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描写范文

时间:2023-10-26 03:18:14

眼神描写篇1

1、但他的眼睛经常充血而且混浊,有时像死人般的停滞不动。

2、吃力地张开眼睛,眼睛失神。

3、泪眼涟涟的,还能有什么心情?

4、那同志抬起一双失神的眼睛,呆滞地望了卢进勇一眼。

5、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6、虽然他一声不响,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今天有事,在他的眼神里藏着忧伤。

7、黯然地望着远方,在她的眼中,一个蓝色的精灵不住的跳动,仿佛看到了她爱人的背影般,悸动,不安,焦灼,一切的神伤都从这眼神中倾泻而下,摄人魂魄。

8、把最深的忧伤,最沉重的压力托付以淡淡的字眼,那些伤痛、那些苦难也就变得淡淡的,甚至还带有一些特殊的感情,读起来,让人感觉暖暖的。

9、悲伤在我心里悄悄地落了根,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感觉多么陌生,多么格格不入。以自怜为衣,沉浸在自己的灰色世界。()一个人卷缩在角落里,笼罩在暗色里,被寂寞吞噬着。一直在思索活着的理由,泪水在眼眶打转,不是不想振作,不是不想努力。也许我总是有借口吧。

10、笔尖还在骚动着,轻描淡写地诉说着过去,如今,却多了些无言对白,少了些争执。

11、不管雨落的是大是小,如果是在清晨,伴我从梦中悠然醒来,就成了清凉舒卷的心意。清新亮亮的,我一天的心情就有了依靠。

12、长长的睫毛上滚动着点点晶莹的泪珠,原本妩媚灵动的眼睛此刻黯然失色,眼光是那样的空洞,那样的孤单,那样忧郁……就如一朵泪水化作的娇嫩的花朵,让人无限怜惜。

13、除了躲起来的人,一切都是湿的,真好,一切都是轻轻的静,唯雨敲着面孔如落午夜的小窗。

14、窗外下着雪,泡一杯咖啡,握到它凉了,才知道又想起了你。我的期待你如何才能明白!

15、从那似乎平静无澜,甚至与无情,冷漠的双眸中,折射出关切的面容。配着僵直的嘴角,没有一丝笑容的面孔,让人不由自主的觉得,他,好像失了乐园的路西法,觉得仿佛经历了半个世纪的绝望,才孕育出他如此忧郁悲伤的眼神。用这样的眼神去陪伴没有一丝云彩的蓝天,眼中便封存进了辽阔的幽怨;用这样的眼神去凝视树梢的绿意,眼中便融进了新生的苦难;用这样的眼神去映照明镜般的湖水,他,将湖中的景象看了个彻底,却怎样也无法化解自己的忧郁。

眼神描写篇2

2、只是直着眼睛,和大家讲她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

3、这眼光射向四处,正如孩子在饥渴中寻求着慈爱的母亲,但只在空中寻求,恐怖地回避着我的眼。

4、在盯着父亲的眼睛瞧,觉得他那双笑眯眯的小眼睛也和夜空一样深邃、神秘。

5、似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

6、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7、那同志抬起一双失神的眼睛,呆滞地望了窗外一眼。

8、两眼注视空中,出神似的凝想着。

9、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

10、她张着口怔怔的站着,直着眼睛看他们。

11、她一讲起上帝、天堂、天使,就显得和蔼;面孔也变得年轻,湿润的眼睛流露出特别温暖的光芒。

12、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13、她目不邪视地骄傲地走了。

14、她俯下身子凑近我的脸,睁大了眼珠儿注意地看着我的眼睛,就仿佛往我心里灌输一种使我振奋的力量。

15、她单是一瞥他们,并不回答一句话。

16、孩子似的眼里射出悲喜,但是夹着惊疑的光,虽然力避我的视线,张皇地似乎要破窗飞去。

17、父亲的眼睛神神秘秘,仿佛可以给我编出许许多多快乐光明。

18、的母亲,但只在空中寻求,恐怖地回避着我的眼。

19、但他的眼睛经常充血而且混浊,有时像死人般的停滞不动。

眼神描写篇3

关键词:肖像描写;以形传神;用目传神;衣着显神;神态露神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肖像传神的人物比比皆是:有颈带银项圈的闰土;有着像浓墨书写的隶体“一”字胡须的鲁迅;孔乙己身上的那件长衫;祥林嫂的那一双眼睛;别里科夫的“套子”……无不淋漓尽致地显露着人物的性格和生活际遇。著名作家果弋理说:“成功的肖像描写,是理解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

常言道:“画鬼容易画人难。”鬼只要狰狞可畏,就算鬼气森森了,可人却不是这样,纵然像模像样,只要少那么一点儿“神气”,便不能够传神。所以,传神是写人的焦点和难点。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物的肖像可以显示人物的身份、经历、性格、特征。因此肖像描写是人物描写的一个重要方面,要让人物面目清晰,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我们需要恰当的掌握一些传神的技巧。

