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01 11:04:26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篇1

【关键词】《红楼梦》;人物形象;出场设计

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五年专教科书语文选篇《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对于这一回的赏析,大家的观点基本一致,即宝玉与黛玉的初逢。这一情节上承一二两回所叙说的前缘的描写,后开四五回人物情节的铺展。而整个前五回又是全书的序,可见这一情节在全文中的重要位置。

看过《红楼梦》的读者都知道,作品中人物繁多,有四百多号人,要把他们一一叫出名来,本就不容易,更难区分那一府那一院。但作者对主要人物的刻画,却都各具情态,各有性格,即使是共居一处的兄弟姐妹,也各具形色,无不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而对于这些人物的出场,作者可谓巧发其中,精于安排。这便是我们在了解《林黛玉进贾府》“宝黛初逢”这一重要情节的安排之外所要探讨的。

一、精于挑选,委以重任,通过身份的独特,拾串起繁杂的情节,牵扯出关系各异的人物

就在《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节中,贾府主要人物就出现了十余人之多,作者并不介身其中进行解说,不作孤立静止的介绍,却借作品中一主要人物的活动,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刻画人物的性格,从而达到进一步展现贾府及其家族主要成员的目的。这一主要人物首选林黛玉,也就是说作者让读者跟随林黛玉足之所至,目之所见,耳之所闻,心之所感来见识贾府这个历时百年的钟鸣鼎食之家,来认识其家族的主要成员。但为何选中这一葬花吟月的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呢?先让我们来认识一这位林家小姐。

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是个冰雪聪明、才思过人、而又孤高冷傲、多愁敏感的弱女子。她的秉性来自于家庭教育,祖辈四世封侯,父亲林如海虽断了世袭,却能发奋苦读,凭着“学而优”博得个鼎甲出身,探花及第,钦点巡盐御使,林黛玉这个侯门小姐就出身于这样的世禄之家,又是书香门第的家庭。林如海膝下无儿,就将独生女当成儿子来抚养,又因黛玉聪慧,所以聘请饱学之士任西席,专教她念书。这样的家庭熏陶下的林黛玉怎不才思过人。加上林如海是以“学而优”仕进,当然看不起那些靠祖上荫功戴上花翎的膏梁轻薄之流,甚至对现居工部员外郎的贾政,虽是内兄,却也不将他放在眼里,要不是考虑到贾政为人谦恭厚道,他也不屑于去求他的托孤的人情。由此可见林如海的孤傲,再看他平素教女儿“惜身养福”即不贪婪,有节制,亦可见其为人清廉。在父亲影响下的林黛玉怎不孤傲不群,清高自衿。

丧母之后的林黛玉,不得不尊父命去投靠外祖母。而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这早已为母亲生前所告知。黛玉到外祖母家当然不能贻笑大方,加以寄人篱下,怎能不“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所以黛玉到贾府后观察必然是精细的,判断必然是审慎的,以林黛玉的聪慧精明,加上她有意的观察,贾府的内内外外,方方面面,从门前的石狮到屋里家具的摆设以及各色人等的服饰,举止、谈吐、她全都看在眼里,默记于胸。曹雪芹就是借林黛玉的观察,从而介绍贾府的概况,既符合情节发展的需要,又符合黛玉这个人物的个性特点。

要介绍贾府,特别是要贾府内的那些主要人物在一时间内陆续登场,就要考虑什么机缘,什么事情,什么场合,什么人物,来牵针引线,把这纷繁复杂人物情节给拾串起来?看来只有林黛玉堪当此任,只有这位远来的至亲、新遭大故的孤女、贾母亡女的唯一骨肉的到来才能惊动上至贾母、邢、王两位夫人,下至李纨,熙凤、迎春三姐妹;不仅惊动内眷,还惊动了贾赫、贾政、宝玉。曹雪芹借林黛玉这个人物来揭开贾府各院的重重帷幕,人选即恰当,情节又合理,也只有在这样的悲喜交集的会见中,才更容易显现一些人物的性格。

二、牵针引线,顺藤摸瓜,借助人物的活动,推动情节演绎,展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在这回书里,是贾府这个典型环境、贾府中众多典型人物的第一次露脸。曹雪芹借林黛玉的活动,将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一一展现出来。如对环境的描述,林黛玉坐着轿子行近宁国府,展现在面前的是街北的两个大石狮,三间兽头大门 ,门前列坐着华冠丽服的十来个人,门上匾额是“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林黛玉判断其为贾府之长房。到荣府时从进门到换轿夫的转折,雕梁画栋的游廊厢房,穿红着绿的丫头们,处处显示贾府的雍容富贵。在贾政堂屋时,抬头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有御书的斗大三个字:“荣禧堂”。“敕造”和“御书”,可见贾府的尊荣富贵的原由。而“荣禧堂”内青绿古铜鼎、待漏随朝墨龙图,宴居之所的文王鼎、美人斛的摆设无一不显出主人以“忠君、勤政、守礼、尊法”自勉和标榜。

贾母的出场倒能贴切显现其对林黛玉的疼爱和关切,所以不待外孙女进门,自己就颤颤巍巍的迎了出来相互抱头痛哭。作为贾府的“老祖宗”即封建家族的一家之长,她的至高无上的权威也展露无余,老太太一哭,“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在接下来的“贾母用饭”的过程中,黛玉更是深有体会,“丫环仆妇个个敛声屏气,严整恭肃,连一声咳嗽也不敢出”,家人之间,繁缛礼节,冷酷可怕,这就是封建贵族阶级的家庭专制。所以贾母可以一手培育宝、黛的爱情之苗,也可以残酷摧毁她们爱情的蓓蕾。

迎春三姐妹同时登场,虽打扮一样,但迎春温柔沉默,观之可亲,探春文采精华,见之忘俗,惜春身长未足,形容尚小。她们和黛玉的见面虽然没有言辞的表现,但从不同的形容却可见其不同的性格。

王熙凤是贾府中杀伐决断、威重令行的铁腕人物。她的出场更是有声有色。就在大家敛声屏息的时候,她却放诞无礼,扬声说笑而来。好奇的黛玉抬眼看处,一个泼辣而又雍容富贵的掀帘而入。只见她头上珠光璀璨、身上彩绣辉煌,吊眼扬眉,苗条、春风满面、笑里藏刀。她在初会场合中的权谋机变,见风使舵,声形并现,令人可叹可畏。这位荣国府中庶务大权的独揽者的机敏和才干,就在首次亮相中已露出了峥嵘的头角。

贾赫、贾政虽然没有露面。但从他们的居住环境中却显现了各自的性格特征。贾赫的小巧别致、树石皆好的院落,许多盛装丽服的姬妾、丫环,加上他“身子不爽”、“怕见了伤心”的虚套的传话,早就显现了他的为人。贾政也因斋戒去了,未见黛玉,但从“荣禧堂”的摆设和黛玉所见的“半旧的枕褥、椅套、炕桌上的书籍茶具”可见兄弟俩的不同,也见出贾政是个封建正统的卫道士,封建礼法的恪守者。

三、巧于安排,极力渲染,多角度侧面烘托,浓墨重彩描绘,为主要人物的登场铺垫造势

一部《红楼梦》 ,假若抽出贾宝玉和林黛玉着两个主要人物,恐怕就难于流传下来,当然假若少掉了如王熙凤、贾母、迎春、惜春等人,同样会逊色很多。在节选的本回里,这些同样重要的人物已经次第暂露头角,而主要角色的出场却有些姗姗来迟,或者可称是呼之欲出,而又犹抱琵琶半遮面。黛玉的形象虽经旁人眼观,侧面有所描写,但也只是潦潦几笔,不够明朗,而宝玉就更是“如雷贯耳”,却是难识庐山真面目,黛玉虽急于一睹表哥“顽劣混世”的风采,但也只能从妗母口中再次证实传言的不虚。

实际上,对于宝玉与黛玉的初逢的安排,曹雪芹却是煞费苦心的。在作品的首回,曹雪芹一开始就将读者引入这样一个似真似假、若隐若现、亦仙亦凡的境界中:这边是气象赫赫的荣国府,那边是仙乐频频的太虚境。女娲炼成的“通灵宝玉”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至“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去了结风流公案。而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为酬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甘愿随他下世为人,把一生的眼泪还给他。基于曹雪芹在作品的艺术构思中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两个人物的重要分量,他俩人的出场也就有了前面匠心独具的设计,即在全书序幕中亮相,在两心相通时出场。于是有了第三回中两人初次相会的精彩场面。

