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范文

时间:2023-10-24 21:57:45

源远流长篇1

1、由源远流长的仇恨而非现代问题主宰的世界,是你们未来最大的威胁之一。

2、赫哲族是个古老的民族,历史源远流长,长期过着渔猎生活。

3、权力制约思想源远流长,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4、中国的饮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唐宋两代,饮茶品茗已经成为一种风尚。

5、我国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还有众多的中小河流。

6、见证了中国、日本、韩国三国友谊的源远流长。

7、在云南省广南县出土的汉代铜鼓腰鼓上的剽牛图,与南丹砍牛场面很相似,可见南方民族砍牛之俗源远流长,有近两千年的历史。

8、我国的调解历史源远流长,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中国传统法文化的重要资源。

9、鼓,是中国悠久历史和源远流长的乐器,所以被称为中国乐器之首。

10、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长于思辩、善于筹谋的智慧民族,我国是一个兵学思想源远流长的国度。

11、武侠片是香港电影的一大特色,源远流长,名导演和明星辈出。

12、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源远流长,一直以来都深深吸引国内外人士的青睐。

13、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14、中国和马来西亚是友好近邻,两国传统友谊源远流长。

15、我国是世界上实行封建制度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以皇权为最高权威的人治主义思想源远流长,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

16、施工项目历史悠久,相应的施工项目管理工作也源远流长。

17、摘要非政府组织源远流长,是时代的产物。

18、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

19、中国珠算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20、我国是一个兵学思想源远流长的国度。

21、美国与香港之间的历史、文化和民间往来,源远流长。

22、我这种移花接木的手段是利用一种非常源远流长的智慧--我小时候的智慧。

23、佛教源远流长,经典浩若渊海,这要看你如何去领悟。

24、正面以万里长城为主题,万里长城,延绵万里,景色壮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25、数千年来,酒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挟带着人类的文明与文明的负担,泥沙俱下,为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造就了源远流长的酒文化。

26、摘要中国译论与美学的关系是密切而持久的,并拥有源远流长的哲学渊源。

27、好水,自然源远流长,好产品,当然广为人传。

28、在语言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语言文字学,源远流长。

源远流长篇2

1、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幸福的生活源远流长。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无不令我们生出些许感概……

3、对联在我国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4、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美德事迹就如同这历史长河中泛起的朵朵浪花。

5、报道侧重咸阳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广播电视系统的改革与发展以及咸阳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源远流长的民风民俗。

6、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7、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有一道脍炙人口的美食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那就是红烧肉。

8、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9、衡水湖自然保护区不仅生物多样性丰富、自然风光优美,()而且文化底蕴丰厚,源远流长。

10、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

11、过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是我国的传统,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

源远流长篇3

2、[发音]:yuányuǎnliúcháng

3、[出处]:唐·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

4、[例句]: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国文化可谓源远流长。

5、[近义]:源源不断源源不绝源源而来积厚流光

6、[反义]: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源远流长篇4

关于元宵节,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的神鸟误落在一个村庄。那时的动物都是很残忍的,所以村里有很多猎人,猎人看见神鸟不知他的来历,以为是只害鸟,就把它杀死了。玉皇大帝知道此事后大发雷霆,下令派3000天兵正月十五去村里防火把村子里的人都烧光。七仙女听到了就让一个神仙去帮人们,人们按照神仙的说法,在村子周围点上篝火,再点上许多灯笼,玉皇大帝从天上看到此景,以为村民自己放火烧死了,也就没派天兵,村民幸免于难。从此,人们每到正月十五就点篝火,挂灯笼,就有了元宵节。

这个传说是假的,元宵节的真实情况是起源于汉朝,到今天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汉朝时,印度佛教流传进中国,佛教中有供奉舍利子的习惯做法。于是汉朝的皇帝就从印度人哪里学来了供奉舍利子,在正月十五的晚上,整个皇宫张灯结彩,满朝文武上朝,供奉舍利子。后来这种做法流传到了民间,民间没有舍利子,只是张灯结彩,放篝火,于是就形成了元宵节最古老的习俗。

到隋炀帝的时候,元宵节就更热闹了。开始演节目,光演员就有30000人,乐队人数18000人,舞台有8里地长。到了唐朝,更是盛况空前,大唐盛世的元宵节过三天。唐朝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朝代,唐玄宗年间,皇宫为了元宵节,制作了50000盏灯笼,做了一个大型灯楼,有150尺高,人们在里面可以游玩、喝酒等等,大街上的人们也都提着灯笼。街上还有“宝马雕车香满路”,一辆辆的花车,车上坐着主人,上好的宝马拉车,车还散发着香味,后面还跟着成队列的仕女。人们尽情观看玩耍。

宋朝的皇帝很喜欢元宵节,就把过元宵节的日期由三天改为五天。元宵节的好多习俗都是在宋朝形成的。这时或元宵节的规模也很大,万盏灯火,累成那个金山,百里之内灯火不绝。明朝朱元璋把元宵节扩大到10天,从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七,那时的元宵节很热闹,很好玩。

我国的元宵节历史悠久,风俗很多,各种各样,很是丰富。全国人民都在早晨吃元宵,那元宵一个个大大的,圆圆的,一尝可香了,馅都往外冒。晚上去大街上闹花灯,猜灯谜,灯笼上挂着纸条让你猜。还有耍龙舞狮子,到空地上放烟花,一个个烟花像大伞一样在空中绽开。还有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都很好玩。

南方人也和我们一样过元宵节。他们会在元宵节这天的白天或晚上走百病、偷菜、送孩儿灯。走百病就是妇女聚集在一起,沿着墙根走,一直走到村外,逢桥,这样把疾病送到村外去,以保身体健康。偷菜就是未婚女性到别人家的菜园里偷菜,希望自己将来生的孩子白白胖胖。送孩儿灯也不错,是长辈或者亲友给已婚未育的妇女送灯笼,祝愿早生贵子。

在我们东北,家乡的元宵节风俗也很有意思你像滚冰和打花脸。小孩在元宵节这天,要到冰上去打滚,意思是滚了冰身体健康,抗冻。打花脸是在元宵节的晚上,把黑色涂在手上,遇见谁就往谁的脸上涂,也有的在家里一伙小孩互相打花脸,谁脸上最花谁就最好,就有好命运。

源远流长篇5

关键词: 古典诗词 陶冶情操 开发潜能 娱情怡神 培养道德

当前,诵读经典,用中国古典诗词陶冶学生情操,是语文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独特功能的重要方面,也是值得教育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诵读中国古典诗词,利于学生道德培养。中国古典诗词凝聚了中华美德的精华,有意识地选择诗词篇目加以诵读精讲,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正面教育的有效形式。利用诗词内容,让作品中各种美好的人格形象在学生心中复活,让学生的灵魂和思想超越时空与古圣贤进行心灵交流,让学生在美妙的语言意境中体会感受,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屈原、李白、辛弃疾、陆游、岳飞、文天祥等众多爱国诗人,《离骚》、《望庐山瀑布》、《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示儿》、《满江红》、《过零丁洋》等众多爱国诗章,无不充盈着强烈的爱国之情、爱民之心,讲解这些诗人的诗作,吟诵这些诗篇诗章,会激起学生对这些仁人志士的敬仰和对养育这些伟人的祖国的热爱。十八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说:“教育之事必须给予人民的心灵以民族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其意向和嗜好使得他们不但必要而且由于倾向和愿望而成就其为爱国者。”中国古典诗词中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为国献身,建功立业,今天我们一定要将这种传统继承发扬下去。

此外,中国古典诗词中还蕴含许多道德教育内容,如匡世济民、建功立业的理想道德观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观念;舍生取义、重义轻利的忠信道德观念;淡泊名利、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观念等,都值得我们有意识、有目的地精选精讲,让学生在耳濡目濡、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和影响。

