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18 22:32:36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篇1

【关键词】数学课堂 留白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在课堂上,把某些知识有意识的留下不讲,给学生暂时性的知识"空白",会使学生迫不及待的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去发现。所以这种空白的设计并不是对于部分知识的舍弃,而是通过空白的设计去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去获得空白处的内容,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一、设疑问难处留白

学贵在疑,当学生有疑问时说明对课堂教学内容作了认真的思考但又没有答案,这时教师不忙于解答,而是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大家共同商讨解答,就会将问题共同面对共同解决,得出大家认可的结论。

执教《圆的认识》一课时,我利用电脑在导入环节设计了这样一个画面:在平静的湖面上,一滴水从上面滴了下去,湖面上立刻出现了一圈又一圈美丽的涟漪,以此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圆无处不在。即将下课时,我发现一个男生的手举了又放,放了又举,我便让他说说自己的想法。这个男生挠了挠头说:"我说的大家可以讨论一下,我看到画面上滴下来的水滴是个椭圆形,因此水面上只能形成一个个近似的圆形。如果从上面掉下来的物体是三角形或者是不规则形状,水面上的水纹就不一定是圆形。"很明显,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让他费解,如果仅凭大家的争论是无法让他信服的,这是我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我稍微调整了一下思路,说:"这个想法好,今天中午大家就回去做个实验,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没想到,一下课,他们就迫不及待的跑到操场上捡了各种形状的石子,利用班级的垃圾桶做起了实验,仅仅几分钟就找到了答案。

相信这次的留白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收获,更多的是遇到问题勇于合作探究的精神会让学生一辈子受益。

二、重点难点处留白

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有其重难点,有的可通过教师讲解,有的可通过师生、生生讨论解决,有些时候适当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也会带给老师意外的惊喜。

人教版三年级上第一单元的内容《测量》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米"、"厘米"的基础上,学习"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则是在不断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内化于心。

"千米"这一长度单位是小学阶段所学的最后一个长度单位。为了让孩子们对这个新单位充分感知,课堂上我们共同复习了前面所学过的长度单位以及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并将其按顺序板书到了黑板上。

米--分米--厘米--毫米

随之,我与孩子们兴致勃勃的认识了"千米"这个新朋友后,我问到:"同学们,千米这个新朋友走到了我们身边,大家看应该把它写在哪个位置呢?"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写在米的前面!"随之我在将"千米"板书在"米"的前面。接着我又问:"大家再想一想,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应该是多少呢?"

"是10!"大多数同学的声音传到了我的耳朵里。

我将大多数孩子的意见写在了黑板上。

1千米=10米

"为什么认为是10呢?"我故作好奇的问道。

班里最爱发言的刘欣雨同学站了起来,用她那一贯的自信说道:"因为米、分米、厘米、毫米它们之间相邻的进率都是10,所以千米和米的进率当然也应该是10喽!"

"这是刘欣雨的意见,你们同意吗?"我将问题转抛给正听得津津有味的孩子们。有的点头,有的皱着眉头表示疑惑,有的还在思索未发表意见,还有的在询问身边的其他同学。当我用眼睛不断进行搜索的时候,男学生王悦强将手坚定的举了起来,说:"老师,我认为千米和米的进率应该是1000,不是10。"

我又将王悦强的意见写到了1千米=10米的下面

1千米=1000米

"能和大家讲讲你是怎么想的吗?"我问。

"我可以上台讲给大家听吗?"王悦强问。

"当然!"

只见王悦强快步走上讲台,用左手遮住了等号左边的"千",又用右手遮住了等号右边的三个0,说到:"大家看,1米等于1米没错吧?"同学们频频点头,还有的孩子不以为然地说"1米当然等于1米了,这还用说。"

只见王悦强又分别用两只小手遮住等号两边的"米"字,问道:"1千写成数字又该是多少呢?是不是1000呢?""当然是喽!"

"所以我认为1千米应该等于1000米。"王悦强说完回到了座位上。

站在讲台上的我不禁在心里为这小子喝起彩来,讲的真是清楚、老道,作为老师,我可还没想到这种讲法呢!

