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岭的早晨范文

时间:2023-09-22 02:21:50

苗岭的早晨篇1

这首优美的曲子使我仿佛看到人们迎接新一天的到来。通往苗岭山寨的路早已成了鸟儿们的音乐PK现场,百鸟们载歌载舞,你瞧百灵鸟借着晨光曦微的青光,唱起了歌儿。布谷鸟类也不甘示落,拿出了它的杀手锏......路旁的牧童一边放牛,又一边唱歌,他坐在牛上悠然自得地吹起笛子,那笛声引人入胜,鸟儿们也被牧童的笛声给陶醉了,它们送给牧童一个花环,表示他的笛声十分优美动听。

人们不约而同地来到草地上集合,青年男女热烈欢舞,他们裙角飞扬,银饰碰撞在一起,仿佛正在演奏一曲春天的赞歌。

大家洋溢着喜悦的心情,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草地,又开始辛勤地劳作,草地上恢复了平静,整个村庄外于宁静详和的氛围。

苗岭的早晨篇2

一、解读教材内容,深入挖掘和拓宽选材,确认本课的主要线索

《早晨的歌》这首歌曲,篇幅较短小,曲调轻快,活泼;语言生动形象,歌曲内容蕴涵着深远的哲理,德育目标十分明显。如果把这节课设计成单一的唱歌课,对于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很有帮助,但却会很不完善。为什么呢?弊端在于较死板,无法激活课堂的学习氛围,降低了音乐课的艺术美和信息容量,学生比较容易丧失学习兴趣,而且枯燥乏味的说教味,使歌曲本身所具备的情感升华显得被动、呆板,不宜采用。笔者经过反复研读新课标解读,深入挖掘和钻研教材教参,深刻领会歌曲的内容,最后为本课选用了以“早晨”为线索的以下几首“早晨的歌”扩充教学,重组教学内容,拓宽选材,付诸教学之中。

第一曲《苗岭的早晨》――反映了苗族人民幸福的生活。

第二曲《早晨的歌》――一日之计在于晨,要珍惜时间。

第三曲《美丽的心灵》――美丽、崇高的环卫工人的形象。

第四曲《国歌》――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伟大祖国。

这样既扩大了课堂的教学容量,把歌曲与欣赏合二为一、听唱结合,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深刻感受音乐之美,从而使本课德育目标自然升华,线索“早晨”贯穿课堂始终。

二、自主发展学生,重视情境创设,激发学生情感

自古以来,借景抒情,以情设境,情景交融是艺术家们常用的美妙手法。那么,在强调让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中,于情于景于境,笔者认为,巧妙设计好音乐情境和场景进行教学是激发学生情感、使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捷径。在教授本课时,笔者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了与课题密切相关的意境、场景、氛围,进一步启发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刻了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和具体的体验,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这不断掌握了歌曲、体验了歌曲的情感,还能用语言和形体动作来描绘其所感受到的音乐形象。

例如:情景1:开始部分,在悠扬清越的民乐声中,学生步入音乐教室。在音乐的感染下,他们很快安静了下来,进行音乐欣赏的氛围已然形成。接下来播放《苗岭的早晨》正是时候。由音乐与画面的同步作用,把学生带入了薄雾依稀、峻峭秀丽的苗岭,从而创设了“早晨的歌”的情和景,把学生带入了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早晨”中来,导入新授歌曲《早晨的歌》。

情景2:歌曲教唱之前,不仅播放动听的范唱,而且课件展示一幅幅学生晨读、工人上班、马路上车来人往的繁忙画面加以衬托,加强学生对歌词的理解和对歌曲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共同感受到早晨的美好,然后自己体会到歌曲的内涵――珍惜时间。

情景3:欣赏《美丽的心灵》这首歌曲之前,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幅清洁姑娘在满天朝霞的清晨挥帚除尘的工作场面。随着画面的拉近,《美丽的心灵》音乐骤然响起,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恍然大悟。带着崇敬的心情欣赏完这首“早晨的歌”,他们突然发现,这群姑娘的形象是那么美丽、那样崇高!

情景4: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四周一片辉煌。课件展示着一幅幅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画面时,嘹亮的号角声响起,这是一曲庄严、豪迈的“早晨之歌”。国歌奏响,学生们充满豪情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歌声,感到无比自豪!

