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半命题作文范文

时间:2023-11-04 23:00:29

想起了半命题作文

想起了半命题作文篇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世界由人构成,人虽然是群居的高级动物,但单个的人又是各自独立的:独立的思维、独立的意识、独立的精神、独立的人格……人与人相比可以说是千差万别的,单个的人又是各自奋斗、成长着的。

请用“一个人______”为题作文。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2009年高考出现了两个半命题作文题,分别是湖北卷的“站在______门口”和福建卷的“这也是一种______”。以往只在中考卷中独有的半命题作文题,终于走到高考考场上来了,这是很值得我们关注的。既然半命题作文题已成了一种高考作文命题形式,那么,我们就有必要进行训练。

写半命题作文题,首先就是要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根据自己补充完整的题目作文。很明显,在补充完整题目的时候,当然是自己熟悉什么,就补充什么,或者说,自己最善于写哪方面的事情,就补充与之有关的题目,一般不要随意乱补充题目,那样会造成自己写作的极大困难。

“一个人______”这个半命题题目,前三个字已经规定,不能更改,关键是补充后面的。本着题目不能太长的原则,我们以补充词语、短语为首选。但不管你后面补充什么词语或短语,都要考虑“一个人”这三个字的意思。也就是说,前提是“一个人”,而且这个“一个人”多半是暗指“自己”或“我”的。

如写个体的自我,独立的自我,那么,当然就应该首先考虑写自我的成长、成熟等内容了。自我是怎样成长、成熟的,在自我的成长、成熟过程中,有哪些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醒悟的东西,将之写出来,会彰显出积极的主题意义。

例文

一个人的屋檐

戚宇洁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下雨天躲过的屋檐。

我记得那屋檐,我在檐下从窗户里探出头来,我在檐下整理被风吹乱的头发,我在檐下看你骑车走过。我曾轻轻擦过的屋檐,那里积了太多的灰;我曾小心装饰过的屋檐,那看起来太过单调;我曾踩着板凳去触摸的屋檐。

我生气时看着屋檐,那屋檐也看着我。我紧紧地盯着它发呆,它也紧紧地盯着我。我知道它现在变了模样,因为我偶然路过时看到的它,再也不是单调的水泥色。我听到它的新主人说:“好好粉刷一下,这样看起来太旧太土了吧,怎么做新房呢?”我知道它现在的主人是一对新婚夫妇,他们想要改变一下我的屋檐,因为它看起来太旧了。但不是的,它很好看。春天的光映在上面,它暖暖的;冬天也许有冰凝在上面,总让我想到冰宫或是水晶,因为它偶尔挂着长长的冰柱,我喜欢触摸那结着冰柱的屋檐。

也许,他们,我是指屋檐的新主人,也会有一个小女儿。于是小女儿在屋檐下长大,像我一样在屋檐下躲雨,像我一样从冬天的冰柱想到小龙女结着千年寒冰的深潭底,像我一样想触摸那屋檐,想触摸那偶尔长着青苔的屋檐。或许,她会像我一样在那里度过儿童时代,度过幻想的少女时代,再不舍地离开我的屋檐。十几年前粉刷的痕迹早已退得干干净净了,我的屋檐又变得又旧又土了。可她也像我一样觉得那屋檐很好看,虽然是水泥的颜色,虽然粗糙,但却像我离开时一样好看。

路过的人也许会说:那房子旧了,也许是20世纪90年代的东西了。但他们不知道,那有我漂亮的屋檐,下雨时候也可以给他们躲的屋檐。

评点

想起了半命题作文篇2

“半封建”和“半殖民地”都涵盖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共同构成了多元的近代中国,我们应把“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个约定俗成的提法作为多元中国近代社会的标签。把半殖民地半封建作为近代中国的国情,其大方向一定是多元的。单一的教条的历史观可能辉煌一时,但终将被淘汰,多元化才是我们认识历史的金钥匙。社会生活和文化往往是多元社会的晴雨表,近代中国尤其如此。如: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冲击……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使中国民俗风情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教必修二第63页)辛亥革命后,中国广大民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非封建的程度已经相当明显,近代文明的成分不断增加,半殖民痕迹十分突出。尤其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旧思想的碰撞更加激烈。向西方学习是近代中国的主题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充满了多元化。地主阶级学习军事技术,维新派学习君主立宪,革命派学共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学与科学,马克思主义者学习马克思主义。这一切都掺杂着半殖民和半封建因素,且彼此渗透。

如何把这种观念渗透到中学课堂?我们举例说明: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交礼仪,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以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农村坚若磐石地沿袭下来。前者半殖民地因素明显,而后者封建因素强劲。这就是典型的多元。如果课堂上老师能够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现当时的多元习俗,学生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多元角度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国情,我们的视角就会放大,认识才能更全面,更接近历史真实。基于此,我们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主要内涵就是近代中国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多元化,是多元结构。我们的教学,也必须渗透多元思维。从政治、经济到文化,莫不如此。

2关于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革命任务和现代化

爱国主义和向西方学习是近代中国的两大主题。这两大主题是近代中国国情的必然反映,与半殖民地半封建密切相关。“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半殖民地是爱国主义和向西方学习的根源,半封建则是向西方学习的动因和爱国主义的深层自省。作为近代国情教育的重要阵地,在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中,重视两大主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两大主题?关键是要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的进步力量我们一般统称人民大众,而阻力则来自本国的封建势力和外来侵略。本国封建势力和外来侵略又长期勾结在一起,形成反人民大众的联盟。因此,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大众与本国封建势力和外来侵略联盟体的矛盾。

从更深层次考查,本国封建势力是近代中国进步的根本阻力,外来侵略则是阶段性阻力。不反抗外来侵略,不赢得国家独立,发展就无从谈起,这话有其道理,但是也容易误导学生。近代中国为什么会长期遭受外来侵略?这是封建主义造成的。如果没有封建主义,列强就没有机会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没有封建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就不可能贯穿整个中国近代史。如果我们用实心球来比喻这两个阻力,外来侵略只是球的外壳,封建主义才是内核。爱国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剥除外壳,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任务则是瓦解内核。由此,我们就会进一步认定半封建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主体和国情的本质所在。反封建应是近代中国的主要任务,但前提是反侵略,赢得民族独立。因为不反侵略,就几乎没有机会反封建,辛亥革命的失败就是典型的例子。只反侵略不反封建,后果就更加糟糕,义和团运动就是惨痛的教训。中国历史上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因此资本主义复辟是个伪命题,而封建复辟则是真命题。现代化(与近代化同义)是人类近代以来的历史主题,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的现代化起步生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有先天缺陷。

