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范文

时间:2023-09-29 04:58:20

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篇1

你好!

当你在某天看到这封信时,你也许是一个成熟稳重的大姑娘了。

未来的我,你身体好吗?你是否因为自己太多事而烦恼?你是否因为自己的小马虎而犯下错?没关系!当你觉得自己太多烦恼时,就找自己的老朋友王婷和王铃娇谈谈心吧。

未来的我,你在工作之余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要因为挣钱而生病。

未来的我,你还记得吗?儿时的你,曾有一个梦想——当一个作家。你完成这个梦想了吗?儿时的你,认为作家好伟大。那些用笔墨写出芳香,用文字画出风景的人们,在你心里,永远是神圣、纯洁、不可冒犯的。成千上万的书,从何而来?都是作家们默默付出而来的!

他们用自己的一生写出一本本的书,让一朵朵祖国的花儿从中收益,学到知识,将来为祖国的强大做出贡献。他们其实也是在默默奉献,把自己的知识通过一本本的书传递给更多的人。自己的一生可能不富裕,可是他们却把更多精神上的富裕奉献给了无数的人,换来了更多人的富裕,为祖国换来了人才。这才是真正的伟大!

如果你现在还未完成这个伟大的理想,那我就恳求你尽快完成。不要去管那些大人们的闲言闲语,什么“做这行赚不到钱。”“做这个没出息。”或“当作家很难赚钱,不是长久之计。”之类的话,千万不要听!

做自己想做的事,那才是最重要的。

我希望你看到这封信后,不仅能改掉马虎这个坏毛病,还能为你指明一条你该走的路!

未来的我,加油!

祝你

事事顺心

从前的你

2014-2-13

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篇2

9月9日,张阳将一封写给4年后的自己的信投进信箱。快节奏的时代,慢是一种奢侈,慢递,是让岁月沉淀,让心灵感悟。今天的你写一封信,有地方能帮你保留下来。等到未来的一天,你带着惊喜收到这封信,该是多么奇妙的事情。在新疆库尔勒市,就有这么一家能慢递邮件的地方。

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

9月9日,市民张阳给未来的自己写了一封信,来到太百国际MALL商场4楼的柔软时光餐厅,在熊猫慢递信箱前,投下一封写给4年后自己的信。张阳告诉记者,自己也是听朋友说起库尔勒市有这家可以帮助代管信件的地方,在自己希望的年月寄出去,可以给未来的自己,也可以给其他的人。“这封寄给未来自己信的内容是关于友情,还有爱情。我是一个很看重友情的女孩,希望身边的朋友都能幸福快乐。在4年后,和朋友一起回看自己曾经的记录,快乐的时光以及温暖的叮咛,回顾成长的岁月,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张阳说,她如今还是单身,她希望4年之后自己能和身边那个人一起来看看当年自己写的这封信。

当天,记者采访到这家餐厅的熊猫慢递策划人员――徐汐旖。她告诉记者,2013年6月初柔软时光开业,她和工作人员就策划了这个熊猫慢递业务,就是希望能让那些前来给未来的自己和朋友寄信的市民能感受到文字在纸张上的温度,未来的年月里读到曾经的那些心情和对未来的期许时,更是一种对自己心灵的感悟。

“6月开始经营慢递的第一个活动,是针对高考毕业生的。让他们写下给4年后自己的一封信,这是对大学的一种规划和对未来学习生活的一种经营。4年后再读起,可以看看自己达到目标与否,也可以审视一下自己心灵成长的旅程。”徐汐旖告诉记者,当时很多高考生考试后喜欢和同学一起来到柔软时光,所以当时这个活动做得很成功。而现在,熊猫慢递是针对所有人,可以是给未来的自己,也可以是给自己的孩子,还有朋友等等。

为感情保鲜

记者了解到,柔软时光有一个区域专门是收藏顾客信件的,除了有专业的蜡封、信戳,墙上还有12个信箱,分别存放着不同客人写给未来的信件。而在收费方面,一封信件的保管费用是一年36元,每增加一年在原有收费标准上增加10元。在顾客指定的时间,熊猫慢递会将信件通过邮局发给收件人。几年后万一地址变了怎么办?对于记者的疑问,徐汐旖说,这个不用担心,因为工作人员会将发件人和收件人的地址和电话逐一做登记,发信前会联系双方。

