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风俗范文

时间:2023-11-22 21:21:13

回族风俗篇1

关键词:穆斯林;婚俗;文化习俗

中图分类号:J211.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c)-0105-01

任何一种民俗,作为特定范围内的公认或约定的准则及行为规范都不能在短时期内强行摆脱,其中某些对社会进步起消极作用的内涵必然在社会发展中逐渐淡化而失去约束力,但是,其表现形态的一部分却可成为一种文化特征延续下来。伊斯兰教对穆斯林而言既是一种,同时更是一种与普遍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俗文化,它渗透到穆斯林生活的各个方面,、伦理道德、经济生活、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等。对于穆斯林,宗教文化与民俗文化是一种交集关系并且绝大部分重合,回民民俗除作为一种“约定’夕、“规范”之外还与其关系甚密。因此,回民民俗的内核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及相对稳定性。这些民俗文化同宗教文化一并成为回民区某些特质的重要因素。本文就穆斯林的婚俗作简要总结。

伊斯兰教历来提倡“两世吉庆”,重视人生价值,反对独身主义,《古兰经》云:“真主以你们的同类做你们的妻子,并为你们从妻子创造儿孙。”(十六:72)伊斯兰教认为,穆斯林男女成年后缔结婚姻,组成家庭是真主的命令、穆圣的遗训、当然的义务。穆斯林婚姻的成立是以共同的信仰为基础,以男女双方相互爱慕为前提,共同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保障婚姻家庭和谐稳定的第一要素。因此,穆斯林在选择婚姻时,一般不主张以门第和贫富为条件,而是更注重男女双方的信德和才貌。伊斯兰教主张男女双方婚姻自择、自主,反对包办、强迫和买卖婚姻。穆斯林主要以族群内婚为主,但是,在城市社会中,回汉族群间族际通婚也发展比较快。但非穆斯林一方,不论是男,还是女,改信伊斯兰教仍然是成婚的第一条件。

从民族传统习惯上讲,回族青年男女的婚姻,多是从提亲(说亲)开始的。回族子女到了婚嫁年龄时,父母就要考虑他(她)的婚事。当男方父母托媒人(一般都是自己的回族亲戚)提亲时,媒人往往义不容辞。因为按照回族的风俗,做媒人是一件好事。自己的女儿被人看中,父母感到脸上很光彩,所以当媒人在“主麻”日(星期五)到女方家提亲时,女方父母会热情接待。经过提亲交谈后,女方父母一般要在下一个“主麻”日回话。媒人提亲后,男女双方的父母都要征求子女的意见,如果子女同意就安排双方见面。同时,双方的父母还要想办法进一步了解对方的情况,尽可能弄清楚对方的家世、为人和品德。经过了解、见面,男女双方均表示同意后,父母就正式给对方“口唤”(允诺)。虽然婚姻的决定权由父母掌握,但对于子女的态度,父母一般都会认真对待,不能强迫子女同意或不同意。所以当有人来向自己的女儿求婚时,作为父母必须把男方的情况介绍给女儿,女儿同意时即成。

再之,在举行婚姻的仪式方面也有显著不同。回族穆斯林的结婚除了按法定的要求领结婚证外,还要举行一个隆重的宗教仪式“尔曼里”,回民结婚时间多选在出某个星期四或星期五进行。结婚当日,一般在早上晨礼后,宴请阿旬及亲朋于家中,举行最年祖辈的活动,中午宴请亲朋,然后在女方家中,请阿旬诵颂(古兰经),阿旬当场向一对新人提问有关伊斯兰教基本信仰知识,然后念“尼卡哈”(证婚词)表示婚姻成立。送走阿訇后,青年们(新郎、新娘之兄、弟)设法“请”出新娘子,与新郎围一起戏嬉耍闹,出些“节目”让新人去做取悦众人。随即,又让新娘逐个端递糖茶得到“封赠”后方得端给下一个。这些封均为老表们即兴编诌的四言八句闹至深夜方散。晚上,女方在亲朋陪送下直男家完婚。整个迎娶过程不鸣鞭炮,不敲锣打鼓,新郎新娘亦不拜天地父母,一切都在平静井然有序进行。次日席桌上,新娘要给婆家长辈们饭。饭毕用茶,新娘端杯子、新郎提茶壶次给亲友敬茶,边递边称呼。最后,新“端东西”,即把自制女红礼物捧送亲友给公婆一对绣花枕头或两副“脚布手巾”(做小净用),送叔伯兄弟姑嫂或一双鞋、一根绣花裤带、或一块绣花手巾等,对方回赠钱币若干。至此,一台热热闹闹的婚结束,村子里又多了一对恩爱夫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回族穆斯林族群在婚姻方面对共同信仰的强调,从而硬结了族群社会内部结构,强化了族群边界。

在回族中由于共同的与民族感情、文化习俗融为一体,伊斯兰的思维方式、行为价值、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转成了民族的生活方式。因此,回族的生产活动、社会生活、政治地位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仅属于其所独有的风俗习惯,包括心理状态和民族意识。这种民俗,有的虽与伊斯兰教有一定联系,但又不完全等同于伊斯兰教教规,也有别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其它民族。如回族爱清洁、讲卫生的习俗,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习俗,回族善于经商的习俗,尤其善于经营皮毛、饮食、屠宰、运输以及金银珠宝等,已成为回族的主要特点。这些宗教文化、风俗特征对其居住文化和生活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古兰经.马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周传斌,马东平.回族婚俗文化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47-52.

[3]高惠珠.阿拉伯的智慧:信仰与务实的交融.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4]丁一波.情趣盎然的回族婚俗文化.华夏文化; 1995年05期.45-46

[5]徐晓萍.回族婚俗述论.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1996年03期;86-89

[6]马健君.回族婚俗的传统与现代流变――以西安回族婚姻民俗文化为个案研究.回族研究.2001年03期;17-20

[7]福尔卜.青海回族婚俗文化.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02期;82-84

[8]马仲全.昭通回族穆斯林婚俗趣谈.中国穆斯林.1999年06期;43-44.

[9]马平.婚俗的阐释性分析――一个回族村的法人类学观察.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62-64

回族风俗篇2

关键词:瑶族;花瑶;民俗舞蹈

0 前言

花瑶地处我国湖南省境内的湘西南腹地,这种地域特点使得其长期因交通不便而较少受到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特点。2010年1月26日,我国虎形山-花瑶正式获颁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这也使得花瑶的旅游业发展开始受到各方关注,而作为花瑶旅游业的精华所在,对湖南花瑶民俗舞蹈的研究也开始引起了一些业界人士的重视,而本文就湖南花瑶民俗舞蹈审美价值探析所展开的研究,正是受这一重视影响所致。

1 花瑶概述

花瑶地处的湖南省境的湘西南腹地隆回县,位于海拔1300米左右的崇山峻岭之中,作为瑶族的一个分支花瑶约有1.2万~2万余人,之所以被称为花瑶,主要是由于其服饰独特、色彩艳丽,且挑花技艺异常精湛所致。在东汉应劭所著《风俗通义》中,起便明确记载了瑶族祖先“积织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这与当下花瑶的民族特点极为相似,这也是我们认定花瑶属于我国部族史料遗失的瑶族分支的原因之一。虽然我国当下认定花瑶属于瑶族分支,但花瑶并不知“盘王”,也并不过“盘王节”,花瑶具备着一套自身独有的文化节日体系,每年农历五月十五至十七举行的“讨念拜”、七月初二至初四,初八至初十举行的“讨僚皈”是花瑶最隆重的三大节日。[1]

提到花瑶,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花瑶的挑花艺术,我们刚刚提到的东汉应劭所著《风俗通义》中所记载的“积织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就属于这一挑花艺术的原型,这一艺术具备着以简练生动手法表现出复杂的自然形象和抽象的人类思维理念的特点,是花瑶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服饰。不同于我国传统的机绣、湘绣,花瑶的挑花艺术全凭花瑶女性的一双慧眼与巧手,而这一艺术所创作的挑花服饰,也为花瑶的民俗舞蹈增添了几分魅力。[2]

