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苏轼范文

时间:2023-09-20 00:34:41

临江仙苏轼篇1

关键词:苏轼;人生观;入世;出世;旷达;乐观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位于“唐宋家”之列。其一生仕途坎坷,三次离乡,六出汴梁,九年三谪,一年三迁又三贬,六丧亲者,六朝皇家。纵观苏轼跌宕起伏的一生,始终交织着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又时时体现出乐观与旷达的人生境界,这在他的词中有充分的体现。

一、入世与出世的交织

苏轼一生写了大量的词,在这些词中,既有入世的进取之心,又有出世的人生取向。

现实生活中的苏轼,也时时在履行着自己的人生追求。尽管苏轼积极入世,但仕途的坎坷,宦海的沉浮还是让他产生了“出世的思想倾向” 《临江仙》便是词人出世情怀的完全坦露: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 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此外,象 “归心正似三春草”(《虞美人》),“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满江红》)。“浮名浮利,虚苦劳神。”(《行香子?述怀》)等词句无不体现着他乘时归化返朴任天的出世态度。

二、乐观与旷达的升华

尽管苏轼一生辗转流离,但从他的词中可以看出他始终以乐观与旷达的心态直面人生的磨难,看待人生的遗憾。在他的《望江南?超然台作》中这种超然的心态更是一表无余: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这首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此外,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既然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此身非我有”,那么便借着美酒与惬意的大自然,驾一叶扁舟随波逐流,内心看透外物便也不再执着于外物。当然其中的关键之处是苏轼承认了人生有缺憾,就如自己的仕途坎坷一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没有什么比正视现实更可贵的了,苏轼就是将自己的悲欢置于宇宙人生的阔达空间去观照,认识到人生的有限,进而体悟到自己的人生不完美的合理性,从而正确地面对人生苦境。

三、儒释道三家思想对苏轼人生观的塑造

苏轼的一生始终交织着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在矛盾痛苦中乐观旷达,这就要看儒释道三家思想对苏轼人生观的塑造了。

苏轼自幼受到“齐家治国”、“兼济天下”的儒家进取精神的濡染,尤其是其母程氏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他影响极深。《江城子?密州出猎》将他志于为国尽忠、扫荡胡虏的英雄气概与高尚人格完美地展现了出来,他心目中最为崇拜的对像是范仲淹、韩琦、欧阳修、梅尧臣等政界文坛上的宿儒名流。

儒家的“经世济民”理想让苏轼走出大山,但仕途的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使他不得不寻找解脱,于是坎坷路上他所接受的佛道思想精髓便成了他思想上的出路。

道家哲学强调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做到这样只有淡泊名利,淡化死生,只有无所求,顺其自然,心才会游于物之外。这种思想正好切合苏轼的境遇和精神需求,从而为经世济民不通,弃世又不甘的苏轼的受磨难的心灵提供了精神上的解脱。苏轼认为人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有欲望而不能得到满足,减少欲望就减少了痛苦,追求欲望则只会徒增烦恼,“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

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正是儒道的切合点。苏轼无论处于多么残酷的处境,总能随时随地地去寻找并进而确立自己的生命意义和快乐之源,从而达到“无往而不乐”的最高境界。可见,苏轼的思想不是一家思想的简单继承,而是以儒家为本,又博采道家之长,他奉儒而不迂执,好道而不厌世,参禅而不虚妄,于是便形成了他儒释道兼收的外儒内道的作风。

总之,综观苏轼的一生,得与失,功与败,逆和顺,荣和辱如影相随。顺境中,苏轼积极用世,心系天下;逆境中,苏轼旷达乐观,坦然面对。今天,我们欣赏苏轼的同时,更欣赏他于词中所蕴蓄的入世与出世的人生态度,欣赏他乐观与旷达的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唐圭璋.全宋词.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1991.1.

[2].韩丽霞.超然心态与苏轼黄州文学创作[J].内蒙古: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3].顾之川校点.苏轼文集[C].长沙:乐麓书社,2000.