一、以形传神

用漫画式的肖像展示人物幽默的形象,对人物的外部特征进行夸张的描绘,能使文章顿然生色。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中对杨二嫂的形体进行了夸张的描写——“画图仪器里的细脚伶仃的圆规”,既形象地反映出人物的形体,又含蓄地表明了自己对杨二嫂的看法。《老师早》一课中作者写“豆芽菜”,先写了他的外貌特点“瘦弱”,那瘦到什么程度呢?“他的腰太细了,裤子总往下溜”,这样的一个孩子却“大摇大摆往前走,极力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此处描写就很传神。还有人写胖的:“他倘若低头看,断然是看不到自己的脚尖的,中间隆起的那部位把视线挡住。稀稀拉拉的花白头发,整齐的朝后梳拢着,蘸了水,没有一根错乱的,白皙的脸上看不见一条皱纹,像刚出锅的馒头,鼻子、眼就显得特别小,由于小,就显得格外精彩有神。”

我们在描写人物的外形时,不应把注意力放在天生的外表上,而应特别留心经历、遭遇和精神状态留下的痕迹。

二、用目传神

与其拍一张面面俱到的“全身照”,还不如找准人物外貌的一个焦点来刻画,用焦点式的外貌,塑造人物思想的灵魂。鲁迅说:“要极省俭的划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鲁迅在《祝福》里多次写到祥林嫂的眼睛就很成功。祥林嫂初到鲁四老爷家作佣人时,是“顺着眼”(垂着眼,显出顺从的样子);在第二个丈夫和孩子死后,再到鲁四老爷家时,还是“顺着眼”,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睛已“没有神采了”;后来她在鲁家越来越受到歧视,看人说话时总是“直着眼睛”。到临死之前“我”再见到她时,作者是这样写的:

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地,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他是一个活物。

在这幅肖像画中,给读者印象最深的是“那眼珠间或一轮”,在精神上受尽摧残的祥林嫂,不仅在她的脸上看不到欢笑,连先前悲哀的神色也消尽了,这眼珠已经没有任何的“神”,只是尚会转动而已,写得多么深刻。

三、衣着显神

只要我们细细观察,便会发现:活泼开朗的人喜欢穿艳丽的服装;沉着老实的人喜欢着深色的衣裳;文静贤淑的人衣着传统;狂放不羁的人爱穿奇装。抓住人物衣着与众不同的地方进行描写,往往能写出人物的“神”来。有一位学生这样描写他的老师:

石老师大约有三十多岁,他的身材实在没有什么让人看得上眼的地方,既不高大魁梧,又不怎么精干,还稍微有点胖,一点也说不上英俊气派。我最佩服他穿衣服的整齐派头,他穿中山装时,每粒扣子都扣得规规矩矩,连领口那儿的钩也从不解开,就好像扣风系扣似的。大热天他也从不穿圆领衫来上课,总得穿一件衬衫才进教室。

小作者准确地捕捉到了老师衣着的突出特征,使读者很容易看出这是一位注重修养、治学严谨的老师。这一形象不但具有众多教师的共性,而且突出鲜明生动的个性,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四、神态露神

一颦一笑、一蹙一怒,喜怒哀乐,无不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描写好人物的神态,人物自然会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以“孔乙己”为例:当别人说他偷书,被吊着打时,“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当别人问他当真认识字吗?“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得不屑置辩的神气”。当孔乙己被打折腿最后一次来喝酒时,很颓唐,而且不十分分辨,“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作者巧妙地抓住人物的变化层层深入刻画人物性格,有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样的肖像描写,不但做到了“神似”,还为文章增添了不少情趣。|

此外,发型、胡须、眉毛都可以传神,特色常因“视角”异,只要注重创新,慢慢领悟,勾勒细描,各尽其用,我们笔下的人物定会神采奕奕。

眼神描写篇4

一、“画眼睛”手法,表现人物气质

在《林黛玉进贾府》一课中,有大段的人物形象描写,这些描写能让读者对人物形象有更清楚的认识。而曹雪芹在描写人物形象时特别注意到人物的眼睛。“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黛初次见相见时,他眼中的黛玉便是这样。从总体上看,她具有一种柔弱美,病态美。宝玉印象最深的是林黛玉的眉毛和眼睛:“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的含情目。”这两句画出了林黛玉独一无二的眉目:眉尖微蹙,眉间隐隐笼着丝丝轻愁,似皱而未皱,如有轻烟缭绕,可见她总是心事重重;目中依稀有缕缕渴望,似喜而非喜,常有深情凝驻,可见她总是细腻善感。这样的眉与目配合在一起,该是何等的清丽而凄美!