2 文化产物与花瑶民俗舞蹈

在我国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原本藏匿于大山深处与世隔绝的花瑶也开始进入我们的视线,近些年花瑶在旅游业取得了一定喜人的成果,这就使得花瑶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开始不断提高,这种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花瑶民俗舞蹈的创作与发展迎来了一个小高峰。据笔者的实际调查得知,花瑶为了提高自身对于游客的吸引力,在近几年大力开展了花瑶民俗舞蹈人员的培育力度,这就使得花瑶民俗舞蹈的观赏性与艺术性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这种提升对于花瑶民俗舞蹈更好地发挥自身艺术价值,有着很强的积极效用。在这种对花瑶民俗舞蹈发展的扶持下,花瑶民俗舞蹈也进行了自身的创新,这种创新对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有着不俗的促进效用。对于我国当下的花瑶来说,旅游事业的发展关系着整个民族能否较好的立足于我国民族之林,而提高自身民族舞蹈的艺术魅力,就必须得到我国花瑶民众的广泛重视。[3]

3 湖南花瑶民俗舞蹈审美价值

总的来说,在对话要民俗舞蹈审美价值的研究中,笔者将这一舞蹈的审美价值分为民俗美、动作美以及信仰美等三个方面。具体来说,在民俗美这一花瑶民俗舞蹈审美价值中,这一审美价值的出现主要源于花瑶勤劳、豪爽、朴实的性格特点,这也就使得我们能够从花瑶的舞蹈中体会到欢快、向上的民俗气息,这种舞蹈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花瑶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对于花瑶这一交通极为不便利的瑶族分支来说,长期以来其一直生活于汉民族的视域之外,而生活的保证则最为受到花瑶人民重视,这就使得花瑶民俗舞往往与生产生活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拜火》、《挑花裙》等舞蹈就是这一特点的典型反映,由此我们也能够体会到花瑶民俗舞蹈所具备的悠久文化历史、对幸福生活的渴望这一民族特色之美;而在动作美中,这一审美价值的出现主要受花瑶民俗舞蹈动作多样特点的影响,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花瑶民俗舞蹈在反映花瑶人民生活情境与对美好生活祈求的同时,自身具备着较强的动作之美。在花瑶最重要的三大节日中,由于这三大节日都是纪念以往受到的封建统治者压迫,这就使得这类节日中的花瑶民俗舞蹈往往会采用鼓类乐器,并采用绕圈的方式完成具体的舞蹈表演,以此彰显自身民族的孔武之美,而这种民俗舞蹈就对表演者的动作流畅性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在花瑶民俗舞蹈的信仰美中,不同于瑶族的“盘王”信仰,我们从花瑶的传统节日中能够看出其信仰可以归纳为敬天法祖,这与我国汉民族的传统信仰有着一定相似之处,而从花瑶将自身民族的苦难日作为节日,我们也能够看出花瑶这一民族的刚强之处,受此影响花瑶民俗舞蹈多有反映热爱生活、祈求风调雨顺的舞蹈作品,而由于花瑶较为重视对自身环境的保护,更有“宁砍一个人,不砍一棵树”的习俗,这就使得花瑶的民俗舞蹈也具备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审美价值特点。[4]

4 结语

花瑶民俗舞蹈属于一种较为具备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本文就湖南花瑶民俗舞蹈审美价值进行了具体研究,较为详细地了解了花瑶民俗舞蹈的特点,也了解到了我国当下花瑶民俗舞蹈的发展现状,这里笔者建议花瑶人民应随着时代的创新与发展对花瑶民俗舞蹈进行创新,并加大对舞蹈工作者的培训力度,这样才能够为花瑶民俗舞蹈注入新的活力,发挥花瑶民俗舞蹈最大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珊.湖南隆回花瑶山歌民间音乐文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 罗荃.湖南隆回花瑶挑花图形艺术的审美特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3] 徐靖婷,柳肃.湖南隆回花瑶历史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适应性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9-13.

[4] 刘淮保,姚英姿.民族音乐瑰宝――湖南隆回“花瑶山歌”探析[J].音乐创作,2009(01):142-143.

回族风俗篇3

[中图分类号]C9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7-0131-03

1 引 言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和禁忌,它反映着各民族的经济生活、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生产方式和心理感情,是民族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民族地区的公安群众工作,要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尊重少数民族习俗礼仪的意识,充分认识公安群众工作中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意义。

2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2.1 民族风俗习惯的产生和发展

民族的风俗习惯主要是指一个民族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传统,是各族人民历史上相沿已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它具体反映在各民族的服饰、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禁忌等方面。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其风俗习惯一般都具有行为心理和行为方式的形式。行为心理是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一定的行为方式体现着民族特定的行为心理。民族风俗中表现出来的喜好、风气、习尚、禁忌等,反映的是民族的一定的行为心理,但这些又是通过特定的仪式、活动等行为方式体现出来的。一般来说,民族风俗习惯反映一定的民族心理,又具有一定物质的或具体的活动形式。因此,民族风俗习惯是各民族历代长期传承的、广泛流行于社会和全民族的、在一定条件下经常重复出现的行为心理和行为方式。它产生于民族生产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并由民族普遍流行的价值观念所决定。它反映着民族的经济生活、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生产方式和心理感情,是民族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

民族风俗习惯的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第一,与各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有复杂的地形、多种的气候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无不基于这样的空间范围和自然条件,并呈现出它的多彩多姿。第二,最终受各民族生产方式的制约,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作为一定历史阶段的民族文化,民族风俗习惯也只能从各民族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中形成。由于自然和社会的原因,我国各民族的经济产业不同,社会生产水平各异,经济条件和经济特点多种多样。由此必然产生不同的风俗习惯,表现出各民族的消费、节庆娱乐、喜好禁忌等习俗惯例方面都不尽相同。多彩多姿的民族风俗习惯成为各民族经济生活的投影和折光。第三,与各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民族风俗习惯是历史的产物。任何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是在各民族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产生的。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风俗习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简至繁的发展过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活的进步,各种具有特色的物质生活和与物质生活密切相关的人类社会生活的组织形成以及婚、丧、礼俗等,也日益发展形成起来,久而久之,逐渐形成民族的风俗习惯。处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所形成的风俗习惯和文明程度是不一样的。第四,与宗教有关,有的甚至直接来源于宗教。在民族风俗习惯中,生产性节日及习俗的形成往往源于古代的农业祭祀,反映着人们对岁时节令的了解。但就其意识形态而言,最初都属于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范畴。丧葬习俗方面的宗教色彩,是最引人注目的。在许多少数民族中,丧葬习俗反映了人们对灵魂轮回的崇拜观念。有些民族婚俗的形成与宗教有直接的关系,且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此外,民族风俗习惯,既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一个民族特别是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往往在他们的风俗习惯中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充分表现了民族独特的文化艺术。

2.2 民族风俗习惯的分类

我国各民族因分布地区不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以及受邻近民族影响的程度不同,民族风俗习惯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其分类有如下几个方面:

2.2.1 物质文化生活习俗

它包括人们在劳动生产、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活动中的全部习俗。由于物质生产和生活是人类的生存条件,因此,这种习俗对于任何民族来说,是一种能充分反映民族心理状态、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的习俗。一般说来,这类习俗的变化是缓慢的。

2.2.2 社交习俗

这类习俗形成较早。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社交习俗。社交习俗大体可以包括见面、称呼、祝贺、请客、通信、拜访等个人或集团交往方面的全部习俗和礼仪。其中每一个习俗的形式各种各样。以见面习俗为例,各民族大不相同,有问好的,有双手合十的,有握手的,有亲吻的等。