临江仙苏轼篇2

关键词:水意象 诗词 审美意蕴

“水”是诗词中古老的意象之一。“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管子·地水篇》)由此可见,“水”既是生命之源,又是生活之源,难怪文人对此情有独钟、厚爱有加,往往赋予其深意,寄托百般幽思。以水为依托解读苏轼的作品,仿佛开启了一扇不一样的窗,能够感受到别样的情怀,体会作者的万千思绪。以下就从三方面品味苏轼诗词:

一、水之闲适与安顿

苏轼生于四川眉山岷江边,他在《东湖》里说,“我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对水的珍视也许是苏轼的天性使然,《泛颖》诗写道:“我性喜临水,得颖意甚奇。”也许在他眼里水是特别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在天气晴好时,西湖水波荡漾,金光粼粼,湖堤上杨柳轻拂,百花争妍,分外妖娆;细雨微朦时,西湖周围的山峦迷迷茫茫,若有似无,绵绵雨丝似竹帘挂空,让小桥曲廊的轮廓更加柔和,让庭榭楼阁平添几分飘渺,让竹木花草愈发含羞滴“露”,别有韵味。一如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西湖无论晴姿雨态抑或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句被宋人称之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苏轼那横溢的才华也在此恣意挥洒。其实,流连在明媚鲜艳与清静朦胧之间,诗人那份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在不经意间展现出来。林语堂在《坡传》中说:“西湖的诗情画意,非坡的诗思不足以极其妙;坡的诗思,非遇西湖的诗情画意不足尽其才……”二者的相遇正可谓浑然天成,相得益彰。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诗是元丰八年(1085)苏轼在逗留靖江期间,为惠崇所绘的鸭戏图而作的题画诗,显示了苏轼灵活自如地驾驭诗画艺术规律的高超才能。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多姿。桃竹相映成趣,春意喜人。一江春水回暖,悠游其间的鸭儿首先感知到了。一片竹林,三两枝桃花,一条江,几只鸭子,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勾勒出春之生机。河豚是看不到的,也许是馋嘴的苏轼想象:河豚该上来了,用蒌蒿和芦芽一炖,香气四溢。末句的点缀,不但使全诗灵动鲜活,也使诗和画的意境浑融一体。苏轼对生活的热情,对周遭敏锐的感知都折射出其内心的平和安顿。

二、水之人生顿悟与慨叹

苏轼渴望明君,期待良臣俊杰,并将之熟练地书写在“水”中。苏轼在《明君可与为忠言赋》中提出:“虚己以求,览群言于止水。”希望君主能够有海纳百川般的胸怀,虚己纳言。这样治理国事就能够如他在《御试制科策·策略四》中所说的那样,“治天下譬如治水,方其奔冲溃决腾涌漂荡而不可系也,虽欲尽人力之所至以求杀其尺寸之势而不可得。及其衰退也,骚骚乎若不足以终日。”可惜苏轼生命里的君王并无水般品性。《临江仙·夜归临皋》作于东坡被贬黄州的第三年,写作者深秋之夜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住所的情景。坡历经宦海沉浮后,思想几度变化,由积极用世转向消极低沉,又转而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在逆境中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实在难能可贵,一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暗示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兴所至,任意东西,一如当年的范蠡,将自己全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这样的诗句,也只有从东坡这样坦荡磊落的襟怀才能流出,有时布衣芒履,出入于阡陌之上;有时月下泛舟,行进于山水之间。大自然中自有启人心智的深刻哲理,他没有被痛苦压倒,而是表现出一种超人的旷达,一种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精神。全词充满了熟悉的人间烟火气息,行云流水般记录下静夜里的所见、所闻、所感。仿佛置身世外,不着一丝喧嚣之声,阔大的江面,翩跹的轻舟,陪伴着微醺的苏轼,一个不羁的灵魂伫立于天地之间,所有梦想的花在暗夜里无声绽放。在如此清新自然、安谧闲静的氛围中,苏轼终于聆听到了心底的声音。

《永遇乐》:“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当时苏轼仕途多舛,辗转于杭州、密州等地,频繁迁调而带来的孤寂之感,时时向他袭来。秋夜的月色分外迷人,皎洁如霜,透露着些许寒意,徐徐晚风轻轻拂面,像水一般柔和,这是一个无限雅致的境地。在曲折的河港中,不时一声清响,有鱼跳出水面来欣赏秋月;圆圆的荷叶上,正滴溜溜地泻下了露珠。在静寂中,鱼跳声和荷叶的滴露更衬托出秋夜的深沉,但这样清幽的美景没有几人能见到。美景如斯,心却沉沉。“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行香子》)他的灵魂在梦境中得到着净化和升华。面对无垠的水平面,苏轼任思绪翻飞,心游万仞。上天赋予了他才情之时,也剥夺了太多。笔下行云流水,字字生花,眼前却只有一片夜色茫茫,水茫茫,心也茫茫。词先写夜景,后述惊梦游园,故梦与夜景,相互辉映,似真似幻,惝恍迷离。遗憾的是他一生也未真正展翅翱翔,得偿所愿,只有水才能读懂他的心思,正如他的自评“八年看我走三州,月自当空水自流。”

