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些宽容范文

时间:2023-10-06 01:25:25

多一些宽容篇1

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人打交道,与外界产生各种联系,那么,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便显得由为重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就是宽容。

宽容是一种美德,更是交往礼仪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它表现为一个人待人宽厚,有气量。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难免有些磕磕碰碰,学会大度和宽容,可以使我们有一个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我们不应对别人的过错耿耿与怀,念念不忘。同样,生活的路也正因为宽容和大度才越走越宽。

严于律己,宽以带人,是为人处事的最高境界,也是具有良好修养的重要体现。在生活中,我们宽容一些,忍让一些,就什么不愉快的事也解决了,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

人都是有感情,有尊严的,既需要他人的体谅,又有体谅他人的义务。宽容是人的内在美的反映。一个人的修养有多深、气度有多大、胸怀有多广,无不从宽容上体现出来。让我们敞开自己的胸襟,捧出你们的善心,宽容你们的朋友和“冤家”,让生活永远充满温馨和睦吧!

多一些宽容篇2

[关键词]宽容 不宽容者 卢梭 罗尔斯

(中图分类号]B82-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6)06-0070-05

宽容是现代社会广泛推崇的一种价值,而是否应当宽容不宽容者,在何种意义上可以宽容他们,则是一个既关乎正义原则,又关乎社会稳定的问题,构成了政治共同体常常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在西方思想史上,卢梭将不宽容者视为消解宽容本身、危害社会正义和稳定的因素,认为“宽容不宽容者”在逻辑上有问题,在现实中不可行;罗尔斯则对卢梭这种宽容观的有限性进行了反思,试图扩展宽容不宽容者的空间,但其尝试也存在某些缺失。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批判性的考察,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问题的由来及卢梭的解答

从概念上讲,宽容指的是主体在有能力(或相信自己有能力)干涉的情况下,对于与自己在善恶判断上存在差异冲突,从而感到厌恶憎恨的他人不予干涉;不宽容则相反,指的是主体由于他人与自己在善恶判断上存在差异冲突而对其进行干涉。一般来说,不宽容者往往将自己相信或偏好的立场视为“对的”,同时将与此不同的立场视为“错的”,进而认为自己有理由干涉甚至迫害这些“他者”。在他们看来,宽容无异于任由错误或罪恶存在发展,因而是不可接受的;而不宽容则是对错误和恶的抑制,所以是可取甚至是必要的。不宽容的实际表现多种多样,包括迫害甚至杀戮上的异己、异性恋主导的社会舆论妖魔化同性恋者等。不宽容的存在向推崇宽容的人们提出了一个具有悖论意味的难题:宽容者应当如何对待这类不宽容的主张或行为呢?一方面,如果宽容是一种值得肯定和推崇的价值或原则,对它的违背自然就是不正当的了,因而也就不应当予以宽容;但另一方面,如果对不宽容者不予宽容,似乎又与宽容原则的要求本身自相矛盾了。

本来,规范性意义上的宽容价值并不等同于无原则、无底线的相对主义,因为在任何一种宽容观的视阈中,都存在某些被认为突破了宽容底线因而不可宽容的对象,以致一个宽容的主体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同时是一个不宽容者。比如,洛克虽然十分强调宽容的意义,同时却又主张无神论者和天主教徒是不可宽容的,理由是他们做不到遵守公民契约。不过,对不宽容者不予宽容的悖论要比这种观念上的自相矛盾更为深刻,因为它涉及的是“宽容”价值本身包含的某种内在张力。

卢梭的宽容观清晰地体现了这一悖论。他提倡的“公民宗教”规定:必须禁止的反面教条只有一条,就是“不宽容”。在他那里,“不宽容者”特指那些在神学上持不宽容主张甚至主张迫害和处死异端的人。对于这些不宽容者,他立场强硬,没有留下任何宽容的余地,认为应该把他们驱逐出政治共同体甚至判以死刑。例如,他明确宣布:“有谁要是胆敢说:教会之外,别无得救,就应该把他驱逐出国家”;“任何一个真正的教徒都不会是排斥或迫害信奉异教的人的。如果我是法官,如果法律规定无神论者必须判处死刑,那谁来我这里控告别人为无神论者的话,我就先把他处以火刑”。

卢梭的上述见解实际上区分了两个层面的不宽容:一种是他认为应当受到谴责、不正当的不宽容;另一种则是对前一种不正当的不宽容不予宽容,因而在他看来是正当的。第一种不宽容之所以不正当而不可被宽容,是因为在他看来,宽容的基础、底线是公民宗教规定的“公民信仰”,即人作为公民理应遵守的社会规范,主要体现为“真诚地爱法律、爱正义”,甚至“在必要时为尽自己的义务而牺牲自己的生命”。显然,公民信仰根本不同于那种宣称“我是对的,你是错的”,从而主张迫害异端的排他性信仰,它的关注点不在于具体神学教义(比如对创世说的诠释等)的对错或纯正与否,而在于公民义务是否得到了遵守。只要不违背公民信仰,所有宗教都被视为可宽容的,无论它们的教义或对教义的诠释存在多大的差异冲突;反之,一旦触及公民义务这一底线,那么无论一种宗教声称自己有多么纯正,都不可宽容。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不宽容者”定性的时候,卢梭刻意对信仰、言论的不宽容与实际政治行为的不宽容不加区分,因为他深信它们之间具有某种必然的一致性:“凡是承认神学上的不宽容的地方,都不可能不产生某种政治效果的。”换言之,在他看来,一个有着不宽容信仰的人在政治上必定会有不宽容的实践,因而是正义稳定的社会生活所不能包容的。可以说,卢梭是将信奉不宽容主张的人完全划归为“不可宽容者”了。

不难看出,卢梭实际上试图通过区分“不正当”的不宽容与“正当”的不宽容,来克服“对不宽容者不可宽容”的悖论:前一种不宽容违背了公民之间的平等互惠关系,因而是不正义的,并且还会破坏社会稳定,所以才不可宽容;后一种不宽容则意在克服这种不正当、维护公民社会的正义和稳定,因此是值得提倡的。卢梭的这种处理方式从形式上看十分简洁,从逻辑上看似乎也是顺畅清晰的,因而在当代社会还仍颇有影响,甚至成为一个流行的口号,比如,被表述为“不可宽容不宽容者”,或者“要做一位有美德的公民,就是要能宽容所有事物,除了‘不宽容’之外”。但通过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他对“不宽容者”的界定只是以持有不宽容的信仰作为根本特征,并且将观念信仰对行为的导向、决定作用绝对化了,没有进一步区分持有不宽容信仰但未做出实际不宽容行为与实际做出了不宽容行为这两种不同的情形。但是很显然,在现实生活中,前一种情形并非罕见:有些人持有原教旨主义的信仰,但可能终生并未将其付诸实践;此外,不宽容的诸多实际表现形式在后果上也不尽相同,如为了维护信仰的纯正而咒骂“异端”与在异教场所制造爆炸伤害他人甚至夺去他人性命就不可同日而语。如果对这些情形不加区分,甚至仅仅因为有人在信仰层面上持有不宽容的立场便对其施加强制力乃至判处死刑,就显得不够宽容甚至在有些情形下可视为专制且与不宽容无异了。这样看来,卢梭对于是否应当宽容不宽容者这个悖论性问题的解答,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二、罗尔斯的“政治”宽容进路

罗尔斯在讨论现代社会的正义问题时,敏锐地察觉到了卢梭有关见解的理论弊端,将其称之为“有限的宽容”,并试图通过自己的批判性反思,发展出一种克服了这种有限性的更充分的宽容观,从而更好地解决宽容的悖论。

在《正义论》中,罗尔斯曾以专门的章节探讨“对不宽容者的宽容”这一问题,其问题意识产生的具体语境是:按照他提出的契约论理想模型,对良心自由和宗教自由的宽容是原初状态下每个人自愿的选择和承诺;但在现实中,却存在一些反对这种宽容原则的“不宽容者”,比如,某些人明确主张一旦大权在握便要压制宪法规定的自由,有些反对思想自由的人也在大学里身居高位等。这些反对自由和宽容原则的不宽容者是自由社会的异质因素,构成了“组织良好的社会”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会破坏公民之间基于平等契约而来的相互信任的纽带,甚至会切实伤害其他公民的正当权益。由此产生的问题是:一个旨在实现正义和稳定的社会是否应当像卢梭主张的那样,一刀切式地剥夺这些不宽容者的自由,对他们实施不予宽容的政策呢?