三、巧妙设计活动,引导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创新精神

新课标认为,音乐教育首先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育,其中重要的过程方法是通过直观的音乐实践活动,来感知音响,认识音乐,获得审美的满足,得到自我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创作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例1:学生掌握歌曲后,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学生可畅所欲言,提出看法,然后进行演唱效果的对比,让学生充分体会声音的控制和情感的渗透在歌曲再表现中的重要性。

例2:教师命题“早晨”,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讨论和创作。笔者在活动中看到,好多同学都给出了很好的很具体的方案建议,只是因为时间的关系,不能一一尝试。他们有的组画画,有的组写景抒情,有的组在编创舞姿……

这是课堂内容的一种延伸、一种再创作。既拓展了教学内容,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兴趣浓厚。在表现活动中,他们的自信心更强了,思维更敏捷了。这种活动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收获,符合新课程中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在构建开放型音乐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发展的音乐教学研究中,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活动是有益的,值得研究和深入探讨。作为一名求新求进的音乐教师,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有效尝试。

例3:教师已经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了情景创设,学生也已进一步地理解和体验了音乐的情绪。课堂小结时,课件展示着一幅幅“早晨的歌”的片段组合和祖国翻天覆地变化着的宏伟景观,学生的情感烈火已燃烧,呈燎原之势,学生满腔激情的表达与抒发已水到渠成。他们从内心说道:“青春是美好的,却也是短暂的,我们要珍惜青春好时光,勤奋学习,刻苦锻炼,创造美好的未来!”这不也正是一曲情景交融处奏响的“早晨之歌”吗?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要充分地运用情与景、景与境的关系,创设一幕幕生动美丽的画面,让师生共同存在于这如诗如画,情景辉映的音乐课堂之中。要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振,用“情”来架起心灵与音乐间的桥梁,从而培养出乐于审美、终身爱乐、高素质、高品位的新一代人才。

苗岭的早晨篇3

关键词:侧柏;子午岭林区;育苗技术

侧柏(Platydadus orientalis)又叫香柏、柏树、扁柏,属柏科侧柏属,我国特有树种。侧柏在甘肃各地都有栽培,是中部干旱地区荒山阳坡的主要造林树种,其木材坚韧致密,纹理美观,具有香味,不翘不裂,耐腐朽及水湿,是优质的商品材。侧柏萌芽力强,耐修剪,也是很好的绿篱树种和重要的风景林树种,其变种千头柏,更是庭园绿化的观赏树种。

1 大田育苗

1.1 土质

子午岭林区林业用地主要以灰褐土类为主,亦称褐色森林土,由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粘化层、钙积层和母质组成,pH值在7.0~8.4之间。也有黄绵土、灰鄯土、灰褐鄯土,耕地主要是黑垆土、淤积土和水稻土,且普遍为碱性。

1.2 整理圃地

山地苗圃前一年伏天开挖,将林地清理干净,圃地不留树根、草根,秋季复整,每667m2施硫酸亚铁20kg,来年春季育苗前1周再施20kg;注意遮阳不能过大,可以全光育苗。熟地秋季深翻土壤,每667m2施25~50kg硫酸亚铁,来年春季育苗前再施25~50kg硫酸亚铁,同时每667m2施50~100kg磷肥,整地深度30cm,耙磨整平。

1.3 种子处理

1.3.1 湿藏。育苗前20d左右,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h;或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min对种子进行消毒;之后用清水漂洗干净,再用30~60℃的温水浸种24h,或在流水中浸泡1~2昼夜,然后捞出室内堆藏,注意洒水保持种子湿润勤翻动,待有30%的种子裂嘴时播种。若距育苗时间近,可堆厚20~40cm,使催芽速度加快;若距育苗时间远,可稍许摊薄(10~20cm),使催芽速度放慢。注意经常翻动(1日2~4次),保证种子温度、湿度一致,确保种子发芽整齐。

1.3.2 沙藏。此方法的前部分与湿藏相同,只是种子浸泡捞出后,与含水量60%(手捏成团,触之即散)的湿沙按体积比1:3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堆藏。

1.4 播种

3月底~4月初采用开沟条播的方式播种。做到沟底平,撒籽匀,镇压实。山地苗圃播幅10cm,行距35~40cm,覆土1.5cm;熟地苗圃播幅8cm,行距30~35cm,覆土1.5cm,每667m2播种20kg。山地育苗用磷化锌拌种,可减轻鸟兽危害。

2 容器育苗

2.1 圃地选择

苗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交通便捷、排灌良好的地段。

2.2 整地作床

圃地深耕后,耙磨整平作低床,床面宽100cm,长依地形而定,一般为15~25m,步道宽度40cm。步道要夯实,床面保持水平,同时修好排水渠。

2.3 配制营养土

腐殖质清除杂质后过筛,与黄土按3:2的比例混合均匀,按100:1的比例掺入磷肥,100:0.5的比例掺入硫酸亚铁。注意如果腐殖质土的比例过大,苗木在生长的过程中土壤持水量差,容易缺水,且粘性小,在运输、栽植的过程中,土容易撒,苗木易成裸根苗。比例过小则苗木养分不足,生长不良,且土容易板结成硬块,影响种子出土。