三、水之相思与爱恋

苏轼作品素以豪放旷达的形象为人所熟识,然而其实以“雅”和“逸”为主的文作亦呈现出柔美婉约的风格,这从他对“水”意象的大量使用上可以得到证明。《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词一开篇即描绘出暮春之景,杏花凋谢落红一地,枝头留有星星点点的花儿,枝丫间小小的青杏悄悄探出了头。落英缤纷,空留余恨。一般人写伤春意绪,总会竭力地将那种凄迷寥落之感表达到极致,苏轼则更多了一些洒脱飘逸。有繁华就有衰落,有凋谢就有新生。他尤其关注初生的“青杏”,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不经意间便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接着,作者将目光从一花一枝上移开,转向不远处更加开阔的地方。只见燕子掠着水面低飞,绿水环绕着人家的墙院。寥寥几笔,便勾画出春意未尽的乡村图景。飞动的燕子为画面增添了动态之美;“绿水人家”则带来了生活的气息。燕子绕舍而飞,绿水绕舍而流,行人绕舍而走,着一“绕”字,非常贴切。相传苏轼谪居惠州时曾命妾妇朝云歌此词,朝云歌喉将啭,却已泪满衣襟。有了故事的渲染,字里行间仿佛平添几分别样的气息。

又如“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江城子·别徐州》),“香在衣裳妆在臂,水连芳草月连云,几人归去不销魂”(《浣溪沙》),“水边朱户,门掩黄昏雨”(《点绛唇》),“别梦已随流水,旧巾犹裛香泉,相如依旧是臞仙”(《西江月》)等,无一不是情意绵绵,柔情似水。苏轼以水为载体,寄托了自己鲜为人知的别样情怀,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不一样的文学大师。

苏轼说:“天下之至信者,唯水而已。”静默的水见证并记录了一代文豪的诗情词意,它成为苏轼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朋友。以水为桥梁解读苏轼的作品,可以走得更近,看得更透。苏文与水成就了彼此,为文坛添上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临江仙苏轼篇3

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4、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5、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7、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8、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惠能《菩提偈》

10、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

11、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1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3、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14、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15、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16、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17、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18、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 白头吟 / 有所思》

1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21、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2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2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2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25、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26、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 登乐游原》

2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佚名《黍离》

2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29、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张鸣善《普天乐·咏世》

3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31、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临江仙苏轼篇4

有美堂暴雨①

苏轼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②。

天外黑风吹海立③,浙东④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⑤羯鼓催⑥。

唤起谪仙⑦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⑧。

注 释

①有美堂:在杭州城内吴山上,因宋仁宗赐诗“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而得名。

②这两句写云层低压,雷电仿佛从地面上震响。

③立:水涌起之貌。

④浙东:浙江(钱塘江)以东地区。

⑤敲铿:击鼓声。

⑥这两句写钱塘江水势浩大:江水汹涌,似突过江岸,如同杯中斟满之酒高出杯面。

⑦谪仙:指李白。

⑧泉洒面、泻琼瑰:形容雨水倾泻,也暗喻奇妙景物会诱发诗人的佳句美文。

关于作者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进士,召直史馆,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出为杭州通判,后历知密州、湖州。再后因“乌台诗案”,而入狱。元丰二年十二月出狱后,又先后任黄州、汝州团练副使,翰林学士等职。自元佑八年至元符三年,出知定州,贬惠州、儋州。建中靖国元年,度岭北归,卒于途中。他在政治上比较保守,但在历任地方官期间,关心民众生计,改革弊政。文学上有杰出的成就:散文明白畅达,恣肆,为“唐宋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风格清新豪健,以抒发个人情怀与咏吟自然景色见长,开宋一代诗歌的新风气,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题材豪放,一扫当时绮艳柔靡的风尚,为豪放诗派的创始人,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苏黄米蔡”,为北宋四大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一个全才人物。

赏 析

有美堂在杭州城内吴山最高处,地理位置很适合游人赏景,左眺钱江,右瞰西湖,视野开阔。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初秋,苏轼与几位诗友一起,在堂上设宴小饮,咏诗作乐,忽然间雷鸣电闪,风起云涌,暴风骤雨,苏轼酒酣挥毫,于是产生了这首雄奇壮美、气势惊人的力作。

