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过独木桥范文

时间:2023-10-10 05:20:52

骑马过独木桥

骑马过独木桥篇1

    目的:

    1.发展幼儿的平衡、跳跃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准备:

    小椅子若干把(同幼儿人数);录音机和音带;一块较宽敞、柔软的场地。

    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每人拿一把小椅子进入场地,四散站立。

    2.幼儿站在椅子上,在音乐伴奏下,师幼一起做热身操。

    3.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各种椅子游戏。

    今天我们一起骑马去郊游吧!这椅子就是我们的马,我们上马!

    ①骑马。引导幼儿将椅背朝前跨坐在椅子上,手持椅背向前上方跳起,模仿骑马动作在场地内来回行进2~ 3次(如图一)。

    ②马术。鼓励幼儿模仿马术做各种动作,如站在椅子上跳下、站在椅子上分腿越过椅背跳下、单脚站在椅 子上等等,鼓励幼儿合作游戏(如图二)。

    ③爬山。引导幼儿两人一组将椅子纵向并排放置成“小山”,进行“爬山”练习,即踏上椅面跨过椅背 踏上另一椅面跳下。然后将所有的椅子排列起来,引导幼儿一一跨过所有的“小山”(如图三)。

    ④走独木桥。引导幼儿自由组合将椅子横向并排当作独木桥,进行“走独木桥”的练习。练习一段时间后 ,引导幼儿将所有椅子并排放置在一起,练习走“长独木桥”1~2次(如图四)。

    ⑤走脚印。引导幼儿将椅背着地,把椅背与椅面之间的空间当成马蹄印,沿“马蹄印”行进1~2次(如图 五)。

    ⑥走超级独木桥。引导幼儿将放倒的椅面边缘当作超级独木桥,并在上面行进。如果幼儿行走有困难,可 以引导幼儿自由选择一个合作伙伴互相搀扶行进(如图六)。

    4.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

    ①我们玩得真开心!时候不早了,我们慢慢骑马回家吧!(幼儿做放松活动。)

    ②下面我们把马牵回马厩吧!(幼儿每人拿上小椅子回活动室。)

    评析:

    这一活动所用的器械是幼儿园均具备的小椅子,教师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能力创编了以“骑马 郊游”为主题情节的各种椅子游戏,较好地发展了幼儿的体能,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

    在活动中,教师把大部分的时间让给幼儿活动,如给每个幼儿一张椅子,以减少等待,减少不必要的整队 ,从而使活动具有一定的运动密度和强度。当幼儿利用小椅子进行走、跨、跳等练习时,教师能将全面观察和 重点观察相结合,分类指导,及时调整活动计划,以满足幼儿的需要,从而改变了以往只重教材、忽视幼儿或 只重结果、忽视过程的教学方法。

骑马过独木桥篇2

盛夏的晚些时候我骑山地车到郊外的田间散心。那时,太阳收敛了很多,没有中午时那么奔放。横竖向的穿过几条马路,经过几户人家,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便展现在眼前。脚下,铺着绿草的回肠小路不知通向何方。只远远地望见高速上飞驰的汽车,但他们的喧嚣似乎永远传不过来,永远吵不醒这块沉睡的土地。沿岸的小河静静地流向它想去得的地方。农田里绿油油的一片,不禁让我想起世界杯的赛场。沿小河一直南下,待遇到一个十字路口,那小路的意境就更加浓郁了。远远望去,岸边丛生的芦苇似一道翡翠屏风,一枝一叶都诠释着小河的柔请与纯净。极目望去,在十字的东边有一座小桥,桥旁有一座古老的木屋,在夕阳的映衬下使人倍感温馨。那橘色的金光像是太阳不小心落下的金子。我心步向小桥骑去。越靠近小桥,小路的坡度就越陡。那小屋引起我无限的遐想,真希望我是木屋的主人,在这一片清幽中寻找着余生的幸福与快乐。

小桥由西向东架起,木屋在小河的西面。骑过小屋,登上桥头,已累得够呛,却惊喜的发现,下坡是一个极速飞车的轨道。我放松着身体,把扶车头,一气冲下,好似骑着一匹脱缰的野马,担心摔下来却不想下来,徒留下刺激与回味。

过了桥,有一片很大的田地。田间的青蛙、小蛇、蝌蚪——这些自然的精灵才能使这孤独的大地不再寂寞。随着时光之轮地转动,太阳也越来越靠近地平线,它似乎想在一天的最后时刻将它的光热全都释放。

再向东,城市的风貌就依稀可辨。那远处的钟塔让我想起了南屏晚钟,在夕阳下,在晚风中,个人一种庄严与肃穆之感,让我有些喘不过气来。施工的场景已使我听见机械的轰隆,我不想被打扰……

再骑回那座小桥,俯视着宁静的小河。河面已亮出一颗璀璨的明星,我抬头仰望,天空正由淡紫转为深蓝。一轮明月悄悄爬上枝头,含羞的将光芒洒向大地,大地披上了一件银灰色的晚纱。芦苇沙沙作响,河面泛起波纹。我在欲睡又清醒之际仿佛看见天空正在飘雪,与月光的银灰融为一体,又仿佛在河的另一边有一位伤感的少女在月光下拉响了一曲哀愁,那断肠的雪色音符使人倍感凄凉。晚风在吹吹散了她如雪的长发。月朗星稀之下,感觉自己的一缕鬓发在悄悄变白。

那一轮浩月下流传了多少千古佳话,人生多苦离难又有谁来分担。睡吧,让我沉睡,与大地一起陷入孤独的长眠。面对那轮明月,难道我们只能叹一句“但愿人长久”?我俯视小河,河中映出了往日的伙伴。他们向我挥手,仿佛要我们一起远走。

我明白了,从来都不是我一个人在行走,朋友也一直在支持着我。尽管暂时分离,依然彼此牵挂,更为将来团聚时的一起喝彩。

我睡了,与大地交谈。大地不孤独,我亦是如此。

骑马过独木桥篇3

绘画作品中的北方民族马文化岩画

北方民族的马文化源远流长,著名的北方岩画中绘有大量有关马题材的作品,从先秦至明清均有大量围猎、骑马、驭马、驯马等题材的作品(图三、图四、图五),图四所示狩猎场景中刻画有骑马放牧和狩猎的骑手,有山羊、盘角羊、鹿等动物。壁画