徐汐旖说,目前很多人听朋友说过这种特殊的邮递方式后都比较感兴趣而前来咨询,那些前来寄信的市民也不光是写给未来的自己,还有母亲写给即将出生的孩子,妻子写给老公等等。有人在纪念日写下自己的感动和感悟,寄给几年后的自己,今后读起,不光是为了让自己回忆曾经的美好,更是一种感情保鲜的方法。

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篇3

无意间浏览到一则信息,有家熊猫慢递的邮局,你可以写信给未来的自己,几年后的自己,几十年后的自己,时间一到邮局便会将你的信件寄出。写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有时候会觉得太过遥远,但谁都不知道今后的几年里会发生些什么事。如果太过遥远那就试着一年写一封信给自己吧,风景可以看,但心态却会改变,试着用笔记下你的感受,化成一封信在往后的年月里读起来便会有另一番滋味,苦也好,甜也罢。

也许在岁月的长河里,那些祈求永恒不变的东西恰恰最容易变,例如年限,面容。在期待未来的时候,最容易幻想,在空白的信笺里描绘蓝图,写下一个个场景,还有诗意的生活。空白信笺里藏着的情怀和期待,不过是恰恰我们想得到的,我们都希望能过的更好,不辜负此生,不留下遗憾,那就告别过去吧,在信笺里留下哪怕一句话也好,给未来的自己及。

我想告诉你,在未来某一天你会在偶像的演唱会上欢呼雀跃,如同你年少一样狂热的去爱一个人,奋不顾身。

我想告诉你,在未来的某一天你会考上心仪大大学,会遇见很多人,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遗憾。

我想告诉你,在未来的某一天你会结婚生子,会有自己的家庭,你需要操持柴米油盐。

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篇4

一直是个有创意的丫头

穿过一条站满白杨树的小街,你会在互相簇拥着的画廊、咖啡馆、书店中发现赵悦的邮局。

这是北京城里最特别的邮局,大脑袋、小身子,肚子肥胖、四肢短粗、红脸蛋、长睫毛、红领巾、绿背包的熊猫图案无处不在,画框、时钟、明信片、淡绿色的墙壁,到处都是这个慢递员――熊猫Mandy的画像。看不见传统邮局那高高竖起的柜台橱窗,唯一提示着人们这里与邮递有关的,是铺天盖地、配有各种有趣图案和文字的明信片。

赵悦一直是一个敢异想天开的人。

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门票炒得最热的时候,她在网上幸运地抽到了一张5000元钱的门票。但是对于刚工作没多久的她来说,花5000元看一场开幕式实在有点太奢侈了。有人怂恿她卖掉,要知道当时一票难求,可炒票国家不允许?怎么办?思虑再三,赵悦有了办法。

她做了一个中英文版本的项目策划书,分发给客户。她说,如果谁愿意接受这个项目,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门票就赠送给他。果然,感兴趣的人不少,一个老外给这个项目出价12万。虽然最后老外因为签证的问题没有来中国,她自己去了,但是,她却做了一件特有创意的事。她找到北京城里最有名的造型师:“你想更出名吗?你愿意在全球人民面前展示你的设计吗?我可以给你这个机会。”造型师乐了,这个有冲劲的女孩很让他欣赏,他点点头。2008年8月8日晚上11点,他接到赵悦的电话:“你刚才在直播里看到我了没,你的造型,笑的最灿烂的那一个。”

不想做只会上班的猪

据说,赵悦开这家邮局,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想做只会上班的猪。

她拿起笔,在邮局的小黑板上写了一排公式:

人=吃饭+睡觉+上班+玩

猪=吃饭+睡觉

代入:人=猪+上班+玩

移项:人-玩=猪+上班

结论:不会玩的人=会上班的猪

不做会上班的猪,那该做什么呢?开一家专门经营写给未来的信的“慢递”邮局。

赵悦拿出一张明信片,“这是我2008年去丽江旅游时,从四方街的一间‘特别破的小邮电所’中寄出的明信片。它在路上走呀走呀,一个多月之后,当我把它已经遗忘到不知道哪里去的时候,我却收到它了,丽江的美景仿佛重现在眼前。那一刻,我就有了一个念头,可不可以开一家慢递邮局。”