首联落墨于暴雨来临之前,“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写暴雨前瞬息之间的情形:云层低压,雷电仿佛从地面震响。这里写“云”用拟人的“顽”,写“雷”用有情的“拨”,可见诗人感受大自然威力,不惟受到惊心动魄的震撼,更重要的是注入自己乐观欣喜之情感,使人阅之精神随之高扬,也得到美的享受。这两句写雷云旨在渲染气氛,为下文写暴雨蓄势,营造了美景临前特有的壮观意境。颔联具体描绘暴雨携风滚滚而来的壮观画面,文笔雄峻非凡,是苏轼豪迈气质的最佳表现。上句写狂风用“黑”修饰,触目惊心,写出天昏地暗,大地一片迷蒙的景象,而“吹海立”则用夸张语气盛言水势涌起的情态。下句写暴雨用“飞”修饰,夸之来势迅猛。杭州在浙江的西边,故称钱塘江以东地区为“浙东”,此联写雨急的情貌:从钱塘江东面移至江西,水面如此开阔,雨水由远及近,只在转瞬之间。接着诗人用一“过”字写实了“飞”貌,充分显示雨珠跳飞情状、铺天盖地气势。两句连用五个动词,有新巧之工,使暴雨具有了强烈的动态色彩,令人如见其势,如闻其声,如感其劲。颈联写钱塘江的水势,“潋滟”形容水满甚至将要溢出的样子,意境已是开阔,又加“十分”修饰,给人更加鲜明感受,再辅想象,把浩淼江面想象为杯中斟满之酒且要高出杯面,有一种驾驭山河的雄伟气概。后写雨声急骤,如同羯鼓被鼓杖赶着打击。羯鼓是古代来自羯族的一种用两杖打击的鼓,南北朝经西域传入内地,盛行于唐开元、天宝年间,敲打声以声音碎急为美,苏轼用其急骤如雨,巧劲力厚作喻,十分贴切自然。以羯鼓之急状雨之骤密,应是苏轼的创新。尾联含典故,“谪仙”指李白,唐玄宗曾召李白赋诗,李白正在醉中,于是“以水洒面,即令秉笔”(《旧唐书・李白传》),故曰“泉洒面”。传说南海之中有鲛人(人鱼)室,所以“鲛室”借指大海,春秋时声伯在梦中吞了美玉,后来哭泣的眼泪都成了美玉(《左传・成公十七年》)。“琼瑰”,是珍贵的玉石,诗中既指雨点,又喻诗词佳作。这儿的“泉洒面”“泻琼瑰”形容雨水倾泻,但一“唤”字使其蕴含无穷深意,暗喻奇妙景物会诱发诗人的佳句美文。

尾联由单纯的写景转向了更深层次的文学创作要义阐释,使本诗的解读内涵更具明显的多层立体性。其实,苏轼在结句传达出的艺术要义就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积累丰富的生活原料,细致入微地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神兼备,穷理尽性,定会写出内容上真通情达理的文章。正如宋代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所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家越熟悉生活,越精细地观察生活,那么他的作品反映的现实就越真实,越深刻。能够深入生活,须抓住“悟”得的“灵感”的一刹那迅速捕捉形象。苏轼对此是深有体会和卓见的,他在《腊月游孤山访惠勤、惠恩二僧》一诗中写过:“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说的正是此意。

诗人紧扣疾雷、迅风、暴雨的特点进行深刻刻画,使全诗节奏和气势亦如自然风暴般急迫,来如惊雷,令人应接不暇,去如飘风,使人心有激荡。诗人笔下的这种自然界雄奇刚健的壮观景象,也是其豪放性格的外现。至此,苏轼以自己神助笔力,不仅生动再现了自然界中这种黑云翻墨、白雨跳珠的壮观美景,还引导我们领悟审美领域中的崇高真谛,即在欣赏那些打破平衡、使人感到异常、超常的景物时,既要领略景物给我们带来强烈的刺激,还应该能够引起我们对艺术要义的理智探索。

相关链接

古诗词中的“雨”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2)燕子窝边泥带水,鹁鸠声里雨如烟。(明・沈明臣《萧皋别业竹枝词》)

(3)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宋・周邦彦《少年游》)

(4)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僧志南《绝句》)

(5)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6)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翻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宋・华岳《骤雨》)

(7)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唐・崖道融《溪上遇雨》)

(8)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绝似洞庭春水色,晚云将入岳阳天。(唐・温庭筠《咸阳遇雨》)