汉代的和林格尔汉墓中已经发现绘有表现牧马场景的壁画(图六),辽代绘于奈曼旗青龙山陈国公主墓墓道西壁的鞍马图(图七)已经非常写实,图中一侍从牵马站在廊庑下,面朝墓外方向作行走状。黑色牝马鞍上满绘祥云图案。侍从身穿淡蓝色圆领袍,右手牵马缰,左手执鞭。

绘于敖汉旗宝国吐乡皮匠沟1号墓墓室西南壁的马球图(图八),图中共绘有五位骑马人,均手持月杖,头戴胡帽,身着窄袖圆领长袍,束腰,足登长靴,骑着奔驰腾跃的快马激烈打着马球。纸本绘画

契丹画家耶律倍所绘骑射图(图九),是契丹马文化的真实反映。耶律倍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长子,自幼聪颖好学,深得耶律阿保机的喜爱和器重,916年被立为皇太子,926年被封为东丹国王,称“人皇王”。 《元人秋猎图》(图十)集中体现了蒙元时代繁荣的马文化,其中绘制了多姿多彩的马及骑马之人的形态、姿势,惟妙惟肖,艺术价值极高。

此外,还有《蒙古射猎图》(图十一)、(《元世祖出猎图》(图十二)等均形象逼真的再现了元代蒙古马文化。与北方民族马文化有关的精品文物

内蒙古地区出土较早的有关马形象的文物是马形金饰牌,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地区,为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的作品。据学者推测,夏家店上层文化可能与文献记载的“东胡”“山戎”或更早以前的北方民族有关。

金质文物

图十三是春秋时期的一件马形金饰牌,通长4.6厘米,宽4.5厘米,厚0.1厘米,重28.9克。马形金饰牌中的马呈伏卧形,回首竖耳,圆目成孔。饰牌正面凸起,背凹,有两个桥形穿钮,可系挂佩戴。

2010年9月8日,内蒙古文物工作者在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工业园区白家湾村发现了一批珍贵的窖藏金器,其中有一件虎咬马饰牌(图十四),虎头反向,嘴咬马背。这些金饰品级别很高,时代在公元前二世纪左右,具有浓郁的北方民族特色,推测可能为匈奴贵族所用之重器。从饰品中均雕刻有马的形象看,在匈奴人的生产生活中马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鲜卑源于东胡,同样以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在其南下的过程中,不断与周边游牧部族融合、交流,创造了灿烂的鲜卑文化,其中马文化占有较大的份量,他们号称“兵利马疾,过于匈奴”(《后汉书・鲜卑传》)。图十五至图十八就是鲜卑人所遗留与马关系密切的文物,图十五瑞兽纹金饰牌长8.1厘米,宽5.4厘米,此件金饰牌为佩戴之物,根据《魏书》记载,鲜卑始祖率领部族南迁,“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引导,历年乃出,始居匈奴故地”,此件应为文献中所提之“神兽”。图十六卧马形带链金挂饰长8厘米,宽5厘米,纯金铸造,造型中马呈四肢屈曲的卧姿,马首垂至地面,头顶及臀部各突出一小环,上连金链,应为佩饰之物。图十七为双马纹金饰牌。图十八鎏金神兽纹铜带饰长10.4厘米,宽6.5厘米,带饰上浮雕一展着双翼的飞马,鼻端有角。飞马是文献记载中引领拓跋鲜卑南迁的神兽,“飞马纹”带饰在鲜卑族活动过的地区多有出土。

步摇(图十九)是簪钗上饰以金玉的垂挂装饰,可插于妇女发髻的前后左右。这件金步摇冠饰为北朝时期鲜卑贵族妇女所特有的头上装饰。其底部形制为马头形,马头上长有鹿角,上部呈树状分叉枝干,每个枝梢上挂有活动的叶片,当佩戴者走动时,叶片随之颤动,发出悦耳的声音,以显示富贵。鹿角形象反映了鲜卑民族对其远祖所居之地――森林的怀念,而马头形象则是鲜卑人骑马、用马的文化象征。

辽是契丹民族在北方草原地区建立的一个强大的政权,契丹人将本民族游牧文化与中原汉文化有机融合,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契丹文化,其“骑射文化”始终是契丹文化的核心内容。契丹人有一个习俗,就是契丹贵族死后往往杀马殉葬。但马在契丹人的生产生活中实在占有重要地位,如果大量用来殉葬,势必会影响正常的军事行动和经济问题。为了保护战马,辽圣宗曾下诏禁止。其后契丹贵族逐渐以马具代替杀马习俗。

内蒙古赤峰市大营子驸马墓出土的铜鎏金行龙戏珠纹马笼头、前披挂饰、盘胸、后革及鞍饰等共5组164件,堪称辽代马饰件中的精品,图二十便是其中的鎏金铜马后饰。同时,大营子墓还出土有银鎏金鹿衔草纹马饰件,铜、铁、银、玛瑙马饰数百件,均反映辽代马具制作的空前发达。

蒙元时期马文化蔚为大观,考古出土的与马有关的文物有马鞍、马饰件等等。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恩格尔元代墓葬中出土了一批金饰件。图二十一、图二十二为三套马具饰件,主图案运用捶揲工艺,饰莲花纹,边缘饰连珠纹,是元代蒙古族马具金饰品中的精品。图二十二金马鞍前鞍鞒通高20.8厘米,前鞍翅2件,长32.7厘米,宽10.6厘米,前鞍鞒主体图案为八曲海棠形框内浮雕卧鹿纹,框内外以牡丹花卉纹装饰。前鞍翅主体图案为缠枝牡丹纹,边饰莲瓣及草叶纹,造型非常精美,体现了蒙元时代高超的造型和雕刻艺术,同时也表明蒙元时期是北方民族马文化的高峰期。只有北方游牧民族才能够对马鞍如此钟情,因为那是马背上最重要的器具,也是最精美的装饰品。图二十三元代龙凤纹金马鞍饰,前桥饰长12.5厘米,宽5.2厘米,后桥饰长9.2~14厘米,宽2.7~7.7厘米,整体由薄金片錾刻而成,由前后鞍桥、前后鞍翅组成,鞍桥图案为镂空錾龙纹,双龙之间有莲花图案。