由于罗尔斯将自由作为正义的决定性原则,所以在他看来,权衡应否宽容不宽容者首先要基于自由原则来考量。所有人~包括不宽容者在内――的自由本质上只有基于自由原则本身才能受到限制,也就是说,问题的关键落实到不宽容者是否侵犯了自由原则,只有在其对自由原则构成了实质侵犯的情况下才有正当的理由对其进行限制:“只有当宽容者真诚地、合理地相信他们自身和自由制度的安全处于危险之中时,他们才应该限制不宽容团体的自由。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宽容者才可以压制不宽容者。”而在关于如何判断不宽容者是否对自由原则构成了实质侵犯这一点上,罗尔斯则结合了强调以经验后果作为判定标准的伤害原则,也就是说,他主张不能单纯依据理论假设和逻辑推理来评判某种言论或行为是否对自由原则构成了侵犯,而是强调经验后果的确实性:“对公共秩序和自由本身的侵犯必须根据共同经验可靠地来确认。”这样,确定对某个人或团体实施限制的前提是:必须依据公共认可的经验提供切实的证据,以说明这些人对自由原则本身造成了侵犯。这也就意味着,那些对公共秩序和自由原则并不构成实质伤害的“不宽容者”是可以被宽容的。罗尔斯继而指出,基于这种考量而宽容不宽容者,非但不会危害社会的稳定,反而有益于社会的稳定,因为不宽容者由于享受到了宽容原则为其自身带来的益处,长此以往便会逐渐倾向于接受自由和宽容原则,放弃原本持有的不宽容立场。从这个角度看,罗尔斯其实认为正义原则和社会稳定之间存在着某种“共生性关系”,并认为他在宽容不宽容者问题上的论证兼顾到了二者的这种共生性关系。

按照罗尔斯提出的具体标准,他很自然地将卢梭对是否应当宽容不宽容者这一问题的解答看成一种“有限的宽容”,因为后者对不宽容者采取不宽容的立场更多地取决于某种理论假设和推理,却没有考虑是否能够得到公共经验的确认:“卢梭和洛克对自由的限制是基于他们设想是有利于公共秩序的那些确切的、明显的推论”,“但不管一个先验的心理论证看来是多么有理,把它作为放弃宽容原则的理由却是不充分的,因为正义观认为对公共秩序和自由本身的侵犯必须根据共同经验可靠地来确认”。重要的是,罗尔斯虽然认为卢梭的宽容观是“有限的”,却并不认为它是不宽容的,因为“有限的宽容”与“不宽容”具有本质上的不同:前者并没有否定宽容原则本身,只是由于经验层面的原因而陷入失误;相比之下,后者则基于自身的特殊性观念或信仰从根本上否定了宽容原则本身。对“有限的宽容”与“不宽容”所做的区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罗尔斯对于“宽容的悖论”做出的回应。虽然他与卢梭一样,也对“不宽容者”进行了定性,但并没有直接认定其不可被宽容,而更多将应否宽容不宽容者作为一个经验层面的问题来看待,以伤害原则作为具体的判断标准,由此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卢梭式处理方式的武断。

但是,在《政治自由主义》等后期著作中,罗尔斯却认为其在《正义论》中得到表述的前期宽容观存在问题,因而发展出了所谓“政治的”宽容观,将宽容问题转化为如何对待不同综合性学说的问题。综合性学说指的是人们持有的各种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它们之间往往在宗教和哲学议题上存在深刻的分歧和争论。罗尔斯指出,一种不偏不倚、能够为所有公民普遍认可的宽容原则不应当建立在某种特定的综合性学说上,因为从这一特定学说推导出来的宽容原则总是与或形而上学方面的特定承诺结合在一起,一旦其他人不接受这种前提性的承诺,宽容原则就难以得到普遍承认。例如,基于康德哲学的宽容原则就依赖于对他有关道德自律的学说的认同,而对那些不接受这一学说的人而言就缺乏说服力。同理,罗尔斯自我批评地认为其前期宽容观便建立在自由主义这种特定的综合性学说之上。对于其他众多非自由主义的综合性学说而言就并不具有他所预期的那种吸引力,从而无法实现社会稳定的诉求,也没有成功地维系正义原则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共生性关系。

从这一点出发,罗尔斯将宽容的基础从自由原则转变为“合理性”(reasonableness)原则,认为后者更加不偏不倚,是任何有意参与公平合作体系并遵守其规则的理性主体都能接受的。这样,一种综合性学说不必是符合自由原则的,只要是合理的就可以在政治上予以宽容。在他看来,由于“政治的宽容”并不诉诸某种特定的综合性学说,因而是所有合理的综合性学说都可以接受的,从而也就能够更好地实现社会稳定的诉求,由此使此前尚不稳固的正义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得以重建。

由于宽容的基础从“自由”变成了“合理性”,罗尔斯对于“不宽容者”的界定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转而指那些“不合乎理性的、非理性的,甚至是疯狂的综合性学说”,并且主张“抑制(contain)它们,以使它们不致削弱社会的统一和正义”。也许在_尔斯看来,“合理”与否是一个显然的问题,因而他对于具体如何评判一种学说不合理以及怎样抑制它们,不像在《正义论》中那样详细展开,甚至可以说是语焉不详。但在很多批评者看来,“合理”与否并不像罗尔斯设想的那么显而易见,甚至认为其回避了宽容问题的核心部分,即如何对待这些“不合理”者,比如有学者就认为罗尔斯的后期宽容观实际上“旨在驯服合理的人们的圈内分歧,而不是裁决这些人与不宽容的局外人之间的争端”。

三、批判性反思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对于是否应当宽容不宽容者这一问题,虽然卢梭和罗尔斯给出的答案不尽相同,但他们的基本着眼点却是一致的,都将共同体的“正义”和“稳定”作为基本诉求。罗尔斯虽然批判了卢梭的见解,却没有完全否认他的思路,甚至可以说给出了相似的论证,因而也会招致类似的批判和挑战。

两人在这一问题上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试图凭借契约论式的思路来确定能够被普遍接受的宽容原则,并且由此从规范层面界定“不宽容”的特征。这一进路有助于解决“宽容的悖论”,因为一旦宽容被确立为所有人普遍接受的规范性原则,那么,违背这条原则本身的“不宽容”就与对这种不宽容不予宽容根本不同了,前者是不正当的,而后者却是对这种不正当的克服。上文已指出,前一种“不宽容”建立在这一基点之上:因为“我对你错”,所以我有权迫害你,也就是以对方所谓的“错误”作为对其不宽容的理由。卢梭和罗尔斯则通过契约论式的建构回避了谁对谁错的分歧争议,改变了宽容问题的思考模式:各种观念、言论、行为的对错是一回事,这些观念、言论、行为是否有存在的正当权利则是另一回事。