2.4 装袋

装袋时必须将袋子装满靠实,摆放整齐,不要参差不齐,每装4行用木板靠实,用沙土填充容器间隙。装好的容器袋以提袋不漏土,浇水后不塌陷为标准。

2.5 种子处理

方法同大田育苗。种子必须水选或风选之后处理,种子裂嘴数量比例达到50%时点籽。

2.6 点种

2.6.1 露天苗。种子处理之后,注意勤观察,在播种前2~3d灌足底水,待床面土壤用手捏不成团时便可点籽。点籽时先用手指或木棍在容器袋中央开孔,深度不超过1cm,然后点籽5~8粒,用手轻轻镇压,使种土密接,然后用消毒的腐殖质土覆盖,厚度0.5~1cm。每10万袋需种子约11.5kg。点籽时间视天气情况,一般于4月1~10日间进行。

2.6.2 温棚苗。土壤解冻后(3月中旬)适时进行,方法同露天苗。点籽后立即用塑料棚膜搭小拱棚。棚用细竹杆做拱架,拱架间距1m,拱高50~60cm,棚膜四周用土压实,预防被风吹开。点种后每天勤观察,棚内放温度计,温度过高(超过30℃时)及时放风降温,每天早晨9点以后揭开棚两头,下午4点以后盖住。过干及时洒水,每天早晚用小木棍敲露水,保持床面湿润。

3 幼苗期管理

苗岭的早晨篇4

3月春意浓,伴着漫山的野樱,我们踏上了前往雨卜村的苗寨之旅。

从柳州融水县驱车前往香粉乡,四级路,路上风景不错,到了雨卜村下车徒步,只见贝江支流六甲河从雨卜苗寨穿流而过,两岸竹海连绵,景色迷人。

我们一路游山玩水,路过一个个风景区,有美丽神秘的苗岭晨光、雄伟奇丽的三友瀑布,还有千年古榕、雨梅观景、大盘竹海、龙宝大峡谷等。据说当年电影《苗家儿女》就在雨梅村拍摄。

途中最精彩的莫过于欣赏当地能歌善舞的苗族男女青年的芦笙表演及精彩的斗马表演。可惜的是没有赶上古龙坡会,听村民介绍说那是香粉人的传统节日,坡会内容丰富多彩,每年引来大批慕名的游客。

为了体验真正的少数民族风情,我们选择了雨卜村卜令沟屯。它坐落在半山腰的一个山沟里,梯田、木楼组成一幅幅精美的图画。

我们步行到寨屯,依稀可见山上的木屋年代久远。与山上的农家说明来意,并在一户人家里住了下来,山上的居民淳朴,也非常好客。夜宿苗寨农家,在尝过农家菜后,我们一行约好去拍夜景。

夜色正浓,星星很多,但是山里几乎看不到路,我们打着手电筒缓慢地前行。山里很安静,耳边只剩下风声和虫鸣,漫天的星星悬挂在夜空中,那么近,那么美,映衬着远处山里略微蒙亮的灯光,只觉得悠远而宁静。

因为主人家有客人,我们只有一张床(还是主人家让出来的),我们就轮着休息,不过围在火塘旁聊天也很温暖。

清晨在苗族大妈给我们打的油茶香气中醒来,吃过大妈做的早餐,道别的时候到了。逛苗寨吊桥、小巷,夜宿木楼,当了一夜苗家人,亲身体验到原始古朴的苗家生活。

Tips:交通:雨卜东兴旅游村距广西首府南宁380多公里,距国际旅游名城桂林208公里,距广西最大工业城市柳州140公里。县城到雨卜旅游景区的38公里全是柏油路,交通十分便利。

苗岭的早晨篇5

关键词:绿豆;高产栽培

中图分类号:S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105-1

1 播前准备

1.1 选用优良品种 应选用适应性广、抗病能力强、增产潜力大的品种。吉林省适合种植的品种有吉绿3号、吉绿4号等。

1.2 选好地块 最好是中性或弱碱性,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排水和保水性能良好的砂性土壤,在选地上忌选低洼易涝地。而且一定要实行轮作倒茬,忌重茬、迎茬,严禁在豆科作物茬口上种植,前茬以玉米等禾谷类作物为宜。

1.3 整地施肥 首先秋季细致翻耕,深耕为20-25cm,最好隔年或2-3年深耕一次,可以加厚耕层,熟化土壤,扩大根系活动范围;其次是4月15日前对秋翻后没有来得及整地的地块及时耙地,最好做到顶浆打垄、镇压,以待播种;第三,对没有秋翻的地块及早进行灭茬、整地,做到随灭茬随打垄随镇压。结合春季整地要施足底肥。采取三犁穿打垄的方法深施底肥、合成新垄,达到地平、土碎、墒好。

