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与理性范文

时间:2023-09-16 07:40:13

感性与理性篇1

一、 “玩具”假设——电视就是一个大玩具

从上面波兹曼的主要观点中可以看出,他是从媒介的负面效果着手,并向前推演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新媒介本身不能带来理性思维。但当我在书中看到有人将电视当成灯、书架的时候,或许人类一直以来把电视的位置抬得太高,我们要消除它的神秘化,就要从电视的本质谈起。因此我有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从一个正向的思维来谈谈电视机对我们真正的意义——作为玩具的意义。

第一台电视机面世于1924年,由英国的电子工程师约翰·贝尔德发明。它最初是被用来传输一些有重大意义的新闻事件,被看做是“活动着的报纸”。可随着后来技术的不断更新,电视越来越符合人眼、听觉的观感,符合人们在放松、休闲、打发时间时所能提供的一切生理享受。

我们都了解,人类天生就需要游戏,这是释放人“力比多”的最佳方式。人类在各种各样的游戏里,发泄情感,释放能量,锻炼身体,锤炼智慧(例如:围棋、国际象棋),最后甚至把游戏当中的竞争成份发挥到了极致——奥运会的诞生(国家与国家之间在身体上的竞技游戏)。可不论人再怎么变出花样,游戏的本质都不会改变,上万年来都是如此:让人的大脑神经在欢乐的情绪中得到放松,从而达到身体与心灵的平衡(在远古时代,我们身心不能永远处于猎兽的高度紧张中;在现代,我们的身心也不可能永远处于工作的高强度中)。因而人类喜欢和广泛流行的娱乐游戏的类型,往往是不需要动多少脑筋,简单,易学,并能够乐在其中,最好是能从头笑到尾。玩具的实质是排泄情绪,而电视的本质同样如此。电视播放的是图形,与文字相比图形更易于被理解。看图形时,人的大脑是松弛的,这一点与玩具的作用不谋而合。且不用说,你从电视上看到的“世界”是不是真实的世界,你学到的知识,得到的信息又有多少是完整的,有多少对你的生活有实际的意义。恐怕电视上如潮水般的信息,早就从你的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了。再说任何的游戏都有其对人有利的一面,就算是重复性的游戏像多米诺骨牌,也能培养人坚持到底的毅力。而电视上那些被包装的更高级的知识,就带给了人一种幻觉,一种妄图掩饰电视“玩具”的本质,并不断地拔高它脆弱的教育功能的幻觉。这是一种虚妄,而在我眼中电视就是一个高级玩具。

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待电视,那么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释然了,有些问题也可迎刃而解了。

我们之所以苦恼为何总控制不了自己看电视的时间,有的小孩甚至可以连续不断的看一天。很简单,因为我们并没有在看电视的时候,提醒自己这只是个玩具,不要丧志(我们对于电脑游戏和生活中的其他游戏倒是很敏感,总是能及时的发现自己玩过了头),我们还自以为是的认为,我们正在从电视上,吸收着最新的资讯,在了解世界的发展,在探讨最前沿的话题。其实,我们就是在放空,就是在打发时间,就是在用电视迎合自己的情绪。我们正在“玩电视”。

有人玩多米诺骨牌玩出了世界纪录,但我们也从没把这事当做一件严肃的事。可为何换到电视身上,大家就都板着个脸,硬是要加进去点“德智体美劳”。可能是因为电视真的离我们太近了,我们要利用到它的频率太高了。所以一切的利益集团都不会放过它,都要把自己所希望表达的意识形态的内容(严肃的政治社会话题、娱乐明星、商业广告)放入其中。但他们也在不知不觉中,被这个“大玩具”玩弄于股掌,“大玩具”以它自己的游戏规则,将放进去的所有内容融化成一帧帧挑动人情感的画面,从而原本的意义就丧失在了断裂的画面中。

严肃的人生气了,把这一切归罪于收视率是万恶之源,归罪于受众媒介素养的不足。他们还在试图用电视机,用图画来拯救人类社会,但却忘了游戏的侧重在于感官的运动,而非大脑理性、深刻、费时的沉思。人们看电视的主要目的是娱乐不是学习,因而电视节目再怎么高端、有思想也只会被这样的一些人所接受,他们发现了电视的玩具特性,能自由的掌控电视(看电视的时间、目的),不再丧志,不再把电视当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他们会控制自己享乐的心,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找到更能令他们成长的东西。把电视看低点,反而你能控制它。

二、 电视“玩具”中的中国真人秀节目

我们来看看中国日渐红火的电视真人秀节目,这些节目的种种特点从侧面证明了我的“玩具说”。

(一) 制造动人的情感与梦想

鉴于中国节目意识形态的控制,选秀类的节目往往其主旨必须带给人积极向上的情感表达。因而我们在像上海卫视的《中国达人秀》、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求职类节目),其都在为我们制造着一个又一个中国梦。在达人秀的舞台上,你可以看到中国各个阶层的老百姓,身怀绝技,在舞台上创造着几分钟只属于他们的历史时刻。观众们受到电视机里传出的激情澎湃的音乐的影响,热血沸腾跟着舞台上达人们悲欢离合的故事,时而欢笑,时而落泪。我们被他们对梦想的执着所打动,看的时候也似乎在不断的告诉自己,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可一关上电视,我们就真的学会了如何去达成自己的梦想吗?

我们会更加茫然,电视有遮蔽的功能,它敞开了结果却遮蔽了过程。实现梦想是多复杂的一个过程,其中冷暖只有自知。但在电视节目里呈现的是那么简单,仿佛只要坚持就可以。这不能怪电视,因为它的目的就是给你一种单一的情绪,将你裹附其中,震惊你的眼球,这才是玩具要完成的任务,其他的都不属于它的职权范围。

求职类节目同样如此,它成功的创造出了另一种错觉:人的职业生涯不是一场马拉松,而是一场冲刺赛。在舞台上的几分钟里,展示好自我,成功的跟老板讨价还价就是职场的全部。可实际生活中真是如此吗?不过好在节目的编导也确实没有忘记“游戏的本质”(其实电视里的每一个节目,都是大玩具中的每一个小游戏),找的选手都有话题性,也都能在某一个点上激起大家的情绪。如“假海归”选手,我就不相信在比赛前,那么明显的学历问题,编导会看不出来。之所以让这位选手上台的原因,就是希望他的问题,能激发观众的义愤填膺,正好如今社会的热点话题就是假学历问题,编导此举引发的受众热烈讨论,正中下怀。

(二)严肃的社会话题沦落为“骂街秀”