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国情,才能准确评估对现代化道路的已有探索。近代中国,既是中国逐步融入世界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自身传统的过程。传统与现代并存,关系复杂,矛盾冲突不可避免,现代化步履维艰。对近代中国人探索现代化的努力,无论哪个阶级或阶层,我们都要给予最基本的敬畏。在此基础上,我们该进一步分析不同阶级或阶层现代化努力成败的原因,这是我们研究借鉴历史必须的步骤。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一条是中共准确把握了近代中国国情,抓住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革命斗争中,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作为一个联盟体进行打击。

3总结

作为高中历史教师,身肩国情教育的重任,要把握好当代中国的国情,更要把握好近代中国的国情,才能使我们的历史教育具有深层意义。

想起了半命题作文篇3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考;作文题型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8-0123-04

2003 年 4 月, 教育部推出了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高中各科《课程标准》。2004年 9 月,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 4 省(自治区)高一新生开始使用课改教材,2004年高考自主命题省市(自治区)扩大到11个。这些教育事件标志着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启动。高考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历史贡献与积弊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受到众多关注。语文学科因为母语属性,高考作文命题一直是每年社会热议的话题,如何使这一“社会话题”既反映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同时又有利于新的历史时期中学教育和人才选拔,高考作文的题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高考作文的题型设计值得教师们认真研究和探讨。

一、题型类别及变化趋势:三类题型,此消彼长

从作文命题的形式特点来划分,2004年以来,高考作文题型由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命题作文以及半命题作文等三大类组成。在这一时期,当初一统天下的话题作文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彩,新材料作文逐渐进入高考的命题范围并受到青睐,经过改造后的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重新受到重视并占据高考作文命题的重要位置。以2004~2009年为例,三大题型此消彼长(如图1):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话题作文强势不再,呈急剧下降趋势,由2004年的14道(占当年全国作文题目数14/15,下同),一直递减到2009年的2道(2/18);材料作故鼎新,稳定递增,从2004年的0道(0/15)上升到2009年的8道(8/18);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重振雄风,在融入话题作文的积极要素后重新成为了作文命题的重要形式,其中半命题作文在2009年出现了2道(2/18)。

二、题型结构:兼容创新,互补发展

1.传统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弊端主要有:主题先行,强调审题是体现作文区分度的首要命题要素;过分强调文体特征,忽视了写作者的兴趣和特长;许多缩写、扩写、改写、读后感类的作文题容易使写作变成或阅读或文字的机械操作,写作中的“我”因命题原因无形中被抽离,文章变成了背景材料的“副产品”,如1978年~1982年等年份的作文题,是这类作文题的典型;加上题型之外的因素,如命题内容以政治性、社会性的外部观照为主。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长期束缚了学生的写作空间,迫切要求高考作文命题(以及作文教学、作文评价)突破旧有的命题思路,顺应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和作文命题的内部规律,寻求新的命题形式;而新的命题形式的出发点就是要使写作成为“写作”,即遵循写作的基本规律,还学生写作的自由,并且还要想方设法唤醒、激发和触动写作者个体的内在情感和经验,力求使之“以我手写我心”。

话题作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以上文2004年作文题为例,作文主题为:是要相信自己,还是要听取别人意见?首先以名言材料入题,触发学生的感性经验,接着以引导语点出这个写作“话题”。运用矛盾律激发学生走向理性思考,而这种思考又是自由思考,因为没有设置立意影响和文体限制等,这就大大解放了学生的“心”和“手”,在命题环节上赋予并激励了学生思考、选择、表达的自主性,尊重并拓展了同题写作的多样性,维护了写作的自觉性和考试的公平性。话题作文的结构一般包括:材料、引导语、话题、“三自”原则以及少量的基本考试写作要求,如文章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不准套作、抄袭,文体上诗歌体裁有时被限止。

因此,话题作文与传统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题型结构可以列表对比如下:

2.新材料作文有鲜明的特点。

一方面,与话题作文相比,它继承了话题作文开放性的诸多要素,遵循“三自”原则(自选角度、自定题目、自选文体),但不同的是,没有在引导语中直接引出一个话题给出,而是需要考生读懂材料,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视角,自定题目写作。值得关注的是,引导语使用了“选准角度”的字眼,很明显,其意在规避话题作文开放度过大带来的两大弊端:材料相对于话题可有可无;话题所涉面过于宽泛容易导致套作、宿构和抄袭现象的泛滥。由此避免了感性材料对生活经验的唤醒、触发功能失效和作文考试的失范。

另一方面,与传统材料作文相比,这种新材料作文题型中的材料内涵明显更加丰富,可选择的视角有很多。以2009年全国卷为例,我们可以从青蛙的评论中得出“成才需要扬长避短”的题旨,也可以从仙鹤评论的角度得出“多一种本领多一份价值”,还可以从游泳训练班的视角得出“人才培养莫让全面发展变成全面平庸”的结论。

新命题作文与传统命题作文相比,在给出题目前添加了一些材料,以2008年重庆卷为例,材料中关于“自然”释义的多种选项,显然为考生审题立意起到了多种作用:一是提示具化立意思考的方向,二是拓宽写作的内容视野,三是能够尽可能面向全体考生,给予立意角度的多种选择。其他新命题作文,即使没有引导材料,也非常注意题目本身的张力和关涉面,如2006年上海卷《我想握住你的手》、2007年江苏卷《怀想天空》。实际上,有的不成句的新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之间非常相似,只不过补足部分在写作中完成,如2005年天津卷《留给明天》、2009年山东卷《见证》,等等。总体来说,就是吸取了话题作文“自由写作”的基本理念,但有借鉴命题作文给出确定“题目”的限制手段,同样是为了规避“话题”所涉面的过于宽泛从而导致考试失范。

想起了半命题作文篇4

10.敬礼,_____!

【命题分析】

本次作文是一道半命题作文。所谓半命题作文就是命题人限定题目的部分内容,然后让学生将题目补充完整,再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形式。它介于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将命题作文的限制性和话题作文的灵活性集于一身。既能检验学生的写作水平,又给了学生一定的写作自由。

揣摩出题者意图,本次作文具有如下特点:

时代性。2008年,灾难与荣耀并存。雪灾、地震突如其来,破坏家园。多难兴邦。正是在灾难面前,上至总理,下至普通人;无论老人,还是小孩;不管是领导,还是群众都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表现出了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激情洋溢的八月,北京奥运会上,中华运动健儿发扬奋勇拼搏的精神,夺得一枚又一枚奖牌,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升起,运动员们一次次地敬礼,激起了国人的爱国豪情。敬礼,中华儿女!敬礼,向着五星红旗!