临江仙苏轼篇5

摘 要:苏轼自古以来被认为是豪放词的开创者,然而也有观点认为苏词与其说是“开创”,不如说是“复古”。本文通过比较苏词与中唐文人词的异同,来详细分析苏词的“复古”意味,从而对苏轼豪放词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词;苏轼;中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5-0175-01

一、前言

词上承古乐府,发展于唐五代,成熟于宋代。文人“倚声填词”,是从中唐开始的。刘禹锡、白居易、张志和、韦应物、王建等都为我们留下了一些清丽质朴的词作,虽然尚处词的发展初期,但依然不失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经过晚唐五代及宋初一批词人的努力,词逐渐确立了以“婉约”为正宗的风貌。然而苏轼的出现,在词界刮起了一阵革新的旋风。其词“无事不可入、无意不可言”,尤其以《江城子・密州出猎》为代表的豪放词一反柳七郎式的婉约词,极大扩展了词的书写范围。然而就其开创豪放派这一点,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中却说:“太白《忆秦娥》,声情悲壮;晚唐五代,惟趋婉丽;至东坡始能复古。后世论词者或转以东坡为变调,不知晚唐五代乃变调也。”曾枣庄先生也在《三苏全书・导言》中说:“词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走了一个‘之’字路,来了一个否定之否定。” 确实,在中唐文人词中,词的表达领域是比较广泛的,并未局限于儿女情长;且词风十分清丽质朴,带有浓厚的民歌风味。与晚唐宋初词相比,苏词显然更加接近词的本初面貌。本文将中唐文人刘禹锡、白居易、韦应物等的词作与苏词作以对比,分析“复古”之说的缘由,并对这一说法作以适当补充。

二、质朴清丽的民间色彩

“中唐文人俗词多取调于民间,并继承源自乐府传统的‘本题写本事’,带有原题赋咏的泛化倾向。”纵观中唐清丽短小的文人词作,这种带有民间色彩的原始质朴是广泛存在的;而《东坡乐府》中继承这一特点的词作亦不占少数。苏轼对中唐文人词民间色彩的复古具体表现在对乡村民风的描写方面。

中唐文人词中存在很多对乡村民风民俗的描写,“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刘禹锡《竹枝词》其八)描写了春日里农民劳作的忙碌场面。“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描写了民间踏歌的风俗。“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二)生动展现了地方风土,“而能得六朝民歌之真谛”。这些词作不但将农民入词,而且生动地描写了乡村风物,展现了质朴欢快的民风民俗。

词发展至宋代,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词人大多描写城市市井生活,已极少有将乡村、民风民俗入词的现象。而苏轼在这一点上明显有向乡村回归的表现,许多描写民风民情的词作都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一反城市繁华香艳的色彩。如《浣溪沙》五首,描写了途经乡村的所见所闻,展现了农民质朴纯真的乡村生活,质朴明快。

苏轼在这一点上依然是有承于欧阳修的。《渔家傲》等词作生动形象地塑造了采莲女的形象,表现出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活。欧苏的这些乡村词作在晚唐宋初词中是比较罕见的,而苏轼对乡村生活的描写及民风民俗的展现与欧阳修相比题材更加广泛,且数目更多,不得不说这是他对中唐文人词民间色彩的复古方面十分重要的体现。

三、填词酬唱赠答的爱好

“中唐时期,诗坛上酬唱赠答之风颇为兴盛,受此影响,中唐文人填词唱和也蔚然成风。”刘禹锡与白居易的《杨柳枝词》《忆江南》、张氏兄弟的《渔父》等,都是唱和酬答的佳作。

这一填词酬唱赠答的现象在晚唐五代及宋初是比较罕见的,只有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晏殊《山亭柳・赠歌者》,张先《渔家傲・和程公辟赠别》等鲜有的几篇。然而翻开《东坡乐府》,却发现酬唱赠答的词作比比皆是,几乎占了大半部分:《临江仙・送钱穆又》《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何满子・湖州作,寄益守冯当世》《更漏子・送孙巨源》等等,而寄赠子由的词更是不胜枚举。这种唱和酬答的方式也反映出苏轼“以诗为词”的主张,与中唐时期未从诗中严格分化出来的词作表现出相似的特点。

四、词境的广阔

正如刘熙载所说,词在中唐初兴的时候,所表达的内容是比较广阔的,并未仅仅局限于儿女情长。

在咏史怀古方面,有刘禹锡《潇湘神》二首,词咏湘妃故事;窦弘余《广谪仙怨》记咏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凄美爱情,既有微讽,又有惋伤。在边塞词方面,有韦应物《调笑令》,咏物同时写景,气象旷大,风格质朴;戴叔伦《转应曲》表达了戍卒长期戎边生活的愁怨。在闺怨方面,有白居易《长相思》二首,表现出闺妇对夫君缠绵悱恻的相思之苦。

