目前羌族释比文化保留最为完整的村寨,从高空看,整个寨子像一只“金凤凰”在苍莽群山中展翅翱翔。为有效保护和传承西羌地区的释比文化,政府拨专款在此地修建了释比文化传习所,占地2000多平方米。寨子里有4位释比:朱金龙、余世荣、余正国、朱光亮,均为老释比余明海的高徒。老人精通三坛释比经文,世所罕见,不幸的是老释比已以96岁高龄在2006年辞世。文化部、四川省各级领导在老人生前曾多次到家中探望,余家也被誉为羌族“释比文化传承世家”。余世荣、余正国叔侄分别是余家第28代、29代释比传人,其中32岁的余正国是西羌地区最年轻的释比。

羌寨与羌碉

羌寨有“云朵上的街市”之美称。羌族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之巅,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古巴蜀为边疆重镇,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随古羌人东迁和南迁,民族融合加剧,战事频繁,故羌族所居之地的建筑形制与作用,与汉地平原大不相同。羌寨本身就是一个设计精巧的防御工事,巷道、吊脚楼、房顶、照楼子,高高低低,环环相扣,宛如迷宫,寨子四边的建筑另建一些错落有致的小碉楼,与悬崖边上高大的羌碉一起,共同守卫着寨子的安宁。

2012年,黄渤和余男主演的电影《杀生》,大量的外景取自羌寨,看过电影的人应该印象深刻。在寨子里,泉水从雪山上来,通过地下暗道流向各家各户,所有的地下水道相连,平时给山寨的人们带来生活生产用水的极大方便,一到战时,它还可以作为逃离敌人围困的交通暗道。虽然几百年过去了,羌碉和羌寨早已失去了战时防御的作用,但寨子的旧模样依旧依稀可辨。

羌族人修羌寨,要先修羌碉。羌碉是中国历史古文明的标志,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和伟大创举,作为民族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被专家学者称为“石头的史书”。号称千碉之国的四川羌区,羌语称碉楼为“邛笼”。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羌碉多建于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用以御敌和贮存粮草。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十角等多种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修建时羌族工匠不绘图、不吊线、不用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让人惊叹。碉的下面几层用来驻兵和堆放粮食,最高一层用来观察敌情和施放烟幕。

一般在羌族聚居地,每隔一定距离就有一个碉楼,连接起几百里间的村村寨寨,一旦发现敌情,马上点燃碉上的烟幕,很快就把战争的信息传到百里之外。这个作用类似于汉族边疆地区的烽火台。

现存的羌碉一般为6-10层高,第一层最高,面积也最大,以后逐层递减,楼层由独木梯相连,仅容一人上下。每层隔板有一个不足一米见方的方孔,供人进出。战时撤掉独木梯,盖上盖板,下面的人基本就无可奈何了。每层均有窗,或者叫做射孔,里面宽大,向外收口,这一点与的建筑开窗形制相仿,方便里面的战士隐蔽观察和射杀敌人。爬羌碉纯属技术活,以前独木梯是不固定的,仅斜斜支撑在搁板上,一不小心树木翻滚,人就会掉落下来。但这对于骁勇善战的羌族人来说,就是小事一桩。我亲眼所见就连身材瘦小的羌族阿妈攀上数十米高的陡壁也不费吹灰之力。作为羌族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羌碉蕴含了羌族的千年历史与建筑文化,凝结了羌族人民的智慧和汗水,使羌族这个古老的民族在战乱纷争中得以传承,并随着羌族的迁徙向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传播。

向秀闻笛篇5

十九世纪最具影响力的音乐评论家菲蒂斯(F.J. Fétis,1784-1871)曾经如此评论福斯坦诺:“他那纯正的音色既美妙又饱满,他的演奏表情丰富、细腻,他是一位引领十九世纪上半叶欧洲长笛演奏的大师。”另外,有关福斯坦诺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当时在莱比锡出版发行的《一般音乐新闻》(Allgemeine Musikalische Zeitung,1844年第46期)中有以下描述:“虽然他的技巧已达到惊人的完美程度,但最难能可贵的还是他无论在长笛简易的调性吹奏中,还是在任何艰深的调性吹奏中,都能保持完美无缺;这一点在他的作曲风格中也有着充分显现,几乎在所有的调性中他都自如地运用了极富多样性的快速音群、颤指等吹奏法,这些技法轻盈地流动并绽放喷涌地表现在音乐中……演奏中的他决不轻易冒险,他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很好地驾驭自己所做的一切,因此其演奏极富沉着、成熟,从而获得听众的认可,给听众带来真正的愉悦……他决不会以冒失的技巧来引发听众的惊叹,他所指向的是心灵深处,乐器所能触及的一切情感得以觉醒并幸福地徜徉在艺术家的心田里。”