思想性。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人的呵护下成长,衣食无忧,一帆风顺,自我意识强烈,但亲情观、感恩心淡漠。本次作文正好引导学生对家人,对社会,对自然充满感恩之心和敬仰之情。

写作半命题作文,补充题目是最关键的。“题好一半文”,它关系到作文的选材、立意、详略、表达方式以及文体等等。补题之前,一定要认真琢磨已有部分题目的含义,这样我们才能结合自已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和写作优势来补全题目。补题要尽量与众不同,有独创性。

“敬礼”,《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为:立正、举手或鞠躬行礼表示恭敬。可见,敬礼是出于一种敬佩,一种感激,一种珍重,一种感恩的行为。虽然是道半命题作文,但“敬礼”就是文题的核心词。它的后面可填写:老师、陌生人、笑傲寒冬的腊梅、以生命的名义、向着五星红旗、震撼心灵的行为……

学生要选择自己最有话可说的内容来补全题目。然后,对整个文题作一番检查,看看文题是否简明,生动,准确。

【思路点拨】

选材立意:十四五岁的学生虽然人生阅历、知识积累还不是很丰富,但多多少少在脑海里储存了一些作文的素材。提笔写作之前,要注意作文选材。一般而言,新颖、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真实、能触感的材料更能感染读者,打动读者。

看到“敬礼,_____!”这个文题,我们很容易想到一些画面:独臂英雄丁晓兵左手敬礼,永葆战士本色;三岁男孩郎铮担架上敬礼,心怀感恩;廖辉一举夺冠,千言万语化作一个标准的敬礼。作文时,可选取其一或其二记叙抒情。

关于立意,我们可以多角度地考虑:通过对社会、人生、自然中所崇敬的人、事、物的聚焦抒写,提炼中心,升华主旨,传递出“敬礼”的思想内核。即:表达对他人的赞美和感恩之情,抒写对人的崇敬;抒写社会之事,抒发爱国的情怀,流露对事的崇敬;敬畏自然,敬畏生灵,抒发对物的崇敬……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希望同学们能发挥自已的创造性,想他人未想,言他人未言,选材得当,见解深刻。

行文技巧:结构形式不拘一格:题记、小标题、并列段、书信、演讲辞等形式的恰当运用,有利于快速切题,可使作品层次清晰,便于展开思路,便于抒写情感。

以《敬礼,杜丽!》为题,可写成书信体文章,赞扬杜丽在争夺首金失利的压力下,调整心态,四天后夺冠的魄力,表达敬佩之情。

语言生动展示文采,语言好比人的服饰打扮。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可见装扮对人的意义重大。同理,恰当的用词可使句子更富生命力,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可大大增加作品的魅力。

真情实感引人共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我手写我心,用真情拨动读者心弦,自然能引发读者万千思绪,激起他们的情感体验。

选择文体:新课程标准,淡化文体,但我们写作时,还是要明确一种文体。学生可根据平时的作文训练,选择自已最擅长的,最有话可说的文体,以期最大限度的发挥写作才能。

这次作文,可写成记叙文,议论文,抒情散文;也可以书信,演讲稿的形式出现;如果没限制的话,还可写成诗歌等其他形式。但不管是什么文体,写作时都要符合该文体的要求,不能写能“四不象”的文章;再就是要有抒情议论的文字,抒真情,议时事,显主旨。

想起了半命题作文篇5

摘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武装了幼年的中国共产党,指导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初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道路。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谈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早期传播 特点 历史意义

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在中国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已经快一个世纪了。正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拨开了长期笼罩在中国上空的阴翁,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掀开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新的篇章。理性透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史,总结其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特点和历史意义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会有很多有益的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一)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首先是由于当时中国的状况决定的,也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实践要求。当时中国面临着由西方列强、日本帝国主义和它们勾结封建军阀造成的亡国灭种危机,因此中国人要寻找的新思想就是用以一定要能够克服西方列强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和封建军阀统治的新理论。因此救亡图存就是当时中国历史给中国知识分子赋予的最急迫的任务,马克思主义理所当然在中国作为当务之急的实践指南被接受了。

(二)主动性。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两方面影响,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一是俄国革命、共产国际和巴黎和会起到的外部影响。二是巴黎和会所导致的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和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是中国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内部动因。他们首先认识到了西方所谓的公理只是对他们而言,“强权即公理”是他们的行动逻辑,这完全是西方帝国主义的强盗逻辑,而孕育了西方文明的基督教则成了他们扩张的粉饰品,美化其行径的精神鸦片。在俄国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积极宣扬和进一步了解俄国革命,寻求救国救民的道理。

(三)必然性。中国当时接受马克思主义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五四时期,在中国泛滥的各种政治思潮几乎都与社会主义思想有关,而马克思主义是在各种社会主义思想中对中国知识分子最有说服力的思想。期间,中国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中国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而俄国革命的方式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榜样。对当时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来说,列宁的打倒帝国主义和民族解放口号,无疑给黑暗中的中国带来了希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俄国十月革命方式是用以解决中国问题的最好方式。因此对当时的中国来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必然的。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意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是通过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进行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深感救亡图存,实现中国的真正独立是所有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他们在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个救中国的科学理论以后,就以极大的历史责任感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民所熟识和接受,从而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一)武装了幼年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20世纪初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近代工业发展落后的现实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不够强大。由于工人阶级本身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觉悟不高,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并没有较多的工人参加。因此,如何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将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先进政党,成为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必须要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学习和研究,特别吸收了马克思主义中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社会革命思想。唯物史观使中国共产党正确地认识历史,认识社会,勇敢地承担起改造社会的历史使命。剩余价值学说使中国共产党看清了资本主义的本质面目,认识到无产阶级所承受的苦难,决定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事业而奋斗。社会革命的思想使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型政党,主张无产阶级革命和阶级斗争,通过毫不妥协的方式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

(二)指导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无民主,外无独立。中国最先进的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为救中国的科学理论以后,就努力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紧密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为无产阶级只有通过阶级斗争资产阶级的政权并建立无产阶级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无产阶级革命是世界性的。苏俄和共产国际给中国革命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帮助。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共产国际认识到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第一步是联合等其他民主力量建立民主革命联合战线,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民主革命成功后再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从此,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三)初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道路

想起了半命题作文篇6

关键词:农村包围城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中图分类号:A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9-0015-01

在土地革命战争以前,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武装斗争,已被看成是一条普遍规律。这是由于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要想夺取革命的胜利,就得首先占领城市。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较长时间里,共产党人借鉴并沿袭了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暴动的传统模式,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在国民革命失败后的初期,党在革命的紧要关头召开的八七会议,仍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随后,中共中央和各地方党组织相继发动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其结果都以失利告终,使革命力量受到严重损失。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次血的教训就是最好的例子,通过这次失败的实践,共产党得到了正确的认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外反动势力十分强大,武装起来的革命力量较为弱小,而反动势力又长期占据中心城市,要夺取革命胜利,实行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武装暴动的传统模式是行不通的。

之后的1927年,秋收起义严重失败后,冷静地分析了当时敌方与我方的优势劣势,果断结合实际,立足国情,放弃了攻打长沙,而是从沿湘赣边南下。并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而后来的反围剿的胜利有说明了建根据地的正确性,也在同时再次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正确性。

