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话语范文

时间:2023-09-16 17:11:22

非主流话语篇1

【关键词】非流利重复;英语口语;交际

1.引言

非流利是口语产出的常见现象。在国内,关于英语口语非流利产出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非自然话语(英语朗读过程)中的停顿模式研究,二是英语口译过程中的非流利现象研究,三是自然言语中的非流利现象研究。本文所指的非流利主要指最后一种,即自然言语中的非流利现象。重复是口语非流利产出的主要类型之一,与停顿、修正、填充等共同构成非流利现象。Bilber.etal.(1999)也指出重复是自然言语中常见的非流利现象,其原因是学习者为了在表达中获得时间,故反复重复某一语言成分,直到表达能够持续下去。国外很多学者对英语本族语者口语产出中的重复现象进行了研究。但是,国内关于二语口语产出的非流利现象以及非流利重复的研究并不成熟。因此,本文对非流利重复的概念和分类进行了归纳,旨在分析非流利重复的研究现状。

2.非流利重复的概念及分类

2.1概念

非流利重复指“音节、单词或多个单词的非故意重复现象”,即指同一句中直接相连的(有时中间有停顿)一字不差的重复,不包括说话者为了明白、强调或符合韵律而产出的重复,也不包括语篇上下文指称性重复。

2.2分类

关于非流利重复的分类,说法众多。主要分类有:(1)按照重复的结构完整性分类。Tseng(2003)将非流利重复分为:a.完全重复;b.部分重复。(2)按照重复的词语数分类。陈立平、濮建忠(2007)将重复划为一词、两词和多词重复。(3)按照重复的功能分类。Heike(1981)将非流利重复非分为两种:a.前瞻性重复,为搜索词汇提供时间;b.回顾性重复,使言语在中断之后恢复流利。马冬梅(2012)基于现有非流利研究分类中所存问题的讨论,归纳和整合现有体系的术语和类别名称,提出的新的非流利分类体系。新体系中,重复分为音节重复、单词重复和多词重复(指两个及以上单词的重复)。基于国内外研究者的分类,笔者认为,非流利重复可分为音节重复、单词重复、短语重复和从句/句子重复。

3.非流利重复的研究内容

当前关于非流利重复的研究,主要涉及三大领域:自我修正、口语非流利和言语交际策略。自我修正研究者认为非流利重复是自我修正的一种类型,即隐性修正(Levelt1989;Postma&Kolk1993)、修正策略(Rieger2003)、相同信息修正(陈立平、濮建中2007)、无显见纠错回指(姚剑鹏2008;权立宏2010)。口语非流利研究者认为非流利重复现象就是语流不连续,但语义未增加,属于非正常语言形式(Eklund2004),是口语非流利的重要组成部分。言语交际策略研究者认为非流利重复是解决交际困难的一种手段(Scott1997)。笔者认为,不同情境下重复的意义并不相同。非流利重复可能是话语能够持续进行的一种策略,也可能是说话者言语困难下不连续的语言形式。言语计划执行模型(Howell&Au-Yeung2001)认为言语计划(PLAN)和执行(EX)分别反映语言层面和运动层面两个独立处理过程。当计划过程处理速度比执行过程慢时就会致使前面一个语言单位的执行结束,但下一个语言单位还没有准备好,两个层面的相互协作失调,就会引发口语非流利产出,包括非流利重复在内。迟疑和重复是说话人在计划和执行失调时采取的补救策略。在此,我们主要研究非流利重复,即言语计划过程滞后于执行过程,经常在必须说话时,尚未构建好所要表达的言语。此外,重复也可能是说话者无意识的习惯(如:编辑词well,Youknow,Imean),虽其语言形式无目的和意义,但是改变习惯实属不易。

4.非流利重复研究的评价

Clark&Wasow(1998)指出自然语言中存在着各种非流利现象,包括停顿(pause)、填充语(filler)、单词碎片(wordfragments)、自我修正(repair)和重复(repeats)等。目前,关于非流利现象的研究并没有统一的分类框架。故而,有些研究者把重复和停顿归为隐性非流利,有些研究者把重复归为单词碎片(Allen&Guy1974)。重复类别中有些研究者并未把从句/句子重复归入其中。笔者认为,虽然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但合理的分类标准很有必要,可以减少因主观性产生的错误。大部分研究都将重复作为非流利产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没有把重复作为研究对象。笔者认为,重复作为非流利的主要类型之一,应该有自己的分析框架和语言特点,使得研究者发现其反映的语言本质。总体看来,前人对非流利重复的概念、分类以及产生原因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可以减少口语非流利产出。因此,研究语用层面的非流利重复对研究英语口语交际以及口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冬梅.英语专业研究生口语非流利重复特征研究[J].现代外语,2013,36(4):411-412.

[2]权立宏.中国英语学习者会话修补中的重复策略研究[J].现代外语,2012(3):295-393.

[3]陈浩.第二语言非流利产出的重复现象研究[J].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1):72—77,106.

[4]马冬梅.口语非流利产出分类体系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4):30-34,52.

[5]陈立平,濮建忠.基于语料库的大学生英语口语自我修正研究[J].外语教学,2007,28(2):57-61.

非主流话语篇2

语言是人类用来交流思想、相互传递信息最常用的重要工具。在护理工作中,语言是沟通护患关系的桥梁,有效的沟通主要是建立在护士对病人真诚和蔼的态度和彼此能懂的言语上。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恰当的语言可以迅速增进护患双方的沟通,达到心理的融洽,有利于患者身心的康复,有利于大大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因此,需要应用交流技巧来提高工作效率。

1 语言交流技巧

1.1 倾听的技巧

积极有效地倾听是交流技巧的核心部分。护士要使自己成为有效的倾听者,在倾听过程中应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护士与病人进行语言交流时应注意既要亲切坦诚,又要做到严肃灵活,讲求职业道德,平等相待,以病人利益为出发点,同时有为病人保守秘密的义务。在与病人谈话时,要耐心听,抓住主要内容,有选择地倾听,边听边思考,在短时间将信息筛选,并加以综合组织,不要轻易打断病人的谈话,而且要在倾听时作出及时、积极适当的反馈,使谈话更融洽深入。有意无意制止病人说话都是不礼貌的,会损伤病人的自尊心。护士要用宽慰的语言,病人就会得到最大的心理满足,使其精神振作,促进疾病的康复。

1.2谈话的技巧

谈话是一门艺术,也是护士交流技巧的重要方面。谈话是信息、情感交流的过程。谈话是护士与病人交流的工具,病人入院后从入院介绍到为病人做各种治疗和护理,都离不开语言,如果护士能对病人不同心理特征通过交流给病人以信任、启发、开导、安慰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可以起到药物所不能达到的作用。在与病人谈话时,可用表情、姿势、插话、鼓励等表示关心和有兴趣,应围绕疾病的治疗和身体的康复,不应该谈论病人或自己的私生活,更不能在病人面前谈论其他病人或医务人员之间的是非。切忌简单生硬的语言,应针对谈话的不同对象,不同的问题,采取适当的谈话方式。