1792年10月20日,福斯坦诺出生于明斯特(Münster),六岁时就开始跟随当时已是欧洲颇具知名度的长笛演奏家的父亲学习长笛,一年之后便为奥尔登堡伯爵威廉(P.F. Wilhelm von Oldenburg,1754-1823)演奏并得到赞赏,获赠了当时最新改良的长笛。1811年十九岁的他随着父亲开始到德国境内的主要城市以及丹麦的哥本哈根、俄罗斯的圣彼得堡等当时欧洲诸多主要城市进行巡演,父子俩的演奏在所到之处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1817年,福斯坦诺先后在奥尔登堡、法兰克福等城市居住并进入当地乐队成为了专业乐手,同时他开始专攻作曲。1819年,受父亲去世的影响他也卧榻不起,病体恢复后的1820年他迁居德累斯顿,直到1852年11月18日去世为止都以德累斯顿为工作、生活的中心。到德累斯顿不久福斯坦诺就进入了大作曲家韦伯担任乐长的萨克森王室宫廷管弦乐团就任长笛首席并与韦伯结交,两人之间随之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当时的福斯坦诺也如同帕格尼尼、李斯特以及其他大音乐家一样为自身演奏的乐器创作了众多曲目,毫无疑问的是,当时他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友人韦伯的影响。1826年韦伯带病到伦敦上演最后一部典型的浪漫传奇歌剧《奥伯龙》时福斯坦诺也一同前往,在韦伯病情加剧直至去世的最后一段时间他一直都守候在韦伯的身旁。

当时的福斯坦诺还与德国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施波尔(L. Spohr,1784-1859)保持着很深的交情,有文献表明他以施波尔的《小提琴教程》作为标准及参考编著了《长笛演奏技法-理论与实践》。德国作曲家、有着“长笛贝多芬”之称的库劳(D.F.R.Kuhlau,1786-1832)也和福斯坦诺交往密切,他专门为福斯坦诺谱写了《长笛二重奏》,两人还进行过合演。

福斯坦诺留给后人的长笛作品共有一百四十七首,包括练习曲、变奏曲、回旋曲、二重奏曲、三重奏曲、为四支长笛而谱写的四重奏曲以及包括《D大调长笛协奏曲》(Op.84)在内的多首协奏曲,另外还有两本教程——1826年出版的《长笛教程(初级)》以及1844年出版的高级教程《长笛演奏技法-理论与实践》。

其中,福斯坦诺的《二十四首练习曲》以及《二十六首练习曲》如今作为不可或缺的“浪漫时期的最高级练习曲”在世界各地被广泛采用,从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优秀长笛演奏家的成长。尤其被称之为《音的花束》(Bouquets des Tone)的《二十四首练习曲》(Op.125)更为引人关注,它虽是一组练习曲,但我们却能通过《马歇尔·莫利兹的唱片全集第一集》中《长笛演奏法练习曲第九号降B大调》的录音充分了解其音乐性的优美程度。《二十四首练习曲》的特点在于其连续装饰音(颤指、回音、波音),它们随处点缀在各曲开头及结尾,华丽而富于技巧。调性的排列虽然顺序相异,却都是以六个升降号为止,调性中以小调为基本调性(包括转调),由二十四首曲子统一构成。

向秀闻笛篇6

摘要:随着中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管与商贩的矛

>> 微博传播的正向与偏向 纸的使用与魏晋南北朝文学传播偏向的转移 网络信息传播中的舆论偏向与社会治理路径 偏向的传播 网络舆论传播中群体极化的成因与对策 大众传播的偏向 浅谈微博的传播偏向 收视率的传播偏向 历史视野中的《传播的偏向》 试析新闻传媒传播偏向问题 信念偏向与操作风险 浅谈网络传播中的群体极化现象 情绪信息与注意偏向 新媒体时代媒介传播偏向的多元融合 微博的统合与偏向 话语的倾斜与态度的偏向 市场短期依旧偏向成长与题材 突发事件中谣言传播的群体极化现象 重大突发事件谣言传播中群体极化的社会危害及控制 多极化传播格局下的新媒体危机传播风险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5〕董天策.新闻传播学论稿〔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2004:126-127.