率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后,开始了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工作。尤其是着力于恢复党的组织、建立革命政权、扩大革命武装、开展土地革命的工作。经过上述努力,形成了以宁冈为中心的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为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奠定了充分的基础。

认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而其存在和发展,亦必有相当的条件。”这些原因和条件是:第一,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从前的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受到三座大山、外国列强的压迫,在地域上和水平上发具有很大的不平衡,也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可能条件。第二,国民革命后群众对党的认可。这是党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和群众条件,有利于工作的开展。第三,红军数量的逐年稳步增长,这也是党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五,共产党组织政策的正确性和实践性。这是保证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的主观条件

农村包围城市“是思想”从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着手,结合中国革命的特殊性,提出的伟大理论。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着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大地主阶级的三重压迫,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农村处于革命环节中较薄弱的一环,便可以作为中国革命的突破口,取的最终胜利。中国农民受压迫最深,易组织,革命性强。在《中国社会个阶级分析》等文章中,阐明了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通过农民的社会地位,以他们为革命主力。得出农民斗争反对政权的巨大作用。明确指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在1930年1月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1936-1939年间,《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对于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必要性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中国是一个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所以,中国的革命不可以走通常的合法的长期的政治斗争道路,积蓄力量,最后一举夺取政权的道路。第二,中国革命的力量构成决定了发动农民开展土地革命是必要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中国革命的最主要力量。第三,中国革命的敌人相较于红军,是十分的强大,不论在人员数量,还是武器装备上。因而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只能把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在农村奠定群众基础,依靠群众来发展革命。把农村建成巩固的革命基地,借以在长期的武装斗争中以农村包围城市,然后夺取中心城市,最后取得全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在解放战争中,共产党仍然把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在农村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国共产党在各解放区、根据地开展大规模的运动,随着的完成,解放区得到巩固和迅速扩大,从而保证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后期,共产党的工作重心才开始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这表明通过22年来农村道路的实践,夺取全国胜利的条件成熟了。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战略目标完全实现。

如果我们对农村包围城市理论进行抽象,就可以发现一种为我们所不能长应用的思维模式,即逆向思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想找些经验来参考,常常喜欢套用经验模式,可是,并不存在万能的模式,于是,我们常常失败。这就要求我们能在平常中发现不平常,别人正常思维,我们可以反向思维。当世界经验告诉我们说,城市中心暴动是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是可以借用的。可却冷静地思考了中国的具体国情,逆向思考,不从城市出发,而从农村出发,以农村为根据地,发动革命,包围城市,进而夺取城市,取得革命的胜利。这种思维模式的改变,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无论你是国家主席,部长,还是平民百姓,还是学生,在思考问题,在解决日常问题中,都可以适当地运用逆向思维模式。

由此可见,农村包围城市理论,不仅仅是历史的,而且是现实的,更是实践的。它不仅仅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更有着深刻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理论,更是一种方法论,它给我们现在的一代的,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的骄傲,而是一种无法估量价值的思维模式和实践方式,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丰富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付敏.论的农民观[D].西南师范大学,2005.

[2]徐永军.政治合法性视野中的政治发展观研究[D].吉林大学,2006.

想起了半命题作文篇7

【内容提要】如同历史上经典理论起源都具有相应的学理基础和实践背景一样,新民主主义理论的起源也有其必要的前提,这个前提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层面:其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所提供的基本原则;其二,中国革命所提供的实践经验;其三,对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有益成果的吸收。在专门论及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的研究成果中,大都关注前两个层面,而对第三个层面的讨论,则较为鲜见。探究新民主主义理论起源,"论战"是不应绕过去的,因为"论战"有关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争论在基本理论分析、理论研究方法、最终争论结果等方面,都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最后形成,提供了宝贵的学理资源。

【摘要题】共和国史研究

【英文摘要】TheoriginsoftheNewDemocracyTheorycouldbetrncedbackfromthreeaspects:first,thebasicprinciplesofMarxist-Leninisttheory;second,thepracticalexperiencesoftheChineserevolufion;third,theassimilationofthepositiveresultsfromthedebateaboutthecharacteroftheChinesesocietyfromthe1920stothe1930s.ThispapermainlydiscussesthethirdoneandindicatesthatthedebateprovidedvaluableintellectualresourcesfortheNewDemocracyTheory.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理论/学理起源/"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

【正文】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并取得胜利的基本革命理论,其形成经历了较长的历史过程。新民主主义理论最终能形成为一套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筹完整的革命理论体系,就其思想着础而言,有其必备的学理起源。20世纪20年代末兴起、炽盛于30年代上半叶、学术思想界展开的"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以下简称"论战")为其提供了宝贵的源泉。当然,仅就学理起源而言,构成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基础是多方面的,但考虑到问题研究的针对性,本文仅以"论战"为讨论中心,而不及其他。

一、思想论战与学理争论双重并行

按学术界大致认同的说法,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讨论,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起于1927年至1928年的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起于1932年至1933年的中国社会史问题论战,起于1934年至1935年的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总称"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何干之曾说:"社会史,社会性质,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可说是关于一个问题的多方面的探讨。""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是总的论争的核心。"这三方面的"论战"期,分别代表着三个连续的思想学术论争的流程,而这又与中国革命进程相衔接。因此,这场"论战"的政治背景就很值得关注了,如何干之所说:"革命的实践,引起了革命的论争,论争所得的结果,又纠正了民族集团中的偏向,帮助了实践的开展。"(注:何干之:《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何干之文集》第1卷,北京出版社,1994年,第186、183页。)正是这场"论战"的政治诉求所在。

显然,20世纪20至30年代,中国社会急剧动荡,政抬格局不断变化。由此引起思想界的争论,对"中国向何处去"的不同解答,就是这种"论战"典型的表现形式。因主编《读书杂志》而知名的王礼锡,在为其所编《中国社会史的论战》第1辑所作的前言中就称;"关于中国经济性质问题,现在已经逼着任何阶级的学者要求答复。任何阶级的学者为着要确定或辩护他自己的阶级的前途,也非解答这问题不可。"(注:王礼锡:《中国社会史论战序幕》,《中国社会史的论战》第1辑,神州国光社,1931年,第1页。)1937年初何干之在总结这次"论战"时,也强调说:"在分析研究中国社会性质时,各党各派就展开了各自的政治主张。在民族战线内,各党各派对革命所抱的态度,所采的策略,是有各种各样的。有人主张资产阶级所领导的民主革命,有人主张反帝的民主革命,有人主张工人阶级革命。这种不同的政治观点,是由社会性质的分析不同而来的。"(注:《何干之文集》第1卷,第209页。)可见"论战"是有明确目的的。

