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种子阅读答案范文

时间:2023-11-03 11:59:11

善良的种子阅读答案

善良的种子阅读答案篇1

成功的道理浅显易懂,但能真正理解它并付诸行动的人少之又少。如果当自己不能成功时,告诉自己:换一种方式会离成功更近。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换一种方式离成功更近阅读题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换一种方式离成功更近①他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一个贫穷的外来移民家庭,从小他是个腼腆内向的孩子,和他一样大的孩子都不喜欢和他在一起,因为他什么也不会。

②每次考试他都是和倒数挂上名。老师不想让他回答问题,因为他总是羞涩地说不知道。大家认为他是笨蛋,是个白痴。伙伴们嘲笑他,说他永远和失败在一起,是失败的难兄难弟。邻居们说,这个孩子将来注定一事无成。父母听到这些话,暗暗为他担心。

③他努力过,可是收效甚微,自己在学业方面取得的进步似乎为零。但是,他还是在不断加班加点苦读。每天,他醒来后都害怕上学,害怕被嘲笑。周末,他坐在自家的门前,看着草地上喜笑颜开的男孩们,感到自己的未来一片渺茫。时间在一天天地流逝,而学校也在考虑劝其退学。

④一次,他看到一个老人为了一张被老鼠咬坏的一美元钞票而痛苦不已。为了不让老人伤心,他悄悄回家将自己平时积攒的硬币换成一张一美元的钞票,交给了老人,说,这是他用魔法变回来的。老人激动不已,说他是个善良聪明的孩子。

⑤父亲知道这件事后,认为自己的孩子还不是个笨到家的人。接下来的这天,是孩子永远不会忘记的。父亲要带他出门,目的地是波士顿。他父亲说:“我们坐汽车可以到达。”他们一起坐上汽车。可是,在中途的一个小站,父亲下车买东西忘记了汽车出发的时间。就这样,汽车在他喊叫声中呼啸而去。他很害怕,心想这下怎么办,没有汽车,父亲怎么能到波士顿呢?波士顿汽车站到了,他下车时却看到父亲正在不远处等着他。他快速跑了过去,扑进父亲的怀抱,诉说一路的忐忑不安,害怕父亲到不了波士顿,并惊讶父亲是如何到达的。父亲说:“只要我们能到达目的地,管它用什么方式呢,孩子,就像你学业不成功,并不代表你在其他方面不能成功,换一种方式吧!”此时,他猛然醒悟。

⑥随后,他看到很多人为了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而痛苦不已,就想假如自己用魔法帮助他们实现,即使是假的,但起码从精神上减轻了他们的痛苦。从此,他对魔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跟随一些魔术师学习魔术。

⑦他克服心中的怯懦,为自己的梦想开始奋斗。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进行的努力受到了父母的鼓励。教他魔术的老师发现他在这方面具有很高的悟性,学东西很快,而且每次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创新。很快老师的技巧便被他学光了,他不得不换老师。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他换了四个魔术老师。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一个匪夷所思的成功人士。

⑧有人问他是怎么成功的,大卫.科波菲尔说:“父亲让我醒悟,成功对我们来说好比是个固定的车站,我们在为怎么到达而绞尽脑汁,大家都在争夺汽车上的座位,没有得到座位的人不得不等下一班汽车,可是,为什么我们不能骑马或者乘轮船去车站呢?这样,我们不是也到达了吗?只不过我们换了一种方式。”

⑨最后,大卫.科波菲尔又说:“后来我知道,这一切是父亲安排好的,其实那个小站离波士顿很近,骑马竟然比坐汽车还快,所以父亲到得比我早。”

⑩道理浅显易懂,可是真正理解它,并付诸行动的人却很少。当你发现自己不断努力仍然不能取得成功时,你是否可以告诉自己换一种方式呢?如果你这样做了,说不定你会离成功更近。

(选自《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有改动)

换一种方式离成功更近阅读题目

小题1:给下列词语注音并解释:

(1)腼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怯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从第①~③段看出大卫.科波菲尔以前是个怎样的孩子?

小题3:父亲为什么认为自己的孩子还不是一个笨到家的人?他用什么办法让自己的孩子醒悟?

小题4:文中哪个人物给你印象最深刻?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结合文中事例谈一谈。

换一种方式离成功更近阅读答案

小题1:(1)miǎntiǎn :因为怕生或者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2)qiè nuò :胆小怕事

小题2:可以看出大卫以前是一个内向,胆小,怯懦,不自信的孩子。

小题3:因为大卫有一颗善良的心,大卫懂得帮助别人。父亲善于借助生活中比较浅显易懂的实际事例,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小题4:示例:父亲:从中途下车后骑马到达波士顿一事可以看出,父亲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能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启发和鼓励孩子,选择自己擅长的职业,发挥自己的特长。

儿子:善良、有同情心,有悟性,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总结经验,发现哲理,认准的目标努力去实现!