同时,中唐文人词并非晚唐五代的“代言体”,而经常在词中慨叹身世,抒发情怀。如张志和《渔父》,在风景描写的背后,抒发的是个人高远淡泊的情怀;刘禹锡《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来,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沥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其八)直接表达出被贬谪后的重振士气,表现出作者乐观上进的精神。然而这些开阔的词境在晚唐五代至宋初的发展中,都被“言情”所取代了。

苏轼正因不满于词境过于狭隘,力图打破其在抒情言志方面的局限、摆脱晚唐五代婉约词的樊篱,从而“复古”出“无事不可入、无意不可言”的豪放词,回归到词初兴时自由而广阔的词境。也就是说所谓的“豪放词”并非与“婉约词”完全对立的,而是包括婉约风格在内,且在其基础上将词境大大扩展。苏轼在豪放词之余不仅有大量的婉约词,而且其一首词内也呈现出豪放与婉约相交织的意味,是某种复杂感情的感发。如《望江南・超然台作》,上阕写景几乎与婉约词无异,而下阕却鲜明地体现出其一贯的旷达风格,实难简单断定豪放与婉约。故愚以为与其说苏轼开创了豪放词,不如说其扩大了词境,使词不仅局限于“艳情”,而可以如诗般自由抒情达意,从而回归至中唐词体初创时期的自由广阔。

参考书目:

[1]、《东坡乐府笺》苏轼著,朱孝臧编年,龙榆生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2]、《刘禹锡集笺证》刘禹锡著,瞿蜕园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3]、《白居易全集》白居易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4]、《张王乐府》张籍、王建著,徐澄宇选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5]、《唐宋词通论》,吴雄和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临江仙苏轼篇6

关键词:道潜;僧人诗;诗格;清绝

僧人的诗歌创作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特别是两宋之际,更是涌现出大批能文善诗的僧人。一般说来,因为生活环境的相似,僧人诗总是接近于隐士诗,所表现的内容不外是山水田园之乐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哲理禅思。但由于宋代僧人与文人之间的频繁走动,文人好议论的风气影响到僧人,使得宋代诗僧的创作较之唐代及以前,呈现出更多的文人诗的特征来,这种特征在道潜身上就得到了突出体现,使其不论是人格还是诗格都散发出不同于前人又区别于同时代诗人的独特魅力。

从《参寥子集》12卷共496首诗中,我们不仅看到道潜有许多与当时文化名人的唱和酬答之作,也能品读出有一些作品是经过有意识的模仿或者反复切磋琢磨才形成的,特别是他的几首代表作更是脍炙人口,获得过不少赞誉。研读道潜的诗作,会发现风格比较复杂,这与其生平、交游与人格等因素有关。

道潜的生平在南宋朱弁的《续骫骳说》以及南宋潜说友的《咸淳临安志》中都有稍微完整的记载。《续骫骳说》中是这样记载的:“参寥子者,妙总大师昙潜也。俗姓王氏,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幼不茹荤,父母听出家。以童子诵《法华经》,度为比丘。于内外典无所不窥,能文章,尤喜为诗……”《咸淳临安志》中的记载也差不多,只是姓氏认为是“何”,出生地为“於潜浮溪村”。

身为衲子,道潜的诗歌中有不少抒发佛门禅悦的佳作。如《江上秋夜》:“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表面上写的是秋夜天气由雨转晴的变化,实际上是表现参禅悟道过程中去妄明心的转变。道潜到底是一位僧人,他的身份使他的诗歌带有禅韵。再如《山中书事》所说:“随眠烦恼何曾有,无树菩提本不生”,非僧人写不出此意。

