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范文

时间:2023-11-20 14:30:14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篇1

一、抒同情关切之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王昌龄是李白的好朋友。王昌龄仅仅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就得罪贬官,左迁为龙标县尉。李白听到他的遭遇后,写了这首充满同情关切的诗篇寄给他。诗的前两句写景叙事。景物选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和啼叫“不如归去”的“子规”,为“闻道龙标过五溪”的叙事营造了悲凉的背景。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但可以“千里共婵娟”。所以作者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予明月,随风飘至王昌龄的贬地龙标县。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本来无情的明月当着自己的贴心人,请它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去,交给那不幸的贬谪者。这样的写法,较之当面说几句安慰话,更令人感动十分。

二、抒同病相怜之情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刘长卿与裴郎中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正所谓“同是天涯沦落人”,因而发为歌吟,尤为真挚动人。首句写送别的氛围,猿悲而“啼”,客聚而“散”,时晚而“暮”,都与悲情有关。第二句写友人远去,自己独自留在江头,更感“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孤独。作者以无情之水反衬伤心之情,将伤心推进一层。三四两句由“伤心”两字带出,一个“更”字,表明自己已是不幸,而裴郎中却更为不幸――贬得更远。“青山万里”紧承“更远”二字,只有它们伴送朋友远去了,恋恋不舍惺惺相惜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

三、抒刚正不阿之情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晚年上《论佛骨表》,力谏宪宗“迎佛骨入大内”,触犯龙颜,几被处以死刑,后经裴度等人说情,才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这首诗是韩愈写给他赶来同行的侄孙韩湘的。首联写自己获罪的原因;颔联直书自己“除弊事”是正确的,“肯将衰朽惜残年”,表明他决不改刚正不阿之志;颈联讲述自己为这刚正不阿所付出的沉痛代价,“家何在”道出了无限悲情;尾联是从容地向侄孙韩湘交代后事,一吐胸中的激愤之情。整首诗融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将英雄失路之悲写得慷慨激昂。

四、抒生死不渝之情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晚风吹雨入寒窗。

元稹和白居易有着很深厚的友谊。元和五年,元稹因弹劾不法官吏而与宦官发生冲突,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后又改授通州司马。五年之后,即元和十年,白居易因上书请求抓捕杀害宰相武元衡的凶手而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这首诗就是元稹在通州听到白居易被贬的消息时写的。首句和尾句写景,既是景语,也是情语,所写之景都是那样的暗淡无光,“残灯”无焰,“晚风”吹雨,象征整个社会暗无天日,无正义可言。中间两句叙事,“垂死病中惊坐起”是神来之笔。“垂死”之人,却能“惊坐起”,这是何等情深,何等毅力,何等震惊,元白两人的生死之情,于此清晰可见。

五、抒愤懑不平之情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

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杜甫

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

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

便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郑虔是个上通天文、地理,下通诗、书、画的全才,安史之乱前一直未受重用,连饭也吃不饱。安史之乱中,被叛军劫到洛阳,他始终不与安禄山合作。可是,洛阳收复后,唐肃宗就因曾陷贼而给他定“罪”,贬为台州司户参军,杜甫为此写下了这首诗。首联刻画郑虔的形象,说明郑虔是个本分之人,无政治野心;颔联紧承首联,为郑虔鸣冤,对这样无罪无害之人,为何还要“严谴”到“万里”之外去?颈联写先生已经上路,诗人自己无由给先生送别而深感遗憾;尾联感叹先生不会活着回来了,我们只能在九泉之下见面了。情真意切,沉痛至深。杜甫毫无顾忌地为郑虔鸣不平,表现了一个伟大诗人高尚的人格。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篇2

那一天,蓝关的雪也一定下得很大,铺天盖地,扯絮飞花,淹没了整个山山岭岭。

但是,在长安,至少有一个人心里是柳绿花红温暖如春的。这个人,就是韩愈。我想,当他从书房里走出来,看着漫天大雪时,一定会嘴角含笑;当他手握那份《谏迎佛骨表》奏章,走在皑皑白雪中时,心里一定充满激动;当他走上殿阶,回望整个都城时,眼里一定充满了希望。

他的心里,有一缕春风在荡漾,有一颗希望的种子,在大雪中生根、发芽、开花。

这个希望,就是大唐中兴。对此,他已经等得太久太久了,已经等得双眼昏花了。终于,他看到了。

两年前的元和十二年(817年),他协助宰相裴度,以行军司马身份,平定淮西叛乱。在蔡州前线,他看到了大唐军队的威武雄壮,看到李、李光颜等将军的英勇机智,看到了大唐百姓对王师的热烈欢迎,也看到了大唐王朝从昏睡中走向清醒。

他兴奋地写诗歌颂军队凯旋的盛况:“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新破蔡州回。”那种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可是,随着国势日隆,局面渐好,皇帝却产生了享乐思想,产生了腐化思想,为了长生不老,准备把佛骨从法门寺迎到长安,供奉起来。

所有的大臣,一时之间,喉咙都喑哑了,宫廷上下,鸦雀无声。这时候,他站了出来,为了正在进行的统一大业,为了大唐的命脉,为了国家的希望和自己的理想。他,给历史交上了一份辉煌的答卷――《谏迎佛骨表》。

在这份字句铿锵的奏章里,他指出了佛的虚妄。以南北二朝,尤以梁武帝奉佛唯谨,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为例,指出皇帝迎佛的错误。最后提出希望,要求这位好佛的宪宗皇帝把佛骨扔掉,“乞以此骨付之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至于佛若有灵,发怒降罪的话,可降到自己身上,“上天鉴临,臣不怨悔”。

中国历史上,这可算一份讨佛檄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轰轰烈烈的京城,一下沉寂下来,在迎佛风潮中头脑狂热的人们,都停止了叩头,回过头来,瞪视着这个胆敢冒犯他们心中偶像的人。

天地之间,一片寂静,在刀剑一样的目光丛林中,只有他,韩愈,独自卓立。

杀――大家醒悟过来,纷纷高喊。

杀――从皇帝的金口中,恶狠狠地蹦出这个字。

韩愈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在一片喊杀声中站立着,捏着他的表文。既然自己是带着希望而来,既然希望已经破灭,那就让自己用生命去祭奠那轮希望吧。

最终,在朋友裴度的救护下,他在宪宗皇帝的刀子下钻了过来,拉着他的马走向蓝关,走向潮州,走向江河湖海之外,走向蛮荒之地。

雪很大,遮没了天地,遮没了前进的路,更遮没了韩愈的视线。他在飞雪中一定苍老了许多,也一定衰弱了许多。冰冷的雪花,飘洒在他的身上、头上。甚至眉毛上,也沾满了白雪。

站在蓝关的风雪中,他长声慨叹:希望在哪儿?路在何方?