2.2.3 家庭习俗

家庭习俗包括家庭或家族成员间存在的全部习俗和礼节。它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称谓习俗、辈分习俗、敬老习俗、回避习俗等。一般来说,以人伦主义为传统文化核心的东方民族的家庭要比西方民族复杂得多。

2.2.4 人生习俗

人生习俗包括人们在整个生命旅途中主要阶段上的全部生活习俗。这种习俗具有突出的社会性和民族性,而且发展、变化相对缓慢。根据内容和行为次序,又可将人生习俗分为以下几种:降生礼俗、生日礼俗、成人礼俗、结婚礼俗、丧葬礼俗。

2.2.5 岁时节庆习俗

岁时节庆也是民族的重要习俗之一。自古迄今,大概还没有一个民族没有自己传统的节日和时令庆祝活动的。岁时节庆习俗,可以说是民族文化生活直接的表现形式。如果说物质文化生活习俗、社交习俗、家庭习俗和人生习俗只是分别构成这种表现形式局部的话,那么,岁时节庆习俗则是这种表现形式的综合,因为只有岁时节庆习俗才有可能全面或局部地反映民族的历史、经济、物质生活、宗教、道德、审美观、禁忌等各种文化现象。根据岁时节庆习俗的来源、性质,可初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时令节日、宗教节日、庆丰收节日,传说、纪念型节日。

2.3 民族风俗习惯的特点

从民族风俗习惯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民族风俗习惯有很强的民族性、地域性、约束性、传统性、敏感性和变异性。

2.3.1 民族性

民族性是指世界上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经济生活、历史遭遇、社会斗争、的不同,形成了各自反映本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心理特点的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这些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表现在各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整个民族所特有。可以说,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构成民族差别的重要因素。只要民族的差别还存在,就必定有反映这种差别的风俗习惯。因此,民族性在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2.3.2 地域性

地域性指的是表现在地理或乡土之上的特点。就是说,由于人们生活的地理和社会环境的不同,风俗习惯往往表现出地域性特色。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方水土,一方风情”。因此,就是在同一民族的支系之间,有些风俗习惯也不相同。然而,地理和社会环境的相似又使几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往往表现出雷同。

2.3.3 约束性

由于风俗习惯是人们在集体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的。因此,对一个民族内部的社会生活而言,风俗习惯就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模式与行为准则,是协调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对全民族公民具有极强的约束力,对民族社会起着整合作用。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有过一些不成文法(习惯法),就是这一特征的反映。

2.3.4 传统性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在各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尽管社会形态发生多次变化,但都一直保留着传统特点,表现出一种自然的历史延续性和稳定性。这不仅反映在居住、服饰方面,也表现在娱乐、礼仪、节庆等方面。

2.3.5 敏感性

任何民族的风俗习惯都具有敏感性。正是由于风俗习惯的敏感性,当某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遭到歧视或侵犯时,整个民族往往都会作出性质不同的剧烈反应。由于历史的原因,少数民族对人们如何对待他们的风俗习惯,普遍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所以,任何形式的忽视、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往往都会损害民族关系。敏感性是各民族风俗习惯共有的社会特征。

2.3.6 变异性

变异性是指某一种风俗习惯形成之后,还会发展和变化,尽管这种发展和变化相对来说是缓慢的。因为民族风俗习惯不是凝固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变,风俗习惯也会不断地变化。关于风俗习惯发生变化的原因,大体有三种情况:第一,政治原因。即由历史上战争造成的民族统治和压迫而引起的。第二,经济原因。经济的发展,商品的流通,促成民族风俗习惯的改变。第三,文化原因。由于民族间文化交流引起民族风俗习惯的发展和变化。

3 公安群众工作中如何尊重少数民族习俗礼仪

(1)树立尊重少数民族习俗礼仪的意识,充分认识公安群众工作中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意义。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第一,有利于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利。第二,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第三,有利于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

(2)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民族与民族问题的科学观点,是工人阶级政党观察、处理民族问题,制定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吸收了当时人类学的最新成果,总结了民族解放运动的经验,创立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础。列宁和斯大林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原则的基础上对其作了丰富和发展,使它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和原则与中国的民族、社会实际相结合,丰富、深化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问题理论和政策体系。

(3)大力加强“四学习”、“三尊重”活动。认真学习少数民族历史、宗教政策、民族风俗、民族语言,以及尊重民族群众、尊重风俗习惯、尊重民族文化。每个民族对自己的民族历史、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往往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看做是对本民族的尊重,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冒犯,看做是对本民族的歧视。因此,任何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哪怕是出于开玩笑,都容易刺激乃至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

4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4.1 保持和改革风俗习惯的自由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有很大部分是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反映了少数民族人民的智慧对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但另外,由于风俗习惯的变化往往落后于经济生活的发展变化,这就使得一些风俗习惯不利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这就有一个对风俗习惯保持和改革的问题。无论是保持或是改革,都应尊重少数民族自己的意愿,由少数民族自己决定。我国法律法规对少数民族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给予充分保障。具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35条、刑法第251条、2001年2月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10条和其他有关的地方法规中都作了尊重少数民族保持和改革自己风俗习惯自由的规定。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由此说明,各民族无论是保持还是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是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利。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实质上是坚持各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对民族风俗习惯的侵犯,就意味着对民族平等权利和民利的践踏。

4.2 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风俗年节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来表现的。许多民族往往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风俗年节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例如,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自己富有特色的文学艺术,有很多是以唱山歌和讲故事的民间口头文学形式在群众中代代相传,并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的。有些表现在他们具有特色的日常用具、衣饰、建筑、手工艺品等方面。正是由于民族风俗习惯、风俗年节上的千差万别,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多彩多姿,使文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4.3 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

主要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要注意照顾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二是对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经常来往的公共场所,应设清真饭店和清真伙食。三是对少数民族人犯应当考虑到他们的生活习惯,在生活上给予适当照顾。四是对少数民族的身份证免冠照片问题,特别是少数民族妇女可以使用不免冠照片等。

4.4 尊重少数民族的婚姻习俗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婚姻习俗,这种婚姻习俗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婚姻家庭习俗,包括婚姻原则、婚姻形式、婚姻年龄、财产继承等风俗习惯,都有每个民族各自的特点,有些已经带有习惯的性质,不仅是个人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的部分,而且直接关系和影响着国家的法律制度。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在总的原则下,赋予民族自治地方在婚姻家庭、财产继承和生育方面享有相应的自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50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规定。”

4.5 舆论宣传报道和文艺作品创作,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艺创作事业的繁荣,少数民族的文艺创作也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有关少数民族题材的新闻报道、小说、影视等大量出现,一方面丰富了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在一些新闻报道和文艺作品中出现了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现象,对某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作了不恰当的评述,有的丑化了少数民族形象,有的仍沿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某些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语言、称谓。这些现象伤害了少数民族的感情,引起少数民族群众的不满,在个别地方,甚至造成民族关系的紧张,影响了民族团结。199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5条规定:“在出版物中刊载侮辱、歧视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4.6 尊重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

我国各民族有不同的丧葬习俗。为了尊重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中央有关部委和有的民族自治地方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具体规定。如1979年2月民政部、国家民委的《不要强迫回族实行火葬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少数民族实行土葬或火葬,是一个风俗习惯问题,对这种风俗习惯的保持或改革,应当尊重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意愿,绝不能强迫。”

参考文献:

[1]张希贤.群众工作[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2]马继军.民族法学基础理论[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2002.