1.4 种子处理 选籽粒饱满、无病虫的籽粒做种子,并及时晒种1-2天。对石绿豆可在播前进行机械摩擦破皮或浸种一夜促其发芽。包衣种子不用浸种。

2 播种

2.1 播种时期 吉林省西部地区一般在5月15-25日播种最适宜(耕层地温稳定在15℃以上),也可作为救灾品种,一直可以播到6月20日左右。

2.2 播种量 单种时一般每公顷用种30-40斤。土壤粘重时要适当加大播量。一般早熟品种密,晚熟品种稀;直立型品种密,蔓生型品种稀;肥地稀,薄地密;早种稀,晚种密的原则。

2.3 播种方法 一般采取垄上耠沟条播的方法。粘重土壤或土壤足墒的情况下,力求浅播,在春季干旱墒情较差或沙性重的土壤上,应适当加深。正常情况下,播深在3-4㎝。

3 施肥技术

3.1 施足底肥 一般亩施1500-3000公斤农家肥做底肥,全部农家肥在打垄之前均匀扬开。之后,把磷酸二铵10-25公斤/亩,硫酸钾5-10公斤/亩充分混拌均匀随播种施入,在三犁穿打垄时一次深施,底肥施入深度必须达到15㎝,肥料尽量与种子隔离开,以防烧芽、烧苗。

3.2 适当追肥 开花结荚期是一生中吸肥最大的时期,此期施肥应以磷钾肥为主,氮素不宜过多,且常采用根外追肥。初花期每公顷施入尿素45公斤和硫酸钾75公斤。最好结合浇水进行。如果在追肥后3天之内没有降透雨的情况下,要马上灌水。

3.3 巧施微肥 绿豆应重视微肥施用,重在硼、锌、钼3种。一般喷施浓度为0.1-0.3%。喷肥应在晴天上午10时前或下午15时后进行,可与药液同时喷洒。

4 科学田间管理

4.1 及时间苗、定苗与适时铲趟 绿豆幼苗初生叶展开时就开始间苗,间去弱苗、病苗、丛聚苗。第一对复叶展开时定苗。结合定苗进行一次铲趟,一般在开花结荚前要进行三铲三趟。要本着“浅-深-浅”的原则。

4.2 及时灌水与排涝 绿豆耐旱主要表现在苗期,三叶期以后需水逐渐增加,现蕾期为需水临界期,花荚期达到蓄水高峰。做到看天、看地、看苗长势进行及时、足量、科学灌水。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开花前结合追肥灌好现蕾促花水,以促进单株荚数及单荚粒数;结荚期再灌增花保荚水,以增加粒重并延长开花时间。水源紧张时。应集中在盛花期灌水。

在没灌溉条件的地区,可适当调节播种期,使绿豆花荚期赶在雨季。绿豆从现蕾到开花期间,是需水需肥的高峰期,此期间绝对不能受旱,否则,将造成落花落荚,严重减产,降低质量。

若雨水太大应及时排水,采用深沟高畦种植或开花前培土是绿豆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

5 苗期虫害防治

5.1 地下害虫防治 每公顷用50%甲胺磷或者50%辛硫磷乳油500毫升,拌炒香的谷秕子(等诱饵)50斤,阴干后在播种的同时均匀撒入播种沟中或每公顷用60%的3911(甲拌磷)乳油500毫升拌干燥的细砂土300斤,在播种的同时用播种机均匀地撒入播种沟中。

5.2 蚜虫的防治 用40%乐果乳剂1000-1500倍液喷洒或20%杀灭菊酯乳油30-60毫升,对水60-75公斤喷洒防治。

5.3 豆荚螟的防治 一是与禾本科作物轮作1-2次可减轻危害;二是药物防治,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3000-4000倍液或2.5%功夫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5.4 绿豆象的防治 目前已有抗绿豆象品种,如中绿4号,中绿5号和冀绿7号、晋绿3号。收获后,及时晾晒或烘干,种子含水量14%以下。晾晒好的绿豆表面覆盖一层15-20cm的草木灰或细沙土,来防止外来绿豆象成虫产卵。家庭储存绿豆可用可口可乐瓶等。另外,绿豆象对花生油敏感,闻触花生油不产卵。化学防治,储存空间每立方米用1-2片磷化铝片熏蒸,不仅能杀死成虫,还可以杀死幼虫和卵,且不影响种子发芽。