二、画眼睛艺术,表现人物性格

凤姐是《红楼梦》作者笔下著名的文学典型形象。“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段外貌描写仅有三十二个字,就集中体现了她的个性,可见作者功力之深厚。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凤姐的眉目很有特点。首先,她的眉目是美丽出众的。丹凤眼,柳叶眉,本是俊俏可爱的;但加上“三角”、“吊梢”便不同了,它不可爱反而有些可怕,在俊俏中透出狡猾之态、刁钻之貌、凶狠之气。这与凤姐的个性是一致的。对她的眼睛描写就集中地表现了其性格特点。

三、画眼睛艺术,表现人物的灵魂

通过描写人物的眼形、眼光、眼神,在情节发展中自然流露人物的精神和悲惨命运的,突出表现在《祝福》中祥林嫂的人物刻画上。课文中鲁迅描写祥林嫂的眼睛达十二次之多,通过描写眼睛的发展变化,揭示其悲剧的性格及在封建制度压迫下的悲惨命运。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时,她是“顺着眼”,目的是强调她的善良老实,安分守己;当她第二次死了丈夫,失去儿子时,她再到鲁四老爷家,她“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眼睛里流露的木然迟钝的神色,正是第二次丧夫和亡子的打击在她脸上留下的痛苦印痕。当祥林嫂向四婶诉说儿子阿毛被狼吃掉时,是“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通过这个描写,进一步写出她失掉儿子的痛苦。当她一次又一次地向人们倾诉自己痛苦的故事时,人们报以她的是冷酷无情的嘲笑,这时她“张着口怔怔地站着,直着眼睛看他们”,通过“直着眼睛”四个字,把祥林嫂由于受到打击,性格变得呆板、凝滞的特征准确地表现了出来。和柳妈谈话的第二天,她“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可见阎罗故事使她感到极大的恐怖。到她捐完门槛回来时,“眼光也分外有神”,表现出她好不容易才解除了一年来的恐怖、赎掉了到阴间还要受罚的“罪过”时兴奋和愉快的心情。而在冬至祭祖时四婶仍然不许动祭器的第二天,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凹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但怕黑暗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是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老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这里,通过她的“凹陷”下去的眼睛,写出她遭受打击之大,向土地庙捐门槛赎罪后仍然不能争得做人的资格和权利。这时,她的精神支柱已完全倒塌了,她的精神崩溃了,变成了一个“木偶人”,悲剧也推到了高潮。在她临死之前,鲁迅进一步写道:“只有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祥林嫂在巨大的痛苦和悲哀中已经麻木了,完全丧失了生命的活力,但跟着在她向“我”问魂灵有无的问题时,“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而且“她的眼盯着我”不住地追问,表现出她渴望解答的心情,而这正是她在临死前的最后挣扎,“发光”不过是“回光返照”的一瞬,死亡的命运是注定了的。鲁迅就是这样通过描写祥林嫂的眼光、眼色、眼神前后变化,反映了她思想性格和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表现祥林嫂这个人物善良的灵魂,不仅承受了生活灾难的接连沉重打击,而且遭受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枷锁的残酷折磨和摧残,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人物的刻画达到了惟妙惟肖、生动传神的境地,具有巨大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

总之,通过“画眼睛”手法塑造人物形象,是很多作家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一手法的运用在高中课本中俯拾皆是,笔者只是撷取了其中几例,不足之处,望大家指正。

眼神描写篇5

一、欣赏激“趣”

大凡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以精彩的细节描写展示作家功力,突显其作品风格。鲁迅先生在《祝福》中先后八次描写了祥林嫂的眼睛及眼神:祥林嫂初到鲁镇时总是顺着眼,表现了她善良、温顺的性格;再到鲁镇时在遭受命运的连连打击之后,她仍然顺着眼,但眼角有了泪痕,眼光也不如先前精神了,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悲伤与痛苦;她讲阿毛的故事时“直着眼”,痛苦得已经麻木了;柳妈提起她的伤疤时,她“旋转眼光”“瞪着眼”,写出了祥林嫂反应的迟钝麻木和想起痛苦经历的悲凉;捐过门槛之后,她的眼光“分外有神”,她认为已经赎了自己的罪了,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当四婶仍然不许她参加祝福时,她的精神就彻底崩溃了,眼睛也“窈陷下去”;在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残酷压迫下,祥林嫂最终沦为乞丐,她的目光呆滞,只有眼珠间或一轮,精神麻木了;最后,在临死之前,询问我人死后有没有魂灵时,她的眼睛忽然发光,这是她临死前的一丝希望,渴望死后能够解脱。眼睛的变化传神地写出了人物命运、精神面貌及性格的变化。这出自名家之手的细节描写,别出心裁,匠心独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反复揣摩,一定会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尝试的念头。

二、借鉴上路

学生只感受名家精彩的细节描写不够,还要借鉴实践,将知识内化为技能。借鉴什么?一是借鉴名家细节描写明确的目的性。通过细节描写或丰富习作内容,或突显人物形象,或渲染某种气氛,或寄寓个人情感。二是借鉴名家化大为小、化粗为细的功力。在行为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中,要突出特征、情态、速度、幅度、颜色及量的多少,尽可能做到具体细致。怎样借鉴?简而言之,就是努力促成阅读和习作的对接。