2 非语言交流技巧

非语言交流技巧是伴随着语言交流进行的,就是人们进行交往时通过仪表、姿态、神情、动作等来表达思想、情感、传递信息的一种辅助语言。如在听取对方谈话时,目光应平视对方,用点头、微笑等非语言信息表示你的理解;在与同事谈话时,应用明快的声调伴以微笑及适当的手势来配合优美的语言;与病人交谈时,应面带微笑,微笑是最美好的语言,目光应包含着温暖与同情。护士的姿势无论是立、坐都要沉稳、语言频率不可太快,声调要低柔,不可大声谈话或窃窃私语,护士的仪表、体态及谈话态度都能影响有效地交谈,仪表端庄,姿态稳重,文雅大方的人可引起对方的尊重和敬佩,产生良好的效果。

3 应用语言与非语言的交流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可直接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及身心发展,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一方面重视非语言交流,加强自身修养,接待病人时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仪态和服饰,仪表和举止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自信的神态,整洁的服装,大方的仪表,端庄的举止,态度和蔼,目光亲切,还有娴熟的护理技术,使病人对护士产生信任感、安全感和尊重感。另一方面,加强语言交流,在与病人交流时,应创造良好的环境,礼貌地称呼对方,自我介绍,说明交谈的目的,用规范、委婉、礼貌性语言引导病人说话,用非语言信息反馈,表示理解其内容并鼓励病人继续说下去,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非主流话语篇3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最近十年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百家争鸣,甚至有的地方节目收视率全国领先。从湖南卫视的全民造星节目《超级女生》到江苏卫视的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都创造了电视节目高收视率的纪录。通过这些节目能看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大致发展趋势:都在走平民化路线。把百姓与电视节目关联起来,把电视节目做的更加活泛,让百姓参与电视节目的制作、表演,让百姓关注百姓,如果再加上潮流的元素,毋庸置疑,这样的节目不火都难。

在笔者看来,国内所有卫视相亲类节目中,办得最好的当属《非诚勿扰》,不论场景带来的视觉冲击力,还是所配音乐传递的震撼力,抑或是主持人、评点人的掌控、机智与幽默等都是同类节目无法比拟的,让人们在赏心悦目之时也感受到了人性之善、智慧之美,哲理之透。

对《非诚勿扰》节目的女嘉宾们的人生观和婚姻观暂且不论。在此,笔者只想透过《非诚勿扰》来谈谈孟非的成功之处,结合节目详细分析孟非的语言特点,看他是如何形成自已独特的主持风格。

一、自我形象的树立

最初看《非诚勿扰》就有很强的吸引力,两个光头主持和24位美女嘉宾形成强烈的对比风格,让人觉得新鲜感十足。孟非的光头形象,在俊男靓女们相互献媚互相挑剔中扮电视月老,前卫、沉稳机智又不失幽默。其实,孟非也不想光头主持节目,早期因为劳累过度的缘故,一直都有掉头发的毛病,后来他干脆就把本来不多的头发给剃光了,以光头示人。中年观众认为光头主持很新鲜,青年观众认为很个性,结果反倒迎合了大众,成了他的形象特点。与其说是机缘巧合下的成功,不如说他今天的成就是用昨天勤劳的自己换来的。因为孟非的成功绝非偶然,背后隐藏了太多的奋斗心酸,其刻苦、勤奋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高考失利后为生活四处打拼,在电视台干过临时工,上过南京师范大学的函授班,拿到中文系的专科文凭,当过记者们“代工”做一些小新闻,得到台里认可后独自跑新闻,后来成为民生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的当家主播。最终凭借坎坷的经历让他对社会事件的观察角度深刻独特,语言犀利的主持风格让他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所有这些都为日后《非诚勿扰》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语言的运用

(一)文化素养培育个性化语言

孟非在节目中从来没用什么雷人的语句来包装自己,单凭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征服了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他用同简单但却凝练,调侃但不夸张,时而语言犀利,时而温文尔雅,有时凭一两句话就能掌握全场的气氛。

对于娱乐节目主持人来说,外在的包装会在短暂的时间内打造出来,但是个性化的语青却是自身内在素养的体现,是必须通过长期积累和熏陶才能达到的一种境界。文化素质是主持人个性特色的前提和基础,主持人在节目中需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而这些思想和观点的产生正是源于深厚的知识积累。可以说主持人的文化知识素质是安身立命、完成节目主持任务的基础。同时也要随着社会的需求和发展不断提高。只有不断的学习,日积月累才能“积跬步而致千里”。

(二)交流能力强化个性特色

主持人与受众的交流是其基本要求。以创造最好的传播效果为己任,努力保持谈话的感觉,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情”。所以一个好的主持人,要及时、充分传达受众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观点,同时体现自己的意图、构思,恰如其分的概述受众或者嘉宾们的理念、情绪、感受,这些都要在交流中进行。交流能力完全能够强化主持人的个性特色,舞台上它是主持人的一种自主性的创造。

主持人与受众的交流形式可谓多样。作为相亲类的娱乐节目需要突出的是嘉宾,所以孟非除了语言,他的个性化表达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体态语来完成,眼神加手势。一句尊重嘉宾的语言,一个富含信息的肢体语言,一个友善的眼神,甚至一个短暂的沉默,都会让在场嘉宾产生和顺、自然的感受,有凝场效应,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真情交流需付出真实情感。盂非在节目中有个性、有情感,充满浓郁人情味的主持每每能唤起嘉宾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交融和心灵撞击,容易产生共鸣。记得《非诚勿扰》第0509期,女珊宾李洋突然遭遇前男友真情道歉和现场求婚,男赢宾希望他一直深爱着的李洋再给他一次机会,一番催人泪下的告白,让全场观众感动不已,就连孟非都流下了热泪。此时的孟非与观众交流的是真实的内心,不需要多余的话语,不需要有任何的掩饰,相信电视机前的观众都为之感动。

(三)即兴艺术愉悦观众

主持人的即兴“表演”不只是搞活气氛,愉悦放松那样简单,对相亲类节目而言是信息传递过程中思想交锋和心灵碰撞的过程。高水平的问题不仅能把谈话纳入轨道,引人人胜,同时能展现主持人的谈话机锋与个性魅力。

孟非在台上精彩的“即兴”语言看上去只是轻描淡写,其实质则是厚积薄发。孟非与嘉宾简短的谈话和提问可不是普通的拉近距离和让嘉宾放松心情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切入正题,让女嘉宾们通过第一印象后再通过语言来了解男嘉宾的文化修养、性格类型。

(四)理性语言把握方向

节目里,少语的孟非让大家可以畅所欲育,有时甚至争得面红耳赤。这时候的孟非不充当裁判的角色,而是选择理性的倾听,“你的意思是说……”偶尔把嘉宾的话进行概括和解释。然后,正好发挥第二主持人乐嘉的作用――分析,点评。这样节目就会充满激情、充满智慧,就会闪耀着思想的火花。把社会深层的问题和人物心灵深处的奥妙展示在广大观众面前,把对与错留给观众评说。

有很多时候孟非故意把问题敏感化,反问对方就某一问题的观点,或故意把对方置于主流价值判断之外等谈话技巧,来刺激嘉宾的叙说欲望,既显示了主持人的个性,也把对方的个性激发了出来。有时适度地否定对方,才能激发对方的思维,才能让对方淡得更深刻,让别人了解的更多。所以一个成功的主持人能控制着整个节目的方向和进度,能运用理性的语言并观察和思考来把持着整个节目的命脉和尺度。作为主持人可以说孟非已经掌握了一个优秀娱乐节目主持人所应有的一种职业修养。