对于"论战"起因,目前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论战"是由大革命失败后所逐步形成的中国"托派"挑起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是陶希圣于1928年10月在《新生命》上发表《中国社会到底是什么社会?》一文引起的。就中共内部的争论而言,"论战"是在大革命失败,并由此导致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革命问题争论的背景下发生的。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从中国革命实践的经验而上升为总结中国革命理论的问题。具体而言,"论战"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性质,检讨中国大革命失败在理论上或政治上的原因。因此,"论战"是以理论争论为手段、以政治斗争的形式表现的。1929年12月,李立三发表《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以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观点,对中国"托派"在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问题上的观点展开批判。随后"新思潮派"(因1929年11月创办的《新思潮》而得名)的王学文、潘东周、吴黎平等人也发表文章,分析中国社会经济的性质,反驳"托派"的观点。1930年5月中共领导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在其纲领中也明确提出理论争论对于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决不能限于理论的研究,无疑地应该努力参加中国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实际斗争"(注:《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纲领》,《世界文化》创刊号,1930年9月10日。)。显然,"论战"对于中共党内的理论争论、对于中共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与中国"托派"理论的争论,都呈现出"实际斗争"需要的政治诉求色彩。

但是从这场"论战"的深度与广度看,不仅仅局限在政治范围内,而且引起当时学界的广泛关注,这恰恰对新民主主义理论建构产生影响。从整个论战过程看,从事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的学者们,均对中国历史与社会问题产生浓厚兴趣。因而,使得争论有了深刻的学术思想背景,即便是以"提倡经济学精深之研究"为宗旨的中国经济学社,也在1931年9月召开的第九届年会上关注"论战"。《申报》对会议的召开连续发表时评,其中提出关于中国社会经济问题研究课题的就有4项,即"中国经济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中之地位及其关系";"中国经济之变迁与现状";"中国经济之特质";"中国往何处去"(注:《中国经济学当前之巨责(一)》,《申报》1931年9月3日。)。这几点所讨论的实际就是中国社会经济的性质问题。

如果说"论战"第一阶段主要围绕政治思想问题而展开,那么第二阶段有关中国社会史的论争,第三阶段有关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争,则较多地带有学理之争了。

中国社会史的讨论,按何干之的概括不外乎三点:"(一)亚细亚生产方式是什么?中国曾否出现过这样的时代?(二)中国有没有奴隶社会,中国奴隶社会与希腊罗马社会是否完全相同?(三)中国封建社会有什么特性,封建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没落是怎样?"(注:何干之:《中国社会史问题论战》,《何干之文集》第1卷,第265页。)何干之甚至认为这三方面的研究,构成了"新史学"的基本思路。"新史学"对中国社会史问题的研究,解决了许多中国历史难题,初步建立起中国史研究的学术范式,这是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最初学术成就,也成为判定中国社会史性质的学术基础。

顾颉刚在1947年出版的《当代中国史学》中认为,在中国社会史方面取得较大学术成就的应以郭沫若、陶希圣为代表,他们是"研究社会经济史最早的大师"(注: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91页。)。陶氏在史观上反对"中国封建社会说",与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持相反立场,此处姑且不论。郭沫若则因1930年出版《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使得他成为"论战"期间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史学"的最初代表。郭氏对"论战"学术价值的最大贡献,在于以扎实的古代文献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社会演化阶段在中国同样存在,并对不同阶段作出年代划分。对此顾颉刚有相当高的评价,认为郭氏的研究"富有精深独到的见解。中国古代社会的真相,自有此书后,我们才摸着一些边际"(注: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第91页。)。郭氏之后的史学家吕振羽,在1934年6月出版的《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中,同样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说在中国适用的历史根据,只不过吕氏与郭氏在年代划分上存在差异罢了。

中国社会史论战之后的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继续将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扩展到农村社会,但这巳不是简单地在政治意识形态层面上的论争,而是在更为精确的社会学基础上展开论证,其中以各种统计数据作为实证分析可以说明这一点。

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是因王宜昌于1935年1月26日在天津《益世报》上发表《农村经济统计应有的方向转换》一文引起的,赞同王氏观点的文章常发表于邓飞黄主编的《中国经济》杂志上,故被称为"中国经济派"。此派基本观点是认为中国农村的中心问题不是土地问题,而是资本问题,中国农村社会巳不是封建性的社会,而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下的资本主义社会。对这种观点进行反驳的,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的一批社会经济学家,如陈翰笙、钱俊瑞、薛暮桥、孙冶方等人。他们因以1934年创办的《中国农村》月刊为论战阵地,故被称为"中国农村派"。该派虽然宣称"对于中国农村社会性质问题的讨论,目的不在学院式的争辩,而在根据具体的事实跟经验,决定目前中国农业改遣运动或农民运动的任务与性质"(注:陶直夫(即钱俊瑞):《中国农村社会性质与农业改造问题》,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编:《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新知书店,1936年第3版,第3页。)。这种为"现实真理而战"并不影响他们在"论战"中的学术成就,他们所进行的一系列农村社会的调查结果经过统计数据而实证的结论,都是经由严格学术规范写成的专业性极强的论著而体现出来的。可以说,"中国农村派"是在学术层面上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中国化"了,由此在客观上为中共所领导的农村土地革命提供了学理依据。

由上观之,"论战"的参与者有的是以不同政见的理论家姿态出现,有的是以政治宣传家的姿态出现,而更多的则是以学者的身分参与论争,这批学者大都经过现代学术的严格训练,在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等方面,都有相当的造诣。因此"论战"不完全像顾颉刚所说的那样:"大部分只是革命的宣传家,而缺少真正的学者。"(注: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第91页。)不可否认,"论战"存在"宣传"的意味,这是当时政治现实所要求的。但同时"论战"之所以能够在诸学科上展开,则在于它有相应的深厚学术底蕴作基础,而这点恰恰是它对新民主主义理论建构有所贡献的地方。也就是说,"论战"的政治诉求,对新民主主义理论提供了思想的"合理内核",而"论战"在学术上产生的有益成果,则在学理上为新民主主义理论提供了一个"知识库"。新民主主义理论对中国历史及社会性质、社会形态的分析与年代划分、帝国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与作用、农村社会的土地问题与阶级关系等方面,都从这一"知识库"中得到必要的学理根据。

二、"论战"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科学定位

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经过思想界的论战,使得持不同政见的党派及其代表不能无视这个问题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而经过一批学者的深入讨论,使得它在一些重要的概念上得到科学界定,主要体现在对"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概念作包括政治学的、经济学的、历史学的、社会学的等学科在内的现代社会科学论证。

"论战"中使用的概念可谓繁多,其中最重要者是关于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分析与界定。"论战"中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或倾向于这一立场的学者,大体赞同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性质属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当时主编大型理论刊物《理论与现实》而主张"学术中国化"的学者沈志远就说:"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注:《新中华》第3卷第13期,转引自《何干之文集》第1卷,第187页。)至少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概括中国社会性质的概念,经由一批持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学者的深入研究,基本已成为一个阐释中国社会诸问题的科学概念。

