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的翻译范文

时间:2023-10-07 09:21:05

春望的翻译

春望的翻译篇1

关键词:主位结构;《春望》;对比分析

1. 引言

中国古诗是中国文化的精华,蕴含着浓厚的中国文化。关于古诗翻译,国内已有很多的研究。如何翻译中国古诗词,正确传达原作中的意境,做到许渊冲所提出来“意美”“音美”“形美”一直都存在争议。本文就从韩礼德的三大纯理功能之一-语篇功能来分析对比《春望》原文与三个译文。通过对译文进行语言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对古诗进行翻译,同时也可检验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方面的可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2. 主位结构

语篇功能是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如何组织要表达的信息,使之成为语义连贯的整体。同时表明一条信息与其他信息之间的关系。它包括主述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结构。

主位-述位结构是话语展开的动态结构,是语篇翻译所关注的首要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主述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语篇的文体风格,而文体风格的保存在诗歌翻译中十分重要。主位是信息的起点,述位是说话人对主位的陈述。主位又可分为单项主位,复项主位。单项主位是指句子的主位只表现一种功能,复项主位就是含有多种语义成分,表现着不同的元功能。同时,主位又有无标记性和有标记性之分。当充当小句的主位同样也是小句的主语时,这样的主位就是无标记主位;反之,当主语以外的成分充当主位时,就是标记主位。

3.古诗及英译文主位分析

《春望》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写的五言律诗,当时正处于社会动荡时期。在战火连连的情况下,他很好的抒发了自己爱国、忧民、思家的思想感情。春望有很多译文,本文就选取杨戴、许渊冲、吴钧陶这三篇英译文对其进行对比分析。

句一

国(T1)破(R1)山河(T2)在(R2) 城春草木(T3)深(R3)

杨译:Our country has been completely crushed. And only rivers and hills look the same. The city is filled with tall trees and the high grass of spring.

许译:On war-torn land stream flow.And mountains stand.In town unquiet grass and weeds run riot.

吴译:As ever are hills and rills While the kingdom crumbles.When springtime comes over the capital the grass scrambles.

首联作者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高度概括了战争给长安带来的破坏,流露出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叛军的愤恨。译文中,国破山河在杨戴用“国”“山河”做无标记性主位,和原文主位结构一致.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这其意为:只剩下光秃秃的荒山野岭和毫无生气的河流。杨戴的“only”就表达出了这种基调。许渊冲则用了一个介词短语作主位,属有标记性主位。从诗歌中可以看出,“山河在”是在“国破”这一背景下的状况。在诗歌中运用有标记性主位,有助于表达诗人的某种感情,突出主题。许渊冲的翻译就表现出了原文的意味。而吴钧陶则主位结构完全不一致,用“as ever”做主位,景物呈静态,没有原文中的动态感。“城春草木深”是指在暮春三月的都城里,乱草遍地。这是一个复项主位,乱草是经验主位。许渊冲译成了介词短语,吴钧陶是译成状语从句.杨戴把“草”做为述位,“城”做主位,描写出城里乱草遍地的惨景。

句二

感时(T1)花溅泪(R1),恨别(T2)鸟惊心(R2)

杨译:Even flowers seem to shed tears for the sadness of our time. The very birds grieve at the sight of people parting from their beloved.

许译:Grieved over the years the flowers are moved to tears.Seeing us apart, birds cry with broken heart.

吴译:Blossoms invite my tears as in wild times they bloom. The flitting birds stir my heart that i am parted from home.

这一联是说,因感叹时事,春花使我溅泪;因恨别之苦,鸟声使我心惊。此联采用的是乐景反衬哀情的手法。古诗中由于音韵和字数的限制,常省掉主语。这联可以理解为诗人感时。还有一种理解就是这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是花和鸟感伤时事动乱,怅恨人间离别,因而溅出泪水,惊动心魄。“感时”“恨别”都不是原文的主位,属于标记性主位,在翻译的时候要保留标记性主位,表信息的强调,突出作者悲痛的深切。杨和吴都是用花和鸟做主位,理解属于后者。许渊冲的翻译是以“感时”和“恨别”做主位。许渊冲的翻译就是用“感时”“恨别”做主位,完全和原文的结构一样。这里使用了独立主格结构,花和鸟充当逻辑主语,也是把它理解为拟人,把花鸟当做人一样也会感时和恨别。形式虽然不是诗歌的全部,但是没有形式,就没有诗歌。许渊冲的翻译基本上保留了原文的形式,保留了原文的画面,产生同样的视觉效果。

句三

烽火(T1)连三月(R1),家书(T2)抵万金(R2)

杨译:Now for these three months the beacon fires have flared unceasingly. While a letter from home is as precious as gold.

许译:The beacon fire has gone higher and higher. Words from household are worth their weight in gold.

吴译:For three months the beacon fires soar and burn the skies. A family letter is worth ten thousand gold in price.

此联写出了诗人对战争漫长的憎恨和焦虑,渴望得到家信的思家之情。这两句主述位很明显,烽火和家书是主位,是单项主位、无标记性。这点就只有许渊冲的译文和原文相同。这里的三月也并非实指,意思是战火不断,若是实指的话,就是指战火接连到三月。许渊冲就把述位译成“has gone higher and higher”,并但没有体现出原文“连”的意味。Alley、Fletcher、杨戴、吴钧陶都把单项主位译成复项主位,把述位成分的“三月”译成主位“third month”“for three months”。一个句子内部成分的排列顺序不是偶然的,这体现了作者传达信息的方式。对主位的选择及主述位的安排体现了作者对信息轻重缓急的辨别。“三月”强调战争之久,“万金”强调了家书的重要性。把它们作为主位当做已知信息陈述,没有达到原文的效果。

句四

白头(T)搔更短,浑欲不胜簪(R)

杨译:And when I scratch my head I find my grey hair grown so sparse. The pin will no more hold it.

许译:I cannot bear to scratch my grizzled hair.It grows too thin to hold a light hair pin

吴译: I scratch my head And my grey hair has grown too thin,it seems, to bear the weight of the jade clasp and pin.

尾联从国事家事中走出来,回到了诗人自己身上。一位白发稀疏的脸簪子都插不住的老人的形象被刻画出来。

这两句都是对白发的陈述,因此把“浑欲不胜簪”也作为述位。但是因为英汉主位结构的差异,在翻译时要灵活处理,不能照搬原文的主位结构。从动词“搔”可以看出,实施者是诗人,许渊冲、吴钧陶的翻译以“I”做主位,体现了实施者,补充了原文省掉的东西,描绘出一幅诗人搔头发的画面,和原文意境符合。第二句用“it”“grey hair”做主位,和上句紧密联系,连贯。这些都是诗人的琐细小事,通过这个画面,以小见大,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感情。

从上文的分析可知,译者在翻译古诗时,译文应尽量贴近原文。原文的标记性主位在译文中应得以保留。另外句子的语序是有意义的,译者应注意主位理论的意义,尽力保留原文的主位结构,重现作者的信息传递方式,使译文和原文在意义和形式上保持对等。但是中英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在众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在翻译时也要顺应目标语的用法,发挥英语这门语言的优势。同时,诗歌翻译不同于其他体裁的翻译,除了意思上要忠于原文,形式上也要相像,要尽力做到形式工整。

4.结语

本文以主位结构为理论支撑,对春望一诗的三个英译本的主位结构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在古诗英译中,还是要尽量形似原文,既与原文的主位结构一致,有能完整的表达诗歌信息;再者根据两种语言的不同可做适当调整。既要把神韵化入形式,有要用形式表达神韵。这也证明了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中的可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刘广辉.感时恨别、忧国思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6

[2]刘德军.杜甫春望英译错误分析[J].南华大学学报,2003

[3]陈玲美.汉诗英译:比较与欣赏[J].邵阳学院学报,2008

春望的翻译篇2

[关键词]壮族;民俗文化;翻译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 ― 0122 ― 02

一、引言

在民族文化软实力建设视域下,壮族民俗文化对外宣传翻译的需求不断增长。“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世代相袭的文化事像,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壮族作为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其民俗文化在中华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华民俗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二、壮族民俗文化翻译现状