非主流话语篇4

话轮这一概念是由Harvey Sacks、Emanuel Schegolff和Gail Jefferson(1974)提出的。Sacks、Schegolff和Jefferson总结了以下3条话轮转换规则:

1.如果当前说话人选定下一位说话人,那么所选的人就有权继续话题,而其他人无此权利;

2.如果当前说话人没有选定下一位说话人,会话人可以自选,但并非必须自选。如果已自选,第一位自选人就接续了话轮;

3.如果当前说话人既没有选定下一位说话人,会话参与者又没有自选,那么当前说话人可继续(但并非必须)说下去。

在一个话轮结束的时候说话者对下一个说话轮次有三种不同的控制(何兆熊主编,2000:309~312):

第一,说话人可以通过提名选定下一个说话人,也就同时指定了下一个说话人的话语类型。

第二,说话人指定下一位说话人说话的类型,但不指定下一个说话人。

第三,说话者既不指定下一个会话者,也不指定话语类型,完全由参加会话的其他人自选并决定说什么。

在自选时,自选人如何辨识正在说话的说话人已经讲完,他可以开始说话了呢?正如Sacks所指的,自选的说话人无法真正辨认正在说话的人是否说完,因为不存在绝对的话语结束处,自选的说话人所寻找的是话语的可能结束之处。听话人判断说话人是否达到一个“可能结束之处”时,他所依靠的不只是句法标志,在很大程度上,他是从语义上来判断对方的话是否到了可以告一段落的时候。除此之外,伴随语言手段甚至“体动(kinesics)”在轮次更迭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总之,在会话过程中,说话的一方向听话的一方做出各种提示来表明“可能结束之处”是否出现。这种提示包括句法、语义、语音、伴随语言和“体动”等诸多形式。

话轮是否能顺利转换,关键在于判断话语的结束之处,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听话人去寻找说话人的“可能结束之处”,也就是找到非明示的暗示话语结束的“隐性结束语”。

但有的时候也会采用显性结束语重点提示大家注意。如某人做长篇的报告和讲演后,说“我的讲话完了”“我就说到这里”等等,并不意味着提示所有听众接过话头,很有可能他是提示主持人接过话轮的。这种显性结束语不能用得过多,否则就使得表达繁冗,不够经济。但我们发现在某些特殊的情景下,会常用这种显性结束语来提示话语的结束,提醒其他人接过话轮。现场电话连线就常采用这种显性结束语,甚至发展出一种比较形式化的结束语标记。

二、现场电话连线中的一种话轮结束语标记

下面是一则中央电视台电话连线报道的实录。

有关中国渔船被撞、被非法扣留的消息,我们还是现在马上来连线一下本台驻日本东京的记者李卫兵。

1

水均益:卫兵,您好。

李卫兵(本台驻东京站记者):你好,水均益。

2

水均益:有关这次被非法扣留的中国船长再拘留十天这样一个消息,具体的一些情况给我们再介绍一下。

李卫兵:好的。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冲绳那霸地方检察厅石垣支部今天向当地法院申请,以所谓涉嫌妨碍执行公务为由,拘留中国渔船的船长詹其雄。石垣地方简易法院,当天也是批准了检方拘留詹其雄10天至19天。

另外,日本海上保安厅石垣海上保安部,也同时在向渔船上的其他14名中国船员进行调查询问。从目前媒体公开的照片来看,中国船员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还算良好,但他们目前只能留在船上,不能上岸活动,目前最新的情况就是这样,水均益。

3

水均益:还有一个情况想请你再给介绍一下。因为刚才我们在照片上也看到,今天新华社的记者拍了一些咱们的船员在船上,处在被扣留这样一个状态。具体的情况,他们现在的状况,包括身体健康,特别是我很关心的是,他们现在可以和外界交流吗?

李卫兵:由于我们使馆探望船员的工作人员已经不在船上,目前我们对于船上具体的情况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是从目前媒体公布的照片来看,船员的身体状况看来还是不错,他们可以走到甲板上去向外面张望,互相之间还有一些交流、聊天,精神状态还是不错的。但是唯一一点就是,他们现在由于只能是留在船上,如果一旦上岸以后就会被算作是非法入境,所以他们是不能上岸活动的。大概情况就是这样,水均益。

4

水均益:好的,非常感谢李卫兵。

我们演播室有两位特约评论员,宋晓军和叶海林先生。

关于这样一个最新的消息,两位怎么看?之前因为中国方面一直强烈要求,日本方面要立即、无条件地放人、放船。而且在此之前已经有媒体在预测,根据日本的相关法律,所谓它的扣留理由,对于船长的羁押到北京时间今天凌晨一点钟必须要有一个说法。果不其然,也就在一个小时之前有了一个说法,但这个说法是再扣留十天。怎么看这个事,叶先生?

(《关注中国渔船被扣事件最新进展》,中央电视台《环球连线》2010.9.11)

以上对话共有3组相邻语对、一个结束语。第一组相邻语对是互相打招呼。第二组相邻语对第一部分的结束语“具体的一些情况给我们再介绍一下”是隐性的,但在语义上则是比较明显提示话轮的结束,语法上也作了提示。第二组第二部分记者不但在语义上和语法上均有提示话语结束,还带上了一个显性的结束标记,即直接说出主持人的名字,这种直接说出主持人的名字与“提名选定下一位说话人”还不一样,因为该对话中,只有两个参与人。该显性标志主要是提示话语的结束及提醒下一说话人接过话轮。第三组相邻语对与第二组类似。

在结束语后,还有一段主持人与两位特约评论员的对话。主持人以“怎么看这个事,叶先生?”结束,就属于说话人对说话轮次的三种控制中的第一种,即“说话人可以通过提名选定下一个说话人,也就同时指定了下一个说话人的话语类型”。

这种在现场电话连线中采用显性话语结束语来明示话轮转换的形式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又如,凤凰卫视11月29日《凤凰全球连线》关于朝鲜半岛危机的报道中,一次新闻采访了多路记者,但他们都有类似的结束语标记。主持人卢琛采访了三路记者,一路是新华社驻平壤记者赵展,一路是在延坪岛采访的记者魏颖茵,还有一路是在驻日本记者宋看看。我们把三路记者报道的最后一句话抄录如下:

赵展:评论表示,美韩企图以举行包括航母在内的联合军演对朝鲜施加压力,吓倒朝鲜,是打错了算盘,朝鲜希望和平,但也绝不害怕战争,主持人。

魏颖茵:因为他们相信以朝鲜目前的经济情况以及国力,还有他们人民的意志,都不允许发生全面的战争,所以只是骚扰而已,以上就是在韩国采集到最新的情况,卢琛。

宋看看:但是在12月份的时候,美国、日本和韩国会有一次外长会议,在那个时候,有可能会得出一个结论出来,卢琛。

这种现场电话连线的场合使用显性结束语标记是随着“电话连线”这样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增多而多起来的。这种结束语标记可以附加在显性结束语后面,也可以和显性结束语分开使用,有的时候只使用显性结束语,有的时候只使用结束语标记。在一般场合的交谈中,多使用隐性话语结束语,有的时候使用显性结束语,但很少使用直呼其名的显性结束语标记。但在电话连线的新闻报道中,比较多地使用显性结束语,直呼记者或主持人姓名的显性标记的使用更是不成比例的增加了。在这类场合,甚至可以直接使用显性结束语标记,不使用结束语。由此可见显性结束语标记更加程式化、形式化。