换一种方式离成功更近阅读题答案相关文章: 攻克语文阅读的五大技巧

成功离不开积累阅读答案

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20届九年级语文考试试卷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部编版

搬家孙金鹏阅读题及答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阅读题答案

人生一课阅读题答案

选择的阅读题及答案

善良的种子阅读答案篇2

在高三专题复习中,我们许多老师一般的习惯做法是:先向学生明示有关本专题在考试大纲中的考点,如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往往先呈现8个考点,然后不厌其烦地向学生传达这么一个信息,我们所有考试的题目都是围绕着这些考点来设置的;或者一上来,就把有关小说阅读的“招式“分门别类地详尽地传授给我们的学生,比如我曾听过我们同仁的一节有关文学类文本阅读“‘作用’‘好处’类题目解题策略分析”的公开课,对相关知识点的梳理可以说是非常全面,分成“行文段落类”、“人称类”“表现手法类”、“环境类”“线索类”等,而且旁征博引,举了很多的实例,课堂气氛也很热烈。我也曾经采用过这种方法,但后来发现我自认为很重要的知识点,学生不仅体会不到其重要性,而且对枯燥的条条框框的东西心生厌烦。甚至导致对小说阅读失去兴趣,而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失去学习的内驱力,再高明的老师,再巧妙的解题方法都于学生无补。所以,这次小说阅读的专题复习我作了这样的一个调整:

一、利用真题,摸透设题

我觉得在所有的训练材料中,高考真题无疑是含金量最高,最规范、最标准的素材,对我们考生的指导作用最为明显,包括题目的设置,标准答案的提供,赋分的合理性都是经得起推敲的。所以我搜集了历年全国各省“小说阅读”的真题,把这些真题集中在一起,让学生研究相关的题目,通过反复的比较,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学生惊喜地发现无论素材怎样“古今中外”,但题目的设置却是“殊途同归”。其实无论是外国的小说还是中国的小说,无论是中国现当代小说还是古代小说,题目的设置大同小异,无一例外地指向小说阅读中的五个关键词“人物”“情节”“环境”“主题”“探究”,当然也有一些题目是要我们“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所以拿到试卷、看到题目时,不要慌张,想想这个题目考查的是哪个知识点,然后调动知识储备,从容作答。

二、真题演练,悟透答案

高考真题是最好的演练素材。接下来再有选择地让学生做高考真题,我始终强调老师对练习要精心选择,让学生操练有针对性、代表性、启发性的试题,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一味地贪多,并不能取得期待的成绩,反而会形成恶性循环,学生极有可能“草菅”试卷,并把这种不良的答题习惯带到高考考场上,导致无谓的失分。学生认真做后,老师根据高考标准答案的赋分情况,客观地批改,严格遵照高考阅卷要求(特别可以参考阅卷老师的手记,到底是如何操作的),在强调规范的同时,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激发他们答题的热情。因为平常的阅读是他们失分的重灾区,学生有畏惧心理,有些学生觉得此处全仗运气,被动答题。其实我们根据来自高考阅卷一线的信息反馈,目前大阅读的改分还是很人文的,积极答题不仅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策略。经过多次的反复操练后,让学生自己总结他们的答案跟参考答案存在的差距,为什么有的同学自认为这篇文章是能够读懂的,文章的主旨也是能够把握的,但得分情况始终不是很理想,据我们的目标得分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在问题分析中写道:①找不到合适的贴切的词汇来形容人物的性格特点或人物形象;②往往答得不够全面,怎么样能够把答案答得更为全面?学生在关于景物描写作用类问题分析中写道:①景物描写的作用到底应该从哪几方面去组织答案;②对一些专业的术语积累不够,无法得心应手地运用。此类反聩表明,学生对小说阅读的知识掌握得不系统,有待老师从知识和答题技巧两方面系统补充。

三、时机成熟,传经送宝

可以这么说,经过以上的步骤,我们的学生意识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作为老师我也了解到了我的学生最需要哪方面的指导。如对人物形象的特点的概括,如何避免不够全面的问题。我就以2009年安徽卷的《董师傅游湖》第15题“概括小说中董师傅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为例子,这么指导:概括可分两层,一是对显性信息的归纳,二是对潜在信息的提炼。就本文而言,文章前三段是对董师傅的直接介绍,属前者;后三段是情节,董师傅这一人物的特征在情节发展中展示,属后者。同时,我们也要明确,人物形象的特征包括人物身份、年龄等基本特征和性格、习惯、爱好、特长、价值观等特征。我们在概括时要力求全面,表达上力求合理。根据前三段可知董师傅的身份、特长、生活态度等方面的特征。根据后三段可以提炼出其质朴善良、乐于助人、有生活情趣等特征。参考答案:董师傅是一位普通木工。他技艺精湛,有一颗平常心,质朴善良、乐于助人,有生活情趣。如情节类题目涉及有关行文段落的作用(针对文章中段落的作用命题),指导他们解题思路如下:①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②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③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与结尾呼应,结构严谨。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如景物描写的作用类题目,面对这种题型,建议我们的学生可从以下五方面进行思考:①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⑤奠定情感基调;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等。应对“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这一考点,我举了(2009年)安徽卷《董师傅游湖》第13(1)题“董师傅每晚到湖边闲坐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的答题方略:“在小说中考查小说特征中某一元素的作用,一般做法是先找到这一元素属于哪一要素,接下来可以先考查这一元素对本要素的作用,再思考它对另外两个要素及主旨的作用。“细节”属于情节要素,我们可以先思考“细节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就本文而言,“闲坐”是为了引出下面送小翠和领小翠游湖。再来看这一细节对其他要素的作用,就本文而言,这一细节与主旨有一定的联系,但它的份量尚不足以表现主旨,与环境也未见有直接关系。我们可以把重心放在这一细节如何凸显人物的形象特征上。“闲坐”之“闲”已有所暗示,再放在段落中看,就不难得出答案了。”总之放在现在这个环节讲,应该说是急学生所急,还是把握了“火候”的。