马具随着骑兵的发展而出现并不断完善,当人与驯马相处时,便会试着去骑马。起初没有马鞍,骑的是光背马,这种骑法称为“驴座”。经历一个时期以后开始在马背上加鞯,后又设鞍。在中国,带有鞍桥的马鞍始见于西汉末年,公元三世纪末至五世纪初已广泛流行。

其他材质文物

图二十四的马面饰当卢长21厘米,马衔长8.8厘米,节约长3.1厘米,马镳其一长39厘米,其二长31.2厘米,铜泡直径4.2厘米。此为完整的东胡民族青铜马面饰,由人面形当卢、马衔、马镳及节约等组成。古人驯马,最先采用的马具是络头,络头最初不包括衔、镳。这套马面饰的出土,说明他们已经能够由马的头部控制和驾驭马匹,并表明此时北方地区的马面饰已经完备并具有装饰性。

马络头即马笼头(图二十五),由项带、额带、颊带、咽带、鼻带组成,长50厘米,宽30厘米,各条带均由薄银片制作。带上缀圆雕马形、狻猊形玉饰。络头的组装方法是:先将每条小带部件做好,然后按部位连接起来,最后钉缀玉饰件。

牵马陶俑(图二十六)高19.5厘米,马长30厘米。陶马俯首直立,背上披甲备鞍,鞍上系有马镫,脖上挂铃,陶俑头戴风帽,身穿窄袖长衣,腰束带,足穿靴,作持缰慢行状。北方民族的牛羊均圈养于居地旁边,入圈后的畜群不宜惊动,所以在接近居地时,无论骑马还是驾车都忌讳快行。奔驰过后的马需要拴系,草原上树木稀少,贵族家庭都有牵马人为系马之桩,既方便出行,又显示自己的高贵。此陶马装饰华丽,应是贵族家庭使用的坐骑,造型雄健朴拙,为北魏时少见的彩绘陶塑精品。

在漫长的岁月里,北方民族逐水草而居,四处游猎,他们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里都是在马背上度过的。为适应马背生活,他们制作了马上器物。

马镫壶最初由北方民族使用的皮囊壶演变而来。契丹民族为适应游猎生活,便于马上携带,创造了次器物。材质有皮革制、木制、陶制、瓷制(图二十七、图二十八)、银制等,尤以瓷制常见。随着瓷器的发展,马镫壶的生产及形式出现多样化,除用于马上携带物品以外,居家也开始使用。

清代内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蒙古诸部在各自分地内生活,依然实行着游牧生产方式。清代长城内外实现一统,内蒙古地区保持了长久的和平稳定的局面,蒙古诸部的社会生产得到较大的发展,马文化持续繁荣。自清代以降至近现代,内蒙古地区遗留了丰富的有关马文化的文物资料,进一步展现了繁荣的马文化,体现了马在满、蒙等民族社会生产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图二尾式“达”记镶银马鞍的材质为银、木、皮制成,通高76厘米,长51厘米,宽35厘米。马鞍为大尾式,鞍鞒及鞍翅包皮镶银,前鞍鞒正面镶錾金“达”字银饰。笼头两侧为黄丝带缰绳,系清廷赏赐的紫缰。此为阿拉善和硕特亲王达理札雅遗物。图三十这件大尾式鎏金镶珐琅马鞍的材质为木、银制成,皮马鞍规格为:高80厘米,长43厘米,宽32厘米。这件马鞍的胎体为木胎,鞍鞒及鞍翅均包蓝地牡丹花珐琅银饰,前鞍鞒正面镶鎏金寿字,后鞍鞒上有吉祥纹饰。鞍鞠为团寿纹栽绒。后鞍鞒为较宽而平缓的大尾式,适用于长途跋涉。马笼头皮质,上镶长方形网纹鎏金饰,缰绳部分为黄丝带,为清廷赏赐的“紫缰”。

近现代民俗器物中的马具

图三十一马汗刮子材质为檀木,雕花,其规格为:长33.4厘米,宽4.5厘米。刮子基本形制为条形刮板,其前端及柄部均雕刻有卷云纹,纹饰优美大方,浑然一体。此系给马刮汗梳理鬃毛之工具,看起来既简单实用又不失艺术水准,表现了蒙古民族独具草原游牧特色的审美观。

马印往往为几何图形、自然景物、动植物、生产生活用品及一些简易的民族文字等印纹(图三十二、图三十三),把马印烙在马的臀部,可起到识别马的作用,一旦走失,可通过马印来识别马的主人。

图三十四的马鞭为清代时期蒙古牧民所使用的器具,其材质包括木、皮、银等,手柄为檀木制成的圆棒,柄头两端镶嵌银箍,鞭子为皮质,前端有九股皮条合编的长34厘米的皮鞭。既为驭马工具,亦可反握皮鞭用柄部击打小猎物,此皮鞭整体长62.5厘米。图三十五的马鞭属于近现代民俗文物,柄为木材质,柄头有铜箍,鞭子为皮质,为蒙古牧民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典型马鞭之一种。

骟马是调理马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程序,游牧民往往根据马群中的骒马数量,除留少量优良品种的种马以外,其余公马均要实行。图三十六为一整套骟马器械,其材质为,外套为皮质,器械均为铁质,外套长39厘米,宽6.3厘米,螺纹柄铁钩长10厘米,矛形放血器长10.3厘米,长柄剑形放血器长19.2厘米,长柄叶形切割器长18.8厘米。

战马需要良好的装备,而骑马的士兵同样如此。以下为蒙古、满洲骑兵所穿铠甲,均是与战马相配套的军备设施。图三十七这件骑士锁子甲材质为铁质,甲衣规格为:长70厘米,宽113厘米。

当代传承的祭马、驭马文化

蒙古人中长期流传着把自己心爱的马献给神祗的习俗,“温都根查干”意为溜圆白骏,被视为成吉思汗陵的神马(图三十八)。民间传说成吉思汗五十岁那年,突然身体不适,生了两个多月的病才康复,为了庆祝身体康复,成吉思汗下令下属用九十九匹白马的鲜奶进行祭祀,同时也对溜圆白骏温都根查干进行专门祭祀。