下面这时已经没有了叽叽喳喳的声音了,可能有的还正在消化王悦强刚才的说法,当我又一次问:"到底1千米等于多少米呢?"这时几乎异口同声:"1千米=1000米!"

"没有疑问了吗,大家可以再想想。"为了让孩子们记住这个特殊的进率,我又卖起了关子。

平静了大约5秒钟的时间,有的孩子已经憋不住了,大声说道:"王悦强说的没错,1千米的确等于1000米,没错!"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当我将板书进行完善后,我想千米和米的进率已经植入了孩子们的内心深处。"大家之所以这样肯定的得出结论,则是源自于王悦强的思考和精彩的讲解,我建议让我们一起感谢王悦强同学!"。当我把这样一段话说出来后,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综上所述,我认为,数学课堂的精彩不仅要关注教师讲的有多精彩,更要关注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一个人的精彩不能说是一节精彩的课堂,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去构建自己对数学的理解,从而展现出自己的精彩,这样的课堂才是精彩的课堂。

参考文献

[1]何雅芬.留白--让数学课堂更具魅力[J].数学教学研究

[2]陈引子.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留白"艺术[J].新课程(教师)

[3]倪建忠."留白"在课堂教学中的妙用[J].小学教学参考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篇2

一、激活生活经验,找准认知起点

在进行“计量单位”的教学时,教师应激活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找准认知起点,抓住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域。

【案例】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以角为计量”“以元为计量”,甚至是元和角之间的关系,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并会运用,但往往缺少数学化的思考和系统化的梳理。为此,我设置了购买1元面包的情境,让学生探索不同的付款方式,如下方式均有出现:5+5=10(角),2+2+2+2+2=10(角),1+1+1+1+1+1+1+1+1+1=10(角),5+1+1+1+1+1=10(角),2+2+2+2+1+1=10(角),5+2+2+1=10(角)……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实际经验,都会想到利用10角付款,由此顺理成章地得出1元=10角的结论,从而使学生系统化地思考和梳理了元与角之间的关系。

二、经历形成过程,培育创新意识

“计量单位”的产生都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艰难的形成过程。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很多教师都注重挖掘“计量单位”的文化价值,通过介绍数学史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计量单位的形成过程。但是,很少有教师去关注“计量工具”的形成过程。其实,“计量工具”的形成过程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

【案例】在《认识厘米》一课中有一个教学环节是认识直尺,很多教师采用让学生仔细观察和比较不同直尺的相同点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但我在执教时进行了这样的设计:在介绍数学史上统一长度单位这一环节之后,提供给学生1cm长的小棒,让学生利用它去量一量橡皮的长、数学书的长、课桌的长……随着需要测量的长度越来越长,学生会发现1cm长的小棒越来越不能适应要求,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把多根小棒拼在一起再去测量物体的方法,这不就是创造直尺的思考吗?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再去认识直尺,直尺上的一切元素的生成都理所应当。当测量更长的距离时,学生自然会迸发出创造类似于米尺、卷尺之类的思想。因此,在“计量单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经历“计量单位”的形成过程,而且要让学生经历“计量工具”的形成过程,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多种感官体验,丰富概念表象

为丰富“计量单位”的概念表象,教师要设计大量的体验活动,依托多种感官对“计量单位”进行建构。虽然“计量单位”由于所描述的客观事物不同,其教学的载体和方式也有所不同,但都离不开学生的体验活动。

【案例】在执教《千克的认识》一课时,我设计了“称一称”的教学环节:让学生称一称,得到1千克相当于15~16个鸡蛋,或18本语文书,或14本数学书,或4袋味精……经历这样的过程后,学生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有关“千克”的概念表象。接着,我再让学生通过感觉、观察、思维、想象去深化这一表象。即让学生经历“看一看——猜一猜——掂一掂——猜一猜——揭示重量”的过程去体验几千克的重量,如1瓶2千克的辣椒酱、1大袋2500克的味精……课堂上学生的猜测越来越准,这其实是学生在多种感官的配合下,逐渐形成的一种智慧。这种智慧是靠学生大量的体验积累而成的,而体验正是丰富“计量单位”概念表象的源泉。