四、如琢如磨,渐臻完善

到此,许多学生可能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已“修炼”得差不多了。此时此刻,老师却不可就此止步。还应选择有一定质量的素材进行反复打磨。高考题虽好,但毕竟有些同学有意无意地参考过标准答案,导致一定程度上的失真。另外,确实我们所掌握的这些技巧也需反复操练,方能熟能生巧,并保持良好的答题感觉;再说高考对小说阅读的考查都是主观题,需要组织文字准确地表述,而这一点往往也是我们学生的软肋所在,很多学生常常觉得“言不及义”,所以更加需要我们加强语言组织方面的练习和打磨。

善良的种子阅读答案篇3

关键词:阅读;审题;作答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174-01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总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可见阅读既是学生实现自身精神成长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各种能力得到发展的基础。在阅读中,现代文阅读又占了很大的权重,在义务教育各个学段都有重要地位。对于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评价,语文中考分值达到30多分,占语文总分值的1/4,因此掌握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至关重要。

中考现代文阅读部分,既是一块能提高分数的大肥肉,又是令人头疼难以下手的硬骨头,为了能吃得香,啃得妙;掌握解题技巧很关键。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纵观全文抓住题目,把握主旨

理清文章的思路,根据文章的题目抓住文中关键语句,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丰富、形象生动的语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第一遍速读,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考生可沿着题目的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一定要注意总说性的语段。过渡性的语段,通常在这样的语段中能找出体现说明对象特征的词语或句子,议论文的题目往往能揭示文章论述的话题或文章的中心论点,有些题目就是作者所要议论的问题,即论题,由此可见,论题包含着论点以论题为线索去分析,就能快速找到论点,抓住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就抓住了文章的灵魂。

二、认真审题,圈定范围,就地取材

现代文阅读,由略到精至少读三遍,阅读质量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多少,中考语文现代文的阅读语段,考生都要至少读三遍。第一遍略读,整体把握,第二遍精读,读文前认真审题,把问题读懂读透,带着问题有选择性读文,选择圈定范围,要善于寻找与题目相对应的词句或段落,找准了对应的区域,也就锁定了“取材”范围,为答题找准了方向,在梳理和整合答题时,最好用阅读材料中的语句作答,即使要求用自己的话回答,我们也要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词作答,切不可脱离本文材料胡思乱想,随意揣摩,信手胡答,以至不着边际,比如,对某个词语的理解,对某个语句含义的把握等问题,考生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一定要牢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首先找到这个词语或句子的出处,把词语或句子还原到文中,然后再思考问题,只有结合具体语境,才能准确推断词语的含义,准确了解语句在文中所占的位置。考生万不可一见到题就草率作答,这样极易断章取义,偏离文章中心。其次,遵循就近原则,议论文中经常设置这样的问题:某某文字直接证明的道理是什么?某种论证方法的作用是什么?考生在回答时,首先应关注某某文字前面或后面是否有说明性文字,如果有那很可能就是答案,如果没有,再找某某文字所在段的中心句,如果有中心句,那就是答案。如果没有那么再找文章的中心论点。再次,依靠重点词语完善采分点,有的考生做阅读题时,发现问题简单,就盲乐观,考生因此丢掉一些最基本的采分点,比如,考生在在说明文阅读时,一定要注意“又、还、也、此外、而且”等词语。因此提醒考生,越是简单的问题,越应该慎重,言简意赅,分条作答,也是提高考生现代文阅读的分值一个技巧之一,有些考生书写的文字较多答案要点,模糊不清,他们常常怀有侥幸心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有些考题采分点较多,如果考生把所有的内容放在一起,混成一片,不利于阅卷教师批阅,如果考生在回答此类问题时,注意条理清晰,逐条回答,标明序号。那么,阅卷的教师一目了然,这样既节省笔墨,又抓住了采分点。总的说来,考生在做现代文阅读时,一定要牢记:欲速则不达,一定要读懂文章再做题,坚决杜绝走马观花式的阅读。

三、筛选组合,定向表述,巧妙作答

在阅读试题中,考查作用类、特色类的分析鉴赏题逐渐成为热点,这就要求考生掌握一些必备的术语。如:承上启下、一线贯通、首尾呼应、设置悬念、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总结中心、深化主题等等。这样在考场上解答此类问题就可以根据已有的储备,迅速搜索与之相关的术语作答。

善良的种子阅读答案篇4

关键词:猜词义 阅读能力 学生

英语阅读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而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也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阅读理解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劳动,主要考查学生理解不同文体的能力。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有助于巩固和扩大词汇、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可以训练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与判断能力。