在曹老先生的笔下,写尽贾宝玉的风流神采: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如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项上金缡缨络,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宝玉。换了冠带之后,依然是“面如敷粉,唇如施朱;转盼多情,语言长笑。天然一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风情,悉在眼角。”这一切在黛玉的眼里,除了感受到其秀美的形象和动人的风采,更领会到它的秀美的容貌蕴含着一种“可心会而不可言传”的亲切和孺慕,“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一般”,曹雪芹以极其细腻委婉的笔触把这个多情善感的少女的内心活动刻画得异常真实自然。

在林黛玉的眼里宝玉的容貌风度“最是极好”,在宝玉的眼里,黛玉的容貌风度又如何呢?“两弯似蹙非蹙鉴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时似弱柳扶花。心比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多三分”。在宝玉眼里,黛玉的“愁、泪、病、弱”自是与众不同,所以他一看罢,马上笑道:“这个妹妹我见过的。”宝黛的初逢以宝玉的摔玉而结束,这也预示着他俩的爱情将以悲剧而告终。

这里所论述的虽然只是《红楼梦》第三回中人物的出场,但足于让我们看到曹雪芹惊人的艺术才华,不论是人物的刻画,环境的描写、情节的安排无不是理有固然,事有必至,从而充分展现了其现实主义艺术手法的高妙和传神之笔的不同凡响。 【参考文献】

[1]游国恩. 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

[2]袁行霈. 历代名篇赏析集成[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

[3]周先慎. 古典小说鉴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篇2

[关键词] 《红楼梦》;林黛玉;性格;哭;笑;小性;平易近人;数据

一、林黛玉笑口常开及平易近人的数据证据

笔者通过对庚辰本《红楼梦》中林黛玉哭和笑的统计,得出这样的数据:林黛玉总计哭25次,其中,因为和宝玉闹矛盾而哭15次,因为父母去世而哭2次,因为感伤身世而哭8次;总计笑164次,其中,向宝玉笑46次,向除宝玉之外的其他人笑108次,冷笑10次。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哭,并不是林黛玉的常态,恰恰相反,被认为是多愁善感的林妹妹居然是那么频繁的笑着。在上面的数据中,哭只占到了13.2%,而笑却占到了将近87%。在尚未统计她的诸如愤怒等其他情绪的次数的情况下,哭尚且只占这么小的比例,更加说明了哭这种情绪只占了林黛玉所有情绪的很小的一部分。在这种数据事实面前,无论是从现实生活的直观角度,还是从专业的心理学的角度,我们似乎都很难否认林黛玉是一个笑口常开的人。

而当我们再来详细地审视林黛玉哭的原因时,会发现,在她的25次哭泣中,有15次是因为宝玉,占了3/5,正好印证了“黛玉泪因宝玉”的评断,而剩下的2/5,要么是因为父母离世,要么是因为自己感伤身世,总之都是为自己的凄苦而泣。因而,笔者大胆总结,林黛玉流泪的原因,无非有二,一为向宝玉“还泪”,一为感伤自己之凄苦人生。

与哭泣中的大部分是因为宝玉相比,林黛玉的笑固然也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对宝玉笑的(46/164),但她更多的笑是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笑。黛玉固然也有冷笑,但笔者发现她的每一次冷笑都有宝玉在场;她的10次冷笑,都或是因为看到宝玉与其他女子(宝钗、湘云等)太过亲近,有吃醋的心态,或是因为感伤自己在贾府的寄养境遇,哭不得,只好无奈又不平地在宝玉面前冷笑两声了。总之,黛玉的冷笑,其实质只不过是她哭的那两种原因的延伸罢了。黛玉以很高的次数——108次,情绪中占很大比例的一部分——108/164在贾府的人际交往中对别人笑脸相向,在这种数据事实面前,无论我们从现实生活的直观角度,还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论,恐怕都不能不承认林黛玉确实是平易近人的了。

从文学理论的角度分析,一个作者在他的作品中给与一个文学人物的笔墨很能说明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创作设定。从这个角度上讲,曹雪芹让林黛玉笑164次,而只哭25次,应该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曹雪芹是想让林黛玉这个人物笑口常开的。

二、为偿还而来

众所周知,林黛玉的前世是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一棵绛珠仙草,因为“赤霞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而脱去草胎木质,修成女体。而当神瑛侍者“意欲下凡造历幻缘”时,她为了偿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提出“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 他了。”因此“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这就是作者曹雪芹所设定的《红楼梦》这个故事的源起。

从这一设定中,我们不难发现,林黛玉下凡的原因是异于众人的,她既不同于宝玉的为去经历人世的声色梦幻而下凡,也不同于其他人的“陪”着去下凡,正如脂砚斋所言,“饮食之名奇甚,出身履历更奇甚,写黛玉来历自与别个不同。”黛玉是独特的,她下凡的目的中不含有一丝一毫的索取和贪求的成分,她来到人间,只是为了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是为了偿还而来。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林黛玉这个人物,早在前世,在《红楼梦》这个故事的源起时,就注定了是一个给予的、付出的人物。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样一个给予型的、付出型的人物,她又怎会小性、怎会对人刻薄呢?

她的确流泪,但她的流泪“不仅是她多愁善感,也不仅是她看透世事的无常,而是另外有一股更深的、源自前生的、自己都不知道的力量在冥冥中驱使她,叫她‘好端端的不知为什么常常的便自泪自干的’,并不是黛玉的泪腺或泪管有毛病,控制不了眼泪汩汩流出。”流泪是林黛玉偿还的方式;哭,对于黛玉而言,是前世就已做出的选择,没有“爱”与“不爱”之说。

另外,关于林黛玉的为偿还而来,注定了她不会“爱”哭、不会小性和刻薄的这一论断,也可以从林黛玉的名字中窥见一二。

“‘黛玉’在《石头记》最初的草稿是‘代玉’的情况,早期抄本已卯本、庚辰本中的‘黛玉’绝大部分写成‘代玉’,这不是抄手躲懒从简而擅自用同音字替代的方式,而是原名。今存之已卯本与庚辰本都不是一个抄手抄誊的,而有七、八个之多,可是他们都有抄成‘代玉’的情况!这说明最初的原稿上就是‘代玉’而非‘黛玉’!正像已卯本、庚辰本的‘英菊’到后来改成‘英莲’,‘蔡信’改成‘余信’一样,‘黛玉’是由‘代玉’改成的。‘代’的含义为‘代替’、‘取代’、‘更迭’、‘交替’、‘隐息’、‘代谢’等等。”联系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所指出的“‘玉’者,‘欲’也”,笔者大胆推测,曹雪芹在给林黛玉这个人物命名时选取“林黛玉”这个名字,正是寄予了用她身上具有的某些品质,来“代玉”——“取代欲望”的象征意义。那么是什么品质呢?我认为是情,“作者通过对林黛玉原型中“情”(生命之水)的强调,是想以“情”来填补这个无“情”世界的可怕的价值空白。”

三、对第三回林黛玉初入贾府时行为与心理的审视

中国有句俗话说“三岁看小,五岁看老”,而心理学也告诉我们,“童年的经验对决定成年人格特征具有极大的重要意义”。

《红楼梦》第三回写黛玉进贾府,是她出场的一回。她未进府之前就“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进了贾府就更加小心。认识了凤姐便“忙陪笑见礼”,仆人来传贾赦的话就“忙站起来,一一听了”,笑辞邢夫人留饭,在王夫人房中留意避开贾政的座位不坐,吃饭入座时“十分推让”,又“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于是不顾父亲叮嘱的饭后“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的告诫,随着贾府众人饭后即吃茶。

从林黛玉在这里表现出的种种行为,我们不难看出黛玉虽然这时只有六七岁,但其待人接物却是非常中规中矩、平易近人的,甚至可以说,黛玉在这里所表现出的安分随时,竟有点儿像是薛宝钗该有的行为了。

但黛玉后来怎么就又变成了众多读者所说的那个“小性”、“刻薄”、“爱哭爱闹”的人了?难道黛玉的情商和处事能力的增长,违反自然规律,是与其年龄的增长成负相关的吗?