在中国壮族人口最大的聚居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千百年来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壮族民俗文化。然而,翻译作为壮族民俗文化对外展现自身独特魅力的窗口和与走向外界的桥梁,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且可以说,目前在壮族民俗文化的翻译状况令人堪忧。其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可利用的壮族民俗文化翻译资料数量不足

根据笔者搜集到的各种资料来看,壮族民俗文化翻译的可利用资料多见于区内一些民族博物馆展厅,旅游景点的介绍和旅游指南,少数节庆活动的宣传资料,以及一些相关文化部门的门户网站介绍当中。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系统性的较全面的广西壮族民俗文化翻译资料。

2.壮族民俗文化翻译质量较低

上述的翻译材料很大一部分是个人成果,也就是说广西壮族民俗文化翻译缺乏统一性,多数情况下是个人翻译活动的成果,即使是最简单的一个壮族民俗文化事像都可能会出现多个不统一的译文版本,译文存在着拖沓、晦涩、错译、漏译等诸多问题,造成了壮族民俗文化信息的大量缺失,无法较好地完成壮族民俗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信息传递功能。

以上情况可从笔者从收集到的材料中选取例子进行说明。

原文(1):……武鸣三月三歌圩、宾阳炮龙节、马山黑山羊文化旅游节、上林生态旅游养生节、隆安“那”文化旅游节、邕宁八音、良庆香火龙等②。

译文(1):…Wuming March 3 Song Fair Binyang Gun Drangon Festival, Mashan Black Goat Festival, Shanglin Eco-travel Health Festival, Long'an "Na"Cultural Tourism Festival, Yongning Eight Musical Instruments Festival , Liangqing Incense Dragon Cultural Festival②.

原文(1)中提到的几个节庆都是具有一定历史的颇具壮族特色的民俗文化节庆,其对应的翻译表面看来似乎不存在什么问题,但是实际上却值得商榷,尤其是“武鸣三月三歌圩”的译文。首先,“三月三”直接套用了“March 3”来表述。但是此处的三月三并非公历三月三日,而是指农历三月三日,与英文的“March 3”所指的日期相去甚远。把“三月三”译为“March 3”会在异文化中造成一个常识层面上的错误理解,无法实现传达正确文化信息的功能。三月三不仅是在广西壮族地区盛行的节日,汉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也盛行不衰。由于这个节日的影响性较广泛,在翻译上大多数译者都借鉴了“九月九”的译法“Double Ninth Day”,译为“Double Third Day”。《China Daily》今年4月20日在其官方网站上的新闻报道中,对广西壮族三月三的相关报道中同样采用了“Double Third Day”的译法。由此可见,把“三月三”译为“Double Third Day”才能在最大限度上向异文化读者传播正确的壮族民俗文化信息,实现“三月三”这一民俗文化节日的跨文化信息传递功能。此外,“歌圩”对应的译文“Song Fair”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英语文化的角度看,“Song Fair”可理解为歌曲博览会或展览会,歌唱集市等,译文所传达的歌圩之名与其在本文化中的歌圩之实被割裂开来,“歌圩”这个民族文化负载词中包含的文化被“Song Fair”剥离得所剩无几。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区内外学者对广西民俗文化翻译的发展表示关注。在2013年第12期的《广西社会研究》杂志上,杨琳和刘怀平学者发表的《广西边疆地区民俗文化翻译研究――民族身份认同与翻译策略互补》一文中,两位学者同样用原文(1)和译文(1)作为举例分析,他们认为选用“SingingFair”或更能体现歌者的参与性与愉悦心情。“Singing”替代“Song”的确与壮族民俗文化中的歌圩这一民俗事像更为贴切,然而“Fair”的保留却不尽然。在壮学学者潘其旭的著作《壮族歌圩研究》一书中对“歌圩”的定义为:“所谓‘歌圩' , 原是壮族群众在特定的时间、地点里举行的节日性聚会唱歌活动形式” , “由于这种活动是以相互酬唱为主体, ‘每场聚集人众不下千人’,‘唱和竟日(《龙州县志》),犹如唱歌的圩市, 后来人们把它统称为‘歌圩’。而《壮学丛书・总序》把“歌圩” 定义为:“所谓‘歌圩’,壮语北部方言叫‘圩蓬’, 意即欢乐的圩场;南部方言叫‘航端’,意为峒场圩市。是因其群集欢会酬唱, 情如欢乐的集市而得名。”由此可见,“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展会或集市,而是其氛围和情境犹如集市一般热闹,“歌圩”其实是以唱歌的形式开展的集会。因此笔者认为把“歌圩”翻译为“Singing Gathering”更能真切地体现出壮族民俗文化中歌圩的真实含义,同时达到预期的文化传播效度。

原文(2):春节为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节前各家包年粽,杀年猪,做年糕、糍粑,备齐年货,贴春联。除夕夜家家团聚守岁,正月初一儿孙给老人拜年,以大粽、年糕、米花、果品祭供祖先。初二开始走亲戚、回娘家。春节期间还组织各种文娱活动,有舞春牛、木偶戏、唱彩茶等①

译文(2):Spring festival is the most important day of a year. Before the festival, every family enwrap Zhongzi, kill pigs, make festival rice cake and Ciba, do special purchase for the spring festival and stick the couplets up. People get together on the eve waiting new year. On lunar February the first, children pay a new year call to the old, and sacrificing ancestors with big Zhongzi, spring festival rice cake, popcorn and fruits. The next day they begin to go the relatives’ home each other, or the signora go their parents’ home. There will be many entertainments, such as playing cattle, playing birds and drinking Caicha②.

原文(2)及其译文来自于广西百色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是一段关于壮族春节的介绍和翻译。春节是一个专有名词,在翻译成英文的时候首字母是必须要大写,此处的译文中却用小写,此为译文的错误之一。做年糕是壮族过春节的风俗之一,年糕对应的英文翻译可为“New Year rice cake”或者“Spring Festival rice cake”,“年糕”的译文在介绍中出现两次,但是两次的译文却不统一,这是译者的又一个疏忽。此外,“守岁”这一习俗被译为“waiting new year”此译法显然是硬译。正确的译法应为“People get together and stay-up to welcome the new year”。“,正月初一儿孙给老人拜年,以大粽、年糕、米花、果品祭供祖先。”英文“popcorn”指的是爆米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玉米膨化食品,并不能等同于与壮族过年用糯米和熬制的糖浆做成的米花(也称米花糖),其对应的正确译法应为“candied cake of popped rice”。文中的“走亲戚”“回娘家”“舞春牛”“木偶戏”“唱彩茶”均有错误,把这些民俗的恰当译法为“visit relatives”“or wives go back to their parents”“spring cattle dance”“puppet show”“tea-picking drama”。原译文之所以出现硬译、错译的现象,在很大程度是译者对这些民俗事象没有基本的了解,翻译的时候只能望文生“译”。

原文(3):…Copper drums were widely used in ancient times in sacrificial ceremonies, in battles, and in festival celebrations. On the drums in use now, there are often carved patterns of the sun, frogs, dancing human figures with wings, and boat racing. These reflect the Zhuang people’s traditional culture. They worship the sun, believe in the Frog Goddess and beat copper drums when they celebrate the Maluo (a name given to the frog by the Zhuang) Festival, and hold boat races. ③

此段英文截取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的英文版网站,原文是对壮族铜鼓习俗的介绍。壮族铜鼓习俗蕴含的文化内容向来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壮族铜鼓习俗已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铜鼓”一词早就有其对应的专业译文,为“bronze drum”,而非“copper drum”。铜鼓上的是饰纹和图案正如原文(3)所说的一样,反映了壮族先民对太阳和蛙的崇拜。蛙崇拜是壮族非常古老的图腾崇拜,在至今的红水河流域仍然盛行着有关于蛙神的节日――蚂虫另(拼音:mǎ guǎi)节。然而,“蛙神”被称为“Frog Goddess”是有待商榷的。因为在壮族的蛙神崇拜中,蛙神并没有被赋予性别,在壮语中只统称为蚂虫另,所以此处的翻译并不妥当。“Frog Goddess”这一译法已经偏离了源文化中的正确信息,拉大了壮族民俗文化与英语文化交流的鸿沟。

三、改善壮族民俗文化翻译现状的建议

1. 提高翻译人才培养的质量

广西壮族民俗文化翻译质量的改善有赖于翻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区内开设有外语翻译的专业的高校应该提高全球化意识,把翻译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结合,培养出能够满足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的高质量翻译人才。这就要求地方高校积极探索,找出培养地方特色的高质量翻译人才的培养途径,解决民族文化翻译人才的缺口。

2. 发挥相关机构的主导作用

向外推介和传播壮族民俗文化,树立正面积极的壮族文化形象,为壮族族文化在文化全球化进程或者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并取得一定的民族话语权是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协助。相关机构如文化部门,政府宣传部门,旅游部门等在壮族民俗文化翻译工作中应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

四、结语

文化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壮族民俗文化翻译的发展却相对滞后,目前仍然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希望相关的政府文化部门能够提高这方面的意识,加大对壮族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更好地推动壮族民俗文化翻译的发展,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壮族民俗文化的翻译中来,让壮族民俗文化对外展现出更耀眼的光彩。

〔参 考 文 献〕

〔1〕 蔡志荣.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J〕.西北民族研究,2012,(01):208-211.