三、创新求精

经过欣赏和借鉴,学生细节描写能力有了一定提高。作为教师,应当适时引导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以细节展示才情,借细节张显个性,用细节打造亮点。具体而言,就是要求学生在习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细节描写的特长,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为自己的习作增色。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向名家名作挑战。教师向学生列举名家名作中的典型细节,让学生进行改写,然后相互对照,辨明得失。这类训练既促进了写作,又深化了阅读,使学生真切地领悟到名家的高妙所在。

总之,以欣赏借鉴为起点,以创新求精为目标的细节描写训练,是作文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不难想象,一个没有精彩细节的作文何以打动读者的心。写好作文,须从细节做起。

四、促成训练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描写的具体形象性。

第一步,从学生作文中抽出一个极为平常的句子,如:一个人进来了。

第二步,在课堂上出示上述句子时,将其写成“一个―人― 进来了”的格式,要求学生填空,可根据所填内容将人换成其他表示人的词语。此时,先帮学生分析人这一概念。人有性别、年龄、职业之分,人的外貌特征、神情、举止各不相同,表情有喜、怒、哀、乐之分,动作更是多得数不胜数,都可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人的装扮和语言也可以反映其修养性格等。这些对人物刻画起到重要作用。

练习时让学生调动自己的大脑,把所看到的或尽可能想到的形象在脑子里重现,填出恰当的内容,使这个平淡的句子生动起来。经过提示,无需教师举例,一些学生就可顺利完成,其他学生的思维也随之活跃起来,所填内容相当丰富。

第三步,比较原句和改句,明确记叙和描写的区别。两者都是对人、事地再现。不同的是,记叙仅展现一个过程,显得粗略;描写再现的是具体的细节,不仅显示了过程,而且表达出人物的外貌特征、年龄、行走时的形态等细致的信息。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了描写就是精心而详细的刻画,就是绘声绘色的描绘出具体的形态。

第四步,在明确了何谓描写的基础上进行训练,要求学生将下面的句子改写为描写性语句,看谁改的生动巧妙。

1.小刚说。

2. 草原天气晴朗。

通过初步训练,学生认识了描写的具体生动性,也掌握了描写的方法:在名词、动词前加上适当的修饰语,化抽象为具体等。

其次,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观察训练。观察是描写的基础,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学生尽管对身边的人和事最熟悉、最了解,但他熟视无睹,写作时就会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因而就会出现:毕业于不同的小学,笔下的老师却是一个样;再写中学老师,和小学老师又是一样。为此,笔者刻意引导有目的观察,布置的题目也注意调动积极性。

实践证明,运用这种方法使学生作文描写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提高学生的描写能力,可以有效地克服作文的平淡乏味,同时促进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形象思维的水平提高了,细节描写的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眼神描写篇6

绘形传神写法,揭示人物性格

《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与贾宝玉初次相见时,林黛玉的肖像描写极富特色,绘形传神,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林黛玉的肖像描写是这样的:“两弯似蹙非蹙I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毫无疑问,林黛玉是美丽的。但在这一段肖像描写中,我们看不到我们所熟悉的对形象的具体的描写。在林黛玉和贾宝玉相见之前,林黛玉和贾府的各位亲戚见面。众人看到的是林黛玉气质不俗,虚弱有病。林黛玉究竟怎么不俗,什么模样,曹雪芹没有写。在这一章中,林黛玉的肖像描写运用的是虚写、比喻、比较的手法,曹雪芹抓住了林黛玉“与众各别”的形容特点:秀美、灵慧的精神气质来描写。

