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的古诗范文

时间:2023-11-18 17:43:02

小暑的古诗

小暑的古诗篇1

【物质消暑法】

【生活用品】

——扇子——扇子起源于中国,已有 3000 多年历史。最早出现在殷代,用五光十色的野 鸡毛制成,称之为“障扇” ,故“扇”字里有个“羽”字。当时,扇子不是用来 扇风取凉,而是作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西汉以后,扇子开始用 来取凉,它有“篾疑秋翼蝉,团取望舒景”之趣,“能使凄兮似秋,隆暑斯却”,所 以古人称它为“摇风”“凉友”或“快哉风” 、 。董仲舒《春秋繁露》中云: “以扇 逐暑” 。扇子作为祛暑清热的功能,虽不及电风扇乃至空调,但是它作为一种文 化现象,却颇耐人寻味。 西汉刘安的《淮南子》云: “炎火凿池,披裘而扇,不能救也” 。东汉班固的 《竹扇》云: “供时有度量,异好有团方。来风堪避暑,静夜致清凉” 。自此有关 扇子的诗词也脱框而出。名篇中有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 : 轻罗小扇扑流萤。开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明代诗人瞿佑有咏扇诗 云: “开合清风纸半张,随之舒卷岂寻常。花前月下团圆坐,一道清风共自凉” 。 前者生动地描绘出少女们持扇追萤的活泼姿态和欢乐情绪, 呈现出一幅清爽的纳 凉情景;后者记录了一家大小同在花前月下,围在一起消祛暑热的场景。 《千家 诗》中有: “宫纱蜂赶梅,宝扇鸾开翅;数折聚清风,一捻生秋意。 ”仿佛看见宫 中王公贵妃用手摇着扇子,而后面两句则使得读者凉意顿生。

扇子的发明人是谁?目前已无法考证,不过这种办法原始社会就有人掌握了,只是他们手里拿的很可能是一片大大的树叶,摇破了再爬树摘一片,很费事。后来,扇子变结实了,多是用竹编的,古人称之为“摇风”,还有人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凉友”。

经济条件好的人家会买用绢帛制成的扇子,摇起来比较省力气,也比较有“档次”。文人墨客喜欢在扇面上写诗作画,既可消暑,又添情趣。如果是达官贵人,在酷暑天则可以享受“人工风扇”。到了汉代,一种名叫“叶轮拨风”的大型纳凉器具腾空出世,其消暑效果非常可观。《西京杂记》中记载:“长安巧匠丁缓作七轮扇,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满堂寒颤”这四个字很令人震撼,不过又肯定要害得那“一人运之”的“一人”满身臭汗。

——凉屋——唐代出现了一种供人消暑的“凉屋”。“凉屋”通常傍水而建,采用类似水车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将凉气徐徐送入屋中,或者利用机械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沿檐而下,制成“人工水帘”,屋子里自然会凉快起来。这个方法比“人工风扇”和“叶轮拨风”效果好得多,不论从科技角度看,还是从人文角度看,都是一种进步。有资料显示,明代人已知道在消暑时巧妙利用地理优势,掘井纳凉,天然环保,不乏科学道理。

——瓷枕——除了上述方法,古人还有别的消夏高招。中国自古被称为“瓷器王国”,古人除了会用瓷器做碗、做花瓶外,还发明了瓷枕。瓷枕的枕面是一层釉,冰冰凉凉的,夏天枕于其上,睡起觉来当然凉快。所谓“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恐怕就是古人对瓷枕的热情讴歌。

瓷枕是中国古代瓷器造型中较为流行的一种, 始烧于隋代, 流行于唐代以后。 据说开始时是作为陪葬的冥器,后来才成为一种盛行的寝具。因为瓷枕性清凉, 是夏季消暑的凉物。再有就是瓷枕上有字,比如“众中少语,无事早归。 ”又如: “过桥须下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这些提醒的话写在枕 头上,就是给人提醒。 瓷枕的枕面上有一层瓷釉,夏天枕于其上冰冰凉凉的,睡起觉来当然凉快。 所谓“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 ,恐怕就是古人对瓷枕的厚爱了。据说,乾隆 皇帝就非常钟爱孩儿枕,有一次得到了一件孩儿枕后,诗兴大发,题了一首诗: “瓷枕通灵气,全胜玳与珊。眠云浑不觉,梦蝶更应安。 ”曾经流行一时。

【食品】

——沉本浮瓜——中医学认为,莲子性味甘平,具有养心益肾的功用。夏日常饮莲子汤,能补中强志,养神益脾。中老年人食用,轻身益气,令人强健。在清朝宫廷中,消暑冷饮中最出名的冰碗是用甜瓜果藕、杏仁豆腐、葡萄干、鲜胡桃、怀山药、枣泥糕等料制成,冰镇后吃起来绝对爽口,真是“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本浮瓜冰雪凉”。

其实,饮食避暑从汉代就开始了。据《荆楚风时记》载:“伏日进汤饼,名为消恶”。古人习惯称暑气为恶气,避恶就是指消暑。“汤饼”是一种放在水里煮熟的面食。虽然汤饼本身不是清凉食品,但在夏天吃热气腾腾的汤饼时却能出一身大汗,从而带走体内大量热能。所以,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消暑方法。现在人们也可以吃一些热气腾腾的面出身汗来消暑,但是要因人而异,只适合不爱出汗的人。另外,夏天一定要多吃各种瓜果,去火降暑。俗话说:“热天吃西瓜,不用把药抓”。另外,比如苦瓜清热毒,黄瓜解口渴、退干热,丝瓜化痰止咳、凉血清热,香瓜去火止渴等等,总之,想舒服过夏,要让自己“离不开”瓜。

