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教师范文

时间:2023-10-01 19:41:09

山村教师

山村教师篇1

当自由降临时,被买进深山、受尽屈辱的她为何选择留下来?

卖进深山的屈辱岁月

1994年6月初的一天清晨,小雨连绵不断,通往河北曲阳县下岸村的山路上,一辆农用三轮车在泥泞中翻越群山。

车厢中央坐着的年轻女孩眼神木然,呆呆地望着好像永远没有尽头的山路。雨打湿了她的头发.她却似乎毫无知觉。一边的老人家脱下上衣给她披上,却惹来她憎恶的一眼。

可是不到一分钟,她又把衣服给老人家披上了。

这一幕让车上另外几个人笑了起来:“这个女孩买得值,将来肯定是个贤惠的媳妇!”

这夸奖声让这个名叫郜艳敏的河南女孩再也忍不住心头的委屈,“哇”的一声大哭了起来。

18岁的郜艳敏曾是一个对未来充满了幻想期望的快乐女孩。因为河南老家穷,1993年她只身来到河北省蠡县一家毛纺厂打工。

谁能想到,所有的一切几乎于瞬间脱离了轨道。那天,郜艳敏请假回家帮父母麦收,在石家庄火车站,她碰到了两个来“招工”的中年妇女,年少的她没有深思就爽快地跟着那两个貌似淳朴的女人去找“好工作”了。就这样,长途车带着她向厄运呼啸而去。

两天后,郜艳敏被人贩子以2700元钱的价格,卖给了曲阳县蒙山镇下岸村的一户农家做媳妇。

下岸村很小,只有40来户人家,不到200人,窗外是山,山的背后还是山,整个村子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向山外。

“丈夫”老三,是个粗鲁的山里汉子,不认得几个字,夫妻两人常常终日无话。郜艳敏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逃跑!但这家人把她看得紧紧的,根本没有机会。

于是,郜艳敏选择了另一种解脱方式:死。第一次,她跑到后山上跳涧,被牧羊人看见了:第二次,她说自己病了,睡不着觉,在夫家人的看守下到集市上看了几次病.趁机偷偷地攒了60片安定片,一下子吃下去,结果还是被发现,送到镇上的卫生院抢救了两天两夜:第三次,她吃了老鼠药,痛苦得心如刀绞,但还是被发现了。

郜艳敏没有死成,但是她的心却好像死去了。本来外向的她,终日默默无语。

一年后,觉得生米已煮成了熟饭,公婆终于让郜艳敏在丈夫的陪同下回河南老家了!

回到家里,一切都变了,一年多的时间,母亲的眼睛哭瞎了:父亲四处奔走甚至求神算卦,在一个个陌生的城市和村庄寻找自己的女儿,头发全白了,他仅仅四十岁出头啊!

在家里住了一段日子后,父母还是让郜艳敏跟着老三回河北了。郜艳敏被拐卖的事情在当地早已闹得沸沸扬扬,她不可能再找到好人家了。见过女婿,父母都认命了!

回河北的路上郜艳敏没有再哭,她把自己埋进了山村平静苦涩的生活中,生儿育女,将所有的梦想全部埋葬了。

以德报怨,为了孩子坚守深山

下岸村满山遍野都是石头,喝水都得到很远的一个山岭去担,没有老师愿意来教书,村里孩子上学一直是个难题。2000年,当地农村教育资源整合,村里只保留了一个低年级教学点,可这个教学点没有一个公办教师愿意来。

没办法,上级学校决定在本村找代课教师。找来找去,全村文化程度最高的就是郜艳敏,辉岭小学马校长几次翻山来找郜艳敏,可郜艳敏一口回绝了!她算出了一个明白账:村里代课,一个月只有200元钱:而到山下窑上干活一个月有300元钱!她的公婆都有病,落下了债务,一家人生计艰难,一天只能吃两顿饭。而她远在河南的母亲也因女儿远“嫁”的打击而患重病,她一个人几乎支撑着两个家,多挣一分钱都是好的啊!

其实,郜艳敏还有一个心结:自己不过是一个买来的媳妇,就像人家买来过日子的一件家具。丈夫喝了酒常常抓过她就打:“买来的媳妇,我愿意打就打!”学生会看得起自己吗?学生家长会信得过自己吗?另一方面,在郜艳敏的内心深处,这个村庄的一切对她都只意味着屈辱和卑微。她对这个禁锢了她生命和青春的山村,充满敌意,为它服务,她心里委屈!

然而一天晚上,郜艳敏从窑里收工回家,刚推开家门她就愣住了:家里热热闹闹地挤着六七个孩子,以及孩子们的家长,一脸虔诚地等着她回来。一见她进来,一个家长马上站起来说:“老三家的,今天我们大伙来求你。请你给孩子们当老师,他们能认点字,不当一辈子羊倌,你就是菩萨啦!”孩子们也轰地围了上来:“郜老师,教我们读书吧!”

看着孩子们那一双双清澈的眼睛,郜艳敏的泪水慢慢涌出眼眶。在这些渴望读书的孩子身上,她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

一个新的火花在郜艳敏的生命中点亮了:再也不能让下岸村的孩子们当羊倌,再也不让他们通过买的方式找媳妇,再也不让自己的悲剧在别的女孩子身上重演!擦干眼泪,她坚定地说:“好吧,我当这个老师!”就这样:郜艳敏成了一名山村女教师,也许她是中国惟一的一个买来的教师。

三尺讲台,成了人生新舞台

郜艳敏负责的教学点有一、二年级两个班,一共15个学生,教师只有郜艳敏一个。她要负责两个班的全部教学任务。郜艳敏过去要强、追求完美的个性全都回来了。接受任务后,她首先把两个年级所有的教材收拢来认真熟悉,仔细揣摩国家教学大纲的每一点要求;一有机会,郜艳敏就翻过大山去中心小学听课,把其他教师的讲课内容,讲课方法一点不漏地记录下来,回来后认真研究学习;为了不让自己的知识落伍,每次出山她都要买一些旧书报回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每到发新书的时候,她都背着一大捆书爬十几里的山路给孩子们领回来,决不耽误孩子们一天课程;山村的村民经济条件差,如果哪位孩子没钱买书了,她就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为孩子买课本,晚上还经常到孩子们的家中补课。

郜艳敏把体育、音乐等副科也开了起来,长久以来生活在悲怆绝望中的郜艳敏,再次展开了甜美歌喉,过去的梦想、过去的激情,随着歌声又回到了她的身边!下岸村的孩子们在郜艳敏的教导下,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大幅度上升。辉岭中心小学两个班40个学生,每次考试评比,下岸的学生总能从七八张奖状中拿回来两张,二年级的刘行一直是同年级的第二名!