四、整体结构教学,厘清单位联系

在执教“计量单位”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厘清“计量单位”之间的联系以及其背后所蕴涵的数学思想的价值。

【案例】在教学《平方千米的认识》一课时,我设计了整体结构教学,基于“平方千米”是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个面积单位,教学由已经学习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入手,回顾面积单位的产生过程,学生通过推理思考,自然而然地生成了“平方千米”这一面积单位。

把“平方千米”的教学融于整个面积单位的学习体系中,便于厘清面积单位之间的联系。而且随着学生知识的充实,学生在这个结构中可以随时建构新的面积单位,只要有对应的长度单位就能创造新的面积单位。因此,在教学“计量单位”时,教师可以选择一部分内容利用整体结构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建构“计量单位”的知识体系,让学生“会学”比“学会”更重要。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篇3

一般来讲,充分利用课堂上每一分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因此,在一节课中,教学安排一定要有序,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节奏松驰,学生思维会随之情绪低落;节奏过紧,容易产生走过场的现象,学生印象不深,识记困难,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只有做到松紧恰当,才会产生好的效果。另外是要抓住重点和难点。只有抓住重点和难点,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刀刃”上,选择完成教学任务的最佳方法,科学组织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次序,才会取得好的教学成绩。如何做到教学有序,一般来说,应做好六个方面的准备:

1复习哪些旧识,创设什么情境促进新的迁移,如何导入新课;

2教学新知识分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如何衔接,怎样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3如何使用教具和学具,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概括结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4怎样有效地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样科学地安排师生双边活动,怎样把学生推到主体的地位;

5怎样组织练习和几次反馈,怎样检查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布置怎样的练习题才能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

6如何板书。这样就会使一节课具有一定的节奏性,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上这些准备如能做好,并能在课堂上实施,就会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二、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设计适度的台阶。台阶过高学生攀登不上去,容易挫伤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心理上产生困惑感,久而久之会丧失自信心;台阶过平,难以激起学生追求知识的心理,也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熟悉教材的前后联系,精心设计适度的台阶。例如:在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教师就应让学生先复习有关的旧知识: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②商不变的性质;③小数点的移动引起数的大小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0.56÷0.4=?再向学生提问:①这道题能直接计算吗?为什么?②怎样使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根据什么道理呢?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开动脑筋,热烈讨论,认为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转化成除数是整数,即:0.56÷0.4=56÷4=1.4围绕这一点设计具有一定台阶的针对性的练习,会使学生在复习有关旧知识时引出新知识,使学生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爱学。

三、要逐渐引深。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知识;形成过程;重要性

一、精心设计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亲自感受和体验知识的探究和发现的过程

在我们平时的数学课上,教师往往只注重课堂的教学结构而忽视学生的思维空间,几乎都由老师指导,学生观察课件,学生再反复进行练习巩固,强化记忆,学生自己活动与实践获取知识的机会几乎是零。这种教学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孩子不成问题,考试也能应对,取得好成绩。可是,他们缺少的却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对新知的认知并非深刻,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有弊而无利。再说后进生就不行了,本来接受能力就差,再不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光靠死记硬背,知识根本就记不住,成绩可想而知了。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精心地备课,用心地设计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亲自感受和体验知识的探究和发现的过程。

二、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强化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新旧知识的转化,感悟新知

在数学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我们应该去借助小学生的活动经

验,把课内与课外进行有机的结合,来强化、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新旧知识的转化,让学生真正地感悟新知。

例如,学习《千米的认识》一课,在这课之前学生学习了其他的长度单位厘米、毫米、分米、米,这些单位学生易于理解掌握,都能够用手做出手势来,比划出相应的长度。可是,千米这个单位比较抽象,只靠学生的感知及自身的体会,根本就不容易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千米的长度概念。为了让学生经历千米的自身认知形成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感悟、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通过想一想、测一测、走一走、猜一猜、估一估的活动方式,借助学生的活动经验,加深对千米的直线距离的真实感受,把学生的课内学习与他们的课外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真正认识千米。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篇5

一、找准起点,感知实效

原有知识和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活动的起点。找准教学起点是追求实效课堂的前提。我认为可以从概念中的关键字下手,认真分析学生是否具备解决它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然后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感知。

在教学“循环小数”一课时,我以“不断重复”为重点和教学起点,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

师: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这个故事有什么特点?