黛玉初入贾府时,其父尚在,她当时在贾府,还只是暂时客居;而后来其父去世,她在贾府的境遇就变成了寄人篱下,在环境还优裕的时候尚且待人接物安分随时,怎么当环境恶化,无依无靠的时候,她反而张狂了呢?况且黛玉初入贾府时,在贾府中并没有什么诉求,而后来长大后,就有了嫁给宝玉的愿望,而在当时的社会,想要嫁给宝玉,没有贾府众人,特别是长辈的支持是不可能的。怎么在对别人没有要求的时候还平易近人,而当自己有求于人时,反而刻薄小性了呢?

这一切,既有悖于人类的正常思维,又在心理学上无法成立,因此林黛玉的前后形象中,必有一个是被误读出来的虚假的形象。而小时候的那个安分随时、平易近人的林黛玉是我们在第三回中能够明确从《红楼梦》的字里行间里解读出来的,是有文本为证的,因而这个形象不可能是假的。那么,假的就是后一个,因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刻薄小性、爱哭爱闹是被读者误读出来的虚假的林黛玉形象。

小时候初入贾府时既已待人以礼,则长大后必将安分随时;家境尚好时尚且平易近人,则身世飘零后必将谦恭处世;无欲无求时尚且平和以处,则欲嫁宝玉时必将亲和众人。

四、细说黛玉之待人

要看一个人待人如何,就要看这个人在生活中对待所接触到的具体的人时是如何表现的。黛玉对待自己所痴情的、挚爱的宝玉自不必说,我们且来看看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究竟是怎样对待其他人的吧。

1、对长辈及上位者

在《红楼梦》第五回中,写到贾母对黛玉 “万般怜爱,寝室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通过这一描述,我们不难看出黛玉是很讨贾母喜欢的。

第二十二回写当黛玉猜元春所制灯谜时,虽然一看就“解了”,但为了显示元春的制灯谜水平,仍“暗暗的写了半日”。而当元春猜她所制的灯谜时,她便随大流地“胡乱说‘猜着了’”。

通过以上贾母与元春两例,我们不难看出,黛玉对贾府的长辈和上位者还是保持着相当的尊敬、拉拢的态度的,在“猜灯谜”一节中,甚至能发现黛玉类似于宝钗的圆滑的一面。

众所周知,赵姨娘在贾府的地位很低,而且还是一个讨人嫌的人。身为她的晚辈的王熙凤欺负她,连她的亲生女儿探春也不拿正眼瞧她。但就是对待这样一个人,第五十二回中写到,黛玉与宝玉正在潇湘馆里说着话,赵姨娘走进来问好,黛玉虽然已“知他是从探春处来,从门前过,顺路的人情”,但还是“忙陪笑让坐,说:‘难得姨娘想着,怪冷的,亲身走来。’又忙命倒茶”,又知道宝玉是赵姨娘的眼中钉、肉中刺,于是“使眼色与宝玉”,让宝玉离开。十分谦恭有礼、人情练达。

2、对平辈

林黛玉不光对长辈谦恭有礼,对平辈也很礼让、亲和。

她能够让薛宝琴这个与贾府诸人几乎没有什么利益关涉的外来人“又见诸姊妹都不是那轻薄脂粉,且又和姐姐皆和契,故也不肯怠慢,其中又见林黛玉是个出类拔萃的,便更与黛玉亲敬异常。”足见黛玉为人的亲和力。

她能够让心性高傲的妙玉另眼相看,可见她的人格魅力。当妙玉嘲笑她尝不出泡茶的水时,她不仅没有介怀,反而“知他天性怪癖,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过茶,便约着宝钗走了出来。可见她的宽容大度。

而当迎春的乳母因赌钱而被贾母惩罚时,她能够挺身为作为庶出之女,地位不高的迎春出面向贾母求情。可见她的善良和同情心。

3、对丫鬟姬妾等弱势者

林黛玉在贾府确实要算是一个弱势者了,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只顾自己的利益,反而对待丫鬟姬妾等弱势者非常热情、宽和。

她热心地教香菱怎样作诗。当宝玉房里的小丫头佳蕙替宝玉去给她送茶叶时,“可巧老太太那里给林姑娘送钱来,正分给他们的丫头们”,黛玉见佳蕙去了,“就抓了两把”给他,“也不知多少”;当宝钗屋里的一个老婆子来给她送燕窝时,黛玉向婆子“笑道:‘难为你……冒雨送来。’命人给他几百钱打些酒吃,避避雨气。”

或许正是她对弱势者的这种同情和热情换来了紫鹃对她的尽心竭力、忠心不二吧。紫鹃原是贾母的丫鬟,但跟了黛玉后,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而且还“情辞试忙玉”,为黛玉的终身大事出谋划策,就像是在为自己打算一样。这种对主子的忠心程度岂是小性、刻薄能够换来的?

参考文献:

[1]蒙府本《红楼梦》第三回脂砚斋批语

[2]甲戌本、甲辰本《红楼梦》第一回脂砚斋批语

[3]宋淇《林黛玉泪尽夭亡》,《红楼梦识要——宋淇红学论集》(2000年)第262页

[4]徐乃为《钗黛结局,其悲孰甚:兼论对称性美学结构》,《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4期,第142页

[5]章惠垠《神女神话与林黛玉:黛玉原型初探》,《安徽师大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1期,第64页

[6][美]赫根汉著,何谨、冯增俊等译《人格心理学导论》第十四章,海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2月

[7]《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明清卷》(2000年)第859页

[8]唐明文《红楼三玉》,《红楼梦学刊》1985年第1辑,第92页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篇3

摘 要:欣赏林黛玉的形象,应着眼于“这一个”人的内部特征。女子的缺陷、文人的意象、普泛性的人性是构成黛玉形象的三个不同层面;三者互为包容、互为延展、相映相生,放射着人格异彩。曹雪芹借此为自己谱写了一曲辛酸的人格悲剧。

关键词:林黛玉 缺陷 意象 人性 人格悲剧

千年儒学形成了严密的体系,可以集中概括为“仁”、“爱”两个字。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正是在儒学文化的观照下,在贾府至“仁”至“爱”中一步步走向悲剧。关于林黛玉的悲剧问题,红学界研究甚多,诸如:爱情悲剧、境遇悲剧、时代悲剧、性格悲剧或生命悲剧,都未深入到黛玉其人的内部去考察。“金陵十二钗”哪一个能逃脱生命的悲剧?又有谁没有爱情悲苦与境遇的无奈?在那个正酝酿转型的时代,哪一类性格不含悲剧成份?林黛玉形象是包含着时代悲剧,但时代并非只注定黛玉是悲剧,也注定宝玉、宝钗、王熙凤……均为悲剧。在林黛玉身上赋予了她独特审美意蕴。

“儒学给中国志士仁人设计自我实现理想的人生之路是‘正心、修身、齐家、平治天下’。”这只是为男儿设计的。女儿的本分是守在闺房里以三从四德律己。她们的个人意志就是不要个人意志。但对于傲骨诗魂的林黛玉――自由意志之子,不能没有自己的追求。她“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施胜三分。”固然,比西施胜三分的病,严重影响了她的心态及命运,但“心较比干多一窍”则是作者比附的目的所在。比干是商纣王的叔父,足智多谋,忠而被谤,其心被视为滋生事端的不臣之心,“剖心”而死。作者将一个封建贵族的弱小姐与一个辅佐君王的重臣相比,只是曲言她的高志、多才、执着而不拘礼法。“一个人执着地追求理想往往暗示着他可能是悲剧性的。”对于林黛玉,她执着地追求个人的人格必然会给自己造成悲剧。“儒学对女子的设计本身就潜伏着滋生悲剧的根。”何况,林黛玉的确是一个有“缺陷”的女子。

缺陷之一,缺修身。黛玉早孤,未及“母仪”的耳濡目染。客居贾府,李纨之属不便多管。这样,她不其然地逃脱了正规系统的儒学家庭教育。没有《女德》、《女戒》的礼法缚束,她心口如一、语无忌惮、不事经营、敢恨敢怨。这般“君子坦荡荡”在红楼中绝对无仅有。她爱其所爱,义无反顾。她的真性情、真人格,像一泓秋水,澄澈明净,不杂尘滓。但她的“真”在“贾”府中被无情地否定了。