试看道潜的成名作《临平道中》:“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诗人把蒲草拟人化了,写得它像个顽皮的少女,在有意卖弄她的轻柔。蜻蜓欲立又不能自由停立的瞬间姿态,静中有动,写得很传神。诗中无一“清”字,却无处不透露着清新,使人拍手称绝。此诗让苏轼“大称赏”、“一见为写而刻诸石”,称道潜“诗风清绝”,这基本上成为了后来历代评论者一致的印象。(朱弁《续骶骸说》)如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说道潜“有诗行于世,句句清绝可传”;虞集说:“赖有高人陪后乘,轻清诗句似参寥”;《郡斋读书志》曰:“道潜……其诗清丽,不类浮屠语”;《西湖游览志余》云:“临平绝句……当时崇诵可知矣。其它小诗亦清新可赏。”而苏轼称道潜诗“无一点蔬笋气”,(《山堂肆考》)则极少为人提及,其实这恰恰显示出道潜诗歌有别于那些题材狭窄、创作主题和内容均清寒逼仄的僧人诗作的不同之处来。在北宋儒教排佛和佛教“不立文字”的背景下,道潜却在《赠权上人兼简其兄高致虚秀才》中明确表达了儒释相通的观念:“儒释殊科道无异。”道潜曾在《答柯山晓上人》中言道:“禅余喜赋咏,妙语逾珪璋”,表明了他僧人和文人集于一身的特点。而正是这个特点造就了其与众不同的诗格。

参寥子的文人化的特征既体现在对字句的锻炼上,又蕴藏于其对于陶渊明、李白等著名诗人的创作风格的有意追求和模仿之中。

道潜并不是一个天才型的诗人,为了使诗句清新自然,当然更需要细细琢磨思索,精心酝酿。正如苏轼在《次韵参寥照阁夜坐怀秦少游学士》中曾说:“参寥与吾辈诗,乃如巧人织绣耳。”道潜自己在《寄济明》也说:“奇探险取得佳句,欲压柳挥江南春。”其《东园》有:“隔林仿佛闻机杼,知有人家在翠微”句,源出于道猷,而更加锻炼,暗合黄庭坚的“夺胎”之说。

《参寥子传》曰:“师之诗,雅淡真率,上欲窥陶、白,而下有雁行苏、黄句。”此言甚是。道潜在诗中多次提及陶渊明,如《夏日山居》:“杜宇鸣春己歇,蔷薇尚有余花。吾庐宛同彭泽,远屋美荫交加。”将自己的隐居处所和陶渊明相比,可见对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态度的敬仰。惠洪在《冷斋夜话》中评道潜的《秋江》时也说:“道潜作诗,追法渊明,其语有逼真处。”

道潜追慕李白,在诗中也多有体现,李白自比谪仙,道潜深以为然,且在作品中多次提到,如《庐山杂兴》:“宜哉谪仙子,爱此巢云松”;《再游鹤林寺》:“东轩谪仙句,洗眼共君看。”对李白的诗句、游踪都非常清楚,在《醉眠亭》中,更是透露着对李白狂放不羁的性格的追慕:“尝闻李谪仙,饮酒兴无尽。醉来卧空山,天地即衾枕。当时放迹奇,流俗不可近。君今外形骸,与世不拘窘。寸心合虚旷,万事一以泯……”

其实道潜自己又何尝不是爽直不羁呢?北宋禅僧多有洒脱豪放者,道潜即是其中之一。苏轼之子苏过说他“性刚狷不能容物,又善触忌讳,取憎于世”,惠洪也谓其“性偏尚气,憎凡子如仇。”而苏轼的看法较全面而中肯,他在《参寥子真赞》中道:“维参寥子,身寒而道富,辩于文而讷于口,外尪柔而中健武,与人无竞而好刺讥朋友之过,枯木灰心而好为感时不能忘情之语。此余所谓参寥子有不可晓者五也。”指出参寥子复杂的人格特性:虽佛理通彻,对外在的一切事物能不动心,但却常能留下深情之语。正是这种性格导致了他的诗歌既具有僧人的禅性,又带有文人的世俗性。

临江仙苏轼篇7

苏 轼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赏析】

此词将送别的惆怅、悼亡的悲痛、政治的失意、乡思的愁闷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词人极度伤感悲苦的心绪。词的上片写悲苦的由来、发展和不能自已的情状,下片写送别的情怀及内心的自我排遣。