二、诵读中国古典诗词,利于学生情操陶冶。诗歌是诗人在社会生活中有所感受而抒发胸臆的产物,是诗人被现实生活所激发而引起沸腾感情时的产物。阅读鉴赏诗歌实际上就是鉴赏情感的一种精神活动。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中国古典诗词表达了各种复杂的人生体验,传递了种种真实动人的情感。有抒发对黑暗统治强烈不满的愤慨之情,如《诗经》中的《硕鼠》、《伐檀》等篇;有对劳动人民的苦难遭遇寄予的深切同情,如白居易的《观刈麦》、《卖炭翁》等篇;有表现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男儿热血之情的,如曹操的《短歌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篇;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如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望庐山瀑布》等篇;有表现对游子思妇感伤离别的儿女之情,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清照的《醉花阴·重阳》等篇。特别对美好人性人情的歌颂更是占了很多篇幅,它们形象生动,以情感人,将深刻的内涵、健康的情感悄悄渗入欣赏者的心田。毛诗认为诗有感动和感化的力量,“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推进古典诗词的诵读工程,对学生气质的培养、情感的陶冶有着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三、诵读中国古典诗词,利于学生潜能开发。中国古典诗词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贯穿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国人向来重视诗教。“不读诗,无以言”。读诗对句已成为历代文人学士的必修课。“知、情、意、趣”诗的涵盖很广,“兴、观、群、怨”诗的作用很大。开展古典诗词的诵读鉴赏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可以使情感、意志、兴趣得到培养,使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发挥,使大脑的潜能得到全面开发。英国科学家达尔文从学生时代就对诗歌、音乐、绘画等很入迷,这使得他在科学研究时思想活跃,硕果累累。而晚年时由于工作繁忙,失去了对诗歌、音乐、绘画等方面的兴趣,于是“思想似乎已经变成了机器,只是机械地从无数事实和原料中剔取出一些规律”(梅林《马克思传》),于是成果也平平。这说明创造力的产生是离不开形象思维的,如果牛顿不把宇宙想象成一个整体,那就不会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我国许多著名科学家对古典诗词都有很深的造诣。此外,中国古典诗词内涵丰富,志存高远,有爱国情思、咏史怀古、修身励志、交友酬唱;还有思亲还乡、人世百态、山水胜迹、咏物寄寓等。它们以优美的声情意象,多角度、多层面地反映了诗人的顺道际遇、宦海波澜和国家的治乱盛衰、人民的悲欢离合。阅读鉴赏这些诗歌,可以帮助学生深入认识世界、认识社会,了解历史的兴衰演变、异域的风土人情、各色人物的思想性格、各个时代的面貌氛围等。知识积累丰富了,艺术鉴赏能力就提高了,也特别丰富了写作题材,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讲读背诵的同时,学生的思想能力、智力素质都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训练。

四、诵读中国古典诗词,利于学生娱情怡神。我们每个人都有审美需要,它作为一种内在心理结构而存在着。诵读中国古典诗词需要我们把学生引入诗词的境界中,领略体会它美的真谛,让学生喜欢它,如对诗词意境和语言的审美。唐代柳宗元有一首小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初一看,诗人描写得似乎十分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但只要稍加分析,我们就能体会到这样的意境:天地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无论周围的环境如何严酷,却都坚持着自己的工作。这种执著的精神令人感动,自然而然激起读者的欣赏因而产生美感。茅盾曾说:“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看到某些自然物或人造艺术品,我们往往要发生一种情绪上的激动,也许是愉快兴奋,也许是悲哀激昂,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总之我们是被感动了。这种感情上的激动叫做欣赏,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事物起了美感。”说的就是审美。有些学生因为读不懂古典诗词的这种美感,久而久之便对读诗背诗失去了兴趣。我们的任务就是让学生理解发现这种美,并且起到陶冶身心的作用。有人说:“在所有的语言中,诗是语言的钻石,在所有的情感表达中,诗是情感的铀。”这话一点也不错,青少年学生正是青春的年龄、诗的年龄,中国古典诗词首先能赢得广大青少年读者喜爱的就是鲜明感人、生动凝练的语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因为有这些名言名句的濡染浸淫,我们的少男少女更感受到语言的华丽、生活的美好;因为有这些诗作做传媒,我们的少男少女才更能体会到人间情感的至真、至善、至美。总而言之,燃烧生命的激情,塑造健康的人格,感受生活的美好,不可无诗。

如上所述,中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对学生的熏陶所起的作用,已可略见一斑。

参考文献:

[1]说唐诗.浙江大学出版社.

[2]徐旦泽著.语文学科中的素质教育探索.

源远流长篇6

[关键词]丝绸之路;塔文化;佛教文化

塔在古代中国本是伴随佛教传入的舶来品,应无异议。据巴基斯坦著名考古学家、文物保护专家?瓦利乌拉?汗的研究,佛典中“塔”的古梵文Stūpa(@堵波,佛教创始前在南亚次大陆用以称埋骨殖之所),普拉克里特语称之为Thūpa(土巴),斯里兰卡称Dagaba(达伽巴),尼泊尔称Chaitya(支提),由Thūpa演化为英―印式的Tope(塔婆)。但是,汉字的“塔”是否音译自Tope,迄无定论。撰于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至安帝建光元年(100~121)的许慎《说文解字》中本无“塔”字,10世纪末,北宋徐铉等人在校订此书时增补了“塔”字,解曰:“西域浮屠也,从土答声。”这一方面说明了塔的传入与汉武凿空西域、丝绸之路开通的关联,同时以“佛”的梵音音译“浮屠”借称佛塔,之后我国泛称佛塔为“浮图”,似亦应源自此。

据《法苑珠林》引述的佛典所载,释迦摩尼生前已有供养舍利之塔,大量建造佛塔则缘自帝释安排释迦生后供奉其八万四千螺发。如该书卷10征引 《道宣律师感应记》云:

佛告帝释:汝将我发欲造几塔?帝释白佛言:我随如来发,一螺发造一塔。佛告龙王:令造玛瑙瓶、黄金函,将付帝释,用盛螺发。尔时帝释使天工匠,经三七日,方得可成。如来以神力故,如一食顷,发塔皆成。大数有二十六万。佛告天帝:汝留三百塔於天上守护。自馀诸塔,我涅后,将发塔八万四千付文殊师利於阎浮提,如上诸国我法行处,流通利益……於阎浮提六十大国内有文字处,一国置一塔。令地神坚牢用金刚造塔,高三丈许,用盛髭函。

可见,这些塔原本是安置佛发之用,即佛典中所称“发塔”,而后演变为安葬佛舍利(发舍利、骨舍利、肉舍利等)之塔。据?瓦利乌拉?汗研究,“佛陀寂灭之后,各地方罗^将舍利分作八份,当作圣物,于其上建@堵波”。他考证残存至今最早的@堵波为位于尼泊尔边境的毗波拉华塔,即建于阿育王之前。这说明在阿育王时代之前,安置佛舍利的@堵波也早已存在。公元前3世纪中期,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教后,曾发掘七座@堵波,并分佛舍利建八万四千座“阿育王塔”供养之。对此,《法苑珠林》亦有相关记载。当然,遍布南亚大陆、斯里兰卡、中亚、西域的阿育王塔,并非一日建成,其形态也在逐渐变化,内涵不断丰富。如塔的底部由圆形发展为四方形、六边形基坛,塔身由实心半球状或覆钵形至鼓状,材质由土坯到石头、金属、木头等,平台及多层相轮的设置,各层装饰变得繁缛,拱柱内的佛像、神兽等的浮雕渐趋细腻,高度与体积的差异较大,等等。研究者认为,因为受希腊艺术的影响,这些阿育王塔的建筑、雕刻形成了犍陀罗风格。这在?瓦利乌拉?汗的著作《犍陀罗艺术》中有较详细的论述,兹不赘叙。

塔亦经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国的塔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发展充分,形态各异,文化内涵丰富,当为世界之最。中国塔文化的发展、繁荣,丝绸之路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