6 苗期病害防治

6.1 叶斑病的防治措施 发病初期及时喷施80%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次用量为每公顷50公斤,连续喷2-3次,可收到较好效果。

6.2 根腐病的防治措施 一是使用种衣剂;二是苗期发病初期选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15%腐烂灵600倍液来控制;三是必要时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灌根,隔7-10天灌一次,连灌2-3次,也能减轻和抑制病害的发生。

6.3 线虫病的防治措施 用抗病品种,灌水。浇灌后线虫在无氧或厌氧条件下逐渐死亡,使用种衣剂,方法简便,效果明显。

7 苗期草害防治

播种前常用的除草剂有氟乐灵,播后苗前用金都尔封闭,出苗后,常用银孔雀杂豆欢(对杀阔叶和针叶都有效),但使用除草剂时,一定要掌握好药的使用浓度和时期。由于过多的药剂残留会影响下茬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还有些除草剂(如氟乐灵)会抑制种子发芽。千万不能使用过量。至少焖一周后才能播种。

8 适时采收、确保质量

绿豆豆荚成熟不一致,且容易炸荚落粒。小面积栽培,可采用分期摘荚的方式收获。大面积种植,应在80%以上的豆荚成熟时,趁早晨潮湿,露水下去之前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脱粒、扬净,并用药剂处理后入库保存,以防豆象危害。

苗岭的早晨篇6

温岭市泽国小学 郭钟婵

天上的云在蓝蓝的空中无忧无虑的飘来飘去。一会儿变成绵羊,一会儿又变成马儿,就像一个魔术师。在早晨和中午,它都是白白的,而在傍晚,火红的朝霞云朵染成了红色,这时的天空美丽极了!

假如我是一朵云,我会飘啊飘,飘到草原上,跟绵羊比比谁白。飘到大海上,看看海鸥清洁工,是怎么清除垃圾的。飘到各种各样的风景区,去看看它们有没有大家说的好看。

假如我是一朵云,我会飘啊飘,飘到炎热的工地,看见工人们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干活,他们头上布满汗珠,我就当一把太阳伞,遮住刺眼的阳光,工人们就不用这么辛苦,也没有这么多汗。我飘到干旱的沙漠,为那些快枯了的小树苗献上我的一分爱心,让它健康成长,这样世界上的绿色就会越来越多,沙漠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苗岭的早晨篇7

关键词:音乐本体 兴趣 综合 目的 效果 创造

如今,学生爱上音乐课了,音乐课的教学方式更加生动活泼了;音乐课的教学手段丰富多样了。可冷静审视、反思一下我们的课堂,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浮躁与虚假”的现象。如果进入新课程的实施只是响应一种号召,只是记住了关于新课程的一些概念、术语就匆忙上阵,那么新课程的实施质量、效果就要大打折扣,难免会穿新鞋走老路。在新课程的实施中,音乐教学又出现了新问题。

不要忘记音乐教师的使命。音乐课当然要突出音乐的特点,凸显音乐性。“万变不离其宗”,只有紧紧抓住音乐本体,并以此为辐射点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才能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提高艺术修养。要达到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收放自如,必须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现在我们的很多音乐教师上课不弹琴、不范唱,如果这样可以算得上是音乐课的话,那么一个语文教师或数学教师不也能上音乐课吗?那我们音乐课还有自己的阵地、自己的特色吗?

一、引导学生关注音乐本体的兴趣才具价值。

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不同方式吸引学生,拉近学生与音乐的距离,使教材的内容形成表象,有利于学生比较深入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审美的愉悦。但是我们仅仅为了得到课堂上的热热闹闹,给自己的课堂教学贴上“学生为主体”、“参与性学习”等时髦的标签,而根本不考虑表演的性质和教学效果,这就会使得表演活动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从根本上扭曲了音乐作为人类情感艺术、精神火花的本质,这是与音乐教育的基本原则相背离的。

引导学生学习音乐,不能仅仅从一些细枝末节的插曲来引起学生兴趣;应当深入理解音乐本身,从关注音乐的角度来开发出触发点,引起学生兴趣,从而深入开展课堂,不流于表面。

1、兴趣从音乐出发

我看了这样一节音乐课:老师讲授的课题是口笛独奏《苗岭的早晨》。可能受到我们一些思想的影响,老师一上来把所有的注意力,教学中对内容的注意力,都集中放在了对苗族文化的介绍上。刚一上课,就说出了目前教学中的普遍教学用语:“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用PPD幻灯片出示了苗族的服饰、苗族的建筑,苗族的风土人情、苗族的生活方式。看过之后,为了体现主动地参与,教师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是让学生动手“命题做画”,画一个“早晨”。因为这个音乐的标题叫“苗岭的早晨”于是老师把学生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注意力引向了对苗族相关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而不是分析音乐本身所蕴含的内容和意境。关于苗岭早晨,我们的教学重点是应该揭示苗族音乐最具有特点的旋法,就是音乐要素独特的表现。