东方卫视曾出过一个节目叫《我为舞狂》,节目的宗旨、立意是认真的,节目组希望通过这次的全民大讨论来剖析在现实生存的压力下,我们如何让舞蹈、让艺术能不退出我们的生活。这是一个极有人文关怀的选题。舞台上有各式各样的发言人,有利用舞蹈赚钱的商人,有为了舞蹈梦想十几年不回家的舞蹈艺人,也有专业的舞蹈名家等等。

但是,这一场理智的讨论,却没有想到在舞台上不论是嘉宾还是观众,都满怀激情,情绪不受自己的控制,你一句我一句的相互顶嘴,不肯退让,最后其沦落成了一场语言支离破碎的“骂街秀”。特别是在有一位选手表达了自己为了舞蹈,在十几年当中只见过自己父母几面时,那些被请来代表理性的专家也开始激动的语无伦次了,毫无逻辑的劝那个小伙子,说这样做是不对的,却丝毫点不到问题的根本。之所以演变成这样,也无外乎是因为,在电视上推广理性,是令人发笑的事。理性来源于冷静的态度(对于紧急的事或物能够不紧张且熟练的操作和处理不慌张),全面的认识(对于人、事或物能够从多个方面去了解再总结),和详细的分析(在分析人与事或物时,能抓住本质,条理清晰,多角度多层次的看问题)。而电视节目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让你完成理性的思考,它只能片段化、碎片化的呈现出每个人的主要观点,而一个人想要通过三言两语就能全面的分析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而既然在理性的层面打动不了观众,那就只能通过来宾们的互吵(表面上像是不同观点的碰撞),刺激的场面吸引眼球了。而这点又正好迎合了电视媒介“大玩具”的本性,两者一拍即合将涉足严肃的话语模式换上娱乐的包装,让人们看后仍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①

感性与理性篇2

【关键词】趣味说;美感说;感性;理性

同作为美学范畴中十分重要的理论命题,无论是中国的“趣味说”,还是西方的“美感说”都涉及了这样一组在文学理论中永恒的经典话题――“理性”与“感性”。虽然在广义上“趣味说”与“美感说”都属于一种情感性的体验,具体来说就是一种存在于精神层面的陶醉感或愉悦感。但两者所涵盖的内容却并没有止步于感性的领域,而是与其恰恰相反,两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包含了理性的内容,只是这样的理性内容在表现方式上选择了蕴藏在感性之中,或是存在于作者的创作以及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以至于不易被人们所察觉和发现。所以“趣味说”以及“美感说”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都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体,也正是由于两者以一种高度融合的方式进行密切配合,才使读者在文学艺术的阅读以及鉴赏中得到了一种赏心悦目的强烈的情感感受。与此同时,也正是这种共同拥有的感受构成了两者最根本的相似之处,也为两者得以比较提供了基础和平台。但另一方面,我们虽然承认“趣味说”及“感性说”都毋庸置疑的涉及了理性与感性这样一组概念,但两者对理性及感性的态度及偏重程度却是不尽相同的。同时,这一点也构成了“趣味说”与“美感说”最终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中西文化背景与哲学观念的不同,中国古代的大多数文论都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创作中的作用,将人作为创作的主体放在的主要地位,强调的是主体的情感表达。而西方的文论则讲究要遵循真实性的原则,遵照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属性及发展规律进行较为理性的创作,而作者的个人情感是被要求排除在创作之外的。但在“趣味说”和“美感说”中,两者对理性及感性的要求却是恰恰相反的。从读者的审美体验角度来说,中国的“趣味说”需要读者运用较多的理性思维来解读作品中的趣味,而在西方的“美感说”中,读者只需要凭借自己的感性直觉来直接感受作品给自己带来的心灵冲击或震撼就可以了。那为什么在两者中会产生这样的反差呢,究其根源还是源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思维方式。

众所周知,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偏爱运用思考和辩论的,所以他们是十分擅长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进行分析事物的。但显然“美感”这样的问题是无法用理性思维来进行推理分析的。若一定要用这样机械的方式对其进行精准的剖析的话,大多数的情况下也只能发现个别的“美感”的具体特征,至于“美感”的本质自然是无法获得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所以西方文论将“美感”排除在了能用理性进行分析的范畴,而是将对其的理解更多的指向了一种直观的心灵感受。对于读者来说,他们的“美感”体验是在作者所创作的具体的描写对象中直接产生和进行的。当然我们不可否认这样的审美感受是包含了理性因素的,但是它并不占据主要的位置,“美感”给人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性层面中心灵情感上的冲击、震撼和激荡。

另外,国内外许多学者在探讨两者的异同时也共同提到了西方的“美感说”强调的是需要鉴赏者运用视觉和听觉这两项感官功能。而如果想让这两项感官功能发挥直击人心的作用,恰恰需要的是作品在第一时间内直观的对两者产生的冲击和震撼。这也是在另一角度说明西方的“美感说”对于读者来说更多的是一种直接的情感体验,而非需要较多的理性思考才能得到。

而中国人的审美思维则与西方完全不同,它强调的是鉴赏者自我的直观感悟,所以在中国的文学创作中,大量使用了描述型的话语及形象化的比喻、类比等形式。比如说对“趣味说”中“趣”字的解释,大多数学者选择运用比喻来形容“趣”像什么或是描绘“趣”能带给人什么样的感受,却从不像西方一样使用“‘趣’是……”,这样具有判断性的句式来进行解释和阐述。所以“趣”字的真正确切的含义是要靠读者自身去理解和领悟的。许多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审美“趣味”也是如此,它们巧妙的蕴藏在文字之中,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只要你在阅读当中感受到了作品带给你心灵的激荡,那么就可以说你已经品尝到了作品的“趣味”。而至于这“趣味”从何而来、内容到底是什么、组成其的要素有哪些,这都是需要读者自己去体会和领悟的。因此若想完整的对“趣味”进行品读是需要读者运用理性思维去自我琢磨、思考和揣摩的,并不是单单情感上的感受及体验就能达到的。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对“趣味”的鉴赏,表面看起来是一种用心灵感受的过程,其更深一层次的内在却是需要读者运用理性和智慧去理解、剖析的一种行为。

另外一方面,中国的“趣味说”也提到了一种感官功能的重要性,那就是味觉。相比较于视觉和听觉,味觉显然是一种更加复杂的感觉,酸甜苦辣各种滋味同时在你的口中发生作用,当它们彼此交融或是成分配比不同时又会产生新的口味,所以对于味觉来说,它是复杂而多变的。众所周知,一部作品的情感或一个人物的性格往往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种不同的情感成分相互交织、共同营造而成的。这种相互交融、浑然一体的状态颇有味觉中滋味的特点。正是基于这样的特性,对于“味”的品读就更需要读者更多的运用自己理性思维,这样才能区分其中各种复杂的情感,从而更好的体悟和理解到这种复杂、多变及浑然一体的情感。