一、阅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中学英语大纲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中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口头上、书面上的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阅读理解能力题占很大比重,对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速度以及理解的深度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适应这样的要求,只有大胆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把学生的阅读能力抓上去。

二、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中学英语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方法,又是落实交际实践性的主要途径。在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要求,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概括的顺序要求阅读。常见的阅读方式有:

1.找读

“找读”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语言材料。一方面阅读材料要适合自己的英语水平;另一方面阅读材料要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只有这样,学习者才愿意并喜欢阅读且阅读效率高、效果好。

2.略读

“略读”或者“扫读”就是让学生用尽可能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忽略不懂的句子或生词,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并非是一字不漏,一句不漏地阅读。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浏览文章的标题、插图、文章的首段和尾段及各段的主题句或结论句,了解文章的基本意思,然后回答问题。

3.查读

“查读”或者“跳读”是快速阅读的另外一种方式,在阅读过程中不用发出声音,也没有必要读准每一个单词,胡春洞说:“有效的阅读理解与语音、声音、口语等并无必然的联系。”同时,在阅读之前,要求老师根据阅读材料设计出“找读”或“查读”需要解答的问题或具体事实,阅读效率的高低取决于阅读目的是否明确,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否明确以及回答问题的正误取决于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掌握阅读技巧

当前英语阅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也就是在作者的大脑接受外界信息的同时,会对各种信息进行重新加工,找出最能表达自己意愿的东西,阅读技巧也就是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每篇文章所包含的信息的方法。阅读方法不同,每个人理解文章所花的时间也会各不相同。就阅读理解四个字而言,重点在理解上,为了保证准确理解,对文章出现的重点句或难句,要适当讲解,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善于抓住重点句,力求准确理解,掌握主要意思。为了扎扎实实地搞好阅读,除对读量、读速严格要求并记录在案进行评比以外,我主要对学生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进行了指导。

1.指点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开始时,有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带有一些不良习惯,如有的学生阅读时爱出声;有的则咬文嚼字,边读边查词典,一词一句地分析;有的学生“回视”的现象太严重,不仅影响读速而且不利于把握整个句子、段落、全句的意义。要帮助学生逐步改掉这些不良习惯,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帮助他们尽量减少眼停次数,扩大视力范围,能在单位时间里捕捉更多的语言信息。

2.指点学生阅读时抓住文中重点段,段中主题句和句中的关键词

教给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句意义的办法。阅读中难免碰上生词,这时要让学生碰到生词不惊慌,因为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可以通过一定线索或根据构词法、同义词、反义词、等同关系、因果关系或上下文暗示猜出词义。

3.指点学生“依纲”阅读

这个大纲就是文章的阅读理解题,每篇材料都配有相应的阅读理解题,既可以作为理解检查题,又可作为阅读的提纲。一般的学生都是先阅读短文,再看问题,回头看短文,然后做选择答案。我指导学生的另一种做法是先看问题,后读

短文,再做选择答案,这样使学生的阅读速度大大地提高了。

想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还得多读多练。经过长期有计划的系统的训练,在多读多练的同时认真总结适合自己的阅读技巧,相信这些学生定会提高阅读的速度和准确性,取得良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魏立明.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

[2]卞玉玲.新课标下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初探.英语周报.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

善良的种子阅读答案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试题;解答

一、读材料

所谓“读材料”,就是要阅读文字材料,粗读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哟魏投温洹T阡览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之后,应记住文章的要点,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 阅读理解试题的文字材料主要用来测试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有的采用一个句子,有的采用一段文章或整篇文章。内容广泛,题材各异。以题目的难易程度分析,人们常常把它们分为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所谓表层理解就是对文中的客观事实的感知和记忆;所谓深层理解是根据文中的客观事实,在认真思考后进行逻辑推理、总结或概括,得出结论。通常阅读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读,首先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类的阅读理解的解题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

二、找原话

所谓“找原话”,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当然找原话的目的是为了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和范围。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将要回答的问题放到阅读的文字材料中来,再去浏览所要回答的问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对短文进行理解,然后分析句子结构,确定该词的词性和在句子中的成分。同时利用句子提供的信息,这样我们可以从文章中或文字材料中直接的提取有效信息。有些试题它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 如果它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我们也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如若它指定必需要使用学生自己的话来回答的话,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将文中的原话加以翻译,再换言之。力求挖掘原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有些问题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完美的答案。