运用虚多实少的写作手法

林黛玉的容貌描写,只有两句十八个字:“两弯似蹙非蹙I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首先写眉毛:“两弯似蹙非蹙I烟眉”,林黛玉眉间若蹙,“蹙”是皱的意思,眉毛轻轻皱起来。人在什么情况下眉毛会皱起来呢?有心事的时候。这点明了林黛玉有心事,为以后表现林黛玉的性格是多愁善感的埋下了伏笔。林黛玉皱的是“I烟眉”,这里写到林黛玉的眉毛,可“I烟眉”是什么形状的?课本注释是“形容眉毛像一抹轻烟”,“一抹轻烟”有形状却没有固定的形状。王熙凤是柳叶吊梢眉,贾宝玉是“眉如墨画”。王熙凤、贾宝玉二人的眉毛是有形状、有色彩的,是具体可感的。林黛玉的眉毛是虚写,于有形又无形的“一抹轻烟”之间,写出林黛玉的眉毛是具有清、淡、秀的特点,这是林黛玉独有的眉,有这样轻曼飘逸的眉毛的人,该是一个具有怎样的仙气的女子呢!由此,表现出林黛玉超尘拔俗的气质。其次写林黛玉眼睛是“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没有写出林黛玉眼睛的具体形状。“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似喜非喜”表现出林黛玉的性格是含蓄内敛的,但“春色满园关不住”,“含情目”,满眼含情。眼中的脉脉深情,似乎不符合林黛玉这样一个大家闺秀的身份、教养的,也不符合林黛玉含蓄、敏感、内向自尊的性格的。但是,林黛玉的肖像描写,是从贾宝玉看林黛玉的角度来描写的,这就让人想到林黛玉、贾宝玉二人在前世有一段浪漫的故事。在《红楼梦》的第一回,曹雪芹借甑士隐的口介绍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前世神话。林黛玉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降珠仙草,贾宝玉是赤瑕宫的神瑛侍者。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降珠草,降珠草才能够久延岁月。为报神瑛侍者灌溉之恩,在神瑛侍者下世为人时,降珠仙草也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的眼泪还他,也偿还过他了。”此时,林黛玉、贾宝玉二人初次相见已是心心相通:“林黛玉心下想到:‘好生奇怪,倒像是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贾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曹雪芹没写林黛玉的眼睛有怎样美丽的形状,“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传达的是情韵,表现的是林黛玉的深情,满含深情的眼睛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此时无形胜有形!寥寥数字,刻画出了林黛玉集仙界凡间的稀世美丽动人。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林黛玉的眉毛、眼睛是虚写,“I烟眉”,“含情目”应该长在一张怎样娇美的脸上呢?描林黛玉的脸依然是虚写,不写脸的颜色、形状,而是写脸上表现出来的“娇”“愁”“泪”。“愁”是写流露在两靥的轻愁;“娇”是出于孱弱病体的娇怯情态;泪光点点,写出了林黛玉的眼睛是眼含秋水,水汪汪的。“娇”“愁”“泪”是因为年幼丧母的痛苦心境,是因为远离父亲家乡的万千愁绪,是寄人篱下悲凉孤寂……这样的描写,写出了林黛玉多愁善感。

比喻、比较、铺陈等手法的运用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是写林黛玉的神情姿态和风度。这一段肖像描写运用了比喻、比较、铺陈等修饰手法。“闲静时如娇花照水”,用世间最娇美的花,临水自照,写出了林黛玉的静如处子之纯美。“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弱柳随风摇曳,婀娜多姿,用最动人的“弱柳扶风”之景写出了林黛玉的飘逸婀娜之姿。“心较比干多一窍”,用心比世间最聪明的人比干还多一窍,写出了林黛玉的聪明灵慧。众人眼中林黛玉“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而“情人眼里出西施”,在贾宝玉的眼中,林黛玉比西施还美三分。谁说“意态由来画不成”?此段描写没有直接描写林黛玉的娇美的容貌,轻盈的身姿、步态,超人的聪慧,但此处“不着一字”,已“尽显风流”了。独具匠心的肖像描写,把林黛玉的神情、姿态、才学风度刻画得淋漓尽致,表现出人物独具特色的美和精神气质。

林黛玉是曹雪芹毕生心血凝铸而成的《红楼梦》中的女主角,是他理想中的女性形象的化身。曹雪芹采用虚写、比喻、比较相结合的手法,在描写肖像时虚多实少,突出了林黛玉形象气质的空灵感,写出了林黛玉这样一个潇湘妃子不仅具有外在美更具有内在精神气质美,写出了人物鲜明的个性,为中国文学画廊塑造了一个光彩夺目的形象。

眼神描写篇7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世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正因为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外貌特征,我们才能够认识大千世界中这许许多多的朋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把这些千差万别的人物外貌写进我们的作文。

(1)先来一个竞赛!看谁先猜出她是谁?

1、只见他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件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衣服,提一柄九齿钉耙。(猪八戒)

2、他有三头六臂,脖子上套着乾坤圈,脚踏风火轮,威风八面。(哪吒)

3、他身穿金光闪闪的战袍,头戴金冠,手持从东海龙宫掠来的金箍棒,显出一副威武霸气的样子。一对火眼金睛炯炯有神,透露出铲除一切妖魔的决心。浑身透露出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孙悟空)

4、他,有一张消瘦的面孔、锡盖骨突出的锡盖、乌黑的头发和一双翠绿的眼睛,戴着一副用许多胶带粘在一起的圆框眼镜。他对自己的外表最喜欢的是额头上那道闪电似的淡淡的疤痕。

总结:外貌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打扮等进行的描写。描写外貌就象给人画像或照相,是读者结识一个个活生生的逼真的人。因此,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有效的外貌描写,不仅可以使读者看到一个个具体的人,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看到所描写任务的内心世界,因此,有人说,外貌是理解人物的钥匙。

(1)抓住人物外貌的特点进行描写

师:我们共同学习、生活已经有两个月了,大家对同桌应该非常熟悉了吧,下面就请大家观察同桌的外貌,说说你的同桌长得什么样。

指名说同桌外貌,要求:①语句尽量完整②描述要有整体感③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准备评述。

生(1):高高的鼻梁,大大的眼睛,厚厚的嘴唇,他身体高高的,瘦瘦的,穿一身运动服。

[学生评述]缺少整体感,眼睛也并不大。

生(2):我的同桌是一个小胖子,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他穿着灰色的运动上衣,黑色的长裤,白色的运动鞋,看起来可机灵了。

[学生评述]像是像,而且也注意了整体,但“机灵”的特点没表现出来。

生(3):我旁边这一位是个黑大个子,一头钢针似的短发直竖在头上,叫人一看就知道是个身体健壮的人,他长得浓眉大眼,黑黝黝的脸上常带着憨厚的笑容。

[学生评述]讲得棒极了,把同桌的外貌说得惟妙惟肖。

生(4):他高高的个子,圆圆的脸蛋上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下面长着一张不大不小的嘴,他穿一件白色衬衫和一条黑色的长裤,脚上穿一双棕色皮鞋。

[学生评述]一张不大不小的嘴可不可以不说?