在中国提到“味”就一定会让人联想到“吃”,中国人对于“吃饭”的理解显然并不单单局限于一种生理上的需求,更多的是赋予其一种文化的意味,所以在中国,“吃饭”更是人们相互交流、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例如,中国的婚丧嫁娶等有关人生情感的重要事件都是和“吃饭”这一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中国人的吃饭不单单是对食物的品尝,更多的是以“吃饭”作为一种形式对于大家共同情感的一种交流和表达。所以古人在描述艺术作品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时,选择了一个“味”来为其命名,可能也有着同样的考虑。那便是对于作品中“趣味”的品读可能并不仅仅局限于对于作品文字内容本身的一种感悟,更为重要的是对游离于文字之外的一种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捕捉和体会。可见对于这种抽离于文字之外的情感的理解自然就更需要读者运用理性的思维去寻找、把握和感悟了。

综上所述,虽然西方的“美感说”和中国的“趣味说”都共同阐释了在鉴赏文学艺术作品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但两者因为受到各自文化及思维方式不同的影响,从而产生了属于各自的对于理性和感性的理解和运用的差异。简单来说,西方的“美感说”强调的是鉴赏者运用听觉和视觉的感官作用来直接感受艺术作品对于其心灵的直观冲击和震撼。所以,对于读者来说,在感受“美感”时较多需要的是感性思维的运用。而中国的“趣味说”强调的是读者自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这就少不了需要鉴赏者运用理性思维对作品中的“趣味”进行捕捉、琢磨和体会。所以在寻找“趣味”的过程中,就更注重读者理性思维的运用。当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无疑对我们更好的比较中国的“趣味说”与西方的“美感说”的异同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曹顺庆.滋味说与美感论――中西文论比较研究札记[J].文艺理论研究,

1987(01).

[2]徐岱.趣味的形而上之维――论审美实践的审智品质[J].文艺研究,2003(03).

[3]祁志祥.“趣味”说:中国古代的美感论[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感性与理性篇3

与此同时,身处湖北襄樊的茹先生刚刚收到自己在网上购买的曼秀雷敦海洋清爽沐浴露。茹先生在政府机关工作,是时尚产品的潮流人士。因为工作关系,对网络十分熟悉。之前茹先生一直使用曼秀雷敦洗面奶,感觉效果不错。得知该系列产品出了沐浴露,茹先生也跃跃欲试。但襄樊并没有这种产品出售,于是他选择了网购。在这个城市里,他成了率先使用的一个消费者。

28岁的张桂芳婚前一直在外打工,婚后和丈夫在家务农。与其他家庭不同的是,张桂芳的丈夫在矿上做工,每个月有1500元左右的固定收入,收入水平在村里相对比较高。她家有着齐全的用品:飘柔洗发水、蜂花护发素、婷美洗面奶、柔肤水和面霜,好迪喱水,舒肤佳香皂、雕牌洗衣粉、白猫洗洁精、佳洁士草本牙膏。婷美洗护用品是她常去的洗化店店主推荐的,其余的品牌是张桂芳在外打工经常使用的产品,习惯了就一直坚持用。张桂芳说,打工回来的姐妹,家境不太差的,基本保留了她这种习惯。晨光村的年轻人留在家里的非常少,大都出去打工,年龄最小的只有16岁。正是由于他们的外出,为村里带来“不竭”财源,成为他们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同时,村里的年轻人带回了外地的消费意识。他们有一定收入后,也比较喜欢打扮,春季前是他们购买日化用品的高潮。不过,相对高档一点的产品都是从外地带回来的。这不“五一”来临,张又托回家的人带点化妆品回来。

“十一”来临,这三个身处不同地方的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在选择购买日用品。而此刻,王先生正为“十一”期间的产品促销眉头紧锁。王先生是一家跨国公司华南地区的销售经理,公司五一期间要上市一套新的化妆品,如何能够趁黄金周打响头炮,并非易事。在化妆品行业浸淫了十几年,王先生看着中国化妆品每年大幅度增长,但也从没有哪一个时刻像今天这样,对消费者的争夺让企业如此禅精竭力。

究竟是什么让消费者在这十年间心理起了变化?而这些变化又缘于什么?

三次消费高峰改变消费结构与观念

巴黎百富勤公司一份研究报告称:随着消费结构的急剧变化,中国迎来第三次消费高峰。促成这一改变的主要原因是,上世纪70年代末出生的独生子女正步入消费年龄,他们更倾向于花钱而不是存钱。

中国的第一个消费高峰是在1984年到1989年,第二个消费高峰是在1992年到1997年,分别满足了居民对于生活必需品、服装、自行车等家电的需求。

相对于第一阶段,计划经济下,人们按票购买生活用品,日用品大同小异,不需要攀比什么。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日用品也开始在电视上打广告,压抑很久的消费热情瞬间点燃。人们以购买广告上的产品而自豪。品牌,这个陌生的词语第一次走进国人心中。只不过,消费者在当时并没有对产品分辨的能力。知识的匮乏,信息的短缺,都使得广告成了人们选择产品的风向标。

2004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269美元,而这一指标正是一个国家居民消费结构巨变的临界点。随着产品的丰富,信息来源的多样化,人们获取资讯的途径已不再限于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手机,这些都成为人们了解信息的渠道。每天,企业都在通过各种方法向消费者源源不断地灌输各种产品的知识。公交车,地铁,轻轨,新闻会,在任何场合,广告包围了汹涌的人群。

消费者也在迅速分化。年轻人开始标榜“我的地盘我做主”,个性张扬,对产品的需求在于特色,在于名牌。年轻的女性追求时尚,彩妆,护肤品成为他们热衷并乐此不疲的购买对象。农村购买力也在上升,二三线市场也成为企业追逐的重点。

企业的广告也在改变。以前强调产品本身,现在强调感觉与心情。以前只解决基础问题,现在要细分每个人群。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也必不可少,形式各样的产品会此起彼伏。而这些都是为了一个目的:争夺消费者,争夺形态各异,思想万千的消费者。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奢侈品之列的高档化妆品无疑已经成为其中的急先锋。2004年,仅杭州大厦一个商场的进口化妆品年销售额就高达1.03亿元,其中兰蔻专柜一年销售额就达1700多万元。在上海、北京、杭州、广州、深圳等地的高档百货商场里,兰蔻、资生堂、SK-Ⅱ这些高档化妆品的专柜年销售额一般都在1000万元左右。这些高端品牌成为一流高档百货商场化妆品销售中的中流砥柱。