——品茗——《本草纲目》称: “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 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次,有虚实。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 火多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 酒食之毒,使人神思清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认为茶有清火去疾的功能。 现代科学证实,茶,特别是绿茶,含有氨基酸、胡萝卜及维生素 C 、 E 、 P , 叶酸、钾、钠、磷、氟、锌等营养素和茶碱、茶多酚、咖啡因、挥发油等活性成 分,除能供给人体丰富的营养外,还有提神醒脑、除烦解渴、去腻消食和清热解 毒等功能。所以在炎热的夏天,饮茶尤当其时。 “烹之浪碧霜之华,啜之味甘露之液”“茶圣”陆羽对茶的研究可谓是登峰 。 造极,他在《茶经》中还说: “茶味至寒,最宜精行修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 痛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唐人编撰的《新 编本草》也说: “茶味甘寒,饮茶之后,可拓肾脏血管,而利小便,去疾热,止 渴” 。而被誉为茶之“亚圣”的卢仝(音 tóng ) ,对茶的嗜好和研究也是颇有造 谐,他的《七碗茶诗》 :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可谓是妙手着文章,传吟千百年,对后人影响很大;他在茶诗中就说茶有“发轻 汗”“肌骨清”“两腋习习清风生”的解暑去热之功效。 苏轼十分嗜茶。茶,助诗思,战睡魔,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元丰元年 苏轼任徐州太守。这年春旱,入夏得喜雨,苏轼去城东 20 里的石潭谢神降雨, 作为《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五首纪行。词云:“酒困路长睢欲睡,日高人 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形象地记述了他讨茶解渴的情景。他夜晚办事要 喝茶:“簿书鞭扑昼填委,煮茗烧栗宜宵征”《次韵僧潜见赠》;创作诗文要喝茶:“皓色生瓯面,堪称雪见羞;东坡调诗腹,今夜睡应休”《赠包静安先生茶 二首》;睡前睡起也要喝茶:“沐罢巾冠快晚凉,睡余齿颊带茶香”(《留别金山 宝觉圆通二长老》 “春浓睡足午窗明, 想见新茶如泼乳” 《越州张中舍寿乐堂》。 更有一首《水调歌头》 ,记咏了采茶、制茶、点茶、品茶,绘声绘色,情趣盎然。 词云: 已过几番雨,前夜一声雷。旗枪争战建溪,春*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 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 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 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而元代蔡松年《西江月》词曰:“古殿苍松偃寒,孤云丈室情深,茶声破睡 午风阴。不用流泉石枕。枯木人忘独坐,白莲意可相寻。归时团月印天心,更作 逃禅小饮”。从这些诗词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饮茶给人带来凉爽。

——冷饮——扇子也罢,“凉屋”也好,身上凉快了,嘴巴却享受不到,所以,冷饮也早早出现了。

大约在三千年前的商代,富贵人家就已经开始在冬日凿冰贮藏于窖,以备来年盛夏消暑之需。周朝设有专掌“冰权”的“凌人”。西周时期,“凌人”更上升为朝廷中的一个职位,从职者专门负责冷饮的制作,这足以说明当时冷饮之珍贵。春秋末期,诸侯喜爱在宴席上饮冰镇米酒。《楚辞?招魂》中有“挫糟冻饮,酹清凉些”的记述,赞赏冰镇过的糯米酒,喝起来既醇香又清凉。古代甚至还有“冰厨”——《吴越春秋》中就记载越王勾践出游时食宿于冰厨,在当时,它堪称空调房间,可想而知耗用人力和冰量一定相当大。

唐代开始出现“冰商 ”,也就是商业性的藏冰户。冬天藏冰,入夏拿出来卖。到了宋代,冷饮有了新的突破。南宋诗人杨万里曾对一种叫“冰酪”的冷饮大加赞赏:“似赋还咸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马可?波罗来中国时,受元世祖赏赐,幸福地品尝到了当时的皇家冷饮“冰酪”(它由果汁、牛奶、冰块等调制而成)。后来,马可?波罗把“冰酪”的制作技术带回意大利。扇子也罢,其它方法也好,身上凉快了,嘴巴却享受不到。都说“民以食为 天” ,大夏天的,要是不吃点喝点冰凉之物哄哄嘴巴,怎么会舒服?所以,冷饮 也早早出现了。 屈原《楚辞》中就有“挫糟冻饮耐清凉兮”的诗句。杜甫《携妓纳凉晚际遇 雨》中的“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 ,惟妙惟肖地描绘了达人显贵之家吃冷饮 的情景。宋人杨万里对“冰酪”情有独钟: “似腻还成爽,如凝又似飘。玉来盘 底碎,雪向日冰消” 。诗人食“冰酪”那种清凉感尽在诗中。 唐代开始出现“冰商” ,也就是商业性的藏冰户。冬天藏冰,入夏拿出来卖。 有“冰商”卖冰只认钱不认人,高估了人们的“渴望” ,反而弄巧成拙。据《唐 摭言》载,有人盛夏在街头卖冰,过路人热不可耐,都想一食为快。卖冰者自以 为奇货可居,故意把冰价抬高,路人一气之下都忍热走开了。不一会儿,冰都融 化了,卖冰人赔了本。晚唐时,商人为了招徕生意,更在冰中加糖,吸引顾客。 唐朝显贵杨国忠还造冰山来避暑,这在历史上极为罕见。 《开元天宝遗事》 卷上记载: “杨氏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为山,周围于宴席间。座客虽 酒酣各有寒色,亦有挟纩者,其骄贵如此。 ”天然藏冰,在唐代属希有之物, 《云 仙杂记》说: “长安冰雪,至夏日则价等金璧” 。而杨氏一族,竟能以融化巨大冰 块的方式来降温避暑,足见其富贵骄奢。对于平民百姓而言,冷饮“价等金壁” , 当然只是一种奢望。 而饮食避暑最早于汉代。但汉代的饮食避暑只是“烹羊炮羔,斗酒自劳” , 是一种劳动之余的“斗酒会” ,主要目的是消除疲劳。南北朝伏日以饮食避暑, 有进一步发展。据《荆楚岁时记》载: “伏日进汤饼,名为避恶” 。古人习惯称暑 气为恶气,这里所谓“避恶” ,实际指的是避暑。 “汤饼”是一种放在水里煮熟的 面食。虽然汤饼本身不是清凉食品,但在夏天吃热气腾腾的汤饼时却能出一身大 汗,从而带走体内大量热能,所以说,古人盛夏吃汤饼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避暑方 法。 时至宋代,伏日清热防暑食物就更多了。诸如瓜、李、荷叶、绿豆汤、鳝羹、 银苗菜、新莲、避暑汤等。据《东京梦华录》记载说:京都开封人最重三伏避暑。 六月中往往避暑于“风亭水榭,峻宇高楼”等场所。吃则是“雪槛冰盘,浮瓜沉 李……包新荷”《膳夫录》也记载: 。 “汴中节食,伏日绿荷包子” 。 毫无疑问,夏季热盛伤津,食西瓜功效最佳。宋代诗人方回《秋熟》诗有: “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瑶肤”的描述西瓜,又名寒瓜。中医学认为西瓜性味甘寒, 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利小便等功用。 《本草纲目》也指出西瓜能“疗喉痹, 宽中下气,利小水,治血痢,解酒毒”“绿荷”与“新荷”都是指荷叶。荷叶为 。 睡莲科植物莲的叶,是很好的祛暑食物,其性味苦、涩平。具有清暑利湿、生津 止渴等作用。 《饮食指南》认为,荷叶能“升清消暑,化热宽中,散淤,主治暑 热、水肿、淤血症” 。宋代开封市民伏日,以“浮瓜沉李……包?新花”为避暑 饮食,说明我国至少在北宋时期,人们就注意到盛夏如何利用清凉饮食防暑了。 杨万里曾对一种叫“冰酪”的冷饮大加赞赏: “似赋还咸爽,才凝又欲飘;玉来 盘底碎,雪到口边消。 ” 明清以来,伏日最盛行吃莲子汤。据《帝京岁时记胜》载: “六月盛暑,食 饮最喜清新。京师莲食者二;内河者嫩而鲜,宜承露,食之益寿;外河坚而实, 宜干用。《清稗类钞》也说: ” “京师夏日……鲜莲子之类,杂置小冰块于中”宴 客。中医学认为,莲子性味甘平,有补脾涩肠,养心益肾的功用。夏日常饮莲子 汤,能补中强志,养神益脾。中老年人食之,轻身益气,令人强健。夏日饮莲子 汤益寿是有科学道理的。 在清朝, 伏天里选择中草药避暑是当时北京地区一大特点, 《京都风俗志》 据 中记载: “伏日,人家有食盛馔异于平日者,谓之‘贴伏膘’ 。或以此日起,有合 冰水者,或有煎苏叶、藿叶、甘草等汤,于市中舍之,谓之暑汤” 。这里“苏叶” , 即紫苏叶,中医学认为紫苏性温、味辛、发表散寒、理气宽中、化痰止咳。 《日 华子本草》称其: “止咳,润心肺,消痰气。 ”中老年和儿童夏日饮苏叶汤,则有 健脾补中,脾土健旺的功效。 “甘草” ,亦称甜草,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医 学上以根状基入药,性平、味甘,功能缓中补虚、泻火解毒、调和诸药,生用可 治咽痛、痈疽肿毒。 “藿” ,草名,即藿香。中医学上以其茎、叶入药,性微温,味辛甘,功能 解暑、化湿、和胃、止呕。主治感冒暑热、头痛胸闷、精神不振、食欲不佳。 《本 草图经》谓其“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医余录》说: ” “藿香,恒散暑气, 避暑气。 ”足以可见,苏叶、藿叶、甘草汤是盛夏食疗佳品。