三、显性话轮结束标记的使用规律

这种显性话轮结束语标记的使用具有非强制性,并不是所有的电话连线都是必须要以这种方式结束话轮,比如国内电话连线某一专家关于某事件的看法时,一般都是跟平常的对话一样进行话轮转换。

显性话轮结束语标记的使用还具有场合性。在比较嘈杂的场合进行电话连线时,一般会频繁使用。如:在2008年奥运会现场采访、洪水地震灾害现场电话连线时使用较为频繁,电话连线国际大事(如战争)时,显性话轮结束语标记也很常见。

这种话轮结束语标记的使用还具有职业性的特点。一般来说,现场连线时,记者比一般的专家更习惯使用这种显性结束语标记。由于电话连线这种新闻形式是由国外传入,因而国外的电话连线使用这种形式更为常见,似乎成了一个定式。香港、台湾进行电话连线新闻报道时使用也比大陆的媒体频繁。

虽然这种显性的话轮结束语标记不是强制的,但也不是随意的,它具有明显的倾向,即越是在嘈杂的场合进行现场电话连线报道越是需要使用显性结束语标记,越是非常远距离的电话连线越是需要显性结束语标记,越是专业性人士越是倾向于使用显性结束语标记。

总而言之,是否使用显性话轮结束语标记主要由一个原则支配,那就是需要原则。在嘈杂的场合进行电话连线报道时,一般的隐性话轮结束语不容易听清楚,不容易判断,可能造成主持人和记者对话轮的“可能结束之处”判断失误而造成大量的抢说话的重叠现象或冷场。国际连线等长距离电话连线时,由于声音传递慢,传递过程需要时间,即有个看似短暂的停顿时间,这样主持人和记者都有可能判断为“可能的结束之处”,为了避免对方的“误判” ,话轮结束时采用更为显性的话语结束语是可取的。因而,在这些特定的情境下,使用显性话轮结束语标记是使交流得以顺畅进行的有效手段。

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每次话轮结束都要使用明示的词汇手段提醒听话人话轮结束是非常不经济的(经济原则和象似原则的互动是语言发展的重要动力,经济原则在语言发展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但是我们的语言不是为了经济而经济,主要还是为了交际的可能和交流的顺畅。因而为了更加顺畅地交际,牺牲一点经济性是值得的。

这种显性的话轮结束语标记的使用不仅仅限于现场电话连线,只要交际和交流需要都可以采取这种方式。比如利用对讲机进行对话的时候,为了交流顺畅也会使用。我们注意到,电视剧《我是特种兵》中,特种兵利用无线电进行交流时就使用了显性话轮结束语标记。当然显性的话轮结束语标记不一定只有直呼对方姓名作为结束语这一种方式,无线电交流还常使用简洁的“完毕”等这样的词汇手段来明示话轮的结束。

非主流话语篇5

关键词:跨文化;相遇;交谈;理解问题

跨文化语言交流是指在“跨文化相遇”(intercultural encounter)中有着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所进行的交谈,谈话的双方所使用的语言对于一方来说是母语,而对于另一方来说却是外语,也可能对于双方来说,这种语言均不是自己的母语。本文只讨论一方是母语讲话人,另一方是外语讲话人的情况。双方对于交谈所使用的语言具有不同的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文化背景,因而在交谈中经常会出现理解问题。谈话是双方面的,理解达成与否取决于双方。本文试图阐述跨文化相遇中的理解问题,从谈话双方出发对于理解问题的产生进行分析,说明双方为解决交谈中的理解问题所采取的策略,提出语言理解是涉及多层面的动态选择。

一、交谈中的理解问题

跨文化相遇指语言、文化背景各异的人不期而遇,在这种不期而遇的碰面中交谈的内容具有不可预见性,尤其对于讲外语的谈话者来说,他们无法预见会谈中可能碰到的词汇、语法等内容。因此,理解问题或多或少会出现在这种不可预见的跨文化的交谈中。在跨文化相遇中说话双方完全理解,交流与沟通顺利进行的情况不能被称之为问题,在此讨论的理解问题是指听话人在理解说话人的话语时表现出来的听不懂(non-understanding)和误解(misunderstanding)的情况。

听不懂是听话人能听懂的话语有限或者完全听不懂,也有可能由于遇到突然的话题转换(topicswitch)导致听话人不知所措。

当说话者之间出现部分或完全的、暂时或长久的理解错觉时,误解就这样产生了。误解是母语讲话人和外语使用者对同一语言单位赋予了不同的意思。听话人对于所听内容得出了他觉得言之成理的一种意思,但事实上却不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意义。

在跨文化相遇中出现听不懂或误解的理解问题时,双方的交流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当谈话一方或双方均发现交流中存在理解问题时,一方或双方可能针对问题进行解决,交流可能被继续进行了。有时,也可能由于无法解决理解问题,比如讲外语的说话人完全无法理解母语讲话人的话,交流被迫中断了。还有一种可能的情形是对话双方均没有意识到交流中出现的误解,交流的思路没有被中断而是继续了下去。例如,在洗衣店讲法语的智利人berta询问窗帘的清洗问题,而母语是法语的店主回答她的是床罩的价格。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误解的存在,交流继续进行了。

区分听不懂和误解这两种情况并非易事。听不懂与误解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尤其是误解,它通常是讲外语的说话人对于自己听不懂的内容作了假想、主观臆测。

二、理解问题的产生

在跨文化相遇中出现的理解问题可以归因于语言、会话原则以及文化的差异。

首先,理解问题可能出现在语言层面,例如词汇层面。如果没有词汇基础,语言交流必然受阻,当然会出现理解问题。彼此语言不通、完全无法进行交流的情况没有讨论的意义。在此讨论的情况是交谈整体来说可以进行,只是因个别词汇造成的语言理解问题。比如,土耳其人mahmut。在荷兰应聘一家面包店工作时,对话一直十分顺利,但是当店主告诉他“必须先接受体检”(moet noggekeurd worden)时,mahmut不知道“gekeurd”(检查)这个单词的意思,交流被暂时中断。当作为母语讲话人的店主给出“检查就是你要看医生,看内科医生”的释义之后,交流又继续进行了。

除了完全听不懂词汇带来的理解问题之外,还有因为误听词汇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导致的误解。误听是误解的一种情况。这类问题的共同点是听话人对于一个或数个语音要素认知有偏差。如意大利人angelina在面试时把德语zuerst(第一件事)听成zu essen(吃饭)了。这是她自己假想的、猜测的。当听话人认为理解的内容是谈话内容的延续,比说话人实际表达的话语还要连贯时就有可能出现误听,听话人可能会按照自己认为母语讲话人会沿着的谈话思路作答。误听的产生常常是有其诱因的,比如,当母语讲话人的话语中有与前面话语有关联的要素(指称的、时间的或空间的等等)时,听话人可能会对所听到的话语产生误听。这些要素会给讲外语的听话人带来理解方面的错觉,由于不是完全能听懂,所以就凭借自己听到的只言片语联想、发挥地去理解了。另外,母语讲话人语速太快、讲话含混或发音不清也容易造成讲外语的听话人误听的情况。

语言的其他层面也会带来外语听话人在跨文化相遇中的理解问题。内嵌句子等比较复杂的语法结构,省略的话语诸如使用代词、口语中的缩略式、弱读的元音等都会造成外语听话人一定的理解困难。

