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工作评价范文

时间:2023-11-30 16:36:43

实习生工作评价

实习生工作评价篇1

其次,我要对我的实习做以下鉴定:

1、工作态度积极

在工作中能够完成布置的工作,在没有工作任务时能主动要求布置工作,做到主动学习,我努力克服惰性,没工作时作到自主学习。

2、基本礼仪

步入社会就需要了解基本礼仪,而这往往是原来作为学生不大重视的,无论是着装还是待人接物,都应该合乎礼仪,才不会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所以平时我多学习,注意其他人的做法或向专家请教。

3、工作时追求完美

在工作中,我不允许自己有丝毫的马虎,严谨认真是我时刻牢记的。

4、积极参与公司活动

虽然我只是公司的实习生,但公司对待我并不见外,无论是各种待遇,还是集体活动,我和员工享受一样的待遇。活动中我能为公司进我的一份力量。

实习对人是一种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验,更是对我的人生态度的衡量。我更是深深地体会到了怎样做人、怎样与人交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不可能独立存在,我们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段充实的体验,改变了我很多的想法的同时,也端正了我的态度。

实习生工作评价篇2

关键词:实训课程;学习评价;虚拟工资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6-142-001

实训课程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主要教学内容。实训课程的学习评价则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可以检测学生掌握实训课程(包含知识和技能)的实际状况,又可以检查教师对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还可以反馈实训课程教学项目及其内容、教学要求和方式方法等多方面信息。学习评价所特有的评定、反馈、导向和预测等功能,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笔者根据多年的职业教育经历,从阐述学习评价的功能人手,评析实训课程当前的考核方式及其问题,探索性的提出实训课程学习评价的指导原则及其具体模式,以供同仁讨论指正。

一、实训课程学习评价的功能及特点

评价原指对货物的论质评价,后被广泛用作对事物或人物价值的衡量。学习评价就是多方面收集学生学习信息、采用系统论的方法、科学地为学生学习的态度、过程及其效果给予评价。实训课程是中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实训课程学习给予科学而又恰当的评价,有利于学生正确了解自己、把握自己,有利于用人单位准确核查和选用毕业生,有利于学校获取真实反馈信息,以不断改进实训教学,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学习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功能:

(1)评定功能,能够评价、鉴定学生实训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并判断是否达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

(2)反馈功能,通过分析、研究每个学生的评价结果,能够反映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掌握上的欠缺及其形成原因,能够提供改进实训教学的信息。

(3)导向功能,学习评价的指标体系可以告诉学生需要学什么、应当达到什么程度,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4)预测功能,是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学生的能力发展倾向。

正确地发挥学习评价的功能,会对实训教学产生促进作用;反之,则可能给实训教学造成困扰和阻碍。实训课程学习评价应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学习评价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环节,更非教学终点。

第二,评价过程要遵循一定程序,该程序须在评价之前制定并向学生公开,让学生知道其实训课程最终成绩是怎样评定的。

第三,评价活动包含一定方法,比如信息的采集与分析、技能的考核与评定等。

第四,评价方案具有可行性且行之有效。使得评价过程遵循程序而不呆板、讲究方法而不繁琐,评价结果反映共性而不雷同、描述个性而不复杂。

二、工学一体化实训课程评价方式

在工学一体化课程改革过程中,对教学及其效果的评价是人们所普遍关注的。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法,一般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三个层次来进行。

学生自评就是学生要思考自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谈认识,谈体会,谈收获,同时能够明白自己在工学一体活动过程中的不足,明确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填写学习工作过程评价表的方法,反映出自己学习工作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困难和经验,反映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使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工作过程,感受自己的不断成长和进步。

小组互评是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互评时,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要求学生之间相互找出优、缺点,最后由小组长根据大家的意见,记录评价结果,交给任课教师。目的是在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营造团结合作、互相勉励、共同提高的氛围。在小组学习过程评价中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大家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同时还要开展组际之间的互评。

教师评价对激励学生的参与合作,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指导性和全面性。教师要尽力让学生感受、体验成功和收获的乐趣。所以,在重视学习过程评价的同时,也要重视学习结果评价。要注重个人评价和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要重视对后进生的鼓励,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

三、用“虚拟工资法”对一体化实训课程进行评价

针对工学一体化课程的实际情况,对工学一体化课程的评价也要有所创新。要改革传统的对学生的评价手段和方法,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多元性的评价,结合引导作业、作品展示以及小组考核进行评价,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组内评价与教师整体考核相结合。既注重学生在工作中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又注重创新、团结合作、全面综合能力的考核。

为此,我们设想一种适合于工学一体化课程评价的“虚拟工资法”。

“虚拟工资法”是接近企业工资发放的一种方法。企业中小组作业的场合很多,工作完成后,小组成员将按贡献取得自己应得的工资。“虚拟工资法”是把班级看成是一个工厂车间,老师的角色变成车间主任,各学习小组就是工厂里边的生产班组。工作时按每人每学时20元的“工资标准”发放到各班组,由各班组制订相应的“分配制度”并下发到个人。班组负责统计个人的“工资数”,期末个人用所挣工资购买学习分数。

例如某课程计划180学时,按每学时20元计算,全部完成学习工作任务可得工资3600元。按45元,每学习分数,可购得学习分数80分。若能得到奖金,则购得的学习分数在80分以上,最多100分。若工资被扣,则购得的学习分数在80分以下,甚至低于60分不及格。

实习生工作评价篇3

关键词:工作过程模式;妇产科护理;形成性评价;理实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7-0079-03

目前,国内护理教育中关于形成性评价方法与应用的研究很少,而中职护理教学基于工作过程模式的课程改革也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在其课程改革过程中融入形成性评价,更无可资借鉴的成熟经验。笔者尝试在妇产科护理学习领域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中应用形成性评价策略,通过对中职护理专业2011—2012级课改班进行行动研究,实现课程改革与评价方法改革同步。笔者拟以妊娠期护理学习情景为例,详细解读工作过程模式下形成性评价方法与技术的应用过程及实施效果。