在寂寞的关口,他看到了自己久违的亲人――侄孙韩湘。

他清泪盈眶,多少个日子的孤独,多少寂寞与伤痛,终于找到了倾诉的对象,苍凉的诗人提笔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诗写得激愤,却不颓唐;刚劲,而不柔弱。

然后,他和他的马,在那个寒冷的冬季里,在韩湘遥望的目光中,孤零零地南下,去了潮州。在那儿,他驱鳄鱼,开教化,使蛮荒不化的潮州,一变而成文明昌盛的礼仪之地。所以清朝两广总督吴兴祚参谒潮州韩文公祠后,题诗勒石,其诗后半谓:“文章随代起,烟瘴几时开。不有韩夫子,人心尚草莱!”这是十分中肯的。

一个心系苍生的人,不是一场风雪所能击倒的。

可是,感谢一场大雪,是它见证了一个高尚的人的心灵旅程,同样是他映衬着一个卓立千年的身影。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篇3

上联:千山鸟飞绝

下联: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上联:白日依山尽

下联: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上联:会当凌绝顶

下联: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上联:国破山河在

下联: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上联:空山不见人

下联: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上联:明月出天山

下联: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上联:相看两不厌

下联: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上联:种豆南山下

下联:草盛豆苗稀(陶渊明《田园田居》)

上联:青山遮不住

下联: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上联:不识庐山真面目

下联: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上联:山重水复疑无路

下联: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上联:横看成岭侧成峰

下联: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上联:欲穷千里目

下联: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上联:沉舟侧畔千帆过

下联: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上联:问渠哪得清如许

下联: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上联:人有悲欢离合

下联: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上联:会当凌绝顶

下联: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上联:竹外桃花三两枝

下联: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上联:不畏浮云遮望眼

下联: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上联:海日生残夜

下联: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上联:等闲识得东风面

下联: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上联:旧时王谢堂前燕

下联: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上联:野火烧不尽

下联: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上联:采菊东篱下

下联: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上联:晨兴理荒秽

下联:戴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上联:开轩面场圃

下联: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上联:茅檐长扫净无苔

下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上联:谈笑有鸿儒

下联: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上联:最喜小儿无赖

下联: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上联:黄发垂髫

下联: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上联:读书破万卷

下联:下笔如有神(杜甫)

上联:纸上得来终觉浅

下联: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上联:问渠哪得清如许

下联: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上联:学而不思则罔

下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上联:春蚕到死丝方尽

下联: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上联:落红不是无情物

下联: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上联:横眉冷对千夫指

下联: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上联:鞠躬尽瘁

下联:死而后已(诸葛亮)

上联:僵卧孤村不自哀

下联: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上联:捧着一颗心来

下联: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上联:欲为圣明除弊事

下联: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上联:采得百花成蜜后

下联: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

上联:国破山河在

下联: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上联:烽火连三月

下联: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上联:朔气传金柝

下联: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上联:此去泉台招旧部

下联: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上联:角声满天秋色里

下联: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上联:夜阑卧听风吹雨

下联: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上联:君子于役

下联: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上联:折戟沉沙铁未销

下联: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上联:先天下之忧而忧

下联: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上联:长风破浪会有时

下联: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上联:壮志饥餐胡虏肉

下联: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上联:男儿何不带吴钩

下联: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上联:天下兴亡

下联:匹夫有责(顾炎武)

上联:但使龙城飞将在

下联: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上联:欲为圣明除弊事

下联: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之蓝关示侄孙湘》)

上联:先天下之忧而忧

下联: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上联:了却君王天下事

下联: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上联:宁做流浪汉

下联:不做亡国奴(丰子恺)

上联:国破尚如此

下联: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上联:锦绣河山好收拾

下联:万民尽做主人翁(朱德)

上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下联: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上联:志不强者智不达

下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上联:老当益壮 宁移白首之心

下联: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上联:生当做人杰

下联: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上联:但愿人长久

下联: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上联:遥知兄弟登高处

下联:便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上联:海内存知己

下联: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上联:桃花潭水深千尺

下联:不及汪伦赠我情(李白)

上联:山回路转不见君

下联: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上联:孤帆远影碧空尽

下联: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上联:劝君更进一杯酒

下联: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上联:我寄愁心与明月

下联: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上联:何当共剪西窗烛

下联: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上联:莫愁前路无知己

下联: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上联:日暮乡关何处是

下联: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上联:举头望明月

下联: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上联:春风又绿江南岸

下联: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上联:君子之交淡如水

下联: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上联:黄河远上白云间

下联: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上联:白日依山尽

下联: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上联: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下联: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上联:大漠孤烟直

下联: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上联:欲渡黄河冰塞川

下联: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上联:江流天地外

下联: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眺》)

上联:孤帆远影碧空尽

下联: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上联:天门中断楚江开

下联:碧水东流到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上联:日出江花红胜火

下联: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上联:粉身碎骨浑不怕

下联: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上联:出淤泥而不染

下联: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上联:举世皆浊我独清

下联: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

上联:苟全性命于乱世

下联: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上联:非淡泊无以明志

下联: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上联:不戚戚于贫贱

下联: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上联:不以物喜

下联: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上联:取义成仁今日事

下联: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梅岭三章》)

上联:毅魄归来日

下联: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上联:生当做人杰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篇4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初中语文课本中一些古诗文名篇都是在作者受到挫折打击、贬官之后所作,而且这些文章有些共同特点,现把它们例举如下: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白居易的《琵琶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刘禹锡的《陋室铭》、《乌衣巷》、《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秋词》,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行路难》、《独酌》,白居易的贬谪诗《琵琶行》、《钱塘湖春行》、《赋得古原草离别》、《观刈麦》,柳宗元的《江雪》、《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柳宗元《黔之驴》,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闺怨》、《捕蛇者说》,韩愈《马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王维《使至塞上》,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陆游《游山西村》,陶渊明《桃花源记》、《饮酒》,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这些文章都是作者被官场放逐,寄情于山水后,写下的名篇,笔者姑且也称其为“贬官文学”。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这些贬官文学,因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老师们都作为重点篇目教学,那么怎样依据贬官文学的特点,准确把握这些古诗文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恰当预设教学呢?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教学时的实践及拙见:

一、重视诵读,以诵促悟

上面例举的篇目,都是散见在初中各册语文课本里的,都是曾经遭受贬谪的文化名人在被贬期间所写。没有它们,文学的花园里就少了一朵朵奇葩。要对这些文章有深入的理解,深情并茂的诵读是必不可少的。诵读作品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诵读以其声情兼备的独特方式,唤醒平面的文本,复苏立体的灵魂,创造性地再现作品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作者的距离,激起学生的共鸣,陶冶学生的性情,实现学生对作品的感知、理解和体验。例如教《琵琶行》时,为了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首先在悠扬的琵琶古乐的背景音乐中,教师用饱含激情的诵读来演绎被贬后的白居易在秋风萧瑟、秋月朗照、枫叶荻花颤动的浔阳江边所抒写的千古绝唱《琵琶行》。学生被倾情的诵读深深触动,进而感动、沉醉,深入作品,悲诗人离别之愁,悲音乐所抒情感之苦,悲弹奏音乐的琵琶女身世之惨。其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地读,可独读,可两三人读,也可一小组同读,通过老师同学的读,为后面情感主旨的理解奠定基础。

二、重视文本背景的介绍,知人论世

贬官文学的出现,有其现实成因、思想成因和文化成因,它们不是独立发挥作用的,而是综合作用的。被贬的诗人,由于他们被贬的原因、次数、人格修养等的不同,他们的文章所反映出的心情,以及表现心情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加之这些贬官文学的创作年代离我们已很遥远,如果没有创作背景的介绍,不能依人而论,那么学生对作品里面的情感和句意的理解就会有困难,所以背景的介绍是非常必要的,知人论世是不可缺的。

例如柳宗元在《独钓寒江雪》中,融入了他的孤独、凄凉;在“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中,柳宗元融入了他被贬后的种种情感,内心的凄凉等,突出了贬官们的灵魂。所以笔者在教授时,先出示文章背景及作者当时的境况,让学生结合背景及作者简介去读翻译,这样学生的理解就会更深入。再例如,笔者在教授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时,先要求学生查找了解其写作背景——作者受挫、贬官的原因,在上课时让学生先展示他们查找的结果,然后笔者做补充解释,并用大屏幕对苏轼被贬后的心路历程做简单的介绍,通过背景和心路历程的介绍,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者和作品的创作动机,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

三、重视思想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贬谪对于一个官员而言是政治前途的大挫折,但是这种逆境却可以锤炼一个人的意志。一些贬官就是在这种逆境中不断努力奋发有为的。例如苏轼在被贬至黄州五年时,仍继续关心国家大事,且闭门思过寻找出路。柳宗元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谪居十年处于逆境之中没有消极沉沦,反而开始了他一生中辉煌的创作时期,他写诗抒发自己的孤寂苦闷之情如《江雪》,他写《捕蛇者说》来揭露社会的黑暗,反映人民的疾苦。韩愈,二十九岁登上仕途,其间有两次因上书皇帝提意见被罢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这首诗是作者被贬往潮州,行至蓝田时他的侄孙韩湘前来送行时,特作此诗。本诗把朝廷的腐败和自己的不幸遭遇相结合,表现了诗人为朝廷革除弊政的决心和勇气。课本中所选的贬官文学的作者,他们虽有贬谪的困苦、失意的牢骚,但却轻易不沮丧、不悲观、不沉沦,仍然试图舒眉一搏,对前途保持着乐观的向往。这些积极乐观的精神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材料,老师在教授时,一定要把教学与传统的思想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境界得以提升,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实现新课改中提出的“四维”目标。

四、重视归纳课本中贬官文学的共性,使教学事半功倍

初中课本中的贬官文学有一个共性,引导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归纳总结,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教学中也可以达到举一反三、以一担十的效果。通过这些年对这些文章的教学,笔者觉得它们有以下共性:

(一)贬官文学成就了中国的酒文化。贬官大都爱酒,欧阳修与民同乐喝醉酒,陶潜有诗名《饮酒》,李白有《独酌》。他们构建了独特的酒文化,借酒浇愁是贬官文化的前身,而酒后之言也成了他们一吐真言的最佳之径,让他们虽被贬了官,却成了名。

(二)山、水、田、园、月、路等自然风物成了写作的对象,寄托情感的媒介。正如苏轼说的那样,清风、明月人皆有之,你皇上有天下、有特权、而贬官们有清风明月、有山水园林。政事、国事不如我所愿了,大自然却与我共享,因而寄情山水,也就是必然的选择。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的水,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离别》的草,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中的月,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声等。初中课本中贬官文学里的这些意象都有特定的含义,如月代表思念,田园代表一种理想和生活态度等。

(三)官贬而心更旷达,志更高远。贬了官却淡忘不了他们的追求。范仲淹被贬之后,借《岳阳楼记》写出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为己忧的超脱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欧阳修借《醉翁亭记》表达了与民同乐的理想。苏轼借《水调歌头》抒发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的哲思,并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通过引导归纳,让学生养成自觉总结的习惯,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五、在教学中要找准切入点,巧妙突破

课本中的贬官文学,由于题材、写作时间、背景、作者被贬的遭际等不同,因此教学时要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巧妙突破,这样才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教柳宗元的《江雪》时,引导学生抓住“独”字,体会作者营造的意境,这一意境所反映的作者心情,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的主旨。再如教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时,抓住一个“闲”字,结合文本创设“明月入户”“欣然起行”“寻怀民赏月”“庭下赏月”“月下抒怀”等意境,并结合乌台诗案及张怀民的资料让学生去体会描述,这样承天寺的明月、苏轼被贬的闲人形象、诗中要表达的旷达情怀就潜移默化地走入了学生的心灵。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授初中课本中的贬官文学,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且不能忽视诵读,不能抛开写作背景,更要在教学中找准切入点,巧妙突破。带领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品,在品中破,在破中立,感受意境,剖析思路,体会情感,让贬官文学的思想精华走进学生的心灵,滋养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得到成长的正能量,茁壮成长。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篇5

【关键词】高中语文 创新教育 生命关怀 语文思维

语文教育的创新缺失导致从教学质量到学生素质低下,进而我们下一代难以承担起建设未来中国的重任,这是一条中国当代最为重要的价值链。因此,笔者现从创新的角度论述了高中语文有效课堂的构建,以期为强化语文教学功效贡献力量。

1 语文思维与生命关怀

语文思维与生命关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准确的说,在语文思维的前提下生命更有价值,更能过发现生命的意义。