生:故事里的内容是依次不断重复的。

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叫循环。然后让学生再一次体验“循环”一词。

师:在自然界和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循环现象,如白天和黑夜。想一想,还有哪些循环现象呢?

生1: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不断循环。

生2:星期一至星期日不断循环。

……

师:你们的知识可真丰富!你们知道吗,在数学知识中也有着有趣的循环现象,那就是——循环小数。

学生在这一情境中,不知不觉地理解了“循环”的概念。正是这种注重感知实效的教学设计,凸显了概念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精心铺垫,体验实效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学习主体主动构建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该积极、主动地体验数学概念。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导者,为学生铺路架桥。

在教学“速度”这一概念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凭借经验比快慢

小学生与教师赛跑谁跑得快?为什么?

2.路程相同比快慢

(1)小明跑60米用了12秒。小华跑60米用了10秒。

(2)马跑300千米用了6小时。鸵鸟跑300千米用了5小时。

3.时间相同比快慢

(1)小熊4分钟跑了240米。小象4分钟跑了280米。

(2)火箭每秒飞行8千米。飞机每秒飞行200米。

4.时间不同、路程不同比快慢

(1)客车2小时行驶120千米,卡车4小时行驶200千米。想一想哪辆车行驶得快?

(2)客车3小时行驶100千米,卡车4小时行驶200千米。想一想哪辆车行驶得快?

(3)客车3小时行驶180千米,卡车7小时行驶350千米 。谁行驶得快?

解决(1)(2)题,可用上面所用到的知识,将其转化成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相同看时间。解决(3)题时只能用求“速度”解决。这样的精心铺垫,不仅使学生主动构建、体验“速度”概念,体会到学“速度”的必要性,还展现了把“双基”扩展为“四基”,即增加“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增强了概念教学实效性。

三、提炼教学,抽象实效

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一册“常见的百分率”这一课要求在认识百分数意义的基础上,逐一掌握达标率、发芽率、合格率。但学生在计算盐10克、水100克中的含盐率时,错误率非常高。经分析,症结在于学生对常见的百分率的定义理解不到位。数学概念教学中的抽象是将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抽取出来,使之区别于其他属性。我受此启发,重新设计教学:

1.引出部分数、总数

师:一杯白开水放入一些糖,溶解后变成……

师:白开水90克、糖10克,糖水多少克?

生:90+10=100克。

我引出部分数、总数:90(部分数)+10(部分数)=100克(总数),并从中提出分数问题,如:“糖是水的几分之几?”“糖是糖水的几分之几?”“水是糖水的几分之几?“让学生独立解决。

2.理解百分率

(1)10÷100=1/10,将1/10改写成百分数10%,引出百分数。

(2)将前四个分数问题变成相应的百分数问题。

(3)后两个百分数问题可用三个字代替,引出含糖率、含水率。

(4)前两个百分数问题不能简称,前后对比,总结规律:部分与总数的百分比才能简称。

(5)指出谁与谁的百分比:稻谷的出米率大约是70℅、树苗的成活率是90%、花生仁的出油率大约是40%、这批产品的合格率是100%。

……

显然,每一个常见百分率概念都不是孤立的。在学生理解和形成概念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已学过的常见百分率概念都抽象为部分数与总数的百分比,把概念中的内在联系沟通起来,使其系统化。学生对这一概念理解得深刻了,解决这类问题自然水到渠成。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篇6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1―0098―01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灵活选用适宜的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真正落到实处。

一、优化教学目标是基础

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传统教学目标搞“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主义,但是制订分层目标是行得通的,教师可以教学目标分成下限目标、上限目标、发展目标。

如,在教学“算法多样化”时,笔者要求能力弱一些的学生只掌握基本算法即可,能力好些的学生则要求会运用多种算法,能力更好的学生在会运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学会择优或想出更好的方法。这样从学生的认知差异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目标,能“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进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是关键

生活是现实的、丰富的,而数学的特征之一就是高度的抽象性。如果不把数学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学生就会感到所学知识枯燥无味、难以理解。由此下去,学生就必然会对数学产生厌倦情绪。因此,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显得十分必要。