工作过程模式下学习领域评价方案思路的解读

(一)工作过程模式的教学组织方式

妇产科护理学习领域是护理专业的学生接触实际岗位的课程之一,重点是培养学生解决妇产科护理问题的能力和职业素养。在基于工作过程模式的课程改革中,妇产科护理学习领域的内容设计和编排均围绕职业能力培养,按照工作过程即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及评估的逻辑关系组织教学。以“妊娠期护理” 学习情景为例,完成该工作任务的学习过程,其教学组织流程可以分为任务学习准备(收集资料、完成学材)完善任务、制护理计划(工作流程)典型护理工作任务的实施(护理评估、护理一般体检及产前检查、健康指导) 成果汇报(典型病例的护理情景模拟)4个阶段。

(二)工作过程模式下教学改革中形成性评价方案思路

形成性评价与理实一体化教学组织的融合根据以上“妊娠期护理”学习情景理实一体化教学组织方式,笔者将形成性评价有计划地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中,其过程充分体现了形成性评价的全程性、多元化、个性化等特点。(1)第一阶段:任务学习准备。要求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到医院访谈病人、观看视频、上网查找资料等,完成学材。评价重点反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即按时完成学材和多途径收集学习资料。(2)第二阶段:制定护理计划(工作流程)。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补充、修正前期相关知识,资源共享,进一步完善学材,并制定、完善护理计划(或护理操作程序)。重点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及逻辑思维能力,此时是通过学生个体参与态度、制定的护理计划、分析问题提出建议等活动表现进行评价。(3)第三阶段:典型护理工作任务的实施。具体包括孕妇入院时护理评估——护理检查(一般检查及产前检查)——妊娠期健康指导,反映的是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及技能实践学习。评价项目设定为护理评估全面,设备使用得当、操作规范,团队合作、关爱病人等。(4)第四阶段:成果汇报。以小组为单位,角色扮演,完成临床典型护理工作任务模拟。重点评价内容除了第三阶段的项目外,还有应变能力、病情观察异常识别能力。而对未参加展示的小组,特别设定了观察点评任务。对观察组的评价侧重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维判断能力、客观评价等。

评价的设计及组织(1)评价表及标准的制定。教学开始前笔者对评价表及评价标准进行了构思设计,以利有效地组织开展评价活动。评价项目根据“妊娠期护理”学习情景的教学目标与护士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设计,评价实施分别在四个阶段学习结束时进行。评价标准设定为5个等级,即a(好)、b(较好)、c(一般)、d(稍差)、e(再努力)。

(2)评价的组织。首先,在进入“妊娠期护理”学习情景学习前,学生自由分组,8~10人一组,每组选举一个负责人。教师说明基于工作过程模式下学习组织形式和过程性评价方法,包括质性评价的标准、各个小组成员共用评价表的使用方法、在阶段任务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记录方式,情景或领域学习结束时的综合评价办法,资料存档备查。其次,发放各种评价量表,并要求小组负责人组织全组学习评价表内容,使学生提前了解评价项目内涵,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好地参照标准要求自己、展示自己。再次,每一个阶段学习结束时,均留5~10分钟进行个人自评和小组互

,以确保及时反馈;而教师的评价则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对单个学生的表现做出及时、即兴的点评。帮助学生认识学习上的不足,并提出指导性建议;对好的方面给予肯定,并将结果以获一颗星方式记录在“学生行为评价表”,作为期末综合性评价的参考。以上每个情景学习结束后将评价表存档备查。

工作过程模式下学习情景形成性评价解读

在基于工作过程模式的学习中,具体的形成性评价实施是围绕每项工作任务的学习成果展开,包括一系列学习过程、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根据以上评价方案思路,评价要素包括评价主体、评价项目内容、评价方式等。在学习“妊娠期护理”情景过程中采用了灵活、多样的全程多元综合评价。

(一)评价主体

在“妊娠期护理”学习过程中,参与评价的主体分为四个层面:个人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和师评。

第一层面是学生自评。学生参照已有的评价标准对自己在学习过程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进行全程自我评价。学生参与对自己的评价,能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

第二层面是小组内互评。小组内互评是以团队组织方式完成工作任务后,小组内部相互交流评价,以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第三层面是小组间互评。小组间互评是对小组以团队合作所表现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综合能力进行的互评。引入小组间竞赛机制,增加了团队合作的凝聚力,同时让学生学会信任他人和诚实、公正地对待他人。

第四个层面是教师评价。其一是对某一学生具体个性化表现的评价,教师的作用是展示学习方法和评价方法,并指导学生对照标准自评。其二是对小组在集体活动中的团体合作情况评价。教师评价应本着激励性原则。

(二)评价内容

笔者从护士职场可能会面临的护理实践问题的实战演练出发,根据妇产科护理学习目标及护士职业的能力要求,在分析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围绕4种基本的学习能力(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发展)确定相应的评价项目,主要分为五个方面: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及能力、专业知识应用、护士职业素养。内容涵盖了妇产科护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掌握情况,同时还包括学生的工作态度、交流与合作、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特别将护士专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与素质,如人文关怀、护理礼仪、慎独精神等融入评价体系中。每一个评价项目都有其明确的目的指向性,同时还体现出不同阶段教学目的与重点的差异。

(三)评价途径

在“妊娠期护理”学习过程中,评价途径主要有以下方面:(1)书面课业是否完成及完成质量(学材、同步练习、护理计划制定、健康教育小报编制等)。(2)课堂活动观察(病例辨析、提出问题、回答问题)。(3)专科护理操作学习(骨盆测量、四步触诊)。(4)成果汇报(典型病例模拟护士或病人、模拟病房、健康指导沟通)等。

(四)评价方法

在整个典型工作任务学习过程中,评价方法多样,并贯穿于全程。学生个人与小组内评价多采用以下方法评价:(1)表格测评法。采用相应的评价表格记录学生活动中的行为表现。(2)档案资料收集法。在学习 “妊娠期护理”过程中完成的学材、同步练习、孕期健康教育小报制作的评价等。(3)情景测验法。创设临床护理情景,通过对学生角色扮演、技能操作、健康指导等综合实践模拟中展示的能力进行评价。(4)讨论互评法。在课堂讨论中,让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有充分的解释和反思,其中隐含着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除了采用上述方法外,还采用了其他方法:(1)语言评价法。教师在学习情景活动过程中,随时捕捉信息,以最及时、简便、艺术的语言对学生即兴评价。(2)行为评价法。通过课堂巡视和细致的观察,发现学生中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并给予表扬。(3)典型事例评价法。抓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典型表现做出评价。