小的时候总是幻想自己长大了会怎么样,经常告诉自己现在这件事十年后或者二十年后一定要记得。可是现在真的过了十年、二十年了,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小时候的心境。如果能有这样一家公司,帮助人们留住当时的记忆,并且在约定的时间把那份记忆呈现出来,让那些被遗忘的曾经再次温暖自己,相信会给生活注入新的活力。她决定,像《奋斗》中的年轻人一样,闯一把。

可这创业的时机似乎选的有点不对,放眼望去,798园区里那些曾经被视为涂鸦板的深棕色墙壁上,贴满了“画廊转让”、“空间出租”的小广告,只有自己这一家“叮叮当当”在新装修。当她离开工作的公司时,老板问:“你确定要走,现在可是金融危机,不好找工作。”赵悦答:“我确定。”

就这样,她拉了几个朋友开始创业。在“邮政慢递”还不为人所了解的初期,赵悦整日守在店门口,对每一个走进店里的顾客微笑地讲解“慢递的意义”。那一段日子,她说她差点说完了这辈子她该说的话。每天,她打点着店里的生意,小慢递员们找不开零钱的时候,就从她的兜里往外掏。”

“很多人都有想法,但最重要的是如何把想法付诸实践。”赵悦秉持这样一种理念。当她的邮局逐渐被人们熟悉,很多回馈也印证了这个判断时,一个朋友在网上贴出了她在两年前写下的日志。那时,因为“害怕自己忘掉过去”,她想象着开一家能够“保存记忆”的小店,28岁生日时收到18岁的自己寄来的生日礼物;35岁时收到大学毕业时写给未来的自己的信;50岁时收到婚礼的录像带……

赵悦笑了,“想知道未来什么样子,那么就在这里,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吧。就写信,不用电话、不用手机、不用网络。”

写信吧:不用电话,不用手机,不用网络

有人问,我想给未来写封信,但是我怎么知道未来的地址呢,而且你就能保证你的店一直经营下去吗?赵悦回答:“当决定‘慢递',其实你就要面对自己的心灵,做一次拷问:我的将来在哪里?我的明天在哪里?我就是想通过这种比较艺术和浪漫的方式,提醒大家对自己的生活作出思考。”阳光下,她微微一笑,“即使很不幸,我没有把邮局经营成百年老店,但是只要我在,信一定会寄到你手里。”

2009年父亲节,一个年轻女孩在店里整整写了一下午的信,华灯初上,她才把信装进信封递给赵悦,信封上写着“寄往天堂的信,父亲收”。原来,她的父亲早已过世,但女孩说,每年父亲的生日,她都会买蛋糕给他庆祝,她相信“父亲在天堂里一样感受得到”。女孩在信封上留下一句话“一个遗憾,一次机会,一丝希望”,隐约透露出一些或许只有她和父亲知道的故事,除了邮编“400030”显示这个女孩也许来自重庆外,这封信再没有留下其他信息。但赵悦还是小心翼翼地将这封信锁进了邮局特制的保险箱,她相信“有一天女孩会回到这里,打开这封信”。

2009年8月15日,第二天就要结婚的李宝臣来到这里。他写了两封信,一封将邮递日期设定在2019年结婚10周年时,另一封则定在了邮局当时承诺保存信件的最后一年,2046年。

第二天,赵悦应邀出席他们的婚礼,李宝臣的妻子看到“从来没写过情书”的丈夫拿出的“取信凭证”,感动地哭了。两人约定,在他们结婚37年后的2046年,带着自己的儿子、孙子一起去取信。

赵悦举例:

最昂贵的信,一位台湾的游客在“熊猫慢递”小店逛了很久,在书桌旁写了好长一封信,贴好邮票却发现已经错过了飞机。

最甜蜜的信,一对在2009年结婚的新婚夫妇,在婚礼上写下了对自己金婚的祝福。50年后的2059年,这封信将投递到这对白发老夫妇的手中。

最温馨的信,一对准爸妈将一封未来的信寄给明年出生的宝宝,“亲爱的宝贝,虽然你现在还在妈妈肚子里,但是你的到来使爸爸妈妈非常幸福!我们希望你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一定要吃得饱睡得好,长成一个健康的宝宝。明年的这个时候,让爸爸妈妈把你的小脸亲个够!爱你的爸爸妈妈。”