其次,语言交流背后隐藏着的比较模糊的会话原则也能带来跨文化相遇中的理解问题。语用学家发现人们在交谈时遵循一定的会话原则,如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和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在跨文化相遇中尤其以礼貌原则、人的面子问题所带来的理解问题具有普遍性。会话时的礼貌原则实质上就是谈话双方对于面子(face)问题的关注。面子是我们在公众面前的自我形象(self-image)。这种自我形象包括正面子(positive face)和负面子(negative face)。正面子指我们需要被他人接受、喜欢。人具有社会性,需要他人的认同,面子就体现了人对他人的需要。负面子指我们独立行使行为的权利,我们的行为不受到他人的胁迫等等。礼貌是人们有保全面子或自我公众形象的需要的意识。正礼貌(positive politeness)是要在一个社会群体中有被接受、重视和喜爱的自我形象。负礼貌(negative politeness)是要维护不受他人强加的意志影响,拥有作为一个自由人的自我形象。礼貌原则是我们在与他人进行谈话时表现出来的对他人面子的关注,从礼貌的角度出发不威胁他人的面子,不让他人丢面子。同时,对于谈话的另一方来说,他也要关注我们的面子,即也要给我们面子,不让我们丢面子。

面子问题充分体现在跨文化相遇的理解问题中,说话双方有时为了保全对方的面子,为了表现有礼貌而选择终止谈话。例如,智利人berta到了法国一家木材店,她想把家里的搁板加工成自己想要的尺寸,但是她听不懂木材店老板问她的有关尺寸的专业问题。由于不愿意在公众面前承认自己没有听懂,她试图保住面子,没听懂却仍答非所问地说着自己想把这些搁板安装到墙壁上的想法。她的回答与店主的问话内容不一致,berta的停顿和迟疑将自己的理解问题暴露无遗。店主看到她尴尬地犹豫和沉默,为顾及她的面子,没有再问什么。berta很尴尬,担心再次出现听不懂的丢面子的情形,所以既不想重复自己的问题,也不想再问任何问题了。他们的交谈不了了之。

第三,从讲外语的谈话人角度来看,还要考虑作为非母语使用者,他的母语文化背景对于跨文化相遇的影响,即文化因素在跨文化相遇中的作用。如摩洛哥人fatima在与负责住房问题的官员用荷兰语进行交谈时,很长一段时间保持沉默,表现得很不合作。她沉默的原因是她觉得必须对自己不认识的政府官员讲自己的私生活,如一个房间里有几个孩子睡觉,对自己来说是侮辱。由于fatima的沉默,那位官员不知道哪里出现了问题,交流受到了阻碍。由文化差异导致的理解问题是最难解决的。这位官员如果认为fatima的外语语言能力是她无法回答的原因,相互的误会不会很深。但是,如果他从fatima前面的交流认定她有足够的外语语言能力回答他的问题,而她却保持沉默,那么他多半会认为这种行为比语言问题严重得多,误会将会比较深。

从跨文化语言交流中产生理解问题的上述三个方面看,语言层面的问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会话原则和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问题则比较难解决。下面讨论谈话双方在解决跨文化相遇中的理解问题时通常采用的策略。

三、理解问题的解决

在跨文化语言交流中出现理解问题,谈话双方均负有一定的责任。事实上,出现理解问题时,谈话双方都不会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他们都会采取一定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外语谈话人通常采用以下四种策略。①如果他的外语语言能力足以识别自己的理解问题,而且还不怕丢面子,他会采取积极有效的、能够表明自己理解问题的策略,如问“……的意思是什么”,采取向母语谈话对象寻求帮助的策略。②如果他的外语语言能力有限而且很顾及自己的面子,可能会出现上文例子中berta在木材店里的情况,听不懂店主的问题,虽然知道理解问题已经出现却选择答非所问、掩饰问题的应答策略。③避开。谈话双方都会尽可能避开会使交流中断的语言问题,外语使用者在遇到此类理解问题时尤其经常运用这个策略。④不管外语语言能力如何,他都采取了观望、等着瞧的策略。先忽略理解问题,且听下文,期盼自己的问题在下文中自然而然被解决。另外,讲外语的说话人有时选择不表明问题或作出模糊、含混的反应,是因为他想让母语讲话人决定是否要进行协商以及采取何种策略。他也可能会因为想保住面子,害怕表明自己用外语进行交流时存在的劣势,因而选择观望。①、②是两种极端的情况,最好的和最差的情形。视情况而定,第③和④种策略有时会有一定积极的效果。

母语谈话人在跨文化语言交流中的策略有以下三种。①积极且有针对性地解决外语讲话人的理解问题。在理解问题出现时,首先要肩负起解决问题的重任,放弃最初使用的语言和表达方式,选择更能与讲外语的谈话人语言能力相配的语言,通过给出同义词或反义词的释义使交流继续。②观望。这个策略对语言能力或高或低的讲外语的谈话人都是有效的。③放弃。母语谈话人使用①、②种策略之后,仍然无法解决理解问题时,只得选择放弃。母语讲话人解决交谈中的理解问题时采用的策略是被动的,是视外语讲话人的情况而确定的策略。

四、理解:多层面的动态选择

在跨文化相遇中,虽然谈话双方进行的是语言的交流,但是在交流中传递的却不仅仅是语言的信息,还包括文化的信息。bremer认为:从理论上讲,形成语言理解的每一个层面都可能造成理解问题。话语(utterance)本身以及说话人意欲表达的语境与听话人期待的语境是否一致等层面综合在一起形成的“力”(force)决定理解。语言理解的实现是多种要素的一个合力。由于语言文化背景不同,跨文化语言交流中会出现理解问题,然而,由非常简单的原因造成的理解问题仍然是特例。在大多数情况下,听不懂和误解等理解问题的背后常常有来自多个层面的多个原因。由于谈话双方在语言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外语讲话人与母语讲话人之间的理解问题十分复杂。

跨文化相遇的理解是母语使用者与外语使用者对于谈话中所涉及的语言和文化等各个层面信息的表达和理解的动态选择。在要不要选择的问题上,他们没有选择的自由,他们拥有的唯一的自由是可以决定是继续使用这种语言进行交流还是保持沉默、中断或终止交谈。语言交流的双方要对“话语的产出和理解作出选择”,这里的选择涉及话语的各个层面,例如,选择语言形式、词汇、短语和语法等等。在出现理解问题时,谈话双方要对语言理解策略进行动态的选择,或直接提出问题,或观望或回避。

跨文化相遇中理解的达成更是一种文化的选择。如果不了解谈话对象的语言文化的禁忌,谈及对方禁忌的内容必然引起尴尬或不快。彼此若了解对方的文化,交流便能避开谈话的,或者即便出现了尴尬,觉得不快的一方也能体谅另一方并非是有意冒犯,只是两种文化对这一事物的诠释不同而已。

跨文化语言交流理解的达成还取决于谈话双方心智的正确选择。任何谈话都是在谈话双方依据自己的心理状态、意向和社会地位对话语的表达和理解进行选择的基础上进行的。然而,跨文化语言交流的双方在顾及文化差异的同时,更要顾及政治、经济等方面带来的社会地位差异,选择恰当的语言、语气,以便达成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理解。

综上所述,跨文化语言交流中的动态选择不仅存在于语言理解形成的每个层面上,还存在于交流所涉及的语言以外的其他层面上。所有层面的选择,始终都是动态的。跨文化语言交流的理解是不断进行着的多层面的动态选择,只有谈话双方在各层面上所作的选择都是适当的才能规避理解问题,达成理解,使交流成功。