郜艳敏的教学不仅成全了孩子们也成就了她自己。她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四年多。村里老老小小见了她都喊她郜老师,带着亲切和尊敬。在他们眼里再没有“这个媳妇是买来的”的轻蔑,丈夫老三再也不敢打她,因为会惹起众怒!

郜艳敏深深地爱上了这个职业。爱上了那些纯真的孩子们。她不能接受哪怕一个孩子逃学辍学。孤儿刘卫和奶奶一起过,掏不起学费,郜艳敏就给包下来;杨阔,没有母亲,原来很调皮,甚至把学校的玻璃都给砸了,几次逃学,郜艳敏就一次次家访,把他劝回学校。在她的努力下。几年来村里一、二年级没有一个适龄儿童辍学。这一点,成了她的骄傲。

但郜艳敏也有一桩沉重的心事,因为这里太穷了,她有10名升到辉岭小学和韩家村小学的学生曾先后辍学,她反复找家长做工作,有6人勉强复学,其他4人却再也没回到学校。痛心不已的郜艳敏利用星期天办了个扫盲班,给这4个孩子上课,教他们识字和做人道理。

最近两年,交通和通讯方便起来,前后有十多个被拐卖来的媳妇都回老家了,每次看到一个如释重负的女子带着行李离开,每次回家看到毫无共同语言的丈夫,郜艳敏的心中都是一阵痛。外面,是另一个世界,她曾经做过许多梦的世界,她何尝不想插翅飞出去?那是她曾经三次求死也要求得的自由啊!但一想到孩子们,郜艳敏的心就又飞回来了:“我走了,孩子们怎么办?”

她已经离不开山村里的这些孩子们了。每当和孩子们一起上课,一起做游戏、唱歌,生活带给她的不幸和屈辱就全忘在脑后,她的生命也就有了不一样的价值。尽管这里很闭塞很贫穷,尽管她对买她的丈夫很不满意,尽管她年工资只有2000元,但她还是想把这里的生活继续下去,她因屈辱而来,却因荣耀而留下。

山村教师篇2

龙门村小学,地处大竹县文星镇、杨通乡、神合乡、石子镇和童家乡结合部,是毗邻5乡镇学龄儿童上学的就近学校。学校现有教师3名,设有幼儿班和一、二年级,有学生101名。由于背靠山坡,建造在岩石之上,整个活动场所凹凸不平,再加上周围农田遍布,一口大池塘常年蓄水,学生上学回家只能在田埂小径上行走,因此,给学校的安全管理增加了不少难度。前来龙门村小就读的学生,有近一半是来自邻近乡镇的适龄儿童,远的要走5公里的乡间小路,一遇到刮风下雨,往往是一身泥泞透身湿。

为确保学生的安全,陈祖轩除进行安全教育外,每天早上都是第一个来到学校接学生,如果遇到迟到一两节课的学生,还要到路上巡查。“陈老师把龙门村小当作了自己的家,有他在学校,我们的孩子读书就放心了。”家长都把他当成最放心的“老师爷爷”。20年来,龙门村小没有发生过一次大小安全事故,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村级小学”。

每年至少资助5名贫困娃

在陈祖轩班上有个叫李艳的女同学,爸爸在她年幼时就生病去世,妈妈又双目失明,全家仅靠政府每月150元的低保金勉强度日。陈祖轩不仅帮她购买学习用品,还经常在资金和物质上提供援助。每个学期究竟拿出多少钱去资助学生,陈祖轩自己也说不清楚,但能够肯定的是每年至少资助过5名贫困学生,对95%以上的学生进行了家访,与学生家长达成“管好教育好学生”的共识。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活动场所,陈祖轩还利用节假日和双休日,与妻子一道对校园安全隐患进行彻底排查,翻盖屋瓦,修补门窗,平整道路,挑土填补过道和屋坎,尽可能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退休后仍愿留在村小任教

陈祖轩膝下两个子女均学有所成,长子陈小勇从南京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中国航天科学院工作,次女陈艳娟今年刚从四川外语学院毕业。为尽孝心,儿子多次劝说父亲提前退休到北京养老,都被他执拗拒绝,“教了30多年的书,我一天不看到学生,心里头就空荡荡的。”陈祖轩动情地说道。

由于环境较为艰苦,文星镇不包括幼教就缺编教师48名,几年前有位师范生到龙门村小任教不到半年,就辞职到了沿海打工。“不出5年时间,龙门村小3名教师都相继到了退休年龄。”师资力量短缺,陈祖轩心里比谁都着急。