如,教学“统计”这部分知识时,笔者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同学们,新年班里开联欢会需要买水果,你认为买哪种水果好?这是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要先调查全班同学每人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然后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之后选择了最合适的方案。

三、利用信息技术是重要措施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单一,课堂容量小,教学效率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多样而有趣,在引入新课、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等方面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比较的优势,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在学习“统计”知识时,传统课堂教学容量小,教学效率低,而应用信息技g不仅可以呈现大量的统计图表和题目,还可以快捷、方便地画出标准、美观的统计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电子表格画统计图。如,调查某班学生最喜爱节目的人数,并画出扇形统计图。这一操作过程是:1.问卷调查喜欢各类节目的人数,并进行统计;2.打开Excel软件,按列或行输入数据并选中它们;3.利用软件图表功能,打开“图表向导”窗口;4.在“标准类型”的“图表类型”中选择“饼图”,点击“下一步”,出现窗口;5.选择“列”,点击“下一步”,出现窗口;6.在“数据标志”的“数据标签包括”中选择“百分比(P)”,并点击完成,就可以画出扇形图。利用电子表格不仅能画出扇形图,还可以画出其他类型的统计图。除此之外,还可以帮助学生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等统计量。

四、利用一题多解是有效方式

一题多题是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也是培养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下面,笔者列举一个一题多解的例子。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兴趣培养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教师应吃透教材,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积极地进行教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从心理角度而言,如抓住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思维活动是最积极有效的,它能使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对激发学生兴趣谈几点体会。

1观察能力的培养,学习兴趣的产生

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能力,是智力因素构成的重要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学会在观察时透过事物表象,抓住本质,发现规律,达到不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我认为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积累都是通过观察实践而得到的。没有观察就没有丰富的想象力,也不可能有正确的推理、概括和创造性,所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去观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既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又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

2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功夫,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还应该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优点,“直观”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由直观感知上升到抽象的理解。有了这个基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的教学就根顺利了,体现了“直观”教学的优越性。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一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二要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教师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要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

3重视操作,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位教育家这样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许多事实证明科学是动手“做”出来的。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做”数学,比如量身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米和厘米等长度单位的概念,对其有具体的感知;走一段路程,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千米”的含义;称称一两块砖和一两枚硬币,可以帮助我们弄清“千克”和“克”的区别;剪几个对等的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又可让我们得出并掌握三角度面积的计算方法。总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引发我们创造性地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位学生养成爱想问题、问问题以及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权利和能力去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以下再对培养思维简单地谈一谈。

3.1 善于运用启发法和发现法,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一个优秀的教师会懂得针对不同的学生能力差异,采取不同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面对同一道数学题,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让学生尽快地接受。如果起题意不懂,便可采用启发、举例的方法让学生接受,发现突破口,用通俗简易的手势或图形来化繁为简。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对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掌握教师的方法下,通过发散性思维,使他们明白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从而产生爱动脑筋、思考问题的习惯。

3.2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这一点要求老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善于发现教材中所隐含的深意,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做功夫。教师还应将拓展意识运用到数学课上。例如涉及到语文知识,可以多讲一些与其相关的,让学生们理解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并且融会贯通,从真正意义上产生对知识需求的渴望。

3.3 利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模式”

一题多题是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也是培养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源泉下面我们就来举一个一题多解的例子。一辆摩托车上午3小时行驶了163.5千米,照这样计算,下午又行驶2小时,这一天共行驶了多少千米?第一解法先求出平均l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然后求出下午行驶多少千米,最后求出这一天行驶多少千米。综合算式是163.5÷3×2+163.5=272.5(千米)。第二种方法相对比较简便一些,先求出一天共行驶了多少小时,再求出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最后再求出一天共行驶多少千米。综合算式是:163.5÷3×(3+2)=272.5(千米)。以上两种方法都很普通,这里还有一种新的解法,算式为:l63.5×2-163.5÷3=272.5(千米)。其中,163.5×2,表示行驶6小时的千米数,163.5÷3,表示平均l小时行驶的千米数;最后用6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减去1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就是这一天5小时行驶的千米数了。这便是一种创新的解法。从以上所谈的这些看来,二者有一个共同点。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伴随着兴趣的产生的,而浓厚的兴趣是靠着反映敏捷的思维作铺垫的。两者之间一种无意识的连接关系,是一同成长的。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只重视激发兴趣,也不能只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着眼于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兴趣是思维发展的平台,思维是兴趣的基础,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思维潜意识中某些问题的探索而产生的结果。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生活材料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认识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运用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地投入到探究学习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的快乐。