音乐课程标准强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但兴趣决非音乐教育的全部。教学中,兴趣是必不可少并为我们所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而不能成为牵制教学的羁绊。教师悖离了音乐本体,片面强调音乐的趣味性,许多老师开课都有意回避了识谱教学,对学生的演唱技能发声方法等也不再提什么要求,甚至学生大声地喊叫歌曲也不敢提意见了,只怕绕了学生的兴致,走入了音乐教育的误区。设计的教学环节出现了偏差,学生一会儿敲锣打鼓、一会儿放鞭炮、一会儿律动表演,好不热闹,可整个过程学生虽然参与到活动中,但没有注意聆听音乐,因而得不到应有的音乐审美体验。事实证明,以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为基本目的的识谱和乐理知识教学,是音乐课程教学领域的有机组成部分,许多老师在这方面创造了许多有效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音乐是听觉艺术,不是盲目的自由

不管是自己上公开课,还是听其他老师的公开课,有一句话是经常出现得,那就是“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句话初听起来,似乎是很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已有的只是水平是极为有限的。如果教师不能经常性地给予一些指导,以为地听任学生“自由”发挥,学会就不会有很大的进步。虽然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对于真正的音乐课意义是不大的。

二、以“音乐为本”为准则的学科综合才有意义

综合,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将其他艺术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是提倡学科综合的主要目的。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他们所接受的音乐教育的广度与深度较大地影响着其他素养的提高与音乐能力的发展。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势,对音乐教育的各种影响因素以高度重视。

欣赏歌曲《东方之珠》。老师上课后依然有代表性的一句话就是:“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于是,给学生播放了很多的关于香港的自然风光、地理位置与地方的文化,播放的是“东方之珠”的背景。这堂课上了之后,一位同学评价说“老师你这堂课上得真好,比我们语文老师上得还要好”。当我们看到这样一堂课的时候,我们极其尴尬,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我们音乐教学在课堂上究竟应该完成一个什么样的任务,确定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不能单以学科综合来定义本课的学习内容。没有真正理解“综合”的内涵,认为它仅仅是各种学科知识的叠加;还有的教师为了体现“综合”,竟撇开音乐学科特点,把音乐课上成了思品课、地理课或其他课,使音乐课面目全非。教师意在通过“综合”给学生广阔的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空间,从而培养学生广博的人文素养,这体现了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但是显然在实施时发生了偏差。对此,教师首先要正确的理解“综合”;其次要明确“综合”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而不是一种形式;再有,综合表现活动的展示与延伸不要占据音乐学习时间过多,不能喧宾夺主;第三,每一种艺术都有达到共同目标的独特方式,掩饰这些独特性,从而强制的组合他们、淡化他们,需求一种同一性只能削弱我们的审美感受力。所以我们要注意,不要强调了相似性,而淹没了音乐学科的艺术特色;不要关注表面的同一性,而忽略了各自的特点;不要忽视各自艺术的不同观察、反应与感悟,而一味地简单的欣赏。用艺术的手段,来组织音乐教学中的“综合”,有度、适度才能给予统一的印象。

三、 以辅助教学为目的而设计的多媒体课件才有效果

利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教学,尤其是欣赏教学,有着高效、快捷、直观的优势。它能够把文字、图形、动画、叙事、音乐结合起来,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古今中外,风土人情,世间万象都可以身临其境,使学生有新颖感、惊奇感、独特感等,还能教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这一点上说,多媒体课件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辅助手段。但我们也经常在公开课上见到类似的状况:老师讲所有的教学内容做成动画,甚至连歌曲题目、课堂提问等一读就懂的东西也不例外,也不管在在教学中是否有效、科学。而这种牵强附会地使用课件,使多媒体课件喧宾夺主弱化了音乐教学主旨的想象,也是我们日常工作该极力杜绝的。

在欣赏《七子之歌》时,可用录像展示直观画面,它既展示了澳门的风土人情,又展示了闻一多先生和澳门同胞的拳拳赤子之心,有静有动,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澳门回到祖国怀抱的真情实感。当童声合唱的《七子之歌》响起时,学生领略到了歌曲的内涵美,情不自禁歌唱。但是很多老师做课件的目的不明确,或是为了赶时髦,不管是否需要,是否合适,一概都做,以致使多媒体的运用成了音乐课的常规形式,认为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下如果一节音乐课没有运用多媒体课件就称不上一节好的音乐课,特别是公开课,总觉得没有课件就会对不起观众似的。于是,我们的老师制作课件的时间占去了备课时间的大部分,利用精美的画面动感十足的FLASH诠释了本该带给学生无限想象力的优秀音乐作品,限制了学生活跃的思维。试问:这样的结果是音乐教育改革的初衷吗?