开头两句“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写的是作者十年来对亡妻的彻骨相思。苏轼爱妻王弗自公元1054年(至和元年)嫁到苏家以后,一直很细心地照顾着丈夫的生活。苏轼于婚后五年开始宦游生涯,王弗便在苏轼身边充当贤内助。苏轼性格豪爽,毫无防人之心,王弗有时还要提醒丈夫提防那些惯于逢迎的所谓“朋友”,夫妻感情极为深笃。不料到公元1065年(治平二年),王弗突然染病身亡,年仅二十六岁。这对苏轼来说,打击非常之大。为了摆脱悲痛的缠绕,他只好努力设法“忘却”过去的一切。而大凡人之至情,越是要“忘却”,越是不易忘却。从王弗归葬眉山至妻弟王缄到钱塘看望苏轼,其间相隔正好“十载”,这“十载”苏轼没有一年不想念王弗。“忘却”所起的作用,不过是把纷繁堆积的难以忍受的悲痛,化为长久的有节制的悲痛而已。但是王缄的到来,一下子勾起了往日的回忆,日渐平复的感情创伤重又陷入了极度的痛楚之中。“凭将清泪洒江阳”,凭,凭仗、烦请,这一句的意思是:今日送别,请你将我的伤心之泪带回家乡,洒向江头一吊。王缄此来,与苏轼盘桓数日,苏轼得知“故山”“好在”,自感宽慰,但又觉得自己宦迹飘零,赋归无日,成为天涯孤客,于是不禁悲从中来。所谓“悲凉”,意蕴颇丰。苏轼当时因为与变法派政见不合而被迫到杭州任通判,内心本来就有一种压抑、孤独之感,眼下与乡愁、旅思及丧妻之痛搅混在一起,其心情之坏,更是莫可名状了。

临江仙苏轼篇8

关键字:苏轼文学思想源流

《赤壁赋》是脍炙人口的奇文,其明朗的意境、晓畅的语言、通达的哲理均给人以美的享受,泽被后人,百世流芳。当苏轼这位绝世的酿酒师用他真纯的心灵酿好美酒,封坛发酵后,他却羽化登仙,乘风归去。悠悠醇香弥漫文坛,馨馨如缕缠绵不去,留给后人几多感慨,几多遥想……世人皆知酒味之美,却不解其以何为料,窖成天香?当我细细品味这杯醇酒的时候,不自觉地思考:其朗快、豪迈、道蕴自然之特点自何而来?

一、浩风激荡,适逢大机

中华宗教文化的精髓不外乎儒、释、道三家。自汉代起,几乎历代君王都把儒家奉为国教,儒家可谓根正苗红,茂盛茁壮。然而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土就起起落落,难成正统,为生存就必须与中国文化互相吸收、融合。到了宋代,三教融合成为社会思想发展的新趋势,佛家吸取、融汇儒道,比以往更自觉。恰当此时,禅宗的临济宗黄龙派首倡禅法文人化,世俗化,让禅宗走下神坛,走向民间。黄龙派禅法简便,机锋神秘,魅力独特,强烈地吸引了当时大批的文人士大夫。文人士大夫的禅悦之风因此而起,席卷域内。

生逢此世,时代思潮激荡扬弃,儒、释、道三家的融合为苏轼熔铸超旷圆融的人格和人生境界提供了一个大契机。

二、参学悟入,道理大用

苏轼首先是一位大儒。儒家的入世、功业思想对苏轼影响颇深。“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香草美人的意象,总是在不经意中透露出仕途多舛,功业未遂的感慨。人生的风雨让这位大人物不是仅仅执著于功业。失意人生中,道家的逍遥、澄怀静心等思想对苏轼影响巨大。放浪形骸,形体遨游天地之间,神思超绝八荒之外。苏轼在自己澄澈的心境中寻找独到的快乐。而佛家“三藏经论”、“解脱论”、“实相论”等教理教义又均为苏轼文学提供了更深邃的主题、意境和表现手法。这些都为苏轼清旷雄健的文学境界,增添了高风绝尘的风神韵致。

三教集于一身,形成了无比深厚的思想底蕴。在文学上形成了千载而下独一无二的文学极致。苏轼自己认为文学创作者唯有像参禅一样,澄怀静心谛观万物,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创作心境,表达出精深的意境。苏轼的很多诗文就是以这样空静无碍的参禅心境来创作的。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唯其能澄怀静心才能写出这番既浩渺又明净之景。怀着一种良好的审美心境,排拒了各种功利杂念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苏轼在欣赏山水之美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并让自己的精神畅游其中。

三、禅意悠然,大智大境

苏轼对天地万象所蕴含的诗情画意颇为敏感,他总是以一个修道者的情怀与创作者的心境,来表达自己的妙悟与体验,时时处处发现生活中的情趣和至理。在参悟和创作中提升自己的心境,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流离颠簸中彷徨失意时总能打破物我界限,以清澈纯粹的心境与浩渺自然相接,感受生命的律动。佛家讲“离四句,绝百非”,不执著于任何一边,不流于偏执,如圆转圜,不落两端,圆融无碍,才可以把握事物的实相真相。苏轼把这种理法用在诗文创作和感悟自然上,既运用文字,又不落于文字局限,言外生意,相外有境。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上一篇:搞笑短句范文 下一篇:日记抄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