生(5):他身材高挑,约有1米60的样子。他的脸色白皙,显然是缺少运动的结果。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就像白面书生,显得十分文静。

[学生评述]说得很好,抓住了人物的特点。

我们一开始能够轻而易举地说出这些人物的名称,是因为不同的人在外貌上都有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即每个人的外貌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作者也描写出了他们外貌的特点。所以,我们在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时,一定要把人物外貌的特点描写出来,使认识他(她)的人看到你写的内容能猜出他(她)是谁,不认识他(她)的人也能想象出他(她)的样子。

师:从大家的评论中,我们可以发现,要想把人物的外貌描述准确,就要抓住人物外貌的特征。如“钢针似的头发,黑黝黝的面孔”、“高高的鼻梁上架一副无框眼镜,就像白面书生”等。也可以抓住人物习惯性的动作、衣着、打扮来写。至于“不大不小的嘴”、“白衬衫、黑裤子”等可写可不写的内容要尽量少写或干脆不写,像千人一面的“浓浓的眉毛下是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就更要不得了。[?板书:抓住人物外貌的特征]

(2)进行外貌描写时要注意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猜猜他们的性格:

1、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的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

怒发浑似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手提双板斧,人称铁牛儿。

──摘自《水浒传》

师:同学们,从这个片断中,你能猜出他是谁?

生(6):黑旋风李逵。

师:这个人的性格怎样?

生(7):凶狠、粗鲁、勇敢。

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8):??

师:对,写一个人的外貌,就是要以刻画人物性格为核心,抓住能体现性格的外貌特征来写,这样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活”人来。

2、她大概叫琅琅,一头柔软的卷发,凸额头、塌鼻梁,穿一件红底白点小罩衣,总是不声不响,像个静默的小哲学家似的。(文静)

同学们凭什么猜出她们的性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性格决定了她们在穿着打扮等方面(即外貌上)与众不同。性格影响外貌,反过来说,根据一个人的外貌能猜出一个人的性格。所以我们在进行外貌描写的时候,要注意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师:对,由此可见,从一个人的外貌是可以看出他的性格、风度、修养的。我们在写人物外貌时,也要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对外貌的特征进行合理的取舍,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这样我们描绘的人才不仅仅有“形”,才能够有“神”,才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板书:要注意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3)进行外貌描写时要有一定的顺序。(一般从整体到局部,局部描写时从上到下) 例:乍一看,她个子挺高的,身材很好,不胖也不瘦,是块跳舞的料。细看,她留着齐耳短发,头上总是一左一右地夹着两只发夹,把头发紧紧地拢在耳朵后面,显出一张光滑白净的脸庞。她的眼睛不大,细细长长的,但是很有神采,一笑就变成了两条缝。鼻子微微上翘,给人一种俏皮的感觉,显得十分可爱。她平时最喜欢穿的是一条蓝底白花的连衣裙,裙摆又宽又大。她一跑动起来,裙子就像一只花蝴蝶一样飞起来了。

[板书:进行外貌描写时要有一定的顺序。(一般从整体到局部,局部描写时从上到下)]

(4)描写外貌要注意反映人物的内心感情

小游戏:猜猜她们的心理活动

1、除夕晚上,儿子、孙子都来到她身边,她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表达了老人享受“天伦之乐”的幸福心情)

2、她望着老伴儿的遗像,嘴唇微微抖动着,刀刻般的皱纹里,流淌着串串泪珠。 (写出了老人伤心、悲痛的思想感情)

[板书:描写外貌要注意反映人物的内心感情和作者对人物的感情倾向。]

三、现场演练

(1)引导观察并写作。请在班内选择一位同学为描写对象,3—5分钟的时间,对其外貌进行描写,字数在100字以内,不得出现该同学姓名。(出示幻灯片10)

(2)同桌互相修改:有无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是否言之有序,有没有写出人物的

特征。

(3)生写片断,教师巡视。

四、游戏:猜猜她是谁?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同学们就自己刚才描述的同学外貌,其他同学猜猜他说的是谁,能猜出来,我们就奖励这位同学热烈的掌声。

生(9):他高高的个儿,穿一身红白相间的足球衫,?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走起路来脚底下总要踢点什么,就像总是在踢足球。我们学习了如何写人物的外貌。(指板书)

眼神描写篇8

外貌描写即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体态、举止风度以及服饰打扮等的描绘,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能让读者读文如见其人。