〔2〕 杨琳,刘怀平. 广西边疆地区民俗文化翻译研究

――民族身份认同与翻译策略互补〔J〕. 广西社会科学,2013,(12):46―50.

〔3〕 潘其旭. 壮族歌圩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04): 46―47.

春望的翻译篇3

【关键词】诗歌;翻译;对比;创新

一、引言

中国的诗歌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尤其是唐诗宋词,既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瑰宝。而盛唐则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成就最大,意义最为深远的一个时期。诗歌的艺术成就可谓登峰造极,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达到了中国诗歌创作的最鼎盛时期。

二、诗歌翻译

译诗难,译中国诗歌更是难上加难。对于中国诗歌是否可译,一直以来都是译者之间所不断争论的话题。许渊冲教授对于诗歌的翻译提出了“三美论”,即古诗翻译应尽可能还原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他认为“译诗应像原诗一样能感动读者的心,这是意美;像原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这是音美;还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这是形美”。由于汉语与英语具有多方面的差异,要兼顾三者,其难度可想而知。也有一些西方译者,例如雪莱,就提出诗歌不可译的观点。但笔者认为,诗并非不可译,而是众多翻译界人士认为,作为诗歌,只应展现其承载语言的故有特点,一旦翻译便会破坏诗歌的意境。而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文化之间的交融也使得诗歌的翻译尤为重要。虽然对于诗歌可译性的争论一直在继续,但还是不断涌现出大量的学者对中国古典诗歌进行新的翻译尝试。这些译者通过优美的译文给诗歌赋予了新的生命,也为后人翻译诗歌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三、译文对比分析

《春怨》是唐代诗人金昌绪仅存的一首五言绝句,整首诗仅仅二十个字,语言简练,看似简单直白,其最精妙之处就在于诗人用最浅显的文字既表达了留守对于远征丈夫的思念之情,又表现了战乱时期人民对于战争的憎恨与哀怨。也正是因为语言上的特点,此诗成为了国内外学者争相翻译的对象。先后至少有九位翻译大家对此诗进行了英译,其风格可谓各有千秋,难分伯仲,却也难尽善尽美。而考虑到英语与汉语在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的上的不同,若想达到原文的意境和形象,必定会很难。接下来我们拿许渊冲教授和Fletcher的译文为例来分析一下译文的可取与不足之处。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A Complaint in Spring

Drive orioles off the tree,

For their songs awake me.

From dreaming of my dear,

Far off on the frontier.

(Tr.Xu Yuanchong)

整个译文一气呵成,毫无拖沓之感。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就在于形式与字句上与原文完全保持一致,每行诗均五个单词,完美地体现了“形美”。另一方面,诗歌韵式也采用了英语诗歌常见的aabb韵式,读起来极为舒服,琅琅上口。末句“Far off on the frontier”中,译者考虑到西方读者对于原文背景知识的欠缺,并非将“辽西”音译为Liaoxi,而是用意译的方式将其译为frontier。本诗的英译将“三美”体现得淋漓尽致。

A Lover’s Dream

Oh,drive the golden orioles,

From off our garden tree.

Their warbling broke the dream wherein,

My lover smiled to me.

(Tr.W.J.B.Fletcher)

就其忠实程度来看,Fletcher的译文远不如许渊冲的译文。但这首译诗曾受到吕叔湘、谢觉怀、刘重德等翻译界人士的称赞。译文的前两句中译者省略了“莫教”与“啼”的翻译,或许是想将诗歌前两句简化为“黄莺莫啼”。就诗句意义来说,也并非不可,但终究会有些漏译的嫌疑。争议最大的是第四句“My lover smiled to me”。用词方面,题目和第四句均使用了“lover”一词。在西方读者看来,“lover”是爱人还是情人,就已经产生了歧义。除此之外,笔者以为“爱人之间相互微笑”过多地掺杂了译者的主观想象,更是让读者匪夷所思,译诗很大程度上已经偏离了原诗的意境。

四、翻译的创新之处

笔者认为,新时代翻译人士做翻译应敢于创新,并不是说我们要背离原文,而是要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运用某种方式将中国诗歌的翻译推向另一个高度。自古以来,直译或是意译就并非是矛盾的两个个体,而是相互牵制、相互融合的整体,直译包含意译,意译中蕴含着直译,我们无法割裂开来。如何更好地权衡两者也正是译者们不断追求的目标。

接下来是笔者的翻译:

Spring Grievance

Don’t keep orioles singing,

Leave it quiet,branch.

Dream is shattered by crowing,

Away from the front,I cannot touch.

题目方面,考虑到原诗题目的简练,译文采取直译的方式。“spring grievance”名词修饰名词,形式上贴合原文。笔者认为,之所以用“春怨”作为标题,一方面符合当时的时令。另一方面,春天是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时节,作者是想通过“春”来表达对生活的渴望,却又无奈于生活。“怨”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使用率极高。本文中,“怨”字一语双关,暗指对生活的追求,又指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这正是题目的高明之处。同时,“grievance” 也很好的体现出的对于生活无奈的怨念。行文整体韵式上看采取了英国诗歌惯用的abab韵式,这种形式的好处不言而喻,但为了追求形式上的必定会损失原诗应有的意境。原诗语句简练、生动活泼。而由于英语为形合语言,形式上的严格要求使得译文在可读性上或多或少会做出些让步。诗歌首句采取意译的方式,“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作者意在通过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达不希望鸟鸣扰乱思绪。“Don’t”开篇,充分地体现了心情的烦闷以及对现实的抱怨。第二行同样为祈使句,进一步表现“思”与“怨”。诗歌三四行进入主题,写出了在怨什么。第三行采取直译的方式,“梦被这啼叫声打碎”。其实,鸟鸣打碎的并非是的梦,而是她对丈夫的思念。第四行采用分句加主句的形式,目的有两个,一方面,拘泥于韵式的要求。另一方面,分句部分表达现实生活将夫妻天各一方的残酷局面,主句再一次回归主题,将的思念之情进一步升华。

而译文真正的创新之处在于,将传统的中国古代诗歌在尽可能保持原诗风格与意境的前提下,译成了一首藏头诗。译文的每一行首字母连在一起是“Don’t leave dream away”,这四个词连成一句话,点名了诗歌的主题“不要让我的思念远去”。

参考文献:

[1]王宏印.中国文化典籍英译[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2]胡显耀,李力.高级文学翻译[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3]许渊冲 汉英对照唐诗一百五十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4

春望的翻译篇4

所谓槽点,究竟在哪儿呢?