PHPC的研究认为,中国内地目前的奢侈品消费人群已经达到总人口的13%,即约1.6亿人,并且还在迅速增长。而据高盛投资银行的估计,到2015年,中国市场的奢侈品销量将占到全球总销量的29%左右。届时,中国将很可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奢侈品的最大市场。

广阔的市场前景使得大批的国际化妆品公司开始空前重视中国内地的高档化妆品市场。

2004年被称为“中国美容经济元年”,而正是从这一年,国际奢侈品巨头、化妆品集团包括合成洗涤业大鳄纷纷开始调整政策,大幅增加对中国内地高档化妆品市场的投入。而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心理,迪奥、SK-Ⅱ这样的高档化妆品甚至也开始大量投放电视广告。

2004年底,继巴黎和东京之后,LVMH(路易威登)旗下的迪奥在上海的梅隆镇广场开出了全球最顶级的旗舰专柜。这是迪奥在全球范围内设立的第三个最豪华专柜。LVMH表示,中国大陆的高档消费者每年以40%~50%的速度在增长,奢侈品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良好的预期,LVMH在2005年4jq,又将丝芙兰(Sephora)亚洲首店开进上海,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连开两家分店。

而同为国际老牌奢侈品集团的雅诗兰黛,则忙于将旗下更多的国际品牌引进中国内地市场。在2003年之前的11年里,雅诗兰黛在中国一直只销售雅诗兰黛和倩碧两个品牌。但到了2005年,雅诗兰黛在中国已经拥有了8个品牌。新引进的品牌包括海蓝之谜、魅可、芭比布朗、雅男士、唐美希绯格、唐娜凯伦等,覆盖了高档护肤、彩妆、香水等多个领域。

与此同时,欧莱雅集团也正式启动了其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即欧莱雅中国研发中心。随着资生堂在中国市场业务的迅速发展,中国已被日本总部新定位为“资生堂最重要的海外市场”。

消费者变“刁”

在一次武汉、北京、上海、哈尔滨、成都和深圳等7个主要城市开展

的调查显示,25岁到49岁已婚妇女是花钱最厉害的。都市女性装扮的投入一再增加。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女士们大量地投资在化妆、美容等仪态美方面。

面对丰富的购物选择,消费者到底期待什么?在陈述选择门店的要素时提到六项主要指标,并且各项指标的重视程度大体相当。这六项指标分别是“便利的地点”、“一站式购物”、“新鲜、可以即时食用”、“现代化的、高效率的购物过程”、“提供额外的服务”以及“24小时营业”。

调查结果同时表明,都市购物者更喜欢去不同的门店购物,而没有对某一家门店表示出特别的忠诚。其他国家购物者一般一个月仅仅光顾1~2家门店,而在中国,51%的消费者每个月会光顾3家以上的门店。因为有了众多选择,所以大多数消费者不太或根本不会觉得有必要进行一次性大规模购物。这也意味着他们虽然购物频率很高,但每次购物时在单家门店的花费金额却减少了,而且他们不会每次都把钱花在同一家店里。都市消费者这种“三心二意”的购物特点,令零售商――不管是国内的超市还是跨国的零售巨擘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

调查显示,80%的中国消费者每周光顾超市或者大卖场,而同等比例的消费者在这些场所的日用品支出超过了其他渠道。但同时仍有78%的购物者经常去菜市场购物。经常光顾百货商店的消费者仅占13%,只有1%的消费者在百货商店的消费支出高于其他渠道。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购物者在购买日用品时,由以前的菜场、食杂店等传统业态,转而选择现代业态,如生活超市。现代消费业态的发展给传统日杂店和菜市场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冲击,在日用品销售上,杂货店仍保持相对优势的只剩啤酒和含酒精饮料等不多的几项。

新的价值创造体系意味着新的价值逻辑:个性化消费带来新的命题,品牌要提供给消费者的远远超越了产品范畴。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同时还需要享受到更全面、更舒适、更高效、更高品质且带有自我色彩的服务,购买过程将不再是“货比货”而已。消费者所需要获得的这一“价值密度”,远非厂家所能提供,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经销商与终端的参与和努力。要满足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任何一个品牌在构建其营销网络时,必须考虑建设一个更贴近消费者的渠道架构。而超市则成了时代的产物。

什么让消费者心动?

调查中,约有57%的消费者明确表示促销活动会使自己心动,消费习惯和朋友介绍分别占12%、10%;受广告影响的仅为6%;经常换品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的消费者有10%;部分消费者不会区分一线和二线品牌,占33%。对于为什么选取二线品牌而不选一线品牌的问题,有53%的消费者表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其中包括价格适宜、质量、香味等。

尤其是洗发水,更能体现消费者的消费心态。以前只要广告一打,消费者的购买就会显著增强。而现在市场上的洗发水多,广告也多,狂轰滥炸,让人无所适从。不过广告虽多,有创意的很少。雷同现象严重,很多牌子都是请一个明星,加上几句台词,能做出意境的广告凤毛麟角。

对于目前的消费者来说,商业竞争的真正对手是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因此只有永远为顾客提供特色、特殊、特价的商品,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研究发现,在日化产品中,人们对洗衣粉、洗衣皂和洗洁精等洗涤用品的使用具有习惯性消费的特点,换句话说就是对品牌具有很高的忠诚度,通常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坚持使用一个牌子的产品。这种情况对生产厂家来讲利弊共存,有利的是已有消费群体相对稳定,市场波动较小;不利的是吸引其它品牌的消费者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变得较为困难。看来洗衣粉市场群雄割据的局面将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下去。

年龄是影响日化产品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年龄越小的消费者偶尔使用或基本不用洗衣粉、洗衣皂和洗洁精等洗涤用品的比率越高,这与家庭角色有直接的关系,例如年龄在15―19岁的消费者,半数左右偶尔使用或基本不用洗涤用品,洗衣服和刷碗这样的家务多为其父母代劳,所以不用洗涤用品的比率会很高。

数据显示,产品功效仍然为影响消费者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这表明消费者在面霜产品消费方面总体趋于理性化,同时也说明市场竞争从本质上讲是产品之间的竞争。价格适中是消费者购买洗涤类产品所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收入水平的制约必然会使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给予一定的重视。另外知名品牌和购买方便等因素也为较大一部分消费者所重视,其它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