实施效果讨论

(一)实现了理实一体化与形成性评价的同步改革

在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主线、以师生互动为纽带”,融“教学做评”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中,“评”是教学改革中不容忽视的内容。而目前较重视的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其评价模式基本上仍然采用单一的终结性评价。笔者在护理专业理实一体化妇产科护理学习领域,对教

学实践各个环节的形成性评价进行统筹安排,将理实一体化改革与形成性评价二者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初步探索出适合护理学生能力发展和素质提高的多元化、多样性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二)实现了“以评促改”

基于工作过程模式的教学改革在中职护理专业处于探索阶段,教学管理层面对质量的有效监督与评价目前也同样是缺失的,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修正来弥补。形成性评价是指在一个新的教育方案、计划、课程等编制过程中和试验期间,为了获得修改、完善所需的反馈信息而进行的评价。笔者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评价所收集到的信息,为正在进行的工作过程模式的教学活动实施了诊断,重新审视、反思自己设计的学习情景教学方案的不妥之处,并对学习目标、活动内容、过程等进行调整,使下一轮的教学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由此促进工作过程模式教学改革活动质量的提高,实现“以评促改”。

(三)促进中职护生职业综合能力的提高

针对护理服务对象是生理、心理都发生改变的特殊人群,且护理质量具有不可逆转的特殊性,对从事护士职业的护生从专业水准、技术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工作过程模式的教学改革中实施形成性评价,使学生除了学习护理专科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外,还促进了学生在道德品质、交流与合作、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个性与情感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实现从护生到护士人的关键性转变。

参考文献:

[1]徐瑾,叶爱英.基于项目教学的高职工业分析课程评价体系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14).

[2]胡艳琼,陈先华.护理教育中形成性评价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10(10).

[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4]韦丽秋.以评促学:形成性评价方案设计策略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12).

[5]吕子静.构建高职护理专业“五位一体”课程体系的实践探索[j].高教论坛,2012(5).

[6]郭晓霞,隋树杰,孙晶.形成性评价在我国教学评价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研究,2007(11).

实习生工作评价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过程管理评价体系

根据国家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的要求,很多高职院校普遍推行了“2+1”或“2.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最后一学年或最后一学期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所谓顶岗实习,是高职学院的学生在完成了职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职业证书课和职业拓展课之后,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单位现场直接参与经营管理过程,综合运用在校内学到的知识技能,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以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的一种实践性活动或教学形式。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性人才为己任,顶岗实习是其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手段,是迅速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增强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和必经之路。通过顶岗实习,高职院校本身能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通过顶岗实习,学生们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能够亲身体验企业的生产过程,熟悉了解企业的经营模式,这样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加强技能训练,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而且通过参与企业的实践,能够促进学生们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顶岗实习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强化训练其职业素质,还能使他们增强岗位责任感,提前了解和适应岗位要求,实现学校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同时,顶岗实习还为学生们提供优质的就业机会创造了条件。

一、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评价问题

(一)不重视过程性考核

多数高职院校只注重实习形式,没有重视实习效果,他们不负责地把学生推向社会,认为学生只要有实习单位接收了,把实习单位的公章盖了,把相关的表格填了,就完事大吉了,而不管实习岗位是否专业对口,不管实习目的是否达到。在评价过程中,学校多注重终结性而不是过程性评价,在学生实习结束后再进行评价,这种滞后的考核,对学生实习过程约束不力。

(二)评价指标单一

评价考核指标在设计上不够系统全面,过分注重技能考核,对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这样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现学生顶岗实习的目标方面也大打折扣。

(三)企业没有全力参与

尽管学校把企业列为学生顶岗实习评价的主体之一,在实习报告中也要求有实习单位的评语,但实习单位往往没有有效参与,没有尽到评价主体的职责,草草应付,或者将写评语推给学生本人,有些企业虽然有心认真负责,但由于评价指标设计的不够科学合理,评价过程也往往流于形式,教师凭印象感觉给出的实习成绩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完整性。

二、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评价体系原则

(一)过程的评价与最终的评价相结合

对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既要有结果性指标,能够反映出学生的最终成绩,也要有过程性指标,能够反映出学生进步提高的痕迹,也就是说,指导教师要能够了解每个学生的实习全程,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使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评价更真实、更客观。

(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在评价指标中,既要有定性指标,又要有定量指标。对学生的平时表现和现实状态可做出定性的评价,而对学生技能的掌握程度则要作定量的分析,这样把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有机结合,才能保证评价结果更准确、更客观。

(三)企业考核与学校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企业师傅应参与到顶岗实习的评价过程中来,与校内指导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评价。只有学生顶岗实习的评价标准由学校和企业双方一起制定,顶岗实习的评价过程由学校和企业双方一起实施,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才能真实地反映出来,才能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好坏进行科学的判断,对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的高低进行合理考核评价,以顺利实现顶岗实习的目的,达到顶岗实习的目标,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特别是企业若是负起顶岗实习评价的责任的话,就能更为真实地反映学生们存在的问题,以帮助学校指导教师及时不断地改进实习管理工作,使顶岗实习更贴近企业的需求。

三、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评价体系的内容

高职院校在构建顶岗实习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将评价内容与顶岗实习管理流程有机融合。基于顶岗实习的过程,高职院校应构建“三三三”式顶岗实习评价体系,即评价指标分为三级、实习管理过程评价包括三个阶段,进行评价的主体有三个。