三、看要求

所谓“看要求”,就是要求学生再审视语文阅读理解所要求回答的问题要求,关键的关键字、词或句子也要让学生用笔圈下来,作为扣题作答的要点,也是学生回答问题的可能的得分点。要做到细读文章的内容,机智从容答题。第二遍读文章要求考生带着问题细读全文。在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一般要做到如下几点:一要认准关键词句,把握其基本意义,认清它们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根据上下文琢磨它们的升华意义,学生特别是要学会在阅读文字材料中发现有效信息,即是对回答阅读材料要求所的提问题的文字和内容。二要排除生词的障碍,遇到生词要通过上下文,大胆地对阅读文字材料中的个别词义、语义和句义进行推测、推理和推断,还可以通过构词常识大胆猜测。三是原文中有明显的准确答案,要善于利用阅读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果断作答。对于一般不影响句子或全文理解的生词,可以放过去,不必务求理解。遇到重要生词时,不要着急,也不要轻易放弃,我们可以采取根据上下文来猜词或根据构词法来猜词等方法来猜出这个词的大致意思。解题时不要边看阅读理解的问题边从阅读理解的文中查找答案,因为用这种方法难以提高阅读理解的效果,尤其是对于深层理解阅读理解的文章。首先应浏览阅读理解的全文,了解阅读理解全文的概貌。看完后,应记住阅读理解文章的要点,阅读理解重要的结论以及阅读理解中的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同时我们一定要掌握好阅读理解的解题速度,有效地控制阅读理解的时间,先易后难是阅读理解答题的一般方法。碰到阅读理解的难题时,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耽误太多时间。一时做不出的阅读理解的题,要果断舍弃,以免影响解别的较有把握的阅读理解题。待全部阅读理解题解完后,如有剩余时间再回来做放弃的阅读理解题。

四、答问题

所谓“答问题”,就是要让学生在根据语文阅读理解问题的要求来回答相应的问题,回答问题力求做到以下诸点:不可不答,不答则无分;不乱答,乱答也不得分;言之有据,持之有理。同时学生要注意组织规范语言答题,认真书写。答案基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简洁明了;重复罗嗦,不得要领,往往会出力不讨好。在答题之后,如果时间允许,要重读全文内容,充满信心地进行复查。所有答案全部做完后,携带阅读理解的成果回归原文,检查答题有无疏漏,研究其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对照各题目推测判断,确保无误。

善良的种子阅读答案篇6

关健词:自主合作;阅读速度;理解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335-02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近年来,由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和《综合训练》(第二版)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课内阅读材料。一般地讲,读写在于训练学生理解的准确性和表达的精确性,强调在“精”字上下功夫;综合训练重点在“博”,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快速阅读则是对上两门课的检测,旨在培养学生的正确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和速度。

随着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自信心不足、依赖性强、自我管理意识薄弱、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难以持久等这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好《快速阅读》课。只有这样,才能对教好大学英语课程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根据笔者教学实践,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因材施教,方法各异

快速阅读材料一般篇幅跨度为250-1100词左右,生词约在3%左右,材料的编写是以学生领会式掌握5500个词汇和12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其中复用式掌握的积极词汇2500词汇为依据的。但就笔者所任教2011级一个理科班60名学生的英语入学成绩看,100分以上仅2人,90-100分8人,不及格50人,90分以下者占83%。对于这样一个英语基础较差的分级班的学生们来说,快速阅读困难就比较多。为了提高他们的快速阅读能力,我针对文章的不同题材和内容的难易程度采取了两种步骤两种阅读的教学方法。

(一)略读、浏览或跳读法(Skimming)

Skim有掠过的意思,又有从牛奶等液体上撇去的意思,转意为“快速掠过,从中提取最容易取得的精华”[3]。用于阅读,或译为略读,或译为泛读,似乎都未把其细微的意思译出。而这种读法却包含有原词的所有意思—快速读过去,取出读物中关键性的东西。因此,对于生词率低、学生较熟悉的材料,首先让学生迅速扫视全文。初步摸清文章的脉络,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而掌握全文大意。略读时,指导学生学会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要抓中心思想就要先明确各段落的中心意思,而各段落的中心意思往往含在各段的主题句之中。一般来说,主题句多位于各段落首尾句,如首尾句不是主题句,则引导学生留意文章字里行间的意思。这样,通过各段主题句来掌握各段的中心意思,再归纳出全文的中心思想。提炼全文中心思想的这一过程使学生了解了全文内容,增强了对文章的理解,加深了记忆。在此基础上再做练习题,就容易多了。

(二)查阅、扫读法(Scanning)

Scanning是扫读、查阅的意思,是快速阅读的一种。Scan就是通常所说的“扫描”[3]。其特点是快,但又要全部扫及。Scan这个词的词义似乎矛盾,它既可以理解为“仔细地审视”,也可以理解为“粗略地浏览”。这种情况成为扫读的绝好证明。因此,对于内容偏难、生词偏多的材料采用此法。《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对于一般题材,语言难度中等的文章,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20词,阅读的准确率不低于70%[1]。对于英语程度较差的学生,采用略读法就显得费时吃力。而采用扫读法就比较适宜。这种方法是先看文章后面的练习题,每个题后面所提供选择的四个答案暂且不看,以节约时间再读文章。这种读法可使学生迅速看到每项练习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学生再逐步达到以一目十行的速度扫视整篇文章,寻找每项练习的答案,而与练习无关的内容则可以不读。这对提高阅读速度无疑会有促进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这两种阅读方法,在遇到新的阅读材料时,即可根据各人实际,确定该用略读法还是扫读法,从而大大地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二、两遍阅读,加深理解