缺陷二,缺品格。她的“行为肯恼人”、“小心眼儿”、“专挑别人的不是”、“见一个打趣一个”的作风,岂是大家女子所具备的做人品格?由于“不会做人”,使她在贾府的处境每况愈下。与宝钗作相比,二人同是贾府客人,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贾政的外甥女,且是“外祖母必欲其往”;宝钗是王夫人的外甥女,凤姐的姑表妹,是王夫人“捎信带书”来。论“靠山”,黛玉比宝钗强,但二人的境况在朝相反的方向发展。第五回写到:“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个薛宝钗……人人都说黛玉不及。那宝钗却又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傲自许,目无下尘,故深得下人之心;就是小丫头们,亦多和宝钗亲近。”黛玉因不如宝钗深明儒学做人之道,她的“关系优势”不知不觉地让给了“随分从时”的宝钗。

缺陷之三,缺贤德。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价值取向中,黛玉的才华只能被视作缺陷。第四十四回,刘姥姥游潇相馆,看到“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误认为“这必是哪位哥儿的书房了。”贾母告诉她这是林黛玉的住屋,她先“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方笑道:‘这哪像个小姐绣房,竟比上等的书房还好。’”刘姥姥的这“打量”和“笑道”,为黛玉的形象折射出一幅深沉而忧郁的背景。黛玉的灵智和才情就是诗的王国,这本身就超出了女子的“贤德”标准。第三十三回,史湘云劝宝玉去和贾雨村这样的“正经朋友”、“讲那些仕途经济,也好将来应酬事务,宝玉大觉逆耳”,并言林姑娘“从来不说这类混帐话。”这反证了黛玉与宝玉的志同道合。难怪作者要以比干之心与黛玉比附,黛玉真是一个违礼抗俗的“逆子二臣”!女人一旦失了相夫教子的本份,哪里还有什么“贤德”可言呢?

缺陷之四,缺本份。贾母在黛玉生死攸关之际,断然宣布“白疼了”、“没心肠了”,这是黛玉“心理没别的想头”,只有想嫁宝玉的“想头”。“若是心理有别的想头,成了什么事了”,难道“咱们这种人家”的女子可以不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自择婚姻吗?何况,黛玉还缺陷之五,缺体魄。患着一身“只怕难好”的病,怎么能担负宝玉之妻的重任呢?她与宝玉的爱情,一是超越“法定程序”,在“存天理,灭人欲”的时代,她无论有无别的“想头”都是有失体统的。二是触犯了“赫赫扬扬历经百载”的豪门的家世利益。即使她与贾母有着骨肉血情,贾母也只能“大义灭亲”。因为:一方面“家国构同”,“接班人”的问题被视为头等大事,宝玉的媳妇首要任务是要给贾家传宗接代;另一方面,儒学的“仁”、“爱”是以“共性”为前提,要求每一个人无条件地遵从礼法纲常,反之,像林黛玉这样试图实现个人选择的女子,“爱”之愈深,“仁”之愈至,则受到的束缚、戕害愈烈,以致于被无声地吞噬掉。

往往被否定的东西可能是最难得、最高贵的。满怀“入泥怜洁白,匝地惜琼瑶”性情的曹雪芹,用这一曲悲歌,来颠倒阴阳乾坤,要夺回那种人间早已失去的真情。虽然晶莹透亮的红楼女儿最终都未幸免于悲剧,但上述种种“缺陷”闪烁着黛玉纯真不羁、率性而行、天真脱俗的人格之美。因此,黛玉的悲剧是其人格悲剧。

在《红楼梦》的艺术世界里,林黛玉的率真、高洁的特质,她不矫饰、不屈从,“多疑”、“多心”、“小性儿”和悲苦,与她那傲世敏感的文人气质相融合并得到悲剧美的升华,产生动人心魄的艺术力量。贾宝玉已被公认是作者的化身。宝、黛二人同气相求,互为知己,因而黛玉的形象也传达着作者的审美追求和价值取向,抒发自己难了排解的幽怨,由作品中惟一一首以作者身份写的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与黛玉的《咏菊》诗:“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难解诉秋心”同声相应,可见一斑。

“意象描写成了达到思想彼岸的舟筏。作者凭借自己独特的人生感受和艺术创造个性来构思,创设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的意象。因而,意象不是现实的装饰品,而是实际体验事物的具体形式,是思维的一种投影。”曹雪芹用大量充满象征意蕴的意象,将中国文人的人格、淡雅的情趣和价值取向集中在黛玉一身。具体表现为:意象之一,黛玉成长的“家”“虽系钟鼎之家,却亦书香之族。”其父是“前科探花”。这影响着黛玉自幼读书习文,脂粉气欠缺而书卷气十足。林黛玉的“才”与“德”的矛盾,由此开始。谈到读书时,贾母就说:“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贾母的话是对她的才华的否定。“怀才不遇”是她所面临的处境,也是中国文人共同命运。意象之二,黛玉的姓与名,“林”在中国文学中常与超凡脱俗、洁身自好的隐士相联系;“玉”喻才华与品德。意象之三,黛玉的居处“潇湘馆”,“湘妃竹泪痕斑驳”,代表凄苦,象征着失意的命运。“千百竿竹庶映。”“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这“竹”不正象征黛玉的雅趣和脱俗的气节吗?意象之四,“菊花诗”夺魁,“菊”又和陶渊明的精神品格――孤标傲世一致。意象之五,“芙蓉签”。“芙蓉”“出淤泥而不染”,代表高洁。作者把这些富有文人特质的意象用在黛玉身上,使读者获得人格上的启迪的同时,进而上升到对文人命运的思考。

黛玉的个性体现中国文人的特征。她尖酸刻薄,孤傲多疑,其实是她个人奋斗的方式,是对自己才华不被认可的挑战。宝钗的“随分从时”为黛玉所不屑。“宝钗在做人,黛玉在做诗;宝钗在解决婚姻;黛玉在进行恋爱;宝钗把握现实,黛玉酣于意境;宝钗有计划地适应社会礼法,黛玉很自然地表现自己的灵性;宝钗代表当时一般家庭妇女的理智,黛玉则代表当时闺阁文人的感情。于是,现实容纳了迎合现实的宝钗,而扼杀违反现实的黛玉。”黛玉的个性代表当时中国文人共同命运――与现实格格不入。黛玉的悲剧是中国文人“好高人愈妒,好洁世同嫌”的人格悲剧。

文学作品是作家体验的表述。作家的人生体验就是其关于“人”的生命存在意义的审美把握。曹雪芹把“全部身心”、“全部生命”都凝聚在《红楼梦》中,“这部作品就是整个的他,就是他一生体验的全部人生……”一部《红楼梦》就是曹雪芹那万劫不灭的真情、真性、真心和那净化升华的人生体验的载体而已。

曹雪芹笔下的男人在千年礼法积淀浸淫中丧失了灵魂,他们剩下的只是腐臭身躯。林黛玉带着灵魂、诗情、生机、青春和美走来了。曹雪芹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这个活跃的生命上。黛玉以及大观园的女儿们自由自主、恣情纵性恰如鸢飞于天、鱼跃于渊、悠哉悠哉。这是人性解脱名缰利锁,行动任由天机的快乐。自然之子――林黛玉,跳动着自由生命纯清的音符,给那个污秽的世界点燃希望。她的生命轨迹的每一点都放射出人性的异彩,闪烁着个性主义光辉,在人生无意义中昭示生命存在的价值。这是黛玉悲剧形象的意义所在。

“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既表现了作家的真情,也表现了人类的普遍感情或人性。”林黛玉身上作者倾注了更多的个人感情,赋予了更多的理想化的色彩。女子黛玉的“缺陷”,再现的是她的“质本洁来又洁去”的无瑕人格;文人黛玉的“意象”,则表现当时社会中文人雅士特有的普泛性的品格特征、感情方式、现实处境和人生哲学;作为处在酝酿转型的社会中的人,那比死更强烈的爱情,则传达着她对“人生知已”的苦觅,对“自然人格”的呼唤,对自由平等的理想人生的执着追求。这些组成黛玉“这一个”的内在三个不同层面,三者互为包容,互为延展,相映相生,构成作者那博大深厚的感情内涵和精神世界。作者借黛玉形象为自己谱写了一曲辛酸的人格悲剧。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82。