评价指标分为三级,是指评价指标的层次要适当,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层次太多容易使考核点相互重叠,在实践中难以操作,层次太少又会使评价不能全面客观。评价指标设为三级最为合适,一级指标是评价的内容,包括职业素质(0.4)、职业能力(0.5)和实习成果(0.1)。二级指标是具体的考核内容,分别是工作表现(0.6)、职业素养(0.4);综合能力(0.4)、职业技能(0.6);实习手册(0.5)、实习报告(0.5)。三级指标是主要观测点,并规定各观测点的权重和等级标准,包括工作态度(0.3)、出勤率(0.2)、服从意识(0.3)、遵守规章(0.2);道德品质(0.2)、沟通能力(0.2)、团队精神(0.3)、敬业精神(0.3);适应能力(0.2)、协作沟通能力(0.5)、创新能力(0.3);岗位契合度(0.1)、岗位层次(0.2)、岗位胜任(0.3)和岗位任务完成(0.4)。

三阶段的实习管理过程评价,是指顶岗实习的过程包括实习初期、中期和末期三个阶段,同这三个阶段相适应,顶岗实习的评价也应该包括初评、中评和末评三个过程。初评检查学生顶岗实习单位的落实情况,特别要关注实习岗位是否与专业相匹配,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顶岗实习能够顺利进行;中期评价是指在实习过程,要定期(一般是一个月)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发扬优点,改进缺点,不断纠正偏差,不断提升自己。末期评价是实习结束的最终考核评价。

三个评价主体是指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才能使顶岗实习贴近社会需求,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四、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评价体系的实施

顶岗实习要保质保量地开展,必须有健全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有组织人员做保证,在规章制度和经费等方面全力配合并加以落实。要设置顶岗评价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进行组织协调,处理突发事件。学院的教务、督导和相关系部要密切配合,从不同方面对顶岗实习进行全面管控,进行全程跟踪,起到“以评促管”的作用。

总体而言,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评价体系的实施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置顶岗实习的评价机构

要做好顶岗实习的评价工作,学院领导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设置顶岗实习评价机构。评价机构以学院为主,由高职院校各系部负责人、教师和企业人员组成。学院评价机构负责人应做好组织动员工作,明确实习评价的相关人员并做好分工,使每个人都明确各自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以便在不同的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实施顶岗实习评价。

(二)确定顶岗实习反馈机制

反馈机制是指及时发现顶岗实习中的问题并予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它包括三个方面:日常反馈是通过座谈会和个别谈话等方式发现问题并积极予以解决;中期反馈是通过撰写中期实习报告等方式进行期中检查,发现某些阶段性的问题并予以解决,扫清障碍,期末反馈是在期末通过总结所做的反馈,此时可以全面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修订顶岗实习的方案,不断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工作。

(三)对顶岗实习的质量评价应严格按照评价体系中设定的指标执行

为了使评价公正,整个评价过程都要严格依照评价体系的指标进行,高职院校、企业和学生各方主体都要完全按照各项量化指标的规定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予以考核。这是保证评价结果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前提条件和唯一方法。

(四)要关注顶岗实习的评价结果的相关性

顶岗实习对于参与各方来讲目的各有不同。高职院校是通过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学生是通过顶岗实习适应社会,实现高质量的就业;而企业则是通过顶岗实习一方面解决人手短缺问题,另一方面要留住有用人才。因此对顶岗实习进行评价,对学校而言,能够提高办学能力,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对企业而言,能够为其输送合适的人才,而且可以源源不断地输送,并提供人才资源的储备;对学生而言,能够增强其专业技能,提升其综合素质,使他们顺利就业。

(五)不断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增加实习岗位

高职院校应不断开辟新的校外实训基地,拓展实习岗位,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为顶岗实习评价从容有序地进行创造条件。

(六)与时俱进不断完善顶岗实习评价体系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顶岗实习评价体系既要相对稳定,又不能一成不变。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修订完善,以适应顶岗实习的管理要求。

(七)发挥网络技术优势,构建顶岗实习网络管理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益进步,使得高职院校以网络为依托构建顶岗实习管理平台成为可能。设有评价功能的网络管理平台能够方便快捷地对顶岗实习进行管理与评价,提高管理效率,增强评价效果。学生可以将所需资料按要求传输到网络平台,实习指导教师在网上根据学生所传资料对所指导的学生进行评价。

(八)指导教师要深入一线,提高实践技能

实习指导教师在学生顶岗实习的评价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指导教师只有深入一线,才能增强自己的实践技能,解答学生的问题才有针对性;只有深入一线,才能对学生的实习情况有直接的了解,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师深入现场十分必要,这样既有利于指导学生实习,也有利于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为了使顶岗实习有序地进行,提高顶岗实习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孙兵.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过程管理模式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0.7.

[2]赵永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与质量监控[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11.

[3]曹艳芬.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02.

[4]钱英,索丽.过程性评价在高职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中的应用[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

实习生工作评价篇5

关键词:技工院校 评价体系 多元化

课 题:山东省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科研课题《技工院校学生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课题编号:RSJY2012-Y036。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多种智力,这些智力会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和运用,以完成不同的任务,解决不同的问题,并且在不同的领域发展。因此,我们所教的技工院校学生都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能再用传统的、保守的乃至歧视的眼光来妄下定论。相应的,我们对学生的评价除了关注其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学业成绩外,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实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一、多元化评价的必要性

近年来,技工院校生源质量下降,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习习惯较差,传统学业评价方式缺陷越来越明显。评价标准限于认知领域;评价手段以书面测试为主;过分重视评价结果,还是以往的“以分数论英雄”老套路。这既不符合技工院校学生的实际,又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体现我们技工院校办学目的。而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提出与建立最根本的宗旨就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张扬个性,有效弥补传统评价方式的不足。

二、建构多元化评价体系的“三化”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各级各类的评价活动中,学生都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因此应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鼓励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帮助学生在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中不断反思,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自主学习和发展。

2.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带来了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如自评、互评和他评等。自评就是学生自我反思,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培养自控意识。互评起到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互为榜样的作用,激励学生你追我赶,争优创先。他评是家长、企业等对学生的评价。家长的积极评价同样能使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长短处,企业参与评价突出了社会实践和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由学生到员工的过渡。

3.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在文化、专业理论课学习中既关注学生的笔试成绩,又关注学生的课堂纪律、参与发言、课外作业、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方面;在实习中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实现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综合展示性评价相结合。