不过,在应当如何对待不宽容者的问题上,两人的具体观念有所不同。卢梭更多地停留于理论推理的层面上,认为既然公民之间的彼此宽容被确立为正当原则,与之相悖的不宽容就是不正当的了,由此断言不宽容者无法与其他公民和平共处,结果同时从正义和稳定两大诉求出发否定了讨论宽容不宽容者这一问题的余地。相比之下,罗尔斯则结合了经验层面的考虑和论证,试图重建正义和稳定的共生性关系。虽然他也认为不宽容是不正当的,但同时又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对不宽容者不予宽容就绝对是正当的,因为这不仅是一个理论推理的问题,还是一个经验层面的问题。这种具体情形具体分析的经验性处理方式能够避免卢梭将信仰、言论、行为等不同方面的不宽容混为一谈的弊端,表现出了一种更审慎、更宽容的态度,但其具体论证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罗尔斯虽然主张结合伤害原则,具体而微地根据“不宽容”在经验层面上的影响来判断对其是否宽容,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将伤害原则贯彻到底,因为与卢梭类似,他同样将观念、言论与实际政治混同了,这一点特别表现在其后期的论证中。他将宽容问题最终归结为综合性学说之间的关系,结果就忽视了信仰某种综合性学说与将其付诸实践这两种情形的重大差异。正如上文所说的那样,信仰和言论层面上的原教旨主义立场与基于原教旨主义立场发动恐怖袭击在实际后果上有着天壤之别,如果把二者等同起来,就违背了罗尔斯本人提出的依据共同经验来判断是否侵犯了自由原则的准则。当然,观念言论上的不宽容也可能造成对他人的冒犯和侵害,但这种伤害主要表现为情感上的冒犯,只要不是人格攻击、污蔑诽谤,就应该属于言论自由的范畴;而政治实践上的侵权则表现为实质性地侵犯和剥夺了他人的正当权益,两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其次,罗尔斯引入共同经验作为依据认为卢梭的见解过于武断,但他为了论证宽容不宽容者的合理性,却同样求助于一个难以得到共同经验确认的“心理法则”:正义的制度在适当范围内对不宽容者的宽容,最终可以使不宽容者忠诚于这种制度并变得宽容起来。然而,这种论断同样恰恰可以受到经验的反驳:并不是所有的不宽容者都会由于社会的宽容而最终变得宽容起来。实际上,罗尔斯自己也不是没有意识到下面这种可能性:一些不宽容者甚至可能利用宽容制度带来的好处来发展壮大不宽容的力量。

更严重的是,罗尔斯后期的“政治”宽容观主张各种合理的综合性学说之间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因此可以采取“中立”甚至“平等”的态度对待这些学说。这里的模糊之处在于“平等”地对待这些学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如果超出了政治权利意义上的平等对待,那么政治宽容实际上就超出了宽容的范围甚至有悖于宽容本身了。事实上,宽容并不意味着平等地看待每种学说、每个“他者”,甚至将自身与“他者”平等看待,因为宽容的对象恰恰是主体不赞同甚至厌恶的,所以只有在人们关于善恶是非的立场存在鲜明分歧的情形下,宽容问题得以产生的语境才能彰显出来。诚然,宽容的确要求不以对错为理由去否定异己存在的正当权利,但这并不意味着中立而平等地对待他者和异己。如果人们将其关于不同的合理综合性学说之对错的想法和感受完全平等化,最后会消解宽容问题本身。

进一步看,如果政治的宽容包含了在对错层面平等对待不同合理学说的话,实际上就等于要求人们声称自己不赞同的他者也是对的,而这样做恰恰会演变为一种不宽容。从某种意义上说,罗尔斯式的政治宽容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表现为所谓“政治正确”的诉求,主张对人们的信仰或言论表达进行一定的限制。可是,尽管人们关于善恶是非的争论有时候确实会非常激烈,以致会冒犯或伤害一些人的感受,看起来似乎违背了“政治正确”的诉求,但如果对这类争论片面地采取禁止的惩罚性手段,本身却构成了一种不宽容。卡森曾因此指出:“我们正在以不冒犯他人之名,把自己放置在一种危险中:人们为了迎合宽容的美德而变得不宽容了。”同时,从效果上看,限制言论的“政治正确”诉求对于改变不宽容的真实想法也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如果人们怀有真实的不宽容信念而只是慑于政治正确的限制而不敢表达出来,那么宽容就有可能蜕变为一种虚伪的公共表演,甚至最终演变为对道德是非的麻木和无动于衷。

最后,我们特别需要警惕的一个问题是:宽容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在“谁对谁错”的问题上采取中立乃至平等的态度,也不意味着完全消除对错之争,更不是要求人们否定自身的真实想法而违心地声称对方是对的;相反,它恰恰意味着:即使在认为“我对你错”的情况下,依然尊重对方持有和表达自己信念的权利,保障存在合适的条件和空间使不同信念之间的争论能得以展开――只要这种争论不违背伤害原则,不伤害公民的正当权益。这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互相排斥性的信仰,不管是还是其他,并不危险,只要存在一种不断对话的相互承诺就可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公民不受限于“政治正确”,公开表达自己的真信念并彼此展开自由的批判与辩论,正是宽容不宽容者的活力所在。

多一些宽容篇3

俗话说“海不在宽,有容乃大”,是啊!大海有着他包容万物的胸怀。而我们,也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他赐福于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应以宽容之心待人。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生四年级有关宽容的作文600字,供大家学习。

小学生四年级有关宽容的作文600字1生命的旅程中,风儿吹过,雨儿哭过,花儿笑过。也有好多不如意的事,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一切的不如意就会像尘埃,风儿吹过,不留一丝痕迹。然而什么是宽容呢?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从不会鄙弃任何一条河流,也许它只是一条无名的小溪,大海也会张开双手,拥抱它,亲吻它,微笑着欢迎它的到来。

宽容是对人格的尊重。也许身边的朋友对你做过一些错的事情,请不要放在心上。因为,他或许是出于无心,也或许是另有原因。不管他做错什么,都要去信任他,相信他没有骗过你,相信他是你真正的朋友。去谅解他的过失,换个角度去帮助他。也许身边的朋友有不好的缺点,请不要鄙弃他,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容忍那些缺点,从另一个方面,从每一次说话,聊天的时候,聪明的运用智慧劝诫他。真正的朋友总有一天会明白你的良苦用心,会感激你之前对他的宽容。也当然就会改正自己的缺点。因为在他的生命旅程中,他得到了尊重,得到了他人对他的信任。宽容的力量是无限的,宽容别人也是宽容自己。要知道,“世界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

宽容是需要我们有一种公正和理性的态度。当朋友与自己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少,不再像从前那样关心你。请不要对他生气,找个适当的时间,彼此敞开心扉,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认真聆听他的苦衷。不要在计较之前发生过的事情,因为那样也许只会让彼此的友谊破裂。

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的美德,但它也不同于无原则的退让屈辱的中国近代史。让每个中国人都会为清城府的“宽容”而气愤,这种“宽容”让我们留下了多少鲜血,让我们受了多少耻辱。这种“宽容”让我们成为了外国人眼中的病夫,一个颓废之国。真正的宽容要有原则,要让我们每个人保有自己的骨气。新中国后,我们不计较日本甲午战争中对中国所做的一切,用宽容,博爱之心,伸出双手同日本建交。这种宽容真正的体现到了一个文明古国拥有的美德,大气。

璀璨的星空因辽阔而让人留恋;浩瀚的海洋因壮阔而令人陶醉,宽容的阳光因为温暖而让每个人微笑面对一切。幸福穿梭在生命的旅途中。

小学生四年级有关宽容的作文600字2宽容是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它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使人愿意团结在你的周围。宽容也是一种豁达和挚爱,就如一泓清泉,浇灭怨艾嫉妒焦虑之火,还可以化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宽容又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别人无意间的冲撞了你,也会感到不安,你只要理解、包容他,就会让人觉得这个世界是如此的温暖。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很柔软的地方,这个地方也许藏着某种恐惧,某种阴影;也有烙着某种创伤某种伤疤;也许有着某种悲伤某种痛苦。尊重它,让它静静地存在,不要去碰它揭它挑它,这样你不仅保住了双方的友谊,保住了对方的尊重,也保住了自己的人格。所以学会宽容,也可以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慰藉与升华。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发现了一个坚果,另一个小孩也看到了并且摘了下来,由此便引发了争吵,因为坚果归谁的问题,陷入了僵局。这时,一个比较大的人走了过来,两个小孩让他分,他笑着把坚果掰开,并且平均的把果壳分给了两个孩子,两个孩子很诧异,接着他把果仁给了自己,他说:“这是我解决了这个问题的回报。”这就是争吵能出现的结局。

互不相让的结果使双方都受到损失,从小事开始学会谦让和谅解是孩子成长及其重要的一步。

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这让我想起了这样一则故事,古时候,某宰相请一理发师剪头,但由于理发师的紧张不小心剪掉了宰相的眉毛,理发师顿时心生畏惧,他也曾剪掉过不少人的头发,知道对方的反应,更何况这位是宰相,这一定会让他吃不了兜着走啊!

心慌之时想出一计,只见他直直的看着宰相的肚皮,宰相很诧异,便问:“你为何要看我的肚皮呢?”理发师回答:“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看你的肚子也很小啊!”宰相说:“是啊,我的肚子虽小但也能撑船啊!”理发师听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说:“我刚刚不小心把您的眉毛剪掉了”。宰相听了很生气,刚要发怒,突然想起“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笑着说:“算了,拿根笔再画一下吧!”这就是“宰相肚里能撑船”!