【精神消暑法】

——赏景祛暑——暑夏三伏天,烈日当空灼。在“火轮杲杲(gǎogǎo)悬中天,下铄大地生青烟” 的环境中,若能临水亭榭,荷花池畔,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惬意呢?绿树葱茏,万 木荫蓊的山中俨然天然空调世界。 唐诗人姚合的五绝写出了身居林木掩映的高楼赏景消暑的妙趣: “避暑高楼 上,平湖望不穷。鸟穿山色去,人歇树阴中。 而高骈在《山亭夏日》诗中云: ”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山 亭古树参天,人迹罕见,蔷薇飘香,周身清凉,描绘出一幅别开生面的山中消夏 风俗画。 元代释英的《山中景》诗云: “六月山深处,轻风冷袭衣。遥知城市里,扑 面火花飞。 ”城镇人口稠密,赤日如烤。而山中树木青翠,阴凉风爽,两相比较, 恍若凉热两世界。 晚清书法家何绍基在《慈仁寺荷花池》中则这样写道:“坐看倒影漫天河, 风过栏杆水不波;想见夜深人散后,满湖萤火比星多。 ”都能让读者很容易从中 感受到徐徐轻风带给盛夏夜中人的无限快乐。 暑夏的山洞阴凉宜人,实属消暑佳境。广西阳朔有个碧莲洞,洞内有水,水 动生风,吸引古今无数游客来到这清凉世界消夏。有个文人留下独具一格的回文 诗: “香莲碧水洞风凉,水洞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洞水,凉风洞水碧莲香。 ” 这首诗顺读倒读都是消暑降温的意境,品读之余顿生几分凉意。山中树茂林密, 成了古人纳凉的好去处。 喜欢在水亭之中纳凉的唐代诗人刘禹锡吟咏出: “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 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雨,水晶帘莹更通风。 ”岸上是青竹,池中是红莲;喧 闹的市声远去了,烦恼的心事散去了;举目环望,清风徐来,水波微兴,顿觉心 旷神怡,似乎就要羽化成仙了。有如此的胜景,诗人刘禹锡哪能不诗兴大发呢? 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 ,所写的也是水边纳凉的情景: “山光忽西落,池月 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近水亭台,不 仅“先得月” ,而且是先退凉的。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 “散发”不梳,靠窗 而卧。 南宋诗人杨万里也喜欢在池边乘凉,他在《暑热游荷花池上》写道: “细草 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细草微风, 莲花遮面, 幽深而宁静, 不禁使人联想到流连于池畔绿荫中那种逸趣盎然的情景。 宋代梅尧臣喜欢在古寺中纳凉,并写下《中伏日妙觉寺避暑》“高树秋声早,长 : 廊暑气微。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 ”写禅房花木葱笼,长廊曲径幽深,品茗 纳凉,堪称纳凉诗佳作。 诗人真山民喜欢避暑山亭里,他的《山亭避暑》写道: “怕碍清风入,丁宁 莫下帘。地皆宜避暑,人自要趋炎。竹色水千顷,松声风四檐。此中有幽致,多 取未伤廉。 ”身处有风吹有景赏的山亭,确是远离暑热烦躁的好所在。 北宋葛元怀避暑时喜欢欣赏景物,借景抒情,寻求乐趣,他的《夏日》诗写 道: “晓荷承坠露,晚岫障斜阳。树下地常阴,水边风最凉。蝉移惊鹊近,鹭起 得鱼忙。独坐观群动,闲消夏日长。 ”诗人在暑夏中一边闲看鸣蝉惊飞,喜鹊栖 枝,鹭鸟掠水,鱼儿扑腾,一边乘凉消夏,乐在其中。 南宋诗人陆游喜在水畔桥边纳凉,他在《桥南纳凉》诗中写道: “携杖来追 柳处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暑夏月夜,诗 人拄杖追凉到桥南,徜徉于碧波荡漾的莲池小径,月明风清,星河半落,清风拂 面,荷香沁脾,笛声悠扬,这种纳凉方式充满诗情画意,实在令人赞慕。 南宋另外一位诗人杨万里在《暑热游荷花池》一诗中写道: “细草摇头忽报依, 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诗人邀友执伞遮阳,漫 步荷花池边,把盛夏的炎热与乘凉的惬意写得栩栩如生。 徐玑在《夏日闲坐》里说“无数山蝉噪夕阳,高峰影里坐阴凉。石边偶看清 泉滴,风过微闻松叶香。 ”他倒也是个懂得生活情趣的人,从自家的庭院楼阁到 附近的水榭凉亭,一边避暑,一边品味着一草一木中的情韵,偶尔遇到“一川佳 景疏帘外,四面凉风曲槛头”的情形,就更怡然了。