最催人泪下的信,一位来自台湾的老先生写信给尚未出生的外孙,当时他已身患绝症,希望信件在外孙出世后寄出。

……

当然,也有人不敢提笔给未来的自己写信,因为不知道该说点什么,更不知道自己未来究竟将身处何方,可还是会有故事留下来。留在店里的那本赵悦特别设计的,名为“记忆与未来”的留言本,总是三四天就会被写满。

一天,一个女孩心急火燎地来找留言本,说有位男子在本上给她留了言,让她务必找到。赵悦与她一起翻遍了店里所有的留言本,都没有,换到库房找,最后终于找到了。女孩抱着留言本潸然泪下,她终于明白了对方的心意。临走,女孩狠狠地拥抱了赵悦,不停地说:“谢谢。”

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虽然赵悦一口地道的京片子,其实却是个生在南京长在南京的南方女孩。她也曾到过北京,与父母一起旅游,故宫的大气,长城的巍峨,颐和园的秀丽给她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于是,大学毕业,她拖着一个大箱子,只身来到北京。那时的她,对未来茫然无知,朋友说:“悦悦,要不来北京和我一起吧。”

赵悦在北京的第一份工作是做咨询,收入并不高。第一次在北京租房子,没有空调,也没有电热水器,只有一个最原始的煤气热水器安装在厨房里。洗澡的时候,水忽冷忽热,她只好奔波在洗手间厨房,不停调节火候。那一年,是赵悦生命中一次空前绝后的体验:前所未有的寂寞、在夏天流很多汗、在深夜玩命写报告、翻墙去吃羊肉串……

很多人很喜欢赵悦,曾经有一天深夜,她坐出租车,车上的老司机跟她说了很多自己的往事。司机说:“不知道为什么,看到你,就有一种倾诉的欲望。”在很多朋友的眼里,赵悦是个特别善良的女孩,平时白天上班,晚上自学,周末有时候还会去当义工,那种街头的义务献血车她献过好多次。有人形容,“和她在一起,她就像我身边的一面镜子,我有什么做得不够好的地方,都能从她的眼神里看出来”。有一次,赵悦和一个朋友发生了冲突,她突然大叫“我要跟你吵架”,可是刚说完,她却笑了,朋友也笑了,两个人同时都笑了。

赵悦说,在她的生命中,最有影响力的人是她爸爸。

她记得爸爸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钱是最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个人在一生当中是不是做了自己最想做的事情,那些因为赚钱而失去灵魂的富翁是最不幸的,因为他们不自爱。而赵悦则相信,一个人只要做了自己最想做的事业,最终是能够赚到需要的钱的,但是做想做的事是第一位的。

她说,熊猫慢递是中国第一家,在世界上也可能是唯一的,虽然它的运作方式很容易被复制,但她将不遗余力地改进慢递服务,同时不断创新思路,争取在这个领域保持领先地位。赵悦相信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理由是:她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无论最后自己有钱没钱,都是幸福的。

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篇5

关键词:艾丽丝・沃克;《紫色》;书信体小说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288-01

一、书信体小说简介

书信体小说就是用书信的形式写成的小说。即以书信形式为基本表达途径和结构格局的小说,故事情节的展开、环境心理的描绘和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是通过一封封书信的形式来实现的。以第一人称“我”为主人公,讲解故事,塑造形象,写人叙事都以“我”的亲身经历,亲眼见闻展开,使人感到亲切,增加真实感。著名的书信体小说有德国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卢梭《新爱洛绮丝》。

最早的书信体作品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的书信体诗歌,第一部公认的书信体小说是1688年出版的匿名小说《葡萄牙修女书简》(The Letters Portu-gaises)。18世纪是书信体小说的兴盛时期,塞缪尔・理查逊是书信体小说的大师,他的第一本书信体小说《帕米拉》反响很好,非常有戏剧性(dramatic)。他要告诉读者不能都幻想跟帕米拉一样,可以麻雀变凤凰。帕米拉的结局是偶然,并非必然。书信体小说确实是有局限的,因为情节都是体现在人物的书信上,因此作者很容易对小说失去控制,不同的人物总要说符合自己身份的话吧,而这些话产生的影响未必都是作者的本意了