中共早期对中国社会性质的核心概念"半殖民地半封建"并没有作出系统的分析,仅在有关文件或文章中有过个别的提及,这点在等中共领导人早期的文章中都有体现。作为中共的正式文件,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国际帝国主义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决议案》中已有"半殖民地"的提法。较明确地将中国社会性质作出定性的,是中共六大。六大的《土地问题决议案》中认为:"现在的中国经济政治制度,的确应当规定为半封建制度……土地关系底特点,很明显地是半封建制度。""农村的封建关系之余孽,还有帝国主义压迫半殖民地的制度维持它。"(注:《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1、32页。)首次使用"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完整提法的,是1929年2月3日的《中央通告第二十八号--农民运动的策略(一)》(注:见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第17页。)。所有的这些涉及中国社会性质的概念,在学理上都缺乏充分的论证,只是到了"论战"时期,这个概念才以学术理论形式被较为充分地论证。

"半殖民地半封建"最终成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在抗日战争前期发表《战争和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名文章中明确而科学地界定的。那么,新民主主义理论对中国社会性质的阐释与"论战"之间存在什么关联呢?这就需要将"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概念的演变加以历史地考察。

第一,从"论战"的演进过程看,对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作过较全面的学术研究的,首推"新思潮派"。1930年4月,《新思潮》月刊在第5期推出"中国经济研究专号",发表王学文、吴黎平、潘东周、李一氓等中共理论家论证中国社会性质的文章,其中王学文的《中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其发展及其前途》与潘东周的《中国经济的性质》两文对"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分析最具代表性。尽管他们在论证"中国主要的经济是封建的半封建的经济",资本主义"并不是代表中国经济的主要特征"(注:高军编:《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90、192页。);"中国是半殖民地的国家"时(注:高军编:《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上),第203页。),是从"全面地分析中国社会的生产关系",而不是从生产力着手,但他们研究的积极意义,正如何干之在总结这场"论战"时所肯定的那样,是"在中国思想界最先规定中国社会为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的",而"所谓帝国主义支配下的半殖民性半封建性社会的定义,在此已有了一个雏形"(注:《何干之文集》第1卷,第210、211页。)。

第二,中国社会史的讨论,将中国社会性质的分析从学术层面上升华了一步。也就是说,通过中国社会史的讨论,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判断,已有可能建立在严格的历史学基础上,从而使得中国有史以来的社会形态划分及其相应社会性质的确定有了竖实的史学基础。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依据中国历史文献与考古文献,第一次证明中国也曾经历过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强调的社会形态有规律地递替阶段,不但反驳了"新生命派"与中国"托派"的"空白奴隶制"说与中国"国情不同"说,而且为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划分中国社会发展阶段提供了必要的史学依据。与此同时,吕振羽的史学论著也明确提出"由鸦片战争到现在,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的论点(注:吕振羽:《中国社会史纲》(本书为原《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的增订本),"原版李序"(即李达序),耕耘出版社(上海),1949年,第2页。),这也体现了它在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中的重要性。

第三,"中国农村派"对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探讨,基本上与前期两次"论战"同时起步'''',而且在研究方法上更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中国农村》上刊载的大量研究中国农村社会问题的学术论文,表明"中国农村派"已建立起分析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基本学术框架。1935年间,钱俊瑞发表《现阶段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的任务》,孙冶方发表《农村经济学底对象》,陶直夫(即钱俊瑞)发表《中国农村社会性质与农业改造问题》,薛暮桥发表《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的方法问题》,等等(注:这些专业性极强的论文,1935年9月收入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编、上海新知书店出版的《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一书中。)。通过对中国农村生产关系、土地问题、帝国主义入侵与中国农村资本主义关系问题等方面的实证性研究,令人信服地得出中国农村社会性质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结论。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经过几番,"论战",到1937年已有了一个基本的结论,这体现在前述的何干之的总结性评述之中。1937年,何干之的《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中国社会史问题论战》两书的相继出版向人们表明,经过"论战",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已被当时进步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史学家所接受,可以说他们在思想学术上已形成了一个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共识。他们当中有些学人后来奔赴延安,这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建立起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无疑有着重要作用。

有论者认为,"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表述、理论建构,在1935年实际已经成熟、完成。"(注:雷颐:《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雷颐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05页。)这一观点值得讨论。因为作为政党最高意识形态的理论体系的成熟,必须以其政党的政治纲领或该政党领袖人物的理论观点的正式发表为标志。因而,作为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理论体系,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成熟,当以等中共领袖人物关于该理论基本观点的系统阐述和正式完整发表为标志。仅就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中有关"半殖民地半封建"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加以表述的,则是1938年11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报告。1939年10月4日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明确地称"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注:《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04页。)。而体现这一概念经典表述的,则是1939年12月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和1940年1月的《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理论固然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无疑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他在阐述新民主主义理论中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观点时,其学理资源可以说是来源于"论战"的积极成果(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并非忽视在此之前所作的艰苦理论探索)。这可以从当时参与"论战"的学者在延安的学术活动,以及关注他们的学术活动的史实中得到印证。

其一,新民主主义理论中以历史学角度论证中国社会性质的,主要体现在1939年12月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中,而这一章是他人撰述经由修改而成的,无疑认同了其中的基本观点。参与这一章撰述的有、李等(注:参见张静如主编《中国共产党思想史》,青岛出版社,1991年,第230页。),而则直接参与了"论战"。1931年6月,用刘梦云的笔名写成《中国经济之性质问题的研究》的长文,刊登在《读书杂志》第1卷第4、5期合刊上,以评"托派"理论家任曙的《中国经济研究》一书为主要内容。在驳论中,从帝国主义入侵后中国社会经济变化的两重性、社会经济中的商品关系与剥削关系、对外贸易所表明的中国经济性质、中国农村经济中的土地问题等方面,论证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并没有资本主义化,而是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之中。此文的基本观点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中得到相当程度的反映。

其二,何干之关于中国社会经济性质的观点,以及前面提到的两本对"论战"的总结性著作,在延安学术界及对本人都产生过积极影响。何干之1937年8月赴延安(10月初到达),任陕北公学理论教员及陕北公学下设的"中国问题"研究室主任。何干之因将准备撰写的中国民族文化史的计划函告,毛回函给予肯定(注::《致何干之》,《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36~137页。),并在函中向何干之索要他即将出版的两本新书,其中一本就是《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书中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金融财政等方面论证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经济的特点"(注:《何干之文集》第2卷,北京出版社,1994年,第169页。)。何干之关于中国社会经济问题的分析,对不久之后全面阐述新民主主义理论,应有诸多帮助。