——宁心化暑——每当盛夏来临,一些人常常睡觉不酣,吃饭不香,精神委靡不振。情绪烦躁 不安,变着法子消夏取凉却仍然是燥热难耐。其实,面对滚滚热浪和各种各样的 降温措施,首要的还是来自自身的“心理降温” “心理避暑” ,即宁心化暑,心静 自然凉。 中医认为:人体由神与形合而为一,保健养生,须善于调援精神,讲究心理 卫生,以增进健康。所以,古人非常看重通过心理减负来达到消暑纳凉之目的。 无论天气多么炎热,只要静下心来,在空气清新的院中、书房或卧室,安上一张 竹床,或摆一木凳,或置一躺椅,或坐,或倚,或卧,意及碧空、疏星、朗月或 极地冰川、雪域草原,自会从胸中溢出清气,心底漾出凉意,惬意至极。 唐代诗人白居易作《消暑诗》曰: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 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诗人独坐 院中,修心养性,迎着临窗的徐风凉风而怡然自得。白居易还有诗为证: “人人 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看来, “心 静自然凉”确实是一剂消暑良方! 北宋诗人苏武也曾写过类似的诗: “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放了群功, 空故纳万景。 ”这种超然脱俗的心态,正应了那句名言“烦夏不如赏夏” 。南宋诗 人陆游则有《夏日》“竹梢露滴惊残梦,荷盖风翻送早凉。暑用酒逃犹有待,热 : 凭静胜更无方。 ” 这一切,用宋代另一诗人温革《琐碎录》所引诗来总结,就是: “避暑有 妙法,不在泉石间。宁心无一事,便到清凉山。 ” 其实, “六月红云不肯移,清心自合胜炎曦。 ”古人认为,清心静气才是避 暑的最高境界。王维在《苦热行》中继续写道: “思出宇宙外,旷然在寥廓。长 风万里来,江海荡烦浊。却顾身为患,始知心未觉。忽入甘露门,宛然清凉乐。 ” 面对暑热的煎熬怎么办呢?他竟然幻想着飞身离开地球到云天之外, 遨游在有长 风万里的寥廓太空之中。 但幻想代替不了现实, “忽入甘露门, 最后 宛然清凉乐” 。 “诗佛”要靠修心养性,从心理上入佛家甘露门,才得清凉之乐。王维的中心思 想是在世俗社会中挣扎, 宛若夏天的酷热天气里煎熬一般, 只有放弃所有的欲望, 遁入空门,才是解脱苦热的唯一妙方——心静自然凉。

——吹自然风——“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在《夏日南亭怀辛大》中所描绘的度夏景致。“开轩”而可 “卧闲敞”,可见古人爱吹自然风,不仅是由于当时条件所限,而是自然风确实能带来真正的凉爽。

如今,我们处在一个空调器的时代,办公室、居室、汽车里等全都有空调。然而空调器是以自然界排放热量为代价,为某个局部空间输送凉爽的。结果便是,虽然我们有空调,但我们依然很燥热。而电风扇的风始终来源于室内,不会带来较新鲜的空气,故不及天然风令人舒服。吹一段时间,人的汗液吹干了,但感觉不到凉爽,更不用说阻碍人体正常汗液排出的空调了。所以夏天尽量少开空调,打开窗户,让风【蟹】流动起来,该出汗就出汗,在最自然地风中获得最舒适的状态。

——垂钓抑暑——夏天的早晨或午后,撑竿垂钓于白杨遮盖、绿柳垂波的河湖岸畔,呼吸着水 边的新鲜空气, 欣赏着水中的百态游鱼, 既消除了炎热暑气, 又增添了生活乐趣; 既宁神静气,又健脑强身,其兴颇浓,其益无穷。难怪唐朝储光羲会作诗曰: “垂 钓绿弯春,春深古花乱;云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真可谓:风平,水清,心 宁,垂钓之乐不在鱼,在于清凉世界也。 明代李时珍指出,垂钓能解除“心脾燥热” 。暑天炎热的气候往往使人烦闷、 焦躁,容易“上火” ,所以夏天钓钓鱼是不错的选择。古人云: “湖边一站病邪除, 养心养性胜药补” 。钓鱼的修身养性作用乃不可小视也。 垂钓,现在很多老人仍保持着这一爱好。钓鱼不仅在于获鱼,更在于怡养性 情,增益身心。夏天,每当你来到水库、池塘边,在繁茂的树阴下,寻得舒悦和 宁静,多么惬意!垂钓是用脑、手、眼配合,静、意、动相助而成的。垂钓之际, 眼、脑、神专注于浮标的动静,不声不响,意在丹田,形静实动,它对提高人的 视觉和头脑灵敏的反应能力,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专注欢乐的同时,环绕身边 的还怕没有凉爽吗?

——弈棋忘暑——有一首古诗曰: “对奕林荫下,存亡楚汉争;茗甘何晓味,烟灼哪知疼?人 静无蝉噪,沉思任鸟鸣,相拼忘万事,忽见满天星” 。随着棋局的变化,那夏日 的热焰早消失得无影无踪。

——享受夏趣——

明代李明珍指出,垂钓能解除“心脾燥热”。暑天炎热的气候往往使人烦闷、焦躁,容易“上火”,所以夏天钓钓鱼是不错的选择。古人云:“湖边一站病邪除,养心养性胜药补”。钓鱼的修身养性作用乃不可小视也。

垂钓,现在很多老人仍保持着这一爱好。钓鱼不仅在于获鱼,更在于怡养性情,增益身心。夏天,每当你来到水库、池塘边,在繁茂的树荫下,清风吹拂,可阅繁茂生长、万物之气态,闻斜阳中蝉鸣,视绿波中“白浮”跳跃……寻得这舒悦和宁静,自然得心地清凉,驱烦抑燥之情志,多么惬意!

小暑的古诗篇2

夏日炎炎,暑气逼人。此时,许多名山却浓荫如盖,山风时拂,成了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去处。

夏天到山中避暑纳凉,早在古代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消暑方式。不少文人雅士更是深得山中避暑之妙,唐代高骈《山亭夏日》诗云:“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古树参天,蔷薇吐香,周身清凉,好一幅别开生面的山中消夏风俗画;宋代诗人梅尧臣喜欢在山里的寺庙中避暑,他在《中伏日妙觉寺避暑》诗中写道:“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山寺林木蓊翳,环境清幽,自然使人心静生凉。元代释英写过一首《山中景》诗,颇能勾起人们到山中避暑的兴致,诗云:“六月山深处,轻风冷袭衣。遥知城市里,扑面火尘飞。”城镇赤日如火,而山中树木青翠,山高气爽,微风绕屋,到此消暑,使人凉意骤生,烦热顿消。