宽容让我们的社会和谐,人生更加精彩!

小学生四年级有关宽容的作文600字3宽容就是原谅,饶恕,不予以计较追究的意思,就是在别人和自己意见不一致时也不要勉强。宽容是消除阻碍和对抗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法。

宽容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拓展。足够的耐心和关注,就连小孩子也会舍不得你,听你话的。在指责别人错误之前,首先就要寻找出一点甚至多个自己在这一问题上做得不够或不对的地方。

宽容就是不计较,事情过了就算了。每个人都有错误,如果执着于其过去的错误,就会形成思想包袱,不信任、耿耿于怀、放不开,限制了自己的思维,也限制了对方的发展。即使是背叛,也并非不可容忍。能够承受背叛的人才是最坚强的人,也将以他坚强的心志在氛围中占据主动,以其威严更能够给人以信心、动力,因而更能够防止或减少背叛。

有一个男孩有着很坏的脾气,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根钉子在后院的围篱上。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37根钉子。慢慢地每天钉下的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来得容易些。终于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他告诉他的父亲这件事,父亲告诉他,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

一天天地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都拔出来了。父亲握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围篱上的洞,这些围篱将永远不能回复成从前。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将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从以上例子说明,不宽容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人与人之间常常因为一些彼此无法释怀的坚持,而造成永远的伤害。

宽容也意味着对自己的宽容。人需要善待自己。人需要对自己的原谅。不要给自己被太重的包袱。因为我们的出发点就是让自己快乐。

宽容固然是好的,可是遇事老是退步宽容,会显得没有原则。

在争论时过于宽容会使原本持有正确的立场你处于不利位置,叫人们对你的观点不够重视,对你的能力产生怀疑。时常宽容对人,会使别人甚至自己对自己丧失信心。我在小说中看见这么一句活“忍一时气死自己,退一步便宜别人”这些说法多少有些偏激,但是哲学上说,凡事都有个度,原本是真理的东西,超越了这个度也就变成谬误了。过度的宽容也就变成了纵容。

小学生四年级有关宽容的作文600字4宽容如水。宽容,即原谅他人的过错,不耿耿于怀,不锱铢必较,和和气气,做个大方的人。宽容如水般的温柔,在遇到矛盾时,往往比过激的报复更有效。它似一泓清泉,款款抹去彼此一时的敌视,使人冷静、清醒。

宽容似火。因为更进一层的宽容,不仅意味着不计较个人得失,还能用自己的爱与真诚来温暖别人的心。心平如水的宽容,已是难得;雪中送炭的宽容,更可贵,更令人感动。宽容,能融化彼此心中的冰冻,更将那股爱的热力射进对方心中。在这充满竞争的时代,人们所需要的不正是这种宽容吗?选择宽容,也就是选择了关爱和温暖,同时也选择了人生的海阔天空。

宽容如诗。宽容是一首人生的诗。至高境界的宽容,不仅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对某件事的处理上,而且升华为一种待人处事的人生态度。宽容的含义也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关爱,而是对天地间所有生命的包容与博爱。

宽容是门学问。对于小过失,小错误,你可以快乐地宽容对方。但对于大过失,大错误,就要考虑清楚。宽容并非包庇,隐瞒,而是帮助。

当然,宽容更应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轻易原谅自己,那不是宽容,是懦弱。“宽以待人”,也要看对象,宽容不珍惜宽容的人,是滥情;宽容不值得宽容的人,是姑息;宽容不可饶恕的人,是放纵。所以,宽容本身也是一门学问。

因为宽容,纷繁的生活才变得纯净;因为宽容,单调的生活才显得鲜丽。宽容赋予了生命多么美丽的色彩!

天地如此宽广,但还有比他更宽广的东西——人心。让我们学会宽容吧!

小学生四年级有关宽容的作文600字5有一种伟大的力量,看不见、摸不着,它,就是宽容。宽容能让人改正错误,宽容能让人得到自信。它是一种胸怀,一种风度,一种气魄,一种关爱,一种境界,一种品格,一种精神。

做人应懂得宽容。胸怀宽容之心,你会与别人想处得更融洽,生活得更快乐,宽容会令你被幸福和快乐彻底包围着……如果你想得到宽容,你就要学会宽容别人。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卖布人在卖布。这时,一个人走过来说:“几两银子一匹?”“三两。”“给我量八匹。”“好,三八二十四,二十四两银子。”“什么?明明三八二十三,怎么能说是二十四两呢?”于是,两人吵了起来。这时,孔子的徒弟来了,对买布人说:“你错了,三八二十四。”那人不服说:“孔子有学问,找他去,看他说谁对。你错了,把帽子给我;我错了,把脑袋给你,敢不敢?”然后两人去找孔子了。

到了孔子家里,孔子说:“徒弟呀,你错了。”于是买布人把他帽子拿走了。那人走后,徒弟问:“明明三八二十四,可为什么我错了呢?”孔子语重心长地说:“你错了,只是把帽子给他,而他错了,那可是一条命啊!总有一天他会明白的。”果然,没过几天,那人把帽子还回来了。

孔子的精神是多么的可贵啊!只是不经意的一瞬间,宽容挽回了一条性命,宽容的力量多么强大啊!

多一些宽容篇4

伏格特(W. Paul Vogt)在《宽容和教育》(Tolerance and Education: Learning to Live with Diversity and Difference)一书中这样问道:甚么是宽容?宽容可教么?第一个问题是关键,因为如果我们不知道甚么是宽容,那么我们怎么知道它是否可教呢?我们甚至怎么知道该教的又是甚么呢?要说明宽容是甚么并不容易,因为从不同的目的,我们可以对宽容作出不同的说明。这个目的可以是寻求人与人之间相互平安共处或相互理解,可以是吁求政府营造宽松社会环境或者减少对私人事务的干涉,也可以是从公民教育着眼来澄清个人权利、义务与法制的关系。伏格特在说明何为宽容时,着重的是最后这一种目的。从宽容与权利和法制的关系来看,宽容不是一个抽象的道德原则,它是在历史过程中逐渐发展出来的一种公共性的美德,历史上有过的宽容观与当今自由民主社会中的宽容虽有联系,但并不是同一回事。同样,随着权利和法制观念在民主进程中的完善,宽容本身也会有进一步的发展。伏格特对宽容的说明正是放在这样一个历史视野中进行的1。

一 宽容与邪恶

宽容问题的讨论最早出现在十三世纪意大利神学家阿奎那(Thomas Aquinas)的《神学概论》(Summa Theologiae)中。早期对宽容的思考所关注的,是如何维护基督教信仰及如何对待异教邪说。阿奎那提出,真正的基督徒并不只是顺从信仰,而更是以推动基督教信仰为己任。这里有一个宽容或不宽容异教信仰的问题。阿奎那认为,只要有助于推动基督教信仰,宽容或不宽容(迫害)都可以用作策略手段。基督徒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严惩罪恶或者暂时宽容罪恶。宽容是策略,而非美德,暂时宽容罪恶是为了将来最终消灭罪恶2。

到了十六世纪,宽容逐渐由策略转化为美德。这个变化是在基督教内部争论关于如何对待异教的过程中发生的。争论的双方虽然在需要克制异教徒这一点上相当一致,但在是否应迫害或者宽容异教徒的问题上存在着分歧。在如何对待异教徒时,不仅涉及何为「有效手段,而且还涉及何为「正当手段。这就使得争论从中世纪式策略手段思考转化为启蒙时代的人文价值思考。虽然争论的焦点似乎依然集中在如何克制异教徒的问题上,但手段问题却已经涉及了正义和怜悯的关怀。例如,诸如火刑一类迫害异教徒的酷刑是否正当的压制手段?比起酷刑,放逐是否更符合基督教精神?为挽救迷失的灵魂,宣导劝谕是否比警诫惩罚更为有效?正是由于宽容问题包含了正义和怜悯的关怀,它开始具备了现代的道德内涵。现代社会学和政治学者关于宽容问题的争论往往涉及这样一个问题:为了澄清该宽容和不该宽容的思想行为的暧昧不清,增强判断的理性、说服力、正义性或可操作性,宽容应当确立哪些群体价值原则?这里有一个关于宽容的价值内容问题。宽容的价值内容并非是单一的,而宽容所包含的不同价值内容更可能是不一致的。这就造成了宽容的内在矛盾性。