(1)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包括课堂评价、知识评价、技能评价和实习评价。课堂评价方式包括课堂即时评价、课堂观察记录等;技能评价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性质,对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掌握职业技能、独立工作能力和良好的职业习惯等情况进行判断,主要包括专业(工种)操作技能、工具、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安全文明生产等。实习评价用以考核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操作技能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2)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在每一教学单元或学期后,为判断学生在该单元、该学期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而做出的评价。终结性评价考试是以笔试形式进行的,但是试卷设计上不同于传统试题,增加基础题、综合素质考察题、拓展题等。专业实习课的终结性评价是在单个基础工种实习后检查其达到专业技能的水平,由学校配合人力资源部门统一鉴定。通过终结性评价,引导学生对这一阶段的学习、实习情况进行反思,明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建立信心,修正不足,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

(3)综合展示性评价。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基础上,我们每学期对学生进行综合展示性评价,形成以开展各科的第二课堂、组织参加各类技能比赛、考证考级,目的是给学生搭建展示自己才能(特长)的舞台,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让学生感到自己是有用的,而且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这样让评价帮助技工院校“创造适合技校学生的教育”。

多元化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同时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和发展搭建平台,引导和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的特长,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

实习生工作评价篇6

临床实习是对护生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教学阶段,是培养护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是护生由学生角色向护士角色转换的过程[1]。严把护生实习质量,为临床工作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是临床教学工作的最终目的。如何更好地规范和客观评价护生实习效果,一直是临床教学面临的问题。目前我国临床工作中对护生临床实践行为考评体系尚存在一定的弊端。现就我国护生临床实习考评体系作一反思。

1建立护生临床实习考评体系的意义

目前,我国大部分实习医院对于实习护生的考评只停留在各科带教老师填写的“实习鉴定”上,而无规范化的实习考核制度。这种评价对于实习医院来说只能是一个感性的认识,并不能上升为系统的分析,也无法作为改进的依据。因而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对于实习教学工作至关重要。

1.1有利于临床教学工作的开展建立良好的考评体系对实习护生进行考核,有利于临床带教老师了解护生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临床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以及思想动态等,通过这些考评,找出实习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和缺陷,为以后进一步完善实习教学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2有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在实习阶段学生有哪些收获,是否掌握了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暴露出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有哪些共性?这些有关实习效果的评价,对于实习护生来说作用不言而喻。通过全面及时的考核有利于护生发现自己知识和技能的欠缺,及时查漏补缺。同时由于大部分实习医院远离学校,周围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脱离了学校的管理和繁重的课程考试,很容易出现“一盘散沙”的情况。定期的考核可以形成有效的约束力,防止这些情况的出现。

1.3有利于医院优秀护理人才的选拔完善的考核系统对医院优秀人才的选拔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全方位的考核为医院人才库储备了大量的人才,护生各方面的考核成绩成为医院今后在实习护生中选拔人才的可靠依据。

2现有考评体系的弊端及改进措施

2.1终末考核——动态考核目前我国临床对实习护生多采用终末考核制,即出科考核制度,采用出科鉴定、出科理论考试、出科技能考核等形式。当护生即将完成轮转科室的实习时进行考核,该考核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即使通过考核发现护生在该科理论知识与技能存在的欠缺也因为护生已轮转到其他的科室而无法很好的做到查漏补缺。因此该考核方法对临床带教工作的反馈较慢,很难做到根据护生个人特点以及不同实习阶段来调整带教措施。所以在临床带教工作中我们提倡动态考核与终末考核相结合。动态考核即在护生实习过程中随时进行考核,该方法的运用一方面对学生的实习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临床带教老师及时发现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带教方法,做到因人施教。

2.2单一考核——全方位考核在现有的考核方法中,多采用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忽视学生思想品德、业务素质的考核,参与考核的人员也大多为临床带教老师,没有其他相关人员的参评。这样的考核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甚至有失公允,有的护生与带教老师关系处的较好,带教老师在护生的出科考评评语中就会出现偏袒。近年来有人提出360度考核,360度考核法又称为全方位考核法[2],它是用于公司绩效管理的名词词汇,最早被英特尔公司提出并加以实施运用,是指通过员工自己、上司、同事、下属、顾客等不同主体来了解其工作绩效,找出影响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促进个人和集体的发展。临床中采用360度考核法对护生综合不同评价者的意见,得出一个相对全面、公正的评价[3],即有病人、带教老师、科室负责人、学校老师、同组实习同学参与的评判制度,多人参与的评判;同时从思想品德、业务素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人际沟通能力等多方面来评判护生。现阶段,我国护生临床实习评价者多限于临床带教老师和护生的自评,而病人作为直接受益者对护生进行评价的研究较少。有研究表明[4],病人是临床护理的敏锐观察者,并且在判断护士临床技能方面可以信赖。通过让病人对护生进行评价,找出病人评价护生的侧重点,有利于学校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3影响护生实习考评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有研究表明,影响本科护生实习考评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为临床环境、临床带教老师评价时间的长短、对评价指标的熟悉程度及评价方法[5];其次为光环效应、师生关系、临床带教老师对评价的态度及其在评价时的情绪状态等。现就影响护生临床实习考评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作如下分析:

3.1评价者临床带教老师作为护生实习效果的主要评价者不仅要负责本科护生的实习带教工作,同时作为科室骨干,还要承担大量临床护理工作或行政管理工作,在这种繁重的工作压力之下,临床带教老师没有足够的时间集中精力实施本科护生的实习评价,甚至会缩短实习评价时间,没有足够的时间保证,就难以收集到完整的评价信息,从而影响到护生实习评价成绩的客观性和准确性[5]。超级秘书网

另外临床带教老师容易产生一种“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心理现象。在密切接触的过程中,临床带教老师有时会对某些有突出特征的护生产生特殊好感,从而在评价中不自觉地放松评价标准,此谓“光环效应”[6]。

3.2评价工具正如我们前面所述我国大部分医院采用“出科鉴定”和“出科考核”的方式来检验护生的实习效果。由于涉及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护生,所以很难编制一个统一的工具来衡量护生实习的效果,对临床护生实习效果评价的工具尚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与实践[714]。

4小结

建立完善的临床护生实习考评体系,其最终的目的是保证护生临床实习质量,为我国的护理岗位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因此需要我们护理教育工作者及临床教师共同努力来制订一套完善的考评体系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刘红卫.护理临床教学现状与展望[J].护理研究,2004,18(10A):17051706.