我国名山众多,不少名山就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如四川峨眉山位于成都西南,山势逶迤,重岩叠翠,流云飞瀑,使它素享“峨眉天下秀”之美誉。盛夏来此,凉风时拂,苦热顿解,从中可体味“六月清凉绿树荫,小亭高卧涤烦襟”之情趣;浙江莫干山在德清县西北,海拔七百余米,以“凉、绿、清、静”而闻名。山上修篁夹道,竹海荡漾,清幽秀丽。炎夏之时,身临其境,凉爽宜人,“竹径清风涤烦暑”正道出了个中之情趣;山西五台山位于五台县北部,山中古寺林立,清流潺潺,风景独佳,素称“华北屋脊”。独特的小气候环境,使它以“清凉世界”著称于世。夏日山外似蒸笼,山中却清风夹道,凉意袭人,真是“炎夏山中似火烧,五台山中仙欲飘”;河南信阳市鸡公山,为著名避暑疗养名山,这里绿荫环绕,白练飞泄,风光旖旎。尤其盛夏,景区凉风习习,沁人心骨,难怪鸡公山有“三伏炎热人欲死,清凉到此顿疑仙”之美传;四川青城山,峰峦叠嶂,林木苍翠,自古有“青城天下幽”之说。来此祛热纳凉,自然有清风舒怀、暑日得幽之感,秋凉宜人之爽,颇有“毛骨生风六月凉”之感;江西庐山林木葱郁,飞瀑流泻,泉水淙淙,雾海苍茫,夏季气候凉爽,有“凉岛”之称。山外炎暑逼人,热日如火,山中却是“白日不用扇,晚上把被盖”;湖北武当山奇峰峻秀,云雾缭绕,风景幽奇,盛夏似秋,涉足期间,真有“踏入武当景远幽,六月炎夏变成秋”之感;天目山为浙西著名的避暑胜地,横跨浙江临安、安吉等县,上山修篁密箐,一望无垠。炎夏之时,城镇赤日高悬,而山中微风阵阵,山高气清,凉意拂面,“万竹深处坐,六月午时凉”,到此消暑,烦热顿消。

夏日山中格外凉爽,不仅是缘于随着海拔的升高,山上温度逐渐降低,即海拔每升高100米,温度要下降0.6℃,也是得益于许多名山林木茂盛,绿荫如盖,抵挡了阳光的直射,降低了地表的温度,据报道,树荫下的气温要比阳光直射处低5℃~10℃,使山中变得清凉宜人。人们置身山中,可有效解除炎热带来的烦躁,收到调节心绪、放松心情的作用。同时,山中茂密的树林,能增加空气中的负离子,使空气变得清新,人们置身期间,自然有益于身体健康。在山中漫步,还可促进血液循环,活动筋骨,增强体质。

为迎合人们山中避暑的需要,不少名山中建有避暑山庄,这些避暑山庄与清泉翠林辉映,与云海雾海成趣,绝妙无比的美丽画景,宛如神话中的仙山琼阁。同时,山中的避暑山庄大都设施比较完备,也为人们度夏提供了方便。夏天入住,宛若“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如初冬”,让人“全身痱子一夜消”,甚为惬意。若有雅兴,在山中林间纳凉,体会“绿杉深处响流泉,林中微风一树蝉”,抑或感受“静听水声真活泼,饱看山色自清凉”,更是别有一番情趣。炎夏之时,偕家人或知己到山中避暑纳凉,一路山景一路情,尽情体味大自然的馈赠,享受难得的清凉,定能为夏天的生活平添几分温馨和浪漫。

小暑的古诗篇3

劲夏消暑 中式古典诗意鸡尾酒

今年夏天在王府半岛酒店Jing酒吧2017夏季酒紊希张子瑜推出了两款名为“朱夏・蝉鸣”、“朱夏・小池”的原创中国风鸡尾酒新品。《尔雅》以“夏为朱明”,此后,古人便因此称夏为“朱夏”。当知了开始在树上聒噪地鸣叫,太阳在头顶上方煎熬的炙烤,一杯“朱夏・蝉鸣”无疑是驱走炎热,令人对夏日重燃期待的不二选择。“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张子瑜从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小池》中汲取灵感,通过将迷你鱼缸、猕猴桃汁、汉金莲叶、绿藤等元素融于“朱夏・小池”的鸡尾酒创作中,令诗中小池、泉水、树阴,小荷等意境一一再现,营造出一种极具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望春秋”是Jing酒吧的夏季酒单上继“朱夏”系列后的第三款中国风鸡尾酒。张子瑜从春秋战国时期道家老庄哲学思维中获得灵感,以颇具古典韵味的青色茶具盛酒,搭配葱郁的松树枝与一人独醉的耄耋老翁,一具一景见营造出“醉卧松林望春秋,一曲离愁一世休”的“物我皆虚妄”意境。“醉红尘”是张子瑜原创鸡尾酒里最喜欢的一款作品。古人认为桂花为为百药之长,所以用桂花酿制的酒能达到饮之寿千岁的功效。汉代时,桂花酒就是人们用来敬神祭祖的佳品,祭祀完毕,晚辈向长辈敬用桂花酒,长辈们喝下之后则象征了会延年益寿。该酒香甜醇厚,有开胃醒神、健脾补虚的功效。桂花浸泡的伏特加,搭配产自云南的浮生若梦杨梅,以极富动感跳舞兰作装饰,细细品来便有了“笑醉红尘解千愁,指此浮沉在梦中”,这般笑醉在陌陌红尘里的潇洒不羁。

食药养生打造中式鸡尾酒

其实一直以来,国产酒都由于其过于强烈又裹挟着陶土的芬芳而让一众酒吧调酒师只能将其束之高阁,又加之鸡尾酒目前在国内流行程度不足,所以久而久之便导致国内鸡尾酒无论形式还是意念上都以国外模式为导向。然而“90后”的调酒师张子瑜并不满足于这一现状,可以发现他在鸡尾酒的创作上有着与他的年纪不相符的成熟,他的中国风鸡尾酒作品并不拘泥于酒品视觉造型上的“中国风”标签,而且在鸡尾酒调制上也极具中国风色彩。在澳门工作期间,张子瑜学习了半年中医,初到澳门,巨大的南北方饮食的差异促使他更加认真去了解每种食材的性和味。张子瑜依据传统中医学食药两用的药材名单,从中国药酒中获得灵感,在酒中创新加入罗汉果、百合、莲子、猕猴桃等属凉寒性的药材,同时结合中国本土的白酒、黄酒、梅子酒,令鸡尾酒在给客人带来清凉、养生、消暑的美好体验同时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张子瑜说他喜欢向客人分享关于酒的文化,而不是简简单单递给客人一杯酒,程序化的完成调酒师与客人的联系。他说:“就像咖啡文化在中国铺开一样,调酒文化也可以在中国生根发芽。”在张子瑜眼中,酒是精神寄托的载体,调酒混合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几种酒,同时也是几种文化。酒在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渊源,但是调酒文化在中国却尚处萌芽状态。所以他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可以传播酒文化的机会,张子瑜每次旅行到达一个全新的城市,落地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走访当地的酒厂、酒吧,探索当地酒文化与特产酒,学习酿酒、调酒新知识。不仅如此,他还会随身携带一瓶中国白酒,向异国旅途中相谈甚欢的外国调酒师介绍中国的酒文化。

醉红尘

用料:浮生若梦杨梅酒

辅料:桂花浸泡伏特加,意大利白味美思

制作步骤:

1.首先将加入全部原料到搅拌杯;

2.加入冰块并搅拌均匀;