宽容的矛盾性在十七世纪思想家洛克(John Locke)的《关于宽容的一封信》(A Letter on Toleration)中充分表现出来。洛克一方面指出宽容是有限度的,超过了某个限度,宽容即为不明智和非正义行为。他认为,基督教宽容的对象不应包括天主教和无神论者,因为天主教徒是为外国君主服务的,而无神论者则因其誓言不可信赖而不可能成为基督教徒诚信群体的成员。另一方面,洛克又把宽容当作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普遍道德原则3:

无论是个人、教会或者甚至共同体,都无权侵犯公民权利,都不允许以宗教之名剥夺彼此的世间财产。

他认为,在宗教上不宽容他人者亦不配受到他人的宽容对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在洛克那个时代并未引起注意,但在今天,它成为洛克宽容思想最受重视的部分。洛克宽容观的矛盾性对现代社会仍有意义,现代人在意识形态宽容问题上往往表现出相似的矛盾性。例如,冷战期间,西方社会在是否让共产党人有公开说话权利的问题上举棋不定;而今天,在是否让新纳粹或其他种族主义者享有言论自由的问题上也是一样。

洛克思考宽容是从群体共善和自由意志的关系着眼的,这也对现代社会具有意义。在洛克的时代,人的灵魂解救是「好生活的基本含义,这就好比许多现代人把身体健康视为「好生活的基本含义。但是,灵魂解救是一种群体共善性的「好生活,它要求每个人与他人共同实现这一目标;身体健康则是一种个人性的「好生活,它只要求每个人管好自己的事。在洛克的时代,生活秩序要求每个人充分关心他人的灵魂解救。因此,干预他人的,确保其向正确方向发展便成为每个成员对群体应负的责任。这和期间,每个人有责任关注别人的思想正确差不多。

洛克主张宽容,因为他相信灵魂解救必须由个人自己去追求。国家的强迫和行政官吏的干预都只会阻碍这种个人的追求,对灵魂的解救有害无益。洛克没想到,二百年以后,一些现代社会的思想正确或意识形态统治会从反面来印证他强调个人自由意志的合理性。例如,在时期的中国,监督别人的思想,帮助别人正确思想,是每个人的责任,结果弄得人人强行表态,强行觉悟,不觉悟定受惩罚。对个人思想强行干预的结果不仅是当时许多中国人以假积极和伪装积极来钻营取巧或谋求自保,而且在结束后仍长期无法改变中国社会的假面虚伪文化。不宽容不仅未能使人们的精神纯洁起来,反而致命地摧残了追求精神纯洁所必不可少的自由理性。洛克从人的自由理性来看待宽容,这也正是后来十九世纪思想家弥尔(John Stuart Mill)在《论自由》(On Liberty)中提倡的那种以人的独立主体为核心的宽容4。

在十七、十八世纪的历史条件下,宽容是一个宗教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宽容关系到提倡宽容者的人身安危,这就是为甚么倡导宽容的著作往往要么匿名发表(如洛克),要么借托笔名(如伏尔泰[Voltaire])或者在作者死后方能面世(如博丹[Jean Bodin])。那个时候,尽管在宽容问题上出现了一些开明的意见,但反对宽容的保守意见仍占上风。反对者把宽容看成是软弱的表现,是一种「默许,因无法阻止而忍受或迁就5。十八世纪以后,宽容不仅受到保守思想的攻击,而且还受到激进思想的挑战。一些政治学家,尤其是与法国和美国革命有关系的政治学家开始批判宽容。米拉波(Honore de Mirabeau)就说过6:

在我看来,在某种方面,宽容这个字本身就是暴虐的,因为那些实行宽容的权威也可以不实行宽容。

潘恩(Thomas Paine)说得更彻底7:

宽容不是不宽容的反面,而是伪装的不宽容。宽容和不宽容都是专制。不宽容自以为有剥夺他人良心自由的权利,宽容自以为有对他人施舍良心自由的权利。一个是以火和柴武装起来的教皇,另一个是出售和颁发免罪券的教皇。

宽容受到保守和激进两个方面的夹击,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今。一方面是各种专制政治权力、原教旨宗教、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公开主张压制和不宽容,另一方面则是左派从「阴谋论的角度来批判和揭露宽容的伪善和为现有权力服务的意图。后一种对宽容的批判清楚地表现在60年代西方左派代表作之一的《纯粹宽容批判》(A Critique of Pure Tolerance)一书中。西方左派从批判自由民主社会秩序的伪善性出发,将宽容视为稳定资产阶级秩序的统治伎俩和「掩饰可怕政治现实的伪善面具8。左派还特别指出宽容的冷漠效应:革命群众讲宽容,那就必然会容忍现有的权力结构,必然在现实面前表现为「思想懦怯。他们强调,在权力统治方面,宽容甚至是一种直接的「压迫力量,「纯粹宽容做出不偏不倚的样子,「实际上是在保护现存的统治体制9。

这种左派批评虽然有它的道理,但局限性也是相当明显的。它是一种理想型的批判,它从某种乌托邦式的未来理想社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来得出对自由民主和宽容的纯负面评价。自由、民主和宽容固然不完善,或者甚至确实是在为现有的权力秩序充当门面,但试想,如果就此取消自由、民主和宽容,处于弱势的群体和个人所受到的实际保护将会有所增加还是有所减少?自由民主所提倡的公民权利和宽容价值观是社会弱者保护自己的武器,社会弱者是不是应当因为这些武器不够完美而在没有其他武器的情况下,将之完全放弃?如果说自由民主社会中的自由、民主和宽容都不过是统治者的阴谋手段,那么民主社会和专制暴虐社会之间的区别又是甚么?消除这些差别对专制社会中的弱者争取自己的权利究竟是有益还是有弊?

二 宽容与权利

早在十八世纪,激进民主思想家米拉波和潘恩就曾指出,宽容是不可靠的,宽容由权力所赐予,独掌权力者可以宽容,也可以不宽容。在米拉波和潘恩看来,自由权利太基本、太重要,不能由少数人随意操控,想要收回即可收回。米拉波和潘恩都强调,自由权利是公民应当无条件拥有的,不是某种权宜之计。宽容所施予的并不是真正的自由,宽容充其量不过是有缺陷的自由,并非真正的自由,「因宽容所享受的豁免只不过是某种可以收回的让步,而不是有保障的权利10。潘恩用「良心自由说来说明宽容和权利之间的差别,强调真正的公民自由应当把施予的宽容转变为法律保护的权利。

但是,权利是不是就此应当或者可能代替宽容呢?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宽容在当今社会和政治理论中仍具有价值,而这种价值恰恰体现在它与权利不能完全相互代替的关系上。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宗教宽容观念的演变与权利观念并没有特别的联系。宽容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在实行压制之前,对于异端究竟要给以多大程度的容忍。在十六世纪,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愈少愈好。到了十九世纪,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愈多愈好。在受法律保障的公民自由范围内,保障有高低程度之别,宽容是低程度的保障,权利则是高程度的保障。有些事情几乎无须法律保护,仅属「宽容而已。还有的事情则非受法律保护不可,必须是不可剥夺的「权利。不应宽容之事未必就是应当禁绝之事,只有属于权利范围之内的事才必须受法律保护。可以宽容的事是「做得不错的事,而与权利有关的事则是「做得应当的事。严格地说,宽容和权利的这些差别只是程度的差别,这两者间的界限并不总是很清楚。宽容和权利本为互补性观念,缺少了一方,另一方则难以得到充分说明。