〔16〕人民网.浙江苍南城管与市民冲突遭围殴事件舆情分析〔EB/OL〕.(20140509)〔20151213〕..

〔17〕人民网.朱明则:武汉城管摆摊事件舆情分析〔EB/OL〕.(20130621)〔20151213〕..

〔18〕朱柳笛.城管委:干啥都说作秀,要我们怎么做〔N〕.新京报,20130619(A18).

〔19〕陈尧.网络民粹主义的躁动:从虚拟集聚到社会运动〔J〕.学术月刊,2011,(6):24-29.

〔20〕任景华.公共性和商业性夹缝中的新闻界――重读《一个自由而又负责任的新闻界》〔J〕.新闻爱好者,2010,(11):134-135.

向秀闻笛篇7

关键词:江南丝竹 作品结构 演奏特性

一、作品介绍

《姑苏行》采用江南昆曲曲调创作而成,具有典型的江南丝竹风味特点。乐曲典雅,表现了古城苏州(古称姑苏)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此曲选用南派C调曲笛演奏,充分发挥了曲笛音色柔美,宽厚而圆润的特征,再结合南派曲笛“叠、打、震、颤”等演奏技巧,乐曲表现婉转动听、韵味深长。

这首作品汇集了江南音乐的精粹,以“寂静――优雅――欢快――婉转”作为全曲情感的主线,悠扬婉转为基调。旋律优美亲切、节奏轻松明快、结构简练完整、风格典雅舒适,如同一幅水墨丹青、一蛊雨前清茗,沁人心脾。

二、江南丝竹的风格特怔

60年代初,金祖礼在《江南丝竹概述》中提出了“小、轻、细、雅“的风格特点;李民雄先生在《民族器乐概论》中则归结为:柔、细、轻;后人还不断对江南丝竹音乐特征加以总结,《中国民间民族器乐集成・江苏卷》归纳为:花、细、轻、小、活。“花”为华彩;“细”为细腻;“轻”为轻快;“小”为小型;“活”活泼,这些概括为我们指明演奏中把握江南丝竹音乐风格特征的方向。

江南丝竹音乐作品演奏风格精细,在合奏时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个性而又互相和谐。传统技法“你繁我简、你高我低、加花变奏、嵌挡让路、即兴发挥”等手法的运用,逐步形成了江南丝竹“小、细、轻、雅”的风格特色。也反映了江南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谦让、协调创新等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

(一)江南丝竹“小、雅、细、轻”的风格特点。

1、“小”。江南丝竹的乐队编制较小,少则一、二人,多则也只有十来人,乐器也只有七八件,随身则可携带。夏日的傍晚,走在古朴的山塘老街、小巷里弄,丝竹声便不绝于耳。茶余饭后、三两友人,无须红装也无须听众,一曲曲优美的丝竹之声便延伸开来。

2、“轻”。“轻”指音乐情趣,侧重于轻快典雅,人们就生活在这“烟雨画桥,翠色横出;古津深处,红杏枝头”的姑苏江南,生活的惬意、一种柔情的平静,音乐的轻快情绪不经意间在指间显现。

3、“细”。音乐来源于生活,在江南玲珑有限的空间里,人是密的,树是密的,水是密的,桥是密的,足够每个人心底隐埋的诗性起兴作比、寄情托思。江南丝竹音乐不会引起听众的癫狂,而能使人净心听闻,拂尽尘埃,显尽江南秀美柔婉之风。“吴侬软语”地方语言特色,也造就了丝竹音乐的细腻一面,生涩而甘美的味道,从容而悠然的方式。也只有在清幽多水的江南,才能有这样的清幽古韵、丝竹声声。

4、“雅”。聆听江南丝竹,仿佛在一片粉墙黛瓦、花红柳绿中穿行,有莺啼百啭、酒旗迎风。江南丝竹优美秀雅、柔和清丽的音乐风格,显现在人眼前的犹如绿柳掩映的小桥流水和粉墙黛瓦的枕河人家,还有隐隐的园林亭台和淡淡的小弄深巷……?