3.过滤到冰镇好的鸡尾酒杯中;

4.夹上跳舞兰作为装饰。

朱夏・小池

用料:罗勒叶,朗姆酒,新鲜猕猴桃,自制黄瓜糖浆,柠檬汁,蜜瓜甜酒

制作步骤:

1.先将新鲜罗勒叶浸泡在朗姆酒中,后将其放置冰箱冷冻,平衡口感;

2.取半个新鲜猕猴桃去皮放入摇酒壶捣碎;

3.加入浸泡的朗姆酒及黄瓜糖浆、柠檬汁、蜜瓜甜酒;

4.加入冰块大力摇匀;

5.过滤到载杯容器;

6.加入花藤等装饰。

朱夏・蝉鸣

用料:罗汉果浸泡陈酿朗姆酒

辅料:浮生若梦玫瑰酒,菠萝汁,草莓糖浆

制作步骤:

1.首先将全部原料加入调酒壶;

2.在调酒壶中加入冰块大力摇匀;

3.将其过滤到载杯木杯;

小暑的古诗篇4

赶集这个词一般在农村所见。在集市上人很多,很热闹。赶集也不过就是进行买卖交易的。隔上几天一个集,隔上几天一个集,这集也分大小的。而我的暑假作业就如赶集一般。

“暑假作业多”这几个字一般在城市所闻。这作业多得就像赶集上的人一样多,我们写的都快趴下了。暑假作业有很多同学都是敷衍了事,甚至还有不做的。老师不买我们的帐,把产品给退回来了。暑假了大家都要玩,隔上几天写一次作业,隔上几天写一次作业。写作业的量也有多和少的。没事儿多写点,要玩儿少写点。

在放暑假的第一个星期,我就把“能”做的作业做了。那“不能”做的作业,也就是我最讨厌的一项作业《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虽然我背书很快,但是我讨厌的就是背书。虽然还没上六年级,但是老师依然坚持让我们背。50篇呀,整整50篇,古诗也就算了,还包括古文,背的我可是晕头转向。虽听起来容易,可做起来难呀。一个暑假背50篇初中生的古诗文,似乎是不可能的事。可是只要事情发上在我们班,一切皆有可能。因为要放两个月的长假,所以很多家长都带着自己的小孩出去玩了,根本没人跟我比赛写作业。不能“光明正大”的比,那我就“偷偷摸摸”的比。目前,我暂时赢了。对手是谁我可不能说,因为对手并不知道我在和她比,如果知道了,对手就会突飞猛进,废寝忘食。那我就输了,还是“偷偷摸摸”的比较好。还有一项作业也是不可能一下子就完成的,那就是:在暑假里,每个星期六都要写深圳晚报的作文。从前一碰到作文就头痛的我,经过几次作文上报后,我对我写的作文充满了信心。如果这个暑假的作业由我做主的话,可想而知那就是:玩。整天无忧无虑的玩,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东西比玩更重要。因为玩可以让我们整天都尽在欢笑中。不过这只是个梦,一个遥远而又充满着幻想的梦。

“赶集”似的暑假,什么时候才是尽头?

小暑的古诗篇5

唐代诗人白居易认为纳凉不必舍近求远,他在《消暑》一诗中吟道:“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诗人端居院中,室空心静,凉意自然而生,这确为一条消暑经验。

唐代诗人李嘉裕钟情于水畔纳凉,他曾写道:“傲吏身闲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楼。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靠水临风,爽爽凉意,天热而不需蒲扇,困倦而安然入睡,与水上鸥鸟为伴,忘记了炎热,忘记了烦躁,颇有一番消夏之情趣。

宋代诗人梅尧臣喜欢在山里的寺庙中避暑,他在《中伏日妙觉寺避暑》诗中写道:“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不须河朔饮,煮茗自忘归。”山寺林木蓊翳,环境清幽,自然使人心静生凉。此时,把壶品茗,享受难得的清凉,真让人乐不思归。

陆游时常在水畔桥边纳凉度夏,他在《桥南纳凉》诗中写道:“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莲池自在香。”在骄阳似火的日子,到水畔荷池边寻得纳凉之处,体会风行水上之惬意,品味“荷花池畔暑气收”之意境,可谓别有一番清凉在心头。

元代释英喜欢到山中避暑,写过一首《山中景》诗:“六月山深处,轻风凉袭衣。遥知城市里,扑面火花飞。”城镇赤日如火,而山中树木青翠,山高气清,微风绕屋,到此消暑,确实使人凉意骤生,烦热顿消。

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里介绍过一座可以消暑纳凉的独特建筑―――霍都别墅,其特点是:“一室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复之。夏月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此种降温防暑的办法真可谓匠心独运。

清代郑板桥深得竹林消暑之妙,写道:“新篁初放,在夏月中,能驱吾暑,能豁吾胸”。他吟咏的“疏疏密密复亭亭,小院幽篁一片青,最是晚风藤榻上,满身凉露一天星”诗句,更是道出了竹林间消暑那潇洒超脱之情,令人羡慕。

小暑的古诗篇6

栀子花就是这样一种从古到今、从山村到城市,深受人们喜爱的花种。

栀子是一种茜草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早在汉代时,人工已有大量栽培。《史记・货殖列传》所谓“千亩卮茜,......其人皆为千户侯等”,便是最好的证明。以后皇家园林如汉武帝上林苑、晋代华林园、五代后蜀芳林园等,都有种植。而野生的山栀子在江南和巴蜀地区也时有所见,因此南朝刘宋时的谢灵运《山居赋》中有“林兰近雪而扬猗”的描写。至于民间栽种,更十分普遍。前引王建诗中的山村人家以及历来文人庭院,经常可见到栀子的身影。

作为一种花卉,栀子曾有不少别名。如司马相如《上林赋》称“鲜枝”,陶弘景《别录》称“越桃”,谢灵运《山居赋》称“林兰”,李时珍《本草》称“木丹”。它最终被定名为“栀子”,据《本草》的解释,是因为它的花形像酒杯(即卮),并被加上“木”字旁。栀子开花的时间一般在农历四月下旬到五月中,因各地的气候不同,有的也能延迟到六月。这正是一年四季中最为炎热的时节。而栀子恰恰能在这时,为人间送来无比的清凉,因此倍受人们的珍爱。明代黄朝荐有一首《咏栀子花》诗,就专说它的好处:“兰叶春以荣,桂华秋露滋。何如炎炎天,挺此冰雪姿?松柏有至性,岂必岁寒时。幽香无断续,偏与静者私。解酲试新茗,梦回理残棋。宁肯媚晚凉,清风匝地随。”他在诗中把开在盛夏的栀子花与春兰秋桂相比,并认为它与岁寒不凋的松柏一样,具有自己独立不移的至性,这是历来对栀子花的最高赞誉;同时,他又具体抒写了自己对花的真切感受:栀子花不但色白如雪,而且芳香持久,既能解酒醉,又能醒残梦,尤其适合爱静的人在晚凉清风中把玩欣赏。