其三,"论战"期间在"新思潮派"中起重要作用的王学文,在:"论战"中从学术理论的高度论证中国社会性质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是出于"根据党的指示"(注:王义为:《王学文传略》,晋阳学刊编辑部编:《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3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56页。)进行的。王学文1927年春由上海到延安后,相继任中央党校教员、马列学院副院长兼教务主任,继续从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与教学。、刘少奇、、陈云等都到马列学院作过报告。在该院任教的吴亮平也直接参与过"论战"。1930年他在《新思潮》第5期上发表《中国土地问题》,文中论证的结论是:"现在中国农村租佃制度下的剥削关系,是封建式的剥削关系。"并且在注文中进一步辩证地指出:"我们并不否认中国农村中也存在着资本主义的剥削。不过这种剥削的范围和封建剥削比较起来,真是微乎其微。"(注:高军编:《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上),第245页。)王学文、吴亮平等中共党内理论家对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学术研究,是延安时期理论界有关这方面的基础性研究。

其四,史学家吕振羽的研究工作,同样受到的关注。吕振羽关于"西周封建论"、中国社会形态发展规律、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中国近代社会性质问题等观点,都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吻合之处。他的《中国政治思想史》一书尤其受到的重视。该著的学术批判性主要是针对"新生命派"和"托派"的历史观,尤其是对陶希圣同名著作《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批判。曾询问过这部著作的撰写情况(注:朱振惠:《论吕振羽史学》,《历史研究》1989年第4期,第160页。),可见对吕振羽的学术活动始终是关注的。

总之,上述有关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思想论战与学理争论双重并行,以及参与论战的一些主要的进步学者纷纷奔赴延安,他们将"论战"的积极成果潜移默化地传播给共产党人,成为建构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学理源泉之一。

三、新民主主义理论对"论战"积极成果的吸收

新民主主义理论无疑是中国革命实践的理论总结,是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新民主主义理论作为一种较为完备的革命理论形态,是建立在对已有知识积累基础上的学说。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学理来源,既有域外的,如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也有本土的,如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五四"以来新文化的积极成果。通过以上论述,可以证明于新民主主义理论也吸收了"论战"的积极成果,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定位。

"论战"中被讨论得最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一词,在延安时期的学术理论界,成为一种被较为普遍采用的概念,在的文章中也多次使用。然而,就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而言,一个概念的使用并不足以支持该理论的体系结构框架,因而新民主主义理论作为一种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形态,它的建构完成是充分吸收了各种学科各方面知识的精华的。"论战"的积极成果是构成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这并不表明后者的理论内在知识因素完全移植于前者,只有在有助于构建分析中国社会经济的历史与现实基本特征的层面上,前者才有可能成为后者的学理起源。近代以采中国社会史基本性质的论定,是构成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历史基石,"论战"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学者们,为此作出了极有价值的理论贡献。

第一,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内部政治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导致对其基本性质的确定显得相当困难,表现在:帝国主义的入侵所带来的资本主义因素是否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也就是说,中国是否已资本主义化了,抑或是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30年4月,"新思潮派"的王学文从"全面地分析中国社会的生产关系"入手,论证中国的"交换经济"在"广大的自给自足经济中,只不过是较小的萌芽形态,并不能占主要的支配的地位"。农村中只有"稀有罕见"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城镇手工业中有着无控制的"劳动剥削",农村中地主对农民的地租形式的剥削,都是"封建的半封建的经济关系存在于中国的具体的表现"。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仅是"小小萌芽",在中国广大经济区域中,"只不过(是)发展初期的萌芽状态,并不能占得主要的地位"。因此中国社会经济的基本特征"实在是封建的半封建的经济"。(注:高军编:《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上),第180、187、189、191、190页。)

"新思潮派"的潘东周,在批评中国社会是所谓"商业资本主义"社会,"封建残余"已实际不存在的观点时,强调说,"商业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他并不代表一个经济制度","所以商业资本的长期发展,并不能中国社会的封建关系",而帝国主义与封建制度的勾结,则造成了"中国是半殖民地的国家"。(注:高军编:《中曙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上),第199、201、203页。)

"新思渐派"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分析,正如何干之所评价的"确有了划时代的贡献,有极大的历史价值"(注:《何干之文集》第1卷,第214页。)。后来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也同样强调了这种观点,指出:"自从一八四零年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注:《选集》第2卷,第626页。)

第二,如何正确看待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后所带来社会变化二重性,是"论战"所争论的另一个问题,新民主主义理论对此问题也有较全面的分析。

"论战"中"动力派"学者大都持中国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观点,否认中共领导的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其中在"帝国主义"问题上作文章是一个典型。严灵峰以"生产技术"作为"测验社会经济结构"的方法,用1913年至1921年中国进口工农业机器数量的增长数字,"证明中国社会之如何迅速地采取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法"。而中国虽然"受帝国主义束缚日益坚固……然而,中国社会经济资本主义化的过程,还是有蒸蒸日上之势"。(注:高军编:《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上),第348~350页。)任曙则将对外贸易当成中国经济的"中心问题",认为"近代资本主义在中国农村经济中取得支配的地位,以及在全部中国经济生活中取了决定意义……是因为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入商品的关系"(注:高军编:《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22页。)。"动力派"完全否认了帝国主义使中国社会经济殖民地化、半殖民地化的事实。

对于"动力派"的观点,专门发表《中国经济之性质问题的研究》予以驳斥,文中指出,任曙"只看见商品关系,而不看见剥削关系",是"做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辩护士的工作!"文章以许多实证数据,如海关进出口数据、国外投资数据等,论证了帝国主义将中国变成其附庸,"不但不能帮助中国资本主义的独立发展,而且阻止中国资本主义的独立发展;他不但不消灭乡村中间的封建式的剥削,而且加紧了这种剥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只能使中国的经济殖民地化,而不能使中国的经济独立发展。"指出,正确理解中国经济性质,是正确理解中国革命性质的前提。"土地革命的主要内容,是在打倒帝国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而"目前中国的革命还是民主资产阶级性的"。(注:《中国社会史的论战》第1辑,第3、14、44-45、70、72页。)

据曾参与中国社会史论战的朱伯康回忆,刘梦云(即)文章发表后,"读者反映良好,都认为这是解决中国革命理论问题的佳作"(注:朱伯康:《往事回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44页。)。况且作者后来直接参与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建构,其这一观点在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与《新民主主义论》中进一步被完善地表述。

第三,从生产关系入手剖析中国农村社会的性质,是"论战"在方法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它为新民主主义理论关于中国农村社会阶级关系的分析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