[2].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

[3].苏轼:《苏轼诗集》。

[4].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篇4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大书。不过故事的主线仍然是宝黛之间的爱情和贾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所以故事的开端,要从黛玉进贾府说起。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荣国府贾家的女婿,当时在扬州做巡盐御史,黛玉的母亲贾敏就是贾宝玉的姑妈。黛玉六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剩下黛玉体弱多病、孤苦无依。外祖母史老太君心疼外孙女,就让人从扬州把黛玉接到了京城。她便从此开始了在贾府的生活。小说借助于黛玉的眼睛,对贾府内外的环境和人物一一作了交代和介绍。从此,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陆续登场,一个个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而王熙凤便是率先亮相的主角之一。

【原文欣赏】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节选自《红楼梦》,个别字有校改,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评点】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书中写得最生动、最有光彩的人物之一。她是一个美丽与邪恶的统一体,既有玲珑机智、精明干练的一面,又有擅长权术、心狠手辣的一面。不过,在黛玉进贾府的这个特定场合,她展现的主要是前一面。不难看出,从一登场,她马上就成了场上的主角,不但能说会道,而且应对自如。难怪她能取得贾母的欢心和王夫人的信任,成功地执掌贾府的内务大权。从王熙凤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曹雪芹对人性的复杂性的透彻理解和成功把握,而这正是《红楼梦》之所以能成为传世名著的一个重要奥秘。

【相关链接】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篇5

关键词:《林黛玉进贾府》 沟通

沟通是中职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将以信息化教学为手段从新的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带领学生把握文中人物的三种沟通技巧,学会职场智慧沟通。

一.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三单元,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职场需求,我对教材进行了整合处理。前两课时完成小说人物、环境、情节的赏析,第三课时依托文本设计符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活动。

《边城》的活动为“感受职场文化”,《林黛玉进贾府》的活动为“学会职场沟通”,《士兵突击》的活动为“融入职场团队”,《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活动是“化解职场冲突”。

2.学情分析

班级现状: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11级营销精英班的学生,该班运行准企业化模式将设有行政部、后勤部、业务部三个部门,各部门成员均能分工合作,已初步具备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学生特点:本班学生大都性格外向,爱表达,爱交流,但缺乏沟通技巧。学习情况:他们喜欢新颖的贴近生活贴近职场的活动课,对传统的文本赏析缺乏学习兴趣。岗位需求:营销专业对口的岗位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掌握文中人物的三种沟通技巧。

能力目标:运用三种沟通技巧,在情境模拟中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智慧沟通,养成理性沟通习惯。

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将教学重点设置为:掌握文本中听说、拒绝、赞美三种沟通技巧。

我将教学难点设置为:灵活运用本课人物的三种沟通技巧。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由以下四个环节组成,共用时45分钟,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如下:

1.定向搜集

网络票选(3分钟)

课前布置任务,请学生查阅互联网,视频,书籍等相关资料,登陆教师博客参与“《林黛玉进贾府》中谁是沟通高手?”的网络票选,并说明投票理由。教师整理后在课堂上公布投票结果,并导入新课。

2.信息整合 提炼技巧(10分钟)

为了让学生快速找出人物对话并提炼其中的沟通艺术,突出本课教学重点。我根据班级所在的三个部门,分部门布置阅读任务:

行政部:寻找表现林黛玉听说沟通艺术的关键句子并提炼技巧。

后勤部:寻找表现林黛玉拒绝沟通艺术的关键句子并提炼技巧。

业务部:寻找表现王熙凤赞美沟通艺术的关键句子并提炼技巧。

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推荐同学作答,再由教师总结并明确:

听说:抓住重点,听弦外音(语词推测、语态推测、语义推测)。

拒绝:婉言拒绝,适当补偿(先肯定后否定并解释原因)。

赞美:具体赞美,间接赞美(通过具体赞美林黛玉间接赞美贾母及三春达到一箭三雕的效果)。

3.动漫创境 实战演练(25分钟)

行政部情境为与领导沟通中的听说艺术:

假如你在电梯间和领导偶遇,领导问到:“你家里最近是不是有很多事?怎么看起来精神不太好。”你能听出领导的言外之意吗?又该怎样恰当地回答。

后勤部情境是与同事相处中的拒绝艺术:

假如你的同事希望你周末替他加班,而你正好要参加大专进修,你如何使用婉言拒绝和适当补偿的方法回绝他的请求。

业务部情境是与顾客交流中的赞美艺术:

假如你是商场手机专柜的销售员,有位顾客正在为是否买一部IPHONE4S手机而犹豫不决,你能否采用赞美具体化法将手机成功地销售出去?同时采用间接赞美法拉近与顾客之间的距离。

4.登陆平台 在线拓展(2分钟)

1.假如你是玩具专柜的销售员,顾客对你说:“我想要一辆款式不需要太新颖,功能简单,实用一点的遥控车。”你能把握他的弦外之音吗?又该如何应答呢?当询问产品的价格后,顾客要求你降价出售,你该如何婉言拒绝呢?成功地拒绝还价后你又会怎样运用赞美的技巧将这辆遥控车成功销售出去呢?

2.请同学们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搜集整理关于倾听与应答、拒绝和赞美的其它沟通技巧,并将相关资料到教师博客跟帖留言。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有效提问

语文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也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提问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望、创造欲望和竞争意识,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还可以反馈信息,进行教学交流。那么,如何进行有效提问,才能使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场知识探索之旅呢?笔者在此,粗浅地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激趣性提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轻松愉悦的情境总是可以让学生兴趣浓厚,探究欲望强烈,也最容易诱发学生的求知意识;而照本宣科的提问,只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设计新颖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趣味性提问应注意以下几点:

(1)提问要符合学生心理。学生心里关心、感兴趣的问题总是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课堂探究氛围浓烈,因此教师结合教材重难点设计课堂提问时,要结合高中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

(2)提问要适度。问题设计要有广度、深度、坡度,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具有挑战性,让学生在通过积极的思维中不断取得成功,增强学习信心,保持对学习知识的兴趣。

例如:教学《像山一样思考》时,一开始就可以这样问学生:“山会思考吗?它告诉了你什么?”这看似简单、随意的一问,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学生思维活跃,在脑海里尽情地搜索平常生活中与山有关的所见所闻,同时也很自然地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引导学生人类应与大自然平等的和谐相处。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巧妙设计富有吸引力的问题,不仅可以激起他们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还能让他们体验到解决问题后成功的愉悦感。

二、发散性提问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教师在授课中提出发散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多途径去分析、概括、评价问题,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好处。提问具有发散性并不等于放任不管,教师要适时引导,使学生的思路始终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

例如,一个中学高级教师,曾上过这样一堂经典的语文课。学完《鸿门宴》这一课进行小结之后发问:“项羽为什么不在席间杀死刘邦?”学生们说出了很多:项羽妇人之仁,犹疑不决(学生持此观点居多);刘邦已经臣服项羽,不好下手(现代意识观);为了取信于联合抗秦的各诸侯国;项羽有君人之度(亮点);项羽没把刘邦当成争天下的对手;因为有项伯的保护;樊哙忠心护主,使项羽有英雄惜英雄之感等等。学生各抒己见。发散性问题,既可以让学生摆脱了标准答案的禁锢,发散思维,拓宽思路,将不同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还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辩证思维也得到一定的训练。

三、启发性提问

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提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也就是说问题并非提得越多越好,而要看是否具有启发性,能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举一反三。

比如讲《林黛玉进贾府》时,根据人物对话品味其中关键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价值观是学习的一个难点。有学生提出疑问:贾母与贾宝玉分别问林黛玉“读何书”的问题,答贾母是“只刚念了《四书》”,后面贾宝玉再问时又是“不曾读,只上了一年,些须认得几个字。”为什么回答的前后不一致?这么安排有什么用?笔者提出了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启发:①贾母作为一名典型的封建老太太,她的价值观是什么?②贾母对黛玉的回答是否满意?③林黛玉在贾府的身份是什么?(启发学生关注主客对话的背景)通过启发,学生经过一番仔细琢磨,不难得出:贾母这封建老太太信奉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她对林黛玉的回答是不满的,这让初到贾府的黛玉感到很不安,当贾宝玉再问时那样回答也就在情理之中,也反映出黛玉刚到贾府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可多走一步路”的谨慎心态。

在启发式问题的帮助下,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不断的锻炼,当然,教师要善加点拨,才能使学生发现深层次的问题。