在黄朝荐之前,如杜甫诗“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曾肇诗“林兰擅孤芳,性与凡木异”等,对于栀子花独特个性也有赞誉,却没有他这样完整和具体。但对栀子花色雪白、香味浓郁,能在炎热的盛夏给人们带来视觉和嗅觉上的清新凉爽,多感同身受,屡见吟咏。其中较为出色的有:“素花偏可喜,的的半临池。疑为霜里叶,复类雪封枝”(梁简文帝)、“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刘禹锡)、“玉质自然无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朱淑真)、“树恰人来短,花将雪样看。孤姿妍外净,幽馥暑中来”(杨万里)、“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沈周)、“竹篱新结度浓香,香处盈盈雪色妆”(陈淳)。

颇可玩味的是,大约从宋代起,栀子在诗人的咏叹中,还常被称作,并有“禅客”或“禅友”的雅号。如王十朋《栀子》诗称:“禅友何时到,远从毗舍园,妙香通鼻观,应悟佛根源。”明人陈淳也说:“妙含香,来自天竺国。”诗中的“毗舍园”和“天竺国”都指古印度。其实早在唐代,段成式就已在《酉阳杂俎》中作过辨析:“(栀子)相传即西域花。或曰金色,花小而香,西方甚多,非栀也。”然而诗人们对此却似乎更愿意相信传说,因为栀子花的清净可人,与佛教的倡导颇有相通之处。宋人所谓“清净法身如雪莹,肯来林下现孤芳,对花六月无炎暑,省铜几炷香”、“移向慈玄供寿佛,压倒群芳,端的成清绝”,都有这层含意。

除了白色之外,据《万花谷》和《野人闲话》等书记载,后蜀孟昶的芳林园中有一种红栀子,曾被画在团扇上,又被绣在衣服上和用绢素鹅毛做成首饰,很为时人所重。

栀子按花型的大小可分两类。一类是大花栀子,树干高大的可达七八尺,叶子像兔子的耳朵,色深绿而有光泽,入夏开六出白花,大如酒杯,中有黄蕊,香味甚浓。另一类小花型,高不盈尺,叶呈雀舌状,又称雀舌花,有单瓣和重瓣两种,多用于盆栽或制作盆景。

时下天气正热,是观赏栀子花的最佳时候。你是否有兴趣,在家中也栽上几株,像古人那样“闲来扫地跏趺坐,受用此花无尽香”呢?要不就在自己居室的花瓶内插上几枝,或者干脆买一朵来佩在胸前,让栀子花的幽香随时为你消暑解乏?

小暑的古诗篇7

摇风引清凉

“摇风”就是古时候的扇子,它还有一个更雅致的别号叫“凉友”,正所谓“净君扫浮尘,凉友招清风”。古时的扇子大多用竹子编成,也有一些文人墨客喜欢用纸折扇,在扇面上写诗作画,既可消暑,又增雅趣。汉代曾出现过一种“七轮扇”的纳凉器具,《西京杂记》记载:“长安巧匠丁缓做七轮扇,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它的吹风原理想必是利用叶轮的旋转形成风源,即在巨轮上安上七个叶片,一人摇动手柄,七个叶轮飞速旋转,空气被搅动起来产生凉风,得到“满堂寒颤”的效果,不过摇动手柄的那位仁兄可就有点惨了,肯定是汗流浃背。

冰块和冷饮

如今过夏天时可以吃到各式各样的冷饮,其实古人也有自己的冷饮。大约在商周时期,富贵人家就开始在冬天采集冰块,然后挖一个深地窖,把冰块贮藏起来,以备来年盛夏消暑之用。湖北曾出土一件战国时期的“铜冰鉴”,据说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冰箱”,箱体内采用铅或锡,能起到较好的隔热作用,放入冰块可以使温度下降,用来冰镇食物,箱底的小孔可以排放融化的冰水,箱盖上设有透气孔,排出的冷气还能起到“空调”的功效。唐代时出现了专业的“冰商”,他们冬天藏冰,夏天拿出来卖。不过冰块储藏的成本很高,价格不菲,平民百姓们大多是把西瓜、葡萄等水果放到清凉的井水中浸泡降温,还会煮些酸梅汤、绿豆汤来解暑。

南宋诗人杨万里曾对一种叫“冰酪”的冷饮情有独钟,这种冰酪由果汁、牛奶、冰块调制而成。据说马可·波罗来中国时,受元世祖忽必烈赏赐,尝到了“冰酪”。后来,马可·波罗把“冰酪”的制作方法带回欧洲,改良后制出了我们今天常吃的“冰激凌”。

凉屋和凉棚

古时候的皇宫和达官贵人通常都会建造凉屋或凉棚度暑。“凉屋”通常傍水而建,采用类似水车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将凉气送入屋中,或者建造“人工瀑布”,在屋中造一个水池,然后用水车把池水运到屋顶,水流再从屋顶冲入水池中,循环往复来达到降温的效果。此外还可以搭凉棚,在宫殿顶上或院子里搭个棚子来遮蔽阳光。工匠们用圆木作为支架,搭好后在上边铺上苇席,并用绳子捆扎好。今天的故宫还收藏有“长春宫凉棚烫样”。

普通老百姓们的避暑方式就是亲近山水,享受“天然凉棚”的舒畅和乐趣,夏天山中气温较低,天热时人们常常会到山中避暑,正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嘛!人们也常常游泳或泛舟湖面,纳凉游玩一举两得,既经济实惠,又环保低碳。

瓷枕和竹枕

南宋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有云:“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初凉透。”里面提到的玉枕就是一种青白釉瓷枕。这种瓷枕的枕面施有一层釉,冰冰凉凉的,夏天枕在上面非常凉快。此外,竹枕也特别受欢迎,竹子具有天然的清凉品性,在闷热的房间里,躺在竹枕上,头脑都觉得清醒不少,使人浑身舒畅。

小暑的古诗篇8

题材特点

咏史怀古诗的产生源远流长,班固的《咏史》被认为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咏史怀古诗。咏史怀古诗的标题中往往带有古迹或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字,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上“怀古” “咏怀”等,其写作的结构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在内容上或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或感叹国运衰微,物是人非;或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或追慕古贤,缅怀先烈成就,抒写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咏史怀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触景生情、虚实结合、对比反衬等,语言风格大多含蓄委婉,感情基调苍劲悲凉。

鉴赏指津

鉴赏咏史怀古诗,考生在宏观上要把握两点:一是要知人论世,二是要品赏韵味。所谓知人论世,就是要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因为为诗文者无不为时而作、为事而作。咏史怀古诗的作者大都是在怀念古代史实的基础上抒发个人情怀的,故诗中必然涉及历史典故。考生在解读这类诗歌时必须根据诗词中的物象确定史实,理解典故的内容和它所包含的意义,再分析作者抒情的角度。所谓品赏韵味,就是指考生在反复吟诵、体会中玩味诗作的情致韵味。