在快速阅读中,要求学生读完课文后即做练习,不再翻阅刚读过的课文。实践证明,这样做可纠正学生边看文章边做练习的不良习惯。许多学生习惯于边看文章边做练习题,表面上看,似乎练习做得快,实际上却影响了阅读速度,把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并且影响对文章的理解。而看完文章再作练习则有助于培养学生边阅读、边理解、边记忆的良好习惯。在快速阅读时,反复向学生强调读完文章再做练习题,做练习题时不再看文章的阅读方法。我还强调,练习题做完后让学生把文章再读一遍,这样做,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发现,不少学生读起文章挺流利,也能看懂文章的内容。但是一做练习,答案往往不准确,有的答案根本不对。究其原因,一是对文章理解不透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二是对练习题的要求理解不准确,往往所答非所问。所以做完练习后文章要再读一遍,既可以熟悉全文内容,又可以检验练习题答案是否正确,一举两得。

快速阅读是对学生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的一种双重训练,通过实践,笔者认为两遍读法是比较可行的,如将略读法、扫读法和小组合作阅读法用于快速阅读时,可分别采用以下步骤:

(一)略读

快速阅读文章选择答案再浏览文章修改答案。

(二)扫读

快速浏览练习题扫视文章选择答案再浏览文章修改答案。

(三)小组合作阅读

1、独立限时阅读(6分钟)和概括文章大意(约50个词);2、四人学习小组开展讲讨论(7分钟):主要讨论文章体裁、大意、难句、难词理解等等。要有记录员、汇报员等分工;3、组间汇报交流(5分钟):抽出5个小组汇报文章大意和提出疑难,并立即互动,由没抽到的小组成员释疑和教师点评,并进行组间评分(只给一个小组综合表现分1分或2分);4、学生记录,反思(2分钟)。

三、从严要求,限时阅读

提高学生阅读速度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不少学生经过中小学阶段学习,受汉语和初级阶段英语学习的影响,形成了许多不良的阅读习惯,诸如有声阅读、用手或笔逐词导读、倒读、一遇到生字就查字典、用汉语思维等。而大学阶段,英语词汇容量大,四级精读累计词汇数为30,000,而泛读为129,000,快速阅读为每分钟70-90词(70-90w/pm)。大学英语四级阅读水平测试要求文章语言难度中等,生词量不超过文章总词汇量的3%,速度达到每分钟80-120词。如果让学生任其自然地阅读,既不利于完成教学任务,也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难达到四级考试阅读水平的测试要求。何况快速阅读材料的全部教学活动要在课内进行,每篇材料大约需10分钟。这势必要对学生进行限制性强化训练,不能消极地等待学生按其自然速度阅读。快速阅读关键在“快速”二字,不是中速,更不是慢速,只能是快速。这里,速度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认为,要提高快速阅读速度,必须根据文章语言难易程度对学生严格要求,实行限时阅读,这样,可收到以下好处:

(一)可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单位时间内迅速获取所需信息。培养学生眼睛和大脑快速默契配合的能力,有助于阅读速度的加快。

(二)迫使学生改变不良的阅读习惯,促使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和形成。不良阅读习惯往往浪费时间,分散注意力。一遇生词就卡壳,查字典,往往使学生顾此失彼,影响对文章篇章结构、整体意思的联贯理解。限时阅读使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查词典,遇到生词时,只能通过对上下文的联系、构词法知识及语法结构来理解其含义,从而提高阅读速度。还有不少学生喜欢倒读,也就是说目光移至刚刚读过的文字上进行重读,这必然使阅读停步不前。限时阅读使学生不得不调整阅读速度,挖掘大脑功能的潜力,避免倒读现象的发生。限时阅读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大学英语《快速阅读》1-4级共160篇左右,坚持每篇都限时阅读,学生便可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提高快读能力。

四、及时总结,掌握规律

讲授《快速阅读》就是要让学生在快读中掌握一些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逐渐掌握答题技巧,提高快速理解的准确度。从而学以致用,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只教书不去总结,就好像只撒种不去收获,学生只能边学边忘、前学后忘,处于让老师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地位。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及时总结,善于总结规律的东西。根据笔者的体会,快速阅读要掌握以下规律:

(一)掌握不同文章的不同体裁,确定阅读要点

快速阅读文章从体裁看大致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2]。不同文体的文章有不同的阅读重点。如:记称文,就是指叙事、记人、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这类文章在快速阅读材料中占很大篇幅。阅读叙事类记叙文时,一定要注意找出主要人物、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情节及最后结局。阅读故事传记时要掌握主人公的主要特征以及主人公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史地知识则往往介绍一人一事,此类文章要比故事、传记内容简单一些,但仍属记叙文范畴,阅读要领和一般记叙文相同。而新闻报导特别强调时间性、准确性,因此要记住事件发生的地点和有关数字。

(二)掌握快速阅读理解题的类型,确定阅读重点

快速阅读理解题常见的有语义句义题、一般常识题、分辨是非题、判断主题、情节细节题、判断推理顺和得出结论题七种类型[2]。所以在做题时,首先要分清类型,掌握各类题型的规律,确定阅读重点,才能提高阅读能力。譬如语义、句义类型的题,此类题目是培养学生理解或猜测某词、短语或句子意思的能力。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词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猜测词义的引伸扩展,褒贬或某一不常用的词义;作题时,首先应用构词法或从上下文中找出词义的联系,然后将练习题的指定词或句子与四个选择项逐一对照,能取代指定词的那一项,就是其正确答案。只有了解文章的体裁和练习题的类型,掌握阅读规律,才能避免走弯路,加快阅读速度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快速阅读的培养不可能一天就学会和掌握,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以上几例是我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体验到的,对英语阅读速度有影响的几种技巧,介绍给读者,期望能给读者指出一条迅速提高阅读速度的有效可行的途径,并运用于阅读的实践当中。当然,读者也应该知道,不管多么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都必须与勤奋结合,才会结出硕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汪士彬.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快速阅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善良的种子阅读答案篇7