[3]郭寿祖.民族理论政策基础[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4]何贵初.公安群众工作基本功[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回族风俗篇4

关键词:兰州 饮食民俗 特色

兰州是多民族聚居的城市,独特的地理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居民的多样性等,共同创造了兰州独具特色的饮食民俗和文化。本文拟对兰州特色饮食民俗及特点进行探讨,以期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饮食民俗品牌,促进兰州饮食文化取得更大进步。

一、兰州特色饮食民俗

兰州饮食民俗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风格独特,淳厚悠长,自成特色。兰州特色饮食民俗品种繁多,内涵丰富,有清汤牛肉面、酿皮子、浆水面、灰豆子、热冬果等。

(一)清汤牛肉面

兰州牛肉面是一种四季皆宜的地方小吃,也是兰州最具知名度和辐射力的产品。其配料独特,做工考究。关于牛肉面的配料,民间俗语云:“甘南的牦牛永登的面,皋兰的蓬灰甘谷的线(辣椒)。”牛肉面配上这四种佐料,经过兰州回族厨师精心烹调终成美食。兰州牛肉面讲究“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蒜苗香菜绿)、五黄(拉面微黄)”。将煮好的面捞入碗中,舀一勺汤,将面用勺舀起再放下,放上萝卜片(或将萝卜片直接入汤中)、牛肉丁,再添上适量的汤,撒上香菜、蒜苗,淋上辣椒油。食用时,其味鲜美醇厚,柔韧耐嚼,营养丰富,令人叫绝。

兰州牛肉面除了配料精益求精外,还根据食用人群的口味不断创新,发展到今天,牛肉面已经延伸出很多种类,仅就面型就有二细、三细、毛细、大宽、二宽、韭叶子等多种规格,食用选那种类型完全随客人喜好而定,约定俗成。如今兰州牛肉面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地方特色赢得了国内外顾客的好评和赞誉,成了兰州的一张“名片”。

(二)酿皮子

酿皮子是兰州四季皆宜的地方风味小吃,其风味独特,色泽黄亮,柔软筋道,清爽利口,食之回味无穷。

兰州酿皮子有两种,一种俗称“水洗酿皮” ,制作时加食碱或蓬灰水将优质面粉和成面团,然后在清水中用手捏洗,使面粉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分离。待面团洗成粉汁后,取出洗不掉的粗质部分另外放置,俗叫面筋。粉汁澄清,滤去多余的清水,搅和均匀,舀入抹过油的大平底盘中,盘浮于沸水锅中蒸熟(或用笼蒸熟),成薄圆片形,待凉后切成细条,便成酿皮。面筋则另外上笼蒸熟,切成薄片,随碗搭配入内。吃时佐以油泼辣子、芝麻酱、芥末汁、蒜泥、精盐、陈醋等调料,味道鲜绝。另一种俗称“高担酿皮”,制作方法不用水洗,而是把面粉放在凉水中搅和均匀,加入食用碱,调成稀糊状,舀入抹过油的大平底盘中,盘浮于沸水锅中蒸熟(或用笼蒸熟),成薄圆片形,待凉后切成细条,便成高担酿皮。这种酿皮因没有洗出面筋,颜色较普通酿皮黄且深,味道更爽口,备受广大食客喜爱。

(三)浆水面

浆水面是兰州的一种风味食品,用料讲究,制作精细,酸香清雅,面条筋道爽口,倍受当地群众喜爱。

浆水是兰州本地群众自制的一种饮料,一般以芹菜或莲花菜为原料,在沸水中稍煮,加入少许面糊,将水与菜倒入洁净的坛中,放入浆水酵子,经二、三日发酵,即可食用。以芹菜所酿味最佳。浆水加入食糖作饮料,特别酸甜适口,具有帮助消化、清热解暑的良好功效,有益健康。

浆水面的作法是先擀面,和面时放碱少许,经反复揉搓,擀成厚薄均匀的面张,稍晾,用刀切成细长的面条。浆水烧开炝入葱花,放胡椒面、姜面、精盐。面条煮熟后捞入碗中,浇上晾凉的浆水,撒上香菜,吃起来开胃去腻,清热解烦,别有风味。

(四)灰豆子

灰豆子是兰州特有的风味小吃。据老年人说,清宣统年间,在南滩街(互助巷)就有一家海家灰豆铺,传说这家灰豆铺的主人便是灰豆子的创始人。

灰豆子是用麻色小豌豆煮成的。先将精选的豌豆淘洗干净,再用清水将其泡胀。然后放进铁锅,加适量灰碱和少量水,边炒边煮,以不炒焦为宜。待豆子皮软瓤沙,便倒入砂锅中,加清水、红枣等调料,用小火煮。煮成稀糊后,色呈暗红,豆粒绵软可口,豆汁浓稠适度。吃时加适量白糖,甜香宜人,别具风味,备受老少欢迎。

(五)热冬果

兰州是有名的“瓜果城”,兰州水果中最为有名的是冬果梨。梨,有“百果之宗”的称号,为我国原产。兰州栽培梨树历史悠久,清康熙、雍正年间编纂的地方志书都有“兰州出梨”的记载。冬果梨“形椭圆大于长把梨,生青熟黄,色香味俱胜,耐久藏兼能寄远。”它色泽鲜艳,形体美观,皮薄肉细,甜酸适度,能长期贮存,久负盛名,畅销国内外市场。

兰州人食用冬果梨时,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其功效,创造了“热冬果”吃法,就是把冬果梨洗净后切块煮熟,连果带汤一起食用。这种食用方法既保留了冬果梨的味道,又发挥了其药用保健功效。“热冬果”若去核掏空,再装入蜂蜜、冰糖煮熟,连汤带果食用,有止咳散寒的功效,更有清肺去痰、止咳的特效。每逢严冬来临,在兰州的街头巷尾,均有设摊出售者。

兰州特色饮食还有砂锅子、百合桃、酿白兰瓜等,品种繁多,内容丰富,独具浓郁的地方特色。

二、兰州特色饮食民俗的特点

(一)鲜明的地域性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兰州特色饮食民俗离不开兰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兰州市大部分地区位于甘肃黄土高原西北部,地处黄河上游,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兰州人自古以来就注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山泉溪流的地方,就开渠自流灌溉,并设置水磨加工粮食。黄河水面与农田垂直距离很大,就创制水车,倒挽河水灌田;而在远离黄河、泉溪的川区,则掘井,设置“水挂子”(木制畜力提灌机械)提水灌田。在无水灌溉的山川地,则发明砂田覆盖技术,能够抗旱保墒,获得丰产。千百年来,经过兰州人的吃苦耐劳、因地制宜和扬长避短,将干旱地区的兰州,建成为著名的“瓜果之城”。

(二)独特的民族性

兰州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兰州的发展,回族人口急剧增长, 2010年回族人口增加到109515人,回族成为兰州仅次于汉族的第二大民族。清朝末年的回族厨师马保子制作的清汤牛肉面享誉金城,成为清真名牌食品。如今,兰州回族人以开清真牛肉面餐馆者居多,尤以马子禄清真牛肉面著名。回族民众的清真饮食习俗在兰州饮食民俗中自成一系,清真菜系已成为兰州饮食民俗的一大特色。

总之,兰州应树立品牌战略,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饮食民俗品牌,促进城市消费和饮食文化取得更大进步。

参考文献:

[1]转引自杨小平.兰州牛肉拉面制作工艺的研究[J].中国食品,2003(Z1)

[2]政协兰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七辑[M].1988

[3]张国常.重修皋兰县志(卷十一)[M].光绪本

回族风俗篇5

一、回族婚约及其特点

回族婚约,是指至少一方身为回族的男女双方约定将来应缔结婚姻之契约。其不仅具有一般婚约的特点,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从回族婚约的文义可以看出婚约的主体民族为回族,不仅如此,缔约的男女双方多为将来缔结婚姻的男女当事人的亲属及媒人;其次,回族婚约的问题关乎少数民族的重大利益甚至民族间的团结问题(一方为回族,一方为其他民族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很有可能激化矛盾,甚至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

二、回族婚约引发的财产纠纷及其特点

首先,多发生在回族聚居的地方,尤其是聚居的农村地区。彩礼的给付行为一般是根据习惯进行的,可以是一定数额的金钱,也可以是特定数量的物品,随着经济的发展彩礼的数额不断增多种类不断扩大,许多家庭因此背上沉重的债务,一旦发生纠纷,彰显出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及严重的对立性。