四、析疑性提问

孔子曰:“疑,思之始,学之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难问题。教师帮助学生解惑时,不要急于立刻给学生标准答案,而是根据学生水平的差异性,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结合重难点,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循循善诱,让学生一步一步的接近答案,最后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最后的答案,这样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更深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充分锻炼。

如在教授《烛之武退秦师》时,估计学生对烛之武说服秦穆公的策略不易理解,可以这样设计问题:(1)烛之武刚见秦穆公时姿态是怎样的?(2)烛之武跟秦穆公阐明了哪些利害关系?(3)烛之武站在怎么样的角度为秦穆公分析这个亡郑这个问题?这些问题,由浅入深,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又能帮助学生学习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经过点拨诱导,学生不难找到答案:刚见秦穆公时说“郑既知亡矣”,欲扬先抑,以退为进,让秦穆公放松警惕,为下面说辞做铺垫,然后客观上分析利害,若取郑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是有害无利,接着又巧妙的勾起秦穆公对秦晋之间的矛盾记忆,然后说明保存郑国对秦不仅无害反而有利,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谋划,但却从秦国利益出发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最终被秦伯所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句句打动对方,是谈判说服、消弭战争、争取和平的成功范例,在生活中也有很广的应用,对于这样方式的课,学生的兴趣盎然,探究氛围浓厚。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必然伴随着思考,而学生思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课堂提问的设计水平。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合理巧妙的课堂提问,这不仅是使学生顺利掌握知识,而且是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我们一定要重视充分发挥这种手段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周军.《教学策略》[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严永金.《名师最激发潜能的课堂提问艺术》[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宋玲译著.《课堂提问的艺术——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引导 中职学生 阅读《红楼梦》

高教社出版的中职语文教材选入了《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进贾府》这篇作品,自从拿到这本书后,我就一直在思考,用什么方法来教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照本宣科吗?乏味;蜻蜓点水吗?浅薄;漫无边际讲吗?容量太大。怎样引导中职学生读懂这部被称为“中国封建百科全书”、“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中国长篇小说的珠穆朗玛峰”之大作,确实是个难题。著名红学专家周汝昌先生曾经做过如下分析:

“头一个与众不同,是它的思想内涵,和传统小说不太一样。从最根本上讲,正是由于这‘不太一样’,它才受到了二百多年来普天下人的注意,引起了他们莫大的阅读和探索的兴趣,愈钻研愈发现其广博精深。次一个与众不同,是它的笔法艺术,独具特点特色,也与传统的小说不可同日而语。它令人耳目一新,为之惊奇赞叹,它的魅力能让你反复地一读再读,以至百读不厌,而且每读必有更新鲜的感觉和更丰富的收获,才明白过去根本没有读懂。有了这两大特别之处,已经比读别的小说难多了,不幸又加上了它的原来的整体给破坏了,现在是被别人硬按上了一个假‘原本’的后半截――试想,这部书,内中竟有多达三分之一的部分是伪托的,而且这一部分居最后,是收煞全书的非常重要的部分!这么一来,不论它的内容还是文字,都是一个真伪搅在一起的混杂体。这样的一部书,说它与众各别,很不好读,大约不是故意耸人听闻的吧?”(选自周汝昌著《红楼小讲》,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周汝昌的精辟分析告诉我们一个基本道理:要读懂《红楼梦》太难了,要教会学生阅读理解《红楼梦》更难。尽管难,能放下不管吗?这不是明白告诉学生你这个语文老师不合格吗?今后还怎么走上三尺讲台呢?算了吧,还是奉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原则,硬着头皮将难题进行到底。为此,我阅读了有关红学研究的大量著作和论文,并且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从中不难发现:从《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判词解读入手,结合与之密切相关的曲词、文中人物所作诗词以及灯谜、酒令等,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大体读懂《红楼梦》的基本内容,从而把学生顺利地引入红学殿堂。

让学生粗读《林黛玉进贾府》一遍,引导他们分析归纳主人公的形象特征,对王熙凤这个人物有个初步印象,认识到她很有斤两,精明强干,八面玲珑,四面周旋,处事得体,灵动出群,声势非凡,是位棱角分明、八面生风的千面娇娃。自从《红楼梦》问世以来,许多《红楼梦》偏爱者都觉得王熙凤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所以,王熙凤是一个让人们又恨又爱的丫头,在许多评论中,有一条这样的评语最受人好评: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她是一个真正的女强人,里里外外一把手,把偌大的贾府管理得井井有条,她举手投足,一言一笑,都透着智慧,透着风趣与幽默。尤其是她的语言表达能力,更令人五体投地,一般人能做到一箭双雕就已经沾沾自喜了,而王熙凤习以为常的是一箭四雕甚至五雕。试看《林黛玉进贾府》她的精彩说辞:“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这段话既讨好了贾母,赞扬了黛玉,夸耀了三春,怀念了林母,还显示了自己特殊的身份。区区八十一个字,竟然取得这样的功效,真可谓玩弄语言于股掌。只要有她在的地方就时常笑声连连,即使是靠嘴巴子吃饭的说书人也称赞她“奶奶好钢口,奶奶一说话,我们连站的地方都没有了”。贾琏的心腹小厮兴儿与尤二姐说:“她呀, ‘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他都占全了。只怕三姨儿这张嘴还说不过他呢,奶奶这么斯文良善人,那里是他的对手?”周瑞家的告诉刘姥姥:“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他呢”。贾老太太赏识的“凤辣子”,那是名副其实的“辣”,她语言辣,长相辣,穿着辣,心思更辣。怎样全面了解王熙凤这个人物?“金陵十二钗”中王熙凤的判词明确说“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凡鸟从末世来”指的是凤姐这么一个能干的女强人生于末世的不幸,也就是生不逢时,“凡鸟”是繁体里的“凤”字,也就暗指王熙凤,说明她非同一般,是鸟中之凤,人中之杰,凤毛麟角;“一从二令三人木”指的是丈夫贾链对凤姐的态度变化,新婚后先“从”,对她百依百顺,惟命是从;“二令”指的是她在贾府得到贾家最高统治者贾母的欣赏,能够发号施令,唯我独尊,展露才华,显现能力,如鱼得水;“三人木”中“人”“木”合为“休”字,说的是由于她过分的要强,失去了女儿的温柔和平,终将为丈夫所弃;“哭向金陵事更哀”就是她被休弃后哭着回娘家的悲哀的写照。在当时封建社会中,被休弃是非常悲惨的。通过判词这样一解读,学生立即明白,再强悍的人,做事也要留有余地,把握适度,否则过犹不及。王熙凤的悲剧警示后人,一个颇有政治地位的女性,切不可将官场架子带回家庭,男人不能隐忍必将反抗,家庭的和谐自然没有了,经营婚姻可不是经营官场。再看《聪明累》,全文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说的是王熙凤性格泼辣,精明能干,善于算计,她为了敛财用尽手段,把大观园里主子丫头的月钱拿去放高利贷,一个月获利一千多两银子,这只不过是其中一个例子罢了,再如她弄权铁槛寺等等,确实是机关算尽了,但终究只能是作者所说的“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聚到多时眼闭了。”这给我们多么大的启发呀!至此,我们要启发教育学生懂得:“钱”这个东西,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如果是“钱”迷心窍,不择手段,终将招来祸患。这里,作者弘扬什么,批判什么,可谓一目了然,让读者得益匪浅。尽管王熙凤乍看八面威风,其实不能持久,仅仅是逞一时之能而已,到底又留有太多遗憾,这么一个能干的人,怎么就是这样一个悲惨结局?王熙凤若生活在当代社会,至少也应该是个善始善终的女强人,曹雪芹的安排也太残忍了吧?如果学生有了这样的疑问,那就水到渠成,因势利导,老师自然引申到《红楼梦》主题上来――这是封建末世的悲哀,再能干的人也难力挽狂澜,贾府这个小家的败落,实际上说的就是整个封建大厦的倾倒,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王熙凤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明证。这样分析,就不仅让学生读明白了,而且读出深意来了。这样来读,王熙凤就不是一个单纯的艺术形象,而是生活中一面极好的镜子。她的语言艺术、处理难题的艺术、管理艺术、处理上上下下人事关系的艺术,桩桩件件,对现代人仍能起到借鉴作用,她给人的启示太丰富、太精彩了。试设想一下,中国古代文学人物画廊里如果没有王熙凤,就将是天缺一角、地缺一块、人缺一类。这样一个重要角色,老师不能够讲清楚讲透彻,学生进入不了文本,岂不是对曹雪芹大作的亵渎!