艾丽丝・沃克在创作小说《紫色》时,继承了西方传统的书信体小说的写作风格,全书由92封信组成,其中70封为女主人公茜莉所写,其余22封是她的妹妹聂蒂写给她的。作为处于社会边缘的黑人女作家,艾利斯・沃克在表现阶级压迫、种族压迫、性别压迫甚至同性恋等主题时,能巧妙地借用书信体这一写作方式,利用自己是黑人及女作家的双重地位,使黑人女性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向社会发出了有力的抗议。

二、信件扮演的角色

小说前半部分是茜莉写给上帝的55封信,然后是写给妹妹耐蒂的14封信,妹妹耐蒂又给茜莉写了22封信,小说最后是茜莉再次给上帝写信。上帝在茜莉心目中的最初形象是有几分像“在银行工作的身体强壮的白人”,而后来上帝是并非万能的“老白人”,进而在莎格和妹妹耐蒂的影响下,一个全新的上帝形象在茜莉心目中形成,尽管还有些模糊,但这个上帝让她感到慰藉。茜莉的最后一封信就是写给这个上帝的――宇宙万物的上帝。

1.隐藏自我――茜莉写给上帝的信

主人公茜莉是一个在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和落后文化多重压迫下的黑人女子,十四岁被继父当作泄欲工具,生了两个被继父抛弃的孩子,又被继父嫁给有四个孩子,需要奴仆的X先生。她是一个纯真、善良、勤快的女孩,在不懂世事的年龄被继父奸污怀孕,多年后才知道继父原来不是亲生父亲。当时她困惑痛苦,不知道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母亲轻信继父的谎言,咒骂和唾弃她,以为她是个和男人乱搞的女孩。得不到母亲的爱,得不到周围人理解,从别人的眼睛里她看到的是羞耻、孤独和冷漠,没有一个爱她、信任她的人。面对患病卧床的母亲,年幼的弟妹,禽兽般的继父,她的痛苦无处言说。不能言说便得不到解脱,更加痛苦。所以在孤独、无知、痛苦的逼迫下,她求助上帝,童稚的心灵以为“只要我念着‘上帝’,就有人陪我”[1]20。上帝是谁,上帝存在吗?她一无所知,正如作品的另一个女性莎格所说的:上帝无处不在,你需要的时候他却不来。所以,茜莉给上帝写信,便是灵魂的自我感受,自我安慰,自我解脱和自我展示。开始时茜莉自己并没认识到她一直求助的上帝在潜意识中其实是一个白人男性形象。由于父亲在小说开始时警告:“你最好什么人都不告诉,只告诉上帝。否则会害了你妈妈” [1]3, 茜莉一直不敢对任何人提及自己的遭遇,因而只能向上帝倾诉。当母亲问她孩子是谁的时,她回答是上帝的。孩子被夺走卖掉后,她也解释为被上帝带走了。她选择用上帝来指代继父正好说明在她潜意识中上帝是一个“他”,而且她视父权为上帝的权威。

2.形成对比――聂蒂写给茜莉的信

茜莉的进步发生在她人生的第二阶段,这一时期是其心灵和女性主义意识的苏醒阶段。她的个性日益显现,并有了最初的女性主义思想痕迹。那么茜莉所写的书信格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远在非洲的妹妹聂蒂取代了初始的上帝,成为茜莉写信的最可靠的倾诉对象。她在这一时期的转变在她写给聂蒂的书信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对于沉默的上帝,她是如此的愤怒。上帝是什么?茜莉当时不知道,也从未想过。直到沙格问她,上帝长什么样,她才惊奇地发现原来她一直在为之祈祷和写信的上帝在她心目当中竟然是一个白种男人的模样。当她得知Mr.-为了报复聂蒂拒绝他的求婚而截取了她写给茜莉的所有信件的时候,莉愤怒了,毅然抛弃了自己心中白种男人的上帝形象。后来,茜莉取回信件才知道她所谓的父亲原来只是她的继父而已,她终于卸下沉重的罪恶感―――她的孩子不是她自己的兄弟姐妹。然而上帝却容许这一切在她身上发生,茜莉愤怒了。她不再给上帝写信,甚至否定上帝的存在。妹妹聂蒂真切,美丽聪明,且受过很多教育,具有反抗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茜莉,聂蒂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还是一个偶像,一个象征,一种精神―――她是黑人妇女的理想化身,茜莉的部分人格空白也因她得到了弥补。