套马杆对于大家来说都不陌,七,有流行歌曲《套马杆》,有白酒“套马杆”。套马杆就是游牧民用来从马群中抓骑乘的马匹时所用的套马工具,由主杆和套索两部分组成。但有了套马杆并不代表能够套住你想要的骏马,还需要骑手具备娴熟技巧,这是一项需要长期训练的技术,展示了游牧人的智慧和勇敢,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爱马、与马心灵相通的感觉。

马文化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成长、发展和变迁史。无论是马产业发展还是文化事业建设,都秉持着我们追溯历史、传承文化并继往开来的精神。内蒙古地区作为北方草原文化的集成区,拥有儿干年草原文化发展的传统历史,我们要留住北方民族记忆的背影并在此基础上把传承至今的马文化发扬光大,这是今天内蒙古人的使命,更是马文化的精髓之所在!

骑马过独木桥篇4

牛死日也落:祸不单行

牛蹄子两瓣:合不拢

牛蹄子上供:就显你角(脚)大

牛王爷不管驴的事:各管各的

牛向上爬蚂蚁:不显眼

牛眼看人:高瞧了你

农村的老黄牛:苦了一辈子

骑老牛追快马:望尘莫及(比喻别人进步发展快,自己赶不上)

骑牛找牛:老糊涂

骑牛追马:望尘莫及

牵牛过独木桥:难过

牵牛花儿当喇叭吹:闹着玩

牵牛花讨好:顺杆爬

青草喂牛:有嫩的咬了

劝牛不吃草:白费口舌

三个饯买个牛肚子:尽吵(草)

杀鸡用牛刀:小题大作(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处理。含有不值得的意思)

晒于的牛粪:文制制(制制)

生成的牛角:直不了

生成的牛角:拉不直

水牛背树时:轻而易举

水牛吃了萤火虫:肚里明白

骑马过独木桥篇5

像吐谷浑青海的龙种马,渤海的名马,日常驰数百里,千里飙举电至的匈奴马,上下崖壁如飞的女真马,来如激矢,去如绝弦,倏来忽往,云屯雾散的突厥马……逐水草而迁徙,征强盛而发展,马与马术可称得上是北方草原地区游牧民族最重要的文化特色。

苏颂在《使辽诗注》中曾这样展示过契丹马与马术的情形:马群,“动以千数,每群牧者才三二人而已。纵其逐水草,不复羁绊,有役则旋驱策而用,终日驰骤而力不困乏。彼谚云‘一分喂,十分骑”’。苏颂还说契丹马的形体,皆不中“相法”,蹄毛俱不剪剃,这是为了使马遂性,以滋生益繁。

满族对马的驯养,在《黑龙江述略》中有明确的记载:

罕有菽粟之喂,每以驰骋为事,俯事转膝,惟意所适。暂有卸鞍之暇,则脱*[弟+勺]而放之。栏内不蔽风雪寒暑,放牧于野。

据《宁古塔纪略》:在满族集中的宁古塔地区,八旗在每年的端午节之后,派什库一人率几名兵丁,将马尽放于百里之外有水草处,一直到七月马吃肥了才回来。《满族源流考》曾不无自豪地认为满族一开始没有多少兵,但野战则克,攻城则取,主要是由于马术与射术精湛的缘故。

尤其是蒙古族,当我们翻开13世纪的世界史册,就会惊讶地发现,这一世纪可称之为蒙古的世纪,因为整个世界的文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几乎都被来自中国北方草原卷起的“蒙古旋风”所征服。简言之,马成为蒙族夺取世界的有力工具,他们的成功则又全赖于独特的马术——

初生马驹,即诱之登山,以选拔良驹。

待长大,即骟之。故蒙古马阔壮而有力,柔顺而无性,能耐风寒,耐苦不叫。

马初生一二年,即进行长达三年的调教后再骑。

其训练方法是,以膝撑柱,令其左右;以身俯仰,令其前后;耳目震骇,使之不惊;策之险阻,使之不惧。因此,马左旋右折,能与骑者意向一致。

平日,则恣其水草,不令骑动。待秋高后喂以少量水草,月余,膘落而实,骑数百里,自然无汗,故可耐远出战。

假如使马腰细,可教它走出汗,再驱入冷水内,以便驰骋。

在马的行走中,须掌握速度,缓急相继,以定其气。即使危急之中,也要用这个方法。

要马吃得好,要入夜放牧。在行进中则不能让马吃水草,因这不能成膘而只能生病。一旦驰骤,一定不能让马吃饱,只有待气息调平,四蹄冰冷,才可以纵马恣食。

如狩猎、串包、练跑,等等,蒙古马的调教均是让其奔驰在广阔草原上,这就养练了蒙古马高速、敏捷、耐力强等特点。个头矮小的蒙古马因而形成了体质粗壮结实,身长,腿短,关节、肌腱发达等特征。良马的标准是:马喂肥时能疾驰,肥瘦适中或瘦时也能疾驰。

为了使全族男女老小都能够驾驭这样的良马,首领还作出“垂训”:军队的将官们应当很好地教会儿子们骑马。于是我们看到蒙人自幼进行马术训练的景象——

绳束以板,络之马上,随母出入。三岁便从众驰骋,四五岁便挟四弓矣。

待长大后,已经能驰马疾如迅雷,用两膝紧夹鞍桥,挽辔控马,像引千钧,即蹶不坠。更能手不持鞭,跋立不坐,左旋右折,身手运转,轻灵若飞翼,长骑不疲。

即使少女,一般妇女,训练得差不多也能和男子一样敏捷地乘马疾奔。

由于马术独特,所以骑蒙古马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如《岷峨山人译语》所称:“如云合电发,飙腾波流,驰突所至,日月为之夺明,丘陵为之摇震。”

元代以后的汉族政权,也把这种马术保留下来。彭时《彭文宪公笔记》就记录明代皇帝经常在“御苑”范围内主持马术表演:

其制一人骑马执旗于前,二人驰马继出,呈艺于马上,或上或下,或左或右,腾踯矫捷,人马相得。如此者数百骑,后乃为胡服臂鹰走犬围猎状终场,岂金元遗俗欤?