产品功效是影响消费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不同品种的产品功效不尽相同,消费者关注的程度也有所差异。理所当然,洗涤去污能力是洗涤用品消费者最关注的功效,对于洗衣粉来讲,气味清新也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容易冲洗、不伤皮肤和不伤衣物等功效也被较多消费者所重视;对洗衣皂而言容易冲洗也被排在重要的位置,味道清新、不伤皮肤和持久耐用等功效也被不同程度的关注;对于洗洁精来说,味道清新被普遍重视,不伤手、无毒性和可洗水果蔬菜等功效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要方面。从消费者对不用功效的关注程度看,消费者对洗涤产品的功效的需求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洗涤去污能力、气味清新和不伤皮肤等功效的需求相对更为集中。

促销方式作为阶段性刺激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方式,其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消费者对不同促销方式的接受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于洗涤用品来说,超值加量、折价优惠和买几送一是消费者愿意接受的几种主要促销方式,比较而言其它促销方式效果不及以上三种方式。希望花更少的钱得到更多的实惠是消费者普遍存在的心态,同时也是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并激发消费欲望的心理基础。

消费者购买洗涤类产品的地点也具有一定的特点,随着商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超市业的迅速崛起,使人们购物的习惯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同时由于洗涤类假冒伪劣产品泛滥,也是消费者在购买洗涤类产品的地点上具有了普遍倾向性的选择一一即选择品质可靠、经济实惠的地点进行选购。数据显示大型超级市场是消费者购买洗涤类产品的最主要的场所,大型百货商场的地位明显被削弱,而随着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地点人们已经很少涉足。

与品牌的相对忠诚相比,对于同一品牌的不同产品,或者相近强势品牌的同类产品,消费者却表现出很强的追新性。

美是没有百分和尽头的,因此消费者对于化妆品的渴望也是没有极限的。天生一般的想靠后天补,天生好的想更好。而且随着生活的变化,对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细分、个性化。除了确实通过长时间的使用,证明有非常好和稳定的效果之外,一般的化妆品的消费者都会不断寻求更好的产品替代。当然,前提是这种产品背后的品牌和理论支持要足够的可信。

从另一方面来讲,由于市场趋于成熟,品种繁多,加上各大知名品牌也不断加强新产品的研发,推出升级换代产品,引爆新的消费热点,客观上也为消费者提供了转换的可能。

求新求变是新世纪消费者的共同特点。特别是女性,她们将更勇于尝试护肤新品以及化妆新技法,试图在自己身上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21世纪新女性的宣言是:告别季节、紧跟流行、年年追逐时尚的生活方式。

感性与理性篇4

任何城市色彩的设计都是基于色彩构成元素的,在城市生活中城市色彩是一个广泛、综合的概念,是指城市的外部空间中各种视觉事物所具有的色彩,它主要包括人工环境、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三个层面,主要元素包括建筑、道路、标牌、广告、服饰、绿地、河流等城市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色彩,它们触及人们的活动空间,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

在城市生活中吸引人们眼球的色彩大部分是由城市建筑来体现的。建筑是城市景观中的主体部分,是最为显眼的吸引物,因而建筑色彩就成了城市色彩的主角,它的色彩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城市色彩的美。

道路是城市的景观廊道,具有移步换景的动态景观序列,同时也是展示城市魅力的通道。美观的道路色彩令行人精神抖擞、身心舒畅,尤其在一些商业步行街上,用与沿街建筑协调的彩色地砖铺步行路面,会成为一道多彩的风景线。

广场是城市空间的节点,是城市市民社会生活的集聚中心,良好的色彩效果将使市民更乐于逗留玩耍,为城市创造一个公众认可并接受的空间。

环境小品色彩包括城市内的标牌、指示牌、站牌、电话亭、广告、雕塑、招牌、座椅、灯柱、果皮箱等等辅助设施的色彩,这些小品具有传达信息的功能,同时也是创造丰富城市色彩的良好素材。

二、城市色彩的感性理想与理性路径

从19世纪意大利的都灵市城市色彩规划开始人类已经积累了很多的城市色彩设计方法,在此仅探讨城市设计的感性路径与理性路径。

1、感性理想与非技术方法

城市色彩就是营造令人愉悦的色彩环境,它是一种美感,有很多感性的东西,要通过感性的方式传达给公众,所以需要运用非技术的方法,借用色彩的语言阐述城市独特的气质,表达城市色彩的感性内涵。其方法主要包括:艺术的方法、社会的方法与政策的方法。

(1)艺术的方法

艺术的方法包括表达的艺术、选择的艺术和沟通的艺术。

第一个表达的艺术。在城市色彩规划中公众只对色彩规划最终呈现出来的城市色彩意向感兴趣。在城市色彩规划中,按照一般的程序——收集自然色、传统色、流行色,了解相关地理气象,熟悉当地建筑材料等等之后,把研究得出的色彩数据以形象概括的方式阐述,通过艺术化的概念表述,让广大的非专业人士理解并接受城市色彩规划。

第二个选择的艺术。即判断、取舍的艺术。当城市色彩规划者在城市纷繁复杂的色彩环境中提取要素时,面对不计其数的色彩内容,在对各种色彩信息处理分析整理的时候,思考从何种角度对城市的色彩环境进行引导控制时,选择的艺术是极为重要的。但是面对包含了城市文化、折射出历史、表述城市生活的色彩,是需要艺术的智慧去解读,这需要城市规划设计者甚至管理者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较厚的文化底蕴。

第三个沟通的艺术。色彩包括的文化层面意义广泛,又具有非常个人的审美感受,所以城市色彩规划是一个大家都很关注,且见仁见智的话题。因此在与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各种行业的人阐述城市色彩规划时绝对需要艺术性的交流能力,这种交流不仅可以提升城市色彩规划的艺术性,本身也是城市色彩规划的艺术形式。

(2)社会的方法

城市色彩具有很强的公共性,虽然它不涉及个人的具体利益,但是关系到每个人的城市审美活动。因此,在城市色彩规划中要借助一系列的社会方法,例如问卷调查、访谈、与市民开展城市色彩的讨论会、色彩规划方案的公示和意见征询等等,获得公众的反馈意见。这些调查不仅为城市色彩规划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也是普及城市色彩知识、培育城市色彩规划意识的方法途径。