一、听是语言交际的重要方面。随着国际交流的日渐频繁和电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提高英语听力显得尤为重要。新目标英语每一单元都把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这是该新教材教学内容的特色之一。由于初中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具备一定的词汇、语音、语法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使用英语,同时也鼓励学生尽量用英语提问问题和回答问题。此外,教师要多利用电化教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语境,激起学生听说英语的兴趣和调动他们听说英语的积极性。课本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是提高听力的源泉,上好每一节英语课将为提高高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听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指导学生多记单词和短语。单词和短语掌握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听力的理解和速度的快慢。听力和阅读不同,在阅读中碰到不认识的单词可以根据上下文或构词法去判断其意义,甚至还可以查词典。而在听力测试中碰到不熟悉的单词时,由于不可能花太多的时间去推敲判断,这就需要学生平时多记单词和短语。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构词法等方法来扩大词汇量。而对于教学大纲中出现的单词和短语,无论是其音、形、义还是其用法,教师都应要求学生全面掌握。

三、指导学生多读课文和课外阅读材料。多读课文对听力很有好处。课文的内容十分广泛,包含有听力材料出现的种种内容。阅读课文也就是对单词、短语、句型等的巩固。除了阅读课文外,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把阅读面扩大到课外阅读材料上。选择一些与高中学生阅读水平相近的书籍或材料给学生进行阅读指导。阅读速度的快慢与听力反应也有直接关系。一个学生的阅读面广,阅读速度快,其听力反应自然也快。此外,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应指导学生养成限时阅读的习惯,并逐步提高读速,才能在听力测试时做出快速反应。

四、坚持进行听写训练。对学生进行听写训练是提高英语听力十分有效的方法。听写训练采取的步骤应该由易到难。首先听写单词,其次听写短语,再次听写句子,最后听写短文。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坚持下去,成绩自然会提高。

五、加强学生听力应试的心理指导。扎实的听力基本功是听力考试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条件,而良好的应试心理是正常发挥听力水平的有力保证。在听力测试中,常见考生出现如下两种情况:一是惊慌。很多学生一道听录音就显得焦急,慌乱,结果是心越急,大脑中获得信息的能力就越低,甚至听到最后大脑还是一片空白。二是停滞。有的学生一听到不熟悉的单词便会停下来长时间思考该单词的意思,结果耽误了其余部分的内容。这是在听力过程中常出现的两大障碍,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扫除这两大障碍。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树立坚定的自信心,坚信自己能听懂。其次,在听到不懂的单词时不要停下来,要继续听下去,或许后文会有提示。只要能抓住关键信息词和信息句,便可得出答案。听力测试时一定要聚精会神,千万不要忧心忡忡,这样势必影响自己能力的正常发挥。

六、加强学生考试技巧的指导。教师在平时进行听力训练时,要指导学生善于总结做题时的技能技巧。

1.巧读题目。考英语听力前都有一小段时间供学生阅读题目,有些阅读速度慢的学生往往是题目还没有读完就已经开始放录音了。那么,怎样巧妙地快速阅读题呢?

试举例加以说明:

What did the girl do yesterday evening?

A. She went to see a play. B. She went to see a film. C. She went to visit some friends.

阅读此题时,我们可以采取“跳跃式”。3个答案中前面部分:She went to see/visit…是相同的,一眼扫过去就把重点放在后面的 a play a film some friends 等词组上。当听到对话录音中的句子I went to the cinema. 便可知B 为正确答案。平日训练时多用心琢磨,考试时便能得心应手。

2.巧计重要信息。听力测试中,有些题目是根据一段对话或材料来回答问题,这类题目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做。但有些对话或材料要回答的问题不止一个,加上有时对话材料较长,有的学生听到最后就混乱了。怎样才能记住对话或材料中所给出的重要信息呢?这就要求学生在训练时养成边听边记的习惯,把重要的或是易混的信息记下来,答题时就容易多了。

3.巧做归纳题。一般来说,听力问题都是根据材料内容按照先后顺序安排。但有时也和完形填空与阅读理解一样,要参照上下文进行推理才能得出结论。做归纳题一定要听完全文才能做,切忌只听部分就马上写答案。

善良的种子阅读答案篇8

第一招:坚决避免应考的不良阅读习惯

在紧张的高考考场上,很多考生继续保持平时养成的不良阅读习惯。如:每个单词逐一停顿并逐一翻译地阅读,欲将生词各个击破,完全扫清阅读障碍;习惯性地低声朗读或嘴唇嚅动着默读;用手或笔指着卷面一排排地导读等。这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只会导致较低的阅读效率和阅读分数。