[2]萧禾.360度考核法[J].当代医学,2004(4):2526.

[3]薛平,刘亚芳,于淑梅,等.360度考核法对临床实习护生评价的效用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7(22):5355.

[4]安丽萍,宋位萍,彭云红.医生、护士、病人评价优秀护士的差异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254256.

[5]王世平,傅红琼.影响本科护生实习评价有效性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7,7(12):856861.

[6]刘义兰,王桂兰,赵光红.现代护理教育[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

[7]刘春林,任跃君.护理临床实习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9,23(增刊1):234235.

[8]冯丽群,张劲,冯军,等.临床实习护生不适应状况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11A):28382840.

[9]成霞娟,唐雯琦.临床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护理研究,2009,23(增刊2):148150.

[10]褚彦香,李秀云.护理临床实习环境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0,24(3A):573575.

[11]肖美莲,陶新陆,丁四清.护生实习压力量表的研制[J].护理研究,2010,24(5A):12131215.

[12]张爱英,赵小红.实习护生心理诱导的加强[J].护理研究,2009,23(增刊2):151152.

[13]阎运艳.实习护生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9,23(增刊2):159160.

实习生工作评价篇7

关键词:数字布鲁姆;信息化教学;评价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12-0017-03

作者简介:张颖(1987-),女,华中师范大学信息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资源设计与开发。

0引言

随着多媒体技术以及Web2.0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教学日益成为教育界的主流。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的理念、方式也因信息技术的介入发生了改变,相继出现了多种学习测量与评价的新技术与新方法,比如:量规评价、学档评价、契约评价等,但非常理想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法却尚未出现。

数字布鲁姆是美国教育专家根据新的布鲁姆目标分类学提出的信息化工具集合。它按照认知领域“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建”六个层次,将“可用于学习的25个工具”进行分类,旨在与教师和学生共享优秀、实用的信息化工具以促进学习[1]。数字布鲁姆的诞生为信息化教学评价带来了新的评价理念,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评价工具。

1数字布鲁姆

2009年美国教育专家Michael Fisher根据新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首次提出了数字布鲁姆的图示。之后,又根据英国学习和绩效技术中心网站上提出的“可用于学习的25个工具”,修改了原来的版本,形成了新的数字布鲁姆[2]。

为了给国内学习者和教育用户提供一个技术参考,2011年1月,我国的陈丹与祝智庭在《数字布鲁姆中国版的建构》一文中,对新版数字布鲁姆的24种信息化实体工具进行了资料文献收集和比较分析,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构出中国版的数字布鲁姆,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24种数字布鲁姆工具[3]。

数字布鲁姆不是关注工具和技术本身,而是注重工具和技术在学习过程中的合理使用,即希望能够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工具来有效促进“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建”等活动,笔者认为这为信息化教学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2信息化教学评价

信息化教学评价是指根据信息化教学理念(目标、人才观、教学模式等),运用系列评价技术手段对信息化教学效果进行评量的活动[4]。信息化教学评价与传统教学评价的区别如表1所示[5]。

3基于数字布鲁姆的信息化教学评价策略

根据信息化教学中面向学习过程评价的新观念,数字布鲁姆评价为:

①用多元评价标准取代单一评价标准,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②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强化评价的激励促进作用;③将他评、自评与互评有机结合起来,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④注重发展性评价,开展持续、动态的评价;⑤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实践[5]。

结合数字布鲁姆所揭示的可能发生的数字化学习活动和相应的学习工具,笔者提出了基于数字布鲁姆的信息化教学评价策略,如图1所示。

图1所示的基于数字布鲁姆的信息化教学评价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大模块。

3.1前端分析

前端分析是指在教学设计过程开始的时候,先分析若干直接影响教学设计但又不属于具体设计的问题,主要指学习需要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和学习者特征分析[6]。

学习需要分析是分析学习者目前的状态与所期望达到的状态之间的距离,而教学内容是研究用什么东西来填补学生起点能力和终点能力的差距。另外,学习者自身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学习风格、认知成熟度、生活经验、文化背景、学习动机等特点也影响和制约着学习需要是否能够得到满足。

3.2确定教学目标

美国学者马杰曾经把教学目标比作“我要去哪里”,这很形象地指出了教学目标的指导地位。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起点,又是教学的最终归宿。确立合适、良好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任务,否则教学将陷入盲目、无序的状态。

3.3设置评价目标,匹配评价工具

在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再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确定每一教学目标分别是用来评价学生哪一方面的能力,即设置评价目标。如图1中列举的对学生知识获取能力的评价、知识加工能力的评价、思维发展过程的评价、综合应用能力的评价、知识创作能力的评价、沟通协作能力的评价等。而对于每一类的评价目标,笔者从师生常用的信息化工具中,选取了相应的工具,作为信息化教学评价的参考工具。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信息工具的使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灵活性和流动性,应根据不同的情景、评价的内容等方面,进行灵活的调整,选择适合于特定评价目标的数字布鲁姆工具。

3.3.1知识获取能力评价

信息时代下的学习是基于资源的学习,因此学习者必须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网络为学习者获取知识提供了多种途径和来源。比如:教育博客、教育网站、论坛、QQ书签、视频分享网站、数字化学习平台等都是获取信息资源的有效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收集到的资源多样性、丰富性、有效性等评价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

3.3.2知识加工能力评价

学生从网上获取了大量的原始信息资源,必须经过重整、加工,才能达到对知识的内化。比如要求学生制作一个简单的PPT课件,此时学生可以从网上下载相关的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素材,并对这些素材进行加工、整合。教师可以通过该课件的内容层次是否清晰、整体设计是否美观、文本设计是否合理等评价标准评价学生对相关素材的加工能力。

3.3.3思维发展过程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难以对学生思维发展过程进行有效评价,而思维导图是学生头脑中关于知识结构的一种形象化图示再现,是形成性评价的有效工具。例如,教师通过观察学生设计思维导图的构图过程,便可了解其学习进展和内心思维活动的情况,形成对学生思维发展过程的有效评价。