(3)政策的方法

政策的方法是让色彩规划最终能够落实,能够切实影响城市色彩环境的保障。政策的方法有色彩规划的技术文件、技术导则、法规条例、以及指导思想等等。

2、理性路径的方法体系

城市是个复合巨系统,附着在城市物质形态上的城市色彩也是一个复杂混合的子系统,因此只看到城市色彩这些感性的外表,对城市色彩的研究就只能停留在雾里看花的表象层面,难以把握城市色彩环境的全貌。面对复合的城市色彩环境,感性的城市色彩理想,需要以理性的态度,遵循理性的路径去构筑,其核心就是要建构明确的价值理性和系统的工具理性。

(1)价值理性

城市色彩的价值理性是基于公众审美价值体系上的城市色彩的认识论,也是把城市色彩感性理想转化为理性目标的方法论。由于城市色彩的感性特征使人们对城市色彩之美的判断标准多样、丰富,加之,对一个城市色彩的理解会因为每个人的审美能力、受教育程度、职业特点甚至年龄、性别的不同产生巨大差异。因此在寻找城市色彩作为公共艺术的价值取向时,应探寻适宜的讨论平台和轨道,为城市色彩制定符合公众集体意志的审美判断,以价值的理性,引导城市色彩环境的优化。

城市色彩是城市文化在物质层面的折射,蕴含着丰富的城市文化和精神内容,城市色彩的美属于城市公共审美环境范畴,应符合公共艺术的审美判断原则,应顺应城市建设发展的规律,具有能为大多数人接受的愉悦性,具有反映城市文化集体意识的审美共感,具有公共意义等。

价值理性为城市色彩的感性理想构建了理想坐标,但是并不限制城市色彩的特色和个性,在此基础上,对城市色彩环境特殊性的发掘和汲取,可以为城市构建具有理性判断,又具有个性特征的色彩取向。

(2)工具理性

工具理想是城市色彩规划的理想方法论。是遵循科学途径,实施理性策略的工作体系。城市色彩研究与规划的工具理性主要包括建立一套完整的城市色彩目标,调研分析并建立城市色彩价值与资源的清单,研究并提取具有界定城市色彩使用范围的推荐色谱,对城市色彩科学导控提供系统的策略方法,对城市色彩规划引导的重点地段制定具有示范作用的工作思路并提供语气的色彩环境模型,为城市色彩的管理制定分层面的工作流程引导和技术导则,为城市色彩环境的优化方案制定评价体系等。

一是城市色彩解析的技术方法。

通过技术性的手段解析城市色彩环境,是一种梳理城市色彩现状、为城市色彩环境优化提供路径的科学方法,也是为探讨感性的城市色彩建构理性的坐标,这也正是城市色彩规划中技术方法的价值所在。技术性方法以清晰的逻辑关系解析感性的色彩现象,其中包括对色彩印象的分析、对色彩环境的分类调研,对色彩信息的整合还原等。

在色彩解析阶段,主要研究作为城市的各类色彩景观元素,包括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人工环境色彩等。

二是城市色彩规划的技术方法。

感性的色彩如果不借助技术的力量就无法转换为具有感染力的应用技术。因此城市推荐色谱的产生以及运用推荐色谱引导城市色彩环境,也需要通过技术性的方法达成。

通过收集、分析色彩信息、色谱化处理等一系列技术方案使该城市的色彩特质清晰呈现。为了能够使这个成果具有可操作性,就需要以一套色谱的形式,表达该城市的色彩体系,以积极引导城市色彩的有序优化,即城市推荐色谱。

运用城市推荐色谱规划城市色彩同样需要使用一系列的技术方法,分层面、分系统、分地段地达成。对于规模庞大、功能复合大中城市来说,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层面逐层进行规划引导,在各层面中,又需要按照各类型要素系统,如,建筑、各类接到家具、各类城市空间节点等系统提出规划导则和推荐色谱。

三、小结

因此,在城市色彩规划的方法体系中,可以寻求理性的技术手段和感性的艺术思维,使理性与感织、艺术与技术相结合,为城市色彩规划提供方法和路径。

参考文献:

[1]郭红雨,蔡云楠,城市色彩的规划策略与途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郭泳言,城市色彩环境规划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韩鲜红(1982-),女,助理工程师,新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南 新乡 453000。

感性与理性篇5

关键词 感性 理性 语文教学

新课程的实施,向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新挑战。语文教师要想适应新课标的要求,真正落实新课改精神,就必须注重自身的完善和发展。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广阔的学术视野外还应该具有良好的人格特征。语文教师的人格特征,首先应该是感性的,他(她)应该善于“煽情”,长于以情激情;其次,也必须善于理性的分析和逻辑的推理。

语文学科的教材,无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都是文选式的教材,而且是以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为主的“文选”,它们以意象诉诸于学生的感觉器官。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首先要从“情”字入手,必须将自己钻研教材后产生的深切感受满怀激情地传递给学生,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和一切艺术手段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的心灵,诱导学生快速进入文章大门,产生“水在山上流,人在画中行”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效果。教我们“语文教材名篇重读”的金教师在这一点上就做得非常好,他总是能够把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或是肢体动作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让学生与文章作者产生某种情感共鸣,他的每一堂课总是让学生记忆深刻。

“文章不是无情物”,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不仅是以小说、诗歌、戏剧、散文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就是说明文、议论文也反映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有了情感的激发与参与,语言文字才会变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学生才能“化入其中”,“进入角色”,体验内心,为悟出文字背面丰富深刻的人文内涵奠定基础。

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性的升华,语文教师仅仅有感性是不够的。有些语文课,初看,情感似很丰富,师生互动非常投入,课堂氛围很浓烈;但仔细观察,就有点问题了。或者课堂情感基调与文章内在的情感不太合拍,或者师生的讨论交流泛泛而谈,对文章的理解始终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表层次上,缺少“步步进逼,层层深化”的层次感。这样的语文课就如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缺乏语文特有的韵味。关于这一点,我们应向理科教师学习。理科教师面对的教材主要是概念、判断、公式、定律、实验等,解决问题是凭借已知条件推知未知结果,运用的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推理和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是一种严密的理性分析活动,它讲究的是严密、严谨。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写到自己在学医过程中,画人体解剖图时为了好看,随意改变了下臂的血管位置,受到藤野先生和蔼但又严肃的批评。这不仅反映了藤野先生的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科学态度,也给我们语文教师一个启示:我们强调想象和联想,强调开放性阅读,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是,我们的开放性理解必须是建立在尊重文本原意、尊重作者写作意图基础上的,否则,有失阅读态度的严肃性。因此,语文教师的理性思考是“缺它不能”的。