中国农村经济在20世纪30年代几乎濒于破产,因而有1933年开始的所谓"复兴农村、救济农村"的社会改良运动,但"中国近来流行的''''复兴农村改良技术''''的口号,宣传得怪好听,实际上未见有若何改进之处"(注:褚汇宗:《国际经济战争与中国》,上海黎明书局,1936年,第257页。)。农村社会经济的变革,显然不是一个生产技术的问题。对于这一点,在"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中,"中国经济派"的王宜昌、张志澄等人犯了一个基本理论错误,即认为"技术即生产力",而忽视了生产力中劳动对象--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对此,"中国农村派"的钱俊瑞、薛暮桥、孙冶方等作出了有力的辩驳。钱俊瑞在《现阶段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的任务》的文章中,开宗明义地称:"研究中国农村经济者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农村的生产关系,或是在农业生产、交换和分配过程之中人与人间的社会关系,而不是别的。"。而农村生产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土地问题。因为"(一)土地是农业生产最主要的生产手段",而据统计"占全部人口百分之九十的中农贫农和雇农,却只有百分之三十的土地";"(二)中国目下农村资金的累积与剥夺,主要以,土地所有''''这一种财产关系为根据";"(三)农村劳动力的荒废起因于农民的失地"(注:《中国农村社会性质问题论战》,第73页。)。薛暮桥也认为,尽管不能否认农业生产力中的技术因素,但更重要的是"还有社会的一面",即"人和人的社会关系"。以研究农村生产关系为重点的方法,可以避免"离开了社会生产关系,而把''''机器生产当做决定资本主义社会的直接因素''''"的错误。薛暮桥还指出,不能夸大资本主义生产技术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因为从农村生产关系上看,"在中国农村中间,一方面可以看到农民底向两极分化,另一方面又可看到整个农村经济底衰落、崩坏;在这情形之下,贫农底增加,远比资本主义经营底发展来得迅速。"(注:《中国农村社会性质问题论战》,第50、54、56页。)由此证明,虽然有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生成,但中国农村社会并没有资本主义化,而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总之,"中国农村派"主张"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上之特定的生产关系中来把握生产力"(注:《中国农村社会性质问题论战》,第90页。),才能科学地确定中国农村社会的性质。这种研究中国社会性质的方法,在新民主主义理论中同样体现着,如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书中,关于"农民阶级"的分析,以农村土地占有及使用、农村中阶级关系、农村经济剥削形式等方面入手,确定不同阶层的农民在中国农村社会中的地位,以及农民对中国革命的态度与作用等等就是例证。

以上三个方面论争所得出的关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结论,是"论战"最富积极意义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在理论学术源流上,构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学理基础。此外,在社会史方面,史学家郭沫若、吕振羽等学者关于中国社会发展形态的观点、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划分的观点,吕振羽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观点、关于允许资本主义在中国一定程度发展的观点,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构建,同样起着积极的作用。

想起了半命题作文篇8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请将答案按序号填在后面答题卡内)16.西方殖民主义的炮声惊醒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迷梦,它们用船坚炮利打开中国大门,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开始了。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7.“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少年瞿秋白用这八个字概括了中国近代历某次革命的历史功绩。这次革命最主要意义是①*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②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③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④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艰难曲折,探索中深入发展,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自强,求富 ②民主,科学 ③三民主义 ④变法维新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19.获取信息,归纳答案,是历史学科答题的一种方法。有这样一道题:依据周恩来、第一枪、建军节三个信息,可得到的正确判断是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20.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是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A.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中央革命根据地 D.陕甘宁革命根据地21.“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年风范,建立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这幅挽联,称赞的历史人物是A.叶挺 B.张学良 C.李宗仁 D.孙中山22.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不畏强暴、浴血奋战,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这场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A.国民政府北伐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重庆谈判23.小明对中国城市的历史产生了兴趣,并列出了曾作为国民政府所在地的几个城市,你能按照其先后顺序加以排列选出正确的是A.武汉——广州——南京——重庆 B.南京——武汉——广州——重庆C.广州——武汉——南京——重庆 D.重庆——武汉——广州——南京24.罗家伦在《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诗人描绘的狂喜情形是因为抗日战争的胜利①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洗刷了民族耻辱 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的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5.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几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A.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B.签署了《双十协定》C.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D.通过了《共同纲领》26.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武汉、南京)插了一刀。”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C.人民解放军发进辽沈战役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27.根据以下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这次战役是开始时间 指挥者 结果1948年9月 *、罗荣桓 解放东北全境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28.清末有一个状元,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还乡,走“实业救国”之路。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就是A.荣宗敬 B.荣德生 C.张謇 D.周学熙29.报纸是我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传媒工具之一。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很快发展为全国的大报,被誉为“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的报纸是A.《中外纪闻》 B.《国闻报》 C.《民报》 D.《申报》30.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作为一代伟人和鞠躬尽瘁的楷模,他的事迹至今还影响着我们。据新浪网调查,认可周总理的网民高达98.7%。下列事件与他有关的是①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 ②担任黄博军校的政治部主任 ③领导南昌起义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⑤参加抗日战争 ⑥重庆谈判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选择题答题卡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二、非选择题(共15分)1.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9分)材料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州船政学堂、上海制造总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上感觉不足。”材料二:“物竞、天择二义,发于英人达尔文。达著《物种由来》一书……盖自有哥白尼而后天学明,亦自有达尔文而后生理确也。斯宾塞尔者,与达同时,亦本天演著《天人会通论》,举天、地、人、形气、心性……其说尤为精辟宏富。”材料三:“驱除鞑奴,恢复中华”即以革命的手段*满洲贵族统治,变半殖民地的中国为民族独立的中国。“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回答:(1)举出材料一中第一至第三期中国近代化历程中向西方学习过程相联系的历史事件。(3分)(2)材料二表叙了怎样的思想?该思想在当时又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2分)(3)材料三体现的是“三民主义”中的哪个部分内容?“三民主义”是由谁提出来的?(2分)(4)依据材料一、二、三和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追随世界潮流”,走向近代化的特征。(2分)2.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仅用28年时间就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令人瞩目伟大成就。农村面貌得到改变,工业化程度迅速提高,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六位,综合国力显著增强。阅读下列材料。(6分)材料一:材料二:五四爱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革命的大旗,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战胜无数艰难险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中国革命从此从胜利走向胜利。——摘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回答:(1)材料一中的图片再现了1919年以来中国革命的四项重大事件,请为这组图片归纳一个主题。(1分)(2)通过历史课本学习,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请你举出国民政府正面战场上重大胜利和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两个事例。(2分)(3)依据材料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词包含的深刻道理。请结合所学的史实谈谈你对歌词含义的理解。(3分)一、选择题16.A 17.B 18.D 19.B 20.B 21.B 22.C 23.C 24.B 25.B26.D 27.A 28.C 29.D 30.D二、非选择题1.①经济上:洋务运动;政治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思想文化上:新文化运动。(3分)②启蒙思想(维新变法思想),促进戊戌(维新)变法运动发展。(2分)③民族主义、孙中山。(2分)④特征:探索中不断深入发展,由经济上学习西方生产技术,到政治上探索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上: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自然科学,宣传马克思主义。(2分)2.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1分)②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2分)③回顾中国近代历史,由于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屡战屡败,被迫签订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仅用28年时间就赢得民族独立解放,建立新中国。(言之有理即可3分)

上一篇:哥哥的大巧克力棒范文 下一篇:愚人节的笑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