这清楚地表明,北方民族马术对汉族影响之大之深。入主中原的满族,更念念不忘保持北方民族的马术。《钦定大清会典》就记录了清官“御前部队”设立了专门习马上技艺的“解马营”,而且还“设承应技艺马四十匹”,其目的无非是使北方民族的马术继承传布下去。

在清朝初期,每逢上元灯节,都要在北京的西厂,举行由八旗部队表演的“骗马诸戏”:

或一足立鞍镫而驰者;或两足立马背而驰者;或扳马鞍步行而并马驰者;或两人对面驰来,各在马上腾身互换者,或甲腾出,乙在马上戴甲于首而驰者,曲尽马上之奇。

笑然《圆明园遗闻》还可佐证——

清代皇帝在每年的六月,在圆明园北垣外的安河御马厩驼厂处,与近臣一道检阅“试马”,俗呼为“跑御马”。判定骑士胜负不以速度,而是以“跃换”定高下,即每一人乘一马,牵一马,二马驰至中道,以鞭击所牵之马,马惊驰复乘而追之,追将及马尾,纵身一跃,自己坐于牵马上,奔驰如故,如此者受上赏。若二马相并时而横跃者,为中赏。不及或坠下,得下赏。

清末画家何元俊还就此情此景,作了一幅这样的图画,刊登于《点石斋画报》上,以纪录这清代马术中的盛典,其意在宣扬清代重马术的传统。而早在乾隆时代,御用的西方画家朗世宁,就曾完成过一幅描绘乾隆率领文武官员和杜尔伯特部上层人物,在避暑山庄观看马技表演的《马术图》:

一个个英武健壮的骑士,从丛集的马术骑士队伍中纵马驰出,并在坐骑上表演各式颇具难度的惊险动作:一骑士在飞奔的白马上,一手拿弓,一手握住飞箭。一骑士在飞奔的白马上,手把鞍挢前的铁圈倒立。一骑士在飞奔的白马上,托举起一名两手挥舞小龙旗的骑士。一骑士在飞奔的白马上,直挺挺站立着吹着笛子,神态悠闲……在这些马术骑士的出发处,还有为数不少的骑士,按照顺序,牵引骏马,准备上蹬,跃跃欲试……

乾隆之所以选择了马术表演给杜尔伯特首领看,就是想通过马术唤起他们的亲切感,因为在北方民族看来,马术最能体现北方民族的精神。所以,在清代以前,辽国的画家陈及之以唐太宗与突厥可汗和解为题,画了一幅《便桥会盟图》,主要的目的是浓墨重彩地刻画北方民族高超的马术:

茫茫原野上,18位突厥装束骑士,穿着短裙长裙,英姿勃勃,策骑疾进,整个队形正由一字长蛇阵变成圆阵形,每位骑士都在飞速前行的马背上表演着各种姿势的马技。

在画幅中间,一男一女,相对立于马背,在他们之间,滚跳着四个马球,动态逼真。乐师们也站立在奔腾的马背上演奏,吹笛者风度翩翩,拍板者与鼓师对面呼应,乐器伴和,姿势飘逸。前面是两位手执彩巾,舞态绰约的女骑手,站在马背上如履平地,优美动人。接近圆阵旗帜之地,一人在马鞍上起顶倒立,悬空的两足上横着一根木棍,其上还有一人据木起顶……

《便桥会盟图》所表现的突厥马术,显示着北方民族马术所具备的百戏技艺的一面,就像罗马历史学家马西米那斯说匈奴人马术之精,甚至可以蜷曲在狭小的马颈上睡觉一样。元代虞集就对人睡于马上的马术极为推崇,作过一首《金马图》诗(收在《虞学士集》中),歌咏这种高超的马术。而且,北方民族马术所蕴含的这种百戏技艺的一面,在兵戈止息的和平盛世,往往被发扬光大起来。

如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中的那种“人马并而驰,忽跃而上,立焉,倒单焉,鬣悬,跃而左右焉,掷鞭忽下,拾而登焉,镫而腹藏焉,鞦而尾赘焉,观者岌岌,愁将落而践也”的“走马卖解”,在明代已是很普遍了。

大文豪徐渭观看这种“走马卖解”后,认为它源自北方民族,“故缀四律,首章用北语”。其实,这种“超腾隐现不离鞍”的马术表演者是一位南方人,但于此却反映出了北方民族马术影响之深。

如果将视线再转向元代,那更是另一番动人的风光了:

胡女牵来狞叱拨,轻身飞上电一抹。

半兜玉镫裹湘裙,不许春泥污罗袜。

这是杨维桢的《走马》诗。还有张宪的《二月八日游皇城西华门外观嘉拏弟走马歌》:

生猿俊健双臂长,左脚蹋镫右蹴缰。

铜铙四扇绕十指,玉声珠碎金琅珰。

黄蛇下饮电掣地,锦鹰打兔起复坠。

神云实兀鞍面空,银瓮驼囊两边缒。

西宫彩楼高插天,凤凰缭绕排神仙。

玉皇拍栏误一笑,不觉四蹄如迸烟。

神驹长鸣背凝血,郎君转面醉眼缬。

只撷取其中主要部分,就可知道元大都“走马”水平之高了。张宪还不仅是一名观赏者,他也是北方民族马术的身体力行者。

宛平火主簿堂,来大都双桥里访问张宪,指其所乘骝马问张宪能骑否,正值翰林承旨汪阔台从骑三十余人,自西往东,已过,张宪便执策就马,足刚及镫,马便奋迅驰突入翰林队里了。群马辟易在烟尘中,只听得翰林们高喊:好马!张宪南驰至双桥,越堑而过,俯首就缰,缰刚及手,已驰过枢密院街。火主簿惊讶张宪久久不归,便骑他马来追……

张宪是一汉族儒生,还如此精熟元人的“走马”之术,足见在当时的大都北方民族马术比赛已成风气。而在北方民族地区,这种马术的举行更是十分频繁。《1619年张诚神甫第三次去鞑靼地区旅行》中,就描述过这种马术的精彩表演:

不扶缰绳向后仰骑,他们的整个身体和四肢,时而向右,时而向左,但从不落地,除了抓鬃毛之外也不抓马。一个骑手在前面引导,他们在马鞍上滚了几次,两脚向上倒立,而马一直在奔跑。此后,他们倒着骑在马脖子上,表演了其他非凡的技巧……

当然,百戏伎艺并不意味着北方民族马术的全部,北方民族马术还包括其他方面,如“诈马戏”等等。所谓“诈马戏”,也可称为“套驹”。史学大师赵翼曾四次侍从乾隆观看过这样的马术:

驱生驹之未羁靮者千百群,令善骑者持长竿,竿头有绳作圈络,突入驹队中,驹方惊,而持竿者已绳系驹首,舍己马跨驹背以络络之,驹弗肯受,辄跳跃作人立,而骣骑者夹以两足终不下,须臾已络首而驹即贴伏矣。

赵翼还特意为此赋《套驹》诗:

竿头有绳作圈套,可以络马使就牵。

别乘一马入其队,儿驹见之欲惊溃。

一竿早系驹首来,舍所乘马跨其背。

可怜此驹那肯挚,愕跳而起如人立。

如人直立人转横,人骣而骑势其急。

两足夹无殳上钩,一身簸若箕前粒。

握鬃伏鬣何晏然,衔勒早向驹口穿。

才穿便觉气降伏,弭贴随人为转旋。

这诗句,使这精绝的北方民族马术凸现读者眼前。然而,统治者的意图绝非单纯欣赏马术,而是将其政治意图寄寓其中,赵翼在《檐曝杂记》中为这种蒙古马术诠释道:

以供睿赏者也。岁岁如此,不恃上下情相浃,且驯而习之于驱策之中,意至深远也。

骑马过独木桥篇6

于是,他走上了他的阳光道,她走上了她的独木桥。

时间飞逝了两个星期,在她看来,却是度日如年,整天郁郁寡欢。

而正在此时,神却梦一般地又把他们的命运绑在一起。

那个男孩的妈妈为了锻炼孩子的骑术,叫男孩在休息日去牧场骑马。那个女孩毕业后就一直在牧场喂马。

休息日终于到了,男孩被送到牧场,眼前一片枯黄,树上的最后一片树叶也随风起舞。

男孩进入牧场,两边都是马圈,独见一个小女孩在那儿喂马,羊角辫,长头发,补了又补的棉衣,“那背影。”眼前忽然模糊了,泪珠悄然滑下。

骑马过独木桥篇7

四百亩的湖面上栖息天鹅、野鸭、鸳鸯,还有些我教不出名字却异常可爱的水上生物,它们自由自在地在湖面上栖息玩耍,偶有一对天鹅父母带着他们的宝宝从我们面前游过,极其洒脱,头儿高高仰起。船夫不时地用我不太懂的普通话热情地介绍它们,木筏漂流了会,船夫撑好竹竿,拉出一个鱼网,给我们看他们捕的鱼,同事们的欢呼声让没有见着鱼的我想象到那鱼儿在网中欢腾跳跃的模样。在湖心还有一座猴岛,大约十几只猴子,有的在沐浴阳光,有的在树上跳跃,有的在小桥上来回追逐,更有一只特立独行的小候独自躲在桥底下,大概是受了委屈吧。当我们把木糖醇扔给它们时,它们开始尖叫,我想他们可能也没有看见食物,只是看到一条弧线在空中划过,有了一个乐的方向了,因为它们是衣食无忧的。

湖边矗立着许多农家式的小别墅,它们的屋顶呈三角形,整幢房子是墙面都是用木头拼接。透过它的落地窗可见里面的摆设,只见一束黄色的野花插在花瓶中,透露着春的消息,想象着坐在躺椅上看着湖面,尽情地去享受那份惬意,任它外面是风是雨。人生有着太多的希望,当不能实现时,遐想一下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曾经很多次在动物园中看见孔雀,却一直未曾看见孔雀开屏,可是今日却是让我大饱眼福,刚走进孔雀园便见两只孔雀已经在相互比美,当我们走进他时,它们却有又害羞地合上了尾巴,沿着小路往前走,左边是田地,几只老黄牛在那晒太阳,身上满是泥巴;一只胡子快要拖到地的老山羊慵懒地靠着树,低着头不知在寻找什么,我想它一定就是传说中那只识破救掉在陷阱里的狼的诡计的羊,而旁边的那只白白嫩嫩的小羊一定就是在河边喝水被吃掉羊。路的右边是鸟园,最多的是孔雀,我们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逗它们,哦,居然开屏了,如模特走台步般先是抖抖尾巴,然后迅速地打开尾巴,呈现一幅美丽的图画给我们,再慢慢转动自己的身体大概四十五度,停顿一下,再抖抖自己那美丽的羽毛,然后继续旋转,我甚是钦佩它这份缜密的心思,当我们为它欢呼时它们更是尽情地展现自己。

再往前走是世界名犬园,他们用此起彼伏的叫声欢迎着我们,对他们的印象不是很深,惟独他们的叫声。却有一只小狗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一点点,全身是咖啡色与白色相间。只有其紧闭双嘴,只用一双探究的眼睛望着我们,它的那一双大耳朵更是逗人喜爱,为它更添了几分憨态。

这些是是能看的,而不能与其零距离接触的,倒是这的马满足我一个小小的愿望,虽与我的想象还有些距离,一直渴望能骑在马上驰骋在大草原上,听风儿在边呼唤,那种奔放让人渴望的,从未独自手拉缰绳,马场中的马已失去了它的个性,所以你可以足够地放心自己去骑那匹马,马场有两匹马,其中一匹已是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使人难以将矫健一词与它相连。另一匹马似乎还没有被驯化地服帖。当我骑上的时候,远离驯马师,那时便是它的一番天地,沙场很小,它带着我躲在一个小角落。当驯马师试图靠近它时,它便奔跑起来。我也不想去控制它,我充分信任它,它躲避着驯马师,大概是他们平时马儿们太苛刻了,在棚子中还躺着一只骆驼,千里迢迢来到此处,不看它一眼实在有憾。