(二)姑苏行的代表性

1、《姑苏行》采用江南地方音乐“昆曲”曲调创作,行进优美,缠绵婉转。著名竹笛演奏家江先谓老师在创作这首作品时,特别强调在演奏上要有昆曲韵味,竹笛原先在昆曲伴奏中,常常和唱腔保持同一旋律,如影随形,如引子和行板的开始“DO”的演奏处理就采用“MERE”的装饰音方法,这就是在昆曲演唱中人声常用的处理方法;作品在演奏技巧上注重音色音量、旋律强弱变化的控制,对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的讲究;音乐布局的空间大,变化多,其优美秀雅、柔曼悠远的特点突出。

2、此曲由代表中国南派特色的曲笛演奏,比北方的梆笛音域要底三到四度,以筒音sol作基础指法,笛管身粗而长,音色淳厚、圆润,演奏的曲调比较优美、精致、华丽,具有浓厚的江南韵味。风格特点表现为音调丰厚圆润,柔美流畅,旋律往往呈波浪式起伏,节奏较为舒展、平稳。乐曲情绪顿挫有致,富于歌唱性,在演奏上以用气息见长。不同音域、材质的乐器对乐曲旋律性格的塑造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定程度上成了形成地方音乐特色的重要因素。

3、江南丝竹是源于江、浙一带的民间乐种,它以竹笛、箫、二胡、琵琶、扬琴、小三弦、笙、板等为常用乐器,进行和谐的演奏。南派笛艺与江南丝竹的审美和演奏技艺上属一脉相承,都讲求细腻、雅致、旋律、优美、抒情者多。运气平和,富有抑扬顿挫的美感,装饰技法大都用颤、叠、赠、打、连音加华彩。

《姑苏行》乐曲细腻婉转,曲中广泛采用江南丝竹中典型的“颤、叠、赠、打”的手法,演奏风格精细,秉承了江南丝竹音乐“小、雅、细、轻”的特点和音响形态的“细”、旋律形态的“密”、节奏形态的“稳”的音乐形态特征。

三、姑苏行音乐分析

(一)姑苏行的结构特点

此曲在旋律创作手法上采用了昆曲音调素材和富有民族调式的音阶,在曲式结构上吸收了西洋音乐所采用的复三部曲式创作方法。区别于以前的竹笛曲目,多以民间音乐,戏曲音乐直接发展而成,缺乏音乐情绪的跌宕起伏和结构整体与局部的对比统一,《姑苏行》结构严谨,对比突出,有点有面,有粗有细。

宁静引子,悠扬抒情甜美,彷废蛉嗣钦故境鲆环楼台亭阁隐F在郁郁葱葱之中的画面,首句中“叠音加腹震音”技术的运用如神来之笔,恍如淘气的儿童扔向池中的石子溅起层层涟漪,令人神往;三句尤如早起的人们惊起宿树的鸟儿,越飞越远。姑苏园林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假山喷泉在晨雾之中依稀可见

优雅行板,则是一段沁人心腑的音韵,形象地描绘了园林的精巧,细致之处,尤如人们慢步于精巧秀丽的姑苏园林之中,每一步、每一眼都让人心旷神怡。音域的起伏、强弱的变化,恰似游人悠然而轻松欣赏美景时发自内心的愉悦之情。让人感觉到曲径通幽的存在,“每步皆景”。

热情快板,“行板在不断发展和演变后,转入热情的小快板,流畅的旋律,不时地被切分节奏和短暂休止符所中断,如嬉戏追逐后的喘气之声,和行板形成鲜明对比,生动的描写了游人兴高采烈、追逐嬉戏的欢快场面。

再现主题,似乎又使人回到了那宁静的画面之中。音乐的速度比起行板稍显缓慢,但更觉委婉动听。“叠音、倚音、连音、打音”等技法的运用,进一步诠释了江南丝竹音乐的精髓。游人沉醉于美丽的景色,夕阳西下,“三步一回头”的恋恋不舍、回味无穷跃然眼前。