1.1 什么是语文思维

语文即语言与文本,语文思维是指用语文的眼光与方法来辩证事物,探究事物的原理。世间万物,凡事物皆可入文,凡事物皆可用语言描述,精确的语文思维可洞悉一切,可颠倒黑白,可提高思维主体的人生境界。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用语文思维辩证的先例,如“白马非马”,“谏太宗十思疏”,等等。对于学生而言,语文思维可通过文本的字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而加强对读物中心思想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是语文教师重要职责。只有具备语文思维意识,教师的教学工作才能事半功倍;也只有具备一定的语文思维,学生才能真正的彰显语文学习功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境界。

1.2 生命关怀的概念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他的小说中写到:“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对于生命的阐述,是中国文学中最深刻的内涵,同样也是语文课程的精髓所在。

几年前,一名重点中学的领导在一次教务会议上说道:“哪怕我们今天把一名学生送入大学,明天他就死了,那么我们的教育也是成功的”。这位领导的话赢得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而只有一位年轻的教师保持了沉默,并反驳道:生命都没有了,还上什么大学?这位年轻的教师就是青岛市某中学的语文教师王泽钊。数年来,他的事迹被广为传颂,他的名声毁誉参半,然而他对生命的认识却让我们深思。从小学到初中,乃至高中、大学,语文教材中无不体现着对生命的关怀。从教材中我们可以体会,难道语文教师的责任,真的就是要把学生送入大学?进而送入社会?

而这即是语文教育的重点之一。语文教师要开发教材中的生命意识,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本质,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的语文教育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2 创新性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构建

2.1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语文思维

2.1.1 要培养学生的“细”

阅读是一项细致的活动,要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细致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能够发现课文或课外读物中的文本细节,并能够从细节中体察作者的写作意图,乃至读物的中心思想。

如《林黛玉进贾府》一课。其“细”体现在要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这篇课文的主角:林黛玉的心理活动,继而从心理活动体会课文乃至整部小说的思想。

在这一课中,笔者通过带领学生略读、细读、精读课文,往复三遍,让学生边读边体会,要能够通过阅读找出文中的细节变化。

师:细节体现在哪里?

生:林黛玉对于贾母和宝玉的提问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师:有什么不同?

生:对贾母的回答是“只刚念了四书”,对宝玉的回答是“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罢了”。

如此,通过引导学生细致的阅读,可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细节认识,使学生能够刻意留意文本的细节差别,长此以往,可强化语文思维在学生中的有效渗透。

2.1.2 要培养学生的“思”

当前有许多高中学生有共通的陋习,即只阅读,不思考,一目十行,过目就忘。语文思维的培养即要强调学生的“思”,要通过教学使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如《谏太宗十思疏》一课,在这课中,笔者设计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原义,还要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本文的写作背景,以及魏徵写作本文时的心理。

笔者认为,所谓“思”,要开篇即“思”,如第一句:“臣闻求木之长者”。如何思?思“臣”。要引导学生通过“臣”字进行角色转换,“臣”与“帝”,即通过“思”而体会魏徵的作为“臣下”而作“疏”的勇气,进而“思”课文的内涵。只有在先入为主的情况下使学生体会到魏徵的地位,才能更精确的体会全文的内涵。

2.2 品味“生命”,体现“关怀”

语文课本中饱含了生命哲思,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树立起热爱生命的意识,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笔者认为,教师一是要对“生命”进行全面的诠释,二是要培养学生的“关怀”精神。

2.2.1 品味生命的价值

笔者认为,古今散文与古诗词相较,诗词则更能体现生命的价值。究其原因,诗词的立意更加独立,诗词更能表现作者的某种情怀。而高中语文教材中大量的古诗词,更是语文教师向学生渗透生命价值的绝佳素材。

如《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课。在这课中,笔者要求学生从诗的前两句,“朝奏”与“夕贬”二词中体会生命的价值,如何体会?

其一,让学生体会“朝奏”之前的作者境况与心情;

其二,让学生体会“夕贬”之后的作者境况与心情;

其三,让学生体会两者之间的差别;

其四,品味生命的意义。

2.2.2 体现生命的“关怀”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篇6

1、初步了解“安史之乱”及中唐的重大政治事件对诗人的人生及诗歌风格的影响。

2、能够了解本专题诗人及其作品所代表的风格特征。

3、初步体会中唐诗歌风格的多姿多彩的风貌特征。

教学设想:

中唐诗坛流派众多,风格多样,以开拓创新为主要创造倾向。对本专题所选六首诗歌,可结合诗人的总体风格逐一进行鉴赏。教学方法以自学、讨论为主,诵读训练贯穿始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读《寄李儋元锡》

1、结合注释①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暮春入夏时节,韦应物从尚书比部员外郎调任滁州刺史,离开长安,秋天到达滁州任所。李儋,字元锡,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当时任殿中侍御史,在长安与韦应物分别后,曾托人问候。次年春天,韦应物写了这首诗寄赠李儋以答。

在韦应物赴滁州任职的一年里,他亲身接触到人民生活情况,对朝政紊乱、军阀嚣张、国家衰弱、民生凋敝,有了更具体的认识,深为感慨,严重忧虑。就在这年冬天,长安发生了朱泚叛乱,称帝号秦,唐德宗仓皇出逃,直到第二年五月才收复长安。在此期间,韦应物曾派人北上探听消息。到写此诗时,探者还没有回滁州,可以想见诗人的心情是焦急忧虑的。

2、初读诗歌,理解大意

去年春天花开时节,我与您在长安分别,现在春暖花开了,又是一年。国家的前途,个人的前程,都觉得茫茫一片,自己无法预料。面对春色,心中闷闷不乐,独自睡去,难以睡着。我身体多病,想回乡归隐,自己任刺史所管辖的地区,还有逃亡流落在外的饥民,我拿了俸禄而没有使百姓免于饥寒,因而感到惭愧。听说您要来,我不断地探望,多少次月儿缺了又圆,我站在西楼上眺望,仍不见您来。

3、问题研讨

苏轼认为韦应物的诗有“寄至味于淡泊”的特点,结合此诗谈谈你的看法。

这是一首寄赠好友的诗,但并不只限于抒写鹏有间的情感,而是表达自己对时局的一种人生态度:自己所以拖着病体为官一方,并非贪恋名利。他想辞官归隐,但因为他忠于职守,看到百姓贫穷逃亡,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愧,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正是这样一种淡泊坦荡的人生态度显现了诗人的人生至味。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传诵,主要是因为诗人诚恳地披露了一个清廉正直的封建官员的思想矛盾和苦闷,真实地概括出这样的官员有志无奈的典型心情。尤其是“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两句,自宋代以来,甚受赞扬。范仲淹叹为“仁者之言”,朱熹盛称“贤矣”,黄彻更是激动地说:“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

4、背诵全诗

二、学习《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1、结合注释了解作泽及写作背景

2、诵读全诗,理解大意

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山上的树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江流曲折就像九转的回肠。我们一起来到百越这个纹身的地方,虽然处于一地,音书却阻滞难通。

3、问题研讨

寓哀情于哀景是本诗一大特点。说说诗人是如何以哀景写哀情的?