五、结语

非主流话语篇6

关键词:块茎学说;多元化;网络语言

一、德勒兹对树状思维的批判及块茎学说的提出

(一)树状思维与块茎思维

树,从生物学意义上来说是木本植物的总称,主要由根、干、支等部分组成。从哲学上讲,树状表示的是一种整体性和统一性,或者是固定性和一致性。而从语言上来说,树状思维代表固定及中心化。块茎,从生物学上解释为植物学名词术语,它是植物茎的一种变态,呈块状。但是它的哲学概念德勒兹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在他的著作《千高原》中,他提出块茎不同于它在自然界的那种形态,而是一种多元化的思想,进一步说它是一种思想挑战和哲学实践。纵观西方思想史与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笛卡尔到黑格尔都是用“树状思维”来阐述自己的学说和观点。在树状思维的影响下,他们在阐释学说及理论时,会以某个中心为基点,建立一个已固定存在的体系作为自己的目标,其最终的目的都是要维护统一性和闭锁性,排斥多元性和创新性。但现实的世界又偏偏与之相反,它是一个多样性与复杂性共存的世界。此时,德勒兹的“块茎思维”应运而生,它的特点就是以自身相互连接和多元化的特征,来颠覆传统“树状思维”的模式,打破陈规,将人类的思维带到一个新的领域。而正是它的这些“优点”及其优越性为现当代的艺术及多元化的网络话语打开了新的大门。

(二)树状思维的局限性及块茎思维的优越性

首先,德勒兹提出的“块茎”,不仅仅是一种植物,而是指去除了统一、固定及整体的的实体。树状思维具有规则化、规范化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文化隐喻,而块茎的特征是非中心,非阶级化、多元化的形态。这是两者最大的区别。其次,树是以一种自我统一的方式为基础建立中心化的概念,所以存在着固定性,及必然性。但是块茎是没有“基础”的,它可以蔓延到各个地方自由的生长,并且不断的产生差异性和多样化,与树状思维的阶级性和限制性相比,块茎思维是一个不受限制的、流动的思想。我们都知道,树是不断向上生长的,它一直是有一个点,一个根基。但是块茎却可以在某个平面空间向外延伸。一般来说,一颗草可以蔓延式的生长,覆盖整个表面,但是树只立足于一个点,无法在其他地方继续生长。树状思维统治了西方思想几百年,最好的体现就是西方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从当时人们推崇宗教神学就能看的出来,这无疑是一种绝对主义的统一性、保守性和局限性。而正是这种局限性使资本主义无法进一步发展。块茎说主张的是打破保守,突破局限,这一观点为后来的哲学家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做下铺垫,使得自己的思想向无数个不同的方向涌去,打破了原有的限制。块茎思维的优越性显然大于传统的树状思想,这也是块茎思维能够在当代艺术环境下迅速发展的原因。

二、块茎思维语境下的网络话语

(一)此“网络”非彼“网络”

现代人们所说的网络话语,是指从网络上产生并应用于网络交流的一种语言。它体现了自由和多样。而本文的“网络”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网络”。德勒兹在《千高原》中提到,多远体是根茎式的,它揭穿了树形的伪一多元体。统一性不再作为客体的中枢,也不再被分化于主体之中。木偶的提线――作为一个根茎或多元体――并非与被预设的一个艺术家或表演者的意志关联在一起,而是与神经纤维所构成的一个多元化关联在一起,这个多元体形成了另一个木偶,并通过另外的维度与前一个木偶相连接:“驱动木偶的提线或拉杆――我们将它们称作网络。”与结构、树或根不同,在一个根茎之中,我们无法发现点或位置,在其中,只存在线。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不再有度量的单位,而只有度量的多元体或多变体,统一性的观念绝不会出现。对于“话语”,德勒兹指出,在根茎之中,任意两点之间皆可连接,而且必须连接。这与树或根不同,它们固定了一个点或一种秩序。并非一个根茎之中的每个特征都必然与一种语言的特征相关:各种特征的符号链与异常多样的编码模式相连接,这就发动了种种不同的符号机制和事物状态。在语言学中,即便人们试图将自身局限于明显之物的范围内,不对语言做出任何假设,这也仍是处于一种话语的领域内――此种话语隐含着特殊的社会权利和配置的模式。换句话说,每句话都是由一个字一个词和一个语法组成的,如果忽略的字词而只一味的说话,那只会话不成话。

(二)“网络话语”语境思考的特征

这里的网络话语,是说在块茎思维的影响下,一个个冲向了各个领域和方向的支架构成了一个网络(也可以称为块茎),其中包括许多拥有各自不同特点的话语,这种点与线的结合共同组成了网络话语。网络话语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中心,没有基点,可以随意发挥,注重创新和多元化。本文所说的网络话语应该是一种不以一种权威的、主流的话语为主导,而是强调个体、多元的话语,重视个体与部分。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德勒兹的树状思维及块茎思维的描写,引申出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下网络话语应是一种不以一种权威的、主流的话语为主导,而是强调个体、多元的话语。从德勒兹对树状思维的批判性可以看出,树状思维已不能够立足于当代的社会,而块茎思维打破了传统的树状思维,即提倡人们在思维上发展块茎的多元化及创新。自此鼓励人们要不以权威式的话语为主流,要有自己的思想,发散自己的思维,同时强调要有个体、多元的话语。

【参考文献】

[1]张法.20世纪西方美术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非主流话语篇7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非流利现象中的重复,自我修正,错误启动三种主要非流利方式。囊胝咧鞴垡馐抖言包括了积极重复和消极重复;而自我修正包括自主性自我修正和自动性的自我修正。本文旨在为翻译实践者提供一些借鉴,以尽量避免在翻译过程中出现非流利现象。

【关键词】非流利现象 重复 自我修正 错误启动

一、非流利现象的含义

非流利现象的界定看似很简单,很多人将之直接理解成流利的反义词。流利 “fluency”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中则被解释为the quality of being able to speak a language,especially a foreign language,easily and well。Macaly和Osgood将非流利现象分为:错误启动,填充停顿,非填充停顿,共计三类。而国内,有学者将“拖长”,纳入非流利的分类中;由于本文的空间有限,现所研究的非流利现象的分类为学术界的主流分类包括以下几类:重复,自我修正和错误启动。

二、非流利现象的分类

1.重复。重复现象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重复,即发言者有意识的,为了起到强调的目的而做出的词汇、短语或句子的重复;另一类消极重复则是译者的过失造成的。翻译中出现消极重复现象可能由以下原因导致:首先是译者在翻译某个句子的过程中,尚未完全构思好整个句子的用词和表达,但由于时间的压力,译者会选择通过重复的方式来为自己争取时间;其次,就是由于译者无意识的对某些单词的重复。

2.自我修正。自我修正指的是译者改述演讲内容,包括词语,短语,句子。我们发现译者有时也会进行刻意的自我修正来起到强调或幽默的作用,故而可以将自我修正分为两类,一类是自主性自我修正,即为达到幽默或强调的目的刻意而为的改述;而另一类是自动性自我修正,即是由于译者错误或口误,导致的自动的,机械的,即时的对译文的改述。