再看薛宝钗、林黛玉的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可叹停机德”说的是薛宝钗有“停机之德”,这里用了个“乐羊子妻”的典故。意思是说薛宝钗贤良,能相夫,《红楼梦》中薛宝钗曾劝说贾宝玉要努力求学,博取功名,光耀门庭,不侮先祖,希望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她是典型的封建社会的贤妻良母型的女人;“堪怜咏絮才”当然指的是林黛玉,喻指她有“咏絮之才”,把她比作东晋才女谢道韫,也确实恰如其分,她才思敏捷,写诗几乎是一挥而就,又快又好;“玉带林中挂”是说宝玉的心始终在黛玉那儿;“金钗雪里埋”指的是宝钗的命运不幸,青春葬送,寂寥一生,她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就是最好的明证。真可谓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看了判词的解说,学生自然明白,为什么出身名门、见识广博,甚至有着超于林黛玉的美的宝钗在爱情上会一败涂地。原来爱情只能是“两情相悦,两心相许,”宝玉是个封建叛逆者,宝钗偏要违背宝玉心愿,奉劝他获取功名利禄,唯利是图,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况且,从某种意义上说,贾宝玉代表的是一种新生事物,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一些积极因素,他要求自由,要求平等,要求主子奴仆一个样;更难得的是在那种女子得不到丝毫尊重的社会里,他奉女子为“水做的骨肉”,难怪他与宝钗之间心的距离愈来愈远。这正应证了一句话:任何人逆历史潮流而进都必将碰得头破血流、摔得粉身碎骨,宝钗就是这样的一个角色。分析到此,学生就会逐渐明白:顺势而为的重要性。林黛玉尽管尖酸刻薄,目下无尘,但她始终是宝玉的知己,虽然她为情而亡,但她是爱情的成功者,宝玉最终做了和尚,不为黛玉为谁?贾宝玉用他自身的行动告诉读者: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这样分析,学生如同在感受身边的生活,由内心而发出这样的感慨:原来《红楼梦》这样贴近我们的生活!学生阅读的兴趣自然有了,老师再接着引申讲解薛宝钗、林黛玉的才学和她们为人处世的方法:诸如“螃蟹咏”、“海棠诗”、“葬花词”、“桃花行”、“五美吟”等等,让学生在学习《红楼梦》的同时进行一次诗歌的洗礼,性情的陶冶,并真正认识到《红楼梦》的文学地位和社会价值。说到为人处世,重点引导学生看“探宝钗黛玉半含酸”(1987年版《红楼梦》)以及各类人物对薛宝钗、林黛玉的评价,不难看出,宝钗处事圆滑,稳重温柔,宽厚待人,识大体顾大局;而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得理不饶人,虽逞一时口角之快,但却处处得罪人,所以,她在孤独的环境中成长,又匆匆地在孤独的环境中凋谢。这俨然就是我们周围的人和事了,该学习宝钗还是黛玉?一比较,折中最好,不必像宝钗那样工于心计,也不能像黛玉那样太过率直,中和二人的长处,尽量做到“外圆内方”,张弛有度。这样学生就会明白:《红楼梦》这部旷世杰作、千古奇书不仅教给他们知识,更主要的是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

通过以上例子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金陵十二钗”判词为我们更好的研究和推论曹雪芹这部未竟大作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要引导学生读懂《红楼梦》,判词是一把最好的钥匙。

[参考书目]

《红楼梦诗词赏析》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篇8

【关键词】林黛玉;“可怜人”;前卫性时代悲剧

《红楼梦》是我国清朝带有浓重悲剧色彩的宏篇巨著,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隐含着悲剧性特征,其中林黛玉是一个代表:曹雪芹将其塑造成一个独具灵性、异常聪颖而偏有多难命运的让人怜爱的少女形象。

1林黛玉的艺术形象悲剧色彩非常浓重

凄凉的身世造成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备、孤高自许的独特个性。她出身在一个走向衰弱的封建官宦家庭,却由于母亲去世的早,没能受到封建礼教、妇德等方面的熏陶和训练。她接受了封建文化的教育,却因身体赢弱,功课上得不到严格的要求。至于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等社会知识对她的影响显然非常有限了。这也是她保持着纯真的个性的原因。但是这样的个性使她在寄居的声势显赫却又充满着仇恨、倾轧、争夺、势利的荣国府中“步步小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林黛玉不得不小心提防自己的行为是否和别人合拍以及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与做法了,这是黛玉“自尊、自爱”的表现。这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寄人篱下的生活是那样的的无奈和凄凉,更能让读者感到黛玉的可怜、可敬。

林黛玉纤弱多病让人怜爱。故事中对于她的病有多处描述。如其母亡故时黛玉旧症复发;如宝黛初次见面,宝玉送黛玉“颦颦”二字;而林听到宝玉将与宝钗成婚的消息时更是怨急攻心,在极度的悲哀中迷了心智,于是有了与宝玉相对傻笑的一段等等,让人们对她的纤纤弱质有清晰的印象。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并未花费太多笔墨描写林黛玉的外在美,却给人留下了非常精致的美丽形象。小说写林黛玉的出世,用“仙草化身”让读者体会她的超凡脱俗,想像她的得天地精华的清秀非凡之美。在人们的审美观念中,自然即是美,草木俱有天然韵致,不用说,一株得到天地精华、甘露滋养的“仙草”是何等的美丽!在安排林黛玉出场时,曹雪芹没有直接正面来描绘她的秀美,而是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借助于凤姐夸赞和宝玉的感受来表现林黛玉的绝代美丽。凤姐心直口快,一见黛玉就惊叹到:“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在贾宝玉的眼里,林黛玉是“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可以说这既是宝玉的视觉眼光和心理活动传达出来的,又是作者想要表现的美丽。“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从贾宝玉的美学意识来看,这是他的美人标准,也就是说这是曹雪芹心中的美学意识。

作品在交代林黛玉初到贾府时,通过众人的关心来表现她的病态,老太太等人见她体弱,便询问她“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王熙凤第一次见黛玉时张口就问“近来吃些什么药……”等等,我们不难想像,林黛玉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病态。而“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等赞语更是让一个活生生的“绝美”黛玉形象跃然纸上。作者在作品中并没有批判她的病态美,反而借助她的病态来暗示其不幸命运的内在原因。

2林黛玉的才女形象

林黛玉的外在美不是要描绘的重点,作者更注重对她的丰富而优美的、多愁善感的内心世界的描绘,更注重的是对她的艺术才华的展示。例如,第一次结诗社时她们以“咏白海棠”为题,以“门、盆、魂、痕、昏”为韵,限一柱香的时间赋出,作不出者则受处罚。别人苦思冥想,林黛玉却静观秋色,独抚梧桐,中间又和丫环戏笑,等到众人纷纷交卷之时提笔一挥而就:“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表现出林黛玉敏捷的才思、丰富的才情,让人叹为观止!在众多的才女之中,曹翁对于林黛玉的艺术天才是用墨最多的,就作品来看,有《秋窗风雨夕》、《唐多令》、《葬花吟》、《五美吟》、《桃花女儿行》、《题帕三绝》等,每一首都声情并茂,令人拍案,林黛玉简直就是一个集天下诗才于一身的天才!黛玉的诗,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既有她对生活的感受,对理想的追求,同时又隐含了她生活中的境况。黛玉的《葬花吟》则可说是她自己身世的真实写照,也可以说是“一诗成谶”。在这首诗中她对自己的处境及心境作了最恰当的描述:“一年三百六十同,风刀霜剑严相逼!”道出了她对世态炎凉有深切的感悟;“愿奴胁下生双翼,随风飞到天尽头”则写尽了她对世界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同丧”是触景生情的迷茫,更是面对困境的无助的呐喊;而“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则又是黛玉对自己的悲惨处境一个“红颜老去、花落人亡”的沉痛预言。我们在林黛玉诗中可以看到她的“孤标傲世,目下无尘”的高洁品格。

林黛玉的绝美形象,也许正是应了“没有缺陷的美本身就是一种缺陷”这样一句话,曹雪芹于是给林黛玉加上一段凄凉的身世和一副孱弱的病体,并将这绝美毁灭给人看。这也许就是悲剧的动人之处吧,被毁灭的愈美,给人的冲击就愈深刻,就愈能引起人们深层次的共鸣。