(二)姑苏行的演奏技巧

1、气息

《姑苏行》演奏要求气息圆润、流畅、饱满、细腻;音色上要追求“润、厚、松”与甜美。①引子为散板,其音乐表现的是早晨的“晨”。清新淡雅、若隐若现的感觉,这要求气息的控制更加娴熟; PP或P强度吹奏时,口锋要精细,发音要纯,并显得玲珑剔透,MF或F强度吹奏时要显得圆润、结实。②行板行进中,对乐句强弱的处理要掌握江南音乐的另一特色,“高弱低强”、“高收低放”,以尽可能的体现出千回百转的意境;演奏也要注意换气位置的准确,错误的换气位置会破坏旋律的完整性,造成“破句”或“憋句”,“换气”及“弱吸”或“强吸”的处理是在江南丝竹音乐风格的作品中显得尤为重要。③快板部分为全曲的高潮,热情而奔放,旋律进行中加了较多的花饰,我们要有选择的“去其糟粕、留其精髓”,留平淡、宁静还与姑苏,同时注意每个发音要交代清楚,加强对音的音头、音腹、音尾的气息控制。如高音区连续16分音符的行进,在力度上表现为渐强,音域则由高到低,这时需要加强气息的控制,以体现出动感,气氛热烈的情景描述。④再现段落为全曲情感的归宿,表现夕阳西下,人们游园离开时依依不舍,回味无穷的情景,在旋律形态上为行板的延伸,再现部分第一小节,节奏自由,可凭着自我的感觉,控制节奏的快慢,第二小节则回归原速(原速比行板稍慢,意在增添恋恋不舍的感觉),气息的控制犹为重要,适当腹震音的使用会给乐曲增添不少色彩。

2、技巧

《姑苏行》技巧采用的是江南丝竹中典型的“颤、叠、赠、打”的手法,手指总的要求要灵活并具有弹性。指法上,强调江南丝竹中“颤、叠、赠、打”手法的运用,乐谱中一般都有详细的标记,但每个人有自己的演奏风格,要注意不能完全相信谱面,每个版本的记谱,都有作者个人的理解在里面,学习、演奏时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对江南丝竹的理解选择使用,总的演奏要求要符合江南丝竹音乐“小、雅、细、轻、活”的风格特点。①倚音等装饰音不是加的越多越好,如小姑娘头上的花饰,带一朵锦上添花,多了则显得突兀或偏离主线。②在实际演奏中,有很多的人对于腹震音的理解有些偏离,感觉腹震音能体现波光鳞鳞的场景,姑苏行又是描写江南水乡的作品,于是选择在作品中大量使用,值得商榷,都说“小桥流水”,全曲皆为水,何来小桥、何为景。合理腹震音的使用,是作品的一个重点。③演奏江南丝竹的主线,区别于北方作品的豪放、激扬,江南音乐的含蓄又是自身的一大特点,高音区一般采用p―mp的音量,底音区则选择mf―f的音量演奏,能使旋律更抑扬顿挫,委婉动听。

3、情感

江南丰富的物产、富足的生活,衍生了人们自信、从容、满足和享受的心态,《姑苏行》作为江南文化的产物,自然诠释着江南文化的精神意蕴,“采苏杭之丝,载洞庭秀竹,变吴越佳音,集弦索精萃”,《姑苏行》优美的旋律,汇集了江南音乐的精粹,“寂静――优雅――欢快――婉转”是全曲情感的主线,宁静悠扬是它的基调。演奏或聆听都须把自己放进姑苏的亭台楼阁、放进小巷里弄,让自己的身心去感受、去体会。

也总以为《姑苏行》表达最多的是宁静、淡和。她细腻、清丽、高低错落,悠扬婉转,每一次的聆听,心总会随着灵动轻盈的曲调飘扬。而回眸,总能体会到许多忽略或无法表现的东西。。。。。。

民族文化之博大精神,民族竹笛之奥妙无穷,服之,为之倾倒,愿我们年青一代为了民族文化、民族器乐的渊源流长而进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俞逊发.《中国竹笛考级曲注》.2002.1