5月12日《复联2》在中国内地首映当日,就有网友抨击剧中翻译问题。

如钢铁侠在生死危难关头说了一句“We may not make it out of this”,字面是“我们这次大概过不去了”,实际意思是准备以死相拼,直到最后,何其悲壮!但翻译为“我们可以全身而退了”。

另一句“waiting too long”被翻译成“我很老”。“我当时彻底惊呆了,爆米花塞嘴里都掉出来了,前排一个妹子直接哭出来了,说不看了,老公我们回家,不受这份气。”一位网友举例说。

这些看起来完全是关乎翻译水平的批评,所引起的反响,似乎远不止于争论谁更高明。圈内甚至有传闻称,此事引起了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已经扩大到对电影进口政策和审查政策的抨击。”一位“四大厂”译制者告诉《t望东方周刊》。

所谓“四大厂”,是指中影集团译制中心、上海电影集团译制片厂、长春电影集团译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

根据相关规定,外国影片通过有关部门审查后,均由中影集团或华夏电影引进。中影集团会把具体翻译工作分配给上述四家机构。

至于《复联2》的译制者、59岁的刘大勇更是成为众矢之的。

吐槽事件被“四大厂”的译制者认定为字幕组蓄谋已久的挑战。在2014年《银河护卫队》遭到吐槽后,《复联2》上映前一周多,“字幕组已经下了战书”。

另一个背景是,中国最有名的字幕组在2015年春天遭遇严格管理。坊间将其解读为:种种因素叠加,导致了“开火”。

不同的台本

“刘大勇不是翻译里最顶级的?他做了20多年,这么多大片都是他做的。”八一厂译制部门负责人王进喜对《t望东方周刊》说,从他1994年开始负责八一厂译制片翻译,刘大勇一直是他的合作伙伴。

其后20多年,刘大勇的作品目录振聋发聩:从《拯救大兵瑞恩》《U571》到《指环王》系列、《星球大战前传》《黑客帝国》《终结者》以及漫威、DC的超级英雄和《阿凡达》……

至于此次接手《复联2》,“五个英雄中,刘大勇翻译过三个――绿巨人、雷神、钢铁侠,更稳妥。”王进喜说。

刘大勇从接到任务到最终做出2万字的台本,用时不到10天。“翻译时间特别短,要是他年轻的时候,白天黑夜的5天就能翻译完,现在岁数大了熬不了夜了。”王进喜说,全部译制过程是18天,以此满足审查和档期的双重需求。

所谓台本,就是供演出、电影使用的剧本,也称为台词脚本。

王进喜说,此次网上流传甚广的“谷大白话”翻译台本,其实只是《复联2》的送审台本。

出品《复联2》的美国漫威公司曾邀请民间字幕高手“谷大白话”翻译了送审台本。但后者在微博上表示:“今年2月漫威找我做了《复联2》的中文字幕翻译。送审后中影确定引进,然后交给译制厂修改剧本。”

由此,导致了“谷大白话”的版本被刘大勇修改的印象。这位翻译者也一直以抨击“四大厂”译制而著名。他没有回应本刊记者的采访要求。

王进喜解释,送审台本和译制者拿到的对话台本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初审台本只是单纯的字幕,用于有关部门审查影片内容。

译制厂拿到的台本不仅包含了字幕,还对每一句台词发生的语境信息、前后关联、深层含义,甚至单词词义等进行了详细解释。

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获得观众满意的银幕对话――这也是外方的期望。

为此,外方有时还会提供片源,用于翻译过程中对应台词字数、口型等。不过这些片源通常非常模糊,“最变态的情况,可能满屏只能看到一个人脸和他的口型,其他都看不到――这是为了防盗版。”贾秀琰向本刊记者解释。

四大厂的前世今生

“同行出冤家。”上影厂相关部门负责人江琴对本刊记者说,此次事件很容易理解。而对刘大勇的吐槽,使网络舆论继而指向四大老牌译制厂。 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片展厅

中国的译制片始于1948年,东北电影制片厂历时8个月将苏联电影《普通一兵》搬上大银幕。卫国战争中的英勇战士马特洛索夫,一口俏皮的东北话土腔土调,深深地印记在中国观众心中。

1950年上影厂成立译制片工作小组。1954年起,八一厂为配合部队作战、训练以及科研需要,开始译制外国军教片、纪录片和科研片,如《莫斯科保卫战》、《山本五十六》等。

到1994年,八一厂译制了第一部分账大片《阿甘正传》,广受观众、专家好评。《拯救大兵瑞恩》和《U571》、《珍珠港》等还获得了金鸡奖、华表奖。上述就是“三大厂”。

中影集团后来也成立了译制中心,《复联2》译制其实是中影和八一厂相关部门合作的产品。

对于“四大厂”的地位,贾秀琰称之为“老牌厂的光荣传统”。

首先是保密,“片方要找到靠谱的人。”贾秀琰告诉本刊记者,“一旦剧情泄露,法律责任谁来承担?”

总之,对于“四大厂”的地位,王进喜称之为“多种因素”。

“当然这次任务急了点儿,虽然大家追求完美,但不可能十全十美。”王进喜说,正因为一时大意,“I’m home”被无意接了上句话茬儿翻译成了“我很好”的昏句。

“垄断”体制下,不满的网友继而扒出这些体制内的译者实为“兼职”。已经有媒体报道刘大勇来自航天系统,贾秀琰则是八一厂的一名宣传人员。

八一厂确实没有专职的电影翻译职位。“我们编制内有2个,签约的大概有20多个,中影派给我们的都是我们公司自己的人为主。我们不可能光做电影,还有电视台播放的电影电视。”江琴说,签约者的作品,“我们的翻译都会作一次审查、鉴定”。

对于王进喜来说,“养一堆人,成本太大,包袱也重,我这儿是最没有包袱的,我的钱可以全用在做片子上。”

他举例,自己的团队中,从国家话剧院院长周志强到从事译制片工作多年、著名的广播艺术团导演廖菁,中央电视台导演张伟,美国迪士尼影片前中国地区配音总监张云明等。

“译制片是一个特殊门类。”廖菁对本刊记者反复强调,“译制片翻译要求更高。上译老厂长陈叙一先生曾经有特别著名的两句话:翻译要有味儿,演员配音要有神。上流社会的语言一定和底层平民的朴素是不一样的。”

中央电视台导演张伟曾有过这样的经验,找到翻译界名气很大、翻译水平极高的大学教授,却在翻译译制片时捉襟见肘。

张伟认为,配音版工作的复杂性要远高于纯粹字幕。一个例子是《变形金刚4》,李冰冰回答了一句音调上扬的“No”,而翻译给的台本是:“怎么会。”

“‘No’,嘴从张到闭到收嘴,要出现三个口型。我们想了半天应该怎么表达。”提到这个处理,张伟十分兴奋:“李冰冰说‘No’时那种风情万种,眼睛里闪烁的半推半就,用‘怎么会’表达口型肯定对不上。”

最后使用了“你说呢”,“说”拉长,正好和“no”的口型配对,“演员的神态也充分展现了。”张伟说。

网络让翻译走下神坛

然而,“院线产品的翻译一直是由有关部门包办,近年来观众之所以对‘奇葩’翻译吐槽,其实官方翻译质量并无太大变化,更重要的是我们观众的观影水平在逐渐提升。”某知名字幕组翻译组长对《t望东方周刊》说。

曾经只有译制片厂有条件培养译制艺术家,如今网络时代的自媒体发达,加之年轻人英文水平的提高乃至多年海外生活经历,人人都可以是翻译家。

“网络让翻译走下了神坛,逐渐平民化。”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麻争旗对《t望东方周刊》说,“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而不是翻译水平的下降。”

“字幕组的加入也是有门槛的,取决于翻译能力而非专业背景。”该翻译组长介绍,“大家没有酬劳,有兴趣聚集到一起,志愿奉献。每部电影按照长度分成若干段翻译,最后交给校对统一纠错,协调风格。翻译周期一般一周左右,如果翻译若干次不达标将会取消翻译资格。”

如此协同之下,字幕组才能高效率完成翻译。

“几个翻译一人一段,肯定是不对的。”江琴坚决反对字幕组的模式,“我个人感觉必须由一个翻译来译。台词风格要统一、诙谐幽默的笑点要统一,没有上面的噱头哪有下面的侃儿。你译20分钟、我来20分钟,每个人风格不一样,就像十个画家画一幅画。”

从专业角度来说,“四大厂”译制者与字幕组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的翻译要服务于配音,考虑演员口型等多种因素。后者不仅只需文字美妙,还可以在审查的压力之外插入更受青年人喜爱的“非主流词汇”。

而“四大厂”译制者的言语中,也不断流露出对于一门阳春白雪的艺术门类的追求。

“字幕组最大的困境便是地位的尴尬。”该翻译组长则对《t望东方周刊》说,字幕组甚至民营公司对译制片翻译的参与之路“任重而道远”,“未来我们可能与有版权的网络平台进行合作,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行动。”