山村教师篇3

同学们: 我是一个从大山沟里走出来即将成为教师的学生。父母给了我山的骨架与肌肉,而教师却给了我成长的乳汁和粮食。我的家乡是一个贫穷的山沟沟,陡峭如削的山崖,崎岖险恶的山路,曾令许多教师望而生畏,闻风而逃,甚至有的教师发誓:“我宁愿不要工作,也不到那个穷山沟去!”贫苦的村民又多么希望山外的教师来这片贫困的土地上看看,来安慰山里孩子们那饥饿的心灵。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我生命中的第一个老师——一个稚气未脱的师范毕业生。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马琅环。乡亲们则习惯地叫她马兰,说她像一束淡雅的马兰花,给穷乡僻壤带来了知识的温馨,带来了富饶的希望。 琅环是天帝藏书的地方。是马老师给了我这张通往琅环的“通行证”,是马老师的悉心教育使我开始了新的生活。我在知识的海洋中拼命地吸取,我的羽翼渐渐地丰满了,终于在乡亲们的期盼中,在马老师的殷切关怀下,我振翅飞出了山沟沟,考上了一所师范学校。 乡亲们都说,山沟沟里飞出了金凤凰,可担心故乡没有蓊郁的梧桐树能把凤凰招回来。马老师没有说什么,却送给我一个笔记本,扉页上赫然写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四句话。我看罢,泪眼蒙。我是山的女儿,当然会回到大山的怀抱。那里有我白发的乡亲,有渴求知识的孩子,有一位无私耕耘的山村女教师,还有我整个家乡贫穷的根呀! 临行的那天,朴实的乡亲们用最热烈的方式为我送行。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响彻了山村每个角落,大爷大奶们拄着拐杖来为我送行,含泪抚摸着我的头:“娃呀,到了山外好好学,莫学坏;学好本领来教峰伢子、伟伢子他们,嗯?”我泪流满面,哽咽着使劲点了点头,在乡亲们依依不舍的目光中,我踏上了那条通往山外的路。 山外的世界真精彩,可我却从不敢耽误一分一秒的宝贵时间,天天勤学苦练,因为我知道我肩负的是一个山村的希望。 我永远不能忘记那个细雨霏霏的清明节,我百里迢迢地从学校赶到家中。临近毕业了,跟老师说好共同起草一份山村教育的论文。那天我多高兴呀,我又可以见到马老师了,又可以和她一起讨论问题了! 然而,当我踏进马老师的家门时,我惊呆了。眼前的情景令我心似刀绞般疼痛。马老师含笑的遗像正置于灵堂的中央。我发疯般地跪到灵堂前:“马老师,您这是怎么啦?我们不是说好共同起草那篇论文吗?不是说好了,等我回来咱们一块教山里的孩子吗?可您现在怎么不说话呀?” 乡亲们拉着我,断断续续地给我讲述着那个令人心碎的故事:那天是星期三,是学校装上电灯的第二天。这两天孩子放学后总想在学校多呆会儿,只是为了多看几眼电灯泡发出的光。那天天黑了,马老师好不容易说服了学生们,让他们回家。可是,学生刚要动身,突然,倾盆大雨从天上浇下来。孩子们瘦弱的身躯在狂风中颤抖,孩子们惊慌极了。 马老师告诉学生:“同学们,你们都各自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大雨一过,老师就送你们回家!”就在那一刻,雷声轰响,教室里的灯突然灭了。孩子们在黑暗中屏住呼吸,片刻一个女孩终于忍不住大哭起来:“老师,我要回家。这儿太黑了,我害怕!”其实,马老师又何尝不害怕呢?她毕竟是一个年轻的山村女教师呀,而且还面对着这么多的孩子!可是,在孩子面前,她不能后退,她定了定神:“同学们,有老师在,你们别怕,老师这会儿就去给你们把电线修好!你们呆在教室,谁也不许出去。等老师回来,嗯?”说完,她拿着手电筒,毅然地爬上了校门口那根电线杆上。 电,终于接上了。教室里传来孩子们的欢呼声。可是,就在那一刹那,“啪”的一道闪电,马老师永远倒在那根电线杆下,再也没有回到那间教室,再也没有回到孩子身边…… 孩子们撕心裂肺般地喊着他们亲爱的马老师,山谷呜咽,却再也没有回音。 我泪流满面,紧紧地捧着马老师的遗像。老师,我多想告诉您,当年您送给我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不就是为了等我怀藏经卷回来吗?而今,我即将归来,可您却再也听不见我含泪的呼喊。老师,您忘了我们之间还有那么多的约定没有实现吗?老师您说话呀! 当我从马老师的沉沉悲痛中醒过来时,我的思想在超越旧俗,我的感情在升华纯净,于是,在毕业之际,择途之时,我不再犹豫,不再徘徊,有什么比一个民族的无能更令人心悸的呢?有什么比一个社会的落后更令人心痛的呢?有什么比一个国家的贫穷更令人悲哀的呢?没有,没有!挑起民族落后的担子,挑起国家贫困的担子,关键在于挑起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我有什么理由逃避贫困的山沟?没有,没有!“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渴望强盛的民族在等待,贫穷的村民在等待,清幽的马兰在等待,渴求知识的孩子也在等待!有等待就会有希望,我必须在等待的希冀中,让每一个等待都变成可人的现实,我必须像马老师那样,扎根山村,无私奉献。于是庆幸我选择了教育事业,我骄傲我能为祖国的基础教育像马老师一样生于幽谷的马兰花,把沁人心脾的芳香撒满山区,撒满人间!

山村教师篇4

这是一个很难引起公众注意的山区小县,最高海拔2785米,最低海拔492米,山峦交错。这里生活着16个民族的26万人,和中国绝大多数边远山区一样,他们的生活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贫困。这里是云南大关县。

然而,过去的一年,大关却吸引了众多目光,爱心物资、善款纷纷涌入,改变了山村小学生的生活,也改变了他们的小县城。这一切源于一个年轻的山村教师――毛利辉在网上发出的一个贴子:《学生”走光”,我哭了》。

一个贴子引发的捐助热潮

当时的毛利辉是大关县吉利镇黄荆村瓦房小学的一名青年教师。2006年12月11日,黄荆村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和往常一样,他早早地来到小学校的操场,等待孩子们一个一个地走进教室。这时候,他注意到孩子们的鞋子,有的鞋上打着补丁,有的鞋底只有薄薄一层,有的裂了口子,任风雪往鞋里灌。

于是,他用刚刚贷款买来的数码相机,拍下了一组小鞋子的照片,第二天发到了云南信息港网站上。在这个题为《学生“走光”,我哭了》的贴子中,他写道:“如果您愿意,花上您宝贵的半个小时,到您身边的邮局,给这些孩子寄上一两件衣物、鞋子、袜子,寄上您的一点心意,就可以使这几十个、甚至更多的山区孩子整个冬天不再寒冷。”

贴子发出后,始料未及的事情发生了。贴子的点击率在短短几天内就达到了18万人次。十几天后的圣诞节,孩子们收到了第一批捐赠衣物,这批衣服已经足够让瓦房小学的33个孩子过个暖冬了。

然而,这才只是捐助热潮的起点。接下来的几个月,瓦房小学又连续不断地收到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从国外寄来的包裹,不仅有衣服、鞋子,还有学习用品和玩具。最多的时候,大量物资的涌入差点使这个小县城的邮电局面临瘫痪。

截止到2007年11月,瓦房小学已经收到8000多个包裹,30万件衣物,捐款3万余元。这个拥有2万多人口的吉利镇,每户人家都拿到近30套衣物。三年级学生万家星就领了近百套,万家星的父亲笑着说“这衣服够娃儿穿半辈子了。”迄今,捐助热潮仍旧没有停止,一些包裹还在运送的途中。毛利辉每天仍会接到十几个电话,不计其数的短信和信件。

源源不断的爱心物资温暖了这个滇北小镇,改变了小学生们的生活。毛利辉传来了一张照片,三个小姑娘穿着新衣服、背着新书包,笑得好开心。在另外一张照片上,一个小姑娘围着崭新的白围脖,左手高高地举起一个毛绒玩具。

瓦房小学的操场也变了模样。过去,学校唯一的操场是一个大泥塘,常年淌着水,学校想了很多办法也未能使水排干体育课无法正常开展。课间,孩子们没有游戏的地方,只好在水塘里踩来踩去,互相追逐。摔倒了,就拔起操场边上的野草,擦擦身上的泥巴。

2007年5月,苏州一家企业捐资18544元钱,给瓦房小学修建了新操场一个带篮球架的水泥操场。从此,孩子们告别了几十年来一直打湿、冻僵了几茬学生小脚的泥塘,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在干净、平整、漂亮的操场上游戏。今年的六一儿童节,被孩子们称作“感恩节”。

因为一个贴子,大关成了2007年度的全国知名县,吸引了大大小小的媒体记者纷纷走进这个过去无人问津的小村镇。毛利辉也成了名人。这个山村教师频频出现在电视、网络、报章媒体中。面对着媒体的强势宣传,毛利辉始终保持着朴实的笑容、谦和的声音。“其实我不想把自己摆在前面。因为对于这件事,我并没有做更多,我起到的作用只是让外界了解我们的孩子。”