其次,主体不仅是即将缔结婚姻的男女双方,往往还包括其父母。回族婚约多是在男女双方亲友及媒人的参与下进行的,彩礼数额的确定需要双方家人的明确表态,彩礼的给付需要双方家人的财力、物力上的支持。

再次,婚约引发的纠纷,案件事实难以查清。彩礼给付方很难提供直接证据,法院处理纠纷的主要依据是媒人和亲属的证人证言,很难形成证据链。

三、回族婚约引发财产纠纷中财产性质的认定

关于婚约财产纠纷礼的定性,目前法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观点:1.附条件赠与说。2.定金说。3.不当得利返还说。4.目的赠与说。笔者同意第四种观点。首先,附条件赠与说虽然弥补了赠与人的财产损失,但是有违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相关理论。虽然我国《民法通则》及《合同法》规定多数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或附义务,但在婚姻这种特殊的人身关系中,附条件或附义务显然有悖于法律精神。一方给付对方彩礼的同时也附加了对方必须与己结婚的义务,这就干涉了对方的婚姻选择权,有违婚姻法的婚姻自由原则。其次,定金说也是不合理的。按照定金说,婚约解除时,如果是男方提出的,则无权要求返还彩礼,如果是女方提出的,则要双倍返还,显然这和风俗习惯也是不符的。再次,将此类财产按不当得利对待,虽然符合不当得利的多个条件,但因给付人的利益受损害并非悖于其本人意志,即其利益受到损害与本人意志有关,此种给付是主动、积极的行为,因而并不具备不当得利的实质要件。最后,目的赠与说具有其合理性。目的赠与说中的赠与人不得向对方请求结果的实现,即给付方不能因为给付而要求对方与己结婚,而且在目的不能实现时,赠与人可请求对方返还给付彩礼满足了男女双方以结婚为目的给付财物的一般属性和特殊属性而且也符合风俗习惯。

四、回族婚约引发财产纠纷的解决对策

(一)科学完善回族婚约立法

我国现行婚姻法没有对婚约作出规定,对之采取“不禁不保”的原则,自治区亦没有关于婚约的相关规定。鉴于婚约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现实情况及在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无法可依的尴尬境地,为了规范回族婚约的订婚行为,既便于对婚约纠纷的处理有据可依,也便于人民法院进行调解,笔者建议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以自治条例或单行条例的形式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婚姻自由理念及回族风俗习惯的婚约制度。

(二)合理确定回族婚约财产纠纷案件的诉讼主体

婚约财物的给付是按照当地风俗而为的一种行为,无论是一方父母,亦或媒人的参与,均为一种形式,是一种婚约财物的中间人,是一方的行为,是基于婚约双方相信其有权的行为,即为表见——表见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系婚约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当然也包括婚约双方亲属以该方所为的赠与行为,对方亲属以婚约名义所接受的行为。据此,在审判实践中,应具体区分给付方给付的财产的是个人财产还是家庭共同财产,接受方接受财产是用于个人使用还是家庭共同使用,即给付方给付个人财产的,接受方将其作为个人财产使用的,将婚约男女本人列为诉讼主体;给付方给付家庭共同财产的,接受方以家庭名义接受的,将婚约男女本人及其家庭成员列为诉讼主体。

(三)依法认定回族婚约财产纠纷案件的证据

证据是法院查明案件事实和作出裁判的基础,但是回族婚约财产案件的证据具有特殊性。涉及婚约财产纠纷案件大多数发生在边远的农村地区,当事人乃乡村朴实的老百姓,缺乏一定的证据意识,甚至对证据的形式和种类模糊不清,一旦引发纠纷,除了媒人证言,别无其他证据,以至媒人证言成为解决回族婚约财产纠纷中最常见、当事人利用最为普遍的一种证据。根据《民事诉讼证据问题的若干规定》可知,其证明力一般低于其他证据,因此,在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在处理此类纠纷时,应运用民俗习惯对媒人证言予以补强,并综合案件具体情况对媒人证言作出判断。

首先,核实媒人证言内容是否与当地风俗习惯相符合。在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婚姻风俗中,聘请男女一方亲戚充当媒人是普遍现象,且由媒人见证彩礼交付过程是当地公认的做法,而充当媒人的人,一般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名望。其次,核实媒人与当事人双方的关系,并结合媒人的智力状况、品德、知识、社会经验、法律意识来作出判断。再次看媒人证言的内容是否与其他证据相吻合。如果媒人证言和其他证据能够形成证据链,则就可以将全案事实查清。如媒人自愿出庭作证,且该证言符合地方习俗,而对方又不能提出足以的证据,一般应认定为有效证据。

(四)准确把握回族婚约财产纠纷案件的处理原则

1.符合法度原则。虽然我国法律对婚约问题没有规定,但是《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十条对按习俗给付的彩礼要返还的具体情形进行了规定,这就要求人民法院在处理该类案件时,如遇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处理,返还彩礼;对于法律规定之外的情形,则要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裁量,并且该种裁量要符合适度原则。

2.贯彻执行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民事司法实践中运用较多的法律原则,是民法中的帝王原则。婚约财产纠纷中的公平衡量标准是双方之间的利益是否均衡,在解决此类纠纷的过程中,也要体现公平。只有以公平原则为基础的裁判才能体现法律的尊严,得到当事人的信服和尊重,提高裁判的执行力。

3.维护民族团结原则。回族婚约引发的纠纷系指发生在回族之间、回族及其他民族之间基于婚约引发的纠纷问题,在处理此类纠纷时,要考虑到不同民族间的信仰问题,兼顾到各方利益分配,要合理化解民族间的问题,维护民族团结。

4.遵重当地风俗习惯原则。彩礼是依附于婚约而发生的,婚约问题现行法律并没有加以规范,在处理婚约财产纠纷时,也要尊重回族的风俗习惯,不能机械地按照最高院司法解释作出处理。人民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一定要根据个案的不同,结合当地风俗习惯进行综合处理,使裁判符合民意,彰显正义,彻底化解纠纷。

5.参照适用婚姻法原则。照顾无过错方原则是我国婚姻法中关于处理离婚案件时适用的法定原则,即由过错方对无过错方作出一定的补偿。在处理婚约彩礼纠纷时参照适用照顾无过错方原则,不仅符合法律精神,而且能够使男女双方遵守婚约,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并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水平和道德意识,建立社会诚信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五)合理确定回族婚约财产纠纷案件中的财产范围

法律意义上的彩礼,一般是指按照当地习俗,通过媒人给付的以结婚为目的的大额财物,具有以下特点:(1)以订立婚约为前提条件和基础。在婚约达成后,为了表达诚意,男方要给付女方一定数量的金钱或物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彩礼;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彩礼的给付不能回避掉为让对方与其结婚的目的性。如果没有缔结婚姻,给付方当然有权利要求返还所给付的财物。(2)给付时间一般是订立婚约的过程中或登记结婚的前后,也有大量发生在结婚仪式上(3)具体数额一般需要媒人从中斡旋确定,经常是在媒人和亲戚的见证下完成交付的。

在诸多的财物中,具体哪些属于彩礼的范围?在婚姻关系不能成立时,哪些需要由接受方予以返还?正确辨别彩礼范围是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的基础,对于彩礼的范围要根据风俗习惯和案件情况综合加以判断。对于平时男、女方及其家人、亲属相互之间的金钱赠与,数额较小,不属于彩礼。在谈婚期间,男女双方相互往来,由一方给付另一方或者双方相互给付的财物也不属于实际意义上的彩礼。

笔者同意余延满关于给付方请求接受方返还财产的根据或其享有的权利的观点,即“给付方请求接受方返还财产的根据或其享有的权利应具体分析。当彩礼是实物且存在时,赠与人可基于物权之请求权请求受赠人返还实物;当实物已转让给他人且他人构成善意取得时,赠与人只能行使不当得利请求权或侵权损害赔偿权;当实物已毁损、灭失时,赠与人只能行使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当彩礼是金钱时,因金钱的交付导致了所有权的绝对移转,赠与人可行使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参考文献:

[1].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解释(二)的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

[2]马忆南.婚姻家庭继承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史尚宽.亲属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回族风俗篇6

【关键词】长白山;满族居民;历史文化

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285-01

一、长白山与满族的基本概况

(一)满族的起源地――长白山。长白山地区作为满族居民的重要起源地,在这个地区,除了满族居民之外,还有很多从外地迁移过来的民族,例如:汉族居民、回族居民以及朝鲜族居民等等。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变,如今,长白山区域已经逐渐成为满、汉、朝、回各民族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满族作为一个具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是在长白山脚下居住最久、最古老的土著民族,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肃慎族,大多以游猎、采集、捕渔为主。经过时间的洗涤,在长白山脚下生存的满族居民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出了许许多多具有民族特点的地域民俗文化。

(二)长白山是满族文化的摇篮。长白山作为满族居民自古以来生息繁衍的地方,其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早已与这里紧密相连,并且与长白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对于满族居民而言,长白山是其重要的发祥地,本民族的每处特点都根系于长白山当中,将盛世启运肇于白山,奉长白山为神,倍加尊崇,与祭祖融为一体,岁时奉祀。“白山发祥远,黑水溯源长”,因此,长白山逐渐成为了满族的故乡,更成为了满族文化发展和传承的文化摇篮。满族文化在勃兴沉浮的历史演变过程当中,与其他各民族在激烈的搏击当中共同生存和融合,共同谱写东方乔岳的壮丽诗篇,共同融入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

(三)长白山区域满族居民的特点。满族居民自古以来都喜爱歌、舞,对于满族歌舞来说,大多是通过生活当中的狩猎活动不断演变进而形成的。在历史的进程当中,满族的男子大多喜爱穿戴青蓝色的“长袍马褂”,在其头顶的后部则保留发梳辫并且佩戴圆顶帽,下身则以套裤修饰;满族居民当中的妇女则主要喜欢穿“旗袍”,梳京头或“盘髻儿”并且佩戴耳环,而且在她们的腰间还需要佩戴手帕。但是随着满族进关之后,他们所穿戴的服装便与汉族所穿戴的服装有些相近,但是旗袍却以其怪异的魅力流传下来,成为中国妇女的传统服装。

二、满族文化在历史中所形成的特点

(一)历史演变中满族居民形成的礼仪特点。满族居民具有“敬老尊上”的优良传统,青年人在见到长辈之后首先要垂手站立,而且要面带微笑地对长者的问题进行回答。对于家里的老人来说,晚辈则需要经常前去问候。在行走的道路上,遇见长辈的时候,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到自己的长辈走后,才能够行走,不仅仅只是晚辈在见到长辈的时候要进行行礼,在同辈当中,中年人在见到年长者的时候也同样需要施礼进行问候。亲朋好友在见面的时候,除了要握手和问候之外,至亲之人在久别重见的时候则需要彼此抱腰接面,然后再进行握手问候。幼年在见到长辈的时候,需要两手抱其腰,年长者需要用手扶住年幼者的背部,老年的夫妻见面的时候要行“顶头礼”,妇女见面的时候要行手拉手之礼,又被称之为“拉拉礼”。

(二)长白山区域中满族居民的民俗特点。满族的风俗当中最具特点的则是“杀年猪”,在满族的不同祭祀风俗当中,猪则是祭祀当中最重要的贡品,杀猪吃肉则是满族风俗祭祀当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满族的居民非常喜欢食猪肉,因此在每到过年以及充满喜庆的日子,总是会杀猪来进行庆贺。

在过节杀猪的这一天非常的热闹,左邻右舍都会前来,一些人进行帮忙,东家则会运用猪肉做出许多不同的菜品对大家进行招待,在这当中最具特色的菜肴则是猪肉炖酸菜,这也是最为正宗的东北大菜。除此之外,东家还需要为没有前来的邻居分别送去一些杀猪菜,从而让大家都品尝这些鲜美的菜肴。直到今日,在长白山区域的一些乡村,杀年猪的风俗依然在不断地延续,虽然人们对于吃猪肉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感觉,但是,借此喜庆的日子与亲戚朋友相聚,也会使得相互之间的关系更为亲近、融洽。

参考文献:

[1]张佳生.乾隆时期满族的民族意识与长白山[J].满语研究,2009(01).

[2]张佳生.满族诗歌中的长白山[J].民族文学研究,2009(04).

[3]汪亭存.满族长白山崇拜论析[J].民族文学研究,2009(04).

[4]张佳生.论满族诗歌对长白山的歌颂[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05).

[5]李川川.长白山天池火山的喷发历史[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06).

[6]施立学.东北地域与满族文化[J].东北史地,2008(02).

作者简介:

回族风俗篇7

关键词: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优势;问题;对策;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F592.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3-0135-02

1 贵州省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背景介绍

20世纪80年代开始,贵州省内安顺布依石头寨、黔东南上朗德、南花、青曼、西江苗寨等8个民族村寨被选中成为旅游扶贫试点。目前,贵州已有1600多个民族村寨开展了特色村寨游且以民族文化为主要体验项目。形成了农业观光、城郊“农家乐”、歌舞表演、民族节庆、民俗寻踪、古镇探秘等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多元化发展。另外,贵州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属乡村旅游。据初步统计,到目前为止,贵州乡村旅游的年收入已逾550亿元,解决就业人数多达230万人。按照计划目标,至2017年,贵州省将建成100个以上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示范村寨、1000个左右重点村寨,突出示范和重点经营户建设,实现农民旅游收入占20%以上的农民的人均纯收入[1]。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是以乡村文化和自然环境为依托的,是具有唯一性的特色旅游产品,在国内和国际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中具有独特竞争优势,无论是对境内游客还是境外游客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对于贵州旅游产品的建设、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加强贵州旅游核心竞争力和调整贵州省旅游业结构都具有重大意义。

2 相关概念

2.1 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山野风光、农业生产活动、农民生活状态以及农村特有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景观为吸引物,把乡村文化作为内涵,目标市场针对都市居民,为了满足旅游者娱乐、学习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从而开展的融观赏、考学、实践、体验、购物、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一种旅游活动[2]。

2.2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

我国多数地区的民族村寨的发展都离不开乡村民俗文化,原因在于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具有使都市旅游者体验到淳朴乡情以及民俗文化的魅力,带领旅游者了解不同地方民众特有的民风民俗和生活常态。因此可以定义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为建立在一定的旅游设施和异域、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的独特吸引力基础之上,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内涵,吸引都市居民并满足其购物观光、娱乐休闲、考学体验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前往旅游地(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消费体验民俗文化的一种旅游活动[3]。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核心内容是乡村民俗风情,其独特的创造性与民族异域性是吸引旅游者的真正魅力所在。

3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基本特征

3.1 旅游目的地的乡村民俗文化性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活动的发生地是在乡村地区,乡村的山野风光、生活和生产活动、乡村文化习俗、民族节日等是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吸引力所在[4]。

3.2 旅游资源的原生性

乡村地区无论是生态环境生活方式抑或文化模式都保持相对自然原始状态。

3.3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性

农村生态系统,具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双重属性,景观资源丰富(如农村的民俗文化、婚丧嫁娶习俗、种植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生产生活工具、乡村工艺品等)[5]。

4 贵州省发展乡村民俗文化的意义

4.1 促进居民脱贫致富

如表1所示,贵州乡村旅游的接待游客数量从2011年4458.35万人次发展到2015年的9800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从147亿元上升到430亿元,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也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扩宽纯收入渠道,拉长和延伸产业链条。

4.2 调整贵州农村产业结构

F州省传统农村产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相对单一,而乡村民俗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当地服务业(食宿等)、物流业、特色制造业的发展壮大,有效的扩展和延伸了产业链条[6]。