但麻争旗认为,“从还原原剧应有的艺术来看,它的存在是不合适的。从语言规范来说,它也是不符合语言法的。它的存在,对真正意义上的影视剧翻译,并不是一个积极的冲击。”

让外国人说中国话

“贵为”好莱坞大片的翻译者,其报酬却实在可怜。

译制片费用和票房并不直接挂钩。“根本不像网上说的,什么翻译下来十多万元。”王进喜替团队喊冤,“最早从600元开始,现在也就是两三千元。”这是延续十几年、四厂都同意的价格。

好莱坞大片为精益求精,经常上映前还在进行修改。加之进口影片的流程也需要时日,整个流程最多长3周,分给翻译的时间只有区区几天。

据称此次主管部门也在问责,为何翻译周期如此短暂。

江琴说,被称为译制片界第一权威的顾奇勇,现在作品“很少很少,他因为现在比较喜欢悠闲的工作,我们做不到,周期都很短”。

她举例,上世纪90年代周期有一个月,现在基本是15~20天。

“一接到任务就特别着急,导演猛催。”贾秀琰说,接下来几天从早到晚跟棚,和导演沟通每字每句说出来是否违和。

然而,配音版电影在影院的边缘化,对译制者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挫败。

“其实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都不看字幕版电影、电视剧。”王进喜说,“他们看配音版电影已经成为习惯,中国现在挺特殊的。”

近几年,尤其一线城市,院线为了讨好观众放映字幕版拷贝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四大厂”的译制者却仍在坚持“让外国人说中国话,还是地道、标准、接中国地气的中国话。”

也有人因为低廉的劳务费,不再从事此工作。在麻争旗看来,不仅是电影翻译,整个翻译界都存在这样的情况。

春望的翻译篇5

关键词:张正则 薛涛诗 英译

张正则先生感动于父亲――著名学者张蓬舟先生倾其心血,毕生致力于中唐女诗人薛涛的研究,偕同夫人季国平先生一起继承先父遗愿,继续研究薛涛,并将涛诗相继译成英文,为薛涛研究和涛诗英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早在1948年,正则先生遵从父命,将美国女学者魏莎女士于1945年专著出版的“A Well of Fragrant Waters”全文翻译译成中文《芳水井》。该书是最早将薛涛诗译成英文介绍给外国读者的作品。正则先生及夫人对于美国女作家肯尼迪的译本,美国女诗人拉森的译本三位美国女诗人对薛涛诗的英译怀抱宽容, 虽然认为“她们的译作和分析,似在掌握古籍和理解原作方面,稍有不足”(张正则,1995:124)但却肯定她们在西方的译介所起的积极作用。正则先生与夫人国平与其先父对于薛涛投入的不只是数十年的岁月与时光,更是倾注了感情与心血。关于薛涛身份的英译,正则先生不赞同美国作家称薛涛为“courtesan”意为高级,不惜笔墨为其正名,称薛涛为“poem-singer(张正则,1995:24)”意为中国唐朝时出入幕府军中,以自己的才华与高官幕僚们吟诗唱和的乐伎。

下面笔者就从涛诗中的传统文化词汇的英译,文化典故的英译,和涛诗英译韵律的呈现等三个方面对正则先生与夫人国平先生涛诗英译进行赏析。

一.涛诗文化名词的英译

薛涛诗词中蕴含着浓郁的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词汇的文化内涵意义具有不确定性,随文化、历史时期以及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下面就《春望词》,《江边》和《月》三首诗来赏析正则先生在涛诗英译中词汇文化意义的传达。

在《春望词(二)》“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鸣。”正则先生和夫人将其译为“I gather herbs and tie a knot of love,/And wish to send to my dear beloved./When the spring sadness is near to its ending,/Why the spring birds are back to their sobbing?”

在此诗中的“同心结”是指“用锦带编成连环回文式样的结子,也有叫同心扣、同心带、同心缕。唐代民俗用草或柳枝编成同心结,象征忠贞爱情的同心结或状如两心相连的饰物,向心爱之人表达爱意,意为夫妻同心,忠贞不渝。正则先生将其译为“knot of love”和“knot of heart-to-heart”恰如其分传达了该词汇的文化内涵的联想意义。再如《春望词(四)》中“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中的“玉箸”概念意义是指由玉做成的筷子,其内涵意义是指“美人的眼泪”,诗中的女主人公清晨对镜梳妆,见到镜中映出脸上两行流不尽的春愁之泪,却不能与同心人共诉衷肠,只得仰天想问:春风啊春风,你知也不知我的相思春愁?正则先生将其英译为“my tears”,是十分恰当的,传达了原诗的联想意义,让译文读者正确理解原诗的同时,给译文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

再如《江边》“西风忽报雁双双,人世心形两自降。不为鱼肠有真诀,谁能夜夜立清江。”正则先生与夫人将其译为“Sudden westwind tells the coming pairs of wild geeses;/It chills bodies and souls by autumn cool and grieves./If I don’t believe the story of fishes carrving letters;/Why should I wait night after night by the riverside?”

古人有鱼肠藏书的传说:表达对亲人和朋友的一种思念和期盼,就会将书信或便条放于鱼肠中,借此希望鱼儿可以把自己的消息带给亲人或朋友。正则先生将诗中带有民俗文化的“鱼雁传书”译为“fishes carring letters”,非常直接明了地再现了词语“鱼肠”的文化意义,将这一古代民俗在译作中完整地传递出来。也将诗中感人的思念之情翻译出来,引起读者的共鸣。例《月》“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正则先生与夫人将其译为“White and full, she is as a round fan of silk;/Slim and slender, she is like a hook of silver./Which is better, the full or the slim?/I really wonder, who on earth can tell?”

“汉机团”的意思是指在汉代班婕妤《怨诗》中,用织机制出的白绢做成团扇。在此诗中,并不是指扇子,而是指圆月;“细影”指弯月;“汉机团”与圆月相似。词句诗的意思是:弯月美如银钩,圆月美如团扇,但是那一种更美呢,世上没有几人能够作出评判。正则先生与夫人虽然没有把“扇”和“细影”直接翻译出来,但却用“White and full”和“the slim”来体现月的“阴晴圆缺”的特性,把“汉机团”翻译成’a round fan of silk”也准确地表达了原文的语义信息。将中国自古就将“月有阴晴圆缺”与“人有悲欢离合”联系起来,让读者感受到诗人仍然是在描写月,不但没有造成原文语义信息的流失,还完美地体现了诗人全诗咏月,却无一“月”的绝妙之笔。

二.文化典故的英译

薛涛诗词中大量运用典故,在大约90首诗中用典即达60多次。典故是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的体现。典故能引起读者的联想,运用典故可以借古喻今,增加诗词的表现力和典雅性,同时也有利于作者感情的表达。在例4.《酬人雨后玩竹》中“春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能自持。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正则先生与夫人将其译为“While southern lands are still in raining days,/How can one imagine her looks in frost or snow!/While plants brag their hues and luxuriance,/She rains in modesty as her empty heart./Her groves kept the ancient sages intoxicated, and/With tears of king’s widows her poles were stained./Till the latest season you will not recgnize/He amazingly strong integrity of evergreeness.”

这是一周酬答友人赏竹的诗。诗中的“多留晋贤醉”是指魏晋间的嵇康、阮籍等七位文人,无意功名,常聚于竹林,醉饮而忘返;“早伴舜妃悲”,《述异记》舜南巡逝,葬于苍梧,尧之女娥皇、女英泪流滴竹,竹以斑斑是也。正则先生与夫人采用归化方法翻译典故,将“舜妃”译为“king.s widows”。而张正则夫妇,最易于理解,能让译文的读者获得和原文的读者有相同的理解和感受。

三.涛诗韵律的呈现

《春望词(四首)》是涛诗的代表作之一,用字浅近,朴实无华,情景交融,春愁绵绵,写出了妇女相似的心声,也表达自己身世的悲伤。下面以此组诗中的第三首来赏析涛诗及英译中韵律的传达和体现。例5. 《春望词(三)》“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正则先生与夫人将其译为“The flowers in wind grow daily old,/But my wedding day hasn’t been told!/If I can’t tie with my beloved man,/My knot of love will be all in wain!”