3林黛玉形象的现实意义

细细品味林黛玉的品性,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人们常常只看到林黛玉喟叹自己身世不幸的那一面,而忽略了她其实十分重视实现自我价值的另一面,忽视了她洁身自好的可贵性。特别是她对“质本洁”的执着追求,希望两胁生翼,随花飞到天边去追寻这种宝贵的洁的净土,是一种极其美好的崇高的道德追求。这种自觉而强烈的洁身思想是有些现代女性所缺少的。

在对待爱情这个问题上,林黛玉追求的是能和自己心灵上息息相通的真相知,她把感情看得无比重要。她不关心自己所钟爱的人如何走上仕途或能否走上仕途。她只懂得要尊重感情,尊重自己所爱的人他自己的选择,这本身就是理性的选择,是一种重要的选择。但是,宝黛之恋注定是一个悲剧。因为它与封建主义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它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样的的封建婚姻制度常规,更重要的是他们恋爱的叛逆思想内核与整个封建主义相冲突。林黛玉和贾宝玉不肯放弃自己的追求,他们代表着新兴的力量与封建家庭对立;而封建家庭又要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就决不可能允许这样的恋爱存在并发展下去。尽管宝黛之恋以悲剧收场,但两人为爱情所做的努力却是那样的真切感人。我想,就是现代人也会这样认为,只有这样,爱情才能保鲜。就这一点来说,在当今这个婚姻不时面临动荡、家庭破裂常见的时代,颇有借鉴的价值。

黛玉自称是“草木之人”,她的前身是绛珠小草,好像柔弱才是她的真性情,但是林黛玉并不缺坚强。她爱哭,却并不软弱。她有十分执着的一面,也就是人的两面性。她的刚强表现在对纯真爱情和“净土”的不懈的追求。林黛玉是贾府所有少女中最杰出的代表,具有文人宁折不弯的气质和刚强的性格。

在林黛玉的身上,我们看到她的性格造成了自身的悲剧,她总是把宝玉看成是自己的一切,她的生活与命运就进入了怪圈。她本来身体就不好,又担心而多疑,结果导致病上加病,在贾府中,一个病女子能有多大的前途呢?这样,她越是在意宝玉,越是离自己本来想得到的越远。我们把这个问题扩展开去,把它放大,放大到整个女性群体当中,那么就可以看作出作者的意图来了。曹雪芹对女性、尤其是少女过于依赖男性进行了批评。在封建社会里,女子屈从于道德观念,像林黛玉这样的少女在婚姻上没有别的可供选择,她们只有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然只能把一生的一切都寄托于男人。所以说林黛玉的悲剧既是个别,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代表性。而现代文明社会就不会是这样了,男女平等,女性具有和男性一样参与一切活动的权利,如果哪个女性再把自己看作仅仅是男人的一部分的话,把丈夫、男朋友看成是自己的一切的一切,缺乏独立的生命意识与人格意识,彻底丧失了自我,那可就真是太可悲了。就这一点对当今女性而言也是具有教育意义的。

4林黛玉形象的美学内涵

林黛玉形象本身具有的悲剧美可以看出作者的艺术情趣和审美理想。林黛玉是名门淑女悲剧命运的代言人,是中国民族文化传统所熏陶出来的艺术典型。林黛玉不仅是《红楼梦》中的第一女主人公,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看作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她代表了中国文学中的一个类别,一种类型。就好像是莎翁笔下的朱丽叶,普希金笔下的达吉亚娜,她们身后各自都带着本民族文化的影子,凝聚着该民族文化的精华。林黛玉形象实在是体现了极其崇高的美学境界。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黛玉形象的美学准则就是让人物的外在神态和内在素质高度一致。我们看到林黛玉的容貌与才情超越群芳,言行举止出类拔萃。在封建观念中,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教条,作者没有按照封建伦理道德标准来规范她的言行,而是冲破界限,另辟奚径,塑造了一个诗词书法无所不精,五音杂曲无所不能的才女形象。她的才华并非是饱学之士的刻意经营,而是在扶梧桐、看秋色或是在与丫环、小姐们的谈笑中感悟而得的,就显出她的绝顶聪颖。她的才情如此,而内心坚贞刚强反映在性格上就是孤高自许、孤标傲世般的不同于流俗了。这既拜天性所赐,更是后天的教养所得,是其在深刻的文化熏陶之下的必然的结果。她出身于钟鼎之家、书香之族,自是不同于一般的贵族小姐。可由于父母双亡无依无靠,不得不寄居贾府。浮萍一般的身世和封建礼教对于她的爱情等方面的压制,形成了她的孤寂、易感伤逝和多愁善感的个性。她对理想有着美好的憧憬,对同是封建礼法的叛逆者贾宝玉有着深深的爱恋,她渴望能有独立自主的爱情。但是,在那样的时代,在那样的家庭之中,这样的美好理想注定是要遭到了压制和摧残,她的悲剧在于没有正视现实,或是不能正视现实,最终落得“落花人亡两不知”的悲惨结局。

作者很重视以环境来衬托她人物的性格。在设计林的生活场景的时候,潇湘馆是个精致的典型环境。潇湘馆最有特色的要数翠竹。竹也,劲节虚心。象征了林黛玉的风神灵秀的气度和坚贞不屈的内在素质,又隐喻了林黛玉的伤怀多泪。探春送给黛玉的雅号是“潇湘妃子”。“湘妃竹”又名“泪竹”,传说因舜的两个妃子落泪成斑而得名。而小说中写到林的前生是绛珠草,“此绛珠草始得天地精华,复得甘露滋养,脱了草木之胎,幻化成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餐秘情果,渴饮灌愁水”。所以今世的黛玉就注定要以眼泪来还债了。曹雪芹用心苦也,他通过“绛珠草”与“湘妃竹”两个神话传说,以不同方式完成了对林黛玉形象、性格的塑造。这两个神话都是借助痴情与眼泪来暗示无法团聚的结局。用竹来隐喻黛玉的内在气质,这是出于作者对黛玉的偏爱,也是赋予了她坚贞不屈的内在品格。使她既具有“绛珠草”的纤弱特性又充满着“竹”的文化品格。

翠竹在小说中还有更深刻的寓意。也有人说作者无意表现反封建的主题,但实际是作品本身具有了很强的反封建意识。翠竹象征着黛玉的反封建精神和高尚的节操。她不苟同于流俗,敢于对抗流俗。尽管她的一生是个悲剧,但她的思想、她的叛逆性格和反封建的意志是坚强的,她孤高自许,目无下尘,鄙视富贵功名,不愿与恶俗的世态同流合污。她的种种观点与当时的封建正统教条是根本对立的。这种抵制封建教条相对立的傲态和反抗性正可与“标劲节于严风”的翠竹相比。

林黛玉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她属于贵族阶层,但有叛逆个性,是代表着进、步倾向的正面人物。她追求自主的爱情,但所作所为严重背离了封建家族的政治利益,与封建宗法制度有着尖锐的矛盾冲突。她在试图挣脱封建礼教藩篱的斗争中,不能抵挡封建正统势力的打击,感情上遭受挫折,最终爱情与生命都付与虚无。这种与封建观念格格不入的独特个性换做作品中的其他任何一人,恐怕都是不合适的。在这个基础上,曹雪芹采用“愁”、“泪”、“病”、“瘦”的神态特征来为塑造林黛玉形象服务,使之具有崇高的悲剧意义和美学价值,使她的个性具有前卫性,具有号召力,具有启蒙性质的社会意义。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因此,人们对正面人物遭遇苦难和不幸都是深表同情的,而悲剧美给人的美感也是崇高的。正面人物有高尚的情操和坚贞的品格,所以悲剧美就是人格美,曹雪芹在描绘林黛玉形象的清瘦面影时,便是结合人格美的内在素质进行刻画的。这种审美认识也是从中国传统的文化形态中借鉴得来的,具有民族的继承性和历史的深度。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

[2]刘梦溪.《情问红楼: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故事的心理过程》.广西师范人学出版社,2007年

[3]陆树嵛.《谈谈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形象》.中国文学网(于百度快照)

[4]俞平伯.《红楼梦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上一篇:立冬短信范文 下一篇:新春贺卡祝福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