当代一些学者,据《法苑珠林》、《佛祖统纪》及敦煌P.2977写本等文献记载,认定“中国境内有19所葬有佛舍利的阿育王塔”。这其实是一种误读。因为不仅这些文献所指范围仅为我国“中土”,并未包括古称西域的今新疆地区,而且即便是中土也留有不少余地。如《法苑珠林》“故塔部”明载“感应缘略引二十一验”,即21处,述及除19塔之外的有“统明神州山川并海东塔”及“杂明西域所造之塔”,还有其他若干藏有佛舍利的古塔,以及齐州临济县东砖塔、益州城南空慧寺内金藏、坊州玉华宫寺南古塔基、江州庐山三石梁奇塔、荆州大兴国寺塔、高丽辽东城七重木塔、倭国塔、西域Y宾国汉寺浮图及王梵寺金铜浮图等等,而《魏书?释老志》、《梁书》等史籍也都有中原地区其他舍利塔的记载。近代以来的考古成果也证明了我国隋唐前所建阿育王塔的数量要远远超过19座。尤其是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阿育王塔宝函中佛骨舍利的现世,2010年南京大报恩寺鎏金七宝阿育王塔的出土,呈现了遗存我国境内最典型、弥足珍贵的阿育王塔实物。

就我国境内丝路西段的西域地区而言,自公元3世纪中至7世纪中,朱士行、竺法护、法显、玄奘等高僧西行取经,在西域各地所见之伽蓝,许多均应伴有@堵波的营建,从性质上看,其中大多是我国早期的葬有佛舍利的阿育王佛塔。如《法显传》记述于阗国“家家门前皆起小塔,最小者可高二丈许”,该国之王新寺“塔后作佛堂,庄严妙好” ,而竭叉国(今塔什库尔干)“国人为佛齿起塔” 。杨f之《洛阳伽蓝记》卷5引北魏孝明帝神龟元年(518)敦煌人宋云与惠生奉命使西域的《行纪》文字中,亦有西域各地若干佛塔的简明记载,如左末西捍麽城(即汉I弥国)南15里的大像塔及“诸宫塔乃至数千”;于阗国的覆盆浮图;乌场国(北天竺地)城北“有如来履石之迹,起塔笼之”,又有陀罗寺“浮图高大”,又有城东南如来苦行舍身饲虎处的山顶浮图,又有城西南500里阿育王为太子所建塔;还特别记载了“复西南行六十里,至乾陀罗城。东南七里,有雀离浮图。高三百尺,金十三重,合去地七百尺” ,称“西域浮图,最为第一” 。据笔者粗略统计,玄奘、辩机在《大唐西域记》中述及古印度境内@堵波的有200余处数百上千座,有若干座记录了具体名称或概称(如“上军王@堵波”、“舍头@堵波”、“发爪@堵波”等),有的有材质、高度、形制说明(如砖、石、百丈、“五@堵波”等),有些均注明为“无忧王(即阿育王)所建”,较为详尽。而对今新疆境内的西域地区,则一般只概述经历地的伽蓝概数,不单提@堵波;但也有具体提及的,如该书卷12就明确记述A盘u(汉蒲犁国,或亦今塔什库尔干)无忧王在宫中建@堵波,斫句伽国(今新疆叶城)多有@堵波,尤其是讲到瞿萨旦那国(即于阗)王城西娑摩若僧伽蓝有高百余尺@堵波,一位远方来罗汉,将周盛数百粒佛舍利子的宝函以神力安置在该@堵波地宫。西域早期佛塔的数量诚然比不上古印度,另外,玄奘东归时回国心切,不及在印度时细细寻访、记录也是可以想见的。

据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所出P.2009号《西州图经》残卷记述,西州(今吐鲁番地区)境内有“古塔五区”,其中“圣人塔一区”:

右在州子城外东北角。古老传云:阿育王之所造也。按内典《付法藏》经云:“输伽王于阎浮提造八万四千塔。”阿输伽即阿育王也。其塔内有故碑碣与道俗同,故此俗称圣人塔。

此塔在今交河或高昌故城是否有遗存,其具置,以及其他四区塔的情况,因该敦煌写本残缺,均不清楚。法国当代研究西域考古及艺术的专家莫尼克?玛雅尔(Monique Maillard)在她的著作《古代高昌王国物质文明史》的第三章“吐鲁番地区的建筑”中,曾根据上世纪初法、德等国考察队的考古资料,述及吐鲁番地区遗存的各种@堵波建筑形制,认为有些“可能分别呈半球或圆柱等形状”,有的“圆屋顶形@堵波与印度@堵波的传统样式很接近”,有的呈“星状”分布,有的是“一座高大的中心@堵波的四侧都有较小的@堵波陪衬”,等等。丝绸之路中道是否还有数量更多的没有安置佛舍利的非阿育王塔,它们的遗存情况,它们的形制特点,近年来在新疆进行踏勘考古的学者,应该会多所掌握。

本文特别关切的,是今天河西陇右地区的佛塔遗迹。

前述《法苑珠林》等典籍中19座阿育王塔,有4座位于河西地区,即周瓜州城东古塔、周沙州城内大乘寺塔、周凉州姑臧故塔、周甘州删丹县故塔。此四塔都建在丝绸之路主干线上,《法苑珠林》各本卷38“敬塔篇?感应缘”均有目无文,中华书局校注本据《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上辑补了以下文字:

周瓜州城东古基者,乃周朝阿育王寺也。废教已后,隋虽兴法,更不置寺。今为寺庄,塔有舍覆,东西廊庑,周回墙匝,时现光相,士俗敬重。每道俗宿斋,集会兴福,官私上下,乞愿有应云云。

周沙州城内废大乘寺塔者,周朝古寺,见有塔基。相传云是育王本塔,才有灾祸,多来求救云云。

周凉州姑臧塔者,依检诸传,咸云姑臧有育王塔。然姑臧郡名,今以为县,属州。《汉书》河西四郡则张掖、姑臧、酒泉、敦煌也。

然塔未详。

周甘州删丹塔者,今名为县,在甘州东一百二十里,县城东弱水北大道侧土堆者,俗传是阿育王塔。但有古基,荒废极久,斯即疑为姑臧塔也。

这里的“周”,如指秦之前的周王朝,显然与史实不符,似乎与宇文氏于公元572年建立的北周政权较为接近。实际上,这些塔的始建年代恐怕应该早到两晋十六国时期。其中将删丹塔推测为姑臧塔也并不确切。姑臧长期为武威郡治所,武威古护国寺感应塔(或称感通塔),据传即原阿育王古塔,后年久毁损。有研究者称:西晋末年凉州刺史张轨封西平公后,曾在佛塔塔基旧址修筑宫殿,至前凉张天锡掌权时(363)又毁宫复塔。西夏天佑民安五年(1094)时有“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记载此事。此碑西夏文中译文有云:

凉州塔者,阿育王舍利分作天上天下八万四千舍利藏处之中,杏眼舍利藏处。虽是真塔而已毁破。张轨为天子时,其上建造宫殿。彼为凉州武威郡名。张轨孙张天锡已受王座,则舍去宫殿。延请精巧匠人,建造七级宝塔。

而碑背的汉文碑铭在“张轨称制”与“治建宫室适当遗址”间有脱文,其余所述与西夏文亦不尽相合,且似与《晋书》所载不合。天锡系张轨曾孙辈。查《晋书》卷5“孝愍帝纪”、卷86“张轨传”等,张轨虽“霸河西”,却始终避免“称制”,建兴二年(314)二月封凉州刺史张轨为西平郡公,轨又固辞未受,五月即去世,并无修筑宫殿之举;而其孙张骏受封西平公后,则在姑臧有“赦其境内,置左右前后四率官,缮南宫”之举。我颇疑是西夏时期撰碑人“骏”(孙)冠“轨”(祖)戴了。但是该寺塔前身为阿育王古塔却是可以肯定的。