3.获得独立――茜莉写给新上帝的信

茜莉向莎格描述的上帝形象是“他个子高大,模样挺老,胡子花白,满头白发。他穿白颜色的长袍,光着脚走路……(眼睛)蓝灰色。”[1]这样的上帝是不会听一个黑人女孩倾诉的。在茜莉给上帝的最后一封信中,她意识到上帝从未听过她的倾诉,从未关注过她的痛苦。在信中她第一次表达了对上帝的反感和厌恶:“你(上帝)一定睡糊涂了。”[1]同时,莎格的帮助下,茜莉还找到了真正的上帝,那是莎格向她描述的上帝,是一个“它”(It)。“我跟你说吧,莎格说……上帝在你心里,也在大家心里。你跟上帝一起来到人间,但是只有在心里寻找它的人才能找到它。有时候,即使你不在寻找,或者不知道你在寻找什么,它照样出现在你面前……上帝不是他也不是她,而是它。(它)什么都不像……它不是你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我相信上帝就是一切……现在的一切,从前的一切,将来的一切。你这么想的时候,你因为有这种想法而感到快乐的时候,你就找到它了。”[1]这个“它”在每个人的内心,在任何事物之中,可以包含一切。当茜莉找到她内心的“它”后,她便开始一步步走向独立和成熟。

三、结语

黑人女作家在美国黑人文学由边缘走向中心的过程中所作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们“在狭义上完善了美国黑人文学,在广义上丰富了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2]。《紫色》在美国文学中成为经典之作与书信体在这部小说中的作用是分不开的。艾丽丝・沃克在《紫色》当中成功地运用了书信体格式,刻划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并且深化了主题。随着现代通讯事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写信的热情越来越低,即使偶尔写信,也不大注意写信的艺术和技巧,但这种写作手法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おげ慰嘉南祝

[1]艾丽丝・沃克. 紫色[M].杨仁敬译.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87.

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篇6

豆豆坐在电脑前,邮件系统正在接受新的电子邮件。

一封主题为“来自2022年”的邮件引起了豆豆的注意。来自2022年?那可是8年后啊。怎么可能呢?豆豆摇摇头,可是当他查看寄信人的邮址时,他愣住了,那分明就是自己的邮址嘛!我是什么时候给自己发过这样的信呢?

打开信,豆豆仔细看了起来:

亲爱的2014年的豆豆,你好,我是2022年的豆豆,也就是8年后的你,我这封信是通过时光邮件系统寄给你的,希望你能顺利收到。

在我们的时代,时空旅行在技术上已经成为了现实。我作为软件工程师,研制了这套时光邮件系统,打算先把我的思想信息带到过去或者未来的时代作为探路石。如果这对历史或未来没有造成影响,那么时空旅行计划就要启动了。

现在,我给像出几道题。你需要真实地回答,并回复我。你觉得:1 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2 你最痛苦的事是什么?3 你最后悔的事是什么?

豆豆惊讶得说不出话来。这封来自未来的电子邮件,是未来的自己寄的!可是,为什么要回答这三个问题呢?

豆豆一高兴也顾不上考虑那么多了,马上在键盘上敲入:我最高兴的事是爸爸给我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我最痛苦的事是自己编写的软件总有许多问题;我最后悔的事是上次玩《网游仙剑》第十七关忘了升级,半道被魔法师杀死了。

写完确认无误后,他点击了“回复”按钮。豆豆满心欢喜地以为未来的自己很快就会给自己发邮件,可是接下来的却是长久的等待,好多天都没有再收到未来的时光邮件。豆豆又连续发了几次信,结果却都是被系统退回。

这天,豆豆总算收到了一封主题是“来自2023年”的时光邮件。豆豆赶紧打开看,邮件写的是:

亲爱的2014年的豆豆,我是2023年的豆豆,也就是9年后的你。去年我给你发了一封时光邮件,问了你三个问题,你很快回复了。可是经过一年的考虑后,我却不得不告诉你一个坏消息,在我的倡议下,时空旅行计划被表远搁置了。因为我的时光邮件证实,按照你现在的思想状态,未来的我肯定会后悔莫及,于是我决定干扰历史进程。

想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的三个答案都和电脑有关,可见你痴迷电脑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我同样询问了未来的我,他说他很后悔太痴迷电脑技术,以致忽略了和家人、明友的联系,最终竟然不知道如何面对面地和别人交谈。看到自己那样的未来真是太可怕了,所以我决定告诉你不要太痴迷电脑、网络。否则将会是那样的下场。不过,这样就会干扰了历史,时空旅行计划也因此不能实行,以免对历史造成更大的影响。

像想知道我对那三个问题的答案吗?