1.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步骤与方法

(1)弄清史实,梳通文意

解读咏史怀古诗必须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有所了解,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在南京,东晋时是高门士族的聚居区,晋朝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在此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得名;“朱雀桥”在秦淮河之上,它和南岸的乌衣巷相邻,昔日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萧瑟。《乌衣巷》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的想象,昔日的王谢权门现在已居住着寻常百姓之家。如果考生不了解这些历史知识,就很难深入地理解其中的诗意。

(2)领悟感情,触发共鸣

诗人写咏史怀古诗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对历史进行理性、冷静的剖析,通过昔盛今衰,古今变化来借古讽今;二是感叹个人的身世命运,通过赞扬古人的事迹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心情,同时委婉地对现实进行批评,感情成分较浓。鉴赏咏史怀古诗,考生要抓住历史人物、事件、时局与诗人身世之间的对接点,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情感。如杜甫的七言律诗《咏怀古迹》,杜甫为什么追念王昭君呢?要弄清这个文题,这就需要考生找到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对接点:一是昭君出塞与杜甫“漂泊西南天地间”的对接,二是王昭君美冠后宫而不得恩宠与杜甫“古来材大难为用”悲剧命运的对接。找到对接点,考生不难明白诗中的明妃王昭君其实就是指诗人自己。

(3)分析技巧,体察诗心

咏史怀古诗的写作一般是先叙事写景,后议论抒情,前者极力铺垫,后者点明主旨。不同的写法是由不同的主题决定的,咏史怀古诗的写法多样,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有引发议论的,如清人刘献庭《王昭君》中的“敢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有借用典故的,如辛弃疾的《南乡子》巧借曹操、刘备与孙权的典故,慨叹当今南宋王朝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

2. 咏史怀古诗鉴赏术语例举

国运衰微、国土沦丧、昔盛今衰、物是人非、人事沧桑;昏庸腐朽、骄奢淫逸、纵情声色;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怀古伤今;雄浑壮阔、含蓄沉郁、凝重深沉、苍劲悲凉、借古讽今。

高考在线

月夜金陵怀古

李白

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天文列宿在,霸业大江流。

绿水绝驰道①,青松摧古丘。台倾T鹊观②,宫没凤凰楼③。

别殿悲清暑④,芳园罢乐游。一闻歌玉树⑤,萧瑟秋。

【注】①驰道:天子所行道也(《三辅黄图》)。 ②T鹊观:六朝时所建宫室。③凤凰楼:南朝宋元嘉年间所建。因有凤集此,故名。④清暑:清暑殿,在台城内,晋孝武帝所建。虽暑月尤有清风,故以为名。⑤玉树:即《玉树花》。

【素描文字】

苍白色的月光照着静静的南京城,月亮空空地悬挂在六朝古都的上空,是那样的寂寞冷清。仰望天空,星星还是那几颗星星,而古代帝王的千秋霸业却像滔滔东流的江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低头看去,当年天子所行古道的尽头是浩渺的湖水,六朝时陵墓上那郁郁葱葱的苍松翠柏现已干枯凋残。昔日那繁华的T鹊观已经倾倒坍塌,热闹非凡的凤凰楼已经悄无踪迹。再看那适合夏天乘凉的清暑殿一片悲凉,乐游苑荒废残破,少有人来,早已看不到游人在此嬉闹追逐。迎着萧瑟的秋风,沐着素净的月光,仿佛偶尔还可以听到陈后主《玉树花》的靡靡之音。

【读后思考】

这首诗写景抒情,与李煜的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句分析其异同。

【解题步骤】

比较这两首诗词的异同,可以从内容、表现手法及作者抒发的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首先,考生要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做到知人论世,对这两首诗词的思想情感加以比较;其次,考生要根据咏史怀古诗写景抒怀的特点,将李白的诗与李煜的词进行联想对比,分析其表现手法的异同;最后,考生在答题时要先答相同点,再答不同点,做到条理清晰。

【答案】

相同点:这两首诗词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通过描写眼前之景,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不同点:李白的《月夜金陵怀古》以哀景写哀情,通过描写破败之景抒发自己对六朝衰亡的悲伤哀叹之情;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通过想象,描写了“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之景,抒发了自己身为亡国之君的无限忧愁之情。

即时训练

隋堤怀古

(唐)张祜

隋季穷兵复浚川,自为猛虎可周旋。

锦帆①东去不归日,汴水西来无尽年。

本欲山河传百二,谁知钟鼎已三千。

那堪重问江都事②,回望空悲绿树烟。

【注】①锦帆:陆楫《炀帝开河记》有“舳舻相继,接连千里,自大梁至淮口,联绵不绝,锦帆过处,香闻百里”句。②江都事:隋炀帝南游江都,日夜纵酒荒淫,最后被缢死在江都宫中。

【思考】

1.咏史怀古诗大多借古讽今,言近而意远,这首诗在这方面尤为突出,请简要分析。

2.作者追昔抚今,感慨万千。这首诗表现出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

【答案】

1. 这首诗借隋炀帝穷奢极欲、荒淫无度致使其霸业成空的沉痛教训,讽刺了晚唐统治者生活腐化,整日贪图享乐的严峻现实,含蓄地规劝唐朝统治者要以史为鉴,关心国事,勤政爱民,远离奢侈,不要重蹈覆辙。

2. ①对隋炀帝的痛斥之情。隋炀帝劳民伤财,疏浚河流;“锦帆东去”,极尽奢侈。他的淫逸之行终致国破家亡。②对隋炀帝的嘲讽之情。隋炀帝妄想江山永固,岂料霸业成空,朝代更替,自己被缢死在江都宫中,给后人留下笑柄。③对唐王朝的规劝之情。晚唐统治者大多如南朝的风流天子一样醉生梦死,不理朝政,诗人以惨痛的史实规劝当朝帝王要勤政为国。④对百姓的同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诗人在寄寓兴亡感慨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关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诗词鉴赏台

边塞诗的鉴赏小妙招

把握时代特征,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盛唐时期国运昌隆,边塞诗大多充满昂扬奋发、豪迈乐观的情调,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而到了晚唐时期,由于时局江河日下,边塞诗多抒写边地士卒反战、休战的渴望。

推敲诗歌中蕴涵的不同思想感情

边塞诗的兴起与作者的生活范围紧密相关。边塞诗中有表达将士对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渴望,有表达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挑衅的怨恨,也有陈述将士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考生在阅读诗歌时,要能够区别每首诗在思想内容上的细微差别。

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

同是边塞诗,不同时期、不同作者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豪迈旷达如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雄奇壮美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豪壮悲慨如杜甫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委婉清丽如李白的“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等。

弄清诗歌描写的典型意象的意蕴

上一篇:我的好朋友二年级范文 下一篇:我的理想高中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