外貌描写的目的不是为了介绍人物的长相,而是通过对人物的外貌描写去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正如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芸芸众生中也不会是千人一面,这种不同不是表现为相貌上的特征,而是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文化教养、特殊经历等,所以他们的思想气质、职业特点、生活习惯、个人秉性、性别年龄就会千差万别,这种千差万别会在他们的外部特征上留下鲜明的印记。外貌描写就是要“以形传神”,使所写人物“形神兼备”。

此外,外貌描写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同学们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可以集中描写,也可以在情节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逐步加以介绍。有时为了突出人物的某一特征,为了使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肖像描写中也可以采用比喻、夸张、借代等修辞手法。

注意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的区别:外貌描写是对人物容貌、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有:虎头虎脑、眉清目秀、面红耳赤、白净柔嫩、满面红光、高大魁梧、衣着得体等。而神态描写专指对脸部表情的描写刻画,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描写人物表情的词语有:眉开眼笑、破涕为笑、捧腹大笑、笑逐颜开、满面春风、和颜悦色、神采飞扬、神情沮丧、愁眉苦脸、没精打采等。

“啊!”这一家伙,把个老头子给吓得倒退了三步。

赵连荣使劲儿揉了揉眼,仔细这么一看:喝!好大的个头儿,足有一冒手高,赵连荣要看他,都得仰着脖儿。只见他膀扇儿有门扇这么宽,胳膊有小檩条儿那么粗,四方脸盘儿又红又黑,两只眼睛又圆又大。浓眉毛,高颧骨,高鼻梁,宽下巴,看样子也就是二十七八岁,可是他长了有半寸多长的稀稀拉拉的连鬓胡髭。

他满脸都是灰尘,就像刚打砖窑里钻出来一样。在他的左眼窝儿下边有一个小洞,一条紫红的血线从里边流出来,顺着鼻窝儿流到嘴角儿,又流到脖子下头去。身上的衣服满是血浆泥土,已经看不清他穿的军装是什么颜色了。他手里没了武器,紧紧地攥着两只像油锤一般大小的拳头,怒目横眉,咬牙切齿,全身都带着杀气。他笔直地站着,动也不动,活像个铁打的金刚。老头子心里想:这是个人哪还是个什么?

莫非我眼离了吗?可这明明是个人啊!

可人死了怎还能站起来呢?

赵连荣正在心神疑惧的时候,就听站起来的这个人说话了:“老大伯,别害怕。我没有死,我还活着。我受了伤,渴得要命。”赵连荣一听他说话,这才把疑心定下来,又听着他这声音耳熟,只是想不起是谁。于是他往前凑了两步:“怎么,你还没死?你是谁?为什么在死人堆里藏着?”他这一问,那人往前挪动了挪动:“老大伯,我真没有死,这不是我还会走道会说话吗?你看看:还认得我不?我叫史更新,我就是在你儿子赵保中领导下的史排长,我跟着赵营长来看过你老人家,我在你那上房屋西头住过。不是有一天,我帮你铡草,还替你磨过铡刀吗?”

赵连荣一听这话,心里全明白了,赶紧又上前凑了几步,使劲地睁着老眼瞅了瞅:“你是史排长,大伙儿都跟你叫史大个儿。”史更新点点头:“是啊。”

(选自刘流《烈火金刚》)

好一个烈火金刚――史更新,选段中作者用工笔细描的方法,从身材到面容,从伤势到姿态,对抗日英雄史更新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使得一个勇猛无畏、重伤不倒的英雄形象一下子深入读者内心,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情不自禁地急切追问:这个英雄是谁,他是哪个部队的,左眼窝下是怎么受伤的?描写引人入胜,让读者不忍释手。

她不是鲁镇人。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

但有一年的秋季,大约是得到祥林嫂好运的消息之后的又过了两个新年,她竟又站在四叔家的堂前了。桌上放着一个荸荠式的圆篮,檐下一个小铺盖。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

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选自鲁迅《祝福》)

人物的肖像不是静止的东西,不能把它看做是一成不变的。从时间上说,年龄变化,肖像也自然会发生变化;从事物发展上来看,情境变了,人物的肖像也可能发生改变。本段作者采用动态描写的方法,抓住了祥林嫂外形特征的变化,着重刻画了祥林嫂眼睛的变化,表现出她精神变化在外貌上的彰显,以表现她被迫害的深重。

绿呢台面四周许许多多的手,都在闪闪发亮,都在跃跃欲伸,都在伺机思动。所有这些手各在一只袖筒口窥探着,都像是一跃即出的猛兽,形状不一颜色各异,有的光溜溜,有的拴着指环和铃铃作声的手镯,有的多毛如野兽,有的湿腻盘曲如鳗鱼,却都同样紧张战栗,极度急迫不耐。见到这般景象,我总是不觉联想到赛马场,在赛马场的起赛线上,得要使劲勒住昂奋待发的马匹,不让它们抢先窜步:那些马也正是这样全身战栗、扬头竖颈、前足高举。根据这些手,只消观察它们等待、攫取和踌躇的样式,就可教人识透一切:贪婪者的手抓搔不已,挥霍者的手肌肉松弛,老谋深算的人两手安静,思前虑后的人关节跳弹;百般性格都在抓钱的手势里表露无遗,这一位把钞票揉成一团,那一位神经过敏竟要把它们搓成碎纸,也有人筋疲力尽,双手摊放,一局赌中动静全无。我知道有一句老话:见人品;可是我要说:者的手更能流露心性。