[2] 陆春龄.口授. 1999年春于上海

[3] 刘承华.《中国音乐》.2005年第04期

向秀闻笛篇8

走进春天的漓江犹如走进百里画廊,这里充满了诗情画意。

一阵风拂面而来,让你情不自禁地想起“吹面不寒杨柳风”。春天的风是那般亲切、那般慈祥,让你对母亲的思念油然而生。

春雨如丝,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给整个桂林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薄纱。漓江宛如一条绿色的绸带若隐若现;两岸逶迤的青山绵延不断,此起彼伏。此情此景正如韩愈所描绘“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凤尾竹耸入云霄,嫩得出水,翠得含情,就像是一条翡翠屏风镶嵌在绿水青山间。春笋破土而出,野花竞相开放,红似火,粉似霞,白似雪……小草再也忍不住了,调皮地探出头贪婪地吸吮着这“贵如油”的乳汁。

绿水、青山、翠竹,构成了一个绿色世界,充满了希望和生机。

常听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如诗中画、画中诗”,尤其是芦笛岩,更使人神往。

夏日炎炎,热浪冲天。可走进那芦笛岩洞,顿觉凉爽异常。

五光十色的彩灯交相辉映,让人无比惊奇;滴水成“冰”的岩洞竟如此美丽。蔚蓝的天空下,红山、黄山、绿山互相,那银白柱子在浩瀚的原始森林中擎天而出;这儿树林遮天蔽日,有一望无垠的田野,还有香气扑鼻的果园:绿色的大西瓜、水灵灵的葡萄、雪白的香瓜、香甜的荔枝……应有尽有。让你馋得流口水。

聪明的你还可以在“宝境照蜈蚣”旁找出波涛中的泰坦尼克号呢!

秋,一个收获的季节,一个金色的季节,一个洋溢着喜气的季节。

秋天的龙脊梯田最美了!居高临下地俯视,梯田的优美曲线一条条、一根根,或平行、或交叉,显示了动人心魄的曲线美。

一阵秋风袭来,整个梯田成了金色的海洋,金波此起彼伏,谷香味洒满龙脊。此时,层层叠叠的梯田成了中国的金字塔,它像是要与古埃及金字塔相媲美!

田间的野花仍开放着,有黄茸茸的、白紫相间的、粉红的,默默无闻地点缀着金字塔。四周的树儿拿出了终年储蓄的绿,像威武的战士保卫着这硕果累累的金字塔。

最妙的是清晨的雾笼罩着金字塔,置身在顶端有腾云驾雾之感。阳光温柔地洒满金字塔,禾叶上无数小水珠晶莹剔透、五光十色,在叶间嬉戏,有的像水晶,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玛瑙……刹那间成了珠宝胜地。此时的你可以在这龙脊上任意穿梭,感受“衣沾不足惜”的情调,把一切的世俗都抛向九霄云外。

猫儿山地处兴安,又名苗儿山,是广西最高的山,堪称“华南第一峰”。它有六绝:云海、佛光、铁杉、杜鹃、红叶、冬雪。

猫儿山被誉为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庐山之幽,峨眉之秀”。

冬天的猫儿山更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被雪装扮成了一座雄伟的“冰”山。它身着银装昂首挺胸地站立着。山间崎岖的小路极为惊险,让人心惊胆战。但两边的铁杉却如战士般英勇顽强地迎雪而立,毫不畏缩。于是主帅发给了它一串串亮汪汪、水灵灵的冰条儿配戴在树梢。偶尔会有一座具有古老情调的亭台映入眼帘,它在雪的精心装扮下像位羞涩的姑娘。

冬日的太阳悬挂在空中,金色的阳光洒满猫儿山。金黄的猫儿山镶嵌着淡绿色的花边……真是“瑞雪兆丰年”,来年定是丰收年!

【作者系广西桂林市全州镇中02(3)班学生,指导教师:陈小华】

点评

本文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语言十分优美。小作者极尽色彩演染之能事,如:写花“红似火,粉似霞,白似雪……”,写“红山、黄山、绿山”,写“绿色的大西瓜,水灵灵的葡萄,雪白的香瓜”,不一而足。此外,还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可见小作者的文采。不足的是文章内容散,缺乏层次感。尽管文章用小标题――春、夏、秋、冬来分层,但是开篇提到的“山清水秀、洞奇石美”却没有下文与之对应,甚为可惜。

上一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范文 下一篇:杨黎的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