从山里来,到山里去

2007年,是毛利辉做山村教师的第七个年头,他先后在大关县的两所山村小学任教,回龙小学4年,瓦房小学3年。

7年前,18岁的他从昭通教育学院毕业,赶赴他教师生涯的第一站――回龙小学。回龙是大关县的一个小村寨,一个海拔2500米的部级贫困村,比起大关县的其他村寨来说,这里的百姓生活得更加困苦。

晚上,好客的村民给这位新来的老师端上大片大片的老腊肉,大碗大碗的老烧酒。几杯酒下肚,星星点点的梦想重新燃起来。“当时我想我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毛利辉回忆说。

毛利辉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或者说他是一个懂得怎么使自己快乐起来的人。慢慢地,他发现大山的好,大山的美。让毛利辉感到欣慰的是,大山上除了他,还有其他一些年轻人,在这山沟沟里,诞生了一本文学杂志,同时也是他们的校刊――《巅旮旯》。这本杂志的诞生给他们的小县城带来了不少惊喜,许多读者来电来函表示赞赏和鼓励。但遗憾的是,因为年轻教师工作的变动,这本期刊只出了3期就停刊了。如今,当毛利辉再次翻开那有些泛黄的纸张,那些艰辛而快乐的日日夜夜仿佛就在眼前。

在那个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上,四年里,不知道留下这群山村教师多少珍贵的回忆。2004年的那个秋天。毛利辉接到调令,离开回龙小学,去大山的另外一所学校――瓦房小学,这一呆,又是3年。

回龙的4年和瓦房的3年时光,让毛利辉对大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改变着他对大山的~些看法。尽管他仍旧害怕大山的黑暗、大山的孤独、大山的冬天、大山的泥泞,“这些总是给我种无法回避的恐惧感,这种感觉会让人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前程”。

但大山也一种魅力:他喜欢沿着崎岖的山路行走,和孩子们打堆,和山民们喝酒。“他们喝的是一种用包谷酿成的酒,这种会麻醉人的液体,是他们快乐的源泉”,他说,“其实我觉得人不一定非得要追求什么,只要开心快乐就行。”

对毛利辉来说,教师的头衔是一种名誉。2000年,他就是带着这个名誉返回大山,虽然这种返回有很多矛盾和困惑,但“山路毕竟需要人去行走,或许这样一些人的行走并不能彻底地改变大山的命运,但能让大山一部分人走出大山,在外面的世界开辟天地,也算是件好事。”

而现在,毛利辉又离开了,在山村小学教书的日子成为记忆。今年暑假,他被调离了瓦房小学,去县政府网站,协助他们的工作人员宣传大关的旅游资源。

大关因为毛利辉的一个贴子而闻名,而毛利辉则成了大关名片式的人物。他接听电话、接待采访,在博客上认真地回复网友的留言、公布善款的去向。他尽量不使一个关心山区孩子的好心人失望,他害怕辜负了人们美好善良的愿望。

山村教师篇5

家长们期盼:我们的学校像城里一样,条件好,质量高,娃娃就在这里成才,不择校。学生们渴望:我们的学习生活像城里一样,课程齐,活动多,见多识广,全面发展。教师们更有愿景:小天地,大作为,在山里志存高远,争当最美乡村教师,成就美丽的教育人生。论述“中国梦”的讲话鼓舞人心:“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老师们正是这样,怀揣着梦想,演绎着一个个鲜活的追梦故事。

1 家访:“把娃娃留住”

我们学校周围都是山,三面环水,交通极不方便。学生上学要绕道而来,近的三五里,远的达二十多里路。学校条件尽管近几年得到不断改善,但与城镇学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前几年,服务区内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择校流入城镇学校,造成我校生源严重不足。面临现实,我们冷静思考,作出明智选择:我们要办好学校,赢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留住学生。这一思路正与省教育厅发起的“课外访万家”活动合拍。学校周密部署实施方案,兵分八路,走村串户,一时间,火热的家访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五年级班主任刘希梦老师走访一名叫刘汉军的学生,他家距学校有二十多里路,既是山区,又是库区。家长靠做木材生意有了些积蓄,打算在下学期,把孩儿转到城区学校就读。刘老师得知这一信息后,立马制定走访计划。采取四步走:①给家长写了一封宣传学校的书信,让家长了解学校;②为家长制定了一份“问卷调查表”,让家长中肯评价学校,并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③带去学生的学习成长档案袋,与家长共同分析,商讨学生进一步成长的良策妙计;④请家长亲临学校,参加学生“一日活动”,进教室听课,进食堂就餐,进宿舍查看学生的生活自理情况等等。一系列活动下来,家长被老师的诚意感动。他觉察到,老师爱生如子,学生在校如家,吃的香甜,睡得安稳,学得快乐,家长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多放心呀!于是他决定,娃娃不转学了。不仅如此,他还动员其他家长:“要理解支持学校。学校办在自己的家门口,不能舍近求远,学校有困难,我们都有责任帮帮学校。”他得知学校食堂用的燃料就是山上乔木,便无偿给学校拖了一车来,价值一千多元。按他的话说:“出产之物,举手之劳,应该的。”在他的影响下,学生不再择校了,学校生源稳住了,教师们多年的“留住孩子,一个也不能少”的梦圆了。

2 教学:“小课堂也要闹出点大名堂。”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这是校长的口头禅,靠质量发展学生,靠质量成就教师。老师们常思量:“小学校、小课堂也能出高质量吗?”这是一个梦想。没想到,2012年学期末,这个梦想还真成真了。

市教育局为了检验全市小学“课内比教学”的活动成果,随机抽查了十所学校进行期末调研考试,结果出来,我们学校的成绩是第二名。带着好奇,市教研室教研员到校进行探秘,他们终于发现,小学校不能小看,新店小学有三个“法宝”——把过程做实,把细节做精,把课堂做优。说来轻巧,我们为之付出了心血和代价。

为做“实”,我们细化常规教学要求,备、教、批、辅、考、评样样力求规范,坚持周检、月查、学期达标,并使之常态化,内化为老师们的自觉行动。新老师刘希梦为上好一节达标课,教案整了三遍,试讲了两次,才过关。为做“精”,老师们注重每个细节,在课堂上 “每一问”、“每一练”、“每一互动环节”、“每一课件展示”都要精心设计,有备而来,最大限度的减少“花架子”、“负消耗”、“多余的插曲”。为做“优”,老师们立足教改,用高效课堂的理念、方法、策略,指导、实践每一节课。学校针对学生少的特点,研究小班化教学模式。学生少,学生参与互动、参与展示的机会多,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这是小班的优势。利用这一优势,以学定教,因势诱导,课堂就有生机,就会高效。老教师席敏老师深有感触地说:“这次我的班被抽考,获得较好成绩,归功于学校小班化课堂教学研究。小课堂也有大学问,也能闹出点大名堂。”

3 理念:“让学生快乐!”