就文体而言,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议论文和说明文,其中不乏理性的思辨。不仅是议论文、说明文,就是文学作品,没有理性的思考、逻辑的推理也是很难读好的。文学作品的阅读历来有“三读”之说,即“读通、读懂、读透”。“读通”,就是扫除文字障碍,读来琅琅上口;“读懂”,即不仅要了解写了什么,而且还要知道为什么而写;“读透”,即从鉴赏角度,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而为什么不那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妙处。在品味、鉴赏语言的实践活动中,逐步深化对文章思想意义、价值观念的认识。很明显,在“读懂、读透”的过程中,包含着理性思辨的过程。

而且,不是所有的文章都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而是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一层一层推进,逐步“显山露水”的。还有少数文章甚至不“显山”,不“露水”,需要我们凭借丰富的生活经验,广博的历史知识,以理性思辨的方法如剥竹笋一般引导学生逐步进入文章深处,发现文章背后蕴含着的思想和哲理。

感性是为了引导学生进入文章大门,理性是使学生进入文章大门后一步一步地发现文本内核深处的人文思想与本质规律。在语文教学中感性与理性不是截然分开、相互独立的,而是水融的,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能做到感性与理性的恰当结合,既有激情奔放的一面也有严谨理性的一面。让感性与理性在语文教学中共舞应该是新课标下每一个追求进步的语文教师共同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 薛群年.阅读教学中的感性与理性例谈[J].文教资料,2005(31).

[2] 王彩云.语文课堂的感性与理性[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53).

感性与理性篇6

关键词 感性;理性;教与学

纵观现今语文课堂教学,不难发现,语文的学习几乎被枯燥乏味的条理梳理和技巧训练充盈,语文的人文性几乎得不到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本文以《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语文课堂教学》为题,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分析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再从“感性的角度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两方面进行论述。

一、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

从现今语文教学的状况来看,教师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教师还要花大量的时间书写教案。单是“备课本”就非常压制人,学校要求备课“项目齐全”。课型完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指导方法、学习方法、教具准备,板书设计等等要素一定要齐全。每节课后还要写教学反思。学校领导随时抽查。老师上课必须拿着教案上课。逼得老师们花大量的时间去写教案。无论你教龄多长,一本书教过多少年,一样的教案写过多少遍,每学期都要从头再来。有些老师跨课头,要写好几份教案。老师们整天忙于编写重复的教案,哪有功夫搞教学研究?创新?因此,教学要从理性的角度出发,不应将大量的时间用在写教案上,应把主要时间放在课堂教学的把握上;教学方法的引导上;疑难问题的启发上;课外实践的延伸上。应注重课堂的实效性。当然,备课的基本要求“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不能丢。所以,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备课要在吸收传统备课的经验精华的基础上,跳出教师的本位、教材的本位,树立素质教育的本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备课观。从狭义的备课中走出来,让老师们通过系统的教科研活动,实现常规教学规范化,教研活动有序化,教育科研系统化。老师们将教研活动中交流获得的教学经验运用在课堂教学中,丰富和发展教学设计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设计不同教学思路的教案,布局不同教学方法的教案。只要为改进课堂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的教学方法的教案就是好教案,可以借鉴的。

总之,写教案是为上课服务的,课型的不同,学生的不同,对教案的内容、形式、格式、详略要求也不同。尤其是语文课的备课,教师可以延伸到课外生活,还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因此,我认为语文教学的备课,教学设计可以不拘一格,教学计划可视需求与课题设计合为一体,可不用统一的格式备课,备课项目的设置、书写内容的详略由教师自己根据需要确定。真正解放教师,从理性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真正让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充满理性的智慧和热情,让老师们以主人翁的心态积极地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这样教师教学才会感兴趣,才会真正体会到教学的乐趣。

二、从“感性的角度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接受

语文课堂同样需要生命力,语言文字训练要与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悟相结合,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中把语文的学习当作一种生命的需要。因此,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语文课堂更需要感性的情趣。

1.给学生营造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语感”

谈到语文教学时,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而不仅仅地掌握知识和笼统地提高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就要突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可以通过吟诵法,让学生利用读书的语气感悟,老师进行有感情的朗诵,进行对比,而产生共鸣;也可以进行教学情境法,来让学生感悟,让学生们都能融洽到情景中;还可以利用传授的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思维里产生感悟。

2.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效率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首先要提高课堂效率。那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尤为重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勇于探索,自己发觉课文里面的新事物。我们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引领学生去完成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效率。

3.从感性的角度考虑,培养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

针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要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也就是我们说的因材施教。使学生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表现出来的具有个性特色的方式,那就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在课堂活动前,教师先明确分工,再合作。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也可以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在合作学习的内容中,要考虑学生之间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发现,是学生靠个体自主学习很难解决的,把学生的个体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中去。教师要对合作学习进行指导,要真正关注学生,深入到合作学习中去。真正做到教与学相结合。

4.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感性的阳光

学生阅读课文是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教师不应该用自己对课文的深加工来替代学生阅读的索求。学生阅读是从模糊情态中获得独特认识和体验的过程,教师不应将知识点从文章整体中分离出来,而要考虑学生感性认识。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是机械地将看到的语言转向说出,而是通过内部言语的加工编码,用自己的话来理解。从而将原文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保存在显意识甚至潜意识领域之中。因此为了让学生能与课文中人物产生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移情体验;唤起其生活中类似的经历。走入人物内心的学生在阅读感悟课文时,往往非常认真地阅读文本。因此,在课堂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知识,真正做到让课堂充满感性的阳光。

教育家斯特金认为:“教学效果基本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人的兴趣调节着情感,学生如果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的热情。爱因斯坦也曾这样说过:“只有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课堂组织者的老师,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调动一切可行因素,激发每位学生学习兴趣,点燃他们心中激情,从而提高教学实效。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将教师教的兴趣与学生学的氛围有机的结合,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感性与理性篇7

【关键词】即兴伴奏;理性认知;感性情感;融合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089-01

一、钢琴即兴伴奏对演奏者的基本要求

钢琴即兴伴奏是指在只有旋律而没有伴奏的前提下,为歌曲进行伴奏的情况。即兴伴奏在音乐教学活动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项应用广泛、必须掌握的技能。

对于钢琴弹奏者来说,即兴伴奏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演奏者对音乐的感知度很强,对于正在播放的旋律要在较短时间内做出准确的辨别,并能快速地弹奏出正确的伴奏旋律,从而使得乐曲更加完整、立体、艺术化、完美化。但想达到这种即兴伴奏的高标准,对于演奏者的艺术培养有着极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演奏者除了掌握熟练的钢琴弹奏技巧外,还要对艺术、音乐等有较深的认知,并有浓厚的兴趣和参与度。钢琴演奏者需要具备多项艺术素养:钢琴弹奏基本技巧、声乐、乐理基本知识,声学、配乐、配器等知识。显而易见的是,这些知识学习的程度、好坏对于即兴伴奏的影响是很大的,直接影响的是即兴伴奏的效果和创造力。其中作曲技巧相关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因为即兴伴奏本身就是一项运用作曲技巧进行创作的学科。钢琴即兴伴奏要将旋律和伴奏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完美地呈现演奏的全过程。