也有学者著文提出:结合20世纪以来的考古资料,并参稽佛教典籍及地方史志的有关记载,19座阿育王塔的地理方位、兴建年代、演变历史及保存现状等,大都可以稽考。19座塔中,除曾经存在于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崇教寺塔、敦煌市西大乘寺塔、武威姑臧寺塔及四川崇州怀远镇晋原县塔失考外,其余15座都有遗迹可寻。这些塔据说都是根据印度阿育王塔原型仿制的。根据敦煌石窟壁画、云冈石窟雕塑,尤其是郧县阿育王寺阿育王塔及近期于南京长干寺地宫出土的鎏金七宝阿育王塔,结合历史文献的记载,可以看出,阿育王塔的原型应为宝箧印塔。据李正宇研究员《敦煌地区古代祠庙寺观简志》所述,“敦煌最早的佛寺,多为西域僧人所建”,“今所知唐宋时期敦煌佛寺四十余所,又有兰若、佛堂、佛图见诸敦煌遗书者不下数十”。如始建于西晋武帝时期(265~290)的仙岩寺,曾在隋开皇年间建普净之塔;瓜州城东有阿育王寺,应即《法苑珠林》所述建有覆钵形阿育王塔者;其他寺庙建塔者应不在少数。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曾于1907年5月中旬到安西破城子(西汉敦煌郡广至县)唐舍利塔调查,此塔是否与瓜、沙阿育王塔亦有承袭关系?唐时玉门关迁至今安西县东之双塔堡附近,此地名亦应与当地建有双塔相关。P.3721号敦煌写本《瓜沙两郡大事记》记载沙州刺史张嵩屠龙故事,云“其龙尸发声腾空而走,至州西二里,遗却二茎骼摺?治后患,便于龙肋上置佛图两所,茨萁辅道下小肋一条,又置佛图一所,至今号为龙肋佛图”。这三所佛塔,当然又另有文化内涵了。

有学者从敦煌莫高窟北周时期第428窟壁画中五塔组合特点入手,详细考辩了其形制渊源,认为既离不开犍陀罗艺术的源头,又和佛教中国化进程中源于汉代的建筑风格及北魏的五塔组合相关;提出南北朝时期的佛塔主体塔身形制有单纯印度式@堵波塔、亭阁式覆钵塔、仿木结构与覆钵相结合式塔三种类型,并通过许多实例举证,说明了佛塔营建中印度、西域、汉地的交融与创新。这一研究值得关注。隋朝文帝颁旨在各地建塔供奉佛祖舍利,形成全国范围统一的新一轮建塔热潮,也是佛塔中国化的里程碑。唐宋时期,蕴含浓烈汉文化色彩的亭台楼阁式、密檐式宝塔的营造,以洛阳、长安、开封为中心逐渐向四方扩展,而且结构、样式不断翻新,内涵更加丰富。如果我们进一步品鉴敦煌壁画里从十六国时期到宋元时代林林总总的佛塔图形,也应该会获得更多的启示。

总之,位于丝绸之路咽喉与通衢之瓜、沙、凉、甘四地的阿育王佛塔及其文化内涵,应该是早期佛教传入中国珍贵的物质文化遗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

现在讲到“金塔”。据佛典记述,“金塔”的性质系释迦如来生前亲自确定。但各典所述,不尽统一。前引《法苑珠林》卷10据《道宣律师感应记》云:“佛告龙王:令造玛瑙瓶、黄金函,将付帝释,用盛螺发。” “令地神坚牢用金刚造塔,高三丈许,用盛髭函。”佛“涅后,将发塔八万四千付文殊师利於阎浮提”。该卷另据《四分律》云:“时阿难持故器收世尊发。佛言:不应以故器盛如来发,应用新器新衣缯彩若钵衣裹盛之。时有王子瞿波离将军欲往四方有所征伐,来索世尊发。佛言:听彼得已。不知安处。佛言:听安金塔中,若银塔中,若宝塔中,若杂宝塔,缯彩衣裹。”按理,最初的金塔应是用金刚造塔、以黄金函安置佛祖螺发舍利之发塔专称,与银塔、宝塔、杂宝塔有别,并非所有的佛塔都可称金塔。金塔,在林林总总的万千佛塔中,应该具有最尊崇的地位。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后世各地所建之“金塔”,虽然不一定符合释迦原始金塔的基本条件,为强调对佛祖之尊敬及该塔之重要性,亦称之金塔,也就可以理解了。我国现有佛塔中有多少冠以“金塔”之名,恕笔者不敏,未做全面调查。如位于云南芒市的勐焕大金塔(2007),系毁于1942年的雷牙让山顶佛塔与毁于的芒市市区大金塔二塔重新合建;今丽江金塔景区则由十七世东宝仲巴活佛发心主持,由当地旅游公司建成于2013年;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绳金塔始建于唐天v年间(905~907),相传因建塔前地下铁函内有金绳四匝、古剑三把、盛300粒舍利子金瓶一个而得名;著名的甘肃张掖金塔寺则并无佛塔遗存。酒泉金塔县是全国唯一以塔名县的地方,有学者考据,认为该塔院寺(原名金塔寺)金塔应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与北凉沮渠蒙逊政权重视佛教有关;明末倾塌,塔与寺均于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重建,此后又经多次修葺至今。该塔基本形制,笔者未能实地仰瞻,凭图片只觉得与敦煌白马塔相近,当属佛塔中国化的早期形制。唐人段成式(803?~863)所著《酉阳杂俎》一书,专列“寺塔记”上、下卷,记载当时西京长安的寺塔概况,其中既有葬“隋朝舍利”的“发塔”,亦有葬唐时天竺高僧的舍利塔,也有葬有其他似带还愿性质的舍利塔。唐代长安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虽未闻其时其地有以“金塔”相称者,应是塔文化最繁荣之处。据称我国现有佛塔总数在3000座左右,其中有多少系历经沧桑的古代遗存,特别是能以“金塔”相称者,恐怕为数极少,且已难以确认。

我国佛塔的营建,从最初对佛与佛舍利的尊崇、膜拜,扩展到对为佛教信仰而献身的高僧大德的敬仰、祭奠,到对理想世界的寄托、期盼,或表达祈愿、还愿、感恩之心。佛塔的建筑形制、雕刻(雕梁画栋)、塑像、飞檐、相轮以及相关铭文等等,均深深打上了中国印记和时代烙印,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笔者近期在杭州观瞻六和塔时,参观了塔旁陈列的吴越地区古塔图片展,又细览了附近白塔公园的小陈列馆,联想到2013年在南传佛教盛行的斯里兰卡所朝拜的早期佛塔,得以进一步了解随佛教传入中国而逐渐兴盛的塔文化的源流与内涵,但丝绸之路塔文化的介绍仍感到或缺,故深感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工作,并推进学术研究。因此,在金塔县创建丝绸之路塔文化的博物馆,是个很好的创意。鉴于两年前河南许昌已经建成了占地面积1.4万平米的塔文化博物馆(其明代所建文峰塔十年前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金塔县本地已有博物馆,为避免重复,建议是否可以在金塔县博物馆内设立“丝绸之路塔文化”专题展览,不仅以仿制实物为主、图文并茂地重点介绍丝绸之路沿线(包括境外段)的塔文化源流、内涵、特色,而且更要突出强调文物的保护意识与适度开发利用,强调通过塔文化知识的传播增进文化交流互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广大民众的人文修养,使金塔县博物馆成为弘扬丝绸之路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注释]

1瓦利乌拉?汗著、陆水林译《犍陀罗艺术》,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41页。季羡林等在《大唐西域记》的注释中对塔的音译来源亦有辨析,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04~105页。

2季羡林等《大唐西域记校注》认为“塔婆由巴利文Thūpa而来”。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05页。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十三下,徐铉校定本,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291页。

3《法苑珠林校注》卷35“故塔部”引《百缘经》云:“昔佛在世时,与诸比丘到恒河边,见一故塔毁落崩坏。比丘问佛:此是何塔?朽故乃尔。佛告比丘……名钐聪恪:笪蚍浅#成辟支佛。身N虚空,作十八变,寻入涅。王收舍利,起塔供养,是彼塔耳。”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202页。

4瓦利乌拉?汗著、陆水林译《犍陀罗艺术》,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41页。季羡林等在《大唐西域记》的注释中对塔的音译来源亦有辨析,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04~105页。

5季羡林等《大唐西域记校注》认为“塔婆由巴利文Thūpa而来”。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05页。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十三下,徐铉校定本,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291页。

6《法苑珠林校注》卷35“故塔部”引《百缘经》云:“昔佛在世时,与诸比丘到恒河边,见一故塔毁落崩坏。比丘问佛:此是何塔?朽故乃尔。佛告比丘……名钐聪恪:笪蚍浅#成辟支佛。身N虚空,作十八变,寻入涅。王收舍利,起塔供养,是彼塔耳。”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202页。