我最高兴的事是有希望阻止过去的自己过于迷恋电脑;我最痛苦的事是苦心编写的时光邮件系统只能再用这最后一次了;我最后悔的事是这么多年来只顾着上网,没有花更多的时间陪爸爸妈妈聊聊天……你看到这封邮件时,我已经销毁了时光邮件系统。祝你幸福!代向年轻的爸爸妈妈问好!

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篇7

少年小心地拆下自己设计的封条,只见颤抖的双手不断地渗出冰凉的水滴,逐渐濡湿净白的信纸。时光荏苒,曾经的年少轻狂代表的是什么?是成长?是堕落?

鱼雁如何往返,收件人该写谁?少年相当迷惘,离家远游数载,少年的心忐忑不安,纠结于过去、当下,以及未来。摊开信纸,回想当时写下这封家书的情景,少年不自觉地红了眼眶。“滴答”的水滴声,回应了少年的困顿不安,纤纤信纸,竟是如此沉重。

少年拾起信封以及信纸,兀自走在夜深人静、杳无人迹的街道。回想那时光景,恰巧十五岁,正值年轻力盛,只是,夜半时分,总感到寂寥与落寞,午夜梦回,总有泪湿衣襟的无奈。长条状的书桌,曾经是少年与两位兄长相处的地方,看着物是人非的景象,少年日复一日地喟叹,在叹息中度过长夜漫漫的回忆。

少年排行老幺,心中将两位兄长视为模范对象,期许自己有朝一日能随着哥哥的脚步,留下一些足迹。少年在压抑、崇拜以及焦虑的心境下,不断地对自己强迫再强迫,要求再要求。

或许是老天给的考验,要少年提早体验孤独的滋味,只是这对少年而言似乎过于沉重。母亲担心孩子,明白少年自我要求甚高,便决定与少年同睡三兄弟的房间。少年心里明白,书房灯火未熄,母亲便无法安心入眠,少年感到非常愧疚,暗地责骂自己无用。对少年而言,还有谁比母亲重要?少年时常想,假若生命中缺少母亲,自己还能是自己吗?他衷心盼望母亲可以悠然地享受后半辈子的人生。

当少年回神,灯光亮了起来,兄弟的情谊、母亲的关怀温暖了他孤寂的心灵。然而,少年的父亲呢?

十来岁的少年,对父亲只有赌博、跷家的印象。少年深知,母亲含辛茹苦地抚育三个孩子,若非母亲的照料,或许自己早已与父亲一起沦落,少年由衷感谢母亲的付出。而今,父亲的转变令少年为之一震,天上掉下一个惊喜:对少年而言,这个家终于拼凑完整。

少年脑中闪过某个情景:家人唯一一次的出游。手中的信纸已遭侵袭软化,少年站在熟悉的大楼前,仰望没有任何改善的电影大厅,如今人去楼空,盛况不再,多少唏嘘尽在不言中。少年常常想着,假若真的有时光机,他十之八九会选择重返过去的日子。看着落拓的门面,少年的小手曾在这里牵着父亲与母亲的大手,而今摊开掌面,看到的是遥远的将来,条条纹路似是指引少年前行的方向,他不禁嘴角上扬。

一封沉潜已久的信,信封上的收件者该写谁?

少年负笈远至山的另一头求学,湖光山色,袅袅云烟,美不胜收。远游让少年了解家的重要,更让他想起四年前在台中就读大学的第一个夜晚。当时,狂风暴雨侵袭中部地区,少年留住宿舍无处可去,便拿起日记本书写,少年只觉得视线渐感模糊,温热的水滴从眼眶倾泻而出,久久不能自已……

而今,四年后的少年,心中依旧百感交集。曾经,少年以为依山傍水的城市足以弥补西部的缺憾,然而,原来这是自己的天真以及无知。他打了通电话给远方的家人,问大家的生活是否安好,以平息自己焦虑不安的心情。少年发现,自己就像浮萍,从大学到研究所求学的日子,都随波逐流,无依无靠。