4.3 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贵州原有经济条件的落后,对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缺乏物质支持,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同时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的实现也相应提高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使得许多濒危的传统文化在旅游大潮的冲击下得到复苏,并整合融入到旅游市场中重构,得以更新重生。

5 贵州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势

5.1 资源多样,内涵丰富,分布集中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兼收并蓄、内涵丰富,涵盖巴蜀文化、粤桂文化、楚文化、滇文化,其核心是少数民族文化。贵州全省分布着49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侗族、彝族、水族、回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讫佬族等人口超过10万人,故而素有“文化千岛”的美誉。省域内各式各样的民族节庆、民族艺术、民族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等文化景观“多元共存,共生共荣”,形成了“好歌村村有,好酒家家有,好节天天有”的多彩贵州民俗风情[7]。

贵州各少数民族分布相对集中于贵州省东南部和西部地区。形成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集中连片的特点,尤以黔东南州、安顺地区和黔西南州最为集中。这有利于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重点布局和重点突破。

5.2 原始性和神秘性

“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由于特殊的地貌背景,贵州省在工业化开发上不具备其他省份的自然优势,工业化程度的落后也使其传统的乡村民俗文化原始风貌保存较好,神秘感强,受到现代工业文明的渗透较轻。地理环境的相对闭塞导致的人群沟通困难反而促使形成了不同地区形成了形形的民俗文化,造就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原生性、稀缺性、独特性和完整性。

5.3 区位优势突出,旅游市场广,开发潜力大

当前国际国内乡村旅游风生水起,旅游业也从传统的观光阶段向体验休闲阶段过度,独具魅力的乡村民俗更是受到青睐。

从文化的角度看贵州是个大省,是一块高地,是不可多得的瑰宝,对旅游潜在市场的新引力极大。同时伴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尤其是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崛起,入黔旅游的便利性大大提升,总之,今天的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处在一个极佳的历史际遇上。

5.4 政府支持力度强

贵州省政府在支持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建设和基础旅游设施的改造提升等方面不论资金投入还是心血的倾注力度都较大,2016年起,贵州省旅游局每年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的专项资金多达5000万元,同时为贫困户提供贷款贴息,并探索建立旅游投融资平台、担保贷款平台。为了全方面的保护和开发乡村民俗文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8]。

6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开发保护并举

固本培元,坚持以保护和传承文化为第一要务,涸泽而渔的旅游发展模式必不长远。开发与保护并举,实现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对于一些具有唯一性特点的民俗文化(民族建筑工艺、悬棺丧葬文化等)要重点研究保护。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中,坚持完善政策管理和加强技术支撑二者并举,实现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

6.2 提高认识,摸清家底,搞好乡村民俗旅游规划

制定科学的全省乡村民俗旅游开发规划,在整体规划指导下,对全省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别特征和地域分布进行调研考察、登记造册,对重点文化资源做好完善的开发、发展与保护的旅游规划,同时,各乡村民俗景区景点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具w的实施计划[9]。

6.3 整合资源,挖掘内涵

系统整合资源,积极开展区域联合,把贵州乡村民俗旅游区与省内颇具特色的喀斯特自然风景区和邻省一些著名景区联合起来,形成旅游网络。如贵阳-榕江-从江-黎平-锦屏-隆里-镇远-凯里-西江-广西桂林的黔东南旅游线;建设以喀斯特自然风貌、历史文化遗址与布依族、苗族、汉族等多民族风情相结合的贵阳(花溪高坡苗寨、天河潭镇山布依文化村、红枫湖景区)-安顺(龙宫、黄果树、屯堡文化)-安龙、兴义(苗绣、腊染、贵州乡村龙、马岭河风景区)-云南昆明的黔西南旅游线等。同时,对民俗旅游的文化内涵进行概括、发掘、升华以致凝聚区域特有的个性化精神,将民族文化中别具特色的民间节日、生活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民族信仰等文化挖掘出来,设计和创造出多元化的产品,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6.4 改善设施,提高档次,创建品牌

多渠道融资集资引资,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实施全方位综合开发,确保乡村民俗旅游过程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的服务完善、合理衔接,特别是要加强乡村民俗旅游区的环卫设施、给排水设施、垃圾处理、旅游公共厕所、交通道路、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建设,完善乡村民俗旅游服务设施,优化乡村民俗旅游区的大环境,使游客能够进得来、留得住、游得好,提高乡村民俗旅游业的层次和综合效益,进而实现品牌效应[10]。

6.5 培养人才,提升管理,完善服务

宏观上引导旅游业人力资源的发展如与地方高校合作,定向定点培养专业旅游人才,提高接待能力、接待档次和接待质量,管理体制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管理制度。

6.6 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贵州由于受自然、社会、经济、历史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知名度不够响亮,故而应重点利用港澳及沿海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作为促销窗口,充分利用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如电视、报刊、展览、互联网等进行宣传介绍,提高乡村民俗景源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增大吸引力[11]。

参考文献:

[1]张遵东,章立峰.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以雷山县西江苗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1(6):66~71.

[2]骆 诚.浅析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0(11):60.

[3]白 娜.参与型乡村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思路[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14~17.

[4]查爱欢.乡村旅游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及影响机制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5]邓 位.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乌蒙论坛,2013(4):49~53.

[6]刘 瑞,苏维词.贵州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及其开发模式[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6(2):167~170.

[7]王丽芳.浅析乡村民俗旅游的深度开发[J].安徽农学通报,2007(11):205,152.

[8]黄欣伟.兴义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3.

[9]李 云,殷志华,韩 笑,等.乡村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以南京市六合区“茉莉花”文化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4(17):42~44.

[10]贵州省毕节市档案局邓位.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N].中国旅游报,2013-04-12(006).

回族风俗篇8

关键词:尼卡哈;耍公婆;吃茶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172-02

伊斯兰教婚姻制度的基本内容都反应在《古兰经》中,在穆赫默德的《圣训》中又做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伊斯兰教的先知穆赫默德在麦地那传播伊斯兰教时,实行政教合一。当时就颁布了有关伦理道德的法令和相关婚姻制度,提倡穆斯林①都要履行结婚义务,反对独身主义。结婚双方必须是穆斯林,主张男女有一定的婚姻自择权,要求向未婚妻赠送聘礼,禁止血亲和近亲之间的婚姻。但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很多婚俗事项有所变味,无法健康的传承。

一、传统婚俗呈现的民俗事项

1.婚前程序

婚姻是人生礼仪的头等大事,所以备受关注。传统婚俗有着特定的模式与程序。首先会有专门的媒人介绍说色俩目,②有媒人或双方家长定,不能反悔而后就要准备插花③仪式,需要男方拿一些东西到女方家。依然见不到女方。且在插花时男方要等线,④自古就有“娘家缝衣跟人走,婆家缝衣跟线走”的讲究。除此之外,还要拿一些油香、肉,蒸一些大馍方才结束插花的礼俗。在娶得前一天要将嫁衣拿去女方家,顺便定清女方家送亲(新娘)的人数。以便做娶亲时的准备,这叫靠事(又叫“靠头畜”)。

2.传统婚庆时

回族婚礼是十分繁杂的,礼俗过多且讲究。婚礼的盛大就在于准备婚期的时间非常久。新中国成立前,基础设施机械不发达,结婚前四十天就要用石磨磨面,准备婚礼面食用品,提前十天就要开锅做面食等。讲究蒸约30cm长的馒头,炸油香、炸馓子。娶亲前三天,主家要与家族亲房谈妥,偏茶、黑茶的宴请。这便有了一家有事,家家忙活的场景。娶亲出门时,新娘要有阿訇念“起卡夫”,要骑毛驴或马,或者拉拉车(由四只马组成的),途中需要撒喜果或钱。到了男方家中,送亲方与主家互相谦让后,亲方要先围桌而坐。新郎是不用去新娘家接新娘的,一般由两家育有儿女的亲嫂接新娘。新娘到男方家中时,脚不能落地,会有新娘的哥哥或新郎背进屋子。亲客们在男方的热情招待下尽情地吃喝时,新郎披着红(一般有上好的绸缎或被套)被带到双方的阿訇对面,有阿訇为他念证婚词(尼卡哈),礼毕后送入新房。同时,同行的亲朋好友或村上的小伙高喊拉扯、堵截,并手拿一些有颜色(如:鞋油、锅底灰)的东西在新郎的面部涂抹,新郎最后都会被涂得狼狈不堪、很是惹人。新郎入新房后必须先清洗干净手,方才可掀下新娘的盖头,在包办婚姻的年代,这才是新郎新娘第一次见面。