原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总共四句,第一、二句和第四句押尾韵。在唐诗英译时,要想实现形神兼备,在格律上完全对等是几乎不可能的,因此正则先生和夫人的译文既注重神,也注重形,结构匀称,句式整齐,格律严谨而不失自然,较好地处理了押韵问题,第一句的“old”和第二句“told”押韵,有效地传递薛涛诗词的音韵美,体现了涛诗的“精致而优雅”。

由于良好的中国文化的学识和教养,加上多年的诗歌英译的探索研究,正则先生和夫人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较好地保留原诗的形式、内容、特色和韵味,准确地传达这些民俗文化负载词语的语义,表达其中包含的民族地域特色和文化心理积淀等深层次内容。将误解误译在中西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中产生的误差达到最小程度,尽量还薛涛及其诗歌以本来面目,让西方读者更加正确地了解薛涛,因为,“她的诗,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分”(张正则,1995:P24)。

参考文献

[1]蒋红红.民俗文化翻译探索[J].国外外语教学,2007(3).

[2]卢丙华.薛涛诗英译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J].时代文学.2009(1).

[3]熊发学.薛涛诗阅读辞典[M].成都:成都薛涛研究会,2006.

[4]于洪波,用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评价薛涛诗词的三个英译本,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5]张篷舟.薛涛诗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6]张正则,季国平.女诗人薛涛与望江楼公园[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7]周彦.红笺小字走天涯一一薛涛诗英译的文化意义.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8).

本文来自于攀枝花学院翻译研究所2014年编号为PFY2014007的课题“薛涛诗英译研究”。

春望的翻译篇6

关键词: 旅游景点介绍 接受理论 英译策略

近年来,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翻译的研究也成了一个热门课题。国内外诸多学者已经从不同的视角对此进行了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从接受理论视角对宜春旅游景点介绍的现有英译文本进行评价,指出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探讨、例证接受理论指导下旅游景点英译的策略。

一、接受理论与旅游景点翻译

接受美学,或称接受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姚斯为代表的康斯坦次学派提出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接受美学认为,任何文学文本都只具有未定性,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使其意义的实现具体化。读者的阅读活动、接受程度、审美情趣等因素对作品的意义和价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接受美学这样解释作为审美主体的读者的作用:“在这个作者、作品和大众的三角形之中,大众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不断变化的经验视野。”(H.R.姚斯,R.C.霍拉勃,1987)由此可见,接受理论的出现实际上打破了先前文本中心理论的束缚,真正将读者摆在一个重要位置上。

旅游景点介绍的最终目的是要旅游景点文本所瞄准的潜在的游客就是旅游文本的读者,旅游机构当然希望通过景点介绍在消费者心理上造成的一定影响,这种驱动力决定了景点介绍文本一开始就是以“读者为中心”,把读者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旅游景点英文版的读者主要是说英语或懂英语的人群。他们的语言、文化、政治等因素与中国的存在着差异,如果这时还拘泥于对原文内容和语言结构的绝对忠实,就可能无法激发起西方读者的注意力和兴趣,更不要谈引发他们旅游的欲望了。由此可见,景点介绍文本的翻译目的决定了景点翻译所采用的标准与接受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统一的。

二、宜春旅游景点英译中现存的问题

旅游景点介绍的英译旨在传播旅游信息及文化、吸引国外游客。宜春旅游景点介绍的英译具有同样的目的。然而,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宜春景点的现有英译文本(Splendid Yichun(《锦绣宜春》)――中英文对照的宜春旅游册子,以及宜春旅游景点的网站――明月山网站上的英文页面)却是错误连连,在本文中,我们把这些问题归为两类:语言错误和文化误译。

1.语言错误

该类错误包括单词拼写错误、意义遗漏问题、语法错误、表达错误、中式英语现象、用词不当问题、语言累赘、标点错误等。

例:宜春生态环境优越。是全国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之一,境内7条主要河流全部达到饮用水标准,10个县市区的大气质量都达到国家标准。

原译文:Yichun’s Zoology environment is very superiority.It is the one of the first trial cities in China.The water of Yichun’s seven rivers meet drinkable requirement.

原文是《宜春简介》中的一个句子,在其译文中我们可以赫然看到各类语言错误。语法错误:译文中“meet”应改为“meets”,“drinkable requirement”应改为“drinking standard”;在这个英译中,硬译的痕迹十分明显,如,“生态试点城市”“10个县市区”的翻译生硬、笼统、不准确,不利于外国读者理解接受。在接受理论指导下,我们试译如下:Yichun’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very superior.It is the one of the first ecological pilot cities in China.The water of Yichun’s seven rivers meets drinking standard.

2.文化误译

旅游资料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如:历史典故、神话传说、诗词歌赋、民情习俗等,这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惠南、包昂,2004:148-158)。如果译者没有考虑到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忽视译文读者的文化结构,往往容易造成专有名词翻译的不可接受性。

《锦绣宜春》宜春市旅游局和宜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编印。

例:唐朝著名诗人王渤的诗《藤王阁序》中提到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人、其事、其物均出自宜春”。

译文:During tang dynasty famous poet Wangbo’s poem 《TengWangGe Xu》,there are “thingbravenesssky preciousness”“People famous and earth bier”.All the persons,things,contents come from Yichun.

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该译文出现的诸多格式错误,死译现象,光是《滕王阁序》的英译“《TengWangGe Xu》”就会让英语读者莫名其妙。我们试译为:The famous poet Wang Bo of Tang dynasty has written a poem titled Tengwangge Forword,where Yichun was mentioned as blessed place full of brilliant people,which is the real portrayal of Yichun.

以上所提的这些问题在宜春景点介绍文本英译中很普遍,这就会导致外国游客对译文接受的障碍,造成信息沟通的失败,也就无从吸引他们了。

三、接受理论指导下的翻译策略

旅游景点的英译是对外宣传的重要形式,在传播旅游信息及文化、吸引国外游客、诱发潜在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产生兴趣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目前翻译效果不佳的事实,我们要以接受理论为指导,采取有效的策略,进一步提高译文的质量。

1.音译加注法

旅游景点介绍文本中蕴涵很多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在这种情况下,源语读者即操汉语的人对旅游资料中的少量的文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十分了解,但对外国人来说却非常陌生。译者的任务是将原文中的中国文化信息完整地传达给外国游客,要达到这一目的,译者须补充相关的背景材料和文化常识,采取音译加注的办法,从而使其理解、接受。如:

祖籍地:Hu Yaobang’s Ancestral Home;朱轼陵园:Cemetery of Zhushi,因外国游客对、朱轼缺乏相应的了解,这样的景点名称的翻译就很难能吸引他们了。故而,我们试翻译如下:祖籍地:Ancestral Home of Hu Yaobang (a Chairman of China);朱轼陵园:Cemetery of Zhu Shi (a well-known official in Qing Dynasty)。

包圆:Baoyuan(meat and bamboo shoots dumpling),这是宜春的一道特色菜,从其菜名上根本看不出它的用料、做法。因而,译者在音译的同时,可通过加注的方式将详细信息告诉译文读者。

2.增减改译法

英汉旅游文本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文文本多引经据典、词藻华丽,英文文本多直扣主题、描述客观;在谋篇布局上,前者的写作一般呈直线型,后者则呈隐伏型(Connor,2001)。因此,一字一词地将源语文本翻译成英语文本很多时候反而不是英文读者所乐意接受的,而应该根据英语语言习惯、表达方式、格式、措辞等对源语文本进行必要的增删改写,删除符合汉语语言习惯的华丽词藻和过度修饰。

原文:距云谷飞瀑260米,为老山脚下又一奇特景观,由高山冲沟水系形成。四周峰峦隽秀,竹海掩映,松涛阵阵,瀑泉流经石壁,飞珠溅玉,颇为壮观。游者夜临此处,可亲身感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意境。

译文:Located at the foot of Laoshan Mountain 260 meters away from Yungu waterfall,the spring,composed of the water system of high mountains and swift currents,has become another unique scenery.It’s really a grand sight with pretty hills surrounding,the bamboos setting each other off,the wind soughing in the pines riffles,the sprays splashing out while the spring flows along the cliff.At night,the visitors may sense the dreamlike quietness expressed by the poem“The bright moon shines in the pines,the clear spring flows on the stones”.