多媒体课件在运用时应有明确目的,要考究画面与音乐的情绪、情感、风格和文化曾面的内在联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音乐感知、表现、创造等能力的提高。那种应景的制作,生硬的视听结合,片面描绘音乐的课件宁可不要。那种试图完全用画面来图解音乐作品的做法,还会造成对学生审美感受的误导,是不可取的。

四、 以培养学生创新品质的音乐创造才有力量

狭义理解音乐创造的具体涵义,使音乐创造止于一种固定的形式由于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因此,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音乐创造教学是鼓励音乐创造,培养学生创新品质的主要内容、重要途径。创造教学,能丰富学生想像力和发展思维潜能,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对培养具有实践精神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可是有的教师曲解了音乐创造的具体涵义,使音乐创造流于一种固定的形式。比如,有老师喜欢在教唱完一首新歌后再让学生改编歌词,于是“小老鼠”成了“小花猫”,“三年级的小男生”成了“三年级的小女生”,这样的创编有意义吗?也有的老师在欣赏歌曲前对学生说:“同学们,发挥你们的创造力,用你们的画笔跟着音乐画出你脑海里最有个性的体会和音高线条,看谁对音乐最有感知力!”,试想,这种事先没有任何创作旋律的训练铺垫,学生的创作成果可想而知,基本上都是歌不成调,或是线圈飞舞。教师如果满足于这样的创造力培养,我们的课改又会走入一个新的死胡同。

广义的音乐创造,是“自我实现创造性”的学习,不仅包括音乐作曲,如曲调创作、歌曲创作、音乐伴奏创作、改编音乐作品,还包括即兴创作及即兴表演等创造性音乐活动在内的学习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音乐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学生能力提高的束缚,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提供机会,发挥音乐学科教学在听觉、感受、联想、表现、创造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苗岭的早晨篇8

红色是极具政治性和阶级性的名词,它象征着革命、起义、暴动,以及这些活动中所必需的“勇敢”、“忘我”、“牺牲”。从1935年长征来到陕北,到1948年东渡黄河,中共中央在这片土地上奋斗了十三个年头。而被归纳为“延安精神”的红色品质也成为中共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一步步壮大的必要养分。

大半个世纪之后,红色仍是珍贵的资源。山沟沟里的延安人开发“革命圣地”独一无二的历史遗迹来发展旅游产业,全国各地的官员干部到此瞻仰伟人故居表达对组织的忠诚和信仰,老同志到此追忆和缅怀激情蓬勃的青春岁月,青年人成批前来接受党的革命传统教育……延安的红,从未消退。

红色,是现行体制的原色,无法避忌。正值本刊十周年,共识传媒同仁一同来到延安,尝试理解和体会这片红。

革命灯塔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只有登上宝塔山,才算真正到了延安。

延安宝塔并非革命遗迹,它是唐宋时期的古建筑,但随着延安被共产党彻底改造,并成为中国红色武装和政权的中心之后,这做小城的“地标”建筑也成了革命的崇高象征,如同茫茫黑夜中光芒四射的灯塔,召唤广大爱国青年奔赴而来。

国庆黄金周已经过去,清晨的宝塔山并没有多少游人,只有些许登山晨练的当地居民。旅游旺季就是另一番景象,在刚过去的“双节”长假中,延安共接待游客278.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1亿元,“这山上满满的全是人。”导游说。去年是中共建党90周年,来延安的游客更是超过了2000万。

但长久以来,作为中共党史中唯一确定的“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在游客口中的评价令当地人感到羞耻,中国旅游研究院的全国50个旅游城市满意度调查排名中,延安一度连续7个季度垫底。导游坦诚地说:“这里毕竟是贫瘠的陕北,物质比较匮乏,吃的住的都不太好,很多方面确实没法让人满意。”

尽管如此,延安始终在汇聚着巨大的人流。“打断骨头还有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剩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这是当时的优秀的爱国青年们对延安的真实向往。正是不满意政权的一味妥协退让和“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又被共产党欣欣向荣的气象所吸引,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跋山涉水,历经千难万险,奔向了红色圣地延安。

韦君宜在《思痛录》中写道:“愚蠢的日本帝国主义和政府,共同把我这样的青年推到了共产党的旗帜之下。” 那时,中共统一战线和知识分子政策以及干部政策都已经走上了成熟的轨道,延安以它宽阔的胸怀,接纳四面八方的青年男女,而各地的八路军办事处、通讯社、“民先”组织、救亡总会,也纷纷介绍、中转无数的爱国青年去延安。