7该书卷38“故塔部”载:“又问:汉地塔寺古迹云何?答曰:今诸处塔寺多是古佛遗教基,育王表之福地,不可轻也。今有名塔,如常所闻。无名藏者,随处亦有。如河西甘州郭中寺塔,下有古佛舍利。及河州灵岩寺佛殿下亦有舍利。秦州麦积崖佛殿下舍利,山神藏之。此寺周穆王所造,名曰灵安寺。”见《法8苑珠林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226页。

9见张巽校注:《法显传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3~14页。

10见前注书第21页。

11见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47~328页。

12见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983~1020页。

13见王仲荦:《敦煌石室地志残卷考释》,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13页。

14莫尼克?玛雅尔著、耿N译:《古代高昌王国物质文明史》,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09~115页。

15如《晋书》卷97“四夷传”:“龟兹国西去洛阳八千二百八十里,俗有城郭,其城三重,中有佛塔庙千所。”

16见《法苑珠林校注》“附录?补遗”,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911~2912页。

17此西夏文?汉文碑于清嘉庆九年(1810)被武威籍著名金石学家张澍发现,现入藏武威市博物馆。

18史金波:《西夏佛教史略》,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47页。其汉文碑录文见该书第251~254页。

19《晋书》卷86“张轨”、“张骏”各传。中华书局点校本。第2221~2234页。

20杨富学、王书庆:《敦煌文献P.2977所见早期舍利塔考――兼论阿育王塔的原型》 ,兰州大学《敦煌学辑刊》,2010年第1期。

21见氏著:《敦煌史地新论》,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66页。

22王仲荦:《敦煌石室地志残卷考释》,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70页。

23王敏庆:《北周佛教美术研究――以长安造像为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6~195页。

24我国出版的关于塔的论著及普及读物数量甚多。其中,白话文的相关著述曾对中国佛塔做了系统而简明的介绍,请参见氏著《汉化佛教与佛寺》中“塔与经幢”一节,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第225~236 页。

见《法苑珠林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81~382页。

25请参见上海宝华寺网页“新闻动态”所载陶玉乐《塔院寺“金塔”初建年代考》一文。Copyright ? 2012. Baohua Temple. All Rights Reserved.

26如(靖善坊大兴善寺)“不空三藏塔前,多老松”。该塔即北天竺僧人不空(705~774),而“发塔内有隋朝舍利”。见许逸民《酉阳杂俎校笺》续集卷5“寺塔记”上,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1753页、第1750页。又如(弘善寺塔)“塔下有舍利三斗四升,移塔之时……呗赞未毕,满地现舍利,士女不敢践之,悉出寺外。守公乃造小泥塔及木塔近十万枚葬之,今尚有数万存焉” 。见前书第1795页。

源远流长篇7

蜡烛是用蜡或其它油脂制成的圆柱形的照明用具。在历史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蜡烛曾占有特殊的位置,烛光悠悠带来联翩遐想。

蜡烛的别称雅号甚多。上古照明用炬(火把),故蜡烛又名“蜡炬”或“烛炬”。蜡烛的制作原料有蜂蜡(蜜蜂腹部蜡腺的分泌物,筑巢用,俗称黄蜡),故蜡烛又叫“蜜炬”或“蜜烛”。蜡烛外形饰以龙凤图案等,则美其名曰“龙烛”“彩烛”或“花烛”;莲花造型的蜡烛特称“莲花烛”。常用的大红蜡烛富有喜庆色彩,俗称“红烛”。唐宋以后,蜡烛也可简称为“烛”。这都反映了古人对蜡烛的喜爱,甚至可以说是偏爱。

关于蜡烛的起源,迄今无定论。《礼记・曲礼》云:“烛不见跋。”唐孔颖达疏:“古来未有蜡烛,唯呼火炬为烛。”《周礼・司@氏》云:“邦国有大事,共坟烛庭燎。”唐贾公彦疏:“以苇为中心,以布缠之,饴蜜灌之,若今之蜡烛。”这是说先秦有烛、有燎或曰炬,并无真正的蜡烛,充其量不过略具“今(唐代)之蜡烛”的雏形而已。后汉王符《潜夫论》:“知脂蜡之可明灯也。”含混其辞,似指以脂蜡充作灯炬的燃料,还不是成型的蜡烛。

《西京杂记》卷四云:“南越王献高帝石蜜五斛、蜜烛二百枚……”这是有关蜡烛的最早的正式记录。尽管该书作者是否为晋朝葛洪以及该书与汉代刘歆的关系等问题仍有异说,但《西京杂记》反映汉代遗闻佚事且与《汉书》记载时有异同,则为学术界所共识。上述这条资料堪为汉代始有蜡烛(当时称作蜜烛)的铁证,尽管它只是南越贡品。又有传说“寒食节禁火日,赐侯家蜡烛”,更指明它属于上流社会专用品。晋范坚写了《蜡灯赋》,南北朝时期蜡烛的雅名亦屡见于文学创作中,但它依然是高档消费品,平民罕见。直到唐朝,河东道晋州贡物中赫然列入蜡烛(见《唐六典》),朝廷又设专职官员管理宫廷用烛,可见它不属于通常习见的生活用品。《宋史・食货志》记述宋与西夏的外贸交易,朝廷允许中原百姓以漆器、瓷器等土特产品交换对方的麝香、蜡烛之类,则那时蜡烛仍是珍稀难得之物。迟至明清,蜡烛才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日渐成为普通照明用具。

蜡烛的普及,应是科技进步、文化发展的结果。早期蜡烛原料主要是动物蜡,如野生蜜蜡、白蜡、鲸蜡等,产量有限。后来开发出植物蜡如蓖麻油蜡等,而蜜蜡的来源也由边荒地区野生采集进化到家庭蓄养采蜡,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量。蜡烛一旦摆脱了“物以稀为贵”的困境,才能渐渐成为百姓喜爱也用得起的物品。

照明用的蜡烛,还有一套与之匹配的用具。安置蜡烛的台架叫“烛台”“蜡台”;带底盘可兼盛烛油的则叫“烛盘”。烛台上竖立着插蜡烛使之固定的签子叫“蜡签”“烛签”。剪除烛花的工具叫“蜡剪”“烛刀”。这里特别值得重视的是烛台,它早在南北朝时期就伴随蜡烛而诞生,到唐代又有了特制为女奴形的烛台叫“烛奴”,《开元天宝遗事》云:“申王每夜宫中与诸王贵戚聚宴,以龙檀木雕成烛跋童子,衣以绿袍,系之束带,使执画烛(有画饰的蜡烛)立于宴席之侧,目为烛奴。”其制作原料通常是锡或铜,考究些的用金或银,次一等的用铁或木。一般为上下两层塔形,饰以花纹图案。烛台曾是家庭祭祖、婚丧、寿诞等礼仪中必备用品,也是女儿出嫁必备的嫁妆之一。富豪贵族之家常用“福寿神妙禧”五字蜡烛台,特制品重达数百斤。《宋史・舆服志》记载,与传国玉玺“皇帝恭膺天命之宝”相配的“缘宝法物”中竟然也有烛台、烛刀及香炉等,“皆以金为之”。唐代的“烛奴”和宋宫的金烛台固然应属于文物瑰宝,历代各种雕刻精美的烛台,其实都是传统工艺品中的佳作,并且相应提高了蜡烛的地位与身价。

蜡烛从点燃放光到化为灰烬,每种细微的变化都曾被赋予美称。例如蜡烛点燃后那蹿动的火苗叫“蜡红”“烛焰”“烛火”,《南史・陆云公传》谓:“云公善弈棋,尝夜侍御坐,武冠触烛火。”蜡烛放出的光芒叫“蜡光”“烛光”“烛红”,杜甫《酬孟云卿》诗:“更深爱烛红。”烛焰带来烟雾缭绕叫“烛烟”“蜡烟”,苏轼《次天字韵答岑岩起》诗:“缥缈松香泛蜡烟。”蜡烛点燃后施放的特殊气味叫“蜡香”,陆游《早行》诗:“纱笼吹蜡香。”蜡烛燃烧受热而熔化为液态蜡质就叫“蜡烛油”;液态蜡顺烛身坠落犹如伤心人泪落,故称为“蜡泪”或“烛泪”;坠落的蜡泪有时像粒粒珍珠,故又称为“蜡珠”,李《望远行》词:“蜡泪无言对垂。”温庭筠《海榴》诗:“蜡珠攒作蒂,缃剪成丛。”烛心烧焦,蜡燃为余烬时,或爆裂如花形,称为“蜡花”或“烛花”,旧时被认为是吉祥的征兆,俗语说:“烛花爆,喜事到。”而蜡烛燃成的余烬叫“烛隆保常用来指代深夜。