“学生快乐成长”是学校的办学理念。虽然,我们暂时不能像城区学校那样,有宽广的塑胶运动场,有功能齐全的实验室、音乐教室……但我们有的是梦想。学校因地制宜制定学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行动计划。课堂上实施“情境教学法”。老师们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得轻松愉快。课外学生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学校利用山区地理优势,发展传统体育项目,如登山、野炊、跳绳、踢毽子、滚铁环等等。学校成立项目组,学生自主参加。课间、课外活动课,校园里热闹非凡,欢笑声、尖叫声、歌唱声交杂一起,天真、烂漫,童趣无穷。那时那地,学校就成了孩子们的生活乐园。市教育局组织的“阳光体育运动”调查组到校,学生用满脸的笑容告诉他们:“我们阳光,我们快乐。”近几年,我校参加市、地、省传统体育项目竞赛,还捧回好几个奖杯。校长说,我们下一个目标就是争创“体艺特色学校”。又是一个新梦啊!

山村教师篇6

13年前,正处在生命花季的她被人贩子彻底改变了命运,被卖到大山深处,“嫁”给一个羊倌为妻,从此生活在屈辱和绝望中……

7年前,全村学历最高的她“被迫”当上了代课教师,慢慢地,她爱上了这个职业,爱上了孩子们,她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这所小小的学校。为了山里的孩子们,她宁愿继续留在深山里……

不堪回首,那噩梦般的进山路

1994年6月,18岁的河南姑娘郜艳敏到河北打工已经一年了。6月初,她向厂里请假回家帮父母忙麦收。她没有想到,这返乡路会成为她一生中的噩梦。

在石家庄火车站,她遇到两个自称出来“招工”的中年女人,劝郜艳敏跟她们去“挣大钱”,在她们巧舌如簧的游说下,本来就对现状不太满意的郜艳敏动了心,同意跟那两个女人走。

这是两个人贩子。她们将郜艳敏骗到唐县交给另一伙人贩子,第二天,那伙人贩子将她卖了。

买主是个60来岁的老头,是给儿子来买媳妇的。老头带了几个人来,是来帮助相看“媳妇”的。看了郜艳敏,他们很满意,觉得是“真正的女孩”,最后给了人贩子2700元钱,把郜艳敏带走了。

买主用机动三轮车拉着郜艳敏上路了,不久就进了山。他们在大山里走了3个多小时,翻了一座山又一座山,终于到了目的地,曲阳县灵山镇下岸村。一个只有40户人家200口人的小村落。这个村子几乎与世隔绝,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蜿蜒着通向山外。

买主家有四个儿子,郜艳敏的“丈夫”是老三。“婆婆家”对郜艳敏看的很严,不允许她出院子半步。郜艳敏望着窗外,日日以泪洗面。

“老三”是个有几分粗鲁的山里汉子,24岁了,比郜艳敏大6岁,不认得几个字,“夫妻”间没有半点共同语言,常常终日无话。

跑不掉,郜艳敏想到了以死来解脱。一年时间里,她前后三次试图自杀,但每次都被发现,没有死成。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随着女儿、儿子的相继出世,她的心平静了,也冷了,她想自己既然没有办法离开这里,就做个好媳妇、做个好母亲吧。她这样劝慰自己。郜艳敏慢慢融进了山村平静、苦涩的生活中。

心中有爱,“买来”的媳妇走上讲台

差不多与世隔绝的下岸村躲在大山旮旯里,因此没有老师愿意来教书,村里孩子上学一直是个难题。

2000年,村里小学因为没有老师停课了,眼看着他们就要辍学,成为山沟里的新一代文盲。外面的教师不来,只好在村里找代课教师。找来找去,全村文化程度最高的就是郜艳敏。其实,郜艳敏也只是高中毕业。

但郜艳敏不同意。她心里有一个解不开的结:自己是一个买来的媳妇,没有地位和尊严,丈夫喝了酒常抓过来就打,嘴里说的就是“买来的媳妇,我愿意打就打”,腆着脸去教书,学生会看得起自己吗,学生家长会信得过自己吗?而且,为这个禁锢了她生命和青春的山村服务,她心里委屈!

一天晚上,郜艳敏收工回家,推开家门,她愣住了:家里有六七个孩子和孩子家长等她。见她进来,一个家长站起来说:“老三家的,今天我们大伙来求你,请你给孩子们当老师,他们能认点字,不当一辈子羊倌,你就是菩萨啦!”孩子们也围上来:“郜老师,教我们读书吧!”

看着孩子们那一双双透明的眼睛,郜艳敏的泪水慢慢涌出眼眶,是啊,这些孩子不能再当羊倌,再去买媳妇了!“好吧,我当这个老师!”擦干眼泪,郜艳敏坚定地说。

就这样,郜艳敏成了一个“买来”的山村女教师,也许,她是中国唯一的一个。

这个小学其实只是个教学点,有一、二年级两个班,一共15个学生,就郜艳敏一个老师。她要负责两个班的全部教学任务。郜艳敏是个凡事要强的人。接受老师任务后,她首先认真熟悉两个年级所有的教材,仔细揣摩国家教学大纲的每一点要求,生怕由于自己没经验、水平低耽误孩子们的学习。

虽然一个人教两个班任务很重,但她还是把体育、音乐等副科开起来,她想让自己的学生和大山外面的孩子们一样全面发展。在音乐课上,从小喜欢唱歌的她再次展开了歌喉,那是她来到这个山村后的第一次唱歌,那一刻,郜艳敏觉得,过去的自己仿佛又回来了。

每到发新书的时候,郜艳敏都背着一大捆书爬十几里的山路给孩子们领书回来;学前班的孩子们还小,每天放学她都背着孩子一个个送到家门口;山村的村民条件差,如果哪位孩子没钱买书了,她就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为孩子买课本,晚上还经常到孩子们家中补课。郜艳敏的努力有了回报,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都大幅度上升。

除了给自己的15名学生上课外,郜艳敏还开办了扫盲班,用礼拜天时间给村里的辍学孩子上课。

慢慢地,郜艳敏成了村民尊敬的老师,在他们眼里再也没有“这个媳妇是买来的”的轻蔑。丈夫也不敢再打她,因为会惹起众怒。

而郜艳敏也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个职业,爱上了孩子们。她不能接受一个孩子逃学辍学。孤儿刘卫,和奶奶一起过,掏不起学费,郜艳敏就给包下来;杨阔,没有母亲,原来很调皮,甚至把学校的玻璃都给砸了,几次逃学,郜艳敏就一次次家访,把他劝回学校。在她的努力下,几年来村里一、二年级没有一个适龄儿童辍学。这一点,成了她的骄傲。

最近两年,交通和通讯方便起来,村里许多被拐卖来的媳妇都回老家了。有时候郜艳敏回家看着没有共同语言的丈夫,看着封闭的大山,也想插翅飞出去,但一想到孩子们,她的心就又飞回来:“我走了,孩子们怎么办?”