3.3.4综合应用能力评价

学习者具备信息的获取、加工能力是不够的,还应具备较强的对相关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能够创造性地策划、处理和加工所获得的资源以应用于学习中。比如,学习了某编程语言和相应编程工具之后,要求学生利用所学语言及编程工具制作一个网页,教师可以根据该网页的色彩、布局、字体大小、难易度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语言的应用能力、知识整理和综合能力等。

3.3.5知识创作能力评价

知识的学习最终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实现知识的利用与创新。知识创新体现为学习者利用学习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创造性地解决现实问题,从中对知识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发现新的规律,创造新的方法、积累新的知识,并将创新知识共享以加强知识的重用,发挥其价值的过程[10]。而信息化工具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品化,为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创造了条件。比如利用相应的工具制作一个Flash课件,内容自选。这种情况下学生就有很大的创作空间。教师可以根据课件的思想性、教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知识创作能力。

3.3.6交流协作能力评价

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协作是教学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评估,一直是传统教学评价的一个盲区,笔者认为基于数字布鲁姆的评价为实现这方面的评价提供了可能。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或学生的兴趣开设一些学习专题,对每一专题制定具体评价目标,并且明确评价任务, 然后进行分组,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网上交流互动平台(QQ、博客等)开展协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可以交流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意见,也可以求助于老师或其他同学。期间,教师一直跟踪观察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根据交流记录,包括是否积极参加讨论,在讨论中提出哪些有价值的观点,对专题的贡献等评价学生的交流协作能力。

3.4设计评测任务

在确定好评价目标之后,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真实的问题和有针对性的任务,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这样使得评价的对象更为具体。

3.5他评、自评、互评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自我反思以及教师、家长、同伴之间的评价和激励对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网络环境为他评、自评、互评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比如:论坛、讨论区、博客、视频录播系统等都是有效的交流和评价平台。在讨论区中,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就同一学习主题进行交流和评价,自由发表观点,相互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同时教师可以在讨论区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意见,修改教学计划和设计等。

4结语

基于数字布鲁姆的信息化教学评价,将信息化学习理念、学习方式应用于教学评价,使评价观念、评价方式发生了改变,真正实现以评价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实现对所学知识应用的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总之,使学习与评价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陈丹,祝智庭.数字布鲁姆中国版的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1(1):71-77.

[2]周文瑾.信息化教学的教学评价[J].当代教育论坛,2005(20):19-20.

[3]闫寒冰.信息化教学评价——量规实用工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9-11.

[4]王继新.信息化教育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44-146.

[5]杨九民,梁林梅.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5-46,187-188.

[6]王艳丽,程云.数字布鲁姆对网络非正式学习环境构建的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1(11):32-36.

Information-based Instruction Evaluation Strategy Exploration Based on Digital Bloom

英文摘要Abstract: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based Instruction is a display form of modern education. Because of the modern instruction concepts, teaching method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evaluation concept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have changed. Based on the Bloom's Revised Taxonomy, The American education expert Michael Fisher puts forwards the Digital Bloom, which is the collection of information tools. The paper proposes an evaluation strategy of Information-based instruction on the basis of Digital Bloom, which provides a new way to Information-based instruction evaluation.

实习生工作评价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 顶岗实习 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简介]郭洪强(1969- ),男,山东淄博人,淄博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化工及高职教育。(山东 淄博 255314)

[课题项目]本文系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课题“化工类高职生顶岗实习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主持人:郭洪强,课题编号:2009zcj04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9-0183-02

为了使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企业社会对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各高职院校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提前适应职场环境,为学生实现学习和工作的零距离对接提供保障。但经过近几年的顶岗实习,我们发现,在对实习效果的评价上却出现了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评价随意性大,由于缺乏相对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导致我们的教师在对顶岗实习成绩的评定上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偶然性和主观性,另外,实习成绩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顶岗实习质量,也影响了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

一、现阶段评价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实习单位多、分布地域广、岗位复杂、学生流动性大、离职率高等特点,造成对顶岗实习的考核出现了诸多困难,对顶岗实习的考核慢慢成为以给学生成绩为目的的无奈之举,整个评价过程也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以实习报告的好坏作为评价结果,缺乏过程考核。很多学校还是沿用以顶岗实习报告和个人印象确定顶岗实习成绩的方法,学生在实习结束后上交顶岗实结和实习报告,学校指导教师依据实习报告和总结质量,结合平时对学生印象好坏评定成绩。这种做法往往导致做表面功夫的学生因为之前有给老师留下好的印象而获得高分;还有的学校把毕业答辩作为参考,答辩成绩好的实习成绩就高,这种评价方式没有正确反映学生在企业的真实实习情况。

2.缺少企业人员的有效参与。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对学生顶岗实习很重要,校外兼职指导教师可以说是学生在企业的师傅,是和学生打交道最多的人。在学校对学生监管缺失或鞭长莫及的情况下,企业兼职指导教师无疑就成了学生踏入社会的第一任教师,但传统的评价方法却把校外兼职指导教师排除在外。由于缺乏校外指导教师的评价,使得评价结果会与真实情况相差较大,难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完整性。有些学校虽然要求兼职教师对学生做出评价,但大多是一个干瘪的分数或寥寥几句评语,无法全面衡量顶岗实习的具体情况。

3.考核主次不分。在对各个环节和指标要素的考核上,传统评价较多关注学生的出勤和纪律方面,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操作技能的提高等方面缺乏关注。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在企业能否及时升迁等相关能力素养却缺乏考核,导致考核指标设计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脱节。

二、顶岗实习评价指标体系重建及改进意见

1.构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顶岗实习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按照科学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制定了顶岗实习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既有定性指标,也有定量指标。一级指标包括社会能力、知识能力和技能、企业认可度、学校教学文件规范、附加分5项,二级指标是对一级指标的细化,主要包括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文明操作、安全环保意识、岗位与专业的结合度、对企业了解程度、实习期间是否有升迁、是否有轮岗、实习报告、每周周记、是否有被企业采纳的合理建议、是否为企业获得荣誉或为企业造成损失等19项指标,指标内涵紧扣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一级指标明确评价主要内容,二级指标作为主要观测考核点,并规定各观测点的分值和权重。