伴随蜡烛的美称雅号以及为蜡烛而产生的烛台等艺术精品,昭示了人们对蜡烛的衷爱。这与蜡烛固有的品质一脉相通。首先,蜡烛那闪烁的烛光,摇曳的烛影,动人的烛泪,奇异的烛花,可以营造温馨祥和的环境,烘托庄严肃穆的气氛,因而更富有美感,这是火炬、庭燎、油灯都无法比拟的。其次,蜡烛一面创造光明,一面消耗自身,它的存在价值与使用价值只有借助自我牺牲才得以体现,因而它的生命就染上悲剧色彩,诱人怜惜,令人感伤,带给人们遐思悠悠。蜡烛这种不惜粉身碎骨化为余烬,定要为人们创造光明的特征,曾被古人形象地比喻为“自焚以致用,杀身以成仁”,这种无私奉献的品格,又被现代诗人闻一多赞誉是“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蜡烛的气质与魅力,赢得古往今来诗人墨客的敬重。他们将蜡烛人格化,使它成为歌吟的题材,赞美的目标,抒情的载体,议论的对象。从晋代范坚的《蜡灯赋》,到现代闻一多的《红烛诗》;从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千古绝唱,到坡“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奇思妙想,各种有关蜡烛的诗词歌赋,曲文谣谚,楹联谜语,影视戏剧,总能代代相传,不绝如缕,至今给人以启迪。由此形成的蜡烛文化的文艺内涵,需要专题研究和专文论述,兹不赘言。

本文拟从蜡烛的历史文化与岁时礼俗等方面,做些抛砖引玉的探讨。这里涉及有关蜡烛的典故传说、成语故事、节日庆典、民间礼俗及传统制作工艺等,限于篇幅无法详谈,只能蜻蜓点水了。

在中华民族某些传统节日里,在一派喜庆祥和氛围中,蜡烛会大放异彩,给人们带来特殊的生活情趣。例如:

1.除夕――春节“守岁烛”

中国各地普遍有除夕守岁的习俗。守岁讲究彻夜长明,有的地方燃松柏枝篝火等,也有点花灯用蜡烛助兴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用花烛辞旧迎新的具体形式不尽一致。兹举一例:《平阳县志》载:“除夕,卑幼向尊长唱诺辞岁,点岁灯。”而且“正月初一至初五,每夜寝室燃灯彻晓,名曰岁灯。”这是流行于江南部分地区的风俗。一般是在屋柱下、床下、桌下、灶下点灯,通常用红萝卜切段作盘,插上小蜡烛,取辞旧迎新、祛邪祈福之意。守岁灯烛皆以造型各异的花灯装饰其表,蜡烛照明其里也。

2.元宵节竞逐“华灯宝炬”

元宵节又名上元节,简称元夕,定于夏历正月十五日即新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夜游观灯时少不了蜡烛,此风俗大约起源于汉代,隋唐以后更盛。赛花灯的同时,还伴有祭蚕神、拜紫姑、舞龙滚狮等活动,各地不一。其中以流行于福建地区的大香烛最为神奇:每逢元宵佳节,民间集资定制大香烛献于神庙,以伸虔诚,以壮观瞻。民俗以为香烛越大越显诚意。据传说厦门外街关帝庙香烛最盛。所制“大香一炷”长一丈七尺(只比正殿中柱矮三尺),粗二尺五寸(与椽柱等围)。另制“大烛一对”,各长七、八尺,围如斗,用巨竹裹棉布做烛芯,重达一百二三十斤。正月十五日晨即点燃,烟雾缭绕,烛焰闪灼,光芒四射。士庶工商顶礼膜拜,村姑老幼结伴游观,热闹非凡。七、八尺高的大蜡烛,蔚为奇观,堪称“蜡烛之最”。

3.中元节点莲花灯

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北京等地点蒿子灯,点莲花灯,见《北京风俗百图》。又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曰:“中元,市人之巧者,又以各色彩纸制成莲花、莲叶、花篮、鹤鹭之形,谓之莲花灯。”灯上粘纸穗,灯芯横竹上插枝小红蜡烛。孩子点燃灯烛,一边在院中、街上游耍,一边唱道:“莲花儿灯,莲花儿灯,今儿个点了明儿个扔。”盖莲花灯制作简单,物美价廉,这精致小巧的玩具灯虽趣味无穷,却只有一夜的寿命,节后便弃之可也。

4.中秋节点万寿灯

这是长江中下游尤其是安徽沿江一带的风俗。中秋节前后,用绫罗绸缎和桑皮油纸糊制红灯,芜湖地区则实用特制铁画灯,外蒙白练,内燃银烛,高竿挑挂在屋檐下庭院中,灯月交辉,祈求延年益寿。

中国号称礼仪之邦。在某些特定的礼节仪式中,蜡烛被派上各种各样的用场,也被赋予各自不同的象征意义。今分类举例如下。

1.婚礼――洞房花烛

结婚是人生旅程中的重要一站,婚礼前后蜡烛的使用也相当广泛,大都用以象征吉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旧时被视为人生两大快事。其起源甚早,各地皆同。南朝梁何逊《看伏郎新婚》云:“何如花烛夜,轻扇掩红妆。”北朝庾信《和咏舞》云:“洞房花烛明,燕馀双舞轻。”用龙凤图案装饰的彩烛把洞房照得通明,喜宴后新人翩翩起舞,透出一种温馨祥和的气氛。美人轻扇,脉脉含情,喜气洋洋。看来远在南北朝时期,无论南方或北方,花烛闹洞房的风俗已经形成了。又据封演的《封氏闻见录》记载,唐时婚嫁观花烛,“上自皇室,下至士庶,莫不皆然”。这种风俗一直延续至今。

有些地方在婚礼前夜就迫不急待地借蜡烛祈福了。例如天津一带流行“响房”,新婚前一日晚,男家童子八人(或十六人),各捧灯烛先在庭院中绕花轿唱喜歌,而后又持烛入洞房再唱喜歌,吹鼓手则用锣鼓、唢呐、号筒等演奏民乐以贺喜兼祛邪。又如江淮一带实行“打花烛”,也是婚礼前一天晚上,新郎先行在布置一新的洞房中入睡,而入睡前新郎家要选两名美丽童女,手执点燃的红烛,在全福人指点下,将新房里外照一遍,犄角旮旯儿也不放过,取红光照耀、红红火火、喜气洋洋之意,谓之“满堂红”。

吴自牧《梦粱录・嫁娶》中说:“新人下车……以数执莲炬、花烛,导前迎引。”据说江西仍有此俗,婚礼当日,不论白天或夜晚,新娘下轿后,都需有男家舞姬举着红蜡烛在前引领,取黄昏时行婚礼的古意。

在陕西横山至甘肃河西走廊一带农家,洞房中的花灯红烛,要自婚礼当天日落西山燃至次日清晨旭日东升,以象征白头偕老。有的地方还要连燃三日。若中途烛灭则是不祥之兆,预示将要吹灯拔蜡,要中途散伙,大不吉利。然则洞房中容不得第三者插足,为确保吉祥如意,得到白头偕老的征兆,新娘与新郎岂不要彻夜守候红烛以防不测?于是新人也就无暇它顾了。这给新人造成的心理负担太重了,简直称得上残酷。据说如今改用小瓦数电灯蒙上红布彻夜照明,我们真该为陕甘青年感到庆幸。

陕西长安县一带女儿出嫁后还要送灯笼。每年正月初八至十五日,娘家都给出嫁女儿送灯笼。第一年送一对大宫灯配彩绘玻璃灯,祝贺婚姻美满;女儿若怀孕了则送一对大宫灯配两对小灯笼,祈祷孕期平安。各对灯笼中都要配上大小不一的花烛,灯燃几日即配足几日用的蜡烛,一并送礼给女儿。

各个时代、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在婚礼中用蜡烛,其习俗大同而小异,都是图个吉祥如意,红火热闹。同时祈祷婚后生活幸福美满,白头到老。