宽容和权利体现不同程度的强调。权利的强调程度超过宽容。但是,有时宽容却似乎比权利更能说明保障权利的真正意义。权利往往被设想为一种占有形式,一种人们「拥有的东西。权利与权利拥有者的身份(「我是谁)有关,也就是说,因为是某人,才「拥有某权利。例如,某人是美国人,因此拥有佩枪的权利;但他若是另一国公民,则未必有同样的权利。因此,权利也是同等身份的人之间的平等标志。扩大某一权利的范围,也就是把愈来愈多的人包括在某个平等身份范围之内。例如,投票的权利起先是男性公民的权利,在这一范围内,男性公民是平等的,而女性公民则被排除在外。当女性公民也获得投票权利的时候,她们获得了与男性公民平等的身份。在西方,从十七世纪开始,权利的变化基本上都是以确定「我是谁的平等身份为基础的。权利被设定为一种与人格和尊严有关的东西。因此,对于权利拥有者而言,权利一定是好的,不可能有「坏的权利。

与权利相比,有关宽容的强调就要平和得多。宽容常常被看成是为某种普遍目的而作的局部牺牲,或者是某种珍贵事物(如权利)的一部分。因此,宽容是一种「消极自由(避免做某事的自由),而权利则是一种「积极自由(做某事的自由)11。美国宪法的《权利法案》可以说是消极自由的代表,它强调的是国家对公民的不干涉(宽容),因为公民有不受国家侵害的权利。《权利法案》所起的是限制国家行为的作用。与美国宪法相比,法国人权和民权宣言则更强调积极自由,尤其是公民参与政府的权利。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其实并不矛盾。一方的消极自由往往意味着另一方的积极自由,反过来也是一样。言论和集会自由是强调政府宽容的消极自由,但这种消极自由却是积极自由的基本条件。政府不宽容,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自由也就必然成为空谈。

尽管宽容与权利并存,但现代社会法制的重心确实是愈来愈由宽容转向权利。从宽容向权利的转移往往包含三重不同的、但相互有关的变化:第一重变化是侧重点的变化,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把侧重点从「允许某些自由转变为「保护这些自由。言论和出版自由就是一个例子。言论和出版自由之所以值得提倡,不仅是因为这表现了统治者的开明、纳谏和包容,更是因为这种自由本身就是一种值得鼓励和不容侵犯的行为(权利)。

第二重变化在于,在宽容和被宽容者之间,谁需要据理力争的关系变了。就被宽容者而言,这是一种由「有罪推定向「无罪推定的转变。宽容涉及宽容者(掌权者)和被宽容者(无权者)双方,要么是掌权者必须向公众说明为甚么对某些人的言论和行为不能宽容,要么是无权者向掌权者提出为甚么应当宽容的理由。当前者比后者更需向社会作出解释的时候,宽容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而权利则得到了加强。例如,十八世纪以后,言论和出版自由从宽容的对象转变为受保护的权利,政府在禁止某些言论(诽谤、诬陷)之前,必须先假定其无罪,然后再以确凿证据证明其有罪。而在这之前,则是先假定其有罪,然后由个人以证据证明自己无罪(的诬告和冤案即是这种论罪程序的显例)。当然,不管言论权利规定得多么明确,言论和出版的自由都不是无限度的。即使在保障言论和出版自由的社会中,仍然存在着诬蔑、诬陷、诽谤、侮辱、猥亵等罪过。如何定义这些罪过既标志着官方对言论自由程度的掌握,也标志着官方对言论的宽容程度。

第三重变化在于统治权力开始自我约束。这种自我约束并非取决于统治权力的良好意愿,而是由普遍性的法律程序和权力制衡所规定。如果只讲宽容,不讲权利,那么统治权力的自我约束往往是各案有别,统治者愿意对谁宽容就对谁宽容,愿意宽容到甚么程度就宽容到甚么程度。权利则与宽容不同,权利要求普遍性的权力约束。如果不能以普遍的原则,在事情发生之前就预先确定哪些必须宽容,哪些不能宽容的话,那就根本无权利可言。一个政府将自由言论和自由出版确立为一种权利,是在知道某个出版物的具体内容之前就郑重地保证不对之加以惩罚。当然,出版物所不能逾越的界限也是预先就已经公开规定了的。如果出版物所必须遵守的那些普遍预设规定的界限暧昧不清,或者时松时紧,那么在它和行政权力打交道时,它便无法要求自己的权利,而只能仰仗后者的宽容了。任何权利都是有限制的,但这些限制必须是预设的,必须具有普遍性。如果限制权利全凭当权者变化无常的主观意志,那么也就根本无权利可言,剩下的至多不过是当权者施舍的宽容而已。

三 宽容与法制

上述的三重变化,从容忍到保护,从有罪推定到无罪推定,从多变的政策到稳定的保障,是建立公民权利政体的条件。这些变化当然必须经历一个逐步加强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尽管公民社会的共存机制不断由单纯的宽容转向充分的权利,但这并不等于充分的权利最终会完全替代宽容。这是因为,即使在权利政体中,宽容也还在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不仅如此,宽容甚至还是维持权利政治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公民具有充分权利的社会中,任何一个公民都有责任尊重其他公民的这些权利。一个公民有没有言论自由,这不仅取决于政府是否尊重和保护这一自由,还取决于其他公民在听到不中听的言论时是否能对之宽容。如果公民不能对他人言论予以宽容,政府对公民间的不宽容行为的管理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多数人对少数人实行不宽容(如种族、阶级、性别、性倾向歧视),政府则往往无可治众人之法。只有当一个社会中存在普遍的宽容文化,权利才能在全社会中有充分的保障。

权利政体社会不能没有宽容的另一个原因是,权利与权利间的关系有时并不一致,甚至会相互冲突。国家在介入权利冲突,解决权利纠纷时,必须权衡不同权利间的主次、重轻之分。在衡量权利主次、重轻之分时往往是两害取其轻。法律审判的无罪设定可以说是一个例子。无罪假设增加了给无辜者定罪的难度,但也增加了给有罪者定罪的难度。法制社会之所以坚持严格的定罪程序,是因为冤枉好人比放走坏人更有害,更不能容忍,更不可行。让坏人有逃脱之机于是便成为不冤枉好人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言论自由是一种明确的权利,但自由的言论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坚持普遍的言论自由也是一种两害取其轻的利弊权衡。比起放纵「坏言论之弊来说,压制「好言论之弊更为严重,更为不可接受。

把宽容和权利放在一起,而不是对立起来考虑,宽容也就获得了更为宽广的意义。宽容既包括人与人之间在具体事情上的容忍和原谅,也包括国家政权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权利承诺和保护。如果说权利是一种受到充分强调的宽容,那么宽容则是一种相对弱化的权利。公民权利一开始往往都是在争取宽容的过程中形成的。宽容和权利都是有所限制的,对宽容和权利的限制都可以通过法律来确定,都应当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其前提。只有依据普遍标准的宽容才是与权利相一致的宽容,才能与权利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甚么事能宽容,甚么事不能宽容,这些自然而然形成一套关于行为的道德法则,不成文的法则是社会的价值规范,成文的便是法律条文。以不成文价值规范之名实行的不宽容,一旦以成文法的形式规定下来,就会获得法定合理性,成为国家迫害的手段。除了不成文的道德规范和成文的法律规定,宽容还涉及「私人和「社会间的层次转换问题。私人层面上的事件(如个人隐私生活中的思想和行为),一旦追究「社会影响,就可能受到公众的道德谴责,或者甚至遭受国家政府权力的干涉,并受到司法的惩处。宽容问题的公共性层次上升须要「上纲上线,须要强调某言行对他人的「伤害。相反,宽容的公共性层次下降,则须要淡化某行为对他人的伤害效果,强调它「仅为私人行为。强调或淡化事情的「公害效果涉及公共和私人领域的区分。只有严格区分这两个不同的领域,才能最大限度地杜绝随意上纲上线和无限上纲上线的可能。明确区分公众领域和私人领域,是法制社会运作的一个基本前提。即使在民主法制的社会中,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限仍然是一个人们不断讨论和争论的问题。