庄园将自然中的生物与景物巧妙地组合,还利用了一些历史故事,增加庄园的含金量,使之古今结合。草船借箭是最好的说明,游人可在此射箭,大家都没有接受过什么专业的训练,好在我们还有拉开弓的力气。嗖、嗖,一支支箭射出,多是掉入水中,偶有歪打正着。玩的是一种开心,颇有武侠剧中那一番气势。

众人漫步于庄园时,一路热热闹闹。一人独自徜徉与庄园中,也是别有情趣,个人想象的空间更是大了,喜欢的便可以驻足更长的时间,当我再次来到名犬处,却被狗声吓出,想到无数条狗从笼中窜出来的情景,那场面一定是震撼人心。

庄园的老板很是好客,安排丰盛的晚餐,还举行了小型篝火晚会、跳竹竿舞、玩一些童年的游戏。那欢乐不时一时的,还给人以回忆。玩什么,怎么玩都不是玩的开心与否重要原因,全在于能否投入,

骑马过独木桥篇8

《逍遥骑士》带我一路向西

我骑行318国道的动力,源自一部美国老电影《逍遥骑士》,看过这部充满否定与叛逆的公路影片后,点燃了我的青春激情,我也要像片中的主人公一样,放下生活中的羁绊,跨上摩托车,来一段中国公路的骑行,并用摄影机记录下全程。

我之所以选择318国道,因为它是中国最长的景观大道,从繁华上海到神秘,沿线密布的景点,犹如一颗颗熠熠生辉的珍珠,在中国大地上连接成一条绝美的“项链”。

我的坐骑,是一辆200cc排量的单缸风冷摩托。6月初,它载着我从上海人民广场出发时,我穿戴上了头盔、骑行防摔手套、护膝、护肘、钢板护腰、高帮登山靴,很酷。硕大的行囊,包含了衣物,药品,睡袋,导航仪,单反相机,笔记本电脑等,甚至连摩托车的油门拉线、离合把手、火花塞等我都备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一路上,耳畔能听到与平常生活完全不同的声音,心情在起起伏伏中变换,渐行渐远,发现自己也更为自信和乐观。

横跨我国东中西部的318国道,几乎就是沿着北纬30度线前行,那些迷人的景观不是在道路两旁,就是散布在国道两边不出200公里的范围内:长江口、钱塘江、西湖、太湖、黄山、庐山、鄱阳湖、洞庭湖、天柱山、神农架、三峡、张家界、武陵源、黄龙洞、峨眉山……这些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再向西行,闯入视野的却是一道道令人欣喜的异样风景。

从丹巴“美人谷”到佛教圣城

第12天,我的摩托车一路呼啸,来到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康定县。如果把川藏线视作318景观大道中最美的一段,甘孜州则是川藏线穿越四川境内景观最集中、最具特色的地方。无论是嘉绒藏族居住的丹巴,还是康巴藏族居住的康定、理塘、稻城,都坐落在甘孜州境内。

甘孜,自宋代以来,就成为川藏茶马古道的交通枢纽和要冲地带,是横断山区的腹地,也是中国地理上的一个奇特所在:它既有高寒地带的荒凉,也有河谷地带的富饶;它一半在天上,一半在人间;它远在深山,却早已名满天下;它既有神秘封闭的一方静地,又是多元文化的融合之地,静僻与繁华在这里合二为一,荒凉与智慧在这里和谐共处。

丹巴则是新兴的旅游胜地,十年前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首,雪山、草原、海子、温泉、大河、藏寨、碉楼、喇嘛寺等自然人文景观丰富多样。经过一天的舟马劳顿,傍晚时分我终于来到了丹巴县的甲居藏寨,住宿在一个称作“甲居三姐妹”的藏式家庭旅馆中。甲居,藏语本意是指“百户人家”的意思。依山而建的具有嘉绒藏族特色的民居错落有致,却又整齐划一。

甲居的藏房是独特的藏式楼房建筑,一户人家住一幢藏房,有的三五成群相依相偎,有的远离群楼孑然独立。甲居的藏房多为四层,底层为畜圈,二层为厨房、储藏室和锅庄房,三层为起居室和经堂,四层被称为“拉吾则”。“拉吾则”的含义是曾经建造碉楼的地方,它暗示着这里本应是碉楼的位置。丹巴藏寨的房屋都有一个帽形的顶层 ――拉吾则,它很像牦牛头,代表着丹巴人对牦牛图腾的崇拜。从侧面看,是月牙形造型,从宗教意义上讲,它代表四方诸神。由于三层和四层的面积逐级递减,因而在二层和三层的屋顶上分别形成“L”形平台,可供晾晒粮食和家人休憩。

甲居藏寨不仅建筑精美,而且与周围自然环境完美融合。从大金川河谷层层叠叠向上攀缘,一直伸延到卡帕玛群峰脚下,在郁郁葱葱的树林和农田之中,红白色相间的藏房散落其间。在著名的墨尔多神山呵护下,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祖祖辈辈生活于此,宁静安详。

“美人谷”位于丹巴县城约26公里的巴底乡,以盛出美女而闻名。不管身在乡村还是走出大山,当地女孩几乎不施粉黛,不用华丽的衣饰去装扮,她们不怕风吹日晒,艰苦的体力劳动之余,稍加梳洗,便气韵毕现,曲线天成。天生的冰肌玉肤似乎永远含烟凝碧;瘦长而丰腴的体态似乎永远婉转有致,劳动的打磨没有使其粗糙、变形,反而更增加了她们的健美。当然,她们也不拒绝盛妆包裹,天生丽质衬以时代包装,更凸现其佳人原质。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丹巴许多俊男靓女出乡出国去打拼,所以丹巴美人谷的美人的足迹已遍布全球。

除了丹巴,位于康定西部的新都桥镇,也是318国道上的一颗明

珠。新都桥海拔约3300米,并没有突出的标志性景观,但沿线却有10余公里被称为“摄影家走廊”。在这里,你会看到很多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友,虽然当地最美的季节是秋天,但夏日的草原、小溪、山峦、藏寨、柏杨、神奇的光线,依然令人留恋忘返。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在新都桥看到蜀山之王――贡嘎金字塔般的主峰。