她已经离不开这个山村里的这些孩子们了。每当和孩子们一起上课,一起做游戏、唱歌,生活带给她的不幸和屈辱就全忘在脑后,自己的生命也仿佛有了价值。

感动如歌,被拐女走上银幕

200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郜艳敏的人生遭遇被当地媒体发现并向社会披露,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时间,进山慰问她的人络绎不绝,家里新装的一部电话也成了捐助热线。当年,她入选“十大感动河北人物”――郜艳敏她成了当地的一个“名人”。

对生活突如其来的变化,郜艳敏一时有些手足无措,那些日子,她几乎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百感交集中。

成名后的她面临着以前许多根本想不到的事情要处理,要面对记者,要面对官员,面对好心人,还有乡人们重新审视的目光……

是那些孩子使她平静下来,看着不时走进教室的陌生人,孩子们有些惶恐起来,一天,一个孩子悄悄地拽她的衣角:“郜老师,你要走吗,不给我们当老师了?!”

那一刻,泪水又涌进了郜艳敏的眼里:“怎么会呢!我还是你的老师啊!”

没有任何“公关”意识的她,凭着自己人性中的善良本能应对着外面的喧嚣。她把好心人的捐款一一登记,把12000多元钱都分到了40多名穷孩子手里。好心人点名捐给她的9000多元钱,她也要分给村民们,直到捐助人“威胁”要收回捐款才作罢。

但郜艳敏的生活轨迹并没有因此发生变化。她仍然是一名代课老师,每月拿着微薄的工资。按现在的教育体制,她想成为一名公办教师的愿望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这是她一直以来的一个梦想。尽管如此,她仍准备报考函授中专,给自己充电,以便更好地教孩子们。

家里的生活也依然困窘。公婆现在都有病,丈夫这几年在采石场里辛苦劳作也伤了身体,现在郜艳敏已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家人看她的眼神里甚至带了几分瑟缩,婆婆开始小心翼翼探她的心思,语气中带着几分恳求:“别扔下这个家不管啊,你走了,这个家就完了……”看着老人这样,郜艳敏心酸了,她急忙安慰道:“家还是我的家,我还是从前那个我,哪里也不去,再说,我能去哪里啊,您放心吧!”

2007年年初,郜艳敏因为被评为2006年感动河北十大新闻人物,荣获1万元奖金。回村后,她拿出1000多元为村里的孤寡老人每人买了一袋大米,拿出1000多元为村里所有上学的60个孩子每人买了一个书包,又花了1500元从县里请来老师,添置器具,成立了一个秧歌队。其余的钱,2000元给了公婆,2000元寄给了河南身患重病绝症的父亲,最后,自己只剩下几百元买了个简单的手机。

现在,郜艳敏已经成了村里人十分敬重的人物,他们正酝酿着选举她当村长,带领下岸村摆脱贫困。

如果说“成名”一年来生活中有什么变化,那就是郜艳敏的心境又重新开朗起来。在经历了可怕的拐卖遭遇后,她的内心,曾经在很长的时间里对这个世界,对这个社会,充满了恐惧和怀疑。现在,她的脸上又出现了真挚的笑容。

郜艳敏感人的故事引起了影视界的关注。长春电影制片厂以她的真实经历改编成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并于2007年7月正式开机。

在这部电影中,郜艳敏“改名”叫山菊,扮演山菊的是青年演员王力可。电影开机前,她与郜艳敏做了一次长谈,她想知道,这个有着不平凡经历的女人,内心经历过怎样的波折起伏。谈话后,王力可说:“郜艳敏是心中有大善的人,能够在苦命的环境中留下来,没有一定的勇气和无私情怀是做不到的!”

现在,郜艳敏仍然站在那小小的讲台上,她说:“我爱这些孩子,我真的离不开他们!”。

山村教师篇7

露天麦场上的课堂

1993年,17岁的马兰从东乡民族中学毕业后,受聘到赵家乡赵家小学当了一名教师,这一干就是10年。尽管很辛苦,但马兰很快爱上了教师这个岗位,并且成为教学上的“行家里手”。

马兰家所在的甘土沟村方圆10里几乎没有像样的学校,村里的孩子要上学,就得翻山爬坡到10多里以外的赵家小学,光路上就得耗费1个多小时,这让许多孩子望不着学校而却步。

甘土沟村成年人识字的很少,在这个手机信号都无法覆盖的地方,对孩子的教育成了大问题。

马兰的心里很早就萌生了建学校的想法。2003年,为了方便适龄学生就近入学,东乡在全县无校村成立了56个教学点,甘土沟村教学点是其中之一。马兰义无反顾地自愿从乡上的赵家小学来到了这个教学点任教。

“说是教学点,可眼前分明就是一块空旷的晒麦场,连一间教室都没有。”马兰说。眼看到了开学的时间,校舍还没着落,马兰一筹莫展。可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耽误孩子们按时开课,于是,打麦场就成了这里的一个露天课堂。没有桌凳,马兰把自家的小木凳拿来让学生们坐;没有黑板,她把自家的门板拿来写字;马兰的哨声就是上课下课的铃声;没有办公室,她就在校园里露天办公、备课、批阅作业、辅导学生……甘土沟的教育,就是从这没有寸草的打麦场上起步了。

“孩子们坐在露天的麦场地里上课,脸冻得发青,浑身直打哆嗦。我也是母亲,看到这些,我心里比刀割还难受。”当时露天教学的情景马兰至今记忆犹新,遇到天气不好时教学就没法正常进行。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况,什么时候才到头呢?