宽容对于现代法制社会的意义在于,即便社会有某种关于「他人伤害的共识,仍然不能单凭这一点废弃宽容。这是因为,人们不能单凭某种伤害原则来决定哪些伤害应予以宽容,哪些伤害不能予以宽容。按照「伤害原则,如能证明某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便可不宽容这行为。可是,有的行为即使是无可争议地伤害到了别人,也仍然必须予以宽容。例如,你写了一本书,有人对此写了很苛刻的评论,使你受到感情和自尊心的打击,甚至使你的声誉和经济受损。这些伤害也许远远超过了那个人打了你一个耳光的肉体伤害。你可以不宽容那较轻的肉体伤害,但你必须宽容那较重的精神伤害。为甚么呢?你有要求自己身体不受伤害的权利,但你并没有要求别人不批评你的著作的权利。尽管你觉得自己的著作受批评比身体遭攻击更受伤害,但社会却并不能因此而出面阻止别人批评你的著作。在言论和出版自由的社会中生活是有代价的。代价之一就是个人必须容忍别人的言论自由,即使这会给他自己造成伤害,他也必须这样做。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提倡宽容,主要是就现实需要宽容而言的。社会生活是多元性的,你喜欢不喜欢都无法改变这个现实。现代生活充满了冲突和不一致,宽容因此也就成为我们应对多元生存处境必不可少的手段。宽容为我们所提供了应对多元和冲突的较低规则。

作为低规则的宽容,它是一种中介性的,而非实质性的价值,它是实现某些实质性的基本价值(正义、自由、平等)的条件,而非最终结果。人们以实质性的基本价值来构筑种种关于「好社会的理念,而宽容则不足以支撑这一类的理念。例如,我们可以说,「好的社会是一个正义的、人人享有自由和平等的社会。但我们却不能说,一个好社会只是一个宽容的社会。如果大多数人宽容非正义、不自由和不平等,这样的社会哪里能称得上好社会?宽容只涉及人们相互对待不同看法的态度,但它自己却并不是一种实质价值。宽容是让实质性基本价值共识逐渐浮出不同看法的保证和条件,它起的是一种过程的作用。没有宽容,不同的意见就会因冲突而导致暴力、压制、迫害、杀戮或战争。没有宽容,人们就不能和平地取得关于基本价值(或其他事情)的共识。所以,宽容的价值往往须要从反面来理解,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宽容,那么就一定会造成危害。

由于宽容是一种须要从反面来理解的价值,它通常被看成是一种颇为局限的、不得已而为之的人际相互关系。人们因此会问,社会群体是否能够有一种比相互容忍更为高尚的目标呢?回答是肯定的。但是在寻求更为高尚的共同目标的过程中,人们离不开宽容。宽容首先是他们应对现实多元和冲突的唯一有效手段,并因此也成为一种起码的社会美德。宽容所起的主要作用是设置限度。在多元社会中,人们关于基本价值观意义的争论,有权者对弱者的所作所为,多数人(政治、社会、道德、民族等)对少数人的所言所行,这些都须要由宽容来设置限度。宽容的限度与压迫、专制和暴力所设置的限度是不同的。我们之所以称宽容为美德,就是因为它可以一步步带领人们走出习以为常的压迫、专制和暴力。

宽容不是没有可能发生重要的性质变化的。罗尔斯(John Rawls)在《政治自由主义》(Political Liberalism)一书中指出,自由、平等的公民如果要把社会建设成为一个公正的合作性体制的话,那就必须以政治宽容为其基础。罗尔斯认为,在自由社会中,人的正常理的自然趋向是愈来愈多元,而不是愈来愈不多元。即使在消除了偏见、愚昧和自私自利的理想社会中,具有理性的人仍然会在基本价值、生活理想、政治原则等问题上持有不同的意见,这是因为人的知识总是有限的,人的判断总是承受着某种负担(罗尔斯称之为「判断的重负[the burdens of judgement])12。即使在充分自由的社会中,也不可能有一种人人认同的真理。相反地,社会愈自由,就必然愈多元,也就愈须要面对多元。这样的社会必然须要把宽容从美德提升为基本的政治原则。宽容虽然起源于防止宗教压迫、政治专制和社会迫害的权宜之计,但随着社会和政治的发展,宽容将展现出另一种更为高尚的前景。宽容最终将不仅成为一种政治之善,而且也成为一种与自由、平等和正义具有同等实质价值的社会之善。

注释

1 W. Paul Vogt, Tolerance and Education: Learning to Live with Diversity and Difference (Thousand Oaks: Sage Publications, 1997).

2 Thomas Aquinas, Summa Theologiae, II, Questions 10, 11.

3 John Locke, A Letter on Toleration, ed. Raymond Klibansky and J. W. Goug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85. 原作发表于1689年。

4 John S. Mill, On Liberty (Indianapolis: Hackett, 1978),原作发表于1859年。

5 Elisabeth Labrousse,"Religious Toleration", in 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ed. Philip P. Wiener (New York: Scribner, 1973), 4:112-21; J. W. Merrick, The Desacralization of the French Monarch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Baton Rouge: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0), chap. 6.

6 Quoted in Preston T. King, Toleration (London: Allen & Unwin, 1976), 8.

7 Quoted in Bernard Crick,"Toleration and Toler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 6 (1971): 144-71, 149.

8 Robert Paul Wolff, Barrington Moore, and Herbert Marcuse, A Critique of Pure Tolerance (Boston: Beacon Press, 1969), vi.

9 同注8,页83。

10 Guido de Ruggiero,"Religious Freedom", in Encyclopa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vol. 13, ed. Edwin R. A. Seligman and Alvin S. Johnson (New York: Macmillan, 1942), 240.

11 Isaiah Berlin, Four Essays on Liber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多一些宽容篇5

宽容是什么?宽容是一种依托于博大胸襟的高尚境界。宽容,不是放任、不是纵容,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宽容意味着尊重、信任、理解和沟通。宽容是宽松气氛的刻意营造,是不同主张的彼此交融。宽容是“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学会宽容,不仅是对我们自身道德修养的一种提高,而且是一面向别人展示自己道德修养高低的镜子。

宽容别人对我们来说并不困难,却也不容易。关键的是,心灵是如何的选择。当一个人选择了仇恨,那么他将在黑暗中度过余生;而一个人选择了宽容的话,那么他能将阳光洒向大地。古语常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既然如此,面对一个人在无意中犯下的错误,我们为何不能宽容呢?

当我们的心灵为自己选择了宽容的时候,我们便获得了应有的自由。因为我们已经放下了仇恨的包袱,无论是面对朋友还是仇人,我们都能够赠以甜美的微笑。佛道中常讲究缘分,在众生当中,两个人能够相遇、相识,那便是缘分。当你们如果因为仇恨而相识,不可否认的是,在你们的心里已经牢记住了对方的名字,如果你因为整天想着如何去报复对方而心事重重,内心极端压抑,那么倒不如放下仇恨,宽容对方。或许,因此你可以多一个可以谈心的好朋友。每一个人都需要朋友,多一份宽容,便能令我们多一位朋友。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因为有错,所以才有对的存在。有此必有彼,试问,天下间对的事有多少?而如果我们全以坚持真理之心去剖析错误之事,岂不短命数年,自讨没趣?所以,面对诸如此类的错事,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也只好一笑了之,不要费神去跟自己过不去,就当是把这些东西看作是给自己磨练心志的一次考验。

多一些宽容篇6

1、宽容就是忘却。人人都有痛苦,都有伤疤,动辄去揭,便添新创,旧痕新伤难愈合。忘记昨日的是非,忘记别人先前对自己的指责和谩骂,时间是良好的止痛剂。学会忘却,生活才有阳光,才有欢乐。

2、人应该学会宽容。多一些宽容就少一些心灵的隔膜;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友爱。

3、宽容如水。宽容,即原谅他人的过错,不耿耿于怀,不锱铢必较,和和气气,做个大方的人。宽容如水般的温柔,在遇到矛盾时,往往比过激的报复更有效。它似一泓清泉,款款抹去彼此一时的敌视,使人冷静、清醒。

4、宽容是每一个人的支柱。一个人没有了宽容,便没有了灵魂。让宽容做我们心中一副健康的心电图,做一张世界上最美好的通行证。

5、宽容不仅度人,也能修己。《菜根谭》有语:“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又云:“量宽福厚,器禄薄。”善宽容的人因心怀坦荡而延年益寿,因不斤斤计较而远害避祸,因引人向善而受人敬仰。

6、宽容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美德。宽容不是胆小无能,而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大度。做人要宽容,更要学会宽容。