提示一:诗人遭贬后的心情如何?

提示二:诗中写了哪些景?这写景具有怎样的特点?

4、归纳小结

“高楼大荒”“海天茫茫”“惊纷乱飐”“密雨斜侵”“岭树重遮”“江流曲回”

“百越文身地”所有这些对遭贬的诗人来说,都是哀苦无比的景色。诗人正是通过这些景色的铺叙,把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出来。

三、课后作业

背诵本诗,预习新课

第二课时

一、学习《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解放注释了解作泽及背景。

2、指导阅读、感悟体会。

3、译释诗句,了解大意。

(1)结合书下注释,同桌互相译释诗句,圈点疑问。

(2)诗的前四句皆叙“左迁”,后四句转写“至蓝关示侄孙湘”。

诗的开端直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第三四句申诉自己非罪远谪的愤慨,第五六句写征途中回望远瞻,流露出隐隐的悲哀,结句更加沉痛地表达了将会客死他乡的忧怨。

(3)、翻译大意。

早晨向朝廷呈上一封奏章,傍晚就贬往八千里外的潮阳。

一心想替皇上消除国事中的弊政,哪里肯因为老病而顾惜残年余命。

阴云遮蔽秦岭,不见家乡何处;大雪阻塞蓝关,征马不愿前行。

我知你远道而来的心意,好为我收尸于瘴气弥漫的岭南水滨。

4、讨论交流。

(1)、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表明了什么?

(2)、仔细体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两句诗。诗人是怎样融情于景,抒写途中的感受的?

明确:(1)、肯将衰朽惜残年。表明自己凛然无悔、刚直不阿的品格。

(2)、这两句借景语言情思。诗人忠而获罪,远贬潮阳,抛妻别子而南行,心中是极其伤痛的。这两句诗就是通过景物描写委婉地表达这种情感。

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上一句是回顾,诗人不独系念家人,亦伤怀国事。下一句是前瞻,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危,因而徘徊不前。“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英雄失落之悲。

5、课文小结

这首诗叙事高度概括,写景境界开阔,抒情真挚动人,三者融合一体,形成了悲怆壮美的艺术效果,读来令人感慨不已。

面对诗人此种情形,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以为该如何处理这种问题,又该以何种心态来面对呢?

二、自学《西塞山怀古》

1、结合注视了解作者及背景

2、鉴赏提示

诗人立于西塞山(今湖北大冶东长江南岸)旧时的战垒之上,面对滚滚长江,并没有直接描写当地风光,而是引西(益州──今四川成都)接东(金陵──今江苏南京),贯今通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一开篇就以苍凉辽远的意境将读者深深吸引。让秦始皇都害怕的“金陵王气”,在晋国大将王浚沿江东下的浩浩大军面前,却黯然失色,孙坚、孙策、孙权父子历尽艰辛所创基业一朝化为乌有,东吴政权的垮败转眼间成了历史。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煞费苦心的“千寻铁锁”也不能挽回败局,不情愿地沉入江底,吴军望风而逃,石头城上投降的旗幡早已高高挂起。“沉”和“出”二字分别点出孙吴政权气息奄奄、日薄西山之颓势和垮败时的惊慌失措之丑态,用的传神精道。东吴败亡虽是由兴盛走向衰亡的特例,但有了后面“人世几回伤往事”的照应,便有了普遍意义:不论是什么样的人掌权,若不按社会发展规律和执政规律办事,失去民心这个最根本的东西,都会由兴盛走向衰亡,这是不可抗拒的铁的法则。

“人世几回伤往事”与“从今四海为家日”相互映照,看似平常之语的交汇,却如天顶之上炸响的惊雷,在遥远的天际久久回响:尽管现今河山一统,四海一家,可是有谁又能保证那令人悲伤的往事不再重演呢?

“山形依旧枕寒流”从字面上看是冷峻无情,实则反映出的是诗人对李唐王朝“四海为家日”表面繁荣所掩盖的深深危机的深深忧思。

“故垒萧萧芦荻秋”与“山形依旧枕寒流”相叠,让人们仿佛听到看到了诗人面对浩浩江天发出的浩浩慨叹:人世真的就不能长治久安,走出“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怪圈和周期吗?一个“寒”字的嵌入,更是含蓄委婉地表达出诗人不随波逐流的冷静头脑和关注天下兴亡的赤子之情,使得纵论千古的豪放中回荡出一股感人至深的沉郁之气。故而,清代薛雪在《一瓢诗话》中说本诗:似议非议,有论无论,笔著纸上,神来天际,气魄法律,无不精道,一生杰作,压倒元(稹)白(居易)。“人世几回伤往事”若有上下千年,纵横万里尽收笔底。

4、课文小结诗:人将批判的锋芒直指地方格局势力,怀故意在叹今,警告当权者别忘六朝覆灭的历史教训。

5、课后作业

背诵本诗,预习新课。

第三课时

一、学习《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1、导入课文。

白居易所处的中唐是一个多难的时代,他从十多岁开始,即因战乱而离家四处飘泊。德宗贞元十五年(799)春,宣武军(治所在开封)节度使董晋死,其部下举兵叛乱。继之彰义军(治所在汝南)节度使吴少诚亦叛,唐朝廷不得不发兵征讨,河南一带再次沦为战乱的中心。由于漕运受阻,加上旱荒频仍,关内(今陕西省中部、北部及甘肃一部分地区)饥馑十分严重。就在这一年秋,白居易为宣州刺史所贡,第二年春在长安考中进士,旋即东归省亲。这首河南经乱书怀的诗,大约就写于这一时期。

2、整体感知本诗

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读来如听诗人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抛家失业,羁旅行役,天各一方。回首兵燹后的故乡田园,一片寥落凄清。破敝的园舍虽在,可是流离失散的同胞骨肉,却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之中。

3、问题研讨:

诗人是如何表达“一夜乡心五处同”的兄弟之情的?

