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过后防“热”病

时间:2022-10-17 11:54:30

肩颈疼痛是“痹证”来袭

小林是一位朝九晚五的“白领”,最近经常出现肩颈痛,甚至早上刚坐在办公室打开电脑,就觉得眼睛肿胀。请中医诊治,说是痹证。

中医所说的痹证型颈椎病,是由于“气血不畅,气血不足”引起的。小暑后天气炎热,时雨时晴,身体很难“被伺候”,特别是突然从炎热的室外进入温度低于26℃的空调房内,或吹风太过,寒冷的刺激使人体肌肉猛然收缩,筋膜弛缓失用,并刺激乳酸堆积引发疼痛。坐在办公桌前长时间固定在同一姿势,则会导致颈部肌肉韧带处于不平衡状态,气血流通不畅,筋膜“失养”,出现疲劳性损伤,同时造成椎内压力分布不均,加速病变出现。

糖尿病患者易发“热中风”

长期糖尿病可促使动脉硬化,诱发脑卒中的危险较血糖正常者高约一倍。夏季天气炎热,出汗多,血液浓缩,黏稠度增加,容易诱发中风,即民间所说的“热中风”。

夏季外界温度高,为了保持体温恒定,人体的周围血管会主动扩张,使大量血液流向体表,以适应散热的需要,在脱水或原先就有大脑供血不足的情况下,有可能诱发缺血性卒中;长时间在空调房活动,突然进入没有空调的地方,温差较大,可能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再加上血压骤然升高,易使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此外,盛夏也是面神经炎的高发季节,多因是面部受风吹或着凉所致。

频发的空调病

当室外气温高达35~36℃时,医院的急诊科补液室就人满为患。这些病人大多是高烧、头痛、咽喉充血肿痛、干咳、浑身骨节痛,其共同点都是晚上开着空调睡觉。

空调病患者往往有较为明显的群体倾向,或是同一办公室多人发病,或是一个家庭多位成员发病。公共卫生学认为,空调病与空调灰尘滤网没有定时清洗消毒有很大关系。空调滤网长期藏污纳垢,适宜的湿度、温度致使细菌大量繁殖。空调开放时细菌即随空气流动进入室内,造成二次污染,引发疾病。

盛夏消暑宜喝祛湿汤

盛夏感冒者多“夹湿”,可选香薷、薄荷、扁豆花、藿香、荷叶各5克,连翘10克,泡水代茶饮。

老人容易中暑,可取10克,麦冬15克,竹茹10克,五味子6克,土茯苓2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

在空调房长期工作的白领,可经常用猪脊骨、白鲫鱼加葛根、赤小豆煲汤,随意服用。

注意生活保健

在空调环境中长时间伏案工作,应注意变换姿势,可隔1小时进行轻微运动(抬头远视前方,头颈略向后仰,活动1~2分钟),有利于使颈肩肌肉松弛,调节及改善血液循环;每天不少于两次户外活动,每次不少于半小时。

大汗淋漓时不要马上进入空调房,应等汗出停止或用毛巾把汗揩干后再进入,以免汗出毛孔疏松,容易着凉。

在高温炎热的环境中,老人尤其是有中风病史的病人更应避免大量出汗,使体液严重消耗。如出现呕吐、腹泻,更应及时纠正脱水。

睡觉时最好不要用电扇直接对着身体吹,应用慢速或摇摆远距离轻吹,或让电扇对着墙吹,使折回来的风轻拂在身上。

夏季夜生活丰富,晚睡似乎成了习惯,但要忌频繁熬夜,透支睡眠。适当午睡则会使流失的精力得到快速补充,规律的作息则可以安定情绪。

上一篇:不宁静的夏天呼吸道疾病 下一篇:夏日,哪种水果适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