3.错误启动。错误启动定义在译文句子开端部分,由于译者的词汇,语法结构,句法选择错误或不佳,导致译者对句子开端部分的改述。但国内外文献都将错误启动列为非流利现象中独立的一个分类来加以研究,则是因为对译者而言,确定句子的开端往往就确定了整个句子的结构,而句子开端又是最早需要确定下来的部分,所以难度自然比其他部分更大,时间也更加紧张。

三、非流利现象产生的原因

根据吉尔的交替翻译精力分配模型,交替传译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理解阶段,包括听力和笔记;第二阶段为产出阶段,也被称为重组阶段。

听力和分析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译者的基本功,但由于汉语本身的有隐含逻辑关系的特点,所以在理解方面原文对译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没有理解原文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就会导致译文产出困难,从而可能造成非流利现象。在笔记阶段,译者会选择选择何种符号,什么信息需要记录,什么信息可以省略不记,但如果一旦对笔记无法识别,或漏记错记就会导致译者的犹豫甚至错译,这显然会影响到译文的流利性。

译文产出阶段包括记忆,解读笔记,产出和协调。此处的记忆,指的是试图从长期记忆中回忆起原文信息的脑力活动。而每一个译者都无法保证自己记忆力的绝对准确性。而这种不准确性继而可能导致译文的非流利现象,甚至是错译漏译。

四、非流利现象探析

【例1】各位看到这是男生的脑,这个是女生的脑。

【译文】As you see,this is a…um…This is a male brain and this is a female brain.

在笔者的笔记符号系统中,译者分别在汉字男和女外面加上圆圈,来表示其在本文中所对应的具体概念,即男生的脑和女生的脑。这句话本身并不存在会导致非流利现象的难点,但是这句话和接下来的句子连起来,就对译者造成了挑战。此句与下文连起来为:各位看到这是男生的脑,这个是女生的脑。男生说话主要脑前驱亮起来,女生说话两边。接下来的这句话,显然要翻译成时间状语从句,所以when从句的主语是男生men。所以笔者在图中所示的笔记中其实是把两个句子杂糅在了一起记录,具体来说,笔记中的带圆圈的“男”和“女”两个字即代表了前句,又充当了后句的主语。这就自然导致了笔者在翻译时笔记符号的解读的困难,从而导致了非流利现象。

五、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非流利现象中的重复,自我修正,错误启动几种主要非流利方式。其中,重复、自我修正这两类本身,又包含有各自的子概念。从译者主观意识而言包括了积极重复和消极重复;而自我修正包括自主性自我修正和自动性的自我修正。本文旨在为翻译实践者提供一些借鉴,使之能重视对翻译过程中的流利度,以尽量避免在口译中出现非流利现象。

参考文献:

[1]Daniel Gile.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al Press,2011,47-82.

[2]易引.探索汉英交替传译中译语时间过长的原因[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非主流话语篇8

关键词:互联网 非主题文化 传播

一、非主题文化传播的起源

在现今互联网网页的浏览中,你不难发现很多以“非主题”命名的文化现象,如非主题涂鸦 艺术 、非主题摄影、非主题诗、非主题创作、非主题营销、非主题服务、非主题活动,非主题环境创设、非主题空间、非主题爱情、非主题公园、非主题风景、非主题聚会、非主题系列、非主题变奏、非主题城市、非主题模式等,作为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传播现象,“非主题”文化传播正在网络上悄然流行开来。

如何界定非主题文化。从字面理解非主题文化应该是一种与主题文化相对的文化取向。虽然还没有人为非主题文化下过准确的定义,但我们从其表现特征上可以发现:非主题文化现象的提出是基于“像”大于“意”的理念,同时提倡“回归” 自然 ,强调梁莠并呈、丑美相伴、多样生活格调生活旨趣包容的活动、艺术创作、感情交流和景观。它是对社会过于单一化意识的一种反叛,也是后 现代 主义在文化意识领域的一种表现。后现代主义从内容上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同一性等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 哲学 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的立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与解构。

非主题文化继承了解释学反对传统哲学对本体、本质的追问,否认中心、整体性、认识性、客观性,强调主体对事务、对象的解释、理解,注重从主体出发而发生的主体与对象的意义关系。wWW.133229.Com主张多元、主观和不确定。这也是为什么非主题文化强调梁莠并呈、丑美相伴、多样生活格调生活旨趣包容。

而后现代主义的代表罗蒂的反对真理符合论,也在网络非主题文化传播上成为很多人的理论依据。真理只是“我们最好加以相信的东西”而已。所以不要让真理再压迫我们了。我们相信与否是重要的,任何束缚都要被打碎。

作为另一位后现代主义的代表德里达就认为要把一切都放在同一平面上,让各要素之间、等级结构的两极之间进入一个自由嬉戏的范围。所以善的、恶的、丑的、美的、不善不恶的、不丑不美的,正常恋人、同志、雅的、俗的、不雅不俗的、有个性的和没有个性的都能成为非主题活动的受邀者,德里达认为事物不存在一个固定的、先在的根本性特征或本质,一切都是变动的、不确定的,意义只存在于解释者的解释行为中,“阅读就是一种误读”。也正是非主题文化的巨大包容性,使很多非主题活动取得了主题活动所不可能取得的效果。

当然,非主题文化核心还主要来源于现代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利奥塔,他宣告:元话语已经过时,元叙述的社会语境如英雄圣贤、拯救解放、伟大胜利等已散入了后现代知识的杂乱的星空中,人们不再相信伟大“推动者”、伟大“主题”,人们只运用“小型叙事”,只相信后现代世界是一个“凡人”的世界。

哈贝马斯则竭力主张用谈话、沟通、理解来达到不同人、不同群体的一种具体的共识的过程。这也就是网络非主题文化传播十分活跃的理论依据。

二、网络非主题文化传播的表现与特征

哈贝马斯把生活世界看作为非主题的即没有通过理性和论证的世界。哈贝马斯的现代性救赎是通过交流、沟通和理解建立“新理性”,进而实现共识的过程。在哈贝马斯理论框架中,他把普通语用学首先定义为关于理想的话语环境的学说,他认为在理想的话语情境中:“所有参与者无保留地追求加强语义的语言目标,以便达成共识,为各人所追求的行动计划能一致协调奠定基础。”“共识的范围越宽,合理性就越大。网络环境显然是哈贝马斯最佳的理想的话语环境。

法国哲学家德勒兹认为,网络构筑了“赛伯空间(cyberspace)”,而在“赛伯空间(cyberspace)”这个虚拟世界里,意味着对于每一位独立的个体可以有着一种与真实社会不同的放松的感觉、放松的心态,你的态度、你的兴趣、你的感受、你的交流与努力效果、彼此的理解与共识,直接可以决定你有无数的聚合与分离,在线与离线,创建与删除等等情况发生。而另一面,该空间的开放性特征类似于对物理空间物象性的理解:我们似乎没有能力想象空间怎么会是有边界的。正是这种开放性它也为个性化游牧与对话创造机会和可能。只要愿意,网络就是一个永恒“自由”的互动过程。“自由”的牵引者一是兴趣,二是对话后共识和理解,这种心情的自由是非功利化的心态,网民只有在这种心态中,才可以参与话语并为自己的观点辩护;才可以摆脱强制、统治、权力游戏等纯粹工具性和策略性的动机;才可以把那些潜在于我们的断言中的认知性的、规范性的、表现性的三种有效性要求区分出来,并且仅仅通过辩论达到这种区分;才可以使人们自由地就民主意志之形成、政策连续的基础达成共识;才可以达成一项合理的同意,这项同意可以根据进一步的协商进行修正。所以无论是哈贝马斯的现代性救赎沟通理论的实施还是哈贝马斯所代表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形成的非主题文化传播,必然借用网络获得最大化的传播效果。