诗的前两联就是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的灾难起笔,以亲身经历概括出战乱频年、家园荒残、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苦难的现实生活。

接着诗人再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象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恐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二、自学《天上谣》

1、作者简介:李贺一生位卑职冷,病贫交迫,深感世变无涯,人生有尽,死生问题纠结于心。诗作虽情绪低沉,然想像新奇,境界辽阔,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

2、整体感知

(1)、诗作主要内容

这十一首游仙诗,在一个晴朗的夜晚,诗人游目太空,被璀璨的群星所吸引,于是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向那美丽的天庭。诗人虚构了一个尽善尽美的仙境,曲折地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当时社会和个人境遇的不满。

(2)、作者思路

诗共十二句,分成三个部分。开头二句是诗人仰望星空所得的印象,结末二句则是仙人俯视尘寰所见的情景。前者从现实世界进入幻想世界,后者又从幻想世界回到现实世界,一起一落,首尾相接,浑然一体。中间八句具体描述天庭的景象,陆续展示了四个各自独立的画面。

3、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主体部分四幅画面,说说诗仍是如何表现这种瑰丽境界的?

画面之一:月宫里的桂树花枝招展,香气袭人。

画面之二:秦妃当窗眺望晓色。

画面之三:神奇的耕牧图景。

画面之四:穿着艳丽服装的仙女,漫步青洲,寻芳拾翠。

上述各个互不连缀,然而却显得和谐统一的画面,都以仙人活动为主体,以屋宇、花草、龙凤等等为陪衬,突出天上闲适的生活和优美的环境,以与人世相对比。诗人巧妙地把神和人结合起来,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想成为可以观照的物象,因而显得深刻隽永,而又有生气灌注。

三、比较韩柳两诗在思想感情上的差异

提示:结合创作背景谈。柳一贬再贬,愁思弥漫,凄苦无比,对恶势力进行了有力的控诉;韩满腔忠诚,几遭杀身之祸,内心充满不平之气,然语虽凄切,却不哀飒,有种“忠犯人主之怒”的豪气。

四、作业

1、背诵本专题4首教读篇目

2、课后完成“积累与应用”3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篇7

最近北京某奢侈品大会为了提升品位,展出了宋徽宗赵佶的画作《杏花村图卷》。赵佶不但从书画到足球都是大师,更是著名的亡国之君(号为道君,实为无道昏君)。《宋史》说:“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其实,赵佶将从端王升格为皇帝之前,宰相章淳就对主事的太后指出:“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宋史》编写者“迹徽宗失国之由,非若晋惠之愚、孙皓之暴,亦非有曹、马之篡夺,特恃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谀。于是蔡京以薄巧佞之资,济其骄奢淫佚之志。溺信虚无,崇饰游观,困竭民力。君臣逸豫,相为诞谩,怠弃国政,日行无稽。及童贯用事,又佳兵勤远,稔祸速乱。他日国破身辱,遂与石晋重贵同科,岂得诿诸数哉?昔西周新造之邦,召公犹告武王以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贵异物贱用物,况宣、政之为宋,承熙、丰、绍圣丧之余,而徽宗又躬蹈二事之弊乎?自古人君而丧志,而败度,鲜不亡者,徽宗甚焉,故特著以为戒。”——考察出赵佶导致亡国的错误很多,但我只请看官注意两点:一是人君应谦虚稳重主政;二是人君兼听则明,要用中正之士老成谋国,而不要偏心亲近怀奸谄媚之人。

十六字心法

关于人君应当如何才正确,概括言之,中国历史上有个“十六字心法”,也是中华文化经典中记载的最早的心法,被奉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圭臬,影响深远。金銮宝殿上皇帝的龙椅后就往往雕刻着这个心法,时刻黾勉告诫着作为(皇、贵)族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皇帝。《尚书·大禹谟》记载,中国上古时期的有道明君大舜帝传授给大禹王修心之法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诚恳切地秉行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认为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有三心:道心、人心和血肉心(或肉团心)。道心是人的天赋本性(本然自性,儒家称良心、理性,佛家称佛性,道家称元神),先天而存,无形无相,永恒不灭,清静无为,纯洁妙明,不易发现。人心后天而有的社会属性,又叫妄心、识神、禀性、习性,思善思恶,躁动不安如猿似马。心脏是作为身体器官的物质体。

人心追求各种欲望而产生贪嗔痴爱等念头,如乌云蔽日,危害着道心,使之昏暗无明,从而丧失理智,所以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要惟精惟一,即思维集中,涵养精神,守持一性(道心,理性),用儒家的话叫“吾道一以贯之”,用佛家的话叫“万法归一”,用道家的话叫“抱元守一”。允执厥中要求守中正而不移,不左不右,不偏不离。“允执”即诚恳信用、平心静气地执守而不离;“厥中”即其中,“中”是天性之所在地,精神集中点。

《礼记·中庸》载孔子称赞大舜帝能执两用中治理天下:“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大舜帝真是具有伟大智慧啊!他喜欢征询别人的意见,即使是浅近的话,也喜欢省察其含意。把别人的错误和不好的意见隐藏起来,同时又表彰宣扬别人正确的好意见,最后再将群众的意见中所有过与不及之处都加以折衷,取其中道而施行于人民,这就是大舜帝之所以为人民真心拥戴的缘故吧!)《易经·文言传》:“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美之至也。”概括了周文王修心成功的真实体会亦在于执中,正是“穷理尽性达天命,执中精一万法通”。

贤明的人君内有精一执中的修养,才能有精诚恳切地秉行中正之道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实现国家之郅治的外在表现;除非在生死存亡的“极端”情况,是不会言说“极端”、行走“极端”的。明君必在思想、言语、行动中时时处处勖勉自己允执厥中。

三教论中

十六字心法是上古明君的明心之法,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三大主要源流的儒佛道三教中,虽然在实际修行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圣人们都以明心为根本,而心中之心就是“中”。

儒家推崇中,提出中庸的理念。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有道德的君子能够做到中庸,无道德的小人则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能中庸,是因为其时时刻刻适中。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其肆无忌惮。)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圆满高尚的品德(“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孔子的嫡孙子思著有专门阐述这一理念的经典《中庸》。大儒程颢、程颐、朱熹对于中庸之道的儒家心法,都推崇《中庸》,将其列入儒家四书。中庸的第一层意义是不偏不易,不起偏心地坚持中正(这要求克服很多困难,格限私欲)。二程解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的第二层意义是中和,中正平和,平衡适度(过度或不及都不对),做到人生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的第三层意义是中用好用,适当的人在符合禀性的适当位置发挥其才能为人群服务。