2.评价体系改进意见。第一,校企合作,共同参与考核评价。学生以准员工身份进入企业,企业将顶岗实习的学生视为正式员工,用考核自己员工的标准考核学生,用管理自己员工的方式管理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加快向社会人的转变。企业为每个学生指定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一般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车间工程师、技术员等。企业兼职教师对学生考核,是学校赋予企业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权力,企业教师对顶岗实习的学生管理和考核,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企业负责的表现,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企业的归属感。

第二,引入学生评价。学生离开学校后,分布到全省甚至全国的几十个单位,学校老师的管理变得尤为困难,教师想管理也有心无力,鞭长莫及,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及表现,同学之间比较清楚,但以前的评价,忽视了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和同学之间的互评,评价主体缺少了学生,使整个成绩很不完整。引入学生自评,通过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调控、自我监督等才能真正起到对评价体系的诊断、反馈、激励、导向等功能,才能调动学生顶岗实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入学生互评,一方面同学之间可以互相监督,另一方面可以使同学之间互相团结协作,增强了团队意识。学生自评或互评中可能失真,我们给该项目设置了较低的分值和权重。

第三,注重过程管理及评价。顶岗实习过程时间较长,管理难度大,评价指标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过程考核。对学生在一定时间节点处提出考核要求,如对第10周、20周、30周、实习结束等各阶段提出知识、素质、能力等要求。学院指导教师要在各阶段对学生实施检查并赋分,增加过程监督和考核,同时,要求学生主动联系老师的次数,避免教师长期找不到学生的现象发生,使学生处于“放羊”状态。

第四,教学文件资料等缺失可“一票否决”。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要填写多种教学文件,如顶岗实习周记、顶岗实习报告、顶岗实习考核表等,这些材料既是学生实习过程的工作记录或实习最终的证明材料,是教师对学生实习情况的判据,也是学校教学、学校评估等需要存档查看的重要文件。在评价体系中,我们对此做了一定的赋分,同时对此实行了一票否决制,即如果教学文件资料未按时完整上交,顶岗实习成绩将直接判为不合格。

第五,依据就业导向原则,鼓励学生签约就业,鼓励学生向上发展。企业是以招收员工的目的接收我们的学生去企业实习,所以多数企业对和学生签订就业协议或网上签约比较积极,大多数学生也对签约表现出一定积极性,但有部分学生认为离正式毕业还有半年多,骑驴找马的心态严重,对签约表现出一定的抗拒,表现在顶岗实习上,对工作态度不严谨、对企业规章制度等遵守不严格。在指标体系的设置中,加入了签约和个人升迁考核。对于积极签约的学生给予一定鼓励;对于能力强、工作积极、在实习期间就能获得职位升迁(如从一般实习人员升迁为主操作手)的同学给予一定分值鼓励。

第六,引入附加项。在顶岗实习期间,总有一些基础扎实、善于动脑、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脱颖而出,在工作中为企业的发展和技术改进作出贡献或提出建议获得企业认可,也不排除个别同学由于不遵守操作规程等酿成事故,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或上岗期间不辞而别,造成岗位空岗而给企业造成不便等,因此我们设计了附加项,对能力超常或由于个人原因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的学生进行额外加减分。

第七,我院现在施行持毕业证、职业资格证书(中或高级)、山东省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合格证书、山东省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企业工作经历合格证书方可毕业的制度,故不再将职业资格证书、工作经历证书等纳入本考核体系。

3.评价指标体系的分值量化及等级评定。评价体系对每个二级指标都分为A,B,C,D四个等级,对应等级其量化分数值分别为90~100分、75~90分、60~75分、小于60分。根据指标重要程度,赋予不同的权重值。为使评价工作简单易行,老师和学生只对二级评价指标赋分,在测评得分栏目内按照百分制填写具体分数,学校指导教师按照平均分乘以权重计算出学生每个二级指标得分,19个二级指标得分相加即为该生的总评成绩。最终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对应成绩为90~100分、75~90分、60~75分、小于60分。优秀控制在25%以内,良好在50%左右,合格及不合格在25%左右。

三、本指标体系的实施效果

1.规范了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通过该评价体系的实施,进一步明确了企业、学院和学生三方的责任,学生能够按照要求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企业指导教师能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学院指导教师能及时和企业指导教师对接了解学生工作情况,从而保证了企业现代管理模式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有效落实。

2.提升了技能训练效果。学生在真实岗位上进行顶岗实习,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和顶岗实习评价指标体系,在企业指导教师(师傅)指导下,按照社会能力、知识能力和技能培养等几方面进行学习训练,并要求按照企业标准和企业管理制度进行管理,真正实现了和企业的无缝对接,学生的实习积极性较高,技能训练效果明显。

3.提高了学生就业率。顶岗实习是学生与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触的过程,按照企业要求在真实环境下进行训练,取得了适应企业生产的技能,到企业后适应期短、上手快,这样的学生企业愿意接收其为员工;同时,经过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由于有了一定的工作经历和经验,其在职场的就业竞争力也增强了。根据麦克斯对我院毕业生调查报告显示,本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6%,专业对口率达到80%。

4.深化了校企合作,稳固了校外实训基地。学生以企业准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企业参与学生管理和实习效果评定的管理模式,使得企业把这部分学生当作自己的员工,他们像管理自己的员工一样管理学生,积极提高实习生待遇,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培训;学校为企业用工提供了极大保障,使得有些企业不仅对顶岗实习产生兴趣,而且积极参与顶岗实习中学生管理,他们甚至对学校教学产生兴趣。在与企业顶岗实习合作中,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公司、山东恒源石化公司等企业主动与学院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他们以在当地组织生源、学校培养,提供奖学金,组建订单班等形式与学院开展合作,这些企业已经成为我们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1]陈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36).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10-08-12.

[3]陆善兴.高职院校实习实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2).

[4]王金岗,李玉香.高职顶岗实习有效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0(23).

上一篇:消防节范文 下一篇:合并同类项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