2.丧葬用烛――长命烛

丧葬礼仪中灵堂焚香燃烛,起源也很早。祭祖牌位前点燃白烛,亦流行于各地。燃灯以“引魂”,点蜡以“接魂”,都是为照亮冥路。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云:“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放灯西湖及塔上、河中,谓之‘照冥’。”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谓“中元日例有盂兰会”,“晚间沿河燃灯”。届时用一块木板中间钻孔,上面放有竹篾编制的莲花灯等,灯中点燃蜡烛。夜幕降临后,到河边放灯,也有的乘船到河中央放灯,可多至百千盏,任其漂流。这是为超度亡灵、尤其是冤魂,俗谓长命灯可为冤魂引路,电视剧《四世同堂》中就演示过放河灯的故事。至今仍有些地方有人放河灯,逐渐演化为娱乐祈福活动了。

3.寿辰专用烛――长寿烛

中国传统庆贺生日用寿桃――俗以桃为长寿象征,又吃长寿面条或寿糕。寿糕不同于生日蛋糕,它用面粉、食糖及色素蒸制成寿桃形或饰以吉语图案,是一种糖包。寿礼开始时,喜案上先设精巧的蜡台、蜡签,点燃长寿烛,在烛光辉映下举行祝寿活动,别有情趣。长寿烛是特制的,长一尺许,重一斤左右,蜡烛多为红色,上面饰以金的“寿”字或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类的吉语。既有祝贺之意,又增欢庆气氛。

近来风行用生日奶油大蛋糕祝寿。蛋糕上先插上五颜六色的精巧的生日小蜡烛,寿礼开始,先点燃小蜡烛,再默默许愿,再一口气吹灭生日蜡烛,众人齐唱“祝你生日快乐”的颂歌。而后拔掉小蜡烛,众人分食生日蛋糕。这是从西方传入我国的祝寿礼俗,并非中国传统固有的。有人觉得很浪漫,我却担心插满小蜡烛的奶油蛋糕已被污染,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蜡烛用于照明。有时移作它用,纯属偶尔露峥嵘,却也立见功效。而它一旦“移情遣意”,小小蜡烛就会闹出各式各样的典故传闻,成为蜡烛文化的另类旁枝,或令人喜,或令人怒,或令人欢乐,或令人愁苦……这里不妨介绍几则同蜡烛有关的小故事及同蜡烛有关的成语与俗语。

1.蜡烛作炊

《世说新语・汰侈》云:“王君夫以澳釜,石季伦用蜡烛作炊。君夫作紫丝布步障碧绫里四十里,石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石以椒为泥,王以赤石脂泥壁。”魏晋时期上流社会腐败糜烂,铺张浪费为荣,奢侈享受成风。王君夫名恺,出身世袭贵族之家,又是晋武帝司马炎之舅,生性奢豪。石季伦名崇,为富不仁,崇尚豪侈。那时既无财富排行榜,为求证谁是大款谁是首富,就只有互相攀比:王恺用紫绸碧绫作步障(遮蔽风尘和视线的屏幕)四十里;石崇就用锦缎作步障五十里,略胜一筹。石崇用昂贵的椒香和泥涂墙,王恺便用色理细腻的道家炼丹原料赤石脂粉饰墙壁,占得上风。且看双方围绕饭锅(釜)展开的这场恶斗:王恺在锅上做文章,不惜以饴糖拌干饭擦洗锅;石崇在锅下出绝招,竟用蜡烛当柴火烧饭。据现代科学考证,蜡烛的主要原料――蜜蜡的熔点只有62℃-65℃,水的沸点为100℃,则一堆蜡烛燃烧后施放的热能,恐怕连一锅清水都煮不开,只能烧出一锅夹生饭了。在这场争豪斗富的闹剧中,蜡烛沦为炫耀财富的道具,其固有的高雅美感则荡然无存,当名贵的蜡烛燃烧垂泪化为灰烬时,罪孽深重的石崇之流,只能留下千古骂名任后人评说。

2.蜡烛袭人

《世说新语・雅量》云:“周仲智饮酒醉,_目还面,谓伯仁曰:‘君才不如弟,而横得重名。’须臾,举蜡烛火掷伯仁,伯仁笑曰:‘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这里记下了亲兄弟醉酒后的一段趣事。哥哥周字伯仁,少负盛名,官至尚书左仆射。弟弟周嵩字仲智,狷急自负,官至御使中丞。早年兄弟聚会,仲智喝醉了酒,转过脸瞪着眼冲着其兄伯仁吼:“你的才华不如我,凭什么在社会上享有盛名?”过了一会儿,见伯仁不理睬他,仲智继续撒酒疯,竟举起点燃的蜡烛向伯仁扔去。伯仁淡然一笑,说道:“你这个傻小子用烛火袭击人,实属下策。”原来《孙子兵法》讲过“火攻”有五种战术,必须审时度势综合利用才能出奇制胜,似仲智这般明火执烛袭击人,并非高招。伯仁的话,既是对小弟酒后耍无赖的善意嘲讽,又显示出个人的风度与涵养。将蜡烛做为攻击别人的“武器”,这是绝无仅有的一例。蜡烛于是成为衡量人的气质、体现人物性格的法宝,周无愧于名士风流。

以上两则故事又分别见于《晋书・石崇传》及《晋书・周传》,可见流传甚广。

3.刻烛为诗

《南史・王僧孺传》云:“僧孺工属文,善楷隶,多识古事。……虞羲字士光,会稽余姚人,盛有才藻,卒于晋安王侍郎。丘国宾,吴兴人,以才志不遇,著书以讥扬雄。萧文琰,兰陵人。丘令楷,吴兴人。江洪,济阳人。竟陵王子良尝夜集学士,刻烛为诗,四韵者则刻一寸,以此为率。文琰曰:‘顿烧一寸烛,而成四韵诗,何难之有?’乃与令楷、江洪等,共打铜钵立韵,响灭则诗成,皆可观览。”传记中提到的萧子良是南齐武帝之次子,封为竟陵王,礼才好士,善立胜事,结交天下有才学者,名噪一时。上述这次夜中聚会,一帮风流雅士比赛作诗。他让人在蜡烛上每一寸处加上刻度,点燃蜡烛,在幽美烛光辉映下,每燃短一寸烛,与会者须完成四韵诗一首。看来只有交稿快写得好者才能取胜,寸烛燃尽交不上“答卷”者告负受罚。或许常人以为这是苛求,但狂妄的萧文琰对这种独特雅致的测试方法还不满足,又进而要求敲击铜钵,声止而诗成。据说在这样严格而又紧张的竞赛中,各人所作诗“皆可观览”,可见并非徒有虚名。这则故事中的蜡烛,摇身一变成为计时器,扮演成衡量诗人才思的公正裁判。从此以后,萧子良“刻烛为诗”与曹子建“七步成诗”一样成为才思敏捷的著名典故而千古流传。

4.蜡凤为戏

《南史・王僧虔传》云:“僧虔,金紫光禄大夫僧绰之弟也。父昙首,与兄弟集会子孙,任其戏适。僧达跳下地作彪子。时僧虔累十二博棋,即不坠落,亦不重作。僧绰采蜡烛珠为凤皇,僧达夺取打坏,亦复不惜。伯父(王)弘叹曰:‘僧达俊爽,当不减人;然亡吾家者,终此子也。僧虔必至公。僧绰当以名义见美。’”而《南齐书・王僧虔传》的记载稍异,说:“僧虔年数岁,独正坐采蜡烛珠为凤皇。弘曰:‘此儿终当为长者。’”按e王氏是南朝名门望族,乃晋朝宰相王导之后。其中王弘官至宋太保;有子僧达。弘弟昙首曾任太子詹事;有子僧绰、僧虔。这里记述了王弘、王昙首召集子侄辈任其嬉戏玩耍的往事。僧达实属小玩闹,跳下地来装扮小老虎以吓人。僧虔摆弄棋子,研讨攻守着数。僧绰采集蜡烛珠制作玩具,竟能塑成一只凤皇,可谓心灵手巧。王弘能从三个孩子的游戏中观察出各人的品行特征,并预测其未来命运。对于蜡珠为凤的僧绰评价最高,以为日后将以声名道义传美于天下(按《南齐书》的记载,则是称赞僧虔有长者之风)。从此“蜡凤之戏”成为少年儿童无拘无束尽情嬉游的代称。如今中小学生学业负担太重,假日里不妨多些“蜡凤之戏”,轻松轻松吧!