二、对钢琴即兴伴奏中的理性认知

钢琴伴奏艺术是众多艺术家在不断的摸索中通过长时间的实践产生的。从中世纪的数字低音到十八世纪莫扎特的歌剧,甚至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歌曲,钢琴旋律和伴奏密不可分,是不可单独存在的。

很多人对于钢琴伴奏有认知上的误区,认为钢琴即兴伴奏只是人们用于娱乐的产物,是钢琴旋律的附属品,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在整个乐曲中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这种误解会对演奏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钢琴即兴伴奏作为一门综合类学科,对于伴奏者的艺术要求有着很严格的标准,需要演奏者有极高的音乐素养,可以短时间内对旋律进行辨别和认知,融合自身的学识和理解进行再创作的全过程,这一技能的掌握需要很长时间的培养。不难看出,钢琴即兴伴奏并不是随性表演,对演奏者的钢琴技巧和对声乐效果的理解要了然于胸,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旋律进行深度理解和组合,通过钢琴键表达出来,但是这只是对钢琴伴奏者最基本的要求,想要达到较高的层次,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学习,而在此基础上需要伴奏者遵循一个重要原则――“理”。

“理”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要有相应的理论指导,不能一开始就盲目地实践,要学会去欣赏音乐、分析音乐结构。在演奏过程中去感知曲作者的创作氛围和表达的情绪,接下来需要运用作曲的理论知识对乐曲进行结构、伴奏及和声等的解析,这两项基础技能的掌握对于即兴伴奏中技能的提升、乐曲演奏的和谐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不注重理性的指导和理论知识的掌握,就会出现伴奏处理粗糙、曲调不和谐等情况。

此外,钢琴演奏曲的研究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有重要意义。例如对一些钢琴初学者,就要为他们选取一些难度较低、容易理解的乐曲,这样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弹奏经验,锻炼他们的伴奏手法和技巧。同时还要进行长时间的练习和积累,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融会贯通。

三、钢琴即兴伴奏中的感性感情

每一位曲作者在创作时都赋予了音乐作品丰富的情感和充沛的情绪,这种情绪或是表达曲作者自身的情感,或是为了调动听众的情绪,所要表达的情感不尽相同,形式也千变万化,但是对于演奏者来说,当他们的技巧达到一定程度后,对情感的把握和表达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了演奏者的音乐欣赏力,如果没有情感地去完成即兴伴奏,忽略其音乐想要表达的内涵,那么呈现的伴奏曲会显得生硬,缺乏情感的交流和互动,没有灵性和活力,这样的作品无法为人们带来很好的感官享受。

在笔者看来,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必须将理性化的学习指导和投入感情的伴奏有机结合,二者密不可分,这既是人们逻辑规划下开展的活动,也是完美表达和抒发艺术情感的方式。想要提高钢琴即兴伴奏的艺术水平,达到完美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就要充分地理解钢琴即兴伴奏的内涵,了解其真谛,用理性、分析的思维和感性、情感的投入去指导即兴伴奏的完成,同时也要提高教授者和学习者的能力,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即兴伴奏的水平和艺术修养。

四、结语

即兴伴奏是一种演奏的技巧,想要提高能力就需要长期的培养和积累。理论知识与技巧的培养可以大大提高即兴伴奏中对作品形象和情绪的表达,而在弹奏过程中对情感的投入和表达又能促进创作的激情和创新,激发自我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在畅.谈投入状态对感悟钢琴即兴伴奏的内在潜能作用[J].电影文学,2007(10).

[2]余小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法实验报告[J].中国音乐,2009(2).

感性与理性篇8

理性:中国重要观念艺术

观念艺术,兴起于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的西方美术界。中国的观念艺术大多起于85新潮之后,借助西方现代艺术的观念,以先锋的姿态,冲击着中国社会对创作自由的束缚和桎梏,并在劈开政治公里和文化痼疾的坚冰同时,拓展出更为多元并进的艺术格局。

谷文达创作于1985年的《两种文化形态杂交的戏剧性B1-B3》,以“大水墨”的形式,呈现艺术家关于对于宇宙、哲学、政治、人性等多方面的思考与融合,并通过水墨这个最为传统的媒介进行极端式的批判与呐喊,开启中国观念艺术的大门。

除此之外,本次中国重要观念艺术单元还将呈现蔡国强以“火药”为元素创作的《舞者思含》、赵半狄结束架上绘画的转折之作《月光号》、徐冰的《新英文书法》、王广义早期理性系列的《人类的背部》、王兴伟的的《小桥》、《孔雀》等众多中国早期重要观念艺术的代表作品。

感性:绘画的敏感者

艺术的绘画性,一直是架上艺术所探索的话题之一。此次匡时油画雕塑部特从此角度梳理脉络线索,为藏家呈现一条中国当代绘画性的探索之路,展现绘画中的敏感者全貌。

周春芽于上个世纪80年代,远赴德国留学,并由此开始其后期表现主义的道路。本次秋拍,特征集到周春芽1988年在西德留学时的代表作《在的草原上》,画面中,其浓郁而不安的色彩与冷静的构图相互搭配,成就出一种异样的和谐。而这种冷静恰与当时国内如火如荼的“85新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外张恩利的《容器》、《两个杯子》及《头发》、曾梵志《双人体》和《西瓜》、毛焰的《女青年像》,李天元的《微笑》、宋琨的《齐云山》、陈飞的《献给那些我爱的人》等作品均以不同视角呈现出当代中国多元性的绘画语言与技法。

致敬:学院经典与写实

此次写实单元特为藏家呈现杨飞云大尺幅力作《唐韵》,画面中的裸女斜卧于沙发上,背景则是唐朝周的《簪花仕女图》,画面浓丽富贵,尽显盛唐余韵。而艾轩创作于2007年的《荒谷》,则以一种宁谧的手法,绘就雪山之上,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诗意的关系。罗中立的《绣花女孩》,则描绘他所熟悉的大巴山农民的平凡生活及其他们的悲欢喜乐,在这种日常的、原始的生动情景下,蕴含的是罗中立对人的存在、人类尊严等情怀的挖掘。

上一篇:用心灵去倾听范文 下一篇:勤俭节约从我做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