宁夏回族婚俗热闹非凡,婚礼中耍公婆、在送亲客时有婆媳相见要丢针的习俗。迎亲时要耍公婆,同辈和小辈们要用锅底灰拌香油,或用染衣服的颜料将新娘公婆抓住就糊,在新郎进新房时也要糊,还要将红色辣椒在婆婆的左右耳朵上各挂一只,在公公的耳朵上挂上绿辣椒,头上戴一些牲畜的毛帽围脖等,让公婆骑在牛背上,新娘跟在后面,带到新房处,待新娘走入新房后,公婆方才可洗净脸上的东西,过程热闹喜庆。

送亲的人,一般有20人左右,男性7~8位,女性12位左右。也就是送新娘的娘家人,把新娘送回男方家中后,要在男方家中住三天。这三天娘家亲人要吃男方家族亲房的邀请宴。分别称为下马茶、早茶、偏茶和黑茶。每天由男方家族中的其他成员宴请早茶、偏茶和黑茶。每顿都有不同的族人宴请,且男女亲客要分开宴请。“吃茶”的形式,内容也大致相同。条件好点的族人会备回族的特色汤碗;条件一般的族人,一般的都是备炒菜。回族娶亲,偏茶是一大特色,因为偏茶的习俗,娶亲前三天当地都会有人专门负责准备好定茶。会呈现一个村一家有事,家家忙事的场景。

二、现代婚俗变迁后的习俗呈现

1.婚俗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变化

宁夏回族传统婚俗受中国传统礼仪的影响,最早之前男女在婚姻中都是有一定的自。伊斯兰教的婚姻制度很早规定,任何人不得干涉成年女性的婚姻选择,不能包办其婚姻。但伊斯兰教婚姻原则中要求子女在择偶选择婚姻的过程中与父母共同协商、互相支持与合作。在社会的逐步发展中,包办婚姻几乎不再,自由恋爱被大大提倡。现在都是男女双方彼此情投意合,家人允许的情况下,就找媒人保婚,这个时候结婚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但是传统程序还是要走,但较以前无须那么繁杂。

2.婚俗观念的变化

在聘礼上的选择,以前都有特定的“三大件”等,而现在的婚礼聘礼,有种商场交易的感觉,双方谈判确定聘礼钱数,没有形式上的定义,无底线的约定,无上限的要求,反倒不好捉摸,难以抉择。在年龄上,不再有“童养媳”、“指腹为婚”的形式,但16岁结婚的,现如今仍比比皆是。说媒时观念上选择择偶的条件也比过去的婚礼讲究的金山配银山、豁豁配瘸癫而变得多元化。

3.婚礼过程程序中的转变

回族婚礼是十分繁杂的,礼俗过多且讲究。婚礼的盛大就在于准备婚期时间非常久。新中国成立前,宁夏同心县基础设施机械不发达,结婚前四十天就要用石磨磨面,准备婚礼面食用品,提前十天就要开锅做面食等。讲究蒸约30cm长的馒头,炸油香、炸馓子。现在结婚已看不到那般热闹的制作场景了,而是会在专门的食品店将婚礼用的食品准备好。婚礼变得单调化,民俗有的色彩再也无法体现。

4.婚礼操办场地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前,因为基础条件差,娶媳妇一般就是在自家中操办。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婚礼操办场地上也有了一些变化。酒店里的宴请也愈加风靡,自家操办的少之又少,少数人会选择自己操办,但待客用的锅碗瓢盆以及帐篷都有专门的人租定,操办过程变得简洁而迅速化。

三、婚姻中的消费习俗转变

1.婚礼彩礼的转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办婚事上,经济条件比以前好得多。手中有钱市场有货,使得更多的人在婚礼过程中互相攀比、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不正之风愈见高涨。尤其突显在彩礼和请客的数量上。彩礼又叫“麦和热”,从量化的彩礼、物化的彩礼以及物的形状转变等一系列都有变化,从过去的几十块银元到新中国成立后一二百元,一直到改革开放后的上千元。一开始都要手工做两身棉衣服,一身夹衣服和几身单衣服。几双鞋子和一打袜子(12双)。也有不用做衣服直接送布料,随季节的变换做适宜的服装。要请木匠做长150cm宽60cm两个木头箱子,还有必备的“包份子”(将红枣、核桃、水果糖等包起来,放入洗脸盆中作为喜果)。现如今同心县的婚姻消费中,大操大办的现象尤为突出,礼钱的制高点难以攀升。大量购置生活用品,以追求现代化的家具和衣物,把物质当作结婚的条件。大摆筵席、大吃大喝、比排场、讲阔气,请客从两三桌演变到如今的上百桌。与伊斯兰教义中提倡的节俭相背离。在某些层面上,把爱情关系变成了金钱关系,把婚姻建立在物质基础上。

2.婚礼方式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前回族婚俗有着特定婚礼过程,一般订婚后,三到五年才会结婚。现在,说媒直到娶进门也不会超过一个月时间,回族的婚礼总的来说,比较简朴,是禁止吹打拉唱的,尽管回族婚俗礼仪随社会变迁在悄然变化,但婚姻缔结的关键内容,如回族民间的习惯法规定(尼卡哈),无论在传统社会,还是在现代社会,亦或在特殊的“”时期却始终保持不变。这体现出回族的婚姻价值取向和婚俗穆斯林男女成婚时应有一定的聘礼是伊斯兰教法所要求的。伊斯兰教所讲的聘礼最初就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内涵,赠送聘金,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男子对婚姻大事不严肃、朝三暮四,随意离婚从经济上有所牵制;另一方面也是保障女子生活的一种措施。聘礼的多寡随社会经济条件和个人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变而变化,现在聘礼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拜金女子的手段。结婚的时候向男方大肆的要求,已违背了信仰与教义的基本出发点。现同心县回族男方过大礼的花费普遍在万元以上。整个婚俗过程的几次请客要花费数万元、十余万元,甚至更高。

四、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回族的婚姻观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许多回族青年已深深认识到感情是维系家庭和睦的主要因素,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在择偶时,除了要考虑信教、家庭等因素外,主要还是要看对方的人格品质。在农村往往把“诚实忠厚、勤劳有作为”作为择偶的主要条件。注重德才兼备,同时注意性格和文化素养等,不看门第。有的不要彩礼,有的结婚也会大操大办。回族的婚姻家庭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几代同堂的大家庭越来越少,基本上都变为小家庭,这都是进步的一面。民族传统文化只有在世代相传并能在该民族群体中所认可的情况下,才能成其为民族的文化传统。如果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出现断裂,或被人们失传,或虽未失传但逐渐被人们淡漠,这种文化传统便会在民族共同体的社会生活中逐渐消退,甚至完全丧失。因此,大量商品化的通婚造成的民族特征消失以至最终造成民族被同化的结局。本文将宁夏同心县的婚俗做以对比,希望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仍能保持本民族的特色,回族婚俗不被世俗化、商业化、庸俗化,在健康的土壤下适应于传承。

参考文献:

[1]王钟翰.中国民族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660,673.

[2]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白寿彝.中国回回民族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3:127.

[4]郝时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民族关系[J].民族研究,2005,(3).

上一篇:童年精彩片段范文 下一篇:苍穹之下柴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