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佛教,也推崇中。中道(中路、中观),即脱离边邪、不堕极端、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是佛教的根本立场和真理。佛教各宗派均以中道为弘扬佛法的基本态度,并且很多佛教经典对中道都有论述,龙树菩萨有一本名著就叫《中论》。

道家推崇中,《道德经》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若守中。”《庄子》说:“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守中、环中经过后世大家的阐发,含义深刻又丰富(若要解说,跟儒佛的中一样,需长篇大论)。

上述儒佛道之于中,似乎都是唯心主义的,但我们人的言行无不发于心念思想,修养好心性,在面对任何具体的身外之情况境地时,就会在一言一行中体现出中的精神、中的道理、中的规则,而不会言行极端。

主流文明的左和右

“中”要求不左不右。地球世俗人类的主流文明一向也是如此,如果做不到中,就宁右而不左。

中国远古尚未文明之时,可能崇尚过左。但从先秦典籍可知,中华文明初期的主流社会就尊右卑左。例如,历来军国大事都以右为尊,例如发兵的右半虎符(相当于现在的核按钮),总是持于君主手中。《尚书·周书》说“四夷左衽”(周边未文明开化的蛮族人才穿着左衽衣服),《论语·宪问》中孔子幽默地称赞大政治家管仲的丰功伟绩时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若没有管仲,我等恐怕都得像那些不文明的蛮族人披头散发、穿左衽衣服)。国家统治者们很早就将违法犯罪,破坏社会秩序,扰乱人民思想的言行斥为“左道”,列为刑法重点打击的对象,如《礼记·王制》载:“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正,杀。”历代大家的注解“左道”都是指邪道、不正之道、违背真理之道。不过,总是有人搞左的这一套,像《资治通鉴·汉武帝征和二年》说:“是时,方士及诸神巫多聚京师,率皆左道惑众,变幻无所不为。”还很活跃,呵呵。

反映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上层社会的用语中,根据《左传》、《史记》等经典中的用法,有左计、左错、左建、僻左、左袒等,“左”有鲜明强烈的贬义:错误、荒谬;偏邪、不正;降格、贬谪;相反对、不支持;猥琐、不明等。特别是在官本位的社会,右迁是升官,左迁或左谪则是贬职,例如唐朝就有很多因左迁而做的诗,曾任首都市长的大文毫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好,故事也很有趣,其中还有神仙韩湘子。在平民百姓中,聚居地的右边(闾右)住着富贵人家,左边(闾左)住的是贫穷人家。民间老百姓的用语中,“左”也有鲜明强烈的贬义,例如,旁门左道的意思等同于歪门邪道,左性子的意思是性格怪僻不合理。

中国文化中也有尚左的特例。一是《道德经》:“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是以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这大约是因为老子生长于楚地,当时相对于文明发达的中原是蛮荒落后的地区,尚左的余习仍存。另一是成语“虚左以待”,因为古时一车乘三人,尊者居左,御车人居中,骖乘居右(便于搏击,以有勇力者担任)。

西方学者研究发现,大多数社会里都尚右卑左,例如,人们用右手吃东西,用右手打招呼,而左手多与排泄相联系,象征着不洁,甚至死亡。再看西方来的那三套:佛教以右绕为礼敬,以左绕为压制,右旋的是吉祥,左旋的是邪恶(20世纪魔鬼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就以为党徽符号)。基督教(天主教)的《圣经·传道书》曰:“智慧人的心倾向右,愚顽人的心偏向左。”

显然,这真是圣明之训:“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允执厥中

“真理走到极端便成谬误。”古旧的拉丁谚语这么说。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指出:“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所能应用的范围以外去,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而且在这种情形下,甚至必然会变成荒谬绝伦的东西。”列宁还创造了一个对付敌方的策略:如果反对不了,就顺从它并把它往极端推,推至荒谬的地步,而最终战胜摧毁它。我们把任何关于世俗人类社会的理论往极端里强调,都会出现这个问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篇8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唐诗宋词”教学 思考

高中新课程实验于2004年启动,山东省是首批进入高中课改的试验区之一。截至目前,山东省新课程改革已经完成了一个周期的实验。我有幸参与了青岛地区高中骨干教师新课程培训的工作,承担高中“唐诗宋词”选修课程的培训和跟踪指导等工作①。

从实际工作效果来看,新课标下高中选修课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选修课的建设与校本课程的建设互相促进。但是,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教学方面,都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具体到“唐诗宋词”选修课程,缺乏传统诗词理论学养和符合诗词教学规律的成型教学模式,是较为突出的问题。鉴于此,我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与同行交流。

一、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选修课“唐诗宋词”的课堂教学效果好坏,关键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扎实的唐诗宋词理论基础。

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目兼顾典范性和广泛性,既有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又有陈与义《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等较少传诵的篇目。在跟踪指导过程中,有部分教师将选修课上成必修课,加重了备课负担;也有部分教师将“唐诗宋词”当作课外读物来处理,失去了选修课的意义。究其原因,教师缺乏坚实的诗词理论基础,无法对教学材料作出规律性总结,造成了“唐诗宋词”选修课的教学困境。这就对教师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1.全面了解和掌握古典诗词的题材。中国古典诗词的题材发展到唐宋时期,可谓大全。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所选取的诗词题材众多,有别情,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等;有情爱,如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等;有边塞戎旅,如王维《使至塞上》等;有伤春悲秋,如杜甫《登高》等;有田园山水,如孟浩然《过故人庄》等;有政事,如李白《行路难》等;有思乡怀人,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教师应该认真梳理各类诗词题材,掌握其发展历程,熟知各类题材的表现方式。如别情诗词,作者大多会从两种情感体验来反映别离之痛,一是别离之时的难舍难分;二是别离之后的无尽相思。以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为例,诗人以暮春时节百花凋零来烘托分手之时的悲戚情感,而别离之后的相思,诗人以誓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极写之,并以“对面”写法描摹“夜吟”的场景,来侧面摹写。以此为基础,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同类题材就能驾轻就熟。

2.全面、深入地掌握诗词体裁。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取诗词体裁丰富,既有近体诗,七律如杜甫《登高》,七绝如刘禹锡《乌衣巷》,五律如孟浩然《过故人庄》,五绝如贾岛《剑客》;有古体诗,如李白《蜀道难》;有歌行体,如白居易《长恨歌》;词,大多是双阕,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也有三阕,如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