7、宽容有三种境界,可以养鱼为喻:最初级的境界是玻璃缸赏鱼,只让它在一定的范围存在和活动;中等境界是池塘养鱼,因地就利,因势利导,水肥鱼跃,鱼张水活,相互利用;最高境界则是江海生鱼,千形万类,任其自生,海阔天高,任其自游,由此也就成就了海的博大和丰富。有多大的胸怀,就有多高的境界;有多高的境界,就能干多大的事业。

8、宽容就是不计较,事情过了就算了。每个人都有错误,如果执著于其过去的错误,就会形成思想包袱,不信任、耿耿于怀、放不开,限制了自己的思维,也限制了对方的发展。即使是背叛,也并非不可容忍。能够承受背叛的人才是最坚强的人,也将以他坚强的心志在氛围中占据主动,以其威严更能够给人以信心、动力,因而更能够防止或减少背叛。

9、宽容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艺术,是看透了社会人生以后所获得的那份从容、自信和超然“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这是何等的气度与胸怀!宽容的可贵不只在于对同类的认同,更在于对异类的尊重。——这也是大家风范的一个标志。( 名人名言)

10、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即是对自已善待。

11、真正的宽容是理性于容忍的,少了那一份盲目与强迫感,对于犯罪来说,我们可以宽容他重新做人,但不可以容忍他所犯下的罪恶,更不能用所谓的“宽容”去包弊他犯罪。宽容他的过往,应是为了他的自新,每一个人都有被宽容的权利,因为你还活着。

12、生活的天地如此宽阔,我们没有必要在彼此摩擦中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天空很大,比天空还大的是人心!每一个人包容一点,大度一点,我们的生活就会更精彩、和谐而美好。

13、因为宽容,纷繁的生活才变得纯净;因为宽容,单调的生活才显得鲜丽。宽容赋予了生命多么美丽的色彩!

14、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聪明的人就应该学会宽容的处世之道。多一份宽容,我们就会像弥勒大佛一样笑口常开;多一份宽容,我们的生活就会增加一份真诚和美丽。

15、宽容不是软弱。不斤斤计较,不与人深究,并不是怕他,而是不想与他计较,不想把矛盾激化,不想弄得两败俱伤。宽容是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拥有冷静的头脑,是以最佳的方式避免最坏的结果。宽容不是被动的认输,而是一种主动的放弃,当你放弃那些激烈的言辞,冲动的举止和报复的渴望时,你才是宽容的人。

16、指缝间,流失的是光阴。宽容一个人,需要的也是时间。我们是人,会有笑颜,会有悲伤,会有眼泪。因为我们有情感,总是要求别人在意的眼光,我们做错事,自私地要求别人的原谅,宽容。这种本能的要求,是因为我们认为人间还有真情存在。但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宽容谁,不是一瞬间就能做到释然,它也许需要一分钟,一天,一年,甚至更久。

17、能宽容,就能得人。夫妻间除了要有爱情有信任,还要有宽容,总是为小事斤斤计较,就不可能白头偕老;朋友间没有了宽容就没有了友谊,因为宽容是友谊的题中之义;领导宽容,就可以使近者悦远者来,天下归心。

18、宽容如诗。宽容是一首人生的诗。至高境界的宽容,不仅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对某件事的处理上,而且升华为一种待人处事的人生态度。宽容的含义也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关爱,而是对天地间所有生命的包容与博爱。

19、学会宽容别人,就是学会善待自己。怨恨只能永远让我们的心灵生活在黑暗之中;而宽容,却能让我们的心灵获得自由,获得解放。

多一些宽容篇7

对于宽容,英国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这样定义:允许别人自由行动或判断;耐心而毫无偏见地容忍与自己的观点或公认的观点不一致的意见;而我国的现代汉语词典又是这样解释的: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平心而论,我更喜欢大不列颠全书的定义,因为这个定义清晰明了,充斥人性的光辉。

如果采用我国词典的解释,我们倒是可以认为自己常常是个宽容的人。因为,我们可以常常不计较朋友的过失,原谅亲人的错误,理解他人的苦衷――这样看上去我们的确是足够宽容的。但事实上,那还不够。这些都只是一些小的宽容,是我们身为个人所具有的宽容。可撇开这个狭小的个人身份,我们还是公民,是社会的一部分,是人类的一部分,所以,大的宽容是对社会的宽容,对人类的宽容,尤其是对少数人的宽容。这个时候,大不列颠全书的定义显然更合适。

如果人的行为与大众规则恰好吻合,那就不会有任何非议降临于他。然而,即便是一个人在某个方面显得与大众不同,大众往往会给予最激烈的反击,强制要求其“改正”“错误”,即便这样意味着其放弃毕生的幸福甚至是生命――这多么残酷。此时,我们便可以想想,大众难道不是由我们每一个人所构成的吗?大众的残忍难道不是由我们每个人的冷酷所堆砌而成的吗?如果我们中的大多数能够宽容的话,是不是情况就不一样了呢?我们个人的一个眼神,一句冷语,聚集在一起,便会成为砸在这些不幸者身上的巨大冰雹。而融化这寒冰的,当是宽容。

在我国单身不仅遭受着来自于亲人与社会的压力,还受多种公共条文的歧视:例如在上海,非当地户籍的单身人士不论在沪多少年都不能购房;而计生系统对单身母亲的孩子上户设置限制,甚至禁止她们在国内进行冻卵手术。中国有着数量庞大的同性恋人群,据有关专家推算,当前全国约有数千万的同性恋人群,他们不仅得不到权益保护,还遭受着外界的诋毁。放眼世界,种族歧视依然存在,但黑人们仅仅是因为肤色就受到不公正待遇……

宽容一个普通人,或许是容易。但宽容一个与自己不一样的人数人却无比困难。这或许源于人类自私的本性,当人们宽容他人的时候,内心往往有着一种隐隐的期待,希望终有一天也能得到同样的宽容。可我们对于这些少数人,却从不会有这样的期待。因为我们坚信自己不会成为那样的人,所以并不渴望同种宽容,于是可以毫无顾忌地以各种各样的名义和理由冷酷地对待他们,不必忧心当我们某天处于同种境地时会没有人来宽容自己。

所以,宽容本身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美德,它并非没有私心。只有当我们可以做到毫不求回报地宽容他人时,宽容才真正成为一种感人至深的美德。那么,怎样成为一个宽容的人,也就成为了下一个问题。

我们被教导推己及人,这对于处理生活中的普通矛盾时或许是个好办法。然而,当我们直视一些社会问题,处理少数人与多数人的矛盾时,推己及人绝不仅仅是唯一的方法,甚至在很多时候会造成难以想象的恶果。这是由于推己及人是以自己的心理感受去揣测别人的感受,虽说是从别人的立场出发,但是――问题在于有些别人的情感心理和思维是我们所没有的,无论我们怎样去努力,都会无法真正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简而言之就是没有共鸣。比如在最开始的那个例子里,也许我们中的某些人认为结婚是天经地义的,单身是种错误的。基于此,我们便会采取措施阻止人们按照这样的“错误”方式生活。那么,我们便会与宽容背道而驰。这时,我们应该放弃推己及人,去这样判断――他们的行为是否危害了他人的自由与权利,如果没有――我们大可以抛开成见,用人性中最初的善良给予别人宽容。而回到上面的事例,我们完全可以支持单身者所选择的生活,因为他们的行为并没有伤害任何人,而他们的选择恰恰是他们认为的幸福所在。

多一些宽容篇8

“我”为了使本感到好过一些就叫本送给他们一些牛奶,当作圣诞礼物送给他们,果然本感到好受多了。两星期后那女人却来付款了,可本却没受那钱,那时的本变成了天使。

宽容可以使人变成天使。著名作家房龙在他的名著《宽容》中曾经引用《不列颠百科全书》关于宽容的定义:宽容即允许别人自由行动或判断;耐心而毫无偏见地容忍与自己的观点或公认的观点不一致的意见。俄罗斯的屠格涅夫也说过: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

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宽容是一把钥匙,打开心灵之门,让我们去宽束他人。

. 宽容别人,其实就是宽容我们自己。多一点对别人的宽容,其实,我们生命中就多了一点空间。有朋友的人生路上,才会有关爱和扶持,才不会有寂寞和孤独;有朋友的生活,才会少一点风雨,多一点温暖和阳光。其实,宽容永远都是一片晴天。

上一篇:年月日教学设计范文 下一篇:妹妹你听我说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