考生需要养成以下正确的阅读习惯。

第一步:必通读。通读采用的是速读法,在几秒钟内就可达到识别文体、掌握结构、了解文章主旨大意的目的。

第二步:先读题。考生在仔细阅读试题的题干和四个选项以后,了解该题的题型和考查内容,然后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复读短文,以便在阅读过程中加快速度、集中思想,敏锐地捕捉到与题目相关的信息,从而有的放矢地找到答案。

第三步:再复读。复读采用的是跳读法,考生应在读完试题之后,有针对性地从文章中迅速找出所需要的关键信息。

第四步:会跳读。阅读理解要做到心中既有森林,又有树木,既要统揽全文,又要主次有别。跳读既可用来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又可用来搜寻细节,锁定被考查的信息。这样做既把握了整体,又不会忽视细节。

第五步:善猜词。高考阅读一般允许出现3%的超纲词汇,这些词汇往往在文中都会给出暗示,考生可以根据上下文来推断它们的意思;有些其后则会紧跟其同位语,直接对其进行解释说明;有的词汇(多数为名词)只须判定它是某类事物即可,如人名、地名、某类动植物等,而无须弄明白其具体意思;有些词实在猜不出意思也不必太在意,因为一两个生词不会成为理解文章的障碍。

第六步:后核查。对那些在第一遍做题时感觉把握不大或难度较高的题目,尤其是概括归纳题、作者意图题或推理判断题等,考生可以在最后根据全文及各题答案反复思考、认真比较,重点把握一个原则:首尾在心,紧扣中心。要想快速把握文章中心,文章的首尾段和各段的首尾句是最佳切入点。

如在2014年高考福建卷阅读理解A篇第四段中有个词义猜测题,非常典型。

By now paramedics(急救人员)had arrived,and were attending to the injured woman. As we walked up to her,my son became intimidated by all the blood and medical equipment. He said he was just too scared to go up to her.

58. The underlined word “intimidated” in the fourth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 “________”.

A. astonished B. struck

C. frightened D. excited

解析:选C。根据第四段的最后一句可知,儿子被鲜血和医生救助的场景吓到了,他害怕了,因此选择C项。astonished 意为“惊讶的,震惊的”,struck意为“被打击的”,excited意为“激动的,兴奋的”,都不符合语境。

第二招:灵活运用看似不起眼的小方法

一、动笔“标依据”。在文章中标出解题依据,尤其是那些关键信息句,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更是阅读理解不丢分的保障。考生在做阅读理解题时要做到“不见依据不选答案”,理由充分,根据确凿,最后下笔选答案。

二、用心“做三防”。即:防陷阱,防粗心(尤其是防止那些“想当然”的想法),防慌张。英语阅读理解题中的陷阱设置最常见的有判断对错真假型和词形相近型两种。对于判断对错真假型,考生做题前一定要认真审题,看准题目要求,然后才着手解题。客观思维是做英语阅读题的关键出发点,考生在解题过程一定要避免“想当然”地作出选择。考生一定要摆正一个心态,以平常的心态来摆脱易陷入的“越做越慌”的状态。

三、会读“长难句”。对于阅读中出现的长难句应当先确保理解意思,不管语法,不做结构分析。因为在考场上,过多地分析句子的结构,有时可造成读错原文、曲解或者遗漏关键信息而导致丢分。

四、善于“比答案”。言外之意,答案是比出来的,不是选出来的。因为在英语试题中所有选择题的题目要求就有通过黑体字说明“选出一个最佳选项”,所以阅读理解题同样要求考生善于对自己认为正确的或者可选的所有选项进行比较、筛选。

五、标点“藏玄机”。有时候,文章中看似非常“不起眼”,甚至容易被考生“视而不见”的标点,也暗藏玄机。具体来说:两个逗号之间或一个逗号之后如果是补充说明成分时,可以跳过不看;冒号的前后一般是从抽象到具体,冒号后面补充前面的内容,冒号后的内容可以跳过不看;两个破折号之间或一个破折号之后为补充说明时,可不读,但是如果词义猜测题定位于此,那可能就是答案所在;引号的作用分为正面引述、反面引述、反语等;括号主要起补充说明、解释生词的作用。

如在2014年高考江西卷A篇中有个推理判断题,也非常典型。

Larry was on another of his underwater expeditions(探险)but this time,it was different. He decided to take his daughter along with him. She was only ten years old. This would be her first trip with her father on what he had always been famous for.

Larry first began diving when he was his daughter’s age. Similarly,his father had taken him along on one of his expeditions. Since then,he had never looked back. Larry started out by renting diving suits from the small diving shop just along the shore. He had hated them. They were either too big or too small. Then,there was the instructor. He gave him a short lesson before allowing him into the water with his father. He had made an exception. Larry would never have been able to go down without at least five hours of theory and another similar number of hours on practical lessons with a guide. Children his age were not even allowed to dive.

57.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Paragraph 2?

A. Larry had some privileges.

B. Larry liked the rented diving suits.

C. Divers had to buy diving equipment.

D. Ten-year-old children were permitted to dive.

上一篇:结婚祝福语创意范文 下一篇:安意如思无邪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