中文介绍宜春景点“石壁流泉”的文本中运用了诸多的四字成语“峰峦隽秀、竹海掩映、松涛阵阵、飞珠溅玉”,并引用两句诗来描叙、渲染它的景色,这符合汉语语言文化习惯,而英文行文讲究简洁明快,通俗质朴。因此,在进行英译时译者充分考虑英译文本的读者的接受视野、译文的美感,删掉了一些华丽的词藻,用几个通俗的并列短语“with pretty hills surrounding,the bamboos setting each other off,the wind soughing in the pines riffles,the sprays splashing out”来传达景色的秀美。此外,译者将原文第一句的句子结构进行了调整,以使译文更符合英文表达习惯,同时也使篇章的连贯性更好。总之,译者采取删减改写的策略,缩短了外国游客对译文的审美距离,从而能够很容易地被其接受。

四、结语

旅游景点介绍文本在推动旅游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英译不能只注重对原文文本意义的传达。从接受理论的角度来看待旅游景点介绍的英译,能使我们关注到译文接受者,即潜在游客的“期待视界”,也就是他们的审美情趣、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因素,同时考虑到消费者对于旅游的能动的影响力,从而适时作出调整,更好地迎合市场需求,最终达到吸引外国游客、促进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目的。当然,考虑外国游客的“期待视界”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译文要完完全全地归化,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诗歌形式、表达方式我们可以采取异化的方法,以此来拓宽外国游客的视野,使其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产生来中国旅游的欲望。

参考文献:

[1]姚斯,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

春望的翻译篇7

【关键词】语义翻译 交际翻译 《狼图腾》英译

一、引言

笔者在众多英g作品中选取了《狼图腾》作为研究对象,尝试从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视角下对该译本进行案例研究,因为该译本总体而言是成功的,且运用一定合适的翻译理论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会被目标读者更好的接受,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笔者希望能通过采取案例研究法,研究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理论在《狼图腾》中的应用,更好的对比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适用范围,为翻译及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一定的启示。

二、《狼图腾》与英译及其翻译思想

《狼图腾》的叙事主体为狼,生动地揭示了自然万物的规律,其文化学术价值极高。因为作者以一种全新的历史视角,论证了由于历史上游牧民族强悍进取的狼精神,不断为汉民族输血,中华文明才得以发展且从未中断。其英译出版后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比如以下报道:

The New York Times:“Jiang Rong’ s first novel,Wolf Totem,is a stirring allegorical critiqu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所以《狼图腾》的英译在全球的影响力可见一斑。而从翻译的角度来说,究其成功的具体原因及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则是本文重点探讨的。

三、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概述

语义翻译试图尽最大可能去传达源语精确的语境意义。交际翻译试图让读者获得的效果与源语读者所获得的效果尽可能的相近。两者有一定的区别。比如语义翻译关注发出者个人的思维过程,而交际翻译则更倾向于某具体的语言和文化。文化方面,前者会保留源语文化,而后者则把外来的元素带进目标语文化。两者也有重合之处,即所有的翻译在某种程度上即是语义翻译又是交际翻译,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

四、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应用

1.语义翻译在《狼图腾》英译中的应用。

(1)保留原文风格;尊重句式。

例1.

原文:冰软了,雪化了,大片大片的黄草地又露了出来,雪前早发的春芽已被雪捂黄,只在草芽尖上还带点儿绿色。

译文:The ice was softening,the snow melting,revealing vast stretches of yellowed grass. Early buds that had appeared before the latest snowfall had turned yellow,with a tinge of green.

分析;此句描绘的是草原开春的美丽景象,作者将其描绘的细致入微,译文也正是遵从了这种特点,尊重原有句式,使用非谓语的形式将原文翻译出来,不仅意义一致,句形也十分一致。而如果翻译时,将这几个分句合并成一个句子,看似简洁凝练,实则将失去文章原有的韵味,由此可得,语义翻译使译文在符合原文特点的前提下,将原文韵味表现的淋漓尽致。

2.交际翻译在《狼图腾》英译中的应用

(2)进行适当省略,改善表达效果。

例2.

原文:绿山青山、褐山赭山、蓝山紫山,推着青绿褐赭蓝紫色的彩波向茫茫的远山泛去。

译文:Mountains of many colors―dark and light green,brown,deep red,purple―rose in waves as far as one could see.

分析:由于中英两种语言表达差异的不同,在汉译英中,“省略”这一策略非常重要,译文则更加简洁。从本句可以看出,原文中列举了各种颜色的山,如果直接译为“dark green mountains,light green mountains”等,会使译文显的累赘不堪,按照语义翻译就会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可以看出,本句更适合交际翻译。

五、结论

本文以《狼图腾》英译为基础,发现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有不同的使用范围。若翻译单位较小,可采用语义翻译。若翻译单位多为长句或段落,则用交际翻译,且要考虑语境,文化等因素。因此,译者不能仅为了忠实于原文而拘泥于原文的形式,而更应该考虑译文的表达效果。本着最大化再现原文效果的目的进行翻译,希望此次研究可以为类似翻译带来更多帮助。

参考文献:

[1]Munday,Jeremy.(2007).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Routledge.

[2]Newmark,Peter.(2011).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马会娟,苗菊.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1.

春望的翻译篇8

关键词:雪莱 西风颂 译文探析 诗歌特点 艺术风格 语言特色

珀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是英国十九世纪初伟大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人。恩格斯曾经称赞他是“天才的预言家”,马克思更是赞他为“彻头彻尾的革命家”。在其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中,他不仅写了大量针砭时弊的政治讽刺诗,而且也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抒情诗。他热爱生活、勤于思考,一有感触,便付著笔端。他的这些性格特征也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使他的诗作具有浓厚的抒彩,蕴含深刻的哲理。其抒情诗的艺术特征主要包括:一、哲理深邃。二、想象力、创造力丰富奇特。三、意象优美丰富。

诗人在《西风颂》中提到的西风,既是自然的保护者,也是破坏者。它一方面以锐不可挡的气势横扫枯枝败叶,一方面又将种子播洒,给大地带来了色彩和芬芳。它有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激励着生命的创造力,催生着对未来的希望。他开篇就恰当地借秋风扫落叶的威势表达了对丑恶现实的愤怒和清扫旧势力的决心。借西风横扫落叶的威势来比喻革命力量清除反动政权;借西风吹送种子来比喻革命思想的传播,寄托他对于未来的希望。全诗五节七十行,采用但丁的三行诗节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结合的形式,每节的十四行由四个三行和一个对句组成,使用五步抑扬格。全诗韵律工整,宛若行文流水,跨行以及跨节的反复运用,创造出一种激情奔放的感觉。艺术地表现狂放不羁的西风的形象,产生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围绕着(秋天)这一主要意象,该诗编织了植物、人、神的各种形式的死亡和再生的轮回。”诗的前三节写秋风横扫大地、席卷长空、震撼海洋的剧烈场景,后两节抒发了诗人与西风同行的渴望和向往。最后两句则以他乐观主义的预言结束: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由景到情,达到情与景的交融,使诗的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主题鲜明。

自上世纪20年代郭沫若第一次将本诗翻译介绍到中国以来,80多年间又出现了许多的版本,本文介绍的三种极具影响力的译文,分别译于上世纪中国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20年代郭沫若的译文、50年代查良铮(穆旦)的翻译、以及八九十年代傅勇林的译诗。其中前两位不仅是翻译家更是诗人,三位在形式、语言表达、和传达原文神韵方面都各有特点。下面仅就语言特色、表达形式、艺术风格等方面简略评析。郭沫若代表了我国老一代翻译家的英诗汉译主张。他的翻译重气韵,为了抓住原诗的气韵,在不损伤其意义的范围之内,不拘泥于原文中的语序;主张用“创作的精神来翻译诗歌”,根据阅读时脑海中浮现的景象,在翻译时进行仿佛身临其境的再创作。查良铮先生也是我国翻译界的前辈,在介绍翻译外国诗歌的工作上功勋卓著。他翻译的《西风颂》,收录在1958年出版的《雪莱抒情诗选》中。从该书的《译者序》中,我们可以看出查良铮先生对雪莱《西风颂》有着深入的研究。“《西风颂》可以说是这类诗歌的登峰造极之作,它将永远是世界诗歌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以西风为中心,准强有力地描绘了这一系列自然现象,写出了树叶、流云、海洋等如何在西风的影响下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却以此象征了当时整个现实……”他反对死板地照搬“信、达、雅”这三原则中的“信”,“译诗不仅要注重意思,而且要把旋律和风格表现出来……要紧的,是把原诗的主要实质传达出来”。傅勇林先生是翻译英诗的后起之秀。他翻译《西风颂》时参考了8种译文,系“细雕之作”。他的译文挥洒自如,诗情画意浓郁、富于音乐美和视觉美,风格俊逸。下面选取了原诗比较有代表性的第一节,具体分析一下三家不同的译文。

郭译:哦,不羁的西风!你秋之呼吸,你虽不可见,败叶为你吹飞,好像魍魉之群在诅咒之前逃退;黄者、黑者、苍白者、惨红者,无数病残者之大群。哦,你,你又催送一切的翅果速去安眠,冷冷沉沉的睡在他们黑暗的冬床,如像死尸睡在墓中一样;直等到你阳春的青妹来时,一片笙歌吹遍梦中的大地,吹放叶蕾花蕊如像就草的绵羊,在山野之中弥漫着活色生香。不羁的精灵哟,你是周流八垠,你破坏者兼保护者;你听哟,你听!