第17天,我带着一车尘土来到了高原小城理塘。理塘对许多人而言既陌生又熟悉,“洁白的仙鹤,请把双翅借我一飞。我不会远走高飞,只到理塘一转就回”。这是以出世智慧写世间情感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诗,据说后人就是根据这首诗在理塘找到了他的转世灵童。理塘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它与多位达赖喇嘛有关(三世、六世、七世、十世等),理塘在当地藏族人心中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高原圣城。

长青春科尔寺又名理塘寺,是康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黄教寺庙。进入寺院的广场,我看到几个喇嘛正跪在一张铺开的白布上聚精会神地画着什么。上前一问得知,他们正在画一个坛城(简单说就是佛的道场),准备画好并举行个仪式后再烧掉它。看他们一笔一划神情专注地画着,我能感到每一笔触都注入了他们心中的期望与对佛的敬畏。当这幅画最后被烧掉后,他们的精神将会得到一次升华。

理塘又是一座“世界上离天最近”的康巴小城,海拔4000多米,天空纯净一如史前,阳光和时间在这里都仿佛停滞了。酥油飘香的寻常巷陌,曾是转世活佛的故居;高洁的格涅雪山,与晴空亘古脉脉相视;夕阳下牦牛归去的方向,飘来青稞酒的醉人芳香和康巴汉子热辣的情歌……我欢欣地徜徉其间,不时按动手中的相机快门。

路上的人比风景更美

第23天,我从东南的波密出发,此时在318国道上已经走过了4000公里的路桩。公路在森林中穿行,笔直的道路把森林分成了两半,路面的沥青乌黑发亮,一尘不染,中间的白线是刚画出来的,一直消失在森林的尽头。阳光从树梢透射过来,风轻云淡,时不时看到蓝天下圣洁的雪峰,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公路了!

在旅途中我结识了各种各样的旅伴。在波密,晚上我住的房间有三个床位,我住最里边,靠窗的是从广东中山骑摩托车进藏的张玑。318国道有些路段还是土路,前车扬起来的尘土让后车几乎看不清路面,骑摩托车进藏之苦可想而知。我第一次在然乌湖的小客栈见到他时,就像看到了一块正在走路的泥巴,这一路行来我们在路上竟巧遇了两次。中间的床住着一个西装革履的藏族小伙子,晚上小伙子翻来覆去,想发一条短信,他不认识汉字,把手机交给了张玑,由他说张玑替他发,张玑拿着手机等他发话,小伙子磨蹭了半天,然后一本正经地

说:“妹妹我想你!想得睡不着觉!你呢?”

进入后天气变化极快,半小时内能从晴天变成大雪,尤其在4000米海拔的高山上,气温极低。这天,当我推车走到海拔5000米的嘎宗山顶时,看见一个骑行者蹲在路边,一动不动,似乎快被冻僵了。我给了他半块巧克力,他也不嚼,只是用麻木的眼神看着我,面色惨白,呼吸微弱。那是我第一次目睹这样的场景,第一次感到死亡离自己很近。当时,我自己也有了强烈的高原反应,低温又遇到冰雹,这三样加起来确实是对一个人的极大考验。

危急时刻,一辆去成都的军用大卡车途经此地,搭救了那位“驴友”。我坚持没有下山,在藏族牧民的帐篷里,度过了一个寒冷的夜晚。热情的牧民们用热腾腾的牦牛肉和酥油茶款待我,还给我送来一床厚厚的棉被,令人倍感幸运和温暖。第二天临走时,我执意要付钱给男主人扎旺,他却生气地说:“谁没有个困难的时候啊,我又不是生意人,怎么能要你的钱!”一瞬间,我鼻子发酸,有一种想哭的冲动。扎西德勒,善良的藏族同胞!

第26天下午,我在318国道4435公里处休整避雨。天放晴时,正准备继续向西骑行,忽闻远远地传来呼喊声,几个小黑点从山坡上向我跑来,近了看清是三个藏族姑娘。山高风大,她们的围巾蒙住了整张脸,只能看到漂亮的眼睛。“你到哪里去?”“我要到拉萨去。”“你带我们去,我们做你的老婆。”其中一个说,另外两个咯咯笑起来。“好啊,我先给你们拍张结婚照吧。”

三位姑娘取下了围巾,露出了脸庞,真是三位藏族美少女,她们的眼睛里有着高原蓝天般的纯净。她们在后边山上挖了一天的虫草,雨水已经淋湿了衣裳。姑娘们拿出随身带的口袋告诉我说,今天她们的收成还不错,挖到了十多根虫草。雨又下大了,远处山上出现了一排小黑点,是更多挖虫草的人们下山回帐篷避雨,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原,每年4~6月都是挖虫草的季节,如果运气好的话,有的人能挣一万多元。“虫草这东西不怕下雨,就怕晒太阳,温度一高很快就会烂在地里,现在已经是最后几天,过了这几日我们就下山回家,接着又该去采摘松茸了”藏族姑娘告诉我。

每当在垭口看到藏民顶着风挂经幡,或者堆放玛尼石的时候,我总会想:与自然相互依存,是佛祖给与他们的恩赐,这里海拔高,环境险恶,他们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也不断地向大自然表达着敬畏和感恩之心。

历经32天骑行,我终于在7月5日抵达聂拉木县樟木镇,这里的海拔只有1770米,是120万平方公里面积的海拔最低点之一,日夜奔流的波曲河成为中国与尼泊尔两国的分界线。就在这条水面不宽,水流却十分湍急的河面上,架着一座象征中尼两国人民时代友好的大桥――友谊桥,它就是318国道的终点。

走进天蓝云白的樟木,中尼双方的运货车从早到晚川流不息,内地商客,中外游人,尼泊尔商人、小贩,以及两国边民,一年四季充斥着小小的樟木,镇政府的人说,别看樟木小,它可是对外经济的重要窗口,也是人口最密集、流动最频繁、车辆最集中的地方,人称的小香港,不夜城。

一路上,我翻越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两座,4000米以上的山十几座,更有闻名于世的怒江72拐、连绵的雪山、湖泊、草原、原始森林、温泉、河流、原始的村庄,眼前的风景千变万化;又因这条景观大道横跨中国东中西部,让我揽括了江浙水乡文化、天府盆地文化、人文景观,真是大饱眼福!

上一篇:关于六一的手抄报范文 下一篇:关于山水风光的古诗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