纵观网络传播,从搜索引擎到网站、博克、 论坛 ,从点击、链接、超链接无处不留下非主题文化传播的影子。网络空间不仅有冠以“非主题”名头式的艺术创作、活动、组织和种类繁多的形式,还有很多隐性的非主题文化传播,譬如聊吧、网络小说、qq、网络在线等形式,就是在这些虚拟交互空间里,网民通过聚会、对话、发图片、发帖子、作动作等方式,用生活中不常见个性化的语言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戏谑、调侃甚至使用黑色幽默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感受、感悟、理解和批判,用一种非传统的另类表达呈现在网友面前:它可能是直白而坦诚的,可能是率真而幽默的,可能是通俗而不乏创意的,可能是感性又很睿智的,还可能是开放又带有个人狭隘,可是无论怎样,网虫们在互动交流中决不乏个性的展示,决不乏民众艺术的诞生,决不乏共识的达成。在交流中,人本性的卸装、社会面具的摘下,“范跑跑”成为面向网民敢于自我剖析的第一人;在彼此沟通里,山寨版的《春晚》、《无极》也曾倍受期待;在彼此达成的共识中,“俯卧撑”、“林卡脖”、“刘内裤”、“杨不归”成为人们共同征讨的对象;而“打酱油”、“不怕雷到你,就怕囧自己”又表现了人们对网络舆论变身网络暴力干扰人们的现实私人空间时,网民“关我x事”的从容心态赢得了更多人的心理共鸣;“很黄很暴力”小学生很傻很天真的用语,则将网络“新道德”问题提到了一个高度令广大公众思考。而诸如“山寨家电,山寨明星,山寨建筑、山寨现象”、“正龙拍虎”、“不能太陈冠希”等网络流行语所构成的另类网络对话与文化传播,既是非主题文化传播的网络表现又展示非主题文化传播的网络特征。

除了直面生活另类的表达、对话、沟通和理解性的非主题文化 网络 传播之外,在 艺术 创作方面的非主题文化网络传播又呈现自己独特的风景。

有的网络艺术家在谈“非主题内涵”时,就明确反对创作时意义的导引和解读,他们认为“非主题内涵”躲避了“意义”的预设,从而让镜头“发现”了人眼所忽略了的部分,而这也正是摄影之所以成为摄影的意义所在。于是我把纪实摄影的文本特征定义为——“非主题内涵”大于“主题内涵”,在网络上我们看到有的读者把现当代梭罗《种子信念》看作为“非主题化、 自然 化、境域化”作品。他们是这样评价梭罗《种子信念》的,作者所观察的植物以种子传播的各种情况,细致敏锐到了入“微”,而白描和纯真到了“素以为绚兮”(《论语,八佾》)的地步。它也不同于一般植物学家的著作,它里边的那种内在的闲静与飘逸可与陶渊明之作相比。所以,它对于我来讲是非主题的、自由的和引发生命感的。读它让你做久违了的美梦,平和的、稚气的、慢节奏的、不隐藏着阴谋诡计的。读某些文化作品其实对人的精神无益,催人老;而读梭罗的书,让你复原,让你又感到幸福的可能。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非主题”创作是很难用单一的思维去诠释的,它具有后 现代 主义思潮所强调的不确定性、异质性、无序、平面化等特点,如果我们非用整体性、确定性、权威、统一性去诠释作品,只能是误读和无功而返。“非主题”创作呈现给我们读者的往往是情境、灵魂和归宿,是浑然一体的感受和感悟,是超语言的,也是灵魂的交流与沟通。所以网络成为“非主题”艺术创作传播的间接渠道,但同时“非主题”艺术创作又为网络“非主题”文化传播丰富了内容和改善了审美趣味。这也为“非主题化”文化传播迅速在网络走红奠定了条件。

三、非主题文化传播的本质与走向

有人把“非主题化”放在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地位,认为主流应该是一个时代的大众的潮流。非主流就是张扬个性、另类、非大众化,不盲从当今大众的潮流,讲究符合自己心性、个性的创作、态度和表现,而非主流就等同于“非主题化”文化。还有的人把非主流、非主题文化看做是一种体验,而作为一种体验。必然要经过行为主体的感觉思考与行为。相对于湮没于共性的芸芸众生来说,非主流、非主题意味着对个性的强烈要求。其实人皆有个性,但是在弱化个性的现有社会体制中,一直表现的很微弱,那么要想突破,就需要有一个环境,有一份勇气,甚至说有一份勇于孤独的勇气和魄力,那么网络环境就催发尚不足以突破自身的谷壳绝大多数个性种子的生根发芽,也许有一天他们就会从虚拟世界走出来。来到现实世界开花结果。所以说,个性的表现,不是每个人都有,但在网络世界,也许每个人都会长出自己的“脾气”。

对于哈贝马斯来说,非主题文化是不具备他所谓的有效性的,是需要理性与论证的过程。哈贝马斯所认定的有效性即理论话语涉及我们命题的真实性,实践话语与我们行动的公正性相关,而审美的话语着重在我们能真诚地表达我们的情感。但是他同时又说:规范的、文化的,私人的世界是非主题,这三个世界是我们意义的根源,也是 科学 、道德、 法律 、艺术的母体。从他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哈贝马斯为了“新理性”的重新建构,他与其他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们是有着思想差异的,尤其对解构而不建构他是不赞同的。但另一面他为了建构使他又回到了他们所批判的工具论中来。

但无论怎样,哈贝马斯把非主题的世界看作是艺术的母体,那么非主题文化传播的本质显然是屏弃社会人为功利心态的纷扰,屏弃单一意识的导向,回归母体寻找艺术之源的元态生存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表现形式,其目的显然想找回被异化自我,找回原生态的创造力,找回可以自由思想想象的情境。当然,非主题文化在这个基本框架中又衍生为有元生态氛围的非主题环境,有元生态感觉的非主题活动,有自然那种轻松怡然感受的非主题小说等。

非主题还是非主流文化都应该保持它的活力。这个活力不是指其存在与否或正在运行与否,而是指其创造的能力。而网络空间正是创造力挥洒的乐园,今天非主题还是非。主流文化能够在这个空间里流行,就证明非主题还是非主流文化还不乏活力,反之很多非主流的事物,一旦失去其创造力,尽管其形式仍然是非主流的,那么只有两种结局:一、消灭;二、被同化。比如嬉皮士风潮,一旦失去了其特定的 历史 创造力,不能与时俱进的 发展 自己的理念,也就逐渐沦落到一种时尚了。

综上所述,从概念的相关性,非主题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接近于非主流文化的文化范畴,或者说非主题文化本身就是非主流文化的衍生物;从文化现象的理论渊源,非主题文化与后现代主义思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其繁衍壮大的环境,虚拟网络世界有更大的包容性、嬗变性、自由性和自我建构性;从文化与 政治 语境的联系,非主题文化更具有边缘性、反叛性、解析性与重新建构性;从审美关系,非主题文化更具有非功利性、直觉性和排它性。

上一篇:山的呼唤范文 下一篇:女性活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