“捐地”出资自健学校

“一定要想办法,最起码得让孩子们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她说。可是对甘土沟这样贫苦的村子来说,建一所学校谈何容易。10个月过去了,建校舍的事情依然杳无音信。

思虑再三,马兰做出了一个令全甘土沟村民震惊的决定――捐出自家的承包地1.6亩,自筹木材、资金,修建甘土沟教学点。

土地对于甘土沟这块贫瘠土地上的村民来说,是安身立命之本,马兰全家5口人也不到8亩地。而马兰自己家住的还是两间土坯房、两个窑洞,她的月工资只有164元。在这种情况下既出地又出钱盖房,村民们难以理解,感到十分震惊。

让马兰感到十分欣慰的是,她的这一大胆决定获得了家人的大力支持。“家里人都很开明,如果当年不是他们让我去上学,现在我也不会是一名人民教师。因此,当我决定‘捐地’建校舍的时候,他们都很支持我,尤其是大哥马成武,立即就把自己4000多元的积蓄给了我。”谈起这些,马兰言语之间满含对亲人的感激。

建学校的花销超出了马兰的预算,由于她的这1.6亩地分为两块,中间有将近4米高的落差,只能将地平整之后才可以修建校舍。而仅仅平整土地的花费,就远远超出了马兰家的经济能力。“我们找来了推土机整地,一个小时要80元,总共费用达到2万元。最后只好和平整土地的工人商量,分期付款。”马兰说,“虽然十分艰苦,但每次想到为了孩子能好好上学,就觉得值得。”

之后,马兰又聚集全家所有的财力,买来了木材,发动家人动手修建了4间简陋的小教室。孩子们终于可以坐在“温暖”的教室里上课了,朗朗的读书声响彻在大山深处。村民们无不感激这位“舍地办校”的马兰老师。

不让一个孩子辍学

看到孩子们坐在教室,手捧书本,安安心心专注学习的情景,马兰满心喜悦,她那颗悬着的心落了地。

但是,由于当地群众生活困难,一些家庭无力承担课本费、杂费等(当时还没有“两免一补”政策),学校的入学率不高。马兰就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购买了课本、作业本、铅笔等发给贫困生。

有一天,一个女学生没来上学,马兰马上去家访。原来家长不让女孩上学,而要让她在家做饭干活。马兰急了,她一边耐心地给这位家长讲述男女平等的道理,一边帮忙解决眼前的困难,终于打消了这个家长不让女孩上学的念头。

这件事让马兰了解到,比建校和教书更难的,是让村里的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入学,中途不辍学,顺利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

马兰主动找村干部寻求帮助,并一起对家长进行宣传、动员,给群众讲述学习文化的作用和好处。有一次,一个老大爷拿来一封信让马兰念,马兰便叫来他上二年级的孩子念。有些不会读的字,马兰在一旁指导。看到小孩子结结巴巴读完了信,老大爷笑了,逢人就说:“丫头、尕娃,读了书才是好娃。”

在马兰的不懈努力下,甘土沟村民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现在全村没有一个辍学的儿童,“尊师重教”的氛围日益浓厚。

她不但是一个好老师,更是一个好妈妈,每天中午,她都替孩子们烧开水,陪着孩子们一道啃干馍。她还学会理发的手艺,时常给孩子们梳头理发,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母亲般的深情和慈爱。群众说:“人家马兰一个女教师,能这么认真教书、关心孩子,我们还有啥不放心的。”

马兰的“第二课堂”和“双语教学”

对学生的爱,马兰更多体现在教学上。为了上好课,马兰经常查阅各种书籍资料,钻研教学业务,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面对面批改作业,手把手纠正错误。她还因地制宜开辟了“第二课堂”,教高年级学生如何做饭、做馍、炒菜、缝制简单的衣服,解除了许多家长“书没念好又不会干活”的后顾之忧。

由于甘土沟村是东乡族村,这里大部分的小孩只会说东乡话,不会说汉语。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马兰在课堂上坚持“双语教学”,先说一句东乡话,再翻译成汉语。如今,三年级以上的小学生基本上都学会了汉语。

马兰的敬业爱岗,使得甘土沟教学点学生的语文、数学双科合格率在山区同类型学校中名列前茅。从教16年多来,马兰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奖励,并且荣获“陈香梅基金会优秀教师”称号,被评为“东乡族自治县优秀教师”和“东乡族自治县骨干教师”,荣获第8届甘肃省“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2010年,马兰还被授予“全国劳模”荣誉称号。

马兰自从中学毕业就开始做教师,到现在已经桃李满天下,提起这一点她脸上有无法掩饰的自豪:“我的学生都很用功,学习成绩都很不错,好多上了大学,还有些都已经从大学毕业,也在当老师呢!”

山村教师篇8

杰克逊是英国驻华文化教育处官员,4年前他积极申请来到中国工作。因为在他的心底有一个埋藏很久的心愿:他要努力在中国广西帮父亲圆一个“奥运”情结之梦,实现老人家多年来的一个夙愿!

2006年11月,一项由欧盟援助广西贫穷山村的教育项目开始启动了。作为该项目的组织成员,杰克逊得以来到了他梦寐已求的广西河池大瑶乡。杰克逊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他的援助点在一所山寨学校,那儿山峦起伏,是个在省地图里也找不到的地方!“然而就是在这贫困的边远山区间,有一群睁大着双眼渴望了解山外精彩世界而发愤努力读书的孩子,还有一位非常令人可敬的‘圣女’教师!”县教委领导深情而又自豪地介绍说。

“圣女?”听着这个新鲜而陌生的中文词语,杰克逊在心底反复吟读着这个词。

第二天一大早,杰克逊就要求前往援助学校,他期望早日见到那里的孩子和那位‘圣女’教师。汽车在绿树掩盖的盘山公路上千转万拐,颠簸歪斜地爬行了近4个小时,终于在一处陡峭的山崖下停下了。陪同前行的人员告诉杰克逊,从这儿还得步行近一公里的路程才能到达学校。在这海拔近1500米的高岭上,杰克逊看到的除了山还是山,除了树仍是树,他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他们一行翻山越岭步行了一个小时,才隐隐约约看到一面五星红旗在万绿丛中飘扬着,老远就有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伴着山谷回音传到他们耳际。

杰克逊不顾疲劳,非常兴奋地大步向前奔去。走近学校一看,他惊呆了,校园不足一亩,教室里10余个年龄不一的学生正在高声诵读课文,一位穿着对襟交领式长衣,袖子绣着精美的红色绣饰,下着青布短裤的瑶族女教师站在讲台上领念着课文。

杰克逊等人的突然出现,引来了孩子们一双双好奇的眼睛,在那位俊俏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使劲地拍响了自己的双手,热烈欢迎这位远道而来的英国友好使者。当教委领导要把俊俏老师介绍给杰克逊时,杰克逊摇摇手,用熟练的中文认真说:“‘圣女’!一个美丽的中国瑶族‘圣女’。”

‘圣女’老师名叫韦瑶。今年28岁的韦瑶,6年前从地区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就回到家乡,在这个只有二三百人的小山村,全校仅有16名学生的学校里教书育人。

杰克逊难以想象,一个如此年轻的美丽姑娘,竟能为了这10余个山村孩子,在几乎与世隔绝的深山中,苦苦守候着她那三尺讲台,她不仅仅是个不简单的人,还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女性!