少年散发着淡淡的书卷气息,他不讨厌读书,厌恶的是必须伪装最真诚的一面,这是少年一路得到的心得,如此才能给予自己安全感。少年常常怀疑,面具下的自己是谁?倦鸟归巢,天际涂上一抹嫣红,少年带着疑惑走回残破不堪的四方盒子。

狭小的盒子,禁锢不了少年澎湃的颤动。少年拆开沉潜已久的信,重新撰写内心的激情:“这次一定要把信寄出去。”少年奋笔疾书,顷刻间,满满字迹落在雪花纸片上。少年一次次品读完成的信件,开头写着,“父母亲大人膝下”,字体隐约可见因紧张而扭曲的模样。

一封沉潜已久的信,信封的收件者写着少年的父母亲与兄长。

少年手指微颤,缓缓地将信纸装入信封。少年知道,这封信,除了结束过去的记忆,也终结自己内心的不安与彷徨。为此,少年吐了一口很长很长的气,心就像被释放般轻松、自在。少年想起远方的兄长,如果不是兄长的提携,自己将孤军奋战度过最煎熬的日子。可以的话,少年愿时光倒流,重新抓住遗落的失却。封印早已开启,只剩最后一道手续,趁着白露初沾之际,少年跨起单车,直奔目的地。

一封沉潜已久的信,如今终于得到宽慰。

不知为什么,少年感到神清气爽。贴上一元二角邮票的信封。少年赶在邮车第一班收件的时间,将信封投入邮筒胃里,“嘎吱嘎吱”的声音,明确表达了信件投递完成讯息。少年悠闲地牵着单车,慢慢地返回家中,抬头远望山头,曙光乍起,感到愉悦万分。阳光、少年、脚踏车,形成一幅美丽的景象。

一封沉潜已久的信,只消等待回应。

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篇8

遥记当年,母亲总喜欢看我和姐姐给她写的书信。书信中常有我们姐妹俩的豪言壮语。但凡有些许对她的牵挂与依恋,都会让她笑逐颜开。喜上眉梢。

十多年前的日子,或许是母亲最欣慰的时光。那时我和姐姐都金榜题名,分别去了离家很远的异地求学。而我们姐妹也是常把她思念,常把书信写,捎去对她和爸的想念与牵挂。她常常得意扬扬地在众人面前念叨我们姐妹俩的书信,而且逢人就夸:“谁说女儿不如男,我们家的女儿都有出息,家养千金是福气……”诸如此类的话,不知引起众乡邻多少艳羡和妒忌。

参加工作了,无暇再写信给母亲,取而代之的是我为她买了时尚的手机。但是据我观察,发现怀旧的妈妈从没有弄丢一封信。她居然一封一封地把它们收拾好,用一个蓝色书包装裹着,很宝贝似的。一有时间,就戴着她的老花眼镜悄悄地看,重温过去的喜悦,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而我老是笑母亲:“现在什么时代了。还留着它们干什么?干脆烧掉算了。我想你了也不需要写信,想听声音就打手机,多省事啊!”母亲笑而不语,依然宠着那些宝贝。

直到前年,不幸降临。她被查出晚期肠癌。我和在外地工作的姐姐如堕深渊,精神都要崩溃了。在最后的日子里,我和姐姐因为工作不能时刻陪在她的身边,陪伴她的是曾经的那一沓沓书信。每次去看她时,她会高兴地给我讲信里面的内容,一个劲儿地夸我懂事、嘴甜、文采好。有一次我的学生去看她,她说我的学生也像我一样能说会道。因为当时我学生说了这样一句话:“感谢您为我们培养了一位好老师。我们老师是您最优秀的女儿,也是我们最值得尊敬的老师。”她为此兴奋了很久,似乎已全然忘却了疼痛……弥留之际,母亲手中还牢牢抓着一封我曾写给她的书信……

现在,我不知那一封信已丢失在哪里。直到现在还是没有找到那封信。眼看她的祭日要到了,我不知她是否还在念叨那封遗忘的家书。但是。我会写一封信,捎去我对她的思念。连同那些未曾丢失的书信一起,烧给她,让这些家书继续陪伴天堂里的母亲,让她知晓女儿的近况、女儿的思念,让她感到我对母亲的爱,让她还和以前一样幸福、满足,永不寂寞。我要告诉她:母亲,女儿一切都好,您在天之灵,好好安息!

上一篇:春节作文500字范文 下一篇:温暖作文500字范文