查译:哦,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你无形,但枯死的落叶被你横扫,有如鬼魅碰上了巫师,纷纷逃避:黄的,黑的,灰的,红得像肺痨,呵,重染瘟疫的一群:西风呵,是你/以车驾把有翼的种子崔送到/黑暗的东床上,他们就躺在那里,像是墓中的死尸,冰冷,深藏,低贱/直等到春天,你碧空的姊妹吹起/她的喇叭,在沉睡的大地上响遍,(唤出嫩芽,像羊群一样,觅食天空)/将色和香充满了山峰和平原:不羁的精灵呵,你无处不运行;破坏者兼保护者:听吧,你且聆听!

傅译:狂荡的西风哟,你这晚秋的精灵,/你飘飏而起无形中驱尽残叶/犹如精魂飞遁远离法师长吟,黑白红黄似瘟疫压顶,那满天落叶/纷纷扬四散调零;哦,是你哟,/驾长车往那幽黑的冬夜/载去翻飞的种籽,低深地一片冰凉/它们在坟茔里躺着酷似僵尸具具,/直至碧色葱郁你那春吹响/清越的号角传遍寰寰梦境,/(飏起芳蕾如驱遣羊羔于惠风里牧草)/给平原山陵鼓满鲜活的流彩和芳馨:/狂荡的精灵哟,你四处运行;/你扫荡一切又维持生命;听哟,听!

首先从译者所选用的表达形式来分析。中国传统翻译是以忠实为目标,并且这种传统沿用至今。所以在这种要求之下,译者的第一选择是尽可能多地忠于原文,不仅在内容上,也包括与原文形式上的统一。雪莱的原诗韵律工整,查和傅较好地保留了原诗的韵脚和章节,形式基本和原诗一致。然而,他们在细节上处理得又有所不同,因此,取得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查很大程度上译出了原诗的节奏感,形式上非常贴近原文。傅不同于查的是,他在原诗的形式上做了细微的调整,使译文形式上更加对称工整,朗朗上口,使得原文的节奏美、韵律美以及气势都得以加强。而郭则将每一节十四行合为一个整体,译为自由诗,对原诗的跨行调整较多。这就和他们所处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关。20世纪20年代,汉语发展不够完善,白话文运动刚刚兴起,白话文创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外国诗歌刚刚被引入到中国。“我译书的目的是要望读者得我的刺激能直接去翻读原书,犹如见了一幅西湖的照片生出来直接去游览西湖的愿望。”基于这种目的,译者的重点就不在于形式,而是其深层的内涵和深远的影响上。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诗的内容,他舍弃了形式。

从语言特色上来说,原诗表现出雄浑豪放而又不失清新飘逸的风格。而且原作节奏明快,音韵和谐,修辞贴切。郭沫若的语言特点非常明显:多语气词、白文夹杂、方言夹杂、多戏剧化的语言等,其中最显著的要数白文夹杂。当时的白话文运动刚刚兴起,白话文创作才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也就不难理解。由于他本人非常喜欢戏剧创作,因此他的译文也就不可避免地有戏剧语言的成分在里面。整体来说他的语言高度洗练,充满古典美,但是对于当代人来说,译文中半白半文的语言晦涩难懂,所以译文的接受程度就相对而言低一些。但是我们在分析郭老的译文时,必须考虑其历史条件的限制。在当时,“通过先进的革命知识分子如鲁迅、瞿秋白、郭沫若等人的积极倡导和辛勤努力,翻译事业便和当前的需要与反帝反封建的阶级斗争紧密结合起来。”他的译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原诗的革命斗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鼓舞和影响了很多有志之士,应该肯定它的意义。查译的语言很朴实,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有一种自然之美。读起来平直流畅,严谨又不失自然。值得一提的是,查老先生在1958年翻译《西风颂》时的境遇与雪莱创作这首诗时的背景十分相似,他当时也是频受政治打击,可以说他在翻译原诗时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意图,和作者产生共鸣。在他的译文中,他善于使用短词语,增强诗的节奏感,如“黑暗的冬床上,它们就躺在那里/像是墓中的死穴,冰冷,冷藏,低贱”,“你无形,但枯死的落叶被你横扫”,“纷纷逃避”。较短的语言,朴实的表达,却让读者领略了西风的威力。而傅译做得好的是,运用了大量的叠声词和叠韵词,如“寰寰梦境”、“芸芸众生”、“咎咎乌云”、“夏梦绵绵”、“积云密布”、“雷雨倾盆”、“霹雳裂空”、“冰雹如喷”……增强了原诗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并且他非常注重润色,所以整首诗充满浓厚的诗情画意。但是,难免也有疏忽的地方,如他把Angels of rain and lighting:there are spread(第二节第四行)译为“是天使挟雨带电:一泻云河”,和原文意思有偏颇。雪莱在此把乱云比作带来雨水雷电的天使,而不是指雨和电本身是由天使带来的。

就艺术风格而言,傅译的最大特点,是在忠于原文思想、艺术风格与原文的风格贴近的基础上,做了细节改动,不仅译出了原文浩浩荡荡、一泻千里的气势,再现了原诗激情奔放而又不失清新飘逸的风格;而且他的译诗的节奏甚至还在原文之上,他的译文增强了原诗的音乐美和节奏感,画面也更加浪漫唯美。查良铮先生准确地把握了原诗的精神和内容,所译的作品准确严谨,较好地传达了原文的革命精神和艺术风格,读来质朴自然,严谨流畅。总体而言,郭沫若的翻译以归化为主,使读者读起来更流畅,就像阅读他的原创中文作品一样,克服了文化上的障碍。他把原诗的精华部分吸收,然后进行一次身临其境的再创作。袁锦祥给郭译的《西风颂》以很高的评价。他说:“人们读了郭译后,深感译诗气势豪放,音调雄厚,犹如暴风驰骋,神韵不减原作。不少词语笔力雄厚,诗意盎然,也和原诗不相上下。”

结语:文章从雪莱《西风颂》诗歌本身的特点和特色出发,从表达形式,语言特色,艺术风格三个方面,对三篇具有代表性的译文进行探析,可以说所选的译文分别代表了中国社会以及现在汉语发展的不同阶段时期。就英汉这两种语言本身来讲,句法等方面差别就很大,在翻译过程中既要保留原文的句式形式,又要传达原文的思想内容,还要讲究艺术风格的一致性,着实是对译者的巨大考验。就我个人来看,(本文所列举的)各个译文之间没有高低之分,其差别是受特定的意识形态、以及译者本身的文化素养的影响所致。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价值,相反的,会在时间的反复见证下灿灿生辉。那些优秀的译作,也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研究。

参考文献:

[1]M·H·艾布拉姆斯 《诺顿英国文学选集》诺顿出版公司,1986:696。

[2]肖斌如.郭沫若佚文集(上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106。

[3]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4]王克非 翻译文化史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91。

[5]王守仁,方杰 英国文学简史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6]郭著章主编.翻译家研究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7]袁锦翔 郭沫若翻译初探.84

[8]马文通.论查良铮的诗歌翻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

上一篇:运动员代表讲话范文 下一篇:新年心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