5.烛影斧声

宋释文莹《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祖去世前:“急传宫开端门,召开封王,即太宗也。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迄,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周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续资治通鉴长编》及明柯维骐《宋史新编》等亦有类似记述。后人因以“烛影斧声”指太宗杀兄夺位。但也有元黄眉懊魉五サ热顺破湮苷撸明程敏政《宋纪终受考》辨驳尤详。这是一桩历史的疑案,蜡烛应是见证者,惜乎它不会说话,后世之人遂聚讼不已。众所周知,宋太祖赵匡胤是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从后周恭帝手中篡权夺位,建立大宋王朝的。其弟赵匡义是宋朝开国元勋,果真在烛影下阴谋杀兄夺位,也算是赵匡胤的报应。

6.蜡液濡纸

《旧唐书・柳公权传》:“每浴堂召对,继烛见跋,语犹未尽,不欲取烛,宫人以蜡泪濡纸继之。”这是唐文宗与中书舍人、翰林待诏学士柳公权深夜对话,蜡烛燃尽而语犹未尽,来不及取新烛,遂让宫人从烛台底盘上收集蜡烛油,裹上软纸点燃后继续照明,表示君臣和谐,也算书法家柳公权深得帝王赏识的一个例证。

7.味同嚼蜡

《楞严经・八》:“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如嚼蜡。”宋王安石《示董伯懿》诗:“嚼蜡已能忘世味,画脂那更惜时名。”今用此成语表示诗文或演讲枯燥乏味。

《太平御览》卷七六六引《博物志》:“荒年暂避Y法,但食蜡半斤,暂支十日不饥。”但蜡烛充饥未经实验,蜡的滋味也无人品尝过,只是传闻其淡而无味罢了。

8.吹灯拔蜡

这句俗语不知起源于何时,总是用来表示事情完结或交情破裂,比喻散伙或。

9.洞隐烛微

清马建忠《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课书》:“(学师)谓(马建忠)能洞隐烛微,提纲挈领,非徒钻故纸者可比。”现用这个成语形容目光犀利,观察事物敏锐深刻。

10.烛影摇红(词牌名)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王都尉诜有《忆故人》词,徽宗喜其词意,犹以不丰容宛转为恨,乃令大晟乐府别撰腔。周邦彦增益其词,而以首句为名,谓之烛影摇红。”晃动的烛光成为词牌名。

最后谈谈制烛工艺。

历代制作蜡烛的原料,主要是用植物蜡(如皮油蜡)或动物蜡(如蜜蜡、白蜡、鲸蜡等),而矿物蜡(如石蜡)一般不用于制烛。

明宋应星对于制蜡原料,在《天工开物・膏液》中有这样的说明:“造(蜡)烛则桕皮油为上,蓖麻子次之,桕混油每斤入白蜡冻结次之,白蜡结冻诸清油又次之,樟树子油又次之(其光不减,但有避香气者),冬青子油又次之(韶郡专用,嫌其油少,故列次)。北方广用牛油,则为下矣。”

制烛不难,难在取蜡制蜡。《天工开物》记述皮油制蜡的工序是这样的:“凡皮油造烛法起广信郡(在今江西省)。其法取洁净桕子,囫囵入釜甑蒸,蒸后倾于臼内受舂。其舂深约尺五寸,碓以石为身,不用铁嘴;石取深山结而腻者,轻重斫成限四十斤,上嵌衡木之上而舂之。其皮膜上油尽脱骨而纷落,挖起,筛于盘内再蒸,包裹入榨,皆同前法。皮油已落尽,其骨为黑子。用冷腻小石磨不惧火者(此磨亦从广信郡深山觅取),以红火矢围壅煅热,将黑子逐把灌入疾磨。磨破之时,风扇去其黑壳,则其内完全白仁,与梧桐子无异。将此碾蒸,包裹入榨,与前法同。榨出水油,清亮无比,贮小盏之中,独根芯草燃至天明,盖诸清油所不及者。入食馔即不伤人,恐有忌者,宁不用耳。”

制蜡烛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古人用苦竹筒破两半,在水中煮涨(不煮则粘带皮油,制成蜡烛有麻点),加小篾(竹条之类)箍固定之。用尖嘴铁杓装蜡油灌入筒中,再把烛芯插入。待蜡凝冻后,顺竹筒捋下篾箍,打开竹筒,就制成一根蜡烛了。也可用小木棒先削成蜡烛的模型,裁一张纸卷在木棒上面做成纸筒。皮油灌入纸筒,插上烛芯,如法加工,也可制成一枝蜡烛。这样制成的蜡烛,经风吹尘盖,寒暑侵蚀,都不会变坏。参见《天工开物》卷十二《膏液》。

源远流长篇8

香菜的最早发源地主要在欧洲地中海沿岸及中亚地区,据说早期欧洲人把它的有异味种子作为刺激性药剂用于防治胃痉挛等,后来才把香菜用于食物的调味。香菜之传入中国,据西晋张华《博物志》载说,是西汉朝廷派遣张骞率众出使“西域”返回中原时,带回了香菜种子栽培繁衍,逐渐扩展到中国大部分地区。香菜传入中国之初,人们称它为“胡荽”,“胡”是指它从西域传入;“荽”的含义,据明代《本草纲目》的解释,是说胡荽的“茎柔、叶细,而根多须,绥绥然也。”所谓“绥绥然”,是形容生长茂盛繁密。

公元319年,山西上党武乡人石勒(274-333)在山西及北方一部分地区建立后赵政权,自称赵王,因他是羯族,对羯族被称为“胡人”很厌恶,禁止其部下和所统治的百姓提到“羯”和“胡”字。东晋时的《邺中记》载:“石勒讳胡,胡物皆改名。胡饼曰麻饼,胡荽曰香荽。”虽然,石勒禁止人们用“胡”字,但在许多地方,香荽仍常被称为胡荽、胡菜。另也有把胡荽称为“荽”,“”字是指植物的茎、叶分布聚散状。而胡荽的别名芫荽、莞荽、园荽、延荽等,可能是根据荽谐音所衍生。至于香菜之名,出现似乎较晚,见载于宋代文献。

香菜的最大特点是芳香独特。香菜的治病效用,归纳中医文献之记述,主要有通窍醒脑,发表升散,麻疹畅透,气香爽口,消食化积,利大小便,化痰,止头痛,减鱼和肉腥骚,促产妇泌乳等。此外,胡荽或胡荽子可用于外治某些疾患,例如牙齿疼痛。唐代《外台秘要》记载 :“胡菜子五升,以水五升,煎取一升,含漱。”对于脱肛,唐代《食疗本草》介绍 :秋冬捣胡荽子,醋煮熨之,甚效。

现代学者研究得知,香菜的独特芳香,主要是癸醛、壬醛、芳樟醇、乙酸龙脑脂等挥发性成分,香菜中其他含量较多者为胡萝卜素、维生素C、纤维素和钾,此外还有碳水化物、尼克酸、钙、磷、镁、钠、锰等。据报道,食用香菜对人体的保健作用与辅助医疗效果主要有:帮助消化排泄,促进麻疹透发,防治泌尿道感染,活跃血液循环,改善寒性体质,增强对风寒感冒的防治效果等。中医学认为,香菜性味辛散,有些人不宜多食。例如,孕妇、病后初愈常有气虚者、狐臭者、皮肤骚痒及服补药者。

用香菜调配作食疗,菜式很多,简便者例如:长时间停留在冷气空调房间内,身体对体温的调节受到影响而欠佳,导致轻微头痛、恶心、食欲不振时,取香菜、葱白、冰糖合煮饮服,能舒解上述症状。或者,取陈皮、生姜和粳米煮粥,盛入碗内,拌适量鲜香菜进食,有助人体散寒、止头痛、健胃、消食。对于声音嘶哑者,取香菜与冰糖饮服,能润燥生津,恢复声带发音功能。

上一篇: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范文 下一篇:户外婚礼流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