古体诗不限句数,格律也较为宽泛,如李白《将进酒》。反之,格律诗就有严格的限制。以律诗为例,题目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律诗题目限定了内容,诗句必须紧扣题目,全诗完全围绕题目来写,题目的每层意思都必须写到,如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首联即点明“左迁”,颔联点明“蓝关”,尾联点明“示侄孙湘”。有些词也遵照律法,题目紧紧限定了正文。律诗的结构讲究“起、承、转、合”。起,即破题;承,即承接,承上而来;转,即转折、转换;合,即收合、总结。起贵“突兀高远”,有高屋建瓴之势;承与起连得越紧密越好;转最忌衰弱、疲沓,尽量做到如异军突起,别开生面;结有三种情况,或总结前意,或做期望和联想,或与前面诸联、特别是起联相响应。转贴于

3.对诗词意象和意境有较为深入地理解。诗词创作是形象思维活动,是创作主体内在情志与外界触媒的感发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国古典诗词形象性的表述主要有“象”、“意象”、“意境”等范畴。“象”是对自然物的模拟、形容和象征,设象以表“意”。象又分物象、意象。物象指对外物或景象的模写,意象指意义的形象。情与景,一直被认为是古典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孤不自成,两不相背”(谢榛,《诗家直说》)。情与景的关系,也往往就是意与象、兴与寄的关系,意(情)因象(景)而物态化,象(景)因意(情)而意象化,这是诗人进行形象思维和艺术构思的基本内容。

诗词是思维跳跃性很大的文体,意象与意象之间内在联接,构成完整意境。连缀意象、填补空白的工作要靠联想和想象去完成。如温庭筠《商山早行》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每句各由三个名词或名词词组构成,是三个意象连缀,构成黎明野外独行的画面,虽是写景,但旅途的清苦和野行的孤寂都蕴含其中。诗词中情与景往往不能截然分开,正如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删稿》)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再美妙的景物在伤心人看来也只会唤起感伤情绪。诗常一句一境,一联一境,通篇合起来,又构成一个整体的意境,故诗之境阔,博大雄浑,旷远开阔;词常是一阙一境,一首一境,故其境多尖新轻巧,精工密丽。

4.对诗法、词法有一定的了解。如“离合”,是一个表现手法的问题,是离题旁涉与紧扣题目,是侧写、旁写与正写的关系问题。诗里的离合问题以咏物诗最为突出。前人曾有“咏物诗最难工,太切题则粘皮带骨,不切题则捕风捉影,须在不即不离之间”和“不切而切,切而不觉其切”的说法。这就是说,咏物诗如果只求形似,虽然刻画得很逼真,品格也不能算高;如果能写其形而传其神,通过咏物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那才是好的咏物之作。如古诗中的“柳”是有特殊含义的。柔顺婀娜、随风摆动的“柳”与“留”谐音,另外,古人还有折柳送行的习俗,很容易引申到“柳—留—惜别—依依不舍”的层面上来。“折柳”寓含“惜别怀远”之意。故友离别最为感人。“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玲·塞蝉凄切》),“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都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情。诸如此类的还有“赋比兴”、“空与实”、“直与曲”等。

二、“唐诗宋词”选修课要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方法。

目前,“唐诗宋词”选修课的教学法宏观上具有代表性的是“三步”法,即知人论世、直观感受(观词、观象、观景)、整体领悟。微观上较有代表性的是阅读教学法,即将阅读分成读准字音、找准节奏;知人论世,读出文意;品味语言,读出意境;把握主旨,读出感情;放飞想象,联想阅读等五个环节。应该承认,这些教学法在发挥学生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选修课的设立,不仅仅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取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比较而言,“合作学习”是一种能有效促进学生非认知性品质主动获取的教学模式,应该受到重视。

新课标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基本理念。“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一种以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为特征,以小组学习为主要手段,使学生围绕共同目标开展协作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法②。它是基于20世纪70年代德国交往教学论、20世纪70年美国群体动力理论、20世纪80年代原苏联合作教育学理论而产生一种学习理论③,它注重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氛围,促进学生非认知性品质,能大幅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教育界对“合作学习”教学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规律,“合作学习”过程应细化为:目标(Goal)、动机(Incentive)、资源(Resource)、角色(Role)、程序(Sequence)、模拟(Simulation)、外部压力(Outside force)、环境(Environmental)和同一性(Identity)九个环节。

目标,是指“合作学习”活动中预期将产生的成果;动机,是指促成“合作学习”小组完成任务的原因;资源,是指完成“合作学习”任务所需的各类资料来源;角色,是指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各成员承担的任务分配;程序,也可称为“学习过程”,是指完成任务的步骤;模拟,为完成学习目标需要而可采用模仿的方法和策略;外部压力,是指为了促进学习进程和完成学习目标而采取的某些外部客观限制和约定,如限定学习时间等;环境,是指在完成同一学习目标时,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环境应相类似;同一性,是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间结论的近似同一性。

以李贺《李凭箜篌引》一诗为例,细化“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我们可以设定目标为“感受音乐”;动机为“完成感受音乐的教学目标”;资源可以使合作小组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及实物等资源来说明、演示箜篌;角色,可以让小组成员讲述各自承担的任务;程序,即合作学习过程,是细化“合作学习”的重点,在这个环节中要适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模拟,学生运用已学知识或已解决类似课文进行模拟学习,如可运用已学《琵琶行》中对琵琶音乐的感受来合作学习《李凭箜篌引》;外部压力,可规定时限、可规定文本报告等检查方式;环境,可规定在规定场所,即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合作学习;同一性,合作小组内部对该课文结论的沟通统一。

细化“合作学习”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细化“合作学习”的环节不必求全,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其次,教师要进行适度引导,如控制时限、不同文本的特性引导等。再次,“合作学习”要充分结论,应对各小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从而使课堂效率提升。最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不应过多过滥,要注意和其它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实现有效教学。

注释:

①该课程在青岛地区使用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唐诗宋词选读》一书。

②郑金洲编着.教学方法应用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72.

③李其龙编着.德国教学论流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21.冯克诚总主编.合作教育学派教育基本原理与论着选读.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7.郭德俊,李原.合作学习的理论与方法.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4,(3).

参考文献

[1]刘怀荣等着.唐诗宋词名篇导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郑金洲编着.教学方法应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李其龙编着.德国教学论流派[M].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钟启泉,黄志成.美国教学论流派[M].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5]程胜.合作学习[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6]冯克诚总主编.合作教育学派教育基本原理与论着选读[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7]郭德俊,李原.合作学习的理论与方法[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4,(3):43-47.

上一篇:云想衣裳花想容范文 下一篇:夏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