(选自茨威格《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选段中着力描写了伸出在赌台上的五光十色的手,作者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细节放大,惟妙惟肖地刻画出赌徒的手,充分揭示了赌徒们的内心世界。

年轻时,我便疯狂地爱上了去远方的大路。多少年行色匆匆地穿行于中国的地图,拎起行囊道一声:“我去了!”“我去黑龙江了!”便头也不回地出了家门,一心直奔目的地。

直到有一天,我离开院子走了很远,忽然漫不经心地回了一下头的时候,发现年迈的姥姥、两鬓染霜的父母仍然伫立在阳台上,望着我。

我每次出远门的时候,家人都是这样久久地凝视着我的背影,只是因为我从不回头,所以从不知道。我还不知道,即便我度完周末离家去江对岸的报社上班的时候,他们也会同样在阳台上目送着我的离去。

我回头的那一天,第一次向他们扬起了手。我永远记得家人的笑容。

……

四年前我受报社的派遣到海外追访郑和下西洋遗踪,连续三年在印度洋沿线的亚非国家奔波。每次出发的时候,母亲都要帮助我准备行囊。她既担心携带的物品多累坏了我,又担心哪一样物品没带上,路上会诸多不便。于是,放进行囊中的每件物品都要掂量再三。将近七旬的老人了,她甚至还吃力地将沉甸甸的行囊试着背到瘦弱的肩上,体验我将承受的分量。

我想起了徒步穿越中国的途中倒在罗布泊的余纯顺,他倒下的那年,社会对他的赞颂、对他的宣传达到沸点。那年我恰好在上海,他的家乡。经人指点我找到了他的家,上海一条弄堂里一间简陋的房子。屋子虽小,但因为只有他父亲一人而显得空空荡荡。老人低着花白的脑袋正在凝视儿子背着行囊的照片,此刻市内举办的余纯顺徒步中国事迹展览正观者爆满。当时正午已过,听说老人还没有吃午饭,我走进厨房发现只有一把青菜,帮老人煮了一碗清汤面,老人端着碗仍吃不下,他睁着昏花的双眼望着我说:“人们夸倒下的是个英雄,对我这个父亲来讲,死去的是一个儿子啊!”

我永远记住了那句话,正如我难忘阳台上亲人注视我远去的背影一样。

(选自绿汀《阳台上的注视》,有删改)

在路上的行者,脚步坚定、目光从容,是因为在他的背后有着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做支持,因为有母亲在故乡,翘首等待。儿女们是天上飞舞着的风筝,纵然飞出几万里,也依然有一根最柔软的丝线牵挂。面对着羽翼渐丰的儿女,母亲会坐在灯下“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把爱化作了行囊,化作了寒衣,微笑着,送走了大踏步走出门去的儿女,却把离别后的愁绪牵挂独自承受。通过选段中作者对自己父母、余纯顺父亲的外貌描写,我们可以看出年迈的老人对子女深沉的爱。

一、以“当爸爸(妈妈)看了我的成绩后……”为命题,写一段有关爸爸(妈妈)的神态描写,并表现他(她)的内心活动。

示例:他的眉毛渐渐皱起,本是充满期待的眼神渐渐变得白灼,似乎要喷出火来,鼻翼呼扇,脑门儿上的青筋骤起,手颤抖着,口中呼呼地喘着粗气。我知道,我要完了!

二、请在“可爱且顽劣”“可爱且文静”两个命题里任选一个写一段肖像描写,试体味怎样通过肖像描写展现人物丰富的性格与心理,然后与同学交流。

示例:可爱且顽劣――他忽然跳到我面前,黑白分明的眼睛里透出得意与狡黠,黑亮的小脸蛋儿上有几丝草叶割划的细痕,小褂斜搭在肩膀上,裸着黝黑的上身,汗液冲出几条泥道,然后冲我扬一扬右手:“哥,看咱捉着蝈蝈!”

可爱且文静――卷曲的刘海儿下忽闪着明亮的眸子,她的眼神里似乎充满着对世界的透明印象,总是那样含着新鲜的笑意。一袭蓝色的连衣裙更显出她的纤细身材,站在那里,手捏柳枝,看着我。

三、请根据下面的词语,各写一句描写眼睛的话,将眼睛的神韵体现出来。

坚毅 贪婪 慈爱

示例:坚毅――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贪婪――他的眼睛在金子光泽的照耀下同样变得熠熠生辉,仿佛要喷出火来,将这金子熔化。

上一篇:有关梦想的名言范文 下一篇:爱国英雄事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