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她如此忠诚于自己的事业?杰克逊有着太多太多不解之疑了。于是他决定在学校住下,他想用自己的眼晴从中寻求到答案。

第一次与韦老师、孩子们共进晚餐,菜只是简单的几味野生素菜,可杰克逊吃起来却感到特别的香甜。晚饭后,同学们挑来一桶桶清凉的山泉,烧热后给杰克逊洗澡。他们亲切地把这个白皮肤、蓝眼睛的外国人称为“杰伯伯”,听着孩子们欢快地喊自己做“杰伯伯”,看着一双双小眼睛里透出的纯真和可爱,杰克逊的心一阵阵地热着。晚上躺在用稻草铺底的木板床上,杰克逊睡得是如此的舒适与甜美。这天晚上,杰克逊在笔记本上这样写道:这是一所世界上最简陋的学校,但却是一个温馨的学生之家,在这里我看到了最勤奋的学生以及最优秀的老师!

第二天是周末,同学们都回家了。韦瑶老师要到一个名叫兰新的同学家中家访,杰克逊便要求与她同去。

走着谈着,他们的话题谈到了民族体育之上。“尊敬的韦老师,您所说的民族体育精神,其实也是百年奥运所倡导的奥运精神,两者是相融相通的,不过您说的民族体育精神更富有你们的民族特色。如果有一天瑶族的体育项目能像日本的柔道一样成功地推向世界,进入奥运比赛项目那该多好呀。”

韦瑶肯定地点头说:“瑶族传统体育项目大多场地方便、器材简单,又有很高的健身价值。像我们瑶族的黄泥鼓本是自娱自乐的活动,现在已走遍大半个中国,并应邀到法国和日本表演。而传统体育项目射箭,不是已被奥运会列为比赛项目了吗?”

“射箭!”杰克逊脱口大叫:“射箭也是你们的体育项目?”

“对呀。”韦瑶回头望了望紧跟后面的杰克逊,说:“瑶族人深居山林,喜爱狩猎。乡亲们常常进行射箭比赛,他们用芭蕉树做靶子,每人五箭,以中靶多少决定名次呢。哎,走累了吧?咱们休息一会。”

就地而坐的杰克逊,情绪激动地告诉韦瑶,射箭也是他们英国人喜爱的一项体育项目,英格兰约克郡自1673年起举行的方斯科顿银箭赛,延续至今。1787年英国成立皇家射箭协会,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射箭组织。射箭于1900年和1904年被列为奥运会表演项目,1908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韦瑶听出神了:“杰克逊先生,想不到您对射箭如此熟悉。”

“密斯韦,您知道吗?我关心并钟爱射箭,不仅仅是因为我的父亲是一名出色的射箭运动员,而且还因为你们广西瑶族的一种弩箭曾挽救过我爷爷的生命,并成就了我父亲走向奥运比赛赛场……”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韦瑶好奇地问了起来。

原来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杰克逊的爷爷作为英国一名传教士来到中国广西传教。一次在深入到瑶族人居住的大瑶山中,爷爷在一片原始森林中走迷了路,饥饿已让他精疲力竭,更可怕的是爷爷还遭遇到了野兽的围困与袭击,就在爷爷已感到死神在向他招手时,“嗖!”“嗖!”“嗖!”几支箭声传来,准确地将数只野兽击毙,两个瑶族青年的及时赶到,救了爷爷。在热情的瑶家里,爷爷养好了伤,临离开时,爷爷向他们取走了这把瑶家弩箭,并从此称之为“生命箭”。

“我爷爷和父亲常说‘弩箭是有灵性的,它与冷冰冰的步枪射击大不一样’,我知道其实他们早就将对中国少数民族的深厚感情融入了其中。为此他们多次要求我找机会到广西,寻找到持这种弩箭的瑶族人并当面致谢,父亲说‘如果没有这把特别的瑶家弩箭,也就没有自己走向奥运的辉煌时刻,更没有我们家庭今天的好日子!’这话千真万确啊。”

杰克逊长长的讲述,在韦瑶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甚至是震撼!她万没想到,这个英国外交官对中国的感情是如此的深挚、对瑶族的情义是如此的真切和浓厚。

来到兰新家,已是中午吃饭时间,热情好客的兰新父母做了丰盛的饭菜款待他们尊敬的韦老师和杰克逊。

从他们口中,杰克逊得知全村第一架电话,是在韦瑶老师的努力下装起来的,而韦瑶也是瑶山中第一个买手机的人。

“买手机?有什么用吗?”杰克逊纳闷了,因为在这偏僻的大山深处,手机的信号非常弱,几乎不能使用,买来干啥?

“韦老师买手机的目的,不是用于通话,而是让孩子们和乡亲们增长见识,了解到现代通讯的发展现状,让孩子们知晓如何用手机来发短信,与城里人的生活接轨。”

兰新的爷爷是瑶家的射箭好手,饭后这位八旬老人应邀给杰克逊做表演。当兰爷爷从房子里拿出一把原始、粗犷、纯粹的祖传手工木竹弩箭时,杰克逊猛地全身颤抖了一下,两眼瞪得老大老大,他冲上前去伸出双手接过这把弩箭,仔细地慢慢地看着,过了一会嘴里喃喃而言: “不错,是它!就是它了!!我终于找到了……”突然,杰克逊“扑通”一声在兰爷爷面前跪拜了下去,兰爷爷等人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韦瑶似乎明白了什么,她急忙拉起杰克逊,没想到刚站立的杰克逊一把抱住了她,失声哭泣:“‘生命箭’的主人就是你们啊,我太高兴太高兴了……”而韦瑶也流下了晶莹的泪花。

半个月后,杰克逊要回北京了。临走前,杰克逊告诉韦瑶,他负责的援助项目方案决定了,就是要从学校修一条通往山外的公路,让山里的孩子与城里的孩子一样过着科学、文明的生活。杰克逊还说:这次进入瑶乡,他不仅圆了父亲的梦,而且也圆了自己的梦,找到了一个美丽可爱更可敬的姑娘,真是太幸运了!听了杰克逊感人肺腑的心语,韦瑶羞涩地把自己精心刺绣的瑶袋和花带送给了他。杰克逊心喜若狂地收下了这些礼物,因为他知道瑶家姑娘把自己的刺绣作品视为最珍贵的东西,那些缠缠绕绕的线条里,融入的是瑶家姑娘们浓浓淡淡的情思。如果你能得到姑娘们送的瑶袋或花带,那就是她把他当做心上人了。

北京与大瑶山虽然远隔千里,但杰克逊与韦瑶的联系却越来越密切了。2007年春节,杰克逊再次来到大瑶山,与韦瑶一家人过了一个欢庆详和的中国瑶家春节。在春节期间,他俩商量着要给北京奥运送上一份能代表自己心愿的礼物,于是韦瑶想到了一种已有千年历史的“过山瑶反面刺绣”。这种鲜为人知的古老刺绣技法和国内其它所有的刺绣方式截然不同,被誉为中国刺绣史上的一朵奇葩,

上一篇:美不胜收范文 下一篇:爷爷的美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