凉风伴着晨曦,站在“巍巍宝塔山”上俯瞰全城,眼前高楼林立,可青山依旧在,“滚滚延河水”却早已不存。我们尚属于幸运的,得以看到山下延河和南河清澈而平静的水面,“平时延河都是干枯的,可能是迎接国庆,上游的水库放了些水下来。”当地人介绍。

宝塔彻底变换了历史使命,延河早已不需要它来镇压水患了。古塔四周郁郁葱葱,树木以众星捧月之势围绕着它。这些树木都有标注“身世”的铭牌,从全国各地而来的青年和机关干部在此进行入团、入党、廉政宣誓等仪式,栽种这些树苗,以喻“革命后继有人”。

红太阳升起的地方

宝塔是延安的象征物,真正的革命中心在杨家岭和枣园,这里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的驻地。

曾在杨家岭生活了5年,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延安文艺座谈会等影响深远的会议都在这个狭长而静谧的山沟里召开。中央大礼堂是杨家岭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庄严古朴,气魄宏伟,它原是一座基督教教堂,于1942年改建为中共中央办公厅礼堂,在此树立他在党内的绝对权威。

景区讲解员穿着统一的军服,向旅游团复述精心编排的历史:“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七大以后,全党紧密团结在以为首的党中央周围,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奋斗。”

大礼堂旁的“飞机楼”是当年中央办公厅机关驻地,延安文艺座谈会就在这里召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其重要遗产,它作为革命文艺的纲领性文件,提出“真正为工农兵的文艺,真正无产阶级的文艺”,成为文艺界长期以来的指导思想。在这篇文论中,明确说:“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但又反转来给予伟大的影响于政治。革命文艺是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是齿轮和螺丝钉”。

与本刊记者同时参观这座楼的还有一批来自四川的老同志,他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高声齐唱红色歌曲《东方红》,激情澎湃,而身旁的青年则大多适时沉默,甚至抿嘴窃笑。显然,在开放自由的新时代,弘扬集体意志、讴歌领袖的红歌的政治美学已经大打折扣,难以统一思想了。

拾级而上,山坡上分布着毛、周、朱等中共领袖住过的窑洞,屋内陈设毫不讲究,只有几张破旧的桌椅。这里没有物质享受,但有一群头脑敏捷、善于战斗的人。

1943年10月,中央书记处成员由杨家岭先后迁到枣园居住。这里原是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没收充公,改名“延园”,作为共产党情报和特务机构中央社会部的驻地,门口“延园”二字即为当时的中央社会部部长康生所题。

枣园里最引人注目的是耸立在中心广场上的书记铜像,、刘少奇、、、任弼时五位领导人威风凛凛,他们是后新产生的中共最高领导核心。而共产党权力中枢中的老一批领导干部如王明、博古、王稼祥、等在整风运动中被一网收尽,以“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的罪名被批判甚至打倒。

社会改造的红色范本

1940年国共关系破裂,断绝对边区政府的经济援助,并实行全面封锁政策,延安进入最困难的时期,军民几乎到了没衣穿、没油吃、没鞋袜、没被子的地步,举步维艰。面对日益困难的经济形势,在延安发动了大生产运动:他率先垂范,在杨家岭窑洞前亲手开辟了一片荒地,种上蔬菜;背着箩筐到处拾粪积肥;迅速成了纺线能手。

“太阳刚刚升起来。走出窑洞,来到他亲手耕种的地里……远处,八路军战士也在忙着挑水浇苗。杨家岭的早晨,一片金色的阳光。”这是许多年前的小学课文《杨家岭的早晨》中的句子,在杨家岭革命旧址里,这片菜地得到了复原,让远道而来的游人借此想象伟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场景。

而南泥湾是体现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的最佳范本。1941年3月,八路军359旅在王震的率领下到此开垦,将荆棘遍野、人迹罕至的南泥湾改造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1943年2月,为该旅4位领导干部题词,并嘉奖三五九旅全体将士,称他们为“发展经济先锋”。

当时的《解放日报》第二版,每天十之八九都是生产消息,谁半夜就上山开荒,哪个老汉汉又打破纪录,谁家的婆姨又纺纱多少。“跟着看齐”、“挑战”、“热火朝天”等词汇充满动感。

延安的革命精神用最大的“主观能动性”改造着这个红色根据地。仅仅数年之后,在这里发育的政治形态和社会经济模式,就将被复制到广袤的中国大地上。

上一篇:拥抱春天范文 下一篇:好爸爸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