3.情感与价值观

体会学习速度的重要性,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增强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会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速度的含义,掌握速度单位的表示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白板。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听说过“电闪雷鸣”吧?谁来说一说你的理解? (生: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出示课件:闪电

闪电与雷声是同时发生的,谁能说一说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呢?学生回答(因为光比闪电传播的快。)板书揭示课题:时间、速度、路程

观察下面图片上的数据,它能帮我们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设计意图)由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去闪电看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新知,使学生进入一个“有趣”的氛围。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自主探究,收集信息

(课件课本62页主题图)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相关的数学信息呢?谁来说一说?(卡车2小时行驶了120千米,大客车3小时行驶了210千米)

(1)展示线段图,引导学生读懂线段图。

(2)你能知道哪辆车跑得快吗?学生尝试计算速度,指名汇报说算理。

要知道哪辆车跑得快,该怎么比较呢?(看一看哪辆车一小时行驶的路程多。)

(3)独立完成表格填写,说理由。

生1:先求出大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10÷3=70(千米)再求出大客车2小时行了多少千米?70×2=140(千米)而题上告诉我们卡车2小时行了120千米,所以,大客车跑得快一些。

生2:把两辆车每小时行了多少千米都求出来,然后再比较它们的大小。120÷2=60(千米) 210÷3=70(千米) 大客车跑得快。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给更拓展思维的空间,也能分享别人的学习方法,开阔学生的思维。

(二)合作交流,凸显个性

1.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卡车每小时行60千米,可以写成60千米/时;大客车每小时行70 千米 ,可以写成70千米 /时。像这样,单位时间行的路程叫做速度。单位时间可以是每分、每时、每秒、每天等等。

速度和什么有关系?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路程÷时间=速度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你能记住这几个关系式吗?快来记一记吧。

(设计意图)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感悟生活中的速度

(1)课件展示:书本上第 62页“看一看”

思考:为什么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呢?合作交流,达成共识。

(光的速度比声音的速度快得多,所以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然后听到雷声)

(2)让学生举例生活中你知道的速度

猎豹追捕猎物时的速度是120千米/时

火车全速行驶的速度高达2千米/分

(3)课件出示63页第二题

(设计意图)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学会与人合作,倾听别人的意见,培养互助、合作在的交流意识,张扬学生的个性。

3.路程、时间的计算方法(尝试探究)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5千米/时,6小时它行驶多远?

(设计意图)独立思考,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发现新知识点。

三、联系实际应用,拓展提高

(1)(线段图)战马每时跑50千米,从甲地到乙地150千米,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多少时?

(2)(线段图)小蜜蜂的飞行速度是300米/分,蜜蜂从花园到蜂巢飞了15分,一共飞了多少米?

(3)判断正误

a、一列火车行驶的速度为210千米/时,表示这列火车每时行100千米。( )

b、速度/时间=路程。( )

c、飞机飞行的速度为14千米/分,汽车行驶的速度为85千米/时,汽车的速度比飞机快。( )

(设计意图)这样不仅巩固了新知,而且还使学生获得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活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全课总结

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用了哪些数学学习方法?

五、作业教材63页第3题

板书设计:

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卡车: 60千米/时

大客车:70千米 /时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单位:千米/时 千米/分 米/秒 米/时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成功之处有:

(1)谈话导入,选择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内容入手,我设计了“电闪雷鸣”这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合作学习,体现了自主探究的精神。比较两车快慢时,让学生合作交流,让每个同学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关注对学生的评价,对发言学生给予一定的激励,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逐步“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3)利用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让学生看到自己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增强了数学应用意识,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

在教学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上一篇:聘任报告范文 下一篇:小学生观察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